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压力管理

心理压力管理

心理压力管理
心理压力管理

第二部分 心理压力

现代人往往有某种缺陷,因为他们不是完整的。 (Karl Jung )

第四章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弗洛伊德与鸡蛋

本能紧张(Instinctual tension ) 弗洛伊德学派强调意识冲动和身体反应之间的紧张状态,即表明压力是与生俱来的。

自我(Ego )弗洛伊德发明的一个术语,用来表明个体心里的一部分,不仅在遇到威胁时产生某种压力反应,而且还阻止一些不利的东西,包括个体内部产生的一些思想和情绪。

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s )包括拒绝、压抑、投射、合理化、替代和幽默

拒绝(Denial ) 个体在遇到威胁时会拒绝相信发生的事。 压抑(Repression ) 把一些感觉、记忆和想法从头脑中无意识地移除,以降低它们对自我的威胁。

投射(Projection ) 把个体的想法和感觉归因于其他人,以降低它们对自我的威胁。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 对现实重新解释以满足个体要求。 替代(Disptacement ) 把情绪的痛苦(常常是生气)来源从威胁源转换为非威胁源。

幽默(Humor)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一种同时降低痛苦和增加愉悦的防御体系。

荣格与冰山

个性化(individuation)卡农·荣格发明的一个术语,用于描述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使得个体成为完人。

冰山之论:荣格把个体心理比作冰山。意识就好比是水面上的部分,无意识在水下面,占心理的绝大部分。意识用有限的资源做一些特定的思考,这些注意之间是相互竞争的。无意识是一个容器,存放着意识无法存放的一些想法和表象,如同被压抑的想法。无意识分为两个层次: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一些个体想法、感觉、感知和记忆的存放处,包括所有从意识层面降下来的东西。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潜在的无穷尽的仓库,存放着与远古智慧相结合的人类思想。

冰山一角图(见下页)

心理平衡(Psychic equilibrium)描述的是思维在意识和无意识上的平衡状态,是一种完整的健康人格。在这种状况下,意识可以和无意识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

主动联想(Active imagination)描述的是一种心里想象过程,指人在清晰状态下,有意识地对重复出现的梦给予某个结局或某个问题,主动联想是澄清的一种方式。

荣格认为,个体有一定程度的失天紧张和精神紧张,这是因为

意识与无意识间的沟通障碍所致。这种紧张在个性化进程中可以降

愤怒、商讨、抑郁和接受。

适应(Adaption) 在消极状态下的一种接受的行为态度。到时候,个体会适应新的环境,不在把自己看作是一种牺牲品。

维克多·弗兰克尔:寻找生命的意义

悲观的世界(Tragic optimism)用来描述个体在最坏的情境下能够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Noo动力(Noo-dynamics)表示一种紧张状态的精神动力,驱使一个人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基本理念:(1)人类必须持续地寻找生命的意义以达到内部的平衡;(2)在缺乏一些条件,而拥有身体、思想和心灵的情况下,一个人有能力去选择态度,直到改变这一状态。

韦恩·戴尔:羞愧和担忧

这两种情绪状态使思维停滞不前,让个体看不清现实状态,让他们不能战胜压力以达到内部的平静。

利奥·巴士力卡:爱的课程

自爱是一种重要的内部资源以应对生活中的艰难。然而,如果不能无条件的接受自己,自爱是很难达到的。为了分享爱,你首先必须拥有爱。

亚伯拉罕·马洛斯:自我实现的艺术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旧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完善

自我实现的个体特征

1.对现实的高效感知

2.容忍

3.自然和自发

4.问题中心

5.独立性

6.发现和维持新鲜感

7.创造性 8.人际关系

9.血缘关系 10.民主的性格

11.强烈的民主自豪感 12.文化阻抗

13.幽默感 14.神秘/高峰体验

元疾病(Meta-disease)用来描述生理疾病的起源,往往是基于一些没有解决的情绪问题。

理论上的共同点

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接受,这两种内部资源是有效处理个体压力的最重要的应对方法。

第五章压力情绪:愤怒与恐惧

自由的达成并非只是解除人的束缚,而是以一种尊重并提升他人自由的生活方式生活。(——纳尔逊·曼德拉)

解析愤怒

愤怒反射(Rage reflex)由达尔文提出来的概念,指攻击是所有动物的本能。

情绪素养(Emotional literacy)这个词指人用健康的情绪方式表达自己的能力。一个经常变化不定的人被称为缺少情绪素养的人。愤怒的表达:1.愤怒的表达必须限于直接针对引发愤怒的对象;2.愤怒的表达必须保持自我控制;3.愤怒的表达必须改变引发者行为或者是提出解决之道;4.愤怒必须用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5.愤怒的表达不要挑起报复行为。

愤怒管理类型

错误的愤怒管理的四种类型

躯体化者(Somatizers)是指压抑而不表达愤怒感的管理者。

自我惩罚(Se lf-punishered)是指否认释放愤怒并代以内疚的感的人,是错误的愤怒管理者。自我惩罚的人用过度饮食、运动、睡眠、自我伤寒或者购物来惩罚自己。

