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https://www.doczj.com/doc/2510432354.html,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艾晓杰,魏先军,李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

摘要:教育改革不仅要有知识的更新,也要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以利对学生

的客观评价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作者结合“动物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体会,从

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了四年的

实践,并分析和评价了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提出了从基础理论着手、拓展

知识传授口径来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思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质量

1 前言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即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2]。近年来,在全面深刻改革的同时,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此,根据“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尝试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把传统对成绩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以达对教学的全程监控,不断总结提高的目的。现将所获得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2 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为一种机制,考核所涉及的各方面都是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的体现[3]。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与创新的能力[4]。

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4,5]。因此,改革考核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不仅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

2.1 传统的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主要以考试来呈现,具有模式僵化、目标狭隘、方式单一和命题陈旧等弊端,严重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考试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考试目的功利化、题型标准化、评分精量化和形式单一化等,导致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因而以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由于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少,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惟一的,能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不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7]。

囿于传统“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过程*本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一类课程”动物生理学项目(2006-17)资助。

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以及试卷分析、反馈等重要环节。所以,加强考核评定工作,改革考核制度、模式、内容和方法,使考核能够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

2.2 改革考核方式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目前,许多高校主要是以已有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标,以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以笔试形式为评估手段,考试成了学生获得学分、谋取文凭的敲门砖。至于大量荣誉和奖励的评定,人才市场的选择等也均以成绩为主要依据,应试教育得到了强化,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此却得不到印证[4]。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制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处于关键和先导地位,科学而符合教育规律的考试制度有助于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学分制的顺利实施[8]。因此考核既要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学会认知和创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人类经过分类所形成的系统化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掌握的知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创造新的知识。通过适当的考核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标新立异,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9]。

3 考核方式改革的对策

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以考试的结果论优劣,以培养继承型人才为目标,进行应试和灌输式教育的方式显然与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所不容。在客观上造成了轻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成为制约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7]。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发挥考试的总结性评价、目标导向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激励功能[9]。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提倡个性化发展,激励探索,走培养创新人才之路。

3.1 确立考核目标

建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的考核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将理论知识与能力、创新等因素结合综合考察,既可以有个性化的评价,也可以进行统一的评定。在教学中贯彻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善于运用掌握的知识、理论进行各种创新活动,学以致用,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主导思想。将与课程有关的创新活动与成果纳入到考核评价中,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10]。所以,考核目标应该是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避免死记硬背,从“考知识”为主向“考能力”为主转变,以达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人才[3]。

考核评价是对教学效绩的最终确定,因此,这种确定的方式应该是公开、透明和多元化的[3],由此体现客观、公平和公正,避免出现印象分的随意现象。

3. 2 建立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是考核方式的改革的前提,以“能力测试”为中心[7],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来决定考试的方式、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11]。

为改变“一考定成绩”的状况,加强平时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权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单纯依靠期终突击投机取巧的方式通过考试几乎是不可能。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技能”相结合,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全学期的学习状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等;阶段考试成绩则根据不同章

节的教学要求,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单元测验等方式所获取信息反馈。要在考察学生智力的同时,也考察了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由此激发他们持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以形成良好的学风[11]。

“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理论、实验、课外学习与辅导等方面。在理论教学中,以多媒体和PPT,展示、阐明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生理过程和基本调节等理论,伴以启发同学结合理论,进行课后思考的知识应用和拓展的方向;实验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编写有针对性的实验指导,教师精心设计、编排实验项目,进行规范的演示,在直观生动的条件下,对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进行剖析,并拓展和点明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接口,不仅可以提高对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也为后续课程学习夯实基础。这样一举多得,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此外,利用网络拓展时空,便于交流、辅导和释疑。

理论教学的平时成绩以课堂练习和期中考试为主,加上课堂提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检查,达到了督促学习的作用。实验教学进行操作能力的考核和实验结果的评定。课外学习效果则以课程论文、加上平时网络交流的情况进行评定。

