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编)史上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下)

(精编)史上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下)

(精编)史上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下)
(精编)史上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下)

(精编)史上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下)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270、Changeinsupplyvs.supplyinquantity供给变动与供给且的变动

供给变化与供给量变化,二者的区别同上述"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的区别。

271、Checkingaccount(orbankmoney)支票帐户(或银行货币)

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允许以支票方式提款,故属交易货币(或称M1)。也称支票存款(checkable

deposit),它是M1的最大组成部分。

272、ChicagoSchoolofEconomics(经济学)芝加哥学派

以亨利?西蒙、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为主要代表的一群经济学家。他们相信没有政府干预的竞争市场能使经济最有效地运行。

273、Classicalapproach古典理论

见古典经济学(classicaleconomics)

274、Classicaleconomics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275、Classicaltheories(in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理论

强调经济体系具有自我校正能力的理论。在古典理论和方法中,经济一般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各种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

276、Clearingmarket市场出清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flexible),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在出清的市场上,没有定量配给。资源闲置,也没有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在实际中,这一理论适用于许多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但不适用于劳动市场或许多产品市场。

277、Closedeconomy封闭经济

见开放经济(openeconomy)。

278、Coasetheorem科斯定理

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279、Collectivebargaining集体谈判

一组工人(通常是一个工会)与其雇主间的谈判过程。目的是达成关于工资、附加福利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协议。

280、Collusion勾结

企业之间为抬高价格、瓜分市场或限制竞争等而达成的共谋协议。

281、Collusiveoligopoly寡头勾结垄断

一种市场结构。在该市场结构条件下,一小批企业(即少数寡头)勾结起来共谋决策。当所企及的共同利润达到最大化时,市场上的价格和交易量与垄断条件下的价格和交易量将非常接近。

282、Commandeconomy指令经济

一种经济组织方式。按照这种方式,关键的经济职能,诸如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都主要由政府直接决定。有时也称为"中央计划经济"。

283、Commoditymoney商品货币

有内在价值的货币;也指作为货币使用的商品(如家畜、珍珠等)。

284、Commonstock普通股票

表明在一公司中拥有所有权和投票权的金融证券。所持有的份额体现相应的投票权和对公司

资产、净收益的所有权。

285、Communism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经济体制(也称苏维埃模式的中央计划型经济),国家拥有并控制着生产资料,特别是工业资本。这种经济都普遍带有中央计划性,国家规定许多产品的价格、产量和其他重要经济指标。

286、Comparativeadvantage(ininternationaltrade)(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法则指出:一国应专门生产和出口那些该国能以相对低的成本生产的商品,并进口那些自己生产成本相对高的商品。由此可见,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在影响贸易格局。287、Compensatingdifferentials补偿性(工资)差异

用于抵消或补偿工作的非货币性差异的工资水平的差别。例如,同样的工作,在阿拉斯加环境恶劣,因而其工资要比在发达地区支付得高得多。

288、Competition,imperfect不完全竞争

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完全垄断、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等。

289、Competion,perfect完全竞争

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这种情况在下述条件下发生:(1)买者和卖者的数目都非常大;(2)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无区别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所有企业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或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

290、Competitveequilibrium竞争均衡

以完全竞争为特征的市场或经济中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由于完全竞争中单独的买者和卖者都没有力量(支配性地)影响市场,价格将趋向等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的水平

291、Competitivemarket竞争性市场

见完全竞争(competition,perfect)。

292、Complements互补品

在消费者眼里是"搭配"的两种商品(如左脚的鞋和右脚的鞋)。相互竞争的商品则属于替代品(如五指分开的手套和连指手套)

293、Compoundinterest复利

根据上一期所有的利息和本金来计算利息的方法。例如,年复利利率为10%,存入100美元本金。在第一年底,得到10美元利息。而在第二年底,得到的利息是11美元,其中10美元是来自原始本金,另外1美元则来自第一年的10美元的利息。以后以此类推。294、Concentrationratio集中度

在一个行业中,若干最大企业的产出占该行业总产出的百分比。一种典型的度量方法是四企业集中度,即最大的四家企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百分比。

295、Conglomerate混合联合企业

一种生产多种多样的甚至是互不相干产品的大型公司(例如,某些烟草公司扩展到饮料、出租车、电影制片等互不相关的业务领域)。

296、Conglomeratemerger混合兼并

见兼并(merger)。

297、Constantreturnstoscale规模报酬不变

见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

298、Consumerprice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衡量所选定的一篮子消费品购买价格的指数。计算指数时,每种商品的权数依据1982-1984年间该商品在城市消费者生活开支中所占的份额来确定。

299、Consumersurplus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

300、Consumption消费

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严格地说,"消费"应仅指这一时期中那些完全用掉了的(分享过的或"吃掉了的)消费品。但在实际上,消费支出包括所有已购买的商品,而这其中许多商品的使用时间要远远超出考察时期,如家具、衣物和汽车等。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编(301-350)

301、Consumptionfunction消费函数

总消费与个人可支配收人(PDI)的数值对应关系。总财富和其他变量也常被认为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302、Consumption-possibilityline消费可能线

