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解析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解析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解析
洛阳博物馆讲解词解析

河洛文明展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之一,有“十三朝古都”之美誉。

我们面前看到的这一幅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上,沿洛河东西绵延三十公里的范围内,依次分布着偃师商城遗址、夏都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和东周王城遗址,它们的分布范围如此之密集,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在史学界有“五都荟洛”之称。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经这样由衷的称赞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

现在让我们走进展厅来感受厚重的洛阳历史文化!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它长2.4米,保存得十分完整。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

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我们在洛阳北窑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距今30万年前的砍砸器、刮削器等,证实了早在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大家从这些砍砸器、刮削器中可以看到这些工具很路边的石头没有太大的区别,旧石器时代劳动工具的特点就是通过简单的砍砸用于平时的劳动,劳动工具的加工相对简单。

在这边我们可以看到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是1994年在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

裴李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们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距今5000-7000年,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

当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陶制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

伊川缸(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展柜里摆放的几个大约半米高的筒形的缸,它们大多圆唇外卷,大口深腹,底部则是平的,缸体上绘有不同样式的花纹,看上去像制作粗糙的工艺品。可别小看这些不大起眼的缸,它在文物界可是大名鼎鼎,有着自己专有的名字——伊川缸。缸的底部有一个小指粗的小洞,是瓮棺中有代表性的一种。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

的彩陶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火种器这件陶器貌不惊人,但意义重大。它高11.8厘米,为手工制作,属厚胎夹砂红陶器;形状为亚腰筒状,小口圆唇,口径4.5厘米,斜肩,束腰;底径9厘米,底不平;腹中部偏上处有2个对称圆孔,底部中心有1个圆孔,3个圆孔的孔径均为2厘米;外表装饰竖绳纹。该器物的制作与使用年代应为距今5600年前。其口部较小,便于放臵火种后聚火、排烟;腹部有对称双孔,便于器内充入适量氧气;其底部不平且有一孔,既可以排灰,又可以让少量空气充入器内,促进空气循环,保证了火种在该器内缓慢、持续燃烧。

火种器的发明,其筒状、透气、漏渣、耐高温等特征,均被后世的火炉所继承。从这一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小小火种器人类大发明。

离开了仰韶文化我们进入龙山文化的展区。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距今约5000-4500年前。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龙山时代的陶器其中最著名的是

黑陶。黑陶以黄河古道淤积的天然黄胶泥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室烟熏渗炭工艺烧制而成,先进的封窑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渗碳原理,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其特点是胎壁细薄但质地坚硬,表层无釉却漆黑发亮。

陶纺轮,纺线工具,也是纺织业开始的标志之一。

陶鬲[lì],炊器。侈chǐ口(大口),圆腹,下方为三个中空的袋状形足,这样的中空袋状足,对内可以增加容积,对外可以增大受热面积,作用是直接放臵在火焰上加热煮食。从龙山文化时期大量出现,分布范围广泛,应当是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使用。

陶甑(zeng四声)古代陶制炊器。圆形,器壁近底处也有孔,臵于陶鬲上面蒸食物用。

黑陶镂空高柄豆,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上方为一托盘,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装饰圆形镂空图案,从这件器物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将食物放臵盘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将托盘垫高,方便取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河洛文明展——夏部分

看完了石器时代让我们走进最早的中国,富有神秘色彩的夏时代。大家小心脚下的台阶,约在公元前21世纪,随着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在河洛地区的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建立在发达青铜文化基础上的王国时期,正式步入文明时代。夏斟浔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40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时期。无数个堪称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揭

晓,有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铸铜作坊、最早的城市道路网、最早的车辙印迹、堪称“超级国宝”的早期龙形象珍品——大型绿松石龙形器等等,向我们证明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存在。我们看到的二号宫殿模型,由正殿、中庭、大门、排水沟槽等组合而成,开创了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先河。

好的,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展厅,来欣赏一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部分展品,在先秦时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青铜器,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少量造型精美的空腔式青铜容器,如图版上这件乳钉纹铜爵,一种饮酒器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也是最精美的青铜空腔容器,被誉为“中国第一爵”。在珍宝馆中展出,稍后大家可以到珍宝馆欣赏该展品。

陶器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以灰陶和黑陶为主,可以看出它们依然延续着龙山文化的特色。鼎,是古人用来烹煮肉食的炊器,这件陶鼎上的绳索纹,是二里头文化时期所特有的。

这件距今至少3700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绿松石龙形体长大,总长70.2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

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它是在二里头宫殿区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中被发现的。当时,它被放臵于墓主人骨架之上,由肩部至髋骨处。这件展品现在存放于国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河洛文明展——商部分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都于亳。洛阳偃师尸乡沟一带发现的偃师商城遗址,被认为是商代最早的都城所在。商朝是中国青铜文明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铸造的青铜器纹饰精美,器形雄健、生动,其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铜器制作主要采用合范铸造法,以分铸焊接等技术制作形制复杂的器物。偃师商城发现的精美的兽面纹大口尊、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等,显示出当时的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左传》的一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人好酒、生性好斗,到了商代出现了大批精美的青铜酒器和兵器。面前展示的是商代时人们经常使用的,有斝、爵、尊、觚gu,还有青铜兵器戈等。

子申父己鼎商代炊具。1958年伊川县文化馆送交。通高20.20厘米,口径16.50厘米。立耳,浅腹,圜底,扁足。腹饰浅浮雕花纹三组,中为蝉纹,上下为斜角雷纹。鸟形足,头接鼎底,鸟尾着地,与腹上的扉棱相连。腹的内壁有铭文“子申父己”。“子”是商代时期王族姓氏,而据文献记载夏商王族多以天干命名,也就是说,这是子申为他的父辈“己”所制作的一件青铜鼎,外面的玄鸟纹是商代的一种常见纹饰,商代认为玄鸟是一种祥瑞的神鸟,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说,商人将玄鸟看做祖先崇拜,玄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

