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当秘传五形功

武当秘传五形功

武当秘传五形功

武当密传五形功简介

武当山是武当内家功夫发源地,历经千百年流传发展,形成了集健身、养生、击技为一体的内家炼养体系。

武当密传五形功,是在武当道门中传承的一套优秀的内养功法,是历代武当门弟子的必修之课。此功法共为五大式:龟形、蛇形、龙形、虎形、鹤形,其形其法分别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圣灵威猛之物,并将与“五行”相对应,用以调理人体机能,使之达到气血充盈,清心明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 此功法公诸于世,必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龟 形

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是先行先知的灵物,长寿而智慧,沉稳而恬静。龟在五行中属水,常习练龟形养生功,可生津强肾,身体绵软灵活。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

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

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第二式 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至丹田

处画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

反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第三式 浑元一气

双手由丹田处,往上提至胸前,向前平撑开双

臂抱圆,中指相对,手心朝内。要求含胸拔背,沉

腰坐跨,身体成圆形;呼吸自然,有气从丹田行至

全身,上下浑元一气之感。

第四式 霸王举鼎

双肘内合,双手腕内旋,手心朝上托起,至头顶后,十指相对;要求双手尽力朝上顶,全身上拔,有与天气相接之势。之后,紧握双拳,拳心朝向面部,翻拧下拉;同时全身下沉。

第五式 伏地寻根 手至胸前散开双拳,腰下弯,同时,手背顺贴着腰部上举,转肩手心朝下,手触地后双手十指相对上提,起腰直立;做这一式时要有抓取大地灵气之感。

第六式 玄龟揽月 双手上提,经胸、面部上举至头顶,双手经过胸部时翻腕,手心朝上,尽力朝上托顶,同时身体上拔,到极点时,仰头转腕十指朝天;而后手习相对,双手下坠。要求做这一式时眼随手走,双腿微屈,腰下沉,并配合呼吸。

第七式 金龟戏水 腰朝右方旋转,右手随腰,左手同时前伸画小平弧后回至腰间,同时以右脚根为轴内扣,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腰伸落于前方适当处,以站稳为宜;右手以肩为轴,从腰侧移至前腭高度。 连续作完以上动作后,换方向,即左脚内扣,重心慢移至左腿,右手画弧下按至腰,左手由下拧转后上托至面前腭角高度。 这一式要反复做三遍。 做这一式时,要求双膝弓弯,腰腿下沉,圆裆,脊背正直,十指松而不泄。

第八式 金龟吐丹

双手由上式的上下位置,合至手掌相对,平伸

胸前。全身向前,前脚根用力朝后顶;手合至原位,

身移至后坐。

做这一式时,要求手臂张圆,眼朝朝正前方远望,沉腰弓膝。用鼻呼吸,吸时犹有一气团入口。

上身如波状运动。

这一式要反复做三次,而后转体换方向,再重

复做上式“金龟戏水”。我们来看一下转体换方向

的动作。

第九式 收式

做完上式“金龟吐丹”后,调整步伐,成双脚

平行站立,双手朝两侧平推,而后转手心朝下,合

至丹田处,上托至胸前,再下按至丹田后,两手垂

于体侧,收腿直立,凝神调息。

鹤 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具有超凡脱俗、高雅静洁的品质,古诗赞曰:天上瑶池覆五云,玉麟金凤好为群。鹤在五行中属火,在人体五脏中属心。常习练鹤形养生功,可使人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

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

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第二式 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至丹田

处画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

反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第三式 左右飞鹤

两手由丹田处平抬,于肩平,手心相对;左手中指弯曲成90度,指尖对准右手心,两手缓缓拉合,形成微微鼓荡之势。反复三次之后,变右手中指弯曲成90度,指尖对准左手心缓缓拉合。 双手拉开时吸气,合拢时呼气。 做这一式,要求拉合时以肘带动,双掌心之间要有张弛之感。

