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的建构者——王澍

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的建构者——王澍

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的建构者——王澍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121520001 陈锦椿

指导老师朱永春摘要:在王澍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很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古典元素与西方现代形式连接起来,从而创造出了自己很鲜明独特的风格。本文将通过王澍的几个作品来阐述他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王澍,传统,现代,中国,西方

Abstract:In Wang Shu’s design works, We can find that he skillfully combin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 with modern western forms. And created his own distinctive style. This article through several his design works to illustrate his design ideas.

Key words:Wang Shu, Tradition, Modern, China, Western

引言

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茨克奖,作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首位有中国本土的建筑师挤入这个最高殿堂。以前有美籍华人贝聿铭获得了这个荣誉,而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王澍,自小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更给中国本土的建筑师带来更振奋人心的憧憬。

王澍的获奖对于处在急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建筑界更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大还是小?快还是慢?拆还是保?老还是新?传承还是发展?……评委会认为,王澍的作品超越了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会对中国以及世界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启示那些忙碌的职业建筑师们,那些主宰建筑命运的领导和业主们,那些社会媒体和大众们都能静下片刻,认真思考建筑对我们的人居环境,对我

们的文化发展所应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差异与了解

王澍说过,把中国建筑的文化传统想象成和西方建筑文化传统完全不同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误解,在他看来,它们之间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可能是决定性的。尽管用“西方”,“中国”这样的概念进行比较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危险,但在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上,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对自然的独立地位,但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像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回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就就是王澍眼里所谓的“自然之道”。这就决定了中国建筑在每一处自然地形中总是喜爱选择一种谦卑的姿态,整个建造体系关心的不是人间社会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随自然的演变。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建筑一向自觉地选择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图尽可能少破坏自然。而在我特别喜爱的中国园林的建造中,这种思想发展到一种和自然之物心灵唱和的更复杂,更精致的哲学状态。园林不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人们以建筑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法则的学习,经过内心智性和诗意的转化,主动与自然积极对话的半人工半自然之物,在中国的园林里,城市,建筑,自然和诗歌,绘画形成了一种不可分离,难以分类并密集混合的综合状态。而在西方建筑文化传统里,自然和建筑总是以简明的方式区别开来,自然让人喜爱,但也总是意味着危险。费恩在接受一次访谈时也谈到:挪威人喜爱自然的方式是直接而简单的,在挪威的文化中,不存在面对自然的一种哲学。

(二)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的建构者——王澍

王澍能够引起如此多的轰动性的,激烈的争辩,这本身就代表着

成功。而他也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他的作品及其他的思想。从他的作品上看,处处能够体会到“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王澍认为,之所以要探索一种中国本土的当代建筑,是因为他不相信单一世界的存在,事实上,面对中国建筑传统全面崩溃的现实,王澍关注的是中国正在失去自己关于生活价值的自主判断。所以,他一直坚持着重建那个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至于借鉴西方建筑,那是不可避免的,今天中国所有的建筑建造体系已经完全是西方方式。所面对的以城市化为核心的大量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建筑传统可以自然消化的,例如,巨构建筑与高层建筑的抽象概念,与它实际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建筑现实去对话。其实去探索现代建筑中的中国元素,而通过西方建构形式表现出来的研究早在之前许多国内建筑大师就已有所涉猎,王澍所在的母校东南大学里的几个建筑师,如钟训正,孙钟阳,王文卿等他们的设计方向就是这个方面,只是王澍在传承几个老师的基础上,走的更远,并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体系。建筑师今天都喜欢把“自然”挂在嘴上,但大多是抽象地谈,形式地谈,象征地谈,却几乎没有可以重新进入真实的自然事物的方式。就最基础的建造问题来说,我们不得不想办法把传统的材料运用与建造体系同现代技术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提升传统工艺技术。这也是王澍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大量使用手工艺技艺的原因。王澍说过,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是地方文化差异性的根基。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必死,而如果传统一旦死亡,我们就没有未来。〔1〕下面我举王澍的几个作品来阐述他的作品中是如何将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创新地融合在一起:

1.宁波博物馆

在宁波博物馆方案上,王澍提出的概念源于宋代画家李唐的一

幅画——“万壑

松风图”,他想让

人们能够感受到

画里的意境,并

不仅仅是从意念

里想象,而是直

接能从现场里体

会的到。在以自

然之道为约束的

人文地理和以“山”,“水”为沉思对象的景观诗学为背景,是他的“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典型主张。对“自然之道”的认识和体验,将重新成为设计与建造活动的出发点。博物馆从设计语言上看,重点表达了“介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概念,平面是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布置,但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呈微微向南滑动的态势,场地北部为一片水域,建筑因而具有刚从水中上岸的意向。而在建筑内部,两层以上为一高低起伏的公共活动平台,从建筑整体分裂出的五个单体,和而不同,围绕这个平台,又成传统城镇的格局和尺度。传统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被有深度地重新转化了。

如果说,这种深度的诗意表达多少还是抽象的,博物馆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诗

意有了具体的物性和质感。

外墙用“瓦爿墙”和“竹条

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使

用“瓦爿墙”除了它能体现

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

质感和色彩能完全融入自然,它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时间,而工匠在砌筑时的即兴发挥,使它更加鲜活。“竹条模板混凝土”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和江南地域存在感的物性关系,“竹”的弹性和对自然的敏感,都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2.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以非常实验性的方式体现出王澍试图打造出一种超越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打通建筑与景观,强调建造与自然关系的建筑活动必将给建筑学带来一种触及其根源变化的概念:就地取材,旧料回收,循环建造。建筑就是景观,景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地理的适应,调整,敏感对话,甚至将真实的自然也变成生活场所建造的一种元素,根据对“自然之道”的理解,保留了原有的农村地貌,耕地和鱼塘,微调自然地理特征。象山校区不仅是一座大学校园,也不仅是以一种回应中国传统“书院”的教育建筑尝试,它是包含着一种新的城市模式的实验企图的:从建筑类型,群体密度,建筑尺度,材料回收,建造方式和体系到

