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母体效应基因:又称母体因子,在卵母中呈极性分布,受精后被翻译为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和翻译调节蛋白的mRNA分子,他们在胚胎发育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

2.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来。

3.缺口基因:沿果蝇前后轴最早表达的合子基因,它们均编码转录因子,参与果蝇胚胎前后轴早期模式的形成。

4.灰色新月区: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30°,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5.体节:随着原条退化和神经褶开始在胚胎中央合拢,轴旁中胚层分隔成细胞团块,称为体节。

6.生长锥:生长锥为轴突或树突的末端,其生长点往往呈锥形,故又称生长锥。

7.菱脑节: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

8.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体细胞,使体细胞直接重构为胚胎干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

9.分子简约性:又称小型工具盒,是由相同类型的分子发育成不同的动物体的性质叫分子简约性。

10.非遗传多样性:不可遗传的、由环境诱发的非连续表型

11.ZP3:透明带中的化学组分,是一种糖蛋白。能结合精子,引起顶体反应。

12.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13.生殖质:有些动物的卵细胞质中存在着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可识别的特殊细胞质。生殖质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定位于卵质的特殊区域。

14.盘状卵裂:盘状卵裂是鱼类、爬行类、鸟类及部分头足类的卵裂方式。属于不完全卵裂。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子是端黄卵,卵子中的细胞质集中于动物极的一个很小的区域,该区域称胚盘。卵裂只在胚盘中进行,卵黄不参与卵裂。

15.皮质反应:精子进入后,这些皮质颗粒便与卵质膜融合,使内容物释放于卵周隙中(成分可能为蛋白酶类),形成受精膜,称之为皮质反应。

16. 初级神经管形成:在脊索中胚层的诱导下,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对折、顶端封闭、

脱离表层组织,形成在脊索背侧沿体轴中线纵行走向的神经管。

17.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18.晶状体泡:晶状体板陷入视杯内,且渐与表面外胚层脱离,形成晶状体泡。

19.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干细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20.基因倍增:指基因通过自我复制增加在其基因组中的拷贝数。。

21.次级神经管形成:实心神经索通过内部腔裂的方式(包括细胞凋亡)形成管状结构,称为次级神经管。

22.生殖嵴:生殖嵴是泌尿生殖嵴的内侧隆起

23.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24.Nieuwkoop中心:含有背部化决定子的植物极细胞,对组织者具有特殊的诱导作用,称为Nieuwkoop中心。

25.受精: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

26.精子的趋化性:是指精子根据化学浓度梯度直接向卵子运动的现象。

27.深度同源:同源蛋白组成的同源信号转导途径在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中行使相同的功能。这种现象叫深度同源。

28.发育可塑性:在动物或植物胚胎或幼虫阶段,这种表型改变的能力称为发育可塑性。

29.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千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

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30.组织者:早期原肠胚的胚孔背唇能诱导次级胚胎的形成,并将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31.卵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

32.合子基因: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合子基因,受母体基因产物的激活。

33.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需要在雌性生殖道中停留一个特定的时期,以获得对卵子受精的能力的过程

34.干细胞: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35.晶状体板:眼、耳的发育神经管关闭之后,在胚胎的头端有两个外胚层的衍生物,即耳基板和晶状体基板。

36.诱导型干细胞:利用导入特定基因或是特定基因产物等方式送入体细胞中,使该体细胞变成为具备如同胚胎干细胞般,具有分化成各式细胞的多功能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并持续增生分裂。

37.原肠作用:是指动物胚胎发育到囊胚后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细胞运动和细胞重排的形态

发生运动。

38.反应范围:每个物种的基因组都编码一系列连续的表型,而每个个体在不同生境下所产生的不同表型,被称为反应范围。

39.发育共生:一种生物的发育受另一种生物释放的信号诱导的关系。

40.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41.自主特化: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

42.条件特化: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发生的细胞或组织的特化。

43.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或称自主性发育。

44.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45.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46.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形成素或胞质决定子,指由卵细胞质中贮存的卵源性物质决定细胞的命运。

47. 初级诱导: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的现象。

二。问答题(问答题以题库2为准)

1. 简述阻止多精入卵的机制是什么?

(1)当精子与卵细胞膜结合的最初1-3s内,Na+流入卵细胞膜,致使瞬时膜电压升高。(2)精卵融合的瞬间发生的皮质反应或皮质颗粒反应。

(3)皮层颗粒胞吐释放的其他酶使新形成的受精膜变性,出现迟缓但完全的阻止多精入卵的屏障。

2. 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的机制是什么?

蛋白酶体是所有真核生物中负责清除细胞内垃圾的除溶酶体以外的水解体系,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所以又称为泛素降解途径.泛素是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它的作用主要是识别要被降解的蛋白质,然后将这种蛋白质送入蛋白酶体

的圆桶中进行降解.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蛋白酶体是一个大的复合体催化机构,有不同的亚基组成的一个特定生物结构——圆桶状,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识别同一种信号——泛素化,水解机制也是类似的。

3.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压缩现象,请简述其概念及其意义?

概念:哺乳动物在第三次卵裂后,形成的卵裂球突然挤在一起,卵裂球之间的接触而增大,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球体而把球的内部封闭起来。

意义:只有发生压缩现象才说明细胞间有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形成紧密连接的细胞之间,小分子和离子能相互往来。相互作用说明可以进行分化。

4、以海胆为例,描述原肠作用的整个过程和意义?

海胆原肠作用过程:原植物极中央细胞内陷进入囊胚腔,表皮细胞转变成为初级间质细胞,然后内胚层表皮细胞内陷和扩展,其前段表皮细胞转化为次级间质细胞。两种间质细胞都将长出伪足。后者起定向和驱动细胞移动的作用。

海胆经过原肠作用形成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最终形成各种机体的组织和器官。经过原肠作用,胚胎由辐射对称的一团细胞变成一个两侧对称和具有背腹轴、前后轴的机体。这是胚胎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其次,为重新占有新位置的胚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5. 解释Torso 信号途径。

