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 甲、Δp 乙,则

A .Δp 甲一定小于Δp 乙

B .Δp 甲一定等于Δp 乙

C .Δp 甲可能等于Δp 乙

D .Δp 甲一定大于Δp 乙

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 ,烧杯质量为100 g ,活塞面积为7×10-5 m 2,g 取10 N/kg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 .1.26×105 Pa

B .1.10×105 Pa

C .1.01×105 Pa

D .0.96×105 Pa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

S +S S =

甲丙

乙。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

A .600Pa

B .720Pa

C .900Pa

D .1050Pa

4.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

的压强为

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

2p ,则( )

A .12F F =

B .12F F <

C .12p p =

D .12p p <

5.如图是用U 型管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U 型管中所填充的液体为水;将探头浸入密度为1.2×103 kg/m 3的液体中h 深度时,U 型管压强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分别为6cm 和36cm ;若将烧杯中的液体换成密度为0.8×103 kg/m 3的酒精,且探头在酒精中的深度仍为h 不变,则U 型管压强计左右侧水面高度差为

A .18 cm

B .20 cm

C .24 cm

D .32 cm

6.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

B .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

C .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

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

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

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

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 A、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甲=m乙,则p A=p B B.m甲=m乙,则p A>p B

C.p A=p B,则m甲>m乙D.p A=p B,则m甲

9.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容器重不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

B.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

C.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等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D.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相等

10.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B.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C.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D.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圆台形容器以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A、B液体,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 A_____p B,两液体密度ρA_____ρ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_____F乙.(均选填“>”、“=”或“<”)

1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8N,p1:p2=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3.有A、B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3:4,那么A、B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将它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4.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 a,压力为F a,桌面受到压强为a p',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 b,压力为F b,桌面受到压强b p',则p a_____p b,F a______F b,a p'______b p'。(均选填“>”、“=”或“<”)

15.“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木桶的底面积为4×10-2m2(不计桶的厚度),当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N。

16.如图,将半瓶矿泉水翻过来瓶口向下倒立在桌面上,则瓶对桌面的压强_____,瓶中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此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g)

18.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 a______P b.(填“>”、“<”或“=”)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

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每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____;若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____(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封装置中,A、B两活塞的直径之比D A∶D B=5∶1.小刚和小峰分别用力F A、F B推该装置两侧的活塞,活塞正好保持静止,那么F A∶F B=________,两活塞对油的压强之比p A∶p B=________.

三、实验题

2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柱状容器内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先将一个U型管压强计改装为两端都装上扎有相同橡皮膜的金属盒(且两管液面齐平),分别放至两容器的底部,如图所示,据此可发现U型管的左边管内液面位置相对较____(选填“高”或“低”),这说明____容器底部的液体压强较大;然后再将两个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同时都减少一半,则U型管两管液面高度差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量程0~5N)、玻璃板和轻质吸盘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

F

p

S

,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明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2)实验中小明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______;

(3)若实验中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当地大气压约为1.0×105Pa)

23.小明用2mL 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______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外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5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______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______;

②如图乙,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选填“摩擦力”或“大气压力”)为0.4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为______Pa。

24.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的实验”示意图.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___________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________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_____________.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他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甲所示,一个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可以用它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向容器左侧注入水的过程中发现随着水量的增多,橡皮膜的形变越来越明显,这说明_____.

(2)接着向右侧缓慢注入另一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时,橡皮膜是平的,则ρ液_____ρ,此时两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_____P液.

(3)此时,若在两种液体中放入两个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甲和乙,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橡皮膜_____(选填“向左凸”、“向右凸”或“相平”)

四、作图题

26.大坝总是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如图为一大坝的截面图,A、B为大坝上两点,请画出A、B两点处大坝受到水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_)

27.请在图中画出一本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_____;

28.正方体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请画出正方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如图所示为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铝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已知正方体铝块的边长为0.3m,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求:

(1)铝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如图乙所示将铝块沿EB方向切除后,余下铝块对桌面的压强为6750 Pa,其中

CE∶ED=1∶2,然后将铝块倒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30.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质量都为6kg ,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的边长为0.1m ,B的边长为0.2m,求:

(1)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2)溪溪设想在两物体中选择某一物体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定厚度L、并置于另一物体上部后使二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通过计算分析小华的设想是否有可能实现,若有可能,求出L的值; 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31.学过压强以后.王丹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她的质量为50kg,为了测量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她绘制了每一小格的边长为2cm的方格纸,穿上平底鞋站在方格纸上,描出的鞋印如如图所示.(g取lON/kg)

