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

(一)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世界各地需加大减排力度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重大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挑战。截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巴黎协定》明确了21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被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的目标,并将1.5°C温控目标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努力方向。《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方每五年提交一次“国家自主减排贡献"(NDC)并自主确立减排目标。然而多项研究均显示即使各国都兑现自主指定的减排目标,全球温升平均水仍非常可能超过3℃,无法满足1.5°C甚至2℃的要求。因此全球各国均需大幅提升减排力度,以免温度变化成为长期不可逆的问题并带来巨大风险。

(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碳达峰、碳中和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并入国家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碳市场、增加生态碳汇等一系列措施落实减排政策。当前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

些许成效,如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14年前降低约48%,非化石能源占比约15%,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并超出预期。

为在全球减少碳排放行动中做出更多贡献,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会议及气候雄心峰会上公布了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未来期望。相较2015年中国的NDC方案,二氧化碳强度由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变更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非化石能源比重由20%提升至25%,森林蓄积量从45亿立方米提升至60亿立方米。中国的碳排放较美国、欧洲而言较高,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比美国、欧洲分别高出约50亿吨、40亿吨,但伴随,能源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意识的提高、粗放式经营的收敛、精细化高效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三产高精尖技术等,中国二氧化碳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新的目标不仅展现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实力,同时亦推动了全面绿色转型的实现,对加速形成绿色、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钢铁行业先行响应“达峰中和”

若要实现碳中和,则全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碳捕集与封存或通过植树造林及其他固碳技术进行吸收,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与欧美等地区相比,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相对紧迫,任务相对繁重,即中国需要用比欧美等发

达国家或地区更短的时间实现更大体量的碳中和。此外,由于碳达峰的时间节点和峰值直接决定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转变的可用时间以及需要完成的减排体量,因此碳达峰的计划实施必须在充分考虑碳中和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之前提下经过严格统筹和规划。然而目前关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的研究乏善可陈,且后疫情时代下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综合经济、科技、社会生产模式等诸多因素来看,制定出适合于中国自身发展状况的碳中和计划非常必要。

自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大会议及气候雄心峰会以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在制造业引发了讨论热潮。中国冶金报指出,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碳排放量在国内占比13%-15%,因此钢铁行业应承担起碳减排的主体责任,努力成为碳减排的先行者。工信部与2020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中国钢铁碳达峰的时间点比国家目标向前推进了5年。而行业龙头中国宝武则在此基础上又将目标提前至2023年,河钢集团定于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于2022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环境和资源两大约束以及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双重挑战,但从钢铁生命周期的角度看,钢铁自身便是一种低碳材料,因此凭借此次机会,钢铁行业或可实现技

术突破,进行能源革命,转变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增强产品及生产模式的低碳竞争力。

(一)环保举措已见成效,钢铁生产应考虑环境承载力

自2015年起,国内钢铁行业在绿色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首先是超额完成1.5亿吨去产能目标,并出清1.4亿吨以上地条钢”;其次,实施大规模超低排放改造,环保水平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较2015年明显降低,2020年前三季度又继续分别下降0.05%、4.33%.10.68%、15.43%o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指出,尽管中国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对钢铁产品维持高需求,但高需求并不意味着产能拥有大幅扩张空间。中国钢铁总量大,即使各企业均实现超低排放,但排放总量对局部环境而言仍将难以承受。比如津真北、晋冀南、长三角等三大钢铁产业集群地及山东、辽宁两大钢铁板块等,上述地区汇集了全国约70%的钢铁产能,区域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显著。因此,持续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根本是解决钢铁生产总量超过环境容量的问题。

(二)钢企环保水平仍待完善

2020年,《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下称

《意见》)发布,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区域钢铁企业的60%左右完成产能改造,并有序推进其他地区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截至目标时间,全国约有229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

放改造。尽管改造目标基本达成,但各企业环保水平仍难满足《意见》标准。首先,铁前工序能耗占70%以上,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全流程的2/3,是污染物排放治理重点,因此仍需更多突破性创新治理技术使其进一步改善;其次,无组织排放占钢铁工业颗粒物排放的50%以上,因此无组织排放控制急需加强;最后,每吨粗钢需4-5倍场外运输量,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占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0%以上,因此实现清洁运输十分迫切。

(三)氢能炼钢-环保炼钢技术逐步发展

钢铁是国内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根据《钢铁冶金过程环保和节能技术探讨》可知,中国钢铁冶金的吨钢能耗超过600kg,长流程企业平均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2.1吨,而炼钢过程中的生铁冶炼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约占整个冶金过程的90%o因此,控制炼铁过程中的碳排放是绿色钢铁发展的关键。目前世界上低碳炼铁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氢代替焦炭的高炉炼铁技术、将高炉煤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并存储的碳捕集和存储技术等。

前者的代表是韩国浦项等13家签署了源其能氢气合作协议的企业及研究部门,后者的代表包括日本JFE、蒂森克虏伯、瑞典SSAB等知名钢铁公司。此外,还有以碳捕集与利用思想为基础,将钢铁生产尾气进行收集再利用的德国钢铁工业界。世界如此,中国亦如此。纵观国内钢铁行业,目前中国钢企也在积极发展氢气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所用氢气则期望来自于钢厂产生的含氢废气。

目前中国已有一批单位正在筹划复合铁焦技术(氢气替代部分焦炭),计划通过搬迁对钢厂进行相应改造亦实现铁焦的实际应用。此外,中国钢企亦聚焦于利用钢铁流程煤气制取化工产品的新模式。在对上述钢企对技术的引进、研究及发展为中国钢铁行业进行绿色发展,实现与化工及能源行业的联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发展电炉钢对减碳意义重大

