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府办〔2005〕27号

印发《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市经贸局《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五月十日

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我省九大支柱产业竞争力的调研,完成了《广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并颁发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粤府〔2005〕15号)、《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改版)》(粤府办〔2005〕15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提高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意见》(粤发〔2005〕5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经贸局组织开展了我市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的调研。为了进一步将省、市调研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并转化应用,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推动东莞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和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更高效率的产业资源配置结构、更为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协调发展的产业区域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优化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工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从加工制造业基地向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

二、基本思路

—2—

(一)全面落实《东莞市工业结构调整方案》(东府函〔2002〕33号)、《东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方案》(东府办〔2003〕59号)和《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东府办〔2004〕67号)等产业政策,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优化调整存量结构,调控提升增量结构,推动我市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从外源型为主向内外源并重型转变,从总量优势型向总量与效益并重型转变,从趋同性的传统市场产品为主向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潜在特色产品转变,从简单加工装配向深度加工和全过程设计制造方面升级。

(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根据《关于确定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通知》(东府办函〔2005〕34号),我市工业支柱产业优选划分为三大类八大产业。第一大类是优势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两大产业,其竞争力的提升要立足于做“精”做“深”,重点提升产业核心技术能力;第二类是特色支柱产业,包括纺织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食品饮料制造业五大产业,要立足于做“强”做“名”,重点要提升自主技术水平和培育发展原创产品品牌;第三类是新兴支柱产业,主要是化工制品制造业,要立足于做“大”做“全”,重点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集团以及优化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清洁环保的“绿色化工”。

(三)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充分发挥东莞区位优势,调整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加强政府协调规划,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建立、完善兼

—3—

顾产业共性和行业个性的产业政策体系,坚持引进、吸收、创新并举,大力推动产业发展集群化,加快发展产业支援服务业,形成特色明显、分工细化、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产业新格局,提升东莞工业产业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东莞城市化和工业化和谐协同发展。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我市工业产业要实现如下各项总体目标:

1.年工业增加值达2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2.年出口总值达745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

3.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万元/人?年以上;

4.科技进步对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5.工业产品在全省市场占有率提升到1.5%以上;

6.工业产业竞争力优势参数提升到1.0以上。

(二)工业支柱产业分类目标 

1.优势支柱产业分类目标。到2010年,要达到如下主要目标:

①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28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②占全市产业份额从2003年的51.8%增加到2010年的55%以上;

③资金产出率从2003年的1.71提升到2010年的2.5以上;

④在全省市场占有率从2002年的10.6%提升到2010年的—4—

13%以上;

⑤产值利税率从2003年的3.2%提升到2010年的5%以上。

2.特色支柱产业分类目标。到2010年要达到如下主要目标:

①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1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0亿元,年均增长18%;

②占全市产业份额从2003年的21.1%增加到2010年的22%以上;

③资金产出率从2003年的1.15提升到2010年的1.8以上;

④在全省市场占有率从2002年的12.83%提升到2010年的15%以上;

⑤产值利税率从2003年的5.14%提升到2010年的8%以上。

3.新兴支柱产业分类目标。到2010年要达到如下主要目标:

①工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0.4亿元,年均增长21%;

②占全市产业份额从2003年的2.4%增加到2010年的4%以上;

③资金产出率从2003年的1.07提升到2010年的2.3以上;

④在全省市场占有率从2002年的5%提升到2010年的8%以上;

⑤产值利税率从2003年的6.85%提升到2010年的10%以上。

四、战略重点

(一)提升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1.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一是重点发

—5—

展包括笔记本电脑、TFT-LCD显示器和激光打印机等在内的高端计算机整机产品,重点开发智能家电、网络电视、多媒体移动终端等3C融合产品和其他新型计算机产品,巩固提高我市已有一定优势的计算机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磁头、机箱、硬盘和软盘驱动器、微型马达、主板、准系统产品等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二是重点发展以片式元件、半导体分立器件、敏感元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新型电源为重点的新型电子元件产品,重点突破手机配套元件产品及其技术瓶颈,发展配套适用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类和数字电视集成电路,发展OLED、LCOS等新型显示器件和高速光通信器件。三是大力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重点开发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数字音频、数字液晶电视系列产品,加快发展3G移动通讯、数字家电等。

2.在松山湖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建设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开发公共平台。主要包括电路设计与实验中心、电子产品标准研究与测试中心、嵌入式系统及软件开发实验室、电子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技术实验室、新型电子材料开发实验室、绿色化电子元器件技术实验室、微波与无线通讯研究中心等七大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为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提供技术资源共享,提高开发效率,并发挥中介咨询和技术合作、培训推广等职能,使之成为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应用性和开放性科研创新模式的探索平台,以及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科技集成中心。

3.制订并实施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植根工程”计划。加强与电子信息跨国企业集团的交流联系,重点引进大型企业项—6—

目和高科技人才,尤其注重引进那些有利于补充和提升产业链薄弱环节、配套产业技术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跨国企业,制订优惠措施吸引跨国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4.在现有市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市科技三项经费和科研发展基金中细化设立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专项,加大政府对科研技改的资助、支持力度,每年重点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性技术项目,拉动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同时吸引高层次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来莞开展科研创业。

5.培育发展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镇,积极向省信息产业厅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申请增挂国家级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牌匾,推动产业招商和产业集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提升我市电气机械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1.我市电气机械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一是电机和电工器材制造方面,重点发展智能化电机及系统、步进电机、汽车专用电机、电子通讯及信息家电用微型电机、出口用高效电机,开发汽车工业用集束电线群、计算机模块和电子通讯设备用连接线、交联电缆、专用漆包线等;二是通用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方面,重点发展数字化控制装备关键技术和现代模具制造与快速成型技术,包括高速精密直压注塑机、比例变量泵塑料注射成型机、微型精密注塑机等塑料加工系列产品,开发生产纺织服装、鞋业、玩具、家具、食品饮料等特色支柱产业生产配套所需的加工制造

