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与比较 推荐阅读书目 michael chen

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与比较 推荐阅读书目 michael chen

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与比较 推荐阅读书目 michael chen
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与比较 推荐阅读书目 michael chen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

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

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

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

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二、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

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分支部分:

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

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

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

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

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

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

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内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

6、《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

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目前数种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人大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8、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此书不属必读。

9、《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10、〈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32开,800多页。易懂而深刻。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三、中级宏观教材。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1、《宏观经济学》曼昆,人大版。中文翻译。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建议阅读。

1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人大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

13、《宏观经济学》人大版,中文翻译。罗伯特霍尔,整本书显得有点凌

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14、《宏观经济学》巴罗。清华,影印英文版。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不属必读范围。

15、《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杰佛里萨克斯,32开,1000页。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以拓展知识。上述5种教材所用符号各不相同,对学习者实在甚为不便。

16、《国际经济学》保罗克鲁格曼,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推荐阅读。

1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推荐阅读。

四、其他教材:

18、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之其他大多数教材:《经济思想史》、《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人事经济学》、《金融学》(博迪)、《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米十金)等等实务应用之科目。适当补充阅读〈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哈耶克、剑桥之争、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等等内容。

19、三联丛书黄皮书系列,其中显要者如《公共经济学》(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阿特金森(Atkinson, Anthony B.) [美] 斯蒂格里茨(Stiglitz, Joseph E.)著)、〈政治与市场: 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货币、银行与经济》(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美国]托马斯·梅耶(Thomas Mayer)、〈法和经济学〉等等。可对经济学之应用领域获得一个深刻视角。三联丛书,推荐全部阅读。

20、张五常《卖橘者言》、《佃农理论》、《经济解释》。张老先生近年是国内焦点所在,也写了几本〈随笔〉,发表不少演讲,大体而言,〈随笔〉不堪一读,其中论书法、摄影部分,不关主旨,且水平甚低,多属偏颇之见,今不论之。唯上述专著中之〈佃农理论〉,见解独到,尤有过人之处。建议修完中级微观后仔细阅读。《经济解释》则为论文集,然其中也有不少过激之言论及偏见,不可以教材视之。其中“合约理论”部分,可以一读。论“共产主义”部分,则未必

有理。

2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新兴超边际古典经济学〉,杨先生气魄甚大,欲以一己之力重写传统经济学体系,与汪丁丁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经济学之异端,读之可开阔视野。推荐阅读。

22、〈波斯纳文集〉苏力翻译。老先生以法学专才,写〈法之经济学分析〉,实一极高明之人士,于此不可不提。推荐阅读。

23、商务丛书《汉译世界名著》系列:此丛书系列,自二十世纪初商务王云五先生主持,与是事者不计其数,除文革中断十余年外,每年陆续出版,涵盖哲学(红皮)、历史(黄皮)、政治(绿皮)、经济(蓝皮)、语言学、人类学(未成),所翻译者,非经典不收,皆大师之精华,所主持翻译之人,多博学鸿儒或一代大师。单经济一门,翻译之著作,至今已近百种。百年间,传播知识无数,可谓功德无量。读完蓝皮经济类之全部,则可通晓经济学之来龙去脉。

至此,无意于经济学一门谋生者,已然足够。然上述书籍,常人阅读,少者耗时约需1、2年以上。多者3、5年。且其中论著,多高明之作,或有一读再读之需,而读完,也或有“屠龙之技”之感也未之定,一笑!

五、数学工具:即所谓数理经济学一科。

若数学水平较高,有意进一步玩弄经济学之数学智力游戏,则可参读以下数学工具:中国大学本科考研究生之数学三(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必修之基础课,其他之数学工具则包括拓扑学初步(凸集、凹集、微分方程稳定性)、线性规划(代数理论、几何理论、对偶理论)、非线性规划(不等式约束规划)、变分法(欧拉方程、泛函函数、收敛问题、可变端点、横截条件、勒让得必要条件、相图分析)、最优控制理论(最大值原理、汉密尔顿函数)、连续时间优化规划、离散时间优化规划(不动点性质、值函数)、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混沌系统、随机变量等等。

24、《经济学中的数学》(入门水平)

25、蒋中一《数理经济学基础》(基础水平)

