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2009年,中国环保工作紧扣“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这个主题,深化认识,主动实践,取得诸多成效。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下来,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将其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一个勇于创新、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取得新经验新成果的历程。要坚持环境与经济相融合,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坚持环保为民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尽早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强大合力。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中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正确处理预防与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决定于2008年初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7年度,普查对象涵盖中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温家宝总理在普查初期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详细规划,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副总理任组长、10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2007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使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作为指

导普查工作的行动纲领。

三年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分阶段实施普查各项工作。

通过普查,建立了592万多家污染源数据库,获得各类污染源与环境有关的第一手数据11亿个,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规定的任务。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从2007年5月开始,在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的

共同组织下,历经两年多时间,已经完成预期研究任务。根据战略研究需要,区别不同的环境领域和要素,战略研究设立了四个课题组和二十九个专题组,启动了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环境战略研究。建立了一支有广泛代表性的高水平研究队伍,有50多名院士、6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战略研究工作,涉及

环保、经济、社会、贸易、法律、能源、外交等众多领域。

按照“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谋划未来”的指导思想,项目围绕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成果要点报告、四个课题组综述报告以及29个

专题报告、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战略研究报告等多项研究成果。

2009年7月21日,环境宏观战略座谈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副总理对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提出的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予以肯定。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09年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从实施方案编制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的关键一年。在专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专项实施工作。

2009年2月19日,领导小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水专项实施启动会,对专项启动实施工作进行全面部署。4月,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抓紧落实示范工程、配套经费等保障条件,加快推动2008年启动项目(课题)的实施。9至10月,环境保护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领导带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重点流域项目(课题)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针对配套条件不落实、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实际问题,逐一与有关地方政府进行沟通,有力地推动了各项配套保障条件的落实。2009年12月28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编制启动会暨地方科技需求座谈会议”,会议分析总结水专项“十一五”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水专项“十二五”实施的总体实施思路,对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编制等2010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自水专项启动实施大会以后,各项目和课题承担单位全面开展了任务攻关,在现场建立了工作站和中试研究基地;示范工程、配套工程和配套经费基本得到落实,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重大治污工程进行了很好的衔接,示范工程已进入了设计和建设阶段,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的研究任务及关键技术研发。

环境经济政策主要进展

2009年,国家继续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和绿色税收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深化,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

绿色信贷继续深化。环境保护部联合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信息交流范围和报送方式。环境保护部向银监会提供2009年更新信息。目前,已有4万多条环保信息进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商业银行根据这些信息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限贷、停贷、收回贷款等措施,促进了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绿色保险稳步推进。2009年,在环境保护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下,9省市已在全省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10余家保险企业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河北省、沈阳市和上海市在地方环保立法中写入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意见。株洲市将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所投保费的50%,在当年排污费中冲抵,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投保积极性。

“双高”产品名录夯实环境经济政策基础。2009年,环境保护部发布《“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2009年)》(简称“‘双高’产品名录”),含290余种产品。财政部和商务部根据名录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对遏制这些产品出口、减轻环境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安监总局和银监会专门转发“双高”产品名录。

绿色税收政策逐步完善。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继续研究制定开征环境税的方案。国家出台了《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

税优惠项目(试行)》,对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5类环保项目的所得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 2009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49.4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上年的37.4%上升至38.2%;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33.7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由上年的33.3%上升至34.1%。全国拥有城市公园绿地面积40.1

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0.94平方米。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 2009年,全年道路清扫保洁面积44.6亿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6亿吨,粪便清运量0.21亿吨。建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562座,无害化处理能力34.7万吨/日,无害化处理量1.12亿吨,无害化处理率71.6%。公厕118430座,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总数83701台。

第四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

2009年9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卫生部在广州联合主办了“第四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关注环境健康,共建和谐社会”,与会代表在中国环境与健康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挑战性上取得了一致共识,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部门间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通力合作、共享资源,在立法、政策和执行层面上分阶段、分步骤地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环境与健康领域工作实际成效。