—7—

专用设备、专用模具和机械基础件、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纸箱纸板机械以及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等环保设备;三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方面,重点发展楼宇自动化、物流仓储配送自动化等智能化、专用自动化仪表,发展电表、水表、煤气表等远传表集抄系统、汽车用电子仪表、GPS以及高精度数码相机、高速精密复印机和印刷机、数码复印机、高速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

2.依托我市重点镇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建立我市电气机械制造业升级示范区,加强产业规划和区域经济协调联动,完善技术支持平台等产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3.推进产业联动,重点推行电气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市电气机械制造业竞争力。

4.加快培育发展汽车配件产业,积极承接广州汽车工业的配套辐射。在区域布局上,重点考虑东部工业园、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以及虎门、寮步等镇区设立汽车电子集群区和汽车配件工业基地,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集中引进一批国内外汽车配件生产、加工企业,逐步做大汽车配件工业。

(三)提升我市特色支柱产业(包括纺织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食品饮料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1.我市纺织服装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一是服装加工制造业要重点引进高精尖服装设计、出样和服装加工设备,以服装设计为龙头发展高附加值的西装、时装、衬衫、休闲装和童—8—

装系列,重点提升虎门女装和大朗毛衣,大力发展能彰显文化、时尚、品位的多元化品牌服饰;二是毛纺织业的横机毛衫要重点开发具有保健调养功能、轻薄舒适型、安全环保型等功能型产品,实现产品功能化、时尚化;三是针织和棉纺业要重点发展功能性生态针织产品,加大产业用、装饰用针织品的投入开发力度,拓展汽车、家居、玩具、家具、装饰等应用领域,开发新型织造技术、电子提花技术,推广应用电脑筒子染色设备、新型高速整经机、浆纱机等新型设备,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四是印染行业重点发展绿色环保生态新纤维产品、交织混纺面料,推广采用电脑设计、电子分色、电子制版等电脑自动控制系统,推广气相漂白、纳米阻燃、抗菌整理、数码印花等先进技术,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印染纺织品。

2.我市造纸及纸制品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重点提高牛皮纸箱板、高强瓦楞原纸、中高档文化办公和生活用纸、涂布白卡纸等主导产品的技术含量,并向品种系列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生产涂布机浆印刷纸、薄膜涂布胶印纸、液体食品包装纸板及容器、细瓦楞纸板、纸箱及全蜂窝纸箱、彩盒等新品种,加强废纸再生产应用及新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新型造纸清洁生产技术等。

3.我市食品饮料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高档精制糖、南方亚热带果汁饮料、茶饮料、乳饮料、功能性运动性饮料以及啤酒新产品,重点开发优质高档酱油、高档蚝油、复合调味品、高活力新型酶制剂及功能性发酵制品,推广机榨法或水浸出法工艺的花生油加工技术,开发低糖、低脂及功能性糖制

—9—

食品、糕点和饼干,开发具有特殊功效因子、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保健食品、老年食品、儿童食品及旅游休闲方便食品等。

4.我市家具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重点推广家具生产设计CAD技术及企业信息化改造工程,全面普及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及18000职业安全管理技术标准,重点开发生态环保家具及绿色原辅料、高档时尚家居系列、办公家具、纸家具、便携式家具以及特殊功能性家具等;重视吸收家具时尚潮流和文化元素,提高设计水平,做到产品功能化、时尚化、品牌化、系列化。

5.我市玩具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重点开发推广玩具CAD设计技术和新型玩具环保安全技术,大力推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技术体系,发展电子玩具、成人玩具、儿童益智玩具以及应用新型安全环保型材质的玩具产品,重点开发手持式、便携型电子游戏机、电视游戏、网络游戏等互动式玩具产品等。

6.针对我市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分布特点,规划建设我市沿海片纺织服装产业带和丘陵、埔田片毛纺织产业带,发展一批以纺织、服装、毛织、玩具、家具、造纸、食品饮料等制造加工、贸易出口为特色的专业镇,分别设立以加工出口为主的OEM加工区和以品牌制造为主的ODM品牌开发升级示范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建一个玩具主题乐园。

7.我市特色支柱产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消耗型产业,要利用好省定政策推行产业转移工程,选择我市周边交通便利、土地和劳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双方建立互补性战略合作联盟,—10—

把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和高耗能企业适度向外转移,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我市特色支柱产业竞争力。

8.制订我市特色支柱产业重点技术改造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以嵌入技术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我市传统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产品线向高端发展,特别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特色支柱产业之中,提高产品的功能、质量、精度,改进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我市特色支柱产业的持续竞争力。

9.在我市纺织服装、家具、玩具制造业中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电子商务计划,并制订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应急工作方案和行业信息预警机制,加强产业损害调查工作。

10.建立我市食品饮料制造业安全质量准入制度,尽快研究制订我市食品饮料的生产工艺技术质量标准,建立我市食品饮料安全检测中心,加强对我市传统特色食品饮料的安全质量检测,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开发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系列,支持本土知名核心食品饮料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形成食品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东莞制造绿色食品”这一区域品牌。

11.在我市水乡片规划建设一个生态造纸清洁工业基地和一个废纸收购批发市场,在虎门港设立纸浆和纸制品中转储运仓,积极研究与河源、博罗等地合作投资开发建设一个速生林纸浆一体化生产基地。