的燕子。

河洛文明展——周部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安长安区),史称西周。西周建立之初,为加强对中原地区广大殷遗民及东南地区方国的统治,周武王命弟弟周公旦营建"成周洛邑",正位于洛阳地区,也是文献记载中最早出现的洛阳城。洛阳成为西周时期地位仅次于镐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宗法、分封、礼乐、世袭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基础今天的考古发掘表明,洛阳瀍河两岸分布着大型王室铸铜遗址、贵族墓地及祭祀遗址,出土了大批铸造精美的西周青铜器及罕见的大型原始青瓷器,她们是洛阳作为西周国都的见证。

陶器和陶范

制作工艺:

1.塑模:将准备铸造的器物先塑出泥模。

2.翻范:在泥模上翻出外范,在泥模或外范上雕刻所需的花纹。然后,将泥模外表刮去一层作内范,或另外制作内范,内范与外范之间的距离,即为浇注后铜器器壁的厚度。

3.烘烧:将外范和内范阴干,晾晒后,组合放入窑中烘烧,使之脱水、定型。

4.浇注:经常是陶范出窑后趁热浇注。从浇注口注入铜液,待凝固后,将内、外范打破,取出所铸器皿,对器皿的表面加工整理,青铜器便制造出来了。

上世纪90年代,在洛阳城东的马坡和北窑一代,发现了一系列西周贵族墓葬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1993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召伯虎盨xǔ。盨是一种盛食器,《说文》中对于盨的解释是:“盨,负载器也。”洛阳博物馆藏的召伯虎盨高25厘米,长35厘米,宽20厘米。两侧有附耳,底部有四条柱状足。在盖子口沿和腹部口沿处装饰着云雷纹衬底的变形龙纹,腹部下半部分装饰了四道弦纹,柱足的上半部分装饰着兽面纹。盨作为盛食器,常见的为圈足,像召伯虎盨这样的柱状足较为少见。更为重要的是内壁有两行铭文“召伯虎用作朕文考”,表明这件器物是西周晚期的名臣召穆公为祭祀亡父所用。整件器物做工精湛,纹饰简练而精美,造型古拙而质朴。

召伯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召穆公,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以及我们现在所说的“共和”一词都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按照《史记周本记》的记载,周厉王为政暴虐,还不允许国人当街发表言论,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道路以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伯虎劝谏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但厉王刚愎自用,并不纳谏,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在公元前841年酿就了国人暴动。厉王带着亲信仓皇出逃彘(zhì)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霍州。暴动的国人冲入王宫没有发现厉王,便转而寻找太子静。召穆公将太子静藏在了家中,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迫于压力便将自己的儿子假充太子静交了出去,被国人杀掉。据《竹书纪年》记载:“(国人)执召

穆公之子杀之”。从此便开始了召穆公、周定公(周厉王到周宣王时期担任周公,周公旦后裔)共同执政的“共和时期”,公元前841年也就被认为是共和元年。到了公元前828年,也就是共和十四年,厉王死在彘地,召穆公和周定公才拥立太子静继任王位,成为周宣王。按照《诗经大雅烝民》记载:“(宣王)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可以说正是由于召伯虎的孜孜汲汲才出现了西周晚期的“宣王中兴”。

中国古代对乘舆yú制度非常重视。周代规定:“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是周礼的重要组成内容,被统治阶级作为代表等级和身份的重要标志。我们可以从这一组保存完整的车马器,来大致了解一下,先秦时期的马车构造。

最上方的一组车横饰,是用来装饰马车最前方的一根横木,车横与车厢之间只有一根车辕连接。驾车的马匹往往都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以带动马车行进。这两对龙形铜牌用来装饰在车厢两侧,中间的这一件当卢,则是装饰在马匹额头上的面具。最下方我们看到的这个大的构件叫做车毂,也就是车轮轴心的这个位臵。先秦时代的马车受到工艺限制,一般都是将车轴直接绑缚在车厢下方,马车由车毂转动,来带动车子行进。为防止车辆高速运转时车轮会发生松动、脱落的情况,在车轮外侧的车轴末端还会套上一个圆柱形的车軎来加以固定,在用一个类似于插销的车辖将车轴和车軎牢牢的固定在一起。我们看到的这一对人形跽坐车辖,就是这个作用。像我们今天使用到的“统辖”、“管辖”这类词语,就是由车辖演化而来的。

平王即位后,在内交外困的双重压力之下,被迫于次年东迁国都于洛邑,开始了历史上长达515年之久的东周时代。

当时的洛邑就是今天的洛阳,通过这幅周王都洛年表,我们可

以知道在东周500多年的历史当中,先后有25为天子曾经在洛

阳居住和统治,史学界也通常将东周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

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

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

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前476

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从第一位周平王迁都的公元前770年,一直到周敬王在位的公元前477年,这是春秋时期;从下一位周元王即位的公元前476年,一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列国争霸、群雄逐鹿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而作为统治者的周王室则日渐衰微。当时的王城,作为“天子”之都,一个典型的工商业城市,在列国的都城当中仍有着极高的地位。

东周后期国力衰微,为了加强周王室的势力,王室就与强大的诸侯国联姻,我们现在看到的齐侯宝盂就是齐、周两国联姻的食物见证,在它的内壁口沿有26字的铭文,由铭文可知,这件铜盂是齐侯送给女儿仲姜的陪嫁品之一,这对研究周王室与齐国的政治地位以及齐、周两国的关系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另外,铭文的字体清秀匀称,也是难得的金文书法珍品。

