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2008水库大坝统计

中国2008水库大坝统计

中国2008水库大坝统计
中国2008水库大坝统计

中国2008水库大坝统计、技术进展与关注的问题简论*

贾金生、袁玉兰、郑璀莹、马忠丽

中国大坝协会秘书处

中国经过近60年发展,在大坝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向未来和国家发展需要,仍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需要关注。本文介绍了截止2007年底的中国大坝、世界大坝建设和水电发展进展,对水库大坝进展的比较参数、突出成就、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水电的国际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截止2007年底的水库大坝及水电发展进行了汇总。

一 中国水库库容、水电开发情况及与世界的比较

1、水库大坝进展的比较参数问题

水库大坝与水电开发的合理度问题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采用的数据来源、数据的可靠程度以及数据的科学性不同,分歧往往比较大。以往的比较,包括国内、国际不同文献,过于强调15m以上大坝数量,这在1980年以前是基本可行的,那时世界总的大坝数以及30m以上的水库大坝数与今天比还比较少,同时社会各界对大坝的关注还不强烈,统计分析的目的多是服务于从业者分析趋势和发展方向,多注重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目前仍以此数进行比较有几个问题:一是单纯用大坝数进行比较,对产生效果的反映和发展程度的反映不直接,不能满足行业外各界人士的关心。由于大坝数反映更多的是技术和经济指标,对工程产生的影响即社会和环境效应反映较差,不能响应行业外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二是单纯比较大坝容易误导读者。不少的读者认为世界建的大坝过多了,认为发展中国家建设大坝不符合潮流,如此认识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合理开发度、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开发的程度上的差别没有科学比较,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与水库大坝之间的关系难以清楚认识,说明我们的统计分析工作针对性需要改进。有的大坝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方的库容,有的只有几十万方的库容,大坝数相同,但影响和产生的效益相差甚远,所代表的开发程度也相差甚远。因此水库大坝与水电开发的比较参数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三是大坝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有重要的高坝所代表,用15m的大坝难以准确反映发展趋势。由于技术进展比较快,各国30m以下的大坝建设受关注

*本文数据来源于以下材料:

1、World Atlas 2008, Hydropower & Dams

2、中国大坝协会2008年大坝统计数据库

3、《世界江河与大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Dam Register 1973, 1988, 2003,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

5、200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6、2008年中国电力工业统计年报

的程度比较低,建设的数量比较多,因而每年变化也比较大,全世界准确统计也有一定的困难。作者建议用总的河川径流量、总的库容、人均库容和总的水电经济可开发量、水电总的发电量、人均水电发电量、总的装机容量进行比较,以准确说明开发进展和用于研究合理开发度问题。对于行业内研究大坝自身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所需要的统计分析,建议暂时以30m以上的大坝数量及分布为重点,以便更加清晰明确。

水电的统计有装机量和发电量之别,都是反映水电开发的进展和开发度的指标,对已完成开发任务的发达国家,两者区别很小,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装机量反映的是建设水平、经济投入水平,发电量反映的是实际运行水平,有时两者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对行业外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以及水能资源实际运用情况而言,以发电量进行比较更能反应自然水能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比较的概念,避免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过高估计。

1 中国的总库容、人均库容及与世界的比较

我国水库大坝的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建于公元前598~前591年间的安徽省寿县的安丰塘,坝高6.5m,库容达9070万方,水面积达34平方公里,经历史上多次修复和更新改建等,至今已运行2600多年。中国建水库大坝的历史虽久,但前期发展较慢,根据1950年国际大坝委员会统计资料,全球5268座水库大坝中,中国仅有22座,包括丰满重力坝等,数量极其有限,以水库总的库容和水电总的发电量与国际比较,都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1950年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水库大坝建设和坝工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防洪、灌溉、供水和能源安全有了重要的保障措施。

国际大坝委员会规定,坝高超过15m,或者库容超过300万方、坝高在5m以上的坝为大坝,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约5万座大坝,另有10万多座超过10万方库容的小坝,几百万座小于10万方库容的更小的坝。全球最大的44座水库总库容为2.5万亿方,约提供了5000亿度水电。

全球河流年径流量约为55万亿方,,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约有9万亿方,至2007年,全球水库大坝的总库容接近7万亿方,其中98%为大坝库容,全球水库的有效库容约为4万亿方,约相当于世界河流年流量的7.3%。水库总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地球天然湖面的1/3。

全国河川年径流量为2.8万亿,占世界的5%。排在世界第六位。巴西8万亿,俄罗斯4.3万亿,美国3万亿,加拿大2.9万亿,印度尼西亚2.84万亿,分列前五位。根据200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353座,水库总库容6924亿立方米(未含港、澳、台地区),在世界上排第四,是世界总库容的9.9%。人均库容则比较落后,人均库容见图1。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有些国家的水库总库容超过自身的河川径流量,如土耳其等国家。土耳其的河川径流量为1860亿方,2007年水库总库容为1980亿方。

图1. 典型国家的人均库容(中国人均库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中国的水电经济可开发量、开发度及与世界的比较

2008年全球水电总发电量30450亿度,占经济可开发量87280亿度的39.5%,其中,多数发达国家开发度都在80%以上,发展中国家水平多在30%以下,非洲总的开发度还不到8%。

全国水电经济可开发量24740亿度,占世界的28.3%,排在世界第一位。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水电发电量为5655亿度,占世界的18.6%,占全国经济可开发量的22.86%(中国的水电装机达到172.6GW,按装机算达到经济可开发的42.7%)。美国1999年、2003年水电发电量分别为3560亿度和3953亿度,接近或超过经济可开发值3750亿度,原因是有抽水蓄能发电。不计抽水蓄能,开发度约为80%(2007年美国水电发电量是2700亿度,占经济可开发量的71.8%)。

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世界上有16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90%以上的能源,如挪威、阿尔巴尼亚等国;有49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50%以上的能源,包括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等国;有57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40%以上的能源,包括南美的大部分国家。全世界水电的发电量占所有发电量总和的17%,水电总装机容量为8.48亿千瓦。

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度已在60%以上,其中日本约84%,加拿大约65%,德国约73%,法国达到90%,意大利超过90%以上。

附表1给出了2007年世界水力发电开发进展主要技术参数,附表2给出了2008

年部分国家大坝与水电情况。

二、气候变化与水电优先发展的国际共识

近年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如2002年世界首脑峰会,波恩能源会议,2004年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会议等。在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会议上,通过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这是国际上对20多年来水电开发中热点问题讨论的总结,是世界水电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对世界水电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对水电发展的新认识,为应对经济危机,尤其是全球气候变化,各国在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大坝安全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水电的投入力度。目前世界上有165个国家已明确将继续发展水电,其中70个国家在建总装机为1亿千瓦,110个国家规划建设3.38亿千瓦。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世界上在建大坝有1200多座,其中60米以上大坝有370余座,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等55个国家。

从几次重要会议及围绕水电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看,有几点值得强调:(1)优先发展水电是各国政府及国际各界人士当前的共识。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以环境友好的、社会和谐的各种方式开发水电,符合新千年的发展目标,有利于持续地减少贫困和有效缓解全球20亿人无电供应的问题,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得到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各国政府及国际各界人士的积极推动。

