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看法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看法

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看法

怎么看朝鲜执着发展核武器

朝鲜核试验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看清其真面目,需要多角度的探索。站在朝鲜的角度探讨:朝鲜一意孤行的搞核试验,对朝鲜本身将带来的诸多伤害:

1、朝鲜核试验不仅根本不能给朝鲜带来安全保障,反而成倍数加大自身受到的

威胁。一方面,韩美军演愈演愈烈,仅2013年2月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的当月,韩美军方为“应对朝鲜”就举行了三次联合军演。另一方面,美国承诺会对朝鲜进行核武反击。

2、朝鲜核试验会严重损害中朝同盟关系。朝鲜若一意孤行的搞核武器,会不断

给中国带来威胁,不断恶化中朝友好关系。朝鲜宁愿和中国搞僵,也要发展核武器,可核试验根本不能替代中国对朝鲜的保护。

3、朝鲜核试验对朝鲜造成的伤害之三,就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外,朝

鲜被排斥成为一块极端游离国际社会的孤岛。原因有四:1、赖账搞核武被列国际金融业黑名单。2、出尔反尔的搞核武让国家诚信丧失;3、朝鲜核试验是逆半岛和平潮流而动;4、朝鲜核试验遭到国际社会空前反对。

4、核试验还极大的拖累民生。大投入搞核试验势必与民生争口,搞核试验遭严

厉制裁更殃及民生,因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大搞先军政治是剥夺民生。

所以,朝鲜搞核武,根本不符合国际潮流,也极大伤害自己。

对朝鲜核问题的看法

对朝鲜核问题的看法 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核试验,在 国际社会引起巨大震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谴 责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 的行为,明确表示了坚决反对的鲜明立场。美、日、韩、俄、澳等国也纷纷谴责朝鲜的行为。联 合国安理会展开紧急磋商,并于14日通过第1718号决议,宣布对朝鲜实施包括武器和战略物资禁运、冻结金融资产、奢侈品禁运等多项内容的严 厉制裁。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还宣布了各自进行 的对朝制裁措施。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朝 鲜政府于17日发表声明,称核试验是主权国家自 主的、合法的权利,是保卫国家安全的积极的防 御措施。声明称安理会决议是根据美国的脚本拟 定的对朝宣战布告,朝方强烈谴责和坚决拒绝接 受该决议。不仅如此,来自美日韩等国的信息显示,朝鲜正在准备进行第二次或更多次核试验。 目前,美国国务卿正在对日韩中俄等国展开访问,中心议题是讨论如何落实安理会决议并为缓解当 前急剧升高的朝核危机寻找解决方案。中国政府 一直主张应尽快恢复六方会谈,通过外交渠道解

决问题。美国政府也已表示准备无条件重返六方 会谈。朝鲜政府在进行核试验的同时,也表示有 意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核危机。今后朝鲜政府能否 在重返六方会谈上作出积极回应将成为人们关注 的焦点。诚然,由于过去举行的多轮六方会谈事 实上未能达到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导致 国际社会对六方会谈的前景出现信心危机。但是,即使在目前形势下,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仍坚信 必须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手段解决朝核危机。从 这个意义上讲,六方会谈虽然并非完美有效的方式,但仍是在目前形势下外交解决朝核危机的惟 一为各国接受的现实方式。因此,只要与会六国 能够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建对会谈 的信心,进一步改善、充实并强化六方会谈的机制,就能够在外交解决朝核危机的道路上取得新 的进展。为此,美朝应该显示灵活,为重启六方 会谈作出更多努力。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 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 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自公元前221年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2229年以来,国旗为普通国民而降。

核化生武器

1.什么是核化生武器?各有哪些杀伤特点? 核武器 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放出的能量,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又称原子武器。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杀伤特点:杀伤破坏范围大、杀伤破坏程度严重、杀伤破坏因素多、伤害作用持续时间长、防护复杂等。 化学武器 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 装有毒剂的各种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毒烟罐、手榴弹、地雷和布洒器等 杀伤特点:杀伤范围大,伤害途径多,持续时间长。(剧毒性、多样性、空气流动性、杀伤持续时间长) 生物武器 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菌,立克次体)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叫做生物战剂。 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导弹弹头、炸弹和气溶胶发生器等 杀伤特点:致病力强,污染范围广,伤害途径多,具有传染性,危害作用时间长,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2.核武器主要性能有哪些? 光辐射:对人员可造成直接烧伤、还可引起衣物或其他物体燃烧引起间接烧伤。 冲击波:可造成人员脑震荡、骨折、肝脾破裂以及肺、胃和耳鼓膜、皮肤等损伤,同时由于工事、建筑物的倒塌、破坏,以及刮起的沙石,造成人员的间接损伤。 早期核辐射:引起放射病。 核电磁脉冲:能干扰电子、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并能使其失效。 放射性沾染:外照射、内照射、皮肤沾染。 3.化学、生物战剂各分为哪几类? 化学战剂(性能) 杀伤后果(致死性和非致死性毒剂) 杀伤作用持续时间(暂时性和持久性毒剂) 1)神经性毒剂(破坏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沙林、梭曼、维埃克斯 2)糜烂性毒剂(使细胞坏死、组织溃烂):芥子气、路易氏气 3)全身中毒性毒剂(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使全身缺氧):氢氨酸、氯化氢 4)失能性毒剂(使人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暂时失去战斗能力):毕兹 5)窒息性毒剂(伤害肺部使人员缺氧窒息):光气 6)刺激性毒剂(刺激眼睛、上呼吸道,引起流泪或打喷嚏,妨碍人员战斗):苯氯乙酮、亚当氏气、西埃斯、西阿尔 生物战剂(性能) 1)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霍乱杆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类鼻疽杆菌 2)病毒:黄热病、东马脑炎病毒、西马脑炎病毒、马尔堡病毒、登革热 3)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 4)真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菌 5)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毒素 6)衣原体: 4.对核化生武器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你对朝核问题有什么看法