洛阳地区还有另外两处东周时期重要的陵墓区。成周陵区就是其中一处。

也许我们刚才在周王都洛年表中看到东周时期是有2做都城的,一座是王城,另一座就是成周城。

展柜中展出的还有一组大小相次的5件青铜鼎和4件青铜簋。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鼎是用来盛放肉食的食器。在两周时期,也是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治水英雄大禹铸九鼎划天下为九州的传说。九鼎也成为了夏商周时期身份与王权的象征,每次朝代的更迭,迁鼎和定鼎也就成为了国家首先要做的头等大事。这些鼎器按照大小相次的顺序以固定的数目使用,代表了两周时期贵族的身份和地位。这也和当时社会的礼乐制度有关。贵族们的地位高低是通过个人财富的多少来体现的。天子作为天下的共主,是身份最高、财富最多的人,所以他可以享用九鼎配八簋的最高规格。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至尊的数字,代表最多,所以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我们熟悉的“一言九鼎”就是由此而来的。依次下来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仅用一鼎。这些鼎器内盛放的都是各种不同的肉食,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

洛阳博物馆夏商周展厅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让许多游客感叹古人高超的铸造工艺和审美情趣。然而在历史现实中,东周末年却是诸侯争霸,战乱四起,残酷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历史也在这争霸和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统一。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郡。西汉时,洛阳成为河南郡治所在地。这一时期的洛阳从都城转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国都定于洛阳,其后,曹魏、西晋、北魏也都在洛阳建都,历时共331年。这一时期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最大的工商业都市。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天洛阳市以东15公里处。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从东周修建以来,经过历代的修缮、扩建,城址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是近代以前全球最大的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上承周秦,下启隋唐,集中体现了各代都城的布局特点,表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过渡。

大家请看这张汉魏洛阳故城平面图。

汉魏洛阳故城的前身是东周时期的成周城。其位臵就是我们现在看到中间长方形部分的上半部,公元前六世纪周敬王时期,王子朝在王城作乱,周敬王和诸侯在晋侯率领下迁至成周城,以后共有11位周天子在此居住,历时200多年。

秦并六国之后,相国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吕不

博物馆解说词

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 博物馆解说词 (2015年1月10日) 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指导工作。 (站在博物馆院内副碑前解说金山省级地质公园概况)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金山西坡山脚下,我的左手边就是俗称泰山、驿山娣妹山的菏泽大地平原孤峰—金山。金山本名神农山,五千年前炎帝之居,周武克商,封炎帝后于焦,神农山为焦国之镇山,后因汉隶校尉鲁俊凿石得金,神农山更名为金山。金山现有两个山峰,南峰和北峰,北峰为最高点,海拔133.2米。 金山虽小,资源丰富,集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与众多地质遗迹为一体,除独具特色的金山圣水、野牡丹等自然景观外,还有久远而动人的秦王李世民东巡避暑、金牛拉金砘子的神话传说,众多的历代碑碣、石壁诗文情名扬古今,盛大的金山古庙会等人气旺盛;山上地质遗迹点(群)多达28处,其中属于省级保护等级的5处。 金山省级地质公园于2012年9月开始规划建设,2014年10月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同年12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揭碑开园。公园占地总面积0.54平方公里,含概金山和红土山两个园区。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金山园区,红土山园区位于金山南500米处,两山南北对望,从北到南,金山北峰、金山南峰、红土山天桥和红土山主峰连成一条中轴线。 (站在博物馆门前牌扁下解说博物馆概况) 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始建于2014年6月,2014年10月建成,占地总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20平方米,影视厅面积16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120平方米。是目前我市唯一一处,矿石标本、生物化石标本陈列室,地

学科普教育基地。 (原地不动,简介博物馆参观路线及参观内容).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进馆参观路线及注意事项。进入馆门右转逆时针走,参观矿石和生物化石标本及展板说明,绕一周后观看展厅中间的金山地质公园电子沙盘演示,然后上二楼操控室,参观金山省级地质公园网站和数据库演示,最后在二楼影视厅观看金山省级地质公园影视片及地学科普教育片。进馆后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不要抽烟。下面请大家排队有序进馆。 (进馆逆时针绕展示厅一周,边走边解说) 2012年9月,经过巨野县人民政府申请,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巨野金山正式获得第八批省级地质公园建设资格,标志着菏泽第一个省级地质公园开始规划建设。按照《山东巨野金山省级地质质公园规划(2013—2025)》总体目标,截止目前,省、市、县三级总投资1000余万元,保证了金山近期目标的全面完成,下一步即将进入中期目标建设阶段。 5.2亿年前的这里,曾是汪洋一片,金山地区被浅海侵没,属陆缘海范畴,之后,又被较深海域覆盖,属陆表海范畴,这样经过了数次海进海退过程,形成了集构造、沉积、古生物及岩溶为一体的地貌景观。依次沉积的九龙群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岩层及红土山崮山组中大量的三叶虫化石的发现,为这一时期金山地区曾处于海洋环境提供了佐证。 4.1亿--2.5亿前间,金山沉积又形成了海相煤层和陆相煤层,隆起的金山遭受冲刷剥蚀,煤层没有得到保留。 248万年前,进入了第四纪,羊河栏组、山前组、平原组的冲积地层逐渐形成,金山地区才变得生机盎然。 今天,金山地区是菏泽冲积平原区唯一有岩石出露地区,大地构造位于鲁西地块“菏泽—兖州隆起带”“嘉祥凸起”的西部边缘,深部基底为18亿年前形成的变质岩群,即“泰山群山草峪组”岩群,出露岩层东部为寒武世岩层,西部山顶部为奥陶纪

