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工程力学在线作业一

中南大学工程力学在线作业一

中南大学工程力学在线作业一
中南大学工程力学在线作业一

(一) 单选题

1. 力对点之矩和力偶对点之矩,与矩心位置的关系是___。

(A) 都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B) 都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C) 力对点之矩与矩心的位置有关,力偶对点之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C)

2. 图所示水平力F作用在刚架的B点,不计刚架重量,支座A和D的约束力为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3. 已知构件受力如图所示,不计自重,支座A 的约束力方向是___

(A)

沿AB 的连线

(B) 沿AC 的连线

(C) 沿AD 的连线

(D)

无法确定方向

参考答案: (B)

4. 光滑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___。

(A)

指向受力物体,为压

(B) 指向受力物体,为拉

(C) 背离受力物体,为压

(D) 背离受力物体,为拉

参考答案: (A)

5. 铰接三杆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各杆自重不计。已知OA=40cm ,O1B=60cm ,作

用在OA

上的力偶矩

。力偶矩M2的大小是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C)

6.

构件AB的A端为固定铰,B端为活动铰。已知在构件上作用一力偶,构件自重不计,尺寸单位为m,支座A的约束力是___。

(A) 81.2N (B) 100N (C) 50N (D) 75N

参考答案:

(A)

7.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___。

(A) 力偶矩的大小

(B) 力偶的转向

(C) 力偶的作用平面

(D)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平面

参考答案:

(D)

8.

图所示___力对z轴之矩等于零。

(A)

(B)

(C)

(D)

参考答案:

(A)

9. 已知梁上作用一力偶M,梁长为l,梁重不计,支座A和B的约束力为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B)

10. 曲柄连杆活塞机构的活塞上受力F=400N 。如不计所有构件的重量,在曲柄上应加多

大的力偶矩M 是___才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A) (B) (C) (D)

参考答案: (C)

11. 某刚体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平衡,则此力系各分力对作用平面内___之矩的代数和

等于零。

(A) 特定

(B) 重

心 (C) 任意

点 (D) 坐标原

参考答案: (C)

12. 两个共点力可合成一个力,一个力也可分解为两个相交的力。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

交的力可以有___个解。

(A)

1 (B)

2 (C)

3 (D)

无穷 参考答案: (D)

13.

齿轮箱的两个轴上作用的力偶如图所示,

,图中长度单

位为cm ,两螺栓处的铅垂约束力是___。

(A) 750N ,方向相反

(B) 750N ,方向相同

(C) 1500N ,方向相反

(D) 1500N ,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 (A)

14.

水平梁受三角形载荷作用,分布载荷的最大值为

,梁长为,与之等效合力

的大小和位置分别是___。

(A)

,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

(B)

,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

(C)

,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

(D)

,合力作用的位置距分布载荷的最大值距离是

参考答案:

(B)

15.

作用在图示支架上点A的三个力的合力为___。

(A) ,指向左上方,与水平线夹角

(B) ,指向左下方,与水平线夹角

(C) ,指向左上方,与水平线夹角

(D) ,指向左下方,与水平线夹角

参考答案:

(B)

16.

图所示重为P=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

水平推力P=10N,则摩擦力等于___。

(A) 0N (B) 10N (C) 25N (D) 30N

参考答案:

(B)

17. 活动铰支座的约束力___。

(A)

用两个互相垂直的约束分力表示

(B)

用一个垂直于支承面且过铰心的力表示,指向可任意设置 (C)

用一个垂直于支承面且过铰心的力表示,指向被约束的物体 (D)

用一个垂直于支承面且过铰心的力表示,背离被约束的物体 参考答案: (B)

18. 已知某平面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一合力,若将此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其它任一点

O 简化,则主矢

和主矩

___。

(A) 必有,必有

(B) 必有,可能有

(C) 可能有,可能有

(D) 可能有

,可能有

参考答案: (B) 19.