中国钢铁积蓄量尽管已达100亿吨左右,但由于尚未到报废期,因此每年回收废钢比例仅约2%,2019年中国废钢资源量为2.4亿吨,富宝147加钢厂废钢库存约400万吨。此外,国内钢企生产模式以长流程高炉炼钢为主,因此废钢产出严重不足。然而近几年由于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持续变高、社会钢铁积蓄量不断增加,叠加“地条钢”的清除使得废钢资源重回企业视线,短流程炼钢模式逐渐获得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电炉钢比例仅为10.5%,相较世界平均水平28%、美国70%、欧盟40%、韩国33%、日本24%,仍存在明显差距。

2018年,中国完成废钢比达到20%的目标任务。根据中国工程院预测,2025年,中国钢铁积蓄量将达到120亿吨,废钢资源两将超2.8亿吨;到2030年,废钢资源量将超过3.3亿吨。

按此算法,中国年废钢增长量为IOOO7500万吨,2035年左右或将迎来废钢资源高峰,而后伴随钢铁需求回落逐步达成废钢供需动态平衡。

电炉钢的碳排放量较长流程约低30%,对铁矿石、焦煤、焦炭的消耗量更少。发展电炉钢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假设采用全废钢为原料,废钢比每增加10%,相应可降低吨钢能耗50千克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4吨。国家当前国内钢铁行业新建产能中约74%为长流程,下一步在针对废钢资源相对丰富地区以及少矿地区的产能减量置换行动中适当鼓励短流程钢厂建设,最终形成长短流程兼顾、布局合理、低碳排放的可持续发展钢铁生产局面。

(一)污染物排放量大,不锈钢污染严重且产能过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生产生铁88752万吨,同比增长9.66%;粗钢产量105300万吨,同比增长5.69%。然而钢铁作为排放工业大户,2017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82.31万吨、143.42万吨、131.12万吨,分别占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5.6%、22.2%.10.3%o不锈钢生产以废钢为原料,冶炼过程需加入氟化钙(萤石)以加强钢水流动性。因此,不锈钢生产将得到含有错、镒、镶、氟等有毒物质的冶炼渣。

由《关于推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文可知,每吨不锈钢将产生固废危废约500千克,总量可达千万吨。该水平至少相当于钢铁行业其他钢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产生危废的加和。国外因其产生危害较多,因此常出现不锈钢生产增量不足的情况。然而中国2019年不锈钢产量为2940万吨,表观消费量2405万吨,同比增长约13%,占全球消费总量40%以上。当前中国不锈钢产量占世界不锈钢总产量的50%以上,但在建及规划的相应产能仍在快速扩大。因此,伴随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以及钢铁产能置换计划的推进,预计未来不锈钢扩建产能或将伴随政策调整得到释放。

(二)氢元素炼钢或成方向指引,废钢添加比提升及短流程化成未来方向

钢铁属于长流程高能耗行业。假设吨钢综合能耗600kgce(能源消耗量)计算,则相应煤炭消耗为6亿吨/年甚至更多。由于疫情控制得当,经济处于苏醒状态,预计钢铁产量将经历持续增加态势,届时碳排放亦将相应提高。尽管碳中和相关政策的启动将减碳需求列入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但国内钢企仍然面临来自能源结构的巨大挑战。

首先,以氢为核心的冶金“流派”虽然在业内引发轰动,但在其正式大规模投入实际冶炼之前,其巨大环保潜力仍然是且只是钢铁行业环保方面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目前资源使用率较低、钢铁生产原料单一等实际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钢铁企业原料及生产结构,如鼓励增加废钢用量、鼓励短流程炼钢等,或许是尽早实现碳排放峰值并达到碳排放下行拐点的迅速且有效的途径。2019年,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按照长、短流程看分别为552.06kgcc、106.77kgcc (《关于推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O

此时中国粗钢产量接近10亿吨,铁水产量超8亿吨。由此计算可知,中国钢铁工业铁钢比约0.82,较世界平均值高15.7%o采用废钢短流程工艺的吨钢综合能耗约占以铁矿石焦炭为主原料的长流程工艺的20%o若能在长流程工艺中采用相应技术措施提升废钢比,则降低铁钢比将大幅降低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如前文所述,中国废钢资源相对较少,叠加近期中国出台了限制非钢进口政策,因此废钢价格被抬升。所以尽管我国新增百余台短流程大型电炉,却不得不形成闲置产能。此外,由于国内钢铁工业产能大多集中于东部靠海

地区,高电价亦限制了电炉短流程炼钢环保优势的发挥。

短流程炼钢原料以废钢和少量铁水为主。废钢经处理后装入电弧炉中,利用石墨电极与废钢之间产生电弧所发生的热量熔炼废钢,并配以精炼炉完成脱气、调成份、调温度、去夹杂等功能,得到符合标准的钢水。相比长流程,短流程炉内电弧区温度可精准调控,最高可达3000°C以上,可以冶炼难熔合金原料;炉体维护成本较低,容积较小,可满足小批量特钢的生产需要;原料为废钢,电力为能源,对于厂区所在的环境较为友好。

(三)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相关建议

目前国内钢铁社会累计保有量约11亿吨,仍处于快速增长态势。为了尽快实现“碳达峰”余“碳中和”目标,相关部门应鼓励钢铁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加大对环保科技及流程改革等生产要素进行改革同时保证产能置换计划的有序推进促进国内钢铁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冶炼工艺余技术设备更新的同时进行制度改革,加大对积极有效控制碳排放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坚持绿色发展、升级自身冶炼

工艺设备的动力。

具体建议可考虑如下三点:首先,将钢铁生产的产物(余热、固

废、煤气等)进行收集处理,并将其中可利用部分转变成可利用资源向周边城市设施进行供给,由此可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其次,科学进行产能置换,利用钢企闲置设备进行研发活动,加强对氢等清洁能源使用的科学探索,为钢铁行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供技术支持;再次,充分提升废钢利用率,如放松废钢进口政策以降低废钢使用成本,对不锈钢产能进行控制以降低环境所受污染影响;最后,建议国家通过科技立项与财政政策支持以促进钢铁行业流程优化、探索节能减排新技术,同时深入推进潭水交易市场的建设,促使节能环保理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以切实发挥指导作用,从而为钢铁行业进行低碳生产转型提供支持。