总之,考评体系应将平时的考察、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有机结合,既有理论的反映,也有实践教学过程的记录,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约束,不仅规范了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和公正,也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实施。

3. 3 设计考核内容

考评内容决定考核的体系的合理性,应包括几个方面内容。⑴理论知识:选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检查考核;⑵实验技能:注重基本的设计原理、基本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⑶综合素质:①知识获取,对综合性、全局的问题能够从图书馆、文献和网络中寻求答案和解释,并引导学生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前人的结论进行客观分析;②实践运用,对实验中的现象解释和对理论的印证。具体而言,在问题的提出和题型设计要因地制宜,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考核形式。采用体现创新特点的考试题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科发展与思维创新要求[3]。衡量成绩的标准,既要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8]。要从以下方面考虑:文献综述与讨论用以检查利用学校及多种网上的资源,拓展获取知识的时空和范围,针对具体问题,互相交流;

实验操作与报告借以考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所运用的策略;

课程论文与探究作为评价学习过程,了解完成拓展性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理论考查与考试旨在检查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和基本的调节,机体系统间协调的整体性。

考核形式是由考核内容所决定。根据需要,采用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小组答辩、课程论文、文献综述、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3]。

为了培养自学能力,教师指定的参考书目等内容也应列入考核范围,这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形成的良好学风,便于学生对课程系统知识的掌握及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同时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7]。

3. 4 分配考核权重

考试内容既要考察所学理论知识是否巩固,同时也要对学生认识分析、综合运用和评价创新等能力进行全面检查,促使学生在培养自己综合能力上下工夫。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动

https://www.doczj.com/doc/2510432354.html,

物生理学”课程考核应主要放在深化知识、夯实基础和提高能力上,兼顾分析运用、综合创新等能力的检查,增加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内容的比重,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合理的考试形式和科学考试内容,是达到因材施考,发展学生个性,有效发挥考试的诊断、调节和激励的作用的有效途径[4]。

因此,首次对学生考核权重分配为:理论课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20%)+专题报告成绩(5%)+期末考试成绩(60%)。在总结首次考核经验的基础上,第二次将期末考试成绩降低10%,而对平时成绩和专题报告分别增加5%。这样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投入的精力更多,思考的问题更深入,思路得到了拓展。

在考试中,除基本概念和理论等使用客观试题外,适当增加主观题比重,即简答、综合性论述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一种主客观题并存、分值比例合理的测试模式。在解答主观性问题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于书本上的、独到的见解[4],以测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到思维方式向新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变革。

对于考试题目的分配,应该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核心(60%),这是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此基础上为综合性的问题(30%),而更高的层次的考测内容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解答(10%)[12]。

对于平时的考核:进行分章节的平时阶段测验,并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15~20%),这样可提高学生平时上课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根据阶段测验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阶段测验以每月一次为宜。除课堂内进行外,还采取课外考试的方法:一种是建立网上信息交流平台,教师布置作业及问题在网上进行师生间交流探讨;另一种是要求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践调查,对某些问题形成个人的见解。通过改革一次性终结考试的方法,才能逐步摆脱学生唯分至上及考前突击的状况[11]。

4 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作为教学手段,考核对“教”与“学”具有评价作用,对“教”与“学”中的问题具有诊断作用,对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激励等作用,因此,考核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8]。

采用“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实验成绩”相结合的评分制后,经过“动物生理学”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连续四届的学生网上匿名评教中均获优秀,反映了学生们对此方式的肯定。最终的成绩评定既拉开了档次、符合正态分布,又体现了公平和公正。

考核方式改革促进了学风的建设,增强了公平竞争的意识,形成了良好的考试氛围,调动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开课之初,就向学生公布课程学习的规范和方法,消除专业课程的考试可以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使同学懂得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注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才能顺利通过考核[2]。

在新考核方式的指导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宽泛和牢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由此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践行了重视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培养目标[2],使教育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将厚基础、宽口径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有效地落实和实施。

