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纵联保护分类

纵联保护分类

纵联保护分类
纵联保护分类

1 纵联保护分类

仅反应线路一侧的电气量不可能区分本线末端和对侧母线(或相邻线始端)故障,只有反应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才可能区分上述2点故障,为了达到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全线故障的目的。需要将线路一侧电气量的信息传输到另一侧去,也就是说在线路两侧之间发生纵向的联系。这种保护称为输电线的纵联保护。

1.1 按使用通道分类

为了交换信息,需要利用通道。纵联保护按照所利用通道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4种(通常纵联保护也按此命名):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载波保护)、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1.2 各种传送信息通道的特点

1.2.1 导引线通道。这种通道需要铺设电缆,其投资随线路长度而增加。当线路较长(超过10 km以上)时就不经济了。导引线越长,安全性越低。导引线中传输的是电信号。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了雷击外,在接地故障时地中电流会引起地电位升高,也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保护装置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也会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所以导引线的电缆必须有足够的绝缘水平(例如15 kV的绝缘水平),从而使投资增大。导引线直接传输交流电量,故导引线保护广泛采用差动保护原理,但导引线的参数(电阻和分布电容)直接影响保护性能,从而在技术上也限制了导线保护用于较长的线路。

1.2.2 电力线载波通道。这种通道在保护中应用最广。载波通道由高压输电线及其加工和连接设备(阻波器、结合电容器及高频收发信机)等组成。高压输电线机械强度大,十分安全可靠。但正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通道可能遭到破坏(高频信号衰减增大),为此需考虑在此情况下高频信号是否能有效传输的问题。当载波通道采用“相-地”制,在线路中点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衰减与正常时基本相同,但在线路两端故障时衰减显著增大。当载波通道采用“相-相”制,在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高频信号能够传输,但在三相短路时仍然不能。为此载波保护在利用高频信号时应使保护在本线路故障信号中断的情况下仍

能正确动作。

1.2.3 微波通道。微波通道与输电线没有直接的联系,输电线发生故障时不会对微波通信系统产生任何影响,因而利用微波保护的方式不受限制。微波通信是一种多路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通道,彻底解决了通道拥挤的问题。微波通信具有很宽的频带,线路故障时信号不会中断,可以传送交流电的波形。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大信息传输量,提高抗干扰能力,也更适合于数字保护。微波通信是理想的通信系统,但是保护专用微波通信设备是不经济的,应当与远动等在设计时兼顾起来。同时还要考虑信号

衰耗的问题。

1.2.4 光纤通道。光纤通道与微波通道有相同的优点。光纤通信也广泛采用(PCM)调制方式。当被保护线路很短时,通过光缆直接将光信号送到对侧,在每半套保护装置中都

将电信号变成光信号送出,又将所接收之光信号变为电信号供保护使用。由于光与电之间互不干扰,所以光纤保护没有导引线保护的问题,在经济上也可以与导引线保护竞争。近·85·期发展的在架空输电线的接地线中铺设光纤的方法既经济又安全,很有发展前途。

当被保护线路很长时,应与通信、远动等复用。

1.3 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

按照保护动作原理,纵联保护可分为2类:

1.3.1 方向纵联保护与距离纵联保护。两侧保护继电器仅反应本侧的电气量,利用通道将继电器对故障方向判别的结果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根据两侧保护继电器的动作过程逻辑判断区分是区内还是区外故障。可见这类保护是间接比较线路两侧的电气量,在通道中传送的是逻辑信号。按照保护判别方向所用的继电器又可分为方向纵联保护与距离纵联保

护。

1.3.2 差动纵联保护。这类保护利用通道将本侧电流的波形或代表电流相位的信号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根据对两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的结果区分是区内还是区外故障。可见这类保护在每侧都直接比较两侧的电气量。类似于差动保护,因此称为差动纵联保护。

如果将两侧保护的原理图绘在一张图上(实际每侧只是整个单元保护的半套),那么前一种保护的通道是在逻辑图中将两侧保护联系起来,而后一种保护的通道是将两侧的交

流回路联系起来。

2 方向纵联保护的工作方式

2.1 闭锁式

2.1.1 闭锁式的基本原理

方向纵联保护是由线路两侧的方向元件分别对故障的方向作出判断,然后通过高频信号作出综合判断,即对两侧的故障方向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跳闸。一般规定从母线指向线路的方向为正方向,从线路指向母线的方向为反方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的工作方式是当任一侧方向元件判断为反方向时,不仅本侧保护不跳闸,而且由发信机发出高频电流,对侧收信机接收后就输出脉冲闭锁该侧保护。在外部故障时是近故障侧的方向元

件判断为反方向故障,所以是近故障侧闭锁远故障侧;在内部故障时两侧方向元件都判断为正方向,都不发送高频电流,两侧收信机接收不到高频电流,也就没有输出脉冲去闭锁保护,于是两侧方向元件均作用于跳闸。这就是故障时发信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其基本

逻辑图如图1所示。

2.1.2 先收讯后停讯的原则

区外故障,为防止启动元件(发讯)与正方向元件动作时间的不配合而误动作,特别是远端保护,需要近端的发讯信号闭锁,在总结多年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规定必须先收到信号10 ms才允许正方向停讯,逻辑示意见图2。

启动元件动作首先发讯,此时门7未动作,可经门9发讯。

停讯必须满足2个条件:

a.反方向元件D-不动,正方向元件D+动作,与门3有输出,表示正方向故障;

b.收信10 ms后,即或门2启动时间t2(10 ms),与门4有输出。

2个条件满足,与门7有输出,经反向器闭锁门9,停止发讯。

区内故障:

a.D-,D+动作,正方向故障;

b.先收讯10 ms后,无闭锁信号,与门5有输出。

满足这2个条件,判为区内故障,与门8有输出,可以跳闸。

2.1.3 远方启动

图2中的T1及与门1为远方启动示意图。

在区外故障中,由于某种原因,靠近故障侧的启动元件万一不能动作(如元器件损坏),为了防止正方向误动作,发信机除了由启动元件启动外,还可由收信机的输出来启动。这样在外部故障时即使只有一侧的启动元件启动,另一侧接收到远方传来的信号后也可将发信机启动起来,故称为远方启动。发信机由收信机启动形成闭环。为了解环,图2中设置了时间电路“T1”,经过延时t1后就将“与1”关闭,解除远方启动回路。时间t1应大于外部故障可能持续的最长时间,一般取t1≈10 s。有了远方启动回路后,还有利于一侧的

