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外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外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外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题目:解析西方古典建筑的精神

——自有民主的古希腊建筑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解析西方古典建筑的精神

——自由民主的古希腊建筑

摘要:古希腊建筑艺术经过四个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形成了以柱式为主要结构、以神庙为主要样式的建筑体系;它是古希腊人自然、宗教、哲学观念的产物和载体,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审美特征。这些审美特征主要源于古希腊建筑所运用的艺术原则:建筑的各个部分遵循严格的数的规则、比例,主要表现为三种柱式系统;发现并普遍运用了“黄金分割”规律;关注人的审美眼光,致力于在视觉上追求完美的审美境界,同时又体现艺术创作的自由。古希腊建筑在形象模型和对建筑美本质的理解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古希腊、建筑、柱式

一、历史文化背景

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信奉的诸神如同人一样也有亲缘关系,还能不断繁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而开放的神谱。几乎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并由此而得名(如雅典城的雅典娜),他们喜欢在城内或附近建一座祭祀该保护神的庙,庙的周围还建有敬拜其他神、半神、英雄、“城邦保卫者”的设施,这个建筑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演变成为圣地。

自公元前7世纪起,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由与民主在希腊半岛各城邦中风行,雅典等城邦甚至还建立了自由民的民主制度。为了纪念这些成果,人民定期在这些圣地举办行“庙会”,以示庆贺,如雅典的泛雅典娜节、奥林比亚的庙斯节、德尔斐的阿波罗节等。“庙会”期间,人们从各城邦如潮水般地汇集而来,各种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比赛活动争先登场,香客、游客和商贩云集。各城邦为了吸引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都试图将自己领地内的圣地建造得更加精美、更具魅力。这种开放式的竞争,促进了木质建筑向石材建筑的进化,并形成了以“柱式”为基本特征的具有统一性的建筑式样。

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在雅典的主导下击败了波斯大军的入侵。自此,希腊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为报答雅典娜女神的护佑,雅典人重建了自己的圣地——雅典卫城,卫城里的各个神庙便成为代表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的精品。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又将古希腊建筑的精华推广到中东、中亚和意大利等殖民地。尽管后来希腊本土沦为罗马人的殖民地(自公元前2世纪起),但是希腊建筑形式仍然继续被罗马人奉为高尚艺术,并加以模仿。

二、古希腊建筑的概貌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即使失宠,也不能轻率断定它们已经从西方建筑师们的数据库中完全消失了。希腊建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而本能经常发现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

人们知道要恰当设计一个建筑物的维度,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这种观点是希腊人的,不管在本质上,还是在选择适当的比例上。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状。

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就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一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心,它也最能代表那一时期建筑的风貌。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希腊神殿莫属。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普通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高的美。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陶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贯穿四种柱式的则是永远不变的人体美与数的和谐。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所以,这些柱式都具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因为,它们表现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

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

四、古希腊建筑的影响

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其最突出的建筑语汇――建筑中的四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式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令古希腊建筑留下了独特且不朽的丰姿。其所崇尚的人体美使希腊建筑无论从比例还是外形上都产生了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建筑上的浮雕更是令建筑物生机勃勃,充满了艺术感。所以,想要研究古希腊的艺术史,希腊建筑就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因为它包含的并不仅仅是如何建起一座令后人惊叹不已的建筑物,它包含的还有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雕刻艺术。古希腊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伟大成就之一,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经典之作。其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古罗马的建筑受古希腊建筑影响最深,罗马时期还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种混合柱式,来源都取自于希腊柱式。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对世界建筑艺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说,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那么,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驱,它通过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画及雕刻艺术给人以巨大强烈的震撼,它在建筑美学法则、建筑的艺术形式和梁柱的结构方法等方面都成为欧洲建筑的典范,深深地影响了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在历史上出现的诸多建筑风格中,古希腊建筑艺术达到了典雅和端庄的最高境界。它的建筑形象能深刻而充分地反映人们的崇高理想以及希腊人民对自由、民主与共和的强烈愿望。这种建筑形象已经成为思想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代表现代西方国家最高全力机构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中。

参考文献

[1]刘育东.《建筑的涵意》.天津大学出版社.

[2] [法]丹纳 .张伟译.《艺术哲学》.北京出版社.