(四)提升我市新兴支柱产业(化工制品制造业)竞争力的

—11—

战略重点

1.我市化工制品制造业重点发展的技术和产品。按“基础化工原料——基本有机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的链条构建、完善全市化工产业链,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汽车用化学品、建筑和家居用化学品等新领域精细化工,如汽车、家具高档涂料生产技术、辐射固化涂料生产技术和高固体份涂料生产技术,开发合成树脂、变性淀粉新品种、有机硅深加工产品、氨基酸、酶制剂和新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以及环保型、健康型、功能型的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2.制订我市化工能源重点招商引资计划目录,成立专门的化工招商引资专家组,加强对国内外知名化工能源集团的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促进产业配套对接的大型化工能源项目。

3.依托虎门港设立我市化工清洁生产工业示范基地和化工物流基地,形成一个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进出口、环保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身,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一体化管理的综合化工清洁生产示范基地。

4.在全市化工行业推行环保清洁生产工程,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培植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示范企业,鼓励现有化工企业入园经营,并通过引进先进节能的清洁生产工业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生产生态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工产品,限制和禁止生产污染严重的化工产品,强制性设立统一规范的“三废”处理系统,使用无废或低废工艺实行全程清—12—

洁生产。

(五)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1.我市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继续做大做强通讯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成长性高的产业,积极培植机械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配套作用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化通用数控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电子整机装嵌设备、环保防治专用设备、汽车用维修配套设备,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的金属铸锻造模具和塑料用模具,高速、重载、精密特种轴承等,发展专用特种汽车及轿车机电零配件,特别是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车用轴承、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气分配和电子导航系统、汽车电子仪表等。

2.充分整合利用我市汽车相关产业的现有资源,积极发挥我市制造业技术优势,加大轿车及特种车技术项目的引进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发展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尤其是要重点支持、协助虎门金星宝腾汽车整车合资项目获取轿车生产资格。

3.市相关职能部门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东府办〔2004〕67号),大力推进和实施装备制造业六大工程;市经贸部门要负责做好我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六)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及新材料工业 

1.我市生物医药工业要重点引进开发利用重组DNA技术和

—13—

原生质融合技术改造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产品的生产菌种,开发预防、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稀缺中药材,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

2.我市新材料工业要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材料、电子浆料及新兴工业涂料、精细化工材料和新型建材等产品,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加工处理技术和工艺配方,特别加强对基础化工原料和金属材料工艺的技术研发攻关,支持我市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充分发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在我市工业发展中的核心辐射作用,协调规划设立我市生物医药工业园区和新材料工业园区,制订优惠政策措施,以招商引进为重点,以产、学、研联合开发为手段,促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找准我市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工业技术的突破口,加快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开拓我市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工业“中场产业”,为我市工业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政策措施

(一)以“三高”目标为取向,不断优化我市工业产业结构 “三高”是指我市产业间结构要向高增长行业倾斜,产业内结构要立足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和落后环节,产业链结构要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要实现“三高”目标,一是要重组调整存量结构。经贸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要求,会同市发改、外经贸、环—14—

保、工商等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录指引和具体实施细则,采用政府牵头、政策主导、市场调节、行业自律、企业配套的形式,进一步重组和调整优化我市现有工业存量结构,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模式逐步淘汰一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项目,腾出发展空间支持高增长、高技术、高效益的产业发展。二是优选调控增量结构。可考虑设立东莞市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专家和行业权威担任顾问,由市领导挂帅,统筹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加强对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纳一批工业专才,专门负责对我市工业发展战略的长期研究和政策的组织落实工作,制定发展目标、产业投资指引、产业布局规划、配套政策措施,专责跟踪重点项目建设和龙头大企业的招商引进工作。

1.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以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企业地区总部、研发和核心技术为重点,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立足于自身发展和引进吸收相结合,力争催生一批集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大型高新科技企业集团,以点带面,辐射推广,以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和带动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

2.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我市适度发展重化工业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必须要结合东莞城市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实际,有所侧重和保持适度,在产业方向上要重点向装备制造

—15—

业和精细化工倾斜,在区域布局和分工上要紧紧依托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和虎门港,引进高科技、高效益和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化工业企业项目;在产业链上要进一步向高附加值的物流、研发两端延伸,重点引进重化工业企业技术项目及研发机构,引进重大关键性重化工业技术。通过加快适度发展重化工业,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工业轻重比例结构,有效提升我市工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3.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市经贸部门要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04〕108号)的精神,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和发挥市场力量,结合我市工业产业分布特点,依托重点镇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项目,科学合理规划,支持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带和专业特色名镇,做好产业技术创新试点推广,加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大力推动我市工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在产业集群内逐步建立创新服务“一个”平台和产品检测、技术开发、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商贸与物流“五个支柱”,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布局。

4.加快扶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按照《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东莞市工业商贸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东府办〔2004〕60号)精神,通过对被认定的龙头企业在配置市场资源、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名牌战略、开展技术进步、引进和培养人才、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榕树”效应,推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建立高效的分工协作体系,进一—16—

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我市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

5.进一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的意见》和《东莞市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东府办〔2004〕10号),集中力量培育、支持、保护和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驰(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我市特别是工业支柱产业领域要积极创建区域品牌、集体商标和企业名牌,逐渐形成产品、企业名牌与区域、行业名牌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重点大力提升“东莞制造”这一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促使我市名牌队伍的规模和结构与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体要求相适应。

6.积极推进工业本土化进程。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推动我市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48条意见,并结合自身的职能进一步制订细化配套措施。市经贸、工商、外经贸、民营办等部门还要进一步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拓宽我市工业投资渠道,提高工业投资质量,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强与外资企业合作,加大消化、吸收和创新力度,培育一批本土的民营企业集团,鼓励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扎根东莞,形成民营制造业加快发展壮大、外资制造业扎根长远发展的工业本土化局面。

