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高二上学期政治必修4(部编版)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高二上学期政治必修4(部编版)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什么是文化

1.含义: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_______________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________。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现象,既包括_______、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特点:

(1)文化是_____________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

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_____,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2)文化与_____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________的。

②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

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_________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3)文化要通过_____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_____等是文化的载体。

1.(1)

认识和改造世界

精神成果

(2)精神

世界观

2.(1)人类社会实践核心

(2)文明积极向上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落后文化

(3)载体

制度

二、文化的功能

1.内容:

(1)引领风尚:文化引导人们认识_______,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教育人民: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_________。

(3)服务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________。

(4)推动发展: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2.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_____。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要求: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_______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______________为前提。没有高

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真善美

(2)全面发展

(3)精神食粮

(4)文明程度

2.灵魂

3.共同体中华优秀文化

【重点0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

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发展与经济、政

治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也可能会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而发展

相互交融文化经济化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经济文化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政治化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政治文化化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反

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重点02】文化的功能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繄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与文明的比较

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广义的“文化”和“文明”既包括“精神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文明的成果可以在全世界内共享,而文化则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传播。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内涵,而文明则具有单向性。

2.历史题材电视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别进入百姓文化生活

当今文艺创作中,历史题材电视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别进入百姓文化生活,甚至成为大众获取历史知识的一种方式。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艺应该为大众提供什么样的作品,显得非同寻常。从事历史题材剧创作的作家艺术家们该用怎样的历史观进行创作,该奉献给社会什么样的历史题材作品,关乎我们新时代的文艺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创作立场、走什么样的道路。

3.“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新时代“国家之魂”既包括理论自觉、文化自信,同时也彰显价值先进、思想解放。其中,理论自觉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要求通过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坚定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中华民族对自我文化价值、文化活力以及文化理想、文化前景的确信,是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自觉、文化自信凝聚着深沉持久的进步力量。价值先进,意味着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思想解放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

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克服思想上的保守与懈怠、僵化与偏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是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必然要求。价值先进、思想解放孕育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1.(2020福建厦门检测)《乡村大舞台》是普通百姓的舞台。老百姓将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目,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美好的精神享受。这说明()

①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们创造文化、发展文化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20年新疆昌吉市高二期中)《小猪佩奇》是一部英国学前动画片,深受儿童和年轻人的喜爱。各类与“佩奇”相关的产品应运而生,2017年上半年,小猪佩奇在中国的授权商品销售增幅超过700%,包括玩具、服装、毛绒产品、图书、零食、玩具等。这说明()

A.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 文化和经济是同步发展的

C. 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2019•江苏卷)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 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4.(2018•江苏高考)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

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④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这表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19年7月4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安全事关国家的总体安全水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必定要考虑文化利益。材料强调()

①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②文化是对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兴则国运兴

④文化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决定因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7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上,展出了民间传统泥塑艺术传承人胡光云以“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题材的系列泥塑,为全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系列泥塑表现了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来到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展轰轰烈烈的垦荒大生产运动。战士们一边生产,一边时刻准备战斗,一边双拥共建。他们严格遵守军规,挖窑洞,建土房,造农具,搞养殖,办文化学校,办军人合作社,发展多种经营,建工厂,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培育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如一家的深厚感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普通百姓将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创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目,借助春晚的舞台,给全国人民带了美好的精神享受”,这说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②④两项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项观点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不能说“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拓展】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材料中,《小猪佩奇》学前动画片的产生,使得各类与“佩奇”相关的产品应运而生,2017年上半年,小猪佩奇在中国的授权商品销售增幅超过700%,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故选C。A与材料不符。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一定总是同步发展,B表述错误。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表述错误。

3.【答案】C

【解析】戏曲课间操是对传统课间操的发展,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戏曲课间操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享用文化,C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并存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而不是活跃了文化思想,B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有利于享受和传承文化,不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C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现代社会中的传媒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被称为大众传媒,①在材料中未体现;“电商”、“3D打印”等助推景德镇产品创新,表明