你对朝核问题的看法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朝鲜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核技术。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技术人才。当时朝鲜从苏联引进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技术研究初具规模,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研究重要基地,宁边5兆核反应堆属于石墨反应堆,于1980年动工,1987年建成。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取制造核武器的原料——钚 其实核弹是保护自己国家的有利武器,但是核弹制造控制不好会有核辐射让周边地区都受到污染。对于朝鲜的核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分开讨论,而不是一味的说它好或者不好。 朝鲜占地面积120,256平方公里,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就如同中国一个省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要制造核武器,那么丁点儿的地方如果真的要被人侵入的话易如反掌。没有一点儿强势一点的武器的话肯定就真的一点反抗能力也没有了。这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和我们中国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同,朝鲜这地方相对来讲是比较封建的。中国会常与别的国家联系实行了经济一体化战略。但是朝鲜它认为这都是资本主义行为,他们还处于自给自足。经济也不与外面联系的这样一个行为。这样因为很多时候天气和土地原因,这个国家的人民会常没有饭吃。因为中国虽然有了杂交水稻的技术但是不愿意给朝鲜使用,这里包含很多问题也不好多说。饭也少了别说肉了,我在一本外国书上看到他们国家的领导人告诉人们要健康成长,坚持一天两餐的策略。这个吃饭这类的问题都是由国家分配的,所以大家也别太吃惊。正因为这样一个又穷又落后的国家坚信:“我们是最幸福的人们”领导人也知道如果自身不强大肯定会被别的国家侵略,这是迟早的事。这个国家以前有中国的支持,中国长期无条件给与他们粮食、制造技术人才。但他们认为中国这也算是对他们国家一种侵略的行为,认为没有国家可以这么好对自己国家那么宽容。这也许是真的也许也是假的吧。 但是就是一个那么穷与落后的国家却无缘无故有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别的国家尤其韩国与中国认为你这样去制造核武器岂不是在自己的身上玩火?肯定会烧到别的邻居的,所以韩国着找了有强势的后盾美国来帮助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而美国认为多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就对自己有多一个威胁,核武器技术成熟随时随地都可以满天飞,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所以美国要中国一齐联合起来反对朝鲜制造核武器。中国其实对朝鲜都已经做到了战略保护的地步了,因为如果有别的国家侵入朝鲜就等于准备侵入中国领土。所以中国对朝鲜都实行了战略保护,中国知道朝鲜难以自己独立保护自己的国家。虽然全民皆兵,而且都是有素质训练过的,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一路在发展,战斗现在都以科技为主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些用小米加步枪就可以解决的战斗。