值班员单独进行通道检查。

带来的问题是在单侧电源线路发生内部故障时若受电侧被远方启动可能不能停信,保

护会拒动。

2.1.4 功率倒方向

在环网中发生外部故障时,短路功率的方向可能发生转换(简称功率倒向),在倒向过程中不应失去闭锁信号。图3示出这种情况。图中假设故障发生在线路LO上靠近M侧的F点,断路器3Q先于断路器4Q跳闸。在断路器3Q跳闸前,线路L1中的短路功率由N侧流向M侧,线路L1的M侧方向元件不动作,向N侧发闭锁信号,在断路器3Q跳闸后,线路L1中的短路功率倒向,M侧的方向元件动作,停止发信并准备跳闸,此时N侧的方向元件将返回向M侧发闭锁信号。但是可能M侧的方向元件动作快,N侧的方向元件返回慢,于是有一段时间两侧方向元件均处于动作状态,造成线路L1的保护误动。解决的办法是启动元件动作或收信机收信后经过一段时间(大于本保护的动作时间,小于相邻线断路器的跳闸时间)后尚未判为内部故障,就认为是外部故障,于是将保护闭锁一段时间,以避开两侧方向元件可能处于动作状态的时间,见图4。此方法的缺点是如果紧接着发生内部故障则保护的动作稍有延迟,不过延时很短,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图中判内部故障接图2的与8输出,启动元件动作,启动T1,如果T1(35 ms)内无判内部故障信号来,则T3动作,闭锁保护,在T1消失后延时20 ms返回,取消闭锁。

2.2 允许式

2.2.1 允许式保护的基本原理

如图5(a)所示,在功率方向为正的一端向对端发送允许信号,此时每端的收信机只能接收对端的信号而不能接收自身的信号。每端的保护必须在方向元件动作,同时又收到对端的允许信号之后,才能动作于跳闸,显然只有故障线路的保护符合这个条件。对非故障线路而言,一端是方向元件动作,收不到允许信号,而另一端是收到了允许信号但方向

元件不动作,因此都不能跳闸。

构成允许式方向纵联保护的基本框图见图5(b),启动元件(QD)动作后,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与2门启动发信机,向对端发允许信号,同时准备启动与3门。当收到对端发来的允许信号时,与3门即可经抗干扰延时动作于跳闸。用距离继电器作方向元件时,一般无反方向元件,距离元件的方向性必须可靠。

通常采用复用载波机构成允许式保护,一般采用键控移频的方式。正常运行时,收信机经常收到对端发送的频率为fG的监频信号,其功率较小,用以监视高频通道的完好性。当正向区内发生故障时,对端方向元件动作,键控发信机停发fG的信号而改发频率为fT 的跳频(或称移频)信号,其功率提升,收信机收到此信号后即允许本端保护跳闸。

允许式保护在区内故障时,必须要求收到对端的信号才能动作,因此就会遇到高频信号通过故障点时衰耗增大的问题,这是它的一个主要缺点。最严重的情况是区内故障伴随有通道破坏,例如发生三相接地短路等,造成允许信号衰减过大甚至完全送不过去,并将引起保护的拒动。通常通道按相-相耦合方式,对于不对称短路,一般信号可能过,只有

三相接地短路,难以通过。

2.2.2 超范围(POTT)和欠范围(PUTT)允许式

当方向元件由距离元件承担时,其构成方式有2种:由距离保护Ⅰ段动作键控发讯的叫欠范围允许式(PUTT),由距离保护Ⅱ或Ⅲ段键控发讯的叫超范围允许式(POTT),其

原理示意图见图6。

图6中Z1为距离元件Ⅰ段,ZⅡ,ZⅢ为距离Ⅱ,Ⅲ段,当连接片1-3合上2-4打开,

由ZⅡ(或ZⅢ)

通过或门5键控发讯,称为POTT方式。当连接片2-4合上1-3打开,由Z1通过或3或5

键控发讯,称为(PUTT)方式。

PUTT方式:Z1动作,通过或2,或3,与门4无时限直接跳本端。通过或3,或5键控发讯。在跳闸的同时启动T1,在本端跳闸,Z1返回后,T1延时50 ms返回,即继续键控50 ms,保证对端能可靠跳闸。对端收到允许信号后,与ZⅡ,或ZⅢ启动与门1,经抗通道

干扰时间T1的1-8 ms跳闸。

POTT方式:由ZⅡ(或ZⅢ)键控发讯,收到允许信号后,与ZⅡ(或ZⅢ)启动与门

1,经或2、或3、与门4跳闸。

POTT只在区内故障Z1动作时,才键控加速对端ZⅡ,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应当特别指出,以往的成套距离保护,附加适当的逻辑就构成纵联保护,在微机保护中,由单独的CPU

构成独立完整的纵联保护。

2.3 闭锁式,允许式比较见表1

线路纵联保护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2009.06 钟应贵 1、纵联保护的构成 图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结构框图 2、两端功率方向的故障特征 当线路发生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时输电线路两端功率方向特征也有很大区别,发生区内故障时两端功率方向为由母线流向线路,两端功率方向相同,同为正方向。发生区外故障时,远故障点端功率由母线流向线路,功率方向为正,近故障点端功率由线路流向母线,功率方向为负两端功率方向相反。 图2双端电源线路区内、区外故障功率方向

