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校级精品课《商法》课程建设总结

2011年校级精品课《商法》课程建设总结

2011年校级精品课《商法》课程建设总结
2011年校级精品课《商法》课程建设总结

2011年校级精品课《商法》课程建设总结

一、教学队伍

(一)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教师商法课程已经开设了十二年,为72课时,4学分,由我院五位教师讲授,其中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有5人,全部是双师型教师,负责人韩学平具有博士学位,其他教师三位具有博士学位,一位具有硕士学位。该课程师资力量强大,教师授课态度认真,教学水平较高。教师的梯队建设已经形成,有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工作中勇挑重担。中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教学队伍情况见下表: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韩学平男1962.6教授民商法学学科负责人

陈杉女1977.10副教授民商法学主讲教师

聂婴智女1978、11副教授民商法学主讲教师

刘慧萍女1971.6教授民商法学主讲教师

刘兆军男1979、6副教授法学主讲教师及课程制作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达到两轮。

(二)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学历结构:课程组5人中有研究生学历者5人,博士后2人,博士2人,硕士1人。其中聂婴智老师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博士。

年龄结构:课程组5人中,30-40岁的3人,40岁以上2人。

学缘结构:课程组教师之中既有该学科全省著名的土地法专家,也有改革开放后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有一定实务经验,在律师事务所兼职工作的教师3人;有曾在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著名农业法专家陈小君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专业教师1名;有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的专业教师2名,来自外校和其他相近学科培养背景的教师占50%。

师资配置:本课程组教师均为专业教师,其中高级职称的人数5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师达到1人。由于课程的专业性很强,课程教学除主讲教师外,将来还考虑设置2名年轻教师专门负责实验课教学,专业辅导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25。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100℅;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100%。

课程组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主讲教师、爱岗敬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团结协作、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学梯队。

法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和后续梯队的培养工作。该教学小组的中青年教师在近年内必须到校外,尤其是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博士后工作或进修访问,韩学平老师已经博士后出站,陈杉近期会去美国著名大学访学一年,专门学习商法;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开设各种学术讲座,韩学平、陈杉、聂婴智、刘慧萍、刘兆军多次参加全国商法学术会议,文法学院还先后邀请梁慧星、孙宪忠、付强等国内民商法名家来文法学院做学术讲座。为中青年教师主持和负责科研项目创造条件,并建立学术科研基金,在财力上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扶持,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财力上的重点倾斜;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增进中青年教师与学界同仁的学术交流。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并有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成果、规划教材或教改项目;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三)教学改革与研究

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丰富。陈杉主持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黑龙江省“落地”农业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韩学平2011年10月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教学论文《高等学校法学院案例教学之我见———有感于教学实践》,刘慧萍2011年在《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发表教学论文《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陈杉在《商业经济》2010年9期发表《“二为一体”的商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聂婴智在2010年9月《学理论》发表教学论文《商法教学理想模式探究——与农业院校的教学基础相结合》,教学团队共计发表四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二、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设计

商法是法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主干课,内容广泛、丰富、复杂,基于此,商法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是体系化,即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个明晰的商法学体系。商法学课程为72学时,是必修课。其中,如何协调商法学总论课程与具体商法制度课程在内容上的安排,是引导学生学好商法学的关键。本课程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在教学内容方面,能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设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2、理论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

本课程立足于我国现行商法制度,结合我国商事立法和商事法律适用的实践,对商法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其内容为商法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公司法、破产、票据、证券、保险等。本课教学侧重下几个方面:一,注重介绍基础性的商法制度;二,注重介绍比较前沿的理论观点;三,启发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四,注重经典理论与现代理论的有机结合。在给学生讲授商法总论中的商法概述、商主体、商行为、商事登记、商事名称等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在商法分论第二编公司法中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人公司制度对公司社团性的突破,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对公司营利性的挑战,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现代公司资本制度等一些前沿理论问题。教师每年参加全国商法学年会并查新本学科研究动态,及时把课程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参加全国商法学教学研讨会,也把最新的教改教研成果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3、实验课程内容

实验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商法的实用性极强,我们注重加强课程内外的互动,强化实践性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活的法律”、“身边的法律”的意义,进而追求体系化商法的功能目标以及神圣的价值取向。对此,我们将课程模块式的完善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开放教育的基础上,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商法学与社会现实情况密切联系的特点,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进行“模拟现实教学方式”,选择一些焦点案例组织学生举行模拟法庭,对商法学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以辩论赛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近期组织的辩论赛的辩论题目有:一人公司的利弊、独立董事的利弊等。为了给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机会,又利用了“社会实习应用教学方式”,在各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各年级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能够使学生在

实际操作中深化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组织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鼓励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成效显著。针对商法学技术性、应用性、国际性非常强的特点,本课程重新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以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修订了教学大纲,增设了大量实务性课程,如律师商法实务、商法案例研讨等,并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由此,使课程内容更加全面系统和与时俱进,更能体现应用学科的特点,更能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需要,更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1、实务研究

