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蚕丝)制品》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七年七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 任务来源 (1)

1.2 任务背景 (1)

1.3 主要起草单位 (2)

1.4 任务分配介绍 (2)

2行业概况 (2)

2.1 我国丝绸工业的发展现状 (2)

2.2 当前丝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3 现行的丝绸行业标准介绍 (3)

2.4 丝绸产品生产工艺介绍 (4)

3编制依据和原则 (6)

4制定过程 (6)

4.1 组建标准编制组 (6)

4.2 文献和资料收集 (7)

4.3 现场调研 (7)

4.4 形成初稿和征求意见稿 (7)

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8)

5.1 标准适用范围 (8)

5.2标准中产品的选取 (8)

5.3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8)

5.3.1 基本要求 (9)

5.3.2 指标评价要求 (9)

5.4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 (13)

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13)

6.1评价方法 (13)

6.2报告内容框架 (13)

6.2.1 基本信息 (13)

6.2.2 符合性评价 (13)

6.2.3 生命周期评价 (14)

6.2.4 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14)

6.2.5 附件 (15)

7评价结果 (15)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蚕丝)制品》编制说明

1项目概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制品》被列入制修订计划中,计划号:2016-1793T-FZ。该标准属于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主管部门为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旨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支撑纺织行业生态设计产品评价工作开展,促进纺织工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东华大学、成都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1.2任务背景

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丝绸产品也是从西汉开始中国与东亚、南亚和欧洲通商的标志产品,俗称“丝绸之路”。近几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愈来愈突出,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从根本上分析,产业最终必须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真丝是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自然可降解性,生产过程中除了染料等化学品外,从种桑树、养蚕、生产过程、几乎所有生产副产品可以循环利用,例蚕砂经发酵后成为饲料;蚕蛹可作为食品等,可见丝绸产品天生具有绿色产品的属性。

《中国制造2025》提出“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2015年10月13日,《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生态设计产品标识》、《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家用洗涤剂》等系列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016年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产品”的目标,为了体现丝绸产品的生态特点,将丝绸产品打造为纺织行业首个绿色产品,因此制定《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蚕丝)

制品》是非常必要的。

1.3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工作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负责组织。

本标准起草单位: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丝绸协会、东华大学、成都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等。

1.4任务分配介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标准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东华大学、成都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等作为标准起草的编制单位,负责调查研究、数据征集和数据分析整理工作、标准起草、会议召集等。

2行业概况

2.1我国丝绸工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丝绸故乡,是世界最大的生丝生产国,也是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被誉为“软黄金”,在国民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真丝绸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四川、江苏、江浙、辽宁等省。2016年真丝产量前4位是广西、四川、江苏、浙江。据资料统计,2016年生丝产量为15.84万吨,同比增长0.15%;绸缎产量达66756万吨,同比增长5.82%;绢丝产量达8987吨,同比下降6.89%;蚕丝被产量达2074万条,同比下降14.62%。真丝绸产量约为17万吨。根据《中国丝绸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0年)》,我国丝绸行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时期。

我国丝绸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有美国、印度、西欧、日本、中国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的茧、丝和坯绸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85%、80%和45%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真丝印染绸、丝绸服装和丝针织产品产量也居世界前列,生丝和坯绸出口量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90%和60%左右。

2.2当前丝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丝绸业由于出口依存度高,经济规模小、产业链长、缺乏优势企业和先进技术的有效支撑,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粗放型增长方式依然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而人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2、技术装备水平低。我国丝绸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装备上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新型大容量生产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丝绸印染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水耗较大,技术进步不明显。

3、丝绸企业市场竞争力弱、技术差距大。真丝绸产业虽然主要在广西、四川、江苏和浙江四省,但是企业规模偏小,分布较散,产业集聚度不高,上下游产业链联系不紧密,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松散,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型骨干企业少,除少数龙头企业,大多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技术差距依然较大。

4、丝绸行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现代丝绸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缓慢,国家级、省级、行业认定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少,不能有效整合丝绸行业发展的内外部资源,这直接影响到我国丝绸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5、真丝绸产品市场混乱。丝绸产品属于高档消费品,产品所含价值大,市场上常有丝绸产品假货泛滥的现象出现,且冒充品逼真度高,消费者难以辨别。

6、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工艺产品,由于工艺复杂市场竞争力弱,正在逐渐萎缩。2.3现行的丝绸行业标准介绍

(1)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3年之前,缫丝行业没有特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的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该标准的排放限值过于宽松,已远落后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且无总量控制,不适应我国的环境形势和目前节能减排形势的需要,也不符合缫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故在2013年起施行最新的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即《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936-2012),规定现有企业COD间接排放达到200mg/L,直接排放达到100mg/L,新改扩建企业更加严格,COD达到60mg/L才可以直接排放。

(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一直以来都在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三级标准,即COD按500mg/L排放。2013年起,修订了该标准,规定现有企业COD间接排放达到200mg/L,直接排放达到100mg/L,新改扩建企业更加严格,COD达到80mg/L才可以直接排放。

(3)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修订版)。该准入条件规定了现有企业的新鲜水取水量,即真丝绸机织物(含练白)取水量小于等于3.0立方米/百米,新改扩建企业的新鲜水取水量小于等于2.5立方米/百米。目前该标准已进入修订程序。

(4)取水定额标准。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取水定额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GB/T18916.21-2016),其中规定了真丝绸产品的定义,即以蚕茧为原料,经制丝、绢纺、织造、印染等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其中规定了新改扩建企业取水定额指标分别为:生丝400m3/t,绢丝1000 m3/t,坯绸0.25 m3/100m,色丝220 m3/t,真丝绸针织物150 m3/t,真丝绸机织物3.0 m3/100m。先进值更加严格,分别为:生丝240m3/t,绢丝800 m3/t,坯绸0.2m3/100m,色丝150 m3/t,真丝绸针织物100 m3/t,真丝绸机织物2.5m3/100m。

