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颅内压增高 2.肢体瘫痪 3.语言障碍 4.脑神经损伤5.再出血6.呼吸道管理 7.气管切开护理 8.康复 9.其它并发症护理 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 基础的生命体征、疼痛

2. 基础的神经系统体征: 意识(GCS)、瞳孔、运动、语言、脑

神经、感觉、反射

3. CT或MRI的结果,CBC、出凝血功能检验报告。

4. 过去史: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血液病等

5. 服药情况:有无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所用药物的种类、用

法、时间等

6. 病程及此次发病的诱因:有无精神紧张、劳累、睡眠不足、情

绪激动、用力排便等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言语、感觉等

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4.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5.家庭支持情况

6.病情及主要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

6.1 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壳核出血可出现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偏盲,病灶在主侧半球时有失语、偏侧忽视。大量出血可有意识改变、脑疝等表现。

6.2 丘脑出血时对侧轻偏瘫,深浅感觉同时障碍。可出现精神障碍,表

现为情感淡漠、视幻觉及情绪低落,还会有言语、智能方面的改

变。

6.3 脑桥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吞咽障碍、

一侧面部发麻、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症状。出血量大时,患者很快进入昏迷,出现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侧视麻痹、呼吸困

难、有去大脑强直发作、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等临床表现,提示病情危急。

6.4 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有频繁呕吐及枕

部疼痛。出血量不大时出现小脑症状,如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吟诗样语言,无偏瘫。出血量增加时意识逐渐模糊或昏迷,呼吸不规则,最后枕骨大孔疝死亡。

6.5 脑叶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癫痫发作较其它部位出血常见,

而昏迷较少见;根据累及的脑叶不同,出现局灶性定位症状。如额叶出血可有偏瘫、Broca失语(能理解、发音,但言语产生困难或不能)等;颞叶出血可有Wernicke失语(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言语)、精神症状;枕叶出血则有视野缺损等。

6.6 脑室出血: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

般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血性CSF。出血量大者,很快进入昏迷或昏迷逐渐加深,病理反射阳性,常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及体征,如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大汗、呼吸不规则等,预后差,大多迅速死亡。

7.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CSF 等。

8.特殊检查结果:头颅CT或CTA、MRI、MRA、DSA等。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10.康复的介入及效果。

干预措施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1. 体位与活动 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1.1早期安静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

1.2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

情绪激动。

1.3病情允许时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1. 4加强安全护理:意识障碍、肌力下降、年老体弱等患者,嘱家人24小时陪护并

做好交接班工作;对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根据医嘱给

予镇静或减轻精神症状的药物,必要时使用约束具;防止坠

床、跌倒、烫伤及拔管等意外发生。

2. 饮食

2.1清醒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

食物。

2.2昏迷或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

2.3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患者可用轻泻剂,忌高压大剂量灌

肠。

3.心理护理

3.1合理安排病房,为患者创造合适的治疗、康复环境(尽量避免偏

瘫侧肢体靠墙)。

3.2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消除顾虑。

3.3 帮助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4. 药物管理

4.1正确使用脱水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进出量是否平衡,有无脱水、

低血钾等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定时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等。4.2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血压过高时,容易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性,血压过低时,易造成脑灌注压不足,预后差。目前国际公认可

接受的血压上限是180/105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 应补充血容

量,必要时谨慎使用升压药。

5.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头痛的变化。

6. 遵医嘱监测神经系统体征:意识(GCS)、瞳孔、肌力、语言、反

射。

7. 呼吸道管理

7.1不推荐常规吸氧,但有下列情况:如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5%、意识障

碍、呼吸困难、胸闷等,给予鼻导管吸氧,必要时改面罩吸氧。

7.2协助翻身、拍背(无禁忌时),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

7.3对年老体弱无力咳嗽咳痰、昏迷、舌根后坠者,床边备口咽通气管

及负压吸引装置,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8.气管切开护理 见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9. 对癫痫、高热、烦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及时

给予对症处理。禁止使用吗啡、哌替啶。

10. 指导患者避免做使颅内压增高的动作:如用力咳嗽、打喷嚏、屏气、用

力排便等。

11. 加强基础护理

11.1眼睛护理: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可引起角膜损伤,可使用眼药水

滴眼或眼膏涂于眼部,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11.2口腔护理:对于张口呼吸者,可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鼻以湿润吸

入空气,并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面瘫患者在做好口腔护理的同

时,关注患者心理感受。嘱患者进食要缓慢,避免用力咀嚼,面部

受凉。

11.3导尿管护理: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定时夹放,做好会阴护理。

必要时根据医嘱予膀胱冲洗。

11.4皮肤护理:Braden Scale评分≤12分的患者使用气垫床;卧床患者

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检查受压部位皮肤。保持床单位平整和干

燥。

12.加强康复功能锻炼对于肌力下降、失语、吞咽困难等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请康复科会诊,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神经损伤在最初3个月内进行康复效果最明显)。

13.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13.1 脑水肿:脑出血后48小时脑水肿达高峰,维持3-5天或更长。脑水肿

可使颅内压增高,和导致脑疝,是脑出血主要死因。内科采用20%

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脱水降颅压。病情加重者,做好术前准

备,行外科手术治疗。详见神经外科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13.2 中枢性高热:主要由于丘脑下部散热中枢受损所致,表现体温迅速

上升,出现39-40℃高热。解热镇痛剂无效,物理降温有效。

13.3水、电解质紊乱: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意识障碍、进食减

少、呕吐、中枢性高热等原因,尤其应用脱水剂治疗时,可出现低

钾血症、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等,应及时处理。关注进出量、电解

质化验结果,注意正确补钾、补钠,低钠血症患者补钠速度不能过

快。

13.4 吞咽困难:给予饮食前,可先作做饮水试验(医生操作),评估患

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误吸的危险。中重度吞咽困难患者,给予插

胃管鼻饲营养液;需长期鼻饲者(超过4周),应考虑经皮胃造瘘。

13.5应激性溃疡:患者出现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呃逆,腹胀,黑便等情

况,应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等药物。

13.6 感染: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

13.7 其它并发症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肺水肿、心肌

梗塞、癫痫等。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规律生活,保持情绪稳定、睡眠良好。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及病情变化。

3.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

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误吸,引起窒息肺部感染。具体见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宣教。

存在偏瘫、面瘫,吞咽困难等情况,坚持康复功能锻炼。

6.病情允许后,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每日进行可耐受的活动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为宜。加强安全意识:防止坠床、跌倒及烫伤等意外发生。

宣教正确服用药物(名称、剂量、作用、用法和副作用)。根据医嘱调整药物,不要自行停药、增减药量。

8.定期监测血压。最好家庭备有血压计,学会正确测量血压、记录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较理想范围内。

