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本章小结与复习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本章小结与复习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本章小结与复习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一、本章知识要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解直角三角形。

二、本章教材分析:

(一).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相互关系,进而才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相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因此三角形函数定义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理解本章知识的关键,而且也是本章知识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教材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1.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如修建扬水站的实例,这一实例可归结为已知RtΔ的一个锐角和斜边求已知角的对边的问题。显然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中的边与边或角与角的关系无法解出了,因此需要进一步来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相互关系。

2.教材又采取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利用学生的旧知识,以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为例: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确定为30°时,那么这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就确定比值为1:2,接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例,说明当一个锐角确定为45°时,其对边与斜边之比就确定为,同时也说明了锐角的度数

变化了,由30°变为45°后,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随之变化了,由到。这样就突出了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相互关系。

3.从特殊角的例子得到的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一般角度的情况呢?教材中应用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了: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取任意一个固定值时,那么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的值仍是一个固定的值,从而得出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同理也可得出正切、余切函数的定义。

4.在最开始给出三角函数符号时,应该把正确的读法和写法加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同时要强调三角函数的实质是比值。防止学生产生

sin X=60°,sinX=等错误,要讲清sinA不是sin*A而是一个整体。如果学生产生类似的错误,应引导学生重新复习三角函数定义。

5.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特殊角的函数值要记准、记牢,再通过有关的练习加以巩固。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需要会求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并会由已知的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度。为此,教材中安排介绍了查三角函数表的方法,学生在查表过程中容易出错,尤其是在查余弦、余切表时,特别是在查表前,应适当讲一下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6.从定义总结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在学生熟练掌握定义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来发现如下的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例如:

sinA=sinB=

cosA=cosB=

tanA= tanB=

cotA= cotB=

有哪些函数的值相等呢?如下:

sinA=cosB

∵∠A+∠B=90° cos(90°-B)=sinB

∠A=90°-∠B tan(90°-B)=cotB

∴sin(90°-∠B)=cosB cot(90°-B)=tanB

关于∠A可由学生自己推出。

又有: tanA·cotA= tanA= cotA=

∵ sinA=

cosA=

四个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查三角函数可以得出:

①正弦、正切的函数值是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正弦函数(在0°90°)

sin0°=0, sin90°=1,正切函数(在0°90°)tan0°, tan90°不存在。

②余弦、余切的函数值是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余弦函数(0°90°)

cos0°=1,

cos90°=0,cos0°不存在,cot90°=1.

为了巩固这一部分知识,应该通过一些基本练习题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练习题如下:

填空:

(1)知:α+β=90°,sinα=则cosβ=——.

(2)已知:sin27=a,则cos63°=___.

(3)已知:tan42°=c, 则cot48°=__.

(4)计算:tan48°+——.

(5)已知A为锐角,化简:——.

(6)已知O°<α<45°,化简= ——.

(7)化简:= ——.

(8)已知:cosα=0.1756,sinβ=0.1756 则锐角α与β之间的关系是__。

(9)在ΔABC中,∠C=90°,如果45°

(10)已知ΔABC中∠C=90°,0°<∠B<45°,那么(sin A–cos A)与 (sin B-cos B)中是正数的是。

(11)ΔABC中,∠C=90°,a、b、c为∠A、∠B、∠C的对边,当b=10时,sinA=m(m为常数),当b=100时,a、b、c各扩大10倍, sinA=___.

(12)ΔABC中,∠B=30°,∠C=45°,AB=8cm,则AC=___,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α角为锐角)

(1)sinα=cos42°,则α=42° ()

(2)cotα=tan17°,则α=83° ()

(3)cos(90°-α)=sin36°,α=36° ( )

(4)tan(90°-α)=cot53°,α=37° ( )

(5)sin40°+sin30°=sin70° ( )

(6)( )

不查表判断下列各式的正负:

(1)cot75° ( ) (2)cos42°-cos46° ( )

(3)cos46°-cos47° ( ) (4)tan75°-cot14° ( )

(5)sin50°-cos50° ( ) (6)tan50°-sin50° ( )

(二)、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是本章重点,正确地选择关系式,先将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然后进行正确地计算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有如下公式:

① 三边之间关系:

② 角之间关系:∠A+∠B=90°

③ 边角之间关系:sinA=cosB=;cosA=sinB=;

tanA=cotB=; cotA=tanB=。

3、直角三角形可解的条件:在两个锐角和三边这五个条件中,必须已知两个独立的条件且两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是边。根据可解的条件的分类,可有如下类型及其解法:

a已知两边:两条直角边(a , b )解法:c=

tanA=求∠A

∠B=90°-∠A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a , c ) 解法: b=

用sinA=求A

∠B=90°-∠A

b一边和一锐角一条直角边和锐角A: ∠B=90°-∠A

b=

c=

斜边C和锐角A: ∠B=90°-∠A

a=c sinA

b=

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1)、解决实际中提出的问题:如测量、航海、工程技术和物理

学中的有关距离、高度、角度的计算,应用中要根据题意,准确画

出图形,从图中确定要解的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时,充分使

用原始数据,正确选择关系式,使运算尽可能简便、准确。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水平距离,垂直

距离等概念,一定要在弄清概念的含意的基础上,辨别出图中这些

概念的位置。

(3)、如果图中无直角三角形,可适当地作垂线,转化为直角三

角形,间接地解出。

(4)、在解一些较复杂图形时,注意借助于几何图形的性质,可

使得问题得到解决。

练习题如下:

1、填空:

(1)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0cm,顶角为120°,则三角形底边长为,

高为,面积为。

(2)正三角形边长为2a,则一边上的高线长为。

(3)正三角形一边上中线长为3,则边长为。

(4)正三角形一边长为6,则正三角形外接圆半径R= 。

(5)RtΔ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a+c=4+,∠A=60°,则R= ,C= 。

2、梯形的两底边分别为15cm,5cm,两底角分别为60°,30°。

求梯形的周长。

3、如图电视塔建立在20米高的小山顶上,从水面上一点D测得塔

顶A的仰角为60°,测得塔基B的仰角为30°,求塔高AB。

4、在ΔABC中,∠C=90°,a=10,ΔABC的面积S

=,求角A

Δ

及边长C。

5、如图,ΔABC中CD⊥AB于D,AD=BC=4,cotA=,

求:(1)AC与BD的长;(2)∠B的度数。

6、在ΔABC中,∠C=90°,如果cotA=,

求的值。

7、在ΔABC中,∠C=90°,如果AB=2,tanA=,求的

值。

鱼类学第一章小结

1.鱼的定义:终生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低等脊椎动物。 2.软骨鱼纲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3.硬骨鱼纲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辐鳍亚纲包括硬骨鳞类、硬骨硬鳞类 (全骨类)和真骨鱼类。真骨鱼类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 4.鱼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具有能咬合的上下颌,具鳃裂(或鳃孔),通常以鳃 呼吸;用鳍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的鱼体身披鳞片;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体表富有黏液;具侧线;具脊索,背神经管背位;出现能跳动的心脏,分为一心房和一心室(变温动物),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5.鱼类的经济价值:食用、饵料、工业用、药用、观赏和检测水体。 6.鱼类的基本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特殊体型:球型、箱 型、不对称侧扁型、海马型、箭型等。 7.鱼类的头部器官及其作用:吻、口、唇、须、鼻、眼、鳃裂、鳃孔。 a)吻:辅助摄食、攻击或自卫、挖掘泥中的食物等。 b)口:上位口、端位口(口前位)、下位口。索食、攻击、防御、也是鳃呼 吸时水流进入鳃腔的通道。 c)唇:帮助摄食、具有触觉和味觉 d)须:味觉、辅助觅食。(通常有须的鱼类是生活在水体底层的) e)鼻:嗅觉器官的通道,能感受外界的化学刺激。 f)眼:鱼眼既无泪腺,亦无真正的眼睑,眼完全裸露;脂眼睑:若干鲱形 目和鲻形目的种类,眼的大部分或一部分所被覆的透明的脂肪体;瞬膜: 眼脸为斜行皱褶;眼脸为横行皱褶成为瞬褶。 g)鳃:水体交换。 8.鱼体的躯干部:有些鱼的腹部至肛门的腹中线有一隆起的尖锐的棱,叫做腹 棱。腹棱分布于胸鳍基部至肛门之间的是不完全腹棱;腹棱分布于腹鳍至肛门之间的是完全腹棱。 9.鱼体的尾部:原尾型、正尾型、歪尾型、新月形、深叉形、内凹形、平直形、 圆形以及尖圆形等。 10.鳍是鱼类特有的器官,是鱼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 11.鳍的组成:鳍由属于内骨胳的支鳍骨(担鳍骨)和鳍条组成,外附肌肉。鳍 条可以分为二种类型: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和骨质鳍条(鳞质鳍条)(硬骨鱼类)。 12.角质鳍条:不分支不分节,为软骨鱼类所特有,如“鱼翅”。 13.骨质鳍条由鳞片衍生而来,故又称鳞质鳍条,为硬骨鱼类所特有。又分为 软条和鳍棘(真棘),软条肉圆、分节,由左右两根拼合而成。依其末端没有分支,又分不分枝鳍条和分枝鳍条两种。鳍棘坚硬、不分节、不分枝,仅有单根组成。在鲤形目中有坚硬的棘,但有分节特征,并有左右两根紧密拼合而成,是不分枝鳍条硬化而成,叫做假棘(硬棘)。 14.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偶鳍:胸鳍、腹鳍 15.鱼类鳍的组成和鳍条的数目常作为分类的主要根据。 16.脂鳍:在背鳍后方有由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形成的肉片状突起 17.低等真骨鱼类:背鳍完全由鳍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 18.高等真骨鱼类:背鳍有坚硬的棘,称为棘鳍鱼类 19.软鳍鱼类一般只具有一个背鳍;棘鳍鱼类第一背鳍均由鳍棘组成,故又称为