5 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

5.1 抓理论、夯基础

专业基础课的考试,应该是检查知识和考查能力并重。专业基础课与基础课相比,应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将能力培养的任务细化分解到平时的实验和作业中去,相应的成绩应参与课程总成绩评定。例如,课程论文、撰写调查报告和完成实验报告等[8]。

https://www.doczj.com/doc/2510432354.html,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平时作业、测验等学习活动,使学生渐进性地步入课程学习的正轨;通过平时考核与检查,及时充分反映学生学习的各方面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适时有效地加以解决[8]。

在教学实践中,也要避免以创新为由,单纯以实践代替系统理论学习的倾向。考核是是对“教”与“学”效果客观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的考核方式,是调控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素质教育中,要对传统考试方法进行研究,在改革测评方法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能力与素质的测评内容,理实并重,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根据知识体系的客观规律,秉承求实创新的态度,认真实践,不断总结,相信一定会走出一条正确有效的新路来。

5.2 宽口径、求拓展

考核是为了解学生对知识创新与运用的教学效果,因此其内容和形式也求有所拓展,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情况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的水平;既要考基础知识,更要考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只有把考试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才能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其自学能力,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对课堂中所融入的新观点、新见解,以及国内外学术动态,也要进行考查,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识、分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13]。

恰到好处地运用考核这一激励和引导机制,会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催化剂的作用:①可全面发挥考试的诊断、评价、反馈、导向和激励的功能;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型学习;③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7]。

考核改革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规范的教学政策和条件来支持。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目标的实现,考核方式的改革要强化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检查[7]。有理由相信,只要潜心研究设计,大胆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提高,锐意改革创新,就一定能摸索出一套适合现代人才培养需求的考试方法。

参考文献

[1] 艾晓杰,魏先军,李伟. 组织课堂讨论、提高教学质量——兼议研究生学位课教学[J]. 高教研究与探索,

2008, (出版中)

[2] 周伟国,丁金昌. 高校考试改革: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J]. 高等农业教育,2003, 3:45-48

[3] 刘燕.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 辽宁教育研究,2006, (1):70-72

[4] 荀烨. 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高校考试改革[J]. 河南社会科学,2001, 9(3):79-81

[5] 刘继红. 对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0, (5):28-29

[6] 徐晓娟. 对高校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 21(2):118-120

[7] 高娃, 杜元虎, 于新.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

19(5):43-45

[8] 沈良斌,祁嘉义,冒小璟. 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 江苏高教,2006, (3):91-93

[9] 王育杰,裴晶莹,马龙海,黄继华,叶亚萍. 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5, 12:46-48

[10] 刘建国.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 现代大学教育,2006, (2):107-200

[11] 陈一女. 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 19(3):107-120

[12] 左艳芳,郑长成. 论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措施[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27(7):250-252

[13] 魏先军,庄来来,艾晓杰. 多媒体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 高等农业教育, 2007, (7): 50~52

https://www.doczj.com/doc/2510432354.html, Reflect 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a

Examination Methods

Ai Xiaojie, Wei Xianjun, Li Wei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PRC, (200240)

Abstract

Education reform needs both update of knowledge and a scientific method of examination, which may help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stablish a fair system of assessment towards students. Benefited by his practice of teaching the course of animal physiology for three years, the writer analyses and reflects the results and achievement of the reform of curricula examination methods. Beginning from establishing the goal of examination, then sets up its system, designs its content, and distributes its proportion of scores. We put forwards the teaching thought: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n explore academic knowledge in following yea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 abilities, deepen education reform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curricula examination methods; reform; teaching quality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汇报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汇报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物流管理专业于20xx年底实施课程改革,经过二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不少困惑和难题。为有助于下阶段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一、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物流管理》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专业的建设不是非常完善,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重组课程结构,顺利完成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 物流教研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专业教师深入社会和企业,了解专业发展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人才需求状况。还请校企合作的单位到校座谈,了解企业对毕业生、实习生的要求,征求课程改革的意见。通过调查问卷的汇总,及时汲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较为翔实的物流管理的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所确定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多次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以及专业骨干教师座谈,开展广泛的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

