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曼昆第七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曼昆第七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曼昆第七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索洛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 ) 答:索洛增长模型是表明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及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增长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它的基本假定有:(1)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式中,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例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其主要思想是:人均投资用于资本扩展化和资本深化,当人均投资大于资本扩展化时,人均产出就会增长;当人均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时,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人均产出不再增长,但总产出会继续增长,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2.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 答: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是指长期中经济增长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水平,人均资本存量维持不变,即()0k sf k k δ∆=-=。这个维持不变的人均资本存量k *称之为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存量。 在稳定状态下,不论经济初始位于哪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是会收敛于该人均资本水平k *。在稳定状态,由于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人均产出也保持不变,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为零。 3.资本的黄金律水平(golden rule level of capital ) 答: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在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时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黄金律具有如下的性质:(1)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高于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每个人的平均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低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二、复习题 1.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的收入水平的?它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劳动效率(efficiency of labor) 答:劳动效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水平,反映了社会对生产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当可获得的技术改进时,劳动效率会提高。当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或技能得到改善时,劳动效率也会提高。 在索洛模型中,劳动效率(E)是表示技术进步的变量,反映了索洛模型劳动扩张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一个劳动效率变量,形成了有效工人概念,这使得索洛模型在稳态分析中纳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 2.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labor-augmen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答: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是指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一个劳动效率变量,以反映外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改善型技术进步实际上认为技术进步是通过提高劳动效率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它的引入形成了有效工人的概念,从而使得索洛模型能够以单位有效工人的资本和产量来进行稳定状态研究。 3.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的一种经济理论,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其依赖的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受要素的积累影响。 内生增长理论就是抛弃了索洛模型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以更好地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它认为经济增长是可以内生持续的,不会达到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内生增长也得到了与索洛模型不同的结论:储蓄率的提高能够使经济的增长速度持久的提高。因为内生增长模型中投资是“增长引擎”,投资的外部性足够大,以至于它能够带动经济内生持续增长。 二、复习题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 1 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 CDP 的哪一部分 (如果有影响的话 )?并解释之。 A . 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 GDP 中的消费(C 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 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 . 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 GDP 中的投资 (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 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 投资中。 C ?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 GDP 中的投资,因为销 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 GDP 。 C . 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 GDP 中的消费(C ),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 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 .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 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 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 GDP 中的政府购买(G ),因为修建高 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 . 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 GDP 中的净出口(NX ),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 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 . 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 GDP 中的净出口 (NX ),因为本 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 NX 增 加 2. GDP 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 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 答: 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 转移支付 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 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 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 由 于 GDP 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 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 .考虑以下美国 GDP 的数据: A .1996 年到 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 ?(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 分比的变 动。 答: 1996 年到 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 5.86%。 B. 1996年到1997年间,GDP 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 平减指数的 增长率是 1. 8%。 1996年的实际 GDP 是多少? 1996 年的实际收入是 69654.5 亿元。 D .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 是多少? 答:按 1992 年 的价格衡量, 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 72419.7亿元。 E. 1996年到1997年间实际 GDP 增长率是多少? 答: 1996 年到 1997 年间实际收入增长率是 3.97%。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 答:按 1992 年的价格衡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4篇 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奥肯定律(Okun ’s law ) 答:奥肯定律是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其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 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 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 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的增长。 根据奥肯的研究,在美国,失业率每下降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2%。但应该指出的是:①奥肯定律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②两者的数量关系1∶2是一个平均数,在不同的时期,这一比率并不完全相同;③这一规律适用于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情况。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估算是1∶0.76。 2.领先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 答:领先指标是指一般先于整体经济变动的变量,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短期经济波动。由于经济学家对前导指标可靠意见看法的不一致,导致经济学家给出不同的预测,其中就包括短期经济波动情况的预测。领先指标的大幅度下降预示经济很可能会衰退,大幅度上升预示经济很可能会繁荣。 3.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 答: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总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水平就上升。 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 C Y T I r G =-++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 L r Y P =可以求得总需求函数。如果AD 表示总需求,P 表示价格水平,总需求函数可写成()AD AD P =。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物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分册)第23章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