[3]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位课 课程代码:1031xk31 课程适用专业(或专业方向):建筑学 课程总学分、总学时: 2.5学分、48学时 一、课程教学总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依托广阔的世界历史背景,解读国外建筑产生的根源、民族特点、历史发展动态、建筑流派及其理论、技术进步的表现和呈现出的特征与本质。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比较国内外建筑的造型和室内外环境改造的艺术特征与风格;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形制、空间、造型、构造、技术、文化等的特点和艺术特征;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 绪论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外国建筑史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与需要补充的知识。 2、外国建筑历史的学习方法与意义。 3、外国建筑体系及其分支、分类。 4、不同类别的国外建筑的差异特征,西方建筑的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外国建筑史的发展特点 参考教材: 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 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第一部分: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的西方建筑体系 第一章古埃及建筑 本章教学目标: 1、握古埃及金字塔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熟悉古埃及建筑特征 2、了解古埃及建筑史分期 3、掌握古埃及太阳神庙起源、型制和典型遗存。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石建筑的能工巧匠 2、府邸和宫殿 3、金字塔的演化 4、峡谷里的陵墓 5、太阳神庙 6、希腊化时期 本章重点: 1、金字塔的形成的步骤,太阳神庙的形制。 本章难点: 1、建筑形式和材料结构的关系。 参考教材: 1、《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三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4、《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2004 5、《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20世纪西方建筑史》,吴焕加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两河流域及波斯建筑类型和典型遗存 2.熟悉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特征 3.了解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史分期

外国建筑史清考试卷B卷

外国建筑史课程课程类别:必闭卷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金字塔是古埃及哪个时期的典型建筑() A、古王国时期 B、中王国时期 C、新王国时期 D 、希腊化时期 2、根据书本,最早发明肋架券的是以下哪个地区() A、古代埃及 B、古代西亚 C、古代罗马 D、古代印度 3、在雅典卫城的建筑群中,多立克作为装饰艺术的最高代表建筑是哪个() A、卫城山门 B、伊瑞克提翁神庙 C、帕提农神庙 D、胜利神庙 4、以下几个柱式中,不属于古代希腊时期出现是哪种柱式() A、多立克柱式 B、爱奥尼克柱式 C、科林斯柱式 D、塔司干柱式 5、古罗马时期,着名的建筑理论着作《建筑十书》的作者是哪位() A、亚里士多德 B、维特鲁威 C、奥古斯都 D、柏拉图

A、卢佛尔宫 B、凡尔赛宫 C、封丹白露行宫 D、白金汉宫 7、《建筑五柱式》一书的作者是哪位() A、维持鲁威 B、帕拉第奥 C、维尼奥拉 D、阿尔伯蒂 8、着名的巴黎圣母院是哪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 A、哥特罗 B、马风 C、文艺复兴 D、拜占庭 9、拜占庭建筑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的结构和建筑形式的承接过渡问题。这一重大的技术成就是什么() A、十字拱 B、鼓座 C、发券 D、帆拱 10、以下几个柱式中,凹槽呈尖锐的交角的是哪个() A、多立克柱式 B、爱奥尼柱式 C、科林斯柱式 D、组合柱式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哥特式建筑 2、巴西利卡

3、《建筑十书》 4、券柱式 5、拉丁十字式 6、十字拱: 7、骨架券

8、坦比埃多 三.绘图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巴黎圣母院立面简图。 2、圣马可广场平面。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外国建筑史小知识点归纳

第三王朝出现了第一座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梯形金字塔) 第四王朝吉萨金字塔群代表了金字塔艺术的顶峰。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金字塔(146.4m)→哈夫拉金字塔(143.5m)→孟卡拉金字塔(66m) 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在哈夫拉金字塔旁。 人首翼牛像在在萨尔贡王宫里。 奖杯亭的构图手法:1、基座和亭子各有完整的台基和檐部,构图独立,然后再谋求二者的协调统一。这是多层的建筑组合普遍遵守的法则。2、圆亭和方基座相切,这是圆形和方形体积间常用的交接法。3、下部简洁厚重,越往上越华丽,分划越细。 这是包括叠柱式、塔等等在内的多层建筑物竖向构图的一种手法,无论是古代的,中世纪的,西方的,东方的 雅典卫城的主题神庙是什么?如何体现这一点。 1、把它放在卫城最高处,距山门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 2、它是古希腊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3、它是卫城上位移的围廊式庙宇,型制最隆重。 4、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有最伟大的雕刻杰作。 泰姬玛哈尔的对比关系 1、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 2、4个小穹顶同大穹顶在相似之处也包含着对比:一是体积和尺度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宏伟:二是虚实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庄重。 3、细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强的对比。 4、凹龛伊旺与平直的墙面之间同样也有明确的对比与统一的关系。 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到德意志联盟对工业文明的态度 答:1、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文明采取敌视态度,虽然是错误的,但也引起了先驱者们对此的严肃思考。 2、新艺术运动:在工艺与机器方面,致力于复兴工艺和应用艺术,但不像工艺美术运动那样训斥机器,而是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试图寻找一种适应工艺材料的装饰 3、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基本工业时代的建筑观——只有新工学才有新建筑,新用途,新材料,新结构,产生新形象。 4、德意志制造联盟:明确地提出工业化的道路,并将工程师、艺术家、厂商共聚集在一起,联手攻关。