稿,并召开了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根据他们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级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按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三)研究制订主干核心课程标准 为了积累经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课改组根据主干课程的专业关系, 1 上学期首先选择《现代物流基础》、《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门课程,通过对课程所涉及的职业岗位和相应的工作要求进行调研分析,明确该课程应达到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编写要求完成了上述三门课程标准(草案)的编写工作。利用暑假的时间课改组根据联职院的人才培养方案10门主干专业课程,19门专业课程,全部制定了课程标准。 (四)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及配套的实训指导书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后,物流教研组着手开始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编写的实训指导书《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管理》初稿已经完稿,正在边使用边修改。另外,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考证的要求,教研组编写了《物流概论考试题库》和《物流实务考试题库》,提高学生的考证成绩。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完整版)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系别:工商管理系 课程名称:连锁经营管理原理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方向)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学分: 一、设课目的: 连锁企业是现代商业组织与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连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熟悉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掌握连锁经营的模式、主要业态和组织结构设计,在案例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国内外优秀的连锁企业的宝贵经验和经营特色,为以后连锁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连锁企业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业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连锁经营模式的优点,熟悉国内外优秀的连锁企业的宝贵经验和经营特色。 三、改革前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但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机械的记忆,不能在实践中应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 、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不强。 、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不足。 、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考核内容:连锁经营管理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分析方法和实践操作能力。 、评分标准:考核项目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调查和综合测试三部分,具体评分标准详见后附的考核标准分解; 、考核方法: ⑴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三部分构成;在平时 授课过程中逐日、分项、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测评。 ⑵实践调查内容是连锁企业主要特点、基本模式和业态特点的调查;要求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doc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1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开课对象:**班 《操作系统》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描述了对物理计算机怎样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管理和控制中的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高效且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这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的研究、设 计、开发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 《操作系统》课程是******专业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

的认识,学好该课程,对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考核方式较偏重理论,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采用笔试的方式,也不能充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考查,不能达到最终的考核目的。因此,有必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门课程往年实际教学情况,经过认真研究 之后,特制定《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三、基本思路 本课程考核方式分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平时考勤和平时作业四部分。 四、基本方案与实施细则 本课程考核采用结构成绩,即总成绩由以上四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70分,占70%;实验报告成绩15分,占15%;平时考勤5分,占5%;作业10分,占10%。 1、期末考试(满分70分) 占总成绩的70%。本部分主要涵盖了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核心方法、原理及技术,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查。本部分的考核主要依据最终的期末考试试卷卷面成绩,共70分。 本部分成绩最终考核成绩低于35分者,本门课程以未通过计。 2、实验报告(满分15分)