揭西县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分析

揭西县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 重要地理位置及光辉革命历史: 地处大北山区的揭西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大北山属莲花山脉的中段,位于韩江上游的梅江、琴江之南,处在揭阳、丰顺、兴宁、五华、陆丰的边界。纵横约60公里,西北方向和梅县的九龙嶂、铜鼓嶂连绵相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早在1922年彭湃在海陆丰开展农民运动,对揭西地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广东区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带领东征军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建立农会,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潮汕地下组织在这里建立广泛的秘密活动据点,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基地; 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把大北山作为潮汕军事斗争的中心战略据点,以大南山、凤凰山为战略支点,以南阳山、五房山为转动点,建立梅花形革命根据地,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潮揭丰行委、潮梅行委(辖揭阳、南山局、潮安、汕头、梅县等地十七个县市局)、中共潮汕地委、中共揭阳县委、揭阳人民行委会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揭西地域,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汕头地委机关报《汕头日报》的前身《团结报》社在大北山创刊,后方医院等机关也都设在大北山。 布局: 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根据场地和资料实际需要划分为四大篇章: 第一篇章:昔日大北山;(分布在第1~8展厅) 领导、揭西籍将军、名人题词(分布在第9展厅) 第二篇章:今日揭西;(分布在第10、11展厅) 第三篇章:翰墨雅韵颂北山。(分布在第13、14展厅) 第四篇章:廉洁揭西(分布在第12展厅) 第一展厅起: 昔日大北山:主要展出自辛亥革命以来有关大北山的辉煌革命历史。 按时间分四个时期: 1、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3、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4、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9)及解放后

兴庆宫公园导游词(完整版)

兴庆宫公园导游词 兴庆宫公园导游词 这里就是兴庆宫公园,它位于西安古城东侧和平门外咸宁路北,是我国最古老的遗址公园,也是在唐朝兴庆宫遗址上修建的。兴庆宫是唐玄宗朝政的中心,是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其设计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国外造园的艺术特点。以前这里是唐长安隆庆坊的一部分,各位还记得在历史博物馆看过的唐代长安城地图吧?地图就对隆庆坊有着明显的标示,这里也是唐玄宗李隆基作太子时的藩邸所在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由开元之治到天宝之乱,是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人物;他宠幸贵妃,信任宦官,放纵奸臣,酿成大动乱。他的故事,千秋功罪,一直被后人评说,直到20世纪末出现大型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可谓演绎得家喻户晓。唐代长安东南有隆庆坊,李隆基当亲王的时候,曾经是他的府邸。李隆基即位后,于公元714年改建旧邸为宫,为避其李隆基名讳,将隆庆改为兴庆。后经几度扩充,将附近的水嘉、道政、兴安、胜业诸坊的一部分划入宫内。公元728年,唐玄宗开始在兴庆宫理政,这里遂成为唐代封建统治的中心。公元753年,又修筑了宫城,从而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与太极宫、大明宫一起被称为唐朝三内。兴庆宫内有许多宏丽的殿阁,如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沉香亭等。唐开元、天宝年间,国势兴盛,兴庆宫建筑更加豪华,园林布局也更为讲究。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宫内兴庆殿接见过波斯景教教士和日本友人。安史之乱以后,兴庆宫失去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安置退位的太上皇的处所。唐玄宗退位后,就住在这

里。经过唐末战乱,兴庆宫殿宇楼台几乎全部毁灭,到清初,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57年,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西安市政府决定在兴庆宫遗址修建兴庆宫公园。现在全园占地面积 50公顷。园内碧波荡漾,树木葱郁,草坪如茵,百花似锦,风景优美宜人。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南薰殿、缚龙堂和长庆轩等,均为仿唐建筑,沿用旧名称,大体在原址方位上建成,造型古朴秀丽,别具风格。为了增进中日友谊,纪念日本友人阿倍仲麻吕(晁衡),园内还修了一座纪念碑。我们先来看看兴庆湖。兴庆湖是兴庆宫公园的第一景,位于公园中央,占地10公顷,大约占全园面积的15。兴庆湖是在唐兴庆宫龙池原址上修筑的。据史籍记载,唐玄宗与其嫔妃大臣经常在这里泛舟游乐。而现在它已经变成广大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水上娱乐世界。沉香亭接下来我们去看沉香亭。据说,当时兴庆宫的沉香亭是用沉香木建成,所以称沉香亭。亭周围栽植着各色牡丹、芍药,非常漂亮。来到沉香亭,我们不得不讲到唐玄宗李隆基。因为这里是他和杨贵姐一年一度赏牡丹的地方。沉香亭建在一座人工堆筑的土山顶上,全部用沉香木构造。当年皇帝常带他宠幸的妃子、大臣、宦官,在这里游乐宴饮,此处最方便观赏极品牡丹。坐在亭子里,四周红、紫、淡红、纯白的牡丹花争妍斗奇,特别是那种能变色的珍奇品种,叫做晨纯赤、午浓绿、夕黄,普通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见过。宫苑内还有宴外宾、观驯兽、表演杂技的专门处所。沉香亭的出名,跟一个风流超绝的传说故事有关。开元年间,明皇正花天酒地享乐,把号称诗仙的大诗人李白也传召进宫内。一次皇上逸兴勃发,传诏要翰林学士李白作曲词《清平调》。李白摆起谱儿来,喝得酩酊大醉,居然皇上亲自给他送汤醒酒;李白趁

洛阳博物馆导游词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年轮轨迹,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留下来的文物,可以从这些文物中,获得一些启迪。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文物数十万件,尤以时代蝉联的历代典型青铜器及唐三彩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隋唐里坊区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现设立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宣教部、三产开发部。洛阳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博物馆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设施先进、功能齐全。2009年2月建成,并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邮展”,“秦汉罗马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中国古都文明展”和“洛阳珍宝展”几个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2011年4月16日全面开放。现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查看全文】 【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山川纵横,又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阳,古称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这一片区域,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诞生于此。“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阳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查看全文】 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12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