26、《动态优化基础》(进阶水平)

27、高山成(takayama)《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8、龚六堂《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9、《经济学中的动态递归方法》(推荐阅读)

30、〈数理经济学手册〉人大版(重点阅读)

六、中高级微观经济学:下文书籍,未必尽是高明著作,然国内此类教材甚少,下述书籍,聊胜于无。

31、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学运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

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学运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不属必读范围。

32、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大出版。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33、Nicholson < Microeconomic Theory>>。国内中文翻译出版。此书微积分运用、数学运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推荐阅读。

34、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数学证明部分清楚。推荐阅读。

35、张维迎〈高级微观经济学〉,此书张教授5、6年前在香港做访问学者时已准备出版,张五常之论著中,多处注释引自此教材,多种丛书翘首以待,均将此书名印于丛书之中,以待出版。然数年一去悠悠,至今未见面世。张教授微观造诣甚深,想来此书必也不错。估列于此处,他日或可望出版,若有见张教授者,也可代问此书出版之日。呵呵。

36、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但翻译质量不佳。建议直接读英文版。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37、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不属于必读范围。

38、《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andrew.mas-colell Green 等,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110元。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以上书籍,系以凯恩斯经济学为背景,将国内所见的经济学教材略作整理,高级部分点评甚少,聊作铺路之用而已。

B139374221575MAR.jpg (43.31 KB)

2008-5-28 13:54

经济学学科分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容愈来愈复杂、丰富,专业化程度愈来愈细密;同时,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愈来愈扩展。一方面,从带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经济学中,不断分化出带有应用性和独立的部门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经济学科内部各个分支相互交叉的学科,以及经济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学科之间彼此联结的边缘学科。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化,对分析的精确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出现了研究经济数量的分析和计量方法的学科;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系统的历史依据,出现了各种经济史的学科。这样,就在社会科学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门类分支繁多的经济学科体系。

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学科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门类:

理论经济学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视野,以经济活动总过程为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其中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又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独立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价格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不同市场类型下厂商成本分析与产量、价格决定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决定即分配理论等。

经济发展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及其特殊规律的学科。它为总结历史经验和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学说、政策提供历史背景。

经济史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别经济史(如中国经济史、英国经济史等),地区经济史(如欧洲经济史、拉丁美洲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以世界为整体,研究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按部门或专业来区分,有农业发展史、工业发展史、银行发展史等;按历史分期,有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之分。关于世界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实际上属于现代经济史范围。经济史如同理论经济学一样,要受研究者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

经济思想史或称经济学说史。它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观点、

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及其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所起的影响、所占的历史地位,以及各个人物、各个学派之间的承袭、更替、对立的关系等方面的学科。

经济数量的分析、计量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学科。

经济学家比较注重各种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自19世纪70

年代起,就有一些经济学家应用数学推导经济理论,建立数理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理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广泛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了各种静态的、动态的、微观的宏观的经济模型。与之相联系的一个分支是经济数学,它侧重阐述现代经济分析中运用的各种数学方法,这实际上属于应用数学范围。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大体上可分为:

以国民经济个别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农业经济学、建

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等;

以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

象的学科,如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等;

以地区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区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等;

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等;

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学、市场(销售)学等等;

与非经济学科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与人口学相交叉的人口经济学;与教育学相交叉的教育经济学;与法学相交叉的经济法学;与生态学相交叉的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社会经济学;与自然地理学相交叉的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等。

这些边缘经济学科主要研究这些非经济领域发展变化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性。

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展、不断充实的。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但它们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

上面这个书目写于2002/3/29,8月又作了一些补充:

1、最致命的缺陷,是忘了交代清楚这个书目的用途。

当日写这个书目,只是闲时读完书目中的大部分书籍之后,深感于市面基础教材繁多,为学习者方便,了解各种教材程度要求而写。书目只是把有关微观和宏观的教材按照难度排序,以自己的见解,排成一个次序,方便自学者参考及朋友讨论而已。

现在回头看起来,由于学习者目的不同,需要的参考书籍不同,所以如果想最大化书目的作用,必须明确学习者的目的,采用一个流程图的结构,对书目进行分流,比如作为基础了解的有一个路径,学制度经济学又有一个路径,学数理经济学的又有一个路径,这样才最方便学习者学习。