朝鲜半岛核问题前景展望

朝鲜半岛核问题前景展望 一、朝鲜半岛核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日、俄四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长期冷战等使大国卷入了严重的双边和多边军事对峙和冲突。因此,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稳定对确保东北亚地区的安定和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讲,目前出现的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朝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根本对朝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美之间长期淤积且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不仅阻碍着朝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且严重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二战结束后,朝鲜战争中的生死拼杀和长期冷战中的针锋相对已经使朝、美之间的互不信任和敌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虽然在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的缓和,但是,长期存在于朝鲜半岛的冷战状态和紧张局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缓和与改善。相反,朝鲜的国际生存环境还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发展倾向。特别是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和美国的惟一超级大国化日渐明显的背景下,朝鲜又遭受了严重的粮食和能源短缺以及国家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逝世等经济和政治困难,开始面临来自内政外交两方面的空前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朝鲜的外部生存环境,消除主要来自美国的安全威胁,并逐渐摆脱外交上的弱小地位,朝鲜作出了加速推进核计划的战略选择。在朝鲜看来,只有拥有“核威慑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对外交涉能力,保障朝鲜社会主义体制的长期生存和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朝美两国围绕朝鲜核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政治斗争。1994年10月,两国经过谈判在日内瓦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承诺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前为朝鲜建造两千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并在轻水反应堆建成前向朝鲜每年提供50万吨重油。然而,朝美两国虽签订了《框架协议》,但由于双方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情绪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除,协议事实上并未得到双方全面认真的履行。“9·11”后,美国强调以“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并明确将朝鲜与伊拉克和伊朗并列为“邪恶轴心”,在外交上对朝实行更加强硬的“不谈判、不妥协”的方针政策。虽然布什政府并未公开主张美国将以推翻朝鲜现政权为其政策目标,但布什总统曾明确表示,他不喜欢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美国国内舆论也多认为,从长远看,对朝鲜进行体制演变符合美国的全球和地区战略利益,应将其作为美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在朝鲜看来,美国对朝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强硬态度,从根本上威胁着朝鲜国家的“最高利益”。为了抗衡主要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和安全挑战,朝鲜认为加快核计划的发展步伐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对应战略。朝鲜希望以独立开发和拥有核武器或武器级核材料来抗衡美国的威胁,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并据此迫使美国放弃“敌视”和“扼杀”朝鲜的方针,同时争取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向朝鲜提供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也就是说,朝鲜追求的独立自主的核安全战略同时包含着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双重目标,最大限度地争取同时实现这两大目标对朝鲜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另外,在外交战略层面上,朝鲜采取了“以超强硬对强硬”和“边缘外交”的战略,反击布什政府对朝“不谈判、不妥协”的强硬政策。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核问题上的朝美对峙是一种涉及国家生存发展基本战略层面上的对抗,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因而很难想象朝核问题会经过几轮六方会谈就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

国外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启示

国外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启示 现代农业广泛应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转基因技术等,带来了诸如水土流失、食品污染、品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也造成了现代农业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有机农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蒙和发展的,它是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原理和技术发展起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类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世界上约有120个国家进行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规模约占整个食物系统的1%左右。2006年的最新统计表明,目前全球有近3100万hm2有机农田,其中澳大利亚位居第一(近1200万hm2),其次为阿根廷(约310万hm2),居第三位的是中国(230万hm2),美国位居第四(160万hm2)。目前全球至少有62万个有机农场(多数为小农户农场),拥有有机农场数目最多的前3位是墨西哥(8.3万个)、意大利(4.4万个)和乌干达(4.0万个)。 1 有机蔬菜主产国和地区 美国是全球有机蔬菜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美国有机农业所涉及的作物种类来看,蔬菜、水果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发展速度快于普通大田作物。2001年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有机生产面积分别约占种植总面积的0.1%、0.2%和0.3%,而有机生菜的生产面积则占到5%,药用植物和小宗蔬菜类作物的有机生产面积达到了其种植总面积的1/3以上。美国有机蔬菜的种植总面积连年增长,但占有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却有所下降:1997年美国的有机蔬菜种植面积为21287hm2,约占有机总面积的3.90%,而2005年美国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631hm2,约占有机总面积的2.44%。 欧盟拥有农场数目和有机作物种植面积最多的是意大利,几乎欧盟1/5的有机面积和1/4的有机农场都在意大利。由于有着生产有机蔬菜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较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与有机蔬菜主要消费市场(欧洲)的地缘关系,有机蔬菜成为意大利的主要有机产品之一,2005年其种植面积为15825hm2,位居欧盟第一,世界第三。意大利的有机生产量年增长率达48%,其生产的有机产品有43%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墨西哥的有机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第15位,有机作物有20多种,主要为热带作物(如咖啡)和劳动