(1)王丹每只鞋印的面积为 m2.(计数时凡大于半格、不满一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

(2)王丹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张燕想到了另外一种测量鞋印面积的方法.她先让王丹站在泥地上.踩下一个柱形的鞋印坑,踩出鞋印坑的深度为h,然后把密度为p、质量为m的沙子倒入坑中刚好把坑填满.请你根据这些物理量推导出鞋印面积s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原来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的受力面积减小,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乙的受力面积增大,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因两长方体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则设甲的长、宽、高为乙的n 倍,则甲的各个面的面积为乙各个对应面面积的n 2倍,再设原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S 乙,当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 '

、S '乙,甲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Δp 甲= p 甲'-p 甲=2222()F F F n S n S S S n S n S '--=''甲甲甲乙乙甲甲乙乙

, 乙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Δp 乙= p 乙-p'乙=()

F F F S S S S S S '--=''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

, 22222()==

()F n S n S p F n S n S p n F F S S S S '-'??'-'甲乙乙甲甲

乙乙乙

乙乙乙乙乙

因原来两物块对地面压强相等,根据p =

F

S

,则有: 2'F n S 甲乙

=F S 乙

乙, 解得:

F 甲=2'

n S F S 乙乙

所以

2''

22===n S F p F S S p n F n F S ??乙乙

甲甲乙乙

乙乙乙乙

, 因'

S 乙>S 乙,所以p ?甲>p ?乙。故选D 。

2.B

解析:B 【详解】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活塞所受摩擦力与大气压力方向向右,可得:

pS +f =m 1g =9.8N ;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活塞受摩擦力向左,受大气压力向右,可得:

pS -f =m 2g =5.6N ;

联解上述两个关系式,可得:

pS =7.7N ,

p =

52

7.7710N

m

-=? 1.10×105Pa , 故应选B 。

3.B

解析:B 【详解】

设A 、B 两液体的质量为m ,由题意结合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压强的公式F

p S

=得,液体A 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

=

===600Pa F G mg p S S S 甲甲甲甲甲甲

液体B 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

===450Pa F G mg p S S S 乙乙乙乙乙乙

那么甲乙容器的底面积之比

S 甲:S 乙=450∶600=3∶4

3=4

S S 甲乙

而2

S +S S =

甲丙

乙,所以 S 丙=2S 乙-S 甲

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后,液体对丙的底部压强

222288

=====450Pa 720Pa

35255244

mg mg mg mg mg p S S S S S S S =

??=--乙甲乙丙乙乙乙

故ACD 都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4.D

解析:D 【详解】

AB .液体压强是由于受到上方液体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且正立放置时,水的全部重力都压在瓶底;倒立放置时,水的一部分重力压在瓶盖上,还有一部分重力压在瓶子的锥形部

位。所以正立时水对底的压力大于倒立时水对盖的压力,即12F F >,故AB 错误; CD .因为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所以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为S S >低盖,所以根据F

p S

=

可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大于正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即12p p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5.B

解析:B 【详解】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 型管内面高度差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内部压强越大。由此可得

11

22

p h p h ?=? 由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 gh ρ=可得

3333

2

1.210?k g/m 10?k g/m 36cm 6cm

=8gh gh h ??-???0. 解得

2h ?=20cm

故选B 。

6.C

解析:C 【详解】

A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关系,图像应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故A 不符合题意;

B .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若压力为零,则摩擦力为零,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压力为零,仍有摩擦力,故B 不符合题意;

C .根据P =

F

S

可知,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图像为双曲线的一部分,故C 符合题意;

D .根据P =gh ρ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关系,而选项中图象反映

的是深度增大压强减小,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B

解析:B 【详解】

A .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玻璃管上方气压下降,气压计内部气压可将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托起更高,A 选项错误;

B .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罐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部气压作用下,易拉罐被压瘪,B 选项正确;

C .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且作用存于各个方向上。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受到大气压竖直向上的作用,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同样会受到大气压垂直作用于其上的作用,纸片同样不会掉下来,C 选项错误;

D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Pa ,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试管中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大气压强,试管中的水柱可以被大气压托住,故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不会从管口流出,D 选项错误。 故选B 。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液体体积小于乙液体体积,根据ρ=

m

V

可知,ρ甲>ρ乙。因A 、B 两点高度相同,则甲液体A 点以下部分的体积等于乙液体B 点以下部分的体积,因m =ρV ,则甲液体A 点以下部分的质量大于乙液体B 点以下部分的质量。