爆发者(Eploders)是指冲动和威胁他人作为控制手段的人,是错误的愤怒管理者。

隐藏者(Underhanders)一个用寻求报复来错误地管理愤怒的人。这是被动——攻击的愤怒类型是一种控制他人的手段,但它是一种很微

妙的方法。

创造性管理方案

了解你的愤怒类型

学习监控你的愤怒

学习逐步降低你的愤怒

学会跳出来思考你的愤怒

要与你所有的感觉舒服的人相处学会结构性的表达

提前计划

发展一个支持系统

现实地期待自己和他人

学习问题解决技术

保持体形

变抱怨为祈求

让过去的愤怒成为历史

恐惧解析

人类基本的恐惧包括失败、拒绝、未知、死亡、隔离和自我控制的丧失。

1.失败恐惧(Fear of failure)担心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

2.拒绝恐惧(Fear of rejection)担心没有满足他人的期待。

3.未知恐惧(Fear of the unknown)担心不确定性和未来的事件。

4.死亡恐惧(Fear of Death)对死亡和死亡过程的焦虑感。

5.疏离恐惧(Fear of isolation)怕被单独留下的焦虑感。

6.失控恐惧(Fear of the loss of self-dominance)对失去生活控制的焦虑感。

克服恐惧的策略

1.调整好期待

2.不要找借口

3.不要抱怨

4.不要责怪自己

抑郁

抑郁(Depression)一种被绝望感所笼罩的心理状态。

抑郁症症状

持久的悲伤和空虚感

失去了活动的兴趣和愉悦感

昏昏欲睡,效率降低

没有食欲,体重下降或者饮食过度,体重增加

难以注意集中,难以记忆或做决定

对个人和事业弥散性的无助感

用酒精和毒品来应对问题

想用死和自杀来解决问题

专家认同愤怒问题是驱散和梳理抑郁的实质。

第六章压力易感与压力耐受性人格

A型人格

A型人格(Type A personality)这些人格曾经与时间紧迫感有关,

而现在则是与未解决的愤怒问题有关。

特质:时间紧迫感(Time urgency)、多相性(Polyphasia)、极端的竞争、快速说话的模式、操纵控制、高侵略性和自由转移的敌意

D型人格

D型人格(Type D personality)与焦虑和抑郁有关的人格。

特质:担忧、易怒、忧郁、社会压抑以及抑郁

共存人格

特质:热情的赞同追求者、完美主义、成绩超乎意料者、危机管理者、献身忠诚者、自我牺牲者、牺牲者、感觉无能、反应性、

特质的表现:外在参照、缺少情绪界限、印象管理、怀疑自己的感觉、殉难者综合症、缺少精神健康

无助-绝望人格

无助-绝望人格(Helpless-hopeless personality)描述这样一种人,他们由于不断的失败而放弃生活或者生活的某些方面。

基本特点:1.缺乏自我动机,没有为自我提高做出努力;2.认知扭曲,重复的失败体验掩盖了成功的前景;3.情绪机能失调,重复的失败导致慢性郁闷。

坚韧人格

特质:承诺、控制、挑战

Kobaso的研究

坚韧人格可能能够克服遗传的患病倾向;

个体可能会表现出A型人格的特质却没有心脏疾病的危险;

在高压力的工作中,内部资源比强有力的家庭支持更为重要;

一切被视为坚韧的人会表现出A型人格中除了敌意以外的其他行为表现,这些人非常会表现生活,因此他们经常会匆忙完成任务,以便取悦他人。

幸存者人格

幸存者人格运用双向人格特质,以理智的头脑来忍受危险,任何人都有能力获得这种特质。

解决方式:自豪却又谦逊,利己却又利他,反抗却又合作,崇尚精神又玩世不恭。

应对方式:离开环境、改变环境或者改变自我的态度

感觉寻求者(R型人格)

感觉寻求者(Sensation seeker)通过估计他人在极端环境中的风险并带着兴趣进行下去,这些勇敢的人敢于面对压力。

特质:风险寻求、经验寻求、去控制和厌倦易感性

自尊防御底线

基本成分:独特性、联系性、权利、榜样

自尊的六个支柱

关注行动。表达我们自由的意志,因此我们能够达到最高的潜能。

有意识生活的实践,生活在此时此刻,而不是让自己沉溺于过去或者将来的事件中,留心自己参加的每一个活动。

自我接纳的实践。拒绝陷入与自己的敌对关系中。

自我负责的实践。选择为自己的感觉负责任,说“我为自己的幸

福负责”,而不是让自己的感觉屈服于自己所处关系中一时的任性。

自我肯定的实践。尊重自己的想法、需要和价值,寻求合适的方式来获得满足。

有目的生活的实践。避免陷于希望和愿望的思考过程中,取而代之的是做你需要做的事情,以使你的目标实现。

人格的整体性实践。努力达到价值观和行为的统一。

第七章压力与心灵

优雅就如同阵阵清风,永远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升起船帆借风而行。(——Sri Ramakrishna)

WHO对心灵的定义:感觉与知觉环境之间的协调。

人类心灵的理论

荣格之路

荣格认为存在这一种深刻的、神圣的无意识可以将全人类整合起来,糟糕的精神状况来源于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之间的这种关联性。斯科特·派克之路

认为“精神发展的道路”包括心灵发展和成长的四个系统阶段阶段特征

混沌/反社会精神的缺失或精神破灭

形式/组织性个体倾向于寻找合适的宗教制度规范自己

怀疑/强调个人个体回避所有的宗教信条

神秘主义/重视共同体个体会全心全意的在神秘的宇宙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乔安·波利森科之路

波利森科指出心理乐观和心理悲观的差异:精神乐观是达到整体幸福感的巨大财富,精神悲观是对压力—疾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狄帕克·乔普拉之路

展现了每个人生活中的生命的精神层面的七个法则的大体轮廓纯潜能法则提醒我们要宁静并通过内心寻求指引和洞见,而非通过外界求证自身。

给予法则提醒我们要用一颗开放的心来自由的接受和给予。

因果法则提醒我们你付出了什么,就应该得到怎样的报酬。

无为法则提醒我们要顺势而动,并与自然和谐相等。

意念与欲望法则提醒我们要可以有实现大大小小目标的意念,但不要为欲望所累。

超然法则提醒我们要释放并且抛弃所有束缚我们潜力的想法。

约瑟夫·坎贝尔之路

英雄之旅的三个阶段

出走:任何冒险的第一步都是离开你原本的地方;

启蒙:踏上旅途远离家园,对英雄的考验就开始了;

回归:在旅程的某个阶段,通过伴随着起步的成功,英雄无需重返家园。

老子之路

《内心和平》一书中,戴安娜·卓尔解释了老子描述的通过道的方法获取内心平静的“四大原则”:

整体的原则道家的一个观念,他提醒我们人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动态平衡的原则道家的观点,指出生命的平衡是两种对立的事物组成的。

