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2019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2019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2019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实施中央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快湖北的改革和发展5月30日至6月7日省政府咨询委员会派出调研组赴贵州省考察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贵州省政府办公厅组织了旅游局、扶贫办、民族宗教委员会、党史办等部门召开的座谈会介绍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旅游业发展

的主要经验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贵州省按照《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培育成支柱产业成为新的

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积极推进贵州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4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88%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旅游总收入167.75亿元同比增长43.54%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年出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贵州省旅游业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贵州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旅游业富民强省、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改革开放等功能和产业联动效应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强化旅游产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素质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使贵州旅游业形成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2000年至年国家和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其中旅游国债资金达3.25亿元投资总额超过了1980年至1999年贵州省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总和极大地改善了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年起每年拨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把对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这对进一步完善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干线通往重点旅游区的道路条件显著改善几个旅游支线机场相继通航和开工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由国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编制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得了贵州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批准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支线机场旅游线路规划及长征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已相继完成或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省首批三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建设进展顺利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成效

明显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媒体参与的联合促销机制基本形成“文化千岛生态贵州”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已经凸现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以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景

区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

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从贵州实际出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

旅游业投入、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2、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围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按照“规划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资源保护等基础性工作认真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坚持“以质取胜”和“以特取胜”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体系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努力塑造贵州旅游新

形象

4、始终把加强旅游教育培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规范行业管理作为提高我省旅游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在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经管机制的创新上进行新的探索

三、贵州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体要求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民兴黔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木任务把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质取胜”、“以特取胜”进一步转变旅游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和红色旅游打造精品线路创建旅游品牌;加大以入境游为重点的高中端客源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区域合作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相关行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努力开创旅游业齐抓共建的新局面

发展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的13%左右初步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使贵州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四、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继续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铁路和航运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以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争取在首批三个优先发展旅游区率先取得突破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观光、度假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配套、在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

强的旅游精品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城镇及民族文化村寨构建起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按照“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资源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及与重点客源城市的协作联合周边省区市共同策划推出省际特色线路形成开放、联动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以联手开发客源市场、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为重点形成区域旅游精品环线近期正积极参与和推动“9+2”泛珠三角的旅游合作西南六省市区旅游合作以及不断推进川黔渝、滇桂黔、湘渝黔等多边合作努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两个市场着力拓展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按照营销渠道多样化、营销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切实把目的地形象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专业营销网络开发旅游市场的特长形成组合优势有效拉动客源增长大力开发日本、港台、东南亚和韩国、欧美等入境游市场不断拓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及周边国内重点市场

(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目标实施人才兴旅战略进一步加快旅游院校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协调发展扩大旅游教育培训与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力争到年建立起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把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育旅游人才市场优化旅游人才资源配置在稳定和用好现有

人才的基础上形成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服务贵州旅游业的良好机制和有效渠道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类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实行期权、股权等激励措施以及采取知识、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加强旅游岗位培训的力度加大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旅游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文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营造依法行政、诚实守信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抓好国家和省级旅游管理、服务标准的实施和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以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规范出境游和查处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四个环节为重点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促进全行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防止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几点启示

1、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省要进一步深化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体

系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旅游投资管理体制

改革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旅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

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逐步实行以监督执法为主的管理方式

2、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我省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积极鼓励旅游区(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旅游资源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于促进旅

游业加快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规划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业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区(点)的建设、管理引进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

3、扩大旅游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国有独资旅行社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促进国有旅行社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旅行社业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省内外优势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到我省合资、合作经营旅行社积极引进国外旅行社采取合资、独资方式在我省开展旅行社业务对在我省兴办旅行社的省外、境外旅行社在资质审查与项目审批方面适当放宽标准省外、境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迁移总部等方式来湖北开展旅游经营凡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我方企

业可以不控股

4、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滚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实效

5、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省财政每年安排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根据财力情况适当增加主要用于旅游开发项目贷款贴息及补助、旅游规划编制及产业发展研究、旅游宣传促销等其中用于宣传促销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各市州和重点旅游县(市、区)政府应安排相应旅游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切实保证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的资金需求相对集中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交通、生态、水利、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要适当向重点旅游景区倾斜加快建设湖北旅游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

6、拓宽旅游项目融资渠道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和延长贷款期限;争取国家商业银行总行对我省贷款金额较大的旅游重点项目给予直贷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区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国外和省外资金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政府间投资进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以旅游项目收益权作为质押向银行贷款

