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和知识点汇总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和知识点汇总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和知识点汇总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和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结构图 有序数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知识定义

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记做(a,b )

1、原点O 的坐标是 ,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y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M (a ,0)在 轴上。

2.若点B(a ,b)在第三象限,则点C(-a,-b) 在第 象限。

3.如果点M (x+3,2x -4)在第四象限内,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点P(m,n)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0>mn

B 0

C 0>m

D 0

例1..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 ,-1),则xy= 。

2.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 。

3.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3,-2)

上,则○炮位于点( )

A (-1,1)

B (-1,2)

C (-2,1)

D (-2,2)

图3相帅

特殊点的坐标:

例:1.已知AB∥x轴,A(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2、已知AB∥y轴,A(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3、A(– 3,– 2)、B(2,– 2)、C(– 2,1)、D(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与CD的关系是。

4.在直角坐标系内顺次连结下列各点,不能得到正方形的是()

A、(-2,2) (2,2) (2,-2) (-2,-2) (-2,2);

B、(0,0) (2,0) (2,2) (0,2) (0,0);

C、(0,0) (0,2) (2,-2) (-2,0) (0,0);

D、(-1,-1) (-1,1) (1,1) (1,-1) (-1,-1)。

角平分线

设点P(a,b),若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则(填a,b的关系)若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则(填a,b的关系)例1.已知点A(-3+a,2a+9)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是。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P(a,b)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例:1.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点B(-4,0)到y轴的距离为;

2.点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3.在Y轴上且到点A(0,-3)的线段长度是4的点B的坐标为。

4.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

三.章节巩固练习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2+-m 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点P (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Q(a-1,b+1)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

的点P 。点K 在第三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8,写出两个符合条件的点 。

4. 已知0=mn ,则点(m ,n )在 。

5. △DEF (三角形)是由△ABC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D

(1,-1),则点B (1,1)的对应点E 、点C (-1,4)的对应点F 的坐标分别为( )

A 、(2,2),(3,4)

B 、(3,4),(1,7)

C 、(-2,2),(1,7)

D 、(3,4),(2,-2)

6.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

三个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 )

A 、(-2,2),(3,4),(1,7);

B 、(-2,2),(4,3),(1,7);

C 、(2,2),(3,4),(1,7);

D 、(2,-2),(3,3),(1,7)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

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

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条直线PQ 平行于y 轴,已知直线PQ 上有两个

点,坐标分别为(-a ,-2)和(3,6),则=a 。

9. 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1,– 1)、(– 1,

2)、(3,– 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2)

B .(3,2)

C .(3,3)

D .(2,3)

10.若A ()在第三象限,则B (a+1,b -5)由A 进行了怎么样的平移( )

A 、向上平移5个长度单位,向右平移1个长度单位。

B 、向下平移5个长度单位,向左平移1个长度单位。

C 、向上平移5个长度单位,向左平移1个长度单位。

D 、向下平移5个长度单位,向左平移1个长度单位。

11.过A (4,-2)和B (-2,-2)两点的直线一定( )

A .垂直于x 轴

B .与Y 轴相交但不平于x 轴

B .平行于x 轴 D .与x 轴、y 轴平行

12.已知P 点坐标为(2-a ,3a +6),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 。

13.在坐标系内,点P (2,-2)和点Q (2,4)之间的距离等于 个单位长度。线段PQ 的中点的坐标是 。

14.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左侧,距离坐标原点7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15.已知点A ()b a 2,3在x 轴上方,y 轴的左边,则点A 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为( )

A 、b a 2,3-

B 、b a 2,3-

C 、a b 3,2-

D 、a b 3,2-

16.已知点P (x ,-y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由x 与y 的关系是 。

17已知点A (a ,0)和点B (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 。

18.在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G(5,0)

(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2)将点C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重合。

(3)连接CE,则直线CE与y轴是什么关系

(4)点F分别到x、y轴的距离是多少

19.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6,0),C(5,5)。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2)如果将三角形ABC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三角形A

1B

1

C

1

,再向右平

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

2B

2

C

2

。试求出A

2

、B

2

、C

2

的坐标;