图所示桁架中杆为零力杆的是___。

(A) 1、2、3、

4

(B)

5 (C) 3、4、

5

(D) 1、2、4、

5

参考答案: (A)

20.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于连接点,其方向沿柔索___。

(A) 指向受力物

体,

为压力

(B) 指向受力物

体,

为拉力

(C) 背离受力物

体,

为压力

(D) 背离受力物

体,

为拉力

参考答案: (D)

21. 铰接三连杆机构CABD ,杆自重不计。在铰链A 和B 上分别在作用两个力F1和F2,

在图示位置机构处于平衡,力F1和F2的关系是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22. 应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最多能求解___个未知量。

(A)

1 (B)

2 (C)

3 (D)

无数 参考答案:

(B)

23. 两大小相等的力汇交,若两力的合力与之相等,则该两个力的夹角是___。

(A)

0o (B) 90o (C) 120o (D)

180o 参考答案: (C)

24. 图所示平面图形阴影部分形心位置是___,尺寸单位为mm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25. 某刚体加减若干个平衡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效应___。

(A) 不

(B) 改

变 (C) 可能

改变 (D) 可能不

改变

参考答案: (A)

26. 图所示结构,两杆的自重不计。在AC 杆上作用一力偶,支座A 的约束力与水平线的

夹角(锐角)是___

(A)

0o (B) 30o (C) 45o (D)

60o 参考答案: (C)

27. 已知为F1、F2、F3、F4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由此可知

___。

(A) 该力系的合力等于

(B) 该力系的合力等于

F4

(C) 该力系的合力

等于

2F4

(D) 该力系平

参考答案: (C)

28.

立方体边长为a ,在顶角A 和B 处分别作用力Q 和P ,则

为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29. 重为W的物块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对支承面的压力为P,支承面对物块的约

束力为N,则三个力大小之间的关系是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C)

30.

图所示,则该力对A点之矩为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B)

31. 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平板ABC,有三根沿边方向的直杆连接,如图所示。三角形

平板上作用一已知力偶,其力偶矩为m。不计平板和各杆的重量,各杆对三角形平

板的约束力是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32.

如图所示,钢架上作用力F,设F、a、b、均为已知,力F对点A和点B的力矩

分别是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33.

二同向平行力简化的最终为一合力FR,则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34.

已知

,固定端A 的约束力是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35. 二力平衡原理适用的范围是___。

(A) 任何物

(B) 固

体 (C) 弹性

体 (D) 刚

参考答案: (D)

36. 力的可传性适用的范围是___。

(A) 任何物

(B) 固

体 (C) 弹性

体 (D) 刚

参考答案: (D)

37. 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刚体平衡方程采用三矩形式,三矩心___。

(A)

A 、

B 、

C 可以是任意点

(B)

A 、

B 点连线不能与x 轴平行 (C)

A 、

B 点连线不能与x 轴垂直 (D)

A 、

B 、

C 三点不能共线

参考答案: (D)

38. 在刚体上A 、B 、C 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力F1、F2、F3,各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大小恰

好与△ABC 的边长成比例。则该力系合成的结果是___。

(A) 合

(B) 力

偶 (C) 平

衡 (D) 无法确

参考答案: (B)

39.

图所示外伸梁,不计自重,力单位为kN ,力偶矩单位为

,分布载荷单位为kN/m ,

长度单位为m,支座A和B的约束力为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40. 某平面力系向A、B两点简化的主矩皆为零,则___。

(A) 力系必平衡

(B) 力系可能简化为力偶

(C) 力系可能平衡

(D) 力系向任意点简化的主矩必等于零

参考答案:

(C)

(二) 判断题

1. 物体放在不光滑的支承面上,就一定受摩擦力作用。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2. 力的作用线通过某轴或与它平行,此力对该轴之矩为零。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3. 桁架结构中所有的杆均是轴向拉或压杆。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4. 当刚体系平衡时,刚体系中的任一刚体必然处于平衡状态。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5. 力偶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6. 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三矩式方程解平衡问题时,三矩心位置均可任意选择,无任何

限制。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7. 力偶对刚体只产生转动效应,不产生移动效应。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8.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两个力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线在同一直线上。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9.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10. 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11. 平面任意力系,若其力多边形自行闭合则力系平衡。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12. 当刚体受三个不平行的力作用时平衡,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13. 力在轴上的投影与力在平面上的投影都是代数量。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14. 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它的任意一个分力的大小。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15. 当力与某一轴平行时,力在该轴上投影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A)

16. 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二矩式方程解平衡问题时,两矩心位置均可任意选择,无任何

限制。

(A) 对(B) 错

参考答案:

(B)

17. 平面平行力系有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对(B) 错

工程制图尺寸标注基本规则

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般以毫米为单位。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尺寸标注通常由以下几种基本 元素构成,如图8-44所示。 5尺寸文字:表示实际测量值。系统自动计算出测量值,并附加公差、前缀和后缀等。用户可自定义文字或编辑文字。6尺寸线:表示标注的范围。尺寸线两端的起止符表示尺寸的起点和终点。尺寸线平行所注线段,两端指到尺寸界线上。如图8-44(a)所示。 7起止符:表示测量的起始和结束位置。系统提供多种符号供选用,用户可以创建自定义起止符。如图8-44(a)所示。

