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小孙屠》

宋元南戏。收录于《永乐大典》,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三种戏文都较高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原始面目。《小孙屠》表现的重点则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这和元杂剧创作晚期对道德伦理的关注表现出一致性。

2、折子戏:相对于整本戏而言,指从全本中拆出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折(出)。折子戏演出的鼎盛时期在清代,但其源头却在明代。折子戏大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是那部戏曲全剧的中心或灵魂,有很强的独立性,情节浓缩,人物个性鲜明,如《牡丹亭》中的《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白蛇传》中的《断桥》等。折子戏的风行,是清代曲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着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度变迁:演员的场上之曲正日益成为曲坛的主流。

二、简答题

1.简述南戏与北杂剧的不同。

提示:

(1)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层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北剧故事情节较简单,抒情性强,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体意识比较强。

(2)语言上,南戏俚俗无文采,北剧文学性较高。

(3)音乐曲律上,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用韵混乱;北剧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

2、《拜月亭》的艺术成就?

《拜月亭》一方面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第二是结构上两组线索的设置;三是曲辞的平易宛转、自然天成。

3、《宝剑记》在戏曲史上的价值

李开先《宝剑记》在题材上的开拓。李开先的《宝剑记》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这个故事超越了传统的南戏,以前南戏利用传统题材——婚姻家庭,开始表现政治上的中间斗争,这里面显示出文人对政治的参与精神和他们的无耐。

4、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

(1)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2)注意世风,注意剧本的道德意义。(3)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免冗长、拖沓。(4)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5)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

三、论述题

1.《张协状元》、《荆钗记》、《琵琶记》都是反映士子的爱情与婚姻的作品,试分析其创作主旨的不同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提示:

《张协状元》主要是谴责文人的负心;《荆钗记》则着重肯定文人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赞扬了他们的高尚情操;而《琵琶记》则通过蔡伯喈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文人“婚”与“仕”的道德反思,表达了文

人心中一种普遍的人生困惑。《张协状元》和《荆钗记》的创作主旨的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宋代科举录取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松弛,使得大量的士子得到入仕机会,成为职场官员择婿的对象,这样,婚变负心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而元代废科举,负心的题材不再受到注意,同时,元代剧本创作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文人思想的灌注,包含了浓郁的文人意识,肯定和赞扬文人对爱情的态度以及追求则是题中应有之义。《琵琶记》的不同则在于作者高明的思想意识的左右。一方面,高明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他又不满足仅仅在伦常的层面讨论文人问题,他希望对世俗追求的功名利禄、对朝廷的威权、对文人及其家庭的生存状态作深入的思考,所以,他的主旨没有仅仅停留在文人负心的批判和忠贞爱情歌颂的层面。2.试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时代意义。

提示:

作为爱情剧,《牡丹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女子的苦闷,汤显祖写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的故事,赞扬真情、至情,批判了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在《牡丹亭》中,杜丽娘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不同,她并没有一个现实中的情人,她为追求梦中情人而死去,又因情而复生。她不是在现实的感情中苦恼,而是为梦境而痛苦,她不是死于爱情的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的渴望。在这里,汤显祖不仅写出了社会现实中的女性的困境:生活中受到重重束缚,行动也受到多方约束,对于爱情,仅仅只有渴望,而无法实现。同时,汤显祖更借杜丽娘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至情观:“情”可以超越现实的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真情是无法为常理所规定和约束的。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二

1.志怪小说

古小说的一种。志怪,记述神鬼怪异之事。盛行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篇幅虽短,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格),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什么细节描写。

2.《大宋宣和遗事》

宋元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是一本杂钞旧籍而成的内容宠杂的资料书,其中有一段三四千字的梁山泊故事,可能由南宋时说话艺人的底本加工而成,其中的水浒故事已经有了比较连贯和完整的情节,是《水浒传》最后成书的重要基础。

二、简答题

1、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提示:

第一,重视写人,尤其是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虽然写人和塑造形象是小说一体的基本特征,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但在艺术实践中对刻画人物的重视,人物形象茂盛是人物思想性格的描绘在作品中所占的突出地位,却是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

第二,由于受到中国古典散文的影响,早期的文言小说作品,作者在写作时,在追求表现艺术上同写作散

文并无二致。

第三,中国古典小说的另一个艺术传统,是讲究语言的精炼,追求一种简约的美。

第四,中国古典小说由于与民间传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宋元后的白话小说更是渊源于口头的“说话”艺术,因而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一般都情节曲折、生动,首尾完整。

第五,中国古典小说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了两方面的传统特色:一方面,在形式体制上,文言小说多采用纪传体,为小说的主人公立传,一般还以主人公的名字来标题;在篇末,又多附有如《史记》中“太史公曰”那样的“赞语”,用来发表作者的意见。另一方面,史传文学的“实录”精神,又对小说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六,中国古典小说受到古典诗歌的影响,在叙事中穿插进诗词韵语,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是如此。诗词和小说的结合,在古典小说中是一种普遍的趋向。

第七,中国古典小说还受到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创造中追求神似。

2.试述你对潘金莲这一形象的看法。

《金瓶梅》描写人物性格,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单纯的个人天性来看待,而是同人物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潘金莲可以说是小说中最富于邪恶品格的女人,但她的邪恶是在她的悲惨的命运中滋长起来的。潘金莲出生在一个穷裁缝的家庭,九岁就被卖到王招宣府中学弹唱,学得“做张做势,乔模乔样”;后来又被转卖给张大户,年方十八就被那老头儿收用了;再后来她又被迫嫁给“人物猥獧”的武大。她美貌出众,聪明伶俐,却从来没有机会在正常的环境中争取自己做人的权利。来到西门庆家中,她既不像吴月娘那样有一个尊贵的主妇身份,也不像李瓶儿、孟玉楼那样有钱,可以买得他人的欢心,但她又不甘于被人轻视,便只能凭藉自己的美貌与机灵,用尽一切手段来占取主人西门庆的宠爱,以此同其他人抗衡。她的心理是因受压抑而变态的,她用邪恶的手段来夺取幸福与享乐,又在这邪恶中毁灭了自己。

三、论述题

1.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此句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的时候用来批评《三国演义》的描写的。鲁迅先生认为其在表现人物时分寸把握不够,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

确实,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在小说中极力张扬“拥刘反曹”主旨,从而把一切优秀品质都堆加在刘备身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比如当赵云在长坂坡历尽危难把阿斗救出交与刘备时,刘备居然可以

将孩子往地下一扔,说道是为此孺子差点折了一员大将云云,借此以显刘备对部属的厚道仁爱,确乎有些权谋行事者的特征。此外,赤壁之战的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竟还能呼风唤雨,设坛祭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获得了此战的最后胜利,这也不是凡人力所能及,而是神仙的法力。

当然也应该看到,《三国演义》中并未将诸葛亮写得算无遗策、智若天人,还是写了他一生的失误的,比如荆州守将的人选上,关羽与赵子龙比,实非合适的人选;派庞统取川该也是一种错误,若刘备与诸葛亮前往或许会更加默契些,而庞统不死,诸葛亮后来也不至于事无巨细均亲自过问;再如一出祁山路线均在司马懿的算计中;街亭之战用人不当等。诸葛亮的失误,对蜀国造成的冲击都是致命性的。由此看来,罗贯中还是相当清醒的,他并没有将诸葛亮写成神人,没有完全将他神化。

2.谈谈你对《西游记》的童话性质的认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西游记》具有浓郁的童话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物形象的动物特征。

(2)孙悟空的形象和《西游记》全书体现出的乐观情调,是童真--童话精神的生动表现。

四、讨论题(根据以下资料,选择性作答)

1、谈谈你对《水浒传》中招安描写的认识。

《水浒传》的招安描写历来是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施耐庵一方面满腔热情的歌颂义军的造反精神和革命事业的正义性,一方面又让他们接受招安,并且让招安成为一个催人泪下的惨剧。这种描写反应了鲜明而深刻的思想矛盾,造成这一矛盾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民阶级自身的认识局限。梁山义军“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思想路线,虽然使现代的读者不满,但却是符合这些农民英雄的思想性格和历史真实的。

(2)传统忠君思想的影响。“忠君”思想不仅在统治阶级内部是一种牢固的概念,就是在被统治的普通百姓中,也有深刻广泛的影响,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水浒传》招安描写。

(3)民族斗争历史背景的影响。水浒故事流传到写定成书时期,正处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水浒英雄接受招安,也受了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的影响。

(4)封建统治阶级招抚政策的影响。《水浒传》中关于招安的描写,部分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招降政策和历史上无数的招降事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2、以武松的形象为例,分析《水浒传》人物塑造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水浒传》中的人物都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但同时是充满生活气息,真实可信的。例如武松景阳岗打虎一段,用理想化的艺术夸张将武松写成力与勇的化身,以寄托反抗封建压迫的美好理想,却又未脱离生活,而是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1)喝酒的细节描写,一方面用夸张的手法写武松的英雄本色,一方面是因为有酒,酒是胆力的现实依据。

(2)上山过程的描写。不仅写了他独身上山的非凡胆气,还写了他知道真的有虎时的胆怯和犹豫。他说不怕虎,但是见到山神庙的榜文,也有些胆怯。不回去只是怕遭了人的耻笑。最后硬着头皮上山,也是满怀侥幸心理。写出了常态下的英雄。

(3)打虎过程的描写。既写出了武松超然的神威和武艺,又符合生活常情。

(4)打虎之后.武松的疲乏无力也是符合常情的。

3、从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分析《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在人物描写上,《水浒传》能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出发,去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因而不仅能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环境遭遇,不同的生活条件,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色;而且能在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在这方面,林冲被逼上梁山,经过曲折的过程最后完成思想的转变,写得最为出色。

林冲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人物,他有相当的地位,有年轻美貌的妻子,有富贵安逸的生活。他一心想保住这富贵安逸的生活,造就了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的性格。高衙内一次调戏他妻子,他忍了;再次把他的妻子骗到陆谦家的楼上调戏,也忍了;遭陷害被发配沧州,还忍了;去沧州的路上受欺压,野猪林差点被杀,再忍了;直到火烧草料场,亲耳听见门外陆谦等人说要拾他的一块骨头回去向高太尉领赏时,他才忍无可忍,手刃了陆谦、富安,和统治阶级最后决裂,毅然造反上山。

作品写出了林冲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的思想转变的过程。从一出场,他就是一个被压迫者,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这是他能转变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而统治阶级的一次次“逼”,使他由想苟安而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思想由量变达到质变,最后走上反抗的道路。

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的。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复习参考题

一、填空

1、易见的元杂剧刊本有明代藏懋循编的《元曲选》和近人隋树森编的《元曲选外编》

2、在元杂剧剧本中,宾白(简称白)是剧中人物的言语,而科范(简称科)是指人物的动

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

3、元杂剧中的女主唱称为正旦 ,男主唱则称为正末。

4、著名的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

盖世界浪子班头”,这几乎是一篇浪子文人的宣言。

5、燕燕、赵盼儿、王瑞兰是关汉卿在杂剧《调风月》、《救风尘》和《拜月亭》塑造的三个各具特

色的女性形象。

6、《单刀会》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慨,并

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7、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

誉。他描写李千金和裴少俊爱情故事的杂剧《墙头马上》则比较爽朗轻松。

8、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和高文秀的《双献功》就是以他

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9、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

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10、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石君宝的《曲江池》歌颂李亚

仙和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青衫泪》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11、元明的杂剧传奇很多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莺莺传》,郑光祖的

