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郭坑园区现状开发工业用地占整个规划工业用地的22.3%。跟踪评价是应对规划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指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对规划已经及正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实地的监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用以检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以及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改进意见,以及规划方案修订或终止其实施的建议。本环评跟踪评价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11.1组织形式

11.1.1 设置环境管理机构

郭坑园区是在现有的蓝田经济开发区的一个园区,蓝田经济开发区已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机构,作为具体监督和实施环境管理的机构,配备专职的环境管理人员,在工业园区管委会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处理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日常管理事务,并接受上级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环境管理机构职责:

(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

(2) 按规划环评要求负责落实本规划项目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监督管理,配合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工作。

(3) 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并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机构实施。

(4) 负责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应急体系。

(5) 监督规划具体项目建设环保审批程序执行情况及“三同时”的落实情况,配合环保主管部门对其的监督检查。

(6) 负责与各级环保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工作,并接受其监督和指导。

(7) 建立环保信息网络,负责各类环保资料的统计、整理和归档工作。

(8)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环保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自身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责任感。

11.1.2环境管理内容

11.1.2.1环境综合管理

(1)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同时组织督促工业园区内的各企业贯彻实施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条例。

(2)制定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规划方案实施初期,由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制定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区域的建设特点对管理办法进行及时修改及完善。

(3)环境污染事故管理

工业园区一旦发生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必须按预先拟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事后由工业园区专职环境管理机构及工业园区相关管理部门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污染事故和纠纷,并向工业区管委会负责人提交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

(4)环境信息公开

对工业园区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排放污染物量较大或有较高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及较大的环境危害因素及时公示通报,在工业园区范围做到环境信息公开,以维护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益。

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在进行环境信息公开的同时,接受对工业园区内各类环境问题的投诉,应及时处理,受权限限制无法处理的,及时上报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处理解决。

11.1.2.2 工业园区企业管理

(1)入区企业的审查

入区企业应选择具有市场潜力大、产业联动效果好、高技术、高附加值、污染可控性好、能源利用率高的企业。本环评中禁止引入的行业严禁入园。

入区企业应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验收未通过、被勒令进行限期整改的项目,由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机构协助上级环保部门督促其限期整改。

(2)污染管理

指导工业园区各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依照水、气、声等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及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办法监督指导工业园区各企业污染源治理及污染治理设施管理,确保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3)环境保护检查

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机构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现场环保管理综合检查,对查出的一般环保问题,责令当场整改,对于较严重的问题应下发“环境污染及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经复查仍不合格者,上报地区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继续督促限期整改。

(4)现有企业融入管理

①对现有企业生产或其它相关内容与规划内容不符的,在规划可调整内容中予以解决;其生产工艺、污染控制与治理不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治理或改正。

②现有企业日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由工业区管委会统一负责,污染源调查与监测报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纳入工业园区统一管理,按环境管理程序上报或备查。

③未开工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由项目审批部门负责。

11.2环境监测

11.2.1监测目的和原则

通过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了解规划实施过程区域环境状况的演变趋势,为规划的跟踪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对规划方案提出调整意见和补救措施,使资源、环

境能够更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保证规划区及周边区域的环境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1)监测工作范围、对象和重点应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规划实施情况,全面反映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

(2)选择影响显著、对区域环境影响控制作用的主要因子进行监测,合理选择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力求做到监测方案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监测因子以具有累积性、长期性、综合性的因子为主,以掌握规划实施过程中各主要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和规律,并监督规划方案减缓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3)按相关专业技术规范,监测项目、频次、时段和方法以满足本监测系统主要任务为前提,并充分利用常规监测资料,力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完整的环境监测数据。

11.2.2环境监测机构

工业园区的建设单位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对郭坑园区的生态环境、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及应急监测,同时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实施开展跟踪监测工作。

11.2.3环境监测方案

根据郭坑园区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重点针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进行监测;同时对声环境、地下水、土壤、陆域生态等其它环境要素的变化情况也进行适当的跟踪监测。根据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可以将环境监测分为两个层次,即工业园区层次和具体项目层次,具体监测方案见表11.2-1和表11.2-2。