3、纵联保护分类 1)按信息通道不同分 a、导引线纵联保护 b、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 c、微波纵联保护 d、光纤纵联保护 2)按保护动作原理分 (1)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两侧保护装置将本侧的功率方向、测量阻抗是否在规定的方向、区段内的判别结果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装置根据两侧的判别结果,区分 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这类保护在通道中传送的是逻辑信号,而不是电气量 本身。按照保护判别方向所用的原理可将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分为方向纵联保护 和距离纵联保护。 (2)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这类保护在通道中传送的是电气量,如电流的波形或代表电流相位的信号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根据对两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比较的结果区 分市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这类故障在每侧都直接比较两侧的电气量。 4、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构成 图3载波通信示意图 1—阻波器2—耦合电容器3—连接滤波器4—电缆 5—载波收发信机6—接地刀闸 阻波器:阻挡载波电波(高频电波)控制在本线路内,工频电流畅通。 耦合电容器:阻挡工频电流,允许高频电流通过。 连接滤波器:通过所需频带电波,隔离高压电,提高收发信机安全性。 载波收发信机:由继电保护控制发出预定频率的高频信号。通常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保护动作后发出信号。也有采用长期发信,故障时保护动作后停信,或改变信号频率的工作方式。 接地刀闸:当检修连接滤波器时,接通接地刀闸,使耦合电容下端可靠接地。 5、载波通道的工作方式

纵联保护原理

纵联保护原理 线路的纵联保护是指反应线路两侧电量的保护,它可以实现全线路速动。而普通的反应线路一侧电量的保护不能做到全线速动。纵联差动是直接将对侧电流的相位信息传送到本侧,本侧的电流相位信息也传送到对侧,每侧保护对两侧电流相位就行比较,从而判断出区内外故障。是属于直接比较两侧电量对纵联保护。目前电力系统中运行对这类保护有:高频相差保护、导引线差动保护、光纤纵差保护、微波电流分相差动保护。纵联方向保护:反应线路故障的测量元件为各种不同原理的方向元件,属于间接比较两侧电量的纵联保护。包括高频距离保护、高频负序方向保护、高频零序方向保护、高频突变量方向保护。 先了解一下纵联差动保护: 为实现线路全长范围内故障无时限切除所以必须采用纵联保护原理作为输电线保护。 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习惯简称纵差保护)就是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

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的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回路. 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比较被保护线路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原理构成的。 高频保护的工作原理: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路本身构成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总保护装置。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方向高频保护和相差高频保护。 光纤保护也是高频保护的一总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高频的通道不一样一个事利用输电线路的载波构成通道一个是利用光纤的高频电缆构成光纤通道。光纤通信广泛采用PCM调制方式。这总保护发展很快现在一般的变电站全是光纤的了经济又安全。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第四节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一、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 纵联差动保护是反应被保护变压器各端流入和流出电流的相量差。对双绕组变压器实现纵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如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纵联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应使得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两个二次电流相等,差回路电流为零。在保护范围内故障时,流入差回路的电流为短路点的短路电流的二次值,保护动作。应使 或 结论: 适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纵联差动保护有较高的灵敏度。 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在稳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及减小不平衡电流的措施 在正常运行及保护范围外部短路稳态情况下流入纵联差动保护差回路中的电流叫稳态不平衡电流I bp。 1.由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由于变压器常常采用Y,dll的接线方式, 因此, 其两侧电流的相位差30o。此时,如果两侧的电流互感器仍采用通常的接线方式,则二次电流由于相位不同,会有一个差电流流入继电器。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解决办法:通常都是将变压器星形侧的三个电流互感器接成三角形,而将变压器三角形侧的三个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形。 2.由两侧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引起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有电流误差△I,在正常运行及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流入差回路中的电流不为零,为什么? 为什么在正常运行时,不平衡电流也很小? 为什么当外部故障时,不平衡电流增大? 原因: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和其励磁电流的大小、二次负载的大小及励磁阻抗有关,而励磁阻抗又与铁芯特性和饱和程度有关。 当被保护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变比不同,二次负载阻抗及短路电流倍数不同时都会使电流互感器励磁电流的差值增大。 减少这种不平衡电流影响的措施: (1)在选择互感器时,应选带有气隙的D级铁芯互感器,使之在短路时也不饱和。 (2)选大变比的电流互感器,可以降低短路电流倍数。 (3)在考虑二次回路的负载时,通常都以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为依据,进行导线截面校验,不平衡电流会更小。最大可能值为: 3.由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两侧的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是不是一定满足 或的关系? 原因:很难满足上述关系。 减少这种不平衡电流影响的措施: 利用平衡线圈W ph来消除此差电流的影响。 假设在区外故障时,如下图所示,则差动线圈中将流过电流(),由它所产生的磁势为W cd()。为了消除这个差动电流的影响,通常都是将平衡线圈W ph接入二次电流较小的一侧,应使 W cd()=W ph 4.带负荷调变压器的分接头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思考:在电力系统中为什么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会产生不平衡电流?

纵联保护原理

纵联保护原理?我们先来瞧一下反映一侧电气量变化得保护有什么不足? 对于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得M侧保护来说,它无法区分就是本侧线路末端故障还就是下级线路始端故障。所以在保护整定上要将它瞬时段得保护范围限制在全线得70%~80%左右,也即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得保护不能瞬时切除本线路全长内得故障。 因此,引入了纵联保护,纵联保护就是综合反映线路两侧电气量变化得保护,对本线路全长范围内得故障均能瞬时切除。 为了使保护能够做到全线速动,有效得办法就是让线路两端得保护都能够测量到对端保护得动作信号,再与本侧带方向得保护动作信号比较、判定,以确定就是否为区内故障,若为区内故障,则瞬时跳闸。这样无论在线路得任何一处发生故障,线路两侧得保护都能瞬时动作跳闸。快速性、选择性都得到了保证。?在构成保护上,就是将对侧对故障得判断量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经过综合判断,来决定保护就是否应该动作。有将对侧电气量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微波通道或光纤传送到本侧进行直接计算(如纵联差动保护),有将对侧对故障就是否在本线路正方向得判断量通过高频(载波、微波)通道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进行综合判别(如纵联方向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等等) 一、实现纵联保护得方式: 1、闭锁式:也就就是说收不到高频信号就是保护动作与跳闸得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超范围即两侧保护得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用收发同频,即单频制。 ? 2、允许式:也就就是说收到高频信号就是保护动作与跳闸得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欠范围即两侧保护得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过本线路全长得50%以上,但没有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