有一种方法是直接从阅读原始论文下手,但这方法却是需要明师指点才行。按洪昊当日的意见,举了田国强为例,建议直接先修3-5年数学,再来学习经济学还不迟。这也是一种思路,当日我还与他争执了一番,今日看来,读书之法,因目的不同,也因人而异了。

2、没有从一种思想史的角度来考察这些教材。

经济学事实上是一种思想不断竞争,重新综述的过程。尽管上文中提及了教材与文献的区别,却没有明确指出教材事实上也是一种文献综述,在提及的教材中很多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一个观点由何人首创,最主要及最有力的批评意见又来自谁。

所以,有必要补充相应的原始文献来源,以弥补这一缺失,而当日评介时,只是在第23项开列了商务的蓝皮书系列,并没有仔细的推荐这一系列的教材,这未免是一种缺陷。因为里面可以说都是大师的著作,实在是很有必要做一个精练的阅读。这个系列的一些著作,可以参考下文我的一些见解。

3、书目过多,不够精练,不方便学习。

尽管我基本通读了进行了点评的书,也建议其他人在可能的时候通读,但事实上,这种通读方式不一定对所有的人都是最经济的。所以有必要开出一个

10-20种的“精练”书目,才方便学习,看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刚学经济学的人,看了前面的介绍,立刻买了三本入门的教材,然后读了2本,深感于书籍繁多,望洋兴叹,没有耐心读下去了。事实上,由于当日的目的是进行排序,所以接近的书根本没有必要读,反而按照上述书目,在每个阶段的教材,跳着进行“跳跃式”的挑选阅读,才是最经济的。没有很大必要全买来读的。

4、重基础,轻术科。

点评部分主要是微观和宏观,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向深层次推广。而一些应用科目和专著只开列了一个名称,没有进行仔细点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当日自身深感不足,对于比较高深的内容不敢随便乱说外,更因为我本身比较赞同王则柯教授的观点,觉得基本功打的扎实,再做术科才更为妥当。但这样一来等于是在一个比较远的时间点上才可能达到最大化收益,所以有必要按照第一点所说的,重新排列。而今日我已经没有兴趣去点评那一堆数学著作了,留待有兴趣的高明人士为之罢。

另外,一些应用科目国内出版的教材很少,很多时候只是一家之言。比如tirole的《产业组织理论》的水准,已经远远超越其他教材,而如果列入国外的教材,恐怕又有很多人不能读到,所以干脆不论,但这样一来,未免就太轻术科了。看来还是有必要把应用科目的书籍说的更清楚。

5、忽略了一些专业方向上的细分,比如博奕论,反垄断,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事实上,这些方向的文献国内已经大量出版,所以也有必要整理和排序推广。

6、忽略了网络上可以查到的电子文献。

网络上的电子文献浩瀚无边,与日俱增,如果列入的话,恐怕这个书单没有完结的一天,难免有以有涯追无涯之叹。象写完这书单几个月后,我在几大期刊中down了数千篇的pdf格式的原始文献,但却一直没有读完,更无论点评介绍了。但无论如何,应该把萧敢的帖子转过来,提供一个连接,让学习者自己参考。

7、忽略了统计学、计算机软件,对计量经济学评价不足。

忽略了统计学和计算机软件是洪昊指出来的。他的说法我也认同,下文转贴当日我的回应。但无论如何,我是建议数学和统计学还是学深点好的。

8、忽略了期刊介绍,期刊阅读是紧跟主流的方法之一。我建议的学习次序是:教材---原典---期刊。关于期刊的介绍,只好以后再整理再写了。

9、忽略了与时务的沟通。

所指的时务,是指现在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的杂文,散文,讨论稿、简

报,谈话录等等。因为如果单纯读上面的书单,再读现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论,恐怕会膛目结舌,不知所云。或许这正是经济学家与经济问题学家的区别了。

目前经济学家大量的发表杂文和散文,其中难免有些是赶潮流的作品,但数目过大,实在很难评价。这未免也让人头疼。而最致命的一点是,我对赶潮流的当代作品历来没有好感,所以基本上,很少读这些作品,没有读过,就没有发言权。这方面只能留待高明人士指教。