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法律实务中的一些问题,训练他们对法律实务问题的研究能力。通过实务研究教学,使学生对实务问题的研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2、案例研讨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解决法律案件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研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际案例,将法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案例问题之中,提高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3、模拟法庭

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法庭组织能力、法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能够锻炼学生在实务操作中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这些训练,更加熟悉了法庭的程序,提高实务操作能力,使理论知识得到了细化。并且,由于模拟法庭生动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在学生中影响很大。

4、辩论赛

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实

践中,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很多同学都对此有极大的兴趣。

5、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社会实践

考虑到商法的应用学科的特点,为了避免学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造成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的脱钩,就商法学领域的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重要方面,我们经常组织学生深入到实务部门进行专题社会实践。通过这些专题社会实践,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了解了一些商法理论问题在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6、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这种方式能够长期的向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熟悉实务工作,对法律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与多家单位合作,在香坊区人民法院、动力区人民法院、南岗区人民法院、三维律师事务所、幸福乡、讷河市、尚志市、阿城市等地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在这些单位的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实务操作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学生和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7、邀请校外实务部门的专家授课

设计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使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专家把他们在实务操作中的一些宝贵经验介绍给学生,把实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了解实务中的操作经验和关键问题。这种方式学生十分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有机会与实务界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实务经验的积累和热点问题的理解很有作用。

8、涉法实务

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审判旁听、模拟法庭、法律咨询、实习、实地调查等项内容,本学期我们已经尝试到公司去进行授课,并聘请专业人士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解答。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亲身感受诉讼的基本步骤、程序,加深对程序的认识,为今后处理纠纷打下基础;

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这些都已成为本课程之良好传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条件

(一)教材及相关资料

在教学条件方面。选用优秀教材,目前使用的《商法(第4版)》教材(2011年出版)是范健老师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商法(第4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也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商法(第4版)》分为七编:总论、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全书立足于我国现行商法制度,以简洁的行文涵括了当前商事立法与商法理论的基本内容,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商法学体系。该教材配套的立体教材包括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

本课程组现主编教材有:

(1)《法律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 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

(2)法学系列教材总主编:《民法学》、《法理学》、《婚姻与继承法学》、《宪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土地法学》(自编教材2005.4)。

(3)《农业政策与法规》(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5)《法律基础学习指导与疑难问题探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1)《农业政策与法规》(校

自编立项教材2007.6)《农业法原理与实务》(2009.7)。

(4)保险法(科学出版社2012.9)。

副主编教材有《民法学》、《商法学》、《合同法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 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

参编教材有《土地法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韩学平教授编写的《商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高水平的教材,使用效果好。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丰富,深受学生欢迎。

为适应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转变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实需求,韩学平教授带领课程组全体教师正在编写最新的商法学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系列教学辅助资料。该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均有明显的发展和创新,在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先进性和权威性,吸收和反映了国内外商法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在体系上增加了“导学”、“理论前沿”、“实务研究”、“思考练习题”、“参考文献”等栏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组织多种形式教学,可以满足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全面改革的需要。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

(二)实践教学条件

从事商法教学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在相关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积累了较丰富的立法、司法实践经验。我们利用本课程实践教学中心的商事法律诊所和法律援助中心,配合课堂教学,采用与法律援助、法律诊所教学、模拟法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民法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将已经在研究生中推行的探究式实践教学方法成功运用到本科教学中来。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了学生学习商法的方向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我校的标

准模拟法庭、司法鉴定中心、法律诊所等机构,从事商法课程的实践指导活动。还利用实习基地,从事商法课程的教学实践。实验课程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到香坊区法院、南岗区法院、动力区法院、幸福乡村屯、讷河市乡镇、尚志市有关乡镇进行实习、社会调查,成效显著。

(三)网络教学环境

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采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网络教学综合技术平台,使用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网络教学环境介绍如下:

模块描述负责人

课程介绍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意义等

进行整体介绍,注意强调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

地位。

任课教师提供材料,网站设计人员加工

历史沿革课程的历史渊源与演进

教学内容阐述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特点教改研究

教学队伍对教学队伍的整体介绍

主讲教授主讲教授介绍

教师介绍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教改研究教学改革的措施,设想等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概述

中文大纲中文版的教学大纲

网络课程整合原有网络课程

在线讲解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由教师进行讲解,实现

方式可以是视频或者是 Flash

教师挑选章节,技术人员确定制作方案

视频讲解视频讲解适用于需要教师做详细讲解,版书较

少的部分,如讲座等

电子教案PowerPoint 形式的电子教案教师准备,由网站美工设计风格

统一的模板

各章电子教案各章节的电子教案

网上题库网络题库是建设精品课程的重要基础之一,是

建设完整的网上精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

系列精品课程的重要特点。

试题内容:技术人员提供出题模板,由教师出题。系统功能由技术人员完成。

练习自测包括章节练习与自我测试

试题可以在网上参加正式的测试,是精品课程实用化的

重要功能

教学辅助系统作业收发功能、教学讨论功能、学生管理功能、杂

项功能

技术人员完成(建设中)拟建设的拓展资源如下:

参考资源参考资源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拓宽

视野,深化学习的材料

教师提供内容。网站设计人员加工。

参考书目包括参考书与论文等教师提供内容。网站

设计人员加工。

在线资料一些电子化的参考资料

推荐网站与课程相关的重要网站,包括科研

院所、企业站点、论坛等

科学研究精品课程还包括相关的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研究成果

研究动态目前的研究动态

建设规划进一步建设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设计

《商法》课程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体现高等教育教学特点和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在多轮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商法课程体系,建设了以案例教学为导向,以多媒体课件建设为支撑,侧重于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探索出使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培养专门人才的新途径。修订了《商法学教学大纲》,在修订内容上既注意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又力求作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前瞻性和针对性结

合,并且我们按照优秀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设,目的在于注重本课程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较好掌握《商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从事国内、国际商务交往过程中的有关商法律的常识,掌握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能够在经营管理和交易活动中,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实现经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商法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已成功采用了多种方法的结合。本课程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代之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启发性教学为核心,根据教学目标及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讨论式、研究式以及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还积极采用双语教学方式,课堂生动活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解决了在传统教学方法下课堂沉闷,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商法》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给学生布置了一定的作业练习,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经济师等证书考核知识相结合,难点、重点突出,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达到理解知识、在实践中能够自觉运用、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目的。

改革考核方式,进行了试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实行开卷、闭卷相结合,并且把平时学生的课外作业、在课堂讨论中的发言、模拟法庭中的表现及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等都作为考核内容。在试题的设计上,减少死记硬背的试题类型,在综合考虑试题覆盖面、难易程度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试题的比例。强化过程考核,成绩的评定实行等级分制。考试结束后,我们首先对试卷的内容、难度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首先通过直观的图示表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分布情况;然后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以此为鉴,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二)教学方法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1、探究性教学

类似“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由教师或某一同学先在课堂上先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的基本观点,其他同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赞同性的阐述或反对性的批判。教师适度引导,这种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每次上课都有课堂讨论,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范围的知识和复习范围内的知识及本次课讲授的内容,在形式上主要是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目的是考核学生对法律规范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组织学生自学讨论。将课程全部内容分为重点讲授、一般讲授和学生自学讨论三种类型,一般讲授的内容,教师只讲授其中的主要问题,其余内容交由学生自学。为保证自学效果,该部分内容作为课堂提问的重点,并组织进行课堂讨论。

2、研究性教学

商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生在初学商法时往往感到知识庞杂,无处下手。所以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往往效果很差。而老师直接给出答案不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注重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理解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获得较好效果。

3、协作式教学

我们一直重视学生间的协作配合,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互相分工协作。商法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我们对商法的学习不仅是记住法律条文等死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法律思辨、法律问题敏感性的培养。因此,我们一直很重视这种团队协作方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学生间和师生间进行充分的交流。

4、卷宗考试法

在考试中加大案例分析的份量,力求案件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即直接将法院审理的案件卷宗加以整理后作为考试的材料,由学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独立写出判决的实体意见。这一考试方法的试行解决了学生的知识记忆与综合运用能力相脱节问题,有力促进了学生对商法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5、案例式教学

商法是一门实践的学科,纯粹的理论阐述代替不了在实际案例中获得的经验。所以我们也注重案例式教学,法学教育、尤其是针对本科的培养教育中,通过案例教学,不仅能使理论的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对具体案例的体验中更深层的体验商法的原理和精神。

6、诊所式法律教学法

商法学课程已成功引进美国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成立了商法法律诊所,对相关商法学内容采取诊所式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7、启发式教学

首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只有学生对此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知道学习什么和为什么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其次,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启发式的引导,通过作业等多种形式,使课程内容被学生消化吸收。

(1)讨论启发。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可布置思考题和组织课堂讨论。这些方式既有利于克服学生社会经历浅的矛盾,又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提问启发。是指教师在辅导过程中,针对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进行提问,使学生避免填充式地吸收,它具有随机性的特征,同时又是检验学生学习

效果的有效方式。

(3)案例启发。如在《公司法》一编教学中,通过有目的地布置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一般理解上。以案例开篇,基本概念、难点、疑点等以案例引出,争议与纠纷的处理以案例结尾。使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激发实践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就是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法律。

(4)实践启发。如在《证券法》一编的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走访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等部门,使学生结合实际,对在新形势下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了切身的体会。

所有这些改革的目的都是希望将学生真正纳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将学生的参与过程由以往的简单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及实验延伸到整个教学环节,变单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带着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和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感受,从中得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