(3)三角形A

2B

2

C

2

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有什么关系。

A

C

X Y

B

方法技巧篇6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方法技巧篇六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A .考点精析、重点突破、学法点拨 一、点的坐标“四大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例l ),(b a P 在第四象限,则),(a b Q -在第____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①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O ,所以x 轴上的点的坐标可表示为(x ,O);若点在轴的正半轴上,则x>0;若点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x<0. ②y 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O ,所以y 轴上的点的坐标可表示为(O ,y);若点在y 的正半轴上,则y>0;若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y<0. ③坐标原点的坐标为(O ,0). 例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轴(x 轴)上的点A 到纵轴(y 轴)的距离为2,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 3.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记为直线y=b ;平行于轴y 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记为直线x=a . 例3 已知线段AB 平行于x 轴,若点A 的坐标为(-2,3),线段AB 的长为5,求点B 的坐标. 4.象限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的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例4 已知点)310,52(a a P -+位于两坐标轴所成角的平分线上,则点P 坐标为________. 二、口诀帮你巧求对称点 一般地,点P 与点P l 关于x 轴(横轴)对称? ???.__________,__________纵坐标横坐标 点P 与点P 2关于y 轴(纵轴)对称????.__________ ,__________纵坐标横坐标 点P 与点P 3关于原点对称????.__________ ,__________纵坐标横坐标 可用口诀记忆:关于谁轴对称谁不变,关于原点对称都要变. B .中考常考题型与解题方法技巧 一、求点的坐标 1、根据坐标的定义 例1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 的坐标是________. 例2 如图是益阳市行政区域图,益阳市区所 在地用坐标表示为(1,O),安化县城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3,-1),那么 南县县城所在地用坐标表示为________. 例3 如图,若E 点坐标为(-2,1),点F 坐标为(1,-1),则点G 的坐标 为______.

(完整版)3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及经典练习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 2、注意:a 、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平行于x 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 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三、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四、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一、判断题 (1)坐标平面上的点与全体实数一一对应( ) (2)横坐标为0的点在 轴上( ) (3)纵坐标小于0的点一定在轴下方( ) (4)到 轴、 轴距离相等的点一定满足横坐标等于纵坐标( ) 坐标轴上 点P (x ,y ) 连线平行于 坐标轴的点 点P (x ,y )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 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 X 轴 Y 轴 原点 平行X 轴 平行Y 轴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一、 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 (x,0) (0,y) (0,0)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m,m) (m,-m) P (x ,y ) P (x ,y -a ) P (x -a ,y ) P (x +a ,y ) P (x ,y +a ) 向上平移a 个单位 向下平移a 个单位 向右平移a 个单位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解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 知识点1: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知识解析: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特征如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1)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若点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A.-2<a<0 B.0<a<2 C.a>2 D.a <0 4、点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m,0)在() A.x轴正半轴上 B.x轴负半轴上 C.y轴正半轴上 D.y轴负半轴上 5、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 -- ,在第四象限,则实数x的取值范 A x x 围是. 7、对任意实数x,点2 ,一定不在 - (2) P x x x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8、如果a -b <0,且ab <0,那么点(a ,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 象限. 9、已知点A (1,b)在第一象限,则点B (1 – b ,1)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点M (x ,y )在第二象限,且| x | – 2 = 0,y 2 – 4 = 0,则点M 的坐标是( ) A (– 2 ,2) B .( 2 ,– 2 ) C .(—2, 2 ) D 、(2,– 2 ) 11、若0<a <1,则点M (a – 1,a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2、已知点P (3k – 2,2k – 3 )在第四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 <k < 32 B 、k <23 C 、k >32 D 、都不对 13. 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14. 点P 的横坐标是-3,且到x 轴的距离为5,则P 点的坐标是( )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 2)化边为角: a : b: c sin A : sin B : sin C ? 7 a si nA b sin B a sin A b sin B ' c sin C J c sin C ' 3 )化边为角: a 2Rsin A, b 2Rsin B, c 2Rsin C 4 )化角为边: sin A sin B a ; sin B J b sin C b sin A a c' sin C c ' a b 5 )化角为边:si nA , si nB , si nC 2R 2R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 ① 已知两个角及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 解法:由 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a 竺A, 竺B b sin B c sin C 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 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 解法:由正弦定理旦 血 求出角B,由A+B+C=180求出角C,再使用正 b sin B 弦定理a 泄求出c 边 c sin C 4. △ 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贝U ① a bsin A 时,B 无解; ② a bsinA 或a b 时,B 有一个解; ③ bsinA a b 时,B 有两个解。 如:①已知A 60 ,a 2,b 2 3,求B (有一个解) ②已知A 60 ,b 2,a 2.3,求B (有两个解) 注意:由正弦定理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三角形面积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并且都等于外 接圆的直径, 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C 2.变形:1) a b c a sin sin si sin 2R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b c sin sinC c 2R 沁;求出 sin C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 bsin A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