(二)以掌握制造业核心技术为目标构建我市产业技术创新 

—17—

体系 

1.加快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研究体系。一是市科技、经贸等部门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一个以企业研究与开发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知识产权、产品开发、小试、中试、工艺创新等环节的投入,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企业和个人的R&D投入热情,鼓励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产品注册创业。二是要进一步制订我市重点自主技术开发目录和支柱产业技术引进目录。市经贸、科技部门要集中有限资源把支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研发的重点放在支持自主实用技术的开发上,力争在工业产业的重点技术领域上有所突破,吸引国内外跨国企业集团及其研发机构和科研部门进驻东莞,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及其研发力量,实现在“技术、人才、项目、资金”四个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2.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建立我市科技服务体系。市科技部门要研究设立我市有形科技市场和网上虚拟科技市场,进一步加大科技专利技术成果的引进、交易和推广转化应用力度,进一步充实和利用我市理工学院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重点,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转化实验室和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推动科技中介、试验、项目前期研究和孵化、创新知识产权化、反求工程专业化等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以专业特色镇为依托,围绕我市八大支柱产业,建设一批区域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现有技术服务平台为基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设集中配套的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

—18—

3.实施企业信息化和知识产权及技术标准战略。全面推行企业信息化工程,充分利用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组织落实一批企业信息化重点项目,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应用平台,大力发展企业信息化中介机构,推行电子商务计划,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重抓好支柱产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工作,进一步发展专利代理机构,建立我市专利预警、维权组织和援助机制,加强和规范知识产权执法。以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市为契机,加快实施我市技术标准战略,加快我市特色行业和支柱产业重要标准的集成和研究,建立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动态数据库,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标准化咨询服务和分析评价,促进我市企业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保持竞争优势。

(三)提升对外经贸技术合作层次,增强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1.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根据我市工业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围绕工业支柱产业特别是高增长、高增值、高效益产业的发展,以“产业转移、企业合作、技术引进”三位一体的模式,不断加强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制订产业投引资指引,引进项目要根据项目资本、技术含量、环保、耗能、用地、产业关联、行业前景等多项标准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统筹和建立健全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推动我市外源型经济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

—19—

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想方设法确保重点引进项目的用地、用电和用工需求。

2.积极开展区域经贸技术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引导我市工业企业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区位、信息优势,采取多元化低成本扩张方式,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走出去开拓国际大市场;鼓励扶持我市工业企业加强与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我市工业企业 

1.积极实施“四个一”工程,支持我市工业龙头企业上市做大做强。一是要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的通知》(东府〔2003〕114号)和《关于大力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东府〔2004〕167号),按照“优选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引导和鼓励我市工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两自”企业进行改制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优势,加快做大我市工业支柱产业,做强工业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利用我市资本市场实施企业并购重组,支持我市工业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管理、人才和资本优势,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同时逐步向产业链两端渗透,实施具关联性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并购,实现跨越式—20—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深精修订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 圳市人民政府令第深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的决定》已经市政府六届五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市长许勤 2016年11月12日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城市更新活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土地、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城市更新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是指由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主体对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内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区域,根据城市规划和本办法规定程序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 (一)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亟需完善; (二)环境恶劣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三)现有土地用途、建筑物使用功能或者资源、能源利用明显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影响城市规划实施; (四)依法或者经市政府批准应当进行城市更新的其他情形。 第三条城市更新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统筹、节约集约、保障权益、公众参与的原则,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 第四条城市更新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更新实行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制度。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是管理城市更新活动的基本依据。

城市更新年度计划应当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第五条城市更新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分别由市、区政府、土地使用权人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主体实施。 第六条市、区政府应当保障开展组织实施城市更新的工作经费,对城市更新项目提供适当的资金扶持。 城市更新涉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当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相应的项目资金。城市更新涉及政府投资项目的,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实施。 第七条市规划国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城市更新工作,依法拟订城市更新相关的规划土地管理政策,统筹城市更新的规划、计划管理,制定城市更新相关技术规范,组织制定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负责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回和收购工作。 第八条各区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组织辖区内城市更新用地的整理,组织辖区内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和市政府确定由其实施的拆除重建类更新项目的实施,对功能改变类和其他拆除重建类更新项目的实施进行协调。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拟定城市更新相关的产业指导政策,统筹安排涉及政府投资的城市更新年度资金。市财政部门负责按照计划安排核拨城市更新项目资金。 各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在各自职能范围内为城市更新活动提供服务并实施管理。 第二章城市更新规划与计划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海政办发…2006?81号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教育局 2006年海门市初中小学幼儿园 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市政府原则同意教育局?2006年海门市初中招生工作意见?、?2006年海门市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六年七月六日

2006年海门市初中招生工作意见 (市教育局 2006年7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各项招生政策,切实加强招生管理,努力规范招生行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适应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规范、稳妥、有序地做好初中招生工作。 二、招生计划 今年全市初中共招初一新生14090人,保证全市所有应届小学毕业生入学。 1、公办初中及承担政府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初中招生计划数为本校施教范围内的全部小学毕业生数。 3、业余体校面向全市招收体育特长生25人。 三、招生办法 1、乡镇初中的招生 (1)招生对象: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本乡镇(含江心沙农场,下同)行政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 (2)乡镇初中施教范围为本乡镇行政区域。行政区域内有两所以上初中的,施教区划分由乡镇政府研究确定,并报教育局备案。