(三)教学手段

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并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平台,现在所有教师均能熟练有效地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1、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中国民商法律网、网上图书馆等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手段学习商法。进行商法学专业网络的维护、更新,将商法学课件、资源上网,以便选课学生同时共享老师的教学研究、司法实践的成果。

2、充分利用本校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和信息化便捷工具。所有教学内容均

可采多媒体教学。

3、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为适应全球化中产生的既懂法律又懂外语的人才需求之新形势,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商法正逐渐采取汉语和外语的双语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四、教学效果

(一)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

从教学效果上来看,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评价与声誉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

(二)学生评教

从学生评价意见来看,学生评价原始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有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近三年的学生评教数据的佐证材料。

(三)录像资料评价

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课堂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五、特色、政策支持、辐射共享及未来建设规划

本课程特色如下:

(一)师资队伍极具发展活力

师资、人才是教学的核心基础。商法学拥有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年龄、学缘、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们还常邀请本学科的兼职(客座)教授,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梁慧星教授和烟台大学郭明瑞教授、《法学杂志》主任编审付强教授等全国知名学者,来我校讲学、交流,为学生学习商法学课程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从事商法教学的老师不但具有理论和学术的优势,而且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风格、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本课程大型学术性、专业性网站正在建设中。开设法学沙龙、学术前沿、在线课堂、判例要览、专题研究、名家论坛、思想维度等栏目,其访问量和影响力将充分展现我校法律专业的优势。此外,商法典研究是国内第一个关于商法典的专门研究项目,目前已经收集多个国家商事法律,这些为商法学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教学资源十分充足丰厚

本课程的教师成员除本校教研人员外,还拟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这将成为商法学课程再上台阶的资源依托与内在优势。

(三)教材建设特色明显

我校商法学教材的优势一直比较突出。我学院先后组织教师编写了《农业政策与法规》(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5)、《农业政策与法规》(校自编教材.2007.6)、《土地法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以及《商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等教材,这些教材深受同行和学生们的好评。

(四)教学理念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信息化

商法学课程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培养具有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时代的信息化、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要求。作为这一教学理念的反映,商法学课程采取了多元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1、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加大了案例教学和分析的力度,强调教师主持、学生主动的平等式的教学互动和相互促进;普遍推行多媒体教学,推进教案、课件上网;推广并进行汉语和外语的双语教学;变革考试方式,采用"卷宗考试法"--选取实际发生的案件卷宗,进行整理后作为考试材料,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一贯重视教书育人工作,每学年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科研、讲座等)2次以上,效果好。开辟第二课堂,拓展学生视野。连续、阵容强大的“法学新视野学术沙龙”是商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沙龙为商法学的研究、交流提供新的平台,也为我们商法学课程提供了重要的课外场所。每次学术沙龙都吸引了众多学生,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环境和新视野。

3、职业化教学尝试。脱离法律职业的引导,法学教育就会脱离社会需要。因此,本课程设计了两套实践性课程教学方案,一是按商法学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的课程设计,强调理论素质的培养,如引导阅读经典文献、撰写论文等;一是按商法学实务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如围绕司法考试,强调商法思维模式和解决商法实务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形成课程强势和品牌效应

教师们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证调研之形式及其效果也广受学界赞誉,本课程教师在哈尔滨地区的立法、司法、行政管理等活动中,被广泛邀请参加各种疑难案件及重大决策的咨询、讲课培训等,本课题组负责人韩学平教授为黑龙江省“诚信龙江”建设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五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充分显示了该学科和课程的综合实力与实际影响。

基本上,我们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从教学大纲到课程建设规划及教改方案,详细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目的和内容规划。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材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处处体现把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讲授同加强实践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把讲授、自学、课堂讨论、看录像、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模拟法庭、法庭辩论等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学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了应用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同时,教研室全体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所有这些,使教学改革的计划、措施落到了实处,作到有声有色,效果显著。

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

东北农业大学教务部门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精品课建设,提供专项建设资金,在录制视频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并多次举办教育技术和网站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商法”精品课程建设非常顺利。为了实行案例辩论教学和模拟教学,学校为文法学院建立了法律行为实验室。法律行为实验室内分模拟法庭和非诉讼行为实验室,是兼用于诉讼模拟和非诉讼模拟的实验室。模拟法庭和非诉讼行为实验室均配有证据电子展示设施、各种音像设备和录音录像设备等先进设备。

同时我校提供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用户可以足不出户接受商法专业培训,辐射面广,实现了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未来建设规划:

(一)逐步完善教材建设工作。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和教学实践的积累,预计到2013年对教材、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库、实践教学指导资料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及辅助资料实现全面更新。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理论教学方面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商法的兴趣,拓宽学生法律方面的知识广度;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是结合实际案例或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激发学生对解决生活中的法律实际

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积极探索,选择适合高等教育的考核方法,实行等级分制。着重考核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四)加强教学研讨,建立集体备课、学习交流的教研制度。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认真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五)加强与政府和司法部门的联系,深化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专业技能有较快的提高。