手机锂电池保护板相关知识1【最新】

保护板初步知识 1、保护板的由来 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 . 2、主要保护能能 过充电保护功能过放电保护功能 过电流保护电流包括过流1 过流2 短路保护 3、保护板的组成和元件: 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开关MOS、储存电容、识别电阻及辅助器件NTC/PTC等组成。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导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控制MOS开关断开,保护电芯的安全。 PTC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与NTC在应用上有不同的地方是:PTC在电路中可以做过电流保护,NTC主要是开关浪涌电流的抑制.他们也有共同的作用就是温度感测和侦测试 4、原理图及元件介绍 IC 它由精确的比较器来获得保护可靠的保护参数,主要参数: -过充电压 -过充恢复电压 -过放电压 -过放恢复电压 -过流检测电压 -短路保护电压 -耗电 MOSFET 串在主充放电回路中,担当高速开关,执行保护动作。我司所用的都是串在B- P-间。MOSFET包含三个电极:漏极(D)源极(S)栅极(G);当G极为高电平时,D 极与S极导通,当G极为低电平时,D极与S极断开。主要参数: -内阻 -耐电流 -耐电压 -内部是否连通 -封装 FUSE PTC :二次保护器件。 原理图:

正极:B+ FUSE P+ 负极:B- MOS(2、3)脚 MOS(1)脚接 MOS(8)脚 MOS(5、6)脚夫 P- 5、功能介绍: 通常状态:当电芯电压在2。5V---4。2V之间,IC的充电控制脚(第1脚)和放电管控制脚(第3脚)同时处于高电平,充电MOS、放电MOS同时打开,B-与P-连通,保护板有输出电压,能正常允放电. -过放状态:当电池接上手机等负载后,电芯电压渐渐降低,同时IC同部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降到IC的过放保护电压时,IC放电控制脚(第1脚)输出电压为0V,即低电平,放电MOS关闭,无输出电压。 - 过充状态:当电池通过充电器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电压越来越高,当电芯电压升高到过充保护电压时,IC将认为电芯处于过充电电压状态,IC的充电控制脚(第3脚)输出为低电平,即0V;此时充电MOS管关闭,B-与P-处于断开状态,充电回路切断,充电停止。保护板处于过充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P+ P-之间接上负载后,因此时虽然充电管处于关闭状态,但其内部的二极管的正方向与放电回路的方向相同,故放电回路可以放电,当电芯电压被放低至过充电恢复电压以下时,充电管又导通,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正常的充放电。 -过流及短路保护:当电池的负载电流超过IC的过流保护值时,IC的放电控制脚(第1脚)输出低电平,MOS管关闭。 3、 常见的问题点: -内阻大:决定电池内阻的器件有 PCB的线阻,MOS管的导通内阻, FUSE的内阻,电芯内阻及镍片的电阻。 解决方法:首先判断电芯内阻(一般要求小于60mΩ)是否超过标准,其次是测试保护板内阻(一般要求小于60mΩ)、FUSE内阻(一般要求小于15mΩ),最后检查镍片及接触电阻(一般要求小于15mΩ) -无电压无内阻(不能充放电等):无电压无内阻通常是充电MOSFET关闭或放电MOSFET关闭或充放电MOS同时关闭,导致MOS管关闭的原因有 IC 不能正常工作或MOS管自身损坏或MOS连锡,虚焊。解决方法:先检查IC第5脚电压电否正常(电压与电芯电压相同),第6脚与B-是否连好,电芯电压是否正常,R1电阻是阻值是否正确,R1是否虚焊。其次检查IC的充电控制脚(3脚)和放电控制脚(5脚)电压是否正确(在通常的状态,IC的1、3脚都是高电平,等于电芯电压)。再次检查MOS是否短路,虚焊。 无ID(热敏):ID电阻一端连接保护板的P-端子,一端连接保接保护板的ID端子,若有此类问题时,可首先确认线路是否导通,其次可确认电阻本身是否不良或是否连锡。 短路保护、过流保护不良:可先检查R2是否虚焊,IC的过流检测端子(IC的第2脚)是否虚焊,若无以上两种不良,那么应是IC本身损坏。

纵联差动保护原理

一、发电机相间短路的纵联差动保护 将发电机两侧变比和型号相同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图示极性端纵向连接起来,差动继电器KD接于其差回路中,当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I1与I2反向流入,KD的电流 为1 1 TA I n -2 2 TA I n = 1 I'- 2 I'≈0 ,故KD不会动作。当在保护 区内K2点故障时,I1与I2 同向流入,KD的电流为: 1 1 TA I n +2 2 TA I n = 1 I'+ 2 I'=2k TA I n 当2k TA I n 大于KD的整定值时,即 1 I'-(3) max max / unb st unp i k TA I K K f I n =≠ 0 ,KD动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进行的,实际上两侧的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励磁特性、饱和特性)不可能完全一致,误差也不一样,即nTA1≠nTA2,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2k TA I n ≥I set ,总有一定量值的电流流入KD, 此电流称为不平衡电流,用Iunb表示。通常,在发电机正常运行时,此电流很小,当外部故障时,由于短路电流的作用,TA的误差增大,再加上短路电流中非周期分量的影响,Iunb增大,一般外部短路电流越大,Iunb就可能越大,其最大值可达: .min .min.min () brk brk op ork brk op I I I K I I I > ≥≤+ 式中:Kst——同型系数,取0.5; Kunp——非周期性分量影响系数,取为1~1.5; fi ——TA的最大数值误差,取0.1。 为使KD在发电机正常运行及外部故障时不发生误动作,KD的动作值必须大于最大平衡电流Iunb.max,即Iop=KrelIunb.max (Krel为可靠系数,取1.3)。Iunb.max越大,动作值Iop就越大,这样就会使保护在发电机内部故障的灵敏度降低。此时,若出现较轻微的内部故障,或内部经比较大的过渡电阻Rg