11、上文的一些补充。建议补充阅读以下一些书籍:

a、《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集》3卷,汤敏,茅以拭编。商务版,此三卷分几次出版,重印多次,多为国内今日名家当日留美做学生时所作的论文和文献简介。这三册专集,多为简要的文献简介或综述,对于学习者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指路,也有帮助。到第二册时,昔日的留美同学经济学会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留美学者经济学会,而其中很多年轻人已经是今日国内热点人物,世事沧桑,也可见一斑。

b、北大CCER的《简报》和《讨论稿》,以及其他几本刊物,比如《宏观组论文集》《通货膨胀讨论》等。

此项是为了对应上文述及的经济问题而添加的,ccer造福一代中国学生的经济学学习,也被讥讽为政策问题经济学。但今日中国的经济学学生,全然不关心国家时事问题,似乎也不大妥当,所以特别补充这个项目。与此仿佛的一本国内翻译出版的书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Feldstein主编),此书全面系统的叙述了美国80年代的宏观政策。分9章,面面俱到,局中人论尽美国80年代政策,实值得一读,以宏观视野和水准及政策决策的透明度而言,国内尚未达到此种水平。

c、〈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4卷(800元)和〈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辞典〉(596元)。这两部词典,我是建议逐条通读,而不应单以词典查询看待。其中每个词条都是一篇文献综述,且执笔多为名家,水准极之高明。唯数理水平偏高。当日万科论坛ghq博士谈及“不知美国100年来有几次泡沫”,我因读过有关“泡沫”的条目而知其提法之不当。可见读词典之办法,虽拙实工也。

近日美国已经出版了《经济学法律词典》,不知国内何时会翻译出版。通读这两部词典,有登泰山而天下的感觉,强烈推荐!

d、最近另有一册《高级微观理论》教材(中英版)水准很不错。可以完全代替平新乔和张定胜的书籍,推荐阅读。配套的宏观是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也是各有中英版)

e、关于邹恒甫主编:〈金融丛书系列〉,此一系列包括让-拉丰教授的两本《激励理论》,以及邹至庄、邹恒甫、田国强等的论著,水准很高,而且是英语原著,很值得推荐阅读。原帖的评价不是很高,特此纠正。

f、诺贝尔经济学家选集,中英版。如果想了解这帮人的生平,可以读《诺贝尔之路》,但正如世人所知的,诺贝尔事实是一种过气的荣誉奖,读诺贝尔奖,也可算读经济学历史了。

G、《西学基本经典》经济类。此一类别可与下一条目之汉译名著蓝皮本相参考。

h、汉译名著蓝皮本:

当日写完上述书单后,关于汉译名著的经济类著作,我又购置了以下这些,聊供参考:

《经济分析史》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比特

《商业性质概论》坎帝隆

《有闲阶级论》凡勃伦

《现代经济学导论》罗宾逊夫人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托马斯孟

《现代英国经济史》克拉潘

《通论》《货币论》凯恩斯

《通货浅说》马寅初

相关的汉译名著,可以读以下两本经济思想史《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经济思想的成长》。《理论和方法史》介绍了不少经济学家的故事和水平,读来比较有趣,可做入门之用,《成长》极其简要,但下册的文献检索却极其完备。可做进阶之用。以经济思想而言,韦伯的《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似乎也是很值得推荐,但这样一来,《盐铁论》也是必读的了,那这个书单便也无穷无尽了。所以不如就此作罢。

这是我一时想到的缺陷,但估计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去重写,原因是觉得还需要大量阅读,才能纠正减少错误,比如原来书单中提到hall的《宏观经济学》,当日感觉比较凌乱,后来才明白他是遵循投资拉动的观点来写经济学,也是传统的一个做法,当日便没有此种眼光,可见学习之重要。

写于2002/8/26

时隔两年,重读这个书目,大体感觉这两年坊间足堪入目之经济学著作极少。依现在之见,《一般均衡理论》为微观经济学之核心。读者一直学到理解这个理论如何证明及应用时的条件,即修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微观经济学》(上、下册)后再仔细阅读《经济思想的增长》下册参考文献,大致理解经济思想史之渊源,便可算入门,至于宏观,修至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便该修数学了,至于小薛的书单,那只算一个笑话罢了。

七、高级宏观经济学

39、《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商务版。推荐阅读

40、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41、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2、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推荐阅读

