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安装检验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检验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检验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检验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检验工艺标准

1 前言

1.1 目的

为了加强锅炉安装工程质量检验、统一检验方法,强化安装全过程的质量检验控制,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锅炉安装工程整体质量达到规程、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优质工程和服务。

1.2 要求

1.2.1 安装锅炉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能正常运行,严格执行公司《锅炉安装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

1.2.2 凡参加锅炉安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焊工、探伤工、热处理工等工种,必须按规定做到持证上岗,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件,其工作技能应与所安装的锅炉级别相适应。

1.2.3 锅炉安装质量检验管理人员必须持合格的检查员证上岗,熟练掌握与锅炉安装工程有关的施工和验收技术规范、公司锅炉安装质量保证手册、管理制度、施工工艺标准及锅炉安装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2.4 锅炉安装质量检验工作,必须根据当地安全监检部门的监检大纲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制定质量检验和接受监察的停点检验计划。本工艺标准只列出一般情况下的检验等级,根据施工工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划分为A(AR)、B(BR)、C(CR)三级。

A级:对锅炉安装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工序或检查项目,由监检单位、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三方联合检查确认,此检查点必须停点检查。

B级:对锅炉安装质量有较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和检查项目,由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双方联合检查确认。

C级:对锅炉安装质量影响一般的施工工序和检查项目,由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员检查确认。

当对AR、BR、CR控制等级进行检查时,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提供有关的施工记录或检(试)验报告。

2 检验依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称《条例》);

(3)《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5)《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装监察规定》

(6)设计规定、施工图纸及安装说明书;

(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及其配套的电力规范(下

称《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电站锅炉安装通用检验项目

3.1 出厂技术资料的检查(B级)

(1)检查项目:

a)锅炉图纸;

b)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c)安全阀排放量的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d)锅炉质量证明书(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证明、焊接质量证明、水压试验证明);

e)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f)受压元件重大设计更改资料;

g)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锅炉还要检验锅炉热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过热器壁温计算书或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烟风阻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热膨胀系统图;

h)金属铭牌标记的项目。

(2)检查方法:对照《条例》、《规程》的规定,审阅出厂技术资料。

(3)要求:在锅炉设计总图上应有相应的劳动部门锅炉安全技术监察机构审查批准的标记。

3.2 基础中间交接复查(B级)

(1)复查项目及允许偏差:

a)坐标位置(纵横轴线)不大于20mm;

b)不同平面的标高(-20mm 0);

c)平面外形尺寸(±20mm)、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20mm 0)、凹穴尺寸(0 +20mm);

d)平面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的部分)每米不大于5mm,全长不大于10mm;

e)垂直度每米不大于5mm,全长不大于10mm;

f)预埋地脚螺栓顶端标高(0 +20mm),根部和顶部中心距(±2mm);

g)预埋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不大于10mm,深度(0 +20mm),孔壁铅垂度不大于10mm;

h)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点板标高(0 +20mm),中心位置不大于5mm,带槽锚板平整度不大于5mm,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不大于2mm;

i)钢构架地脚螺栓采用预埋方法时对定位板的要求:各柱间距离偏差为间距的1‰且不大于5mm,各柱间相应对角线差不大于8mm;

j)基础划线:柱子间距不大于10m时(±1mm)、小于10m时(±2mm),柱子相应对角线不大于20m时(5mm)、小于20m时(8mm);

k)定位轴线应与厂房建筑标准点校核。

(2)检查方法:按锅炉布置图、基础图对照锅炉总图,用仪测和拉尺复查。

(3)检查工具:经纬仪、水平仪、钢盘尺、线坠、钢板尺。

3.3垫铁安装(B级)

(1)检查项目:

a)基础表面处理;

b)垫铁尺寸、块数和放置位置;

c)垫铁受压面积;

d)垫铁点焊。

(2)检查方法:用眼观察、直尺测量。

(3)检查工具:钢板尺、手锺、塞尺。

3.4原材料、零部件、辅机现场出库检查(B级)

(1)检查项目:

a)包装情况;

b)外观检查;

c) 缺件(缺陷)情况;

d)其它检查。

(2)检查方法:按装箱单清点数量,核查受压部件编号、外观检查。

(3)检查工具:开箱工具、吊车。

3.5钢构架结构件的检查(B级)