数值分析-第一章-学习小结

数值分析 第1章绪论 --------学习小结 一、本章学习体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初窥数学的又一个新领域。数值分析这门课,与我之前所学联系紧密,区别却也很大。在本章中,我学到的是对数据误差计算,对误差的分析,以及关于向量和矩阵的范数的相关内容。 误差的计算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的数据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或直接计算,或用泰勒公式。而对于二元函数的误差计算亦有其独自的方法。无论是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通过误差的计算,发现有效数字、计算方法等对误差的影响。 而对误差的分析,则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相对适合的算法,尽可能减少误差。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好的算法,不仅能够减少计算误差,同时也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 对于向量和矩阵的范数,我是第一次接触,而且其概念略微抽象。因此学起来较为吃力,仅仅知道它是向量与矩阵“大小”的度量。故对这部分内容的困惑也相对较多。 本章的困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能够寻找一个可靠而高效的算法。虽然知道算法选择的原则,但对于很多未接触的问题,真正寻找一个好的算法还是很困难。另一方面困惑来源于范数,不明白范数的意义和用途究竟算什么。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能够渐渐解开自己的疑惑。 二、本章知识梳理

2.1 数值分析的研究对象 方法的构造 研究对象 求解过程的理论分析 数值分析是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解法,包括方法的构造和求解过程的理论分析。它致力于研究如何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各种基本数学问题以及在求解过程中出现的收敛性,数值稳定性和误差估计等内容。 2.2误差知识与算法知识 2.2.1误差来源 误差按来源分为模型误差、观测误差、截断误差、舍入误差与传播误差五种。其中模型误差与观测误差属于建模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而截断误差、舍入误差与传播误差属于研究数值方法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2.2.2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1.(1)绝对误差e指的是精确值与近似值的差值。 绝对误差:

鱼类学实习报告

鱼类学实习报告 摘要:通过对渔源水库的鱼类调查。主要对餐条这一鱼类进行了研究。主要调查了其食性﹑年龄﹑繁殖与发育﹑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及相关公式,并取得大量可测数据。通过研究对餐条可定性为水库﹑水塘等养殖环境一野杂鱼类。本小组通过采集和解剖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与其他小组分工合作测得其:最大的餐条也没有超过30CM,由此验证了餐条属于小型鱼类。餐条的背鳍为7—9,胸鳍为12—13,腹鳍为8—10,臀鳍为12—14,餐条的侧线鳞为48—57,鳃耙15—20。餐条主要食用无脊椎动物,在肠道的解剖中还发现了藻类,有机碎屑,寡毛类的尸体。餐条体长于体重的关系式为W=1.956×10-2L2.928。本次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实验方法过程值得推广。 关键词:餐条体长体重食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 材料主要有餐条,直尺,显微镜,天平,手术刀,镊子,手术剪。方法是先进行鱼体的体表测量—体长,体高,体重,鳍式,鳞式;再进行鳃和咽齿的观察;最后进行鱼体内胀的观察—生殖腺,肠道。 餐条(Hemiculler leucisculus)属鲤形目鲌亚科餐属,是一种繁殖快、生活力强的小型鱼类。其形态特征是:体扁而长,头后背面平直,腹部略外凸,鳔2室。腹棱完全。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曲,至臀鳍基底后方又弯折上行至尾柄正中。头尖,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上、下颌几乎等长,眼大、侧位、背鳍末根不分支鳍条是光滑硬刺,其长度短于头长。体呈银白色,背部为青灰色。 餐条在静水、流水中都能生长、繁殖。常群栖于水体沿岸区的上层,行动迅速。从春至秋喜集群于沿岸水面游泳觅食,冬季则潜藏于深水层。普通1冬龄鱼的性腺就可发育成熟,而东北地区需2冬龄才能达到性成熟。雄鱼第一次性成熟个体体长约在10厘米左右,雌鱼约在11.5厘米左右。生殖季节一般在5-6月份,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小结与复习