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文化影响力”,③不符合题意;景德镇瓷都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说明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开展了“以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村”等活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A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安全事关国家的总体安全水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尤其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必定要考虑文化利益。材料强调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文化兴则国运兴;

②说法错误,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说法错误,文化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拓展】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从国内看: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7.【解析】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当地充分挖掘当地红色革命文化、泥塑等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可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等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

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通过开发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通过宣传红色革命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及传统农耕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文化自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020年高中政治新教材部编版必修四课时练习:3.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含解析

课时素养评价十七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对文化内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B.文化就是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 C.文化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 【解析】选A。A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正确说明了文化的内涵;B错误,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C错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也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D错误,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现象,而不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 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不能以产生的时间为依据,排除①;悬棺岩画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场景,表明精神文化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符合题意;精神文化的价值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排除③;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通过悬棺岩画反映出来,表明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④符合题意。 3.《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说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文化有相对独立性,②④正确;文化的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时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①错误;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不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③错误。 4.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与经济、政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4)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文化与文明 区别:(1)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2)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 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联系:(1)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2)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载体 (1)含义: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2)文化与文化载体的关系: 文化要通过载体来呈现。 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二)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四项功能: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4)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第1课时 教案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文化的含义、核心;文化与经济政治、与文明、与文化载体的关系;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对个人的作用 关键能力:利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文化现象与文化实质 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坚定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利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文化现象与文化实质。 公共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文化;文化的功能 教学难点: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2022年10月1日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夺世界杯亚军》,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夺世界杯亚军属于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二)新课讲授: 总议题: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议题一:文化是什么 知识梳理:一、文化的含义: 1.广义的文化: 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知识拓展: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非意识形态: 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技术、音乐、语言和文字等。