杂剧《倩女离魂》改编自陈玄祐的《离魂记》,石君宝的《曲江池》改编自白行简的传奇《李娃传》,汤显祖的《邯郸记》改编自沈既济的《枕中记》。

12白扑的杂剧《梧桐雨》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马致远的《汉宫秋》则描写了汉元帝和王昭君之间的感情。

13. 《王粲登楼》是元代剧作家郑光祖创作的杂剧,剧中道出了一代文人的感受,因此一再受到文人的赞赏。

14. 所谓元代四大爱情剧指的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15.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

16. 明代剧作家朱有燉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元代关汉卿的杂剧《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

17. 明代剧作家康海的杂剧《中山狼》借寓言来抒写自己的心情,王九思的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则借前代诗人杜甫之口发泄自己的积愤。

18. 明代剧作家冯惟敏的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王衡的杂剧《郁轮袍》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沈自徵的《霸亭秋》写杜默落地后在霸王庙哭诉,都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19. 明代冯惟敏创作的杂剧《僧尼共犯》从儒家思想出发,对佛教进行了批评。

20. 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兰亭序》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上巳集会修禊,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

21. 《大雅堂乐府》是明代作家汪道昆创作的四折短剧《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的合称。

22. 《四声猿》是明代作家徐渭创作的四部杂剧的合称,包括《翠乡梦》、《雌木兰》、《狂鼓史》和《女状元》。

23. 明代剧作家王骥德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吕天成取材于《孟子》的杂剧《齐东绝倒》则通过对舜等古圣贤的戏謔,表现了晚明人对传统的挑战。

24. 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

25. “渔阳三弄”是明代作家沈自徵的杂剧《霸亭秋》、《簪花髻》、《鞭歌妓》的合称,剧中借对古代文人遭遇的描写,体现出晚明文人对个性、自我的关注和追求。

26. 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并根据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和苏轼的《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之意,分别命名为《柳枝集》和《酹江集》。

27. 南戏《白兔记》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发迹变泰题材。

28. 明初剧作家_丘濬_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邵灿》在创作主旨和情节安排上都亦步亦

趋地追随高明的《琵琶记》。

29. 南戏《荆钗记》与《张协状元》、《赵贞女》等谴责文人负心的作品不同,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

30. 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31. 张协和李琼梅分别是南戏《琵琶记》和《小孙屠》中的人物。

32. 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33. “灯前修本”是明代传奇《鸣凤记》的一个片断,这部传奇表现了嘉靖使杨继盛等忠义之士与权奸严嵩父子的斗争,开启了此后时事剧的创作。

34. 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会错认法来结撰情节,阮大铖的《春灯谜》一剧就以十错认造成一系列的波澜,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

35.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为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和《南柯记》和《紫钗记》。

36.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传奇《牡丹亭》中的曲词。

37. 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娇红记》歌颂王娇娘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二胥记》则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孝和申包胥借兵复楚之忠。

38. 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又成为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如清代蒋士铨的《临川梦》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

39. 明代作家沈璟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40. 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璟的《义侠记》演英雄武松的故事。

41. 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剧作家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而王骥德的《曲律》则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著作。沈璟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则为创作提供了一本可以依赖的工具书。

42. 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43. 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李玉、朱素臣等合作的《清忠谱》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44、.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的理论主张。

45、沈自徵的杂剧《霸亭秋》写杜默落地后在霸王庙哭诉,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46.明代作家王九思_的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借杜甫之口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

47.明代作家吕天成的杂剧《齐东绝倒》写舜父瞽瞍杀人后,舜负父而逃,以及皋陶发誓不杀瞽瞍后,舜在众人劝说下归来的故事,剧中以戏谑之笔写古之圣贤,表现了晚明人对传统的挑战。

二、名词解释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即已具雏形,被推称为后世小说章回之祖(王国维语)。明清两代的长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志怪:古小说的一种。志怪,记述神鬼怪异之事。盛行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篇幅虽短,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格),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什么细节描写。

唐传奇: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新体文言小说。基本特点是情节完整、篇幅曼长、形象鲜明、描写细腻、富于文采,表现较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代表性作品有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唐传奇标志着古代小说走向成熟。

英雄传奇小说:古代小说体裁之一,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以歌颂历史上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或超人、半超人的传奇人物为题材,在民间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完成。《水浒传》为后世英雄传奇提供了范例。

历史演义小说:古代小说体裁之一,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系指敷演史传,偏重叙述兴废争战,而又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小说,在叙事中往往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其特点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元末明初诞生的《三国志演义》是第—部历史演义小说。

拟话本:拟话本的名称始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本用以称宋元间《大宋宣和遗事》等书,今则专指文人由编辑加工话本进而自己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模仿话本而独立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准确的名称应为拟话本小说。它是纯粹的创作小说,是供阅读的案头文学。一般认为明后期才有越来越多的拟话本小说出现。

三言:“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刊印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总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集中收录的作品既有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也有明代的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是明代成就最高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更可以说是整个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二拍:明代凌蒙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二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二拍”,每集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作品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对拟话本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谴责小说:晚清小说类型之一,其名最初由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作品的主要内容为暴露和抨击清末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和要求。艺术上受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影响,多采取联缀许多独立故事而成长篇形式。结构不甚严密,杂芜支蔓。无贯串始终的中心人物,或非全书实际事件主人公,或为部分事件主人公,缺乏完整的典型塑造。表现手法上多直露的谴责而少含蓄的讽刺,描写夸大写实。代表作家是李宝嘉、吴沃尧等,代表作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话本:指宋元时期在说话艺术的基础上,由文人记录整理或由说话艺人的底本加工润色而成的白话短篇小说。话本来自民间,产生于口头文学的“说话”艺术。“三言”中即保留了不少话本。话本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和开拓。

《三国志平话》:是宋元时期讲说三国故事的话本,可能是根据说书人的提纲整理而成的。全书从桃园结义开始,到诸葛亮病死结束,内容简单,文笔粗劣,书中因果报应和迷信思想也很严重。但有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是已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的故事轮廓,是《三国演义》创作的重要基础。

《三国演义》毛氏父子评改本:清初康熙年间,江苏人毛纶、毛宗岗父子,仿金圣叹评改《水浒传》、《西厢记》之例,修改、评点《三国志演义》。毛本的加工,主要在回目的修改调整上,增删了一部分情节,删改了一些多余的诗词赞语,文字上也作了不少润色加工,使情节比原来更加紧凑,文字也更精练、流畅,但也加强了作品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以及在罗本中本来并不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至此以后,毛本即成为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本子。毛氏父子在《三国演义》的传播上功不可没,同时在小说的理论批评方面也有值得重视的贡献。

《大宋宣和遗事》:宋元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是一本杂钞旧籍而成的内容宠杂的资料书,其中有

一段三四千字的梁山泊故事,可能由南宋时说话艺人的底本加工而成,其中的水浒故事已经有了比较连贯和完整的情节,是《水浒传》最后成书的重要基础。

《水浒传》七十回本:为明末金圣叹将一百二十回《水浒传》“腰斩”而成,题为《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本将大聚义以后受招安的内容全部砍掉,以杜撰的卢俊义惊噩梦作结,对七十回以前的文字也作了一些修改。由于这个本子保留了全书的精华部分,文字也比较洗炼和统一,同时又附有大量精彩的批语,因而成为此后最通行的本子。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约刊印于南宋时期,可能是北宋时期一个说经的话本。全书分十七节,每节字数不等,第一节缺。书中已出现了化为白衣秀士的猴行者和深沙神,即是后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沙僧的雏形,但还没有猪八戒。此书篇幅不大,情节离奇而比较简单,文白夹杂,描写也较粗糙,但取经故事已初具轮廓,为《西游记》的最后写定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金瓶梅》:明代章回小说。未署著者姓名,明刊本欣欣子《序》称“兰陵笑笑生”所作。假托北宋末年为时代背景来反映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生活。它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敷演开去,以西门庆的生活史为中心线索,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细致地再现了当时畸形的世态人情和家庭关系。它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开创了文人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从而文人创作成了小说创作的主流;以现实社会及家庭生活为题材,着重描写市井间世俗情态,开了“人情小说”的先河;它的写实主义精神、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直接开启着《红楼梦》的创作。

《金瓶梅词话》:《金瓶梅》的刻本系统之一。主要特点是,有词有话,即既有唱词也有故事。现存最早的词话本是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作序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无插图。

铸雪斋抄本:是现存能确定具体年代的时代较早的一部《聊斋志异》抄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全书共十二卷,收目488篇,其中有目无文的14篇,实收作品474篇。是目前保存作品最完整的抄本之一。

三会本《聊斋志异》:由张友鹤先生编校的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志异》,简称为三会本。三会本以手稿本和铸雪斋抄本为基础,在版本、注释、评点三方面都带有总成的性质,作了一次在今天看来还只能说是初步的然而却是规模宏大的总结,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资料十分丰富的新版本。全书共收作品494篇,是目前《聊斋志异》收文最多、最完备的本子。

《司文郎》: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杰出的讽刺作品。写一个盲僧,把文章烧后可以用鼻子闻出好坏来。一个叫余杭生的人文章写得非常不好,盲僧闻后“咳逆数声”,马上就要呕吐,赴考后却高中了。可经他鼻闻鉴定文章写得很好的王生却反而落选。作者通过这样的描述,将自己的科场失意提高到了一个人才问题来认识,深切地感叹当时的社会不懂得爱惜人才。

《席方平》:是《聊斋志异》中歌颂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意志和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最出色的代表作。通过席方平的灵魂到阴间告状所历经的过程,以及在二郎神的帮助下大仇得报等具体形象的描写,抨击了官府的腐败,突现席方平这一光辉的复仇者形象。而这一形象的出现,显然是长期封建社会中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艺术概括。

脂评本: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的版本系统,这个版本系统共八十回,除正文外,大多附有各种形式的批注,批注者的署名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多,因此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对批注者脂砚斋的身份,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的评论对我们理解和研究《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第一次以木活字刊印,开始了《红楼梦》的印本时代。印本全题为《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有程伟元和高鄂序。程序称,《红楼梦》原目本一百二十卷,但传抄仅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经他多方“竭力搜罗”,在“积有廿余卷”之后,又“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于是“同友人(即指高鄂)细加釐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这才有《红楼梦》全书的“告成”。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程甲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近代章回小说,108回,吴沃尧著。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法,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为干线,记述了主人公自奔父丧始,至经商失败止的见闻。广泛地描绘了从光绪十年(1884)

中法战争前后,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的清末社会现实。此书中描写的是一个到处是“蛇虫鼠蚁”、“豺狼虎豹”、“魑魅魍魉”的“鬼域世界”。写出“怪现状”的目的,也就是让其“现形”,也就是对社会丑类进行揭露和谴责。在晚清谴责小说中的地位和影响,仅次于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院本:戏曲名词,指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杂剧。”其实也是北方的宋杂剧向南方的元杂剧过渡的一种形式。演出时用五人,作品都已失佚,仅《南村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目七百余种。元以后亦称宋杂剧为院本,以别于元杂剧。或泛指短剧、杂剧、传奇等等。

元曲“四大家”:对元代四位著名剧作家的合称。一般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或称“关马郑白”。见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何良俊《回友斋从说》。

《鸣凤记》:是明代表现嘉靖时夏言、杨继盛、邹应龙、林润等十位忠义之士与*臣严嵩父子的斗争的传奇剧。清焦循《剧说》记载,本剧为王世贞门人所作,其中“夫妇死节”一出为世贞亲笔。剧本虽以政治时事为创作对象,但在情节的组织安排上,注意对事实的剪裁与组织。在严嵩父子伏法后不久,此剧被搬上了舞台,开启了此后的时事剧创作。