(一)成本优势及环保政策带来的比较优势,短流程或受更多关注

中国长流程企业平均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1吨,短流程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仅0.9吨。而BHP数据显示,中国平均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吨,除略低于印度外高于全球其他主要地区,长流程比例偏高应是主要原因根据统计数据,2013-2015年我国长流程炼钢占比相较前几年出现回升,可能原因如下:首先,2013年铁矿石价格处于高位,而后出现明显下降,因此长流程炼钢因成本优势更大而出现占比提升;其次,诚如前文所述中国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废钢资源回收体系不完善且废钢使用比较低,而我国焦炭资源丰富、长流程单位成本相较短流程更低、产量一定时速度更快,因此我国长流程仍占主导地

位。

2020年我国铁矿石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因为受疫情影响,我国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出现下降,尽管从澳洲进口的铁矿石供给相对稳定,但由于我国疫情控制措施较为得当,后期复工复产均恢复顺利,因此对铁矿石的需求水平高于贴而矿石进口水平,因此铁矿石港口库存出现下滑。2020年世界铁矿石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我国由于议价能力较低、铁矿石品位较难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在铁矿石供给不振的催化下承担了较高水平的铁矿石价格及进口数量。考虑到海外铁矿石价格近期已接近200美元/吨(百川盈孚数据),同比提升约97%。当前铁矿石价格自2017年以来已属高位,而后期预计将因下游行业复苏导致的供需缺口二维持稳中有增态势。根据世界金属导报信息,假定废钢价格与铁水价格相同,则电炉炼钢成本高于转炉炼钢成本,电炉原料为全废钢及兑30%铁水两种情况下总成本相较长流程分别增加约833元/吨、602元/。比较下来,废钢价格比较坚挺且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但国内废钢供给逐渐宽松,对于电炉炼钢成本具有有一定正面影响,结合未来加强环保力度的政策形势,短流程炼钢相比铁矿石的优势要大。且国内2021年铁矿石表观需求量约87388万吨,相对2020年高出215万吨,因此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或无下降。当前由于铁矿石价格已达高位,假设全球铁矿石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则2021年铁矿石价格难有回落,因此我国以铁矿石为主要生产原料的钢企将增加原料成本,长流程钢企盈利能力或将受到负面影响。短流程炼钢因原料以废钢为主,自身环保优势远超长流程炼钢工艺,结合工信部《关于推动

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力争2025年将电炉钢产量比例提升至15%且力争20%,故短流程炼钢企业或将受到更多关注。

(二)钢结构建筑综合碳排放降低,特钢需求或将增加

自2021年初,多地出台政策以加大力度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与传统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碳排放优势主要体现在建材生产阶段与建筑施工阶段中,通过消耗更多钢铁以替代部分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以降低钢筋混凝土的综合碳排放量。从生命周期角度看,钢结构住宅亦有利于废钢回收以为短流程炼钢提供原料,进而降低钢铁冶炼的碳排放量。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指出。目前国内的装配式钢结构占比较少,未来须加大推广力度。因此钢结构用钢前景较好。

此外,制造业升级、国产替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原因使得特钢的抗周期更强,也更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特钢行业属于成长性行业,2019年我国特钢产量0.36亿吨,与同期粗钢产量比值为3.6%,远不及德国等特钢发达国家。

德国钢材的下游需求中(2018年)建筑为35%,低于中国(2019年)的54%;使用特钢的汽车工业占比26%,中国特钢出口量自2016年起出现逐年下滑,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至1700万吨,出口金额也

一路下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特钢出口单价于2020年跌至5000元/吨附近,相比2008年8000元/吨以上差距明显。然而2020年国内疫情控制效果较好,中国制造业在海外制造业遭受打击时发展重回正轨。与此同时,国内高端制造领域的进口替代趋势亦不断加强,特钢在国内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需求恢复较为顺利的前提下具备较大潜力。因此,特钢产品升级和进口替代有望为中国特钢行业提供正向刺激。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的机遇和问题 (一)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世界各地需加大减排力度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重大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挑战。截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巴黎协定》明确了21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被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的目标,并将1.5°C温控目标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努力方向。《巴黎协定》要求各缔约方每五年提交一次“国家自主减排贡献"(NDC)并自主确立减排目标。然而多项研究均显示即使各国都兑现自主指定的减排目标,全球温升平均水仍非常可能超过3℃,无法满足1.5°C甚至2℃的要求。因此全球各国均需大幅提升减排力度,以免温度变化成为长期不可逆的问题并带来巨大风险。 (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碳达峰、碳中和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并入国家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碳市场、增加生态碳汇等一系列措施落实减排政策。当前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