本届论坛上,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中医药局等国务院有关部委派员参会,畅谈工作进展,交流工作经验,为加强部门间协作,共同推动落实《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会人员围绕“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科学发展”和“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法制建设”两个主要议题,就国家环境与健康领域工作面临的形势、具体任务、优先领域、未来应采取的行动及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研讨,涉及环境与健康的体制机制、立法标准、信息共享、基础研究和宣传教育等诸多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部署,环境保护部严格按照环保法律和标准,通过缩短受理时间、分级审查、分类评估等方式,对符合中央政策要求和环保准入规定的项目加快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2009年,环境保护部正式发文批复项目环评文件400个(不含核与辐射项目),涉及总投资2.7万亿元。对不符合要求的总投资1900多亿元的49个项目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等决定。对环评违法违规等问题突出的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及山东省钢铁行业实施建设项目环评暂停审批,并责令违法项目停止建设。完成289个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审批手续,委托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或地方环保部门对59个项目进行了验收现场检查,对存在“三同时”和环保验收违规行为的15个建设项目下达了限期改正。已验收建设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量约49.8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约12万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2009年,环境保护部制定并印发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以下简称《计划》)。

2009年9月至11月,环境保护部成立检查组分别对山西、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14个省、市环保厅(局)贯彻落实《计划》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促进了各级环保部门对《计划》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制定落实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计划》宣传,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辖区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检查,形成了省、市、县分级负责,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推动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化学品管理

化学品审批 2009年9月,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工作的通知》,完善了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审批的程序。2009年共审核签发《有毒化学品进口环境管理登记证》220份,其中新登记证198份,登记证追加量18份,登记证更改4份;签发有毒化学品进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3888份,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5350份,共涉及46种物质,452家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批准的进口总量为1707220.7吨,较上年增加132.6%;批准的出口总量为277777.5吨,较上年增加61.6%,进出口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回复欧盟、英国等国家出口通知100份。共批准了101种新化学物质登记和3818份新化学物质免于申报的申请,批准了76种化学物质进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 2009年,环境保护部对2006~2008年全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下简称POPs)调查项目总体工作进行了验收。查明了1.5万家企业2.5万个二噁英类POPs排放设施的基本情况;掌握了重庆、江苏、吉林和

广东四省流通领域废弃杀虫剂类POPs的情况;对全国生产杀虫剂类POPs的企业及污染场地开展了深入调查和检测。进一步研究制定POPs总体管理策略,建立POPs重点监管污染源的筛选原则和监管机制。组织开展了全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更新调查工作。启动了省级POPs“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和全国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省级POPs“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了《关于加强二噁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草案)。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禁止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的公告,于2009年5月17日全面禁止和限制了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的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2009年,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各省市2008年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相关信息的统计、汇总和分析工作,编写发布了《2008年度全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情况通报》。组织河北、辽宁、云南和黑龙江等省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和验收试点工作,组织编写《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技术细则》等指导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相关技术管理文件。共举办了49期“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班”,培训学员总计约2600人;组织两期清洁生产审核师高级培训班,学员人数约60人。发布了12项清洁生产行业标准。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2006年起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工作,目前各地正在进行数据审核和分析。

截至2009年底,已经完成65637个点位、18万个土壤、农产品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测试工作,共入库470多万个实测数据和205万个野外样点环境信息数

据,制作图件1万多件,累计培训15000多人次。该项目完成后将掌握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现状、污染范围、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为土壤环境管理奠定基础。

全国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2009年4月至11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司法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电监会九部门,紧紧围绕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全国持续组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检查企业 98万多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万余件,其中取缔关闭企业744家,停产治理企业841家,限期治理企业810家。全国共挂牌督办2587件,各级监察机关依法追究119名人员责任,工商部门吊销“两高一资”企业执照806户。共检查3177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缔关闭一级保护区内企业287家、直接排污口220个,取缔关闭二级保护区内企业444家,拆除违法建设项目780个。共检查已投入运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1959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0441万立方米/日,实际日平均处理量为7831万立方米,平均运行负荷率达到75%,84.7%的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氨氮和总磷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对1266家钢铁企业(不含焦炭、轧钢企业)进行了集中检查,共检查炼铁高炉1576座,炼钢转炉、电炉1714座。2009年,各地停产高炉120座,涉及产能1026万吨,停产转炉和电炉79座,涉及产能533万吨。共检查烧结机1312台,其中118台烧结机已经建成配套脱硫设施,116台烧结机正在建设脱硫设施。共检查涉砷企业1296家,依法查处304家违法企业,其中取缔关闭36家、限期治理150家、停产治理98家。2009年下半年全国涉砷污染事件明显减少。检查重金属企业9123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其中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