吴江派:沈璟对音律的重视,对本色的提倡,得到了当时身后不少剧作家的响应,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流派——吴江派。主要作家有沈璟、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袁子令、范文若、卜世臣等人。其中吕天成、卜世臣等更是“衣钵相承,尺尺寸寸宁其榘矱者。”

明传奇:是从南戏发展而来的长篇体制的戏曲形式,剧本的创作主体是文人,它既是为舞台演出而作,同时也有大量作品是作为个人抒情言志逞才的手段而创作的。表现出对现实、历史的关切,对作品个性、情感的张扬,在体制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即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和曾朴《孽海花》。

三、简答题

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1)宋金元经济和城市的持续发展繁荣,是元杂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物质基础。

(2)文人地位的变化:专业作家群的形成是使得元杂剧发展成熟、繁荣兴旺的一个关键因素。

(3)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元杂剧是我国各种表演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

(4)还有一批演员把戏曲表演艺术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2、举例简述元杂剧初、中、晚三个时期各自的特点

(1)初期:从形成到繁荣的时期。特点是作者大多经历过朝代变革的沧桑,而且熟悉舞台演出;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文学作品,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语言以本色为主,风格朴素。本色传统由此奠定。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等就是这时期的优秀之作。

(2)中期:继续繁荣的时期。特点是文人色彩进一步加强,爱情剧更关注爱情本身,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的思考探求。文人事迹剧则表达出当代文人的感慨。艺术风格上文采派占据主导地位。如王实甫、郑光祖等是其中的代表。

(3)晚期:特点是内容上道德色彩较浓,形式上追求离奇,语言上以本色为主,表现出北剧和南戏的交流。

3、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

(1)元杂剧剧本一般一本四折,每折分为若干场。折是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是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一场则是从演员上场至全部推入后台,舞台上出现空场。

(2)有的剧本有楔子,楔子是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

(3)剧本末尾有题目正名,一般为两句或四句对句,最后一句为剧名。

(4)剧本的每一折都由曲辞(表明宫调和曲牌名称)、宾白(简称白,是剧中人物的言语)、科范(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三部分组成。

4、简述不同时期明杂剧创作的特点。 ; ;

明杂剧以嘉靖、隆庆为界分成两个时期。

(1)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

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a有名氏作家很少;b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c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了娱乐内容;d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f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而有所突破。

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形式上对元人的定格亦有所突破,比较随意。出现了康海、王九思、冯惟敏、徐渭等著名作家。

(2)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形式上,折数不定,用曲自由,主唱者不限于一人;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人物形象,多为陶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代表作家有孟称舜、卓人月

5、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影响?

(1)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着很大的差异。元杂剧作家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等;二是隐逸之士,如白朴、王实甫等。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其中甚至包括藩王、显宦。创作主体的特点直接影响着杂剧的风格。

(2)元杂剧创作主体对杂剧创作的影响表现为:作品的情节、人物往往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寄托;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较重视舞台演出效果和民众欣赏要求。(3)明杂剧创作主体的特点对杂剧创作的影响表现为:作品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展现文人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创作多为家班演出所用,注重自娱,而不考虑民众的欣赏要求和舞台演出效果;多受南戏、传奇的影响。

6、简述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

(1)浓郁的抒情性,表现在:a.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情,既自然朴实,又有一种优雅的美丽:如第四折篇幅较长,全部用来表现唐明皇李隆基的内心活动。描绘出他的哀愁和凄凉心境,尤其是对零落秋日中阴云、败叶和雨打梧桐等景物的描绘,创造了幽情、阴冷、悱恻的气氛和环境。b.以梧桐为全剧结撰的中心,梧桐在剧中一再出现,梧桐自身带有的忧郁色彩,增加了抒情的伤感,同时使剧情更加紧凑。凄凉萧瑟的环境与人物的心境相互映照,彼此交融,获得强烈的抒情效果。

(2)塑造了男主角唐明皇这样一个专情的情人形象。剧本着意描写的是唐明皇的风流才情,突出的是长生殿的盟誓,对唐明皇的遭遇颇为感慨。

7、以第三节为例,分析《赵氏孤儿》是如何组织戏剧冲突的?

虽然它的戏剧冲突单纯,概括起来就是搜孤救孤。但在表现上颇值得称道。戏剧冲突尖锐激烈,矛盾连续不断,戏剧效果特别强烈。尤其是剧本的第三折,正义与邪恶直接交手。这一折尤其成功的地方有二:一是公孙杵臼在程婴棍棒下的心理变化。屠岸贾为了了解真相,告诉公孙,打他的是程婴,公孙没有想到打他的是程婴,而且打得那么狠,他差点泄露了秘密。二是搜出孤儿后,屠挥剑把婴儿砍为三段,程婴直面儿子惨死,内心悲痛却又不能表现。作者利用这样的情境写人物在遭受极大困难时的复杂感情。通过程婴、屠岸贾、公孙杵臼间复杂的关系、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制造悬念,把冲突推向高潮。

8、石君宝的《曲江池》与唐传奇《李娃传》的主题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一不同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曲江池》是根据唐传奇《李娃传》改编的,在作品的主旨差异上表现为:石君宝在《曲江池》里,把唐传奇对文人轶事的描写,变成了士子与妓女爱情的歌颂。于是李娃故事便成为元代很有代表性的题材——

书生妓女题材中的一分子,这使得剧本在道德方面的意义更加突出了。

与唐宋两代文人相比,元代文人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许多文人与倡优关系密切,他们在倡优那里获得尊重与理解,而文人也在自己的作品里借歌颂书生与妓女的爱情,借妓女对书生的知赏与爱恋,来书写自己的感慨,填补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落感。石君宝笔下的李娃故事,正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9、试举例说明关汉卿和马致远剧作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

关汉卿与马致远比较,两人虽然同为下层文人,却在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关汉卿在精神上更接近平民百姓,更关注社会下层的生活,他的杂剧更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剧本中也多以下层民众为主角,比如《窦娥冤》以童养媳与高利贷者为主角,表现了一个童养媳的悲惨遭遇;《调风月》写的是一个侍女的爱情故事。马致远在精神上体现了更多的士大夫气息,更多地受到了全真教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更关注士人的状况,更多地探讨精神的归宿。比如《荐福碑》写士人不遇的坎坷,倾诉沦落文人的悲哀;《青衫泪》写文人与妓女的爱情。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体现了他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这是马致远与关汉卿剧作的一大区别,也是马致远士大夫色彩的重要体现。²

10、试结合作品分析马致远剧作在内容和曲辞上的特点。(

1)在内容上,更关注士人的状况,更多地探讨精神的归宿,对神仙道化剧情有独钟。

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如《荐福碑》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他的神仙道化剧充分发挥了传统士大夫对生命、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着他对精神归宿的追求。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

(2)在曲辞上,清俊硬朗的风格。在豪放中有一种清逸、爽拔之气,韵味悠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汉宫秋》第三折对离情别绪的渲染、第四折对元帝思忆昭君的敷演。曲子用朴素直白的语言抒写胸中的感伤和悲凉,虽使用口语,却不俚俗。

11、试以对石君宝《曲江池》的改编为例,分析朱有燉剧作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视。

朱有燉作为皇室的一员,虽有政治上的倾轧,但对政权的维护则是至为重要的。对儒家道德伦理的赞扬、关注,对戏曲教育作用的重视,贯穿了朱有燉的剧作。尤其是那些表彰贞节忠顺的作品。朱有燉的《曲江池》是改编石君宝作品而成,沿袭了元杂剧所确立的歌颂李亚仙与郑元和忠贞爱情的主题,故事的发展脉络与元杂剧也大体相同,但更突出了对道德操守的关注。朱有燉笔下,郑元和初见李亚仙便郑重提出娶李亚仙的要求,郑元和从没有嫖妓,他遇到李亚仙,爱上了他,并且不以她为低贱,真诚地要娶她,使郑元和的形象比元杂剧在道德方面更提高了一步;朱有燉笔下,李亚仙是一个有仁有义、容德兼备的忠贞女性,她对鸨母设计的“倒宅计”毫不知情,其形象更加清晰;作品还借刘员外的角色写出嫖妓的下场,借郑元和与几个乞儿的口说明酒色财气的罪恶;结尾的父子相认、以礼迎娶也强调了“岂可有绝”的父子天性。

12、结合作品简述朱有燉剧作的艺术成就。

朱有燉在艺术上的成就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纯熟,以及形式上的变化.(1)语言朴素生动,并能因情节人物的不同而加以恰如其分的表现;(2)对元杂剧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探子报告等)的纯熟运用;(3)对元杂剧独唱体制的突破,增加了双唱、众唱、接唱、轮唱等多种方式,几乎包括了南曲中所有的唱法。(4)部分剧作情节简单,显露出明杂剧创作以作者为中心的特点。

13、试举例说明康海和王九思剧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到价值。

(1)形式上,康海的杂剧在形式上变化不多,而王九思的《中山狼院本》则在杂剧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只有一折,开启了明代短剧的创作。

(2)内容上:A、寓言作品的创作,如康海的《中山狼》讽刺忘恩负义者的主旨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寓言小说作为改编的对象,透露出戏曲创作中的文学因素、文人因素的加强。b对个人感受的关注。如王九思的《沽酒游春》借用杜甫、岑参游渼陂的典故写自己的情怀,借前代诗人来写自己的积愤;借古讽今以抒身世之慨。C、从对节烈的关注可见当时社会与文人对道德的重视,如康海的《王兰卿真烈传》。剧写歌妓王兰卿与举人张于鹏相爱,于鹏去参加会试,兰卿坚决不再接客,嫁给于鹏后,不在意独守空房,只想到要孝顺公婆,只想到做良人眷属,于鹏病故,不肯再嫁,后服毒自杀,从而反映了一代文人和当时社会的道德取向。

14、简述孟称舜的《花前一笑》和卓人月的《花舫缘》的异同

孟称舜的《花前一笑》,写唐伯虎为娶一笑留情的沈公佐的养女,不惜做沈公佐之子的佣书。卓人月认为“易奴为佣书,易婢为养女”,“反失英雄本色”,于是作《花舫缘》,仍改为唐伯虎卖身为奴,终娶得一笑留情的婢女。孟、卓两人同样关注才高零落的唐寅,同样赞赏唐寅的风流才情,他们同样在剧中表达沦落的感叹。但在对这同一题材的创作中仍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孟称舜更关注的是唐寅不遇后的自放于诗酒风流,格调比较轻松明快;卓人月则更强调人生的“哀乐依倚”。唐伯虎虽然才高沦落,却免去了从

政之苦,可见得与失是互补的;同时,卓人月还进一步表现了唐伯虎笑傲中的闲愁,从而由唐伯虎的风流韵事,写出了自身不遇的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死生悲欢的认识。

15、简述宋元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

(1)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层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在剧作的主要人物身上,很难看出作者本人的影子。北剧故事情节较简单,抒情多于叙事,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体意识比较强,在剧中人物身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认识与感慨。(2)语言上,南戏俚俗无文采,北剧文学性较高; 3)南北剧作者在身份上的差异,也带来了音乐曲律上的差异。南戏作者因为文学与艺术修养的限制,其所用曲调多为顺口可歌的民间歌谣,词调一般也是在民间流传,未经文人改造律化过的,因此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且受方言的影响,用韵混乱;而北剧作家熟悉声律韵律,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4)元灭南宋后,随着北方政治、军事力量的南移,随着文人的南下,南戏的面貌发生大的改观,使南戏最终战胜北剧,成为剧坛的主流。

16、简述南戏与传奇的差异。

(1)创作主体和演出对象不同:南戏多由艺人和书会才人完成,演出对象是一般民众;传奇多由文人创作,既为舞台演出而作,也有大量作品是作为个人抒情言志逞才而作,不仅在民间戏台上演出,还搬演于文人雅座上(2)题材内容不同:南戏多表现家庭伦理和婚姻问题;传奇则表现出对历史、现实的关切,对个性、情感的张扬;(3)体制、角色不同:南戏体制不规范,语言俚俗,音乐和表演上有很大的随意性;传奇体制规范,角色扮演上较南戏有所突破。

17、简述传奇剧本体制的特点。

(1)剧本不再标题目,将题目换成副末开场后的四句下场诗;(2)剧本“分出标目”;(3)剧本分卷;(4)每出的四句下场诗被普遍采用。此外,剧作者对音乐格律日益重视,角色体制亦有所发展。

18、简述从《张协状元》到《错立身》和《小孙屠》,南戏发生了些变化?