些许成效,如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14年前降低约48%,非化石能源占比约15%,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并超出预期。 为在全球减少碳排放行动中做出更多贡献,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会议及气候雄心峰会上公布了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未来期望。相较2015年中国的NDC方案,二氧化碳强度由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变更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非化石能源比重由20%提升至25%,森林蓄积量从45亿立方米提升至60亿立方米。中国的碳排放较美国、欧洲而言较高,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比美国、欧洲分别高出约50亿吨、40亿吨,但伴随,能源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意识的提高、粗放式经营的收敛、精细化高效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三产高精尖技术等,中国二氧化碳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因此,新的目标不仅展现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和实力,同时亦推动了全面绿色转型的实现,对加速形成绿色、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钢铁行业先行响应“达峰中和” 若要实现碳中和,则全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碳捕集与封存或通过植树造林及其他固碳技术进行吸收,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与欧美等地区相比,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相对紧迫,任务相对繁重,即中国需要用比欧美等发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指将碳排放达到峰值后逐步减少,最终实现零排放 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将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下所述。 首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机遇。随着国际社会对气 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关注,各国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推动可再生能源 产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将使能源生产更加可持续,并为相关 产业带来巨大需求。此外,碳中和目标也将促进创新技术的发展,包括能 源存储、碳捕捉和利用等领域,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带来环境保护的机遇。减少碳排放将减少 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释放,改善环境质量和气候状况。此外,相比传统 能源,清洁能源更加环保和可持续,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 健康。同时,碳中和目标也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 经济的实现。 然而,碳达峰碳中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由于清洁能源技术和 基础设施的发展仍面临一定的限制,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技 术支持。此外,由于各国的经济和能源结构不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 现也存在着不同的挑战。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技术和财务方面的困难,需要国际社会提供支持和协助。 另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可能对一些传统行业带来冲击。碳中 和目标意味着对高碳排放行业的限制和,可能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和产 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实施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转型 政策和措施,确保经济转型的平稳进行,避免社会不稳定性。

最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多边政策协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协调,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分享技术和经验。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和合理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确保各国的能源和经济发展不受不均衡的影响。 综上所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财务和社会转型的挑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绿色、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碳中和企业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碳中和企业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碳中和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和企业所 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碳中和也为企业带来了 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探讨碳中和企业双碳目标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碳中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碳中和企业的机遇 1. 市场机遇: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市场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需 求也日益增长。企业可以基于自身优势,开发和推广低碳产品,满足 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这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够获 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 创新机遇:碳中和目标要求企业转型升级,寻找更加环保、低碳 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这种转型过程催生了创新机遇,企业可以通过研 发和引进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探索 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品牌机遇:抱着碳中和战略,企业可以塑造自己的环保形象,提 升品牌价值。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提高,同样有助于企业拓展市场 份额。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也将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企业参与碳中和还有可能获得政府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和 声誉。 二、碳中和企业的挑战

1. 技术挑战: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企业具备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然而,这些技术和设备的投资费用高昂,对企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同时,一些行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尚未成熟,也给企业带来了技术创 新和应用的挑战。 2. 供应链挑战:碳中和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环保改造,还需要企业 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材料的 低碳采购,并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碳减排。这需要企业与供应商有更紧 密的合作关系,并进行技术和信息的共享,使得整个供应链能够为碳 中和目标共同奋斗。 3. 资金挑战:企业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碳中和仍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机制, 给企业筹集资金带来一定的困难。解决资金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 构以及企业自身积极参与,优化融资环境,增加投融资渠道,降低碳 减排的经济成本。 综上所述,碳中和企业双碳目标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企业可以通过 开发低碳产品、提升品牌形象以及创新研发等方式,从碳中和中获得 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然而,技术、供应链和资金等方面的挑战也不 容忽视。在面对这些挑战的同时,企业需要紧跟环境变化,积极调整 自身发展战略,加强合作,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只有在这样的努 力下,企业才能在碳中和的发展浪潮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与收益。

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

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低碳发展路径。作为全球工业支柱的钢铁行业,其碳排放量占据全球总排放量的很大比重。因此,研究全球钢铁行业的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一、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及挑战 1.碳排放现状 钢铁行业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源之一,其主要碳排放环节包括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和废弃处理过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9年全球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约为23亿吨二氧化碳。随着全球钢铁产量的增长,碳排放量也将进一步增加。 2.挑战 (1)生产过程:高炉炼钢是钢铁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碳排放强度高、难以减排。 (2)能源结构:钢铁行业传统上依赖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导致碳排放难以降低。 (3)技术创新:低碳钢铁生产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现有技术难以满足碳中和目标。 二、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及路径 1.碳中和目标 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旨在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具体目标包括:

(1)提高能源效率:提高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量能源消耗。 (2)清洁能源替代: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占比。 (3)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大对低碳钢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投入,推动其大规模应用。 2.路径 (1)生产过程优化:通过改进高炉操作、提高废钢利用率等手段降低碳排放。 (2)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替代煤炭,降低化石能源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占比。 (3)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低碳钢铁生产技术,如氢冶金、生物质能利用等。 三、全球钢铁行业碳中和实践策略 1.政策支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钢铁企业实施碳中和项目。 2.技术创新:加强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低碳钢铁技术研发与应用。 3.产业协同: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平台,实现产业链整体碳排放降低。 4.市场引导:发挥碳市场作用,引导钢铁企业加大低碳技术改造投入。 5.宣传推广:加强碳中和理念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公众对低碳钢铁的认识。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碳中和”下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的加剧,碳中和成为了全球发展的重要 目标。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和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业之一,也 需要迈向碳中和的发展道路。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发展的趋势将 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 首先,钢铁行业将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包括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碳捕集与储存技术等,可以降低钢铁 生产的碳排放。未来,钢铁企业将积极引进和推广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 程的碳排放削减。 其次,钢铁行业将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推进力度。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将 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钢铁行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废 钢铁、废旧设备等,这些废物本身含有很高的铁含量,可以通过再利用变 为新的钢材。未来,钢铁企业将加强废物再生利用的技术研发,并与关联 产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第三,钢铁行业将加强绿色物流体系的建设。钢铁生产企业通常分布 在不同地区,产能分散,物流环节的碳排放较高。为了降低物流环节的碳 排放,钢铁企业将加强对绿色物流的探索和应用。加强运输网络建设,推 广绿色运输方式,如电动车辆、环保船舶等,减少碳排放,提高物流效率。 此外,钢铁行业还将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传统的 钢铁生产方式碳排放较高,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未来,钢铁企业将加大 对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同时,钢铁企业还将加速产品结构升级,增加高强度、高韧性的新材 料生产,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最后,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发展的趋势还包括加强国际合作和开展碳交易。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目标,需要各国齐心协力。钢铁行业是全球性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碳中和的实现。另外,钢铁行业还可以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方式,鼓励企业降低碳排放,促进行业的绿色发展。 总结起来,碳中和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发展的趋势包括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绿色物流体系建设,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和开展碳交易等。钢铁企业应积极适应和引领这些趋势,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钢铁行业的未来趋势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机会