9.重视其他相关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如糖尿病、高血脂、肾病、心脏病、肥胖等。

10.定期门诊复查:CT或MRI、血压、血糖、血脂、心脏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积极控制卒中危险因素,防止卒中再发。

指导患者及家属,如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来医院就诊。

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头痛 2.发热 3 .意识障碍 4.颅内压增高 5 .脑疝 6.癫痫 7.再出血 8 .脑血管痉挛9.便秘 10 .睡眠障碍 11.精神症状 12.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

2.神志、瞳孔、肌力,有无头痛、呕吐等

3.有针对性地采集病史和体检

1.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

2.建立静脉通路。

3.遵医嘱予降压药、脱水剂、钙通道拮抗剂、抗纤溶药等治疗。

4.有精神症状、烦躁不安者,床栏拉起,防止坠床。必要时根据医嘱

予止痛镇静药。

.了解起病形式,有无诱因和伴随症状

2.头痛的评估:头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有无诱因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大汗、恶心、喷射性呕吐等

3.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及体征:有无脑膜刺激征、偏瘫、失语、感觉障碍、复视、精神症状及癫痫发作等

4.了解既往病史、用药和手术史:如有无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血液病、颅内肿瘤等,是否有抗凝治疗

5.血液化验结果:CBC、PT、APTT、CX7、免疫全套等,注意有无低血

钠、低血钾

6.脑脊液检查结果:均匀血性CSF

.头颅CT平扫:怀疑S AH时,首选CT检查

8.DSA:明确病因的金标准,检查时机为出血3天内和2-3周后

9.其它检查:MRA、TCD(经颅多普勒)

10.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紧张、焦虑等

11.经济情况、家庭、社会支持

12.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1.头痛的护理

1.1绝对卧床4-6周,尽量减少搬动,需要移动患者时,应轻轻抬起头部,

呈水平位,防止震动头部。

1.2 强痛定、散利痛等止痛药止痛。

1.3 按医嘱予降压、脱水、抗纤溶、防治血管痉挛等治疗。

1.4 患者疼痛缓解后,与其一起讨论疼痛的原因和诱因,总结防治的方

法,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

、舒适,减少声光刺激,尽量减少打扰,必要时使用镇静药。

2.2 关心患者,及时、耐心地告知病情,消除恐惧、不安等不良心

理。

2.3 积极采取止痛措施,有效缓解头痛。

3.发热者,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观察降温效果。

4.做好术前准备和指导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5.常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1 尽可能留置中心静脉。

5.2 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时,需快速静脉滴入,防治药液外渗,关注

尿量及电解质。

5.3 尼莫同微泵维持,经外周静脉通路时,与生理盐水一路同进,防止静

脉炎发生。注意监测血压。

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孔、生命体征、头痛情况、肢体活动、电解质等。

6.2 常见并发症包括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癫痫、低钠血症。

6.2.1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发病后24小时内再出血风险最

大,以后4周内再出血的风险均较高。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

呕吐

抽搐、意识障碍加深、昏迷、原有症状体征加重或重新出现。复查CT

显示原有出血量增加,腰穿脑脊液含血量增多

6.2.2脑血管痉挛可引起昏睡、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通常在出血2-3天

后出现,5-14天左右达高峰。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6.2.3脑积水:多发生于出血后1周内。轻者嗜睡

精神运动迟缓,重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6.2.4抢救设备及药物处于备用状态。

教育

1.饮食指导饮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忌辛辣食物,不喝咖啡、浓茶,戒烟酒。

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开塞露。

的睡眠时间和较高的睡眠质量。

4.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指导患者尽早手术。

一到两年内避免妊娠和分娩。

食,忌烟酒。

4.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5. 注意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6. 积极进行病因的治疗。

十五 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头痛

2.恶心呕吐

3.脑疝

4.腰椎穿刺

5.脱水药物

6.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疼痛

2.基础神经体征: 意识(GCS)、瞳孔、运动、反射

3.头颅CT或MRI结果

4.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病因:脑水肿、脑积水、肿瘤、出血、脓肿、颅脑外伤等原因

5.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

6.呼吸道评估特别应注意有无舌根后坠,气道梗阻

7.进食情况、评估有无恶心呕吐;关注营养状况

8.排泄系统:大便是否规律、有无便秘;小便有无失禁或潴留

9.皮肤黏膜情况:特别是外伤患者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改变: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减慢或不规则(Cushing 三联征)

2.神经系统

2.1 意识改变:由于脑干功能受损,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累,患者

的意识由清醒转为混乱或嗜睡时,应高度警惕;一般早期可出现烦

躁不安、注意力涣散,继而出现反应迟钝或消失等意识障碍

2.2 瞳孔改变:如两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或出现分离

现象,常提示脑干损伤;如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甚至眼球固定,提示病情危重

2.3 肢体活动: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进行性活动障碍

3.胃肠道功能:了解进食情况,大便是否通畅

4.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5.家庭支持情况: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经济情况:

6.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

7.主要症状/体征

7.1 头痛:性质多为持续性胀痛、跳痛,可阵发性加剧;时间为清晨或

下半夜疼痛明显;在用力咳嗽、排便或较久屈颈、弯腰时均可使头

痛加重

7.2 呕吐:常发生于清晨或头痛剧烈时,多与饮食无关,呈喷射性

7.3 视神经乳头水肿:早期表现为视网膜静脉搏动消失、增粗,视物模

糊;晚期为视乳头隆起,静脉迂曲,视乳头周围出血

7.4 单侧或双侧展神经麻痹:可以出现复视

7.5 注意其它伴随症状:可出现头皮静脉怒张

8. 特殊检查:腰椎穿刺结果

9. 实验室检查:CBC、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脑脊液生化常规

10.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干预措施本病的处理原则是采取各种方法降低颅内压,维持有效的脑组织灌注量,改善

和纠正脑缺血缺氧症状,防止脑疝的发生。

1.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

2.体位/活动

2.1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激动。

2.2 卧床休息为主,适当活动,避免碰撞和剧烈活动。

2.3 卧位时注意头颈不要过伸或过屈,以免影响颈静脉回流。

2.4 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3.避免做使胸内压和腹压上升的动作:如屏气、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4.饮食 以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大量饮水。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管;必要时管饲。

5.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用缓泻剂或开塞露辅助通便,切忌高压大量灌

肠。

6.控制液体摄入量 不宜过量、快速补液。

7.保证脱水药物正确使用

7.1 高渗性脱水剂(20%甘露醇、10%甘油果糖);利尿性脱水剂

(速尿)。

7.2 20%甘露醇:作用快,用药后10-15分钟起效,维持4-6小时;250ml

需在20-30分钟内静脉快速滴入或加压静脉推注;大剂量应用对肾功

能可有损害,定时监测肾功能。

7.3 10%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作用起效较缓,持续时间较长;250ml需要