第一章小结与复习 知识结构框图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相等、对应相等; 2、判定: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等腰三角形 1、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 2、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 3、推论:等腰三角形、、互相重合(即“”)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等于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2、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等于 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的一半。 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五、角平分线的距离相等;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判定:在一个角内部,且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叫内心。 六、方法总结:)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21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可证

第一章小结

第一章微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小结微生物的细胞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细胞结构。细菌是典型的原核细胞,其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核糖体、颗粒状内含物,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包括:质粒、间体、荚膜、芽胞、鞭毛与菌毛。细菌分 G+细菌与G-细菌,G+菌的细胞壁由一层组成,其化学组成为肽聚糖、磷壁酸及多糖;G-细菌的细胞壁由二层组成,其化学组成内壁层为肽聚糖,外壁层为脂多糖、脂蛋白、蛋白质和类脂。 肽聚糖是由组成肽聚糖的单体聚合而成的大分子网状化合物。肽聚糖的单体由三部分组成:①N - 乙酰葡萄糖胺(G)和N - 乙酰胞壁酸(M)通过β- 1.4 键连接的双糖。②胞壁酸上的四肽(L - Ala - D - Glu - L - Lys - D - Ala) ③两四肽间的肽间桥。G+菌与G-菌肽聚糖双糖亚单位的组成不同,①G+菌四肽上的第三个氨基酸为赖氨酸;G-菌四肽上的第三个氨基酸为DAP(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②肽间桥不同:G+菌为甘氨酸五肽;G-菌为肽键。G+菌的肽聚糖的分子结构交联度高,肽聚糖层厚,如枯草杆菌网状分子有40层。而G-菌的交联度低,肽聚糖层薄,如大肠杆菌仅由1~2层分子组成。古细菌细胞壁中没有肽聚糖,其细胞壁由假肽聚糖或蛋白质组成。 磷壁酸是G+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份。磷壁酸有两种:一种是甘油磷壁酸,一种是核糖醇磷壁酸。磷壁酸赋于革兰氏阳性菌特异性的表面抗原,为某些噬菌体提供特异性的吸附受体。 脂多糖(LPS)是G-菌细胞壁的特殊成分。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中。它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 O- 特异侧链三部分所组成。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的物质基础,也是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细胞膜是外侧紧贴细胞壁而内侧包围原生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细菌的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磷脂疏水端两两相对,亲水的头部向外,蛋白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或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表面。古细菌的细胞膜不含磷脂,而由植烷基甘油醚或二植烷基甘油四醚组成。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并是许多酶和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水塘中学 李学英 知识小结 一、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m m n a a =)( 3、积的乘方: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n n n b a ab =)( 4、零指数幂: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10 =a (0≠a ) 注意 00没有意义。 5、负整数指数幂: p p a a 1= - (p 正整数,0≠a ) 6、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m n m n a a a -=÷ 注意:以上公式的正反两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错误:632a a a =?,532)(a a =,33)(ab ab =,326a a a =÷,4222a a a =+ 二、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只在一个因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三、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用乘法的分配率,把这个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 四、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其中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bn bm an am n m b a +++=++ 五、平方差公式 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即:一项符号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等于符号相同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的

平方。 ()()2 2b a b a b a -=-+ 六、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 ()ab b a b a 2222++=+ ()ab b a b a 2222 -+=- 常见错误:()222b a b a +=+ ()222b a b a -=- 七、单项除以单项式:把单项式的系数相除,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八、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连同各项的符号,把多项式的各项都除以单项式。 练习 幂的乘方 1. ()2 3x = ; 4 231???? ??? ???? ?? = ;n y 24? ? ? ??= () 3 a a -?-= ; ()a n a ?2 = ; 3() 214() a a a ?= ; ()3 3 2?? ? ?? ?- c = ; 2. 若(a 3)n =(a n )m (m ,n 都是正整数),则m =____________. 3.计算3 221?? ? ??-y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y x 2 441 B. y x 3 6 8 1 C. y x 3581- D. y x 3681-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532a a a =+( ) 632x x x =?( ) (x x 532)=( )a a a 824=?( ) 5. 若m 、n 、p 是正整数,则p n m a a )(?等于( ). A .np m a a ? B .np mp a + C .nmp a D .an mp a ? 6.计算题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 水产专业实习总结 20xx年6月,我从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回到家乡。在这段时间,我在单位上班的同时,进行了水产专业实习。实习总结如下: 通过快1年的实习,使我们参与到鱼苗生产一线,拓宽了知识面,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我们将来深入生产积累实践财富。我们不但在学校学习了水产理论知识,而且通过这次实习,真正明白了“水产”的真谛并将其落实于具体操作,很好地填补了以前的空白。通过此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素质。最难得的是我们意识到水产养殖的“钱”景和自己肩负的水产使命。 1、巩固所学水产专业知识 实习之前,在学校进行了一学期课堂学习。学习了《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学》、《水产品加工》、《池塘养鱼》等多门专业课程。在学校,还参加了班里组织的水生生物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另外还做了各门课程课堂笔记。通过在校阶段的学习,使我从一个水产专业“门外汉”入了门。回来实习期间,我巩固了所