表11.2-1 工业园区层次规划实施的环境监测方案

表11.2-2 具体项目层次规划实施的环境监测方案

11.3跟踪评价方案

11.3.1 评价时段

建议郭坑园区结合环境监测结果和环境管理成果,对区域质量、资源等进行定期跟踪评价。评价时段与本次规划的时段相同,结合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内容综合确定。见表11.3-1。

表11.3-1 跟踪评价时段

11.3.2跟踪评价内容

根据郭坑园区在规划期内可能涉及的企业类型,并考虑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定规划环境跟踪评价内容见表11.3-2。

表11.3-2 郭坑园区规划跟踪评价内容

为有效控制郭坑园区规划实施将产生的环境影响,必须对该规划的实施、项目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和监控,企业的环境管理要利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和教育手段来保证生产经营发展的同时作好环境保护工作,使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并真正发挥效用,将环境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对工业园区外自然社会环境、各项相关规划的变化情况、工业园区规划的基础设施规划实施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使得闽浙边贸工业园对规划的实施做出相应的调整。

11.3.3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方法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评价

以环境监测方案中得到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确定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检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以及规划中实施的环保减缓措施的有效性,找出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从而调整、完善规划中的不确定性的因素,确保规划环境目标实现。

(02)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评价

由于工业园区环境、经济、社会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跟踪评价,对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损益分析,对工业园区实际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工业园区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掌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评价

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工程实施对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的改变,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具有长期的生态效应。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进行跟踪评价,掌握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及生态系统可维持的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规模信息,可以及时总结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吸取发展中的教训,实现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人与自然协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4对下一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对于郭坑园区规划而言,下一层次主要是各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本次评价已从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按照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要求,环境保护角度对规划总体布局、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较为充分的论证,提出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和功能分区的调整和优化方案建议,确定了区域生态功能分区和环境目标,提出环境保护规

划方案。项目环评则应更深入地解决生产项目建设运营中的具体问题,其主要控制的是项目的工艺流程中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因此,规划实施后下一层次的环境评价在某些方面可适当简化,同时也有一些内容在下一层次应予以关注。

11.4.1下一层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简化的内容

(1)区域环境协调性和区内功能布局合理性论证

本次环评分析了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规划的环境适宜性与合理性、规划用地布局的合理性等内容,并提出了相关优化调整建议。因此,在规划单位按建议对其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工业园区具体企业建设项目的布局和产业性质只要符合规划规定的内容,其环评可以简化区域的环境协调性和布局合理性论证。

(2)宏观的、整体的、累积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评价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工业园区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了工业园区对周围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在进行下一层次的项目环评时,不必再从区域角度进行整体、累积性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区域整体的环保对策措施

本评价遵循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宏观、大尺度角度考虑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针对各环境要素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建议下一层次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可参照规划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对区域环保基础措施部分加以简化,项目应采取具体的环保措施。

11.4.2下一层次环境影响评价应重视的内容

(1)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总体规划未明确具体的建设方案、工程量和施工工艺等,故本次评价未对项目的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因此,下一层次环评应根据项目的建设强度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评价。

(2)对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由于规划内容的概略性和不确定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敏感保护目标也会发生变化,本次评价对敏感保护目标的评价性较粗略,有待下一层次环评逐级加强。

(3)营运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由于本规划对部分入住企业未详细规定,这些企业是否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及影响程度不能准确确定,所以该部分内容的预测和分析在具体项目环评时应给予重视。

(4)污染物排放量与总量控制目标的关系

本次环评对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可以作为下一层次环评的参考,待当地环保局确认后可以作为下一层次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的依据,项目环评应充分运用这些数据对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做出合理的评价。

(5)应加强项目环保措施的研究与落实

具体环保措施只有在对环境影响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具体内容明确后才能有的放

矢进行设计,因此需要在项目环评中给予重视。本次评价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对下一层次的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下一步环评工作应结合具体方案,予以特别重视,深入论证。

(6)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评价

针对入户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水平的系统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7)项目防护距离

规划仅针对工业区与周边居住区之间提出缓冲带的设置,对于具体项目的噪声、大气等环境要素需要设置的防护距离,应有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