A 、

B .若m 甲=m 乙,则甲液体A 点以上部分的质量小于乙液体B 点以上部分的质量,那么,甲液体A 点以上部分的重力小于乙液体B 点以上部分的重力。两容器相同,则A 、B 两点处容器的横截面积相同,根据p =

F S =G

S

可知,p A

m 乙 。故C 正确,D 错误。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已知液体深度、密度,根据公式P=ρgh 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结合底面积,再根据公式F=PS 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

(2)对于甲容器,上下粗细一样,所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都可以表示为:F G p S S

=

=; (2)容器重不计,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结合底面积判断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详解】

A 、根据题意,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 gh ρ=知,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 底面积相等,根据F PS =知,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也相等,故A 错误;

B 、根据p gh ρ=知,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等高的圆柱形液体产生的压强,则对底面的压力也等于等高的圆柱体液体产生的压力(也等于甲液体的重力);乙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力等于乙液体的重,由于乙容器上面变细,所以乙液体重力小于等高圆柱体的液体重,可得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故B 正确;

C 、因为甲容器上下粗细一样,对容器底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甲液体的重,由于容器壁厚度的存在,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要大一些,根据F G

p S S

==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故C 错误; D 、底面积相同,而乙液体重力小,根据F G

p S S

==知,乙对桌面的压强小,则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不相等,故D 错误。 故选:B 。

10.C

解析:C 【分析】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 、m=ρV 、V=Sh 和压p=

F

S

得出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根据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和高度关系得出两物体的密度关系;

(1)若切去的高度△h 相等,根据m=ρL 2△h 得出切去质量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

(2)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得出切去厚度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3)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根据m=ρV=ρS △L=ρL 2△L 得出两者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密度关系和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根据m=ρV=ρS △L=ρL 2△L 得出两者剩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两者剩余高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与两者的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详解】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 ,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F S =

G S =mg S =ρVg S =ρSLg S =ρgL , 因p 甲=p 乙,

所以,ρ甲gL 甲=ρ乙gL 乙,即ρ甲L 甲=ρ乙L 乙, 由图可知:L 甲ρ乙; (1)若切去的高度△h 相等,则 △m 甲=ρ甲L 甲2△h ,△m 乙=ρ乙L 乙2△h , 因L 甲

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A 错误;

(2)若剩余的高度h 相等, 因L 甲

所以,(L 甲-h )<(L 乙-h )

即乙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B 错误. (3)若切去的质量相等, 由m=ρV=ρS △L=ρL 2△L 可得: ρ甲L 甲2△L 甲=ρ乙L 乙2△L 乙, 把ρ甲L 甲=ρ乙L 乙代入上式可得: L 甲△L 甲=L 乙△L 乙, 把L 甲△L 乙,故C 正确; (4)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ρ甲L 甲2L 甲剩余=ρ乙L 乙2L 乙剩余,

把ρ甲L 甲=ρ乙L 乙和L 甲L 乙剩余,

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边长大于乙剩余的边长, 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D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1.> > > 【解析】 【详解】

由题和图知,甲、乙两个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即,根据可知,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甲、乙两个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的A 、B 液体,即h 相同,又因

解析:> > > 【解析】 【详解】

由题和图知,甲、乙两个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即A B A B F F S S =,<,根据

F

p S

=

可知,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A B p p >,甲、乙两个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的A 、B 液体,即h 相同,又因为p gh ρ=,所以,两液体密度A B >ρρ,甲容器上粗下细,A 液体有一部分压在容器的侧壁上,则G A >F A ,乙容器下粗上细,则G B <F B ,而F A =F B ,所以,G A >G B ,甲、乙两个圆台形容器相同,则重力相同,甲、乙两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之和,所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F 甲乙>.