外建史期末复习资料(上)【古代建筑史部分】

第一章古埃及建筑 建筑特点:墙厚少窗 建筑材料:石材及粘土、芦苇 主要建筑形式: 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造型多为正四方锥体 太阳神庙——古埃及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马斯塔巴——埃及的一种住宅形式,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重要建筑: 阿玛尔纳宫殿 古王国时期—— 金字塔: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第一座真正意义的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 门卡乌拉金字塔 中王国时期—— 山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新王国时期—— 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埃德府神庙牌楼门 崖墓建筑的进步意义: 1、充分尊重了自然环境 2、出现了新结构形式:梁柱体系 3、开始强调内部空间的重要意义 4、群体建筑的轴线作用非常突出,空间序列逐次展开。 新王国时期庙宇的艺术重点: 外部大门空间:举行群众性宗教仪式,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

内部大殿空间:皇帝等少数人朝拜的地方,力求幽暗威压,和仪式的神秘性相适应。金字塔的发展特点: 形制上:平台式向方锥形构图发展 功能上:由实用型向纪念型发展 材料上:由土坯向砖过度,最后转用石材 装饰手法:从模仿木柱、芦苇花纹到表现石材特有风格 祭祀厅堂由平台式的墓顶移至方锥式塔刹,位置由主变次 构图形式:由平面向高、集中式发展,展现出纪念型建筑构图雏形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第格利斯河。 苏美尔时期的代表建筑:山岳台。 代表建筑:乌尔山岳台 新巴比伦时期(前7-前6世纪):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城 第三章欧洲古典时期的建筑 古希腊、古罗马统称“古典时期” 一、古希腊 (一)爱琴文化: 克里特文明的建筑 最早大门和庙宇形制,最早的露天剧场和柱式 特点: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形式玲珑,变化突兀,富于装饰,典雅秀美。 克诺索斯宫殿: 平面杂乱、充分利用地形、柱子上粗下细 正厅的特点:长方形,短边设门与院落相连,门前设柱,形成柱廊。 建筑特色:露出木骨架 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卫城、迈锡尼狮子们、泰伦卫城

外国建筑史复习试题及答案

外国建筑史 1.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式的檐部与柱子的比值:1:3;柱高与柱径比为:1:5.5—5.75;开间与柱径的比为:2:1;柱身有20个凹槽 2.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有很大的发展,在与其拱券结构结合使用上分别出现了: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混合柱式等几种使用方式。 3.哥特建筑起源于罗曼建筑。法国最辉煌的哥特作品是:巴黎圣母院。 4.佛罗伦萨主教堂砌了12m 高的一段鼓座,鼓座墙厚4.9m。为了减少穹顶的侧推力,还采用了①穹顶轮廓采用矩形,大致是双圆心的、②用骨架圈结构、③穹顶做内外壳、④穹顶底部设一圈铁链加固等措施。 7.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9.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 v 10.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16.埃及吉萨金字塔群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最大。 17.尖券和骨拱顶是哥特建筑形成的结构技术基础。 18.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22.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名词解释,可画简图解释 1、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实质柱式纪念碑。常成对置于神庙前。断面呈方形,长细比1:9-1:10,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状物。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建筑形象。 2、泰姬马哈尔陵:泰姬马哈尔陵被称为印度的一颗明珠,它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建在一个大坪台上。建筑形体四面对称,中央大穹窿是波斯的尖顶式,坪台四角有四座邦克楼 5、罗马万神庙:(潘泰翁)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底部墙厚6.2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集古罗马穹顶与古希腊门式廊大全。门廊正面八棵科克林新柱子。 8、巴西利卡:晚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母题”(文艺复兴时期,帕拉第奥创造的是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 9、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建筑结构的成就是采用了骨架券系统。哥特教堂两侧都有大的玻璃窗,上有彩色图案,这种做法是为了圣经的图解。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提倡复兴古罗马建筑风格,扬弃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追求理性的稳定感,用半圆券,厚实墙,圆穹窿,水平向的厚墙,与哥特式的尖券、尖塔、束柱、飞扶壁、小尖塔相对抗。建筑轮廓整齐、统一和有条理性。 11、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构图完整,体积感强,穹顶统率整体的集中式型制,是当时有重大创新的建筑形式,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柱廊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课程大纲】《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外国建筑史 (英文):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课程编号:14241020 课程学分:2.5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 该课程以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分为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前者主要内容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和美洲的建筑,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资本主义初期的建筑,伊斯兰教国家的古代建筑,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朝鲜和日本的古代建筑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具体生动的叙述和阐释建筑的发展;后者主要内容为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建筑文化发展的概况,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建筑历史精华体现在今日时空之中。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 1)解读历史:深层次阅读从古代到当代历史上出现的代表性建筑、建造活动、建筑思想等各种建筑成就,识别各种时期的建筑特征,剖析形成这些建造活动与建筑成就的社会、宗教、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影响因素。 2)阅读理论:通过丰富的建筑历史脉络的展开,将各个历史时