我对朝鲜问题的看法

我对朝鲜问题的看法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三面环海,半岛上两个国家的政治现状于1953年才被确定。之前两国曾经为了半岛的统一而爆发波及韩朝两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朝鲜战争。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半岛内两国的同宗同族性及其因历史原因分开,都使得国际社会在研究半岛未来发展时多关注了一份“统一进程”的可能性。朝鲜半岛因为地理政治历史等相关原因,更是中美日俄等世界大国战略利益的聚焦点,因此美国一位学者说:“在我们的世界政治地图上,朝鲜是两个最有爆炸性和最危险的地带之一,另一个地带则是中东。”确实,朝鲜的核试验更是将各国的目光聚焦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只是重点不是在“统一”上,而是在半岛无核化上。就在朝鲜去核化进程未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之时, 朝鲜半岛再起风云,从“天安舰”沉舰事件,再到南朝鲜炮击延坪岛,美韩联合军演,半岛局势更加紧张,更加扑朔迷离。 迈进2011年,也就走进了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的日子。60年来,朝鲜战争换来的停战协定只不过是一个暂时停火的协议,停停打打的事在朝鲜半岛上时有发生,特别是表现在海上。如果说60年实现不了朝美关系的正常化也就罢了,但60年不能把一纸停战协定转换为和平协议,未免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人们难免要追根溯源,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朝鲜半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朝鲜的去核化进程问题,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也不是单纯的依靠哪一个国家向哪一方施压就能实现的,这要靠各方共同努力,致力于和平的维护和经济的发展,靠援助得来的发展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靠“制裁”得来的和平也始终不能长久。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促进朝鲜经济发展,使其摆脱“核保护”的外衣,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发展,维持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 当然朝核问题是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但似乎解决了朝核问题就解决了朝鲜半岛的问题吗?其实,朝核问题只是朝鲜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包括签订和平协议在内的朝鲜问题在范围上更为宽泛,解决的迫切性也绝不次于朝核问题。要想真正地解决朝鲜和朝鲜半岛地区的安全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包括签订和平协议在内的朝鲜问题。人们也总认为,朝核问题是朝美双方间的事情,美国手中有强大的核武器,先让一步又何妨?殊不知朝鲜即便有一天重返了六方会谈,美国也不会以朝鲜无核化为单一目标。总想一揽子解决问题,其结果就是一个事情也说不明白,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 现在中国广大的老百姓就朝鲜问题的解决大致呈现两种观点。一是:朝鲜想要打仗,中国是否派军再次参战,以及美日韩的动向,主要是赞扬朝鲜敢想敢干;另一种是中国应该教育朝鲜,放下积怨,应该和平发展,不要发展核武,主要是批评朝鲜无事生非。 就我个人而言,这两种看法都是有所偏颇。第一,不是朝鲜想要打仗,而是南朝鲜李政府上台后,改变了亲善原则,走强硬路线,使朝鲜感到威胁。而朝鲜在世界上地位不高,话语权被剥夺。现在朝鲜国内接班人问题;民生问题交织,外部环境又如此恶劣。所能引起世界注意的只有核武器和战争威胁,为此才铤而走险,出此下策。第二,中国在此问题上话语权不多,首先,美日韩三国都不是中国的朋友,而朝鲜也不是听话的小弟。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企图,而中国也是自顾不暇,经济问题,南海问题,西藏问题,内部的腐败问题等等,如果东北边境再起纷争,就会顾此失彼。忙中出错,甚至丧失主动权。第三,中国在此问题上如果介入,恐怕会费力不讨好,朝鲜金氏家族希望与美国直接对话,会怪中国多事;美国则会让中国附上更大责任,从而减轻自己的压力;日本正好利用军事威胁为借口,把矛头指向中国,为扩军做铺垫;韩国则会转嫁国内舆论,把朝鲜的所作所为,归罪为中国是后台,而为自己喊冤。 其实现在国际上和平实力增强,各国经济利益互相牵制,不容易轻启战端,特别是在中美日俄四国利益交织的东北亚地区。当然,一旦朝鲜半岛力量严重失横或者已经爆发大规模

核弹设计

自己动手设计制造颗原子弹 核弹是利用易裂变元素进行链式反应,将亏损的质量以质能方程:E=MC 2转化成如冲击波、辐射等形式的能量,在几百万分之一秒内释放出来,从而造成巨大破坏的武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枚核弹的设计过程。 第一章 核临界及弹芯设计 下面我们来正式进入核弹的理论设计工作,我们知道核弹的爆 炸来自于链式反应(1)放出的巨大能量,而如何使(1)持续地进行下去,我们就要引入“核临界”这个概念,即单位时间内穿过单位体积的中子数保持恒定,即中子通量守恒。在没有外中子源的情况下,核燃料内部的中子扩散方程为(我们假定只有快群中子参与反应): 22()()0c c c r B r φφ?+=(2) 在反射层内部,中子扩散方程为: 22()()0r r r r k r φφ?-=(3) 在核燃料与反射层的边界面上,必有中子通量相等,中子泄露量相等, 边界条件: ()()c r r r φφ=(4) 0lim c r φ→<∞ (5) ''c c r r D D φφ=(6) 0r r R T φ=+=(7) 首先,方程(2)有通解: cos sin ()c c c Br Br r A C r r φ=+,

由条件(6)知AC=0,故有sin ()c Br r C r φ=。 在反射层中(3)有通解:cosh()sinh()()r r r r r k r k r r A C r r φ=+,由于 边界条件(7),故有tanh[()]r r r A C k R T =-+。 因此有:sinh[()] r r A k R T r r φ+-=。A 为新的参数。 由条件(4)、(6)可得: sinh()sinh()C T B R k T C A R R = 22cos()sin()cosh()1[][sinh()]c c c r r c r r B B R B R k k T D A D C k T R R R R -=-- 将以上两式相除,我们就可得到带有反射层的球型核弹临界方程: [1cot()][1coth()]c c c r r r R T D B R B R D L L -=+(8) (8)式给出了带有反射层的弹芯在核临界时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质与他们半径的关系。经计算,在带有足够厚度的铍中子反射层时,铀-235的临界质量为13KG 。在我们的设计中,弹芯材料选为铀235,反射层为铍9,弹芯由几层球状的金属壳构成,中心部位是一个半径为3cm 的中子源——铍、钋弹丸球或镅、铍弹丸球,它是一个铍制的空心金属球,里面填充钋金属,用金箔片隔开。钋210是人工核反映堆中合成,能时刻自发产生大量阿尔法粒子。 炸药爆炸并制造冲击波。