第四式 仙鹤亮翅 腰旋拧,左脚后撤,两手向下画弧后抬起与肩平;重心移至左脚成左弓步。 做这一式时,要求双手展开时臂胸要成弧形,头要上顶,肩要下沉。

第五式 仙鹤戏水 双肘下坠,两手相合,左手重叠在右小臂中节,手心朝上,同时右腿收回放于左脚前,成虚步,身体下沉,肘膝相对。 做这一式时,要求身体下蹲时腰要直,含胸拔背,步要稳,身要松。

第六式 鹤立岩峰 两手与右脚贴连上抬,平稳站立。动作到位时手掌与下腭平齐,肘膝相对。 做这一式时,要求站立时腰要平直。

下,后顺两侧成弧线张开,重地伸直,使脊椎成一条线,形如仙鹤欲 第七式 仙鹤欲升 身体下沉,右脚前伸,脚后根着地为虚步;两手翻腕下按,手心朝心慢慢移向右脚。 做这一式时,要求气与形合,手脚相合,收腭顶头,脚蹬飞之势。

这一式做完后,连续做“仙鹤亮翅”、“仙鹤

戏水”、“鹤立岩峰”和“仙鹤欲升”,反复三遍。

转身变换方向后再反复做三遍。

行, 做这一式时,要求闭目调神息,静心凝神。

至丹田,垂放于体侧,收腿直立,凝

神调息。

在人体五脏中属肺,常习练蛇形养生功,可养肺润肺,身体柔绵。

脚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反

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第八式 仙鹤清目

做完“仙鹤欲升”后,右脚上步与左脚平两手合于面部,手心朝向眼睛,反复三次。

第九式 收式

两手下按蛇 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蛇一体,为北方之神,谓之玄武。蛇在五行中属金,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

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

第二式 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至丹田处画

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第三式 旋转乾坤

双手手心相对,在胸前旋转抱圆,以掌为轴,顺时胸前顺右肩侧平推,指尖朝前;左。

第四式 金蛇緾柳 翻腕上托至面前;右手随之翻腕下 第五式 白蛇出洞 身体左旋,下沉,左腿后撤,成右弓步,左手顺左,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成左弓呼吸细长均匀,全身松而不泄。 。 腿平伸,成横右弓步,右手臂以肩为轴由下至上画圈,随着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时,左手顺右手肘底穿出,并转腰与左手臂形成一线,腿则变化成右弓步。 做这一式时,要求动作连贯顺畅,其间有伸臂、拉肩、开胸的过程。 这一式做完后,接“白蛇出洞”、“白蛇入洞”和

“青蛇伏地”,连续反复三遍。我们来看一下三式连续

针翻转;之后右手由手上托至胸前向左捋拖,形成阔胸势。而后曲右臂至胸前,合左手为两手心相对抱圆,左右各做一遍 做这一式时,要求阔胸时吸气,抱圆时呼气,呼吸深沉。

左手收回胸前,按,肩臂尽力外撑。之后,双手调换方向。 做这一式,要求动作连贯,腰随臂动,两手看去如在胸前画立8字形。

腿由下至上托至肩平步,再左右手交错,左手前伸。 做这一式时,动作要求拔腰阔胸,胯沉腿坐,手臂尽力拉伸,

第六式 白蛇入洞 右手合左手收于腰前,收腿合腰,屈体下蹲。 做这一式,要求收合身体时,含胸拔背,但上身不得弓弯第七式 青蛇伏地 右手随右

做的演练。

第八式 大蟒翻身

做完第三遍的“白蛇出洞”后,迈左腿,同时身体

重心移至左腿,右手从腰部平伸,翻腰转体。

这一式是个转体动作,要求身随腰转,眼随手走。

完成“

大蟒翻身”后,身体转了方向,之后接着做“白

蛇出洞”、“白蛇入洞”、“青蛇伏地”三式,反复三

遍。

上右脚与肩同宽,两手心朝上合拢,经头顶翻掌下按至丹田,收腿直立,手垂于体

侧,凝神调息。

虎 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威猛而仁性的象征。虎在五行中属土,常习练虎健脾胃 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脚趾