1.5-2小时静脉输注;一般无不良反应,如输注速度过快可出现溶血

现象。

7.4 颅内压增高明显者:可能会将20%甘露醇与10%甘油果糖或速尿联合

使用,注意使用时应相互交替使用。

7.5 用药期间注意进出量是否平衡。

7.6 定时监测电解质,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8.对癫痫、高热、烦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禁止使用吗啡、哌替啶。

9.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10.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10.1 脑水肿: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10.2 肺水肿:可以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缺氧状况等;给以吸氧,防止

肺部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

10.3 消化道出血:患者若出现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伴呃逆,腹胀,黑

便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禁食,胃肠减压,使用药

物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等。

10.4 脑疝

10.4.1 小脑幕切迹疝:幕上的脑组织(颞叶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

脑幕切迹被挤向幕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10.4.1.1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症状加剧,并常伴有烦

躁不安。

10.4.1.2 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

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10.4.1.3 瞳孔改变: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

以后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光反

应消失,如脑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

光反应消失。

10.4.1.4 运动障碍: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自主活动减少或消

失。脑疝的继续发展使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

减退或间歇性地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

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

10.4.1.5 生命体征的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

改变。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

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

达41℃以上,也可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

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10.4.2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椎管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10.4.2.1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剧烈头痛,反复呕吐。

10.4.2.2 意识改变:意识改变出现较晚。

10.4.2.3 瞳孔改变:无明显变化。

10.4.2.4 运动障碍:颈项强直、疼痛。

10.4.2.5 生命体征紊乱:呼吸最早出现变化,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10.4.3 脑疝的处理

10.4.3.1 正确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体征,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10.4.3.2 紧急处理:快速打开静脉通道,立即给予20%甘露醇

250ML静脉快速滴注,同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

予心电监护。

10.4.3.3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紧急护送行CT检查;完善术前

检查,理全发,备血,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准备好术

前、术中用药。

10.4.3.4 监测:神经系统、生命体征、SPO2、尿量

等。

10.4.3.5 保持舒适: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各种诱因。

教育

1.宣教如何观察各种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教会患者及家属分辨脑疝的先兆症状和避免诱发因素。

2.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每日进行可耐受的活动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为宜。

3.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

4.树立恢复疾病的信心,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5.宣教正确服用药物(药物名称、剂量、作用、用法、副作用),切忌自行停药。如停药和减量,需根据医嘱执行。

6.定期门诊随访:定期做CT或MRI检查等,了解病情变化

十七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护理问题/关键点

1.颅内压增高

2.呼吸道管理

3.营养摄入不足

4.肢体功能障碍

5.

躁动 6.感染 7.脑脊液漏 8. 安全护理 9.并发症 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基础生命体征、疼痛

2.神经系统:GCS,瞳孔,运动、反射

3.头颅CT或MRI结果

4.引起颅脑损伤的病因

5.进食情况:评估有无恶心呕吐

6.排泄系统:大小便有无失禁

7.皮肤黏膜情况:特别是外伤患者,关注皮肤损伤情况,有无脑脊液漏等

持续评估

1. 生命体征、高热、Cushing三联征等

2. 胃肠道功能:了解进食情况,排便型态及性状

3.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4. 支持系统:费用支付及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

5. 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

6. 主要症状/体征:取决于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6.1意识观察:是颅脑损伤中最敏感的指标,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

趋向,对疾病

的轻重、变化有提示作用;现采用GCS评分表来进行评估

6.2瞳孔观察: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两侧瞳

孔是否对称。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发现两侧瞳孔不等大,常提示病情发生变化

6.3 肢体功能障碍:如大脑皮质受刺激时,可引起肢体抽搐;一侧大脑

额颞叶挫裂伤可造成对侧肢体偏瘫,广泛性脑挫裂伤时可造成四肢

瘫痪;内囊受损时可引起“三偏”症状:对侧偏瘫、偏盲和偏身感

觉障碍

6.4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应警

惕脑疝的发生

6.5 躁动:是颅脑损伤早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常见于额叶挫裂伤、脑内

血肿和脑肿胀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状态;呼吸道阻塞的缺氧;疼痛;

尿潴留引起膀胱过度充盈;瘫痪肢体受压及冷、热、痛、痒等

6.6气道阻塞:主要由意识障碍、呼吸中枢受损等导致舌根后坠或痰

液堵塞引起

6.7肺部感染:颅脑损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咳嗽和吞咽功能

减退,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出,口、鼻分泌物,血液,脑脊液

及呕吐物易吸入肺

6.8 营养摄入不足:颅脑损伤可导致吞咽、消化及吸收功能障碍,还可

由于创伤修复、高热及感染等使机体消耗增加,造成营养不良

6.9 皮肤:观察伤口及皮损处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热痛及渗出;有无脑

脊液漏等;有无压疮发生

6.10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损伤脑垂体或及下丘脑可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

乱,另外摄入不足、腹泻、大量出汗、过度脱水等可均可引起水电

解质紊乱

6.11 合并其它脏器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如骨折、内脏损伤出血等7.实验室检查:CBC、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脑脊液生化常规等8.各种特殊检查:心电图、CXR、头颅CT或腰椎穿刺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干预措施

1.体位/活动

1.1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激动。

1.2 卧床休息为主,适当活动,避免碰撞和剧烈活动;卧位时注意头颈

不要过伸或过屈,以免影响颈静脉回流。

1.3 有脑脊液漏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1.4 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

脑水肿。

2. 饮食

2.1 清醒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

消化的食物为主。

2.2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管,根据病情选择留

置胃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按肠内营养护理

常规进行护理。

2.3 管饲期间应关注有无返流、误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胃储

留,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2.4 如果胃肠道功能障碍者,给予肠外营养。

3. 呼吸道管理

3.1监测氧饱和度,ABG。

3.2 吸氧:根据病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3.3 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有效的咳嗽排痰。

3.4年老体弱、舌根后坠或昏迷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将头偏向一

侧,床边备口咽通气管及负压,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5 气管切开患者,见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4. 心理支持 让患者及或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5.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见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6. 脑脊液漏的护理

6.1 体位及活动:一般需卧床。体位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决定。

6.2 避免颅内压增高的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

6.3 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减少人员进出,尽量与气管切开及

化脓感染者分开放置,减少交叉感染。脑脊液漏时应及时清洗鼻前庭或外耳道的血迹及漏出液,不可填塞冲洗鼻腔或耳道,不使用滴鼻剂或滴耳剂,不可经鼻插胃管。

6.4 观察脑脊液的性质、量和颜色。

6.5 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的发生,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并注意患者有

