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油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材料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材料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1、什么是强度失效、刚度失效和稳定性失效?

2、画出低碳钢拉伸时εσ-曲线的大致形状,并在图上标出相应地应力特征值。

3、实心圆轴1和空心圆轴2横截面面积相同,受相同的扭矩作用,若空心圆轴的内、外径之比α=0.6,求空心圆轴与实心圆轴最大切应力之比()()1max 2max ττ。

4、图示连续梁中,梁AB 与BC 用铰链联接,A 处为固定端约束,CD 为直杆。梁的抗弯刚度为EI ,杆CD 的抗拉(压)刚度为EA 。试写出积分法求梁变形时的边界条件和光滑连续条件。

5、影响压杆临界力大小的因素有 、 、 、 。

6、在图示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答案是 。

(A) (B) (C) (D)

7、关于压杆临界力的含义,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有( )。

A 、压杆横截面上应力达到比例极限时的压力值;

B 、压杆能维持稳定直线平衡形态时的最大压力值;

C 、压杆丧失稳定直线平衡形态时的最小压力值;

D 、压杆在弯曲平衡形态时的压力值;

E 、压杆由稳定平衡过渡到不稳定平衡时的压力值;

F 、压杆丧失承载能力时的最小压力值。

8、为保证机械和工程结构的正常工作,其中各构件一般应满足 、 和 三 方面的要求。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 r=2KN,F 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 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 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6.图所示结构,载荷P=50KkN,AB杆的直径d=40mm,长度l=1000mm,两端铰支。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2.0,[σ]=140MPa。试校核AB杆是否安全。 7.铸铁梁如图5,单位为mm,已知I z=10180cm4,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8.图所示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力F=700kN与力偶M=6kN·m的作用。已知M=200GPa,μ=0.3,[σ]=140MPa。试求:①作图示圆轴表面点的应力状态图。②求圆轴表面点图示方向的正应变。③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圆轴强度。 9.图所示结构中,q=20kN/m,柱的截面为圆形d=8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3.0,[σ]=140MPa。试校核柱BC是否安全。

中国石油大学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2

A卷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材料力学》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工程力学系 考试日期 2011.6.1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 10分) 1. 图中所示三角形微单元体,已知两个直角截面上的切应力为0τ,则斜边截面上的正应 力σ和切应力τ分别为 。 A 、00,στττ==; B 、0,0σττ==; C 、00,στττ=-=; D 、0,0σττ=-=。 2. 构件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材料为低碳钢, 许用应力为[]σ,正确的强度条件是 。 A 、[]σσ≤; B 、[]στσ+≤; C 、[],[][]/2σσττσ≤≤=; D []σ≤。 3. 受扭圆轴,当横截面上的扭矩不变而直径减小一半时,该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 力原来的最大切应力是 d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4. 两根材料相同、抗弯刚度相同的悬臂梁I 、II 如图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I 梁和II 梁的最大挠度相同 B.II 梁的最大挠度是I 梁的2倍 C.II 梁的最大挠度是I 梁的4倍 D.II 梁的最大挠度是I 梁的1/2倍 P 题1-4 图 5. 现有两种压杆,一为中长杆,另一为细长杆。在计算压杆临界载荷时,如中长杆误用细 长杆公式,而细长杆误用中长杆公式,其后果是 D 。 A 、两杆都安全; B 、两杆都不安全; C 、中长杆不安全,细长杆安全; D 、中长杆安全,细长杆不安全。 二、填空(每题4分,共20分) 1. 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挠曲线方程时,需分 3 段进行积分。 位移边界条件是: ; 光滑连续条件是: 。 45 45 题 1-1 图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正文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 院系电子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XXXXXXX班 学生姓名XX 学生学号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2013年3月1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高频电子线路 题目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姓名XX 学号XXXXXXXXX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主要内容 利用所学的高频电路知识,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通过在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及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小功率调频发射机,主要技术指标为: (1) 载波中心频率 06.5MHz f=; (2) 发射功率100mW A P>; (3) 负载电阻75 L R=Ω; (4) 调制灵敏度25kHz/V f S≥; 3、主要参考资料 [1] 阳昌汉. 高频电子线路.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肃文,陆兆雄. 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2月25日-3月1 日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3 年 2 月22 日

