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15分)

1、肾著

2、开鬼门

3、呷嗽

二、单选题(每题2分,计20分)

1、患者胸闷心烦不寐,泛恶嗳气,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

A.心肾不交B.心脾两虚C.肝火扰心D.痰热扰心E.心胆气虚

2、治疗痰湿中阻之眩晕的主方应选()

A.二陈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天麻钩藤饮

D.异功散

E.参苓白术丸

3、以腹痛的部位辨证,胁痛,少腹疼痛者,多属()

A.肝经病证B.脾胃病证C.肠痈D.小肠病E.膀胱病

4、感冒之名最早见于()

A.《仁斋直指方》B.《诸病源候论》C.《医学源流论》

D.《丹溪心法》E.《证治汇补》

5、治疗鼻衄热邪犯肺证的最佳选方是()

A.银翘散B.沙参麦冬汤C.泻白散D.桑菊饮

E.清燥救肺汤

6、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B.暑邪C.寒邪D.湿邪E.热邪

7、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

A.局部灼热红肿 B.痛不可触 C.得冷则舒 D.肌肤麻木不仁

E.游走性关节疼痛

8、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分利B.消导C.疏解D.清化E.固涩

9、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主证特点为:()

A.咳声气促、痰多质粘B.咳声重浊、痰黄量少C.咳嗽频剧、痰少而粘D.咳声重浊、痰多胸闷E.咳嗽气促、痰黄稠厚

10、积聚的病位主要在()

A.肺肾B.肝肾C.肝脾D.肝胆E.脾肾

三、多选题(每题3分,计15分)

1、黄疸消退后调治肝脾不调证的代表方剂是()

A.茵陈四苓散B.柴胡疏肝散C.归芍六君子汤D.逍遥散E.鳖甲煎丸

2、鼓胀病后期导致的危重证侯有()

A.大量呕血B.神昏谵语C.虚脱D.痉厥E.鼻衄、齿衄3、疫毒痢热入心营宜用()

A.白头翁汤B.真人养脏汤C.犀角地黄汤D.紫雪丹

E.参附汤

4、膏淋的虚证可选用的方药有()

A.膏淋汤B.程氏萆解分清饮C.补中益气汤 D.七味都气丸E.金匮肾气丸

5、真心痛,寒凝气滞者可选用()

A.枳实薤白桂枝汤B.苏合香丸C.生脉散D.当归四逆汤

E.麝香保心丸

四、问答题(每题10分,计30分)

1、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如何鉴别?

2、如何鉴别中风之中经络、中脏腑、闭证、脱证和阳闭、阴闭证侯?

3、治疗呕吐为什么不能见吐止吐,应采取何种措施?

五、病案分析题(20分)

薛某,女,50岁。泄泻反复发作三年余,大便时溏时泻,稍食油腻则泄泻增剧,纳谷不香,脘腹胀闷,面色萎黄,体倦乏力,晨起面睑略浮,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病名、证型、病机、治法、方剂

中医内科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出自《金匮要略》,即寒湿腰痛,表现为“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

2、“鬼门”指汗孔,即发汗之意。

3、指哮证。从其发病时咳嗽气急痰鸣,呷呀有声得名。《证治准绳·喘门》:“呷者口开,呀者口闭,

乃开口闭口尽有其声。”

二、单选题

1、D

2、B

3、A

4、A

5、D

6、C

7、C

8、E

9、D 10、C

三、多选题

1、BC

2、ABCDE

3、ACD

4、ACDE

5、ABDE

四、问答题

1、答:风寒湿痹是指风、寒、湿邪滞留筋脉、关节、肌肉,或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致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风邪偏盛者,可涉及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寒邪偏盛者,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湿邪偏盛者,肢体关节重着、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

风湿热痹是指风、湿、热邪滞留筋脉、关节、肌肉,或素体阳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致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2、答:凡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而神志清楚者为中经络;若有神志不清者为中脏腑。闭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象有阳闭和阴闭之分。阳闭除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除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脱证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3、答:呕吐虽然是一个病证,但有时又是人体祛除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因此在治疗呕吐时,要注意病因,不可见吐止吐。如遇伤食、胃中积痰停饮、或误吞毒物,表现为欲吐不能,或吐而未尽者,不能止其吐,而应该因势利导,给予探吐,以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五、病案分析题

病名泄泻

证型脾胃虚弱证

病机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三基中医内学科试题及答案(医师分册)