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6.6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昏、视物模糊、尿量过多等低颅压症状。

6.7脑脊液鼻漏者经保守治疗大部分都能治愈,但漏孔经久不愈或愈合

后多次出现复发,时间超过一个月,需行脑脊液漏修补术。

7.加强基础护理

7.1 眼部护理: 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可引起角膜损伤,可使用泰利必

妥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于眼部,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7.2 口腔护理:对于张口呼吸者,应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鼻以湿润吸

入空气,有 利于保护呼吸道粘膜;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加强口腔卫生。

7.3 导尿管护理:尿失禁者应留置导尿管,定时夹放。做好会阴护理。

7.4 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和干燥;对于Braden Scale评分小于等于

12分者使

用气垫床;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受压部位垫海绵垫以减轻受

压;定时温水擦身,

保持皮肤干洁。

8.加强安全护理

8.1及时评估患者,将“防跌倒牌”挂在患者床头,提示护理人员及看护

的家属,警惕意外发生。

8.2 嘱家人24小时陪护,并做好安全教育。

8.3 对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尽量安排靠墙的床,并及时修剪指

甲,必要时应给予约束具保护患者,约束具的松紧度要适宜并且有

效,并需每小时观察记录一次。如果患者由安静转为躁动或由躁动

转为安静、嗜睡状态时,应该提高警惕,观察是否有病情变化。

8.4 观察患者的异常行为,如发现精神症状应及时采取安全保护性

措施。

9.如出现癫痫:按癫痫护理常规执行。

10.并发症的观察

10.1 出血:检查患者有无其它部位的出血,如腹腔出血、血肿、头皮伤

口大量出血,耳内是否有液体流出。观察患者情况,评估是否有脸

色苍白、血压低、脉搏快等休克的典型表现。

10.2 脑疝:见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10.3 肺部感染:肺部炎症表现咳嗽,咳痰;痰多、色呈黄绿色,质粘,

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干

湿罗音,胸部X片或CT:纹理增多,胸腔积液等。

10.4 应激性溃疡: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伴呃逆,腹胀,黑便等

情况。

10.5 水、电解质紊乱:尿量增多、口渴、皮肤干燥等脱水症状,疲乏、

四肢无力、腹胀等低钾低钠症状。

10.6脑积水:嗜睡、精神运动障碍迟缓和近记忆力下降或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等症状。

教育

1.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每日进行可耐受的活动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为宜。

2.注意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拆线后,如愈合良好,1-2周后可洗头,但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抓破切口。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一、病因 有些诱因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如: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咳嗽排便等,也可无明显诱因而在休息、睡眠等安静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人可有一定的先兆。起病突然,进展迅速,多数是剧烈头痛、呕吐,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失。出血量少者病人可清醒,但多数有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迅速昏迷。部分已癫痫发病或大小便失禁为首发症状。常有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如病程进展快,发生脑疝,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等相应表现。眼底可有视网膜出血或视盘水肿,瞳孔可不等大,双侧缩小或散大,呼吸深大,节律不规则,脉搏徐缓有力,血压升高,体温升高,部分病人可有急性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按出血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二、临床表现 1、基底节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部位,主要临床表现除了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一般障碍外,因内囊受压或破坏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即所谓的“三偏”征象。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表现。 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15%。丘脑出血的源动脉为供应丘脑的穿动脉。当血肿较小且局限在丘脑本身时,可出现嗜睡及表情淡漠,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如病变累及脑干背

侧,可出现双眼向上凝视、瞳孔大小不等。累及内囊可有不同程度“三偏”,下丘脑出血可出现高热、昏迷、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级内环境紊乱等。 3、脑干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可立即出现意识障碍,迅速深昏迷状态,针尖样瞳孔是桥脑出血的特征性改变。可出现四肢瘫痪,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和呼吸节律紊乱等,预后极差。 4、小脑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呕吐、枕部疼痛,眩晕及因共济失调而摔倒,查体可有颈项强直,眼球震颤及构音不清。出血量大,可致四脑室受压或出血破入四脑室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可使颅内压迅速增高,导致枕骨大孔疝,严重者迅速死亡。 5、脑室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循环受阻引发的颅内高压症状,以及出血部位脑组织损伤或受压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轻重与出血量关系密切。轻者可只有头痛呕吐,重者除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外,还有昏迷、抽搐、高热、瞳孔变化等表现。 三、护理评估 1.询问病人起病的情况。 2.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情况。

高血压性脑出血诊疗规范

高血压性脑出血 【病史采集】 1. 有高血压病史,中老年人多见,多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突然起病。 2. 常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与脑梗塞相似,重者全脑症状显著,其轻重取决于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及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等继发性病理改变的情况。 【体格检查】 1. 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HBsAg、血脂、血糖、钾、钠、氯离子、BUN、CO CP、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 2 2. 神经系统检查 (1) 全脑症状 1) 大多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少数清醒,重则昏迷。 2) 生命体征:早期血压多有显著升高,轻症脉搏、呼吸无明显改变。重症呼吸深缓,呈鼾声呼吸。病情恶化时呈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中枢性高热。 3) 可有去大脑强直发作。 4) 瞳孔改变:形状不规则,双侧缩小,双侧大小不等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干受损或脑疝形成。 5) 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和视网膜出血,偶有视乳头水肿。 6) 脑—内脏综合征:如上消化道出血、心律不齐、肺水肿等。 7)脑膜刺激征阳性。 (2) 局灶症状 1)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最多见,分外侧型、内侧型和混合型。三偏症状明显,早期常有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大脑半球病变可有失语。重症者多属内侧型和混合型,起病急、昏迷深、频繁呕吐或有脑疝形成。 2) 脑叶出血:意识障碍较轻,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或有抽搐发作,局灶症状因受损脑叶不同而异。 3) 桥脑出血:重型者昏迷深、瞳孔缩小、高热、呈去脑强直或四肢瘫;轻型者有出血侧面神经、外展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头和双眼转向瘫痪侧。 4) 小脑出血:多表现为突然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重症大量出血者很快昏迷或因枕大孔疝死亡。 5) 脑室出血:深昏迷、瞳孔缩小、中枢性高热和去大脑强直。 【辅助检查】 1.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多呈血性。如有CT检查,可不作腰穿,以免引起病情加重,甚至诱发脑疝形成。 2. CT检查:可见脑实质内出现高密度影,确定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扩展方向。 3. 脑血管造影:显示占位病变征象。有助于鉴别其它脑血管病所致的脑出血。 【诊断要点】 1.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 2. 对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出血量、出血扩展方向、血肿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缺血等继发性病理改变作出诊断或估计。 3. 与其它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相鉴别:如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脑动脉炎、口服抗凝剂等所引起的脑出血。 【鉴别诊断】 1.昏迷病人 应与一氧化碳中毒、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等引起的意识障碍相鉴别。