(3)乡镇初中在乡镇政府主持下做好招生对象的审核、录取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发放等工作。 2、市区初中的招生 (1)施教范围 市区初中(东洲中学、海南中学、海中附校)的施教范围为瑞江路以西、海兴路以东、南海路以北、海门河以南区域,东洲中学开发区校区的施教范围为原开发区初中的施教范围。 (2)招生对象 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市区初中施教范围内的应届小学毕业生(2004年1月1日后迁入的须符合市政府海政发【2003】114号文件所规定的户籍准入登记条件)。具体分两种对象: 第一种:“两证”齐全的,即户籍和房产证都在施教范围内的(须本人或父母亲的房产证,下同); 第二种:户籍在施教范围但没有房产证的。 (3)招生学校及各校施教范围 第一种对象施教范围 东洲中学: ①日新河以东,瑞江路以西,海门河以南,人民路以北; ②师山路以东,日新河以西,海门河以南,解放路以北。 海南中学: ①人民路以南,南海路以北,海兴路以东,瑞江路以西; ②解放路以南,人民路以北,江海路以东,日新河以西。 海中附校: ①海门河以南,解放路以北,江海路以东,师山路以西; ②海门河以南,人民路以北,海兴路以东,江海路以西。 第二种对象施教范围为海南中学。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常政办发…2011?67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建设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 展实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我市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为推进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和《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我市制定了《常州市建设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确保高质量完成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常州市建设江苏省职业教育 创新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

验区建设方案》,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现就我市建设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对接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一核八园”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发展能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能力,为常州“四城建设”、“两个率先”、建设和谐幸福社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性、保障性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形成高、中等职教配套衔接、一体化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创建10所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和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为标志的一流职业学校,建立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学校布局、专业结构和教学体系,全面达成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标准,为常州建设中国职教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实现我市创建任务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八个方面的创新: (一)创新职教发展方式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府办〔2005〕27号 印发《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市经贸局《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五月十日

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我省九大支柱产业竞争力的调研,完成了《广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并颁发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粤府〔2005〕15号)、《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改版)》(粤府办〔2005〕15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提高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意见》(粤发〔2005〕5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经贸局组织开展了我市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的调研。为了进一步将省、市调研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并转化应用,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推动东莞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和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更高效率的产业资源配置结构、更为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协调发展的产业区域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优化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工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从加工制造业基地向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 二、基本思路 —2—

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东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1996年5月24日东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噪声的管理,减少和控制噪声污染,创造安静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环境噪声,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规定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东莞市行政区域范围。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噪声质量。 市环境保护部门是对全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并负责对生产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协助市环境保护部门对生产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火车,船舶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工业产品噪声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 各环境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应设立投诉电话,当接到检举、控告后,应派员到现场对责任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进行处理。 直接受到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排除噪声污染的危害。 第六条环境噪声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派员进入造成噪声污染的单位和场所依法进行检查,被检查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部门有义务为其保守技术和业务的秘密。 第七条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各类适用区域,具体划定各类环境功能区,并做好经常性的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第八条对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维护安静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章生产经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政办(2008]12号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经济 社会管理权限决定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陵各单位: 现将《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第29号令)转发给你们,各镇、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下放审批项目和管理权限的对接运作工作,所涉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市对口部门衔接,积极稳妥地抓好审批项目的接收、落实,合理地归并到审批科室,明确审批条件、程序,建立审批责任制,确保本轮下放项目与当前“两个集中”工作统一布置,统一实施。 特此通知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0八年三月十七日

芜湖市人民政府令 第29号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于2007年11月9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00七年十二月十日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 为促进县、区经济发展,参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宁国等试点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07]28号),结合本地实际,市政府决定,在以下领域扩大县、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参照执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宁国等试点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 (一)下列由市直相关部门审核转报省直相关部门审批的事项,市直相关部门或其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窗口在收到县、区政府(或县、区政府相关部门)的书面申请后不再审查,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相关转报手续。县、区政府(或县、区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相应审核责任。 1.申请使用国家和省级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安排本级各类财政性资金,采用直接投资(含通过各类投资机构)或以资本金注入方式,建设按规定应由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省政府或省发展改革委管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或转报省政府或国家发展改革委。 3.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所有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项目、限制类项目,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或转报。

xx人民政府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

xx人民政府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本单位经费的正常运转,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的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审批制度,保证财务收支平衡 坚持“量入为出、量财办事、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不断优化收支结构,严格控制会议费、接待费、旅差费、邮电通讯费、公物购置费、汽车燃修费等弹性支出。 1、进一步完善财务审批制度。执行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所有开支凭证需由科室负责人证明并经分管领导审核签呈主任审批;财务人员必须及时向主管财务的领导报送财务月报表、年度报表。超出年初财政预算的费用支出,必须先编制预算,经主任审核并呈有关市领导审批,落实资金来源后,方可执行,以保证财务收支平衡。 2、控制会议费开支。各部门应按照少开会、开短会,

从紧从严控制各类会议,经批准召开的会议应实行“会前预算、财务审核、会后审批、财务拨款”的管理办法,要按规定附会议通知文件,参加会议人员名单,会议结算清单和会议费发票。 3、压缩接待费的开支。接待工作实行“三定”即定规模、定标准、定地点,接待费用支出,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新修定的接待制度办理。接待处招待费支出需经接待处负责人证明、分管领导审核后签呈主任审批。接待费必须当月结清,其中较大型的接待,活动结束时就应结算清楚;一些非党政的接待,若能按部门分摊就得分摊给部门,以减少接待费的开支。 4、加强旅差费的管理。坚持按(南财[2011]86号文)《xx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规定》的规定执行,旅差费包括住宿费和车(船)费机票不包括图书资料,音像制品以及其他办公费用。其他费用确因公务需要开支的,应按有关规定报支,不得合旅差费中报销。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佳政办发〖2000〗76号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佳木斯市退耕还林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佳木斯市退耕还林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施行。 二000年九月二十七日 佳木斯市退耕还林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快退耕还林进程,防止林地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佳木斯市行政区域内(不含森工系统、农场总局系统管辖范围)国有林场、集体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国有(集体)农、畜牧场、集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他有林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退耕还林地范围: (一)1981年稳定山权林权以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林权证后,?现已被非法侵占的国有林地; (二)1979年以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从国有林地中划给乡(镇)、?村集体经济