钢铁行业的未来趋势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 势和机会 钢铁行业的未来趋势:发展的趋势和机会 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性和重要的工业部门,一直扮演着推动经济发展 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钢铁行业也面临 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机会。 一、绿色环保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 发展趋势。钢铁行业亦然。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钢铁生产方式已 经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因此,将钢铁行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的 方向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低能耗、低排放的钢铁生产技术逐渐成熟。清洁能源的应用、高效能源的利用以及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成为了 绿色钢铁生产的重要手段。未来,钢铁企业将加大绿色环保投入,并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适应环保法规的加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智能化与数字化将成为发展的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和数字 化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钢铁行业也不例外。 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降低人力成本。传感器的使用、通过数据分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将有效推动钢铁行

业转型升级。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优化供应链管理、提 升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和高端产品的发展空间巨大 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低端产品供应过剩,价格竞争激烈,而高端产品却供不应求。未来,钢铁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 型升级,通过创新研发和高端产品的生产来增强竞争力。 投资于研发和技术创新可以帮助钢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高端产品的生产包括特种钢材、高强度钢材、 耐腐蚀钢材等,这些产品在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市场应用前景。 四、全球化市场开拓给钢铁行业带来新机遇 全球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的趋势,钢铁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参 与国际市场竞争。发达国家市场逐渐饱和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对于基 础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长,为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加强国际化合作、拓展全球市场,钢铁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 配置,分享技术和市场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同时, 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推动自由和公平的全球贸易,也将有利 于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人才培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摘要:钢铁行业属于我国的重工企业,但是其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当前钢铁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采用低碳技术以及碳中和技术是当前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手段。在减排方面,通过优化工业技术以及降解流程等减少钢铁行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钢铁行业主要是针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的加工技术,主要金属有铁、铬、锰等,将各类金属生产成钢材、钢板等,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不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降解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 关键词: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现状;展望 引言 虽然我国重工行业在全球重工业发展中属于起步较晚的国家,但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阶段我国的钢铁行业年产量已经占据国全球首位。基于此,伴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量的急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大,根据2020年的数据统计我国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占据全球二氧化排放量的16%以上,属于碳排放量最高的非电力类行业。面对碳排放给国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钢铁钢业近几年已经在研究和应用碳中和以及低碳技术,使得碳排放量也在逐渐减低。 一、钢铁行业低碳技术与节点 (一)国外钢铁行业低碳技术与节点 钢铁行业的低碳技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低碳减排项目,钢业行业的在欧洲国家开发利用较早,相应的二氧化碳的降低减排技术也早在2004年就开始开发运用,ULCOS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组合,结合了世界上80多种钢业生产技术,通过实验的探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能源的消耗以及钢铁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测评分析。最终确定了4种可以长期发展利用的技术,例如:高炉炉顶煤气循环、直接还原工艺、熔融还原工艺以及电解铁矿石。各项技术的开发利用在降低碳的排放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根据低碳技术的预期发展,等到2050年时全球的碳排放量将会降低至目前阶段的50%左右。 (二)国内钢铁行业低碳技术与节点 国内在钢铁钢业产钢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高的企业有宝武钢铁、河钢集团、包头钢铁以及鞍钢集团等,几家大型的钢铁企业其钢铁产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比重。其中,宝武钢铁集团在2021年的一月份最早开始面向全国宣告了低碳排放的目标,并预计在2023年做到低碳排放的最优效果。在此过程中加大了碳中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投入,致力于在2050年前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减低实现降低石化能源的耗用量。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利用,以此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制定的主要措施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全球低碳技术的创新联合。第二,创建面向全球的试验基地。第三,将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的利用相结合,加强高效化的利用开发。第四,采用新型的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低碳中和技术的应用。 二、钢铁行业低碳技术的开展路径 (一)碳减排 碳减排,简而言之就是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面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技术,是目前钢铁行业保持长期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我国目前阶段常见的碳减排技术有:一、氧气鼓吹高炉炉顶煤气循环技术,高炉冶炼是我国目前阶段生产粗钢的主要流程,此步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了整个钢材冶炼过程的67%左右,因此要想实现碳中和降解的目标,在高炉-转炉阶段进行碳排放的降低是最为重要的阶段。氧气鼓吹高炉炉顶煤气循环技术是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将排放气体中的氮气、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通过在空气中通入大量氮气的技术,转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增加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在经过变压吸收的方式将排放气体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分

浅谈企业碳减排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企业碳减排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属于一场广泛而深 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21年4月,该目标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就 是著名的“双碳”目标。 关键词:碳盘查碳资产管理温室气体双碳目标碳市场 一、企业碳盘查背景 如果要实现双碳目标,这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消耗。 在此大背景下,作为能耗企业完善碳资产管理、实现碳减排,势在必行。未来也 将是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必须达成的任务。企业想要进行有效的碳资产管理,首 先就是“摸清家底”,碳盘查就是帮助企业实现碳排放可量化,从而找到可以进 行减排的空间,并制定相应的合理减排方案。 与欧盟等起步较早的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存在市场主体与交易品种单一、市场活跃度较低、价格机制不完善等阶段性问题,还需进一步发挥碳市场的价格 发现功能。 二、展望未来,我国碳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趋势一:碳市场覆盖范围从单一发电行业逐步扩大到八大重点行业。全国碳 市场扩大重点行业覆盖范围,有助于扩大市场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 利用行业间减排成本差异,降低总体成本;纳入重点排放行业,碳市场可激励重 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预计“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 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将逐步纳入。综合考虑减排潜力、数据基础、产业政策 及欧盟碳关税影响等,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电解铝)、钢铁行业将较先纳入。