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2009年,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促进对外关系健康发展,推进环境保护三个历史性转变,维护环境权益、争取环境利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环保国际合作继续纳入中国高层政务活动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2009年,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亲自出席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外事活动。环境保护部领导出访与出席国际会议7次,安排和接待国外副部级以上代表团41次,全年共审批出境团组523个1641人次,环境保护部系统境外培训学习391人次,正式邀请和接待来华外宾团组97个520人次。 2009年,成功召开了国合会2009年年会,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分别在会上做出重要指示。双边环境合作得到全面提升,在国家总体外交部署下,成功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哈合作委员会等机制下的环境合作。区域合作向前发展,正式成立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并制定了《中国-东盟环保合作战略》,以我为主成功举办第十一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面向非洲及东盟国家积极开展援外环保培训。有效应对国际公约谈判,积极组织《斯德哥尔摩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公约谈判工作,全面实现谈判高案,成功维护中国环境权益。积极推动多边环境合作,首次签署《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谅解备忘录》,第一次在联合国会议上举办大型展览,成功举办“北京绿色奥运展览”、“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独立评估报告”新闻发布会,积极承办环境署可持续资源管理国际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联合举办“中国绿色经济”国际论坛。保持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良好关系,协助世界银行在中国四个城市开展“呼唤绿色中国”环境宣传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履行国际环境公约

《乏燃料管理安全与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2009年,审议了17个缔约方国家的报告,提出110个问题;认真分析和回答了12个缔约方对中国履约国家报告提出的96个提问;率中国政府代表团首次出席了第三次缔约方审议大会,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提交了《联合公约》第一次中国国家报告。

《核安全公约》2009年9月28日~10月1日,环境保护部代表出席了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核安全公约》第五次审议大会特别会议暨组织会议。讨论通过了规则修正案及有关《核安全公约》第五次审议大会筹备事宜,环保部李干杰副部长当选为2011年《核安全公约》第五次审议大会主席。环境保护部牵头完成了《核安全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编审委员的换届,召开了《核安全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编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第五次《核安全公约》编写框架和工作计划,启动了第五次《核安全公约》国家报告编写工作。

《蒙特利尔议定书》、《斯德哥尔摩公约》、《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2009年,环境保护部与荷兰住房、空间规划及环境部联合举办了中荷废物越境转移管理短期培训,与日本环境省开展了第三次中日固体废物管理司长级对话和第二次中日废物进出口管理部门间座谈会,参加了欧盟环境法执行和执法网络(IMPEL/TFS)2009年年会、防止危险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的亚洲网络2009年研讨会。

《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确定了35个优先保护区域,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2010~203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和指导原则,制定了近期、中期、远期战略目标任务,提出了保护优先领域、优先行动和优先项目,以及为做好相关工作的保障措施。截至2009年底,对中国6万多种生物(含重复)及数十万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编

目,建立了国家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平台。已在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获得了丰富翔实的基础数据,初步建立了全国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体系。参加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和其他会议。

环境宣传教育

2009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环保中心,竭诚服务环保工作大局,开拓思路,勤奋工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环境保护部会同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紧构建政府主导、各方配合、运转顺畅、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环境宣教工作大格局,并对新形势下环保宣教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等作了全面部署,统一了上下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工作方向。

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报道资源,统筹协调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精心组织“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系列报道,深入报道“锰三角”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周密安排世界湖泊大会等51场次重要会议活动、35场部内重要会议活动、44场外事活动的报道,主动围绕媒体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发布新闻通稿,并积极利用重要宣传平台组织专题新闻发布会,为推进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据不完全统计,16家中央主流媒体共刊发、播出环保稿件855篇(次),其中人民日报89篇、新华社162篇、中央电视台192条(次)。

有序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举办了“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暨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启动仪式、“探索环保新道路—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等系列活动;圆满完成了迎接国庆60周年筹展筹办任务等。