期有深远影响的建筑理论引入阅读,并解剖建筑理论所包含的观念与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知识体系建构之间的关联性。 3)认知建筑:从理论与历史的阅读中再来认识建筑的语言,形成对于功能、空间、形式、秩序、文脉和建构等建筑语汇的深层认识,也形成关于建筑作为文化现象的深层理解。 4)形成史观:形成关于建筑历史与传统关系的基本观念,历史不是目的,传统将以某种方式影响着未来。 2、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西方建筑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2)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 3)重点掌握外国古典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风格、特点及在建筑历史中的意义; 4)了解当今外国建筑发展情况与学术思潮。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学习外国建筑史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外国建筑史的 主要内容;要求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性质,了解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了解外国建筑史的学习方法 和意义,了解不同类别的建筑的特征及相互差异性。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外国建筑史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外建筑史之间的差异。 第一节学习外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方法的异同(1学时) 第二节外国建筑历史的分支、分期及分类(1学时)第一部分:十九世纪末叶以前的西方建筑体系(20学时)

外国建筑史期末复习资料

问答一: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任校长 1889-1954)继任。 问答二: 1、多立克柱式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 2、爱奥尼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3、科林斯柱式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茛苕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 4、托斯卡纳柱式托斯卡纳柱式是古罗马5种主要柱式中的一种,它的风格简约朴素,类似于多立克柱式,但是同多立克相比省去了柱子表面的凹槽。柱身长度与直径的比例大约是7:1,显得粗壮有力 5、混合柱式又称罗马复合式柱式,将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涡卷加入科林斯芼莨叶柱头上 问答三 1、维克多.霍塔代表作:塔赛勒饭店 2、Voysey 沃伊齐代表作:西米斯顿住宅(不确定) 3、安东尼奥·高迪 Andonnl Graud 代表作:巴特洛公寓 4、赫克托·吉马德代表作:巴黎地铁站 5 6、查尔斯·麦金托什代表作:格拉斯艺术学院 问答四: 1、柯布西耶代表作:萨伏伊别墅 2、密斯.凡德罗代表作:范斯沃斯住宅 3、格罗皮乌斯代表作:包豪斯校舍

4、赖特代表作:流水别墅 5、阿尔瓦.阿尔托代表作:玛丽亚别墅 问答题五: 古希腊:神庙 中世纪:教堂(基督主宰) 文艺复兴:府邸 1750年以后:别墅 论述题二: 1、将住宅的必要功能部分和独立房间的数量缩减至最少的程度,然后将它们作 为统一围合空间的要素组织到一起。(大空间) 2、使房屋和基地融合成一体,应将所有与地面平行的楼面加以延伸和强调。并 保留最好的基地。(强调水平方向) 3、为避免房间和建筑本身给人方盒子的感觉,将所有墙体处理成有围合感的屏 墙。天花楼板和屏墙相互流动交错,形成一个大空间,只在内部有更细致的划分。 4、将地下室抬至地面之上,作为住宅的基台,将建筑坐落的基础,以一个低矮 石砌平台的方式显露出来。 5、室内外的洞口要以人体比例相协调,同时这些洞口都应该以自然的方式显示 出来,他们常常以“透光隔断”的形式出现,将建筑的各个空间组织起来。 6、尽可能用单一材料,切勿使用与材料天性无关的装饰,保持纯净的同时,对 建筑的概念进行恰当的强调和揭示。 7、集成所有的供热,采光,供水系统,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固有组成部分。 8、使建筑有机化,将家居整合到建筑之中 9、摒弃装饰工 流动空间:把壁炉放在核心位置,围绕中心旋转的感觉。

外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题目:解析西方古典建筑的精神 ——自有民主的古希腊建筑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解析西方古典建筑的精神 ——自由民主的古希腊建筑

摘要:古希腊建筑艺术经过四个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形成了以柱式为主要结构、以神庙为主要样式的建筑体系;它是古希腊人自然、宗教、哲学观念的产物和载体,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审美特征。这些审美特征主要源于古希腊建筑所运用的艺术原则:建筑的各个部分遵循严格的数的规则、比例,主要表现为三种柱式系统;发现并普遍运用了“黄金分割”规律;关注人的审美眼光,致力于在视觉上追求完美的审美境界,同时又体现艺术创作的自由。古希腊建筑在形象模型和对建筑美本质的理解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古希腊、建筑、柱式 一、历史文化背景 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信奉的诸神如同人一样也有亲缘关系,还能不断繁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而开放的神谱。几乎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并由此而得名(如雅典城的雅典娜),他们喜欢在城内或附近建一座祭祀该保护神的庙,庙的周围还建有敬拜其他神、半神、英雄、“城邦保卫者”的设施,这个建筑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演变成为圣地。 自公元前7世纪起,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自由与民主在希腊半岛各城邦中风行,雅典等城邦甚至还建立了自由民的民主制度。为了纪念这些成果,人民定期在这些圣地举办行“庙会”,以示庆贺,如雅典的泛雅典娜节、奥林比亚的庙斯节、德尔斐的阿波罗节等。“庙会”期间,人们从各城邦如潮水般地汇集而来,各种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比赛活动争先登场,香客、游客和商贩云集。各城邦为了吸引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都试图将自己领地内的圣地建造得更加精美、更具魅力。这种开放式的竞争,促进了木质建筑向石材建筑的进化,并形成了以“柱式”为基本特征的具有统一性的建筑式样。 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在雅典的主导下击败了波斯大军的入侵。自此,希腊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为报答雅典娜女神的护佑,雅典人重建了自己的圣地——雅典卫城,卫城里的各个神庙便成为代表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的精品。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又将古希腊建筑的精华推广到中东、中亚和意大利等殖民地。尽管后来希腊本土沦为罗马人的殖民地(自公元前2世纪起),但是希腊建筑形式仍然继续被罗马人奉为高尚艺术,并加以模仿。 二、古希腊建筑的概貌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多多少少被全盘接受,或者断断续续被使用和废弃。即使失宠,也不能轻率断定它们已经从西方建筑师们的数据库中完全消失了。希腊建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而本能经常发现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