TOR蛋白在整个合胞体胚胎的表面表达,其NH2端序列位于细胞膜外,COOH端在细胞膜内。当胚胎前、后端细胞外存在某种信号分子时可使TOR 特异性活化,最终导致胚胎前、后末端细胞命运的特化。在卵子的发生中,tsl在位于卵子前极的边缘细胞和卵室后端的极性滤泡细胞。TSL 蛋白被分泌到卵子两极周围卵隙之中,通过与卵黄膜的结合而维系在两极,直到TOR 蛋白表达TSL 才被释放。由于存在过量的TOR 蛋白,TSL不会扩散到末端区以外,从而保证tor 基因只在末端区有活性。TOR 与配体结合引起TOR 蛋白分子自我磷酸化,经过一系列信号传递,最终激活合子靶基因的表达。

6. 试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过程及机制。

哺乳动物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包括:

(1) 初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的决定,是由染色体决定,通常不受环境的影响。雌性是xx . 而雄性是XY, 每个个体至少必须具有一个X 染色体。

(2) 次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之外的身体表现型,通常是由性腺分泌的激素决定的。然而在缺

少性腺的情况下,产生雌性的表现型。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过程

(I) 如果没有Y 染色体存在,性腺原基发育为卵巢。由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能使缪勒氏管发育为阴道、子宫颈、子宫和输卵管。

(2) 如果Y 染色体存在便形成精巢,它可以分泌两种主要的激素:第一种是抗缪勒氏管激素,它将破坏那些形成子宫、子宫颈、输卵管和阴道上部的组织,第二种激素为睾酮,它柿性化胎儿,刺激阴茎、阴襄和雄性解剖学的其他部分的发育;同时抑制乳腺原基的发育。因此,除非由于胎儿睾丸分泌的两种激素的影响变为雄性,否则个体将具有雌性的表现型。

7.有哪些基因参与了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后轴图式形成,它们的表达顺序是怎样的?

神经组织最初被诱导形成时,前部神经特异性基因最初在整个神经板细胞中都表达。后部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是由早在原肠胚时期,后部中胚层产生的后部化因子(Wnt,FGF,RA)诱导发生的。

FGF8最先表达,前中脑的界线是由Pax6和Pax2的表区域决定的,而中脑与后脑的分界位于Otx2与Gbx1的表达界线处,hox基因的区域性表达进一步确定后脑与脊髓的区域分化

8.神经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有哪些?

神经轴突的生长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某些因素具有吸引作用,而某些具有排斥作用。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其延伸途径中的组织结构、胞外基质成分、相邻细胞的表面特性。

1、向触性:是指细胞倾向于沿着一定的表面生长,如划痕

2、基质粘连性:轴突与不同物质的粘连性不同,通常沿着可粘连物质生长

3、电向性:轴突生长方向受电场(电势梯度)影响;向阴极生长

4、化学向性:轴突的生长是根据化学的线索运行的;向高浓度区生长

5、生长路线的标记:轴突可能沿着神经生长因子标记的路线生长;不同发育时期对同一路线选择不同

9.简述ES(胚胎干细胞)的特点与生物学特性?

增殖的缓慢性:ES细胞分化前,会经过一个短暂的增殖期,产生过渡放大细胞。

自稳定性:可以在生物个体生命区间中自我更新并维持自身数目稳定。

有两种分裂方式: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

10.举例说明何谓表型可塑性,并试述其分子机制?

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基因型对不同环境条件应答产生不同表型的特性,动物或植物对这种表型改变的能力。

植物的春化作用

遗传编码信息和表观遗传信息,以DNA序列组成为基础的遗传编码信息提供了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模版。

基于DNA修饰状态的表观遗传信息提供了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应用遗传学信息的指令。

春化作用的实质是通过改变基因组的表观遗传状态, 建立一种新的基因表达模式, 进而改变个体发育的进程和发育轨迹。

大量证据表明, miRNA能通过对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指导作用参与表观遗传调控。

序列相同而甲基化水平(甲基化核苷酸数量和分布) 不同的基因被称为“ 表观等位基因”

11.简述动物保持受精特异性和唯一性的机制?

特异性——通过精子结合蛋白与卵膜结合蛋白受体特异性确定受精专一性,包括结合蛋白只与同物种的卵细胞膜发生结合和卵细胞膜上结合蛋白受体的特异性。

唯一性——受精前,卵细胞内膜Na 浓度远低于外膜,而K 则高于外膜。维持初始膜电压, 诱导多精子受精。当第一个精子与卵质膜结合后,钠离子流入使膜电位迅速升高,从而阻止其它精子与卵膜结合。

12.请阐述果蝇胚胎发育过程中,前后轴形成的机制?

形态发生素调节首先表达的合子基因(缺口基因)。缺口基因表达区呈带状,带宽约3 体节,不同缺口基因表达区之间有部分重叠,他翻译的蛋白质以及浓度效应调控成对控制基因的表达。成对控制基因的带状表达区将胚胎沿前后轴分成周期性单位。它翻译的蛋白质激活体节极性基因转录。体节极性基因表达产物进一步将胚胎分成14 体节。同时,缺口基因和成对控制基因的编码蛋白质,以及体节极性基因与同源异型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同源异形基因的表达,而后者的表达产物决定每个体节的发育命运。

13.请简述两栖类原肠作用过程?

首先,从将来胚胎的背部,即刚好在赤道下方的灰色新月区开始,局部的预定内胚层细胞下陷,形成狭缝状胚孔,缘区(灰色新月区)内陷开始。缘区细胞的内卷以及动物半球细胞的外包和向胚孔处集中。迁移中的缘区到达胚孔的背唇处,转向内部沿若外层细胞的内表而运动,因此,构成背唇的细胞在不断更换。预定外胚层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数层细胞合并为单层细胞向植物极外包。随着新细胞进入胚胎,囊胚腔被挤压到背唇相对的一侧。同时,随胚孔处瓶状细胞形成和内卷的继续,胚唇形成新月状结构。新月状胚孔进一步延伸,形成

侧唇、腹唇。通过侧唇、腹唇,外胚层细胞继续内卷,胚孔成环状。卵黄栓也被包入内部,三胚层形成。

14.请简述精子与卵子相互作用的过程?

1、精子的趋化性

2、精子的顶体反应,释放水解酶。

3、精子与卵子外围的卵黄膜(透明带)结合

4、精子穿过卵外的结构。

5、精卵细胞质膜的融合

15.请简述发育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

生长到衰老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同时还研究生物

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16.有哪些基因参与了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背-腹轴图式形成,它们的表达顺序是怎样的?

nkx、dbx、msx、pax、irx家族基因以及Olig2

顺序为Pax,Dbx1;Nkx6.2,Msx1,Dbx2;Nkx6.1;Irx3;Olig2;Pax6;Nkx2.2

17.简述眼的形态发生过程?