博物馆导游词

博物馆导游词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列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陈列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盛楚时的漆、木器具,大批秦始皇时竹简,历史名人字画,陨县猿人,长阳人齿化石,尤以曾侯乙青铜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星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馆藏最多的博物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省博的入口处,湖北省博物馆这几个馏金大字是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题写的.大家请看那边那幢建筑是于1999年才竣工的编钟陈列馆,它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古乐器陈列馆.想必大家都非常想听一听这天外来音.我们不妨先去参观其他文物,最后有足够的时间再来欣赏编钟音乐.大家请随我往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了今天主要参观的一个展厅,曾侯乙墓展厅.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曾侯乙墓的椁(guǒ)室模型,它分为东中西北四室,每室的低部都有一个门洞是用来连接各室的,其形制有点象我们现在住房的三室一厅.东室放有墓主棺和八具陪葬棺,中室置青铜礼器,著名的曾侯乙青铜编钟就是

从这里出土的.西室放有13具陪葬馆,北室放有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曾侯乙墓是凿石为穴的竖穴式墓葬.整个墓室东西长21米,南北宽米,总面积220平方米,据残存的封土推算其下葬深度约为13米,这与同时期的墓葬相比规模是较大的. 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发现了‘曾候乙’三个字208次。所以我们断定墓主就是曾候乙。大家请看这个,它是根据墓内头骨制作的墓主复原像,我们可以看出墓主是大约4243岁的男性,其颅骨特征与中原商代人种特征最为接近。 接下来这件造型奇特的物品叫鹿角立鹤。大家可以看到它是由鹿角鹤身和鸟翅膀组合而成的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仙鸟。它出土时在主馆的东面,头向着南方,可能是意在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保佑吧。它的铸造工艺考究,头颅和鹿角镀金装饰,脊背和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但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再见它的光彩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它独特的造型想像出当时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 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走。这里陈列有许多当时贵族们吃饭用的食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九鼎八簋。鼎是古代食器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它不仅仅是食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礼器。先秦时期人们对鼎是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邸

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导游词.doc

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导游词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物品与文明,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导游词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12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于一个时期,填补了我国中原地区人类发展的空白,也证实了早在七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来都与大象关系密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发现的古代遗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现,河南省的简称“豫”字的右半边,就是一个“象”字。 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就在一步步的证实了中国大陆有着属于自己的新石器历史。洛阳地区分布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遗址。 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裴李岗文化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兼营渔猎和采集,显示出定居农业村落的特色。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洛阳植物园,环境优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1) 惊世巨现,天子驾六;东周瑰宝,举世无双。欢迎大家来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光辉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然而,曾经璀璨的瑰宝,究竟在哪里呢? 在地下沉没了2000多年,一朝惊现的“天子驾六”为您揭开答案。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王城、王陵、王器”的精美展览,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辅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天子驾六博物馆十分的向往了,下面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博物馆内部的第一个大厅。 大家跟我过来,看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的结果绘制的。曾经洛阳古代的都城遗址的具体位置。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共留下了五个都城遗址。历史学家称之为“五都会洛”。 中心部位与繁体的汉字“亞”(亚)很相似,所以考古学者称其为“亚”字型墓。这个墓葬是所有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也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座“亚”字型墓。墓室内发现的青铜器上有铭文“王作宝尊彝”的字样。这个“王作”就是专

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三

地质博物馆讲解词三 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当您进入华蓥山地质博物馆,首先就必须要穿过一条长7`2米的遂洞,这个遂洞将会带给位走进神气的地质时代,在遂洞中我们还设置了6个圆形的凸摸,分别展示了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经典景色。上面设置有3束灯光,形似天窗。 而本馆共设置了前言、交通区位、区域概况、公园简介、典型的岩溶地貌、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剖面、水体景观、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古生物、建设历程、结束语等12个展区;触摸查询系统、动画播放、断裂褶皱互动。 一、通展区 本展区主要介绍了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状关系,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周边地质公园中离高速路最近的一个,距离高速公路只有17公里。 二、域概况展区 本展区主要对公园内径、纬情况、地质、地层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地层概况:公园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台地、出露地层单位,主要有寒武----奥陶系娄山关组、二叠下统梁山关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等。区域岩性主要为碳酸盐间夹碎屑岩。岩层总体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特殊的岩石是区内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基础。而华蓥山复式背斜及华蓥大断裂对区域地质演化历史中有决定性作用,是园区地质遗迹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背景,其科学研究价值极高。 三、园见简介展区 共设置了5快凹形等位展板,其中一块展板就是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况进行了介绍。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东缘,华蓥山脉中段,面积116平方公里。共包括了石林景区、天池湖景区、小山坝景区、岩溶洞穴景区。 1、景区位于公园东部华蓥市和邻水县交界的高登山,面积21平方公里,以富集的生态资源和石林景观为主。 2、池湖景区位于公园北部天池镇境内,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公园内重要的导性地质景观之一。 3、山坝景区位于公园中西部双河街道办事处境内,面积约24平方公里。 4、溶洞穴景区主要露出二叠系石灰岩地层,岩石节理、断裂发育。在构造、气候等影响下,石灰岩溶蚀作用强烈裂隙,不断增大并演化成底下洞穴。 四、型岩溶地貌展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待古代人们生活的模样和文化。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参考!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西安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X。有一句话这么说,“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文物甲天下”。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具有“古都名珠,华夏宝库”之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作为国家715重点工程而建,由张锦秋女士设计,是一座仿唐建筑,再现了大唐时期恢弘大气的时代特征。在建筑布局上,体现了“中央殿堂、四隅重楼、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特点,整体给人以古朴凝重、典雅大气之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大部分。馆藏各类文物37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59件,国宝级文物18组,主要有青铜器、历代陶俑、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四大主题。 我们今日参观的是它的基本陈列。基本陈列以时间为序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展段。系统地展示了陕西自蓝田猿人到鸦片战争的发展历程。