学的水产专业知识,特别是温习了在校所做的笔记和总结,使我水产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2、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于实践 实习期间,我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水生生物学 方面,到“外婆家”,实地学习和应用。 3、实习成效 通过实习,我的水产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是 对水生生物学专业和池塘养鱼技术全面撑握,能够进行水质分析和从事养殖业。 一年的实习期就要结束了,虽然掌握了一些知识,提高了一些技能,但是水产专业实践性很强。要在将来水产业方面做出成绩,还需要加强学习,不断实践,总结经验。 为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我进入到福州海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时间总是在无意间流逝的

第1章小结与复习

第1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熟练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 回顾本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难点】 有理数的运算.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展示本章知识结构图,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边回顾边建立知识结构图.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我能建:

有理数? ??????? ?有关概念?????正负数、有理数 数轴相反数 绝对值 运算????? ? ???? 法则???? ?减法转化加法除法转化乘法 乘方 运算律????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混合运算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正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0℃表示没有温度 B .0既可以看作正数,也可以看作负数 C .带“-”号的数就是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是自然数 典例2:在有理数-7,????-34,-(-1.43),-????-213,0,-105,-1.7321中,是整数的有-7、0、-105,,)是负分数的有-??? ?-21 3、-1.7321,.) 仿例1:(徐州中考)点A 、B 、C 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 =2,则AC 等于( D ) A .3 B .2 C .3或5 D .2或6 仿例2:(漳州中考)如图,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点,其中表示互为相反数的是( A ) A .点A 与点D B .点A 与点 C C .点B 与点 D D .点B 与点C 变例1: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等于2,求x 2+(a +b +cd)x +(-cd)2015+(a +b)2016的值. 解:由题意得a +b =0,cd =1,|x|=2,x =±2, 原式=(±2)2+(0+1)·(±2)+(-1)2015+02016=4±2+(-1)=6+(-1)或2+(-1)=5或1.∴原式的值为5或1. 变例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35,0,-22,-|-2|,-1 2,(-2)2. 解:-22<-|-2|<-35<-1 2 <0<(-2)2.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一、本章知识要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解直角三角形。 二、本章教材分析: (一).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相互关系,进而才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相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因此三角形函数定义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理解本章知识的关键,而且也是本章知识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教材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1.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如修建扬水站的实例,这一实例可归结为已知RtΔ的一个锐角和斜边求已知角的对边的问题。显然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中的边与边或角与角的关系无法解出了,因此需要进一步来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相互关系。 2.教材又采取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利用学生的旧知识,以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为例: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确定为30°时,那么这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就确定比值为1:2,接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例,说明当一个锐角确定为45°时,其对边与斜边之比就确定为,同时也说明了锐角的度数 变化了,由30°变为45°后,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随之变化了,由到。这样就突出了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相互关系。 3.从特殊角的例子得到的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一般角度的情况呢?教材中应用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了: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取任意一个固定值时,那么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的值仍是一个固定的值,从而得出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同理也可得出正切、余切函数的定义。 4.在最开始给出三角函数符号时,应该把正确的读法和写法加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同时要强调三角函数的实质是比值。防止学生产生 sin X=60°,sinX=等错误,要讲清sinA不是sin*A而是一个整体。如果学生产生类似的错误,应引导学生重新复习三角函数定义。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课程