12.3000

【解析】由可得, ,所以;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即,所

解析:3000 【解析】由F

P S

=

可得1121225/7P F F F P S S F ===, 110F N =,所以214F N =;

图乙中压力增加量等于小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所以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2114104F F F N N N =-=-=浮

; 图丙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容器底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所以F

G F =-丙压

浮,即84N G N =-,所以12G N =,则物体质量为 1.2G

m kg g

=

=; 由=F gV ρ浮水排得43

33

4==410110/10/F N V V m g kg m N kg

ρ-==???浮物排水, 所以金属球的密度为33431.2=310/410m kg kg m V m

ρ-=

=??物。 点睛:本题考查了压强、重力、二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应用,入手点是能从三图中找到金属球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

13.6∶1 6∶7 【分析】

由正方体边长比可得其体积比,结合密度比可得质量比(即物重比),根据叠加情景和压强公式可以求解问题。 【详解】

[1][2]由A 、B 的边长之比为2:1,得A 、B

解析:6∶1 6∶7 【分析】

由正方体边长比可得其体积比,结合密度比可得质量比(即物重比),根据叠加情景和压强公式F

p S

=可以求解问题。 【详解】

[1][2]由A 、B 的边长之比为2:1,得A 、B 的体积比为

3A B 28()11

V V == A 、B 的质量比为

A A A

B B B 386

411

V V m m ρρ==?= 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对B 的压强与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1A A B A A A A 2B B A A B B A A B B 386:38417

p G G G gV V p S S gV gV V V ρρρρρρ?=====??++++ 14.= > < 【详解】

[1]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立过来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 可知,正放时水

对瓶底的压强等于倒立后水对瓶盖的压强,即

pa=pb

[2]倒立后,水对容器底部

解析:= > < 【详解】

[1]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立过来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 可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等于倒立后水对瓶盖的压强,即

p a =p b

[2]倒立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不变,受力面积变小,根据F

p S

=可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立后水对瓶盖的压力,即

F a >F b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饮料瓶的重力之和,倒立后水的质量不变,所以无论是正放还是倒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倒立后容器对桌面的受力面积减小,根据

F

p S

=

可知正放时桌面受到压强小于倒放时桌面受到压强,即 a b p p '<'

15.80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桶装满水时,水的高度只是0.2m ,根据可知,当桶装满

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是2000Pa 。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桶底受到水的

解析:80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桶装满水时,水的高度只是0.2m ,根据p gh ρ=可知,当桶装满

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331.010kg/m 10N/kg 0.2m 2000Pa p gh ρ==???=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是2000Pa 。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222000Pa 410m 80N F pS ==??=

桶底受到水的压力是80N 。

16.变大 变小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比较。第一空运用固体压强公式可以得出结论,第二空需要首先对液体压力和液体重力进行比较,再得出结果。 【详解】

[1]瓶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变大 变小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比较。第一空运用固体压强公式可以得出结论,第二空需要首先对液体压力和液体重力进行比较,再得出结果。 【详解】

[1]瓶对桌面的压强属于固体压强,由于两种情况下压力都与总重力相等,而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公式F

p S

=

可知,压强变大。 [2]a 图中,水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而在b 图中,水对瓶底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因此水对瓶底的压力变小。

17.5×107 106 【解析】

所受浮力F 浮=ρ水gV=1.03×103kg/m3×10N/kg×1.5×103m3=1.545×107N 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3×103kg/m3×10

解析:5×107 106 【解析】

所受浮力F 浮=ρ水gV=1.03×103kg/m 3×10N/kg×1.5×103m 3=1.545×107N 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3×103kg/m 3×10N/kg×100m=1.03×106Pa

18.> 【解析】

由图可知,∵,而质量相同,∴ρa >ρb ,又知:深度h 相同,根据 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影响因素.注意对“h”的理解,h 是从液面到某一位置的垂直距离.

解析:> 【解析】

由图可知,∵a b V V <,而质量相同,∴ρa >ρb ,又知:深度h 相同,根据p gh ρ= 可得:

a b P P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影响因素.注意对“h”的理解,h 是从液面到某一位置的垂直距离.

19.大于 小于 【解析】

(1)由p=FS=Gs=ρgVs=ρgshs=ρgh,因为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即p=ρ甲gh 甲=ρ乙gh 乙,且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 若在每个正方体的上

解析:大于 小于 【解析】 (1)由

,因为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即,且

,所以;

若在每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则甲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

剩余的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由于,即

所以

,故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

(2)把甲、乙均分为两部分, 甲最初对地面的压强

…………………① 乙最初对地面的压强

………………②

已知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 、b ,可得

甲切去部分的重……………………③ 同理乙切去部分的重…………………………④

③:④有

可得

………………⑤

若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

则此时甲的整体产生的压强

……………⑥ 此时乙的整体产生的压强………….⑦

由①⑤⑥可知,………………⑧ 由②⑤⑦可知,

……………⑨

因为最初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点睛:对于柱状物体的压强,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P=ρgh 进行分析解

答。

20.25∶1 1∶1 【解析】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可知 ,再根据公式,可以得出 故答案为(1). 25∶1

解析:25∶1 1∶1 【解析】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可知

=1A

B

p p ,再根据公式p F S =,可以得出2

225A A A A A B B B B B

F p S S r F p S S r ππ==== 故答案为(1). 25∶1 (2). 1∶1

【点睛】本题考查了帕斯卡原理及压强公式的应用,要求学习物理时,多联系生活、多分析,学以致用.