进入序言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唐代的走狮和一组黄河、黄土高原的巨型雕塑。眼前这座走狮,既有东方的雄浑厚重,又有西方的瑰丽神奇之美,堪称东方第一狮。衬托狮子背景的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土高原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它们是陕西人和陕西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个序言大厅以无言之序实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古代史陈列的第一个展段—史前史。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它是1964年科学工作者在蓝田公主岭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距今约有115万年,蓝田猿人是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人类就是由此蹒跚站立起来,书写了属于人类的文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距今约50006000年,人类进入了仰韶文化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最为典型和较完整的一处遗址,半坡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器,这些器皿的形状、色彩和用途各异,著名的有人面鱼纹盆、尖底瓶等。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史前史展段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以农兴国、以礼定邦的周文化展段,这里的周包括周民族、周方国和西周王朝。 周人的先祖姓姬,名弃,他曾在关中大地上教民稼穑,数艺五谷,开创了中国的原始农业。公元1046年,西周定都陕西,由此开创了陕西作为中国14个王朝都城的序幕。周人依托富饶的关中平原和改良的政治制度创造了奴隶社会最鼎盛的时代。琳琅满目的青铜器是这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析

国家5A级旅游景区(66家)名单 (按行政区划排列)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市拙政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江西: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 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 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 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 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4a级景区名单: 北京(9家): 1. 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 2. 北京南宫旅游景区 3.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4. 北京朝阳公园 5. 怀柔青龙峡旅游区 6. 密云司马台长城景区 7. 房山十渡风景名胜区 8. 北京规划展览馆 9.北京圣莲山风景度假区

洛阳博物馆

本次建筑空间组合课程案例分析我们选择的是位于位于“七大古都”之一洛阳市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的洛河南畔的洛阳博物馆新馆。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历朝历代王侯将相雄踞之地,有着非常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历史。而且洛阳博物馆作为国家一家博物馆,是洛阳市乃至全国的重点工程,受到广泛关注。洛阳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文化遗址北侧设计建造一座博物馆,势必从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切入,修建一座真正属于洛阳这座城市的博物馆,让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让建筑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当中。而本次设计任务是在太原双塔寺西北面设计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展现山西省荟萃的建筑历史文化。本次设计任务与洛阳博物馆的客观条件十分相似,所以具有极大的参考性。 项目概况 由于洛阳博物馆老馆不能满足数量巨大的藏品要求,在2007年开始筹备新馆建设,新馆位于洛河南畔,隋唐宫殿遗址北面,场地面积200000㎡,有着足够大的场地。新馆公开竞标,中标方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要设计者是建筑师李立。李立教授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在教学中是“剖面优先”的设计手法的推崇者,而洛阳博物馆是此设计理念的重要实践案例之一。 总图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建筑用地面积十分巨大,而且场地充裕,查资料得场地面积为200000㎡。分析场地四周的地形地貌,场地位于洛河南畔,场地的南面是隋唐城宫殿遗址,周边是里坊制的遗址,场地所在地是很敏感的地带。场地有着18m的限高要求。综合考虑,建筑师选择了一个四方扁平的体量。方形建筑体量坐落于场地之上,坐北朝南,呼应了城市中轴线,成为城市轴线的一部分。建筑构思着眼于文明初现时原始粗犷的气韵与势态,不是采用大屋顶等通常的建筑式样,而是选择厚重的大体块大体量。 确定体量之后,设计师在安排出入口的时候,取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的文化向四面八方传播之意,设计了四通八达四面八方的道路和出入口。从南到北一次排布了主要出口口,次要出入口,货流出入口,大型文物出入口。各个出入口相互独立,保证不同流线不交叉。相互独立的同时又由回字形路网联系起来。除了南方的主轴线以外,建筑体量的开口也通向四面八方,暗喻文明自发源地向各处传播。 三,形体分析 1,采用半围合式布,中间的主体建筑为展馆,文物库房与办公、设备等辅助用房设计为附楼布置在展馆北侧。从功能上把形体区分开来,使得形体与功能达到了统一性。 2,“鼎”的概念通过隐喻的手法体现在展馆的建筑造型上,此设计也名为“鼎立天下”。为了衬托展馆,附楼采取消隐为地景建筑的手法,在顶部进行了绿化。暗和洛阳城州“北据邝山,南值伊阅”的山形水势。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的一个缩影,成为城市的微观表达。 3,形体具有动感,以一种向前的形体特点暗喻洛阳的文化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势。 四,功能及流线分析 以主体展馆为核心,主次分明、内外分明。核心空间为展厅,辅助空间围绕展厅布置。展厅与展厅处布置交通空间。主入口偏西,方形的对角线打通视廊。围绕挑空的中庭布置展览区,延续首层的空间特点,使得空间具有统一性。整个功能分区简洁明了,主次分明。西北侧指向展览序列的起点,东北侧指向内部最大的庭院.西南侧指向二层展览的起点,东南侧指向贵宾接待区的自然分区。 流线十分清楚明了,一层平面观众流线是回字形的。围绕着贯通的中庭,展厅在中庭的外围布置,二层也是如此。工作人员流线与参观有课流线相互独立,工作人员流线在建筑的东北面,而展品和文物流线在西北部,各流线不交叉不相互影响。