探究一: 展示材料: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电影《长津湖》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了开机发布会,宣布影片正式开机。 影片是在中宣部和国家电影局的直接指导下策划创作拍摄的,也得到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与北京、辽宁、河北省委宣传部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整部电影投资超13亿,拍摄近200天,7000位剧组人员,整个项目的工作总人数达1.2万,超7万人次群众演员参演,13万字的剧本初稿,80多家特效公司的后期支持。《长津湖》堪称国产电影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片。 思考:长津湖能够顺利定档并拍摄完成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二、文化的特点:1.从产生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2.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探究二: 展示材料:电影中指导员梅生的那一句:"这一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也要打!"让无数人动容,战争的意义不在于侵略他人,而在于保护和平,这也是电影传达出的一种正确的历史观、战争观。这部电影有力增强了国民的家国认同感和集体凝聚力,激励观众以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和应对一系列新挑战。 《长津湖》所带来的巨大势能背后,是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的新高度。本片证明了未来优质内容驱动市场的态势将更为鲜明,也给沉寂已久的电影市场点燃了希望之火,也让整个电影产业重新有信心从低谷爬起来。从这点来看,长津湖对于整个电影产业链具有里程碑意义。情景探究:长津湖带来的巨大的政治经济效应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二、文化的特点: 2.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探究二: 探究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请你评析该观点?并阐明该观点反映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二、文化的特点:(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7.1文化内涵与功能 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7.1文化内涵与功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理解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掌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式;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2.1 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文化的概念和外延; •文化的内涵: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的功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2.2 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文化的独立性和相对性; •文化与经济、政治、科学等领域的关系。 2.3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式 •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方式; •文化创新的意义和方式;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与平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理解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掌握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掌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式。 3.2 教学难点 •理解文化独立性和相对性的概念; •理解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掌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与平衡。 四、教学方法和过程 4.1 教学方法 •讲述教学法结合实例解释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分组讨论与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对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 •引导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和平衡。 4.2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文化的思考,概述文化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步:介绍文化的内涵和功能(15分钟) •讲解文化的定义和外延,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分别介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解释文化的功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凝聚社会力量和推动社会发展。 第三步:讨论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内容讨论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扩大学生的交流和思考。 第四步:引导讨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式(2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方式,比如口述、书写、演绎等;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和方式,比如跨界融合、创造力的发挥等;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方式和平衡关系。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师版)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 【框框练·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教师版 ---- 1.(2020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延伸,一大批优秀国产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也纷纷走红世界。这些作品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直抵人心,刷新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效传播和建构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这表明() ①文化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 ②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具有塑造和传播功能 ③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④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A 我国一大批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等传递着中国精神、价值观,刷新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效传播和建构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这表明文化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具有塑造和传播功能,①②正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同步增强”的表述不当,排除③。④过于夸大了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2.(2020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2.A 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A正确。B颠倒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材料中没有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C错误。需求层次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D错误。 3.(2020西夏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每当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困难的时候,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课后习题: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后篇巩固提升 1.延安时期,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陕甘宁边区在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社会道德风尚上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边区新思想新风尚蔚然成风,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说明() A.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延安精神”,是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与经济、政治发展不完全同步,A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不体现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项与题意不符;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与经济、政治发展也不完全同步,有时落后于经济、政治发展水平,有时超前于经济、政治发展水平,C、D两项错误。 2.艺术让城市更有文化温度。经济社会越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维度就越丰富,不只是电影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运动等在内的文化生活形式,都是营造城市活力空间、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由此可见() ①城市文化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强弱②城市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③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④丰富的文化生活形式促进了市民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建设需要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以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文化需求,②③符合题意;城市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不能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强弱,①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说法错误。 3.下面漫画告诉我们要() A.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选择题 1.2020年是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农历) 庚子年(鼠年)。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幕一落幕。子鼠值岁,丑牛接班,寅虎继任,卯兔候补……此生肖,彼属相,十二年一登台,十二岁一循环。这说明( ) ①生肖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②生肖文化具有非意识形态的性质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下列属于文化现象或文化活动的有( ) ①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②鱼米之乡美丽的自然风景 ③嘉兴南湖的“红船”④我国外汇储备量世界第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图中我国的甲骨文(十二属相)告诉我们( )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4.“十一”黄金周期间,故宫博物院迎来全年观众流量的高峰,游客从故宫的建筑上