见预算线(budgetline)。

303、Cooperativeequilibrium合作性均衡

博弈论中,指各方协调行动,以求共同的支付(jointpay-offs)最优化的策略而达到的结果。

304、Corporateincometax公司所得税

对公司年净收入课征的税收。

305、Corporation公司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组织的主要形式。它是由个人或其他公司所拥有的企业,具有与个

人一样的购买、销售和签订合同的权利。公司和对公司负"有限责任"的所有人二者,在法律上是不同的概念。

306、Correlation相关

两种变量系统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程度。

307、Cost,average平均成本

等于总成本(参见"总成本",cost,total)除以产出的单位数。

308、Cost,averagefixed平均固定成本

等于固定成本除以产出的单位数。

309、Cost,averagevariable平均可变成本

等于可变成本(参见"可变成本",cost,variable)除以产出的单位数。

310、Cost,fixed固定成本

一企业在某时段即使在产量为零时也会发生的成本。总固定成本由诸如利息支出、抵押支出、管理者费用等契约性开支所组成。

311、Cost,marginal边际成本

多生产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或总成本的增加额),或少生产1单位产品总成本的减少额。

312、Cost,minimum最低成本

单位产出可以达到的最低代价(无论平均成本、可变成本或边际成本)。就平均成本上的每一点所代表的产出水平而言,该点是该公司所能作到的最好情况。就此而言,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低平均成本点。

313、Cost-pushinflation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由市场供给方因生产成本急剧上升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在总供求分析的图解中,成本推动表

现为AS曲线的上移。它也称作供给冲击(supply-shock)的通货膨胀。

314、Cost,total总成本

在某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条件下可以得到的最低成本的总额。现有工厂和其他不变成本既定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成本为短期成本。而厂商在投人和决策方面一直有完全弹性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成本则为长期总成本。

315、Cost,variable可变成本

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料、劳动、燃料成本。可变成本等于总成本减固定成本。316、Crawling(orsliding)peg爬行(滑动)钉住

一种汇率管理方法。允许汇率(或汇率波动范围)每天或每周小幅度地"爬'上或'爬"下(如每周0.25%)。

317、Credit信贷

(I)货币理论中,以承诺在未来某时期偿还(通常带有利息)为条件,以使用他人资金的情况。主要包括:银行短期贷款、卖方信贷或商业票据。(2)国际收支帐户中能获得外国货币的项目,如出口等。

318、Crosselasticityofdemand需求的交叉弹性

衡量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产生的影响的概念。更精确地说: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需求的交叉弹性等于商品B价格变动1%时商品A需求量所变动的百分比。319、Crowding-outhypothesis挤出(效应)假说

该命题认为:政府支出或财政赤字会相应减少企业投资。

320、Currency通货

铸币和纸币。

321、Currencyappreciation(ordepreciation)通货升值(或贬值)

见(通货)贬值[depreciation(ofacurrency)]。

322、Currentaccount经常帐户

见贸易余额(balanceoftrade)。

323、Cyclicalbudget周期预算

见实际、周期和结构预算(actual,cyclicalandstructuralbudget)。

324、Cyclicalunemployment周期性失业

见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unemployment)

325、Deadweightloss净损失

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所引起的实际收入的损失,或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例如,当垄断企业抬高价格时,消费者满足方面的损失大于垄断企业收益方面的收获,其差额即垄断引起的社会净损失。

326、Debit借方

(l)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2)在国际收支帐户中,借方指减少外汇存量的项目,例如进口。

327、Decreasingreturnstoscale规模报酬递减

见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

328、Deficitspending赤字性支出

政府的商品服务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超出它的税收和其他收入。收支差额必须通过向公众借款来筹措。

329、Deflating(ofeconomicdata)(经济数据)紧缩

将"名义"的或现值的美元变量等换算成"实际"变量的过程,用现值美元变量除以价格指数即可。

330、Deflation通货紧缩

总体价格水平的下降。

331、Demandcurve(ordemandschedule)需求曲线(或需求表)

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轴),以需求量为横轴(X轴)。见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change indemandvschangeinquantitydemanded)。

332、Demandformoney货币需求

经济学家使用的简明术语,用以解释个人和企业为什么要持有货币余额。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是:(l)交易需求(transactionsdemand),表示人们需要用货币去购买物品;以及(2)财产需求(assetdemand),即人们需要持有一种流动性强、无风险的资产。

333、Demand-pullinflation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由过度的商品需求引起的价格膨胀,如总需求大幅度增加时的情况。相应的概念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inflation)。

334、Demography人口学

研究人口规律的科学。

335、Depreciation(ofanasset)(资产)折旧

资产价值的下降。在企业核算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折旧都指: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人帐户中也称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consumptionallowance)。

336、Depreciation(ofacurrency)(通货)贬值

当一国货币相对外币价格下降时,称该货币发生贬值。例如,当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换6法郎下降到1美元兑换4法郎时,美元就发生了贬值、与贬值相对的是"升值"

(appreciation),它在一种货币汇率上升时出现。

337、Depression萧条

长时期的高失业率、低产出、低投资、企业信心降低、价格下跌和企业普遍破产。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是衰退(recession),它同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今天,衰退的精确定义是实际GN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338、Deriveddemand派生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339、Devaluation降值