(8)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报告中关于规划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是根据近期相关生态调查的结果进行的。由于工业园区项目引进的时序问题,在项目环评阶段,应针对项目开发建设时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对周边的环境敏感目标变化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系列标准简介 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去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持和持续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ISO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7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的核心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要求组织在其内部建立并保持一个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该体系由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规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运行模式(见图7-1),通过有计划地评审和持续改进的循环,保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ISO14000作为一个多标准组合系统,按标准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即环境管理方面的术语和定义(ISO14050子系列)。 第二类: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理、应用指南(ISO 14001-ISO 14009子系列)。 第三类:技术支持标准(工具),包括①环境审核;②环境标志;③环境行为评价;④生命周期评估(1S014010、ISO14020、ISO14030和ISO14040子系列)。 如按标准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评价组织,包括①环境管理体系;②环境行为评价;③环境审核。 第二类:评价产品,包括①生命周期评估;②环境标志;③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目前已颁发的几项环境管理标准如下: 1、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1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体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根据组织确定的环境方针目标、活动性质和运行条件把本标准的所有要求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该项标准向组织提供的体系要素或要求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ISO14001要求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同时必须据此建立一套程序来确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并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以达到支持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的目的。

【doc】国外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措施

【doc】国外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措施国外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措施 专题策划环保对饲料饲养业的影响与对策杆菌增多;断奶仔猪饲喂Fs菌液30d,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33.63%,腹泻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 57.14%. 5.4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饲料添加剂是一种绿色营养型饲料添加剂,是根据分子生物学理论,应用现代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以酶解法所得的具有生物活性并可促进动物生长和保健的有机物质.它们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某些生物活性肽可以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有些则除了可以直接提供给动物机体需要的氨基酸外,对动物的生长还有促进作用.Boza等(1995)试验研究证明,在使用小肽为氮源的情况下,饲料氮的沉积率都高于相应游离氨基酸或完整蛋白质日粮,这说明利用小肽而不是氨基酸取代蛋白质可以优化低蛋白日粮,减少了总氮的供给,提高氮的总体利用率,减少了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氮的排放量,对控制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国外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措施 自50年代起,发达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在城镇郊区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由于每天有大量粪便及污水产生,难以处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6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干预和限制,并通过立法进行规范 化管理.如规定每个生产点允许饲养的畜禽数;建场时必须有 粪便和污水的储存,处理和利用设施;未经许可,不得将污水排入河流和自己挖出粪池;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得篪入耕地.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条例,严格监督. 1日本

日本由于人口稠密,并于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严重的"畜产公害",因此畜禽 污染的立法最多,先后制定了7个与畜禽污染管理控制相关的法律.其中直接相关的有《废弃物处理与清除法》,《防止水污染法》和《恶臭防止法》. 《废弃物处理与清除法》中规定,在城市规划地区,畜禽粪便必须经过处理,处理方法有发酵法,干燥或焚烧法,化学处理法,分离尿,设施处理.《防止水污染法》规定,畜禽场的污水排放标准:BOD, COD日平均为120mg/L,最大不得超过 160mg/L; Ss(固体悬浮物)日平均150mg/L,最大不得超过 200mg/L.后来又培加了氮,磷排放标准,氮的允许浓度为日平均60mg/L;磷允许浓度为日平均80mg/ L.并规定一个畜禽场养猪超过2000头,牛超过800 头,马超过2000匹时,排出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并符合规定要求.《恶臭防止法》中规定畜禽粪便产生腐臭气中8种污染物浓度不得超过工业废气浓度. 2美国 美国联邦水污染法中的规定侧重千i禽场院建 38山东匈群亭笫4劝 设管理,规定:(1)超过一定规模的畜禽场,建场必须得到许可;(2)1000标准头 以下300头以上的畜禽场,其污水无论排人自身贮粪池,还是排人流经本场的水体,均需得到许可;(3)300标准头以下的畜禽 场,无特殊情况,可不经审批.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则为了防止畜禽污染,出钱 补贴鼓励奶牛主停业. 3德国 规定畜禽粪便不经处理不得排人地上或地下水中.在城市或公用饮水区域,每 公顷土地上家畜的最大允许饲养量不得超过规定数量:牛3头,马3到9 匹,羊18头,猪9头,鸡1900-3000只,鸭450只. 4荷兰 荷兰畜牧业高度密集,为制止畜禽粪便污染,从 1984年起,不再允许养殖户扩大经营规模.最近的立法正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情况,逐步规定畜禽粪便每公顷施人土地中的量.为了解决过剩粪肥的处理, 政府制定了粪肥运输补贴计划和脱水加工