朝鲜核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反对朝核,维护和平 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在古代本是一个国家,名为高丽。十九世纪以前,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二十世纪后,朝鲜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来由于二战后一部分由苏联占领一部分由美国占领从而被分割为两个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朝鲜统一的目的而进行的统一战争,可是在大国的干涉下,使这种统一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而且这场战争使南北朝鲜成了仇敌,更加深了朝鲜半岛两方的不信任感。在朝鲜领导人看来,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人为的,是大国利益的需要造成,美国人反对北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尚可以理解,但作为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并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战争才在北纬38度线这个开始的地方停止下来,朝鲜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换来的只是国家的破败和朝鲜半岛的永久分裂。一开始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发展迅速,可是由于过度依赖苏联,导致苏联解体时,朝鲜蒙受巨大的损失,而当时朝鲜的对内对外政策又为中国所不容,所以朝鲜失去了依靠。再加上美国的经济封锁,从此朝鲜落后于韩国。 近几年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试图研发核武器。虽然中国也有核武器,但是核武器的威力在二战中已经有目共睹。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的两颗原子弹带来了一片死寂,也震惊了全世界,威慑了全世界,从而奠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呼吁防止核扩散,都害怕核扩散。核武器的威力足以毁灭世界,一旦被某个野心家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关系到全世界全人类的生死存亡。 因此中国提议召开六方会谈,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由5个与此有关的国

家和朝鲜就朝核问题展开讨论,以寻求解决的办法的会议。这五个国家分别是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自从在2002年,朝鲜宣布要发展核武器以来,总共举行过六次会谈。 2003年第一次会谈各方认真、全面地阐述了各自的原则立场和方案设想,并达成重要共识,即确认朝核问题应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原则。2004年第二次会谈与会六方最终以《主席声明》的形式阐明了各方共识,这是六方会谈首次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会谈的成果。自此六方会谈的后几轮都只是重申声明,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法新社5月6日消息称,朝鲜“不顾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的呼吁”,发誓将继续推进其所谓的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计划和空间计划。 报道称,朝鲜谴责了由美、中、俄、法、英在维也纳召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会议期间所发的声明。声明中,这5个国对朝鲜问题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朝鲜“避免采取会引起地区安全问题的更进一步行动,包括任何核试验。” 朝鲜外交部发言人通过官方媒体表示,这一声明是侵犯朝鲜和平利用核能和空间资源权力的“非法行为”。 “我们将……坚决保卫国家主权,并强烈追求和平的空间发展以及核能工业的发展。”这位匿名发言人说。 法新社称,外界广泛猜测朝鲜正在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一名韩国核专家曾表示,朝鲜已经完成了第三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美国国务卿希拉里4日在北京表示,如果朝鲜改变既有策略,美国将同朝鲜合作,但她对朝鲜政府的意图表示怀疑。这无疑使朝鲜核问题又再度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使本来敏感的地区更加受人瞩目。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谈判分析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谈判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谈判分析方法,围绕朝鲜核问题进行谈判,从谈判协议的替代方案、谈判方的潜在利益、创造和索取价值的管理过程中以及谈判方为改变游戏规则所作出的努力等四个方面作出尝试性的分析,以为探究朝核危机的和平解决之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谈判分析美国朝鲜六方会谈 自朝鲜问题产生以来,国际社会强烈希望通过整治和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化解第一次朝核危机的框架协议功亏一篑,为解决第二次朝核危机而进行的六方会谈进行了四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人们对最终将是怎样的结果仍在翘首以待。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对整个朝鲜核问题进行谈判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朝鲜核问题,探究和平解决危机的可能性。同时对以往谈判的得失进行探讨,也为进一步的谈判及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谈判分析法及朝鲜核问题的谈判方 对谈判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很多,谈判分析方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严密的分析框架。它源于博弈论和决策分析,目的是为谈判者和第三方提供一个实用的理论和有用的建议。同其它分析方法一样,谈判分析方法也需要将问题分解成为一些特殊元素。一份完整的谈判分析报告,一般都会考虑以下一些基本元素:谈判协议的替代方案、谈判方的潜在利益、创造和索取价值的管理过程以及谈判方为改变游戏规则所作出的努力。本文就是试图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朝鲜核问题进行一次尝试性的谈判分析。 在几乎所有的谈判中,谈判的参与者就被认为是谈判方。但是,在有些谈判中,谈判的参与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朝鲜核问题一开始只有美朝之间的纽约和日内瓦,在实施框架协议的过程中又展开过中、美、朝、三边谈判,继而发展到后来的中、美、朝、韩、俄、日六方会谈。因此朝鲜核问题的谈判方很难确定。 朝鲜核问题中直接对立的是朝鲜和美国。朝鲜在不断地开发和研制自己的核武器,而美国则认为朝鲜的行为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坚决予以制止,从而产生了朝鲜核问题。在朝鲜核问题的谈判中,其他参与方,如中、韩、日、俄等国的态度与立场对谈判的进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他们要么是附属于当事国的盟友,如日本,要么就类似于会谈的协调人,如中国,或者两者兼之。他们并不能对朝鲜核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等同于美、朝那样的决定性作用。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化解美朝之间的利益冲突。 所以,无论谈判的参与者发生怎样的改变。美国和朝鲜才是当事方并将贯穿于朝核问题谈判的始终。因此,本文将美国和朝鲜作为朝鲜核问题谈判的谈判方进行分析,而将其他相关各方仍成为谈判参与者。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实际