高血压性脑出血模拟案例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病例: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因“发现神志不清2小时”急诊入院。2小时前家人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卧于床上,身周见呕吐物。伴咖啡色物,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查体:BP220/130mmHg,P56bpm,R19bpm,SPO2 89%,中度昏迷,瞳孔等大,0.3CM,对光反射消失,两肺呼吸音清,闻及喉鸣音。心率齐,未及病理杂音,巴氏症(+),头颅CT:左丘脑血肿,溃入脑室,脑干,两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陈旧脑梗。 模拟案例检查评分表 项目一 1.立即上前迎接 2.查生命体征,判断病情。 3.即时通知医生,医生即时到诊室。 4.开通绿色通道。 5.根据不同病情,添加检查要点。 用时1分钟,计时1分钟 病人到达急诊,分诊护士主动到大门口接诊。立即测生命体征诊断病情危重程度,对危重病人立即通知急诊科医生及护士。 (护士,急诊医生,实习医生到场) 分诊护士:心率58 bpm,R19bpm,血压BP220/130mmHg,。 (一般治疗) 用时2分钟,计时3分钟 医生:吸氧,心电监护,患者口角有呕吐物,清理口腔并吸痰。测血糖。 开通一路静脉通路NS100 iv gtt st!(立即开始心肺等基本查体) . 用时1分钟,计时4分钟 各护士按医嘱执行,并一护士通知患者家属挂号。挂号窗口拥挤,回急诊。 患者家属:窗口太拥挤,挂不上。 医生:开通绿色通道。 (医生继续查体中,实习医生填写绿色通道申请单,并开始填写急诊病历首页) 项目二 6.病史采集规范,体检准确 7.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要求。 8.在进一步检查前与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 9.留取标本规范,及时送达。 10.与相关科室联系 11.对病人进行治疗 病史采集用时3分钟,计时7分钟 护士:血糖5.6。BP220/130mmHg,P56bpm,R19bpm,SPO2 89% 医生:加大氧气流量到5L. 5%硫酸镁10ML im st! 医生:你们几点钟发现病人的,当时患者还有意识吗?有没有抽搐?身边的呕吐物的颜色?性质?有没有大小便失禁?

高血压脑出血病历

高血压脑出血病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江津市中医院 住院病案 心脑血管科床住院号: 姓名:性别:男病案号: 年龄:61岁婚况:已婚 职业:出生地:重庆江津 民族:汉国籍:中国 家庭地址或单位:邮政编码402260 入院时间:2/7/6 9Am 病史采集时间:20/7/6 9Am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成度:可靠发病节气:小暑前问诊: 主诉:反复头晕头痛10年,复发加重2小时,呕吐胃内容物1次。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出现头晕,头痛,面时潮红,曾测血压高,最高时达180/120 mmHg,曾服用卡托普利25毫克每日三次治疗,服用药物一月余,患者头痛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故自停服用降压药物至今。但以后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感头昏痛症状加重,经服中草药治疗(具本药物不详),患者头昏痛症状时轻时重,但未曾引起重视,也未曾治疗,长期血压值在170-180mHg/100-110mmHg之间。2小时前,患者突感头昏痛症状加重,且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当时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肢体瘫痪,无大小便失禁,故急送至我院,急查头颅CT示:脑室出血,故门诊以“脑室出血”急收入院。

患病来,患者大小便正常,无潮热盗汗,无胸闷、心累及心前区不适,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既往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职业病史,无中毒史,余各系统回顾无重要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金属等过敏史。 其它情况:出生于江津,我院退休职工。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好,不吸烟、饮酒。平素性格急躁,20岁结婚,育一子一女。爱人及儿子、女儿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 P 92次/分 R 18次/分 BP 168/10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步入病房,精神差,自动体位,身体肥胖,正力体型,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全身皮肤无黄染,温度、湿度、弹性均可,未见斑丘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外观无畸形,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对光反射灵敏。鼻腔中未见异常分泌物,耳听力正常,外耳道无溢浓,乳突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节律均匀,叩呈清音,语颤对等,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处,无扪及震颤,心率92次/分,律齐,A2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3—5次/分,无腹主动脉搏动杂音。肝脾未扪及,莫非氏征阴性,脊柱四肢关节无畸形,双肾区无叩痛,肛门直肠及外生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高血压脑出血案例

高血压脑出血案例 一、诊疗概要: 患者王某,男,54岁,因“突发头晕、左侧肢体无力约2小时”于2016年3月21日入住某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入院诊断:1、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自发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2型糖尿病。入院后予以营养脑细胞、止血、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于当晚23:05出现烦躁不安,给予冬眠灵及非那根镇静治疗。3月22日6:40患者出现呈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考虑为颅内出血量增加可能,立即给予降低颅内压,急诊复查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明显增加并破入脑室”,遂拟急诊局麻下行双侧脑室锥颅术+血肿腔锥颅术以解除脑疝。患者于2016年3月22日7:43送入手术室后突然出现呼吸骤停,口唇发绀,立即给予对症处理。经过积极抢救后患者仍无自主呼吸,呈深昏迷状态,返回病房继续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止血、营养脑细胞、降低颅内压等对症处理。3月29日5:25心电监测显示室颤,立即予抢救,经抢救无效于6:05宣告临床死亡。死亡诊断:1、多器官功能衰竭。2、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3、脑疝。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5、糖尿病‖型。 二、专家分析意见 依据医患双方提供的病历资料及陈述意见,并向双方提问后,经讨论认为:1、由于未行尸检,未能明确患者的病理死因,据现有病历资料分析,考虑患者系因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脑疝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可能性大。 2、医方于本次诊疗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过失:

(1)对患者病情的严重性评估不足及相关的处理存在欠缺。患者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明确,后续出现急性颅内出血继发脑疝的风险高,但医方未予充分重视,对患者病情的严重性评估不到位,影响后续的处理,在患者入院后医方仅予保守治疗措施,未根据患者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的情况及时复查CT。另本例患者病情不稳定,有再次出血继发脑疝的风险可能需手术治疗,应予禁食,但医方予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对患者的处理欠到位。(2)病情观察不到位。根据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记载,患者于2016年3月21日23:05已出现烦躁不安,于冬眠灵及非那根镇静治疗后,2016年3月22日1:00患者仍烦躁,再予地西泮镇静,相关病情及处理措施在病程记录均未见体现,亦未见医方予神经系统专科检查的记录,且在未仔细检查病人并对病情分析的情况下,采取镇静的措施亦有待商权,可能会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后续观察。医方观察病情欠仔细,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直至3月22日6:40医方才发现患者呈深昏迷状态并予抢救处理,对患者预后可能存在不良影响。 (3)病历书写存在瑕疵。病程记录过于简单,未能及时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护理记录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相符,如3月21日至22日护理记录中,患者呼吸频率一直为20次/分,与患者当时情况明显不符。且3月22日1:00左右医方查房时并未实施神经系统专科检查,但在护理记录中却记录有患者瞳孔大小及反射情况。 (4)告知存在不足。据病历及相关资料,未见记录显示医方充分告知患方病情的的严重性并就转诊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家属沟通。

高血压脑出血试卷精选.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性微动脉瘤或动脉粥样化,因此在血压突然 A 的情况下,可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实质内出血。 A、升高 B、降低 C、消失 D、不变 (2)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 D 以上对高血压控制不甚满意的病人,根据其特征性,既往史和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加以辅助检查。 A、幼年 B、青年 C、中年 D、老年 (3)脑出血急性性期临床症状在数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病情变化较大,尤其是发病最初 C 天(为水肿高峰期),必须认真观察,为医生制定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4)血压过高者可能会引起再出血,应给予降压处理;血压过低会引起 A 。 A、脑供血不足 B、贫血 C、低血糖 D、败血症 (5)脑出血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刺激部分 D 产生

代偿功能,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使机体功能早日康复。 A、大脑皮层 B、表皮细胞 C、神经 D、脑细胞 二、填空题 (1)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在50-70岁,男性略多见,冬春急季发病较多,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大多数并前无预兆,少数可有头疼、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2)基底节出血约占脑出血的70%,壳核出血多见,由于出血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故又称内囊区出血。 (3)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中年以上对高血压控制不甚满意的病人,根据其特征性,既往史和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和加以辅助检查。 (4)特别注意血压情况,血压超过160/100 mmHg应及时通知医师,并询问是否给予降压处理,血压下降应注意补充液体入量,注意有无心脏合并症及消化道出血等。 三、简答题 简述以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答:①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注意意识的好转或加重情况,昏迷病人应观察深浅程度。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9-02-22T16:22:19.40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2期作者:魏秀玉[导读] 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患选护”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92 【摘要】目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对比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均实施1周传统护理模式,26例观察组患者行“患选护”护理模式,2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模式。结果术后随访时间是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患选护”护理模式,效果确切。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不同护理模式;效果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Fifty-two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patient database of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igital table.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one-week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26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atient-selected nursing" nursing mode, and 2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Results The follow-up time was 6 months.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i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operat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t is effective to implement the "selective nursing" nursing mode. [Key wor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operation; different nursing mode; effect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常见,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可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欲望起到抑制作用,降低患者训练积极性,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本组选取了52例患者且对比分析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自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入组,均知情同意,观察组26例,年龄52至79岁,年龄中位数60.3岁,男女比例16:10;对照组26例,年龄51至78岁,年龄中位数60.5岁,男女比例15:11。入组时,对比2组患者临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在术后第1周均实施传统护理模式,随机选取护士构建小组,人数固定,人员固定。术后第2周至第4周,分组进行护理,如下叙述。 2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护理模式:继续随机分派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出院后,每周给予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或者门诊复查,给予患者实施院外康复相关性指导,监督患者认真执行。 观察组患者行“患选护”护理模式,由患者指定护士进行住院期间护理,出院后,指定护士每周给予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或者门诊复查,给予患者实施院外康复相关性指导,监督患者认真执行。具体操作方法是:术后第2周小组成员在患者床旁待选,患者可综合评价每个护士,内容涉及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及责任心等,选择自己认可的护士进行护理服务,人数为2人,指定护士后,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实施全程住院康复护理干预,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出院康复指导及随访处理。 1.3 效果评估[1] 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生存情况并判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则判定Ⅰ级;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则判定Ⅱ级;需要他人帮助进行家庭生活且行走时需要扶拐则判定Ⅲ级;卧床不起但是存在清醒意识则判定Ⅳ级;植物人判定Ⅴ级。 1.4 统计学分析 对比分析数据时使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得出,术后随访时间是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率3.84%(1/26)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3.07%(6/26),差异明显,x2=4.1270,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更优,分别是: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及Ⅴ级2例,对照组患者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10例、Ⅳ级及Ⅴ级8例,x2=4.1270,5.0424,5.0256,4.4571,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研讨发现,和谐护患关系可促进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可获得理想护理效果。 相关性文献报道,护理工作对象是人,不仅需要关注患者身体状态,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通过开展整体护理来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2]。 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需要突出患者的社会人理念,尽力满足患者作为社会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采取患者选择护士的模式,促使患者满足治疗需求及心理需求。 临床分析发现,开展整体健康护理模式可促使护患关系和谐,护理过程中,强调护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患选护”护理模式可促使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可明显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明显改善患者预后[3]。对于“患选护”护理模式来说,基础是患者给予护士护理水平及护士个人魅力肯定,信任护士,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在语言和思想上,护患均可以顺畅交流并可以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促使患者正视疾病并积极主动的坚持康复训练,進而明显增强患者康复效果。另外,利用“患选护”护理模式干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促使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升,可促进患者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临床认可度较高。