(完整版)《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新换教材)

《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4118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时/学分:36/2.0 先修课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工程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开课系或教研室:城建学部环境工程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比较系统的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获得较宽的环境学科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提高环境规划制定、环境工程决策、污染预测和防治、环境经济分析和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学时:理论学时36。 2.作业次数:5次 3.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基本内容 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2)环境规划和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2.基本要求 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象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1.基本内容

1)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2)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4)环境标准体系 5)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2.基本要求 了解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和环境管理机构体系的发展;掌握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掌握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理解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分类,作用和意义。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政策,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环境标准体系。 第三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1.基本内容 1)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 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2.基本要求 理解各个理论基础(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生态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各个理论基础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关系。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难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1.基本内容 1)环境数据处理方法 2)最优化分析方法 3)常用决策分析方法 4)环境数学模型 2.基本要求 了解数据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最优化分析方法(线性规划)、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决策树)的应用,理解环境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 3.重点和难点

国外环境管理

国外环境管理现状及优点 (一)以色列 一、以色列环境管理机制 1、环境管理机构与职责 以色列的环境管理,直到1971年还是分属于不同部门,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综合协调环保问题。1972年专题讨论以色列Kin-neret湖水污染问题的斯德哥尔摩国际会议后,以及国内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促使以色列政府将环境事务纳入议事议程,于1973年设立了一个名为环境保护服务局的机构,主要负责环境评价,提供年度环境报告、环境统计,编写宣传教育材料,联系有关部门提出环保政策建议。为了加强环境管理,把环保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措施,1988年l2月成立了环境部,其主要职责是:发布综合性的国家环保政策并采取措施予以落实,促进环保措施纳入计划、决策程序之中,实施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和技术开发,制订环保法规和标准;推进环境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开展全球环境合作等。 2、环境管理主要措施 以色列的环境管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政策鼓励、行政管理,执法检查来推进。 一是自愿和经济刺激。首先是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通过普法,教育公众即便是摘采一朵路旁的普通野花也被视为非法,提高守法意识。其次是经济刺激,在制定法规和执法中,充分体现经济的奖罚措施,如制定个人使用或滥用环境资源的补偿费,鼓励发展减少污染的清洁技术。环境部对企业发展监测和污染治理设施,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给予拨款支持。 二是执法。强化执法一方面是寻求减少环境恶化的途径,另一方面是停止、减少、净化现存的污染。以色列环境法包括环境监督的主体法、处理环境和自然保护事宜的特别法,这些法律制订的基础是确保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其重要特征是通过行政的、民事的或刑事的办法强制执行。如《公害减少法》的执行,通过行政发布命令,强制个人污染者采取特别步骤防止或减少污染;通过民事条例的施行,明确违犯《公害减少法》的有关条款就认为是一种公害行为,应负民

环境规划与管理

高纲1243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8528 环境规划与管理 河海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课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技术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政策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下,将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共分11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类型。分析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了与环境规划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可持续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环境政策学理论,分析了上述理论与环境规划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论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指标体系及其类型;提出了环境评价和预测的内容与方法,以及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的目的、依据和内容;分析了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第四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方法”,阐述了环境预测与社会经济预测、大气污染预测、水污染预测、固体废物与噪声污染预测的常用方法;阐述了经济环境评价、社会环境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的常用方法;介绍了单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第五章为“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四种技术措施;阐述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第六章为“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与类型、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原理;提出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综合防治。第七章为“土地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介绍了土地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原则、内容、程序;提出了土地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的管理措施;研究了基本农田、林地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的规划类型与管理措施。第八章为“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介绍了固体废物的种类、危害和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技术路线。第九章为“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城市、开发区、社区、工业企业及生态园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规划的编制程序及规划的管理途径和方法。第十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中和决策与公众参与”,阐述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公众参与者类型及公众参与的具体措施。第十一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论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与相关技术的关系、发展趋势;研究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国外环境保护地做法及经验启示