(六)加强培训主讲教师工作,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增强师资力量,拓宽主讲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与实践进一步“耦合”。

文法学院“商法”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2012年9月25日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报告书(新)

《网络安全技术》精品课程2008~2009年度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建设项目组 二00九年十月

目录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 二、项目落实情况概述及取得效果 (5) 1、课程目标 (5) 2、课程内容与结构 (6)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7) 4、课程团队 (8) 5、课程研究 (9) 6、课程资源 (10) 7、课程考核 (11) 8、课程效果 (12) 9、课程管理 (12)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13) 四、下一步建设措施 (14)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课程目标 (1)建设目标 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课程目标,体现应用型高技能网络安全人才的职业特点。 (2)建设内容与措施 通过对用人单位访谈和毕业生调查,根据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目标,与合作企业一起修订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使之更加贴近就业岗位技能需求。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 2、课程内容与结构 (1)建设目标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对遴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基于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2)建设内容与措施 ①确定职业岗位; ②明确工作任务; ③分解专项能力; ④遴选课程内容; ⑤设计学习情境。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建设目标 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将教研教改成果推广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改革创新,推出适应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培养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的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机会,实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认真贯彻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09-2013年)》文件精神,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实施“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有: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2010年3月 一、课程设置 随着医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核心之一。控制遗传病,开展优生指导、降低出生缺陷成为重要国策。本课程的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在原来的职业基础课基础上,向学生的岗位需求延伸和发展,成为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并为适应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及社会的发展,向教务处提出申请更名为“医学遗传与优生”。目前本课程已涵盖了: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及护理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三大分支。 在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建设中,经过深入临床和学生职业岗位的调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优生指导是助产专业重要内容之一,防止出生缺陷是优生指导重要任务,多数出生缺陷与遗传有关。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从遗传学角度,在基因水平认识生命,了解各种出生缺陷的遗传背景,了解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熟悉出生缺陷的遗传学预防;能够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开展遗传咨询、遗传病的社会调查和优生优育服务。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熟悉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了解助产专业的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求。 在护理等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建设中,依据工作过程从新开展课程设计,并在07、08级护理及临床专业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 在助产专业的专业技术课中,经过临床教研制定新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制作新的教学课件和说课课件。注重选取临床常见病例、产前诊断常用方法、如出生缺陷筛查、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并摘要介绍各种诊断治疗措施的遗传机理和遗传规律,传授遗传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课程起始于临床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探究;终止于临床病例——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的进程中,使学生熟悉工作过程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通过实验课特别是模拟遗传咨询门诊检测学习效果。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建设中,通过专业调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康复专业特征的“医学遗传与优生”教学大纲、教案及教学课件。在介绍医学遗传基础知识基础上,注重介绍脑瘫等精神与运动系统遗传病和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前沿科学知识,为学生的职业需要和发展服务。 选用教材为国家规划教材,并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参考如《临床遗传咨询》、《实用优生学》等国内外先进教材及最新研究资料。 参加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高职教改教材编写,并正在进行专业技术课《医学遗传与优生》教材的编写。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本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上,认真听取外聘教师——来自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门诊专家意见。理论与实践交替并同模拟临床遗传咨询门诊结合进行。 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需要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目前暂不便进行临床见习,我们就以社会调查、自查或网络查询病例、同学在教师引导和辅导下,应用学到的遗传理论及查阅文献予以解答,互相讨论和点评。

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试行)文件

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与管理办法(试行) 2003年,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先后开展了国家、广东省精品课程评选工作,对当选的精品课程给予重点资助,并进行定期检查。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同时避免申报和评选工作的重复以及称号上的繁杂,学院在原有的重点课程建设暂行条例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原有重点课程和已获广东省精品课程称号课程的梳理和认定: 凡已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或“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自动成为当年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 90年代认定的省级重点课程,但未获得“广东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需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评选。如不申报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则取消原有的“重点课程”称号;经评审合格的课程,授予“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称号,这批课程应积极申报广东省、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教学单位可以推荐成绩特别突出的新课程,参加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评选。 二、广州美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与要求 以创建国家精品课程为目标,根据学院的学科及专业定位与特色,整合各专业主干课程及学院重点建设课程的教学成果,在今后几年中,每年建设5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5门左右的课程成为广东省精品课程,1~2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精品课程建设“五个一流”(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要求与评审标准,积极推进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篇一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XXXXX大学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人文教育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体育类 所属专业名称 课程负责人XX 二〇一X年X月

一、建设的背景和基础 1、建设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和健康教育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课程改革,体育课程融入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的有关内容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学校职业教育领域中,《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品质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其个性,既要为职业特点服务。 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性文件。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两个互动的目标体系,并将目标体系扩展为五大领域——学生运动参与、学生运动技能、学生身体健康、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社会适应。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结合本校的特点,根据《纲要》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还没有一个具体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如何根据《纲要》精神,结合职业教育,拓展与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是有待于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 2、建设基础 (1)学校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是精品课程建设坚强有力的后盾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使我校的课程建设与国家、自治区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学校成立了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精品课程建设,教务处具体负责指导精品课程的规划、评审和验收工作;为保证此项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鼓励教师积