循环生长原则道家的观点,指出万物都是循环性的—月相、潮汐、四季以及人类生命的各个方面。

和谐行动原则道家的观点,提醒我们的作为要同自然和谐相处,不该抵触或者试图控制它。

人类心中的普遍联系

人类的精神可以看作是四季的循环:集中(秋天),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灵魂探索;清空(冬天),一个放开所有思想、感知和挫折;打基础(春天),找到新灵感并且接受他;联系(夏天),分享和庆祝时刻。

压力管理心理模型

人类精神可以被操作化的定义为更高层次意识的成熟阶段,这种

成熟过程通过三个方面的整合得到发展:自我与他人之间深刻的、促

进成长关系;强大的个体价值观;;生命中有意义的目的。

心灵潜力与心理健康

路中石(Roadblock )一种用来解释应激源如何作为心灵之旅的障碍物起作用的隐喻,然而这些障碍物并不意味着要被避免——而要拆散它们、绕过去、超越它,这样的人才可以继续自己的人生。 分心(Distraction )物质占有(贪婪或财富)和/或成瘾行为,这使人们偏离原有精神之旅。分心开始于吸引和关注,使人无限远离精神之旅。

人类精神 心灵健康

心灵潜力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发现我们身边的、引发我们负性情绪并危害身 心健康的坏的压力源,并想办法加以管理和调适,让我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现实、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更加人性地、幸福地、惬意地生活,并且更好地担当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今天主要是让脑子工作,这个东西也许不会马上就能拿过去就用,可能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压力的形成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它可能是上升到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希望我今天说的东西能给大家一些影响,触动、就好, 什么是压力?(三种不同含义) ?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压力对人来说是外部 的。 ?指的是一种主观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压力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 ?压力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需要会提高人体的自然唤醒 水平以达到高水平的活动。这些身体反应的作用大概支持行为和心理上的应对努力。 压力的重复出现可能导致生理障碍。 您感受到压力了吗? ?如果你象大多数人那样,处在快节奏、昔时如金的世界中,你肯定渴望平静、祥和 与安宁,希望过着简单的日子。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也没有压力。(李娜、陈晓旭夫妇的皈依佛门.) ?我们生活在令人兴奋的时代。科技如此发达,机遇随处可见,竞争无处不在,社会 紧密相连,信息急剧膨胀、资讯应接不暇,世界瞬息万变.现代社会唯一不变的现象就是“不断地在变化”。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在支配着我们的世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现代灾难----压力。 ?如果你身处一些责任岗位,或身系一个家庭,或者以任何一种方式照顾其他人时, 你有可能正在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压力。在单位,希望我们的效率最大化,在各个新领域占领制高点;在家里,希望我们成为合格的亲密伴侣/称职的子/女和父/ 母;在社会,又期望我们能做出杰出的贡献。。。。。。所有的这些责任和要求已使我们 身心疲惫,不堪重负。 ?人有没有工作本能? ?什么是本能? ?所谓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从其本身就可以获得的?吃饭,喝水,工作似本能, 类似与本能. ?女人是怎么逛商店的?乱逛,一个一个的进,也有例外 ?男人是怎么逛商店的?直奔主题, ?是天生的还是学来的?是模仿的? ?天生的,集体无意识,人类学家的研究,男人打猎,女人摘果子,各子行为方式,和生物本 能不一样的叫似本能, ?区别:本能的方式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吃饭光喝水正常人不太可能,似本能是可以 改变的,很象本能,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科协的支持下开展了关于“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研究”这一项目,专门对企业家做了相关调查(3.0分)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我的答案:C答对 2.面对压力,不同人表现出的乐观与悲观在于()。( 3.0分) A.以人的习惯性思考方式有关 B.人们对恶劣情境的解释习惯和解释的形态不同 C.面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同 D.所出社会、家庭对其个人的影响不同 我的答案:B答对 3.您是否已经完成了该课程的学习?(3.0分) A.是 B.否

我的答案:A答对 4.我们平常所说的压力,在专业层面叫做()。(3.0分) A.压力源 B.单一性压力 C.叠加性压力 D.破坏性压力 我的答案:A答对 5.基于组织特点的组织干预策略,首先应让员工感受到()。(3.0分) A.员工总是感觉到组织的支持感 B.团队的感受来自于组织对它的支持 C.工作环境的改变 D.面对压力的不适应可以适时作出改变 我的答案:A答对 6.我们平常所说的压力,在专业层面叫做压力源,它不包括哪种构成因素?()。(3.0分) A.环境因素 B.组织因素 C.政治因素 D.个人因素 我的答案:C答对

7.关于换角度的说法错误的是()。(3.0分) A.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抱怨的时候换个方法看问题 B.压抑的时候换个环境深呼吸,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 C.困惑的时候换个角度去排解,烦恼的时候换个思路去思考 D.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自卑的时候换个想法去对待 我的答案:C答对 8.基于职业特点的组织干预策略,也就是说从组织层面、可以做一个压力评估及组织改变,它包括团队训练、压力的训练、拓展训练、工作环境的改变、()、教育培训、心理咨询服务等手段。(3.0分) A.面对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 B.消除对压力的不适应、不健康的反应 C.正确掌握压力应对方式 D.心理健康的宣传 我的答案:D答对 9.美国于()年成立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并在中央情报局设有“性格以行为分析中心”,用以分析各国元首及其团队的人格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决策方式以及决策规律和模式,为其外交和军事服务。(3.0分) A.1971 B.1972 C.1973