组织及其他单位用于造林的宜林两荒至今未造林或造林未达到有关标准的; (三)依法取得国有林地使用权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单位及个人用于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蚕场、参场、果树场、采矿场(点)、养殖场、畜牧场、药材基地、挖沙取土和战备时期划出的战备点等现已改变审批用途的宜林地; (四)违反林业规程,以熟化土壤方式开垦的林地; (五)超15度坡耕地。第四条依照佳木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1994年以前开垦的坡度在25度上的林地、坡耕地和1994年以后开垦的林地,2000年内全部退耕还林、还草。1994年前开垦的20--25度林、坡耕地,2005年前全部退耕还林、还草;1994年前开垦的15--20度林地、坡耕地,2010年前全部退耕还林、还草。第五条各地要实行退耕还林责任制。退耕还林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制定还林规划,做到责任、时间、地块、苗木、资金落实。并由所在地的县(市)级以上民政府下达退耕还林责任通知书,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执行。退耕还林地要设立永久性退耕还林标志。 第六条1979年以来从国有林地中划给乡(镇)集体用于造林的宜林两荒(荒山、荒地),现已造林并达到国家造林标准的,林木归造林者所有。另有合同规定的,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现已造林未达到国家造林技术标准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植。未造林或改变林地用途的,对已颁发的林权证依法注销,林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归国有,林业部门用于造林。 第七条利用被侵占国有林地耕种农作物或从事其它生产经营活动的,由林业部门依法收回林地。建立林地有偿使用制度,签订合同,确定权利义务,有计划、分期、分批退耕还林,最长期限不得超过2010年。原耕种者享有承包造林优先权。 第八条依法使用国有林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现已不再继续使用或已改变原审批用途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法收归国有,用于造林。 第九条退耕还林鼓励个体承包,将植树和管护任务长期承包到户,实行责、权、利挂钩。国家保护承包造林者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1+7文件)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东莞市委员会文件 东委发〔2009〕11号 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 (2009年5月22日)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方针,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快我市社会工作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是建设文明东莞、和谐东莞的战略任务 社会工作是一种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工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显著标志。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实践证明,社会工作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极其显著的功效。党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基本建成社会工作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建设文明东莞、和谐东莞的一项全局性战略任务。 (一)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一些高速发展过程中来不及解决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尤其是随着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就业困难、贫富悬殊、犯罪吸毒、诚信缺失、心理失衡以及流浪乞讨、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既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也迫切需要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和专业方法,来协助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 (二)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现实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文明新东莞的重要保证。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加快社会工作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政府与社会的分工合作,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有利于整合社会资

东莞市水土保持条例

附件1: 东莞市水土保持条例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泥石流等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广东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水土保持活动。 本条例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第三条【基本原则】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和补偿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职能】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根据政府领导、分级负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建立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机制,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任务及重点项目等内容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且将水土保持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水土保持经费用于对水土流失预防、治理和监测。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水土保持工作。 市规划、国土、环保、发改、经信、住建、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城管、财政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治理和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园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落实本

行政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行责任目标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第二章规划 第五条【水土流失调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每五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水土流失调查并公告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报广东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东莞市行政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较大的区域,应当划定为东莞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崩岗、坡地侵蚀集中区域以及其他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应当划定为东莞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第七条【规划意见】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利用、产业园区建设、矿产资源、旅游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中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在规划报批时附具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预防 第八条【采伐林木】采伐林木应当采用合理方式,严格控制皆伐面积。在林区采伐林木的,采伐方案中必须有相关水土保持措施,采伐方案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应将采伐方案或者采伐作业设计及其批准文件抄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监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第九条【禁止区域】禁止在下列区域从事取土、挖沙、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 (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沟壑边坡、沟头上部及山脊地带; (二)水库库区周边地带;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制度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制度 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办公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确保县政府政令畅通和办公室的各项工作高效协调运转,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县政府办公室是县政府的日常办事机构,在工作中履行协调、服务职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第三条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谦虚谨慎,团结务实,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章主要职责 第四条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和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了解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第五条协助县政府领导组织起草或审核以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的公文、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以及县政府领导交办的其它文字综合工作。

第六条筹备和承办县政府各类会议和县政府领导召开的专题会议的会务和重大活动组织安排工作,以及县政府日常接待、公务活动安排。 第七条负责县政府文电收发、机要保密工作。根据文电要求和县政府领导的指示,做好文电的呈送、承办和催办工作。负责县政府的印信、文书档案管理和文件交换及县政府各部门印章制发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负责县政府值班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县政府领导报告情况,并协助县政府领导同志处理各部门和各乡(镇)反映的重要问题,做好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的情况反映和处理。 第九条根据县政府领导的指示和办理文件的需要,组织协调县政府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各乡(镇)之间的工作;对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政府领导决策。 第十条负责做好县政府机关的行政后勤、安全保卫、生活服务保障工作,并负责县政府和办公室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十一条督促和检查县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特别是县政府工作部署和指示、会议决定事项及县政府领导同志指示的执行情况,并做好协调落实工作。做好省、州、县领导批示的转办、督办和反馈的工作,负责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和全县政务公开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检查指导以及考评工作。 第十二条承办和组织协调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锡政办发〔2010〕31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投资工程涉及国有资产和国有转改制企业拆迁补偿的补充意见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了规范国有资产和国有转改制企业的拆迁补偿行为,根据市政府城市房屋拆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国有资产和国有转改制企业的实际情况,现就政府投资工程涉及国有资产和国有转改制企业拆迁补偿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一、行政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用房拆迁补偿 (一)行政机关、科教文卫等由政府出资的公益类事业单位用房拆迁,一律按成本法进行评估补偿。 (二)房产评估严格执行锡房联〔2009〕1号文有关规定,根据被拆迁房屋权证载明的用途进行评估。 (三)用地性质按权证载明的用途为准。对涉及商业、住宅、工业用地以外用地性质的土地取得费用,参照2003年无锡市主城区综合级别工业用地基准地价×1.8计。