原肠胚晚期,在神经板前部预定前脑区域形成眼区,随后这—区域分裂为左右两个;

在神经胚期,预定眼区由前脑侧壁向外凸出形成视泡;

位于视泡外侧的表皮外胚层在视泡的诱导下发育形成品状休板,进而发育形成晶状体;而视泡发育为视杯,

晶状体表面的表皮外胚层在晶状体的诱导下形成角膜,同时眼周的来源于神经峭的间充质细胞迁入角膜,将来形成角膜的基质;虹膜和睫状肌又视杯边缘的细胞形成,视杯的外层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内层形成视网膜,进而发育出6 种不同的细胞,其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向视柄生长形成视神经。据研究,眼的发育很大程度上受Pax6 基因的调节,特别是晶状体发育的主控基因。

18.试述神经嵴细胞迁移途径及机制。

躯干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①背部迁移途径: 沿胚胎外胚层下面迁移至最腹部的皮肤中。分化为色素细胞。

②腹部迁移途径: 通过体节的前部向腹侧延伸。有的在体节中形成背根神经节,有的穿越体节的前半区分化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细胞和施旺细胞。

头部和胸部神经嵴细胞迁移

①脑神经嵴迁移: 向背侧方向移动,分化为面部软骨、骨、头部神经元胶质细胞、肌肉等。

②心神经嵴: 部分后脑后部的神经嵴细胞产生主动脉内皮细胞和产生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隔膜。

机制:迁移途径是由迁移路线表面的基质控制的,迁移起始依赖于神经嵴细胞彼此间粘连和神经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连趋势间的平衡。

19.简述成体干细胞的特点

特点1、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2、数量少3、存在于特定的微环境中4、处

于静止状态5、体积小,细胞浆少,细胞核较大6、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与活性随年

龄的增大而减少7、肿瘤起源于干细胞突变

特点1、来源于骨髓、外周血、角膜、视网膜、脑、骨骼肌、齿髓、肝、皮肤、胃肠道粘膜层和胰腺等。2、分化较局限,部分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有一定跨系、跨胚层的“可塑性". 3、病理条件下才显出一定的自我更新潜能。4、增殖能力较弱,故不能完全取代胚胎干细胞。

20.简述昆虫变态的激素调控。

昆虫变态主要由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和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协同调控,众多基因参与。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协同作用下,引起昆虫的蜕皮,而蜕皮激素单独作用时,则能引起昆虫变态。

蜕皮激素可以作用于体壁,促进新皮形成,同时又刺激每个环节的蜕皮腺分泌蜕皮液和增强几丁质酶的活性,使旧皮和新皮之间形成一个离层。在幼虫蜕皮过程中,由于有保幼激素起作用,所以仍保持幼虫形态。

21.影响神经嵴细胞多能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在胚胎内的位置: 颈部的神经嵴细胞→副交感神经元;胸部的神经嵴细胞→交感神经元

②生长因子:神经嵴细胞的分化潜能随着迁移逐渐受到限制。神经嵴分化成为何种神经元,与不同的神经生长因子有关。

③细胞外基质:培养在表皮下的基质上→黑色素细胞;培养在背根神经节区域的基质上→神经元

④激素:神经嵴迁移到肾上腺髓质区→去甲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元;但如果这些细胞与糖皮

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一起培养→肾上腺髓质细胞

22.试述受精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相对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可以使配子有更多的组合和变化,当受精时,也会使基因相互弥补,产生更多的表现型,从而有力地对抗了自然选择,增强了物种对各种环境,以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23.请简述外胚层细胞的三种发育命运?

背部中线区的细胞将发育成脑和脊髓;

中线区外侧的细胞将生成皮肤;

二者相交处的细胞为神经嵴细胞,将迁至各处形成外围神经元,色素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24.卵裂的类型有哪几种?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各种动物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举例说明。

辐射式卵裂、螺旋式卵裂、两侧对称式卵裂、旋转式卵裂、盘状卵裂、表面卵裂、两侧不对称卵裂

影响卵裂方式因素:

1) 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分布

2) 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25.试述哺乳动物卵裂及囊胚的特点

哺乳动物的卵裂为旋转型全卵裂

(1)卵裂速度缓慢(12-24h )哺乳动物的早期卵裂发生在输卵管中。

(2)交替旋转对称式卵裂。

(3)早期卵裂球的卵裂不同步,可产生奇数细胞的胚胎。

(4)基因组在卵裂早期就被激活并表达出卵裂所需蛋白。

(5)哺乳动物卵裂球的紧密化现象。

26.外胚层将分化成哪几部分,它们将参与形成哪些器官原基?

外胚层表皮、和神经管、表皮色素细胞及表皮色素细胞

27.先成论和渐成论有何区别?

答:早在公元前,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对于动物胚胎的不同部分和成体动物各种结构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观察鸡、星鲛和一些无脊椎动物胚胎的基础上,他提出胚胎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发育形成的,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后成论”,又称“渐成论”。在公元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以精源学说和卵源学说为代表的先成论占了主导地位。精源学说认为胚胎预先存在于精子中,卵源学说认为卵子中本来就存在微小的胚

胎雏形。这两个学说的共同点在于认为胚胎是成体的雏形,是配子中本来的固有结构,胚胎发育仅仅是原有结构的增大。

28.请简述两栖类原肠作用的过程?

1、灰色新月区细胞内陷形成胚孔;

2、缘区细胞内卷,形成内胚层和中胚层;

3、动物极半球细胞外包,向胚孔集中,形成外胚层。

29.绝大多数动物生殖细胞定向分化有哪两种决定?