田园混合的位置格局与美学

意趣。它是关于一种以地方文

化差异性认同为根基的生态

的存在方式进行整体呈现的

努力。象山校区暗含着王澍一

图3—3 直以来的主张:今天的中国城市发展需要重新向乡村学习。

王澍把他所设计的象山校区形容为象山与转塘之间经过“省略”而获得的一个小世界。省略的要旨在于精确,并因精确获得升华。贾克梅蒂为了使自己的雕塑获得一种想象的不可分的空间(一般的雕塑因远近观看的效果不同而产生形象的分离),于是就像画家赋予画中

的人物以绝对距离一样,他规定了自己雕像所看的距离,并以此去雕

刻,从而使雕塑一步跃入了幻想的王国。

〔2〕 王澍同样尝试精确地规定象山校园中房子的所在与所是,通过“省略”获得房子与环境,房子与房子,房子与人之间特殊时刻的共同照亮。看似随意的布局,其实与山体水势都进行了契合,两者之间就像照相机进行调焦一样互相建立关系。

3.宁波美术馆

进入宁波美术馆,必须先经过一个入口坡道曲折的高台院落。建筑沿街既无常见的广场,也无宏大台阶。清晨,当人们走上大院,走过穿越建筑的栈桥,走进建筑二

层的沿江长廊,在这个长100米,

高8米,宽6米的空间,100扇高8

米的杉木板门同时缓缓打开,甬江

和阳光同时泻入,仿佛重建中国城

市生活的仪式性;已断裂的生活方

式可能在这种仪式性的场所被重建

图4—4象山校区11号、18号教学楼

起来。

美术馆的另一典型特征是它在垂直向度上的两段式处理。双重性地暗示了中国传统,以及当代城市功能与经济上的需要,下段为“经济基础”。入口高台院落下内含可停150辆汽车的车库,以满足未来爆炸性的城市停车需要。主体建筑的下部青砖基座中设有2000㎡的开放展厅,可举办含艺术展在内的各种展览活动,以解决中国城市大型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面对的问题——只有建筑投入但缺乏后期运作与维护费用。二层以上为“上层建筑”。布置各类纯艺术展览空间。〔3〕

建筑表皮材料的

使用同样暗示了城市

记忆线索的混合性,基

座青砖是传统的宁波

建筑主材,而上部钢木

材料则是船与港口的

建造主材。沿江青砖基

座的洞窟直接取材于

图6—6

敦煌片段,指出这里曾是宁波人去普陀进香的出发之地。记忆不等于回忆,用一切当代语言对过去和现在的建筑作品进行实验的兴趣。王澍在宁波美术馆上创造的是一种假定的意义形式,但这意义形式是未决定的,就像一个空的戏剧舞台,功能上,体验上,事件上的可能性与多样性,将造成一种震撼的效果。

结语

通过以上的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王澍是一个能够把中国元素与西方形式很好融合起来的建筑高手。对中国元素的稍加创新,再加以一些西方的建筑手法,就创造出了一种夺人眼球的视觉效果。我们

在这里暂且不论他所创作出来的建筑是美是丑,毕竟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但王澍毕竟取得了突破,在探讨怎么在现代中如何更好地保留传统,他用很具体的场景给我们展现了出来,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上,在这一点上,他比前人走的更远。

王澍的工作态度里可以看到传统文人对他的深远影响。例如,他对业余的爱好,反映出传统文人对职业化,即匠气的顾虑。王澍使我们看到传统在当代文化中的活力,现代不等于西化。同时,王澍将中西知识统一调度,体现出一种深思熟虑。在中国,如何继承自己的传统,又如何吸收外来的文化,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特定的属于自己的平衡点,但其过程总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而王澍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突破将会对中国未来的建筑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澍,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世界建筑,2012.05

(2)[法]萨特,[美]韦德·巴斯金编,萨特论建筑,欧阳友权,冯黎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3)王澍,当代大型城市建筑与地方性城市结构的重建——宁波美术馆设计手记,中国,世界建筑,2012.05

(4)

(5)

(6)[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7)

一瓦一世界

一瓦一世界 “瓦在我眼中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也代表了我的建筑观,我认为我从来不是在设计一个房子,而是在建造一个世界。” ——王澍 杭州西南,距离市中心18公里的转塘镇象山旁,坐落着中国美院新校区的建筑群。正是这组建筑的设计师王澍,于2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获奖评审词这样描述:“他的建筑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 走进象山校区,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便是层层叠叠的瓦,作为屋檐,作为房顶,作为墙面……所有的瓦、砖、甚至石板,都是拥有历史的旧材料,因而使得才完工几年的建筑就呈现出一种内敛而淡然的气质。 与生俱来的历史感 步入象山校区内,放眼望去,砖的灰,瓦的黑,墙的白以及木竹的赭黄,一起构成了校区的主色调。诸多建筑大面积使用水杉木做外立面,还有为数众多的木窗、木门;大量外墙使用青砖堆砌而成;屋顶用瓦铺就;而在许多墙的骨架中,还藏着大量竹子……在整个设计中,王澍都大量使用这些“朴素”的建筑材料,其花费仅是新建材的一半甚至更低。