一、电路基本原理 1. 总设计方框图 与调幅电路相比,调频系统由于高频振荡输出振幅不变,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效率.所以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遥控测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组成方框图 2.电路基本框图 图2 电路的基本框图 实际功率激励输入功率为1.56mW 拟定整机方框图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单元电路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少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 由于本题要求的发射功率Po 不大,工作中心频率f0也不高,因此晶体管的参量影响及电路的分布参数的影响不会很大,整机电路可以设计得简单些,设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 (1)LC 调频振荡器:产生频率f0=6MHz 的高频振荡信号,变容二极管线性调频,最大频偏,整个发射机的频率稳定度由该级决定。 (2)缓冲隔离级:将振荡级与功放级隔离,以减小功放级对振荡级的影响。因为功放级输出信号较大,当其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如谐振阻抗变化),会影响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使波形产生失真或减小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整机设计时,为减小级间相互影响,通常在中间插入缓冲隔离级。缓冲隔离级电路常采用射极跟随器电路。 (3)功率激励级:为末级功放提供激励功率。如果发射功率不大,且振荡级的 LC 调频振荡器缓冲隔离器 功率激励 末级功放 调制信号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调频信号 载波信号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习题集

材料力学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强度是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 3、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应变相同。(×) 4、稳定性是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5、对于拉伸曲线上没有屈服平台的合金塑性材料,工程上规定2.0σ作为名义屈服极限,此时相对应的应变为2.0%=ε。(×) 6、工程上将延伸率δ≥10%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7、任何温度改变都会在结构中引起应变与应力。(×) 8、理论应力集中因数只与构件外形有关。(√ ) 9、任何情况下材料的弹性模量E都等于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10、求解超静定问题,需要综合考察结构的平衡、变形协调和物理三个方面。(√ ) 11、未知力个数多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则仅由平衡方程无法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 ) 12、矩形截面杆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凸角处切应力为零。(√ ) 13、由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相互垂直平面上的切应力总是大小相等。(×) 14、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maxτ出现在中性轴各点。(√ ) 15、两梁的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若它们的挠曲线相同,则受力相同。(√ ) 16、材料、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两根梁,当载荷相同,其变形和位移也相同。(×) 17、主应力是过一点处不同方向截面上正应力的极值。(√ ) 18、第四强度理论用于塑性材料的强度计算。(×) 19、第一强度理论只用于脆性材料的强度计算。(×) 20、有效应力集中因数只与构件外形有关。(×)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 )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 该截面左段; (B) 该截面右段; (C) 该截面左段或右段; (D) 整个杆。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模拟电路期末试卷及复习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模拟电路期末试卷及复习题 篇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模拟电子技术》2015年秋季在线作业(一)及答案《模拟电子技术》2015年秋季在线作业(一)篇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等数学习题集(期末题库) 习题一一、填空题1.设f(x)?ln(1?x)? ?5x? 23?x,则此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2. 极限lim?3xx?0x?2x?.________________. 3. 设f(x)=arcsinx,?(x)=lnx,则?[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1?a??x?1?cos4. 设f(x)??x?1 ?0?x?1x?1,,在x?1处连续, 则a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5 当x?x0时,f(x)是比g(x)高阶的无穷小,则当x?x0时, 无穷小f(x)+g(x) 与无穷小g(x)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6. lima2x?1 x?04x?_______________.?a?0,a?1?. 7. f(x)=arcsin(2x-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 8. f?x?? 9. limlnxsin?xarcsinx x的一个可去间断点x?______________.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 2x?010. f(x)?arctan?x?3?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 11. 若当x?x0时,??x?,??x?是等价无穷小,??x?是比??x?高阶的无穷小,则当x?x0时,函数??x????x???x????x? ?1的极限是___________. 12. 设f(x)的定义域是[1,2],则f???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 ?x?1? 13. f?x??x?2 lnx?1的一个无穷间断点=_____________. 14.f(x)?ln?4?x 15. f?x??3?x x?22?在区间_____________是连续的。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16. 极限lim 17. f(x)?xxxxxx????___________________ xx?3_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 18. 极限lim 19. lim3x?2?2x?2x?2?____________________. ln?3x?1? 6x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 x?3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 x?020. f?x??arccos 21. 设f?x??arcsinx,??x??lnx,则??f?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 22. 要使函数f?x??1?x? x?x在x=0处连续,则须定义f(0)的值为_____________ 23. 极限lim2sinn??nx2n?1?____________________. 24.f?x??ln?2?x?x2?的定义域是