纵联保护分类

1 纵联保护分类 仅反应线路一侧的电气量不可能区分本线末端和对侧母线(或相邻线始端)故障,只有反应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才可能区分上述2点故障,为了达到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全线故障的目的。需要将线路一侧电气量的信息传输到另一侧去,也就是说在线路两侧之间发生纵向的联系。这种保护称为输电线的纵联保护。 1.1 按使用通道分类 为了交换信息,需要利用通道。纵联保护按照所利用通道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4种(通常纵联保护也按此命名):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载波保护)、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1.2 各种传送信息通道的特点 1.2.1 导引线通道。这种通道需要铺设电缆,其投资随线路长度而增加。当线路较长(超过10 km以上)时就不经济了。导引线越长,安全性越低。导引线中传输的是电信号。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了雷击外,在接地故障时地中电流会引起地电位升高,也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保护装置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也会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所以导引线的电缆必须有足够的绝缘水平(例如15 kV的绝缘水平),从而使投资增大。导引线直接传输交流电量,故导引线保护广泛采用差动保护原理,但导引线的参数(电阻和分布电容)直接影响保护性能,从而在技术上也限制了导线保护用于较长的线路。 1.2.2 电力线载波通道。这种通道在保护中应用最广。载波通道由高压输电线及其加工和连接设备(阻波器、结合电容器及高频收发信机)等组成。高压输电线机械强度大,十分安全可靠。但正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通道可能遭到破坏(高频信号衰减增大),为此需考虑在此情况下高频信号是否能有效传输的问题。当载波通道采用“相-地”制,在线路中点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衰减与正常时基本相同,但在线路两端故障时衰减显著增大。当载波通道采用“相-相”制,在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高频信号能够传输,但在三相短路时仍然不能。为此载波保护在利用高频信号时应使保护在本线路故障信号中断的情况下仍 能正确动作。 1.2.3 微波通道。微波通道与输电线没有直接的联系,输电线发生故障时不会对微波通信系统产生任何影响,因而利用微波保护的方式不受限制。微波通信是一种多路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通道,彻底解决了通道拥挤的问题。微波通信具有很宽的频带,线路故障时信号不会中断,可以传送交流电的波形。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大信息传输量,提高抗干扰能力,也更适合于数字保护。微波通信是理想的通信系统,但是保护专用微波通信设备是不经济的,应当与远动等在设计时兼顾起来。同时还要考虑信号 衰耗的问题。 1.2.4 光纤通道。光纤通道与微波通道有相同的优点。光纤通信也广泛采用(PCM)调制方式。当被保护线路很短时,通过光缆直接将光信号送到对侧,在每半套保护装置中都

锂电池保护板的基础知识普及

第一章保护板的构成和主要作用 一、保护板的构成 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C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即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电阻、电容及辅助器件NTC、ID存储器等。其中 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沟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数十毫秒)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NTC 是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的缩写,意即负温度系数,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其阻值降低,使用电设备或充电设备及时反应、控制内部中断而停止充放电。ID 存储器常为单线接 口存储器,ID是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身份识别的意思,存储电池种类、生产日期等信息。可起到产品的可追溯和应用的限制。

二、保护板的主要作用 一般要求在-25℃~85℃时Control(IC)检测控制电芯电压与充放电回路的工作电流、电压,在一切正常情况下C-MOS开关管导通,使电芯与保护电路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当电芯 电压或回路中的工作电流超过控制IC中比较电路预设值时,在15~30ms内(不同控制IC 与C-MOS有不同的响应时间),将CMOS关断,即关闭电芯放电或充电回路,以保证使用 者与电芯的安全。 第二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图: 如图中,IC由电芯供电,电压在2v-5v均能保证可靠工作。 1、过充保护及过充保护恢复 当电池被充电使电压超过设定值VC(4.25-4.35V,具体过充保护电压取决于IC)后,VD1 翻转使Cout变为低电平,T1截止,充电停止.当电池电压回落至VCR(3.8-4.1V,具体过充保护恢复电压取决于IC)时,Cout变为高电平,T1导通充电继续, VCR必须小于VC一个定值,以防止频繁跳变。 2、过放保护及过放保护恢复 当电池电压因放电而降低至设定值VD(2.3-2.5V,具体过充保护电压取决于IC)时, VD2翻转,以短时间延时后,使Dout变为低电平,T2截止,放电停止,当电池被置于充电时,内部或门被翻转而使T2再次导通为下次放电作好准备。 3、过流、短路保护 当电路充放回路电流超过设定值或被短路时,短路检测电路动作,使MOS管关断,电流截止。

电动机纵联差动保护

电动机纵联差动保护 一、比率制动差动保护 (1)电动机二次额定电流 1 n TA I n =? (2)差动保护最小动作电流 I s =K rel (·K cc ·K er +Δm )I n ap K K rel ——可靠系数,取K rel =2 ap K ——外部短路切除引起电流互感器误差增大的系数(非周期分量系数)=2 ap K K cc ——同型系数,电流互感器同型号时取K cc =0.5,不同型号时K cc =1 K er ——电流互感器综合误差取K er =0.1 Δm ——通道调整误差,取Δm =0.01~0.02 I s =2 (2×0.5×0.1+0.02)I n =0.24 I n 一般情况下,取I s =(0.25~0.35)I n ,当不平衡电流较大时,I s =0.4I n (3)确定拐点电流I t 有些装置中拐点电流是固定的,如I t = I n ;当拐点电流不固定时可取I t = (0.5~0.8)I n (4)确定制动特性斜率s 按躲过电动机最大起动电流下差动回路的不平衡电流整定 最大起动电流I st ·max 下的不平衡电流I umb ·max 为 I umb ·max =(·K cc ·K er +Δm ) I st ·max ap K =2,K cc =0.5,K er =0.1,Δm=0.02,I st ·max =K st I n (取I st =10) ap K I umb ·max =(2×0.5×0.1+0.02)10I n =1.2I n 比率制动特性斜率为 t n st s umb rel I I K I I K s ??= ?max K rel =2,当I s =0.3 I n ,I t =0.8 I n ,K st =7 2 1.20.30.3470.8n n n n I I s I I ×?==? 一般取s =0.3~0.5 (5)灵敏系数计算 电动机机端最小两相短路电流为 (2)1 2K L I x x = ?′+ x ′- 电动机供电系统处最小运行方式时折算到S B 基准容量的系统阻抗标幺值 U B - 电动机供电电压级的平均额定电压U B =6.3(10.5)kV X L - 电动机供电电缆折算到S B 基准容量的阻抗标幺值 制动电流(2)res TA 2K I I n =相应的动作电流为