2.4丝绸产品生产工艺介绍

2.4.1 制丝工艺

制丝工艺见图1:

图1 制丝生产工艺流程图

制丝工艺(raw silk production process)指将蚕茧通过烘茧(可直接用鲜茧,不用烘茧)、混茧、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整等生产工序流程,按一定的工艺要求加工成生丝的过程。

2.4.2 绢丝工艺

绢丝工艺见图2:

图2 绢纺生产工艺流程图

绢纺工艺(silk spinning process)指将绢纺原料用化学方法去胶脱脂,以物理机械方法消除蛹屑、杂质并切短较长纤维,经梳理、牵伸、加捻等工序,把丝纤维加工成优良绢纺纱的过程。

2.4.3 织造工艺

织造工艺(weaving process)指将经准备加工后丝、纱线等织造原料分成经线和纬线,并按一定的组织规定相互交织形成丝织物的加工过程。

织造工艺流程见图3:

经丝:

图3 织造工艺

2.4.4 染整工艺

染整工艺(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指采用染化料配方和工艺参数的设置(如温度、时间、压力、速度、浴比等),使丝织物达到所需颜色或品质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丝染、坯布染。

丝绸印染主要包括前处理(精炼)、印染、后整理等工序。前处理主要是通过精炼工艺将丝胶溶解和去除;染色主要将染料溶解在水中,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将染料转移到织物

上,生成有色织物;印花是通过预制好花纹的网版,将不同颜色的染料分批、依次涂在织

物上形成彩色图案。后整理是指织物经过水洗、轧光、拉幅、预缩等改善和提高织物品质进行的加工工艺,如改善手感、柔软整理、防缩防皱等。

丝绸染整工艺图见图4:

图4 丝绸染整工艺图

3编制依据和原则

1、按照GB/T 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的要求和规定,确定标准的组成要素。

2、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和规范性;

(2)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与国家现行的产业政策等相符合性;

(4)尽量与相关行业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划接轨;

(5)充分考虑我国真丝绸企业实际,符合丝绸行业发展的需求。

4制定过程

4.1组建标准编制组

2016年10月,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编制行业标准计划的有关要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围绕《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工信部联节〔2016〕304号)及《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指导下,编制了《2016年第四季度纺织行业节能与综合利用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申请制定《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制品》等四项行业标准。

2016年12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在北京召开了2016年四季度标准立项评审会,《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制品》等四项行业标准通过了专家审查。12月底,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2016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制品》被列入制修订计划中,计划号:2016-1793T-FZ。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接到标准编制任务后,成立了由行业组织、丝绸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组成的标准编制组。标准编制组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牵头,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做为组织单位,并联合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成都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组成起草单位参与标准的编制工作。

4.2文献和资料收集

标准编制组为了按照文件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编制工作,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技术标准,查阅了2012年到2016年我国有关丝绸行业发展情况,学习了有关标准文件及资料,如GB/T 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28936《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8916.21 《取水定额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等,并通过上海市情报研究所进行相关资料查询。最后经过现场调研、资料整理和汇总,整理出标准编制所用的基础材料。

4.3现场调研

2016年6月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资委组织行业专家分别调研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的企业,了解行业情况收集相关材料。在江苏,走访了吴江市丝绸协会、吴江联泰印染有限公司、吴江二练丝绸有限责任公司、鑫缘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在浙江,走访了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嘉欣丝绸、浙江蚕缘家纺有限公司、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达利丝绸(中国)有限公司,在四川走访了宏兴绸厂、南充六合丝绸公司、依格尔丝绸有限公司、安泰茧丝绸等,在广西,走访了宜州市纳单集约化养蚕专业合作社、广西宜州东方丝路公司、广西嘉联丝绸公司等单位和企业。这些企业和专家给编制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对于了解我国近年真丝绸产品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对于生态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4形成初稿和征求意见稿

2017年初,在实地调研和材料收集的基础上,编制组形成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产品》初稿,并于3月9日在北京召开了初稿研讨会,与会企业和专家对标准内容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如下:

1、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建议添加“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性资料。

2、术语和定义部分,建议将真丝绸产品的定义,修改为:以蚕茧为原料,蚕丝含量在95 %及以上的真丝(按重量计)与其他纱线交织的丝织物,经制丝、绢纺、织造、印染等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

3、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产品属性中的指标和数值需要再次核实,并给出依据。

4、附件中对生命周期的边界界定要明确,并对生命周期报告编制过程描述清楚。

6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标准研讨会,与会企业和专家对标准内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下:

1、建议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产品》改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蚕丝)产品》,原因为更直观的体现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包含蚕丝含量低的或仿真类丝绸制品。

2、建议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重金属、禁用化学品等检测方法标准。

3、建议在基本评价要求中表述清楚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相关内容。

4、建议在评价指标要求中增加特定化学品名称及限定含量。

5、建议对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内容及附录进一步完善。

编制组根据企业和专业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进一步收集文字材料进行整理汇总,从而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5.1标准适用范围

本规范用于对丝绸产品进行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中规定了丝绸产品为真丝绸产品,即以蚕茧为原料或蚕丝含量在95%及以上的真丝(按重量计)与其他纱线交织的丝织物,经制丝、绢纺、织造、印染等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目前已规模化生产的生丝、丝织物等丝绸中间产品和丝巾、丝绸服装、床品等终端产品。