Quick Quizzes: 1. Gross domestic product measures two things at once: (1) the total income of everyone in the economy and (2) the total expenditure on the economy’s output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It can measure both of these things at once because all expenditure in the economy ends up as someone’s income. 2. The production of a pound of caviar contributes more to GDP than the production of a pound of hamburger because the contribution to GDP is measured by market value and the price of a pound of caviar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price of a pound of hamburger. 3. The four components of expenditure are: (1) consumption; (2) investment; (3)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4) net exports. The largest component is consumption,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otal expenditure. 4. Real GDP is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valued at constant prices. Nominal GDP is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valued at current prices. Real GDP is a better measure of economic well-being because changes in real GDP reflect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output being produced. Thus, a rise in real GDP means people have produced more goods and services, but a rise in nominal GDP could occur either because of increased production or because of higher prices. 5. Although GDP is not a perfect measure of well-being, policymakers should care about it because a larger GDP means that a nation can afford better healthcare, better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more of the material necessities of life. Questions for Review: 1. An economy's income must equal its expenditure, because every transaction has a buyer and a seller. Thus, expenditure by buyers must equal income by sellers. 2. The production of a luxury car contributes more to GDP than the production of an economy car because the luxury car has a higher market value. 3. The contribution to GDP is $3,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bread, which is the final good that is sold. 4. The sale of used records does not affect GDP at all because it involves no current production. 5. The four components of GDP are consumption, such as the purchase of a DVD; investment, such as the purchase of a computer by a business; government purchases, such as an order for military aircraft; and net exports, such as the sale of American wheat to Russia. (Many other examples are possible.) 6. Economists use real GDP rather than nominal GDP to gauge economic well-being because real GDP is not affected by changes in prices, so it reflects only changes in the amounts being produced. You cannot determine if a rise in nominal GDP has been caused by increased production or higher prices. 7. 405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0章总需求Ⅰ:建立IS LM -模型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IS LM - model) -模型(IS LM 答: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把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IS LM -模型。 2.IS曲线(IS curve) 答: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的需求。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3.LM曲线(LM curve) 答: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反映货币市场均衡,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即货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位于LM曲线左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即货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供给。只有位于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 记 第一部分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 一、开篇导读 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 1教材: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曼昆著,卢远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教辅:(两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版) 3课程和题库: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二、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的比较 曼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和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经典教材被各高校经济类专业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为了便于学员复习,下面特将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作简单对比。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相比较: 1.从难易程度看

曼昆《宏观经济学》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难度适中。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较为简单,属于初级偏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可供第一轮复习用;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行文简单、说理浅显,引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可供初学者用;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也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清楚,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也被众多高校作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属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该书经济增长部分写得特别精彩,可参照复习。 2.从内容体系来看 曼昆《宏观经济学》体系完整,把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整合,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偏重于阐述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对于古典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着墨不多;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更多是介绍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内容全面,融合了经济领域的学术共识,并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教材偏重于阐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分析方法有一定差异。这种学派思想的差异比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思想,也是考试的重难点。 3.从数理深度来看 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唯一的缺点是脱离不了“原理式”的写作风格,数理深度稍有欠缺,偏重于文字和图形阐述。在这方面,推荐考生看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该书在数理模型方面远胜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可作为后期学习使用,以加深对新凯恩斯主义数理基础以及政策问题分析。

经济学基础(曼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 关键术语定义 --------------稀缺性1、在社会成员中平等地分配利益的特征 --------------经济学2、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状况 --------------效率3、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 --------------平等4、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理性5、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的情况 --------------机会成本6、利己的市场参与者可以不知不觉的使整体社会 福利最大化的原理 --------------边际变动7、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激励8、社会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 的经济 --------------市场经济9、经济活动的波动 --------------产权10、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 --------------“看不见的手”11、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市场失灵12、对现行计划的增量调整 --------------外部性13、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市场势力14、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垄断15、一个人或一群人不适当的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生产率16、某种引起人行动的东西 --------------通货膨胀17、一个人拥有并使用稀缺资源的能力 --------------经济周期18、为了达到目标而尽可能系统性的做到最好 二、判断正误 --------------1、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经济变得更有效率。 -------------2、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权衡取舍。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描述了公司经营如何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到消费者的钱包中。-------------4、只有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理性人才行动。 -------------5、如果我们取消了与亚洲国家的贸易,美国在经济上就会获益,因为我们将被迫生产更多的、我们自己的汽车和衣服。 -------------6、当一家喷气式飞机从头上飞过时,噪音引起了外部性。 -------------7、酒类的税收提高了酒的价格,并提供了消费者对喝酒的激励。 -------------8、公共财政支持高等教育的意外结果是降低了学费,为许多原本不想再学习的人提供了上州立大学的激励。 -------------9、Sue更擅长打扫卫生,Bob更擅长做饭。如果Bob专门做饭而Sue专门负责打扫卫生,这将比他们平等地分摊家务所需要的时间少。 -------------10、高而持久的通货膨胀是由经济中货币量的过度增长引起的。 -------------11、在短期中,降低通货膨胀往往会引起失业的减少。 ------------12、即使增加的汽车产量的成本大于所得到的价格,只要有利可图,汽车制造商就应该继续生产额外的汽车。 -------------13、单个农民在小麦市场上可能拥有市场势力。 -------------14、对一个学生来说,看一场篮球赛的机会成本应该包括门票的价格和可以用于学习的时间价值。 -------------15、美国工人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因为美国有较高的最低工资。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情况设计权衡取舍() A、买一辆新汽车 B、上大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 详解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

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 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4.平等(equity) 答:平等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平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对平等的观念是不同的。平等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平等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平等的内涵不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平等的理解不同,但平等具有客观的内容,平等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答: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以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

人大经济学考研必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三章)