全国特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情况

2009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71起,比上年增加26.7%。其中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2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2起,较大突发环境事件41起,一般突发环境事件126起。

按照事件起因分类,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63起,占总数的36.84%,比上年增加6起;由交通事故引发的52起,占总数的30.41%,比上年增加27起;由企业排污引发的23起,占总数的13.45%,与上年持平;由其它因素引发的环境事件33起,占总数的19.30%,比上年增加3起。

按照环境污染类型分类,水污染事件80起,大气污染事件61起,固体废物污染事件3起,土壤污染事件16起,海洋污染事件2起,其他类型环境污染事件9起。

环境状况公众满意度调查

为了解公众对中国环境状况和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的直接感受,2009年,环境保护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调查”。

本次调查综合了环境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和既往环境领域公众调查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研讨、问卷设计、数据录入系统设计、试调查、调查和分析等主要环节,在除港澳台、新疆之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动了40余所大专院校的近500名大学生志愿者,对近6000名城市和农村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中,55.6%的受访公众对目前的环境状况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受访公众对城市和农村环境状况满意度最高的均是饮用水质量,最低的分别为环境噪声和垃圾处理。农村受访者的环境状况满意度普遍低于城市,尤其是

在垃圾处理和饮用水质量方面。东北地区受访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评价最高,华北地区受访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评价最低。

在对环境状况改善的满意度方面,65.8%的城市受访者和57.9%的农村受访

者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东北地区的公众对环境整体状况改善的满意度最高,西南地区名列第二;华北地区受访者对环境状况改善的满意度最低。

此次调查还专门设立了开放性问题,共收到有效回答741条,通过对这些开放性问题的分析,公众的意见与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对环境的保护;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环境质量状况的监测和监督;环境管理的力度应当进一步加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引起全球变暖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

中国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附件: 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 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在挪威政府、欧盟和UNDP的资金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支持包括新疆兵团在内的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编制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在地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机构与能力建设。 我国政府公布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和意识,有效保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落实,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通过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编制完成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相当部分省区市在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主动提出要运用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积极开发CDM项目,推动实施自愿减排交易,还有省份同时提出要探索建立省内碳交易试点,这与国家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综合考虑现阶段国情和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为落实国家和地区提出的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要求,我国将从自愿减排交易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登记簿是所有碳交易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设计的登记簿体系是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国内自愿减排交易顺利开展,亟需开展相关研究,设计建立国内基于项目的碳减排交易登记簿系统。本项目成果将为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并将进一步扩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对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积极影响。项目办将聘请一家研究能力强、具有丰富相关经验的专业机构,就“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课题开展专门研究。 二、项目目标 结合我国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我国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登记簿系统,开发相关的软件,为开展自愿碳交易、逐步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持。 三、研究任务 为完成该项目的目标,咨询机构需要完成以下研究任务:任务一:调研国外相关交易登记簿设计 调研京都议定书下联合国登记簿体系及设计要求,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自愿碳交易市场登记簿体系设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 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 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活 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 的毁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 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化的

