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2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2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2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2 新人教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需要扩大海外市场。

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几位航海家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讲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①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原来的商路被打断,欧洲人迫切需要打通到中国、印度的新的商路。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

商品的价格猛涨到了8—10倍。

——《世界史·近代史编》

2、客观条件:

造船技术的改进15世纪时的罗盘世界最早的地球仪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到达东方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2、向西航行:

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1、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斐尔南·德·麦哲伦

Fernando de Magallanes 麦哲伦环球探险船队1519年9月,麦哲伦受西班约1480~1521.4.27

葡萄牙人牙国王查理一世派遣,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准备

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三)、课堂小结:

航海家

资助

国家航行时间航

线

主要成就迪亚士哥伦布

达·伽马麦哲伦

新航路开辟知识简表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葡萄牙

葡萄牙

1487~1488

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意大利西班牙

1492~1493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

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新大

陆美洲

1497~1498从葡萄牙出发,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

达印度的西南海岸第一个找到从

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西班牙1519~1522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进

入太平洋、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欧洲

实现人类第一

次环球航行

(四)、课堂练习:

1、在欧洲广泛流传后,激起上层社会对东方向往的作品是( ) A 、《荷马史诗》 B 、《历史》 C 、《马可·波罗行纪》 D 、《自然史》

2、首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 )

A 、英国和荷兰

B 、葡萄牙和西班牙

C 、西班牙和意大利

D 、葡萄牙和英国

3、欧洲航海家从15世纪开始新航路的探索。其中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4、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在哪一个事件发生后(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丝绸之路的开辟 (五)板书设计:

探寻新航路

一 、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2、客观条件 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 1、 向南航行:迪亚士、达伽马

2、 向西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探寻新航路优秀教案

探寻新航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但是,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探寻新航路。 二、讲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鸦片走私。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之是与宗教有关的书。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也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2.问题思考:结合上述图片并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原因)(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条件(可能性): 客观条件: (1)造船技术的进步。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 主观条件: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 (1)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3)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部编本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教案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来源学科网Z,X,X,K] 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269456275.html,]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贸易市场__。[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269456275.html,] 2.意大利人__马可·波罗__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_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__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__圆__的。 5.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知识点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6.1487年,__迪亚士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好望角__。 7.1497年,__达·伽马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__印度洋__,1498年到达__印度西海岸__。 8.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出发,横渡__大西洋__。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__古巴__和__海地__。他把当地人称为“__印第安人__”,即印度人。 知识点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269456275.html,] 9.1519年,__麦哲伦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__太平洋__和印度洋,于1522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导学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自主学习生成新知 1、原因: 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 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的无限向往,欧洲社会出现关注东方的热潮。 ③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2、客观条件: ①随着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的。 ②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技术。同时,欧洲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过程: ①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非洲的; ②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受西班牙王室资助,横渡洋,发现美洲,称当地人为; ③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 ④1519~1522年,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的正确。 4、影响: ①对欧洲而言:欧洲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的产生和发展。 ②对世界而言: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 二、合作探究锤炼能力 1、根据材料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客观条件。 2、小组合作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3、根据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拓展提升多维思考 1、多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比较哥伦布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