其中最多的,便是瓦——层层叠叠的瓦檐、波浪般的瓦顶和积淀时光的瓦爿墙。这并非建造时的突发奇想,在象山校区修建之前,王澍便一直在收集旧瓦,到第一期工程开工前,他在浙江省内收了330万件砖瓦,施工现场堆积的旧瓦如同一望无尽的海洋。除了瓦,还有很多旧砖和石板。到二期工程结束,象山校区共使用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都是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而来的。 这些回收来的旧瓦的规格、形制、色泽并非完全相同,但上万块堆叠在一起,光芒温润而古旧,从而使得新建成的房屋“隐没”在周边环境中,并与山相呼吸,不像许多新建筑“贼光闪闪”(王澍语)。工程即将结束时,王澍登上七号楼48米处俯瞰,连他自己都被体育馆如灰色波浪般的青灰色瓦屋顶所震撼。由于使用了这些本身就带着历史感的材料,“象山校园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有了50年甚至100年历史。” 同时,旧瓦还让整个校园充盈着一种传统文人气息——“南方诗歌文化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下雨’,以及雨后看到雨水从哪里下来。”但如今在先进的屋顶排水系统的“帮助”之下,这种檐下雨滴的场面已经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很久了。然而,瓦檐使得这种“传统”在象山复活,雨水滴在瓦上,慢慢融汇在一起,形成小流,再一滴一滴地落到地面。做瓦檐的时候,王澍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水从瓦檐上滴下的场景。 在视觉效果之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相间的缝隙,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隙吹出,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王澍和他的作品(想走中国风的同学可以参考)

王澍和他的作品(组图/请耐心看完)【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也是年龄倒数第四的最年轻获奖者。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 据报道,发起这一大奖的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主席普里兹克(Thomas J. Pritzke)27日宣布王澍获奖消息。他说,选中48岁的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将在发展建筑理念中的作用。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普里兹克指出,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王澍提出的非常及时,因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这是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辛蒂(Cindy)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今年的颁奖仪式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

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 就像王澍在表达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

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言语评论

著名建筑大师的经典言语评论 一、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马赛公寓、朗香教堂、萨伏伊别墅等。 1、建筑风格评价: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2、经典言语: ⑴"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他们使我们能够清晰的辨认" ⑵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评论: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在具体设计上,柯布西耶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一方面使建筑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技术的原则。他是第一个提倡巴黎提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的人。 二、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Ieoh Ming Pei)

贝律铭(Ieoh Ming Pei),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律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肯尼迪图书馆、北京香山饭店等。 1、建筑风格评价: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 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他在设计中既引入了许多中华传统建筑的符号,又使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 2、经典言语: ⑴"完美的建筑作品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与未来的完美结合;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⑵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如果房间与自然界隔绝的话,就无异于坟墓。 三、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 Gaudii )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 Gaudii ),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代表作有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圣家族大教堂、巴特罗之家等。

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史建

98年评论:九十年代中国实验性建筑 https://www.doczj.com/doc/2719367528.html,/cn/critique2005-8-12 13:28:53来源:中国建筑艺术网作者:史建老师供稿 (原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作者:王明贤史建) 内容提要20世纪的中国建筑艺术一直与其它艺术门类的发展脉络不太吻合,这种状况在激进的80年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没有出现实验性的前卫建筑,几乎成为那个时代艺术唯一的不谐和音。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性建筑终于在90年代的建筑洪流中诞生,虽然时至今日它依然游离于边缘,但毕竟已在有意识地与前卫艺术进行横向的沟通,试图在边缘寻找自己准确的定位了。本文介绍了中国几位青年建筑师的理论与实验性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从南到北,是商业性渐弱、“学术性”渐强的递进,而与时下流行潮流(如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自觉的疏离及对本土文化精神的探索则是一条贯穿的“轴线”。在商业性建筑的洪流中,弱小的实验性建筑顽强地表露着青年建筑师对中国当代空间独特性的新体验。 关键词实验性前卫艺术本土文化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 一 20世纪是一个不断远离传统、趋向现代性的世纪,当然,在它将要结束的时候,传统又受到重新估价,现代性也开始被质疑。如果我们把本世纪的中国艺术放到世界艺术的背景中去,就会发现它的发展是与之契合的,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艺术家和理论家对西方艺术的“急起直追”一再受到嘲讽。不可否认的是,新观念的接受与思维的移位确实带