8尺寸界线:从被标注的对象延伸到尺寸线。起点自注点偏移一个距 标注尺寸的三要素 1. 尺寸界线——用来限定所注尺寸的范围。用细实线绘制。一般由轮廓线、轴线、对称线引出作尺寸界线,也可直接用以上线型为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终端2-3mm。 2. 尺寸线(含有箭头)——用细实线绘制。要与所注线段平行。 3. 尺寸数字 标注尺寸的符号直径用“Ф”表示,球用“SФ”、“SR”表示。半径用“R”表示,方形结构用“□”表示,参考尺寸其数字加注“()”1、标注线性尺寸时:水平方向数字字头朝上;垂直方向数字字头朝左。2、标注角度尺寸时:数字一律水平书写,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外侧或引出,尺寸线是圆弧线。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数字不必水平书写。3、标注圆和圆弧时:圆在数字前加“Ф”圆弧在数字前加“R”球面在数字前加“SФ”或“SR”标注圆和圆弧时,尺寸线应通过圆心。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穿过;大尺寸在外,小尺寸在内。上一篇文章讲到了尺寸的组成,但仅仅了解尺寸 组成是远远不够的,在机械制图中尺寸是图形的生命,是图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详细的讲解关于尺寸的知识。 通过本文我们主要掌握尺寸标注的正确性,即按国家标准标注尺寸。重点掌握尺寸的组成、典型尺寸的标注。在学习具体内容之前我们要牢记尺寸标注的原则——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工程力学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作业1参考答案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0—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 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 A三链杆相连,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三铰两两相连,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三铰三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 2. 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 C ) A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 图示体系为(D )。 A瞬变体系 B常变体系 C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 下图所示平面杆件体系是何种杆件体系( A常变 B瞬变 C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D不变且有一个多余联系

5?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 A 0 B 2

6?图1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A ) 7 A |C B 1 |F P A a __ a I a 予 r* ---------------- C F p a (下拉); D F p a (下拉) 4 2 &图示刚架杆端弯矩 M BA 等于(A ) A 5kN 20kN ? m 5kN 2m A Fpa (上拉); 4 B 旦a (上拉) 2 (左侧受拉) (右侧受拉) (左侧受 30kN - m 30kN - m 10kN - m 10kN - m

9?下图所示伸出梁弯矩图的正确形状为( C ) CL A|B1 * C' 一/ C1 4 1D 1 .1—9右 A m (上侧受拉) B m (下侧受拉) C m(下侧受拉) D 0 2 m h|A J C 才 」 l l a A AB部分 B BC部分 C CD部分 D DE部分 1A B C D E ■■■ t=0 ― 1 e is 13.对图(a)所示结构,按虚拟力状态图(b)将求出(D ) A截面B的转角 B截面D的转角 C BD两点间的相对移动 D 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 12?悬臂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 abl 4EI abl abl 12EI C ) abl 12EI I i I i} 「1 l—— 4EI

工程力学大作业1(答案)

大作业(一) 一、填空题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2、材料力学所研究的问题是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脆性材料的抗压能力远比抗拉能力(强)。 4、同一种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横向应变ε/和纵向应变ε之间有如下关系:(ε/= -με) 5、(弹性模量E )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6、(屈服点σs )和(抗拉强度σb )是反映材料强度的两个指标 7、(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是反映材料塑性的指标,一般把(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把(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8、应力集中的程度可以用(应力集中因数K )来衡量 9、(脆性材料)对应力集中十分敏感,设计时必须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10、挤压面是外力的作用面,与外力(垂直),挤压面为半圆弧面时,可将构件的直径截面视为(挤压面) 11、如图所示,铆接头的连接板厚度t=d ,则铆钉剪应力τ= ( 2 2d P πτ= ) ,挤压应力σbs =( td P bs 2=σ )。 P/2 P/2 二、选择题 1、构成构件的材料是可变形固体,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不包括(C ) A 、均匀连续性 B 、各向同性假设 C 、平面假设 D 、小变形假设 2、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B )是强度指标 A 、弹性模量E B 、屈服强度s σ C 、伸长率δ D 、许用应力σ 3、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C )是反映塑性的指标 A 、比例极限p σ B 、抗拉强度b σ C 、断面收缩率ψ D 、安全系数n 4、下列构件中,( C )不属于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A 、 B 、 C 、 D 、