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简言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 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 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 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 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 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 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 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2002年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 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分析 对于目前的气候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说,我们的环保技术很先进,以后对气候环境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为其买单,因此,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横加指责。但气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要细数气候问题的起因,不能不联系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凭借技术和武力,把魔爪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肆无忌惮的掠夺,毁坏自然资源,毫无顾忌的排放“三废”,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破坏。现在他们有了技术,也想追求健康的环境,一方面加大对一些污染行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把一些有污染而又赚钱的行业,推向发展中国家,现在他们要求发展中国家对气候环境担负更多的责任,道理何在? 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急需帮助的群体,且大多数是殖民地国家,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要维护国家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吃饭问题。而发达国家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很令人气愤。 相反,中国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表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奉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今后五年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谈判议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谈判立场,特发表本白皮书。 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在处理有关涉到人类的问题时要有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要互相信任,携手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在要求上不能“一刀切”,用中国的俗语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科技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短缺。而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较充裕的资金。因此,像胡锦涛主席所说的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应率先垂范,做好自己的环保工作,同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式为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工作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尤其在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处处为发展中国家设置障碍,制造困难。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也是帮助自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应注意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只有人类携起手来,通过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张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图1:1970—1979年全球气温变化图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在本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技术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在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的达成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4年底中美两国签署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今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并先后与印度、巴西、欧盟、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就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中国通过一系列郑重承诺,接连向世界传递出强有力的政治信号,表明其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获得广泛赞誉。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日前在一次记者会上回答“哪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称榜样”的问题时指出,中国采取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榜样意义。她说,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确定,在2030年前后使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各类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法国作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主办国,期待中国为大会的成功提供支持。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中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总统环境问题特别顾问尼古拉·于洛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肯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毋庸置疑的示范作用”。他说:“中国有能力在提出目标后将其实现,甚至以更快速度实现目标。” 中国支持定期盘点包括减排在内的相关长期目标的实施进展,也表明其有能力与自信进行气候变化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也符合中国当前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中国在加速本国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向广大经济、资源、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在今年9月发表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士对此非常赞赏,认为中国这一举措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展现了其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风范,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做出了榜样。 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威胁,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实利益。中国支持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主张协议应以《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基础。日前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说,中方愿意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与各方一道积极建设性推动谈判进程,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2012年第9 期 教辅集锦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林春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 (224600)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 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大气冷却。 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等。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 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 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随着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 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等原因,导致全球海平面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此外, 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从未间断:1991年的特大洪水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3.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加大,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数量上将有所增加,空间范围也将扩大。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威胁人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国家低收入人口的健康。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全球气候变暖,还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 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 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一道崭新的课题。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复杂过程。气候异常与环境问题无国界,世界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才能够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变暖的形势,目前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技术上最切实可行的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21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近300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 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综述 丁 敏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 本文对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尤其是近五百年的小冰期的气 候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以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发展;小冰期 [中图分类号] P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590(2005)06-0089-05  [收稿日期]2005—09—06  [基金项目]泰山学院科研资助立项项目(Y 03-2-04)  [作者简介]丁敏(1976-),女,山东郓城人,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讲师,硕士. 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点 1.1 近3000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 1.1.1 历史资料、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等的研究成果 竺可桢曾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做过权威性研究[1],结合考古资料、物候资料、地方志资料、仪器观察等多种手段,初步恢复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认为5000年中前两千年气候气温比现在高20℃左右,3000年来,西周时代(1100~770B.C.),气候寒冷,东周一直到西汉时期是温暖湿润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维持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成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后Hameed 与龚高法将竺氏的温度变化曲线作了一些小的修改[2],将中国过去3000年划分为11个气候适宜期(暖期和变暖期)和气候非宜期(冷期和变冷期).朱士光[3]根据关中地区考古发掘、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出西周初期约3kaBP ,气温开始变冷;进入晚全新世,平均气温比现今低1℃~2℃;春秋、战国、秦及西汉早期(770aBC ~24aAD )气候温暖湿润;西汉晚期,气候转冷;至隋、唐(581~907aAD ),气温高于现今1℃左右;北宋、金、元(960~1368aAD )等时期气候以温凉为主;明、清(1368aAD )以后,进入小冰期,尤以17世纪及19世纪后半叶最为寒冷.根据历史气候记录,张丕远等[4]对近2000a 来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其中近2000a 来的气候划分为6个阶段西汉中叶至东汉末温暖干,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寒冷,隋至盛唐时期气候温暖,中唐至五代初期气候寒冷,五代中至元前期气候温暖,元后期至清末气候寒冷. 1.1.2 从冰芯研究中得出的气候变化信息 施雅风等[5]用古里雅冰芯的δ18O 序列和累积量,恢复了中国西部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施雅风等认为:270年以前高温高湿,280~960年低温干旱,970~1500年中温干旱,1510~1920年为冷暖波动强烈的小冰期,1920年后升温.与中国东部地区文献记录比较,西部地区许多重大气候都是同时期发生的;但也有显著区别,表现在“中世纪温暖期”在东部有相当表现而西部表现不足.近1200年为低频变化 第27卷第6期 2005年11月泰山学院学报JOURNA L OF T AISH AN UNI VERSITY V ol.27 NO.6 N ov 1 2005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环境、人类健康与福利和全球经济持续性。毫无疑问,随着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的速度将不断增加。而那些已处于污染与掠夺式开发的压力下的濒危物种和破碎的生态系统将更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在不断变暖,平均气温上升了0.4-0.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1985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出现16个大范围暖冬。降水自5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据研究显示,今后中国气候将继续变暖。2020-203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1.7摄氏度。到2050 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摄氏度。我国气候变暖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加。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但由于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增大,因此华北和东北南部等地区将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为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林、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河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1)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