由于南戏与北剧日益融合,由于文人逐步参与南戏的创作,由宋至元,南戏在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题材内容上,南戏主要是反映婚姻爱情家庭,但其反映的侧重点却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同是反映爱情婚姻,产生于南宋中期的《张协状元》反映了士子在科举高中之后的婚变负心,抛弃糟糠之妻,而产生于元代的《错立身》则歌颂士子对爱情的坚贞。同时,创作于元代的《小孙屠》中也体现出元杂剧创作晚期关注道德伦理的特点。(2)在艺术表现上,也显示出一系列变化:首先,无谓的插科打诨明显减少;其次,曲辞由俚俗转向优雅诗化(3)在剧本的形象塑造上,人物形象也越来越鲜明、丰满,尤其是《小孙屠》中李琼梅的形象塑造更是值得称道。

19、结合作品分析四大南戏所体现出的南戏的发展变化。

(1)创作上,四大南戏有三部有传说的作者,说明文人对剧本写定的作用(2)内容上,《荆钗记》、《拜月亭》赞扬文人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坚贞,《杀狗记》表现家庭伦理,《白兔记》写发迹变泰,既贴近民间,又有文人渗透的痕迹(3)艺术表现上,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后世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如《拜月亭》改编自关汉卿的同名杂剧,人物、情节、主题思想均与关作大略相同,曲文也有部分沿袭。由于扩大了规模,因而得以增添出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致的描写、委婉的抒情,使剧情的发展更显得起伏跌宕、波澜层叠,这是它的成功之处。其对后来的南戏、传奇产生深远影响之处主要有:情节结构复杂,以多组人物、多重线索来组织剧情;人物塑造的细致生动;剧本的曲词平易宛转、自然天成。

20、简述梁辰鱼的《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1)是最早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其中一些出在后世久演不衰(2)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代表了明传奇的一个重要主题,并在后来的文人创作中得到了更多发挥。(3)以政治和爱情相结合,它写吴越的兴亡,而以才子佳人的爱情贯穿其间,开创了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手法,对后世传奇创作有很大影响。而且在爱情与国家的关系上,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爱情之上,跳出了个人恩怨、卿卿我我的狭窄圈子。应该说,它比以往的爱情剧和历史剧都有新的进展。剧中的西施也和一般爱情剧中的女主角有所不同。

21、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

(1)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如他的代表作《义侠记》中王婆的茶铺、武大郎卖炊饼;《博笑记》中塑造了一批市井细民的形象等。⑵注意世风,注意剧本的道德意义。《义侠记》中的西门庆、潘金莲等即是道德败坏的代表;《博笑记》揭露、讽刺了各种社会丑恶现象⑶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免冗长、拖沓。他后来的作品篇幅一般较短,且一出中的曲子也尽量减少⑷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如《博笑记》全剧二十八出,篇幅在传奇里己属较短,更以十个独立的小故事串成,长短不一,结构灵活多变,适合舞台演出的实际,体现出传奇剧本由长趋短的发展方向⑸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如《博笑记》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而对诙谐的重视,则使剧本中净、丑两种角色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在剧中出现得也比较频繁。

22、简述沈璟戏曲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答:沈璟戏曲理论有很大的针对性,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表现为:(1)他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它以曲谱具体指导作家的创作和演员的演唱,为他们提供了可以依赖范例和标准。(2)沈璟的曲论著述唤醒了曲家对曲律的高度重视,引起了曲律理论研究的高潮;(3)沈璟的本色论让传奇剧本更接近舞台,接近普通民众的欣赏要求。

23、吴江派和临川派的戏曲理论各包括哪些内容?

答:吴江派(以沈璟为代表)的戏曲理论从场上之曲出发,强调合律,曲词的本色,“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内容上注重风世等。临川派(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理论对于剧本的写作,重视“立意”与“才情”,所谓“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正是二者的补充、融合,推动了传奇艺术的发展。

24、试析许潮和汪道昆短剧的特色。

答:许潮、汪道昆剧作最大特色就是浓厚文人化色彩。

许潮剧作在内容上,经常从经史中取材,而且对文人轶事、游宴雅集有浓厚的兴趣,如《午日吟》写杜甫与严武在成都草堂看龙舟竞赛、小船采莲,没有漂泊流落的忧思与悲伤,只有闲适与从容。而《兰亭会》写王羲之与谢安等上巳日相会于兰亭,曲水流觞的雅事。其剧中人物往往有一种潇洒旷达的情怀、一份才子风流,如张季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而弃官回乡的任性旷达;陶渊明醉情诗酒的真率超然。许潮的杂剧带有强烈的文人色彩,集中反映了文人的生活趣味。而且剧本中对游赏的爱好、对才华的偏重、对潇洒率性的性情的突出,也透露出晚明文人的放逸。形式上,情节结构不甚讲究,几乎没有什么戏剧冲突;曲辞漂亮文雅,而且大量套用前人的诗文作品,显示了杂剧创作向文人群体的靠拢;曲律上受南戏影响。

汪道昆的杂剧代表作是《大雅堂乐府》,《大雅堂乐府》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故事,分别是《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题材上均是历史上文人喜闻乐道的风流遗事,也是戏曲史上一再被改编的故事。汪道昆虽然沿袭了这些题材,但是对题材的处理却很是不同,他往往只选择故事的一个环节来展开剧情,借此来表达一种人生的情趣和感受。如《远山戏》,表达一种闲情逸致;《五湖游》表达对仕途的厌倦等。其创作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欣赏需求,因此表现出浓厚的文人趣味。语言比较雅致,经常引用相关的文学名作;形式上明显地南戏化,比如末上开场、南曲的使用等。

许潮、汪道昆杂剧都采用一折短剧,表现出以杂剧为消遣的倾向,并且明显受南戏影响,这代表了杂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25、试析徐渭以《四声猿》命名自己杂剧的用意。

答:《四声猿》是徐渭的四部杂剧《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狂鼓史渔阳三弄》、《女状元辞凰得凤》的合称。《四声猿》的得名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徐渭是取猿声哀苦,令人断肠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哀。也有人认为徐渭心目中的猿不仅悲伤,亦能悟法,所以徐渭以这四个短剧,用另一种方式宣扬了人的显示本性的合情合理。

可以说徐渭以《四声猿》命名自己的剧本,有两方面的用意:

一是以猿声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不遇的慨叹。在《四声猿》的四个剧本中,应该说《狂鼓史渔阳三弄》最突出地体现了徐渭内心的悲愤。《狂鼓史》以历史上祢衡骂座的故事为素材,在阴司由祢衡对着曹操亡魂重演当日骂座的情景。“骂曹”的内容,看起来不外乎历史记载和故事传说中曹操的狠毒伪善、狡诈奸险、草菅人命等罪恶,但对徐渭来说,剧中的曹操实际象征着使他产生“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的社会实体。而剧中气概超群、才华出众,却沉沦失意、桀骜不驯的祢衡,正是徐渭自己的化身。祢衡最后被玉帝请去作修文郎的结局,则是科考失意、怀才不遇的徐渭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二是借猿声写自己心中的奇气,《四声猿》就是徐渭的中夜长啸。《四声猿》写了四件至奇至快之事,除《狂鼓史》阴间骂曹外,《翠乡梦》的破戒与投胎、轮回与度脱也充满了奇异的色彩。而《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中的木兰和黄崇嘏以女子之身,或驰骋疆场、杀敌卫国,或参加科考、独占鳌头,在当时都是至奇至异之事。可以说,徐渭创作这四

26、简述从《莺莺传》到“王西厢”崔张故事的发展演变。

答:(1)《莺莺传》中的崔张故事

崔张故事最早见于中唐著名诗人元稹创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写张生游于蒲州,借住普救寺。寡妇崔氏亦携女莺莺住在寺中。适逢乱军劫掠,张生请官吏庇护,崔家因而幸免于难。崔氏感其恩义,设宴酬谢。张生由此得识莺莺,并一见钟情,托莺莺婢女递诗传情,莺莺亦回诗相约。张生跳墙赴约,却被莺莺训斥。几日之后,莺莺却自献于张生。数月后,张生赴京科考,淹留京师,最终抛弃了莺莺,并解释说:莺莺是“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尤物,而自己的品德不足以胜妖孽,故忍而弃之。而当时之人因此称赞张生“善补过”。

(2)“董西厢”对《莺莺传》的修改补充

金代董解元创作的《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对崔张故事作了较大改变。首先,“董西厢”补充修改了很多情节,如听琴、闹简、拷红等。而且改变了故事的结局,以崔张私奔、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回京上任做结,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其次,“董西厢”改变了一些人物的形象,如老夫人成为崔张爱情的反对者,而红娘成为崔张爱情的促成者,作用大大加强,形象也更加丰满。张生形象更是发生了根本改变,从一个负心之人变成一个执着爱情的多情人。

(3)王实甫《西厢记》对“董西厢”的继承和发展

王实甫的《西厢记》直接继承了“董西厢”,但又有所发展。首先,在情节上删去了一些枝蔓的情节,如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时打斗等,使剧情更加紧凑。其次,在形式上,将崔张故事由说唱变成了大型戏剧。再次,在形象的塑造、心理的刻画、冲突的设计上都远远超越“董西厢”。

27、如何理解纪君祥《赵氏孤儿》的悲剧精神?

《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奸臣屠岸贾的残暴狠毒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屠岸贾为了个人私怨而杀害赵盾全家,为了搜

捕赵氏孤儿而不惜下令杀全国的小儿,这种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使他成为邪恶的化身。由于他得到昏君的宠信,掌握了大权,这就使得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人为救护无辜而进行的斗争特别艰巨,甚至要以牺牲生命和舍弃自己的后代为代价,从而构成了全剧惨烈悲壮的基调。例如程婴,最初受托救护赵孤时,还是出于单纯的报恩思想,而当屠岸贾声言要杀尽晋国“半岁之下,一月之上”的小儿以后,他的舍弃己子的举动,就不仅仅是为一个赵氏孤儿,同时也是为了挽救更多的无辜幼儿,他的思想境界明显地有一个升华的过程。在剧本第三折,程婴既要担当卖友求荣的恶名,又被逼严刑拷打与自己共谋的公孙杵臼,更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斩为三段。这都使程婴处于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精神重负之下,正是在这种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程婴忍辱负重、沉着坚毅、视死如归的思想性格特点,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虽然剧本最后除奸报仇的结局,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弱化了悲剧色彩。但是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所说: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28、在确立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范围时,应该考虑的三个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⑴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⑵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矛盾冲突;⑶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

29、、史传文学、寓言故事和小说文体的异同主要是什么?