一国货币官方价格下降,这里的价格是用外币或黄金表示的。例如,

1971年当美元相对黄金的官方价格下降时,可以说美元被降值。相对的概念是增值(revaluation),它发生在一国宣布该国货币相对于黄金或其他货币的官方汇率提高的时候。

340、Developingcountry发展中国家

见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country)。

341、Differentiatedproducts差异产品

相互竞争且具有强可替代性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产品,其不同之处可能表现在产品的功能、外观、位置、质量或是其他方面。

342、Diminishingmarginalutility,lawof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当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的时候,其边际效用下降的规律。

343、Diminishingreturns,lawof收益递减规律

其他投人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该规律另

一种等价的说法是:超过某一水平之后边际投入的边际产出下降。

344、Directtaxes直接税

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直接税与间接税相对应:间接税是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从而只是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间接税包括销售税,还有对财产、酒类、进口品和汽油等所征的税。

345、Discountrate贴现率

(l)联邦储备银行(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时所收取的利率。(2)计算某些资产的现值时所使用的利率。

346、Discounting(offutureincome)(未来收人)折现

将未来收人折算成等价的现值。该过程将一个未来值以一个折现率加以缩减,折现率应恰当地体现利率。例如,如果某人许诺2年后给你121美元。当时,正常的利率或贴现率是年率10%。据此我们可以计算这门1美元的现值。所用的折扣因子是(110)。用以折现未来收人的折扣因子或曰比率称为折现率(discountrate)。

347、Discrimination歧视

与工作表现无关的个人特征造成的劳动报酬差别,特别是由于性别、种族、宗教等有关特征。348、Disequilibrium非均衡

经济不均衡状态。可能是因为(对收入或价格的)冲击使需求表(曲线)或供给表(曲线)发生移动,而市场价格(或交易量)又没有作出充分的凋整。在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常被认为是根源于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349、Disinflation反通货膨胀

降低高通货膨胀率的过程。例如,1980-1983年的大衰退就导致了该时期通货膨胀率的急剧下降。

350、Disposableincome可支配收入(DI)

通俗地说,指可以拿回家里的收入,也就是国民收入中可以由家庭用作消费或储蓄的部分。精确地说,它等于GNP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政府利息支付。

351、Disposablepersonalincome个人可支配收入

等同于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income)。

352、Dissaving负储蓄

某时期消费支出超过该时期可支配收入的部分(差额要通过借款或使用存款来弥补)。353、Distribution分配

指总产出和总收入在个人或要素中进行分配的方法(如收人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分配)。354、Divisionoflabor劳动分工

组织生产的一种方法,让每个劳动力专门从事生产过程的某一部分。劳动专业化能导致更高的总产出,因为劳动者可以更熟练地完成某些加工任务,而且还能引人更专业化的机器设备来完成精度更高的工作。

355、Dominantequilibrium占优均衡

见占优战略(dominantstrategy)。

356、Dominantstrategy占优战略

在博弈论中指,不论其他博弈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博弈者都有一个最佳策略。当所有博弈者都有一个占优战略时,其结果将是占优均衡(dominant

equilibrium)。

357、Downward-slopingdemand,lawof需求向下倾斜规律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某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消费者多购买该种商品的规律。

358、Duopoly双头垄断

一种市场结构。在该市场结构中只有两个卖者[参见寡头垄断(oligopoly)]。

359、Duopolypricewar双头垄断价格战

市场上的供给仅由两个厂商提供,二者竞相压低价格、展开经济战的情形。

360、Easy-moneypolicy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采取的增加货币供给和降低利率的政策。目的在于增加投资和提高GDP水平(参见紧缩的货币政策,tight-moneypolicy)。

361、Econometrics经济计量学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利用统计方法衡量和估计经济中的数量关系。

362、Economicgoods经济物品

就总需求量而言总是稀缺的那些商品。通常必须通过收取一个正的价格来进行配给。363、Economicgrowth经济增长

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常用一国实际GDP(或潜在GDP)的年增长率进行衡量。

364、Economicreguation经济管制

见管制(regulation)。

365、Economicrent经济租金

见"经济租金"(rent,economic)。

366、Economicsurplus经济剩余

一种术语,指产出的总体的令人满意程度或效用水平超过其生产成本的部分。等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满意度超过总购买价值的部分)和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收入超过成本的部分)之和。

367、Economicsofinformation信息经济学

将信息也视为一种商品的经济形势分析。因为信息的生产成本较高、而复制却很便宜,因此存在信息的商品和服务(如发明、出版、软件等)的市场,经常会出现市场不灵。368、Economiesofscale规模经济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都源于全部生产要素投人的同比例的增加。369、Economiesofscope广度经济

多样化生产经营商品或服务的经济。当同时生产商品X和商品Y的成本低于单独生产两种商品时,就存在广度经济。

370、Effectivetaxrate有效税率

所征税收占总收人或其他税基的一个百分比。

371、Efficiency效率

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作了能带来最大可能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的一个简化表达。

372、Efficiency-wagetheory有效工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较高的工资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这是因为较高的工资会使工人更健康、士气更高,且可以维持较低的人事变动率。

373、Efficientmarket有效市场

在一个市场上,所有的新信息都能迅速地被市场中的参与者所知晓,并能够立即融入到市场价格之中。在经济学中,效率市场理论指当前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都已被考虑在普通股(或其他资产)的价格里。