核弹设计理论

核弹设计理论

————————————————————————————————作者:————————————————————————————————日期:

核武器设计的物理基础 核弹是利用易裂变元素进行链式反应,将亏损的质量以质能方程:E=MC2转化成如冲击波、辐射等形式的能量,在几百万分之一秒内释放出来,从而造成巨大破坏的武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枚核弹的设计过程。 第一章认识裂变物质 首先允许我小小地科普一下,按照宇宙物理学的图景,我们的宇宙产生于一个奇点,起初并没有物质,只有能量与弦,在弦与能量交汇的节点产生了光子,高能光子又分裂为正负电子对,随着弦的波动与能量的纠缠诞生出强子及电子、中微子等各种物质,这些物质如夸克、电子等以精细对称的形式结合成稳定的基团,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各类元素,在大质量的天体如恒星的中央,较轻的元素比如氢,在巨大的压力下进行聚变反应产生出新的更重的元素,如氦、锂,同时释放出能量,这一自持聚变燃烧反应对原子序数在铁之前的元素是有效的,对于铁之后的物质,则可能是晚年恒星坍缩爆炸的产物,所以平衡性减小,如果原子核受到新的粒子如中子、或者质子等扰动,则新基团的势垒将高于核子结合能,核子将分裂开来,并释放出多余的结合能,这就是核能的来源。 第二章核反应简介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中子所造成的核反应,当一个自由中子入射到原子核附近时,按照不同的几率,会产生如下几种反应: 1.弹性散射(EL),就像两个乒乓球相撞,然后又互相弹开了,改

变的仅仅是各自的速度和运动方向,我们通过经典力学就足 够了解它们了。 2. 非弹性散射(NON),当发生非弹性散射时,中子首先被原子核吸 收形成激发状态的复合核,然后复合核通过发射伽马射线放 出中子而回到基态,发生这一反应的前提是中子的动能必须 达到原子核的第一激发态。 3. 吸收(INL),吸收反应就是中子被原子核吸收掉了,产生出一个不 稳定的复合核,通过发射各种物质如:γ、α、氢离子等来消 耗多余的能量来回到基态,有一类元素在吸收低能中子后有 很大概率分裂成几个较小的原子核,并释放2个以上的中子, 引发新一轮的裂变反应,反应式为: 235 1236 1 2192092120[]*A A Z Z U n U X Y n ν+→→++(1) 这种元素被称为易裂变元素,在核反应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铀-235、钚-239就属于此类物质。 当不同能量的中子入射到不同物质中时,发生每种反应的几率是不一样的,称之为核反应截面,现在网络上有详细的评价核数据库供我们使用。例如铍-9的总截面谱为: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有机农业始于1924年,由鲁道夫.史特内(RudolfSteiner)创立的生物动力农业。 之后于20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瑞士由翰斯·缪勒(HansMueler),在英国由雷蒂埃伍·巴夫奥(LadyEveBalfour)和艾伯特·哈瓦得(AlbertHoward),在日本由(MasanobuFukuoka)分别创建了各国的有机农业。 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鼓励并补贴农场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 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推动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有机农业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 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已陆续建立了有机农业指南、标准、法规、条例,对有机农业作了明确的定义。 最初,这些定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近年定义趋于一致,目前最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有机农业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生产管理体系。 有机农业要求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尽可能减少空气、土壤和水分的污染。 我国有机农业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以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

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 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2000年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加工的主要目标有17个方面,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土壤生物、植物、动物、人在内的且相互依赖的系统的生产力和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 “有机"是一种标识概念,只有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才能标识为有机产品。 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如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外,还包括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林产品。 二、有机农业的现状有机食品生产是近几年世界农业中的亮点。 全世界大约有130个国家进行认证有机食品的商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美国和加拿大。 据国际贸易中心(ITC)今年2月调查,全世界有机管理用地已达到1700万公顷,各大州有机管理的面积分布大体是大洋洲44.91%,欧洲24.79%,拉丁美洲21.67%,北美7.73%,亚洲0.55%,非洲0.35%。 面积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770万公顷,阿根延280万公顷,意大利100万公顷,美国90万公顷,巴西80万公顷,德国54万公顷,英国52万公顷,西班牙38万公顷,法国37万公顷,加拿大34万公顷。 有机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最多的十个国家依次是列支