答:⑴寓言故事和小说都重视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明,而小说则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

⑵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

30、神话、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对古典小说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神话对小说的影响:(1)小说创作的要素故事、人物、思想在神话中已经具备了;

(2)神话对中国古典小说讲神怪传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寓言故事对小说的影响:寓言以故事来暗寓一种道理,说服人、教育人,这影响了中国小说训诫传统的形成。

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在叙事和人物描写上,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31、志怪小说有哪些特点?

答:志怪小说的特点:(1)将神鬼怪异之事当作信史来写,缺乏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2)短小、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写人物,但内容简单,艺术上比较粗糙。

32、为什么说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真正走向成熟?

答:⑴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

⑵由神怪走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⑶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3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答:⑴创作目的与唐传奇有很大的不同,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⑵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⑶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的特色;⑷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⑸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⑹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人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

34、简述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和特点

(1)从无名群众和文人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为文人的独立创作;(2)题材内容上,从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材,特别是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反映重大社会主题;(3)艺术表现上,从重情节发展到重人物刻画,在人物描写上,从带理想色彩的传奇式夸张描写,发展为写实;(4)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5)出现了两部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和《聊斋志异》。

35、明清小说又哪些题材类型?各举两部代表作。

答:(1)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2)英雄传奇小说,如《水浒传》、《说岳全传》;(3)神魔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4)人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5)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镜花缘》;(6)公案侠义小说,如《绿牡丹》《三侠五义》等。

36、简述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成因:

答:特点:(1)数量多;(2)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紧密结合;(3)艺术上比较粗糙;(4)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表现出由古典小说到现代小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

原因:(1)社会和时代的变化;(2)新小说理论的兴起;(3)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的大量初步发行,(4)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

37、简要谈谈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

答:⑴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⑵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⑶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的传统。

38、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4)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

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39、结合作品分析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答:“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关羽一生的写照。“义”和“勇”是关羽形象最突出的特色,其中“勇”是从属于“义”的,而“义”则又是从属于“忠”的。“忠义”不可分。所以,可以说,关羽是一个“忠义”的化身。

小说第二十五回、二十六回写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事主不忘其本”,“不忘故主”强调的是“忠”,“义”在这里是附属于“忠”的。

40.简述《水浒传》超越以前描写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之处。

答:《水浒传》超越以前描写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之处在于

(1)后者常常将封建压迫归结为个别人的恶行,而《水浒传》所写的封建压迫却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封建统治网。

(2)后者所写多是个人的反抗,《水浒传》则歌颂集体的反抗。

(3)后者所写的反抗者,多是因自身受到压迫而反抗,《水浒传》中的英雄,则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受迫害而反抗。

41、从武松的哨棒和林冲的解腕尖刀说明《水浒传》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

答: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有了更多的细节描写,表现出精细缜密的特色。下面以武松的哨棒和林冲的解腕尖刀作说明。

景阳岗上武松打虎的那根梢棒,从在酒店里开始,作者一路上不断点染:出客店时,“还了房钱,拴了包裹,提了梢棒”;进到酒店,“把梢棒倚了”;喝完酒,出了店门,“手提梢棒便走”……直到大虫出现时,用它来打虎,“这一棒劈不着大虫”却打在枯树上,将梢棒折成两截。而最后在拳打大虫没力气时,又将它检了回来,用它结果了大虫性命。小小一根梢棒,作者不避重复,原来是要在最后派上大用场。作者写这根梢棒,既重复而又有变化,武松在不同情况下,或绰起,或手提,或横拖,或倚放,姿势意态,各不相同。这样的细节描写,显得细腻而又丰富。

而林冲手刃仇人的那把解腕尖刀,却又是一种写法:林冲被发配沧州,高俅派陆谦跟随来谋害。林冲得知这一消息,怒火中烧,便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带在身边。大街小巷寻了三五日不见仇人,又被抬举去管草料场,复仇的事便渐渐懈怠下来。此后作者对那把尖刀再不提起,粗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忘记,可是待草料场火起,林冲破门而出,手刃仇人时,用来结果陆谦性命的正是这把一度“迷失不见”的解腕尖刀。前面写到买解腕尖刀,后面就一定要派上用场,可见作者精细的用心。

42、《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三部分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答:第一部分:一至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三界的故事,为下文描写取经路上惊心动魄的战斗作准备和铺垫;

第二部分:八至十二回,写唐太宗入冥,交代取经故事的缘起,是一、三部分间的过渡;

第三部分:十三至一百回,写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是小说的主体。

43、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其典型意义表现为:A、他的首要特点是贪财,这是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商人的突出特征。B、他的第二个特点是贿赂权*,交结官府,以此获得权势,进而获取暴利,这是当时商人同封建势力结合产生的市侩的典型特征。C、他的第三个特点是好色纵欲,这揭示了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

44、潘金莲形象的悲剧性及其悲剧的社会意义

潘金莲形象的悲剧性表现在:(1)她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悲剧性的。(2)她虽然战胜了两个对手,却没有得到所追求的东西;(3)在可悲的人生追求中,她的灵魂被扭曲,人性被异化,滋生、发展、膨胀了种种的恶德和秽行。

潘金莲悲剧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写出了一个追求者的悲剧,写出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不安分的女性所经历的灵魂的躁动和痛苦,其次,在于不仅写出了一个可憎的坏女人,而且挖掘出了造就这个罪恶的女人的社会原因。

45、简述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答:(1)宋元“说话”艺术的直接影响;

(2)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和市民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的一些带有个性解放特点的新思潮,如对情和人欲的肯定、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商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对传统贞操观念的蔑视、对男女平等的追求等,在思想界和社会上的传播;(4)印刷术的进步、印刷业的发达为通俗小说的刊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46、举例简述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哪些时代内容。

答:⑴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新特点,主要是市民(特别是商人)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小手工业者依*劳动发家致富。

⑵爱情婚姻小说中表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这主要有两类。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另一类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以喜剧结局来否定礼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⑶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这也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写恶霸压迫人民,如《灌园叟晚逢仙女》;另一类通过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揭露其凶残阴险的本性,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47、简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反映的“情”与“理”的矛盾及其时代意义。

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反映的“情”与“理”的矛盾,实际上是杜十娘悲剧真正的社会根源。李甲贵族公子的身份使他必须遵守封建礼教,但他对杜十娘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感情。因此,从一开始,李甲就面临着封建礼教与杜十娘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最终在“情”与“理”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而背弃了杜十娘的爱情。而杜十娘与孙富的冲突,表面上看是金钱扼杀了爱情,实际上孙富却是借助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取得了胜利。而杜十娘对李甲“发乎情,止乎礼”的控诉,正因此而显得深沉凝重,悲愤有力。

48、简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艺术成就。

答:(1)杜十娘形象的塑造:首先写她轻财好义的思想品格;其次,描写赞美她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再次,真实描写了杜十娘的聪明机智;最后,描写了杜十娘坚强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斗争精神。

(2)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如设计安排了李甲父亲李布政这样一个人物,虽未出场却处处让人感受到他对杜十娘命运的影响。

(3)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而具有思想深度;如院中姐妹送来的百宝箱的细节,一方面为下文的沉江预作伏笔,另一方面表现杜十娘的机警老练和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热切坚韧的追求。

49结合作品分析《聊斋志异》是如何创造诗情浓郁的意境美的。

答:《聊斋志异》的意境创造,首先表现在作者将他所歌颂的人和事物加以诗化。特别是那些花妖狐魅的女性形象,作者更是赋予她们诗的特质。其次表现在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来表现一种诗意美。再次表现在对那些美丽动人的花妖狐魅形象,作者一般不作精雕细刻的外形描写,而注意描绘其内在的风神。50.为什么说《儒林外史》“隐括全文”的第一回是体现全书主题思想的一个纲?

答:《儒林外史》第一回借王冕的形象体现出来如下思想倾向:

第一,否定功名富贵的思想倾向。开篇一首词就道出了这种思想:“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明确道出功名富贵乃是身外之物,毫无意义,不值得追求。并借王冕之口批评八股取士制度“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是全书的总的思想倾向。

第二,从王冕身上体现出来的政治理想是儒家的“德治”、“仁政”,他对吴王提出的政治主张是要“以仁义服人”,而不是要“以兵力服人”,他在吴王的眼里只是一个“儒者气象”。这和书中所写的其他正面人物如杜少卿、迟衡山、虞博士、萧云仙等提倡以德化人,以及要实现礼、乐、兵、农的理想是一致的。

第三,王冕是一个孝子,是真正恪守儒家的孝悌信条的。全书中盛赞孝道,并创造了几个孝子的形象。王冕的形象,在第一回里就有了提挈的作用。

第四,作者对学问的理解也还是经史、天文、地理一类,基本上还是传统所提倡的学问范围。

总之,《儒林外史》“隐括全文”,“敷陈大义”的第一回,不但揭示了全书的主题,而且全书的一些主要内容,包括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也都同时体现出来。

51、《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局限?

答:特点:第一,鄙弃功名富贵,不热衷于科举考试,不愿意出来做官。第二,自由独立,狂放不羁,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

局限:这些人物身上也承袭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精神负担,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所谓真正的正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德治仁政的理想。

52《儒林外史》中的正面形象包括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知识分子,其特点是:(1)鄙弃功名富贵,不热衷科举考试,不愿意出来做官;(2)自由独立、狂放不羁,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3)承袭了传统传统的思想道德,坚持所谓真正的正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德治仁政的思想。一类是市井小民,这些淳朴、善良、高尚,也是作者理想的寄托。因此带着清高名士的风雅气质。

53、《儒林外史》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是举例说明。

答:《儒林外史》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讽刺手法,包括a通过漫画式的外形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比如第二回里写夏总甲,仅用简淡几笔的外形描写,就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令人可厌的下层官吏形象。b

以夸张之笔,突出人物的可笑可鄙之处。如写范进中举发疯,一出门就让他摔一跤,故意出这个新举人的洋相。c 通过人物

的自相矛盾揭露其虚伪可笑;d

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如胡屠户前后两次贺喜的对比,写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且人物的卑劣灵魂也被和盘托出了。e

有意安排一种出人意料的细节或场面,让讽刺对象出洋相、杀风景;f 通过书中人物去奚落、嘲笑或捉弄讽刺对象。

54、《儒林外史》的结构有什么样的特色?应该如何评价?