374、Elasticity弹性

经济学广泛采用的一个术语,表示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商品X对于商品Y的弹性表示:Y每变化百分之一时X变动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ofdemand)和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

supply),是两个特别重要的范畴。

375、Employed就业者

根据美国官方定义,人们从事任何支付报酬的工作,或有工作但因生病、罢工或休假而缺勤的,都属于就业。参见"失业"(unemployment)。

376、Equal-costline等成本线

图形中表示给定资金所能购买到的投入要素各种可能组合的点的轨迹。

377、Equal-productcurve(orisoquant)等产量线

图形中表示生产既定产量而需要投入的要素的各种可能组合的点的轨迹。

378、Equilibrium均衡

一种经济状态。其中经济实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说,作用于经济实体的各种力量处于均势或平衡,没有发生变动的倾向。

379、Equilibrum(forabusinessfirm)厂商均衡

指一个厂商在其所面临的各种约束下,利润达到最大化时的产出的水平或状态。此时厂商没有改变其产出或价格水平的动机。在规范的厂商理论中,这意味着厂商选择了一个边际收益恰好等于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

380、Equilibrium(fortheindividualconsumer)单个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时的状态。在给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选择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其需要的商品组合。

381、Equilibrium,competitive竞争均衡

见竟争均衡(competitiveequilibrium)。

382、Equilibrium,general一般均衡

见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

383、Equilibrium,macroeconomic宏观经济均衡

意愿总需求等于意愿总供给的GDP水平。在均衡时,意愿的消费(C),政府支出(G),投资(I)和净出口(X)的总量正好等于在当前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出售的总量。384、Equimarginalprinciple等边际法则

决定收入在不同消费品之间分配的法则。消费者可按此法则选择消费组合,使花费在所有商品和服务上的每一美元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就能保证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化。

385、Exchangerate汇率

见外汇汇率(foreignexchangerate)

386、Exchange-ratesystem汇率制度

国家之间进行支付时所依据的一组规则、安排和制度。历史上最重要的汇率制度是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在的浮动汇率制。

387、Excisetaxvs.salestax消费税和销售税

消费税是对某种或某组商品,如酒和烟草的购买所课征的税。销售税是对除少数特定商品(如食品)以外的所有商品所课征的税。

388、Exclusionprinciple排他原则

私人品区别于公共品的一种性质。当生产者将一种商品卖给A后,若能很容易地将B、C、D等人排除在该商品益处享用过程之外,则排他原则就在发生作用,该商品也因此是一项私人品。若不能轻易地把他人排除在分享过程之外,如公共卫生或国防,则我们称该商品具有公共品的特征。

389、Exogenousvs.inducedvariables外生变量和引致变量

外生变量是那些由经济体系以外的因素来决定的变量。与外生变量相对应的是引致变量,后者是由经济体系的内在运行所决定的。例如,天气变化是外生变量,而消费的变化则常常由收入变动所引致。

390、Expectations预期

对于不确定因素(如未来利率、价格或税率)的看法或意见。如果预期没有系统性错误(或偏差)并应用了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则称为理性的(rational)预期。如果人们根据过去的行为来形成他们的预期,则这种预期称为是适应性的(adaptive)。

391、Expendituremultiplier支出乘数

参见乘数(multiplier)。

392、Exports出口

在本国生产而卖给别国的商品或服务。包括商品(如汽车)、服务(如运输)和贷款及投资的利息。进口正好是一种反方向的流动--商品和服务从别国流入本国。

393、Externaldiseconomies外部不经济

指生产或消费给其他人造成损失而其他人却不能得到补偿的情况。例如,钢铁厂排放的烟雾及含硫气体损害当地人的财产和健康,但受害者并不能得到补偿。污染是一种外部不经济。394、Externaleconomies外部经济

指生产和消费能给其他人带来收益而其他人却不必进行支付的情况。一个企业雇用了安全保卫,使得小偷不敢在附近社区活动,这就为居民提供了外部的安全服务。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通常被统称为"外部性"(externalities)。

395、Externalvariables外部变量

同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s)。

396、Externalities外部性

对他人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外部性的两种主要的类型是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397、Factorsofproduction生产要素

生产性投入,如劳动、土地和资本。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资源,也称"投入"(inputs)。398、Fallacyofcomposition合成谬误一种认识错误,认为对个体成立的情形,对于群组或整个系统也同样成立。

399、FederalReserveSystem联邦储备系统

美国的中央银行(centrabank)。

400、Fiatmoney法定货币

没有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但被政府法定为有效的货币,如当今的纸币。只有在公众相信它会被接受时,法定货币才会生效。

401、Finalgoods最终产品

旨在最终使用而非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参见"中间产品",intermediategoods)402、Financialeconomics金融经济学

分析理性投资者如何通过最有效的方式使用资金和进行投资以期达到目标。

403、Financialintermediary金融中介

接受储蓄存款并将其出借给借款者的机构。包括存款机构(如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和非存款机构(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经纪人商行、保险公司或养老基金)。