2003年无锡市主城区综合级别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标准 (单位:元/平方米) (四)基准地价期日修正系数为1.37 。 二、国有(含国有独资、控股)企业(资产)拆迁补偿 (一)国有(含国有独资、控股)企业(资产)拆迁,严格执行锡房联〔2009〕1号文有关规定,根据被拆迁企业房产、土地权证载明的用途进行评估补偿。 (二)评估价格低于被拆迁企业注入资本金、股本金、取得成本的,按注入资本金、股本金、取得成本进行补偿。 三、原国有的转改制企业(民营企业)拆迁补偿 (一)原国有的转改制企业(民营企业)拆迁,严格执行锡房联〔2009〕1号文有关规定,根据被拆迁企业房产、土地权证载明的用途进行评估补偿。 (二)评估价格低于被拆迁企业转改制时资产评估价格的,按被拆迁企业转改制时资产评估价格进行补偿。 (三)房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分离的转改制企业拆迁,按土地评估价格的25%,对房产所有权人增加综合补贴。 四、整体搬迁企业不可搬迁生产设备的拆迁补偿 (一)整体搬迁企业的不可搬迁生产设备,经有关部门和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认定,评估确定搬迁补偿费后进行合理补偿。 (二)经补偿后的不可搬迁生产设备,建设单位(拆迁人)应当按程序进行公开拍卖,拍卖所得资金用于抵冲拆迁成本。 五、房屋承租人搬迁补偿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阳光热线”工作暂行规定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阳光热线”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开办“阳光热线”节目的实施方案》的 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东府办[2005]55号 【发布部门】东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5.08.15 【实施日期】2005.08.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阳光热线”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开办 “阳光热线”节目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府办[2005]55号)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市纠风办《东莞市“阳光热线”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开办“阳光热线”节目的实施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东莞市“阳光热线”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对政府部门行业政风行风建设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进一步优化我市的政务环境,规范和推动“阳光热线”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阳光热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展示部门形象,加强群众监督,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运用广播媒体独特的广泛覆盖和即时互动优势,借助现代通讯传播手段,加强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促使政府部门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条“阳光热线”工作的目标内容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服务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和廉洁高效。主要内容包括: (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 (二)宣传参播单位的工作职能、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承诺制度等政务公开内容; (三)解疑释惑,受理和解答群众的投诉和反映; (四)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有效承诺,并及时解决; (五)反馈群众投诉和反映的问题的处理结果。

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府办〔2008〕96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九月八日 东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粤府办〔2008〕16号)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号)、《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5号)、《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2004年第8号令)及《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技术规范》(环发〔2005〕15号)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化在用车污染控制为目的,围绕提高新车准入门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实行高排放车辆逐步淘汰、全面供应清洁高品质车用成品油、完善法规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逐步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体系,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从提高机动车排气排放达标率,逐步过渡到明显削减单一车辆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明显降低机动车污染物在大气污染中的排放分担率,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安全的目标。 (二)阶段目标 1〃2008年7月1日起,我市新车注册登记全面执行国Ⅲ排放标准,争取提前执行国I V标准,逐步淘汰国I和国II以下在用营运车辆和其它高排放机动车。 2〃2008年7月1日起,加油站要供应符合国Ⅲ标准的车用成品油;2009年10月1日起逐步供应符合国IV标准的成品油,其中柴油含硫量控制在50ppm以下。 3〃2009年1月1日起,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真正纳入安全技术检测内容,排气检测不合格的,检测机构不得出具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报告,公安机关不得核发检验合格标志,车辆不得上路行驶。 4〃2010年1月1日前,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 5〃2010年12月31日前,建立市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成为省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新车注册登记管理,提高准入门槛 实施机动车源头污染控制制度,落实国家机动车阶段性排放标准公告。市环保局按照省环保局发布的环保达标车型核准公告,负责公布符合本市执行的新的机动车达标环保车型目录。重点把好营运车辆环保准入关,对营运车辆选型实行排放达标环保审核监督。 从2008年7月1日起,按国家要求,我市新车注册登记与全国同步全面执行国Ⅲ排放标准,争取提前执行国IV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水帄达不到国家阶段性排放标准的新车,公安机关不准予以注册登记。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及基本任务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及基本任务 一、县政府办的主要职责 (一)承办省、州政府指示、决定在我县贯彻落实的行文和县政府向省、州政府报告、请示的起草工作,以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其部门转交县政府办理的事项和反馈工作。 (二)负责县属各部门和各乡镇政府报送县政府的请示、报告的签收、送阅、转报和批复工作。 (三)负责县政府各种会议的筹备、组织、联络工作,协助县政府领导同志组织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四)负责以县政府、县政府办名义发布的公文、简报等的起草、送审、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保管、清退、销毁等工作。 (五)负责督促、检查县属各部门和各乡镇政府执行县政府决定事项及县政府领导同志有关指示精神的情况,并及时向县政府领导同志报告。 (六)负责为县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报告提供文稿或资料。 (七)协调各部门工作,对部门间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县政府领导同志决策。 (八)根据县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搞好专题调查研究和信息收集反馈工作。 (九)协助县政府领导同志处理需由县政府直接处理的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 (十)负责县政府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裁决案件的具体审理和行政应诉工作。 (十一)负责由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办理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工作。 (十二)做好中央、省、州部门重要领导同志和其他县市政府领导同志及重要外宾的接待工作,并负责县政府领导出访联络等服务工作。 (十三)负责县政府机关的财务工作及房产、车辆、水、电、环卫等管理工作。 (十四)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对县政府离退休老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十五)贯彻执行国家外事及侨务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全县的外事工作和侨务工作。 (十六)加强与上级的联系,收集信息,发挥好窗口和桥梁作用。 (十七)负责县政府办的人事管理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十八)负责县政府机关的值班、安全保卫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十九)办理县政府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务。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009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2009-10-28 第114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 市长李毓全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市政府决定对《东莞市违法建设处罚规定》等19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被废止的文件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不再继续执行。现将被废止的文件公布如下: 一、东莞市违法建设处罚规定(东府〔1998〕38号); 二、东莞市市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东府办〔1998〕81号); 三、关于加强市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东府〔2001〕85号); 四、关于调整社会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东府〔1995〕72号); 五、关于加强废旧物品收购管理的通知(东府办〔2002〕69号); 六、东莞市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东府办〔2004〕30号); 七、东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东府办〔2005〕82号); 八、东莞市技术引进中专利管理暂行办法(东府令第35号); 九、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法(东府〔2003〕60号); 十、东莞市培育发展自主技术企业实施细则(东府〔2005〕41号); 十一、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企业转机建制的试行办法(东府〔1995〕93号); 十二、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企业转机建制试行办法的补充规定(东府〔1997〕30号); 十三、东莞市区范围内经营性房地产项目闲置土地处置实施细则(东府令第52号); 十四、东莞市计划生育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东府〔2005〕166号); 十五、东莞市计划生育实施办法(东府〔1989〕41号); 十六、关于限期拆除各类违法搭建物的通告(东府〔2005〕58号);