八、其他教材:

43、《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属于研究生初级教材。

44、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哈佛剑桥经济学著作译丛》:《经济理论的进展》(上下)、《公共选择理论》、《治理机制》、《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经济学中的制度》推荐全部阅读。

45、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名著丛书〉系列:《企业经济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速水右次郎)、《同意的计算》(布坎南)、《货币数量论研究》(佛里德曼)推荐全部阅读。

46、经济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此系列水平介于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若学完上述其他教材,此系列可不必阅读。聊记于此。

47、邹恒甫主编:〈金融丛书系列〉:包括拉丰〈激励理论〉等。

4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经济学教科书译丛》系列:包括《经济思想的成长》、《博奕论教程》等书,学完这个系列,建议找老师报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

博迪《金融学》包含了金融学的各项基本内容,其特点体现在公司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等内容上陈述较多而其他教材较少涉及。在我个人看来,概括来说本教材更侧重从公司等微观角度来判断一个企业的运行情况,并为企业的投资选择作出决策。而黄达《金融学》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内容结构较为相似,并没有选择从企业角度来阐释金融学问题,而是从国家等宏观角度,解释货币供给需求与中央货币政策,解决国家层面上的通货膨胀、收支平衡等问题。

因此,可以说两本书在共同的金融学基础知识(金融市场及机构介绍,跨期选择,货币制度)的基础上,各有侧重,一个侧重企业角度,一个侧重国家层面。都是非常棒的教材!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2e16255727.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9785&page=1

小学生必读中外名著书目

小学生必读中外名著书目 中国文学名著: 1、《西游记》 2、《水浒传》 3、《三国演义》 4、《红楼梦》 5、《论语》 6、《朝花夕拾》 7、《骆驼祥子》 8、《繁星·春水》 9、《呐喊》10、《女神》11、《子夜》12、《家》13、《雷雨》14、《围城》 社会科学与艺术: 1、《上下五千年》 2、《世界五千年》 3、《苏菲的世界》 4、《理想国》 5、《共产党宣言》 6、《法律的故事》 7、《漫话圣经》世界文学名著精读(少年版): 1、《简?爱》 2、《呼啸山庄》 3、《傲慢与偏见》 4、《名利场》 5、《爱玛》 6、《雾都孤儿》 7、《大卫?科波菲尔》 8、《鲁滨逊漂流记》 9、《格列佛游记》 10、《金银岛》11、《德伯家的苔丝》 12、《牛虻》 13、《蝴蝶梦》14、《爱丽斯漫游奇遇记》 15、《红字》16、《嘉丽妹妹》 17、《海狼》 18、《教父》 19、《飘》20、《斯巴达克斯》 21、《爱的教育》 22、《堂吉诃德》 23、《变形记?审判》 2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5、《汤姆?索亚历险记》 26、《高老头》 27、《欧叶妮?葛朗台》28、《悲惨世界》 29、《巴黎圣母院》 30、《三个火枪手》 31、《基督山伯爵》 32、《茶花女》 33、《红与黑》 34、《包法利夫人》 35、《漂流朋友》 36、《娜娜》 37、《约翰?克里斯朵夫》 38、《神秘岛》 39、《海底两万里》 40、《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 41、《复活》 42、《安娜?卡列尼娜》 43、《父与子》 44、《童年》45、《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46、《好兵帅克》 47、《吹牛大王历险记》 48、《少年维特之烦恼》 49、《戈拉》50、《百年孤独》

经济学推荐书目重点

经济学必读数目 入门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

经济学书籍推荐

经济学书籍推荐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

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

经济学必读书目推荐

经济学必读书目推荐 [日期:2011-04-20] 阅读:915 次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 6、奥尔森.(中译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巴泽尔.(中译本)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2、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4、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5、德姆塞茨.(中译本)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6、迪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7、迪屈奇.(中译本)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8、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9、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0、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1、费景汉、G·拉尼斯.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台湾.台湾中华书局.1971 22、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推荐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推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着《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

经济学教材的选择与比较 推荐阅读书目 michael chen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推荐