外建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方尖碑——古埃及及崇拜太阳神的一种建筑形式。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状,一般高宽比为10:1,用一整块石头制成,并刻有文字和装饰,尖顶上镀金。常布置在神庙的大门的两侧。现存最高者达30米。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象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地下为墓室。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山岳台(天体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多层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券柱式——希腊柱式和罗马拱券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做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用途。解决柱式和券拱之间的矛盾。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中央通廊),两侧部份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通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坦比哀多——盛期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一座仿罗马神庙式的小教堂,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的回廊内院中。建筑体量不大,园厅内直径只有米;但形体端庄、手法娴熟。外面有一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的回廊,檐部上面是一个有鼓座的穹窿。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

外国建筑史13-16章 作业题 2(1)

试分析古希腊的的建筑特点及典型事例? 1.建筑物类型增多除住宅陵墓,庙宇外观出现了大量的公共性建筑 2.神庙具有雄伟庄严简洁明快的风格 3.建筑中的柱式逐渐发展起来 4.视觉校问题帕提农神庙 5.雕刻装饰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帕迦码的宙斯祭坛 6.是欧洲建筑的开拓者 7.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形式美:雅典卫城 简述雅典卫城群体布局特色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代表,宗教的圣地,是大众聚会社交的主要场所,它达到了雕刻柱式和布局在当时的最佳水平,是古典盛行的最杰出的的作品,他因地而建考虑到忍心地形和周边环境的等各方面因素不是机械的重复堆成而是以最好的角度示人 卫城的山门作为唯一的入口实出于西端由南面的胜利神庙作为平衡,帕提农神庙作为主体没设置于山势最高的地方再起北面是伊瑞克提翁神庙 简述其特色 1.发展民间自由活波的布局方式,顺应地势照顾山下和山上人们的欣赏 2.强化主体把圣地神庙出现于山顶的边缘之外

3.布局合理引人入胜雄踞与陡坡智商的山门进入之后,照面就是雅典娜的铜像,强化主体视觉也随之开阔 4.根据动态观赏条件而布局人们在每段路程中都能看到有没的建筑景观,他们相继出现前后呼应 5.建筑在形式形制大小柱式浮雕均有变化 伊斯坦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与罗马城万神庙的穹顶在结构形式的区别 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穹顶下的空间同南北两侧是明确隔开的,而侧半穹顶下的空间是完全连续的,这部分的平面纵深68.6m宽32.6m穹顶的中心高55m比古罗马万神庙的更高敞宽阔 哥特式教堂的特点与成就 1.形制平面为拉丁十字横翼很短,东端圣坛常委半圆形的平面,西端大门西侧有一对高塔,十字焦点处室内用穹窿顶或助架券,外观为一瘦高的尖塔 2.结构:1使用骨架券作为2 使用独立的飞券(飞扶壁哥特式特有)3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3.内部处理中厅窄长高且结构裸露有很强的升腾攻势 4.彩色玻璃窗 5.外部处理结构裸露装饰丰富有蜂拥向上升腾的强烈攻势,华丽的生气勃勃的窗子凌空的飞券玲珑剔透的尖塔强进的扶壁极轻快华丽热烈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试复习

外建史提纲重点 提纲占90%左右 一、选择、填空(部分来自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10’*2=20’ 1、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琉璃砖p24 2、《建筑十书》提出的建筑三原则适用、安全、美观p32 3、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奖杯亭p61 4、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券拱技术,尤其是混凝土的券拱技术p67 5、罗马五柱式(结合看希腊三柱式):罗马多立克、罗马爱奥尼、罗马科林斯、组合柱式、塔斯干柱式p71 ppt 6、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新万神庙p85 7、拜占庭建筑的结构方式和艺术形式:帆拱、鼓座、穹顶p98 8、拜占庭的装饰艺术包括:玻璃马赛克和粉画、石雕p100 9、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包括:主教堂、钟塔、洗礼堂p130 10、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标志: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p144 11、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坦比哀多p153 12、活跃的理论: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帕拉第奥母题的《建筑四书》、维尼奥拉的《五种柱式规范》p175 13、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结束的标志:圣彼得大教堂遭到损害p184 14、古典主义建筑的哲学基础:笛卡尔的唯理论p204 1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成熟的标志:卢浮宫东面p209 16、法国绝对君权时期最重要的纪念碑:凡尔赛宫p210