心理压力管理

第二部分 心理压力 现代人往往有某种缺陷,因为他们不是完整的。 (Karl Jung ) 第四章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弗洛伊德与鸡蛋 本能紧张(Instinctual tension ) 弗洛伊德学派强调意识冲动和身体反应之间的紧张状态,即表明压力是与生俱来的。 自我(Ego )弗洛伊德发明的一个术语,用来表明个体心里的一部分,不仅在遇到威胁时产生某种压力反应,而且还阻止一些不利的东西,包括个体内部产生的一些思想和情绪。 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s )包括拒绝、压抑、投射、合理化、替代和幽默 拒绝(Denial ) 个体在遇到威胁时会拒绝相信发生的事。 压抑(Repression ) 把一些感觉、记忆和想法从头脑中无意识地移除,以降低它们对自我的威胁。 投射(Projection ) 把个体的想法和感觉归因于其他人,以降低它们对自我的威胁。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 对现实重新解释以满足个体要求。 替代(Disptacement ) 把情绪的痛苦(常常是生气)来源从威胁源转换为非威胁源。

幽默(Humor)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一种同时降低痛苦和增加愉悦的防御体系。 荣格与冰山 个性化(individuation)卡农·荣格发明的一个术语,用于描述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使得个体成为完人。 冰山之论:荣格把个体心理比作冰山。意识就好比是水面上的部分,无意识在水下面,占心理的绝大部分。意识用有限的资源做一些特定的思考,这些注意之间是相互竞争的。无意识是一个容器,存放着意识无法存放的一些想法和表象,如同被压抑的想法。无意识分为两个层次: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一些个体想法、感觉、感知和记忆的存放处,包括所有从意识层面降下来的东西。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潜在的无穷尽的仓库,存放着与远古智慧相结合的人类思想。 冰山一角图(见下页) 心理平衡(Psychic equilibrium)描述的是思维在意识和无意识上的平衡状态,是一种完整的健康人格。在这种状况下,意识可以和无意识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 主动联想(Active imagination)描述的是一种心里想象过程,指人在清晰状态下,有意识地对重复出现的梦给予某个结局或某个问题,主动联想是澄清的一种方式。 荣格认为,个体有一定程度的失天紧张和精神紧张,这是因为 意识与无意识间的沟通障碍所致。这种紧张在个性化进程中可以降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1. 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作出处分决定。 (单选 ) A. 继续 B. 加重 C. 减轻 D. 不再 5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 )。 (多选 ) A. 基本工资 B. 职务工资 C. 绩效工资 D. 津贴补贴 3.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 (判 断 ) 正确错误 4. 心理障碍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 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填空 ) 5. 压力作用下的生理反应的总控制是人的大脑,通过它协调各项人体生理机能以应 对压力。 (填空 ) 6.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填空 ) 7.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是公众缺乏安全感所致。 (单选 ) A. 逃避心理 B. 嫉妒心理 C. 恐惧心理

D. 自卑心理 8. ( ),就是医疗卫生人员在工作暂不顺心, 效果不佳时,也能坦然和接受。不应欺骗自己,更不要鄙视自己。 (单选 ) A. 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 B. 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 C. 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D. 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9. 心理测试的特点中,( )是指进行心理测试的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学测量培训,能够进行标准化的检测同时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测试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单选 ) A. 有效性 B. 专业性 C. 保密性 D. 长效性 10. 医疗卫生人员情绪困扰产生的外部原因包括( )。 (多选 ) A. 单位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还不尽完善 B. 单位的工作安排及评价不当 C. 评先选优、晋级晋职不公平 D. 个性问题 11. 社会心理支持的方式有( )等。 (多选 ) A. 情绪性 B. 工具性 C. 信息性 D. 评价性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3篇

.精品文档.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 3 篇压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大学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有压力的。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1 今甚是有幸,期遇了压力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它作为一门校级选修课程,起初,我并未真正意识到它的“份量” ,在接受杨戈老师对它逐步深入地讲解过程中,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看法才得以慢慢改变。压力管理心理学作为沟通交流类课程中的一门课程,它的开设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虽说不能妄想通过短短八周课时的讲解让我们去深刻领会这门课程的奥秘,但至少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从中我们可以学会或找到一些化解生活压力的方法,对于促进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在深入地聆听杨戈老师的授课过程当中,我才越发地觉得老师的授课是极具其个性、鲜活,让我感觉在听的过程中甚为放松。正如杨戈老师所强调的那样:“教给我们理论性的东西不多,大都是具有实在性、可实际操作的” ,这一点在杨戈老师的授课过程当中我也深有体会。杨戈老师将我们生活当中一些普通、常见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逐步引出深层次和内在的东西,从而教我们用多维的眼光看待问题,运用多元的方法处理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们排斥父母

对你们的爱,而是你们不适应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戈老师的这句话令我尤为深刻 我们也应该知道,压力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是极具现实性意义的,因为它会教我们正确处理生活琐事及问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即使它的功能还不足以让我们达到柏拉图所言的那种人类灵魂的最佳状态: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于 地位,并用之统帅激情、控制欲望,从而达到灵魂的最高境界。”,但是它却可以教给我们思考问题的别样方式以及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活得更加的轻松、愉快。正如杨戈老师以“苹果”为例而引援出的“上堆、下切、平移”理论,其中的“上堆——要求我们应用宽泛的思维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站在一个高于事物亦或问题的角度去审视它,应有杜甫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 而“下切——则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时应将之具体化,这样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因而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办法” ; “平移——则需要我们懂得将事物或问题进行横向比较,对比事物之间的差异,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学会在事物亦或问题之间进行相互转移,这对于压力的化解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功能。简单地说,对于“苹果”这个事物,我们要思考它不仅仅单纯是一个苹果,同时也要思考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苹果,还要思考与苹果相关联亦或类似的东西还有哪些; 而压力的化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第九章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主要内容 1.何谓“心理健康”? 2.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原则 3.常见的心理问题 4.行为改变的理论 5.压力与压力管理 1.何谓“心理健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等诸方面,然而对这诸方面的具体阐述和理解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比如:何为身体健康?何为心理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目前有“体适能理论”、“亚健康理论”等对身体健康进行具体的半定量化的和描述性的研究。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则更难于量化,描述性研究也很难界定其论域范围,因此,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定义也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mentalhealthandhygiene)条目中说:“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从这个阐述中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健康突出地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心理的最佳功能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二是强调适应,即心理活动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从而可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异常或疾病。 《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具体地描述了能够体现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志,包括: ①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低下或弱智的人,不仅不能正常地生活与工作,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们不能说他们是健康人。正常的智力是维持人的基本认知