高中生必读经典名著推荐 中国作家的作品5部: 1、巴金:《家》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在巴金一切的作品中都满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毫不感到是在绞汁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2、茅盾;《子夜》 《子夜》是一部社会分析小说,小说中十分注意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把一人、一家、一店、一厂的矛盾同社会的阶级矛盾相联系,不仅以巨大的画卷展现了冒险家乐园的大上海的面貌,而且还以广阔的画面把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反动当局镇压、地主阶级的行径、资本家之间的兼并等等突出的社会现实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思想深度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咋咋不已了。 3、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4、曹雪芹:《红楼梦》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在明清小说中,最为后人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其书自问世以来,评、题、图、咏、戏曲、影视作品等,真是大浪滔滔,汗牛充栋。二百余年来,以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为研究对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红学。可以说,《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世界小说史、文学史,

新制度经济学推荐书目

Introductory Reading List i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verview Eggertsson, Thrainn, 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Furubotn, Eirik G. and Rudolf Richter,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7.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 Coase, Ronal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ovember 1937, pp. 386-495. Reprinted in Boulding, Kenneth, Readings in Price Theory, 1952, pp. 331-351; and in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pp. 33-55; and in Williamson, O. and Winter, S., eds., The Nature of the Firm: Origin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Coase, Ronald,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October 1960, pp. 1-44. Reprinted in Henry G. Manne, ed., The Economics of Legal Relationships, West Publishing, 1975; and in Breit, W., Hochman, H., and Saueracker E., Readings in Microeconomics, Times Mirror Publishing, 1986, pp. 414-440; and in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Coase, Ronald, "How Should Economists Choose?", the G. Warren Nutter Lectures in Political Economy,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1982. Reprinted in Coase, R.H., Essays on Economics and Economist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pp. 15-33. Coase, Ronald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Alchian, Armen A. and Demsetz, Harol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2:5 (December 1972), pp. 777-795. Ostrom, Elinor,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Williamson, Oliver, "Franchise Bidding for Natural Monopolies – in General and with Respect to CATV,"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7 (Spring 1976), pp. 73-104. Williamson, Oliver,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2 (October 1979), pp. 233-261

2020一生必读的中外名著书目推荐

2020一生必读的中外名著书目推荐 都说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然而幸运的是如今的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各种名著好书琳琅满目不知从而读起,你看过的名著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人一生必读的经典书籍_2020一生必读的中外名著书目推荐.欢迎阅读! 1,外国十大名著: 《战争与和平》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在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要死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童年》

讲了小主人公高尔基(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 《呼啸山庄》 一个爱到极致的男人,做出了疯狂的行为。他用“爱”杀人,却也用爱自杀。凯瑟琳生前死后,他都活在痛苦里。凯瑟琳弥留之际,他还用说话去刺伤她。但是,希斯克力夫承受的却是两份伤痛,他自己的和凯瑟琳的。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红与黑》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中文著作 1.杨治,1985: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胡汝银,1988: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3.陈小洪、金忠义,1990: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4.王慧炯,1991: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产业组织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5.丁敬平,1991:产业组织与政府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6.董守才等,1992:工业组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马建堂,1993: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方甲,1993: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夏大慰,1994: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0.夏大慰,1994: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1.汪斌等,1995:产业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2.于立、王询,1996:当代西方产业组织学,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 13.龙茂发等,1996:产业经济学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4.毛林根,1996:结构·行为·效果——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5.张维迎,1997: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6.王惠臣,1997:论运输管制:公共性与企业性的悖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7.陈秀山,1997:现代竞争理论与竞争政策商务印书馆 18.邬义钧等,1997:产业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 19.杨公朴、夏大慰,1998: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史忠良等,1998: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1.李悦,1998: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谢地,1998:产业组织经济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23.吴汉洪,1998:西方寡头市场理论与中国市场竞争立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24.王俊豪,1998:英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5.刘树杰,1999:垄断性产业价格改革,中国计划出版社 26.金碚,1999:产业组织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27.王俊豪,2000: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