中医内科学 【A型题】 1.中风中经络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宜选用 A.天麻钩藤饮B镇肝熄风汤C.半夏白术天麻汤D.地黄饮子E大定风珠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癫狂的病因病机 A.阴虚于下B邪陷心包C阳亢于上D.心神被扰E.神明逆乱 3.关格的病机多表现为 A.热证B心、肝、肾同病C实证D.脾、肾、心、肝同病E以上都不是 4.患者,男,58 岁。因失眠多梦半月余就诊。现不寐,入睡困难,心烦口苦,头重如裹,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A滋阴清热,镇心安神B疏肝泻热,佐以安神C.化痰清热,和中安神D益气镇惊,安神定志E. 补养心脾,以生气血 5.郁证的形成常以下列何者为先 A.血郁B气郁C.痰郁D.食郁E.热郁 6.黄疽早期治疗当祛邪以消除病源,通过除下列哪项之夕h 的治法,给邪以出路 A.清热B利湿C.通下D.解毒E.温化 7.患者腹大胀满不舒,早宽暮急,面色苍黄,院闷纳呆,神倦怯寒,四末不温,尿少不利,舌淡胖而紫,脉沉弦无力。其证候为 A寒湿困脾B脾虚湿困C.气滞湿阻D?脾胃虚弱E.脾肾阳虚 8.患者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 耳鸣,懈怠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肝肾阴虚证B脾肾两虚证C痰浊蒙窍证D.髓海不足证E淤血内阻证 9.患者,女,47 岁。前晚不慎受凉,突然出现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及清水,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口不渴,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应诊断为何证 A.外邪犯胃型呕吐B饮食停滞型呕吐C痰饮内停型呕吐D.脾胃虚寒型呕吐E.肝气犯胃型呕吐 10.呕吐吞酸,暖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可辨为 A.肝气犯胃证 B.外邪犯胃证 C.胃阴不足证D?痰饮内阻证E.脾胃气虚证 11.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之证,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常见 A.血癖 B.气滞 C.火邪 D.阴寒 E.痰浊 12.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赤涩,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宜 A.清热和中,化湿止泻B清热解毒,调气行血C.清热除湿,健脾和中D.清热燥湿,凉血解毒.E. 清热导滞,调气行血 13.“脑风”、“首风”之名首见于 A.《证治准绳》a《普济方》C.《内经》D.《丹溪心法》E.以上都不是 14.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嗒握拳,舌苔薄白,脉沉弦.可辨证为 A.痰厥B血厥虚证C气厥实证D.气厥虚证E血厥实证 15.正式提出“胸痹”病名的是下列哪部著作 A.《内经》B《金匮要略》C《圣济总录》D.《世医得效方》E.《证治准绳》 16.朦胀的治疗,使用逐水法的原则,下列哪项不适宜 A.病延日久,胀甚撑急 B.精神委顿,嗜卧 C.水去其七八即止 D.调补脾胃,以善其后 E. 常规治法无效 17.不属于痰浊闭阻证胸痹症状的是 A.舌苔白滑 B.胸闷轻,心痛重 C.气短喘促 D.肢体沉重 E.形体肥胖

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附答案

中医内科学三基试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15分) 1、肾著 2、开鬼门 3、呷嗽 二、单选题(每题2分,计20分) 1、患者胸闷心烦不寐,泛恶嗳气,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 A.心肾不交B.心脾两虚C.肝火扰心D.痰热扰心E.心胆气虚 2、治疗痰湿中阻之眩晕的主方应选() A.二陈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天麻钩藤饮 D.异功散 E.参苓白术丸 3、以腹痛的部位辨证,胁痛,少腹疼痛者,多属() A.肝经病证B.脾胃病证C.肠痈D.小肠病E.膀胱病 4、感冒之名最早见于() A.《仁斋直指方》B.《诸病源候论》C.《医学源流论》

D.《丹溪心法》E.《证治汇补》 5、治疗鼻衄热邪犯肺证的最佳选方是() A.银翘散B.沙参麦冬汤C.泻白散D.桑菊饮 E.清燥救肺汤 6、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B.暑邪C.寒邪D.湿邪E.热邪 7、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 A.局部灼热红肿 B.痛不可触 C.得冷则舒 D.肌肤麻木不仁 E.游走性关节疼痛 8、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分利B.消导C.疏解D.清化E.固涩 9、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主证特点为:() A.咳声气促、痰多质粘B.咳声重浊、痰黄量少C.咳嗽频剧、痰少而粘D.咳声重浊、痰多胸闷E.咳嗽气促、痰黄稠厚 10、积聚的病位主要在() A.肺肾B.肝肾C.肝脾D.肝胆E.脾肾 三、多选题(每题3分,计15分) 1、黄疸消退后调治肝脾不调证的代表方剂是()