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除云南松和红松的面积有所增加外,其他树种的面积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为2%-57%。 (2)冰川和冻土可能减少。高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冰川将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规模。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到2050,我国冰川将继续减少27.2%。冻土面积继续缩小。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3)气候变化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子之一。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处于入不敷出的负平衡状态,自20年代至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4)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我国海平面近5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平均速率为每年2.6毫米。我国未来海平面继续上升。这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 (5)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二)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在全球增暖下,中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增加,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增加。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探讨本文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摘要提出了我国应对金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建议和总结了引起气候变化的成因,的科学背景,对策。对策成因:气候变化关键词引言 0 气候变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全这一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国际社会加快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公,世纪21动,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入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履行的步伐。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如何认在这样一个新的政治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承担减限排的潜在压力,程的加快,识我国面临的形势,从而提出应对策略,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气候变化的现状 1 再次确认了全球气候变(2007)次评估报告4第(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称,目74.0年前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100年止,与2005化事实: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过万年中任何一段时期都高,1前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比过去月,全球地表温度更是打4~1年2007%。35万年中任何时候都高,比工业革命前高65去℃。因为人为加剧的温室效应,1年以来的所有记录,平均气温比往年上升了1880破了自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近年来,世界风暴、洪水和干旱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

异常的暴雨、降雪和严酷的热浪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频现。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8"C.0~5.0势基本一致: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增暖速率为每1.1年变暖尤其明显,地表气温年均升高50平均值,近℃,22.0年50突出体现在冬季增温、连续出现全国性暖冬和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二是近而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都呈下降趋势,年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毫米。9.2年减少10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20---40年减少10区降水量平均每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毫米,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50毫米。三是近60~20年增加10增加,平均每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面积扩大,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5.2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50加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四是近毫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海岸带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灾害更明显。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加速趋势。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中国21快速退缩,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气候变化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如不能有效应对,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发展也将受粮食安全等危机,人类健康、人类社会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复的影响,年来的50次评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一曹格丽一姜彤? 摘一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二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二紧迫,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三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采取积极的适应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本文介绍了2009年以来农业二水资源二森林二草原二海岸带和沿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行动和进展,及部分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的特色性适应措施三 关键词:气候变化一适应措施一重点领域一行动进展 一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回顾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二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并提出中国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主要目标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三 2008年10月和2009年11月,中国分别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09年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国家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进展,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5 91?曹格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姜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和洪水响应三

响二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三2009年以来,中国继续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适应政策和措施三在农业领域实施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措施强化气候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三水资源领域,在应对极端干旱和洪涝灾害中,三峡工程开始发挥效益,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三在森林和草原领域,继续实施了林业和草原发展相关规划,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当地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加强沿海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海洋灾害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海岸侵蚀二咸潮入侵等海平面上升灾害的影响,通过开展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并提出针对性的适应对策三在一系列气候变化敏感和典型区域,包括鄱阳湖流域二长江三峡库区和云南省等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适应措施和行动三 二一2009年以来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二措施和计划 (一)农业 2009年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继续采取积极的适应政策,制定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畜禽及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抗旱二抗涝二抗高温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提高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三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800亿元,参保农户超过1.33亿户①,种植业保险逐步覆盖全国主要产粮区和粮食生产大县②,为农业领域适应洪水二台风二雹灾二暴雨二干旱等气候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三 我国未来气候条件不容乐观,特别是干旱问题进一步恶化将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③三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保障 691① ② ③ 吴高连:在 第一届亚太区农业保险再保险国际研讨会 的发言,2010年4月20日三 吴定富:‘种植险今年要覆盖主产区“,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19/content_ 10682389.htm三 2009年麦肯锡公司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二中国农业科学院:‘从粮仓到旱地 中国华北二东北地区抗旱措施的经济影响评估“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