生精或生卵之间的选择(性腺内做环境决定);

有丝分裂(维持干细胞)和减数分裂(分化为配子)之间的选择

植物发育生物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花器官发生ABC模型:完全花器官由花萼(1轮)、花瓣(2轮)、雄蕊(3轮)、雌蕊(4轮)组成。A类(AP1、AP2)、B类(AP3/PI)、C类(AG)调控因子分别与SEP1、 2、3形成不同的聚合体,分别在1轮(A)、2轮(AB)、3轮(BC)、4轮(C)控制相应部位花器官的分化和形成。 2、春化作用:是植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开花的现象。目前发现低温促进开花是由于三种蛋白VRN1、2、VIN3在低温下诱导表达,它们抑制开花负调控基因FLC的表达,从而促进开花。 3、光敏素(PHY):是一种N端感光区与线形四环吡咯发色团共价结合的蛋白质复合体,接收红光/远红光后,蛋白质的构象改变,C端激酶活化,通过磷酸化将光信号传导下去。 4、根边界细胞:是生长到一定长度的根尖处由根冠外围细胞脱离的、有组织的活细胞,其功能是防御和帮助植物吸收营养。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控制边界细胞的释放。 5、近轴-远轴极性决定基因:近轴远轴特性是指以某器官中心轴为基准,近的是近轴,远的是远轴。例如 HD-ZIP III 类基因PHB、PHV、REV决定植物的近轴特性,抑制远轴特性。 KANl\2\3 类基因、YAB类的YAB3、FIL决定远轴特性,抑制近轴特性。 6、拟南芥生物钟分子结构:是由三个蛋白构成的一个光周期调控的反馈循环。这三个蛋白是 CCA1 、 LHY 、 TOC1 。前两者被磷酸化后抑制 TOC1 的表达,TOC1 转录翻译后促进 CCA1 、 LHY 的转录表达。光通过光受体促进 CCA1 、 LHY 的表达,抑制 TOC1 的表达。 7、隐花素:是吸收蓝光紫外光,在 N 端非共价结合 FAD 发色团,感受光能,并将能量传给 C 端激酶区域,使具备进行磷酸化催化反应的能力的光受体蛋白。植物中是 CRY 。 (趋光素:是吸收蓝光紫外光,在 N 端非共价结合 FMN 发色团,感受光能,并将能量传给 C 端激酶区域,使具备进行磷酸化催化反应的能力的光受体蛋白。)8、TPD1/EMS1:是花药发育中决定小孢子囊发生范围的一对信号肽 / 受体激酶 信号转导蛋白,它们的分布范围决定小孢子囊发生的范围。 9、近轴 - 远轴极性基因:是决定植物器官发生中近轴特性和远轴特性的基因。 近轴基因有 HD ZIP III 类基因 PHB 、 PHV 、 REV 等,远轴基因有KAN1\2\3 , YAB 类的 YAB3 、 FIL 等。 10、泛素蛋白质降解复合物:一种降解蛋白质的复合物,能在特定识别酶的 作用下,将目标蛋白标记上泛素后降解目标蛋白,是细胞内通过有目的降解的方式调控蛋白含量的方式。 11、植物发育生物学是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解剖学和 形态学等不同水平上,利用多种实验手段研究植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发生、发育和建成的细胞学和形态学过程及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理(调控机制)的科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其遗传控制的科学。 12、增殖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大小、形态和细胞器的分布等都相同。 如:顶端分生组织中央细胞的分裂。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母细胞的垂周分裂分化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命运不同,它们将发育成完全不同的细胞。 分化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开始。如: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形成气孔器母细胞的分裂,形成层细胞的平周分裂等。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重点总结

绪论 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填空)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果蝇、线虫、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 1、细胞分化: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细胞分化。 2、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特化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决定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3、(简答)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种通过胞质隔离实现,第二种通过胚胎诱导实现。(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因为整体胚胎好像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分组合而成,也称自主型发育。(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成为“有条件特化”或“渐进特化”或“依赖型特化”,因为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也称有条件发育或依赖型发育。 4、(名词)形态发生决定因子:也称成形素或胞质决定子,其概念的形成源于对细胞谱系的研究。形态发生决定子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卵细胞质中,能够指定细胞朝一定方向分化,形成特定组织结构。 5、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也称为胞质隔离、胞质区域化、胞质重排。 第二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转录和转录前的调控 1、根据细胞表型可将细胞分为3类:全能细胞、多潜能细胞和分化细胞。(1)全能细胞:指它能够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者说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2)多潜能细胞表现出发育潜能的一定局限性,仅能分化成为特定范围内的细胞。(3)分化细胞是由多潜能细胞通过一系列分裂和分化发育成的特殊细胞表型。 2、(简答)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水平完成:(1)差异基因转录:调节哪些核基因转录成RNA。(2)核RNA的选择性加工:调节哪些核RNA进入细胞质并加工成为mRNA,构成特殊的转录子组。(3)mRNA的选择性翻译:调节哪些mRNA翻译成蛋白质。(4)差别蛋白质加工:选择哪些蛋白质加工成为功能性蛋白质,即基因功能的实施者。不同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水平。 3、克隆和嵌合技术的区别画图P59 第三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转录后的调控 第四章发育中的信号转导

南昌大学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过控专业).docx

《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基础》复习要领 第一篇工程材料 一、基本概念 晶体、非晶体、晶格、晶胞、晶面、晶向、单晶休、多晶休、晶粒、晶界、结晶、同素界晶转变(重结晶)、过冷度、变质处理(孕育处理)、组元、相、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固溶强化、共晶反应、共析反应、热脆、冷脆、钢的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索氏体、屈氏体(托氏体)、贝氏体、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红硬性、球化处理、石墨化退火 二、基本知识点 1.评定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的具体指标的物理意义及表示符号 2.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 3.金属中常见的三种品格类型(分类、原子数、致密度) 4.结品的必要条件:具有一定的过冷度 5.结晶的-?般规律 6.晶粒大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及细化晶粒的主要方法 7.三种合金(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的结构、分类、晶格类型特点及力学性能特点 &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概念、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特征 9.铁碳合金相图中特性点的物理意义、温度、含碳量 10.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特性线的物理意义 11.铁碳合金的分类 12.碳的含量与铁碳合金力学性能间的关系 13.钢的结品过程及组织转变(会绘制冷却曲线及室温下组织示意图) 14.共晶、共析反应式 15?常用热处理工艺的概念、目的、加热温度范围、冷却方式 16.钢的分类、编号及应用 17.铸铁种类、牌号表示法、性能特点及应用 18.能对简单或典型零件的材料进行选择 第二篇铸造 一、基本概念 充型能力、收缩、定向凝固(顺序凝固)、同时凝固 二、基本知识点 1.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及充型能力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2.合金的收缩阶段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缩孔、缩松、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