来了中国艺术的巨变。伴随着90年代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的勃兴以及传统复归的新语境,中国的前卫艺术也充满活力地对这个日益物化的世界进行着批判。或许可以认为,90年代中国的前卫艺术正与经济振兴中的东南亚艺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某种“共同的声音”(注1)。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的建筑艺术就显得很沉寂,它好像在自我边缘化,一直与主流和前卫艺术保持疏离,缺少真正投入艺术家庭的“主动性”,也迟迟没有自己的声音。 事实上,整个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都与这个时代艺术的兴奋点不太合拍,复古主义与折衷主义始终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主流,现代主义一直到80年代还只是隐隐的潜流。从表面看来,80年代以来的中国建筑理论与西方世界保持了高度的契合,当中国文艺界的前卫群体尚在追逐现代主义时,建筑界的热门话题却已是后现代主义,甚至是解构主义。1990年,由中国建筑界人士评出的“80年代世界名建筑”不仅囊括了当时风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名作,甚至还有当时在西方亦属“实验性”的解构主义作品(如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这种急切超前的姿态,在当时其他艺术门类中是鲜见的。 但是,与这种理论和观念的超前形成巨大反差的,却是创作实践的苍白无力。80年代的中国建筑仍然纠缠在传统与现代的浅层转换之中,无法传达民族的现代意识,实验性的前卫建筑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波澜壮阔”的新潮美术运动中唯一的不谐和音。在论述这一运动的《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注2)中,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地显露了出来,以致高名潞在“序”中要特别加以说明:“建筑是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撰写的建筑部分也试图与整个美术思潮连为整体论述。但由于在客观上,我国当代建筑还似乎游离于艺术之外,同时也由于各种局限性,这部分或许在某些方面与全书不尽合拍。” 80年代的激荡的文化语境期待着中国实验性建筑的创生,然而那时的青年建筑师仍是在渐进的变革中寻找发展,即使是那些在世界建筑设计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也仍然缺乏应有的冲击力,更何况它们往往只是一些设计方案。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90年代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巨变,这种局面也许还要持续下去。90年代的巨变是如此迅猛,它一下子把中国建筑推到当代世界的洪流之中,各种思潮的建筑风格不断涌现,就像猛然“新潮”了的中国城市里的时装,鲜亮而时髦。官员、业主和新闻媒介都渴求建筑最新奇的样式、最奢华的装修和最宏伟的规划远景,外国建筑师的介入更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到来。90年代的中国建筑仿佛一下子与世界接轨,艺术上的艰难的革命似乎被经济与文化的需求在无意间促成了,“走向世界”的梦想好像一夜之间成为现实。但是事情绝没有如此简单,在90年代中国建筑空前繁荣的表象下潜隐着深层的危机,因为涉及到中国建筑艺术当代化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都没有被顾及和解决。而且,更为严重的是,80年代那种渐进而富有成效的变革也被商业主义的氛围冲散了,“走向世界”的呼声转变为内向的退守状态,建筑师们不再像80年代那样追逐世界建筑的动向,而是以更实用的方式兼收并蓄,看重当下的利益和成功。90年代的中国建筑呈现出平庸化的多元探索的态势,粗略地概括,就有新折衷主义、通俗建筑、新传统主义、新主流建筑、新历史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等趋向(注3)。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大趋势”的洪流中还潜藏着一条小小支流,这就是由80年代末期断续发展而来的青年建筑师的实验性建筑。虽然直到如今,实验性建筑还游离在边缘,难以形成规模和思潮,但它毕竟已经有意识地与前卫艺术进行横向的沟通,试图在边缘寻找自己准确的定位,同时,它也开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

中国新建筑师——王澍 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1985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 1988年,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毕业 1997年,在杭州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 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并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及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营造研究中心主任 王澍作品 1989年海宁青少年宫 1991年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 1997年自宅 1997年陈默工作室 2000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2000年上海顶层画廊 2000年墙门(雕塑) 2001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 2001年一分为二(雕塑) 2002-2003年宁波当代美术馆 2002-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 2002-2003年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 2002-2003年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2003年拆筑间 2003年 HZ093—728 2003年三合宅/南京 2004年三合宅/杭州 2003-2004年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建修复及协调区 理解象山校园,先要理解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感情。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幻灯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在象山校园的空地上,这样的砖瓦堆成一座小山。事实上,整个象山校园就是建立在这些旧砖瓦上面的。在整个中国都在“拆”的时候,王澍的象山校园却使用了大量的旧建筑材料,所有的砖头、瓦片、石头都来自浙江省的拆房现场。到第一期工程开工前,王澍和中国美术学院在浙江省内收了330万件砖瓦。 “循环建造是中国建筑的特点。”王澍解释说,“一个是资源上的节约,也有经济上的考虑,旧的价钱比新的要便宜一半。另一方面,我们用很具体的形式继承了传统。”“我的校园一建造起来就有时间,带着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

东方建筑之中国传统建筑的转译——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东方建筑之中国传统建筑的转译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其实说起东方建筑,我觉得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大的区域概念,是相对于“西方”而言的,尤其是以19世纪末现代建筑运动兴起之前的“东”、“西”方建筑表现出的“差异性”为典型——而在当下的一百年间,这种“差异”几乎已经消失——被标准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等取代了。 以中国为例,在这个时代,当我们再次以“东方建筑”为题时,除了回顾五千年文明遗留下曾经辉煌的印记,更应该思考其之于当代以及未来的意义。作为人类文化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建筑承载了时间的记忆,就其形式及内涵如何摆脱“国际化”的束缚,回归传统、回归本土——“传统建筑的转译”——已成为对当代建筑师最大的挑战,也值得我们在各个层面进一步探讨与拓展。 在本文中,我选择王澍先生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分析对象,谈谈我自己对于“转译”的看法。 首先,建筑在很多时候是建筑师个人人文情怀的体现,其非常直观的反映了设计师的思想与造诣。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这个作品中,很明确地体现了王澍先生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倾慕之情,尤其是受到南方传统建筑的影响,这或许跟他在江浙一带求学以及任教多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不同于其他获得普利策奖的建筑,象山校区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其单体建筑的表现力,与那些纵横中国各大城市的地标性前卫建筑相比,这片建筑群显得过于含蓄了,单拿出任一个都不足以震惊四座,然而,当你身处于整体的环境中再来审视它,就会发现它的精要之处——建筑对于这片场地环境的“修整”才是王澍先生真正的神来之笔——简单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选址成就建筑”。 计成在写《园冶·屋宇篇》时曾道——“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古人认为建筑在选址时,环境是比形式更为重要的因素。象山校区在选址时没有选择进入时下流行的政府组织的大学园区,而是选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一处未经开发的场地,用地环绕一座名叫“象”的小山,山高约50m,两条从西侧大山流来的小河从山的南北两侧绕过,在象山东端合二为一,蜿蜒流入宽阔的钱塘江。