东北石油大学钻井工程课程设计赵二猛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石油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钻井工程设计 专业:石油工程姓名:赵二猛学号:100302240115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设计主要内容: 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口井的钻井工程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确定出钻井、完井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液、钻井参数设计和完井设计。 2、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一口井的基础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专题设计,设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如下:(1)井身结构设计;(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4)钻井液设计;(5)钻井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7)设计结果;(8)参考文献;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范、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 王常斌等,《石油工程设计》,东北石油大学校内自编教材 陈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钻井手册》,石油工程出版社,1990 完成期限2013年7月19日 指导教师毕雪亮 专业负责人李士斌 2013 年7 月 1 日

目录 前言 0 第1章设计资料的收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预设计井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邻井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井身结构设计.. (6) 2.1钻井液压力体系 (6) 2.2井身结构的设计 (7) 2.3井身结构设计结果 (9) 第3章套管柱强度设计 (10) 3.1套管柱设计计算的相关公式 (10) 3.2表层套管柱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技术套管柱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油层套管柱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套管柱设计结果 (20) 第4章钻柱设计 (21) 4.1钻柱设计原理 (21) 4.2钻柱的设计 (21) 4.3钻柱设计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钻井水力参数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钻井水力参数的计算公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水力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泵的设计结果 (43) 第6章注水泥设计 (45) 6.1水泥浆排量的确定 (45) 6.2注水泥浆井口压力 (48) 6.3水泥浆体积的确定 (59) 6.4设计结果 (60) 第7章钻井液设计 (61) 7.1钻井液用量计算公式 (61) 7.2钻井液用量计算 (61) 7.3钻井液用量设计结果 (64) 7.4钻井液体系设计 (64) 第8章设计结果 (65) 参考文献 (67) 附录 (68)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精选.)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配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2.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5.偏心压缩为轴向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柔索轴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力与轴相交或平行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00Mpa 。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变形效应运动效应。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相等。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5F/2A 。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不共线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 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 C 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τ《=【σ】 。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细长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而力构件。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力,力偶,平衡。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7Fa/2EA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斜直线。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3学期传感器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报告日期 2015年7月20日

传感器课程设计暑期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变送器电路实验 一:实验仪器和设备 DT9208万用表一只、+5/24V直流电源一台、万能电路板一块、镊子一只、导线若干、XTR106等芯片、常用电子元器件若干。 二:实验步骤 2、了解电阻式传感器原理、测量转换线路。 把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物理信号转换成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出精度高、线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主要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等。 测量转换线路:桥路电阻(以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为例) 图1全桥式应变片测量电路 当作用在应变片上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其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其中R1和R3、R2和R4的阻值变化方向一致(变化方向如上图所示)。 3、阅读XTR106芯片厂家英文资料,掌握其工作基本原理。 XTR106 是高精度、低漂移、自带两路激励电压源、可驱动电桥的4 ~ 20 mA 两线制集成单片变送器,,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不平衡电桥的固有非线性进行二次项补偿,。它可以使桥路传感器的非线性大大改善,,改善前后非线性比最大可达20:1。