三、实验题

21. 低 甲 变小

【解析】如图所示,据此可发现U 型管的左边管内液面位置相对较低,这说明甲容器底部的液体压强较大,即P 甲>P 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甲=ρ甲gh ,P 乙=ρ乙gh ,U 型管两管液面高度差反应了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差,此时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差:

P = P

- P

=ρ 甲

gh -ρ乙gh = (ρ甲-ρ乙) gh,将两个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同时都减少一半,则U 型管两

管液面高度差变为:

P ''P =-甲 '

P =乙ρ甲g

h 2-ρ乙g h 2= (ρ甲-ρ乙) g h

2

, ?P >

P ' ,即U 型管两管液面高度差将变小。

22.BCA 排尽吸盘内空气,防止空气进入 不能 【详解】

(1)[1]实验过程中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B .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小部分压力练习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 A.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一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若沿竖直方向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ρ蜡=0.9×103kg/m3) 5.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G1、G2的重力分别为90牛和60牛,它们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若将G1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在水里,杠杆还能平衡吗?如不平衡,应怎样调节G2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二部分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_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 而增大. 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的竖直高度.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 5.比较图13—4 、图13—5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13—4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A_____pB_____pC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doc

《第九章压强》 、压强: ㈠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 G: F=G=mg。 5、固体可以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6、重为 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 G F( 与重力无关) ㈡压强 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P30 ⑴课本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 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 量法和对比法。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 5、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 Pa); F:牛顿( N) S;米2 2 ( m) 6、单位:帕斯卡( pa)1pa = 1N/m 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 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 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4 4 1.5× 10 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 5× 10 N。 7、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 : 用力切菜易切断 2) 减小受力面积举例 : 磨刀不误砍柴功、缝衣针做得很细 8、减小压强的方法: 1) 减小压力举例 : 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9.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固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容 +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F/S)。 、液体压强(P33)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中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比较难理解些,所以更要把公式定理记清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融汇贯通: 压强知识点 1.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3.F=PS;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7.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例外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8.液体压强计算:P=液GH(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解放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9.液体压强公式:P=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多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 水银柱高。 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简易煮好。 14.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初二物理压强测试题

初二物理压强测试题 一、填空1、物理学中,把______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作用的效果用________表示。 2、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重为29.4牛的匀质立方形物体,其边长为10厘米,它对桌面的压强等于______帕。 3、把甲、乙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若甲容器内盛满酒精,乙容器内盛满水、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__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由于液体受到____的作用,所以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面的压强____;潜水员潜入水下20米深处时,他所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_帕。 5、某同学做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他测得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6厘米.则大气压的值为76厘米高水银柱,合________帕。 6、许多地方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中的。抽水机又叫水泵,它是利用______把水不断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7、医生注射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____。载重汽车轮子个数较多是为了_____。 8、如图是一个阶梯形容器,内有密度为ρ的液体,其A、B两点距底面的距离分别为h2、h3,液面距底面的高为h1试写出计算A、B两点液体压强的表达式:p A=_________,p B=________ 9、将两物体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设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3,两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3:1,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等于______ 11、如图,A、B、C三个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 A、F B、F 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压力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压强自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12、有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不相等,其中S甲>S乙>S丙,若甲容器中注入煤油,乙容器中注入水,丙容器中注入盐水,当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时; (1)设三个容器液面的高度分别为h甲、h乙、h丙,则由大到小排列,应是______ (2)设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由大到小排列,应是________ 13、日常生活中把刀口磨得很簿是为了_______、建造房屋时,总是把房子的墙基做得比墙厚,这是为了______。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压力压强