(1)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

①型钢组合件

a) 断面尺寸;

b) 连接板间的距离L(±5mm);

c) 肋板或隔板间的距离L1和L2的偏差(±5mm);

d) 盖板与型钢间的贴紧间隙不大于2mm;

加强板或隔板相对于腹板的倾斜尺寸偏差:

e) 横向倾斜(高度H不大于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3 mm;高度H大于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5 mm);

纵向倾斜(高度H不大于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3 mm;高度H大于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5 mm);

f)构件全长L的尺寸偏差(立柱、梁、横梁、拉条支柱、框架、桁架);

g)焊缝外观检查。

②板梁组合件

a)高度H尺寸偏差(H不大于1600 mm时,偏差±3mm;H大于1600 mm小于3000mm时,偏差±5mm;H不大于3000 mm时,偏差±8mm;

b)宽度尺寸偏差5mm;

c)腹板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5mm,横向倾斜不大于5mm,纵向倾斜不大于5mm;

d)翼板倾斜允许值(H不大于1600 mm时,偏差不大于3mm;H大于1600 mm 时,偏差不大于5mm);

局部弯曲允许值(板梁两端1m以内不大于5mm;中间部位不大于于10mm);

e)加强板或隔板间的距离L1或L2偏差(±5mm);

f)横向倾斜(高度H不大于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3 mm;高度H大于

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5 mm);

纵向倾斜(高度H不大于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3 mm;高度H大于600 mm时,允许偏差不大于5 mm);

g)板梁两端支点间尺寸(±10mm);

h)板梁全长L的尺寸偏差(主梁±15mm,次梁0至-10 mm);

i)板梁腹板的局部平面度不大于5 mm;

j)板梁的旁弯度不大于全长的千分之一且最大不超过10mm;

k)板梁的直挠度;

l)板梁的扭转值(H不大于2m时允许偏差为全长的千分之一且最大不超过10mm;H大于2m时允许偏差为全长的千分之一且最大不超过16 mm);

m)板梁上托架高度(±2mm);

n)托架平面倾斜值不大于3mm;

o)板梁上托架中心线至斟准线距离(L1不大于2m时允差±3mm,L2大于2m 时允差±5mm);

p)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③梁(不包括板梁)

a)梁全长L;

b)梁的旁弯度不大于全长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挠度不大于全长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

c) 梁的扭转值不大于全长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

d)梁上托架高度H(±2mm);

e)梁托架平面倾斜值不大于3mm;

f)梁上托架中心线至斟准线距离(L1不大于2m时允差±3mm,L2大于2m时

允差±5mm)。

④立柱

a)立柱全长L;

b)柱脚底板与柱中心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005柱脚板宽度;

c)柱的直线度不大于全长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

d)柱的扭转值不大于全长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

e)柱上托架装配高度L1(L1不大于4m时允差±2mm,L2大于4m时允差为-4

mm至+2mm);

f)柱上托架平面倾斜值不大于3mm。

⑤框架和桁架

a)框架全长L;

b)桁架全长L;

c)框架两对角线的长度偏差:L小于等于2500 mm时允差不大于5mm,L大于2500 mm小于等于5000 mm时允差不大于8mm,L大于5000 mm时允差不大于10mm;

旁弯度或挠度:L小于等于2500 mm时允差不大于4mm,L大于2500 mm小于等于5000 mm时允差不大于6mm,L大于5000 mm时允差不大于8mm;

d)桁架的旁弯度和挠度:L小于等于6000 mm时允差不大于6mm,L大于6000 mm小于等于10000 mm时允差不大于10mm,L大于10000 mm时允差不大于12mm;

e)桁架斜拉条轴线的交点应位于桁架横杆上,其偏差不大于10mm;

f)竖杆的位置偏移不大于5mm。

⑥平台和扶梯

a)平台长度的尺寸偏差每米(-2mm 0),全长(-10mm 0);

b)平台宽度的尺寸偏差(±5mm);

c)平台的旁弯度或挠度:L小于等于6000 mm时允差不大于6mm,L大于6000 mm小于等于10000 mm时允差不大于10mm,L大于10000 mm时允差不大于12mm;;