中南大学模电试题(卷)与答案解析-成考类

中南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1套) 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偏置,集电结需要加偏置。场效应管是控制器件。 2.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 3.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A u1是放大器,A u2是放大器,A u3是放大器。 4.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R e公共电阻对信号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5.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00 1 200 f j A + = & ,则此滤波器为滤波器,其通带放大倍数为,截止频率为。 6.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D为理想元件,已知u i = 5sinωt V ,试对应u i画出u o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 Ω = ' 100 b b r,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工程力学作业3答案

《工程力学》作业(第2章平面问题的受力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习题2-10 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F1=402N,F2=80N,F3=40 N,F4 = 110 N,M= 2000N mm,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求:(1)力系向点O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的大小、方向及合力作用线方程。(说明:在本课程中,按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法规定,尺寸单位为mm 时,不标注其单位mm。) 习题2-11 如图所示,当飞机作稳定航行时,所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必须相互平衡。已知飞机的重量为P=30 kN,螺旋桨的牵引力F=4 kN。飞机的尺寸:a=0.2 m,b=0.1 m,c=0.05 m,l=5 m。求阻力F x、机翼升力F y1和尾部的升力F y2。

习题2-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q1=60 kN/m,q2=40 kN/m,机翼重P1=45 kN,发动机重P2=20 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偶矩M=18 kN m。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习题2-13 如图所示,行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量为P=500 kN,其重心在离右轨1.5 m 处。起重机的起重量为P1=250 kN,突臂伸出离右轨10 m。跑车本身重量略去不计,欲使跑车满载或空载时起重机均不致翻倒,求平衡锤的最小重量P2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 解起重机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习题2-14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组合梁由AC和DC两段铰接构成,起重机放在梁上。已知起重机重P1=50 kN,重心在铅直线EC上,起重载荷P2=10 kN。如不计梁重,求支座A,B和D三处的约束力。 习题2-15 图示传动机构,已知带轮Ⅰ,Ⅱ的半径各为r1,r2,鼓轮半径为r,物体A重为P,两轮的重心均位于转轴上。求匀速提升A物时在I轮上所需施加的力偶矩M的大小。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制图 一、填空题: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2.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示方法。 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5.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_ 投影面垂直线。 6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相交、交叉和垂直四种。 7.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平行。 8.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而且各同面投影的交点就是两直 线空间交点的同面投影。 9.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某一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也反映直角。 1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影面平行面。 11.在平面内取点和取线的关系是:欲在平面内取点,须先在平面内取线,而欲在 平面内取线,又须先在平面内取点。 1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___。 13.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 14.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 15.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有积聚性法线面交点法和辅助平面法。 16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新的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②__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 __ 。 17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__,再将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18.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要经过__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_ 投影面垂直面__,再将投影面垂直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19.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20.相贯线可见性判定原则是:_当两立体的相交表面都可见时,交线才可见____。 21.在一般情况下,两曲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曲线。 22.求两曲面体表面相贯线的一般方法是辅助平面法_,选用辅助面的原则是使辅助截交线 的投影为直线_ 和 __圆_。 23. 图样的比例是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它的种类有原值比 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三种。 24.组合体多面正投影图读图的基本方法有 1. 将已知的各投影联系起来阅读 2. 运用形体分析读图 3.运用线面分析读图

工程力学作业解答(重大版)

工程力学课后解答 2.9 题图2.9所示中段开槽的杆件,两端受轴向载荷P 的作用,试计算截面1-1和2-2上的应力。已知:P = 140kN ,b = 200mm ,b 0 = 100mm ,t = 4mm 。 题图2.9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kN 14021===P N N (2) 计算横截面的面积 21m m 8004200=?=?=t b A 202mm 4004)100200()(=?-=?-=t b b A (3) 计算正应力 MPa 1758001000140111=?== A N σ MPa 350400 1000 140222=?== A N σ (注:本题的目的是说明在一段轴力相同的杆件内,横截面面积小的截面为该段 的危险截面) 2.10 横截面面积A=2cm 2的杆受轴向拉伸,力P=10kN ,求其法线与轴向成30°的及45°斜截面上的应力ασ及ατ,并问m ax τ发生在哪一个截面?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kN 10==P N (2) 计算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MPa 50100 2100010=??==A N σ (3) 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