经济学金融学书籍必读书目清单

经济学基本原理推荐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 弗理德曼,《价格原理》,商务印书馆 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Mankiw,《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国际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杰佛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出版版 多恩布什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扎瓦蒂,《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拉姆·拉玛纳山(Ramu Ramanathan),《应用经济计量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郭志刚(主编)《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克鲁格曼和奥本斯菲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cric S.Mishkin),《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恩布施和费什尔,《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弗理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数学教材 《经济学中的数学》(入门水平)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基本方法》(商务印书馆)(基础水平) 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商务印书馆,1999年)(进阶水平) Dixit,《经济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上海三联书店。 龚六堂《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金融学教材推荐阅读 《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投资学精要》兹维·博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管理》Jeff.Madura,北京大学出版社。 《固定收入证券市场及其衍生产品》Suresh.M.Sundaresan,北京大学出版社。《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第五版),乔治·H·汉普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小詹姆斯·法雷尔,机械工业出版社。 《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唐·M·钱斯(Don.M.Chanc),中信出版社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美)弗朗哥·莫迪利亚尼,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版。《微观银行学》弗雷克斯,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公司理财》斯蒂芬·A·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 《投资学》兹维·博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 《投资银行学》何小锋, 黄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投资银行学:运营与管理》宋国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财经杂志

初中语文必读选读名著阅读书单完整版

中考名著阅读书单 优先选择语文教材中指定名著篇目。 今天于老师就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教材为例,给大家呈现一份中学教材名著必读书单,具体参见以下表格:

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红岩》 作者:罗广斌、 杨益言 《创业史》 作者:柳青 《海底两万里》 作者:(法)儒勒·凡尔 纳 《基地》 作者: (美)阿西莫夫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作者: (英)J.K.罗琳 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美)埃德加·斯 诺 《长征》 作者:王树增 《飞向太空港》 作者:李鸣生

《昆虫记》 作者:(法)法布尔《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者:卞毓麟 《寂静的春天》 作者: (美)蕾切尔·卡森 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 作者:傅雷、 朱梅馥 编者:傅敏 《苏菲的世界》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 德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朱光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苏)尼古拉·奥 斯特洛夫斯基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名人传》 作者:(法)罗曼·罗兰 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 作者:艾青 《泰戈尔诗选》 作者:(印)泰戈尔

中小学「新」教材内容有变化 自2016年起,国家开始推行统编义务教育教材,至2019年,七至九年级已全面推行统编教材,课本中明确规定一些名著为必读书目,而且,中考语文也将名著纳入考试范围。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明确表示,名著阅读和课文的地位同等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教育者把名著阅读纳入了中考,分值会高达20分左右。

这都表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今天专门为大家罗列了最新统编教材初中七至九年级必读名著及已定选读名著书目。 七年级(上)必读书目: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该《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由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人教社中学语文室主任王本华主编,含教师用书,该系名著书系与教材配套,适合大家使用,后边不做重复赘述。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 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七年级(上)自主阅读: 《湘行散记》 《白洋淀纪事》

经济学研究生阅读书目推荐

一、经济学及方法论基础 1、《经济学》上下册,斯蒂格里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4《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商务印书馆,2004 5《高级微观经济学》,哈尔〃瓦里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唐〃埃思里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商务印书馆 9、《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道格拉斯?C?诺斯 10、《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商务印书馆。 12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13斯蒂格勒,《价格原理》,商务印书馆。 14弗理德曼,《价格原理》,商务印书馆。 15多恩布什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余永定等,《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17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 二、金融专业(译著) 1、《货币金融学》,米什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货币理论与政策》,卡尔〃E〃瓦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投资学》,William F.Sharpe,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弗兰克〃J〃法博齐,弗朗哥。莫迪利亚尼,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公司理财》,斯蒂芬〃A〃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汇率与国际金融》,劳伦斯〃S〃科普兰,2002 8、《金融经济学》(德)于尔根〃艾希贝格尔,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9、《固定收入证券市场及其衍生产品》 Suresh.M.Sundaresan,北京大学出版社。。 10、《衍生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唐〃M〃钱斯(Don.M.Chanc),中信出版社 11、《货币制度理论》,劳伦斯〃H〃怀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三联书店,1990 13、《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金融控制》,L〃I〃麦金农,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14、《比较金融系统》,富兰克林〃艾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5、《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米尔顿〃弗里德曼,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16 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通往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中信出版社,2005 17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 18拉古拉迈〃拉詹路易吉〃津加莱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捍卫金融市场自由,创造财富和机会] 中信出版社 19《西欧金融史》金德尔伯格,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级微观经济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3、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4、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 5、希克斯:《经济史理论》 6、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7、张五常:《经济解释》 8、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中国经济改革》 9、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10、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 11、刘伟:《经济学导论》 12、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 1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 15、杨小凯:《新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 16、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17、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18、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 19、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0、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 2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2、张维迎:《博弈与社会》