d)拉网板或花钢板长度尺寸(0 10mm),宽度尺寸±5mm;

e)扶梯的尺寸偏差:一踏间距±5mm,上、下踏间距±20mm,全长+10mm,

倾角±5°,宽度不大于5mm,挠度不大于5mm。

(2)检查方法:

a)在组架或钢平台上对照施工图进行实测实量。构件放置时,应避免自重产生的挠曲,用钢盘尺、钢板尺、测量构件的长度和截面尺寸;

b)用拉钢丝线的方法在构件侧立面中心线上测量构件的弯曲值(然后翻转90°,再测一次);

c)用适当边长的90°钢角尺测量梁、柱的扭转值。

(3)检查工具:钢盘尺、钢板尺、钢角尺、钢丝线、吊车。

3.6钢构架的组合和安装的检查(A级)

(1)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

①钢构架组合件

a)各立柱间的距离:间距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

b)各立柱间的平行度:长度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

c)横梁标高±5mm;

d)横梁间平行度:长度的1‰且最大不超过5mm;

e)组合件相应对角线:长度的1.5‰且最大不超过15mm;

f)横梁与立柱中心线相对错位±5mm;

g)护板框内边与立柱中心线距离(0 5mm);

h)顶板各横梁间距±3mm;

i)平台支撑与立柱、桁架、护板框等的不垂直度:长度的2‰;

j)平台标高±10mm;

k)平台与立柱中心线相对位置±10mm。

②钢构架安装

a)柱脚中心线与基础划线中心±5mm;

b)立柱标高与设计标高±5mm;

c)各立柱相互间标高差3mm;

d)各立柱间距离:间距的1‰且最大不超过10mm;

e)立柱垂直度:长度的1‰且最大不超过15mm,1.5‰且最大不超过15mm;

f)各立柱上、下两平面相应对角线:长度的1.5‰且最大不超过15mm;

g) 横梁标高:±5mm;

h)横梁水平度:5mm;

i)护板框或桁架与立柱中心线距离(0 5mm);

j)顶板的各横梁间距:±3mm;

k)顶板标高:±5mm;

l)大梁板的垂直度:立板高度的1.5‰且最大不超过5mm;

m)平台标高:±10mm ;

n)平台与立柱中心线相对位置:±10mm;

o)焊缝外观质量检查。

(2)检查方法:

a)对照施工图实测实量组合件的组合尺寸及焊缝质量;

b)用焊缝检验规和肉眼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c)用拉钢丝线检查立柱中心线弯曲值;

d)用钢盘尺测量组合尺寸及拉对角线检查立柱平行度;

e)钢构架安装后用水平仪和玻璃管水准器检查立柱上的1m等高线;

f)用经纬仪或线坠检查立柱铅直度;

g)用拉对角线的方法检查钢构架的正性;

h)用钢盘尺、玻璃管水准器测定钢性梁、吊、挂梁的标高位置及不水平度。

(3)检查工具:焊缝检验规、放大镜、钢盘尺、钢板尺、钢丝线、水平仪、玻璃管水准器、经纬仪、线坠。

3.7 二次灌浆检查(C级)

(1)检查项目:

a)垫铁、地脚螺栓、基础完成情况;

b)底座表面清除情况;

c)柱脚固定情况;

d)二次灌浆时间;

(2)检查方法:与图纸对照,用眼观察。

3.8炉门、窥视孔和炉墙零件安装检查(C级)

(1)检查项目:

a)炉门、窥视孔和炉墙零件表面情况、外形尺寸;

b)炉门、窥视孔和炉墙连接严密性,门框螺栓外露;

c)窥视孔门连锁装置调整;

d)防爆门盖配重和开启角度;

e)可调式防爆门压力调整;

f)水封式防爆门密封试验;

g)炉墙零件膨胀间隙。

(2)检查方法:对照图纸检查

(3)检查工具:钢卷尺、钢板尺、角度规。

锅炉检验方案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方案 目录 1.概述 (3) 2.检验依据 (4)

3.检验准备 (4) 4.检验内容 (6) 5.内部检验 (7) 6.水压试验 (7) 7.外部检验 (7) 8.检验程序 (10) 8. 内检附表 (11)