关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规定

关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 改革的规定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规定如下: 一、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与必要性,努力掌握所任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思路和途径。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一本教材讲到底的照本宣科模式,促使学生死记硬背的考核办法等进行全面改革,以确立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 二、开展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任课教师应当从一讲到底的模式下解脱出来,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任课教师应当有一半的课时至少有1次教师提问和1次学生回答问题,每门课程的课堂讨论不少于4课时。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疑和主动回答问题。 三、鼓励、引导和鞭策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指定参考书的数量和范围,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应当给学生指定适量的参考书和相关论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或调研报告。任课教师应当认真阅读学生的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或调研报告,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防止在写小论文时可能出现的抄袭、剽窃问题。 四、建立教师定期答疑制度。任课教师应适量安排用于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答疑的时间应当安排在学生无课的时间进行。有条件的要建立健全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五、设立教授论坛。每个学期每位教授、副教授都应当向全校学生作1场学术讲座。讲座题目自拟,到系办公室登记并报院科技处批准。系办公室在联系讲座场地和确定时间后向全系学生公布。讲座的内容必须反映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六、基本技能考核即平时成绩测定,重在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检验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由任课教师主持和负责。主要根据学生质疑和发问的积极程度,主动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上交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和调研报告的质量,参加辩论式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和听讲座的积极程度以及期中考核成绩来确定。基本技能考核应当有根有据,有考核的题目和成绩评定记录,不得仅凭学生的出勤率而给成绩。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开课对象:**班 《操作系统》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描述了对物理计算机怎样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管理和控制中的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高效且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这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的研究、设 计、开发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 《操作系统》课程是******专业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学好该课程,对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考核方式较偏重理论,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采用笔试的方式,也不能充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考查,不能达到最终的考核目的。因此,有必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门课程往年实际教学情况,经过认真研究 之后,特制定《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三、基本思路 本课程考核方式分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平时考勤和平时作业四部分。 四、基本方案与实施细则 本课程考核采用结构成绩,即总成绩由以上四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70分,占70%;实验报告成绩15分,占15%;平时考勤5分,占5%;作业10分,占10%。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总结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及总结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及作用:该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旅游市场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是研究旅游经济活动发展的规律,探讨旅游业和旅游企业营销活动的系列理论和方法的。旅游市场学不仅从理论上对旅游市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且总结了旅游市场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归纳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思想、观念、步骤、操作方法与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技能,提供了一整套实际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技巧。旅游市场学突出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旅游市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使考生能够掌握市场营销和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技能和旅游市场营销的科学操作程序,为今后从事旅游营销和旅游管理以及

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课程特点:本课程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旅游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营销管理理论;另一方面也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对营销活动方案的策划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对酒店行业的应变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旅游市场营销》的学习要求达到:一是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掌握分析业界状况,策划和组织实施营销方案的基本技能;三是掌握各种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及其运用。 二、原考核方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试卷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尽管在试卷考核中设计了案例分析题,但相对来说也只能有一个案例分析,不能较全面的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试卷设计中没办法将教学内容、教学考核与实际工作岗位发生的状况要求结合起来。 三、考核改革思路及目标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考核检验学生对酒店行业活动的营销策划和组织实施能力,实训考核部分在试卷案例分析中设计;部分在平时课堂案例分析讨论中进行。 四、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1.考核内容: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基础理论知识,实训考核主要考核对行业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能力; 2.评分标准:理论成绩=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

教学评价改革措施与执行情况总结

教学评价改革措施与执行情况总结 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系统工程,科学的、行之有效教学评价系统,对检测教学状态,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共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步推行“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 课程考核一般包括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项目成绩等)和终结性考核。课程考核应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成就,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多元化教学评价系统最根本的特点即在“多元化”上,具体表现如下: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由于教学评价本身所具有的主观性,为了保证其客观、公正,应该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高职教育是一个开放教育,其评价主体不能局限于学校的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家长、兄弟院校师生、企业、政府等社会各部门各层次都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全面反应教学情况,发挥社会监督效应,增强教师教学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进取心,并能使评价结果结合实际,相互印证。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评价主体会关注不同的评价对象及其内容,不同的评价内容必须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标准不同;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的标准不同;评价“师德”和评价“学习能力”的标准,评价“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标准不同。