趋势二:在配额现货交易基础上逐步发展碳金融。交易品种将从当前的以碳 配额为主、CCER为补充,逐步引入期权、期货、远期、互换等碳金融衍生品,不 断完善碳交易金融体系。 趋势三:引入投资机构和个人资本进入碳市场。未来,专业碳资产公司、金 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有望参与全国碳市场,从而提高市场交易流动性。 趋势四:碳排放配额总量或将逐步收紧。目前碳配额总体相对宽松,一定程 度导致碳市场交易低迷。立足国情实际,我国或将借鉴欧盟经验,按照“稳中有降”的原则,适度降低配额上限,稳步提高碳排放基准线水平,利用拍卖机制进 行配额分配,通过增加排放成本倒逼市场活跃度提升。 三、企业做好碳盘查的机遇 1、满足合作客户及国外对于产品的碳披露需要,尤其出口型企业。例如, 沃尔玛等国外企业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碳盘查的报告,这样也对中国的出口企业进 行碳盘查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2、有利于企业找到减排的空间,制定相应的合理减排方案,降低企业运行 成本; 3、帮助企业“摸清家底”,掌握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为参与全国碳排 放权交易市场,获取潜在经济收益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提升企业低碳形象,企业越来越重视其社会形象,碳排放信息的披露, 是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帮助企业赢得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赖,能 有效的提升企业形象和信任度; 5、遵守国内外的法规,降低绿色贸易壁垒的风险。中国在2009哥本哈根会 议后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减少40%-45%,随后的“十二五”规划也将节能减排放到重要的位置,发改委推出五省八市低碳试点等举措都 说明中国在政策上要对减排进行规范和标准化,而国际上对减排的要求更为严格。 四、企业碳盘查流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不仅是技术问题,也不仅是单一的能源、气候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影响广泛和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势必对今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从长远看,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一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双碳”目标将推动我国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初级制造业向绿色低碳 转型升级,并将大大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巩固我国在此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是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清洁的能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倒逼能源清洁转型的同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 三是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钢铁、石化、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产能扩张力度将受到较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产能退

出和压减速度加快。而且,产业内技术、设施更为先进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占据竞争优势,兼并重组整合趋势加强。 四是新增大量绿色投资需求,改善投资结构。为实现“双碳”目标将新增三大投资需求:新增大量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投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为降低排放,需要新增大量清洁能源设备、低碳排放设备等技术改造投资;为实现快速降低碳排放,需要新增大量绿色、低碳、零碳等技术投资。这三大新增投资需求分布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 五是有利于打破“碳壁垒”,推动产品出口。未来,在碳减排倒逼下,为满足本国环保团体要求并保护本国产业,部分国家或将碳减排与贸易联系在一起,动用“碳壁垒”、严格审查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增大。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可打破“贸易壁垒”,消除出口产品被征收碳税的潜在风险。 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间里还会有所增加。在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节能和非化石能源发展为主要减排手段的前提下,短期内碳减排或对经济运行带来某些压力和挑战。 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可能带来商品价格上涨。在现有技术

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低碳发展的路径研究

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低碳发展的路径研 究 摘要:钢铁企业具有能耗大、排放量大的特点,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作为碳 排放量最大的企业,钢铁企业低碳发展面临着全新机遇以及挑战,切实做好相关 应对,制定科学发展路径将会是实际工作开展应当把握的要点。对于钢铁企业低 碳发展来讲,做好双碳目标下的发展路径研究工作,不仅是国家完成双碳目标的 有力支持,同时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需要切实展开研究实践, 以此来做好全新时代下的发展工作。本文接下来将会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双碳目标;钢铁企业;面临挑战;发展路径 双碳目标指的是碳达峰以及碳中和,是全新气候变化下制定的绿色低碳发展 理念,因为钢铁企业是碳消耗以及排放的大企业,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始终是 最为关键的研究课题。另外,钢铁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支柱产业 角色,但是也是碳排放量重点行业,正是因为如此钢铁企业也就在双碳目标中, 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应当及早展开研究,制定科学发展路径。 一、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面临的挑战内容研究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低碳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 面临巨大挑战。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面临的挑战内容,是制定发展路径之前,需 要切实把握好的研究内容,具体挑战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钢铁企业碳减排的任务极为艰巨 首先,钢铁企业碳排放量极高。国内钢铁企业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 碳排放量在我国大约占到了全国15%,所以应当作为碳减排目标任务的关键性责 任主体。面对国家制定的双碳目标理念,钢铁企业减排工作开展的压力必然很大,

未来需要将面临碳排总量以及强度展开全面约束,如此才能适应全新时代下的要求。其次,钢铁能源消耗结构具有高碳化特点。因为国内能源资源的特点,钢铁 企业主要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其中煤炭等化石能源占比最大,达到了90%, 所以减排工作难度也会相对较大。 (二)钢铁企业基础能力建设有待提升 一方面,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水平不平衡。国内钢铁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具备 冶炼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多,但是结构、水平差异明显较大,外加钢铁企业碳排放 的机理相对复杂,所以钢铁企业推动碳排放量的能力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钢铁企业参与到碳市场的能力还需要提升,从目前来看,在碳交易试 点中钢铁企业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是碳试点地区的钢铁产能,仅仅只占到了全 国的16%,钢铁企业参与到碳市场的基础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在碳排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等能力,都需要切实展开提升以及强化。因为存在这些方面的挑战, 所以决定了钢铁企业在双碳目标下,需要将基础能力进一步的加强。 二、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低碳发展的路径研究 低碳发展是未来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钢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 战略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根据前文内容分析,能够了解到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 面临的挑战。为了能够从容应对这些挑战,也就需要制定出科学的低碳发展路径,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一)切实认识低碳质量发展重要性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钢铁企业低碳发展极为重要,因为这是应对 气候变化最为重要的措施,同时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点。在双碳目标背 景下,钢铁企业需要切实提升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精神理念,切实认识到双碳目标落实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这是制定科学路径需要切实把握 的前提要点。另一方面,需要立足全新发展阶段,贯彻全新发展思维,构建全新 发展格局,使得整个钢铁企业都能够满足双碳目标理念的基本要求,从而促进国 内经济社会发展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转变,为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建设工作,贡