1 概述 1.1 1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锅检院”〕根据大连热电集团1热电厂2# 锅炉大修及检验计划,决定对该锅炉进行检验。 1.2为保证锅炉定期检验质量,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以及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本检验方案。 1.3 本方案由锅检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锅炉运行情况编制,经签字后生效。锅检院对使用单位的相关资料负有保密义务,使用单位对本方案负有保密义务。 1.4锅炉概况如下 2 检验依据

依据、参照的标准、规程和规则未注明年号的以最新版本为准。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以及相关国家法规和标准。 3 检验准备 3.1 锅炉检验前,使用单位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3.1.1 锅炉设计、制造资料 1)锅炉图纸:总图、承压部件图、热膨胀系统图和基础荷重图等; 2)承压部件强度计算书或汇总表; 3)锅炉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4)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 5)过热器壁温计算书; 6)安全阀排量计算书; 7)锅炉质量证明书。 3.1.2 锅炉安装、调试资料 3.1.3 修理、改造或变更的图纸和资料: 1)修理、改造或变更方案及审批文件; 2)设计图样、计算资料; 3)质量检验和验收报告。 3.1.4记录及档案资料: 1)锅炉登记薄和使用登记证; 2)运行记录、事故及故障记录、超温超压记录; 3)承压部件损坏记录和缺陷处理记录;

锅炉检验作业指导书

锅炉检验作业指导书 第一篇锅炉检验5.1检验范围:a) 汽包(水包)、内(外)置式汽水分离器;b) 联箱;c) 受热面;d) 锅炉范围内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e) 锅水循环泵;f) 承重部件:大板梁、钢架、高强螺栓、吊杆。5.2检验分类和周期: a)外部检验,每年不少于一次。b)内部检验:结合每次大修进行,其检验内容应列入锅炉年度大修计划。新投产锅炉运行一年后应进行首次内部检验。c)超压试验,一般二次大修进行一次。根据设备具体技术状况,经电管局或省(市)电力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可适当延长或缩短超压试验间隔时间。超压试验可结合大修进行,列人大修的特殊项目。5.3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内外部检验和超压水压试验: a)停用一年以上的锅炉恢复运行时; b)锅炉改造、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更换后,如水冷壁更换管数在50%以上,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部件成组更换及汽包进行了重大修理时; c)锅炉严重超压达1.25倍工作压力及以上时; d)锅炉严重缺水后受热面大面积变形时; e)根据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5.4 外部检验由电厂根据设备特点编制计划并实施,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如同时安排内部检验,则

外部检验一般可安排在锅炉停炉前进行。5.5内部检验由电厂委托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如果委托锅检站进行检验时,应由电管局或省(市)电力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进行监检。5.6电厂应与检验单位签订锅炉定期检验委托合同,内容包括:检验范围,依据,要求,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检验费用,违约责任及奖罚条款等项。5.7 新装锅炉投运后的首次检验应做内外部检验。检验的重点是与热膨胀系统相关的设备部件和同类设备运行初期常发生故障的部 件。在役锅炉的定期检验可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做重点检验,同时结合同类型设备故障特点确定检验计划。运行lO万h后确定检验计划时,应扩大检验范围,重点检查设备寿命状况。5.8 技术资料审查。5.8.1锅炉制造质量技术资料齐全,a)锅炉制造质量技术资料齐全,内容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1)锅炉竣工图,包括总图、承压部件图、热膨胀图、基础荷重图。2)承压部件强度计算书。3)锅炉质量证明书。 4)锅炉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5)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6)水循环计算书或汇总表。7)汽水阻力计算书。8)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及质量证明书。9)设计修改技术资料、制造缺陷返修处理记录。10)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计算书。b)锅炉设备监造报告。c)锅炉产品的安全性能检验报告。d)锅炉安装质量技术资料齐全,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电力建设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锅炉检修后进行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以检查锅炉受热面及其它承压部件有无泄漏现象;尤其是锅炉受热面管大面积更换后的焊口及检修的阀门、管道的泄漏情况,确保锅炉的检修质量。 2、通过水压实验,检验受热面经过多年运行后的强度水平,在机组冷态暴露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机组启动后安全稳定运行。 二、本措施编写依据: 1、《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20xx) 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xx) 3、《蒸汽锅炉安全技术检查规程》 4、《锅炉运行规程》。 三、锅炉工作压力水压试验范围: 炉本体汽水系统水压试验范围:从给水操作台到汽机自动主汽门前,工作压力为18.62mpa,超压试验压力为23.28mpa。 再热器系统水压试验范围:从再热器冷段入口水压试验堵阀至再热器热段出口水压试验堵阀,工作压力为3.71mpa,超压试验压力为5.57mpa。 (一)水压试验压力:略按照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要求,本次#1锅炉大修后过、再热系统水压试验做超压试验。 (二)锅炉水容积(吨)略 四、水压试验时检查的重点: 1、大包内联箱、导汽管、减温器喷嘴定位螺栓焊缝、温度测点管座角焊缝; 2、低温过热器、省煤器; 3、修后各换管处和堆焊处; 4、各给水、减温水、疏放水管座角焊缝等;