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成本会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一、课程性质及改革思路 在开放教育试点过程中,巳经把“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全过程的监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工作的突破口。落实好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形成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避免平时教学、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相脱节。 成本会计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自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在内容和学习上表现为理论性、操作性强,难度较大,学生要掌握本课程的精髓,必须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应用”上下功夫。作为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考核测评也应体现这一教学要求,突出应用,本次考试改革将突出这一点。 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加强学生平时学习,避免学生期末考前突击学习现象的发生。开放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在职成人,学生的年龄结构多样,固有的工学矛盾产生的是可用学习时间的零散性,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利用好可用学习时间,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改变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率。 2、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整体设计。在体现两种测试不同的测试目标和作用的同时,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其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构成和谐的考核整体。 3、形成性考核通过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这样可以敦促学生平时学习并及时完成任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形考任务的及时布置与提交;及时反馈,包括形考任务答案、分数及教师反馈意见;方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促进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等。 4、突出“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体现课程的培养目标。成本会计主教材共十六章,涉及具体实务操作问题的核算内容就占了十三章,只有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没有涉及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https://www.doczj.com/doc/2510432354.html,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艾晓杰,魏先军,李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 摘要:教育改革不仅要有知识的更新,也要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以利对学生 的客观评价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作者结合“动物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体会,从 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了四年的 实践,并分析和评价了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提出了从基础理论着手、拓展 知识传授口径来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思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质量 1 前言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即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2]。近年来,在全面深刻改革的同时,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此,根据“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尝试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把传统对成绩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以达对教学的全程监控,不断总结提高的目的。现将所获得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2 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为一种机制,考核所涉及的各方面都是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的体现[3]。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与创新的能力[4]。 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4,5]。因此,改革考核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不仅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 2.1 传统的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主要以考试来呈现,具有模式僵化、目标狭隘、方式单一和命题陈旧等弊端,严重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考试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考试目的功利化、题型标准化、评分精量化和形式单一化等,导致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因而以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由于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少,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惟一的,能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不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7]。 囿于传统“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过程*本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一类课程”动物生理学项目(2006-17)资助。

“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方案

“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方案 (2010年秋季学期使用) 一、课程说明 “跨文化交际”是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统设课中开设在第三学期。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4.5个学分。 本课程通过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提供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意识到在同外国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会因文化差异引起种种误解,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质量。 二、考核方案制订依据 考核改革方案的设计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说明”以及本课程目前所使用的多种媒体教材为依据。这些教材包括:文字教材《跨文化交际》(顾曰国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跨文化交际导学》(杜亚琛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高级英语系列录像–视听指南》(诺尔曼?普里查德、刘黛琳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年出版)、录象教材《跨文化交际》,(诺尔曼?普里查德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社1999年出版发行。共4讲,每讲25分钟);以及《跨文化交际》个人助学版光盘和网络版光盘(徐琰设计并主要制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4年出版)。 三、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二者均采用基于网络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终结性考试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上考试系统”进行。 形成性考核旨在促进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地方电大辅导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终结性考试旨在检测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本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学生必须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个部分中分别达到合格要求,才能达到该课程的合格要求。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能力、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发展,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使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进步程度、健身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得到全面、客观、准确、统的评价,现将公共体育课的考试评价标准统一制定,使教师考有所据,学生应试有章可循。 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检查每位公修体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避免考试中教师的主观意念过重的现象,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实行教、考分离,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体育课技能考试成绩则由其他教师进行考试评定,最后二者成绩之和就是字生的体育成绩。 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可以让学生们给自己的体育健身能力、健康状况准确定位,可以纵向、横向的和全校的每位学生进行卜匕较,及时发现不足的地方,以敦促学生努力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1学生成绩组成(100分) 1.1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30分) 1.2技能成绩(70分) 2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评价标准(共30分) 2.1出勤状况

1、个学期中每迟到、早退一次扣5分,累计四次和四次以上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为0分。 2、一个学期中每旷课一次扣20分,累计二次和两次以上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为0分。 3、一个学期中体育课缺席(含事假、病假)次数占实际总授课时数的三分之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为0分。 4、没有上述行为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不扣分。 2.2课堂学习的态度、遵守纪律情况(20分) 1、优秀(20-18分)上课学习态度箝、目的明确、练习主动积极,能吃苦耐顽强进取,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2、良好(17-14分)上课字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练习较为主动积极,较能吃苦耐劳、顽强进取,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3、一般(13-8分)上课学习态度般,能按照要求完成练习,但不够主动积极,不太能吃苦耐劳,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与他人合作能力一般,学习效果一般。 4、不好(7-0分)上课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明确,练习不主动积极,不能吃苦耐劳,不服从指挥或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不尊敬师长、不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2.3学习的进步程度(20分)