锂电池保护板基础知识

锂电池保护板的基础知识普及 第一章保护板的构成和主要作用一、保护板的构成 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 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 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 PT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 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即时控制电流回路 的通断;PTC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电阻、电容及辅助器 件NTC、ID存储器等。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 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沟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 定值时,它立刻(数十毫秒)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即负温度 系数,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其阻值降低,使用电设备或充电设备及 时反应、控制内部中断而停止充放电。ID 存储器常为单线接口存 储器,ID是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身份识别的意思,存储电池 种类、生产日期等信息。可起到产品的可追溯和应用的限制。

二、保护板的主要作用 一般要求在-25℃~85℃时Control(IC)检测控制电芯电压与充放电回路的工作电流、电压,在一切正常情况下C-MOS开关管导通,使电芯与保护电路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中的工作电流超过控制IC中比较电路预设值时,在15~30ms 内(不同控制IC与C-MOS有不同的响应时间),将CMOS关断,即关闭电芯放电或充电回路,以保证使用者与电芯的安全。 第二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图:

纵联差动保护

6.2 纵联差动保护 6.2.1 基本原理 6.2.1.1 定义 差动保护是一种依据被保护电气设备进出线两端电流差值的变化构成的对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一般分为纵联差动保护和横联差动保护。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属纵联差动保护,横联差动保护则常用于变电所母线等设备的保护。 6.2.1.2 基本原理 变压器纵差保护是按照循环电流原理构成的 变压器纵差保护的原理要求变压器在正常运行和纵差保护区(纵差保护区为电流互感器TA 1、TA 2之间的范围)外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中的电流为零,即2?'I -2? ''I =0,保证纵差保护不动作。但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因此,为了保证纵差保护的正确工作,就须适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两个电流相等。 (a) 双绕组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分布 (b) 三绕组变压器内部故障时的电流分布 (图6.4 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接线图) 在图6.4(a )双绕组变压器中,变压器两侧电流1?'I 、1?''I 同相位,所以电流互感器TA 1、TA 2二次的电流2?'I 、2?''I 同相位,则2?'I -2?''I =0的条件是2?'I =2? ''I ,即 2?'I =2?''I = 11i n I ?'=21i n I ? '' (6.1) 即 12i i n n =1 1?? '''I I =T K (6.2) 式中,1i n 、2i n ——分别为TA 1、TA 2的变比; T K ——变压器的变比。 若上述条件满足,则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或纵差保护区外故障(以下简称“区外故障”或“区内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 K I ?=2?'I -2? ''I =0 (6.3) 当区内故障时,2?''I 反向流出,则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变压器差动保护 一:这里讲的是差动保护的一种,即变压器比例制动式完全纵差保护(以下简称差动); 二:差动保护的定义 由于在各种参考书中没有找到差动保护的具体定义,这里只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给差动保护下一个定义:当区内发生某些短路性故障的时候,在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回路中将产生大小相同,相位不同的短路电流,当这些短路电流的向量和即差流达到一定值时,跳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的保护,就是变压器差动保护 三:下面我以两圈变变压器为例,针对以上所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定义,对差动保护进行阐述: 1、图一所示:为一两圈变变压器,降压变,具体参数如下:主变高压侧电压U高=110KV,主变低压侧电压U低=10KV,变压器容量Sn=240000KV A, 高压侧CT变比1000/5,低压侧的CT变比是1500/5.计算平衡系数。 I1’:流过变压器高压侧的一次电流;

I”:流过变压器低压侧的一次电流; I2’:流过变压器高压侧所装设电流互感器即CT1的二次电流; I2”:流过变压器低压侧所装设电流互感器即CT1的二次电流; nh:高压侧电流互感器CT1变比; nl:低压侧电流互感器CT2变比; nB:变压器的变比; 各参数之间的关系:I1’/ I2’= nh I”/ I2”= nl I2’= I2”I1’/ I”= nh/ nl=1/ nB 2、区内:CT1到CT2的范围之内; 3、反映故障类型:高压侧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以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 四:差动的特性 1、比率制动:如图二所示,为差动保护比率特性的曲线图: 下面我们就以上图讲一下差动保护的比率特性: o:图二的坐标原点; f:差动保护的最小制动电流; d:差动保护的最小动作电流; p:比率制动斜线上的任一点; e:p点的纵坐标; b:p点的横坐标; 动作区:在of范围内,由于电流小于最小制动电流,因此在此范围内,只要电流大于最小动作电流Iopo,差动保护动作;当电流大于f点时, 由于电流大于最小制动电流,此时保护开始进行比率制动运算,曲 线抬高,此时只有当电流在比率制动曲线以上时保护动作;因此, 图中阴影部分,即差动保护的动作区; 制动区:当电流在落在曲线以下而大于最小动作电流的时候,由于受比率制动系数的制约,保护部动作,这个区域就是差动保护的制动区; 比率制动系数K:实际上比率制动系数,就是图二中斜线的斜率,因此我们

纵联保护方式比较分析

纵联保护方式比较分析 摘 要 对纵联保护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纵联保护的原理、技术特点和工作方式,并比较了各类纵联保护的优缺点。 关键词 纵联保护分类 工作方式 1 纵联保护分类 仅反应线路一侧的电气量不可能区分本线末端和对侧母线(或相邻线始端)故障,只有反应线路两侧的电气量才可能区分上述2点故障,为了达到有选择性地快速切除全线故障的目的。需要将线路一侧电气量的信息传输到另一侧去,也就是说在线路两侧之间发生纵向的联系。这种保护称为输电线的纵联保护。 1.1 按使用通道分类 为了交换信息,需要利用通道。纵联保护按照所利用通道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4种(通常纵联保护也按此命名):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载波保护)、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1.2 各种传送信息通道的特点 1.2.1 导引线通道。这种通道需要铺设电缆,其投资随线路长度而增加。当线路较长(超过10 km以上)时就不经济了。导引线越长,安全性越低。导引线中传输的是电信号。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除了雷击外,在接地故障时地中电流会引起地电位升高,也会产生感应电压,对保护装置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也会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所以导引线的电缆必须有足够的绝缘水平(例如15 kV的绝缘水平),从而使投资增大。导引线直接传输交流电量,故导引线保护广泛采用差动保护原理,但导引线的参数(电阻和分布电容)直接影响保护性能,从而在技术上也限制了导线保护用于较长的线路。 1.2.2 电力线载波通道。这种通道在保护中应用最广。载波通道由高压输电线及其加工和连接设备(阻波器、结合电容器及高频收发信机)等组成。高压输电线机械强度大,十分安全可靠。但正是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通道可能遭到破坏(高频信号衰减增大),为此需考虑在此情况下高频信号是否能有效传输的问题。当载波通道采用“相-地”制,在线路中点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衰减与正常时基本相同,但在线路两端故障时衰减显著增大。当载波通道采用“相-相”制,在单相短路接地故障时高频信号能够传输,但在三相短路时仍然不能。为此载波保护在利用高频信号时应使保护在本线路故障信号中断的情况下仍能正确动作。 1.2.3 微波通道。微波通道与输电线没有直接的联系,输电线发生故障时不会对微波通信系