四、小试牛刀学以致用 ( )1.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爆发 D.科学革命的开展( )2.识读右边的知识结构图,这一结构图适用于说明 A.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明治维新的过程 D.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3.“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进入印度洋后……葡萄牙人依靠阿拉伯人的帮助很快来到东方。”材料中“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 )4.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A.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B.强盗,带来深重灾难 C.强盗,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近代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揭露和批判了教会的黑暗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D.复兴了古典文化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欧洲人对黄金和东方商品的追求,促成了地理大发现,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6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汹涌地向东方泛滥,而中国就成了它们的一个主要觊觎目标。 ——选编自《中国外交史》 (1)依据材料一,什么原因促成了“地理大发现”?这一原因产生的根源是什么?(2分)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中的图例,哥伦布航行的路线是________(填字母)哥伦布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图中的远航路线________(填字母)验证了地圆学说。(3分) 材料三:斯密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历史出现了怎样“决定性的转折点”?(1分)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2 新人教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需要扩大海外市场。 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几位航海家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讲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①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原来的商路被打断,欧洲人迫切需要打通到中国、印度的新的商路。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 商品的价格猛涨到了8—10倍。 ——《世界史·近代史编》 2、客观条件: 造船技术的改进15世纪时的罗盘世界最早的地球仪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到达东方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新人教版(1)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案新人教版(1)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识记杰出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的路线。 3.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 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布。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这些探险活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来一探究竟吧。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教师: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结合下面史料,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史料1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产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史料2 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游记》 史料3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引发欧洲商业危机。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史料,结合教材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学生1:原因之一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学生2: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学生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激起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这是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这是探寻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教师: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航海家,面对波涛汹涌、变幻无常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地圆学说流行 B.中国的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入欧洲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日趋扩大 D.欧洲人渴望到东方追逐财富 2.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佛教对外传播的过程D.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3.14世纪以来,欧洲人非常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从而掀起了寻金热。最先组织寻找黄金的国家是() A.意大利、英国B.葡萄牙、西班牙 C.荷兰、英国D.意大利、葡萄牙 4.1497年,葡萄牙王室派达·伽马率领船队沿西非海岸继续航行,寻找新的航线。最终达·伽马船队开通了() A.从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B.从欧洲通往东非的航线 C.从欧洲通往印度的航线D.环球的航线 5. “1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6.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B.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发现了美洲大陆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图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根据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从远航的目的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 (3)郑和船队成功远航和新航路的成功开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创新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创新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创新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教案设计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2.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 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 3.学习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比较几位航海家开辟的新航路 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贸易市场__。 2.意大利 人__马可·波罗__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15世纪中期,_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__控 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4.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__圆__的。 5.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知识点二哥伦布“发现” 6.1487年,__迪亚士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__好望角__。 7.1497年,__达·伽马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__印度洋__,1498年到达__印度西海岸__。 8.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从西班牙出发,横渡__大西洋__。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__古巴__和__海地__。他把当地人称为“__印第安人__”,即印度人。 知识点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9.1519年,__麦哲伦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船队穿越大西洋、__太平洋__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0.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__资本主义__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__亚洲__、非洲、__美洲__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阅读教材,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1、开始时间:15世纪 2、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和动机: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 3、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 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2)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黄金等在欧洲市场上极受欢迎。(3)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描绘的东方国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4)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4、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 圆的,一些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2)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3)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年返回欧洲。 7、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9、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请分析原因。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个功臣。 答:印第安人和欧洲人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反映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不同影响。印第安人的评价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给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欧洲人的评价反映了哥伦布为欧洲殖民者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同时也促进了美洲的发展。 10、学习航海家什么精神?答:敢于冒险、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11、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消极)带来了殖民掠夺、扩张、侵略,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精美教案

《探寻新航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几个方面。在设计本课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视频、绘制地图等环节,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进行一个知识的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

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会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漩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第15课新航路的开辟