答:《儒林外史》前有楔子,后有尾声,中间人物故事的递进,也都符合时间发展的线索。但由于它以刻画知识分子群像为特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这就决定了它在结构上与一般长篇小说不

同,表现为某一部分以某几个人物为主,构成相对独立的段落,另一部分又以另几个人物为主,构成相对独立的另一个段落。全书就将这些相对独立的生活画面连缀在一起,构成一幅生活和历史长卷。这种连缀,不是*统一的故事情节,而是以贯穿全书的统一的主题思想,即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揭露批判的内在线索来实现的。其间又时时处处照顾到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转换。

这种结构形式,正如吴组缃先生所说,是“综合了短篇与长篇的特点,创造一种特殊的崭新形式。这种形式运用起来极其灵活自由,毫无拘束,恰好适合于表现书中这样的内容”。

55、应该怎样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

答:贡献在于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结局,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的小说,而且基本保持了前八十回的悲剧气氛,矛盾冲突的发展和人物处理,也大致符合曹雪芹原意。

缺点在于宝黛性格与前八十回有不符之处,而贾府家道复初的结局也与曹雪芹构思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合,艺术上也较为逊色。

56、简述《红楼梦》的思想局限。

答:《红楼梦》的思想局限:首先,曹雪芹虽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种种罪恶和弊端,但他并不否定封建制度,对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还怀着很深的眷恋;其次,书中充满了悲观失望的虚无主义情绪和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这种局限实际上是一个从封建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而又不能与其彻底决裂的叛逆者的局限,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还很幼弱的反映。

57、简说近代小说发达局面形成的原因。

答:⑴社会和时代的变化;⑵新小说理论的兴起;⑶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的大量初步发行;⑷翻译小说的大量出现。

58、试析南戏《拜月亭》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答:艺术表现上,“四大南戏”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后世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尤其是《拜月亭》一剧,它以多组人物、多条线索来组织剧情的手法,是后来南戏、传奇创作的重要结构方式。其人物塑造的细致生动,也是南戏艺术进步的重要表现。其曲词的平易宛转、自然天成,赢得了后人的由衷赞叹,也体现了南戏文学性的增强。

四、论述题

1、试分析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形象。

窦娥是关汉卿剧作《窦娥冤》中的女主角,一个心地善良而又具有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形象。

从孤儿到童养媳到寡妇,她的悲惨遭遇令人十分同情,但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准备修来世,尽心尽力地侍候着同是寡妇的婆婆;却偏偏又遇上地痞恶棍张驴儿父子的胁迫与诬害;当她自信清白大胆走上公堂时,等在那里的是一个昏聩愚蠢、视人命如虫蚁的太守,窦娥被屈打成招。因不忍见婆婆被拷打而承担了被诬陷的罪名;临赴刑场时,还怕婆婆见到伤心,特意请刽子手绕道而行,这些细节显示了窦娥的善良细心、孝顺。在剧本中通过表现窦娥具有社会所赞同的一切德行,来强调她的善良无辜。同时也是对造成冤案的贪官桃杌的强烈讽刺,贪官桃杌是非不明,连这样一个简单的案子都审不明白,糊里糊涂就用酷刑把善良的百姓判成死罪,如此草菅人命的狗官在后文中竟然得到升迁,可见社会是多么黑暗无道。剧中写窦娥刑前,面对刽子手发下三桩大愿,她指斥天地的不分清浊是非、怕硬欺软,慨叹老百姓有口难言。至此,窦娥的抗争达到高潮。而此时的抗争不仅出自对道德的坚守,更来自对现实的绝望。她死后,她的誓愿一一实现: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都证明了她的冤屈。这种描写固然有前代传说作依傍,也同当时普遍存在的天变与人事相因,也就是天人感应的观念有关;却更渗透着著作家强烈的情感,而且在实际上成为对正义的呼唤。

由顺受命运到控诉天地直至申雪冤仇,表现了底层民众的不屈抗争精神。窦娥面对流氓恶棍的威逼不肯屈从;面对酷刑,不肯屈招;即使在屈死后,一缕孤魂也决不消散,誓追穷寇。

这个形象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受压迫妇女的典型,窦娥的一生,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腐败与黑暗,反映了中国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痛苦遭遇;并由其个人悲剧展示了民族压迫下的时代悲剧,同时,窦娥特具光彩的反抗性格,则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

关汉卿透过窦娥这个弱者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黑暗与不公的愤怒。以窦娥这位年轻的寡妇作为自己表现的对象,由窦娥的遭遇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对现实的批评,他愤怒的是社会的黑白颠倒,是官府的草菅人命,他不满的是社会让好人受难,信守道德的窦娥,被这个社会以“毒死公公”的罪名处以了极刑。关汉卿对现实的批判经由窦娥的形象,经过这样一个充满悖论的情节表达了出来。

2、试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如《窦娥冤》在生与死的斗争中,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刻画窦娥

的孝顺、善良与刚强;《蝴蝶梦》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表现继母王氏的贤德与慈爱,而《调风月》则在尴尬难堪的境遇中塑造了一个既泼辣又刚强的侍女燕燕的形象,并由此写出写出对人性的体察与了解,写出人在低贱地位时的无奈、不甘与渴望改变(2)矛盾集中,主干突出,情节富于变化。如《窦娥冤》一剧中,从窦娥被卖到守寡的心酸只是由蔡婆的交代一提而过,而与人物塑造直接相连的法场受刑却安排了整整一折。而戏剧冲突也是一个接一个,高潮迭起,曲折紧张。法场受刑是全剧的高潮,窦娥在法场与婆婆告别,并对社会不公做不屈的抗争,深情与刚强的辉映,使窦的形象丰满、生动。平易、质朴的曲辞则把悲怨的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3)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如同是淋漓的诉说,负冤衔屈的窦娥唱出的曲词责天骂地,充满激愤,而被情人抛弃的燕燕的唱词则在痛苦的表白中,流露出一份自怨自艾。

3、为什么说关汉卿是一位当行的剧作家?

(1)生平与剧作:关汉卿是元代最早从事剧本创作的作家之一,大约生于金末,活动的主要地区是大都。他是一个一生落拓、不屑仕进的文人,是一个多才多艺、放浪不羁、性格倔强的艺术家。关汉卿的杂剧现存十八种,著名的有《窦娥冤》、《单刀会》、《蝴蝶梦》、《调风月》、《救风尘》等,大致可以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三类。

(2)剧本的重要特色更多地表现了弱势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有一种鲜明的执着于现实的人生态度;儒家的道德思考。(3)高超的艺术手法:关汉卿的杂剧具有很强的艺术创造力。

关汉卿很少为文人的传统习性所囿,很少在炫耀辞采、驰骋才情上花费心血;他的剧本,很重视舞台演出效果,适应观众的欣赏心理,以生气勃勃的艺术活力,表现出新鲜的社会意识与人生追求。从题材的选择来说,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提出了社会正义这一人类生活中的严峻问题。而这一类题材通过戏剧这一种最具有煽动性的文艺形式来表现,其效果也格外强烈。

在戏剧结构方面,善于布置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营造戏剧氛围,并使舞台演出富于动作性。关汉卿常以适当的剪裁、布置、使之能容纳较丰富的内容。如《拜月亭》一剧,以王瑞兰夫妇的离合为主线,蒋瑞莲夫妇的姻缘为副线,两条线索相互交错,共同演进。

关汉卿的杂剧中活跃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大多写得富于生气,表现出鲜明的性格。这里有两点尤其值得注意:一是关汉卿笔下的人物很少是概念化的产物,因而具有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多面性。如《窦娥冤》中的蔡婆婆,原是个放高利贷的,窦娥实际是她的债权的抵押品,但她和窦娥之间,却确有一种相依为命的真感情。另一点是作者对人性往往表现出比较宽泛的认可。特别是对社会下层人物在其特殊处境中的所作所为,绝不从传统道德的立场上加以丑化和诋毁。

在语言方面,关汉卿被认为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语言较少文饰,既切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与个性,也贴近当时社会活生生的口头语言,更能把观众感情引入到剧情和戏剧人物的命运中。而另一方面,所谓“本色”的语言,又不是简单搬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而是经过艺术的锤炼。

4、试分析《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第一,剧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爱情故事中痴情的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以后爱情故事中的书生形象,常常沿袭张生的性格特点。张生从游殿时对莺莺一见钟情起,就将事关读书人前程的科举考试抛在脑后;为了莺莺,他月下吟诗,写信退贼。崔母赖婚,他失望得要悬梁自尽。莺莺变卦,又使他病倒书斋,几乎不起。后来也还是为了莺莺,他强打精神上京应试。他第一次和素不相识的红娘搭讪,就冒冒失失地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并不合时宜地打听:“敢问小姐常出来么?”结果被红娘骂做“傻角”。以后好几次出现意外情况时,他都傻相十足,瞠目结舌,一筹莫展。但是他的傻气常与忠厚不可分,呆气又正是钟情的一种表现,因此反而获得了莺莺的倾心和红娘的同情。第二,《西厢记》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曲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这一创作追求集中体现在莺莺身上。莺莺性格的改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痛苦的过程。她由于家庭教养和母亲的管束,起初只能使感情深藏不露,处处防人,甚至做假掩饰。但在经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和母亲悔婚等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与折磨之后,她终于大胆地越轨,使自己的思想性格飞跃到勇敢而坚定的阶段。第三,聪明、伶俐、热心、正直的丫环红娘,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物类型,影响着后来的创作与生活。(1)侠肝义胆的女中豪杰:红娘性格中最可宝贵的是她的正义感。她不满于老夫人的背信弃义,深深同情崔、张二人,想方设法地帮助莺莺克服心理矛盾,并不辞辛劳、不畏风险地为恋爱的双方传书递简,牵线搭桥。

(2)足智多谋的“军师”:她巧妙地周旋于这三个人中间,既要蒙蔽威严而多疑的老夫人,又要鼓励软

弱傻气而常常不知所措的张生,还要小心对待顾虑重重、表里不一的莺莺。面对一个个高难度的问题,她应付自如,计谋频生。第四,杂剧《西厢记》对矛盾冲突的设计足以示范后人。

戏剧冲突是由两条线索互相紧密纽结而成的。一是以老夫人为一方,以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二者之间是反对门第观念、不遵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与封建礼教、封建家庭利益卫护者的矛盾冲突;二是莺莺、张生、红娘三个青年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由各人的不同性格和一些猜疑、误会、矜持和不信任造成的。作者成功地写出了这些矛盾,从而加强了全剧的喜剧气氛。第五,《西厢记》中才子佳人后花园相会,经过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模式,也对后来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5、试分析《西厢记》中张生和红娘的形象。

(1)张生的形象:剧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爱情故事中痴情的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以后爱情故事中的书生形象,常常沿袭张生的性格特点。

真诚而执着的爱情追求

张生从游殿时对莺莺一见钟情起,就将事关读书人前程的科举考试抛在脑后,在僧寺住了下来。为了接近莺莺,他附斋追荐亡父,祷词却是希望“早成就了幽期密约”。为了莺莺,他月下吟诗,写信退贼。崔母赖婚,他失望得要悬梁自尽。莺莺变卦,又使他病倒书斋,几乎不起。后来也还是为了莺莺,他强打精神上京应试。

忠厚而带傻气的痴心人。比如他第一次和素不相识的红娘搭讪,就冒冒失失地自报家门:“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并不合时宜地打听:“敢问小姐常出来么?”结果被红娘骂做“傻角”。以后好几次出现意外情况时,他都傻相十足,瞠目结舌,一筹莫展。但是他的傻气常与忠厚不可分,呆气又正是钟情的一种表现,因此反而获得了莺莺的倾心和红娘的同情。

张生是一个爱情专一的至诚的情种。他家境清贫却敢于爱慕相国小姐;在功名利禄和爱情追求之间,他毫不犹豫地舍弃前者而选择后者。这些都显示出这个人物的不俗之处。他以他的至诚和专一赢得了莺莺的爱情,也赢得了爱情的最后胜利。在《寺警》一折中,白马解围,又表现出他性格中热情有为和富于正义感的一面。张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美好理想。

6、试以莺莺为例,分析《西厢记》是如何刻画爱情心理的。

《西厢记》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是戏曲史上一部直接描写爱情心理的作品。这一创作追求集中体现在莺莺身上。《西厢记》生动细腻地表现了莺莺的内心世界,成功地揭示了莺莺这个大家闺秀在争取自由爱情过程中的心理矛盾,使人不仅看到莺莺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且看到她怎样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看到她战胜自我的过程,看到她内心的矛盾痛苦。

莺莺性格的改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痛苦的过程。她由于家庭教养和母亲的管束,起初只能使感情深藏不露,处处防人,甚至做假掩饰。但在经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和母亲悔婚等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与折磨之后,她终于大胆地越轨,使自己的思想性格飞跃到勇敢而坚定的阶段。