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前至丹田处画平

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反复

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第九式 收式

做完“白蛇出洞”后, 形养生功,可,强筋骨。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虎

第二式 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

第三式 寅虎洗漱 原地旋腰,身体前倾,重心移至右腿;双手手心朝上,平托至面前,握成双拳,下按至丹田处;同时重心移至左脚,转腰,松拳,转腕上托,再握拳下按…… 反复三次。 做这一式时,要求动作沉稳,拧转圆活,张弛分明。

第四式 伏虎听风 腰向左拧,左脚随之后撤至右脚后跟处,右脚脚尖点地,两手以肘为轴,逆时针画圈收于腹下,同时屈腿,身体下沉。

第五式 猛虎扑食 右脚前迈,膝盖弯曲,并尽量外伸,着地踏实后,左脚适时跟上;同时两手成弧形向前推,与肩平;而后手臂微曲沉肘,身体下沉,向后平坐。 做这一式时,出掌前推时呼气,手臂回曲时吸气。

第六式 立虎静观 侧拧腰,两手腕转成相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十指张开,手臂圆张;同时左脚略伸,后根着地。

做这一式时,要求头上顶,脚根后顶,膝盖外顶。

第七式 猛虎咽食

侧拧身,身体下沉,并向后平收,重心前移;双手以

腕为轴,十指朝下,顺膝前推,并顺转成“伏虎听风”势。

之后,把“伏虎听风”、“猛虎扑食”、“立虎静观”

和“猛虎咽食”连起来反复做三遍。

第八式 猛虎回头

做完上式的“猛虎咽食”后,左脚内扣,腰朝后拧转;

同时,右手下按到腰,左手上抬至与面部平行。——这是一个转体换方向的动作,做完这一式后,朝原来的反方向

把“伏虎听风”、“猛虎扑食”、“立虎静观”和“猛虎

咽食”连起来反复做三遍。

第九式 收式

做收式时,直接从“猛虎咽食”收转,转身后,两脚移至与肩宽,双手在两侧合至面前,下按至丹田,而后变

掌收于体侧,收腿直立,凝神调息。

龙 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灵瑞之物,具有通天、灵异、征瑞等神性。龙在五行中属木,常习练龙形养生功,可舒肝利胆,精血旺盛。

第一式 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

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

脚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第二式 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至丹田处画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反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第三式 乌龙探爪 两手掌用力向前平推,十指依次握紧后,收于胸前,变掌后,再前推;反复三次。做这一式时,要求含胸拔背,前推时呼气,后拉时吸气。

第四式 双龙戏珠 手合至丹田处相对,上提至胸前,并两手上下交错旋转。 做这一式时,要求含胸拔背,臂撑圆,感觉到两手之间有一气团,并随呼吸有大小变化。

紧接着,腰向右 做这一式时,要求手、脚动作协调,交错自然顺畅。

时摆右脚,型步法接上式“神龙摆尾”,两式连续反复做三遍。 第五式 神龙摆尾 腰向左旋,左腿向左外摆,后脚跟着地;同时裹肘合手,右手在上在内,左手在下在外。

旋,右脚向右前抬伸。

第六式 盘龙绞珠 右手回合至腰部,左手顺右肘撑出。同上左脚扣步,重心移至左脚,转身向后。 做完这一式,身

第七式 游龙飞凤

做完第三遍的“盘龙绞珠”后,右左手前后交错画八字,同时右脚外摆,左脚上步外摆,右脚再上步内扣,拧转腰身完成转体。

第八式 蛟龙入海 整个身体下蹲,两手向前及两侧平推,并随身体起浮划弧。 做这一式时,要求手、步协调,腰、身顺柔圆活,松沉自然。 这一式做完后,转接上式“游龙飞凤”;之后,“游龙飞凤”和“蛟龙入海”连续反复做三遍。

第九式 收式 双脚平行站立,双手掌心相对,在体侧缓缓鼓荡,

而后合于胸前,下按至丹田,收腿,凝神调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