锂电池保护板基础知识

锂电池保护板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锂电池保护板的基础知识普及 第一章保护板的构成和主要作用一、保护板的构成 锂电池(可充型)之所以需要保护,是由它本身特性决定的。由于锂电池本身的材料决定了它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锂电组件总会跟着一块精致的保护板和一片电流保险器出现。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即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电阻、电容及辅助器件NTC、ID存储器等。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沟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数十毫秒)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即负温度系数,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其阻值降低,使用电设备或充电设备及时反应、控制内部中断而停止充放电。ID 存储器常为单线接口存储器,ID是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身份识别的意思,存储电池种类、生产日期等信息。可起到产品的可追溯和应用的限制。

二、保护板的主要作用 一般要求在-25℃~85℃时Control(IC)检测控制电芯电压与充放电回路的工作电流、电压,在一切正常情况下C-MOS开关管导通,使电芯与保护电路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中的工作电流超过控制IC中比较电路预设值时,在15~30ms内(不同控制IC与C-MOS有不同的响应时间),将CMOS关断,即关闭电芯放电或充电回路,以保证使用者与电芯的安全。 第二章保护板的工作原理 保护板的工作原理图:

纵联保护原理

纵联保护原理 我们先来看一下反映一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有什么不足? 对于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的M侧保护来说,它无法区分是本侧线路末端故障还是下级线路始端故障。所以在保护整定上要将它瞬时段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全线的70%~80%左右,也即反映单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不能瞬时切除本线路全长内的故障。 因此,引入了纵联保护,纵联保护是综合反映线路两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对本线路全长范围内的故障均能瞬时切除。 为了使保护能够做到全线速动,有效的办法是让线路两端的保护都能够测量到对端保护的动作信号,再与本侧带方向的保护动作信号比较、判定,以确定是否为区内故障,若为区内故障,则瞬时跳闸。这样无论在线路的任何一处发生故障,线路两侧的保护都能瞬时动作跳闸。快速性、选择性都得到了保证。 在构成保护上,是将对侧对故障的判断量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经过综合判断,来决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有将对侧电气量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微波通道或光纤传送到本侧进行直接计算(如纵联差动保护),有将对侧对故障是否在本线路正方向的判断量通过高频(载波、微波)通道传送到本侧,本侧保护进行综合判别(如纵联方向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等等) 一、实现纵联保护的方式: 1、闭锁式:也就是说收不到高频信号是保护动作和跳闸的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超范围即两侧保护的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用收发同频,即单频制。 2、允许式:也就是说收到高频信号是保护动作和跳闸的必要条件。一般应用于超范围式纵联保护(所谓欠范围即两侧保护的正方向保护范围均超过本线路全长的50%以上,但没有超出本线路全长);高频信号采用收发不同频率,即双频制。

纵联差动保护联调方法

采样 相关概念: ?定值中的“CT变比系数”: 将电流一次额定值大的一侧设定为1,小的一侧整定为本侧电流一次额定值与对侧电流一次额定值的比值。 如:本侧CT变比1250/5;对侧2500/1,则本侧CT变比系数整定为0、5,对侧整定为1。 步骤: 本侧CT变比:a/b,对侧CT变比c/d。 ?(1)本侧加电流I1,则对侧显示差流:I1*a*d/b/c。 ?(2)对侧加电流I2,则本侧显示差流:I2*c*b/d/a。 模拟空充 相关概念: ?没有CT断线时差动跳闸需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两侧差动保护均投入(控制字+软压板+硬压板) 2、没有通道异常 3、有差流 4、本侧保护启动 5、对侧差动信号,即给本侧发差动允许信号(a、b同时满足) a、有差流 b、对侧分位无流或对侧启动 步骤: ?①对侧分位,本侧合位。本侧加差流,则本侧跳,对侧不跳。 解释: 1、对侧分位无流+有差流->给本侧发允许信号 2、对侧不启动->对侧不跳 ?②本侧分位,对侧合位。对侧加差流,则对侧跳,本侧不跳。 模拟弱馈 相关概念: ?保护启动方式: 1、电流变化量启动 2、零序过流元件启动 3、位置不对应启动(针对偷跳) 4、弱馈启动(针对弱电源侧) 步骤: ?①两侧合位。对侧加一低于正常值电压34V(1、之所以加34V就是为了满足如下两 条:a、满足弱馈条件<65%额定,b、大于33V避开PT断线,2、其实PT断线并不影响弱馈启动,即只要加的电压满足<65%额定即可,也就就是说不加也行。),本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解释: 1、本侧启动+有差流->给对侧发允许信号