23、张维迎:《市场的逻辑》 24、张军:《转型、治理与中国私人企业的演进》 25、张军:《比较经济模式》 26、刘晓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与市场》 27、朱玲:《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 28、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的观点》 29、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30、琼斯:《经济增长导论》 31、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32、平新乔:《经济研究十二篇》 33、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 34、谢拉.C.道:《经济学方法论》 35、洪银兴:《市场秩序和规范》 36、赫维茨:《经济机制设计》 37、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38、巴罗:《自由社会中的市场和选择》 39、席勒:《非理性繁荣》 40、米香:《经济增长的代价》 41、钱穆:《中国经济史》

经济学初级到高级推荐教材一览

济学初级到高级推荐教材一览 一、入门教材: 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 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济学10 大原理”,为初学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 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 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 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 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 年初版。现已出第16 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 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 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 年出版。市面之16 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 、“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 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 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 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

经济学从入门到精通必读的120本经典书籍

经济学从入门到精通必读的120本经典书籍

经济学从入门到精通必读的120本经典书籍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 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4、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5、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 6、奥尔森.(中译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7、巴泽尔.(中译本)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8、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 10、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12、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 14、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 15、德姆塞茨.(中译本)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16、迪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7、迪屈奇.(中译本)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 18、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19、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1、费景汉、G·拉尼斯.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台湾.台湾中华书局 22、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3、格哈特·门施等.资本价值变化与创新偏好.北京.商务印书馆 24、霍利斯·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5、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6、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7、贾塔克.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8、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9、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30、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3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32、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上海三联书店 33、拉格纳·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34、莱斯特·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5、劳·普雷维什.外国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 3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7、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8、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 39、罗纳德·卜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40、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罗森斯坦一罗丹.略论’大推进’理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应用经济学必读书目

应用经济学必读书目 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必读书目和文章 ◆ 必读书目 【1】奥利弗·E.威廉姆森.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商务印书馆 【2】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3】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出版社 【4】斯蒂文·G·米德玛.科斯经济学——法与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5】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 ◆ 必读文章 【1】 Porter M. Cluster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Global-City Regions[R].Washington,DC: World Competitive City Conference,World Bank,17一19 0ctober,2000 【2】 Scott A J ,Storper M .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M]. London: Routledge,1992 【3】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3). 【4】于树江,李艳双.产业集群区位选择形成机制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4) 【5】刘颖琦,李学伟,李雪梅.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1) 【6】唐春晖,唐要家.技术模式与中国产业技术追赶.中国软科学,2006年,(4) 【7】钱平凡.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3) 【8】郭晓林,鲁耀斌,张金隆,任锦鸾,任远.产业共性技术与区域产业集群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9) 【9】李东.基于结构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类型、产业效应与策略体系.中国软科学,2006,(11) 【10】陈修颖,叶华.牵引空间战略与中国的产业空间结构重组.中国软科学,2006,(11) 【11】胡汉辉,倪卫红.集成创新的宏观意义:产业集聚层面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2) 【12】胡汉辉,周哗,刘怀德.地方产业成长的组织模式选择[J].产业经济评论,2005,(2) 【13】江世银.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及其趋同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1) 【14】张平,李世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及对策. 中国软科学,2007,(7) 【15】谷任,邝国良.产业集群、金融发展与产业竞争力. 中国软科学,2007,(6) 【16】秦臻,秦永和.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软科学,2007,(4) 【17】陈立敏,谭力文.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J].经济管理,2003,(24) 【18】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J].经济评论.2003,(1) 【19】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5) 【20】任寿根.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J] .管理世界,2004,(2) 【21】李君华,彭玉兰.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9) 【22】丘成利.制度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9) 【23】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3,(3) 【24】霍丽,惠宁.制度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经济学家,2007,(4) 【25】关嵩山. 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思路研究. 经济理论研究,2007,(8) 【26】周艳梅. 跨国购并对东道国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经济研究导刊,2007,(14)【27】方维慰.论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