5.2标准中产品的选取

丝绸产品指以蚕茧为原料,经煮茧、缫丝、织造、印染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产品。根据丝绸产品加工工艺情况及生态设计水平,本标准中共确定了几类产品,分别为:生丝、绢丝、坯绸、色丝、印染针织物、印染机织物等丝绸中间产品和蚕丝被、成衣、丝绸围巾等丝绸终端产品。

5.3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本规范给出了生态设计丝绸产品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生态设计丝绸产品的评价要求和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按照《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的要求,将评价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两部分。

5.3.1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部分对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及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规定。企业首先应满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污染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最高要求;其次,企业应兼顾产品的绿色和质量性能,产品质量水平应满足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最后,企业应具有健全、完善的环境、质量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最高要求,近三年无

重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

●采用国家鼓励的技术工艺,不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

艺、装备及相关物质。

●生产企业的环境管理,应按照GB/ T 19001和GB/T 24001分别建立并运行质量管

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生产企业应按照GB 17167 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按照GB 24789 配备水计量器具。

●生产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对应的产品质量标准。

5.3.2 指标评价要求

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资源属性指标、能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和产品属性指标。标准研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欧盟法规、Eco-label认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2017、《ZDHC废水指南》以及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指标的选取根据我国现有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对于国内已有限制要求的指标,已于国际接轨的指标直接采用国内标准要求。对于落后或国内未提出要求的指标,本标准参考REACH法规、Eco-label认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2017、《ZDHC废水指南》等国外标准进行设定,争取国内前5%的丝绸产品达到该基准值要求为取值原则,以体现生态设计产品的优势。

(1)资源属性

丝绸产品生产过程具有使用化学品种类多、用水量大、包装成本较高等特点,因此本规范规定丝绸产品资源属性包含原材料使用、单位产品取水量、包装材质三个指标。

丝绸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化学品的使用非常普遍,主要用于丝胶脱除和印染,如制丝绵、练白、印染等过程。制丝绵过程主要化学品为双氧水、纯碱、水玻璃及其他助剂;织造过程主要用到经线和纬线柔软剂、染料等化学品;练白过程主要为精炼剂、纯碱、双氧水、硅酸钠、保险粉、冰醋酸等;印染主要有尿素、渗透剂、消泡剂、瓜尔豆糊料、染料等化学品。在以上各生产过程所用化学品中,部分只是化学品的类型,如柔软剂、精炼剂、渗透剂、消泡剂、染料,由于偶氮染料、致敏染料、致癌染料、有害助剂的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危害,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均被列为禁用物质,因此本规范规定不得使用禁用的致癌、致敏及其他有害染料,不得使用含壬基酚(NP)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的表面活性剂、助剂等物质。

丝绸产品生产过程中耗水量大,主要在印染、缫丝过程,目前丝绸行业已有《取水定额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GB/T 18916.21-2016)用水标准,结合生态设计丝绸产品的要求,本规范规定印染、缫丝等过程单位产品取水量应符合《取水定额第21部分:真丝绸产品》(GB/T 18916.21-2016)中相应标准。

由于蚕对桑叶和生活环境要求较高,限制了种桑和养蚕过程对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因此蚕茧不仅属于天然产品,更是绿色产品。另外,生态设计丝绸产品不仅要求在生产过程绿色化,也要求最终产品包装的绿色化,因此本规范考虑丝绸产品的包装材质指标。包装材质指标规定产品包装材质不得含有聚氯乙烯(PVC)或其他含卤素塑料;包装材质为纸盒(袋)者,应为使用回收纸混合比占80%以上所制成的纸盒(袋)。

(2)能源属性

丝绸产品供应链长,能源消耗大,尤其是印染过程对蒸汽的使用、织造过程对蒸汽的使用、缫丝过程对蒸汽、燃煤或生物质燃料的使用(目前调查结果显示缫丝所用蒸汽多来于企业自产,少数来于外购蒸汽),因此丝绸产品的生态设计应考虑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标准参考值参考《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

(3)环境属性

目前丝绸行业存在的典型环境问题为废水排放量大、COD及氨氮污染物排放浓度高,本规范考虑以上丝绸行业环境问题外,结合生态设计丝绸产品的要求,将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COD排放量、单位产品氨氮排放量、水的重复利用率等四个指标纳入环境属性考核范围内,缫丝、印染企业依据《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936)、《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的要求执行。

(4)产品属性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对丝绸的产品属性关注度高的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性能。作为基本要求,丝绸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丝绸中间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如《生丝》(GBT 1797)、《桑蚕绢丝》(FZ/T 42002)、《柞蚕绢丝》(FZ/T 43005)、《蚕桑丝织物》(GB/T 15551)、《桑蚕双宫丝织物》(FZ/T 43009)、《柞蚕丝织物》(GB/T 9127)、《柞蚕绢丝织物》(FZ/T 43006)、《桑蚕紬丝织物》(FZ/T 43001)等标准;丝绸终端产品质量应符合各自标准,丝绸服装应符合《丝绸服装》(GB/T 18132)、蚕丝被应符合《蚕丝被》(GB/T 24252)、丝绸围巾应符合《丝绸围巾》(FZ/T 43014)。