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章复习 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点的位置 横坐标 纵坐标 在第一象限 在第二象限 在第三象限 在第四象限 在x 轴上 在正半轴上 在负半轴上 在y 轴上 在正半轴上 在负半轴上 原点 二、本章知识梳理 1.有序数对:用含有 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 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 的 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平面内两条互相 、 重合的 组成的图形。 3.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 (x ,y )在第一象限,则x 0,y 0.⑵点P (x ,y )在第二象限,则x 0,y 0. ⑶点P (x ,y )在第三象限,则x 0,y 0.⑷点P (x ,y )在第四象限,则x 0,y 0。 4.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⑴点P (x ,y )在x 轴上,则x ,y .⑵点P (x ,y )在y 轴上,则x ,y 。 5.比例尺是图距与 的比。 6.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一般步骤是: 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____,确定X 轴、Y 轴的______。 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_______,在坐标轴上标出_______。 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______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7.图形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其中a 、b 为正数) (1)左、右平移: 原图形上的点(x ,y) ( ) 原图形上的点(x ,y) ( )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向右平移a 个单位

(2)上、下平移: 原图形上的点(x , y) ( ) 原图形上的点(x ,y) ( ) 8.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之间的关系(其中a 、b 为正数) (1)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原图形上的点(x ,y) 向 平移 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 ,y) 向 平移 个单位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原图形上的点(x ,y) 向 平移 个单位 原图形上的点(x ,y) 向 平移 个单位 9.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x=y ;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 相等,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 相等。 点P(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 ;关于y 轴的对称点 。 10.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距离计算: 点P(a ,b)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到y 轴的距离为_____,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 A(a ,0),B(c ,0)间的距离AB =____;A(0,b),B(0,d)间的距离AB =______; A(a ,0),B(0,d) 间的距离AB =________;A(a ,b),B(c ,d)间的距离AB =______。 三、巩固练习 1.将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 个单位,所得的点的坐标为 。 2.点P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 3.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x|=3,|y|=2,则P 点的坐标是 。 4.点P(x ,y)满足xy>0,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 5.已知点A (m ,-2),点 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A .3 B.1 C.0 D.-1 6.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一个图形 C.一个数 D.一个有序数对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原点O 的坐标是0 C.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8.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为( ) A.(2,0) B.(-2,0) C.(0,2) D.(2,0)或(-2,0) 9.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 A (4,3)B (3,1)C (1,2),请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个三角形,然后先将其向左平移4个单位, 再将其向下平移2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出相应顶点的坐标。 向上平移b 个单位 向下平移b 个单位 (x+a,y) (x-a,y) (x,y+b) (x,y-b)

(完整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大全

初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大全 1、有序数对: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队,叫做有序数对。 2、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一象限:x>0,y>0 第二象限:x<0,y>0 第三象限:x<0,y<0 第四象限:x>0,y<0 横坐标轴上的点:(x,0) 纵坐标轴上的点:(0,y) 4、距离问题:点(x,y)距x轴的距离为y的绝对值 距y轴的距离为x的绝对值 坐标轴上两点间距离:点A(x1,0)点B(x2,0),则AB距离为x1-x2的绝对值 点A(0,y1)点B(0,y2),则AB距离为y1-y2的绝对值 5、绝对值相等的代数问题:a与b的绝对值相等,可推出 1)a=b或者 2)a=-b 6、角平分线问题 若点(x,y)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若点(x,y)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x=-y 7、对称问题:一点关于x轴对称,则x同y反 关于y轴对称,则y同x反 关于原点对称,则x反y反 8、距离问题:坐标系上点(x,y)距原点距离为 坐标系中任意两点(x1,y1),(x2,y2)之间距离为 9、中点坐标:点A(x1,0)点B(x2,0),则AB中点坐标为 10、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1

7《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经典练习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 考点1:考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知识解析: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特征如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M(-2,3)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1)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若点P(a,a-2)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2<a<0 B.02 D.a<0 4、点P(m,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m,0)在() A.x轴正半轴上B.x轴负半轴上 C.y轴正半轴上 D.y轴负半轴上5、若点P(a,b)在第四象限,则点M(b-a,a-b)在( )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 A x x -- ,在第四象限,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7、对任意实数x,点2 (2) P x x x - ,一定不在 ..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8、如果a-b<0,且ab<0,那么点(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2:点在坐标轴上的特点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坐标原点(0,0)1、点P(m+3,m+1)在x轴上,则P点坐标为( )A.(0,-2)B.(2,0) C.(4,0) D.(0,-4)2、已知点P(m,2m-1)在y轴上,则P点的坐标是。 考点3:考对称点的坐标 知识解析: 1、关于x轴对称: A(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基础强化(8)——解三角形 1、①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②. 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B>C 则6090,060A C ?≤