核物理学在军事上的应用

核物理学在军事上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核物理学在军事上的应用—核武器,从核武器的分类、爆炸方式、破坏效应三个方面介绍了核武器的发展及前景。 关键词:武器分类,核爆炸方式,破坏效应 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性质及核能利用的科学,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是核武器。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裂变—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核武器一般是指由核战斗部及其承载壳体组成的武器,俗称核弹。如果将投掷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使核武器构成作战能力的各部分都包括在内,则称为核武器系统。核战斗部的主体是核爆炸装置,简称核装置。核装置由核部件、炸药部件、火工品、核点火部件(中子源)和其他结构件组装而成,并与引爆控制系统等一起组成核战斗部(有时还包括制导、突防等装置),装入承载壳体,即构成核弹。核武器投掷发射系统由运载工具、投射装置及各种辅助设备等组成。 一、核武器的分类 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核武器种类日益增多,从不同角度出发,核武器的分类有以下几种:①按核装置原理结构划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弹。后者包括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等。通常称原子弹为第一代核武器,氢弹和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为第二代核武器。②按投掷发射系统划分,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深水炸弹、核鱼雷、核地雷等。③按作战使用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袭击对方战略目标和防御己方战略要地的战略核武器;另一类是用于支援陆、海、空战场作战打击对方战术目标的战术核武器。④按威力大小划分,可分为高威力核武器(百万吨TNT当量级)、中等威力核武器(数十万吨TNT当量级)和低威力核武器(万吨TNT当量级以下),但其界线也不是很严格的。核爆炸对面目标的破坏效果,同威力大小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对大多数以冲击波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的核武器来说,通常是以高于一定的冲击波超压的效应面积,来度量其破坏能力的,即取核武器威力与百万吨TNT当量的比值的2/3次方为其“等效百万吨数”,来度量其破坏能力;也有按目标特性、分布和核攻击的规模大小等不同情况,选用小于2/3的其他方次来度量其破坏能力。至于对点(硬)目标的破坏能力,则还要考虑核武器命中精度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核武器爆炸方式 由于核武器在不同介质中和不同高度(或深度)处爆炸时,外观景象和杀伤破坏效应差别很大。因此,核爆炸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作战任务,目标性质和地形、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有机农业始于1924年,由鲁道夫.史特内(RudolfSteiner)创立 的生物动力农业。 之后于20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瑞士由翰斯缪勒(HansMueler),在英国由雷蒂埃伍巴夫奥(LadyEveBalfou)和艾伯特哈瓦得(AlbertHoward),在日本由(MasanobuFukuoka) 分别创建了各国的有机农业。 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鼓励并补贴 农场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 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的推动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有机农业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 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已陆续建立了有机农业指南、标准、法规、条例,对有机农业 作了明确的定义。 最初,这些定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近年定义趋于一致,目前最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有机 农业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生产管理体系。 有机农业要求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 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尽可能减少空气、土壤和水分的污染。 我国有机农业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以及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将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有机 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 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 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 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IFOAM) 2000年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加工的主要目标有17个方面,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土壤生物、植物、动物、人在内的且相互依赖的系统的生产力和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 有机"是一种标识概念,只有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 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才能标识为有机产品。 有机产品除包括食品,如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外, 还包括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林产品。 二、有机农业的现状有机食品生产是近几年世界农业中的亮点。 全世界大约有130个国家进行认证有机食品的商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美国和加拿大。 据国际贸易中心(ITC)今年2月调查,全世界有机管理用地已达到1700万公顷,各大州有机管理的面积分布大体是大洋洲44.91%,欧洲24.79%,拉丁美洲21.67%,北美7.73%,亚洲0.55%,非 洲0.35%。 面积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770万公顷,阿根延280万公顷,意大利100万公顷, 美国90万公顷,巴西80 万公顷,德国54万公顷,英国52万公顷,西班牙38万公顷,法国37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内容摘要 朝鲜半岛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一直是世界政治的焦点之一,两次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均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客观分析朝鲜核危机产生的原因与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透彻的了解这个问题,更加有助于我们看清和分析朝鲜半岛的局势。 朝鲜半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新的安全格局的形成。 东北亚地区涉及美俄中日等大国的利益,这一地区任何政治力量对比上的变化,不仅会带来亚洲政治格局的改变,甚至会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来阐明朝鲜核危机对东北亚各国的不同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各大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选择,来对目前的东北亚局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在进一步维护美日韩同盟的基础上,谨慎制订其朝鲜半岛政策,希望朝鲜半岛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日本为了实现其“正常大国”的目标,在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的外交政策中积极追随美国的步伐。

俄罗斯正在努力恢复昔日的大国地位,因此特别重视自己在朝鲜半岛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统一持积极的态度,但是不希望其落入某一个大国的手中。 中国的东北亚战略就是要积极参与朝鲜核危机的解决,既要反对美国的遏制政策,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展开双方的合作。 朝鲜核危机所引发的政治、安全连锁反应将对东北亚这一地区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世界的政治格局。 朝鲜核危机使得美国更加重视其东北亚战略并且开始注重与中国的合作。 而日本由于受朝鲜核危机的影响,不得不暂时放弃其“独立”的外交路线,继续追随美国的步伐,但是也为日本借机调整防卫体制和防卫政策提供了借口。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朝鲜核危机提供了一个恢复其在半岛影响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朝核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对于韩朝两国来说,朝核危机为统一之路设下了障碍。 朝鲜核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尽管各方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朝核危机和平解决的前景不容乐观,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危机的解决过程困