A.茵陈四苓散B.柴胡疏肝散C.归芍六君子汤D.逍遥散E.鳖甲煎丸 2、鼓胀病后期导致的危重证侯有() A.大量呕血B.神昏谵语C.虚脱D.痉厥E.鼻衄、齿衄3、疫毒痢热入心营宜用() A.白头翁汤B.真人养脏汤C.犀角地黄汤D.紫雪丹 E.参附汤 4、膏淋的虚证可选用的方药有() A.膏淋汤B.程氏萆解分清饮C.补中益气汤 D.七味都气丸E.金匮肾气丸 5、真心痛,寒凝气滞者可选用() A.枳实薤白桂枝汤B.苏合香丸C.生脉散D.当归四逆汤 E.麝香保心丸 四、问答题(每题10分,计30分) 1、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如何鉴别?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2015年0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 试题【中医内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 2015年01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B )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补肾 D、补肺,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 D ) A、轻症 B、顺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 A ) A、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B )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 )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辩证为( D )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证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证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B )A、痞满湿热阻胃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辩证为 ( C )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9、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其疼痛属性为( E ) A、寒痛 B、热痛 C、虚痛 D、瘀痛 E、气滞痛 10、素有胸胁胀痛,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可辨证为 ( B )

中医培训计划

2010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 的诊疗服务; (二)培训方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 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 2.搭建发挥社区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如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社区、家 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 (三)人员培训既要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 (四)各类人员培训具体要求: 1.中医类别医师 (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 (2)新进入医院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 (3)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 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 (4)按照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要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 2010年1月15日主讲人:郝明亮 主讲内容:胁痛的中医治疗 2010年3月19日主讲人:宋刚明 主讲内容:丹毒 2010年5月14日主讲人:翟根富主讲内容: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2010年7月16日主讲人:郝天根 主讲内容:鼻衄的中医治疗 2010年9月17日主讲人:郝明亮 主讲人:阴阳五行学说 2010年11月19日主讲人:张红林主讲人:中药配伍禁忌 安泽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0年01月05日 2011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 药相关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

中医内科三基试卷

咸宁市中医医院2011年下半年三基考试 中医内科试卷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确定患者有无呼吸衰竭,下列指标中最有意义的是: A.血气分析B.发绀C.神志变化D.呼吸困难E.多汗 2.下列关于风湿病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系统性血管炎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B.RA不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C.风湿热与RA均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AS与RA属同一类别 E.银屑病关节炎与HLAB27无关,与AS不属同类 3.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现B.网织红细胞减少C.骨髓增生不良 D.肝、脾、淋巴结不肿大E.铁剂、叶酸治疗无效 4.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占第一位的原因是: A.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B.尘肺C.支气管哮喘D.支扩E.以上都不是 5.巨幼细胞贫血属于: 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B.正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正色素贫血E.以上都不是 6.与速发型哮喘反应关系最密切的炎症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B.肥大细胞C.中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E.淋巴细胞 7.患者,发热1周,逐渐不认家人,躁动不安,言语增多,错乱,常有幻觉。查体:不能合作,定向力障碍,注意力分散。最可能的意识障碍类型是: A.意志缺乏症B.谵妄状态C.意识模糊D.醒状昏迷 8.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最多的动脉是: A.肾动脉B.冠状动脉C.脾动脉D.肺动脉E.肱动脉 9.下列情况下不宜进行钡餐检查的是: A.急性胃炎B.胃、十二指肠溃疡C.胰腺炎D.胃肠穿孔E.肠结核 10.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B.肽类激素C.类固醇激素D.蛋白质激素E.胺类激素 11.与慢性胃窦胃炎下列有关的细菌感染是: A.大肠杆菌B.链球菌C.幽门螺杆菌D.厌氧杆菌E.嗜盐杆菌 12.一哮喘患者,表现为焦虑、烦躁、呼吸频率加快,能正确回答问题,但只能说单字,双肺可闻及满布哮鸣音,其诊断为: A.哮喘急性发作(轻度)B.哮喘急性发作(中度)C.哮喘急性发作(重度) D.慢性哮喘发作(重度)E.哮喘急性发作(危重) 13.胃镜检查见胃窦部黏膜苍白,皱襞变细,可见黏膜下紫蓝色的血管纹,最可能的诊断是:

中医内科三基

一、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可出现() A、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B、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C、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D、阴虚阳亢,阳虚阴盛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2、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惊胜怒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忧 E、思胜恐 3、“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肾司二便,故利小便即可以实大便 B、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二便相关 C、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实 D、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 E、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 4、在肾主闭藏的功能活动中,最具有生理意义的是() A、纳气归肾,促进元气之生成 B、固摄二便,防止二便之失禁 C、固摄水液,防止水液无故流失 D、固摄精气,防止精气无故散失 E、摄纳阳气,防止阳气浮越于上 5、与语言、声音、呼吸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元气 B、肺气 C、宗气 D、中气 E、心气 6、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的经脉是() A、督脉 B、阴维脉 C、阳维脉 D、阴跷脉 E、阳跷脉 7、其循行既至目外眦,又至目内眦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8、下述经脉的循行过程中,哪组经脉经过气街?() A、足少阴与足太阳 B、手少阳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足阳明 D、足厥阴与足太阳 E、足阳明与足少阳 9、寒邪致病,引发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是由于()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寒客肌表,卫阳被遏 C、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10、“味过于酸”,则() A、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B、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C、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D、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11、《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理属于() A、体内气机的逆乱 B、体内阻血的不足 C、体内阳气之变动 D、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E、体内筋脉的失养 12、“寒从中生”的主要机量,是由于() 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 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C、恣食生冷,寒从中生 D、脾肾阳虚,阴寒内生 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2015年0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 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2015年01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B )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补肾 D、补肺, 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D ) A、轻症 B、顺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暧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A ) A、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 右归丸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 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B )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 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A )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辩证为(D )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证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证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B ) A、痞满湿热阻胃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暧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辩证为 (C )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9、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其疼痛属性为 (E ) A、寒痛 B、热痛 C、虚痛 D、瘀痛 E、气滞痛 10、素有胸胁胀痛,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可辨证为

(完整版)中医内科题库

中医内科三基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248分 一.单选题(共 22题,每题 1分) 1.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 方( ) A.柴胡疏肝散B.血府逐瘀汤C.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 汤D.参附汤合右归丸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2.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B.痫病风痰闭阻证C.郁病痰迷心窍 证D.厥证气厥实证E.癫病痰气郁结证 3.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 A.髓海不足证B.脾肾两虚证C.痰浊蒙窍证D.肝肾阴虚证E.瘀血内阻证 4.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辨证为( ) A.痰厥B.血厥实证C.血厥虚证D.气厥实证E.气厥虚证 5.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 A.痞满湿热阻胃证B.痞满痰湿中阻证C.胃痛湿热中阻 证D.痞满肝胃不和证E.呕吐痰湿中阻证 6.呕吐吞酸,暖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可辨证 为( ) A.外邪犯胃证B.痰饮内阻证C.肝气犯胃证D.胃阴不足证E.脾胃气虚证 7.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暖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其疼痛属性为( ) A.寒痛B.热痛C.虚痛D.瘀痛E.气滞痛 8.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可辨证 为( )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 一、填空题: 二、1.胃痛与————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2.胃痛辨证当分————两类。 四、3.胃痛的治疗原则是————。 五、4.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为————,寒邪内侵,宜————,————。 六、5.腹痛饮食积滞型,轻证用————,重证用————加减治疗。 七、6.呕吐是由于————所引起的病证。 八、7.呕吐在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者因————,虚者由于————。 九、8.呕吐一证当详辨————。 十、9.保和丸治疗呕吐的目的为————。 十一、10.呃逆是由————而成。 十二、11.呃逆是在辨证上首先必须掌握————,分辨————。 十三、12.泄泻的发生外因与————关系最大,内因则与————关系最为密切。十四、13.泄泻的治疗总则为————利小便。 十五、14.肝气乘脾泄泻的治疗主方为————。 十六、15.泄泻初起,不可用————,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以免重伤阴液。 十七、16.按照便秘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本病可分————、————、————、———四类。 二、单项选择题: 1.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其病理与……关系密切 (??) A.肺脾? ?? ?? ? B.心肺? ? C.肝脾? ? D.脾肾 2.对于胃脘痛的治疗,何为临床常用之法 (??) ?A.理气和胃止痛? ?? ?B.活血理气止痛 ?C.消食化积止痛? ?? ?D.清热泻火止痛 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证 (??) ?A.胃脘胀痛、攻撑作痛 B.脘痛连胁、嗳气频繁 ?C.每因情感因素而痛作 D.舌红苔黄、脉弦数 4.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此 属胃痛何型 (??) ?A.肝气犯胃? ?B.饮食停滞? ? C.肝胃郁热? ? D.瘀血停滞 5.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 白,脉弦紧,其最佳治法是 (??) ?A.散寒止痛? ? B.行气止痛? ?C.疏风散寒? ? D.温中散寒 6.肾阳不足,寒邪内侵时腹痛特点是 (??) ?A.腹中冷痛? ? B.少腹拘急冷痛? ?C.脐中痛不可忍?? D.腹中雷鸣切痛 7.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其病机为 (??)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习题【中医内科学】