(2)世界各国在发展水电中的成功经验,让国际各界人士认识到优先发展水电是现实可行的。联合国呼吁所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以可靠、廉价、经济可行、社会和谐和环境友好的各种方式为社会提供电力,并认为水电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个别水电项目曾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引起国际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同时世界各国在开发水电中的众多成功及成熟的经验表明,水电开发是可以做到可靠、廉价、经济可行、社会和谐和环境友好的,是技术上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技术及经济可行的水电资源都得到了开发,发展中国家水电开发率还很低,尤其非洲,开发率还不到8%,因此,优先发展水电对全球,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

(3)呼吁大力开发水电,是科学认识水电的必然结果。联合国支持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重新投身水电开发,呼吁各国政府创造良好的吸引投资的环境,以便为可持续的水电项目开发提供资金保障,世界银行在对水电开发做过多年的全面评估分析后正式宣称重新投资水电,发生这些变化的前提是水电为全球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改善环境及消除贫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未来仍有做出贡献的巨大潜力。当今世界上尚有20亿人生活在没有电的世界里,而2/3的经济可行水电资源仍待开发,因此科学地认识水电、开发水电必然会成为世界的趋势。

(4)水电开发中要充分重视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要特别关注受水电影响的弱势群体。《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支持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水电的可持续性开发;强调要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等的负面影响;强调水电开发中没有全球通用的准则,各国应结合国情积极探讨,努力实践。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外有不少报告涉及到水电工程开发的案例研究、移民工作的实践总结、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补偿办法以及环境友好的大坝施工技术。这些报告对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大坝建设进展

中国现代化的大坝建设以三峡、二滩和小浪底工程为代表,其中二滩和小浪底工程已分别于1999年,2001年完工投产,三峡于2009年竣工验收。三峡、二滩、小浪底这三座工程标志着中国大坝建设在建设技术上由追赶世界水平到与世界水平同步。这一时期中国建设的一大批高坝工程有5个突出的特点,即(1)质量好、安全可靠。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区域的四座100m以上的高坝(紫坪铺面板坝、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碧口心墙坝),经受住了超过设防的强震考验,得到世界大坝界的高度赞誉,具有里程碑意义);(2)工程造价普遍低于预算;(3)工程工期普遍短于预期,部分工程实现了提前发电;(4)工程发挥了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98年中国大洪水,多个高坝联合调度,在减轻洪水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新坝型和新的坝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如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碾压混凝土坝、高拱坝等,中国组织了国家科技攻关,相继推动建设了世界最高的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小湾高拱坝等。中国大坝建设比较重要的进展有以下10个方面,简要概述如下:

1 三峡工程

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拦河大坝最大坝高181m,总装机22500MW(含地下厂房),年发电84.7TWh。1993年经全国人大表决批准,开始施工,1997年大江截流,2003年开始蓄水,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工程预计总投资节省200亿元人民币,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顶,2009年8月竣工验收。三峡工程既是巨型工程,也将是工程质量好、安全可靠、建设工期缩短、工程投资节省、工程效益全面发挥的代表工程之一。

2 二滩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是雅砻江干流规划建设的21个梯级电站中的第一个水电站,是中国20世纪建成的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大型水电站,也是20世纪中国建成的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二滩水电站以发电为主,电站装机容量33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TWh。二滩

混凝土双曲拱坝是上世纪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拱坝。

二滩水电站由中央与地方合资,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合计9.3亿美元建设起来的。二滩水电工程利用世行贷款与国际竞争性招标选择最优承包商、供货商,引进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该工程曾于2006年获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

3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陆浑和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可以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不足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元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历时11年,安置移民20万人,取得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的好成绩,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在国际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小浪底工程技术突出特点有:(1)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相结合;(2)进水口防淤堵;(3)设计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孔板消能泄洪洞;(4)设计建造了单薄山体下的地下洞室群;(5)工程用于黄河调水调沙,在生态调度方面有创新和引领作用。工程建设采用了国际竞争性招标,全面实践了“三制”建设管理模式。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中国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始于1985年。最早开工建设的是西北口水库,坝高95m,1990年建成。基于在设计与施工技术、抗震安全、软岩筑坝、超硬岩筑坝、狭窄河谷高陡边坡条件下筑坝、深厚覆盖层上筑坝、高寒与高海拔地区筑坝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7年已建在建坝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有190座。代表性工程有水布垭(坝高233m)、江坪河(坝高221m)、三板溪(坝高186m)、洪家渡(坝高179.5m)、天生桥一级(坝高178m)、滩坑(坝高162m)、紫坪铺(坝高158m)等。紫平铺面板坝经受住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严峻考验,在国际坝工界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地震后发挥的应急功能具有引领作用。

5 碾压混凝土坝

中国于1986年建成第一座碾压混凝土坝?福建坑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2007年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有126座,最高的为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216.5m。2004年以来相继开工的光照(坝高200.5m)、大花水(坝高134m)、武都(坝高119m)、景洪(坝高110m)、金安桥(156m)等,标志着中国碾压混凝土坝建设达到新的水平。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2007年作为中国代表荣获国际碾压混凝土工程里程碑奖。

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经受住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严峻考验,在国际坝工界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碾压混凝土高拱坝的代表,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新的推动作用。

6 高混凝土拱坝

混凝土高拱坝已成为大型水利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1998年240m高的二滩拱坝投入运行后,为特高拱坝的建设积累了经验。目前,在建的代表性工程有305m高的锦屏一级拱坝、292m高的小湾拱坝、278m高的溪洛渡拱坝、250m高的拉西瓦拱坝等一批工程。围绕这些高拱坝的抗震技术、结构设计以及枢纽布置等问题,国家组织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

7 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工程和其它心墙防渗工程

通过国际合作与自身发展,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建成了天荒坪、冶勒、尼尔基、茅坪溪、张河湾、西龙池、宝泉等一批工程。中国的大坝工程,总体上仍然是土石坝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目前设计中的代表工程是糯扎渡心墙堆石坝和双江口心墙堆石坝,前者坝高达到261.5米,后者坝高达到314m。

8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

中国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开始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至2003年年底,中国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24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595万千瓦。已建代表性工程有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河北张河湾(1000MW)、山西西龙池(1200MW)、浙江桐柏(1200MW)等。抽水蓄能电站因为能够顶尖峰、填低谷,并有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黑启动等方面的功能,在电力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大力发展。

9 中国小水电发展

我国农村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量为1.28亿千瓦,分布面广,在山区、丘陵地带的1600多个县有小水电资源。小水电站工程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大量土地淹没和移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具有分散开发、就近供电、不需要远距离高电压输电的优点。到2007年年底,全国共兴建农村小水电站4万多座,按装机容量计算,开发率达到36.62%。

10 胶凝沙砾石坝技术

胶凝沙砾石坝在中国的应用刚刚起步,目前处在向国外学习和国内试验研究阶段,已应用于两个水电工程的围堰施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该坝型可以比混凝土面板坝节省一半的材料,比重力坝更适宜于比较差的地基等,在造价、工期、适应坝基条件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有发展前景。