业余建筑师——王澍

“业余建筑师”——王澍 摘要:王澍无论是思想还是建筑风格上都是个特立独行的建筑师,他称自己是业余建筑师,通过对他的各种思想的解读尝试做以下的归纳:1、注重建筑本身、场地以及环境的设计;2、尝试大胆使用低廉材料身边常见材料;3、建筑回归生活4、对传统 文化的继承 关键词:王澍、深思熟虑、自由、生活、传统 刘家琨曾经在评论王澍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文章中提到王澍的三个特点:知识背景、民间/业余状态和江南烟雨气质。又同时指出知识背景王澍是极力摆脱同时又受其强有力的影响,而民间/业余状态是有意为之,江南烟雨气质是下意识的。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王澍也分别针对这三个问题阐述了具体的思想。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归纳: 一、真正好的城市,是以深思熟虑为基础的, 城市的设计应当是整体式设计的。在这整体式设计中再去寻找所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王澍认为,建筑的设计虽然是单个体建筑,但是仍是属于城市的,应该可以非常容易地直接地插入某个城市。他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美术馆、杭州垂直院宅以及美术学院香山校园都是这样的特征。保持城市的整体性设计。与周围环境可以很融洽的契合到一起去,甚至只是将它们放在一起都不会很冲突。 王澍的作品十分注重环境的分析,这是一个建筑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他曾解释说在江南不可避免的带上地方特色有时并非诗意。在做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在白墙上要加了一溜黑线,因为天不是蓝的,都是灰色的。白色建筑在视野中和天的就没有了分界线,分不出天际。另外由于气候的潮湿,建筑对风向的要求是十分强烈的,所以他的建筑方向性十分明确可以一目了然风是哪里过来的。“风会决定这个建筑采用一个什么样子的形态,而不是你的美学趣味要这个房子是什么样子的”王澍的这个观点在多处其实都有体现,有很明显的批判后现代主义的意味存在,他曾指出后现代注意实际是种很肤浅的做法,基本是一种古典的符号复兴。当然他自己也确实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复兴。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王澍不仅仅注重环境的研究,对建筑本身以及场地设计也很注重。在建筑的最初设计过程中他会不断地与业主交流,并很享受这个过程,通过与业主的交流可以让业主本身对建筑有了认识,自己也能因为对业主的了解不断调整思路,得到新的灵感,从而逐渐有了更深一步建筑构思,做到符合业主需求的空间。而在空间的设计上他又十分讲究“到场”。他妻子曾问他:“为什么在你造的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王澍的答案是“那个人类观察者藏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他大量的读杂志读书,深究人类学社会学,第一时间去现场体会和获得经验,这也大概解释了他的话“建筑的意义就是在场所体验与建构营造中实现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他一个礼拜至少要去三次工地,随时追踪施工状态和工匠讨论,随时对一些做法作出细微的调整。 二、因地制宜,善于运用手边的所有材料

让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传承——从实例看中国古代建筑特征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让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传承 ——从实例看中国古代建筑特征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摘要:笔者通过对几处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建筑进行分析,整合归纳它们所体现的传统建筑的特征以及体现的手法和角度,将其划分为从“神”上运用为主和从“形”上运用为主两大类,并对各自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结合运用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七项: 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

携旧立新——从王澍作品看中国本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携旧立新——从王澍作品看中国本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摘要:王澍的建筑创作作品以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创新方式受到国际建筑学界广泛关注。通过对王澍的作品及其特点进行研究,解读他的一些理念和创新方式,进而对中国本土设计 的创新与突破可以有所启发。 关键词:王澍;本土文化;创新;生态 前言 现今的中国本土设计在世界上处于一种较尴尬的境地。似乎我们的水平与世界相当,但难以 寻得一个闪光点引世人所注目。如何突破与创新已不是新问题了。古为今用是探讨的一个焦点。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呼吁声浪中,却少有成功之作。2012年的普利兹克奖第一次颁发给 中国设计师,王澍。他的作品和思想之所以能得到国际性的认可,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成功挖掘,又与当下社会的诉求有应和之处,甚至是前瞻性的。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从王澍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感受他在创作过程中所坚持这的态度和理念,正是这些态度和理念,使其作品表现出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特点。[1]从中对于中国本 土设计的创新与突破也可以有所启发。 1王澍作品中的态度 1.1业余——用自由制造意外效果 王澍将自己看做是一个业余的建筑师,这是他自我定位的一个概括。在他看来,业余建筑师 不再彻底的控制建造活动,而是将零碎、细枝末节的活动以及对建造的完善修补留给房子的 使用者。这样避免得了片面和不切实际。业余就是在强调自由比规则有更高的价值,就像是 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留白。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王澍在设计中强调体验性和感悟性。设计因为使 用者的在场而赋予新的、独特的意义。正是这样的自由和业余性使其作品呈现出更多的创新 空间和意料之外的效果。 1.2文人——用文化传达本土精髓 王澍的设计中表现出他的文人气质的作品比比皆是。他认为“建筑师首先的是一个文人”。无 论是苏州园林还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辞藻笔墨,都强烈的感染着他。要做好本土设计,就必须 学国学、学美学、感受华夏民族的气韵。文化对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精神财富,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将文人对文化的理解融入在设计中,本土设计才找到了根,站得 住脚,有生命力。而传统文化中体现的美才是代表华夏魅力、独一无二的,也是创新的源泉。 2王澍作品中的理念创新 2.1对于本土文化和传统 王澍爱听古琴和昆曲、写毛笔字,他说学建筑还必须学国学、美学。对于传统的文化和技艺 都颇为尊重和喜爱。他对传统园林中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情趣和意境体会深刻。 他认为传统的街巷院落生活是最中国式的美好生活图景,人们乐于交往,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有了钱江时代垂直院落的构想。王澍将传统江南宅院分割后重新组合成为两层的院子, 前有庭后有院,每家每户都可以看到充满生机的茂盛植物。用传统的话语方式构筑的高层住宅,绝不仅仅是叠加而成的空中花园,而是在重塑记忆中的江南风情浓重的小院生活。这种 将传统文化——江南小院生活与时代需求——高层住宅形态相融合就是一个创新性的设计和 尝试。 2.2对于环境