市博物馆 解说稿(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展览馆(讲解词) 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泸州市博物馆。泸州市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本馆的各类藏品达4000余件,在同级博物馆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泸州市精神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泸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工程。泸州博物馆展厅包括:一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展览馆;二楼,中国蒋兆和艺术馆;三楼,泸州历史文化陈列馆。我们首先餐馆一楼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展览馆。它是全国10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唯一的名城专题性博物馆。 2走进大厅,大家首先看到的是我身后的这个比原件放大25倍的明代麒麟温酒器仿制品,它高1.2米,长1.5米,质地为青铜,在我国出土的酒具中尚属孤品,也就是说我国的温酒器中以麒麟为造型的温酒器仅此一件,它是我们泸州酒魂的代表。 3在大厅的左右两侧是漆板描金图,是以中国传统白描的手法,用流畅的线条勾画出我们酒城泸州从宋代到清代经济繁荣的盛景。我们首先来看这幅《酒城图》。它是酒文化的缩影,它描绘的是在南门外“商务街”繁荣的盛景,我们从这口龙泉井就可以看出这幅图所画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的“国窖广场”营沟头一带,这幅图展现的是我们泸州商贸的壮丽观图。 4右面这幅《城下人家水上城图》是号称清乾隆年间“巴蜀第一才子”,四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张船山(问陶)的一幅诗意画,从这图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中的意境:“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旗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泸州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沱江下游重要的水码头,自宋以来商贾(gu)云集,经贸繁荣,也使我们看到了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泸州经济繁荣盛况。 5接下来我们将步入历史古城厅。历史古城厅是以泸州的历史沿革和境内名胜为主题设计的。这四块展板可以说是我们泸州两千多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从夏商时巴子国的割地,西汉景帝六年建江阳县,到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升为泸州府。在历史大事记里,有这几件是值得一提的。东汉时,泸州是著名的产盐地。唐代制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宋代,泸州酒业兴旺,泸州酒业兴旺,宋神宗熙宁十年,全国每年征收商税10万贯以上的城市就只有26个,其中就有泸州。当时泸州城内就设置6个“务”负责征收商税,其中就有两个是“酒务”,当时泸州缴纳酒税与成都、重庆鼎足而三了。元代,泸州已酿制成功了第一代老窖大曲酒,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曲酒。清代,川南经纬学堂的创办,使泸州成为川南革命的发祥地。1949年12月1日——3日,;泸州全境解放,1950年7月15日,;泸州市政府正式成立。泸州的城市建设就从这里开始突飞猛进。 6这是泸州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神臂城。它建立在海拔250米——300米的神臂山上,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它就象一只强有力的手臂伸入江中。至今这里仍保留了比较完整的东城门,全国最大的玄武造像。7大家转一下身在这里展柜里大家所看到的是一棵摇钱树。摇钱树又被称为“神树”,在四川这类文物出土得比较多,最典型的就是三星推的神树。我们这课神树是在1987年修建长江大桥时在南岸的东汉墓中出土的,由于原件残损的已十分厉害,我们根据原件制作了复制品。它高有1.52米,质地为青铜,顶上为朱雀造型,象征着太阳神,阳光普照大地。树枝和树叶由东汉时期的五铢钱币组成,底座为两只怪兽交替重叠,象征着守护和生育繁殖的意思。摇钱树只有在东汉时期才出现,它表明在东汉时期,;泸州的商业经济已比较发达,人们相信“钱能通神”的信仰了。东汉以后,这类陪葬品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8后面这个展柜中展出的是近年来在我们泸州出土的汉代陶俑,这个说唱俑,面带微笑,它的出土表明在汉代,; 泸州已出现说唱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陶俑中最为珍贵的就是这个对吻的情态。它表明,接吻不是“舶来品”,汉代的泸州,人们的思想是比较自由开放的。 9现在要为大家特别介绍的就是这块江阳汉阙,它是我们泸州唯一保存下来的汉代石阙。比雅安的高颐阙还要早114年。这块石阙的正面和背面都刻有文字,左右两边为青龙和白虎的造像。我们来看看它正面所纂(zuan)刻的文字是:“永元九年七月己丑,犍为江阳长,王君平君,字伯鱼”这是江阳名称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一件实物。在我国,有字的石阙是非常少见的,而我们这块石阙文字就达到了129余字之多,这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 10我们泸州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宋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内有我市境内最大的一尊道教神仙摩崖石刻造像。 11福宝古镇是我市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川南民居式古镇建筑。 12泸县玉蟾山上的大型摩崖石刻造像是全川最大的摩崖石刻像群。在山上还有另外一道风景,那就是水墨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大型浮雕。 13叙永春秋祠的木雕艺术极为精美,是在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宫廷式建筑,它的雕刻艺术被王朝闻先生誉为“川南木雕石刻艺术上的桂冠”。 14在我们泸州有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处是龙脑桥。它修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它的八个桥墩中间四头是四头龙,分别往两边是青狮和白象,再往两边是麒麟。龙口中衔着石珠可以自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精选.doc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精选 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参考!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1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市内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 大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大多为汉唐文物,对于看惯了明清文物的爱好者来说,是一大特色。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五祀卫鼎。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 青铜器 已登录注册的有39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

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受、西周牛尊、它较、战国鸟盖部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唐代墓葬壁画 400多幅,画面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是反映唐代社会的重要形象资料。 历代陶俑 已注册的有20xx多件。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 历代陶瓷器 已注册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历代建材 已注册的有1000多件。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竹节熏炉汉唐铜镜 已注册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样,图案精美。有些还铸刻着吉祥语