产品安全性方面,以生态、环保、安全、功能为特色的绿色纺织产品及其消费主张将是未来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主流。而我国在绿色纺织产品评价与认证方面还相对比较落后,在国内,不断出现许多消费者选择在境外消费购买高标准的绿色产品的现象。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生态标准,对进口纺织品的生态、安全、卫生进行检测。国外对纺织产品的绿色要求主要体现在其生态性和安全性上,主要包括北欧白天鹅标签、荷兰生态标签、加拿大环境选择计划、日本生态标签、欧盟生态标签等。欧盟是倡导和实施纺织品绿色评价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在发展世界绿色纺织产品方面颇有领导作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现有纺织品绿色评价体系相比,其覆盖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有Oeko-Tex Standand 100和欧盟的Eco-label、REACH法规,此类标准主要从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贸易的角度出发设定具体的生态安全指标,重点限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而Eco-label标准同时包含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和终端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两方面内容,比Oeko-Tex Standand 100的要求还宽泛。我国在纺织品绿色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与绿色纺织品相关的标准主要有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GB/T 18885《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该两项标准是在借鉴国外绿色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对有害物的含量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仅选择了保证消费者安全的的最基本项目进行控制,考核项目不够齐全。而当下很多国家不断通过过绿色标签来提高市场准入门栏,不仅产品质量符合绿色标准,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都要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的要求,因此,本标准中增加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辛基酚、阻燃剂、防水剂等指标。

真丝绸产品评价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丝绸(蚕丝)制品评价指标要求

5.4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

污染物监测方法、产品检验方法以及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

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6.1评价方法

依据附录C中真丝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编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6.2报告内容框架

6.2.1 基本信息

报告应提供报告信息、企业信息、评估对象信息、采用的标准信息等基本信息,其中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发布日期等,企业信息包括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在报告中应标注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包括物理形态、生产厂家、使用范围等。产品重量、包装的大小和材质也应在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阐明。

在报告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1)企业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2)企业节能、节水、减污、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3)企业在产品开发及节能减排方面的研发成果及专利;(4)其他情况。

注: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除体现企业基本情况以外,一些节能减排、综合利用亮点的内容也需要着重体现,从工艺技术、装备设施到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综合方面展现企业的绿色发展理念。

6.2.2 符合性评价

报告中应提供对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约合性情况,并提供所有评价指标报告期比基期改进情况的说明。其中报告期为当前评价的年份,一般是指产品参与评价年份的上一年;基期为一个对照年份,一般比报告期提前1年。

6.2.3 生命周期评价

6.2.3.1 评价对象及工具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评估的对象、功能单位和产品主要功能,提供产品的材料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表,绘制并说明产品的系统边界,披露所使用的软件工具和数据库,并可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目的从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 )14种生命周期影响类型确定本次报告研究的生命周期影响类型,报告中研究的生命周期影响类型应包含全球变暖潜值、水资源消耗两种生命周期影响类型。

本部分以生产1克真丝绸产品为功能单元来表示。参见C.2中范围的要求。

6.2.3.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数据清单表是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关键,根据对丝绸企业的实际调查,并经过前期生命周期分析识别对各环境影响类型贡献较大的数据,最终整理出本规范中丝绸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所需的数据清单模版。由于丝绸行业供应链较长,本规范按生命周期方法拆分出各单元过程。报告中应说明每个单元过程现场数据的来源和处理办法、上游背景数据的来源以及温室气体现场排放的计算方法,涉及多产品的过程按要求说明相关信息,参见C.3生命周期清单分析要求。

6.2.3.3 生命周期影晌评价

报告中应计算出确定的生命周期影响类型的值,并对不同生命周期影响类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参见C.4生命周期影响评价要求。

6.2.3.4 生态设计改进方案 在分析指标的符合性评价结果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产品生态设计改进的具体方案,力争进一步符合生态设计丝绸产品的要求。

6.2.4 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应说明该产品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生态设计产品。

6.2.5 附件

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

a)产品原始包装图;

b)产品生产材料清单(如运行台帐等);

c)产品工艺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等);

d)符合要求的生命周期各单元过程的清单数据表;

e)大气、水等环境监测报告或在线监测截图;

f)其他。

7评价结果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真丝绸产品可称为生态设计产品:a)满足基本要求(见5.2)和评价指标要求(见5.3);

b)提供真丝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许昌大地实业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的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的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重污染事故等。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我公司进行处理。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现场指挥、救护组、警戒组、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善后组组成。 3.1现场指挥长、副指挥长职责

3.2 医疗救护组 3.3 治安维护组 3.4抢险抢修组

4 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作出完善的预测预警机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 4.2预防工作 (1)开展对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的普查,掌握公司内危险污染源的种类、危害及地区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由于该污染而引发的事件以及对应方法和现今对该污染的处理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 (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3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的范围,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的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委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新建 火力发电厂工程建设节点管理

火力发电厂工程建设节点管理 火力发电厂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包含工程项目从策划、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各阶段重点关注节点如下: 一、项目建设阶段: 1、项目建议书报批 2、确定设计院 3、电厂建设期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4、批复项目可研 5、编制项目环境评价 6、批复项目环境评价 7、编制项目初步设计 8、批复项目初设计 9、项目选址 10、办理项目土地手续 11、涉外投资的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要包括购买国产设备的清单,用于退还增值税 12、政府核准申请报告 13、到外经贸委办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14、到工商局办理公司营业执照 15、到规划局办理土地规划手续 16、到规划局办理工程单体规划手续

17、与供电公司签订并网框架协议 18、勘探 19、正式设计 20、设计文件审查与确认 21、线路及主接线并网方案确定及审批 22、制定工程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办法 23、根据设计进行主要设备的考察招标 24、根据建设要求进行施工单位的招标 25、开工建设前进行三通一平的工作 26、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建设证件 27、开工建设举行剪彩仪式 28、办理取水许可证 29、根据设计进行打井 30、招标监理公司 31、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32、根据设计进行桩基、汽机房、锅炉房、烟塔、输煤、灰库等的施工 33、设备安装公司招标、施工 34、并网线路的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办理跨越铁路的手续 35、锅炉验收并办理压力容器许可证 36、工程安装完毕 二、调试及试生产阶段 1、投产前启动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