高一【美术(人美版)】人居与环境——诗意的栖居-教学设计 (1)

以德胜门国家汉办旁,掩映于城市玻璃幕墙中的一座古代未知民居遗址的实拍图片作为本课导入。图片显示的是授课教师偶然亲见的一个场景:四梁八柱的房子,只剩下梁柱构架,一看就是一座传统建筑的遗址。它的周围都是现代建筑,使它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盆景,虽然没有被拆除,却也没有被特别保护。这个现象,令人沉思,这或许曾是一座民居院落的中心建筑。这类建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可能批量消失,被人为拆除;也可能迄今为止依然屹立在某处,孤独而强烈地昭示着它曾经辉煌的存在。 1950年前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屡次发出要保护和整理北京文物古迹的呼吁,先生说:“北平的整个形制既是世界上可贵的孤例,而同时又是艺术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物是历史上、建筑史上、艺术史上的至宝。” 提出问题一:传统古建筑,在我们当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何去何从?

【设计意图】在当代城镇化进程中,每个人的身边多多少少都会有在过去记忆里屹立至今的传统建筑。它们历尽时间的磨洗,穿过空间的桎梏,延续至今,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它们或完整或残破,被呵护或被遗忘,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风貌或格格不入,或惊鸿一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选取身边亲见的一个古建遗址与学生交流,也想要借此传递一个理念:人与环境共生,每个人都应该从关注与思考身边的事物做起,环境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提出问题二:衣食住行,与每个人休戚相关。时间行进到当代,现代人在居家生活中由实用出发而产生的对住宅的通风、采光、用水等要求也比古人更苛刻。换句话说,古代建筑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居住需求,我们为何还要保存它们呢? (一)技术之巧 通过本单元前面两个主题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传统建筑之精工细作、园林之优雅唯美有了清楚的认知了。我国的木构建筑体系独步世界,并成为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学习范本。凭借传统建筑中的榫卯连接、木柱承重、

广东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水墨画和乡村景观本身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方向,但传统水墨画语言却与景观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水墨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蕴含着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思想与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中国水墨画讲究气韵生动,追求怡情悦性,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的地理、自然、人文等因素,合理利用自然造景的各种要素,在注重乡村景观美学价值的前提下,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 理念,让乡村景观的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要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得以体现。 中国水墨画讲究构图,即所谓章法,它决定了一幅水墨画是否具有形式美、是否充分表达了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以及决定了一幅作品能否获得成功。好的作品一定会有形式上的美感和内容上的美感;良好的构图一定会有秩序的丰富性,充满纯视觉的艺术性;景观设计也同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艺术的特点。所以水量画构图原则和景观设计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对后者在空间艺术上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西方古代绘画以油画为主,其绘画的题材以人性与神性的结合或人性与神性的此消彼长为主,而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笔墨表现在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元素的交错运用上,从而形成了水墨绘画独特的艺术特点。水墨绘画中的点、线、面是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也是景观设计平面图绘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将水墨绘画的点、线、面等视觉符号巧妙结合起来,能极大地丰富设计的表达语言。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以白墙灰瓦为主要色调,加之犹如书法线条般的灰色边框,使得中国水墨情趣呼之欲出,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贝聿铭先生的创作实践表明景观设计应当立足于本土文化内涵和审美,并通过水墨笔墨的表现手法,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我国自古以来就极崇尚“意境”的营造。“意境”,在中国水墨画中的具体表现是指以形写神。顾恺之认为中国画艺术以传神为核心,注重对所描绘对象的感受和观察,通过想象抓住对象的内在本质。顾恺之还提出这一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将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规定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并由此确定了绘画的根本价值是自身的审美性与艺术性。该理论一直强有力地引导着中国绘画的创作和鉴赏,并给文化的其他领域提供参考,同时也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摘编自孙铭璐、黄信初《传统水墨语言形态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探究》) 材料二: 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语言现象,因其随处可见而让人们习以为常。但是,对于一座现代化城市而言,语言景观不仅有较强的实用性功能,更是视觉文化以及城市生态的有机构成。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无论是在交谈、散步、聚餐、

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动画电影中的结合与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