莺莺和张生佛殿相逢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她更多的是在心里赞美张生,在行动上并没有更大胆的表露。当她派红娘去探望张生,带回张生的情书后,心里又惊又喜,可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和她头脑里的道德观念,使她不愿让人知道她的快乐,甚至她自己也不愿承认这内心的快乐。在“闹简”一折里,作者以出色的道白、精彩的细节、人物动作,来揭示莺莺的掩饰和假意,揭示她的内热外冷。而“赖简”也是由于内心的压力和恐惧,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对“月下偷期”还是有所顾虑的。莺莺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靠,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全过程。

7、试结合作品分析郑光祖爱情剧的道德色彩。

郑光祖的爱情剧道德色彩较强。如《 梅香》中的白敏中和小蛮、《倩女离魂》中的张倩女和王文举都是有婚约在先,而后岳母却让他们兄妹相称的。白敏中和小蛮私会被撞见、小蛮未曾失身以及最后白敏中奉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目录大全 小说?白话小说 《西游记》明?吴承恩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120回.〔程乙本〕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辑40回.〔涵芬楼排印本〕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42回.〔尚友堂重刊本〕 《三刻拍案惊奇》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型世言》明?陆人龙40回.〔奎章阁本〕 《花月痕》清?魏秀仁56回.〔通行本〕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60回.〔通行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趼人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糊涂世界》清?吴趼人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瞎骗奇闻》清?吴趼人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发财秘诀》清?吴趼人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劫馀灰》清?吴趼人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说岳全传》清?钱彩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说唐》清?无名氏66回.〔通行本〕

《说唐后传》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 《说唐三传》清?中都逸叟编次90回.〔通行本〕 《薛刚反唐》清?如莲居士100回.〔通行本〕 《绣鞋记》清?乌有先生20回.〔通行本〕 《海上花列传》清?韩庆邦64回.〔通行本〕 《平山冷燕》佚名20回.〔通行本〕 《赛花铃》清?白云道人16回.〔通行本〕 《九命奇冤》清?吴趼人36回.〔通行本〕 《狐狸缘全传》22回.〔通行本〕 《二度梅全传》清?天花主人40回.〔通行本〕 《情梦柝》清?蕙水安阳酒民20回.〔通行本〕 《老残游记》清?刘鹗20回.〔通行本〕 《品花宝鉴》清?陈森编62回.〔通行本〕 《绿野仙踪》清?李百川100回.〔通行本〕 《飞龙全传》清?吴璇60回.〔崇德书院本〕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100回.〔通行本〕 《杨家将》清?佚名50回.〔通行本〕 《呼家将》清?佚名40回.〔通行本〕 《济公全传》清?郭小亭240回.〔通行本〕 《熊龙峰四种小说》明?熊龙峰刊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京本通俗小说》7回.〔缪荃悄刻本〕 《宜春香质》明?醉西湖心月主人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

最新《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专题考试题 专业姓名学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元代剧作家__纪君祥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土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____李逵负荆___》和高文秀的《双献功》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3.《单刀会》是元代杂剧作家___关汉卿____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4.元代剧作家_____白朴____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5.元代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莺莺传___》,郑光祖的杂剧《____倩女离魂___》改编自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 6.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___关汉卿___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7.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8.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___长生殿___》和__孔尚任_____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9.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和《___紫钗记_____》。 10.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李玉、朱素臣等合作的_____清忠谱____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11、杂剧《四声猿》的作者是徐渭。 12、《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3.《桃花扇》传奇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现南明历史。 14.“四大谴责小说”指《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15.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和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为元杂“四 大爱情剧”。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2013年7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与《诗经》的形成、编订无关 ..的是 A.献诗B.采诗 C.删诗D.诵诗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的 A.《东山》B.《采薇》 C.《关雎》D.《蒹葭》 3.关于《诗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颂”分为商颂、周颂两部分 B.“雅”分为大雅、小雅、别雅三部分 C.《风雨》是表现夫妻情爱深挚的诗歌 D.《七月》是周人的史诗之一 4.中国最早的历史文集是 A.《春秋》B.《尚书》 C.《左传》D.《战国策》 5.以下不属于 ...《战国策》文学特色的是 A.铺张辩丽B.善用寓言 C.夸饰恣肆D.想象奇幻

6.先秦诸子散文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 A.《孟子》B.《庄子》 C.《论语》D.《韩非子》 《庄子》在诸子散文中艺术成就最高。首先,它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强的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熔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其次,《庄子》想象丰富,构思奇特,选象组象,大胆夸张,波诡云谲,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再次,《庄子》的语言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而且语汇丰富,造语新词,如“逍遥”、“浑沌”、“造化”、“志怪”、“小说”、“寓言”、“运斤成风”、“游刃有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等,至今还广为运用。 7.《吕氏春秋》的文学价值主要是 A.承继先秦纵横家散文的风调 B.创作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C.开创了纪传体通史范例 D.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展示鲜明的人物性格 8.《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主要表现蔺相如 A.思虑百姓疾苦B.先公后私 C.维护国家尊严D.深谋远虑 9.《汉书》中“八表”和《天文志》的补作者之一是 A.班超B.班昭 C.尹敏D.孟异 1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 A.袁康B.桓谭 C.赵晔D.刘歆 11.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的最主要表现手法是 A.直抒胸臆B.比喻象征 C.情景交融D.铺叙摹绘 12.对冯衍《显志赋》创作影响较大的是 A.枚乘赋B.屈原赋 C.孔臧赋D.贾谊赋 13.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A.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B.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C.结志青云上,何时复来还。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14.汉乐府《艳歌何尝行》所表现的是 A.兄弟冷漠相忘B.夫妇生死相依 C.女子地位卑下D.战争惨无人道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汉语言文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基础测验 本卷共分为1大题10小题,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单选题,10分] 《西游记》的故事流变中孙悟空形象最早出现在:( ) 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B.《清平山堂话本》 C.《儒林外史》 D.《镜花缘》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2[单选题,10分] 结构上“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作品是:( ) A.《惊梦》 B.《儒林外史》 C.《聊斋志异》 D.《宝剑记》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3[单选题,10分] 水浒续书中最著名的当属陈忱所著的:( ) A.《清平山堂话本》 B.《儒林外史》 C.《水浒后传》 D.《辽海丹忠录》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暂无 4[单选题,10分] 《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 )。 A.洛阳 B.长安 C.西安 D.北京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暂无

5[单选题,10分] 哪部说是以义士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 A.《三侠五义》 B.《惊梦》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6[单选题,10分]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 ) A.吴硏人 B.李伯元 C.刘鹗 D.曾朴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7[单选题,10分] (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A.《水浒后传》 B.《三国演义》 C.《惊梦》 D.《儒林外史》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暂无 8[单选题,10分] 李开先的( )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A.《宝剑记》 B.《水浒后传》 C.《三国演义》 D.《惊梦》 收藏本题 收起解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暂无 9[单选题,10分] 志怪小说,古小说的一种。志怪,记述神鬼怪异之事。盛行( )朝。 A.宋元 B.东汉 C.西汉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答案 (本作业大多数为自己所做,故答案仅供参考) 一、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回答下例问题。 1、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为代表作品 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200字。 (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 (2)公案题材的拟话本 2、以唐传奇《霍小玉传》和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和唐代小说在爱情观念和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在爱情观念上:a、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b、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 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a、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 B、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60 多岁的老头,就用了 4000 多字。《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秦少游与苏小妹进入洞房后的“三难”就用了将近5000 字的篇幅。 c、人物的多样性,比如:综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盾冲突描写人物的行动;在矛盾冲突中 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等 3、话本、拟话本擅长运用富有特征性的器物来连缀故事,请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小说是如何以物为线结撰作品的。 答:话本、拟话本是中国古代承前启后的白话小说,其作者博古通今,大都熟悉前朝故事,不仅熟悉下层人民生活,与当时的市民阶层生气想通,而且富有表现生活的艺术技巧。听众也是以下层小市民为主, 所以内容也是写下层民众生活,以描写人物为中心,情节曲折,故事性强,语言是白话口语,下层小市民 在听众数量上占了绝大多数。另外,讲史话本的作者大都地位低下,其听众和观众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的人民,因而,讲史话本的思想观点比正统诗文进步,较为接近人民群众 4、话本、拟话本小说在安排情节上讲究“无巧不成书”,请以《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为例,分析话本、拟 话本是如何运用“巧合”的手法的。 答:所谓“巧合”,就是偶然性。偶然性是由必然性决定的,作品中的“巧合”来源于社会,又经过提炼加工,就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反映生活真实,体现客观规律,又富有艺术魅力。比如《错斩崔宁》的“巧”值得一提,作者安排情节,处处抓住一个“错”,在“错”的背后又处处强调一个“巧”。刘贵戏言,二姐出走是“巧”,静山大王杀刘贵是“巧”,崔宁与二姐清早结伴同行是“巧”,刘贵与崔宁的财物正好都是十五贯更是“巧”,表面看来这些“巧”是偶然的;而在“巧”的背后,是封建礼教和司法制度两把杀人的刀子。这里的“巧”表现了社会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试想,如果不是社会上普遍存在买卖妻妾的现象,刘贵怎能如此戏言?陈二姐又怎么会轻易信以为真?如果没有“男女同行、非奸即盗”的社会舆论,崔宁和陈二姐又怎会被“错绑”、“错杀”。正因为《错斩崔宁》中的“巧” 戳到了当时社会的要害,所以情节的发展既扣人心弦,又合情合理。听众和读者既因为始料不及而不断称奇,又因为总在情理之中而频频叹服。 5、话本、拟话本是后世文艺创作重要的题材渊薮。请介绍一部根据话本、拟话本改编而成的文艺作品,如戏曲、影视等,并说明其与原作有何不同。 答: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动。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 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 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 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并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 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两剧情节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六月雪》里窦娥是秀才蔡昌宗的妻子,《窦娥冤》里窦娥先做童养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考试题

《中国小说戏曲专题》 一.填空 1.最早提出小说一词的是《庄子`外物》,最初肯定小说价值,探索小说文体特征的是。 2.被鲁迅称赏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的作品是:《》。唐传奇开创“痴情女子负心汉”故事框架的作品是蒋防的《霍小玉传》。 3.今存最早话本是敦煌发现的【唐】时期话本,其进一步的繁盛在【宋元】时期。 4.被称为“七实三虚”的作品是《三国演义》,“游戏中暗传密谛”的作品是《西游记》。 5.“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的作品是《儒林外史》,借奇幻世界为“水,镜”照现实世界之“花,月”的作品是《镜花缘》。 6. 两汉杂史杂传风行一时,其中《燕丹子》被胡应麟誉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 7.旧红学的代表是索隐派,主要人物为蔡元培;新红学代表是考证派,主要人物为胡适。 8.汉代百戏的著名作品是。 9.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剑记》、《浣纱记》和《鸣凤记》。 10.南北朝志怪作品最著名的是干宝的《搜神记》。 11.明代小说主题类型分为历史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四类。 12.中国戏曲理论史上系统全面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是【】。 二、单项选择 1.取经故事流变中最早出现猴行者的作品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2、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瓶梅》 3、现知最早的话本集是《清平山堂话本》