2、对侧弱馈+本侧允许信号->对侧启动(弱馈启动方式) 3、对侧启动+有差流->给本侧发允许信号 ?②两侧合位。本侧加一低于正常值电压34V,对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模拟远跳 步骤: 方法一: ?①本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的同时本侧加一启动量,则本侧 跳。(若点的就是TJR继电器,则对侧也跳,但保护装置跳闸灯不亮。若点的就是保护装置的TJR开入,则对侧开关不跳。) ?②对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的同时对侧加一启动量,则对侧 跳。 (注:因TJR与启动量需要时间上的配合,较难把握,可采用如下简便方法。) 方法二: ?①本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本侧跳。 ?②对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对侧跳。 简化整组联调实用版步骤: 一、前提: 1、“通道异常”灯熄灭,两侧主保护投入(控制字+软压板+硬压板)。 2、给两套主保护并上电压、串上电流。 二、采样 本侧CT变比:a/b,对侧CT变比c/d。 (1)本侧加电流I1,则对侧显示差流:I1*a*d/b/c。 (2)对侧加电流I2,则本侧显示差流:I2*c*b/d/a。 三、模拟空充 ①对侧分位,本侧合位。本侧加差流,则本侧跳,对侧不跳。 ②本侧分位,对侧合位。对侧加差流,则对侧跳,本侧不跳。 模拟弱馈 ①两侧合位。对侧加一小于65%额定电压,本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②两侧合位。本侧加一小于65%额定电压,对侧加差流,则两侧跳。 四、模拟远跳 方法一: ①本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的同时本侧加一启动量,则本侧跳。 ②②对侧投入“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的同时对侧加一启动量,则对侧跳。方法二(较简单): ①本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本侧合位,对侧点TJR,本侧跳。 ②对侧退出“远跳经本侧控制”,对侧合位,本侧点TJR,对侧跳。 ③两侧恢复“远跳经本侧控制”。

线路纵联保护

输电线纵联保护 §4-1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一、基本原理: 1.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 ∵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原因:(1)电气距离接近相等。(2)继电器本身测量误差。 (3)线路参数不准确。 (4)LH、YH有误差。 (5)短路类型不同。(6)运行方式变化等。 2. 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 (1)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P129 第二自然段)。 (2)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 用导引线传送电流(大小或方向),根据电流在导引线中的流动情况, 可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两种。(P131 图4-2)自学。 (注意图中隔离变压器GB的极性) 例:环流法构成了导引线纵联保护: 线路两侧装有相同变比的LH 正常或区外短路:Im1=-In1 ∴Im2=-In2 I J=Im2+In2=0 J不动 区内短路:I J=Im2+In2=(Im1+ In1)/n LH = I d/ n LH > I d z ( 同时跳两侧DL)←J动作 可见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是两侧LH之间,理论上具有绝对选择性可实现全线速动。但它只适用于< 5~7公里的短线路。若用于长线路技术上有困难且经济上不合理。 (P136 标题2) 它在发电机、变压器、母线保护中应用得更广泛(后述) 3. 纵联保护信号传输方式: (1)辅助导引线(2)电力线载波:高频保护(3)微波:微波保护(4)光纤:光纤保护 1

2 §4-2 输电线的高频保护 一、 高频保护概述: 高频保护的定义:(P136) 分类:按照工作原理分两大类,方向高频保护和相差高频保护。 方向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方向。 相差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电流相位。 二、 高频通道的构成: 有“相-相”和“相-地”两种连接方式 ∨ “我国广泛运用” 构成示意图P137 图4-7 1. 阻波器:L 、C 并联谐振回路,谐振于载波频率。 对载波电流:Z>1000Ω——————限制在本线路。 对工频电流:Z<0.04Ω——————畅流无阻。 2.结合电容器 带通滤波器 ①通高频、阻工频 3.连接滤波器 ②阻抗匹配 4.高频电缆:将位于主控制室的高频收、发信机与户外变电站的带通滤波器连接起来。 5.高频收、发信机 三、 高频通道工作方式及高频信号的应用: 无高频电流是信号 1. 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 两种: 长期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始终收发信(经常有高频电流) 故障时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收发信机不工作。当系统故障时,发信机由启动元件启动通 道中才有高频电流(经常无高频电流) 另:改变频率也是一种信号。 2.高频信号的分类及应用 有高频电流是信号 按高频信号的应用分三类:跳闸信号、允许信号、闭锁信号 (1) 跳闸信号 (2) 允许信号 “与”门: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必要条件 (3) 闭锁信号: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主变差动保护 一、主变差动保护简介 主变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能反映变压器内部相间短路故障、高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及匝间层间短路故障,差动保护是输入的两端CT电流矢量差,当两端CT电流矢量差达到设定的动作值时启动动作元件。 差动保护是保护两端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故障(即保护范围在输入的两端CT之间的设备上),正常情况流进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在保护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位相同,两者刚好抵消,差动电流等于零;故障时两端电流向故障点流,在保护内电流叠加,差动电流大于零。驱动保护出口继电器动作,跳开两侧的断路器,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二、纵联差动保护原理 (一)、纵联差动保护的构成 纵联差动保护是按比较被保护元件(1号主变)始端和末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的原理而工作的。为了实现这种比较,在被保护元件的两侧各设置一组电流互感器TA1、TA2,其二次侧按环流法接线,即若两端的电流互感器的正极性端子均置于靠近母线一侧,则将他们二次的同极性端子相连,再将差动继电器的线圈并入,构成差动保护。其中差动继电器线圈回路称为差动回路,而两侧的回路称为差动保护的两个臂。 (二)、纵联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 ∑?I;式中∑?I表示变压器各侧电流的向量和,其物理意义是:变 压器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若忽略励磁电流损耗及其他损耗,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等于流出变压器的电流。因此,纵差保护不应动作。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若忽略负荷电流不计,则只有流进变压器的电流而没有流出变压器的电流,其纵差保护动作,切除变压器。见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接线。

(1)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和的方向如图1.5.5(a)所示,则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继电器不动作。 (2)区内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的电流和的方向如图1.5.5(b)所示,则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 此时为两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之和,电流很大,故继电器动作,跳开两侧的断路器。 由上分析可知,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就是两侧电流互感器所包围的全部区域,即被保护元件的全部,而在保护范围外故障时,保护不动作。因此,纵联差动保护不需要与相邻元件的保护在动作时间和动作值上进行配合,是全线快速保护,且具有不反应过负荷与系统震荡及灵敏度高等优点。 三、微机变压器纵差保护的主要元件介绍 主要元件有:1)比率差动保护元件,2)励磁涌流闭锁元件,3)TA饱和闭锁元件,4)TA断线闭锁(告警)元件,5)差动速断元件,6)过励磁闭锁元件 下面对各个元件的功能和原理作个简要的介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