MPa 5 .37235030cos 2 230 =??? ? ???== σσ MPa 6.212 3250)302sin(2 30=?= ?= σ τ MPa 25225045cos 2 245 =??? ? ???== σσ MPa 2512 50 )452sin(2 45=?= ?= σ τ (4) m ax τ发生的截面 ∵ 0)2cos(==ασα τα d d 取得极值 ∴ 0)2cos(=α 因此:2 2π α= , 454 == π α 故:m ax τ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 (注:本题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拉压杆处横截面的正应力,就可以计算该处任意方向截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对于拉压杆而言,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横截面上剪应力为零) 2.17 题图2.17所示阶梯直杆AC ,P =10kN ,l 1=l 2=400mm ,A 1=2A 2=100mm 2,E =200GPa 。试计算杆AC 的轴向变形Δl 。 题图2.17 解:(1) 计算直杆各段的轴力及画轴力图 kN 101==P N (拉) kN 102-=-=P N (压)

工程力学(二)习题及参考答案1

工程力学(二)习题及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 1.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A、荷载作用 B、支座位移 C、温度变化 D、制造误差 答案:A 2.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 A、变形体虚功原理 B、互等定理 C、刚体虚功原理 D、叠加原理 答案:C 3.影响线的横坐标是: A、固定荷载的位置 B、移动荷载的位置 C、截面的位置 D、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 答案:D 4.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C

A、2 B、3 C、4 D、5 答案:B 6.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0 B、21 C、22 D、23 答案:B 7.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6 D、5 答案:C

A、2 B、3 C、4 D、5 答案:B 9.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C 10.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C 11.如图所示结构,取一半结构进行计算时取: 答案:D 12.如图示a,b的两个钢架有如下关系: A、内力相同,变形相同 B、内力相同,变形不同 C、内力不同,变形相同 D、内力不同,变形不同 答案:B 13.有关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法基本体系可以是瞬变体系 B、静定结构可以用力法进行求解 C、超静定结构可以作为力法的基本体系 D、结构的超静定结构次数不一定等于多余联系个数

答案:C 14.超静定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应为: A、均用相对值 B、均必须用绝对值 C、内力计算用绝对值,内力计算用绝对值,位移计算用相对值 D、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答案:D 15.考虑阻尼比不考虑阻尼时结构的自振频率: A、大 B、小 C、相同 D、不一定,取决于阻尼性质 答案:B 16.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振幅取决于: A、初位移 B、初速度 C、初位移,初速度与质量 D、初位移,初速度与结构自振频率 答案:D 17.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ω=√3EI/(ml^3),其稳态最大动力弯矩幅值为: A、3pl B、4.5pl C、8.54pl

模电模拟试卷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18分) 1.二极管最主要的特性是 单向导电性 。 3.差分放大电路中,若u I1=100μV ,u I 2 =80μV 则差模输入电压u Id = 20μV ;共模输入电压 u Ic =90 μV 。 4.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当有用信号频率低于10 Hz 时,可选用 低通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 kHz 时,可选用 高通 滤波器;希望抑制50 Hz 的交流电源干扰时,可选用 带阻 滤波器;有用信号频率为某一固定频率,可选用 带通 滤波器。 6.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 CQ 0 、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 DC = 0 。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可达到 78.5% ,但这种功放有 交越 失真。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空(20分) 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A )。 A .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 2.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所示,该管为( D )。 A .P 沟道增强型MOS 管 B 、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C 、N 沟道增强型MOS 管 D 、N 沟道耗尽型MOS 管 3.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C )。 A .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共模抑制比大 D.电压放大倍数大 6.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两部分电路组成,即RC 串并联选频网络和( D )。 A.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B.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C.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D.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7.已知某电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示,该电路可能是( A )。 A.积分运算电路 B.微分运算电路 C.过零比较器 D.滞回比较器 8.与甲类功率放大方式相比,乙类互补对称功放的主要优点是( C )。 a .不用输出变压器 b .不用输出端大电容 c .效率高 d .无交越失真 9.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其工作在( C ),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其工作在( A )。 a .正向导通区 b .反向截止区 c .反向击穿区 三、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V CC 12V ,R S 10k Ω,R B1 120k Ω, R B2 39k Ω,R C 3.9k Ω , R E 2.1k Ω, R L 3.9k Ω , r bb’ Ω,电流放大系数β50,电路中电容容量足够 大,要求: 1.求静态值I BQ ,I CQ 和U CEQ (设U BEQ 0.6V ); 0 i D /mA -4 u GS /V 5 + u O _ u s R B R s +V CC V C + R C R i O t u I t u o 4题图 7题图 R L

《土木工程力学(本)》作业1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作业1参考答案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和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 D ) A产生很小的内力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B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D )

9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x)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x )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o)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x ) 题2-7图