D-二聚体与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的关系

D-二聚体与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检测D-二聚体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血浆DD水平升高的因素可能是:(1)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使脑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人类已知的14种凝血因子中有9个存在于内皮细胞内,当内皮细胞破损后,组织因子(凝血活酶)、因子V和Fb可以进入血液,在局部引起快速地凝血激活和纤维蛋白网形成,血液凝固。当血液凝固时,纤溶酶原大量吸附于纤维蛋白网上,在组织型纤维蛋白原激活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激活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引起DD升高[2]。(2)脑血管受损后,血小板(PLT)借助某些桥梁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内皮下胶原(特别是Ⅲ型胶原)、微纤维黏附。随后,PLT被激活、聚集、释放血小板第三因子(PF3),从而激活凝血酶,局部血液凝固,继而纤溶亢进,DD升高。不同部位的脑损伤对神经内分泌影响不同,如丘脑损伤引起消化道出血多见,可能与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有关[3]。 DD的研究与应用已很广泛,DD对脑出血、脑梗死性疾病状态下体内凝血纤溶功能的评价,促凝血状况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凝血连锁中心因子纤维蛋白原(Fb)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D 区和E区互补结构破裂,最终降解稳定而特异性的产物DD,测定DD的含量可以准确的判断血液凝固性增高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是唯一能反映体内血液凝固和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并可作为判断脑损害病情危重程度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4~5]。 本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TT、APTT、PT缩短,APTT、Fb及D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脑出血的D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不同脑出血部位的血液凝固性均高,因此治疗时无需使用促血凝剂。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激活凝血系统,引起血液凝固性增高,使用凝血剂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导致脑梗死[6]。凝血过程受神经体液的调节,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损伤的神经核团组织结构及功能不同,所释放组织因子等物质的程度和量是否也不同,对血液系统的出凝血是否也有差异,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有条件时,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各个时期进行观测,以探索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制定更有效治疗策略,以及预防复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4. [2]谭齐贤,张树干.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颅内压增高 2.肢体瘫痪 3.语言障碍 4.脑神经损伤5.再出血6.呼吸道管理 7.气管切开护理 8.康复 9.其它并发症护理 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 基础的生命体征、疼痛 2. 基础的神经系统体征: 意识(GCS)、瞳孔、运动、语言、脑 神经、感觉、反射 3. CT或MRI的结果,CBC、出凝血功能检验报告。 4. 过去史: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血液病等 5. 服药情况:有无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所用药物的种类、用 法、时间等 6. 病程及此次发病的诱因:有无精神紧张、劳累、睡眠不足、情 绪激动、用力排便等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言语、感觉等 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4.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5.家庭支持情况 6.病情及主要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 6.1 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壳核出血可出现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偏盲,病灶在主侧半球时有失语、偏侧忽视。大量出血可有意识改变、脑疝等表现。

6.2 丘脑出血时对侧轻偏瘫,深浅感觉同时障碍。可出现精神障碍,表 现为情感淡漠、视幻觉及情绪低落,还会有言语、智能方面的改 变。 6.3 脑桥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吞咽障碍、 一侧面部发麻、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症状。出血量大时,患者很快进入昏迷,出现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侧视麻痹、呼吸困 难、有去大脑强直发作、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等临床表现,提示病情危急。 6.4 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有频繁呕吐及枕 部疼痛。出血量不大时出现小脑症状,如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吟诗样语言,无偏瘫。出血量增加时意识逐渐模糊或昏迷,呼吸不规则,最后枕骨大孔疝死亡。 6.5 脑叶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癫痫发作较其它部位出血常见, 而昏迷较少见;根据累及的脑叶不同,出现局灶性定位症状。如额叶出血可有偏瘫、Broca失语(能理解、发音,但言语产生困难或不能)等;颞叶出血可有Wernicke失语(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言语)、精神症状;枕叶出血则有视野缺损等。 6.6 脑室出血: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 般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血性CSF。出血量大者,很快进入昏迷或昏迷逐渐加深,病理反射阳性,常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及体征,如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大汗、呼吸不规则等,预后差,大多迅速死亡。 7.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CSF 等。 8.特殊检查结果:头颅CT或CTA、MRI、MRA、DSA等。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10.康复的介入及效果。 干预措施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1. 体位与活动 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研究报告

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脑出血 所属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急诊科,脑外科 病症体征:恶心与呕吐,偏瘫,意识模糊 疾病介绍: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怎么回事?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高血 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 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 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 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它依次为丘 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 症状体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有什么症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 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 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节、 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 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化验检查: 高血压性脑出血要做什么检查?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 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及严重头痛、恶徒 及意识障碍等,常高度提示脑出血可能,CT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 1、昏迷病人应与一氧化碳中毒、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等引起的意识障碍相鉴别。主要详细询问病史,体征以及CT、脑脊液等检查。