发育生物学重点

一、绪论 1.1分化:细胞的多样性产生的过程(从单个全能的细胞--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分化细胞的发育过程。)。 形态发生:由分化而产生多样性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 图式形成:胚胎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1.2大多数动物的发育要经历胚胎期、幼体期、变态发育期和成体期 1.3胚轴:胚胎前段到后端的前-后轴,背侧到腹侧的背-腹轴。对称动物还具有中侧轴或左-右轴 1.4调整型:胚胎为了保证正常发育,可以产生细胞位置的移动和重排(海胆、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 嵌合型:合子的细胞核含有大量的特殊信息物质-决定子,卵裂过程中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控制子细胞的发育命运,子细胞的发育命运由卵裂时获得的合子信息所预定,这一类型发育(青蛙、海鞘、栉水母、环节动物、线虫、软体动物)。 形态发生决定子(成形素、胞质决定子):细胞质中含有的决定细胞分化的特定物质。 二、细胞命运决定 2.11)细胞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过程。 2)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 特化:当细胞或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该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命运是可逆的。 决定: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胚胎另一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该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3)定型有两种方式: (1)自主特化:细胞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决定。特点:a.通过胞质隔离实现: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卵裂球中,卵裂球中所含的特定细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无关。b.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2)有条件特化(渐进特化、依赖型特化):细胞的发育命运完全取决与其相邻的细胞或组织.特点:a通过胚胎诱导实现: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相互作用之前,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但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后逐渐限制了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朝某一特定方向分化。b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2.21)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后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卵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或胞质隔离、胞质区域化、胞质重排。 2)形态发生决定子(成形素、胞质决定子):细胞质中含有的决定细胞分化的特定物质。作用或性质:(1)激活某些基因转录的物质(2)某些m RNA 3)胚胎诱导:胚胎一部分细胞可以对邻近另一部分细胞施加影响,并决定其分化方向,这种作用称为胚胎诱导。 2.3命运渐进特化实验系列: 1)Roux 缺损实验-蛙(镶嵌型发育缺损实验奠定实验胚胎学) 2)Driesch分离组合实验-海胆 3)Horstadius 分离实验-海胆(既镶嵌型发育, 又调整型发育) 2.4双梯度模型(P48 图1.19) 三、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3.11)细胞分化的本质: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发育的主要功能:产生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分化);保证世代的连续(繁殖)。 二、发育的基本阶段:①胚前期:配子发生、成熟、排放的时期—生殖生物学()。②胚胎期: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新个体(幼虫、幼体,变态)。③胚后期:性成熟前期、性成熟期、衰老期(老年学)、死亡。 三、发育的主要特征和普遍规律: 细胞增殖():伴随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结构增殖速度不同 细胞分化():从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或者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产生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 卵裂:细胞分裂快、没有(或短)细胞生长的间歇期,因而新生细胞的体积比母细胞小。 胚胎在基本的形成之后,其体积会显著增长,原因在于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加、胞外物质的积累。不同组织器官的生长速度也各异。 :指细胞特性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发育潜力已经单一化。 :指一组细胞在中性环境下离体培养,它们仍按其正常命运图谱发育。 诱导信号在细胞之间传递的三种方式:扩散性信号分子、跨膜蛋白的直接互作、间隙连接 信号传导特点:传递距离有限;并非所有细胞都能对某种信号发生反应;不同类型细胞可对同一信号发生不同反应, ., 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频率下降,但促使唾液腺分泌唾液。 模式生物的主要特征:取材方便;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进行遗传学研究 脊椎动物模式生物:两栖类:非洲爪蟾;鱼类:斑马鱼;鸟类:鸡;哺乳动物:小鼠。

1. 非洲爪蟾主要优点:1. 取卵方便,不受季节限制; 2. 卵1.4、胚胎体积大,易于操作; 3. 发育速度快,抗感染力强,易于培养。4、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主要缺点:异源四倍体,突变难。 2. 斑马鱼主要优点:1. 易于饲养,性成熟短,3个月;产卵力强;2.体外受精和发育,胚胎透明,易于观察; 3. 易于遗传操作:如杂交、诱变; 4.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5、胚胎发育机理和基因组研究。 3. 鸡主要优点:1. 体外发育,易于实验;2. 器官(肢、体节)发育的重要模型;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4. 小鼠主要优点:1. 世代周期短2个月;2.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清楚,实验手段完善。 无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果蝇;线虫;其他:海胆;海鞘;文昌鱼;水螅;涡虫;拟南芥 1. 黑腹果蝇主要优点:1. 个体小,生命周期短,易于繁殖,产卵力强,操作简便,成本低; 2.染色体巨大,易于基因定位。其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胚胎发育图式; 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清楚,实验手段完善。 2、线虫主要优点:1. 成虫体长1,结构简单,细胞数目少,谱系清楚;2. 性成熟短2.5-3d 易于培养,便于突变筛选,两种成虫;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3、海胆主要优点:1. 最早的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2、早期发育的模型,受精;3、已完成紫海胆基因组的破译、分析工作。 希腊哲学家在公元前第4世纪在对鸡胚和一些无脊椎动物胚胎观察后提出胚胎发育的两种假设:后成论() 与先成论()。 细胞的命运早在卵裂时,由细胞所获得的合子核信息决定——镶嵌型发育 发育生物学五大未解难题(中心问题):①分化难题:相同的基因组怎样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②形态发生难题:细胞是如何组建自己又如何形成恰当的排序?③生长难题: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知道它何时该长,何时该停?④生殖难题:生殖细胞是如何发出指令形成下一代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允许它们完成这一使命的指令又是什么?⑤进化难题:在发育中的变化怎样创造新体型呢?哪些变化能够起到进化的作用?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最终版)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胞质定域: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3形态发生素:携带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相关信息的可扩散的物质。形态发生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基因表达产物,如果蝇中的合子基因。 4 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通过胞质隔离实现. 5渐进特化: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6紧密化:紧密化是哺乳动物与其它类型卵裂之间最关键的区别。8细胞之前,分裂球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从8个卵裂球起,卵裂球开始重新排列。8细胞之后突然紧密化,通过细胞连接形成致密的球体。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 7卵裂: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8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原肠形成期间,囊胚细胞彼此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动,重新占有新的位置,并形成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 9原条: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导致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10 secondary sex determination:次级性别决定:是指性腺之外的身体表型的决定,即第二性征。雄性的阴茎、精囊、前列腺;雌性的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乳腺和常有性别特异的个体大小、声带软骨和肌肉系统。 11 Primary sex determination:初级性别决定。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的选择。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Y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睾丸而非卵巢。 12神经诱导:脊索诱导背部外胚层形成神经外胚层并进一步分化 13 embryonic induction: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组织分化方向上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 Nieuwkoop中心:在两栖类囊胚中最靠近背侧的一群植物半球细胞,对组织者具有特殊的诱导能力,Nieuwkoop中心是兼具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特殊区域,含有背部中胚层诱导信号 15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二、选择题. 1在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分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胚胎细胞中(A)。 A.基因差异的表达 B.基因差异的转录 C.RNA差异的加工 D.蛋白质差异的合成 2.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之前要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发生的地点是(C )