5、水冷壁两排悬吊管穿墙处(折烟角部位); 6、后竖井前包墙管穿墙处(水平烟道转向处); 7、本次更换过的受热面管子焊缝。 8、各部承压阀门填料、自密封、阀盖、阀芯是否泄漏。 五、水压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与一、二次汽、水系统有关的工作全部终结或停止,工作票已终结或收回押到值长处; 2、锅炉受热面管子更换完毕,并经探伤合格;所有修复焊口都已经无损探伤及有关检查合格; 3、汽包安全阀、过/再热器安全阀用水压试验专用装置隔离,过热器pcv阀前手动门关闭,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要参与工作压力试验,做超压试验前必须隔绝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热工过热汽、再热汽流量变送器及汽包三个差压水位计变送器隔绝。设计中未考虑到水压试验的其它部件必须隔离; 4、蒸汽管道及大包内部支吊架检查;主蒸汽管道恒力、弹簧支吊架处用导链临时固定; 5、汽水系统所有阀门正确安装就位,经过传动试验合格,受热面管子或承压部件上的鳍片、密封件、人孔门和热工监测件、保温及外护板均恢复。需要检查部位的保温已拆除; 6、参与水压试验的汽水系统及阀门周围在升压过程中确保无人; 7、一次系统水压试验压力以汽包就地压力表为准,汽包安装0-40mpa的压力表;再热汽系统水压试验压力以再热汽入口疏水处就地压力表为准,再热器入口安装0-10mpa的压力表,压力表精度等级不低于0.5级,并经校验合格;在试验过程中汽包就地压力表与控制室应保持通讯联络,加强就地与集控的联系校对。 8、锅炉超压试验必须在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9、通知热工隔绝不参与超压试验的有关仪表门; 10汽包加药门待做完工作压力试验后关闭;各化学取样门待做完工作压力试验后关闭; 11、水压试验的水温30-70℃,水压试验时汽包壁温度≮30℃; 12、检查确认再热器入/出口堵阀已安装完毕; 13、在锅炉上水前,应按运行操作措施的规定,检查汽水系统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

编号:AQ-BH-00587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 Boiler external inspection protocol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 说明:合同有效的约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的履行有积极的作用,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 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可下载收藏或打印使用(请先阅读并同意条款后使用)。 根据《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规定和威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授权,威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以下称乙方)将对 -----------------------------------------------------(以下称甲方)的台(蒸汽、热水、有机热载体)T/H(MW)工业(电站)锅炉进行外部检验,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检验时间:年月日 二、检验方式:逐台检验 三、检验依据: 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3、《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5、《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规程》 6、其它有关标准、规范 7、本所检验方案 四、检验内容: 1、审查资料 2、部件外部宏观检验 3、相关人员持证情况和有关记录 4、炉墙保温检查 5、电器仪表、辅机检验 6、安全附件检验 7、其它必要的检验 五、双方职责: 甲方: 1、受检单位应备齐锅炉技术资料,主要有锅炉使用登记证,锅炉质量证明书及图纸,锅炉上年度(或本年度)内部检验报告,对检验报告所提问题的整改记录、锅炉运行状态自检记录,锅炉修理改造记