题2-10图 A =20 KN B -4×10×2-20×3=0 V B =46.67KN A -4×10×1+20×3=0 V A =-6.67KN ΣY=46.67-6.67-10×4=0 2. 5kN D

中南大学模电试卷及答案

中 南 大 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1套) 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 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 偏置,集电结需要加 偏置。场效应管是 控制器件。 2. 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区。 3. 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A u1是 放大器,A u2是 放大器,A u3是 放大器。 4. 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R e 公共电阻对 信号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 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 5. 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2001200f j A += ,则此滤波器为 滤波器, 其通带放大倍数为 ,截止频率为 。 6. 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 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 ;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D 为理想元件,已知u i = 5sin ωt V ,试对应u i 画出u o 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 Ω = ' 100 b b r,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分) 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6分)

中南大学工程制图

认识齿轮 轮泵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个主动轮一个从动轮,两个齿轮参数相同,在一个泵体内做旋转运动。在这个壳体内部形成类似一个“8”字形的工作区,齿轮的外径和两侧都与壳体紧密配合,传送介质从进油口进入,随着齿轮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从出油口排出,最后将介质的压力转化成机械能进行做功。以下是四张齿轮泵工作原理图: 在术语上讲,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实际上,在泵内有很少量的流体损失,这使泵的运行效率不能达到100%,因为这些流体被用来润滑轴承及齿轮两侧,而泵体也绝不可能无间隙配合,故不能使流体

100%地从出口排出,所以少量的流体损失是必然的。然而泵还是可以良好地运行,对大多数挤出物料来说,仍可以达到93%~98%的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齿轮于我们生活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开始重点介绍齿轮: 齿轮的历史 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车中已应用了整套的轮系。不过,古代的齿轮是用木料制造或用金属铸成的,只能传递轴间的回转运动,不能保证传动的平稳性,齿轮的承载能力也很小。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400~200年的中国古代就已开始使用齿轮,在我国山西出

中南大学模电第二章作业答案解析

2.分别改正下图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它们有可能放大正弦波信号。要求保留电路原 (a)静态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VCC改为+VCC (b) 没有RB发射结会烧坏,集电结不能反偏 (c)没有RB1当ui=0时发射结两端电压为零,VBB反过来。 (d)没有RB在交流通路中,VBB短路,交流信号加不进来。 3.放大电路及三极管输出特性如下图所示。 ①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如要求I CQ=2mA,确定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并确 定此时的R b的值; ②利用图解法分别求出R L=∞和R L=3kΩ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m(有效值); ③若R b调至150kΩ且i B的交流分量i b(t)=20sinωt(μA),画出i C和u CE的波形图,这时出现什么失真?

解:(1)直流负载线 12 ,.4,0====-=Ce C c ce C c CC ce U O I I U R I V U 作负载线得:I CQ =40μA Ω =≈+=k R U R I V b CE b B CC 30004 .012 (2)R L =∞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重合Uom=6/1.414=4.23V R L =3K ?,R L //R C =1.5 K ? 当 U CEQ +1.5*I CQ =9 ,Uom=1.5*I CQ/1.414=2.12V

(3) 当RB=150K ?时,IBQ=80Ma 4.电路如图P2.7所示,晶体管的β=80 ,'100bb r =Ω。分别计算L R =∞和3L R k =Ω时的Q 点、u A 、i R 和o R 。 解: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be r 均相等,它们分别为:

工程力学作业

工程力学作业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2.构件抵抗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5.偏心压缩为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充要条 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 为。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 [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 r=2KN,F 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 求:①力偶M的大小;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 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 [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 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内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中南大学电工学习题册习题答案 (1)

1 习题1——直流电路 1、 解1: 结点a :I 1+I 2=I 3 回路1:R 1I 1–R 2I 2+U S2–U S1=0 回路2:R 2I 2+ R 3I 3–U S2=0 图1 习题1的图 联立求解,得:I 1= –0.2A ,I 2= 1.6A ,I 3= 1.4A U s1起负载作用,其功率P 1= U s1 I 1= –2.4W U s2起电源作用,其功率P 2= U s2 I 2=24W 2、 解2:I 1 、I 2 、I 3 、I 4如图所示。 结点a :I 1+I +I 2=0 结点b :I 1+I =I 3+I 4 回路1:4I –8I 1=0 回路2:5I 2+9–4I 4–4I =0 回路3:2I 3=4I 4 图2 习题2的图 联立求解,得: I = 2/3A ,I 1= 1/3A ,I 2= –1A ,I 3= 2/3A ,I 4= 1/3A