4、鲁迅目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纪昀讥为“一书兼有二体”的作品 是:()A:《传奇》 B:《莺莺传》 C:《子不语》 D:《聊斋志异》 5、被人称为“以公心讽世之书”的是《儒林外史》 6、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度”作品是:() A:《聊斋志异》 B:《红楼梦》 C:《儿女英雄传》 D:《林兰香》 7、《红楼梦》中“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人物是妙玉 8、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的是:() A:《儒林外史》 B:《聊斋志异》 C:《老残游记》 D:《歧路灯》 9、明代写实为主的长篇小说中以魏忠贤一生劣迹为主线的是:() A:《梼扤闲评》 B:《辽海丹忠录》 C:《型世言》 D:《照世杯》 10、《西游记》最著名的评点者是:金圣叹 11.《水浒传》流传史上最著名的刊本是:金评本 12.现历史演义《三国》之后影响最大的是余劭鱼著,冯梦龙增补,蔡元放评改的:《东周列国志》 13.语言通俗具:“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琐语”特色的小说是:《金瓶梅》 14.被自称为“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的作品是;《聊斋志异》 15.被指为“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不能自己”的清小说是:《镜花缘》 16.晚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是:梁启超 17.清代以后《三国演义》最流行的刊本是:毛评本《三国演义》 18.《西游记》的故事流变中孙悟空形象最早出现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9.结构上“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作品是:《儒林外史》 20.水浒续书中最著名的当属陈忱所著的:《水浒后传》 三、多项选择 1、鲁迅小说中表现知识分子命运与悲哀的形象有:A:吕纬甫 B:魏连殳 C:涓生 E:孔乙己

中国古代小说史

绪论 一.中国古代小说史可分为准备期(远古先秦两汉)、成熟期(魏唐)、繁荣期(明)、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中叶)、演进期(清末)。 二.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两大系统。 三.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可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大类,又可归为讲史、世情、神魔三大类。 第一章志怪传奇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志怪传奇小说:古小说的一种,以记载神鬼怪异故事以及人的异行幻梦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二、志怪传奇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萌芽和形成(先秦两汉)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演变期(唐)萧条期(宋元)复兴兴盛和终结(明清)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一、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A社会动乱人民幻想的寄托。B宗教迷信盛行C谈风盛行。 二、《搜神记》干宝(神仙鬼怪法术)、《博物志》张华(山川地理异物神话)、《拾遗记》王嘉(历史遗闻佚事仙山灵物,想象丰富语言雅畅)--作者、作品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A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统治阶级的凶残荒淫,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代表.B歌颂纯真美好爱情,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紫玉韩重》.C对和平幸福的渴求.《桃花源》 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艺术成就(A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情节曲折多变,表现手法富于现实性B赋予描述对象人性和音容笑貌C初步注意了场面人物动作语言进行细节性的描写渲染,以衬托人物性格.)意义(具有更多的小说因素,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唐传奇,为白话小说,戏剧提供丰富的神怪故事素材.为后代小说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经验.) 第三节唐代传奇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2020年1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340 课程代码:02519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C)。 A.管宁割席 B.刘伶纵酒 C.干将莫邪 D.过江诸人 2.蔡伯喈是戏曲名作(A)中的主要人物。 A.《琵琶记》 B.《荆钗记》 C.《白兔记》 D.《小孙屠》 3.李千金是元代杂剧(D)的女主人公。 A.<曲江池》 B.《望江亭》 C.《潇湘雨》 D.《墙头马上》 4.小说《儒林外史》借着(A)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中的正面人物的肯定。 A.杜少卿 B.席方平 C.严贡生 D.范进 5.《余韵》是传奇名作(A)的一出,集中表达了作家的历史兴亡之叹。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秣陵春》 D.《清忠谱》 6.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吴炳 B.汤显祖 C.沈自晋D.沈璨 7.梁辰鱼的名作《浣纱记》是第一部用(C)演唱的传奇,此后这种声腔几乎统治了曲坛。A.弋阳腔 B.余姚腔 C.昆山腔 D.海盐腔 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B)。 A.《封神演义》 B.《霍小玉传》 C.《错斩崔宁》 D.《新编五代史平话》 9.下列以唐明皇杨贵妃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中属于杂剧的是(A)。 A.《梧桐雨》 B.《长恨歌》

C.《长恨歌传》 D.《长生殿》 10.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的是(A)。 A.《促织》 B.《画琵琶》 C.《碾玉观音》 D.《沙弥思老虎》 二、填空题 11.明代作家________创作的小说《新列国志》经清代蔡元放润色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12.六朝最著名的志怪小说是干宝编撰的《________》。 搜神记 13.《汉宫秋》是著名曲家________的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 14.所谓“临川四梦”指的是《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和《________》。 牡丹亭 15.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元代戏剧家________的作品。 纪君祥 16.唐代作家________的传奇《莺莺传》描写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悲剧,是王实甫《西厢记》的题材来源。 元稹 17.中国古典喜剧杰作《________》充分发挥风筝的道具和线索作用,以风筝牵合韩生和淑娟、戚生和爱娟迥然不同的爱情婚姻故事。 风筝误 18.清代吴趼人的小说《________》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反映了日益殖民化的中国的溃烂不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9.著名南戏《________》歌颂了钱玉莲和士子王十朋生死不渝的爱情。 荆钗记 20.所谓“二拍”是明代________编撰的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凌漾初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专题期末复习参考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小孙屠》 宋元南戏。收录于《永乐大典》,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三种戏文都较高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原始面目。《小孙屠》表现的重点则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这和元杂剧创作晚期对道德伦理的关注表现出一致性。 2、折子戏:相对于整本戏而言,指从全本中拆出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折(出)。折子戏演出的鼎盛时期在清代,但其源头却在明代。折子戏大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是那部戏曲全剧的中心或灵魂,有很强的独立性,情节浓缩,人物个性鲜明,如《牡丹亭》中的《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白蛇传》中的《断桥》等。折子戏的风行,是清代曲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着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度变迁:演员的场上之曲正日益成为曲坛的主流。 二、简答题 1.简述南戏与北杂剧的不同。 提示: (1)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层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北剧故事情节较简单,抒情性强,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体意识比较强。 (2)语言上,南戏俚俗无文采,北剧文学性较高。 (3)音乐曲律上,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用韵混乱;北剧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 2、《拜月亭》的艺术成就? 《拜月亭》一方面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第二是结构上两组线索的设置;三是曲辞的平易宛转、自然天成。 3、《宝剑记》在戏曲史上的价值 李开先《宝剑记》在题材上的开拓。李开先的《宝剑记》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这个故事超越了传统的南戏,以前南戏利用传统题材——婚姻家庭,开始表现政治上的中间斗争,这里面显示出文人对政治的参与精神和他们的无耐。 4、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 (1)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2)注意世风,注意剧本的道德意义。(3)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免冗长、拖沓。(4)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5)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 三、论述题 1.《张协状元》、《荆钗记》、《琵琶记》都是反映士子的爱情与婚姻的作品,试分析其创作主旨的不同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提示: 《张协状元》主要是谴责文人的负心;《荆钗记》则着重肯定文人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赞扬了他们的高尚情操;而《琵琶记》则通过蔡伯喈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文人“婚”与“仕”的道德反思,表达了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4及参考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 认证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各二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篇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答: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佚名的《石点头》《醉醒石》等。 二、话本、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和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相比,在爱情观念、人物形象上发生了那些新变? 答:在爱情观念上:1、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2、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1、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2、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60多岁的老头,就用了4000多字。《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秦少游与苏小妹进入洞房后的“三难”就用了将近5000字的篇幅。3、人物的多样性,比如:综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盾冲突描写人物的行动;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等 三、前人认为话本、拟话本小说“主意则在述市井间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从汉魏六朝到唐朝以前,是中国小说的童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缺少艺术性,但已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两大主题: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描写鬼神怪异的小说)和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描写人物的逸闻琐事的小说,也称轶事小说)。 唐朝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繁盛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使其脱离历史记载或说神论鬼而成为着眼世俗生活的文艺创作。唐代小说为志怪小说的变异,虽也是依传说而作,有猎奇之意,但“施之藻绘”,“扩其波澜”,“篇幅曼长”,“记叙委曲”,“实唐代特绝之作也”,被称为“传奇文”。唐代传奇小说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传奇小说到宋代逐渐衰落,平话取而代之。“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这些白话小说由说书人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并形成了文字形式的“话本”。在宋以前,中国小说多为文言短篇,宋代话本的出现使白话长篇小说也跻身主流。中国小说发展史自此呈现出文言和白话交相辉映的态势。 宋代的话本经过后世文人加工变成了后来的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至元代和明代发展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话本小说带有说书人的语言风格,以描绘扣人心弦的情节、塑造生动活跃的人物见长,所以深受欢迎,流传甚广。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 A.蒋防 B.元稹 C.白行简 D.白居易 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 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C.《虬髯客传》 D.《新编五代史平话》 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 B.《杨家府演义》 C.《新列国志》 D.《荡寇志》 4.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 B.《儿女英雄传》 C.《好逑传》 D.《醒世姻缘传》 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马致远 B.康进之 C.尚忠贤 D.纪君祥 6.下列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A.《救风尘》 B.《东堂老》 C.《陈州粜米》 D. 《王粲登楼》 7.蔡伯喈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 B.《琵琶记》 C.《五伦全备记》 D.《荆钗记》 8.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梁辰鱼 B.汤显祖 C.沈璟 D.阮大铖 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徐渭 B.王衡 C.康海 D.杨显之 10.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 B.《后搜神记》 C.《传奇》 D.《世说新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 2.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写了贫士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代拟话本()借年轻商贾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课后题答案

1.1《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上) 1 .最早指出《红楼梦》突破传统方法写人物的特征的是哪位作家? A、胡适 B、鲁迅 C、朱自清 D、沈从文 正确答案: B 2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主角是 A、甄士隐 B、贾琏 C、贾宝玉 D、贾雨村 正确答案: D 3 .鲁迅先生讲,自从()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4 .如果我们要了解二百多年前康熙雍正乾隆这个时代封建大家庭的生活,就要看()。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5 .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 A、贾宝玉 B、王熙凤 C、林黛玉 D、薛宝钗 正确答案: B 6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写法属于()。 A、历史主义写法 B、现实主义写法 C、古典主义写法 D、理想主义写法 正确答案: C 7 .《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 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 B、成书过程经常有很多人参与 C、年代太过久远 D、古代政治影响 正确答案: A

8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正确答案:√ 9 .《红楼梦》在运用素材题材方面,已经跨进了近代小说的门槛。正确答案:√ 10 .《红楼梦》是以切实感受的事,作为小说的题材。 正确答案:√ 11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之中,《红楼梦》有特殊的地位,是最伟大的作品。 正确答案:√ 12 .小说《红楼梦》就是作者写自己的经历? 正确答案:× 1.2《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 1 .()采用了以假存真的特殊手法。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正确答案: C 2 .惜春最后的结局是以下哪一种? A、客死他乡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元代剧作家______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剧作家________创作的传奇《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具中的《夜奔》一场至今仍在曲场经常上演。 3.《大雅堂乐府》是明代_______创作的杂剧,剧中写四个古代的风流遗事,表现了文人的雅兴和情调。 4.明代作家_______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 5.孟称舜的《_______》描写了崔护和叶茶儿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他关于婉丽风格的理论。6.延寿马和王十朋分别是南戏《_______》和《_______》中的人物。 7.明代剧作家_______《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借梦表现现实的黑暗的作品。 8.明代剧作家_______的“渔阳三弄”,借张建封、杨慎、杜默三人的遭遇,表现了对个性和自我的追求。 9.明代剧作家王衡的杂剧《_______》写唐代大诗人王维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 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二、简答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烷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3.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 4.《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特点和局限? 5.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1,2题必选一题回答,3,4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前者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2.以剧本为例,分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3.《水浒传》在思想上取得的独特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举例分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答案: 一、填空 1.纪君祥 2.李开先 3.汪道昆 4.沈璟 5.桃源三访 6.宦门子弟错立身荆钗记 7.汤显祖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的终结 B、抒情小赋的开端 C、骈赋的开端 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