404、Firm(businessfirm)厂商

(企业)经济体系中基本的私人生产单位。它雇用劳动,购买其他投入品,以制造和销售商品。

405、Fiscal-monetarymix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用以干预宏观经济活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倾向于鼓励消费和抑制投资。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则具有相反的功效。406、Fiscalpolicy财政政策

一种政府计划。内容包括:(1)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及转移支付等支出;(2)税收的数量和种类。

407、Fiscalcost固定成本

见固定成本(cost,fixed)。

408、Fixedexchangerate固定汇率

见外汇汇率(foreignexchangsrate)。

409、Flexibleexchangerates弹性汇率制

一种国际汇率制度。在该制度条件下,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即供给和需求)决定,政府不设定及维持某种特定的汇率。有时也称作"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rates)。当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干预时,该制度称为纯粹的浮动汇率制。410、Floatingexchangerates浮动汇率制

见弹性汇率制(flexibleexchangerates)。

411、Flowvs.stock流量与存量

流量是指,带有时间跨度或曰在一个时段上所累积变动的量(好比通过一个河段的水流)。存量则指,在某一个时点上某一变量的量值(如同湖中所盛的水)。收人代表每一年的美元流入数,因此是一个流量。而到1998年12月为止某人的财富则是一个存量。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1.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世界市场扩大。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商业革命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使欧洲人开始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5.克伦威尔——