3Ω 6 V 3Ω 1Ω 5Ω I 1 + - I 1a I 1b 3、 解3:①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I 1= –(I 1a + I 1b )= –(1+1) = –2A ②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2= –(I 2a + I 2b )= –(–1+3) = –2A 由叠加定理,I = I 1+ I 2= –4A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流源单独作用 4、 图4 习题4的图 解4:①当开关在位置1时,电流源I S 单独作用时,毫安表读数I=K 1I S = 40mA ; ②当开关在位置2时,电流源I S 和电压源U S1同时作用,利用叠加定理有: I=K 1I S +K 2U S1 代入数据有:-60=40+ 10K 2 解得: K 2= -10 ③当开关在位置3时,电流源I S 和电压源U S2同时作用, U S1 I 1 S 2 3 U S2 R 5 + - - + U S2 I S R 4 R 3 R 2 R 1 A 3Ω 6 A 3Ω 1Ω 5Ω I 2 I 2a I 2b

工程力学作业

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五辅导 一、单项选择题 1. 静定结构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A. 直线段组成) 2. 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D. 单位移动荷载) 3. 图示梁的某量值的影响线,其中竖坐标表示P=1作用在(D. D点产生的值) 4. 对于图示影响线竖坐标含义的论述正确的是(B. 为P=1在C左时产生的) 5. 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C. ) 6. 在图示结构中,若要使其自振频率增大,可以(C. 增大EI) 7.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8.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C. 自振频率)。 9. 图示振动体系的自由度数目为(A. 1) 10.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主要计算(A. 频率与周期) 11. 影响线的横坐标是(B. 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 12. 由主从结构的受力特点可知:附属部分的内力(反力)影响线在基本部分上(A. 全为零) 13. 图示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K截面的最大弯矩是(A. ) 14. 图示单自由度动力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为( A. ) 15. 结构动力的基本未知量是(A. 质点位移) 16. 在低阻尼体系中不能忽略阻尼对什么的影响(C. 振幅) 17.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假设有(A. 杆件为刚性杆) 18. P=1在梁ABC上移动,图示影响线是何量值的影响线(B. ) 19. 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C. 1 )

20. 在动力计算中,体系自由度数N与质点个数M(D. 不确定) 21. 图示静定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值(绝对值)是(C. ) 22.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C. 刚体虚功原理) 23. 图示伸臂梁的影响线为哪个量值的影响线(B. ) 24. 同一结构,不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考虑阻尼时的自振频率为ωD,则(D. ω与 ωD的关系不确定) 25. 忽略直杆轴向变形的影响,图示体系有振动自由度为(C. 4)。 26. 图示梁截面C剪力影响线在C右侧邻近的竖标值为(C. 1) 27. 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B. 虚位移原理) 28. 图示梁A截面弯矩影响线是(A. ) 二、判断题 1. 从形状上看连续梁影响线是曲线段图形。B. 正确 2. 图示影响线中K点的竖坐标表示P=1作用在K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弯矩。A. 错误 3. 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A处的竖标为l。 A. 错误 4. 静定结构的内力和反力影响线是直线或者折线组成。B. 正确 5. 具有集中质量的体系,其振动自由度就等于其集中质量数。A. 错误 6. 结构的动力位移总是要比静力位移大一些。A. 错误 7. 图示体系有1个振动自由度。B. 正确 8. 外界干扰力既不改变体系的自振频率,也不改变振幅。A. 错误 9. 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质量、刚度及荷载有关。A. 错误 10. 弱阻尼自由振动是一个衰减振动。B. 正确 11. 图示结构影响线的 AC 段纵标为零。B. 正确

《工程力学》作业2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作业2参考答案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4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力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为(D) A杆端弯矩 B结点角位移 C结点线位移 D多余未知力 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B) A无关 B相对值有关 C绝对值有关 3 移 5.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

B相对值有关 C绝对值有关 D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8.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 iP ?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C ) C结点数D杆件数 11.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D ) A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B瞬变体系 C可变体系D几何不变体系 12.撤去一单铰相当于去掉了多少个约束( C ) A1个B3个C2个D4个 4次 ) j X方向的位移1.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 ) ╳ ) ) ) 8.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中 弯矩、轴力是对称的, 剪力是反对称的 。 9.力法的基本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10.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 位移协调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 超静定 结构。 四、计算题 (共40分) 1.对下面图a所示的超静定结构,选图b所示的力法基本体系,要求 (1)列出力法典型方程; (2)画1M ,2M ,P M 图; (3)求出各系数及自由项。(10分)