第15课新航路的开辟 第15课《新航路的开辟》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哥伦布”一目内容,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条件,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及其 简要过程,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学习“麦哲伦”一目内容,了解达?伽马到达印度和麦哲伦的第一次环球航行及其简要经 过,通过对四位航海家及其大发现的对比掌握,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学习理解新航 路开辟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说明: 1.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开辟的过程曲折复杂~但每步都有深远的影响 和意义~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2. 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意义理论性较强~并且知识点前后迁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 难度~故为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罗盘观察图片后思考: 请学生回忆后作答: 以中国灿烂的入 (指南图中是中国古代的什1( 图中是中国古古代文明导 针)”图么, 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入,增强学生 它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南针。的民族自豪 大影响, 2( 指南针的使用感,并设置悬 使欧洲探险家的远洋念,激发学生 航行成为可能,导引出的学习兴趣。 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 陆的发现。 背教科书阅读教科书后思考问题: 归纳学生的回答: 培养学生的阅景、 P81“哥伦1( 西欧人开辟新航? 土耳其人读分析理解能条布”一目运路是在什么背景下进控制了地中海东部力,为学习新件中的背行的, 的商路。航路开辟的过景、条件2.当时开辟新航路具? 《马可?波程做铺垫。 等相关内备了哪些条件, 罗行记》刺激了对 容黄金的渴求。 问题2: ? 西欧造船 技术的进步。 ? 地理知识 的积累。 ? 地圆说的 传播。 ? 指南针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探寻新航路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识记杰出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的路线。 3.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难点 正确认识和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布。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这些探险活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来一探究竟吧。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教师: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结合下面史料,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史料1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史料2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游记》 史料3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引发欧洲商业危机。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史料,结合教材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学生1:原因之一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学生2: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 学生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激起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这是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这是探寻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教师: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航海家,面对波涛汹涌、变幻无常的海洋,要求有怎样的条件,才会出海远航?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1:航海技术的进步。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 学生2: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学生3: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欧洲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 学生4:还有,航海家需要有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师:中国指南针的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但是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现在的历史需要我们来书写,所以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开辟新航路已经势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主要航海家、时间、路线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需要扩大海外市场。 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几位航海家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知道世界有七大洲四大洋,可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二)讲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①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掀起前往东方实现黄金梦的“寻金热”;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之间商路受阻。原来的商路被打断,欧洲人迫切需要打通到中国、印度的新的商路。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本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 价格猛涨到了8—10倍。 — —《世界史·近代史编》 2、客观条件: 造船技术的改进15世纪时的罗盘世界最早的地球仪 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1、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到达东方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

15课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Zesa wr《探寻新航路》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好rm、、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探寻新航路》,出自世界史第5单元步入近代中的《探寻新航路》。下面我将分四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和地位: 本课从三个部分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近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起资本主义萌芽,下到殖民扩张、掠夺和工业革命,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可以夸张地说整个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新航路开辟的基础上的。 2、说教学目标 基于课标要求学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夯实基础 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创设情景,在诱思探究,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让学生能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评判;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及开放的世界意识。 3、说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 依据: 1.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其过程考查相对较少。2.从考查的角度和能力看:特别注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主要运用新材料或图文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认识问题能力。 3依据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难点:辩证全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本部分教材内容有点复杂,既包括纵向发展的社会转型,又包括横向发展的空间联系;二是学生方面,本课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既难于理解又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二、说教法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史论结合,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达到实现学生中心论,以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史料进行处理分析,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有效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优质教案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漩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一)鸦片走私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提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之是与宗教有关的书。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3.问题思考:结合上述图片并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 (一)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原因) (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二)条件——可能性 客观条件: (1)造船技术的进步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流行 主观条件: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 (1)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3)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目标导学二: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1.教师讲述: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3.教师提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能走在开辟新航路的前列? ①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②掌握了航海技术; ③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 ④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⑤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含课后反思)

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意义。 2.了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船队的航海路线和成。 3.理解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动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通过列表对几位航计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面做归纳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指南针在航海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 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影响。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可是在古代人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通常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方形的。 2.师:什么时候人们发现了地球是圆的,他们又是通过什么进行了证明?这一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二、教授新课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师:请大家先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探寻新航路?什么又为探寻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学生自读课文,梳理问题。 2.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5 世纪欧洲掀起搜寻新航路热潮的原因,谁来根据课本说说?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梳理、补充讲解: 历史原因:

(1)经济根源: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2)社会根源:东方的商品受到欢迎,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昂贵,欧洲人想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客观条件: (1)地理知识的进步: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航海技术的进步: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导航技术。 (3)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3.师:在上面这些原因中,历史原因讲明了探寻新航路的必要性,而客观条件则为探寻新航路提供了可能。我们来重点看一看历史原因中的“商业危机”,(对照“新航路的开辟”地图讲解,以下同)我们知道,在15世纪前,欧洲和亚洲就有贸易往来。地中海东岸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当时东方的香料、丝绸等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但经过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的转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当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更严重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急剧减少,价格迅猛上涨。这迫使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企图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重点指出亚欧商路枢纽、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位置) 4.师:我们知道,欧洲人的本意是想开辟条到达东方的新航线,那么他们应该往东走。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少航海家是往西走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一直往西走也能到达东方。 5.师:关于地圆说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以及“相交史事”的内容,观察学习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6.师: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大地是球体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也用观察北极星的方法证明了大地是球形: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

九年级上册历史-探寻新航路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目标】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态情景演示,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模拟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会历史过程 3、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静时,大海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可当它发怒时,强大海流便形成白色汹涌的旋涡,排空的巨浪将船只顷刻掀入海底,这个魔窟的世

界会将人推入万劫难逃的地狱。长期的海上航行会陷入生活的困境,老鼠、牛皮、木屑、令人作呕的臭水成为生存的支柱,孤独无时不在,坏血病一次次将生命带入绝境。虽然航行如此艰难,探寻新航路的热潮还是出现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社会根源 (1)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______________。 (2)意大利人____________描绘的东方国家古老神秘、富庶昌明,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3)____________________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更加昂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什么上面?说明了什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归纳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及前提条件;了解哥伦布的远航经过和麦哲伦船队首次环球航行的经历;归纳并阐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探险家的远航,分析两者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了解欧洲航海家的探险历程,认识开辟新航路需要必要的知识、技术条件,更需要勇气、决心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教学难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这是坐落在今天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而近处的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岛上还树立着一块铜牌。正面写着:“菲律宾土著人抵抗欧洲人入侵,在此击毙其统帅麦哲伦。”背面写着:“麦哲伦与菲律宾土著人激战,受伤后身亡于此,后来其部下继续西航,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为什么同一事件,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麦哲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远航到底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 二、新课讲授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材料展示: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 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探寻新航路》教学案例

《探寻新航路》教学案例 文/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吴章锋 【案例背景】 这节课是九年级上学期准备的一节公开示范课,之所以选择这节课,是因为新航路开辟作为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不仅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推动人类社会的世界观念开始逐步确立,而且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它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了经济物质基础,在整个人类世界历史具有长河发展中地位无可替代。因此,不管是初中历史教学还是高中历史教学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考点。作为部编新教材(第15课)内容,本节课在历史发展和历史教学过程中都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启下(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重要作用,其历史地位和中考地位相当重要。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性,部编新教材单独将其列为一课。 【案例描述】 上课铃响,走进教室,教室后面已经齐刷刷地坐着一群前来听课的老师。同学们也明显感觉今天的气氛不对,一改往日轻松欢快的笑脸,原本活跃的班级在众位听课老师“黑云压城城欲摧”面前变得从未有过的安静。一看形势不对,我赶紧进入状态,为了营造活跃气氛,我打开话匣子:同学们,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封信,这封只有短短的十个字的信,却被评为了史上最浪漫的辞职信,你们知道写的什么吗?(展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图片)由此引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随即我出示了《世界地图》图片,紧接着设问:今天的我们知道世界是这个样子,其实在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甚至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人们眼中的世界仍然是很滑稽的。由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内容,让学生了解中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天圆地方说),学生在阅读完后气氛有所缓和。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张15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并引导学生观察,进而引出了地圆学说。并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众说纷纭,那么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随着社会进步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更是产生了大胆的想法——“世界那么大,我必须要出去看看”!随即出示课题——第15课《探索新航路》。紧接着,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本课的学习任务,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几个方面来分析掌握。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精心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并根据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设问一步步将学生引入到课堂设置的情境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