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理念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由校情、教情、学情形成了新的办学目标:以和谐求稳定,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质量,以科研求提升。构建品牌学科、品牌教师、品牌学生三位一体的品牌学校。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实现目标靠的是认认真真地思考,脚踏实地的工作,我们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要求是:教育要有新理念,管理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教研要有新方法。这一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贯彻实施2003年下发的《沈阳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提升质量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我校教学质

量提升行动计划。开创了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采用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各有所得。 3、对控辍工作坚持长抓不懈,近年来,学生辍学率一直控制在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 近年来我校区教育局师德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提高领导干部对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和高尚的品德联系在一起的,高尚的品德既是教师为师的根本标志之一,又是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有效保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我校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专业教育质量,为“黄岛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目标与任务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三、基本内容 (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一下三条:学生素质要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1-2种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要掌握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信息和控制等理论知识,对掌握典型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1-2种技能。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及效果综述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能力、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发展,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使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进步程度、健身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得到全面、客观、准确、统的评价,现将公共体育课的考试评价标准统一制定,使教师考有所据,学生应试有章可循。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检查每位体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避免考试中教师的主观意念过重的现象,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实行教、考分离,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体育课技能考试成绩则由其他教师进行考试评定,最后二者成绩之和就是字生的体育成绩。 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可以让学生们给自己的体育健身能力、健康状况准确定位,可以纵向、横向的和全校的每位学生进行卜匕较,及时发现不足的地方,以敦促学生努力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体育课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体育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

课程应实现的课程目标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我校《学生成绩考核和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体育课的实际情况,特拟订体育课成绩考核暂行办法如下: 一、体育课是学生必修课程,必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除教师及时教育外,并记录在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 二、体育课按规定为考试课程,其考试项目和标准,由体育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并在学年初向学生公布。 三、体育课身体素质测试安排在每学期期中进行,专项技能考试安排在各项教学进度的最后一周进行,在期末其他学科考试开始前一周进行体育理论考试。全部考试完毕后由任课教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四、考核与评价 1.体育选项课是必修课,一、三学期为考查,二、四学期为考试科目。体育课成绩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定方法进行,体育课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 2.成绩考核管理办法:根据教学管理有关规定,体育课成绩考核作如下规定: (1)学生上体育课每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病假一次扣2分,事假一次扣3分,旷课一次扣5分(病假需有校医诊断证明,事假需有辅导员准假条)。

H专升本改革_关于推进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通知

关于推进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学校试点本科课程考试方式改革。请各 二级学院(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部)应高度重视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成立课程 考核方式改革领导小组,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 案及实施细则,各教学单位必须选定1-2门课程精心设计,试点改革。 ?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一致,坚持学习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并符 合学校实际。 课程考核改革可以通过多途径、多形式进行,如创新考核方式, 构建多元考评体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精 选考试内容,科学命题,优化题型设计和评分标准等。无论采用何种 途径与方式,都不得降低教学要求。 ?申报与实施程序 1.实施考核改革的课程,须经过该课程基层教学组织成员充分讨 论通过后,填写《湖北民族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申请表》(附件1),

交所在院(部)审批,于2019年9月27日(第5周星期五前)报教务处备案后实施。 2.经审批通过后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应于开课后公布给学生,具体执行中如有调整或变更(变更程序同申报),任课教师应及时告知学生(包括课程考核形式变化及取舍、频次增减、时间调整及每次考核成绩的权重调整等)。同时,相关书面课程考核方案须留存课程所在学院(部),以便日常教学管理和检查。 ?加强监督管理 各二级学院(部)应对参与考核改革的课程加强跟踪指导和过程管理,对其实施方案、考题内容、试卷及成绩分析报告等情况要进行严格审查,对其考试改革实施方案的科学性、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要进行客观评价,避免改革流于形式。参与考试改革的课程,应在考试结束后,及时进行考试分析及总结,形成总结材料。 附件: 1、湖北民族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申请表 ?《××》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湖北民族大学教务处 2019年9月6日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2012年3月中旬以来,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研组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已成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中等职业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改两年以来,我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我组该项工作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机电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一下三条:学生素质要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1-2种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要掌握机电技术必需的应用机电、电气、信息和控制等理论知识,对掌握典型机电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机电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1-2种技能 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机结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导向。项目教学则可以通过工作任务、项目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讲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相对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任务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实施,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1. 确定教学项目,明确工作任务 项目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教师要根据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的工作岗位,根据教学进度设计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项目活动,以任务的形式提前交给每一位学生,并简明地向学生介绍所选项目的种类、性质、内容以及本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即为学生在本项目的学习成果。 学生在仔细阅读了这些项目和评价的要求后,就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一些基本工具,正确分析教学项目、明确任务,并写出本项目的工作计划。 2. 学生实施项目,尝试完成任务,教师辅导 教师在提出某个项目设想前要对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理论知识,通过对项目内容的介绍和对工作任务的提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下来,按照学生讨论制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分组实施。一般以2~3人或