2、由供电公司验收并网线路 3、与供电公司签订购售电协议 4、与供电公司签订并网协议 5、核定批复临时上网电价 6、办理发电许可证 7、成立试生产组织机构 8、分系统调试 9、由经贸委组织专家进行启动前的验收 10、锅炉的联调及试生产 11、汽轮机的联调及试生产 12、发电机的联调及试生产 13、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消防及质量控制 14、由经贸委组织专家进行竣工验收 15、环保验收 16、工程整体验收 17、启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18、办理采购国产设备退税 19、核准试生产转为正式运营 三、生产运营阶段 1、成立正式生产的组织结构 2、公司规章制度汇总 3、环保验收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最终通过

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蚕丝)制品》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二〇一七年七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 任务来源 (1) 1.2 任务背景 (1) 1.3 主要起草单位 (2) 1.4 任务分配介绍 (2) 2行业概况 (2) 2.1 我国丝绸工业的发展现状 (2) 2.2 当前丝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3 现行的丝绸行业标准介绍 (3) 2.4 丝绸产品生产工艺介绍 (4) 3编制依据和原则 (6) 4制定过程 (6) 4.1 组建标准编制组 (6) 4.2 文献和资料收集 (7) 4.3 现场调研 (7) 4.4 形成初稿和征求意见稿 (7) 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8) 5.1 标准适用范围 (8) 5.2标准中产品的选取 (8) 5.3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8) 5.3.1 基本要求 (9) 5.3.2 指标评价要求 (9) 5.4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 (13) 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13) 6.1评价方法 (13) 6.2报告内容框架 (13) 6.2.1 基本信息 (13) 6.2.2 符合性评价 (13) 6.2.3 生命周期评价 (14) 6.2.4 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14) 6.2.5 附件 (15) 7评价结果 (15)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蚕丝)制品》编制说明 1项目概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制品》被列入制修订计划中,计划号:2016-1793T-FZ。该标准属于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主管部门为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旨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支撑纺织行业生态设计产品评价工作开展,促进纺织工业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东华大学、成都亿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1.2任务背景 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丝绸产品也是从西汉开始中国与东亚、南亚和欧洲通商的标志产品,俗称“丝绸之路”。近几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愈来愈突出,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从根本上分析,产业最终必须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真丝是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自然可降解性,生产过程中除了染料等化学品外,从种桑树、养蚕、生产过程、几乎所有生产副产品可以循环利用,例蚕砂经发酵后成为饲料;蚕蛹可作为食品等,可见丝绸产品天生具有绿色产品的属性。 《中国制造2025》提出“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2015年10月13日,《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生态设计产品标识》、《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家用洗涤剂》等系列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016年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产品”的目标,为了体现丝绸产品的生态特点,将丝绸产品打造为纺织行业首个绿色产品,因此制定《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丝绸(蚕丝)

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 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预防和消除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控制排污、控制扬尘、降低噪音、减少大气污染,杜绝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环境保护达标。创建环境友好型项目部,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适用范围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第三条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在项目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立即按照本预案的相关规定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章组织体系与职责权限 第四条应急组织职责

一、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安质环保部、工程技术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财务管理部、各作业队 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项目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并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备案; (2)负责与当地相关部门、上级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应急通信、报警及协调工作机制; (3)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项目部各部室协调、统筹工作; (4)配合进行事故调查和组织工作,并对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进行总结。 应急响应期间,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各组织、成员进行救援,副组长负责集中人力、物力,调配救灾物资协助组长进行救援活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配合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预防、物资保障、信息宣传、治安等四个工作组。各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防组:由安质环保部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措施,包括污染源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等。

4х300MW发电厂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300MW火电机组是我国电力的重要设备,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随着今年各大电网负荷增长及峰谷的增大,使得电网中原来300MW的机组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各大电网开始投入运行600MW火电机组。但就现在来看600MW机组基本是在300MW机组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他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而。对300MW机组动力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设计是一次完全的火力电厂初步设计: 首先,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与计算:凝汽式发电厂的热力系统,锅炉本体汽水系统,汽轮机本体热力系统,机炉车间的连接全厂公用汽水系统四部分组成。 其次,汽轮机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选择: 凝汽式发电厂应选择凝汽式机组,其单位容积应根据系统规划容量,负荷增长速度和电网结构等因素进行选择.辅机一般都随汽轮机本体配套供应,只有除氧器水箱、凝结水泵组、给水泵、锅炉排污扩容器等,不随汽轮机本体成套供应。 第三,对锅炉燃料系统及其设备的选择: 锅炉燃料选择徐州烟煤,根据煤的成分分析选择磨煤机,然后选择制粉系统,最后是对燃料设备的选择。 第四,确定回热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图:

4×300MW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 因采用“三高四低一除氧”八级抽汽回热热力系统,且2号、3号高加间装疏水冷却器,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第五,电气部分设计 关键词:汽轮机,锅炉,热力系统,火力发电厂,电气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xxxx—2015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2015 - - 发布 2016- - 实施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目录 前言............................................................................................................................................................. 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2) 5污染物监测要求 (3) 6实施与监督 (5)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河北国华定洲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济元紫能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飞、王婷、陈小通、文亮、程俊峰、尉亚飞、谷瑞欣、何文杰、高翔、王春雨、孟欣、孟宪忠、于海、杜静、康海朋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燃煤电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单台出力65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炉;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定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茶乙二胶分光光度法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 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8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企业产品标准编号方法