教学精品课建设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教学需求,促进我校课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并适应高职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校委会决定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家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精品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必须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发挥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高起点、大手笔的改革举措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我校建设一批符合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 二、通过精品课建设加强领导和管理一段时期以来,中职教育游离于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外,过早地被推向了市场,在每年的生源大战中艰难挣扎,似乎成了社会的弃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更多的是基础教育这一块,是每年高考的升学率问题,对中职教育这一块关心不够,或不知道怎么去关心,中职学校在社会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可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对中职教育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对中职教育的业务指导,促进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宣传和政策引导,逐步改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促进社会认可,从而改善中职学校的生存环境。 三、通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中职教育的发展,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中职教育的不景气,导致中职战线很多优秀教师流失。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中职教育重视不够,对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培养不够,要求不高,业务指导没跟上。三是由于中职生质量的下降,中职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认为这样的学生没前途,体现不出教师的价值,缺乏成就感;没有从社会需求的大局认真领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中职教育的特点。通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可有效遏制中职教育质量不断滑坡的现状,激发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保证课堂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质量

课程建设总结

《CIS设计》课程自查报告 为了配合学院对2017年精品课程的检查工作,我们从4月起对《CIS设计》课程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建设目标 按照社会需求拓宽服务功能,增强社会适应性;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技能分解、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和“工学结合”为特色,软、硬件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示范性、共享型机械工程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目标,合理设置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信息及用人单位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突破口,进行课程综合性改革。将将单纯的数控实训与职业鉴定、数控大赛及工厂实际加工结合起来,强调以“掌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构建以技能培养为目的、以技能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实现建设目标的规划与措施 (1)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习题等网络资源已经全部上网,运行效果良好。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培训,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热心从教、教书育人、技术精湛,教学和生产结合的教学队伍。 (3)继续进行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具有实践特色的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 3、对已上网的课程资源注意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网站内容更加完善,主要包括: 师资队伍:主讲教师、人员构成、整体素质、教学改革与研究 课程描述:课程特色、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大赛试题、大赛成绩、建设规划、习题、课程申报资料等,下一步准备增加相关的科研资料和学术论文,及前沿技术等资料。 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学历结构、项目开发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还很不是很合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尽可能的派出教师进行培训。今后我们将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尽可能的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数控方面的人才。 5、加强科研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教研、科研。我们鼓励课程组的老师们努力撰写课程建设方面和课改方面的学术论文。现已计划这方面最少发表两篇论文,论文正在撰写中。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经费未使用 2、关于本课程的论文未发表。

《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办法》

关于印发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办法》 的通知 各系、部: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已经2006年4月26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执行。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二OO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通知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印刷15份)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务科研处 2006年4月28日印发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精品课程评选办法 (试行)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课程建设的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为着力抓好能反映学科、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建设,从而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进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对全校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教育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一批辐射性强、影响面大的校级精品课程,可以更有力地带动和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营造一种重视课程建设、重视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良好氛围。 二、评选标准 校级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管理和一流教学效果的示范性课程。校级精品课程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具体标准为: 1.教师队伍 校级精品课程要由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教学水平高、授课经

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任课程负责人,且具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团队精神强的教师梯队。 2.教学内容 校级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3.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坚持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校级精品课程提倡并逐步推广使用校园网络进行辅助教学与管理,相关的网络课件、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在保证国家秘密不致泄露的情况下上网并免费开放。 4.教材建设 校级精品课程应尽量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其他获奖教材。课程负责人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编写、制作有特色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电子版教材。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课程负责人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要积极探索让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课程建设小组 自2006年2月起,《管理学》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第二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与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管理学》课程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管理学》课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Ⅰ.教学队伍建设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梯队:负责人为何苏华教授,主讲教师有陈晶瑛、杨望成、黄耀辉三位副教授,另有三位青年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曾多次获得学校等有关部门奖励。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为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任课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制订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效。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共7人,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近三年来,有2位教师(罗锋、辛焕平)职称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有1位教师(杨望成)获得博士学位。目前,职称结构情况: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学历结构情况:博士1人,硕士4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本科2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改革成效显着,受过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承担8项教研课题,并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6篇。 2006年以来《管理学》课程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一览表

(完整版)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口腔正畸学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 系部口腔医学系年级2016级 编写赵明君 二〇一七年六月

《口腔正畸学》课程建设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指导思想 (1) 二、课程定位 (1) 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2) 四、课程的建设方法 (3) 五、课程体系 (4) 六、课程资源 (5) 七、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6) 八、课程的教学效果 (7) 九、课程的课程考核 (7)