国外环境保护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摘要:如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时防止环境污染,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环境法执法、提高公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发展生态文化、减少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等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境执法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当前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地球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密切。人类是地球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对某一圈层施加的影响,将会通过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其他圈层产生作用,针对某一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也会对其他圈层产生影响。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水圈、土壤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所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变化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环境发展现状 1、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 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2、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其 中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分江河湖海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在持续增加。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 易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 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 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 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 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 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 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 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 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 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监测与跟踪评价 郭坑园区现状开发工业用地占整个规划工业用地的22.3%。跟踪评价是应对规划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指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对规划已经及正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实地的监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用以检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以及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改进意见,以及规划方案修订或终止其实施的建议。本环评跟踪评价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11.1组织形式 11.1.1 设置环境管理机构 郭坑园区是在现有的蓝田经济开发区的一个园区,蓝田经济开发区已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机构,作为具体监督和实施环境管理的机构,配备专职的环境管理人员,在工业园区管委会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处理工业园区环境保护日常管理事务,并接受上级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环境管理机构职责: (1)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 (2) 按规划环评要求负责落实本规划项目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监督管理,配合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工作。 (3) 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并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机构实施。 (4) 负责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应急体系。 (5) 监督规划具体项目建设环保审批程序执行情况及“三同时”的落实情况,配合环保主管部门对其的监督检查。 (6) 负责与各级环保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工作,并接受其监督和指导。 (7) 建立环保信息网络,负责各类环保资料的统计、整理和归档工作。 (8)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环保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自身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责任感。 11.1.2环境管理内容 11.1.2.1环境综合管理 (1)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同时组织督促工业园区内的各企业贯彻实施国家及地方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法令、条例。 (2)制定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规划方案实施初期,由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制定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区域的建设特点对管理办法进行及时修改及完善。

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节环境管理体系 一、总要求 项目经理部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环境管理绩效,预防污染对项目经理部及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环境管理方针方针说明: 1、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遵守公司及上级单位的规章制度; 2、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服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都参与环境管理,人人有义务参与,人人有责任监督; 3、对影响周围相关人员生活、对社会环境不利的环境因素全面识别,严格管理; 4、通过我们的工作,为社会环保事业尽绵薄之力。 三、策划 (一)、环境因素管理、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科学合理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施工条件、技术方法、建筑材料、法律法规等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更新。 (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制定专门人员通过公司或其他渠道收集适用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文件或交底的形式传达到执行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识别、传达、满足并超越施工合同对环保的要求。组成专门的联络小组,建立畅通的渠道收集施工区域相关方的要求并合理处置。 (三)、目标和指标为确保工程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扰民,配合当地环境保护的整治,我项目经理部将依据环境管理标准和我公司环境管理手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如下:

总体目标: 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施工和环境和谐,以“一 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 以“三文明,一满意”为宗旨,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最大 限度的达到施工环境的美化。 分项目标 噪声污染 扬尘控制 污水排放 废弃物管 理:废弃物排放无污染。 节能降耗:材料节约率 2%,施工用水用电 15%(与同类工程 比) 。 危险品的控制等:无火灾,无爆炸事故。 (四)、环境管理方案 针对拟实现的环境管理目标指标, 项目经 理部编制相应的环境管 理方案,内容包括:拟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公司运营要求、技术 措施、财务水平相适应且切实可行的管理措 施, 每一相关职能和层次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表。 四、实施与运行 (一)、组织结构和职责 1、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由主管部门牵头, 环保责任人为 第一方位,管辖各科室及机要部,主要有行政室、技术部、工程部、 物资部、合约部、机电部、质安部、财务部。 2、职责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岗位 (特别是重要岗位) 明确岗位职 责: . (二)、培训、意识和能力 尽量减少夜间施工,噪声排放严于国家要 求。 全面控制,总体实现与外界环境同 步。 排污达标,满足国家排污指标的要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精心整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4.2环境方针 a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d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 4.3.1环境因素 1) 2 4.3.2 ,用来 a)确定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要求;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企业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它应遵守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书面文件。 可行时,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要求及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的承诺。

企业在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它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可选技术要求、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企业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的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应明确规 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b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这些要求。应保存相关记录。 b) 境效益。 c)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4.3 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文件在发放前由授权人签字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环境管理模式(1)讲解学习