锅炉安装质量检验规程

锅炉安装质量检验规程 第一章施工前的准备 第一条锅炉及辅机设备图纸和技术文件资料齐全。 第二条锅炉图纸上应有省级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局审查,办理锅炉安装许可施工手续后方可施工。 第三条安装在从事安装施工前,应当按照《条例》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向锅炉使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书面告知后,向当地承担相应范围的监检机构申请监督检验,并附以下资料(或者复印件)各一份: 1.安装设备的出厂文件、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设计文件; 2.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 3.质量管理手册和相关的管理制度; 4.锅炉安装开工报告; 5.安装合同; 6.质量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工人名单和持证人员的相关证件; 7.施工计划; 8. 锅炉平面布置及标明与周围其它建筑物距离的图纸。 第四条对设备及零件按下列要求进行清点、检查验收,发现有质量差,不能保证安装质量的,不得进行安装,并立即上报锅炉安全监察机构,听候处理。 1.根据《规程》、《锅炉制造标准》和锅炉图纸检查锅炉结构是否合理,锅炉对接、焊接质量最低安全水位、水位表相对偏

差,安全附件及型号是否符合规定; 2.炉墙、炉拱砌筑和保温层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3.设备及零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产品图纸供货清单相符。 第五条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本规程适应于额定出口压力不高于 1.6Mpa的整(组)装锅炉,现场安装、组装的铸铁锅炉的安装质量检验。 第二条本规程是整(组)装锅炉安装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 第三条锅炉安装应执行“TJ231(六)75;工业锅炉安装”的有关文件。 第四条锅炉辅机配套设备的安装,应按“TJ231规定”相应的分类设备各篇有关规定和产品图纸安装说明书安装工艺执行。 第五条一切安装材料(如管道、阀门、法兰、管件、标准等)的型号、规格、材质、强度、相应符合技术要求,不合格的安装配件在安装中不得使用。 第六条管道加工质量应符合GB1411—81《锅炉管道制造技术》有关条文。 第七条焊按材料和焊接质量应符合GB1613--81《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管道安装质量应符合GBJ235《工业管道233施工

锅炉水检测方法

锅炉水的检测方法 1锅炉水检查水样的采集水样的采集是保证水质分析准确性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采样的基本要求是:样品要有代表性;在采出后不被污染;在分析之前不发生变化. 取样装置对取样装置一般有以下要求: (1) 取样器的安装和取样点的布置应根据锅炉的类型,参数,水质监督 1锅炉水检查 水样的采集 水样的采集是保证水质分析准确性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采样的基本要求是:样品要有代表性;在采出后不被污染;在分析之前不发生变化. 取样装置 对取样装置一般有以下要求: (1) 取样器的安装和取样点的布置应根据锅炉的类型,参数,水质监督的要求(或试验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布置,以保证采集的水样有充分代表性. (2) 除氧水,给水的取样管,应尽量采用不锈钢的制造. (3) 除氧水,给水,锅炉水和疏水的取样装置,必须安装冷却器.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并接在连续供给冷却水量的水源上,以保证水样流量为500~700ml/min ,水样温度为30~40℃. (4) 取样冷却器应定期检修和清除水垢,锅炉大修时,应同时检修取样器和所属阀门. (5) 取样管应定期冲洗(至少每周一次).作系统检查定取样前要冲洗有关取样管道,并适当延长冲洗时间,冲洗后应隔1~2小时方可取样.以确保水样有充分的代表性. 水样的采集方法 (1) 采集有取样冷却器的水样时,应调节取样阀门,使水样流量控制在500~ 700ml/min,温度为30~40℃的范围内,且流速稳定. (2) 采集给水,锅炉水样时,原则上是连续流动之水.采集其它水样时,应先将管道中的积水放尽. (3) 盛水样的容器,采样瓶必须是硬质玻璃或塑料制品(测定微量或分析的样品必须使用塑料容器).采前,应先将采样容器彻底清洗干净,采样时再用水样冲洗三次(方法中另有规定的除外),才能采集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加盖封存. (4) 采样现场监督控制试样的水样,一般应用固定的水瓶.采集供全分析用的水样应粘贴标签,并注明水样名称, 采样人姓名,采样地点,时间,温度.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一)试剂 1、硝酸银标准溶液(1ml相当于1mgC l-):称5g硝酸银溶于1000ml蒸馏水,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2、10%铬酸钾指示剂; 3、1%酚酞指示剂; 4、LNaOH溶液 5、L(1/2H2SO4)溶液 (二)测定方法: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G7002-2015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7002—2015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Boiler Periodical Inspection Regul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5年7月7日