(新)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查房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一、病史简介 患者女 63岁因突发意识障碍伴呕吐4小时入院于2014-6-24 21:33。查体:呈浅昏迷状,双瞳等大约0.3cm,光放射迟钝。T36.7℃ P66次∕分 R24次∕分 BP220∕107mmhg 四肢肌张力高,门诊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入院后行了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术。术后给予了止血、营养神经、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镇静等治疗。现患者呈嗜睡状,左侧肢体活动,右侧肢体偏瘫,肌力约二级,病情平稳。 二、概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 三、病因 血压增高是其根本原因,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 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 四、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定义: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由高血压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 病因 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 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分类: 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 1)壳核出血:最常见,约占脑出血的50%—60%。壳核出血最常累及内囊而出现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 2)丘脑出血:占脑出血的20% 3)脑干出血:约占10% 4)小脑出血:约占10% 5)脑叶出血:5—10% 6)脑室出血3—5% 诊断 高血压脑出血一般可依据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常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及意识障碍,即应考虑脑出血. 检查: CT 检查能清楚显示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出血扩展方向及脑水肿范围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有内科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包括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维持血压比基础血压稍高. 3) 静脉输甘露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 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5)积极防治并发症. 内科治疗适应于以下情况,(1)出血量较小者.一般认为壳核出血或大脑皮质下出血小于30ml 或血肿直径在3cm以下可进行内科治疗.(2)出血后意识一直清楚或仅嗜睡者.(3)发病后即陷入深昏迷,或病情已发展至晚期,昏迷不宜手术治疗.(4) 患者年龄大大,且有心,肺及肾脏疾患,或有严重糖尿病者. 对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和小脑出血10ml以上,均可考虑手术治疗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病人基本资料 4118床,孙志宏,男性,60岁,安徽人,因“突发失神,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一小时余”于2010/01/22 12:35入院。入院时言语不清,神志清,双瞳等圆,左2.0光敏,右2.0,光敏。T36.7℃,P77,R18,SPO296%,BP198∕110.CT示既往有高血压史,未规律控制。有烟酒嗜好。予一级护理、病重、禁食、多参数监护、记神志瞳孔BPPRq1h。患者13:00神志转为嗜睡,血压高,予降压药静脉滴注。01/25血压较前下降,停用硝普钠,改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及卡托普利控制血压。01∕27复查CT示血肿较前未明显增大。01∕30停多参数监护、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目的:对70例高血压 性脑出血病人的进行系统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康复15例,好转43人,未愈8人,死亡4人。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危重、进展快、死亡率高,护士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医护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才能 护理好患者,保证患者的安全,改善预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高血压目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危险杀手,其中直接致命的当属高血压脑出 血[1]。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大块性出血。约80%发生于大脑半球,以底节区为主,其余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的 主要因素[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呈 显著的趋势[3]。 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预后 有积极的影响,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我科于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70 例患者,临床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0例,男49例,女21例;年龄48-84岁,平均60.4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50例、大脑皮层出血13例、脑干及其它部位出血7例;出血量10-40ml。 2护理 2.1监护护理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瞳孔、体温、血压、呼吸等。患者发病后24~48h内要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头部过度 充血、水肿[4]。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病人意识障碍加重或出 现烦躁不安时,注意是否有再出血、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高热等情况;瞳孔 变化对脑出血病人尤为重要,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以及对光反射情况;观 察体温变化并分析是中枢性高热还是感染性高热,若为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效 果差,副反应多;观察有无头痛、呕吐及共济失调情况,以及时发现脑疝的先兆 症状。 2.2血压的监控护理患者出血期间血压异常偏高,持续的高血压是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密切观察血压的波动变化,及时妥善的处理,使血压稳定在适当范围,对脑出血患者 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较为适宜。 2.3心理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由于起病后丧失自理能力,常有焦虑、恐惧、孤独 的感觉。由于病程长,患者多有抑郁或烦躁情绪,这些不良因素妨碍病情的康复,护理人员 必须怀着深厚的同情心,一方面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热情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另一方面做 好解释宣教工作,经常安慰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 一切问题,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潜在的力量,使 各项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4昏迷患者护理昏迷的患者咳嗽反射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肺炎及肺不张,加重脑缺氧,应给予吸氧及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方便口腔分泌 物向外引流,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昏迷患者应施行留置导尿,定期更换尿管、尿袋,防止引起尿路感染。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住口鼻,防止发生口腔感染。每天用盐水擦洗眼睛,定期给患者剪指甲以防患者自身抓伤。 2.5饮食护理脑出血的患者发病72h内禁食,静脉维持营养。如不能进食,第3天放置 胃管,最初液体量应控制在2000mL左右,以免加重脑水肿。食物不易过冷、过热,喂食速 度不易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甚至窒息。食物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进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少量多餐,每次<200ml,间隔为2小时,温度在38℃左右,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6-08-07T10:25:02.7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作者:陈万里[导读]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致残率较高,预后较差,如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一直是医务人员努力探究的方向。 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 833000 摘要: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致残率较高,预后较差,如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一直 是医务人员努力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它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因此,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其特别的好发部位,据大宗病例统计,55%在壳核(外囊)区,15%在脑叶皮层下白质内,10%在丘脑,10%中桥脑,10%在小脑半球。而发生于延髓或中脑者极为少见。有时血肿扩大可破入脑室内,但一般不会穿破大脑皮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方面,血肿造成周围脑组织受压、缺血、脑梗塞、坏死、同时伴以严重脑水肿,易由此发生急剧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 高血压脑出血以50~60岁的高血压病人发病最多,通常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排便、屏气用力或精神紧张时发病。脑出血前常无预感,突然发生,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展到高峰。经较长病程发展到严重程度者较为少见。临床表现视出血部位、出血范围、机体反应、全身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定。一般在发病时常突然感到头部剧烈疼痛,随即频繁呕吐,收缩压达180 mmHg以上,偶见抽搐等,严重者常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神志转为昏迷,伴大、小便失禁。如脉率快速,血压下降,则为濒危征兆。临床上常按出血部位分类描述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 二、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①安静卧床,床头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炎、褥疮。②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药。③头部降温,用冰帽或冰水以降低脑部温度,降低颅内新陈代谢,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及颅内高压。 2.调整血压 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是为保证脑组织供血的代偿性反应,血压会随颅内压下降而降低。一般不应使用降血压药物,尤其是强力降压剂。对严重高血压的处理应比脑梗塞积极。如果血压比平时过高,收缩压在200mmHg(26.6kpa)以上时,可适当用速尿等温和降压药。5%硫酸镁10ml,肌注。如清醒或鼻饲者可口服复方降压片1-2片,2-3次/d,血压维持在20.0~21.3/12.0~13.3kpa左右为宜。急性期血压骤降为病情严重,应适当给予升压药物以保证脑,供血量。对急性期过后持续的血压过高可系统应用降压药。 3.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后且有脑水肿,其中约有2/3发生颅内压增高,积极降低颅内压,阻断上述病理过程极为重要。可选用下列药物:①脱水剂:20%甘露醇125-250ml于30分钟内静滴完毕,依照病情每6-8小时1次,7-15天为一疗程。甘油果糖一般250一500ml/次、1—2次/d。每500m1需滴注2—3h,250ml滴注1-1.5h。②利尿剂:速尿40~60mg溶于50%葡萄糖液20~40ml静注。 4.冬眠低温疗法 体表降温,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减少脑组织耗氧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对降低颅内压亦起一定作用。 5.巴比妥治疗 大剂量戊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可降低脑的代谢,减少氧耗及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颅内压。初次剂量为3~5mg/kg静脉滴注,给药期中应作血内药物浓度测定。有效血浓度为25~35mg/L。发现颅内压有回升时应即增补剂量,可按2~3mg/kg计算。 6.激素治疗 地塞米松5~10mg静脉或肌肉注射,日2~3次;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注射,日1~2次;强地松5~10mg口服,日1~3次,有助于消除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 7.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有:三磷酸腺苷(ATP)、三磷酸胞苷(CTP)、细胞色素C、辅酶A、氯酯醒、胞二磷胆碱、多肽类脑蛋白水解物等。可按病情选用或合并应用,应用2周。 三、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传统的做法可分为皮骨瓣成形开颅及钻孔扩大骨窗法。以壳核出血为例,通常在额颞部或颞部行马蹄形切口,骨瓣开颅。或在颞部颧弓上钻孔穿刺抽出部分积血初步减压后,再延长切口,扩大骨窗3~4cm。进入颅内后,剪开硬脑膜,在血肿距皮质最浅处(颞上或颞中回)切开皮质,也可采用分开侧裂,显露岛叶,在岛叶皮质上切开1cm,进入血肿腔将血肿清除。小脑出血可根据出血部位,于枕下行中线或旁正中直切口,钻孔后扩大骨窗,十字剪开硬脑膜,穿刺证实后,切开小脑,行血肿清除。清除血肿时,只在血肿内操作,吸引力不要过大,以免损伤周围组织,遇有动脉活动出血可用双极电凝处理,对粘连过紧的小血块,多为原发出血点可以保留;对已形成的血肿包膜除非诊断需要,不必处理,以免加重损伤,妥善止血后,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结束手术。 CT问世前,由于对血肿部位及出血量不能做出准确判断,且穿刺前、后无法比较抽出量所占全部出血量的比例,因此效果不佳。有人甚至认为,单纯穿刺无法止血,反而可以增加再出血的机会。随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诊治手段的改进,穿刺吸除血肿由于创伤小、操作简便,目前已日益受到瞩目,并被广泛采用。 四、总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