压力管理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1)

压力管理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认识压力,缓解压力 摘要: 正确认识压力,过度的压力对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危害,压力是现代生活的副产品,压力和情绪、自卑等有关,第一方面,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者环境。第二方面,压力是人的一种主观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压力是人的一种心态。第三方面压力可能是对需要或者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或者行为上的反应,比如脸发热等。压力源是让我们感到紧张的压力事件。过度压力可能导致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等精神问题,过度的压力还可能引发与心脏有关或者其他可怕的疾病。压力并不是完全有害的,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使学习、工作更有效率。面对巨大的压力,学会缓解压力,提高自信,控制情绪,有效管理时间,建立人脉,增进沟通,掌握自我放松技术等都是缓解压力的方法。 关键字:认识压力缓解压力压力管理 一、了解自我 (一)在上压力管理心理学之前 1.我的压力源:在上压力管理心理学之前,我的压力来自学校、和社会。来自学校压力是,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打早操卡,因为高中的时候一直很羡慕大学八点钟才上课,可以睡懒觉,结果事与愿违,大学和高中一样早起,我感到苦恼。在学校上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程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讲,特别压抑,觉得在浪费时间,从而联想到未来的生存问题,压力很大。来自社会的是以后毕业了该怎么办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很困难,我学的是一个冷门专业,目前就业率偏低,使我感到忧虑,更糟糕的是自己本身对本专业提不起兴趣,在学习的态度上自然没多大激情,所以会迷茫,困惑,感到压力很大。 2.对压力的看法和观点:我想人之所以会抑郁,闷闷不乐,精神萎靡,很大程度是因为压力,压力来自各方面,具体因人而异。有人因为压力过大,而得抑郁症,甚至上演自杀的悲剧。所以过大的压力是对人有害处的。以前看过詹姆斯·林奇写的一本书,叫《我的哭声无人听见》,虽然只是略看,却感触挺深的,他说,对话时生命的良药,寂寞是致命的毒药,寂寞是因为人际关系压力,事业压力等因素造成的。比如一个刚失恋的人,可能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抛弃了自己,没有人理解自己,感到寂寞,自暴自弃,这种压力处理不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甚至身体健康,心理压力过大会师生理压力无法承受,长期如此会引发与心脏有关的疾病或者其他的可怕疾病。詹姆斯把英年早逝与人际关系瓦解,社会疏离,孤单问题联系在一起。压力是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影响的。当然,压力不一定对人有害,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对我们有利。比如高三的时候,面对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期望,面对升学压力,使我逼迫自己认真学习,一定的压力让我克服了惰性,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在那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所以适当的压力是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 3.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当我们抑郁,精神萎靡,迷茫甚至想轻生的时候,都知道这是自己压力过大引起的,但我们要怎么很好地处理这样的压力,或者比较有效地缓解压力?学习和研究压力管理心理学的人是不是就没有消极的时候?学习了压力管理心理学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心情抑

教师如何应对压力管理和提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应对压力管理和提升心理健康心得体会xx初中数学1xxxx “国运兴衰,系于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基本条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观念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教师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为主流的社会形势的抨击下,家长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大部分教师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听了专家的讲座,对教师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 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是人格的完善和人价值的提升。教师人格作为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是教师区别于其他人员所拥有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教师的人格特征“蕴蓄于中,形诸于外”,在师生相互交往过程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各方面健全的学生。 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 认知活动(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情意活动(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等积极的认知因素,还要调动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品质中的积极因素。教师只有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有效的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良好的身心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其克服困难的决心。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会不断增强其教学效能感,增强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发挥教学的功效。反之,如果教师上课无精打采,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教学和已有的知识不自信,有强烈的无助感,对新的教学方法采取回避,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许多事实证明,教师的精神状态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源”,教师良好的心理面貌会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面对压力事件人们往往有两种选择: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课件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主要内容错觉记忆遗忘是怎么回事气质Temperament 第二部分情绪和心态管理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您有没有下列状况啊认识心理疾病健康心理的培养爱之花两可图爱之花你能看到玫瑰花瓣中的两个爱人吗解析瑞士艺术家桑德罗·戴尔·普瑞特创作了这幅充满浪漫情调的有歧义的含义模棱两可的幻觉作品夕阳两可图的启示决定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第三部分 有效应对工作生活压力 型性格与心脏病 A型性格的特征二正确的应对方法游戏请将你的双手掌心相对合在一起手指并拢使你左右手的中指保持一同一高度然后手掌底部为轴左右手略微分开请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左手或右手手指长并在脑海中想像手指长的情形一两分钟后请你睁开眼睛将双手合拢你发现你的手指有什么变化吗回应廊我的手指分析正如你所看到的你在心里默念的的确变成了事实我们的手指为什么会真的变长呢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进行了心理暗示决定一生成就的6个信念我是个受欢迎的人我的朋友很多我很善解人意 -----命运在自己手里 -----我很有能力成功一定有方法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相传他性格非常孤僻喜欢一个人独居擅长雕刻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他理想中的少女像天天与雕像依伴把全部