法制史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 西周 1.周公制礼:周初,在周公主持下,将以往的传统习惯进行整理,厘定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礼: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n礼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思想、文化、教育、婚姻、家庭、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2.吕侯制刑:●西周中期,穆王为弥补财政开支,命司寇吕侯“训夏赎刑”,制定《吕刑》。它规定了赎刑原则以及其他的刑事政策。 ●《尚书·吕刑》是对西周中期的刑法改革的记录,分三章:1、叙述制定《吕刑》的起因及经过追述刑罚制度的形成历史。2、规定以五刑与赎刑制度为基础的刑罚体系及刑罚适用原则,提出司法诉讼程序及审判原则。3、强调德刑关系及对司法官员的办案要求.《吕刑》是一部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反映了当时的立法、司法思想、法学理论方面的较高成就。 3.圜土之制:用于关押未决犯和执行徒刑的监狱,西周时一般继续称为“圜土”。 “以圜土聚教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弗使冠饰,以明刑耻之”。适用对象:违反法律或有罪过、尚不致适用五刑的轻微犯罪。其类似徒刑,是有期徒刑的开端. 4.嘉石之制: 西周时期把有过错但情节轻微(轻于圜土)的人犯束缚其手足,坐于朝门左之嘉石,令其思过、悔改,然后送到司空那里作一段时期的劳役,期满后释放。它类似后世之拘役,称为“嘉石之制”。(处罚办法:《周礼·秋官》记载:“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其时间,依情节轻重而不同,分13、9、7、5、3日五等。) 5.质剂:是专门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文书形式,生产资料买卖用长券,叫做“质”;其他财物买卖用短券,叫做“剂”。周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之记载,“质”适用于牛马、奴隶等大型交易;“剂”适用于珍珠等小型交易。 6.傅别:是一种专门用于借贷关系的契约文书形式,借贷关系形成后,将竹制的契券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以为诉讼凭证。 诉讼审判制度:起诉; 轻微案件,口头起诉;重大案件需交文字书状。刑案为“质剂”,民案为“傅别”。 7.五听: 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n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n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n耳听:观其扣聆,不直则惑。n目听:观其眸子,不直则眊然。 8.五过之疵:n1、惟官:依仗官势,枉法断案。n2、惟反:敲诈囚犯,令其翻供。n3、惟内:听任亲属,干预司法。n4、惟货:索贿受贿,贪赃枉法。n5、惟来:勾结案犯,互相往来。n《吕刑》规定:典狱官有一于此者,“其罪惟均,其审克之”。 9.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宫、辟 10.六礼: 纳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n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由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卜于宗庙定吉凶。n纳吉: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n纳徵:男方派人送聘礼(玄纁、束帛、儷皮)至女家,故又称“纳币”。n请期: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得同意.n亲迎:婚期之日男方奉父命迎取女子至家。 战国 11.《法经》:是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从其篇目结构上来看,共有六篇。法经以刑为主,贯彻了法家“轻罪重罚”的理论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打印版)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 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 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 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 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 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 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 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 何生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 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 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 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 的)。序数效用与它相反,它只在序数的层 面上才有意义。 19.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 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形态。 20. 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这样的 生产函数Q=AL“IK”2 Mi3。式中,Q为产 量;L为劳动的数量;K为资本的数量;M 为原材料的数量;A,31,12,23均为常 数。 21.勾结(Collision) 勾结是指一个厂商和同业内其他的厂商签 订有关价格、产量和其他事宜的协议。 2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 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 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 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23.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X和Y是互补品,X的需求量就与Y 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24.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具有水平的长期供给 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并不会引起投入品 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25.规模收益不变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 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26.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 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 量之差。 27.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 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 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 害。 28.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 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 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 29.角点解(Corner solution) 角点解是指这样一种情形,预算线在位于 坐标轴上的点处达到最高的可获得的 30.需求的交叉弹性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商品Y的价格发生 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变 化的百分比。 31.垄断的无谓损失 (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为一个垄断 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 就是无谓损失。 32.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son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成一个买方 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 减少即为无谓损失。 33.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 industry)成本递减行业是指具有向下倾斜 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 平均成本下降。 34.规模收益递减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 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 3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 数量。 36.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 (Demand curve of loanable funds)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 量与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1898年,为夺取属地、和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的第一次战争。和既有重要的价值,又是分别向和扩张的。新兴的拥有雄厚的、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 2.门户开放政策:在整个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内,不论是否在或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3.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2月,与为了侵占东北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日、俄、中(清)三方在这场中都蒙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为之后各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三国同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5.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6.马恩河战役:1914年5月,德军在进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50公里宽的暴露地段,补英法联军楔入,被迫撤退。联军开始反攻但其后受阻,遂设防固守,此为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改革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7.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法制史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奴隶制五刑:即黥(墨)、劓、刖、宫、大辟。墨刑是在罪犯面部或额上刻辞后涂以墨;劓刑是割鼻;刖刑即断足;宫刑即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闭的刑罚;大辟即死刑。 亲亲:指在家庭之间,亲属之间要相互亲爱,以“孝”为核心,维护父家长的地位和权威,维护以父权为中心的家庭伦理关系 尊尊:指在全国范围内,尊敬一切应尊敬的人,对比自己地位尊贵的人要尊敬、服从,以“忠”为核心,维护的是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等级秩序。 宗法制: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是一种以血缘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周公制礼(周公作礼):周礼是周公所制定的礼,是西周初期,在夏商礼制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各种礼仪规范。其内容涉及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调整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西周初期迅速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吕侯作刑:西周统治者为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王朝统治,接受大臣吕侯的建议,废止了严酷的旧法以“明德慎罚”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一般重要的法典。因为吕侯主持修订,因此称该法为《吕刑》。 五过制度:五过是西周时期关于法官责任的法律规定。西周时期,对司法官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要求,凡罚不当罪、徇私枉法者,即按“五过”规定加以处罚。“五过”具体是指:惟官,指畏权而枉法者;惟反,指报私怨而枉法;惟内,指因亲属裙带关系而徇私;惟货,指贪赃受贿而枉法;惟来,指受私人请托而枉法。凡此五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 五听: “五听”制度是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 具体内容是:辞听,即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色听,即观察当事人的面部表情;气听,即 观察当事人呼吸;耳听,即观察当事人的听沉;目听,即观察当事人视觉及时性眼睛。从而 判断陈述真伪。这种通过被讯问者的感观瓜而确定是非曲直的做法虽近于主观,但说明西周 时期已经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这也是中国司法心理学史上的重要 的一笔。 五辞听讼是指西周时期审理案件时运用察言观色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具体有: “辞听”“色听”“气听”“目听”“耳听”。即要求审判时观察当事人的言语表达,面部表情, 呼吸,听觉,眼睛与视觉。 三刺制度:“三刺”制度是西周时期司法程序之一。据史籍记载,西周时期凡重大疑难案件, 要经过“三刺”程序,即“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也就是说,重大疑难 案件首先应交给群臣来讨论,群臣讨论尚不能决定,再交给官吏们讨论,仍不能决定者,交 给国人商讨决定。这种制度一方面是原始氏族时代的遗风,同时也体现了西周时期对司法判 案的慎重。 以古非今罪:秦朝设立的罪名,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实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读鞫:指秦汉时期审判终结作出判决后向当事人宣读判决书 廷尉:是秦汉时期最高司法审判机关。负责诏狱及地方上奏的疑难案件的审理 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①男方带礼提亲②女方家长应承后,媒人询问女子姓名生辰卜吉凶 ③男方带礼去女方家订婚④男方送彩礼到女方家,正式缔结婚姻 ⑤男方携礼到女方家商定婚期⑥婚期之日,新郎到女方家迎娶女子 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三赦之法:幼弱,老耄(mao),蠢愚三种人犯罪,减轻赦免其刑罚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 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 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 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 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 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 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 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 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 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 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 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 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7.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 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下名词解释 (适用于王晓焰老师) -------杨帆编辑整理1. 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由洛维特领导的“伦敦工人协 会”拟定,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④议员应支付薪俸;⑤平均分配选举区,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员每年改选一次。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反映了当时英国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推动了宪章运动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2. 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即国际工人协会的第一次大会。原为1864年9月,在伦敦 圣马丁教堂召开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大会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决议,选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委员,对第一国际指导,拟定《成立宣言》、《共同章程》,使第一国际处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并阐明了其目标、任务,建立了组织架构,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3. 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缔造者。路易·波拿马原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 统,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其在位时期,积极促进法国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法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此期间,法国完成的工业革命。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积极发动对外战争,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国击败俄国,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在普法战争中,色当战役惨败被俘,其第二帝国也随之覆灭。拿破仑三世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巨变,在经济上确立了现代水平的资本主义的根基。 4. 1832年会议改革: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 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在1832年会议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发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 5. 宪法纠纷:德国统一过程中出现的议会与政府之间就军事改革进行的争论。前后共两 次。第一次是1860年,陆军部长洛恩提出的一个军事改革方案,遭议会否决,其后政府在没有得到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了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从而酿成军事改革是否合法争论。这就是第一次“宪法纠纷”。俾斯麦上台后,很快宣布议会休会,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派活动,这些独断的行为被指责为违宪,从而酿成第二次“宪法纠纷”。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冲突才结束。宪法纠纷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同容克阶级争夺政治权的斗争,也为德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6. 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拥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夺。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4开皇律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需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贵族官僚在法律上享有特权内容上开皇律计分十二篇刑名分死、流、徒、仗、苔等改订中废除了一些酷刑减省了一些刑律只留500条刑律其法行宽平的原则适应了新王朝建立之初世望宽屏、人心思稳的政治需要。开皇律继承了中国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也为历代封建法典所沿袭 5 唐律疏义就是永徽律疏它是我们研究唐律的范本而且是我国封建法典的典范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唐初在隋朝开皇律的基础上修成了一部唐律 6 宋刑统宋太祖建隆四年编成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7 元典章全称为大元圣政国典章并不是一部有朝廷统一制定、颁布的法典只是地方官史将自元世祖开始国家颁布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各方面的法律文件进行抄录设计会变得法律形式包括条格、诏制和成例在此基础上将其制度内容按照诏令、圣教、朝纲、台纲以及六部委纲目进行会变而成的一部法规会变作品共计六十卷 1劓殄商朝的一种刑罚。即斩尽杀绝,把罪犯者连同其子孙后代都斩尽杀绝。 2炮烙商朝的酷刑。即在铜柱上加上油脂,铜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铜柱即滑又热,可使有罪者从铜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烧死 3醢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酱 4脯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杀死晾成肉干 5坐嘉石头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嘉石旁坐一定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一定期限的劳役 6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卷,即用质,小买卖,如果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卷,即用剂 7傅别西周时出现的借贷契约。傅别是在一片简札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央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8 禹刑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9汤刑以汤命名的商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世界近代史》课程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教皇子午线:1494 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于1494年6月7日两画了一条线,线西归西班牙,东归葡萄牙,此即所谓“教皇子午线”。 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开创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先河。(参课本P19)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表现在文学、艺术、教育、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思想内容,通常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他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救出来。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封建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反对教会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教育;反对封建割据和外族入侵,主张中央集权和民族独立。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界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3.薄伽丘: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一译卜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 代表作《十日谈》批判宗教守旧思想,揭露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提倡个性解放,歌颂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创作了西欧