前言 2010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修订《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立项计划。2010年3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主要问题以及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各起草小组组长会议,对汇总稿进行讨论。2011年6月,在广东召开全体起草人员参加的会议,形成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征求意见稿。2011年9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1]79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起草组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2013年8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15年7月7日,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结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提出的要求补充、调整相关内容,对原《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保留原来的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突出定期检验工作的可操作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取消原规则中以提示性附录规定的锅炉定期检验报告格式,仅给出锅炉内(外)部检验结论报告和水(耐)压试验报告; 2.修改检验结论,调整检验周期; 3.增加首次内部检验的规定; 4.增加不能按期停炉检验的处理规定; 5.明确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的检验范围; 6.增加电站锅炉外部检验内容和要求; 7.针对大型电站锅炉的特点,补充相关检验内容; 8.增加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处理的原则规定。 参加本规则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钱公陈新中王兴胜 曹宏伟窦文宇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李军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王建华

锅炉安装质量验收证明书

锅炉安装质量验收证明 书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目录 一、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合格证书 二、锅炉安装质量验收证明书 三、锅炉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四、锅炉产品出厂合格证 五、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 六、锅炉部件安装前检查记录 七、锅炉基础检查验收记录 八、工程质量签证单-锅炉基础划线图 九、锅炉钢架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十、工程质量签证单-钢架安装记录图 十一、锅炉锅筒、集箱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十二、工程质量签证单-锅筒、集箱安装记录图十三、锅炉链条炉排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十四、链条炉排冷态试运检查记录 十五、空气预热器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十六、锅炉水冷壁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十七、锅炉受热面管通球检查验收记录 十八、锅炉范围内管道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十九、锅炉范围内管道焊接检查验收记录 二十、锅炉范围内管道焊接工作记录

二十一、焊材质量证明书审查记录 二十二、锅炉本体管路焊口示意图 二十三、无损检测报告 二十四、锅炉省煤器组合安装检查验收记录二十五、锅炉汽包内部装置安装检查验收记录二十六、锅炉压力表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二十七、阀门密封性能检验报告 二十八、锅炉本体水压试验检查验收记录 二十九、锅炉绝热层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记录三十、锅炉水位表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三十一、风机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三十二、泵类安装检查验收记录 三十三、安全阀安装调整验收记录 三十四、锅炉保护装置检查验收记录 三十五、锅炉烘炉记录 三十六、锅炉烘炉检查验收记录 三十七、锅炉煮炉记录 三十八、锅炉煮炉检查验收记录 三十九、蒸汽锅炉热态试运行记录 四十、热态试运行停炉后检查验收记录 四十一、散装锅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四十二、压力表检定证书

(完整word版)锅炉安装无损检测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无损检测工艺标准 根据被检对象的设计技术要求,选用相应的器材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射线透照,并进行适当的暗室处理,以至到可以正确评定焊缝内部质量优劣的射线底片。实践证明:只有采用合理的透照方法和处理工艺得到清晰的底片,才能作为正确评定焊缝内部质量的依据。 1、基本要求 1.1焊缝焊接完成后,先进行焊接表面检查,无超标缺陷,并检查合格才可进行无损检测。 1.2胶片选用天津Ⅲ型增感型胶片。 1.3屏选用铅箔增感屏,前屏厚度在0.025~0.125毫米之间,后屏厚度大于或等于0.10毫米。 1.4质计是用来检查射线透明技术和胶片处理适当与否的器材,象质计的选择应根据透照厚度及射线透照质量来确定。 1.5射线:进行射线照相时,应依据爆光曲线选择合适的爆光参数。管电压,管电流及爆光时间,在使用某一射线机时,应制作好该台设备的爆光曲线。 1.6备暗袋,作好中心标记,识别标记和搭接标记。 2、探伤条件的选择: 2.1 锅炉管子及管道探伤时应根据GB3323 —87标准进行探伤条件的选择。 2.2射线能量的选择应根据工作材料的种类其厚度来确定。透明钢铁及合金时,透明厚度小于8毫米时应选择150KV。透明厚度大于