热情和希望放在这座少女雕像上少女雕像被他的爱和痴情所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娶了少女为妻二生理调节自我放松训练三精神超越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他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你就怎么对待他他也就怎么对待你 1人生需要调节情绪 2税务干部情绪的特点丰富性内隐性延续性开发潜能调节情绪的目标调节和控制情绪要求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情绪舞台境由心造快乐钥匙①②③两可图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朱自清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叶剑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你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的心境你改变了心境也就改变了环境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情绪主动控制情绪大笑或大哭剧烈运动倾诉唱歌合理宣泄法自我暗示音乐疗法心理换位学会升华主动控制情绪法我们永远将面对压力著名压力专家韩赛伊博士 1工作负荷 2生活改变 3自我期望 4心理因素社会压力患心脏病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1 A型性格 2体质因素 3家庭遗传4生活习惯时间紧迫感做事快感到时间不够长期亢奋状态每天大部分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多面出击总想同时做一项以上的事1日常减压法1自我合理化2过有情趣的生活 3 服用维他命压力会迅速消耗体内的V-b 4学会感恩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3篇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3篇 压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大学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有压力的。下面 是为大家准备的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今甚是有幸,期遇了压力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它作为一门校级选修课程,起初,我 并未真正意识到它的“份量”,在接受杨戈老师对它逐步深入地讲解过程中,我对于这门 课程的看法才得以慢慢改变。压力管理心理学作为沟通交流类课程中的一门课程,它的开 设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虽说不能妄想通过短短八周课时的讲解让 我们去深刻领会这门课程的奥秘,但至少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从中我们可以学会或找 到一些化解生活压力的方法,对于促进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在深入地聆听杨戈老师的授课过程当中,我才越发地觉得老师的授课是极具其个性、 鲜活,让我感觉在听的过程中甚为放松。正如杨戈老师所强调的那样:“教给我们理论性 的东西不多,大都是具有实在性、可实际操作的”,这一点在杨戈老师的授课过程当中我 也深有体会。杨戈老师将我们生活当中一些普通、常见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逐步引出深层 次和内在的东西,从而教我们用多维的眼光看待问题,运用多元的方法处理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们排斥父母对你们的爱,而是你们不适应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杨戈 老师的这句话令我尤为深刻! 我们也应该知道,压力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是极具现实性意义的,因为它会教我们正 确处理生活琐事及问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提供指导性的 建议,即使它的功能还不足以让我们达到柏拉图所言的那种人类灵魂的最佳状态:“一个 有德性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于主导地位,并用之统帅激情、控制欲望,从而达到灵魂的最高 境界。”,但是它却可以教给我们思考问题的别样方式以及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活得更加的轻松、愉快。正如杨戈老师以“苹果”为例而引援出的“上堆、下切、 平移”理论,其中的“上堆——要求我们应用宽泛的思维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站在一 个高于事物亦或问题的角度去审视它,应有杜甫那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而“下切—— 则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时应将之具体化,这样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因而才能找出解决问题 的根本性办法”;“平移——则需要我们懂得将事物或问题进行横向比较,对比事物之间 的差异,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学会在事物亦或问题之间进行相互转移,这对于压力 的化解也有着意想不到的功能。”简单地说,对于“苹果”这个事物,我们要思考它不仅 仅单纯是一个苹果,同时也要思考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苹果,还要思考与苹果相关联亦或 类似的东西还有哪些;而压力的化解也亦是如此。毫无疑问,这是在教我们多维度的看待 事物,多元化的处理问题。 虽然和杨戈老师的相处只有那么短短的八周时间,但我们无一例外地发现杨戈老师始 终在坚持着,坚持着什么呢?那就是在授课前总会留15分钟的时间给我们提问,进行心与 心的沟通,不管我们提的问题是多或是少。15分钟短吗?NO!不短,15分钟足以让老师给 我们进行启发性的引导,充分发挥 15分的爱。在杨戈老师的教学理念中,我发现其实老师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单纯地为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1.何谓“心理健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等诸方面,然而对这诸方面的具体阐述和理解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比如:何为身体健康?何为心理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目前有“体适能理论”、“亚健康理论”等对身体健康进行具体的半定量化的和描述性的研究。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则更难于量化,描述性研究也很难界定其论域范围,因此,关于心理健康的确切定义也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and hygiene)条目中说:“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从这个阐述中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健康突出地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心理的最佳功能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二是强调适应,即心理活动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从而可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异常或疾病。 《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具体地描述了能够体现心理健康的几个标志,包括: ①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低下或弱智的人,不仅不能正常地生活与工作,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们不能说他们是健康人。正常的智力是维持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的基础,因此它是心

理健康的首要标志。 ②情绪稳定、积极 情绪稳定与积极是心理健康的又一个重要的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和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喜怒无常,长期情绪低落,或者一经非正常刺激就显示出情绪反应激烈并难以控制,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事实上,许多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都与情绪有关,如: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等等。情绪积极能够保证个体保持愉快的心情,能够抵御不良情绪的过度反应,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认知、情绪与情感、个性)中,情绪是最活跃和最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的心理因素,因此,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 ③思想与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④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人的一生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人际交往是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个体获取必要的社会信息,从而能够积极地形成自己的社会知觉与社会评价,进而形成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⑤良好的适应能力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篇1 做学生工作难免会有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是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关键。陈剑老师给我们上的培训课如何让你的心不受伤阐述了压力的概念、来源以及解决压力过大问题的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人际关系方面,和老师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紧张都会导致我们压力过大。其实在平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做到三乐就可以了: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压力过大的时候,停下手中的工作,沏杯清茶,听听音乐,约三五个好友逛逛街或去图书馆八楼看看杂志都是不错的选择。陈剑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几点解决压力过大问题的方法,包括:努力改变认识,积极应对、说出你的想法、建设性批评、自我激励等。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从前,也为谁谁学习好工作强而眼红,也曾抱怨生活所赐给的不公,但我曾看到雪小禅的一句话:两朵浪花,一朵比一朵高,前面的一朵浪花说,为什么你要比我高,后面的浪花说,不过只是一瞬间,也许再一瞬你就超过我,即使超不过,最后我们还是要归于水。就像我们要归于生活,把万事看得风轻云淡,我们才不会有过重的负担。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我们只有正确的面对压力,工作才会有起色。压力与动力是一对矛盾,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能转化成动力。压力