人大经济学考研必备: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二十三章)所以说,什么叫做先下手为强。同样的两个能力差不多的人,也许你早下手一些,你要占据的优势可能就要明显的多。 阿罗不可能定理:数学结论表明:在某些假设情况下,没有一种方案能把个人偏好加总为一组正确的社会偏好。 中值选民是王:多数规则将选出中值选民最偏好的点。 这里会发生一个奇怪的事情哦。我们看下面这个图就知道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少数人的观点不会被过多的人重视。 我们看到。黄色的区域是中值部分,尽管他的人数不是最多。但是选择他的优势最大,因为它会赢得60个人的支持(小于10亿美元的选择)。如果你选择绿色的15亿美元的话,只能得到40个人支持,尽管选择绿色的人数最多。但是它不是中值选民。 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再投票的时候就要小心了。注意,你的观点不是要得到最多的人的支持,而是要得到中间选民的支持。这样才是对的。 第三节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和心理学结合出现了行为经济学。 经济学十大原理里面我们就假定了人们总是理性的。但是,果真如此么?在

博弈论的研究当中,我们就说过,人们总是习惯去惩罚不遵守规定的人......因为人们关心社会的公正。你能保证你10岁以前你一直认为是对的观点现在还有效么——我基本上可以保证这个世界不需要这么多的总统,国家主席之类的官——哈哈,现在你可能不这么想了吧,因为你的观点在变化。 有这样的一些观点: 1)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 a.人们总是过于自信。 b.人们过分注意观察到的小数。你已经知道了一个1000的样本通过了测试,但是你突然发现有第1001个样本没有通过测试,实际上的通过率已经很高了。但是人们过于关注小的数字,而忘记了大局的观念。 c.人们拒绝改变自己的思想。还记得华氏911这部电影么,他的结果使得支持戈尔的更加支持戈尔,支持布什的更加支持布什,其余并没有改变什么。 2)人们关心公正 恩。博弈理论那一章我们有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这样的,人们会去惩罚不遵守规定的人。 3)人并不总是一致的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关注过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他衡量的是一国的总收入。 GDP实际上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情:经济当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当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 第一节什么是GDP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泰勒规则(Taylor rule ) 答:泰勒规则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 泰勒规则的表达式如下: 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通货膨胀率+2.0+0.5×(通货膨胀率-2.0)+0.5×GDP 缺口 方程中第一个常数2%可以被解释为自然利率的估计值,第二个常数(通货膨胀率-2%)可以被解释为通货膨胀目标。 2.泰勒原理(Taylor principle ) 答:泰勒原理是以经济学家约翰·泰勒的名字命名的关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项准则,其主要结论是: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上升名义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的上升。也就是说,方程()() t t t t Y t t i Y Y ππρθππθ*=++-+-,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规则方程中的参数πθ必须大于零。如果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不遵循这条准则,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失控和无休止的增长。 二、复习题 1.在一个仔细标记横轴和纵轴的图上作出动态总供给曲线。解释为什么它的斜率是那样的。 答:动态总供给曲线如图14-9所示。写出DAS 曲线的方程表达式: () 1t t t t t Y Y v ππφ-=+-+ 从中可知DAS 曲线的斜率由φ决定。φ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衡量了企业的报价对于产出波动的敏感程度。当产出增加时,边际成本上升,企业就会相应的提高产品的价格。反映在DAS 曲线中就是价格上升幅度(即通货膨胀率)与产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如果φ越大,即边际成本和企业相应报价上升越快时,DAS 曲线就越陡峭。

(完整)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完整)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的全部内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 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 平减指数 GDP 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 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 1.由于股票市场价格上升而导致财富的增加会引起经济沿着现存的总需求曲线移动。() 【答案】F 【解析】物价水平的变动才能使得经济沿着总需求曲线移动。股票市场价格,并不等同于实体经济中的价格,股票价格上升导致的财富的增加可能会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外移动。 2.实际GDP的波动只由总需求变动引起,不为总供给变动所影响。() 【答案】F 【解析】长期而言,实际GDP是由总供给决定的,随着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的变动而变动。 3.如果作为总供给减少的反应,政府增加货币供应,失业率将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但是价格甚至还要上涨。() 【答案】T 【解析】当经济面临不利的总供给冲击时,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以增加总需求,阻止产出的下降,但这种政策的代价是更高的价格水平。 4.无论产量减少是由总需求减少还是总供给减少引起,作为产出减少的反应,经济都会回到其初始价格水平和初始产量水平。() 【答案】F 【解析】当经济面临不利的总供给冲击时,中央银行可以增加总需求来防止产出的下降,使产出回到初始产量水平,但中央银行这种反应的代价是更高的价格水平。 5.如果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阶段上总需求增加,一部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将转化为通货膨胀。() 【答案】F 【解析】在总供给曲线水平的阶段上,总需求增加,使得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全部转化为产出。 6.单位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答案】F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 重点笔记 第一章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 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 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 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 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家更多的是关注历史提供的自然实验——因为你不可能为了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答案 【篇一: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21章消费者选 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xt>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他的收入为100美元。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 就会平行向外移动? 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 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 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 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 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 【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 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对于d: 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 __________. a. 收入 b.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 品的认知 d. 需求弹性【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 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 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 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1 b.2,2 c. 4,1 d. 4, 2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mux/muy=px/py. 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 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