南昌大学最新完整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杨光焱南昌大学生物科学141班 5601114030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研究细胞成分的 物理、化学的性质和变化以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和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以及细胞信号的转导等。 2)移动基因:又称转座子。由于它可以从染色体基因组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是指在不同染色体之间跃迁,因此也称跳跃基因。 3)假基因:有些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 成出功能蛋白质,这些失活的基因称为假基因。 4)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5)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 因。 6)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8)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DNA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端粒.该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9)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 (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10)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1)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14)转录因子:直接结合或间接作用于基因启动子、形成具有RNA聚合酶活性 的动态转录复合体的蛋白质因子。有通用转录因子、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辅助转录因子等。

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文春根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形成素或胞质决定子,存在于卵细胞质中的特殊物质,能够制定细胞朝一定方向分化,形成特定组织结构。 2、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3、初级神经胚形成: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这个关键的诱导作用,传统地被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4、卵裂:从受精卵到囊胚阶段的细胞分裂,是一系列的有丝分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质没有增加,受精卵的细胞质被分配到越来越小的卵裂球之中,卵裂过程中,并没有生长的时期,相邻的两次卵裂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从而使细胞质与细胞核的比率越来越小。 5、ZP3:称为透明带蛋白,它与ZP1、ZP2以网状的骨架结构存在于透明带中,ZP3能结合精子,并引发顶体反应。 6、多线染色体:分裂间期形成的染色体,由于复制多次而没有分离其复制产物, 许多染色线集合在一个染色体中,同时由于染色线折叠形成带与间带很明显区别的结构(2分)。 7、拟常染色体:含有与X染色体共有的DNA序列(1分),这使它能在有丝分 裂期间与X染色体配对(1分)。 8、乌尔夫氏再生:将成体蝾螈晶状体除去后(1分),可以从虹膜背缘再生出 新的晶状体。 9、阈值:变态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事件的相互协调,协调变态的工具 好象是产生不同的特异影响需要不同数量的激素(2分)。 10、Bohr 效应:多数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显示出与氧的结合随pH的升高而增加 11、原肠作用: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12、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穿透卵子透明带能力的生理过程,是精子在受精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13、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原条:鸟类和哺乳类原肠胚形成中的结构,由上胚层中预定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过原条进入胚胎内部,胚胎形成了三胚层,原条最终消失。 15、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形成次级胚胎的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16、类坏死:指细胞处于活的和死亡之间(1分),有着一整套原生质的临界状态(1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17、转分化:虹膜背缘或神经视网膜上皮分化(1分)为晶状体或类晶状体。(1分) 18、全能细胞:能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1分)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如合子或早期的分裂球等。(1分)

植物发育生物学

一.侧根及不定根是如何发生的? 不论主根,侧根或不定根所产生的支根统称为侧根。当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开始分裂。最初的几次分裂是平周分裂,结果使细胞层数增加,因而新生的组织就产生向外的突起。以后的分裂,包括平周分裂和垂直分裂是多方向的,这就是使原有的突起继续生长,形成侧根的根原基的分裂,生长,逐渐分化出生长点和根冠。生长点的细胞继续分裂,增大和分化,并以根冠为先导向前推进,由于侧根不断的生长所产生的机械压力和根冠所分泌的物质能溶解皮层和表皮细胞,这样,就能使侧根较顺利无阻地依次穿越内皮层,皮层和表皮,而露出母根以外,进入土壤。由于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因此它的起源是内起源 不定根通常泛指植物的气生部分,地下茎以及较老的,特别是有次生生长的根部所形成的根。不定根的起源和发育像侧根一样,通常是内起源,发生在十分靠近维管组织的地方,其生长过程必须经过该部位以外的组织。 二.关于种子植物茎端结构和活动方式有哪些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1)顶端细胞学说:1844年Nageli根据对大多数隐花维管植物的研究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最简单的顶端分生组织,结构上只有一个大的原始细胞-顶端细胞。 (2)组织原学说:1868年Hanstein根据种子植物的顶端分生结构特点提出的。顶端分生组织可划分为三个原始细胞区,即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这些细胞普遍地排列成行,最外面一层为表皮原分化为表皮层;其下为皮层原分化为皮层;中央是中柱层分化出维管组织和髓。 (3)原套-原体学说:1924年Schmidt 提出。该学说认为顶端分生组织的原始区域包括1:原套,只沿垂直于分生组织表面的方向进行分裂(垂周分裂)的一层或几层周围细胞;2:原体,包括原套下的基层细胞,其中的细胞向各个方向分裂,不断增加而使茎的顶端增大。 (4)细胞组织分区概念:1938年Forster 提出。 (5)等待分生组织学说:1955,1961年 Buvat根据对根端结构研究提出的。此学说 提出远轴细胞轴区是比较不活动的而真正发 生细胞分裂的区域是在周围和顶端下面的区 域,由此产生出茎的组织和叶原基,在胚胎 或后胚的生长顶端结构组成之后,远端的一 群细胞成为等待分生组织,它停留在不活动 状态,一直到生殖阶段,才在远端的细胞恢 复了分生组织活动。 (6)分生组织剩余学说:1965年 Newman提出。根据此理论把维管植物的顶 端分生组织分为三种类型:单层型;简层型; 复层型。 三.细胞周期有哪些主要阶段,各阶段 特点是什么?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 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 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分裂期又分为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 裂后期和分裂末期。 前期:两个中心体分开,向两极移动。 染色质逐渐浓集形成染色体,核仁核膜解体 前中期:核膜消失,染色体随机排列在 细胞中间,纺锤体形成。 中期:染色质最大程度凝集,染色体以 着丝粒非随机的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板 上。每条染色体纵裂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细胞的 两极 末期:子代细胞的核重新形成,胞质分 裂 四.植物生长发育与动物的生长发育不 同之处有哪些? (1)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其组成细胞可移 动位置,植物的则不能移动,细胞间彼此联 结很紧密。 (2)动物细胞通常没有细胞壁,植物则 有,因此后者细胞死后仍保持一定的形态, 死细胞和活细胞共同组成植物体。 (3)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更容易表现出 全能性,容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发育形成新 的个体或器官。 (4)动物胚胎发育完成后几乎是全面地 生长,成熟动物体重不在特定部位保留干细 胞群,不再增加新的器官和组织。植物则是 在特定部位保留有分生组织细胞群,形成局 部生长,一生中不断形成新的器官和组织。 (5)动物在环境中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因此它们就有一定逃避不良环境的能力,其 本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较差,而植物则 通常不能主动移动,无法逃避不良环境,因 此其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甚至其生理活动 都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随环境条件的变化 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以适应这些变化了的环 境而生存下来。 (6)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于形成配子 时,只有二倍体的动物体,没有单倍体的动 物体,因此没有世代交替。而高等植物的减 数分裂则都发生于形成孢子时,既有二倍体 的植物体,也有单倍体的植物体,两种植物 体交互出现形成世代交替。种子植物的配子 体寄生在孢子体上,这就使得植物,特别是 高等植物的性别概念不同于动物,性别决定 问题也就更复杂。 五.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发育中有哪 些调节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 着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其中绝大 部分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自身调节浓度, 作为调节生长发育过程的信号起作用的。已 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 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等。 1、决定细胞分化的方向:按照位置效应 理论,细胞在植物体内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分 化的命运。在所有的位置信息中,激素是最 重要的信息之一。(1)开启还没通过细胞分 化临界期细胞的脱分化过程。(2)改变细胞 分化的方向。 2、在形成层活动中的控制作用(1)控 制形成层活动周期;(2)维持形成层纺锤状 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方向(3)控制木质部分化 (4)控制韧皮部分化。 3、诱导器官建成(1)根的形成(2)芽 的形成(3)茎的伸长(4)胚的极性建立和