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动画电影中的结合与应用——以 《功夫熊猫》为例 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动画电影中的结合与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 引言: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各个领域,并且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电影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以《功夫熊猫》为例,探讨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动画电影中的结合与应用,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部分:《功夫熊猫》的背景及中国文化元素的介绍 《功夫熊猫》是一部由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于2008年上映。该片以中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大熊猫 因缘际会成为功夫大师的故事。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精彩的剧情,该片将中国传统功夫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 中国文化元素是中国千百年来积累的智慧与传统的结晶,其中包括了古老的道家、儒家和佛家思想,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戏曲、绘画、建筑等等。在《功夫熊猫》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功夫、太极、中国菜、中国风音乐等元素的运用。 第二部分: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与应用 2.1 功夫文化的描绘 《功夫熊猫》将中国传统功夫文化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主人公熊猫“阿宝”的修行历程,揭示了功夫的核心价值观:努力、自律、坚持和自信。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动作和讲述,展示了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使观众对功夫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2.2 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和剧情发展也巧妙地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例如,通过主人公阿宝与果汁商的对话,呈现了“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同时,通过控制阴阳力量来引导自然能量的演绎,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阴阳平衡」的思想。 2.3 中国民俗文化的展示 《功夫熊猫》中还融入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元素,如中国传统节日、龙舞、舞狮等。这些元素在电影中以精美的动画形式呈现,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三部分: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动画电影中的影响 3.1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功夫熊猫》作为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的电影,通过将中国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故事中,促进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观众通过这部电影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3.2 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借助《功夫熊猫》这样的成功案例,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动画电影中的应用也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贡献。越来越多的西方观众开始通过这些动画电影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对中国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好感,进一步拓宽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3 引发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探索 西方电影工作者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仅是简单地刻画,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研究。通过在电影中揭示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西方观众和电影从业者也更加意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进一步推动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探索。 结语:

浅析中国建筑师的实验性建筑

浅析中国建筑师的实验性建筑 摘要:近年来,中国很多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师都来自国外,而建筑成果显然与城市原有建筑存在着强烈的反差。随着2012年王澍获得普林茨克建筑学奖,中国建筑师的时代就要到来了。本文就以王澍、张永和的几个建筑为例,浅析中国中国建筑师的实验性建筑。 关键词:中国建筑;实验性;中国建筑师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of China’s large public building designers are from abroad, and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 obviously with the city the original building has a strong contrast. With the 2012 Wang Shu Prinz g Architecture Award, Chinese architects era is coming. In this paper, several buildings to Wang Shu Zhang Yonghe as an example, experimental architecture of China of Chinese architects. Keywords: China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l; Chinese Architects 一、中国建筑 2012年,是属于中国建筑界的一年,从王澍获得2012年普林茨克建筑学奖到吴良镛老先生获得2011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奖,中国本土建筑师先后获得了国际和国内的认可,这似乎也预示着建筑学会因此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近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提高,中国现代的一些青年建筑师也随着中国建筑界的崛起而崭露头角,比如张永和、王澍、刘家琨。如果把现在的中国建筑分成传统建筑和实验建筑两类的话,以张永和他们三人为主的一群“文艺建筑师”无疑是实验建筑的最佳建筑师代表。在现代传统建筑被世人饱受诟病的时候,我们对建筑的社会现状产生思考,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题目——浅析中国中国建筑师的实验性建筑。在简述析王澍、张永和作品的基础上谈谈中国的实验建筑和建筑师。 中国是世界建筑的转折点——《金融时报》之前报道称,2010年中国的建筑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建筑量最大的国家,他们将此变化称作世界建筑的转折点。中国建筑师不应只在交流中当‘二传手’,而要做文化建筑、中国建筑,罗马的斗兽场、北京的紫禁城历史悠久、稍显古老,但他们仍然为人们所喜爱。好的建筑就像古典音乐,其艺术价值是永恒的。而在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出的像南京中山陵、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紫金山体育场这样具有“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作品是越来越少了。 何为传统建筑?建筑大师张开济以“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来形容时下流行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我们对传统建筑的定义并非“指中国从先秦到19世纪中叶以前的建筑,是一个独立形成的建筑体系”。这里的传统建

王澍理论整理

王澍: 王澍与场所精神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宁波历史博物馆,他的作品件件令人印象深 刻,此皆源于王澍“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新 材料、新技术的支持使建筑师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各种形式的建筑; 然而实际情况 却是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不同建筑文化之间的不断渗透融合,各国的建筑形 式正越来越趋向于一致。特别是我国,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都已失去了自身的 可识别性,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此背景下,王澍及其作品的出现无疑具有积极意 义。从个人经历来看,王澍早年痴迷于西方文艺理论,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对中国传统文 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理 论体系。在这些理论的支撑下,大量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应运而生。 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 20世纪初胡塞尔开创了现象学,随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将其延展。60年代以来,现象学与建筑学找到了契合点,诺伯格•舒尔茨将现象学引入建筑学领域中,斯蒂文•霍尔等人将现象学在建筑学领域继续传承。 这是一种研究外观、表象或现象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撇开一切概念和理论,直接观察事物本身,尊重现象,从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寻求事物的本质。换个角度看,而事物的本质就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和更纯粹的现象。挪威建筑理 论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建筑现象学的概念。 建筑现象学的特点就是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它要求设计师用心观察并感受建筑所处的环境从而产生灵感; 它也要求研究者从建筑本身所显示的那样来看待建筑,从而把握建筑的本质。因为研究方式的纯粹,所以在建筑现象学的视角下人们更易完整理解建筑和人、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准确地分析评价建筑的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工业化进程对我们存在世界的冲击,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作为一个存在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的本性,就是让现象彰显本质,使万物回归本位。建筑现象学就是要彰显建筑的本质。那么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呢? 晚年的海德格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认为建筑的本意就是居住,人必须有一个家可供栖居,才能够立足于世界之上,建筑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回家。场所精神与天人合一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而建筑的作用就是使场所成为具体直观的空间。换言之,建筑运用各种材料和结构方法把一个空间与外部环境分隔开,其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场所; 而场所就是由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而成的有意义的整体。场所精神是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舒尔茨说:“场所是一种人化的空间,它的物质和精神特性被认同后,就折射出场所精神” 。如果一位建筑师能运用建筑语言巧妙融合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使这个场所表现出其应有的场所精神并为人们所认同,那么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而这个场所也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代表是“天人合一” 。因为它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人生理想、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美学原则就是和谐,能将建筑、人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才是理想的状态。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并不强调建筑个体的视觉震撼力,而是追求建筑与环境交融而营造出的令人回味的意境。从本质上说,中国人认为人必须要和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作业:第8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Word版含解析