压力和压强 【学习目标】 1. 知道压力概念,会画压力的示意图和会求压力大小。 2. 知道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和单位,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1.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压强的计算。 2.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的画法。 学习内容:压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9- P31上面文字内容和插图,重点内容作上记号,记一记。 【自学检测】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阅读课本后我们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 小_有关。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一、压力 1. 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想一想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共同特点。 ⑴垂直受压物体,(2)指向受压物体。 可见: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是指向受压物体。 2. 物理学中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指向 受力物体,画出下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3.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下列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如图物体重 说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的关系。 """"""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参看课本的实验(图9.1 — 3): 1. 怎样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 2. 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在桌子上加减砝码。 3. 怎样改变受力面积?桌脚朝下或桌面朝下。 4. 比较乙、丙,压力一定时,受的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甲、乙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 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 力面积有关。 5.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①性质不同:压力是弹力 ,重力是引力;②方向不同:压力方向垂 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与重力联系:只有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 的物体的重力才等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 【即时练习】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重力就是压力 10N , F=5N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轻质硬杆AB 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 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A 点20cm 处的O 点支起AB 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 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 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 =10N/kg )( ) A .杆A 端受力增加了15N B .杆A 端受力减小了10N C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且ρA =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且S 乙=2S 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 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

初二物理压强测试题

7.(2分)(2013?永州)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B A . 骆驼的脚掌长得很宽大 B . 菜刀刃磨得很锋利 C . 坦克装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D . 减少汽车的载重量 9.修建铁路时,将铁轨铺设在枕木上而不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是为了( )C A . 减小压力 B . 增大压力 C . 减小压强 D . 增大压强 (2013年兰州)7.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2013年苏州市)10.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 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答案: C A .冰鞋上装有冰刀 B .飞镖的箭头很尖 C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D .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第10题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20.如图8所示,容器装有水,其底部a b 、 c 三处受到水的压强 分别为p a 、p b 、p c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答案:C A .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 A .图钉尖很尖锐 B .书包背带较宽 C . 铁轨下铺设枕木 D .穿c a b 图8

C .p a =p b =p c D .p a >p b =p c 11.(3分)(2013?柳州)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 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 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 管中的水面将( )C A . 高于 B 管中的水面 B . 低于B 管中的水面 C . 与B 管中的水面相平 D .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9.(2分)(2013?黑河)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A . 活塞式抽水机 B . 茶壶 C . 锅炉水位计 D . 三峡船闸 (2013威海)8.图5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C (2013四川自贡)8、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 =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3分)(2013?日照)下列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的压强有影响”的是( )B A . 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B .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 C . 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 D . 吹气时A 管中水面上 A .茶壶 B .锅炉水位计 C .盆景的自动给水装D .乳牛自动喂水器 图5 水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测试试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测试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 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 Pa B.1.10×105 Pa C.1.01×105 Pa D.0.96×105 Pa 3.一密度为ρ的铁制零件,由粗细不同的两部分圆柱体构成,粗、细圆柱体的高度均为h,如图甲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25ρgh,则如图乙所示放置时,整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A.3ρgh B.4ρgh C.5ρgh D.6ρgh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 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 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

初二下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和经典题型

第九章压强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为76厘米左右.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两种. 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它在测量时,必须挂竖直,如果挂歪斜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大.

金属盒气压计即无液气压计,如将其刻度盘上所标的大气压值折算成高度,则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14.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 (2)大气压的变化和天气有关,一般说来,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大气压的特点 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5.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课堂例题讲解 例1.如下图所示,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a)是两块迭放;(b)是单块砖平放;(c)是两块砖并排平放。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八年级物理压强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压强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许多同学喜爱滑板运动。某同学用脚对地面向后施力时滑板前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滑板由板面、支架和轮子组成,当一个同学站在滑板上匀速直线滑行时,人和滑板受到的总重力约为600牛,轮子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8×10-4米2,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约为 帕。 2..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这是因为它有坚而硬的喙(hui )。我们有时就能看到它用喙将树木啄破,吃掉害虫的情景。粗略估计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 ,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10-6m 2,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 压强约为_____Pa 。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 1=O .8m ;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 2 ,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 2=0.6m ,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 kg /m 3 ,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N .(g 取10N /kg) 4.如图所示,铅笔的质量为6g ,它受到的重力是 N ;已知铅笔尾端的面积是0.4cm 2,当两手指用4N 的力从两端相向压住铅笔时,笔尾对手指的压强是 Pa .(取g=10N /kg) 5.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 ,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所示,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数一下鞋底覆盖的方格数(不满一格的都计为半格),可算出这只鞋底的面积约为 cm 2 ,小明穿上这双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N ,以此可以估算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6.将重为2.5N 、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课桌面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N ,压强为 Pa ;如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 7.上世纪中叶,深水潜艇“的里亚斯特2号”在马利来纳海沟潜到至104 m 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潜水艇浮出水面后,发现潜艇的直径竟被压缩了1.5mm ,这一事实说明力可以产生 的作用效果(ρ海水=1.03×103 kg/m 3 ,g=10N/kg ) 8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强值如图所示,当时的大气压 的缘故(ρ水银=13.6×103 kg/m 3 ,g 取10N/kg ) 二、选择题 9.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 3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一直保持不变 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先变小,然后变大 2.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 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 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 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 3.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B. C.