三、中国大坝建设关注的问题

在中国的大坝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挑战性的技术困难与问题,较为关注的有以下10个方面:

(1) 大坝与生态。大坝建设,需要在保护生态基础上进行有序和适当的开发,如何维护河流健康、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量化河流健康的标准、量化大坝的影响并确定可接受的影响程度、科学确定水沙关系、河湖关系等等;

(2) 河流生态的修复与建设,即如何通过人工干预改善河流生态;

(3) 大坝生态调度问题。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在发挥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河流生态的影响,使之能保持最佳生态状态;

(4) 特高坝建设的技术问题。中国在建的坝很多是历史上最高、最复杂、最难的,有一些也是世界最高的,如何保障安全、如何做到技术上可靠将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压水劈裂、地基承载能力、决定大坝的力学基本原理都是值得探究的基本问题;

(5) 病险坝除险加固问题。随着大坝数量的增加和年限的增加,大坝的运行维护和查险、除险也将是重要的问题;

(6) 工程寿命和退役问题。大坝工程合理的、经济的使用年限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建立合适的退役制度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7) 环境友好筑坝技术的技术标准。公众对大坝建设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在提高筑坝技术的同时,坝工技术工程专家与环境专家和社会专家合作,共同寻求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是非常必要的。研究环境友好筑坝技术的技术标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8)筑坝新材料、施工新工艺研究。近20年来,由于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面板堆石坝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水库大坝在提升质量、降低造价、加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展望未来,在新的筑坝材料、新的施工工艺方面突破仍有迫切的需求,需要加速发展。

(9)可视化技术、隐患探测技术与并行计算分析技术。大坝的运行性态以及安全运行的保障,有赖于可视化技术、隐患探测技术的进步,除此之外,还需依赖于计算机分析技术的发展,并行计算技术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0)进一步提升大坝安全的途径研究。大洪水、大地震以及大坝的长期运行等因素不断将大坝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如何结合这些因素探索提升大坝的安全性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四、 中国水库大坝与国际典型工程的比较

中国的水库大坝建设起步晚、发展快,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水库大坝与国际典型工程的比较情况,下面给出了在数量、高度、新坝型、水库库容、单个工程发电量等与国

际代表性国家、典型工程的比较表(国际大坝委员会2003年出版统计报告后,至今未有新的统计报告,中国大坝协会曾于2005年系统整理过国际大坝典型数据,因这几年变化不大,在未系统理出新的数据库前,有些数据引用了以前系统整理的数据以说明问题)。

表1:100m以上坝数较多的国家(至2005年年底,中国占世界的15%,世界851座) 国家100m以上坝数最大坝高最高坝坝名

中国 130 305 锦屏一级

日本102186Kurobe No IV Dam

美国80234Oroville Dam

西班牙48202Almendra Dam

土耳其45247Deriner Dam

伊朗37222Karun IV Dam

印度29261Tehri Dam

意大利24262Vaiont Dam

瑞士23285Grande Dixence Dam

越南10139Son La Dam

智利8155Ralco Dam

从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坝型分类看,全世界2005年已完工、在建高度大于30m的碾压混凝土坝290座(以重力坝为主);2005年已完工、在建高度大于30m的面板堆石坝有418座;新建的和在建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95座;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坝100座。

面板堆石坝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等,碾压混凝土坝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美国、巴西、西班牙等,见表2。

表2:面板坝和碾压混凝土坝较多的国家

国家

已建在建

30m以上面

板坝数

最高面板坝

坝高

(m)

国家

已建在建

30m以上碾

压混凝土坝

最高碾压混凝

土坝坝高

(m)

中国 169

233

中国 90 216.5 澳大利亚29122 日本46156 西班牙24117 巴西2980 美国17150 美国2497 朝鲜1597 西班牙17125 墨西哥14208 摩洛哥13120 罗马尼亚14110 南非1181 巴西13200 越南10139 智利13136 澳大利亚652 阿根廷9138 墨西哥6100

表3:世界前十大已建、在建高坝 序号 坝名 坝高(米)建坝目的 国家

1 锦屏一级 305 HC 中国

2 Nurek 300 IH 塔吉克斯坦

3 小湾(云南) 292 HCIN 中国

4 Grande dixence 28

5 H 瑞士

5 溪洛渡 278 HCN 中国

6 Inguri 272 HI 格鲁吉亚

7 Vajont 262 H 意大利

8 Manuel m. Torres 261 H 墨西哥

9 Tehri 261 IS 印度

10 Alvaro Obregon 260 IS 墨西哥

表4: 世界前十大已建、在建水库(中国的三峡排在第22位) 序号 坝名 库容(亿方)建库目的 国家

1 Kariba 1806 H 津巴布韦 / 赞比亚

2 Bratsk 1690 HNS 俄罗斯

3 High aswan dam 1620 IHC 埃及

4 Akosombo 1500 H 加纳

5 Daniel johnson (manic 5)

1419 H 加拿大 6 Guri 1350 H 委内瑞拉

7 Bennett w.a.c 743 H 加拿大

8 Krasnoyarsk 733 HN 俄罗斯

9 Zeya

684 HNC 俄罗斯 10 Lg deux principal cd-oo 617 H 加拿大

注:H 发电,I 灌溉 C 防洪 S 供水 N 航运

表5: 世界前十大已建、在建水电站

序号

坝名 完工年 装机容量MW 年平均发电量GWh 国家 1 三峡 2009 22500 84000 中国

2 Itaipu (伊泰普) 1991 12600 90000 巴西/巴拉圭

3 溪洛渡 2010 12600 57120 中国

4 Guri (古里) 1986 10000 52000 委内瑞拉

5 Tucurui (图库鲁伊)1984 8370 巴西

6 Sayano-Shushenskaya (萨扬舒申斯克)

1990 6400 22800 俄罗斯 7 向家坝 UC 6000 30747 中国

8 Krasnoyarsk (克拉斯诺1967 6000 19600 俄罗斯

雅尔斯克)

9 龙滩(广西) 2001 5400 18710 中国

10 Bratsk(布拉茨克) 1964 4500 22500 俄罗斯

表6:世界前十大已建、在建面板堆石坝

序号坝名坝高(m)库容(亿方) 国家

1 Basha 270 巴基斯坦

2 Agbulu 234 39.8 菲律宾

3 水布垭 233 45.8 中国

4 江坪河 221 14.2 中国

5 Morro de Arica 220 秘鲁

6 La

Yesca 210 墨西哥

7 Bakun(巴昆) 205 43.8 马来西亚

8 Campos Novos(坎朴斯

诺沃)