七数下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训练题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训练题 一、填空题 1、原点O 的坐标是 ,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y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M (a ,0)在 轴上。 2、点A (﹣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3、已知点M ()y x ,与点N ()3,2--关于x 轴对称,则______=+y x 。 4、已知点P ()3,3b a +与点Q ()b a 2,5+-关于x 轴对称,则___________==b a 。 5、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3,则P 点的坐标是 。 6、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8、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 ,-1),则xy=___________ 。 9、已知AB ∥x 轴,A 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 =5,则B 的坐标为 。 10、A (– 3,– 2)、B (2,– 2)、C (– 2,1)、D (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 与C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条直线PQ 平行于y 轴,已知直线PQ 上有两个点,坐标分别为(-a ,-2)和(3,6),则=a 。 12 、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左侧,距离坐标原点7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 13、在Y 轴上且到点A (0,-3)的线段长度是4的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坐标系内,点P (2,-2)和点Q (2,4)之间的距离等于 个单位长度。线段PQ 的中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P 点坐标为(2-a ,3a +6),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点A (-3+a ,2a+9)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 17、已知点P (x ,-y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由x 与y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18、若点B(a ,b)在第三象限,则点C(-a+1,3b -5) 在第____________象限。 19、如果点M (x+3,2x -4)在第四象限内,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0、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点K 在第三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8,写出两个符合条件的点 。 21、已知点A (a ,0)和点B (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0=mn ,则点(m ,n )在 。 二、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2+-m 一定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如果点A (a.b )在第三象限,则点B (-a+1,3b -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点P (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Q(a-1,b+1)在( )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doc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1 、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2 、 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 有序实数对 ( a,b ) 一一对应;其中, a 为横坐标, b 为纵坐标坐标; 3 、 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 0 ; 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 0 ; Y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 任何象限; b P(a,b) 4 、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 1 象限 横坐标 x 纵坐标 y -3 -2 -1 0 1 a x -1 第一象限 正 正 -2 第二象限 负 正 -3 第三象限 负 负 第四象限 正 负 小结:( 1 )点 P ( x, y )所在的象限 横、纵坐标 x 、 y 的取值的正负性; ( 2 )点 P ( x, y )所在的数轴 横、纵坐标 x 、 y 中必有一数为零; y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a,b) ,则 a 点 P 到 x 轴的距离为 b P ( a, b ) (1 ) b ; ( 2 )点 P 到 y 轴的距离为 a ; (3 ) 点 P 到原点 O 的距离为 PO = a 2 b 2 b 6 、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O a x a) 在与 x 轴平行的直线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 Y A B 点 A 、 B 的纵坐标都等于 m ; m X b) 在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 Y C 点 C 、 D 的横坐标都等于 n ; n D X

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2,3) B、(2,-3) C、(-2,3) D、(-2,-3) 2、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5,则点P的坐标是() A.(-3,5)B.(5,-3)C.(3,-5)D.(-5,3) 3、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b,-a)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 B、(0,3) C、(3,0)或(-3,0) D、(0,3)或(0,-3) 5、点P位于x轴下方y轴左侧,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2个单位长度,那么点P 的坐标是() A、(4,2) B、(-2,-4) C、(-4,-2) D、(2,4) 6、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得x轴上,则点P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 7、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A’(1,-1),则点B(1,1)的对应点B’、点C(-1,4)的对应点C’的坐标分别为() A、(2,2)(3,4) B、(3,4)(1,7) C、(-2,2)(1,7) D、(3,4)(2,-2) 8、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 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2,2),(3,4),(1,7)B、(-2,2),(4,3),(1,7) C、(2,2),(3,4),(1,7) D、(2,-2),(3,3),(1,7) 9、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 10、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 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 B、(3,2) C、(3,3) D、(2,3)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o .