17、第一个完全的古典主义教堂建筑:恩瓦利德新教堂p214 18、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①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雄师凯旋门,美国国会大厦 ②希腊复兴: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大学,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纽约海关大厦 折中主义例子 浪漫主义例子 19、日本的写意庭园,在很大程度上是盆景式园林,它的集中代表是枯山水p375 二、名词解释(5题,20分) 1、山岳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而成的高台,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p23 2、科林斯柱式:柱头部分是旺盛的忍冬草,其余构件、组合形式用爱奥尼柱式的,但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p48 3、十字拱:棱沟的正投影呈“十”字形,由四角的墩子承重,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而且便于开侧窗。p68 4、拱顶体系:一列十字拱串联互相平衡纵向的侧推力,而横向的则由两侧的几个横向筒形拱抵住,筒形拱的纵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它们本身的横推力互相抵消,只在最外侧才需要厚重的墙体。p68 5、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p98 6、希腊十字式: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p99 7、巴西利卡:是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p107 8、帕拉第奥母题: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

吉萨金字塔群: 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组成部分:1.夫(Khutu)金字塔——现存最大的金字塔 2.哈弗拉(Khafra)金字塔 3.大斯芬克斯(Sphinx)金字塔 4.门卡乌拉(Menkaura)金字塔 古王国时期的(吉萨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众城之城: 1、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 相同点:①都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置②工字形平面的大门③上粗下细的石柱 不同点:迈锡尼——粗犷雄健,有较强的防御性 克里特——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实例:克里特文化——克诺索斯宫殿(“众城之城”) 迈锡尼文化——泰仑卫城,狮子门 古希腊建筑的几个时期: ①荷马时期(英雄时期,长方形的“正室”成了住宅的基本形制,神庙也采用了这种形制,主要建筑材料是木头和生土) ②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起来,新的城市产生) ③古典时期(希腊文化的极盛期,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帕提农神庙,柱式也在这些建筑中成就了最完美的代表作品。古希腊文化在欧洲的光辉地位就是这时期奠定的) ④希腊化时期(为古罗马文化和建筑的发达准备了前期条件)

雅典卫城包括: 雅典卫城共有雅典娜神像、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庙、伊瑞克提翁庙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雅典卫城的群体布局特色: ①群体布局充分体现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庆典活动的路线,采用不对称、自由活泼的格局。建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以雅典娜像作为构图中心,沿周边布置主要建筑,照顾了山上山下观赏;②突破了小城邦国家和地域局限,综合了多立克和爱奥尼艺术。 雅典卫城的群体布局特色: (1)突破建筑形式与城邦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多立克与爱奥尼两种柱式。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没有轴线。照顾山上山 下的景观,照顾各个角度,讲求画面效果; (2)按照祭祀盛典的路线组织空间; (3)建筑景象相继出现,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感; (4)主次分明,对比中求和谐,突出中心; (5)部空间简单,外部空间丰富,单体建筑简单,群体建筑丰富。 希腊化风格:(特征、成熟特点) 希腊化时期或希腊晚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新高涨,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大了,公共建筑物类型随着增多。 特征:1、平面构成为1:1.618(黄金比)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 2、柱式的定型。 3、建筑的双面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手法。 4、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比例数的和谐。 例子:酒神剧场,宙斯祭坛,雅典风塔

厦门建筑史作业

外国建筑史·复习思考题 2009版 古埃及 1、名词解释:玛斯塔巴(Mastaba),斯芬克斯(Sphinx),牌楼门(Pylon) 2、金字塔的演变——形制历史(立、剖面简图) 3、吉萨金字塔群的组成、名称;朝拜仪式路线(平、剖面简图) 4、新王国时期庙宇的形制及其艺术效果;朝拜仪式路线的变化(卡纳克—卢克索神 庙群及神道总平示意图) 5、柱式特点(纸草花束) 6、纸草画与象形文字 7、神庙浮雕、神灵图像——正面法则 古西亚(两河流域) 1、名词解释:五腿兽(Winged bull),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巴别塔(Babel) 2、在地图上表现出各阶段历史的更迭 3、高台建筑与饰面技术的发展(陶钉——沥青+石子沥青——琉璃) 4、山岳台(塔庙、月神台) 5、亚述(浸染在鲜血里的土地)帝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萨尔贡王宫:布局(朝向)、设防特点、墙体结构、大门形制(雉堞、人首翼牛像);庙宇(君、神合一)四层色彩的象征意义。 6、波斯(杂糅的风格、炫耀财富)帝国最著名的宫殿——波赛玻里斯宫:组成、平 面简图。(大流士百柱厅、万邦之门、三门厅、柱头装饰) 爱琴文化 1、名词解释:大力神式砌筑,狮子门 2、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城的米诺斯王宫——“迷宫”特点 3、迈西尼卫城(城门)狮子门的特点(技术、艺术) 古希腊 1、名词解释:柱式(Order),圣地 2、古希腊地理、历史范围 3、地位、成就与局限性 4、圣地建筑群的演进 5、神庙形制的演进 6、柱式的演进 7、雅典卫城建筑群艺术特色(平面图) 8、帕提农神庙特点,画出平、立、剖简图