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考察组成员:周大仁尹光志王元谋邓锋

执笔:邓锋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摘要】贵州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发展起步晚,速度缓慢,没有成为经济收入的支撑产业。但三都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水族文化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具有打造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三都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贵州三都旅游业发展浅析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的一半以上集中分布于三都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三都由于诸多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当今,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猛掘起和快速发展,加之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简称“两高”)正在修建并过境三都,给三都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有力带动三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一、三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水族文化资源的唯一性具有打造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 三都具有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品位较高,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自然景观方面,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石破天惊的产蛋崖、闻歌起舞的风流草、左冷右热的冷暖洞、鬼斧神工的仙人桥、黑夜生辉的月亮树、预报天机的晴雨石等景点。 水族被称为“远古走来的贵族”,三都被誉为“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水族有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文字(水书),世界历时最长的年节——端节,“东方情人节”——卯节,水族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以及水族歌舞、建筑、习俗、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民风民俗,都风格独特,极具观赏、体验和审美价值。2006年,水族端节、水书、马尾绣一并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人文景观方面,有都江古城垣、万人冢、羊福崖墓群、烂土土司遗址、九阡石板寨抗日遗址、潘新简起义遗址、乜富架的抗清斗争遗址等等。 三都独特的水族文化,其唯一性将可以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其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完好,能够开发成为具有多种体验功能的旅游地。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摘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的独特 资源 (一)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神奇秀美 独特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发育了地表的石沟、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天生桥、岩洞湖、瀑布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静结合的自然奇观,中国最壮观的峰林、最大的瀑布、最长的溶洞、最大的洞厅、最深的竖井造就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具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生态名山梵净山、雷公山,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壮观峰林等。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等。3、洞穴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喀斯特地貌的最完美表现就是溶洞,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织金洞以其洞体规模宏大、景观壮丽辉煌,被称为“梦幻织金洞”,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 4、森林美景多。山多林茂,森林物种丰富,类型多样,既有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又有近热带季雨林景观;既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又有亚高山针叶林景观;既有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又有中亚热带次生林景观;既有繁花似锦的杜鹃林景观,又有竹海森林景观。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威宁草海是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二、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围绕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课题,对xx年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县旅游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根 本动力,以“作好山水文章,实现红绿结合,挖掘文化底蕴,打造休闲乐园”为总体目标,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冠山仙境旅游区、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三个旅游开发项目为工作重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一)临沭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已发展AAA级旅游区2家,AA级旅游区3家,三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家,二星级餐馆2家,旅行社4家;评定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商业步行 街)1处;新开工建设4星级酒店(临沭国际大酒店)和地方特 色小吃一条街各1家;新增花卉旅游示范点1个;xx年接待国内外 游客60.35万人,旅游总收入687.88万元,占GDP比重0.052%,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增加至3000余人,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 持证导游20人。旅行社xx年以前全部是向外地发团业务,xx年实 现地接业务“零突破”,今年已地接游客218个团队,8000余人, 其中首个最大团队500余人。

(三)营销促旅逐步升温。苍马山景区和冠山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临沭京鲁新春文化庙会”、“冠山旅游区新年祈福”等活动;特别是近期成功举办了“日照、连云港—临沭一日游”旅游推介会,为临沭引来大批游客;县旅游局制作了《临沭旅游》专刊,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策划并实施的《沂蒙晚报》沂蒙湖专栏“临沭旅游文化”系列报道,已连续9个月刊登文章40余篇,对宣传临沭、促进临沭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加快苍马山、冠山和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的开发进度,在挖掘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打造新、奇、特项目。苍马山旅游区的鸟语林打造为童话世界,鸟类王国;欢乐谷的飞行塔为国内第一台,过山车、欢乐风火轮、植物迷宫等为鲁苏北仅有。冠山风景旅游区的长春观道教文化、绿色文化、泉水文化都独具特色,“冠山仙境,福地洞天”更是充满康体休闲之韵味。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作为全市“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红色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打品牌是“滨海根据地,少奇沂蒙情”。目前,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争取六月底开园。 xx年2月份与临沂客商签订冠山景区旅游开发协议书,目前,总投资已达6000万元。浙江森禾集团分别投资8000万元和2.5亿元建设森禾花卉旅游示范园区和临沭国际大酒店。启动红石湖景区开发,已拆迁60户,房屋还建和红石湖景区建设共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省旅游业发展 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类型相当丰富。可以在体验到大自然所孕育出神奇景色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历史车轮留下的点点印记,更能领略到中国红色革命的神圣精神。 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1.山形地貌 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于世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形成许多自然溶洞群,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织金洞、龙宫和附近的九龙洞。 位于地区的梵净山,则是山体的代表。梵净山位于中国地区的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风景美丽自然,进入山区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迹,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观,是旅游不可多得的一个目的地。 2.碧水激流 省还有丰富的水资源,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黄果树瀑布为代表,在俊俏的高山间奔腾着,落差高达74米之多,飞泻直下,落入深谷。此外,山间河流众多,流经之处,出现各具特色的峡谷,如马岭河峡谷、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和南江大峡谷等。的峡谷有两个其他地区十分罕见的特点,一是在一些大峡谷中,有一种支流中的水以瀑布的形式跌落于干流中的壮丽奇景。如马岭河峡谷和南江峡谷等风景区。二是溶于水中的碳酸钙,在以瀑布形式下落的过程中,水