南昌大学地质期末复习资料

地质复习资料 地球外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其中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外逸层内部已地壳、期满、地核 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等等 颜色也分为自色(矿物固有的比较稳定的颜色)、他色(不固定,与矿物本身无关)、假色(由于矿物内部裂隙或表面氧化膜对光的折射散射形成的颜色) 条痕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痕迹 解理:在外力敲打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特性 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着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其断裂面就是断口 岩浆岩:有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先期岩石的风华产物、有机质和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的呢过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为了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先期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改变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石 层理: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时产生的纹理 节理:指岩石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片理:在变质岩区,由强烈变形和变质作用,使片状或板状矿物成定向排列而形成的一种面状构造 岩浆岩构造:块状、流纹、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沉积岩构造:层理、层面、结核、块状、生物构造 变质岩构造:板状、块状、千枚状、片麻状、片状、 岩浆岩结构分类: 按结晶程度: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类:显晶质、隐晶质结构 按矿物晶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主要岩浆岩: 花岗岩:主要矿物为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等,颜色多为肉红灰白色,全晶质粒状结构,是岩性深成岩,产状多为岩基或岩株,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 正长岩:属于中性深成岩,主演矿物为正长石。黑云母辉石等,颜色为浅灰或肉红色,全晶质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多为小型侵入体 流纹岩:酸性喷出岩类,矿物与花岗岩相似,颜色为灰白,粉红或浅紫色,斑状构造或隐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石英,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块状构造,具有明显的流纹和气孔构造玄武岩:属基性喷出岩,主要是辉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角闪石,颜色为灰绿或暗紫色,多为隐晶或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橄榄石和辉石,块状构造常有气孔和杏仁构造辉长岩、橄榄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闪长玢岩、岩脉岩、伟晶岩、、粗面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 沉积岩形成分为:生成、搬运、沉积和成岩 沉积岩结构:碎屑结构泥状结构、生物化学结构 主要沉积岩: 石灰岩:主要为方解石,汉少量白云石粘土等,纯岩为浅灰白色,有杂质有灰红、灰褐等,性脆,与盐酸时起泡剧烈,形成时因为风化作用有特殊结构 砾岩、砂岩。叶岩、泥岩、白云岩、泥灰岩、硅质岩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新、选)

《发育生物学》教学大纲 (供生物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发育生物学被公认为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是研究生物体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一门学科。发育生物学不同于传统的胚胎学,它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与胚胎学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胚胎学的继承和发扬。发育生物学是生物学各专业的限选课程,是在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级专业课程。根据本科教学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的原则,使学生将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各种生物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发育规律、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技术,以及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在学习和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将所学过的其他相关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知识融会贯通,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结合当今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眼界。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参考教材是面向21世纪教材《发育生物学》第二版(张红卫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发育生物学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为54学时,实验为18学时,共22章。本课程共分四篇,第一篇从第一到四章,主要内容为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二篇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主要内容为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第三篇从第十二章到第十八章,主要内容为动物胚胎的晚期发育,第四篇从第十九章到第二十二章,主要内容为发育生物学的新研究领域。 绪论(3学时) 【掌握】 1.发育生物学的概念。 2.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研究范围。 【熟悉】 1.发育生物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发育生物学的展望与应用。 3.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 【了解】

(完整版)发育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MPF:促成熟因子。由孕酮产生并诱导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的因子。 2.植物极:卵质中卵黄含量丰富的一极称为植物极。 3.细胞迁移:是指生物体细胞在生长过程、组织修复和对入侵病原作出免疫反应的过程中的运动。 4.减数分裂阻断:动物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能停留长达几年之久,这种称为减数分裂阻断。 5.基因重排:细胞发生分化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基因组的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基因重排。 6.基因扩增:在胚胎发育的某特定时期,某特殊基因被选择性复制出许多拷贝的现象。 7.染色体胀泡:指染色体上DNA解聚的特殊区域,是基因转录的活跃区。 8.灯刷染色体:卵母细胞染色体的松散DNA处可以看到染色体胀泡的类似物,这种结构就是灯刷染色体。 9.同源异型框基因:可导致同源异型突变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型基因。同源异型基因都具有同源异型框序列,但是含有同源异型框的基因除了同源异型基因之外,还有一些不产生同源异型现象的基因统称为同源异型框基因。 10. hnRNA:异质性核RNA,也称细胞核内前体RNA。其特点是分子量比mRNA大,半衰期较短。 11.表型可塑性:个体在一种环境中表达一种表型,而在另一种环境中则表现另一种表型的能力。表型可塑性有两种,即非遗传多型性和反应规范。 12.反应规范:在一定环境条件范围内由一个基因型所表达的一系列连续表型称为反应规范。 13.发育的异时性:是指胚胎发生过程中,两个发育相对时间选择的改变。即一个模块的可以改变其相对于胚胎另一个模块的表达时间。 14.中期囊胚转换:在斑马鱼第十次卵裂期间,细胞分裂不再同步,新的基因开始表达,且获得运动性的现象。 15.体节: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割成一团团细胞块,称作体节。 16. 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成形素或胞质决定子,指由卵胞质中贮存的卵源性物质决定细胞的命运,这类物质称为形态发生决定子。 17. 初级胚胎诱导: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为神经组织这一关键的诱导作用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18. 调整型发育:Hans Driesch的实验表明,2-cell或4-cell时,分开的海胆胚胎裂球不是自我分化成胚胎的某一部分,而是通过调整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该类型发育称为调整型发育。 19.母体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并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体效应基因。 20.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称为神经胚形成。 21.反应组织:在胚胎诱导相互作用的两种组织中,接受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组织称为反应组织。 22.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习提纲