前言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全力实现国家级示范学校创建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口腔正畸学的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口腔正畸学是具有特色的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 大专院校的口腔正畸学课程设置必须以从事医疗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口腔行业发展对正畸学人才质量的需求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导。 《口腔正畸学》课程是我校口腔医学专业的考查课,与本专业其它课程如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联系密切。口腔正畸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正畸学的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与实践、来真正熟悉和理解所学的正畸操作技能。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校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 自2008年07月起,《高级英语》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江苏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文件精神及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半的建设,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情况 1.课程改革与建设背景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习阶段的一门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专业技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将低年级学习阶段和高年级学习阶段紧密衔接的专业基础课。高级英语总课时数128,占专业课程的10%,开设时间一学年;其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它在学生学习了《基础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等专业课基础上开设的。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是这样规定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高级英语》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2.《高级英语》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放首位。自从我校开设英语专业以来,《高级英语》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严格按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该课程的刚性教学指标实施教学。(每课都应配备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P23《英语教学大纲》。 长期以来,我院注重对《高级英语》课程的建设,经过了院系领导和众多教师多年共同努力与探索,《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已夯实了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高级英语》教材是英语专业中最具权威性、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针对性和科学性较高的部优教材之一,得到全国英语专业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有过几次变动,首届英语专业2000级教学计划中《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92学时.2007年教学大纲修订时将《高级英语》中的阅读和翻译分流到了《翻译》、《英文报刊选读》、《阅读与欣赏》(相当于高级阅读)等专业课程之中;加强了实践性环节:专业认知实习;故课时数由原先的192课时减少到目前的128课时。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学时数的变化,无疑是为了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熟巧的培养的系统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学校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比较满意。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级英语》课程组共有7名教师组成,高级英语课程师生比为1:12,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另外配备辅导教师(由本院硕士研究生担任)3-5名,每个班级1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 1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 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 号)文件精神,促进我校课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并适应高职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学院决定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培养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发挥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高起点、大手笔的改革举措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我院建设一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品课程。 根据教育部的院、省、国家二级精品课程体系,我院拟在 2012 —2015三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5-8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 精品课程建设以教研室为基础,组成院、系、室三级精品课程建设机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为学院教务处,学院教务处每学期专门召开一次精品课建设会议,讨论新申报院级精品课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课的检查、验收以及省、国家级精品课的选择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 各系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有关教师组成,负

责本系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实施等工作。 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精品课程任课教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小组,确定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学院精品课建设实行学院立项、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经费使用方案、组织实施方案等工作。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我院精品课建设以教研室为主体,学院负责统一管理及指导,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根据学院的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并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它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希望通过精品课建设,引导我院教师树立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强化质量意识,同时调动我院教师参加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本门课程建设与教学计划中其它课程的关系。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讲课

英语视听说精品课程建设年度总结报告

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年度) 总 结 报 告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目录 一、教师队伍建设 (1) 1.青年教师培养 (1) 2.团队建设 (1) 二、教学改革研究 (1) 1.教学获奖 (1) 2.教改课题 (2) 3.教改论文 (2) 三、网络资源更新 (2) 1.新编教材 (2) 2.课外资源 (2) 3.实况录相 (3) 四、系统软件维护 (3) 1.资源管理与远程备课平台 (3) 2.教学与管理网站 (3) 五、硬件设施建设 (4)

自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以来,我们按建设规划中的既定目标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师队伍、教改研究、网络资源、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维护和完善工作。 一、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发扬学校和外国语学院一贯坚持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培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1.青年教师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课程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制订了多项激励措施: 1)召开课程组例会,分专题讨论,探讨能体现本课程特色和创新的相关教学与理论问题; 2)激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先由课程组统一规划选题指南,然后结合个人特长选择研究课题或任务,最后由课程组统一审批并提供一定的启动经费;对于结合 精品课程进行研究的论文,一旦发表即给予奖励。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和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竞赛; 4)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版立体教材的编写和开发; 5)协助青年教师进行录相课的设计、排练和录制。 2.团队建设 实行课程组成员年度滚动制,每年按一定比例滚动。本年度考察和发展新成员1人。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年来,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支持下,本课程组开展了一系列教改研究与实践活动,取了丰硕的成果和骄人的成绩。 1.教学获奖 1)白解红,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白解红、邓杰、邓颖玲、朱小舟、黄继勇,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3)邓杰,标记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4)邓杰,DJ音视频网络教学系统,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5)邓杰,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 6)朱小舟,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湖南师范大学二等奖; 7)罗辉,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外国语学院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胜奖。