中释放出二氧化碳而使碳酸钙沉积在悬崖陡壁上,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钙华”(亦称石灰华),成为马岭河和南江等峡谷中的特殊旅游景观。除却峡谷中沿岸秀丽的风景,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这些流经峡谷的河流大多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发展漂流旅游。 3.化石植被 全省最直接、最有吸引力的景观是覆盖丘陵、山脉和河谷的自然植被,深深浅浅的绿色,一派勃勃生机。地形以森林覆盖的锥形小山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配有奇异的尖锥形岩石,俗称为石林,如天星、泥凼以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茂兰:一个原始森林保护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多种珍稀植物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丛山中的谷底,豁然开朗的是柔和的农田风光,蜿蜒的田埂不仅仅分布在谷底,甚至连缓坡阶梯也被分成层层梯田,随着四季的变化,春天的油菜花的金黄色慢慢转变为夏天禾苗的翠绿色,再迎来秋天丰收的橙黄色,与之前的森林植被形成鲜明对比。 在省的赤水还有仅存于世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外专家称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桫椤系当今地球上保存不多的一种冰川前期植物,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在保护区、科研、观赏上具有重要价值,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作为历史的见证,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后地质节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 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赴云台山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赴云台山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根据曾书记在党委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旅游发达地区景区发展旅游的经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创新思路,4月14日至15日,办公室组织赴河南云台山进行实地考察。云台山景区与我们在旅游资源上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通过这次考察活动,大家都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云台山旅游发展情况,总结学习了好做法、好经验,启发了我单位开展旅游大开发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云台山的基本情况 云台山风景区具备优良的旅游资源。云台山位于河南省XX县境内,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我们着重考察了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等景点,云台山红石峡是云台山景点的精华,地貌特征很有特色,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被称之为“缩小了的山水世界,扩大了的艺术盆景”,是襄樊所不具备的。泉瀑峡、潭瀑峡两个峡谷与保康、南漳的山水有较大的相似。 云台山风景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云台山风景区是集世界地质公园和六个国字号(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云台山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较快。2011年,景区共接待游客480万人次,门票收入3.7亿元,实现财税1.08亿元,占XX县财政收入的19.3%。云台山旅游的高速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2011年,XX县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税收达到2.5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44.6%。 二、云台山景区发展旅游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历来高度重视我区旅游开发,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我区重点支柱的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桂林旅游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海南、桂林旅游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一、各地旅游工作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1.各地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 海南三亚、琼海、海口三市和桂林市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成立了旅游发展总公司,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国际化旅游战略,旅游产业逐步从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为主转变。 一是明确发展战略。三亚市1999 年提出“旅游立市、旅游富市、旅游强市” 发展战略。2004 年以来,又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协调发展”战略。海口市明确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确定5 年发展目标。桂林市提出“把桂林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文明、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海南省正在争取综合国际旅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推动海南旅游国际化。海口市相继出台《航空客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和《海口市旅行社奖励暂行办法》。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1998 年,桂林市先后投入30 多个亿对市内环城水系进行改造,成功开发出“两江四湖”夜游项目。海口市投资2 亿多与张艺谋合作开发了“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项目。 2.积极打造载体推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 一是突出品牌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建有南海海上观音像和南山寺。同时紧扣“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一名句,推出福寿文化主题。引入“金玉观世音”等产品,更将我市的惠山泥人“大阿福” 作为福文化的重要代表引入景区。并建成“中国长寿泥塑艺术长廊” ,举办“中国民间泥塑艺术展”,将这一主题做大做深。桂林愚自乐园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大的时尚艺术公园,景区内陈列着47 个国家132位艺术家的200 多件艺术作品,建有专业的艺术创作室。 二是突出特色深入开发旅游产业。桂林市阳朔县利用优美的漓江山水和刘三姐传说,开发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琼海市充分利用博鳌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同时着力推出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和温泉游几大旅游品牌。三亚市在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发展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后发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战略定位 1.1 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 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发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 1.2 后发制人 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但如