精心整理2015年0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 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2015年01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 1 A 宁心 2 A 3 A E、4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A)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辩证为(D)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证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证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 A E、 8 A 9 A 10 A 11) A E、清肠化湿 12、协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数。可辩证为(E) A、肝胆湿热证 B、瘀血阻络证 C、肝郁气滞证 D、寒滞肝脉证 E、肝络失养证

13、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憹,腹部胀闷,口感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可辩证为(B) A、湿重于热证 B、热重于湿 C、胆腑郁热证 D、寒湿阻遏证 E、脾虚湿滞证 14、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苔腻,脉弦滑。可诊断为(C) A 15 A 16 A 17 A、 18 A 19、少寐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可辩证为(E) A、湿热下注证 B、劳伤心脾证 C、肾气不固证 D、气血两虚证 E、君相火旺证

中医医院内科三基培训计划

中医医院内科三基培训计划 (2014年) “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保证,反映了为医之道的根本,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涵。 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三严: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 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我科特制定《“三基三严”考核制度》,参照《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对医务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具体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对象:全科所有医护人员。 二、培训办法: 1. 每月进行1次全科“三基”理论培训及考试,分医疗和护理,分别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实施。 2. 定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理论知识培训,每年进行1次全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及考试,由科主任负责。 3. 配合医院“三基培训”工作,对新进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及进修生及时进行岗前教育培训,包括合理用血、病历书写、处方书写、医疗法律、法规教育、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院内 —1—

感染等知识进行讲座。 4. 随机抽查全科各级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医疗工作主要规章制度》、《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口试,每年进行1次进行笔试。 5. 对新进院工作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培训。 6. 制定“发展中医药”的措施,定期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及考核。具体如下: (1)围绕中西医结合及急救知识竞赛,组织全科人员集中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并鼓励大家自学相关内容。 (2)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三基培训,学习中医基本操作技术,如针刺、灸法、拔罐、刮痧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3)临床工作中积极向针推科医师学习,尽可能亲自操作,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4)探讨中医药在急救方面的新经验、新技能、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7. 对轮转至内科的见习医师进行内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中医医院内科 2014年1月5日—2—

中医培训计划

2010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药相关知识,能够烂熟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康健教育和多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二)培训方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 2.搭建发挥社区中医药人员作用平台,如建立中医团队,参与全科团队工作,在社区、家庭开展中医药合适技术和中医药“六位一体”特色服务; (三)人员培训既要保证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也要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 (四)各类人员培训详尽要求: 1.中医类别医师 (1)已在卫生机构中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 (2)新进入医院工作的中医类别医师。 (3)按“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开 展“缺什么,补什么”的继续教育。 (4)按照国家基层多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合适技术推广项目 要求,开展中医药合适技术培训。 (五)培训内容 2010年1月15日主讲人:郝明朗 主讲内容:胁痛的中医治疗

2010年3月19日主讲人:宋刚明 主讲内容:丹毒 2010年5月14日主讲人:翟根富主讲内容: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2010年7月16日主讲人:郝天根 主讲内容:鼻衄的中医治疗 2010年9月17日主讲人:郝明朗 主讲人:阴阳五行学说 2010年11月19日主讲人:张红林主讲人:中药配伍禁忌安泽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0年01月05日 2011年安泽县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医药人员掌握中医中 药相关知识,能够烂熟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 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康健教育和常 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推广中医药合适新技术,推广中 医诊疗水平。 (二)培训方式: 1.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中医药人员培养机制,如外出 参观学习、上级医院进修、中医类别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 培训、三基继续教育、专家专题讲座、疑难会诊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 2.举行中医药合适技术推广集中培训;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0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 试题【中医内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 2015年01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 B )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补肾 D、补肺,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 D ) A、轻症 B、顺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 A ) A、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 B )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辩证为 ( D )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证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证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 B ) A、痞满湿热阻胃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辩证为( C )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