东莞市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0号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楼继伟 2016年2月16日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代理记账资格管理,规范代理记账活动,促进代理记账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代理记账资格的申请、取得和管理,以及代理记账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代理记账机构是指依法取得代理记账资格,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代理记账是指代理记账机构接受委托办理会计业务。

第三条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审批机关)批准,领取由财政部统一规定样式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具体审批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确定。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所可以依法从事代理记账业务。 第四条符合下列条件的机构可以申请代理记账资格: (一)为依法设立的企业; (二)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不少于3名; (三)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为专职从业人员; (四)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内部规范。 第五条申请代理记账资格的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的审批机关提交申请报告并附送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从业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证明; (三)专职从业人员在本机构专职从业的书面承诺; (四)代理记账业务内部规范。

第六条审批机关审批代理记账资格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形式的,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申请。 (二)受理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审批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三)作出批准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发放代理记账许可证书,并向社会公示。 (四)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书面通知应当说明不予批准的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七条申请人应当自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之日起20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第八条代理记账机构名称、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发生变更,设立或撤销分支机构,跨原审批机关管辖地迁移办公地点的,应当自作出变更决定或变更之日起30日内依法向审批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并应当自变更登记完成之日起20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代理记账机构变更名称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领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平政办发[2007] 87号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我县公众信息网站 “百件实事网上办”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局级事业单位、市以上直属单位,各规模以上企业: 近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网站“百件实事网上办”活动,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好本次活动。为顺利开展这项活动,丰富县公众信息网网站内容,增强网站网上办事能力,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开展“百件实事网上办”活动,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政府网站功能,提高政府网站的社会认知度和满意度,切实提高政府网站公共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要根据附表中规定的提报内容,尽快整理属于本单位的办事规程,切实配合开展好这项活动。 二、“百件实事网上办”活动的开展方法。目前,我县电子政务平

台建设正在紧张施工,公众信息网正在改版,新版网站已在网上办事栏目中新增了“百件实事网上办”的专题内容,所涉及各项服务功能正在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县政府网络管理中心为各单位分配了各自的独立权限,用以维护本单位所分管的内容。待新版正式投入运行后,请各单位认真组织材料,将所负责内容尽快充实完善。 三、各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上信息更新的长效机制。“百件实事网上办”属于动态内容,需要实时进行更新,对一些需要在线办理的内容需要及时进行答复,各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并指派专门人员实时更新,该项工作将作为各单位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技术联系电话:4211087,信箱:pywgzx@https://www.doczj.com/doc/257901657.html, 附:“百件实事网上办”服务事项责任分工表 二○○七年九月十八日 主题词:电子政务 通知 平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9月18日印发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请示模板

x x x x x x人民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标识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空2行) xx请[20 ]号(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xxx (“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空2行) 关于尽快开通xxxxxx道路的请示 (空1行)(公文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 市政府:(主送机关和公文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 20 年月日,市政府xxx常务副市长在xxx主持召开有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xxxxxx实行全日制步行”工作会议(xx会纪[20 号),会议对xxx街实行全日制步行的时间、周边交通的疏导、打通相关的道路、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拆除周边人行天桥等事项作出了决议。一年来,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xxx街顺利实施了全日制步行,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周边的交通基本顺畅,达到了市、区政府预想的目标。但是,由于xxx、xx街的道路尚未打通,xx路未完全恢复道路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xx路步行街周边交通的通行能力,尤其是一年一度的xx即将来临,如果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影响则更大。 xxx和xx街两条规划路都具备开通的基本条件,但至今仍未开通,主要原因是xxx沿线地块未能按期开工和个别地块尚未拆迁;xx街的地块开发补偿问题仍未解决。为此,根据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结合xx路步行街的实际情况,我xxx建议:一是请市政府协调,由市建委牵头,尽快解决这两条规划路开通的有关问题。二是为了解决迎xxxx带来的交通压力,临时开通xxx 路。该路原规划26米,目前xxxx地块已拆平,街内主要的建筑物为临时建筑,拆除后路面宽约10米,实行单向行车基本可行。 当否,请批复。 二O 年月日(右空4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