钢铁行业“碳中和”的问题与破题

钢铁行业“碳中和”的问题与破题 摘要: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钢铁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气候变暖已经对 人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威胁。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全世界各国都应该积极参与到 温室气体的减排中,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作 为“世界工厂”,在产业链日趋完善,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碳排放 量也在急剧增加。为了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钢铁行业应该尽早制定出 适宜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工艺流程优化等措施,减少碳 排放,促进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钢铁行业;碳排放;结构调整 引言 随着经济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支撑 着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国防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在保障中国经济平 稳运行和发展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钢铁行业本身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 所以钢铁行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先进的节能减 排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仅可以提升钢铁行业环保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 时降低能耗还可以增加企业效益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但目前一些钢铁企业并 没有意识到节能环保技术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阐述在钢铁应用节能技术的重要 意义以及发展现状等,分析了各生产环节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 1我国钢铁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现状 在钢铁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需要确保整个流程的体系化和完整化,在铁矿石或 其他类型的铁元素材料开采完成之后,需要统一运送到炼钢厂中进行高炉炼焦和 烧结、精炼、模铸等环节和复杂的工序之后,才能最终形成钢铁产业的相关产品。在整个钢铁产业生产流程中,每一条工序都需要严格按照生产线的标准要求,确 保其合格之后才能转移到下一道工序之中,一旦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也要对其进

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 对策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企业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又面临 着新的挑战,那么,企业既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又是实现“双碳”的主要力量,应该怎样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呢?基于此,本篇文章就如何做好“碳管理”,提 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双碳目标;钢铁企业;发展挑战与对策 1.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1企业节能减排意识薄弱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认识不到位,企业负责人关注生产经营多,对节能 减排认知落后,不少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现状仍是以提升产能、效率为主,对节 能环保重视不够。企业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落后等情况依然较 为严重:二是企业数量多,而且较为分散,资源消耗量及污染排放相对较少,实 施节能降耗措施及环境监管较为困难。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对中小企业节能减 排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促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三 是企业节能减排基础管理薄弱,普遍没有设置负责节能减排的专门机构和配备专 业人员,节能减排基础数据缺失,情况不清。 1.2企业成本增加带来的阻力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传统化石能源的碳减排以及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提高风、光的电力电量,将增加终端电价上涨压力,并导致整个能源使用成本的上升。成本问题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难点。对于中小制造业企业来说,想要降低碳排放或 是节约能源,大概率会购入更为先进、更为全面的设备、技术或是需要投入更多

的人、物、财力,这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当节能减排投入的成本占 据了收益的大部分,其至超越收益的时候,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大幅减弱。 1.3绿色低碳技术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 钢铁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能减排,达成双碳目标,而这关键 就是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拥有绿色低碳冶炼技术的钢铁企业才能满足双碳目标, 实现长远发展。目前,全球最新的冶炼技术是氢基炼钢技术,即利用氢元素代替 煤炭中的碳元素来还原提取铁矿中的铁元素,确保冶炼过程二氧化碳零排放。除 此之外,欧钢联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创新炼钢技术和工艺,采用直接碳避免技术 和智能碳使用技术来降低炼钢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瑞典钢铁企业研 发出了氢能炼钢技术,英国采用煤粉和粉矿熔合来还原提取铁矿中的铁元素。我 国采用氢化工燃料来还原铁矿中的铁元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它的优点是成 本低,缺点是碳排放量依然较高。我国应该学习瑞典、英国和欧盟等国家的绿色 低碳炼钢技术,未来几年各大型钢铁企业都会加大对低碳炼钢技术的科技研发, 低碳炼钢技术势必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2.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发展的对策 2.1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我国钢铁企业要想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就要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并 将行动方案细化为长中短期计划三部分内容,一步步实现双碳目标。短期计划就 是通过控制钢铁产量的方式,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期计划就是调整优化 产业结构和生产工艺技术,增加废钢利用率,并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来优化钢铁 企业结构,淘汰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小型钢铁企业,实现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强强 联合。长期计划是研发低碳冶炼技术,从根本上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统筹平衡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安全生产和可持 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碳达峰行动长中短期计划和安排,出 台钢铁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让各项评价指标都能很好地控制钢铁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要加强有关部门对钢 铁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导工作,平衡国家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用钢与碳达峰、碳中

2023年钢铁金融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钢铁金融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钢铁金融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钢铁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钢铁和金融这两个略显分离的行业之间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当前,全球钢铁金融行业市场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将从经济、政策、技术等层面分析这些变化对钢铁金融行业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分析 1. 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逐渐趋缓。其中,欧美经济的下滑对钢铁金融行业影响最大,由此带来的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对行业产生了直接的压力。 2. 中国市场需求增长减缓 钢铁是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但在经济不景气下,中国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企业亏损等问题。随着需求增长趋缓,市场价格下跌,对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二、政策环境分析 1. 国家环保标准逐渐提高 随着碳中和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标准和政策,推动钢铁企业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增加环保投入。环保政策的实施,加上国家对产能的整顿,更是加剧了行业的变革和竞争。