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必重蹈高投入、低产出,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恶性循环,继续处于落后的传统经济境地。因此,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区域的支柱产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贵州省旅游业要以知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历史定位,通过体制与机制创新,实施以人才为本的旅游科技创新战略,以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的旅游开放带动战略,以资源、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和技术升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跃式大发展。 后发展地区,要想后来居上,就必须“敢为天下先”,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只有通过创新体制与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才能有效地解决资金与人才等问题。想当年,深圳特区、海南省成立之时,吸引了多少人才,形成迁移大潮,势如“孔雀东南飞”,不就是因为人们看中了其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再如浙江省的温州、义乌、永康等地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也就是因为其具有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吗?因此,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创造制度与体制新优势,对于后发展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尤其重要。要实现后发展地区的后发制人,就必须与东部地区广泛合作,借鉴其改革开放的经验,应用其已经取得的成果,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摸石头过河”消耗的成本和时间,实现后来居上。我们承认,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教育。但后发展地区经济条件不优越,不可能投入很多资金来发展教育,更何况今天的教育投入,不可能马上转变为区域的经济产出,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这也正是落后地区为何教育投入严重滞后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固然重要,但对于社会经济后发展地区来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后发展地区要后发制人,就是一句空话。

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学习四川发展大旅游的考察报告范文 一、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强调将旅游业作为四川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着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显著的成绩。20xx年四川全省接待游客总量7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0.2亿元人民币,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均位居西部省区第一位。四川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开发并重,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以经营城市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镇建设,围绕两条主线,打造五大精品,提升四大遗产,开发五大片区,建设一座名山,加快两个转变。即:围绕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两条主线,着力打造“中国第一山”、九寨沟与黄龙、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大熊猫和都江堰——青城山五大精品;全面提升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四大遗产地水准;重点开发好成都中心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陕旅游合作区和川、黔、渝旅游“金三角”五大片区;尽快将峨眉山建成中国第一名山;实现旅游形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建成全国旅游经济强省。发展目标是:把旅游业尽快发

展成四川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到20xx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9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0%,年均增长幅度在20%以上,力争达到30%。到20xx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相当于当年全省gdp 的15%以上,旅游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全省6大支柱产业之一。 二、 四川省发展大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认识高度统一,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1、四川省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的通知〉》系列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四川旅游业发展的坚强决心,阐述了旅游业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方向、思路和各项措施,确定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在发展大旅游、大产业中的责任,提出了加快四川旅游发展的系列扶持性政策。 2、调整充实了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该小组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专管旅游的省委常委和专管旅游的副省长任副组长,省委宣传部、省计委、旅游、经贸、建设、交通、国土资源、林业、水利、公安、财政、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

2019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实施中央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快湖北的改革和发展5月30日至6月7日省政府咨询委员会派出调研组赴贵州省考察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情况贵州省政府办公厅组织了旅游局、扶贫办、民族宗教委员会、党史办等部门召开的座谈会介绍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旅游业发展 的主要经验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贵州省按照《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培育成支柱产业成为新的 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积极推进贵州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4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88%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旅游总收入167.75亿元同比增长43.54%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年出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贵州省旅游业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贵州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旅游业富民强省、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改革开放等功能和产业联动效应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强化旅游产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素质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使贵州旅游业形成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2000年至年国家和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其中旅游国债资金达3.25亿元投资总额超过了1980年至1999年贵州省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总和极大地改善了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年起每年拨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把对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这对进一步完善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干线通往重点旅游区的道路条件显著改善几个旅游支线机场相继通航和开工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由国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编制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得了贵州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批准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支线机场旅游线路规划及长征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已相继完成或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省首批三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建设进展顺利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成效