4、分析图3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2 XTR外部电路连接示意图 原理: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使桥路产生相应的mV级压差,桥路的输出分别连到运放的两个正输入端,经运放以后产生V级电压差。运放的输出再进入到XTR106芯片进行线性化调整(阻值和输出电流值之间)之后产生4~20mA电流输出。其中桥路需要的5V和运放需要的5.1V供电电压由XTR106芯片提供,而XTR106芯片需要的24V供电电压由实验台提供。 5、利用万能电路板搭建上述电路,要求分部分搭建,分成电阻桥路部分、差动放大部分、XTR本体部分,要求对前两部分电路线进行测试,确认符合相关要求时方可接入第三部分电路。 在本案例中,我们完成桥路和差动放大部分的搭建后,对桥路和差动放大部分进行了测试。 当电桥平衡时: 桥路部分:,桥路的两端分别都有电压,但桥路输出为零。 差动放大部分:输入分别对应桥路两端的电压值且相等,输出为零。 电桥不平衡时: 桥路部分:桥路的输出不为零,最大时压差为0.6mV。 差动放大部分:对压差进行放大后产生V级压差,本案例中,我们的放大倍

东北石油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自动打铃控制器解析

第1章绪论 本设计是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单片机课程,按照大纲要求对我们进行的一次课程检验,是进行单片机课程训练的必要任务,也对我们掌握单片机应用有很大的帮助。掌握单片机技术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技术,对我们将来的工作以及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微机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单片机的档次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已在工业控制、尖端科学、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汽车电子系统、办公自动化设备、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目前,一个学习与应用单片机的高潮正在工厂、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大规模地兴起。而本文是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一个自动打铃系统。

第2章总体设计思想 2.1 基本原理 利用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控制自动打铃控制器,掌握单片机的最小电路和单片机最常见的外围扩展电路,利用C语言编程并结合单片机开发板上的功能设计实现一个综合程序“单片机多功能打铃器控制器”,完成常见外围组件的驱动。 2.2 设计框图 图2.1 硬件电路设计 设定51单片机工作在定时器工作方式1,每100ms产生一次中断,利用软件将基准100ms单元进行累加,当定时器产生10次中断就产生1S信号,这时秒单元加1。同理,对分单元时单元和上下午单元计数,从而产生秒,分,时,上下午的值,通过五位七段显示器进行显示。 本系统采用四个按键,1键为功能键,另外三个做控制键。按一下1键进入时间设置,接着按2键选择需要调整的位,按3键进行加数,按4键进行减数,按两下1键调整结束时钟继续走动。当时钟时间与设置时间一致时,驱动电路动作进行打铃,按时间点不同打铃规则不同,此时按2键强制灭铃。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材料力学复习题(答案在最后面) 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2.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变形;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在一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 (A)α=900;(B)α=450;(C)α=00;(D)α为任意角。 4.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三个方面的性能要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 7.用截面法求一水平杆某截面的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 (A)该截面左段;(B)该截面右段; (C)该截面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 8.如图所示,设虚线表示单元体变形后的形状,则该单元体 的剪应变为()。 α (A)α;(B)π/2-α;(C)2α;(D)π/2-2α。 答案 1(A)2(D)3(A)4均匀性假设,连续性假设及各向同性假设。5强度、刚度和稳定性。6(A)7(C)8(C) 拉压 1.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切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45°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斜截面。 2.轴向拉压杆,在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A)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不为零; (B)正应力不为零,切应力为零; (C)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不为零; (D)正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 3.应力-应变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为σ=F /A,△ε=L/L,其中()。 N (A)A和L均为初始值;(B)A和L均为瞬时值; (C)A为初始值,L为瞬时值;(D)A为瞬时值,L均为初始值。 4.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变形。 (A)弹性;(B)线弹性;(C)塑性;(D)弹塑性。 5.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基本不变。 (A)弹性模量;(B)比例极限;(C)延伸率;(D)截面收缩率。 6.设一阶梯形杆的轴力沿杆轴是变化的,则发生破坏的截面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和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目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历年考研 代码 真题年代 专业课真题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2011 212 翻译硕士俄语2011 242 俄语2008---2011 243 日语2008---2011 244 德语2011 245 法语2008---2011 357 英语翻译基础2011 358 俄语翻译基础2011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011 703 公共行政学2011 704 数学分析2011 705 普通物理2011 706 有机化学2000,2005---2009,2011 707 无机及分析化学2007---2009,2011 708 生物化学2011 法学基础(法理学、民法学、刑 2011 710 法学)