2. “一带一路”政策带动对外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资源需求,促进中国钢铁企业对外投资,通过境外生产来把握国际市场机会。在钢铁行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技术环境分析 1. 智能制造技术兴起 随着社会对绿色环保化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推动了钢铁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和污染,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 人工智能技术普及 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普及,为钢铁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手段,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和降低浪费。此外,在金融行业领域,人工智能也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从而让金融行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 总体来说,即使面临如此多的挑战和机遇,钢铁金融行业也在积极地应对和变革中。未来,通过与智能科技的融合、绿色环保化生产和国际产业链的优化,钢铁金融行业将进一步强大。

钢铁碳中和碳达峰实施方案

钢铁碳中和碳达峰实施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碳中和和碳达峰成为了全球范围 内的热门话题。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钢铁行业在碳中 和和碳达峰方面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中国钢铁行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 方案。 首先,钢铁行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钢铁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碳排放。同时,加强科研力量,不断探索新的绿色生产工艺和 技术,推动钢铁行业向更加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 其次,钢铁企业应加强碳排放管理,建立健全的碳排放监测和报告 制度。通过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引导企业自觉降低碳排放,推 动行业整体碳排放水平的下降。同时,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 的监管和约束,促使其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此外,政府应加大对钢铁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强化对碳排放的监管和 处罚力度,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意识。同时,加大对

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绿色转型的力度,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最后,钢铁行业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碳中和和碳达峰进程。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碳减排经验和技术,推动钢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碳减排的国际合作领域,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实施钢铁碳中和碳达峰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推动钢铁行业向更加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中国钢铁行业能够在碳中和和碳达峰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全球气候治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钢铁行业热点问题探索钢铁产业链中的挑战与机遇

钢铁行业热点问题探索钢铁产业链中的挑战 与机遇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一直备受瞩目。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钢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以探索钢铁产业链中的热点问题为主线,探讨钢铁产业链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资源和环境挑战 1.1 原材料供应压力 钢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然而,在近年来,全球铁矿石的供应出现了紧张的状况,价格不断上涨。这给钢铁企业的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铁矿石资源的日益枯竭,也迫使钢铁企业在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思考。 1.2 环境保护压力 钢铁生产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大的行业之一。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提升,钢铁企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如何实现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项重要机遇。 二、技术和创新挑战 2.1 技术升级压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然而,钢铁行业中的一些传统生产工艺和设备已经相对滞后,需要进行技术升级。这

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思维,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并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钢铁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2.2 创新驱动压力 创新是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球钢铁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成为钢铁企业面临的一大机遇。 三、市场和竞争挑战 3.1 市场需求的周期性变化 钢铁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市场需求的周期性变化是钢铁企业无法回避的挑战。在需求低迷时期,钢铁企业需要应对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等问题,而在需求回暖时期,钢铁企业则需要加大产能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 3.2 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钢铁行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能,逐渐打破了原本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格局。如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是钢铁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供应链和合作机遇 4.1 供应链优化的机遇

“双碳”目标下 ,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双碳”目标下,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钢铁行业是中国制造业中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本文意在阐述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技术路径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钢铁工业碳排放、钢铁制造工艺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钢铁转型趋势的分析,预示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废钢回收与电炉工艺、再电气化、氢冶金以及资源循环与副产品、碳捕集及利用,是钢铁工业转型路径中的主要工艺大类,而“用能结构优化”是未来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认为: 在“双碳”目标下,除了冶金工艺本身的变革,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支撑钢铁行业减碳的手段,将会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钢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 引言:

人类的文明史与材料、能源、信息的发展史相伴而行,自从进入铁器时代,钢铁制造技术被发现发明之后,就一直成为人类的好工具与好材料,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已成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并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 可回收性(磁性)及方便循环利用的特点,从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角度,在“双碳”背景下凸显新的重要意义,并将进一步扩大应用。长期以来,传统钢铁生产以高碳化石原燃料为主,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本质和特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焦点,引发全社会对钢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担忧。经过持续的努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取得巨大成效,以我国为例,钢铁工业作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碳排放重点行业,近30年,取得吨钢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约为50% 的卓越成绩,但进一步下降逐步趋缓。行业专家普遍认为,若无工艺及能源结构的革新,吨钢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将极为有限。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6% 左右,居制造业首位,减碳压力巨大。2021 年,中国钢铁行业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上半年大幅度上涨,下半年显著下跌,出现40 多年来少有的粗钢产量下降。业内认为,“双碳”倒逼下的国内外钢铁行业将在未来数十年发生巨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钢铁行业要持续发展,在规模引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装备引领、绿色引领和科技引领至关重要。2022 年2 月7 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22〕6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设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绿色低碳深入推进”,并给出具体指标“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 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

钢铁工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与实践

钢铁工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与实践当前,低碳绿色已逐渐成为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钢铁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和典型的高碳排放行业,约占全球能源总消耗的8%和全球CO2 排放总量的7%,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约占世界钢铁行业总排放量60% 和我国总排放量的16%. 未来要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绿色将是重要发展主题之一. 本文阐述了世界钢铁工业中心转移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到减量、创新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典型钢铁企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实践及规划,探讨钢铁工业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实践案例. 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1.1 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中国时代 现代钢铁工业经过一百多年的技术变革发展,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钢铁发展中心也随着主导技术革新的中心国(地区)而变化.第一次技术革新产生于19 世纪50~80 年代的工业革命时期,发明自英国的贝赛麦工艺使钢铁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人类进入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新纪元,促进钢铁材料的迅速普及,开启了现代钢铁文明时代. 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统计,在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发明之后的大约20 年间,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曾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第二次技术革新是20 世纪后转炉炼钢法被引进美国,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到20 世纪中叶,炼钢技术不断发展,碱性氧气炼钢法和电炉炼钢法成为主要生产工艺,美国大力推进电气化在钢铁制造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炉炼钢的产业化应用;自1890 年至1970 年间,美国占据了长达81 年的“世界钢铁生产和消费主导地位”,累计生产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