领略中华文化的特色,从商周青铜器、清代九桃瓶等文物上体验了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政治现象也是文化现象 5.目前我国共有2 400多座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6 000余项,接待观众超过5亿人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的特点角度看,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因为( ) ①人们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物质载体③它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力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信天游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当地生产、经贸几乎靠“脚夫”驮运。“脚夫”以唱歌自娱排解劳累寂寞,于是形成了这种曲调优美的民歌,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由此可知(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③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沉默注视着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嘴唇、拳头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造者内心的苦闷。这表明( )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同步课堂课时练习(统编版必修四)(答案版)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选择题 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1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纪念馆是农奴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见证,世人参观纪念馆既感触到旧西藏的黑暗与野蛮,也领悟到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变迁。材料表明() ①文化就是文明,与野蛮相对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2021·浙江·吴兴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漫画《月饼的静夜思》表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自然物与人发生关系便成为文化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享用文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2022·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6月26日,《唱支山歌给党听》快闪活动在云南昆明斗南举行。花农、游客和当地各民族群众一起深情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该活动以歌舞的方式回顾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初心,展现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精神风貌。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 ②文化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中国学者表示,格丽克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而是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材料表明() ①诗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非纯粹“自然”的反映 ②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决定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③诗歌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其创作不具有实践共性 ④优秀诗歌背后的生活深度能使人提升审视生活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电视剧《人世间》是百姓生活史,更是一部中国社会变革史。它讲述了三线建设、恢复高考、对外开放、国企改革、棚户区改造等国家发展背景下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和人世间的正直善良,一经播出便掀起观剧热潮。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的力量源泉 ④优秀文化以特有的感染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的思维方式全然不同,前者强调防守、和平,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22·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高二期中)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和精神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教学设计 课题: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设计依据】 一、理论依据 本框题为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第一框题,是“文化”部分内容的开篇,属于导言的一部分。从文化的含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载体的关系,以及文化文化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因此,本教学设计侧重介绍文化的相关内容,包括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中一些概念的阐述,采用各种形象的事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二、课程标准依据 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学生情况】 学生在此前学习阶段的基础上有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对于身边社会生活的现象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过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探究其内在的本质,同时根据课下与学生的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情感上比较倾向于对新出现的事物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可塑性比较强,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自学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阐述文化的含义,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与文明作出区分,知道文化载体的含义。 2.在对“文化”进行词源考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发展进步对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等的影响,阐明文化的功能。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文化与文化建设、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正确认识文化现象。 法治意识: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公共参与:主动接受健康有益文化,学习优秀文化提升自己,发挥文化功能。 【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 二、教学难点:文化的功能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7.1文化内涵与功能 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 7.1 文化内涵与功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了解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2.掌握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提高对自身文化身份的 认同。 3.能够分析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文化冲突的 方法。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2.掌握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 3.分析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设备。 2.学案和讲义。 3.材料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一个与文化有关的话题或新闻热点,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和兴趣。 2. 文化的内涵和功能(15分钟) •对文化的定义进行梳理和讲解,包括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分析文化的功能,包括认同功能、凝聚功能和引领 功能。 3. 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20分钟) •介绍如何培养文化意识,包括阅读经典文化著作、 接触和了解其他文化、参加文化活动等方式。 •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对他人文化的理解来提高 文化意识。 4. 文化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25分钟) •分析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价值观差异、认同 感缺失、历史遗留问题等。 •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方法,包括尊重对方文化、对 话互鉴、包容多元等。 5. 跨文化交流与认同感(30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分析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语言障碍、误解和偏见等。 •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调文化多元性和共同性。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 六、作业与评价 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和检测对文化内涵和功能的 理解。 2.小组讨论作业:选择一个文化冲突案例,分析其原 因和解决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 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引入实例、案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政治汇编: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政治汇编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单选题 1.(2023秋·北京昌平·高二统考期末)今天,很多创作极少在纸上进行。然而,打印出来的文字,很难像手稿那样展现作者的笔底波澜。手稿是时间的证物,也是文化的传递。即使在数字时代,手稿依然有生命力。这表明,手稿() A.作为自在事物,表达人们对当下生活的共同认知 B.反映时代特征,有助于实现认识的飞跃 C.具有独特价值,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D.是时代精神的总结与精华 2.(2023秋·北京朝阳·高二统考期末)长沙窑瓷器以彩瓷和诗文装饰为特色,其在瓷器上书写诗文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长沙窑瓷器的诗文题材十分丰富,是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长沙窑瓷器() ①是记录、传承和表现中国古代文明的物化形式 ①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 ①载有诗文警句,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①是唐朝时期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3.(2023秋·北京丰台·高二统考期末)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中对文化的内涵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决定了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①文化与野蛮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4.(2023秋·北京顺义·高二统考期末)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与脚下的土地疏离,甚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不知家乡名字的来历”。讲北京老字号的故事、为玉河曲桥设计改造方案、化身胡同宣传“小导游”……某校开设的“故土乡情”课程令人眼前一亮,深受学生喜欢,这种做法() ①能增进学生对脚下土地的热爱 ①能创造学校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 ①让学生在亲近家乡风物中体认归属 ①让学生在探访体验中感受真善美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5.(2022秋·北京延庆·高二统考期末)玉器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商贸、图腾、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其他任何古器无法比拟的。他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森严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华民族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这表明() ①玉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 ①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决定物的自然属性 ①玉石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成为记录、记载、标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①玉的自然属性,决定人们对物的价值取向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6.