第十一章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一节组织及其环境绩效评估 一、基本概念 (一)组织 产业生态学定义为:“产业生态学是关于技术组织及其资源使用和潜在环境影响,以及如何调整它们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因此,组织(organization)这个词,不仅用来指有生命的东西,同时还代表任何与生物体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态系统、行业系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系统等。 (二)环境绩效 环境绩效是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 (三)环境绩效评估 环境绩效评估是由独立的考核机构或考核人员,对被考核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管理绩效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评估活动。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绩效评估的目的 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包括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三个层次。 ●根本目标为: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对环境管理各步骤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 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考核意见,从而促使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类分项目标: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订更 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环境绩效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环境行为评估(EPE)、选择评估指标、数据收集及转换和报告沟通、审查和改进评估程序。 1. 组织的环境绩效基准(criterion) 环境绩效基准是管理阶层为了评估环境绩效而设定的环境目标、标的或其它基准。 2. 选择环境绩效评估指标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习题 选择题 1.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A.环境污染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生态破坏 参考答案:C 2. ___________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 A.环保部门 B.地方政府 C.行业主管部门 D.物业管理处 参考答案:B 3.一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废物进口项目环境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的审批权归______。 A.省环保局 B.地方环保局 C.国家环保总局 D.环保协会 参考答案:D 4.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____________的管理。 A.物 B.人 C.技术 D.资金 参考答案:B 5. 对于环境绩效评估的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 A. 环境绩效评估是指对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责任和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责任及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的考核 B. 环境绩效评估是通过检查被评估单位和项目的环境经济活动,依照一定标准,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其效果与效率表示意见的行为 C.环境绩效评估是由独立的考核机构或考核人员,对被考核单位或项目的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定环境管理活动的现状和潜力,对提高环境管理绩效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评估活动 D. 环境绩效评估是检查被评估单位和项目环境质量,作为对不合格单位给予行政警告和现金处罚的依据 参考答案:D 6.不属于环境绩效评估目标的是______。 A.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B.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 C.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D.减少我国环境质量在西方国家媒体中被批评的频率,改善我国环境的国际形象。 参考答案:D 7. 组织在规划EPE时应参照其所设定的______,以便所选择的EPE指针能适当地反映组织之环境绩效。 A.环境质量指标 B. 环境绩效基准 C.PM2.5指标 D.人口基数 参考答案:B 8. 不属于环境绩效指标(EPIs)的是_______。 A. 管理绩效指标(MPIs) B. 作业绩效指标(OPIs) C.生产总量指标(DTQIs) D.环境状态指标(ECIs) 参考答案:C 9. 清洁生产实际上是要解决_______。 A. 如何满足特定条件下物料消耗最少,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 B. 如何满足任何条件下物料消耗最少,产品产出率最高的问题