文学史上第一部心理小说《菲亚美达》;其与但丁、彼特拉克合称“文学三杰”。 4.因信称义: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核心。 他认为,基督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个人关系。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仪,只凭对上帝对的虔诚信仰就可以得到灵魂的拯救。内容有:1.圣经乃唯一的、最高的成就。2.平信徒皆为祭司3.僧俗平等,恪守天职。 这一宗教伦理是对天主教会所宣扬的“行为称义”的否定,所蕴含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宗教情感的个人主义与文艺复兴中具有理性的个人主义结合在一起,成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5.预定论: 由宗教改革家加尔文(1509——1564)提出,也成为加尔文派的奠基。 预定论认为神的旨意是绝对的,也是无条件的,一切有限的受造物联合起来也不能影响神的旨意,这旨意完全是神在永恒里安排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伟大而有能力,安排大自然的运行,支配人类的历史,任何细节都在他的掌管之下。其内容为将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预定论提出了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去发财致富。 6.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矛盾尖锐化而进行的具有明显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 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把自己装扮成“开明”的君主,高喊“开明”的口号,进行种种改革,如改革教会,兴办教育事业,编纂法典等 “开明专制”的时代是从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登基时开始的。他自称“国家的第一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资料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夏商 ?早期五刑——墨、劓、膑、宫、大辟 ?王命——包括誓(约束)、诰(告诫)、命(君主的命令)等多种形式。(夏商立法活动)?夏商五刑——墨、劓、髌、宫、大辟。大辟即死刑,宫刑即男子去其势、女子幽闭的刑罚,髌是断足或者砍去膝盖骨,劓即割掉鼻子,墨刑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注之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天罚——奉天罚罪、代天行罚,过往防止权利受到挑战,借对上地和祖先神的憧憬,假借托其授命和保佑,巩固自己的权威。违背王命,就是获罪于天,必须受到惩戒。?神判——假借神意判刑罚罪,这是人类社会早起普遍具有的一种习惯和审判方式。 西周 ?明德慎罚——明德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慎罚是明德的具体落实,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区别情况定罪量刑的刑罚适用原则。 ?五礼——吉礼(祭祀)、凶礼(悼念、慰问)、宾礼(朝聘会同)、军礼(征伐)、嘉礼(饮宴婚冠、节庆活动) ?《九刑》——周初旧有的九篇刑书 ?《吕刑》——西周中期的重要刑书,主要内容是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 总原则为明德慎罚。赎刑是其核心内容,可以用钱财代替或抵消其刑罚。 ?赎刑——赎刑是用钱财代替或抵消其刑罚的一种制度。 ?傅别——也是一种书面契约,在借贷活动中使用。把契约写在竹木做成的简上,把七