国防教育 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

国防教育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目的: 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 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重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难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 一、核武器 1、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原子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使核装料迅速达到临界状态,中子撞击重原子核,一个原雍肆驯涑闪礁觯礁鲈雍肆驯涑伤母龅龋购俗傲夏诜⑸驯淞词椒从⒚土沂头拍芰俊4雍说慊鸬搅驯淞词椒从鹗橇驯浞拍芙锥危恍枰种肝⒚搿? 氢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 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炸药)当量来表示。 1当量 =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2、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与走向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与走向 摘要朝鲜半岛核危机是冷战机制遗留的产物自世纪年代初第一次朝鲜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为解决朝鲜核危机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朝鲜半岛和平问题做出了大量的外交努力。然而朝美之间的基本立场差距巨大彼此极度缺乏互信与互动、因而有关各方的政治外交努力作用十分有限。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鲜实行“大棒政策”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使朝美关系全面到退而第二次核风波又使两国关系雪上加霜。朝鲜核问题之所以更复杂主要在于朝美之问的意识形态冲突。朝鲜核问题当事国朝美之问互不信任、互相敌视是朝鲜核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制约因素。朝鲜在国内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展核武器是有着自身深层政治意图。其目的一是彻底解除朝鲜的安全困境二是为朝鲜国内改革获取物质和道义的支持。而美国在朝鲜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掌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国际防和扩散体制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朝鲜核问题久拖不解的重要因素。朝鲜两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于年月同进行核试爆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朝鲜核试爆后通过当事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努力六方会谈已经重启朝美双方也达成了实质性的共识但进展缓慢。朝美双方围绕着“关闭核设施”和“解冻资金”等战术问题上出现僵局。朝鲜虽然同意关闭核设施但不愿意立即放弃其

全部核计划美国短期内很难改变对朝鲜的敌对政策。因此朝鲜核问题具有长期化的可能。本文试图通过对朝鲜核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实质的分析预测朝鲜核问题的走向并提出化解朝鲜核危机的具体措施。关键词朝鲜核问题国家利益朝美关系实质走向’哪。”咖Ⅳ。加皿硼订。谢鲫鬻腿———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绪论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关系到我国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朝鲜又是我国的传统友好国家。朝鲜拥有核武器不仅违背了中国及周边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基本原则也严重影响了东北亚区域安全与合作因此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利益。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关键是朝、美两国但周边国家也可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为了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六方会谈持续进行并承担起国际社会所期望的负责任的大国重任。朝鲜核问题的研究对于正在堀起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朝鲜核问题是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朝鲜核问题的系统论述与研究探讨朝鲜核问题的实质对朝鲜核问题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虽然本论文只是学位论文而且也远非完善但还是期待着能够给中国未来朝鲜半岛政策的最终定位提供某些依据从而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一点贡献。。研究现状与动态朝鲜核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郭红东 郑伟强 [摘要]当前我国有机农业在生产、市场和认证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选择,也提高了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但是,我国有机农业在发展过程仍然存在着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生产技术缺乏及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本文借鉴国外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提出了推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 生产 市场 认证 [中图分类号]F 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11)—11—0034(04)[作者]郭红东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58 郑伟强 硕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58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编号:10JJ D790018)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有机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对长期传统农业生产实践的一个新的替代,也是一种生态的、有机的演进,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有机农业经历了研究探索阶段、奠定基础阶段和规范化快速发展阶段,现已成为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1.有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根据我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有约50大类,400~500个品种,包括蔬菜、豆类、杂粮、水产品、野生采集产品,截止2007年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企业750家,产品实物总量195.5万吨,认证面积246.9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12.6万公顷,放牧面积60万公顷,水域面积24.9万公顷,野生采集面积 149.4万公顷。未来十年,我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2300万亩。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 )和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 )2011年2月发布了《T he Wo rld of Organic Ag ricult ure -St at ist ics and Emerg ing T rends 2011》。该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世界现有有机农田3720万公顷,约占世界农业用地总量的0.85%。其中,中国的有机农田面积为185万公顷,占到中国 农业土地面积的0.34%(见表1)。〔1〕 我国有机农产品 主要有两大生产区:一是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辽宁。生产和出口的产品主要包括:谷物、豆类、葵花籽等。二是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鲁、苏、京、沪、浙、闽地区主要向国内市场供应和向日本出口有机蔬菜。浙、赣、闽地区是有机茶叶的主要产地。有机加工产品主要集中 在京、沪、浙、鲁和苏等省区。 〔2〕?产业结构研究? 农村经济 2011期第11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