企业产品标准编号方法 1.企业产品标准号由企业标准代号Q、企业所在行政区划代码、企业代号、标准顺序号、标准发布年代号构成。 示例: Q/02□□□×××─×× ─┬──┬──┬──┬───┬─ │││││ ││││└─年代号 │││└──────顺序号 ││└──────────企业代号 │└───────────────行政区划代码 └───────────────────企业标准代号 2.构成标准号各要素及规定:(1)企业标准代号用“Q”表示。(2)企业所在行政区划代码用青岛市行政区域编码中3702中的后两位。(3)企业代号用企业名称中三个汉字的汉语拼音字头表示。(4)企业标准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5)发布年代号用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号为: GB 50 ***—** ─┬──┬──┬─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号 └───┼────────发布标准的顺序号 └─────────发布标准的年号 (二)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 50***—** ─┬──┬───┬─ └───┼─────┼───────推荐性国家的标准的代号 └─────┼─────发布标准的顺序号 └───发布标准的年号 (一)地方标准的代号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再加斜线,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再加"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见附表。示例:山西省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DB14/ 山西省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DB14/T (二)地方标准的编号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地方标准顺序号和年号三部分组成。示例1:DB××/×××-×× 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示例2:DB××/T×××-×× 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说明 为规范和加强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现将该预案的编制过程、编制原则、编制依据、主要内容、公司内部征求意见情况、审核情况等涉及应急预案编制的相关情况进行如下说明: 一、应急预案编制过程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由应急指挥部厂长、安全员等组成;同时公司委托专业机构指导编制《....................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我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 2、确定环境风险源,并对风险源进行了分析。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等有关规范和技术资料,由于我公司为煤炭清洗及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生产运行中使用的原材料为原煤,不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环境危险物质。 本厂区风险等级表征为一般[一般-大气(Q0-M2-E1)+一般-水(Q0-M1-E3)]。 3、针对事故类型,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原则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经验,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应对、高效处置的原则;体现“救环境”优先于救财物,即环境优先的原则;体现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的原则;体现快速响应、科学应急的原则;体现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的原则;体现预警即响应原则等。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市政府有关规定、文件及会议精神。我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工艺特点,编制了《.................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的相关要求,在辨识和评估公司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事件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件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具体设施、场所和环境,对应急机构与其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科学有效的计划和具体安排,明确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过程中及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通过对厂区储存物进行研究分析,编制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主要包括: (1)厂区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 (2)厂区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储存物,预测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时的影响范围。 (3)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针对厂区危险源数量和性质应储备的应急物资品名和基本储量; (4)应急救援机构、应急物资保障、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司内部人

突发环境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

工程部环境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以下各类事件应急响应,对事故的应急遵照协调组织的指示执行。 、在本工程项目地区域内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超出事件发生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应对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能力和预防能力。尽可能地避免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相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协调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十足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怀突发环境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十足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作好并没有对突发环境的思想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应急领导组织及职责 主要职责:公司和工程部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工程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环境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各有关成员部门负责各自专业领域的应急协调保障工作。 根据危机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保持整个应急预案网络通信畅通,随时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通报事故现场态势。执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 较大环境污染事件、水源污染、尘土飞扬、噪声污染安全事件应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废弃土、垃圾外运、堆放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由甲方、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施工现场机动车的放置、溢油事件应急救援由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 应急医疗卫生救援由工程团路桥公司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由工程团卫生室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投资由施工工程部统筹安排,环境应急救援体系运行经费由路桥公司给予支持。 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由路桥公司和工程部负责组织协调。 四、预防和预警

垃圾焚烧发电厂标准化设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丿 标准化设计

工可编制标准化大纲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专业设计原则 3.1 总图专业 3.2 环卫动力专业 3.3 建筑专业 3.4 结构专业 3.5 给水排水专业 3.6 通风和空调专业 3.7 电气专业 3.8 自控与通讯专业 3.9技术经济专业 4 专题设计方案 4.1主工房布置方案 4.2主工房防臭方案 4.3电梯及参观通道方案 4.4卸料门方案 4.5 垃圾吊方案 4.6 垃圾抓斗方案 4.7 炉排漏渣输送机方案 4.8 沼气进炉方案 4.9空预器方案 4.10 锅炉清灰方案 4.11 锅炉给水方案 4.12 中温、高温过热器材质方案4.13 汽轮机旁路系统方案 4.14 SNCR:艺方 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18 18 22 25 26 27 28 29 30 31 31 32 34 35 38 41 43 44 45 48 49 50 50 52