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2007-04-02 企业管理论文 张跃西张跃西(1964~),男,副教授。金华大学经贸学院旅游系,浙江金华321007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1,2]。它现在正面临着六大机遇: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第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所带来的机遇;第三,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机遇;第四,借鉴东部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的机遇;第五,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第六,假日经济的机遇等。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与机制、品牌创建与景区建设、旅游促销和区域产业发展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后发展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战略定位1.1实施“科教兴省”、“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这是贵州人民的明智选择。这三大战略中,“科教兴省”是根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治穷先治愚”,大力提高贵州人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贵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可持续发展”是目标,贵州是生态极其脆弱的地带,发展旅游产业等,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和发展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自然、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带动”是手段,通过全方位改革开放,创新机制与体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借鉴外地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实现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腾飞。1.2后发制人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无疑对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但如果只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走传统的资源导向型的经济道路,势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组长: 学号: 组员: 学号: 系别:电子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2011 年 12 月 8 日 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做贡献。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为更好地在广大同学中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大学生锻炼创意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贡献,在“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做贡献”这个大主题下,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首都大学生责任开展调研活动,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关键词:文化、北京旅游、发展、影响 作者简介: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系的三名学生。 正文: 1:对北京旅游进行简要介绍: 2:阶段 3:影响 4:感想 1.北京旅游业简介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北京的长城、故宫、周口店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具有全球影响力。北京同时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和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北京旅游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实现市场化、国际化的行业之一。北京积极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北京紧紧抓住举办2008奥运会的机遇,推动旅游业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同时通过服务奥运会,有力促进了北京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近年来,北京妥善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释放“后奥运”旅游效应,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大力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的理念,强化旅游资源统筹,坚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着力打造城市和郊区两个市场,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北京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7%,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旅游就业人数等主要指标和产业规模均处于全国前列,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阶段 初始恢复阶段 新中国的旅游业初建于20世纪50年代,从这时起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这是北京旅游业代生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旅游机构很小,主要任务是政治和外事接待,隶属外交事部门管理,接待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要人。“文化大革命”中北京旅游事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初,我国旅游事业才开始缓慢恢复。 蓬勃发展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北京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海外游客大量涌入,饭店严重不足影响北京旅游业的发展。1979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发展旅游要和城市建设综合起来考虑”。1980开始,北京的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贵州省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省份,但是旅游业的 发展水平在中国依然处于落后的地位,就算与其周边的 其他省份相比,贵州的旅游发展也是落后的,与他们有 较大差距。所以贵州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抓住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主要解决旅游业发展中中的亮点 出现的问题,使贵州的旅游成为全国旅游业和热点,合 理利用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 源相结合的旅游优势,从而促进贵州省的旅游健康发展 和经济持续增长。 一、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省旅游业的优势 1、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样贵州省在旅游方面的资源很多,贵州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有大量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保护公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黔灵山、石林、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织金洞、兴义万峰林等。同

时这些旅游资源也是贵州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多彩神秘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贵州世世代代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白族、仡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各民族的文物美丽多样,民族村寨里面山清水秀,各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的习俗,民族服饰款式多样,民族节日热闹丰富,比如贵州的黔东南州被称为百节之乡。民族节日有彝族七月火把节、苗族花山节、苗族龙舟节、侗族的赶歌节、回族的开斋节等。这些都是贵州最古老质朴宝。 2、温暖舒 、纯洁美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 适的气候特征贵 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贵州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观光的地方,春季游客可以来贵州赏花,比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夏季游客可以来贵州避暑,比如凉都六盘水;秋季游客可以来贵州探险考察,比如高原明珠威宁草海;冬季游客可以来贵州旅游过年参观少数民族的过年活动,比如西江千户苗寨等。 3、广泛分布的水资源

旅游业发展的考察报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827-75 旅游业发展的考察报告模 板(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旅游业发展的考察报告模板(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进一步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单大年率由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员会、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市旅游局有关人员组成的旅游工作考察组,于200x年5月10日至19日先后对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五市“创优”工作及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考察组通过与五市人大、旅游主管部门座谈、实地考察、查阅“创优”及旅游业发展有关文件等形式,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华东五市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1998年10月,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作为54家全国第一批申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

的城市,经国家旅游局考核、检查、验收,均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且在考核得分上位居全国前列。 近几年来,华东五市先后确定了大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思路,在旅游产业定位、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市场管理、市场促销等方面摸索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在产业定位上确立了发展大旅游的思想 南京市的旅游产业定位于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无锡市则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中的重点支柱产业;苏州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上海市定位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杭州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各市在城市定位上,突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南京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无锡市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着名的旅游胜地”;苏州市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杭州市是“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也很大。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市场的机遇 1.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无疑会给包括贵州在内的中国旅游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 2.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旅游消费将成为我国居民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中国旅游业、贵州旅游业都将以空前的速度稳步前进,旅游活动更加大众化、社会化,这为贵州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3.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和旅游者都要寻找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旅游,极有可能成为旅游者新的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4.十六届三中全会带来的融资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产权制度改革若干决议,使民营资本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疑会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对于进入成本较低、地方经济实力较弱的贵州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机遇。 (三)贵州旅游市场的劣势 1.交通很不方便。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