(2022秋·北京大兴·高二统考期末)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①以“创新发展智享未来”为主题的大兴科技周活动举行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下列活动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①就车辆限行向有关部门提建议②参观自然博物馆③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④参加某某市中小学生运动会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下列文化现象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是( ) ①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②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③5G通信技术④文学和史学研究 ⑤克隆技术⑥电影和电视剧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答案:B 3.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 ) A.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 B.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C.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D.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 答案:A 4.下列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互决定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④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5.某学校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列出学生必读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经典好书的熏陶中,该校学风优良、学生积极向上。由此可见,优秀校园文化能够( )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决定教育质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6.多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均在央视播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他们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作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都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对人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B.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电视节目一直是文化的载体 D.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答案:B 7.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因为( ) ①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强大功能③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8.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既送温暖,又送志气、送信心,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做到“扶贫先扶志”。同时,要认识到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强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到“扶贫必扶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与功能的知识,简要说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合理性。 答案: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文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扶志”与“扶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同步练习)(附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必修4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化的内涵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B.文化就是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 C.文化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 2.范仲淹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了无数中外游客,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人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能够相互转化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4.《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5.《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该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得到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使人的价值观的形成 6.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解析版)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后培优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训练点一什么是文化 1.下列对文化内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 B.文化就是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 C.文化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 【答案】A 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说明了文化的内涵,A符合题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艺术等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错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也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C错误。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现象,而不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D错误。 2.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20年国庆假期动漫电影《姜子牙》热播,广受好评 ②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相 ③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④2020年10月20日,廉江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文化现象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现象而言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2020年国庆假期动漫电影《姜子牙》热播,广受好评”“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相”这些都属于文化现象,①②符合题意。2020年6月月30日香港国安法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属于政治现象,③与题意不符。“2020年10月20日,廉江市第二期商贸餐饮消费券开始预约”属于经济现象,④与题意不符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上学期议题式教学模范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必修4)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展开阐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文化本质与功能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包括两目。第一目“什么是文化”,阐述文化的内涵、文化于文明的关系、文化的载体等:第二目“文化的功能”,阐释文化对人、对社会、民族、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作用。两目从两个角度阐释了文化的基本理论,第二目对文化功能的分析是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具体化,阐明第一目中提到的文化的反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文化的内涵。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4、理解文化的功能。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公共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文化的功能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一组图片《七嘴八舌谈文化》 思考:说一说在你的认识中什么是文化?伟大的航天精神是不是文化?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导入: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总议题:怎样理解什么是文化及其功能? 1、从航天精神中感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在教育、服务.....中感受文化的力量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上——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第一幕:什么是文化 议题一:从航天精神中感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在无私的奉献中坚守梦想的航天精神》 议学问题:观看视频从中感悟航天精神的由来,从而体会文化的内涵。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议学提示 你还知道哪些现象属于文化? 感受各种文化现象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对点练习1:从狭义角度来看,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现象? 4.观看电影《中国医生》 6.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答案: 2、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具有社会性),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2023年中国航天日》 议学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是什么支配和影响着航天人坚守着梦想并为之奋斗的?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高二上学期政治必修4(部编版)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什么是文化 1.含义: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_______________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________。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____现象,既包括_______、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特点: (1)文化是_____________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

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_____,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2)文化与_____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________的。 ②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_________ 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_________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3)文化要通过_____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_____等是文化的载体。 1.(1) 认识和改造世界 精神成果 (2)精神 世界观 2.(1)人类社会实践核心 (2)文明积极向上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落后文化 (3)载体 制度 二、文化的功能 1.内容: (1)引领风尚:文化引导人们认识_______,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教育人民: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_________。 (3)服务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________。 (4)推动发展: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2.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_____。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要求: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_______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______________为前提。没有高 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真善美 (2)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