第8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帷.幕(wéi) 屋脊.(jī) 翘.起(qiào) 翘.首以盼(qiáo) B.埋.怨(mán) 接榫.(shǔn) 厦.门(xià) 高楼大厦.(shà) C.点缀.(zhuì) 辍.学(chuò) 角.色(jiǎo) 凤毛麟角.(jiǎo) D.穹.窿(qiónɡ) 哺.育(bǔ) 门槛.(kǎn) 直栏横槛.(j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临摹混凝土一筹莫展大张旗鼓 B.窜改凯旋门若既若离琼楼玉宇 C.厮杀起居室惝恍迷离穷源竟委 D.羁绊皇穹宇理曲词穷年高德劭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②最初有赖于西方学者先开研究之风,继而社会对建筑之态度渐改,愈增其了解焉。 ③中国建筑历史之研究尚有待于将来建筑考古方面调查种种之努力。 A.受治考查发掘B.受制考察发掘 C.受制考查挖掘D.受治考察挖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 ....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B.针对在古建筑上信笔涂鸦 ....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痼疾。 C.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 ....的建筑体系。 D.为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区组建了科学健身指导团,深入农村和社区进 行现场辅导和培训,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 ....、简单易学的科学健身项目送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让社区农民真正感受到科学健身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验收。 B.冼星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过去起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C.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美丽的校园不仅记载了他成长的足迹,而且还留下了父亲梁启超的身影。1915年至1923年,梁思成在这里学习生活了约八年多。 D.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

城市建筑学 和王澍

王澍的一个思想性项目:他从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学》那里学到了什么 An Intellectual Project by Wang Shu:His Learning from Aldo Rossi‟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概要:王澍于200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对罗西《城市建筑学》一书的精读基础之上的。王澍在罗西当年对欧洲城市组成及形成过程的结构语言学式分析模式中看到了理解城市的新可能。在此基础之上,王澍整合了诸如形式主义文艺批评以及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立场,对中国的传统聚落和城市进行了一次再认识,并由此提出了若干设计主题与策略。从这个角度讲,王澍当年的博士论文是一项为其日后的建筑探索铺设了基础的思想性项目。本文所概述的正是王澍当年解读罗西学说时的语境以及他从中获得的启示。】 【Abstracts: Abstracts: Wang Shu‟s doctoral dissertation——“Fictionalized City”——by and large, relies upon his close reading of Aldo Rossi‟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It is precisely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 embedded within Rossi‟ dissec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uropean cities tha t caught Wang‟s attention, and with which, he saw the possibility of re-interpreting the spa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ettlements and cities. Based upon his understanding of Rossi‟s book, along with ideas from formal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Wang formulated several design themes in the 1990s, which would appear and re-appear in his later projects. In this sense, Wang‟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erves as an intellectual project that sets the foundation for his ensued architectural undertakings. This essay will present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ontext and content of Wang‟s dissertation, and how he was inspired by Aldo Rossi‟s writings. 】 【关键词:王澍,阿尔多•罗西,结构语言学,城市建筑学】 【key words: Wang Shu, Aldo Rossi, Structural Linguistic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王澍于2000年所提交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下篇”经其压缩改写之后曾以“时间停滞的城市”为题发表在《建筑师》杂志同年的10月刊上(总第96期)。在这篇长文里,王澍不断地变换着叙述的话题,快速而迅捷,从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的“野性思维”(The Savage Mind)到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的“符号帝国”(The Empire of Signs),从徽州豸峰的古村落地图到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手绘的“一只蜥蜴的形态学描述”,然后经由“场所的具体性”,抵达了他当时刚刚设计完毕的苏州文正学院图书馆。一路上,如读者可以想象的那样,叙述本身是清晰且具有启发性的,上下文基本是不清晰的。结果,整篇长文读起来犹若众多趣点之间的条条曲径,每一条都连向某些未知的可能。 这就是我十几年前初读王澍此文时的第一印象,感觉身陷某个园子或是迷宫似的,一时记不起来路,辨不清出口。去年夏天,当我在接受了《建筑师》杂志社有关2013年王澍专刊的稿约后,当我捧起《虚构城市》开始阅读时,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王澍的论文中除了我们意料之中的文学意趣之外,埋藏了王澍当时的太多想法,而且,他在一个论点和另一个论点之间往往滑移迅速。这就注定了此次的阅读不会是个简单轻松的过程。坚持之下,特别是针对他对关键词的阐述进行了反复阅读与思考之后,我发现,这次泥泞中跋涉式的阅读并非没有回报。当我们绕过了那些为“作品自足体”所做的各种抗辩之后,就会看见《虚构城市》里所积淀的思考渐次浮现出来。读者——包括我本人——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比之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科林•罗(Colin Rowe)、凯文•林奇(Kevin Lynch)、戈登•卡伦(Gordon Cullen)的城市学说,王澍曾经那么地推崇过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的那本《城市建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