200 14.8 巴西

9 West

Seti 195 16 尼泊尔10 Kárahnjúkar 195 22.6 冰岛

表7:世界前十大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

序号坝名坝高(m)库容(亿方) 国家

1 TaSang(塔桑) 227.5 缅甸

2 龙滩 216.5

272 中国3 光照 196

32 中国4 Miel

Ⅰ(米尔一级)188 5 哥伦比亚

5 向家坝 162 52 中国

6 观音岩 160 22 中国

7 金安桥 160 9 中国

8 Urayama(浦山) 156 0.6 日本

9 Miyagase(宫濑) 155 0.2 日本

10 Ralco(拉尔科) 155 12 智利

表8:世界前十大已建、在建拱坝

序号坝名坝高(m)库容(亿方) 国家

1 锦屏一级305 77.6 中国

2 小湾292 151 中国

3 溪洛渡278 129 中国

4 Inguri(英古里) 271.

5 11 格鲁吉亚

5 Vajont(瓦依昂) 262 1.7 意大利

6 Mauvoisin(莫瓦桑)250.5 1.8 瑞士

7 拉西瓦250 10.8 中国

8 Deriner 247 19.7 土耳其

9 Sayano-Shushenskaya

(萨扬舒申斯克)

245 313 俄罗斯

10 二滩240 58 中国

中国1973年30m以上大坝共1644座,其中100m以上14座,分别占世界的25%和3.5%。

中国1988年30m以上大坝共3768座,其中100m以上大坝429座,分别占世界的41%和7.2%。

中国2005年年底30m以上的大坝共有4839座,其中100m以上129座,分别占世界的37.8%和15%。

中国2008年30m以上的已建在建大坝共有5191座,其中100m以上142座。目前尚缺国际统计资料。

2008年坝高超过100m以上的坝按坝型分,面板堆石坝45座,碾压混凝土坝29座,一般重力坝20座,一般拱坝24座,一般土石坝24座。

目前世界已建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是瑞士的大狄克逊坝,坝高285m;已建最高的混凝土拱坝为前苏联的英古里双曲拱坝,坝高271.5m;已建最高的土石坝是前苏联的努列克心墙土石坝,坝高300m;已建最高的混凝土重力拱坝是前苏联的萨扬-舒申斯克坝,坝高245m;已建最高混凝土支墩坝是加拿大的丹尼尔约翰逊,坝高214m;已建最高的面板堆石坝是中国的水布垭,坝高233m;已建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中国的龙滩,坝高216.5m。

附表1 2007年世界水力发电开发进展主要技术参数

注:以上部分数据来自Hydropower & Dams, World Atlas, 2008

13

附表2. 2008年部分国家大坝与水电情况

国家人口

地理面积

(万平方公里)

水电经济可开

发年发电量

(亿千瓦时/年)

2007/2008年

水电年发电量

(亿千瓦时/年)

2007/2008年

水电年发电量

占经济可开发

量百分比(%)

水电装机

(万千瓦)

总装机

(万千瓦)

已建在建

30m以上大坝

数b

2007年在建

60m以上坝数

水库总库容

(亿方)

中国 13亿 960 24740 5655 22.86 17260 792734685 55 6924 美国 2.93亿 937 3760 2700 71.81 7820

68700b1533 2 135000

加拿大 3250万 991 5360 3500 65.30 7266

11495 b183 1 6500

巴西 1.84亿 851 7635 3316.8 43.44 8375.28862 b248 2 5680 俄罗斯 1.43亿 1707 8520 1700 19.95 4700 60 5 7930

印度 10.6亿 329 4420 1216.5 27.52 3700

11206 b515 16 2130 日本 1.27亿 37.77 1143 924.64 80.90 2200 26828 b1075 27 204

法国 6000万 54.9 720 646 89.72 2520 11120 b198 / 75 挪威 457万 32.4 2051 1218 59.39 2904

2789 b115 / 620 意大利5900万30.1 540 513 95.00

1745.9 322 4 130 西班牙 4270万 50.4 370 232.9 62.95 1844.66230 b517 11 455 注:a. 以上部分数据来自Hydropower & Dams, World Atlas, 2008。

b. 2005年数据。

c. 美国的库容数是美国大坝协会的确认数,但仍有疑问,数字过大。

14

中国水利年鉴2007_地方水利-西藏自治区-水资源

行性研究报告“获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贵阳市红枫湖综合利用控制水位专题“等4个项目获三 等奖;省水电设计院‘贵州省遵义灌区枢纽工程“二‘贵州省王二河水库大坝工程地质勘察“获得省工程勘察设计 四优 奖一等奖,‘全坝外掺M g O 筑坝技术在三江水库的设计应用“等5个项目获二等奖,‘对称Y 型月牙肋钢岔管辅助设计软件1.0“等5个项目获三等奖三 2006年6月9日,贵州省水利学会二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二贵州中水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和贵州省大坝中心5家单位联合主办召开了贵州省全坝外掺M g O 微膨胀混凝土快速筑拱坝技术经验交流会,10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会三8月18日,贵州省水利学会举 办了 2006中国四贵州水问题高层论坛 ,主题是: 水与贵州发展同行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多位专家为贵州水事问题出谋划策,100多人参加论坛并听取专题演讲三 继续开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培训,培训内容包 括收发文二邮件发送二档案归档二图像处理等三 (梁铭 ) ?概况? 2006年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投资资金到位 6.9796亿元,其中灌区配套及节水灌溉增效项目0.08亿元,水土保持项目0.04亿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0112亿元, 一江两河 (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流域综合开发1.0亿元,西藏水利项目中央专项资金1.8亿元,定结冰湖除险项目 0.0492亿元,三期农网0.7472亿元,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西藏专项资金0.852万元,防汛抗旱补助经费 0.33亿元, 民办公助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0.07亿 元三解决了农牧区3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水电装 机容量2775k W ,解决了34个乡镇二489个村二13.79 万人的用电问题,新增县城以上防洪堤30.69k m ;新 增和改善灌溉面积共计5330h m 2三(李晓宇)?水政? 2006年,自治区制定了‘ 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意见“二‘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二‘取水 许可及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二‘西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行政监督实施细则“等一批水利法规政 策三开展了水土保持二河道采砂二水资源保护等执法检查三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向社会公布了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实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社会公示制;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下放了部分水利项目审批权限;强化政务督查力度,办事效率有所提高,水 利行政管理能力有所提高三(李晓宇) ?水利规划? 完成了‘西藏水利发展 十一五 规 划“并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雅鲁藏布江二怒 江二澜沧江二金沙江流域综合规划进展顺利,启动了玉曲河干流综合规划和帕隆藏布流域综合规划,完成了昌都地区的昌都二八宿二江达二贡觉二丁青二类乌齐二洛隆二左贡二边坝二察雅二芒康和阿里地区的普兰,共12个县的2006~2015年小型农田草场水利工 程建设规划三(李晓宇)?水资源? 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城市饮水水源地安 全保障规划“二‘西藏自治区 十一五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阶段性编写工作;完成全区2005年度水 质资料整编汇编;编制完成‘西藏自治区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报告“(初稿)和‘西藏国际河流涉外水事情 况调查报告“;开展了‘西藏水文图集“二‘西藏暴雨图集“二‘藏南水资源调查“项目后续工作,编制完成 第1期‘西藏自治区地表水资源质量年报“和‘2005 年西藏水资源公报“ ;开展了全区水质常规监测断面二水功能区监测断面二省(国)界监测断面二水资源公报监测断面的监测工作,开展了旁多水利枢纽水环境 质量调查工作三(李晓宇) ?基本建设? 2006年西藏自治区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项目56个,其中新建项目11个,续建项目45个三全年完成水利投资8亿元(含专项资金及群众投工投 劳)三其中江河治理二城市防洪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3344万元,重点大型灌区及节水增效工程0.6977亿元,中小水电站1.3737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5612亿元,水源工程0.4659亿元,定结冰湖除险工 程0.2492亿元,三期农网建设与改造0.7472亿元,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0.07亿元三(李晓宇)?防汛抗旱? 1.汛情、旱情和灾情一2006年,西藏自治区雨 季开始较早,降水总量较常年偏少三从6月起,西藏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全区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0%以上,拉萨河二怒江先后出现了枯水位;拉萨水文站洪峰流量为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最枯年份三入春以后,3二4月全区主要农区降水量比往年偏少2~3成,个别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再加上春季大风,土壤墒情较差,全区普遍出现旱情三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区共有49个县遭受水旱灾害,受灾人口5.1万人,死亡1人,死亡牲畜 10.9万头(只二匹)三倒塌民房6850间,造成危房 2.6万间三农田洪涝灾害面积4600h m 2 ,冲毁公路629.8k m 二堤防38.7k m ,毁坏塘坝13座,电站3座,水文测站3处三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3.7亿 8 93地一方一水一利