完美版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习题

图3相 帅炮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若4,5==b a ,且点M (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M 的坐标是( ) A 、(5,4) B 、(-5,4) C 、(-5,-4) D 、(5,-4) 3、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A ’(1,-1),则点B (1,1)的对应点B ’、点C (-1,4)的对应点C ’的坐标分别为( ) A 、(2,2)(3,4) B 、(3,4)(1,7) C 、(-2,2)(1,7) D 、(3,4)(2,-2) 4、过A (4,-2)和B (-2,-2)两点的直线一定( ) A 、垂直于x 轴 B 、与y 轴相交但不平于x 轴 C 、平行于x 轴 D 、与x 轴、y 轴平行 5、已知点A (4,-3)到y 轴的距离为( ) A 、4 B 、-4 C 、3 D 、-3 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 ○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 A 、(-1,1) B 、(-1,2) C 、(-2,1) D 、(-2,2) 7、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2) B 、(3,2) C 、(3,3) D 、(2,3) 8、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0) B 、(3,0)或(–3,0) C 、(0,3) D 、(0,3)或(0,–3) 9、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 ) A 、(-2,2),(3,4),(1,7) B 、(-2,2),(4,3),(1,7) C 、(2,2),(3,4),(1,7) D 、(2,-2),(3,3),(1,7)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原点O 的坐标是__________,点M (a ,0)在__________轴上。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 (-2,3)的横坐标是__________,纵坐标是__________,所在象限是__________。 3、点A (-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__________;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4、已知点M (x ,y )与点N (-2,-3)关于x 轴对称,则______ =+y x 5、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 7、将点P (-3,2)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 (x ,y ),则xy=___________ 8、已知AB 在x 轴上,A 点的坐标为(3,0),并且AB =5,则B 的坐标为__________ 9、A (-3,-2)、B (2,-2)、C (-2,1)、D (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 与C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10、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左侧,距离坐标原点7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11、在y 轴上且到点A (0,-3)的线段长度是4的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12、在坐标系内,点P (2,-2)和点Q (2,4)之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 13、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__________ 14、已知点A (a ,0)和点B (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0=mn ,则点(m ,n )在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30分) 1、(10分)图中标明了李明同学家附近的一些地方。 (1)根据图中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学校,邮局的坐标。 (2)某星期日早晨,李明同学从家里出发,沿着(-2, -1)、(-1,-2)、(1,-2)、(2,-1)、(1,-1)、(1,3)、(-1,0)、(0,-1)的路线转了一下,写出他路上经过的地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3.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 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4.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5.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有序数对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 三、难点 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

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 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 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 系的原点。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 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 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 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 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 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反纵同)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纵皆反) 8.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和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结构图 有序数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知识定义 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记做(a,b ) 1、原点O 的坐标是 ,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y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M (a ,0)在 轴上。 2.若点B(a ,b)在第三象限,则点C(-a,-b) 在第 象限。 3.如果点M (x+3,2x -4)在第四象限内,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点P(m,n)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0>mn B 0m D 0

特殊点的坐标: 例:1.已知AB∥x轴,A(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2、已知AB∥y轴,A(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3、A(– 3,– 2)、B(2,– 2)、C(– 2,1)、D(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与CD的关系是。 4.在直角坐标系内顺次连结下列各点,不能得到正方形的是() A、(-2,2) (2,2) (2,-2) (-2,-2) (-2,2); B、(0,0) (2,0) (2,2) (0,2) (0,0); C、(0,0) (0,2) (2,-2) (-2,0) (0,0); D、(-1,-1) (-1,1) (1,1) (1,-1) (-1,-1)。 角平分线 设点P(a,b),若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则(填a,b的关系)若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则(填a,b的关系)例1.已知点A(-3+a,2a+9)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是。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P(a,b)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例:1.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点B(-4,0)到y轴的距离为; 2.点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3.在Y轴上且到点A(0,-3)的线段长度是4的点B的坐标为。 4.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 三.章节巩固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2 2 2 a b c +<,则90C >. 11、三角形的四心: 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 、请同学们自己复习巩固三角函数中 诱导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和差角、倍角等) 。

西城区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习要求 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一)课堂学习检测 1.填空 (1)平面内两条互相______并且原点______的______,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称为 ______或______,习惯上取______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______或______,取______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__.直角坐标系所在的______叫做坐标平面. (2)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______来表示.如果有序数对(a,b)表示坐标平面 内的点A,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______.其中,a叫做A点的______;b叫做A点的______. (3)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______分成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如图所示,分 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______不属于任何象限. (4)坐标平面内,点所在的位置不同,它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如下:(请用“+”、“-”、“0”分别填写) 点的位置点的横坐标符号点的纵坐标符号 在第一象限 在第二象限 在第三象限 在第四象限 在x轴的正半轴上

在x轴的负半轴上 在y轴的正半轴上 在y轴的负半轴上 在原点 2.如图,写出图中各点的坐标. A( , );B( , );C( , ); D( , );E( , );F( , ); G( , );H( , );L( , ); M( , );N( , );O( , ); 3.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 (1)A(-6,-4)、B(-4,-3)、C(-2,-2)、D(0,-1)、E(2,0)、F(4,1)、G(6,2)、H(8,3). (2)A(-5,-2)、B(-4,-1)、C(-3,0)、D(-2,1)、E(-1,2)、F(0,3)、G(1,2)、H(2, 1)、L(3,0)、M(4,-1)、N(5,-2). 4.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结起来. (1)A(1,4)、B(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