环境管理体系详细简介

简介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EM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根据ISO14001的3.5定义: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可以这样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这是一个组织有计划,而且协调动作的管理活动,其中有规范的动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它通过有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指导原则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创建绿色企业的有效工具,而且它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标准,可以通过标准的认证,对企业持续地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ISO14000是一个适用于任何组织的标准,由于行业之间,组织之间具体情况的差异,使许多组织不能理解标准的这一特点。标准的这一广泛适用性正反映了该标准是一个基本标准,是一个管理的框架。每个组织首先要理解标准的精要,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标准。尤其ISO14000是一个有关环境管理的标准,如何把握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是一个难题。根据实践工作的经验,实施ISO14001的指导原则主要有: 1.环境管理服务于社会的环境问题的改善 一般情况,一个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许多情况下,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选择后者而不顾及环境保护。随着全球环境状况的恶化,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急不可待,公众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政府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日趋严厉,因此,企业必须实施环境管理。 2.领导的作用 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保障,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最高管理层是组织的决策层,决定和控制着组织的发展情况,同时为管理活动提供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保障,并在实施过程中起到协调和引导作用,所以领导的作用是重要的。在环境管理中,领导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有两个主要表现:一是领导不能很好地了解环境问题,无法在这方面做出决策判断,只是把这一工作交给某个部门去做,这样的工作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偏离。二是领导不力,不能较好地协调各部门的管理,使环境管理工作障碍很大,往往中途失败。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领导素质较低,不胜任工作。我国的领导选拔培养机制中有一条是在岗位上锻炼和培养,这对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每个岗位,无论是最高领导层还是普通的操作岗位,都需要胜任的员工担任,这样岗位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在岗培养"意味着该员工是不胜任的,在把他培养成胜任人员以前的这一过程中,由于该员工的不胜任就造成了许多工作的偏差,有些结果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更不能允许不胜任的人员在岗,因为一旦造成环境问题,其后果是严重的,也是无法挽回的。3.全员参与环境管理工作 环境管理是一项管理工作,但并不意味着管理工作只是管理层的事。员工参与管理若能很好地把握,对管理是很有帮助的。在企业环境管理中发现,管理者并不与员工有效沟通,只是对员工下命令,所以员工对命令的不理解甚至抵触,使命令得不到有效执行。当命令得不到有效执行时,管理者更愿意把它归结为员工素质低,造成这一问题不能解决。 4.实施过程控制 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所使用资源的各项活动的系统。过程的目的是提高其价值。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作为一个过程来管理。过程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 在一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结果是有形的产品,所以对结果的控制可以有两种情况: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习题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___________。 A.材料替代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C.生活垃圾外运 D.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参考答案:C 2.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公司所管辖的范围,因此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可以不用考虑 B.应要求环境污染严重的相关方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C.对相关方要尽可能地宣传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 D.必须对重要的相关方进行环境知识培训 参考答案:C 3.相关方是指_____________。 A.与组织的环境绩效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B.受组织污染物排放影响的社区居民 C.政府机构 D.以上答案均不完全 参考答案:D 4.组织的环境方针中必须包括_________。 A.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B.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C.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D.以上全对 参考答案:D 5.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 A.消除组织的环境影响 B.满足相关方的所有要求 C.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指标 D.所有上述答案 参考答案:C 6.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制定了________为主的法规,要求工矿企业在限定时间内达到环境标准。 A.禁止排放污染物 B.污染控制 C.污染物无公害处理 D.收取排污费 参考答案:B 7.我国的环境管理发展历程中的第一阶段中,颁布了_______,认识到了环境保护要依法管理,并开始集中人力财力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源 A.《环境保护法(试行)》 B.《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C.《水污染控制法》 D.《清洁空气法》 参考答案:A 8.我国在制定和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以_______行为为主要目标 A.污染预防 B.循环经济 C.源消减 D. 末端处理 参考答案:D 9. _______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 A.自由经济 B. 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B

11第十一章 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第十一章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内容摘要] 本章主要内容为本次工程降低施工现场环境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生活管理、扬尘管理、施工噪音、节能减排、固体废物的处理等方面介绍。

随着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家把环境保护工作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并设立专业的环境保护监督检查机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建筑企业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必须要从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入手,治理各项污染,以确保“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 一、生活用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的污水排放控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二、施工生产废水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本工程所有幕墙材料均为无污染材料,因此经对材料的严格管理及对现场边角余料彻底地完工清理,不会对现场产生污染。 在现场对板块进行局部清洗时,要用到辅助材料酒精或甲苯,对此,我们将严格控制其使用工序,使之不流淌,不滴落,粘有酒精和甲苯液体的棉布集中回收处理。并杜绝吸烟现象,以免发 生意外。 所有临时设施均做到安全,布 置合理,场地干净。 作业现场保证工完场清,作业 后不遗垃圾废料在现场。 施工现场保持清洁,防止乱扔、 乱堆杂物,废弃物品应存放指定地 点。工程材料存放地点应选择通风干燥之处,避免材料受潮变质。 进入施工现场一切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成都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保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X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手册 ISO14001-2015 文件编号:EM-01 A/10 编写: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17年9月10日实施日期:2017年9月10日

修订记录

目录 第1 章概述 颁布令 公司简介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环境手册的管理 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 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引用标准文件 术语和定义 第4章组织的背景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第5章领导作用 领导和承诺 环境方针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第6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总则

环境因素 合规义务 措施的策划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环境目标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第7章支持 资源 能力 意识 信息交流 总则 内部信息交流 外部信息交流 文件信息 总则 创建和更新 文件信息控制 第8章运作 运行策划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9章绩效评价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总则 合规性评价 内部审核 总则 内部审核方案 管理评审 第10章改进 总则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环境手册颁布令 环境手册是本公司从事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目标,促使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是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用以统一、协调全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活动,使其基于ISO14001-2015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 现决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按一体化《环境手册》规定的标准贯彻实施。 总经理: 日期:2017年9月1日