2003年渔业统计年鉴

2003年度中国渔业统计 二〇〇三年全国渔业统计分析 2003年,全国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的中心任务,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渔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水产养殖为重点,控制捕捞,开拓远洋,强化加工,着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加强法制建设和行业管理里,在面临“非典”疫情突发、局部灾害比较严重、水产品出口受阻等不利情况下,保持了全国渔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主要统计指标及增减情况 (一) 水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水产总公司的统计年报汇总,并与国家统计局核对一致,200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706.11万吨,比上年增长3.0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为2685.62万吨,淡水产品产量为2020.49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1.48%和5.30%。海洋捕捞产量为1432.31万吨,扣除远洋捕捞产量115.76万吨,比上年实际减少7.25万吨,负增长0.58%。淡水捕捞产量为246.22万吨,比上年增加21.42万吨,增长9.53%;海水养殖产量为1253.31万吨,比去年增加40.46万吨,增长3.34%;淡水养殖产量为1774.27万吨,比去年增加80.22万吨,增长4.74%。 总产量中,捕捞产量1678.53万吨,占总产量的36%;养殖产量为3027.59万吨,占总产量的64%。海水产品产量为2685.62吨,占总产量的57%;淡水产品产量为2020.49万吨,占总产量的43%。 总产量中,鱼类产量为2819.2万吨,占总产量的60%,甲壳类产量为436.9万吨,占总产量的9%,贝类产量为1119.7万吨,占总产量的23.8%,藻类产量为141.9吨,头足类产量为90.2万吨,其它类产量为98.1万吨。 海洋捕捞产品中鱼类产量973.14万吨,比去年(964.48万吨)增加8.66万吨,增长0.90%;甲壳类产量231.94万吨,比去年(253.57万吨)减少了21.62万吨,负增长1.27%;头足类产量90.21万吨,比去年(167.26万吨)减少77.05万吨,负增长46.07%。由此可见,除了海洋捕捞鱼类产量同比出现增长外,其它海洋捕捞品种产量均出现下降。在海洋捕捞鱼类产量中,鳀鱼产量最高130.24万吨,占鱼类产量的13.38%;其次为带鱼126.49万吨,占鱼类产量的13%。 海水养殖鱼类产量为51.92万吨,养殖面积为75941公顷,分别比去年减少41247吨和7427公顷,负增长率7.36%和8.91%;甲壳类产量为66.12万吨,面积为306270公顷,分别比去年增加9.88万吨和减少6417公顷,增长17.58%和降低2.05%;贝类产量为985.32万吨,养殖面积为963698公顷,分别比去年增加201480吨和130237公顷,增长2.09%和15.63%;藻类产量138.38万吨,养殖面积为80699公顷,分别比去年增加8.2万吨和19023公顷,增长6.31%和30.84%。在鱼类产量中,鲈鱼产量最高7.8万吨;其次为大黄鱼5.87

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报告总结归纳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调研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595521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第1章 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概述 一、中国建筑业市场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二、中国建筑业劳动力发展现状 三、建筑业总产值分析 第二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面对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困难 二、中国建筑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问题 三、中国学校建筑边缘化的问题 四、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亟待政策扶持 节2014-2017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的思考 二、加强建筑业安全监管的措施 三、构建中国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 四、推动建筑业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五、提升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第2章绿色建筑行业概述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内涵 一、绿色建筑 二、生态建筑 三、可持续建筑 第二节绿色建筑的特点 从分布来看,我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其中,以省级区域来看,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四个省、累计数量位居前列,以城市来看,深圳、苏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市数量靠前。2015 年各地标识项目数量增速普遍加快,江苏、广东、天津、河北、浙江、山西、安徽等地增速明显。青海、贵州、甘肃等地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除西藏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2008-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2016年各省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博研咨询数据中心整理 尽管近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如下: 其一,大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尚未在运营过程中得到验证。目前,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80%以上集中在设计阶段,运营阶段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较少,这一方面

中国水利年鉴2015_建设管理-规划勘测设计-【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

河治理工程、吉林省辉发河重点段治理工程、辽宁省绥中猴山水库工程、黑龙江省穆棱市奋斗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6—太湖流域 提出技术审查意见项目。 (1—规划。共2项,分别是浙江省沿海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水利支撑保障福建加快发展 工作方案。 (2—项目建议书。共5项,分别是福建省罗源霍口水库工程、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 三线—工程、浙江省永嘉县南岸水库工程、金门供水工程、福建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3—可行性研究。共2项,分别是福州市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新安江水文实验站改建 工程项目建议书。 7—珠江流域 (1—办部文批复项目。1项,即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澄碧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提出技术审查意见项目。 1—项目建议书。共2项,分别是云南省昆明市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广西左江治旱工程驮英水库灌区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1项,即广西柳江防洪控制性工程落久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高音)【水利规划】 1—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国务院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部署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安排,在水利部的组织下,水规总院作为技术总负责单位,会同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编制单位,开展了《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重大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评估了 《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和测算了“十三五”水利发展目标指标,梳理了重大工 程、重大项目与重大政策,于2014年9月提出了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重点内容,2014年12月提出了《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目前,正在抓紧编制规划报告。 《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对确保中央明确的各项水利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在 节水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水利改革等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康立芸) 2—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 ﹝2012﹞195号—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水规总院组织编制完成了《全 国水资源保护规划(2015—2030—》(送审稿—。于2014年12月以水总环移﹝2014﹞1413号文上报水利部审查。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的水利专业规划之一,该规划将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开展我国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保障我国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 7部委有关领导和流域机构负责人员组成的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先后召开了两次领导小组会议,全面安排部署规划编制工作,明确近远期工作任务。 (2—完成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从水功能区划及达标状况、入河排污口及污染物 入河量、典型区域内源与面源污染负荷、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主要河湖水生态状况、地下水保护状况、水资源保护监测与管理等方面,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了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构建全国水资源保护战略格局及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体系。考虑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开发与保 护的要求,梳理了未来水资源保护的重点与方向,按照预防保护和治理保护两个层面提出全国水资源保护战略格局和各流域水资源保护措施布局。研究提出了包括江河湖泊入河污染物控制与排污口监管、内源治理与面源控制、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需水与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地下水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监测等内容的水资源保护工程措施,以及符合当前水资源保护管理需求的综合管理措施,提出了规划项目、投资规模和近期重点实施安排及保障措施。 (4—重点流域(区域—综合治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水情,针对我国流域(区域—突出的水资源 保护问题,论证提出了近期开展综合治理的重点流域(区域—措施规划。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2011年,水利部印发 《关于开展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方案工作的通知》(水资 源﹝2011﹞544号—,全面启动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制定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需要,是各级政府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将对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方案制定工作由水资源司组织领导,水规总院技术总负责,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均成立了方案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水规总院先后召开了3次全国层面的成果汇总和研讨会议,多次赴流域机构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研,并对各流域成果报告 4 1建设管理