2 (3)求出各系数及自由项。(10分) EI l 3211=δ EI l 322=δ EI l 62112-==δδ EI ql F 2431-=? F 02=?F 2.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及自由项列出方程即可)(10分)

中南大学模电试卷及答案分解

1 + j A 中 南 大 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 1 套) 一、一、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 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 偏置,集电结需要加 偏置。场效应管是 控制器件。 2. 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 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 作在 区。 3. 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 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 A u1 是 放大器,A u2 是 放大器,A u3 是 放大器。 4. 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 R e 公共电阻对 信号 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 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K CMR = 。 5. 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 200 f 200 ,则此滤波器为 滤波器, 其通带放大倍数为 ,截止频率为 。 6. 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 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 ;电路的 最大输出功率为 ;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 D 为理想元件,已知 u i = 5sin ωt V ,试对应 u i 画出 u o 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r bb'=100Ω,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分) 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6分)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参考答案 工程制图 一、填空题: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2.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示方法。 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③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5.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_ 投影面垂直线。 6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相交、交叉和垂直四种。 7.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平行。 8.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而且各同面投影的交点 就是两直线空间交点的同面投影。 9.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某一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也 反映直角。 1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影面平行面。 11.在平面内取点和取线的关系是:欲在平面内取点,须先在平面内取线, 而欲在平面内取线,又须先在平面内取点。 1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___。 13.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 14.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 15.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有积聚性法线面交点法和辅助平面法。16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新的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②__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 __ 。 17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__,再将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18.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要经过__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 平面变换为_投影面垂直面__,再将投影面垂直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19.在一般情况下,平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20.相贯线可见性判定原则是:_当两立体的相交表面都可见时,交线才可见 ____。 21.在一般情况下,两曲面体的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曲线。 22.求两曲面体表面相贯线的一般方法是辅助平面法_,选用辅助面的原则是使 辅助截交线的投影为直线_ 和 __圆_。 23. 图样的比例是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它的种类有 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三种。 24.组合体多面正投影图读图的基本方法有

电工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电工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1-1 00=--U I R E V E 23323056.0=+?= W EI P E 11655233=?==(发出) W R I P R 156.025020=?==(吸收) W P U 16505230=?=(吸收) U R E P P P +=0(功率平衡)该支路吸收电能 1-2 (1) N N N I U P = A I N 450200== Ω===5.1216 20020I P R N (2) V U 5245.050=?+= (3) A I Short 1045 .052== 1-3 (a) V U 44040105=?+= A I 1.050 5-=-= (b) V U 50)4010(1=+?= A I 1= 1-4 V U AB 914)16(7=---= 1-5 S 断开时 V U A 459186-=?-= S 闭合时 V U A 151 566=?+-= 作业2 2-1 0321=++I I I 0)()(2222011101=++-++-E I R R I R R E 0)()(3333011101=++-++-E I R R I R R E 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1I =A 322,3 1132-==I I A 2-2 0)(3323=+++-R I R I I E s 0331=+-R I R I U S 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3I -0.5A =U 3.5V 2-3 (略) 2-4 =I 0A 2-5该电路中只有两个结点,选左边结点为参考结点,结点电压方程如下:

V E E E U 344010 310440101101101101010321==++++= 再根据KVL 可得三个电流 3 221034402201=-=I A 3112-=I A 3113-=I A 2-6 将10Ω支路断开,左边回路电流为A 121315=- 右边回路电流为 A 22 4= V U C 12211130=?-+= Ω=+?++?= 111111111eq R A I 111211012=+= 2-7 (a ) Ω=1eq R V U C 111010=+= (b) Ω==+?=3 812328484eq R A I SC 5444=+= 作业3 3-1 Ω=?==50059.1314L X L ω A I 44.0500 220== )90314sin(244.0?-=t i Ω=?==1008 .313141016 WC X C 3-2 Ω=?==1003148.311016C X C ωA X I C 2.2220== )90314sin(22.2?+=t i 3-3 Ω+=+=K j jX Z L 25.15.1 A k V I 152.05.2380=Ω= 6.05 .25.1cos ==? W UI P 656.346.0152.0380cos =??==?VAR UI Q 2.468.0152.0380sin =??==? VA UI S 76.57152.0380=?== 3-4Ω=?==8.31100 3141016 C X C ω 8.318.31j jX R Z C -=-= A Z I 9.42 8.31220220=?== 3-5 3.433.3310150500032321j j j j Z Z Z Z Z =Ω+=-=+?+ A j I 9008.53 .43022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