《环境管理模式》word版

第十章环境管理模式 一、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 1、末端控制的涵义 末端控制又称末端治理或末端处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这是传统的污染控制方式。由于末端治理是一种治标的措施,投资大,效果差。而且末端治理投资一般难于在投资期限内收回,再加上常年运转费用,在法制尚不健全的强制性管理环境中,滋长了企业的消极性。 2.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人类所依赖的资源与生产的产品范围得到扩大:人工合成的各种化学物质被不断的生产与制造,而这些化学物质不能很快或不能为自然系统吸纳与循环,因此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制造过程中能源与资源消耗大,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环境的容纳与循环能力不能承载,造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基于此背景,各国政府日益认识到地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法律法规、排放标准,对企业进入环境的工业废弃物的最高允许量进行限制,对企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控制。 随着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提出,各国法律都规定了企业对其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必须承担经济责任,凡是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规定的排放标准,都需要缴纳超标排污费,造成环境损害的,需要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并赔偿相应的损失。在这一阶段,企业面对严厉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企业只能遵循相关的制度约束,为了能够在制度约束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 其环境手段往往是在其制造的最后制造工序或排污口建立各种防治环境污染的设施来处理污染,如建污水处理站,安装除尘、脱硫装置等以“过滤器”为代表的末端控制装置与设备,为固体废弃物配置焚烧炉或修建填埋厂等方式来满足政策与法规对废弃物的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这种环境管理模式是以“管道控制污染”思想为核心,强调的是对排放物的末端管理。 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具有线性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 ?是一种由“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单方向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系统; ?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与污染的控制时强调的是对企业自身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控制,而对分 销过程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不予以考虑与控制; ?其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污染的控制达到规制最低排放标准与最 大排放量的要求,规避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风险。 事实上上述三个假设前提均不存在: 自然资源不是永续存在的, 同时是有限的; 产品在分销与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如日益受到关注的电子垃圾已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自然系统自然降解、吸纳和消除废弃物的能力是有限的。以管道控制为核心的末端控制的环境管理模式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环境管理体系 一、目的 为了保护环境污染,减轻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控制。 三、职责 项目经理职责 1、项目经理是场站环境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环境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2、贯彻执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落实公司环境管理标准。 3、履行承诺,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负全责,行使事务管理权。 4、协调甲乙双方涉及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5、指导保运人员贯彻执行环境管理管理规定、作业程序,实现目标。 6、组织各专业主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例行检查。 7、主持召开场站环境管理管理例会,及时解决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8、听取员工的合理化建议,保证计划的合理实施和改进。 9、为环境管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资源配置,并保障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10、定期组织环境管理监督检查,及时进行隐患治理,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 11、组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及时上报。 队长职责 1、执行环境管理管理职责,根据环境管理总体计划和要求,组织场站的保运工作。 2、负责环境管理资源配置的落实情况,并负责检查监督,提出整改性意见。 3、环境管理监督员提出的不符合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并予以落实。

4、分析现场各岗位人员的环境管理表现执行情况,并归纳和总结。 5、分配和落实资源,保证员工的健康、作业安全及周边环境不受损害。 6、及配合好员工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并负责员工日常作业的跟踪监督、考核工作。 7、应急演习计划,组织及配合项目部的应急演习工作。 技术工程师职责 1、有关环境管理目标计划、技术措施、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组织员工进入现场前的环境管理教育; 3、检查、参加、指导班组每周环境管理活动及班前讲话; 4、现场巡回检查,进行现场环境管理管理状态的检查与评估。 5、环境管理监督,及时纠正违章和失职行为,督促检查隐患整改,遇有紧急情况有权令其停止作业; 6、现场人员的建议,对环境管理改进措施提出意见 7、向领导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为领导环境管理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8、场站环境管理检查及事故的调查处理; 9、有关环境管理管理记录、台帐、资料的整理、归档和上报工作。 监督员职责 1、学习、贯彻、执行环境管理各项管理文件、操作规程,确保目标的实现; 2、对新进入本队的员工(包括实习、新调入人员)进行班前教育指导; 3、对现场人员的健康、安全负责,对现场环保负责; 4、班组召开环境管理会议,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5、场站生产设备、安全环保设施、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指导职工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等; 6、组织各项演练活动,表扬先进,总结经验。 维修技工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