南昌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习提纲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 1、管理的定义(重点) 2、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 4、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的六项基本活动和14条管理原则 5、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以及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重点) 6、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 7、决策的定义 8、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9、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 10、简述决策的过程(重点) 11、决策的影响因素 12、头脑风暴法 13、名义小组技术 14、德尔菲技术 15、风险型决策 16、比较分析计划于决策(重点) 17、简述现代管理的战略环境分析(重点) 18、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重点) 19、目标管理的过程(重点) 20、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重点) 2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2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23、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24、管理幅度定义 25、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26、分权与授权的定义 27、授权的原则 28、比较分析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劣(重点) 29、组织变革的动因(重点) 30、组织变革的程序 31、简述组织变革的阻力有哪些? 32、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有哪些? 33、冲突的概念 34、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的定义 35、简述组织文化及其特征(重点) 36、组织文化的结构 37、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功能38、简述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39、论述领导与管理(重点) 40、领导权力的来源 41、论述领导者的风格类型(重点)P225 42、领导特质论p228 43、领导行为理论p229-230 44、管理方格理论p230-231 45、简述费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重点)p231-232 46、路径——目标理论 4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48、激励的概念(重点)p237 4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重点)239-241 50、简述双因素理论(重点)p241-242 51、简述成就需要理论p242-243 52、简述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245-247 53、期望理论 54、激励的强化理论 55、沟通的概念p254 56、有效沟通的障碍261-262 57、论述冲突的管理或冲突管理理论(重点)265-266 58、简述现代管理的控制过程(重点)282-289 59、管理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p323-327 张康之《公共行政学》 1、行政和公共行政的定义 2、简述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区别(重点) 3、公共领域定义 4、公共性定义 5、公共物品 6、服务行政的特征 7、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8、行政体系的结构(包括主观、客观和价值结构) 9、行政人员的定义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母体效应基因:又称母体因子,在卵母中呈极性分布,受精后被翻译为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和翻译调节蛋白的mRNA分子,他们在胚胎发育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 2.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来。 3.缺口基因:沿果蝇前后轴最早表达的合子基因,它们均编码转录因子,参与果蝇胚胎前后轴早期模式的形成。 4.灰色新月区: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30°,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5.体节:随着原条退化和神经褶开始在胚胎中央合拢,轴旁中胚层分隔成细胞团块,称为体节。 6.生长锥:生长锥为轴突或树突的末端,其生长点往往呈锥形,故又称生长锥。 7.菱脑节: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 8.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体细胞,使体细胞直接重构为胚胎干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 9.分子简约性:又称小型工具盒,是由相同类型的分子发育成不同的动物体的性质叫分子简约性。 10.非遗传多样性:不可遗传的、由环境诱发的非连续表型 11.ZP3:透明带中的化学组分,是一种糖蛋白。能结合精子,引起顶体反应。 12.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13.生殖质:有些动物的卵细胞质中存在着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可识别的特殊细胞质。生殖质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定位于卵质的特殊区域。 14.盘状卵裂:盘状卵裂是鱼类、爬行类、鸟类及部分头足类的卵裂方式。属于不完全卵裂。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子是端黄卵,卵子中的细胞质集中于动物极的一个很小的区域,该区域称胚盘。卵裂只在胚盘中进行,卵黄不参与卵裂。 15.皮质反应:精子进入后,这些皮质颗粒便与卵质膜融合,使内容物释放于卵周隙中(成分可能为蛋白酶类),形成受精膜,称之为皮质反应。 16. 初级神经管形成:在脊索中胚层的诱导下,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对折、顶端封闭、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汇编

1.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P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P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精子获能:精子在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是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的过程:卵母细胞成熟→精子获能→精卵识别→精子入卵→卵的激活→发育 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 1.分裂周期短; 2.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 3.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 4.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 A )1.第一个有系统地研究动物发育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达尔文;C.鲁斯;D.吴尔夫。 ( C )2.以下观点哪一个不是先成论的观点: A.卵子里早就有了胚胎; B.精子里早就有了胚胎; C.发育是渐近的,新结构是逐渐出现的; D.胚胎中套着更小的胚胎。( A )3.杜里舒在海胆早期胚胎的研究表明: A.早期的半个胚胎也可以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胚胎; B.半个胚胎只能发育成为半个胚胎; C.证明鲁斯的实验是对的; D.早期胚胎不能分离。 ( A )4.Spemann的伟大贡献是 A.发现了胚胎诱导现象; B.发现了差异的基因表达; C.发现了多线染色体; D.创立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 A )5.发育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下列哪个年代创立的? A.1950―1960; B.1960―1970; C.1970-1980; D.1980-1990。 二、判断题: ( F )1.吴尔夫是一个先成论者。。 (T )2.卢斯是实验胚胎学之父。 (T )3. Spemann发现了胚胎细胞诱导的信号。 (T )4.20世纪90年代,发育生物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三、填空题: 1.发育生物学是在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Spemann将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3.亚里士多德观察了鸡的胚胎发育。 4.渐成论的代表人物是Wolf 。 5.摩尔根在遗传学上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 四、问答题: 1.先成论和渐成论有何区别?答案:P5 2.Spemann在发育生物学上有何贡献?答案:p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