第一单元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3.学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较大的数,会根据精确度取近似数,能判断一个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 4.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知识: 1.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就变成负数(负数小于0),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例如上升/下降,增加/减少,收入/支出,盈利/亏损,零上/零下,东/西,顺时针/逆时针… 2.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点来表示(注意:并不是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有理数,有一些点表示的是无理数例如π) 4.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的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总是大于负数。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一般地,a和-a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特殊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为a的数有两个:a和-a)。 6.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 0 ;(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大绝对值减去小绝对值;(3)任何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8.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其实就是加法。) 9.加减混合运算统一看成是几个数的和的形式(省略加号和括号),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通常:(1)互为相反数相结合(2)符号相同相结合(3)分母相同的相结合(4)几个数相加得整数的相结合。 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多个数相乘看负因数的个数,偶数个则积为正,奇数个则积为负;并把所有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1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1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除法其实就是乘法。)乘除混合运算统一化除为乘,再根据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高一物理 第一章章节小结 人教版

课时6 章节小结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做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物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物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是一样的 C.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物 D.选择不同参考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的运动方向 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不会比路程大 4.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到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5.关于物体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在相等时间 B C D 6.一辆汽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全程的2/3的路程,接着以v2=20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则v1应为(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 7.有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大的质点加速度必大 B、若初速度相同,速度变化大的质点加速度必大

C、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的质点末速度必大 D、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质点速度变化必大 8.比较正在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较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C.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9.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方向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末速度的方向相同 C、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速度的变化的方向相同 D、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10.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3m/s,则全过程中是平均速度为 A.2.2m/s B.2.3m/s C.2.4m/s D.2.5m/s 1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秒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1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物体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二、填空题 13.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上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高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为___________m,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 1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中的速度是v1,在以后的三分之二路程中的速度v2=54km/h,如果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v=45km/h,则汽车在通过前三分之一路程中的速度v1= _______km/h.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它是一种理想模型,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2.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3关于物体能不能被看做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子弹的运动轨迹时,只能把子弹看做质点 200的列车从上海到北京的运行时间时,应该把此列车视为质点 B.当研究一列长m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研究自行车时不能视其为质点 D.在研究能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 二.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只有在选定参照物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四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黄娃说,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够被选作参考系 B.紫珠说,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红孩说,选择地面作为参考系是最好的

鱼类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分类阶元中“种”的定义:种是分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阶元,同种不仅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有着共同的生理特征,同种在自然状况下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类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同种个体产生的后代是有繁殖力的。 2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 为例解释双名法的定义:林奈提出生物命名是每一种生物的学名都有一个“”+“种名”组成,即“双名法”。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单数,拉丁化的第一格名词。种名小写,为形容词或名词,若出自人名,则可以小写或大写。最后是定名者的名字或姓。如有括号,表示原定名者属有误,加以订正,把原定名者用括号加以括起来。在青鱼学名中, Mylopharyngodon为属名,piceus为种名,Richardson为原定名者。 (3)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 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 L—体长,单位cm。 W=aL 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4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当胁迫条件改善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5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 E=(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 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E(0,1)表示有选择性,E=0,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1,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6最适索饵理论:Pyke(1984)认为,鱼类索饵过程中总是倾向于使鱼类获得最大的净能量得益。所谓净能量得益是所获食饵的粗能量(得益)和获得这种食饵所消耗的能量(成本)之差。 7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8.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9.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10不可逆点:饥饿的仔鱼达到该点时,虽还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但已不能恢复摄食能力,该点即为不可逆饥饿点或不可逆点。 11.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复习与小结(1)

hlh课标定位卩明确学习目标,1W(学习,有的狀】 一、考点突破 1. 三角函数的概念 三角函数的概念多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出现,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意义、三角函数值符号的选取和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运用。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此处主要考查公式在求三角函数值时的应用,考查利用公式进行恒等变形的技能,以及基本运算能力,特别突出算理、算法的考查。 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象是三角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直观形象的反映,要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 的变换和解析式的确定及通过图象的描绘、观察,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 4. 三角函数的应用 主要考查由解析式作出图象并研究性质,由图象探求三角函数模型的解析式,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最值问题。 三角函数来源于测量学和天文学。在现代科学中,三角函数在物理学、天文学、测量学以及其他各种技术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三角函数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和高等数学的基础。 本章主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研究一些复杂的三角函数时要应用换元法的思想,还要注意化归的思想在三角函数式化简求值中的应用,主化归的思想要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化未知为已知;化特殊为一般;等价化归。 、重难点提示 重点:角的概念的扩展及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五点法”作图、诱导公式、函数y= Asin (3 x+0)的图象与正弦函数y= sinx的图象间的关系、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难点:三角函数的概念、弧度制与角度制的互化、三角函数性质的应用、由正弦函数到y= Asin(3 x+Q)的图象变换、综合运用三角函数的公式进行求值、化简和证明等。 lift 【倾听名和点拨「夯实基sa ■提升勒】r__, 1―j y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章末小结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章末小结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判定(选填) 1、下列方程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有( )(1)02=++c bx ax (2)0322=-+y x (3)0312=++x x (4)12=x (5)()01122=+++ax x a 【知识点二】从隐含条件对答案进行筛选 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962=+-x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1、当m_____ 时,方程(m -1)x 2+2(m -7)x +2m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kx 2+(8k +1)x =-8k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于 2、已知方程() 031222=+--m x m x 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是( ) (A )1±=m (B )1-=m (C )1=m (D )0=m 3、的值,求等于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的方程已知关于k k x k x 602)1(x 2=+++- 3、【知识点三】判别式的四种常见题型 1、不解方程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20152=+-x x 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方程b(x 2-1)-2ax +c(x 2+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