课程建设方案17466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两门课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一)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最新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网球》院级精品课程2012年建设总结报告 一、项目在建基础、支撑条件 运动系网地教研室承担全院网球和地掷球两门课程教学工作,在学院和运动系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帮助下,我教研室不断发展,教学、科研、训练工作均有长足的进步。受此鼓舞,教研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课程建设规划,2009年积极申报,《网球》课程被批准为“院级优质课程”,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2年的的不懈努力,2011年顺利完成了院级优质课程建设任务。2011年将《网球》课程申报为“院级精品课程”,获得批准。 近几年,我院网球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不断齐全,网球拥有13块标准场地,学院规划的网球馆已动工修建。师资水平不断提升,现有网球专职教师11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6名,助教2名。有7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另有1人正就读硕士研究生。 网球教研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技术力量雄厚,运动水平较高。教师普遍技术水平精湛,个人具有较好的运动成绩,半数教师参加过专业训练或参加过全国性大型网球比赛,并获得优异比赛成绩。 (二)同事之间配合默契,团结协作精神强。教研室教师在教学、训练、比赛中有明确的人员编制分工,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具有很强的协作精神。 (三)创造和谐氛围,青年教师进步快。教研室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青年教师补充进来,教研室对其成长进步十分关心,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四)开展对外培训,扩大学校影响。成立了“西安体育学院网球俱乐部”。能经常开展网球培训活动,发挥了教师的专业之长,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学院影响。已于2011年将中国网球协会“快易网球”培训项目引进我院。 (五)在科研中,广大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每个教师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积极进行科研工作,近两年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地市级课题1项、学院课题2项,教师参加过3 次全国性学术会议,被ISTP或EI检索论文3篇,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网球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加强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课程建设的分类与标准 凡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课程,均属课程建设的范围。课程建设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 1.合格、优秀课程:按照《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估指标体系》评审,课程评估总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课程、60分~89分为合格课程、90分以上为优秀课程; 2.精品课程:按《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方案》评审。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建设质量目标:凡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都应为合格课程,各专业主干课程及公共必修课程应为优秀课程,每个专业应有一至二门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为: 1.有符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有一定特色的教学大纲; 2.有完整的、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适用的教材,和反映本校特色的辅助教学材料; 3.有严格的、规范化的教学实施计划,并有良好的教学方法; 4.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实验室和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5.有结构合理的、素质较高的、能按教学大纲要求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 6.有科学的、规范化的、严格的考试制度。 三、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1.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凡连续开设三学年或以上者,都应接受课程评估。具体实施方案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估实施方案》; 2.优秀课程可申报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经学院审批立项的课程建设项目可获学院课程建设基金资助,获资助课程必须通过精品课程验收。课程验收实施方案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方案》; 3.凡优秀课程可申报学校精品课程,具体实施方案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审工作方案》。 四、设立课程建设基金 学校每年拨给一定数额的经费作为课程建设基金。列入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课程,符合条件的可向学校申请课程建设基金,该基金只能用于被列入规划的课程建设项目。 1.课程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阿勒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规范课程建设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设立精品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就是要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按照国家标准化课程建设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建设好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及特色课程,使我校重点课程达到高标准、高水平;促使我校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将部分重点课程进一步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自治区级重点课程,使其在我校课程群建设的整体优化中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条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1、精品课程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接领导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教务处进行宏观指导和具体受理申报、立项、检查、评估和验收等事宜。其日常管理运行由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教务处对各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进展实行目标管理,负责对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和评估、结题验收和实施相关奖惩措施。 2、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审议、监督,审议精品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及有关规章制度、评估指标体系,并审议推荐校级精品课程和推荐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3、课程负责人在教学处的领导、协助、督促下,对所负责的精品课程具体实施全面建设。制定本课程的建设发展规划,协调本课程与各门相关课程的关系;组织任课教师实施课程建设规划;负责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培养本课程的青年骨干教师,组织任课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每学年必须承担本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及时、主动解决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条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

电子商务精品课建设方案详细

自治区技工院校精品课程 建设方案 课程名称:基于C2C模式的网络营销 课程类型:一体化教学 所属专业类名称:信息技术类 所属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负责人:胥淑华 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5年4月 《基于C2C模式的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加强本课程的建设,构建容充实合理,方法系统科学、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课程教学系统,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实习、实训相结合。本课程通过2年建设,力求达到合理的教师梯队、丰富新颖的教学容、立体式的教学手段,在已实施启动的校级精品课程《基于C2C模式的网络营销》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地建设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在自治区同类职业学校中具有示作用的目标。同时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办出专业特色。 二、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三、建设流程

项目建设流程表 四、建设步骤: 1、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梯队,力求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队伍。 2、符合现代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使用适用于当地区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课程改革。 3、在现有基础上按照模拟实验---技能实验—创新实验的思路构建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容丰富新颖,紧跟电子商务的发展步阀,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4、加强教材建设,组织力量争取在二年时间进一步完善对中职生适用性和实效性较高的本课程配套教材。 5、加强专业培训学习力度,针对课程建设需要,做好老师培训计划,争取每年至少轮流派出二名老师参加专业学习,提高任课老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6、建立网上学习指导及测评系统,该系统是在现有的网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扩展学生实时跟踪和效果评价功能,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实现师生之间互动教学并对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程度进行科学合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