博物馆讲解词原始

延庆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欢迎各位来到延庆地质博物馆参观,我是博物馆讲解员**,很荣幸给各位提供讲解服务,希望各位在此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延庆地质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科普、延庆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性博物馆。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展品300余件。正如这边平面导览图所示,全馆分为六个展厅,一层的序厅、地球科学厅、地质遗迹厅;二层同样有三个展厅,地质遗迹和文化遗产厅、地质遗迹国际对比厅、今日延庆厅。 第一展厅——序厅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序厅。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大型水幕浮雕,流动的水帘和浮雕相结合,展现了延庆山水动人、风景如画的景象。它以龙庆峡为背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为衬托,恐龙身影隐现其中,展现了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的三大亮点,同时也突出了博物馆的布展主题——燕山之魂。 这边是信息服务台。地质博物馆是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的浓缩。通过这个电子沙盘,大家可以直观地了解延庆地貌特征和地质公园园区范围。 延庆位于北京市西北部,距市区74公里。它东邻怀柔,南接昌平,西部和北部与河北省的怀来县、赤城县接壤,是一个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临官厅水库的小盆地。全境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海坨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2241米,是北京市第二高峰(第一高峰是位于门头沟区的灵山:2303米)。县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辖4乡11镇,人口约31.7万。这里气候冬冷夏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比市区低约4℃,是著名的消夏避暑和冰雪旅游胜地。

那么,坐落在其中的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由四个园区构成,分别是西部的古崖居园区、龙庆峡园区,东部的千家店园区,以及南部的八达岭园区。整个园区面积620.38平方千米,几乎占了延庆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特点突出,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多样性。古崖居和八达岭长城园区是地质遗迹和文化遗产完美结合的典范,龙庆峡园区是北方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千家店园区有恐龙足迹和硅化木化石,它们都具有国际对比意义。总体而言,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是一座集构造、沉积、古生物、岩浆活动及北方岩溶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这边播放的是地质公园的宣传片。 第二个展厅——地球科学厅 这个展厅主要讲述了宇宙的起源、银河系的形成、太阳系和地球的相关知识。 宇宙的起源,科学家比较认可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这次大爆炸之后,出现了恒星、行星和生命。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一个包括大约1000亿个恒星和大量星云的漩涡星系,其直径约10万光年,以低速旋转。 这边有陨石的标本,大家可以看一下,陨石是来自星际空间的物体飞进大气层后没有完全被烧毁的部分落到地面形成的固体颗粒,所以说它是天外来客。陨石按含铁量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至今发现最大的陨石是1920年在南非发现的,重约50吨。 为了使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宇宙大爆炸和星系的形成过程,这边播放的是宇宙大爆炸和星系形成的影像资料,大家可以观看下。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词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皖西烈士陵园)解说词 导游指南:概况介绍,旅游线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大别山革命文化馆——辉煌历史——将军摇蓝——浩气长存——红韵流长。 各位来宾,欢迎你们来六安参观考察,在进入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之前,请允许我将纪念馆所在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作一简单介绍。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总面积为135000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90000平方米,水面面积约45000平方米。陆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北侧的30000平方米地均为六安市人民政府旧址,经改造后建为人民广场;南侧的60000平方米地块为原皖西纪念馆区,现已改造成集纪念、休闲、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公园分为纪念活动区和休闲区两个功能区。纪念活动区包括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和纪念像(许继慎)广场;休闲区包括环园道路、景观道路及12个小广场,园内绿化覆盖率达85.5%。如今,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已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处处欢歌笑语,尽展兴兴向荣之气象。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国家AAA级景区——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前身为皖西烈士陵园)。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六安市中心风光旖旎的九墩塘畔,是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的核心景点。始建于1952年,是安徽省建国后兴建的第一所陈列全省各地著名烈士褒扬场所。陵园占地108亩(水面40亩),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原建有烈士纪念

塔,烈士铜像,烈士纪念馆,皖西籍108位将军事迹陈列馆,悼念广场,纪念亭等设施。建国后征集、收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史料。中央领导和国际友人,国内名流也曾先后在此瞻仰和题词。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烈士纪念馆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1年以来,先后被民政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南京军区政治部、总参合肥炮兵学院、武警安徽省总队、皖西学院等单位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中央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以上。 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50多年来为“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由于陈列馆年久失修已成危房,2004年,六安市委、市政府把纪念馆改造扩建列为城市重点工程,改造扩建后面积达208亩。拆除旧馆、新建综合纪念馆,采用多媒体、声、光、电高科技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布置大别山革命简史、烈士事迹和将军事迹展览。修缮了纪念塔及护栏花墙、悼念广场等纪念性设施,新建了8处纪念亭、阁、长廊和万余平方米的将军广场。在广场三面建设三座凸现大别山红色旅游主题“千里跃进、将军故乡”大型雕塑。即一座高10米,长30米汉白玉材质浮雕。内容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走出去徐海东、王树生、许世友、洪学智、陈锡联、李德生等14位大将、上将全身像,皮定均等39位中将半身像及96位少将头像镌刻姓名,分四层排列其中。两座纪念雕塑,各长20米,高5米。第一座主题《八月桂花遍地开》具体内容为大别山三大起义。黄麻起义成立的红11军31师,立夏起义成立的红11军32师,六霍起义成立的红11军33师。军旗各一面,军旗下显示各大起义场景。第二座主题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场面缩影。兴建纪念碑林,主要内容是将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刘伯承等题词,洪学智等将军墨宝,朱蕴山、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9-2020年度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94分) 1. (2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气候条件 B . 耕地面积 C . 水源丰歉 D . 地形条件 (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 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 . 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 . 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 . 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2. (6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左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 . 甲—① B . 乙—② C . 丙—③ D . 丁—④ (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2分) (2014高一下·中江月考) 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快的主要原因是() A . 生存环境比发达国家优越 B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 高死亡率、高出生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D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4. (2分) (2018高一下·仙桃期末) 读我国近十年来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统计图,完成下

面小题。 (1)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计划生育政策 B . 经济发展水平 C . 受教育程度 D . 传统观念 (2)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变动的特点是() A . 总人口数逐年增加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 . 人口抚养压力减轻 D . 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同步 (3)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启动“全面二孩”政策,该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 . 人口老龄化加剧 B .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C . 劳动力严重不足 D . 环境压力加大 5. (4分) (2018高一下·陆川期中)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