711 中国古代文学2011 71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理2008,2011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教育 2011 716 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801 沉积岩石学2005---2008 802 构造地质学2003---2010 803 地震勘探2003---2009,2011 805 电子技术基础2011 806 软件技术基础2011 808 地理信息系统2011 809 石油地质学2001---2011 810 测井方法与原理2005---2011 811 工程流体力学2001---2009,2011 812 理论力学2008---2011 813 材料力学2006---2011 814 物理化学1999---2009,2011 815 渗流物理2001---2009,2011 816 油田化学基础2011 817 工程热力学2008---2011 818 化工原理1999---2009,2011 819 生物工程2011

(完整版)材料力学期末复习试题库(你值得看看)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应力 B:应变 C:位移 D:力学性质 2、各向同性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3、在下列四种材料中. 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A:铸钢 B:玻璃 C:松木 D:铸铁 4、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 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 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原始尺寸 5、外力包括: A:集中力和均布力 B:静载荷和动载荷 C: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 D:载荷与支反力 6、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单位是N或KN; 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7、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有关。 A:形状;B:大小;C:材料;D:位置 8、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α=。 A:α=90O; B:α=45O; C:α=0O;D:α为任意角。 9、图示中的杆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 A:有变形、无位移; 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位移、又有变形;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10、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 A:截面左段 B:截面右段 C:左段或右段 D:整个杆件 11、构件的强度是指.刚度是指.稳定性是指。 A: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答案:1、D 2、A 3、C 4、D 5、D 6、A 7、D 8、A 9、B 10、C 11、C、B、A 二、填空 1、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了 . . 三个基本假设.并且是在 . 范围内研究的。 答案: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线弹性、小变形 2、材料力学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 答案: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中国石油大学材料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A 卷 20011 —2012学年第2学期 《材料力学》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工程力学系 考试日期2012.6.10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图示结构中, AB 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变形 C. 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 形 2.矩形截面纯弯梁,材料的抗拉弹性模量Et 大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E c则正应 力 在截面上的分布图为()。 3. 按作用方式的不同将梁上载荷分为()。 A 集中载荷B集中力偶C分布载荷 D ABC 4.单向应力状态必须满足()。 A 第一主应力 P/A B 第二主应力为 0 C 第三主应力为 0 D ABC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构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由计算可得 B塑性材料已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 C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 D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 2 种 二、填空题( 30 分) 1.(3分)两圆轴的尺寸、受力及其支承情况均相同,但其一材料为钢,另一轴 的材料为铝,若 G钢= 3G铝,则:两周的最大剪应力之比τmax钢/ τmax铝 为。 2.(5分)图示单元体的最大剪应力为。 3.( 5 分)图示销钉的剪应力为τ,积压应力σp为。 4.(5分)已知 AB杆直径 d=30mm ,a= 1m,E= 210GPa。若测得 AB杆应变ε= –4 7.15×10 时,则载荷 P的值为 。 5.( 12分)悬臂梁的截面如图所示, C为形心,小圆圈为弯曲中心位置,虚线表 示垂直于轴线的横向力作用线方向。试问各梁发生什么变形将答案写在相应的横 线上。 a b c d e f 三、计算题( 60 分) 1.( 15 分) T 字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 7-8(a)示, C 为 T 形截面的形心,惯矩I z=6013×104mm4,材料的许可拉应力[ t]=40MPa,许可压应力[ c] = 16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2.( 15 分)平行杆系 1、2、3 悬吊着刚性横梁 AB 如图所示。在横梁上作用有荷 载 G。如杆 1、 2、3 的截面积、长度、弹性模量均相同,分别为 A、l 、E。试求三根杆的轴力 N1、 N2、 N3。 3.(15 分)例 11.2 图示立柱由两根 10 槽钢组成,上端为球形铰支,下端为固定,长度 l=6m,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p=200MPa,试问当a为何值 时该立柱临界荷载最大,并求此临界荷载。 4.试绘出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写出简要绘图步骤(15 分)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材料力学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加油站设计说明书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课程油库设计与管理 题目加油站的平面布置与工艺设计院系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专业班级储运07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刘承婷王志华 2011年3月20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油库设计与管理 题目加油站的平面布置与工艺设计 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姓名学号070202140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严格遵循汽车加油站设计原则及相关规范技术要求,通过调查分析、综合选址及加油站规模(油罐的大小、个数)、加油机台数、类型及油罐的抗浮等设计计算,完成基本设计参数条件下的某加油站平面布置设计及其加油工艺流程设计。 基本要求 1.根据油品的年销量选择油罐的大小和个数; 2.确定加油站内加油机的台数,以及加油机类型的选择和校核; 3.油罐的抗浮设计计算; 4.完成加油站总平面布置图; 5.完成加油站的工艺流程图。 主要参考资料 [1] 郭光臣,董文兰,张志廉.油库设计与管理[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至钧.加油站设计与经营指南[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 [3] 杨筱蘅.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9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1年3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1) (一)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 1 .设计目的 (1) 2 .设计意义 (1) (二)设计任务 (1) 1. 项目简介 (1) 2. 设计内容 (2) 二、设计说明及计算 (3) (一) 总述 (3) (二) 选址依据 (3) (三) 加油站平面布置及特点 (4) 1. 加油区 (4) 2. 油罐群 (4) 3. 进出车道和停车场地 (5) 4. 消防设施 (5) (四) 加油站工艺计算 (5) 1. 确定油罐的容积 (5) 2. 确定加油机数目 (7) 3. 油罐的抗浮设计计算 (8) 三、结束语 (10) 附录 (11)