4.15 SCF工艺方案54 4.16 变频器选用方案60 4.17 ECS系统设置方案61 4.18 DCS系统设置方案62 4.19 垃圾坑渗沥液系统导排格栅设计63 4.20 关于余热锅炉采用激波清灰点的设置64 4.21 关于焚烧厂污泥协同处置方案66 4.22 关于污泥干化使用蒸汽的说明67 4.23 关于干化污泥的进炉方式68 4.24 关于常用电缆的型号规格68 4.25上海环境集团垃圾焚烧(发电)厂色彩统一规定69 4.26设备采购技术规格化标准模板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初步设计编制标准化大纲 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同时满足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规定》及(建设部建质[2004]16号)和《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DL/T5427-2009)的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可将初步 设计文件按以下格式编排: 、卷册编排 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可按如下分四卷编制: 1总论 项目概况 2焚烧系统 第一卷工程技术说明 第二卷 设备及材料清册 第三卷 工程概算书 第四卷 图纸 各卷编制格式及内容 各卷编制格式内容要求如下: 第一 录 目 卷工程技术说明 2.1 概述 2.2 燃料 2.3 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设备选择 2.4 主工房布置 1.2 设计依据 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 1.4 设计原则 1.5 技术引进的内容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 主要设备采购情况 1.8 需说明的问题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23-1996 批准日期1996-03-07 实施日期1996-03-07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GB13223-1996 代替GB13223-9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91)是1992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较新标准,因此,本标准考虑到了与GB13223-91的衔接:本标准划分的Ⅰ、Ⅱ两个时段各包括的火电厂分别与GB13223-91中的“现有火电厂”和“新扩改火电厂”相一致,技术内容也基本一致。本标准修订的重点是制定Ⅲ时段的各类大气污染的排放标准。 本标准根据我国大气二氧化硫及酸雨污染日趋加剧、火电厂是排放二氧化硫的重点行业的特点,对位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1997年1月1日起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新、扩、改建火电厂(本标准将其划分为第Ⅲ时段)实行二氧化硫的全厂排放总量与各烟囱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其他地区的实行全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同时,对这一时段火电厂烟尘排放标准的制定考虑到推动四电场高效静电除尘器的应用。另外,根据近几年我国已开始引进锅炉低氮燃烧技术,为促进该技术推广发展,及早控制火电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本标准首次规定了排放氮氧化物的标准限值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223-91《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GB13223-91《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行废行。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火电厂最高允许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规定了第Ⅲ时段火电厂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单台出力在65t/h以上除层燃炉和抛煤机炉以外的火电厂锅炉与单台出力在65t/h及以下的煤粉发电锅炉的火电厂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标态 指烟气在温度在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本标准中所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指干烟气标态时的数值。 4 技术内容 4.1 年限划分 本标准将火电厂按年限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Ⅰ时段-1992年8月1日之前建成投产或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Ⅱ时段-1992年8月1日起至1996年12月31日期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包括1992年8月1日之前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查批准、初步设计待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Ⅲ时段-1997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报告书待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4.2 烟尘排放标准 4.2.1 火电厂锅炉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是以除尘器出口过量空气系数a为1.7(第Ⅰ、Ⅱ时段)或1.4(第Ⅲ时

夹板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医用高分子夹板》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一、概述: 医用高分子夹板用于骨科外固定用。该产品在市场已使用多年,技术成熟。根据《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国药监械[2002]407号)的规定编制YZB/浙台××××—20××《医用高分子夹板》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和质量监督的依据。 二、产品所用与人体接触材料情况说明: 本标准规定制造的医用高分子夹板由玻璃纤维或者聚酯纤维基材和聚氨酯胶组合而成,只同人体皮肤接触。以该材料制成的医用高分子夹板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其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普遍认同。 三、本注册标准引用与参照了下列标准文献资料: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14233.1-2008 医用输血、输液、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一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2—2005医用输血、输液、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 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YY0466-2003医用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四、产品管理类别确定的依据 依据国药监械[2002]302号通知的附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确认本注册产品医用高分子夹板属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管理类别为Ⅰ类。 五、注册产品概述及主要技术条款确定的依据 1、注册产品概述(结构、工作原理、预期目的和用途) 本产品侵入水中后4~5秒,挤出多余的水分后,将产品固定在人体所需部位,在常温下产品在2min后初始固化,20min内完全固化,起到骨科外固定用。 (2)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中将产品的检验分为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两类,并按GB/T2828.1-2003标准对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的检查项目,产品缺陷的分类、判别水平与合格质量水平等做了规定。 3.风险分析与评价 为确保注册产品与预期用途的适宜性,判定产品的安全性及风险的可接受性,在产品设计开发与标准编制过程中,按YY/T0316-2003标准要求,对生物污染、不适当的标签等安全性方面有条件的允许风险与老化、固化不完全等允许风险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产品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完整版本)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说明 《湖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精神,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有效防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保护员工的生命,减少公司财产的损失,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下编制的。是在充分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就预案编制的有关情况做一下说明。 1、预案编制的依据和意义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编制的,同时参照《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湖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襄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完成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预案的编制原则 编制本预案我们坚持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

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与社会影响相适应。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为本公司和其他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3、预案编制的简要过程 公司成立了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制人员。预案编制人员应来自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包括应急指挥、环境风险评估、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监测、消防、、医疗急救、防护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企业内部、外部专家。 在各项调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了本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 4、预案的主要内容 预案共分11个部分,分别为:总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与预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企业提供资料清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资料清单 一.企业需提交的成套资料或政府批文(提供电子版)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书(表)----(重点) 3、项目安全评价书----(重点) 4、厂区给水管网图、厂区排水管网图、厂区功能分布图、厂区总排口位置及污 水最总排放去处----(重点) 5、危险化学品储存设备平面位置图----(重点) 6、环保、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废气、废水设施)----(重点) 7、是否有危险固废中转站,如有请附上垃圾中转站平面位置图----(重点) 8、是否委托有资质公司处理危险废物,如有,请附上该企业资质证书及签订的合同)---(重点) 8、危险化学品的日运量,运输的路线。 8、是否有企业联合应急救援协议,如有,请附上该协议。 9、项目所处位置图、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 企业(厂区)平面布置图、功能区 10、原有的环境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 11、三废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和图纸,(包括废水、废气、噪音及固体废弃物) 12、环评批复----(重点) 13、狮子岭污水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电子档) 14、其它政府相关批文(环保设施验收报告等) 15、公司组织机构图

16、企业基本情况(重点) 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联系人,单位所在地,中心经纬度;所属行业类别,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17、主要危险化学品使用、存储情况 18、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9、工艺流程图 20、现有物资清单,按下表填写(根据公司实际情况):