9、围廊式艺术作用 10、两种柱式的特点及所反映的美学观(立面简图) 古罗马 1、名词解释: 天然混凝土,明厅(Atrium),巴西里卡(Basilica),筒形拱,交叉拱 2、古罗马地理、历史范围、地位、成就与局限性 3、广场布局形式的演变(形制演变反映皇权力量的加强) 4、大角斗场的建筑结构设计及艺术处理(立面设计) 5、万神庙建筑特点,画平、立、剖简图 6、简述古罗马的建筑技术成就 7、柱式的发展与定型 8、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成就与缺点 【作业一】 从古埃及、古代西亚、爱琴文化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中分别选取一、二个你感兴趣并能代表该建筑历史时期某方面最高成就的实例,徒手画出相关平、立、剖简图和外观钢笔画。要求写出建筑名称、年代、地点,并用一句话概括其特点。5~8个实例,A3白纸横幅,装订,封面及每页注明姓名、学号。 注意:1、鼓励运用自己的观点将图形有机串联起来; 2、不许复印或各种方式的描图; 3、鼓励采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4、铅笔辅助线不要擦掉; 5、字体要工整,书写汉字建议采用仿宋字体; 6、注意排版,版面设计应简洁大方,简单装订。 中世纪 A拜占庭: 1、名词解释:集中式,帆拱(Pendentive),湿壁画,镶嵌画,小料厚缝 2、拜占庭建筑平面布局、结构、装饰各有哪些特点 3、圣索非亚大教堂的技术、艺术特点 4、列举拜占庭建筑实例 B早期基督教: 1、时代、特点、实例 2、巴西利卡 C罗马风: 1、定义与特点 2、比萨主教堂建筑群的建筑艺术特色 3、名词解释:拉丁十字式,(盲券)、比萨斜塔

外国建筑史期末试题(推荐文档)

外国建筑史期末试题 一填空 1、埃及吉萨正四棱锥金字塔是由最早的埃及贵族陵墓(玛斯塔巴)与昭赛尔的(多层阶台)形金字塔演化来的。 2、尖券和骨拱顶是(哥特式)建筑形成的结构技术基础。 3、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也是古希腊建筑中(集中式)式构图的代表。 4、印度最杰出的伊斯兰建筑是(泰姬玛哈尔),其拱券采用的是(四)圆心券。 5、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具有(引喻主义)、(文脉主义)和装饰主义三个特征。 6、古代两河流域与伊朗高原的著名建筑遗址有新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亚述帝国的(萨艮二世王宫);(波斯)帝国的帕赛波利斯宫。 7、爱琴海文化中的柱子柱身主要特点是(上粗下细);古埃及建筑的柱头常用的(棕榈叶)和(纸草花)形象装饰。 8、当代建筑的思潮与发展倾向有:(高技派)、(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 9、包豪斯校舍是由(格罗皮厄斯)设计的。 10、西班牙著名伊斯兰宫殿(阿尔罕布拉宫),主要有(柘榴院)和狮子院两个院落组成。 11、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 12、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式的柱身有(20)个凹槽;爱奥尼柱式的柱身有(24)凹槽。

13、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有很大的发展,在与其拱券结构结合出现了:(叠柱式)、(券柱式)、连续券等几种使用方式。 14、古代西亚被不同文明统治,各个文明都有自己杰出的建筑作品留世,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新巴比伦王国的(伊什达城门);波斯帝国的(萨艮二世王宫);亚述帝国的(帕赛波利斯宫)。 15、哥特建筑起源于(罗曼)建筑。法国最最辉煌的哥特式建筑是:(巴黎圣母院)。 16、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为了减少穹顶的侧推力,还采用了①(穹顶轮廓采用矢形,大致是双圆心的)、②(用骨架圈结构)、③穹顶做内外壳、④穹顶底部设一圈铁链加固等措施。 17、日本神道教建筑最有代表性的是(伊势神宫);日本建筑的外墙一般采用的材料是(木材)。 18、20世纪初提出“工业城市”规划方案并对后人产生影响的法国建筑师是(加尼埃)。 19、最先提出“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并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的建筑师是(沙利文),其属于(芝加哥)学派的人物。 20、在包豪斯学院里对创建现代设计基础教学很有贡献的人是(格罗皮厄斯)和(密斯凡德罗)。 21、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作是(凡尔赛宫),该建筑在竖直方向采用了三段式构图,中间一段是(柱廊)。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坦比哀多是由(伯拉孟特)设计的。 二选择题 1.拜占庭建筑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的结构和建筑形式的承接过渡问题。这一重大的技术成就是:(D )