中国2008水库大坝统计

中国2008水库大坝统计、技术进展与关注的问题简论* 贾金生、袁玉兰、郑璀莹、马忠丽 中国大坝协会秘书处 中国经过近60年发展,在大坝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向未来和国家发展需要,仍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需要关注。本文介绍了截止2007年底的中国大坝、世界大坝建设和水电发展进展,对水库大坝进展的比较参数、突出成就、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水电的国际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截止2007年底的水库大坝及水电发展进行了汇总。 一 中国水库库容、水电开发情况及与世界的比较 1、水库大坝进展的比较参数问题 水库大坝与水电开发的合理度问题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采用的数据来源、数据的可靠程度以及数据的科学性不同,分歧往往比较大。以往的比较,包括国内、国际不同文献,过于强调15m以上大坝数量,这在1980年以前是基本可行的,那时世界总的大坝数以及30m以上的水库大坝数与今天比还比较少,同时社会各界对大坝的关注还不强烈,统计分析的目的多是服务于从业者分析趋势和发展方向,多注重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目前仍以此数进行比较有几个问题:一是单纯用大坝数进行比较,对产生效果的反映和发展程度的反映不直接,不能满足行业外各界人士的关心。由于大坝数反映更多的是技术和经济指标,对工程产生的影响即社会和环境效应反映较差,不能响应行业外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二是单纯比较大坝容易误导读者。不少的读者认为世界建的大坝过多了,认为发展中国家建设大坝不符合潮流,如此认识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合理开发度、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开发的程度上的差别没有科学比较,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与水库大坝之间的关系难以清楚认识,说明我们的统计分析工作针对性需要改进。有的大坝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方的库容,有的只有几十万方的库容,大坝数相同,但影响和产生的效益相差甚远,所代表的开发程度也相差甚远。因此水库大坝与水电开发的比较参数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三是大坝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有重要的高坝所代表,用15m的大坝难以准确反映发展趋势。由于技术进展比较快,各国30m以下的大坝建设受关注 *本文数据来源于以下材料: 1、World Atlas 2008, Hydropower & Dams 2、中国大坝协会2008年大坝统计数据库 3、《世界江河与大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Dam Register 1973, 1988, 2003,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Large Dams 5、2008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 6、2008年中国电力工业统计年报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变化的因素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中国水利年鉴1990_重要文献-重要文章-杨振怀部长在水利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1988年8月)

水利综合经营的新形势。中央目前强调的政企分开,对水利综合经营来说,政府和行政部门要加强方针政策的领导和多方面的强力支持,包括对资金、物资的必要支持。这点河南省的作法很值得各地学习。水利综合经营部门,要把自己作为一个企业,在政府或行政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独立经营,放手开放搞活,敢于放下国家这个拐棍,敢于自负盈亏,创造自己的经验,走自己的路。政府和行政撒手不管或干涉过多,综合经营部门不遵守政策法令,违法乱纪,或畏首畏尾,谨小慎微,这都会阻碍水利综合经营的顺利发展。 目前为加强对水利综合经营的领导,已在部长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有各司局参加的水利综合经营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的中国水利实业开发公司,应得到进一步加强,起到示范和与全水利系统及社会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龙头作用。其前景,应该发展为象石油、煤炭那样的经济实力雄厚的水利综合经营总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流域的行政领导,除大力加强对水利综合经营的领导和 支持外,都应该有个经济实体,就象部的水利实业开发公司那样,对本地区本系统本流域起到示范和龙头作用。将来全国水利系统的进一步联合和发展,必将形成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和国内外市场上有重大影响的 水利经济集团。这对实现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更有了可靠保证。所有基层综合经营单位,应积极推行责任制、承包制,积极向企业化、社会化过渡。要彻底改革工资和奖金上的平均主义,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经营好坏和利润高低,要和工资、奖金挂起钩来。要赏罚严明,重奖重罚。有特别贡献的,敢于重奖重用,敢于叫他们先富起来。对平庸无能、坚持吃大锅饭、吃老本的,要敢于从工资、奖金和职务上拉下来。不照顾情面,不照顾情绪,不迁就落后。这才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竞争机制中,如果我们不坚决这样作,就无法真正调动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我们的产品,就会在市场上站不住脚根,更不用说打出去了。 水利综合经营的发展历程道路不是平坦的,但它的势头,却是难以阻挡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它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再接再厉,在现有基础上,为我国水利史增添上新的篇章呢?我坚信我们几百万水利大军,能够作到这一点。特别在这次会议上,我看到新一代的厅长们,都是年富力强,有理想、有干劲,有些已在短期内作出了突出成绩,我心里实在高兴。我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长一些,到2000年或更多点时间,能看到宣布我国的水利史又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即通过综合经营,实现自我积累、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新纪元。为我国和世界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水利建设的独特经验。 我希望全体水利职工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拼搏。希望宣传部门,为水利综合经营这一新兴事业,大造舆论,擂鼓高歌。希望计划、财政、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我们只要同心同德,通力协作,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重要文章 杨振怀 部 长 在水 利新 闻 发布会上的讲话 (1988年8月) 一、水利部的组建和职能转变 今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成立水利部。随后,水利部筹备组即着手研究拟订“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现在这个“三定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新的水利部组建工作已经完成,各项工作开始按新的组织系统进行运转。 大家知道,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几千年的历史经验,证明防治水害、兴修水利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水利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障四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水利已不仅是农业的命脉,它也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保证条件,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建国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1949年全国刚刚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即成立了以傅作义将军为部长的水利部;1958年水利、电力合并为水利电力部;在此之后,又经过了一分一合的机构调整。现在,根据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9个部,水利部是新组建部之一。