数字电压表设计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2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硬件课程设计 题目数字电压表设计 专业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等 一、主要内容: 利用EL教学实验箱、微机和QuartusⅡ软件系统,使用VHDL语言输入方法设计数字钟。可以利用层次设计方法和VHDL语言,完成硬件设计设计和仿真。最后在EL教学实验箱中实现。 二、基本要求: 1、A/D转换接口电路的设计,负责对ADC0809的控制。 2、编码转换电路设计,负责把从ADC0809数据总线中读出的电压转换成BCD码。 3、输出七段显示电路的设计,负责将BCD码用7段显示器显示出来。 三、参考文献 [1] 潘松.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1-13. [2] 包明.《EDA技术与数字系统设计》.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2002. [3] EDA先锋工作室.Altera FPGA/CPLD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32-33. [4] 潘松.SOPC技术实用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5. 完成期限第18-19周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于EDA技术的8位数字电压表。系统采用CPLD为控制核心,采用VHDL语言实现,论述了基于VHDL语言和CPLD芯片的数字系统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在硬件电子电路设计领域中,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已成为主要的设计手段,而VHDL语言则是EDA的关键技术之一,。VHDL的英文全名是 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Description Language,它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即从系统总体要求出发,自上至下地将设计任务分解为不同的功能模块,最后将各功能模块连接形成顶层模块,完成系统硬件的整体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EDA的发展给电子系统的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EDA软件设计工具,硬件描述语言,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使得EDA技术的应用走向普及。CPLD是新型的可编程逻辑器件,采用CPLD进行产品开发可以灵活地进行模块配置,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也有利于产品向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而 VHDL语言是EDA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整体设计。 本文用CPLD芯片和VHDL语言设计了一个八位的数字电压表。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还具有校时功能和闹钟功能。总的程序由几个各具不同功能的单元模块程序拼接而成,其中包括分频程序模块、时分秒计数和设置程序模块、比较器程序模块、三输入数据选择器程序模块、译码显示程序模块和拼接程序模块。 关键词:数字电压表;QuartusⅡ软件;EDA(电子设计自动化)