D . 4.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 、F B ,则( ) A .P A =P B B .P A >P B C .F A =F B D .F A >F B 5.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 甲。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 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F p F ==甲乙甲乙 B .p F p <>乙乙甲甲,F C .p F p F >>甲乙 甲乙 D .p F p F <<甲乙 甲乙 6.图中,水平桌面上有A 、B 两个容器,分别放有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球的质量相等 B .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C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 D .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7.边长15cm 的均匀正方体,重为90N ,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如图甲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 立放在水平集桌面上,且使a 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 对桌面压强的1.5倍,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小部分压力练习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 ?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 力() A ?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 ?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 力______ ,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 1 / 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 ,压强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 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 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 压强为1 ? 5X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p蜡=0? 9X103kg/m3) 5?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G1、G2的重力分别为90牛和60牛,它们的密度 与水的密度相同,若将G1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在水里,杠杆还能平衡吗?如不平衡,应怎样 调节G2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二部分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 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____ 而增大? 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__ 的竖直高度?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_ ,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_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压力压强测试卷

压力压强测试卷 一、选择题(50分)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压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受压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受压物体的表面 2、小明的头上戴了一顶帽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帽子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帽子的重力作用在头上 C、帽子对头会产生压力 D、头对帽子可能会产生静摩擦力 3、下面图中的做法,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4、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3kg/m3 B.1.16×103kg/m3 C.1.75×103kg/m3 D.1.2×103kg/m3 5、下列情况下,人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是() A、人站立在地上时 B、人单脚着地,另一脚向前跨步时 C、人蹲在地上时 D、人席地而坐时 6、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7. 下图中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只有(1)(2)B.只有(3)(4) C.只有(1)(3)(4)D.(1)(2)(3(4) 8、重2牛,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被3牛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上,如 图,木块对墙的压力、压强分别是(g取10牛/千克) ( ) A、1牛、100帕 B、2牛、300帕 C、3牛、300帕 D、5牛、500帕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 甲、Δp 乙,则 A .Δp 甲一定小于Δp 乙 B .Δp 甲一定等于Δp 乙 C .Δp 甲可能等于Δp 乙 D .Δp 甲一定大于Δp 乙 2.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 ,烧杯质量为100 g ,活塞面积为7×10-5 m 2,g 取10 N/kg ,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 .1.26×105 Pa B .1.10×105 Pa C .1.01×105 Pa D .0.96×105 Pa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 S +S S = 甲丙 乙。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 A .600Pa B .720Pa C .900Pa D .1050Pa 4.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

(完整版)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 Pa );F :牛顿(N )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 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 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 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

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 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1)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 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F=G FG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测试题

压强作业题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1A), 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1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 强分别是pA和pB,则() A . pA > p B B . pA V pB C. pA = pB D.无法判断 2、下列事例(图2)能减小压强的是() 适输T的魁帯犠窒-1 C 3、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 X 106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4. 如图3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 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5、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下实验(图4),获得下表数据: 据表中信息,判 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体方向 压强计液曲高 朝上 2.8 期上乱3 郎卜H 4 A B 图1 号