中国水利年鉴2018_建设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

制。完成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制订签署,这是雄安新区成立以来,第一份支持新区建设的跨省际合作协议,对于推进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水资源论证管理积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协调,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政策出台。完成和林格尔新区总体方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审查意见。开展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复核,从宏观上强化用水总量管理。启动重要河湖生态流量调查评估工作。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部署,研究制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加强监管的对策措施。起草完成《建设项目水资源报告书技术审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式样》,拟修改完善后印发。结合水资源管理专项检查,开展水资源论证监督检查。 加强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导则》(G B/T35580—2017)、《采矿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 L747—2016)颁布实施。火电、滨海核电、农业灌溉等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完成制定和审查。 4.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完成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初步成果报国家发改委。完成地、县两级行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成果汇总。会同发改委等部门制定 《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 施。起草完成《关于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初稿),征求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意见。 5.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开展城镇再生水和集蓄雨水、微咸水、海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研究,印发《水利部关于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的指导意见》,明确配置目标、配置领域和管理措施。2017年度全国污水处理再生利用量6 6.1亿m3,集雨工程利用量12.1亿m3,海水直接利用量达到1022.7亿m3,非常规水源利用对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曲璐赵伟华) 【水资源管理】 1.取水许可管理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通知》,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项目取水许可申请,一律不予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组织开展2017年度水资源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对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费征收、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超采治理和水资源监控能力项目建设等进行了检查。 2.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健全和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起草完成《关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征求了各省(自治区)意见(已于2018年印发)。按照中央部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印发《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大到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和宁夏等9省(自治区、直辖市)。 3.地下水管理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 《全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明确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布局,确定了全国及各省级行政区地下水开 采总量控制方案以及各有关省(自治区)的地下水压采目标。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完成对受水区地下水压采评估考核,受水区累计压减城区年地下水超采量15.23亿m3,完成近期(2020年)压采目标的69.2%。加快实施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压减农村地区地下水超采量约21亿m3,将山东、山西和河南纳入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范围。水利部起草完成《地下水管理条例》并报送国务院。加快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4.水权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全国水权试点工作,宁夏、江西、河南、甘肃、广东水权试点通过水利部和试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验收,湖北宜都、内蒙古基本完成水权试点任务,试点地区探索了不同类型的确权,探索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水权交易模式。中国水权交易所2017年撮合完成31项水权交易,交易水量8.07亿m3。山东出台《山东省水资源条例》,明确水资源确权和交易的有关要求。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批复甘肃疏勒河流域、宁夏等6个试点地区水流产权确权试点实施方案。(刘国军) 【水资源保护】 1.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编制完成七大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印发《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2016—2030年)》,系统谋划全国水资源保护工作目标、任务。修订出台《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强化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管理。完成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2017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2016年提高3.5%。组织做好省界水体水质监测,及时将省界水质信息通报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将连续三年不达标的重要水功能区名单向环保部和有关省(自治区)通报。 2.入河排污口监管印发《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入河 3 5 1 水资源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2018)

○A农林牧渔业统计 报表制度 (简明版本) (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 2017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4) 四、主要指标解释 (11)

- 2 -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一、总说明 (一)统计目的 为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 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范围 农作物种植业、畜牧业。 (三)统计对象 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抽中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 (四)统计内容 农业生产条件、农作物生产、畜牧业生产等情况。 (五)统计方法 农作物生产中的粮食、棉花,畜牧业生产中的猪、牛、羊、家禽实行抽样调查;农业生产条件、其他农作物生产和其他畜牧业生产等实行全面统计。 本制度采用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编码,各级统计机构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六)数据采集 粮食、棉花、猪、牛、羊、家禽由国家统计局各省级调查总队对抽中的调查对象直接调查、直接上报、超级汇总;农业生产条件、其他农作物和其他畜牧业等由各省级统计局组织村级起报,层层汇总,逐级审核上报。 本制度分年度报表和定期报表,指标数据按年(季)度和农作物生产季节统计上报。 (七)数据处理 各级统计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分级、分专业审核、逻辑审核、纵向对比等方式通过专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八)数据发布 根据数据调查频率,按年度、季度和农作物生产季节,通过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外网、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或其它统计资料等形式对公众公布。

海洋经济统计发展史

海洋经济统计发展史 作者:何广顺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 海洋经济统计是对海洋经济现象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是对反映海洋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据此作出推断预测的工作过程。海洋经济统计是海洋开发活动和海洋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并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本质上讲,海洋经济统计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海洋经济是由众多涉海部门与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构成的一个系统,既包括海洋产业活动,也包括与海洋产业密切关联的其他经济活动。我国的海洋经济统计工作是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经历了一个从产业分散统计到部门集中统计、从部分海洋产业统计到海洋经济全面统计、从松散化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发展历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洋经济统计工作从统计方法、统计范围、统计手段到统计报告周期等诸方面都逐渐得到了完善。 1海洋经济统计的初级阶段(1989一1998年):海洋统计信息网的建立与完善 1.1海洋统计的起步 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洋产业统计作为部门统计的一部分,被分散和交叉在各个涉海部门统计中。例如海洋渔业统计在农业部的渔业统计中,港口和海洋运输业统计在交通部的交通运输统计中,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业统计在中国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部门统计中等等。在当时的条件下,从事海洋经济或海洋产业

研究的科研人员很难找到一套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1989年,为统筹涉海产业的统计工作,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洋统计工作”这一新的职责,这也是海洋经济统计早期被称为海洋统计的原因。根据新的职责,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全国海洋统计的前期准备和相关研究工作。1990年,为了解我国海洋领域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定量反映海洋开发利用状况和国家对海洋的依靠程度,国家海洋局组织制定了《全国海洋统计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地理、海洋自然资源、沿海省市县社会经济状况、海洋机构和人员、海洋投人经费、海洋设施、海洋产业活动、海洋服务、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海洋教育等。其中的海洋产业活动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水产、海洋盐业、海洋矿产、滨海旅游、海洋能、海水利用、海洋药物等8类,并制定了反映这8类海洋产业活动的主要统计指标,界定了这些指标的定义和统计范围,初步确立了海洋经济统计的分类体系,奠定了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基础。该项工作的开展,开创了我国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先河,标志着我国海洋统计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统计体系正式起步。受数据来源的限制,实际工作中仅统计了海洋水产、海运和港口、海盐、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滨砂矿和滨海国际旅游等6类产业活动。 1.2海洋统计信息网的搭建 为保障海洋统计数据渠道的稳定,1991年ro月,国家海洋局在天津组织召开了海洋统计工作协调会。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交通部、地矿部、水利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旅游

XX绿色建筑工作总结

XX绿色建筑工作总结 篇一:XX年全国绿色建筑项目发展情况汇总 XX年全国绿色建筑项目发展情况汇总 我国自XX年4月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以来,截至XX年12月10日住建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公告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总数已有3636项,其中XX年新增1098项,创历年同期新高。 图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逐年项目统计 从历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且高星级项目数量逐年增长比较明显,未来随着全国各地绿色建筑强制规定和政策的出台,绿色建筑将成为设计必选项,未来几年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将有大幅度的增长。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发路10号维用大厦一期四楼401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按照评价阶段分布如下:其中设计标识3435项,占比%,运行标识201项,占比%,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仍然占较高比例,未来,随着各地鼓励政策的出台,将有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项目朝着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目标行进。(如图2)。 图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阶段 全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按照星级分布如下:一星级总计