中国石油大学材料力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A卷 20011—2012学年第2学期 《材料力学》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工程力学系 考试日期 2012.6.10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图示结构中,AB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弯曲变形 B. 拉压变形 C. 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2.矩形截面纯弯梁,材料的抗拉弹性模量Et大于材料的抗压弹性模量E c则正应力 在截面上的分布图为()。 3.按作用方式的不同将梁上载荷分为()。 A 集中载荷 B 集中力偶 C 分布载荷 D ABC 4.单向应力状态必须满足()。 A 第一主应力P/A B 第二主应力为0 C 第三主应力为0 D ABC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构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由计算可得 B 塑性材料已屈服极限为极限应力 C 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作为极限应力 D 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2种 二、填空题(30分) 1. (3分)两圆轴的尺寸、受力及其支承情况均相同,但其一材料为钢,另一轴的材料为铝,若G钢=3G铝,则:两周的最大剪应力之比τmax钢/τmax铝 为。 2.(5分)图示单元体的最大剪应力为。 3.(5分)图示销钉的剪应力为τ,积压应力σp为。 4.(5分)已知AB杆直径d=30mm,a=1m,E=210GPa。若测得AB杆应变ε=7.15×10–4时,则载荷P的值为。 5.(12分)悬臂梁的截面如图所示,C为形心,小圆圈为弯曲中心位置,虚线表示垂直于轴线的横向力作用线方向。试问各梁发生什么变形将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 b c d e f 三、计算题(60分) 1.(15分)T字形截面铸铁梁的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7-8(a)示,C为T形截面的形心,惯矩I z=6013×104mm4,材料的许可拉应力[?t]=40MPa,许可压应力[?c]=160MPa,试校核梁的强度。 2.(15分)平行杆系1、2、3悬吊着刚性横梁AB如图所示。在横梁上作用有荷载G。如杆1、2、3的截面积、长度、弹性模量均相同,分别为A、l、E。试求三根杆的轴力N1、N2、N3。 3.(15分)例11.2图示立柱由两根10槽钢组成,上端为球形铰支,下端为固定,长度l=6m,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p=200MPa,试问当a为何值时该立柱临界荷载最大,并求此临界荷载。 4.试绘出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写出简要绘图步骤(15分)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材料力学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系统分析 (1) 1.1 开发背景 (1) 1.2 需求分析 (1) 1.3 开发环境 (2) 第2章系统设计 (3) 2.1 系统总体示意图 (3) 2.2 系统数据流图 (3) 2.3数据库设计 (4) 2.4 功能模块图 (9) 第3章系统实现 (11) 3.1 系统登录界面 (11) 3.2系统注册界面 (12) 3.3 教师主界面 (13) 3.4 试题管理界面 (14) 3.5 试卷生成界面 (17) 3.6 科目添加界面 (19) 3.7 个人密码修改界面 (19) 3.8 用户信息管理界面 (21) 第4章系统测试 (23) 4.1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 (23) 4.2 系统测试 (23) 第5章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第1章系统分析 1.1 开发背景 题库管理的信息处理,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在很多的地方都是初步开始使用计算机文档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管理,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人事情况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员工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员工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位等情况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些单位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1.2 需求分析 目前,大部分学校期末考试仍采用任课教师考前集中出题的方式。为解决考前透题、漏题、补(缓)考试题与正式考试试题题量及难度差异等问题,教务管理部门通常要求教师同时出A、B两套试卷,其题量与难度要求相同。这样做虽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负担。若上下届学生的同一门课程由同一教师承担,则难免几届学生用相同几套试卷;若由不同教师出题,则上下届学生的成绩之间又不具有可比性。基于此问题若建立题库,每次考试前由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生成试卷,则可较好地解决教考分离的问题,充分调动学校教学积极性,客观评价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将广大教师从每学期末繁重的命题工作中解放出来。 主要功能: 一、用户管理:用户可以进行注册,注册时,已注册过的用户名不能被重复注册。注册成功后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进行登录。用户类型分为: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类。用户登录时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进入不同的操作界面。 二、课程信息管理:用户可以在根据需要修改密码,修改密码前要输入旧密码,旧密码输入正确才可修改密码,密码修改成功后要返回登录界面从新登录。同时也可以查看自己的注册信息。 三、试题库管理:可以对选择、判断、填空、问答题四种题型试题库进行管理,功能包括增加试题、删除试题、修改试题。同时还可以增加科目。 四、试卷生成:可以指定试卷的所属科目、试卷编号和试卷包含的各题型的数量,从试题库里随机或按指定方式抽取试题生成一份原始试卷。 五、学生在线测试:当用户登陆试题库管理系统后通过在线测试子系统利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