月分成两半,债权人与官府或立契双方各执一半。该类契约在诉讼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六礼——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求婚)、问名(请媒人问女方形式、出生年月日等用于宗庙占卜婚姻吉凶)、纳吉(祭祀)、纳征(送聘礼,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之一)、请期(商定婚期)、亲迎(男方按父亲之命去迎接女方)。 ?七出——无子、淫泆、不事姑舅、口舌、窃盗、妒忌、恶疾。 ?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狱讼——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 ?司寇——即使中央司法机关,又指中央司法长官。 ?路鼓——申诉者击打官门外所设之鼓,由专门受理路鼓的人先倾听直诉,再告知于周王,露骨制度到封建时代发展为等稳固制度。 ?肺石——王宫门外设立暗红色的石头,有冤屈者在肺石上站立三天,司法官即受理此案。 ?圜土——隽语在构造上用土筑成圆形围墙,故名圜土。对于圜土关押之刃,要强迫劳役,并加以羞辱使知耻。 ?囹圄——也是西周监狱名称之一。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质人——西周的民间买卖,要通过质人。质人是管理市场的官员,货物买卖要以券书 作为凭证。质剂由官方制作,一旦发生契劵纠纷,质人有责任受理。 ?质剂——奴隶、牛马之类的大宗买卖用长券,称之为质。兵器、珍异之类的小宗买卖 用短券,称之为剂。 ?束矢钧金——交纳三十斤铜、一百支箭的诉讼费。算是高额的诉讼费用了,意谓如不 交纳诉讼费,则以败诉告终;如讼而不实,则诉讼费没官,从而促使诉讼当事人慎重考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全集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全集 名词大全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 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 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 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 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 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 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1. 宗法制:概念:宗法制是由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与国家制度相结合,家国一体化的宝塔式的政治组织世袭制度。原则:分封制,嫡长继承制。目的:通过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划分来确定政治权利与财产再分配,避免内讧,稳定奴隶主统治。宗法制与嫡长继承制:宗法制是嫡长继承制的基础和核心,整个宗法制是由嫡长继承制原则,按照血缘关系来决定政治等级的高低,来形成以父系,父权,父治的特征的世袭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原则,促进分封制的巩固与发展,分封制是宗法制在国家政权组织上的体现,两者相结合,形成等级特权制度。 2. 同姓不婚:西周时期的婚姻原则之一,提倡族外婚,反对族内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不利于民族的发展。“附远厚别”——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巩固家天下与宗法制度。 3. 七出三不去:西周时期婚姻解除,七出:不顺父母、无(儿)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三不出: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4. 五听:西周时期证据制度之一,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说明西周时已注意到司法心理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审判实践中,但容易主观唯心武断。 5. 公室告与非公室告: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公室告”,官府对此必须受理。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对“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强行告诉的,还要给予处罚。 6. 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时期确立。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反映出汉律的儒家化,并且一直影响后世封建立法。 7. 汉代刑制改革:文帝的改革,从法律上宣布了废除肉刑,具有重要意义。但改革中也有由轻改重的现象,班固称其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之”。改革存在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8. 春秋决狱:汉代司法制度之一, 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 9. 秋冬行刑: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执行,因为这时“天地始肃”,杀气已至,便可“申严百刑”,以示所谓“顺天行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 10. 登闻鼓:3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权实体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权的控制,他们除频繁地直接参与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外,还建立了直诉制度.从晋武帝时起,开始在朝堂外悬置登闻鼓,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中央申诉。 11. 唐代立法思想:德本刑用、宽简、稳定、划一、明德慎罚。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明治维新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西进运动北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爆发前后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美国独立后阻止移民西进的敕令,来自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涌向西部。在西进运动过程中,出现3次巨大的移民高潮。1890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西进运动使美国的领土增加到建国时的3倍以上,扩大了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基本资源,对美国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普法战争德国完成统一的第三次王朝战争。普奥战争后,位于德国西南部的邦国在法国支持下仍然独立,德意志的统一还未完成。俾斯麦积极准备用兵法国。1870年7月,战争爆发。战争以法国军队的进攻为开始,但在普鲁士军队的反击下,战场很快就转移到法国境内。9月1日,双方在色当进行大会战,法国军队再次惨败,拿破仑三世率领10万法军投降。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宣告结束。1870年年底,德意志西南部的4个邦国加入“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终于实现统一。 《1787年联邦宪法》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 吉伦特派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吉伦特派的主要成员最初属于雅各宾俱乐部,后在俱乐部内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派别,因该派领袖人物多来自西南部的吉伦特郡而得名。成员主要是与西部和南部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有较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律师。1792年8月10日起义之后,以吉伦特派成员为主组成临时政府,开始吉伦特派执掌政权时期。吉伦特派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认为法国革命应当止步,恢复秩序。1793年初法国局势恶化,前线吃紧,市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群众要求限制物价,打击投机商。吉伦特派则坚持经济自由原则,不愿实行对经济的干涉和管制。吉伦特派逐渐失去民心,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雅各宾派领导巴黎群众起义,迫使议会下令逮捕吉伦特派首领,结束了吉伦特派统治。在恐怖时期,吉伦特派首脑人物被大批处死或自杀。热月政变后,该派残余势力构成热月党的骨干。 开明专制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执行的一种政策。当时,欧洲大陆诸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有所发展,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各国封建君主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接过了法国启蒙学者要求改革的旗帜,宣称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利用伏尔泰希望有一个开明的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