1444项,占比%;二星级总计1478项,占比%;三星级总计714 项,占总比 %,二星级以上的高星级项目超过60%(如图3)。 图3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星级分布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发路10号维用大厦一期四楼401 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按照建筑类型分布如下:住宅建筑共计1766项,占比%;公共建筑共计1840项,占比%;工业建筑共计30项,占比%,目前全国绿色工业建筑项目较少,XX年新增工业建筑仅7项(如图4)。 图 4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类型 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按地域分布如下: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河北省市分列前五,占全国项目总数近半(如图5)。 图5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地域分布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发路10号维用大厦一期四楼401 上海目前已评出271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其中设计标识258项,运行标识13项;其中一星级总计48项,二星级总计115项,三星级总计108项,二星级以上项目占比超过80%

中国水利年鉴2008_综合管理-科技-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家二扩项评审两家二监督评审12家三 (2)完成水利行业91家国家级计量认证质检机构的证书和附表转换工作三为两家质检机构办理了更名三 (3)组织修订‘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准备指南“二‘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评审指南“二‘水利计量认证文件资料选编“二‘水利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理论考试题库“等系列宣贯辅导教材三 (4)参加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全国组织开展的计量认证专项监督检查活动,水利行业共有6家水环境监测中心接受了此次专项监督检查三 (5)加强对水利计量认证工作的宣传,组织在‘水利技术监督“杂志二‘中国水利报“和中国水利科技网等媒体上发表有关计量认证的信息和动态二学术论文二经验交流文章共50多篇三为每位评审员订阅‘水利技术监督“杂志,便于评审员及时了解水利技术监督的方针二政策,开阔视野,增加业务学习和交流的渠道三(汝楠一刘咏峰)?水利产品认证?一根据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重点开展节水产品认证工作三起草‘节水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已提交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三成立节水产品认证体系建设课题组,专门研究节水产品认证的规章制度二节水产品认证目录二认证体系文件二认证标准体系等内容三 出台‘关于加强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07]144号),为规范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产品的市场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三北京中水润科认证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新华节水产品认证有限公司两家节水产品认证机构已经开始认证工作,在北京举行了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工作座谈会暨颁证仪式,共向54家企业颁发了180余张产品认证证书,节水产品认证工作已经起步三组织学习认证认可有关法律二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到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建设部下属的康居认证中心二国家林业局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开展调研,学习二借鉴他们开展认证认可方面的经验和措施三(汝楠一刘咏峰)?水利生产许可?一2007年,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审检了107家申报取证企业,共向90家企业发放证书三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完成了26家企业共计115个型号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工作三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完成审检水利工程启闭机企业45家,有28家企业通过审检,共发放证书34个三(汝楠一刘咏峰)?水利管理体系认证?一北京中水源禹国环认证中心与北京中水卓越认证有限公司进一步面向行业内外开展体系认证工作三两中心的业务范围均覆盖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审员培训三北京中水大 禹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运行良好,为水利行业企事业单 位提供完备的体系认证咨询服务工作三 此外,水利行业继续推动贯彻实施‘水利质量振 兴纲要“,启动水利名牌产品的相关工作三有关计量 器具的鉴定等工作进展顺利三(汝楠一刘咏峰)?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一2007年,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水利部科技委)充分发挥专家优 势,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各类咨询活动,为水利发展 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三 (1)2007年1月25~26日,水利部科技委在北京召开全体会议,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出席会议并作题为 技术民主和决策民主 的重要讲话三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作了题为 发挥参谋作用,推进水利创新 的工作报告三会议还邀请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作了题为 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工程的认识 的学术报告,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作了题为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成果 学术报告,邀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作了题为 黄河水沙过程变异及河道的复杂响应 学术报告三 (2)2007年1月29~30日,水利部科技委联合中国水利学会和太湖流域管理局,在上海共同举办了以 研讨太湖流域管理与治理中面临的重大水问题 为主题的第二届太湖高级论坛三 (3)2007年4月9日,水利部科技委联合中国水利学会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二江苏省水利厅二河海大学等单位,在南京共同举办了水科学创新高级论坛三 (4)2007年5月9日,水利部科技委联合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技术咨询专家组,在北京召开全国大江大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专家咨询会三 (5)为了解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实际情况,调研分析水电建设与河流综合规划脱节二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水利部科技委于2007年5月23~28日,联合长江委组织开展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情况专题调研活动三 (6)2007年7月2~6日,水利部科技委与黄委联合组织开展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开发重大问题专题调研活动三 (7)为了解和研究大流量二全封闭二长距离二多目标的有压管道供水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问题,为全国类似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2007年9月12~15日,水利部科技委联合辽宁省水利厅组织开展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专题调研活动三 (8)2007年10~12月,水利部科技委与水利部 6 9 1综合管理

渔业统计年鉴

2011年全国渔业统计情况综述 一、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 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5005.01亿元,实现增加值6881.67亿元;其中渔业产值7883.97亿元,实现增加值4420.76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3526.71亿元,实现增加值1248.10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3594.34亿元,实现增加值1212.81亿元。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1488.45亿元,实现增加值807.78亿元;海水养殖产值1931.36亿元,实现增加值1141.37亿元;淡水捕捞产值319.03亿元,实现增加值190.92亿元;淡水养殖产值3719.67亿元,实现增加值2055.67亿元;水产苗种产值425.44亿元,实现增加值225.01亿元(渔业产值、增加值以国家统计局年报数为准)。 二、渔民人均纯收入 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0011.65元,比上年增加1048.84元、增长11.70%。 三、水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603.21万吨,比上年增长4.28%。其中,养殖产量4023.26万吨,占总产量的71.80%,同比增长5.08%;捕捞产量1579.95万吨,占总产量的28.20%,同比增长2.32%。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1.59千克,比上年增加1.52千克、增长3.79%。 在国内渔业生产中,鱼类产量3304.07万吨,甲壳类产量570.69万吨,贝类产量1266.65万吨,藻类产量163.65万吨,头足类产量69.53万吨,其它类产量113.86万吨。 总产量中,海水产品产量2908.05万吨,占总产量的51.90%,同比增长3.95%;淡水产品产量2695.16万吨,占总产量的48.10%,同比增长4.65%。 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产量1551.33万吨,占海水产品产量的53.35%,比上年增加69.03万吨、增长4.66%。其中,鱼类产量96.42万吨,比上年增加15.60万吨、增长19.31%;甲壳类产量112.72万吨,比上年增加6.61万吨、增长6.23%;贝类产量1154.36万吨,比上年增加46.13万吨、增长4.16%;藻类产量160.18万吨,比上年增加6.04万吨、增长3.92%。海水养殖鱼类中,鲈鱼产量最高,为12.30万吨;鲆鱼产量位居第二,为11.16万吨;大黄鱼产量位居第三,为8.02万吨。 淡水养殖淡水养殖产量2471.93万吨,占淡水产品产量的91.72%,比上年增加125.40万吨、增长5.34%。其中,鱼类产量2185.41万吨,比上年增加121.23万吨、增长5.87%;甲壳类产量216.44万吨,比上年增加2.64万吨、增长1.23%;贝类产量25.22万吨,比上年增加0.12万吨、增长0.48%。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中,草鱼最高,产量444.22万吨;鲢鱼位居第二,产量371.39万吨;鲤鱼位居第三,产量271.82万吨。甲壳类产量中,虾类产量151.52万吨,其中,南美白对虾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