4×3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第一章 选择本厂主变压器和厂用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型号及 参数 1.1厂用变压器的选择 1.1.1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一般采用换算系数法,换算系数法的算式为 S =∑(KP ) (2.1) 式中 S ——计算负荷(KVA) K ——换算系数 P ——电动机的计算功率(KW ) 由于发电机额定功率已经给出,f S =353MVA ,则主变选择应按 B S ≥1.1?(1-p K )?f S 计算 式中 B S ――主变的最小容量(MV A ) p K ――厂用电量所占总发电量的比例(%) 1.1.2容量选择原则 (1)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容量应按高压电动机计算负荷的110%,与低压厂用电计算负荷之和选择。 (2)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或起动/备用变压器应与最大一台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的容量相同;当起动/备用变压器带有公用负荷时,其容量还应满足最大一台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的要求,并考虑该起动/备用变压器检修的条件。 1.1.3容量计算公式 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 d g B S S 1.1S +≥ (2.2) B S ——厂用变压器高压绕组额定容量(KVA ) g S ——高压电动机计算负荷之和 d S ——低压厂用计算负荷之和 由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及所给原始

资料,本厂选用SFPF P Z -40000/20的变压器,其额定容量为40000/25000-25000(KVA ),高压额定电压为20±8×1.25%,低压额定电压为6.3-6.3,周波为50HZ ,相数为3,卷数为3,结线组别为N Y 、11d -11d ,阻抗为14,空载电流0.31%,空载损耗41.1KW ,负载损耗178.9KW ,冷却方式为ONAN/ONAF 。 1.2主变压器的选择 1.2.1容量和台数选择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为单元接线时,主变压器的容量按发电机的量大连续输出容量扣除本机组的厂用负荷来选择。 1.2.2 相数的选择 主变压器采用三相或是单相,主要考虑变压器的制造条件,可靠性要求及运输条件等因素。特别是大型变压器,尤其需要考查其运输可能性,保证运输尺寸不超过隧洞,涵洞,桥洞的允许通过限额,运输重量不超过桥梁、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的允许承载能力。 当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在330KV 及以下的发电厂,应选用三相变压器。 1.2.3绕组连接方式的选择 变压器的绕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方式只有Y 和 ,高、中、低三侧绕组如何组合要根据具体工程来确定。 按照设计要求及所给原始资料,本厂选择装设的主变压器型号为 7SFP -370000/220,额定容量为370MVA ,额定电压为242±2×2.5%/20KV,额 定电流为/10681A ,周波50Hz ,相数为3,卷数为2,结线组别N Y ,11d ,阻抗为14.15%,空载损耗203.7KW ,空载电流0.22%,负载损耗951.5KW ,冷却方式为ODAF ,油量为37.2T ,器重167T ,总重249.7T 。 第二章 设计本厂电气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

河南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ICS13.040.20 Z 62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 1424—2017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coal-fired power plants 2017-08-28发布2017-10-01实施河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1/ 1424—2017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2) 5 污染物监测要求 (2) 6 实施与监督 (3) I

DB41/ 1424—2017 II 前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改善河南省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规定了河南省辖区内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 燃煤电厂排放的水污染物、恶臭污染物和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具有强制性执行效力。 本标准由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环境监控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霞、曹金根、张长青、赵永辉、朱灵峰、冯继锋、付博。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汪太鹏、郭新望、谷一鸣、孙倩、刘勇亮、李卓立、李英姿、刘军、王涛、高丽萍、陈丙亿、窦利军、杨惠、安玉刚、杨先锋、蔡丽、张成、门宁、李金锋、陈轲、刘璐、黄冬、高鹏、杜鹏、赵凌飞、陈建阁、赵宇航、谢闯将、尤克、霍建、马智捷、李岳君昇、曹家璇、丁先飞、韩海旺、高沛霖、来志林、王宇峰、刘莹。 本标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2017年08月28日批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自2017年10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河南省环境保护厅解释。

火力发电厂资料组卷大纲

XX发电厂XX工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整理规范》(DA/T28-2002) 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 3. 《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 4. 《火电企业档案分类表(6-9大类)》(国家电力公司总文档[2002]29号) 5.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11821-2002) 6.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1821-2002)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工程档案的管理。 三.项目文件的整理 1. 整理原则 遵循火电建设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保持案卷内项目文件的有机联系;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案卷整齐美观,便于保管和利用。 2. 整理方法 2.1. 项目前期(800)、设计基础材料(801)、工程管理性(803)、竣工验收 (807)、生产 准备及试运(808)。 2.1.1. 按“问题—时间”法分类。 2.1.2. 项目前期文件:按项目建议书批复、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环境预测及调查报 告、 设计任务书及计划任务书;按文件形成日期排列。 2.1. 3. 设计基础材料文件:按地质材料、地形材料、水文气象地震材料、水质及水源材料排序;按文件形成日期排列。 2.1.4. 工程管理性文件:按征租地文件、与参建单位的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环卫、消防、工业安全协议文件、工程费用及物资管理文件、与参建单位的往来文件、工程会议文件、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工程统计报表排序号;按文件形成日期排列。 2.1.5. 竣工验收文件:按竣工验收文件、工程遗留问题、竣工验收决议及交接证书、工程决算排序;按文件形成日期排列。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9

ICS13.040.40 Z6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664—2019 代替DB37/664—201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2019-03-07发布2019-09-07实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3) 5污染物监测要求 (5) 6达标判定 (6) 7实施与监督 (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664—2013《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DB37/664—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锅炉或燃气轮机组进行分类和定义; ——调整了标准的执行时段; ——增加了氨逃逸和氨厂界浓度控制指标要求; ——加严了大气污染物部分项目排放限值; ——明确了达标判定方法。 本标准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军华、丁程程、郭龙、邓保军、张战朝、史会剑、苏志慧。 本标准于2007年2月首次发布,2013年5月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