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6、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 .用吸管吸饮料 B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 B.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7、如图5,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 ) A. P甲〉P乙 B. P乙〉P甲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8、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 .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或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 .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9?用螺丝固定工件时,要在螺帽下垫一个面积较大的垫圈,使用垫圈是为了 13、 量为6X 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_______ N,它四脚着地时对 地面的压强为 _______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____ (选填“变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墨水被吸进钢笔 A ?增大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B .减小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防滑 D .增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10、如图7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p盐水>p水):( A 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C a、b两点的压强相等。 D b、c两点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 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 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8甲 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8乙所示; 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7 丙所示。 (1 )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___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 12、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 9甲、乙所示的实验。 (1 )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 图______ (填“丙”或“丁” )所示实验。 ) 甲乙----------- 内J 图9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一个质量为3kg、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0cm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A物块的体积是B物块体积的2倍。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 溢出,如图,现剪断细线,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50Pa,物块A有1 4 体积露出水 面。下列说法正确的() A.A物体体积为150cm3 B.物体A、B放入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3×102Pa C.B物体密度为1.5×103kg/m3 D.细线剪断待B静止后,B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4N 2.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Δh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Δh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甲 、m′乙,则() A.Δh甲>Δh 乙,m′甲<m′乙B.Δh 甲>Δh 乙,m′甲>m′乙 C.Δh甲<Δh 乙,m′甲>m′乙D.Δh 甲<Δh乙,m′甲<m′乙 3.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4.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 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 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5.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 a和p b,则() A.p>p a>p b B.p a>p>p b C.p<p a<p b D.p a<p<p b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 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 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 7.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液体密度ρ、液体对玻璃管底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压强计算题

1.如图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 端顶面离容器底6厘米,A端液面离容器底26厘米。 求B端顶面受到的压强。 2.底面积为40厘米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厘米处的器壁上的A点处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2352帕斯卡。求该液体的密度。 3.一容器盛有深度为20厘米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液面下4厘米深处A点的压强是540帕,那么液体对距容器度部4厘米处B点所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4.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箱子,箱子重50 N,其顶部有一根长20 cm、横截面积为4 cm2竖直的管子与箱子相通,管子重10 N,管子和箱子都灌满水,求: (1)箱内顶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箱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3)水的重力; (4)箱子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 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 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 液面高度h1=O.8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 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多大?

6.油罐里装着4.8 m深的煤油,在罐壁上有2 cm2的小 孔,用塞子塞着,塞子中心距罐底0.3 m,(煤油的密度 是0.8×103 kg / m 3),求煤油对塞子的压力。 7.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l0-2米2。在容器中装入0.8千克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1)酒精的体积V酒精。 (2)装入酒精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酒精=0.8×103千克/米3) 8.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杯中盛水,水的质量是 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 cm 2,则水对 杯底部的压强是多少P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9.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 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cm2,外部底面积为60cm2;杯子装上水后 的总质量为0.6kg。 则水对杯底的压力多大。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10.平底茶壶的质量是5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7kg的 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如图) 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11.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底面 积是10 cm 2(厚薄不计)。 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l03 Pa,求玻璃杯的质

完整初二物理压强测试题

初二物理压强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2、下列事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铁轨铺在枕木上 B.拖拉机加上履带 C.华表下的基座 D.刀刃磨得锋利 ,76cm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3、] 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B.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D. C.把 玻璃管往上提一提所示,用同种材料做成的三个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实心圆14、如图] 则:[ 、C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P、P.柱体A、B CAB 无法确定P D.=P C. P>P>A. P<P<P B. P=P CBCBCBAAA)、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5帕 D、10000、100帕 C、1000帕A、10帕 B略向右移A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6、如2 、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动,则A 对桌面的压力F1变大,P变大P变小 D、F、P不变 BF不变,P变大 C、F变小,A、F不变,] [ 7、当卡车的车胎发生漏气时,卡车对地面的压强将:不好判断 D. C. 不变变小 A. 变大 B. )8、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9,若放一个铁块在水中,使其沉底。容器底部受,一个容器中装满水如图3..到水的压强 将:D.无法判断.不变A B.增大C.减小若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20N的水平压力把一重为10N10、如图4所示,用2)AB,墙面受到的压强是:(的接触面积是物体与墙壁AB50cm4333 Pa×10 4 3 42A.×10Pa B.×10 Pa C.×10 Pa D. 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 1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U5使用图中压强计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1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移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所示,几块完全相同的砖放在地面上,地面所、如图612 )(受的压强相同的是: B .乙和丙 A .甲和丙 D .甲和丁 C .乙和丁 、人在烂泥地上走,脚会陷进泥里,如果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木板,人在木板上就不会陷下13 )去,这是因为:(、对地面的压强增大 B A、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D、地面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清水和酒精,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所示,A,B,14、如图7 ,则:,P,P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CBA< PP< P= P= PB. A. P A BC C A B无法确定>P> PD. C. P A B C 丙杯水银面上分别浮着铁球、且乙、15、三只相同杯子里盛有水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