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根据高职教学建设和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深化我系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着重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考试考核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考试考核的改革以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为指导思想,通过考试考核的改革使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要求 1.考试考核的改革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手段,便于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2.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倡采用综合测试、应用答辩、设计答辩、写论文、调研报告、开卷考试、现场技能操作、上机操作、实验测试、产品设计制作、作品制作、竞赛等形式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的考核方式,力争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检测考核,讲究实际效果。 3.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学生上课考勤、回答问题等列入考核范围,并在考

核分数中占相应比例。 4.重视考核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意见反馈。任课教师要对考核后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考核效果与提高考核水平。 5.新的考核方式需经教研室审核后上报系教学办公室批准并备案。 三、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选择参考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情况,选择适合本课程的要求与特点,且能充分全面衡量和检验出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能力的考核方式。参考考核方式如下:1.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传统试卷考核的方式,并与平时学习情况、个人表现等结合起来的考试方式。也可创新其他方式进行考核。 2.实践课程:可以选择采取现场技能操作、上机操作、设计答辩、实验测试、作品制作、产品制作、竞赛形式等方式,或者采取理论测验与上述操作结合起来的方式,或者实际操作与平时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的考核方式。 3.考查课:可采取试卷考核、大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上机操作、现场技能操作、答辩、实验测试等方式与日常表现结合的考核方式。 4.选修课:可采取试卷考核、大作业、上机操作、答辩、实验测试等方式与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采取顶岗考核答辩、毕业设计、毕业答辩、预就业考核等考核方式。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进行其他方式的改革试点。 四、具体实施程序 计划进行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填写《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申请表》提出申请,不进行笔试的课程,要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考核目的、考核内容、具体实施步骤、评分标准等,于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报告.doc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报告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报告 新课程改革已经风风雨雨的整整走过了三年,三年来的新课改是怎样走过来的,给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什么,在此进行总结回顾,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有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扎实开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三年来的课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我们学校于XX年7月组建后,7月份进行了南北二区一年来课改工作的回顾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课改实施方案。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理念先行、机制保障、校本研训、改革评价、设备投入、反思改进的工作思路。一、理念先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它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课程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改的灵魂,它包涵了三层意思:1、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过程与方法及实践体验。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师德培训和每周一的教师工作学习例会进行学习、宣传、谈体会、写心得、小组交流、大会交流,并利用周六下午多次召开专题会、报告会,先后两次邀请嘉兴教育研究院书记朱建人来校作报告,今年暑期结合师德培训在全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校教师明确上述理念,内化成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从而指导新课改实验工作。二、机制保障做好课

改工作,需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制订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1、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全校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2、制订了课改实验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学科组也分别制订了学科课改实施方案。科学组还申报了市课改实验基地学校。3、制订了学生的评价细则,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设计了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家长联系卡。4、制订了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细则,并在细则中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5、制订了学生评教办法。6、制订了校本研训制度。7、制订了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和奖励办法。三、校本研训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导,有了新的理念,课改就有了源动力,但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能力是课改能否顺利开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最基础最根本性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会使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狠抓校本研训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