变成动力,需要一个转化的条件,那就是压力的承受者有承受压力的能力。若是没有这个条件,压力就只能做惯性运动了。所以,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地改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各种压力,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最后,陈剑老师给我们了三句忠告,在我看来是金玉良言: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积极面对生活,不断进步! 压力管理心理学习心得体会篇2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所面临的工作、家庭、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积累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不适当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不仅损害个体,而且也破坏组织内健康,压力与情绪管理相对于我们的关系是很大的,这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表现,又可以看出社会的人文素养的表现。 因此正确认识压力和情绪;辨别压力的征兆与症状,识别不同的压力源;掌握压力的干预与应对策略,学会一套有效的放松方法;学会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创造更佳的业绩;依据有效性和紧急性确定多项工作任务的优先顺序;将你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最适合的地方;了解如何处理分心的琐事,如何避免被打扰;掌握如何快速、便捷地处理工作中的琐事与杂事;找出自己的压力征兆、造成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学习压力舒解法和自我压力管理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在压力源方面,例如:消费方式、流行追求、物质虚荣心、政治立场、工作竞争、饮食方式、狭窄的思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表答方式等等,这些传媒和社会互动,造成一个很独特的人们情绪莫名的压力来源,无形的推着人们的灵魂,影响干扰个人自我发展的最佳情绪。

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答案解析

.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科协的支持下开 展了关于“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1. 分)3.0及促进策略研究”这一项目,专门对企业家做了相关调查(A.2006 B.2007 C.2008 D.2009 答对我的答案:C分)(2.面对压力,不同人表现出的乐观与悲观在于()。3.0以人的习惯性思考方式有关A. 人们对恶劣情境的解释习惯和解释的形态不同B. 面对问题的解决 办法不同C. 所出社会、家庭对其个人的影响不同D.答对B我的答案:分)3.您是否已经完成了该课程的学习?(3.0是A. 否B.答对我的答案:A分)(3.0我们平常所说的压力,在专业层面叫做()4.。压力源A. B.单一性压力 C.叠加性压力 D.破坏性压力答对我的答案:A5.基于组织特点的组织干预策略,首先应让员工感受到()。(3.0分) A.员工总是感觉到组织的支持感 B.团队的感受来自于组织对它的支持 C.工作环境的改变 . . D.面对压力的不适应可以适时作出改变答对A我的答案:。它不包括哪种构成因素?()我们平常所说的压力,6.在专业层面叫做压力源, 3.0分)( A.环境因素 B.组织因素 C.政治因素个人因素D.答对我的答案:C 3.0分)7.关于换角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抱怨的时候换个方法看问题A. 压抑的时候换个环境深呼吸,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B. 困惑的时候换个角度去排解,烦恼的时候换个思路去思考C. 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自卑的时候换个想法去对待D.答对我的答案:C可以做一个压力评估及也就是说从组织层面、8.基于职业特点的组织干预策略,、教()组织改变,它包括团队训练、压力的训练、拓展训练、工作环境的改变、分)(3.0育培训、心理咨询服务等手段。 A.面对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 B.消除对压力的不适应、不健康的反应 C.正确掌握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宣传D.答对我的答案:D9.美国于()年成立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并在中央情报局设有“性格以行为分析中心”,用以分析各国元首及其团队的人格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决策方式以及决策规律和模式,为其外交和军事服务。(3.0分) A.1971 B.1972 C.1973 . .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主要围绕两个主题:一是压力的科学认知,二是压力的科学管理。 一、压力的科学认知 下面我们看第一个主题:压力的科学认知。我从三个方面汇报:一是压力的模型,二是压力的功能,三是压力的作用机制。 (一)压力的模型 一说到压力,连小学生都会说,不行不行,现在压力太大了,压力已经成为一个口头禅。咱们所说的压力,在专业层面它是一个压力源,这个压力源包括什么?环境因素,比如各种自然灾害;组织因素,比如工作方面人和人之间的一些意见分歧;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学业问题、工作问题、职业问题、健康问题、家庭问题、婚姻问题等。这几个方面,我们统称为是压力源。大家都有这种经历,面对同样的压力源,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很沉重,觉得很纠结,不会是那样的,人和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反应就像一个弹簧似的,你给他压得越低他蹦得越高,整天都充满活力,有些人面对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他可能就特别的疲惫。两种不同的反应:一是正性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二是负性反应,就是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和行为症状。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我们每个人对压力源感受不一样,什么东西影响我们的感受,包括个人的认知、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对习惯性压力的应对方式,还有社会支持怎么样,实际上个体差异很多,这些因素导致我们对压力的感受不一样,大家一看这张图就知道了。谁能控制压力源?控制不了,这个讲座就是围绕怎样从认识角度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去感受和认识压力。