2.1设c b a ,,是ABC ?三边的长,且关于x 的方程()())0(0 222>=--++n ax n n x c n 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3、求证:k 为何实数,方程() ()0112122=---+x k x k 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知识点四】与几何的关系 1、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 2-6x+8=0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恰好是方程22870x x -+=的两个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的长为二次方程x 2-14x+48=0的一根,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知识点五】根据根的定义来求代数式的值 1、若的根,是方程012 =-+x x a 则2006222++a a 的值为 . 1.1、已知a 、b 是方程8x 2+6mx +2m +1=0的两个实数根,且a 2+b 2=1,求m 的值 1.2、已知a 2+a -1=0,b 2+b -1=0(a ≠b). 求a 2b +ab 2的值. 2、若关于x 的两个方程02=++b ax x 和02=++a bx x 只有一个公共解,(1),求此公共解;(2)求非 公共解之和。 2.1方程x 2+ax+1=0和x 2-x -a=0有一个公共根,则a 的值是( 3、已知x = 1是一元二次方程02=++n mx x 的一个根,则 222n mn m ++的值为 . 3.1若n (0n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mx n ++=的根,则m +n 的值为____________ 3.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bx +a =0有一个根是-a (a≠0),则a -b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4、若方程02=++c bx ax )0(≠a 中,c b a ,,满足0=++c b a 和0=+-c b a ,则方程的根是( ) (A )1,0 (B )-1,0 (C )1,-1 (D )无法确定

近世代数第一章小结

第一章小结 本章主要研究群的有关问题:定义性质、子群及不变子群、三类重要的群——变换群、置换群、循环群、同态与同构,主要内容有: 一、 基本概念 ?????????????????????????????????????????????????子集--相等集合交集集合集合运算并集积集(笛卡儿积)单射映射满射预备知识双射映射变换代数运算 等价关系与分类 ),,,,) Abel a b G ab ba a b G ab ba G G n G G n ??∈=????∈≠????=????=∞?????????????交换群(阿贝尔群(有)非交换群(,使群定义有限群—阶无限群—阶子群子群正规子群群陪集--商群变换群——由一个非空集合的若干一一变换构成的群三种重要群置换群——由元有限集合的若干一一变换(置换)构成的群循环群——每个元素都是某个元的幂同态存在保运算的映射两个群的关系同构存在???????????????????????? 保运算的一一映射 单位元、逆元、元素的阶、子群在群中的指数 .

二、主要结论 1.群的基本性质: 1)——5),定理1. 2.1,1.2.2; 2.元素阶的性质:定理1.2.3---1.2.4 3.子群的判别条件(重点) 为群的非空子集. 则为的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 任给, 有,任给, 有. (2)任给, 有. (3)任给, 有(只适合有限子集) 子群的性质:子群的交集仍是子群 4.陪集、商群性质 设是的子群, 则 (1)aH=Ha=H当且仅当 a∈H (2)当且仅当, ; (3)当且仅当, ; (4)的任何两个左(右)陪集或者完全相同, 或者无公共元素. 因此可以表示成一些不相交的左(右)陪集之并. (5)(拉格朗日定理)有限群的任一子群的阶数是群的阶数的因子.且|G|=|H|[G:H](6)有限群的任一元素a 的阶都是群的阶数的因子.即|a|||G| (7)设为有限群. , 则对任意的, . 5. 正规(不变)子群的判别条件 N是群的子群,则N是G的不变子群的充要条件是 (1)任意的, 都有 aN=Na (2), ; (3), , . 6. 变换群、置换群、循环群的结论 (1)一个集合A的所有一一变换作成一个变换群。 (2)(凯莱定理) 任一群都同构于一个变换群.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分类部分总复习