2015外国建筑史复习

2015年《外国建筑史》复习纲要 提示1:以下提供的仅为要点,如果直接背下来写到答卷纸上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论述题来说,答题应该用完整的句子构成有内在逻辑的段落,而不是干巴巴的几个词。 提示2:英文题可以用中文回答。 1.请结合建筑史实诠释下面这段话,并讨论古典建筑因何成典。 全部希腊纪念碑艺术源出于柱式。神庙的全部比例在于其力量和纤巧、柱的直径和高度间的关系——称之为“模数”module的关系——从而主宰整个建筑。 要点:模数一词源出拉丁语modulus,原意是小尺度。在古希腊罗马建筑中五种古典柱式的高度与柱底直径成倍数关系,进而成为建筑设计中的数比关系。 柱式的构成:柱子+檐部 柱子Column:柱础Base+柱身Shaft+柱头Capital(托板Abacus、柱冠) 檐部Entablature:额枋Epistyle/Architrave+檐壁Frieze+檐口Cornice 柱身的构造:胴石、凹纹、鼓形(微妙的凸起) 柱式:古希腊有很多种柱式,但其中的三种成为经典的古典柱式,其比例模仿人体的比例,DORIC/IONIC/CORINTHIAN分别对应崇高、优雅和豪华。 以柱式命名建筑式样如爱奥尼神庙,说明了柱式在建筑形式中具有主宰作用。 柱廊出现的原因:仪式环绕神庙进行。外立面变得重要。 HEXSTYLE:X=2Y+1。平面上成熟的长宽比。 古典建筑的两个重要特征[1. 采用古典柱式;2. 讲求设计的规律性和形式上的数比关系]均与模数有关,事实上是对设计理性的追求。对后世追求理性主义如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古典复兴、新古典主义等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The use of conglomerate(砾岩)and concrete (混凝土) in ancient Rome allowed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s which are free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pillars and beams.(柱和梁的约束)Please illustrate with drawings the solutions adopted in the Pantheon in Rome(罗马万神庙), name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uilding and tr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isible forms(可见的形式)and the structure.(结构) 3. 印度教神庙的特点(文字叙述,配图说明) 要点:北部印度教神庙的特点: 方锥顶的门厅-方神堂-四面开门的圣坛-神堂上的塔 门厅-湿婆(朝阳和落日)-水平密檐 塔-毗湿奴(正午的太阳)-密棱 神庙总体上象征三位一体 塔身为曲线形/建筑内部用梁柱和叠涩,内部空间不发达/典型案例:卡拉朱霍神庙群南部印度教神庙的特点: 初期与北方相似,后期演变为大型围院式 庙宇主体也是门厅-神堂-神堂上的塔 门厅平顶 塔身为方锥形,由多层楼阁演变而成 塔身各层檐口出挑较多/塔身以“象背”脊结束

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三、名词解释: 1. 主流建筑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建筑型制和建筑风格 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三大特征 2.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斯 4. 山岳台建筑;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 6. 帕赛玻里斯;波斯帝国时期,两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 8. 希腊三柱式; 1、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 2、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 3、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 9. 雅典卫城;古希腊最代表性的建筑群,几乎影响了此后欧洲几千年的建筑,现今仍是世界上最经典的建筑群之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卫城建在一陡峭的山冈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像,主要建筑是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卫城山门和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铜像。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从城下仰望,都能看到较为完整与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也是全希腊的精神文化以及政治中心。 包括:山门、雅典娜神像、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其建筑特点: 1、突破了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西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 2、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雅典卫城建在希腊雅典城中央的一个突起的不大的山冈上。 剧场会堂建筑代表:麦迦洛波里期剧场。 宗教建筑代表:宙斯祭坛。 集中式纪念建筑代表:奖杯亭和莫索列姆陵。 市场敞廊建筑代表:阿尔索斯中心广场。 11. 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组成:柱子由柱头、柱身、柱础组成罗马塔司干柱式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7 1:8 1:9 12. 巴西里卡;用做法庭、商业贸易场所会议厅大厅,平面长方形,一端或两端有半圆形龛。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被四排柱子分成五个空间。中央较宽的中厅侧廊窄,中厅高出其他部分,入口通常在长边,容量大,结构简单。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13. 劵柱式立面是古罗马建筑技术上以及艺术上一大成就,由券同柱式或券同柱式中之檐部与柱子组成。支撑拱券的墙和柱子又大又重,必须装饰,同时又必须使他们能和同时流行着的梁柱结构的柱式建筑艺术风格相协调,最好的办法是用柱式去装饰券,后来产生了券柱式的组合,解决了柱式与拱券的矛盾。非承重构件也是一种装饰,券柱式的目的是为了装饰立面构图。 15. 斗兽场建筑;古罗马大角斗(斗兽)场(公元75-80年)容纳5-8万人 –椭圆形、长轴188米、短轴156米 –分5个区、60排座、坡度升起62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