(二)压力的功能 下面再来看压力到底有什么功能。一说到压力都感觉到压力是一个负性名词,在心理学的视觉里,压力是个好东西,团队必须有压力,队伍的活力才能出来。所以说压力真的不是负性的,压力是个好东西。我们从两个实验来看,先看压力生存意义实验。学医的人都特别清楚这个实验,如果我们人为减少外界的刺激会发生什么结果,这个实验就叫感觉剥夺实验,这是贝克斯顿在美国麦吉尔大学所做的实验。他募集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来参加这个实验,志愿者每天躺在一个特制的床上,只要他去参与实验,只要在里头躺着,每天就可以有20美金的酬劳,条件是他可以自动地决定什么时候退出,但是眼睛要给他蒙上,让他看不见,减少他的视觉刺激,把他的耳朵给塞上东西,让他听不见,人为让他听力丧失,让他的触觉也不敏感,给他戴上厚厚的手套。外面有一个观察口,也有空气的调节的装置。结果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多数的被试者,在实验开始24到36小时之内都要求退出了,没有人坚持到72小时以上。为什么?我们来看这个实验过程,开始这些大学生美美的在里头睡觉,之后就开始厌倦了,辗转反侧开始不安,听也听不见,看也看不见,什么刺激都没有,最后就自己制造响声,就开始唱歌,吹口哨,最后演变成自言自语,还是没人理,这时候就出现各种幻觉,开始出现幻听了。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证明了我们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所以压力对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基本的生理学意义,没压力是不行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实验,叫压力的发展意义实验。王进喜老师有一句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答案】 1、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木图成立大会上,就在其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是()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完全安宁。”【D、身体上、心理上】 2、以下哪一项不是健康的范围?()【C、社会关系良好】 3、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70年代约为()?【C、5‰左右】 4、一项2013年的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A、74.30%】 5\5、从认知的构成来看,认知包括注意、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过程。【A、记忆】 6、埃利斯(A.Ellis)在其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中谈到心理异常的起因时,总结出著名的()。【A、“ABC”理论】 7、抑郁认知三联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孤独自我的现状】 8、最新研究表明,()可使人的寿命延长5年至10年。【B、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9、自己或他人做的某一件或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整个人,按艾里斯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理智上的()。【B、法西斯主义】 10、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的辩论技术。【D、“产婆术”】 11、()是指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可能性。【B、替代性选择法】 12、剖析式的语言的特点是()。【B、向后看,反省式的】 13、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C、表情】 14、消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影响智力,使人愚钝】 15、反应过度或麻木不仁就是()。【A、情绪不健康】16、()以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症。【C、抑郁症】 17、自己或他人做的某一件或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整个人,按艾里斯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理智上的()。【B、法西斯主义】 18、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的辩论技术。【D、“产婆术”】 19、()是指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可能性。【B、替代性选择法】20、()指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B、挫折认知】 21、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包括()。【A、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22、()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它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或特定的行为反应。【A、情绪性反应】 22、挫折具有()和两重性。【C、普遍性】 23、著名学者()先生指出,人格一词在汉语的语义上,可作两种解释,一是心理学中的个性,主要指气质和性格,二是社会学里的品格。【A、林崇德】 24、从()角度看,人是轮回而来的。【B、佛教】 25、主讲人通过“四年级学生坚持每天看人民日报”这一案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主题与任务。【B、玩】 26、()的人具有粗狂、豪放、原生态特点。【B、游牧部落】 27、“知人知面不知心”说明了()。【C、人格的复杂性】 28、通过社会化,个人可获得符合特定社会的()和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的人格。【D、以

心理压力管理讲解

第二部分心理压力 现代人往往有某种缺陷,因为他们不是完整的。(Karl Jung) 第四章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弗洛伊德与鸡蛋 本能紧张(Instinctual tension)弗洛伊德学派强调意识冲动和身体反应之间的紧张状态,即表明压力是与生俱来的。 自我(Ego)弗洛伊德发明的一个术语,用来表明个体心里的一部分,不仅在遇到威胁时产生某种压力反应,而且还阻止一些不利的东西, 拒绝(Denial)个体在遇到威胁时会拒绝相信发生的事。 压抑(Repression)把一些感觉、记忆和想法从头脑中无意识地移除,以降低它们对自我的威胁。 投射(Projection)把个体的想法和感觉归因于其他人,以降低它们对自我的威胁。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对现实重新解释以满足个体要求。 替代(Disptacement)把情绪的痛苦(常常是生气)来源从威胁源转换为非威胁源。

幽默(Humor)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一种同时降低痛苦和增加愉悦的防御体系。 荣格与冰山 个性化(individuation)卡农·荣格发明的一个术语,用于描述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使得个体成为完人。 冰山之论:荣格把个体心理比作冰山。意识就好比是水面上的部分,无意识在水下面,占心理的绝大部分。意识用有限的资源做一些特定的思考,这些注意之间是相互竞争的。无意识是一个容器,存放着意识无法存放的一些想法和表象,如同被压抑的想法。无意识分为两个层次: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一些个体想法、感觉、感知和记忆的存放处,包括所有从意识层面降下来的东西。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潜在的无穷尽的仓库,存放着与远古智慧相结合的人类思想。 冰山一角图(见下页) 心理平衡(Psychic equilibrium)描述的是思维在意识和无意识上的平衡状态,是一种完整的健康人格。在这种状况下,意识可以和无意识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 主动联想(Active imagination)描述的是一种心里想象过程,指人在清晰状态下,有意识地对重复出现的梦给予某个结局或某个问题,主动联想是澄清的一种方式。 荣格认为,个体有一定程度的失天紧张和精神紧张,这是因为 意识与无意识间的沟通障碍所致。这种紧张在个性化进程中可以降

2020-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考试答案

单选 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科协的支持下开展了关于“中国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研究”这一项目,专门对企业家做了相关调查(10.0分)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我的答案:C√答对 2.基于职业特点的组织干预策略,也就是说从组织层面、可以做一个压力评估及组织改变,它包括团队训练、压力的训练、拓展训练、工作环境的改变、()、教育培训、心理咨询服务等手段。(10.0分) A.面对压力应对方式的选择 B.消除对压力的不适应、不健康的反应 C.正确掌握压力应对方式 D.心理健康的宣传 我的答案:D√答对 3.面对压力,不同人表现出的乐观与悲观在于()。(10.0分) A.以人的习惯性思考方式有关 B.人们对恶劣情境的解释习惯和解释的形态不同 C.面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同

D.所出社会、家庭对其个人的影响不同 我的答案:B√答对 4.基于组织特点的组织干预策略,首先应让员工感受到()。(10.0分) A.员工总是感觉到组织的支持感 B.团队的感受来自于组织对它的支持 C.工作环境的改变 D.面对压力的不适应可以适时作出改变 我的答案:A√答对 多选 1.造成当下心理压力的因素包括()。(10.0分)) A.生活节奏的加快 B.人员之间的竞争 C.各种频繁的灾难 D.家庭压力的剧增 我的答案:AB×答错 2.压力的功能从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以下哪些意义?()。(10.0分)) A.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 B.压力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基本的生物学意义 C.压力对人的成长、发挥其潜能有着一定的作用

D.压力对人的健康有着较坏的影响 我的答案:ABC√答对 判断 1.中美企业家核心团队对于抑郁症的了解程度上,美国企业家远远高于中国企业家。(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从压力的发展意义实验可以看出生命活动的维持是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压力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基本的生物学意义。(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3.全部是负性思维的人,很难在其职业生涯中快速的成长和进步。具体表现在个人认知上的“生不逢时”。(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养成一些很好的行为模式,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效益,也有利于解除我们的心理压力。(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