第二篇鱼类的系统分类 第十二章鱼类分类的基本概念 一、鱼类分类学的三大基本任务 1、识别、描记和命名物种 2、建立分类系统 3、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起源和演化 二、双名法 1、概念:林奈提出,每一个物种的学名都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 2、规定: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亚属名用括号写在属名后面;种名一律小写,亚种名在种名后;学名 后面要写上定种名人的姓,若有错误修改后,修改后的命名人的姓氏要加括号。 如:鲈: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鲹:Caranx(Atule) djedaba (Forsskal) 3、字尾 未知种 SP 多种 spp 新种 n.sp 三、模式标本 1、正模标本(模式标本):原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干标本中所选定的一个标本。 2、副模标本:查看过比对过的标本。 3、统模标本:未选出正模标本的一批标本。 四、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形态部分中的蓝色字体)(答题时具体一点) 目前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还是以鱼的形态结构为主。 1、可数性状:鳃耙、背鳍和臀鳍鳍条、侧线鳞……等数目 2、可量性状:体长、体高、头长、吻长、眼径、尾柄长、尾柄高……等的长度 3、鱼类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口的位置和形状、须的有无、腹部棱突的有无、齿的形状……等等。 五、性状标图

六、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标本采集时,不同大小不同性别的个体,以25~50尾为宜。 2、挂上标签布或竹条。 3、记载每条鱼的产地、日期、渔具、渔法、生活习性以及体色、主要特征等,特别要对每条鱼新鲜时的 色彩做详细记载。 4、用清水将鱼洗干净,进行固定,要向鱼的腹腔内注射浓度稍高的福尔马林溶液以防内脏腐败。 七、三种检索表 对选并靠检索表、双歧括号检索表(比较常用)、退格检索表 八、拉斯分类系统(记住纲、亚纲、总目的名称和目的个数) 纲I:软骨鱼纲 亚纲I:板鳃亚纲 总目I:侧孔总目(鲨形总目)下有8个目 总目II:下孔总目(鳐形总目)下有5个目 亚纲II:全头亚纲下有1个目 纲II:硬骨鱼纲 亚纲I:肉鳍亚纲(内鼻孔亚纲) 总目I:总鳍总目下有1个目 总目II:肺鱼总目下有2个目 亚纲II:辐鳍亚纲 总目I:硬鳞总目下有4个目 总目II:鲱形总目下有6个目 总目III:骨舌总目下有2个目 总目IV:鳗鲡总目下有3个目 总目V:鲤形总目下有2个目 总目VI:银汉鱼总目下有3个目 总目VII:鲑鲈(副鲈形)总目下有2个目 总目VIII:鲈形总目下有10个目 总目IX:蟾鱼总目下有4个目 第十四章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 (掌握纲、亚纲、总目特征及目的个数) 基本特征: 1、内骨骼全为软骨 2、外骨骼表现为盾鳞或棘刺或退化消失(体表光滑) 3、每侧具有5~7个鳃裂,各自开口于体外;或具4个鳃裂,外被一膜状鳃盖,其后具一总鳃孔。 4、雄性具有鳍脚 5、肠短,具螺旋瓣;无鳔 6、尾为歪型尾 7、卵大而数少 8、鼻孔腹位 一、板鳃亚纲(下有2个总目,13个目) 基本特征: (1)鳃裂5~7个,各别开口于体外

北师大版 高一化学 第一章复习总结

第一章复习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第一章复习总结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2、掌握钠和氯气的性质,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3、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相关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钠和氯气的性质及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 四. 知识分析 (一)走近化学科学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次上操纵原子、分子,不断拓展探索空间。 1、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 2、化学的形成和发展道路漫长 3、化学的探索空间十分广阔 (二)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比较、分类。 2、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观察、预测、实验、结论。 3、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质软的金属,密度和熔点都比较低。 (2)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与O2、Cl2、S等 4Na+O2=2Na2O 2Na+O2 △ Na2O2 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而Na2O2 性质较复杂,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与水反应:将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现象——浮、游、熔、响、红。 2Na+2H2O=2NaOH+H2↑ 与盐溶液反应:如氯化铁、硫酸铜溶液等 4、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氯气的沸点较低,易液化,液化后称液氯。 (2)化学性质: 与金属反应:与Na、Fe、Cu 等剧烈反应 2Fe+3Cl2点燃 2FeCl3 与非金属反应:与H2、P等反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氯水的成分:成分复杂、性质多样HClO的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