8毫米时应选择200KV。 2.3射线透明质量等级应满足GB3323—87标准的A、B级。 2.4几何条件选择:依据GB3323 87标准,A、B级时透照厚度比(K)应为环缝不大于1.1,纵缝不大于1.03。射线头至工件表面距离为L1=10L2/32,几何的清晰度,ug≤1/10 L1/32。一次透照的长度应符合相应透照质量等级的黑度和象质指数的规定。 2.5透照厚度的选择,应依据GB3323—87标准确定。 3、射线探伤操作方法。 3.1将X射线底片连同增感屏一起装入暗盒内,然后将此盒放在工件焊缝的下方(如工件是垂直固定的管子接头,则放在X射线管的对侧)安置好射线管,调好焦距(X射线管与底片的距离),在焊缝上或焊缝的两侧放置底片编号,透明日期的铅字号码,像质计盒中心位置标记。 3.2事先定好X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用定时器控制的爆光时间,透照前操作人员及所有人员必须离开透照现场,进入有防护措施的安全场所。 3.3 透照后在暗室内取出X射线底片,进行显影,定影冲洗等暗室处理。 3.4评定底片影像质量,灵敏度,黑度,灰雾度等,底片各项指标合格后,即可进行评定焊缝质量。 4、到“标准”规定的底片黑度,采用不低于15mAmin 的爆光量,以防止外焦距和高电压所引起的不良影响。胶片的手工冲洗应采用槽浸方式,在规定的湿度和时间内进行显影,定影等操作,定影

锅炉检验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锅炉检验方案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方案0—版号修改处数日期编制审核批准目录 1.概述..............................................................................32.检验依据........................................................................43.检验准备 (4) 1/ 29

4.检验内容………………………………………………………………6 5.内部检验………………………………………………………………7 6.水压试验………………………………………………………………7 7.外部检验………………………………………………………………7 8.检验程序………………………………………………………………108.内检附表………………………………………………………………11第 2 页共 27 页

---------------------------------------------------------------最新资料推荐------------------------------------------------------ 1 概述 1.1 1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锅检院” 〕根据大连热电集团 1 热电厂 2# 锅炉大修及检验计划,决定对该锅炉进行检验。 1.2 为保证锅炉定期检验质量,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以及相关法规标准,制定本检验方案。 1.3 本方案由锅检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锅炉运行情况编制,经签字后生效。 锅检院对使用单位的相关资料负有保密义务,使用单位对本方案负有保密义务。 1.4 锅炉概况如下锅炉型号制造单位制造编号安装日期额定蒸发量出口工作压力锅筒工作压力给水温度燃烧方式上次内检日期2503 200 2.10.1 220 t/h 9.81 MPa 11.13 MPa 215 ℃ 登记编号制造日期安装单位投运日期额定工作压力出口工作温度给水压力水处理方式累计运行小时上次水压日期 2002.10 9.81 MPa 540 ℃ 1 3.3 MPa 一级除盐+混床 59777 h 2002.3 1999.8.1循环流化床 2008.42 检验依据第 3 页共 27 页 3/ 29

锅炉安装检验工艺标准

锅炉安装检验工艺标准 1 前言 1.1 目的 为了加强锅炉安装工程质量检验、统一检验方法,强化安装全过程的质量检验控制,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锅炉安装工程整体质量达到规程、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优质工程和服务。 1.2 要求 1.2.1 安装锅炉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能正常运行,严格执行公司《锅炉安装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 1.2.2 凡参加锅炉安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焊工、探伤工、热处理工等工种,必须按规定做到持证上岗,并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件,其工作技能应与所安装的锅炉级别相适应。 1.2.3 锅炉安装质量检验管理人员必须持合格的检查员证上岗,熟练掌握与锅炉安装工程有关的施工和验收技术规范、公司锅炉安装质量保证手册、管理制度、施工工艺标准及锅炉安装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2.4 锅炉安装质量检验工作,必须根据当地安全监检部门的监检大纲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制定质量检验和接受监察的停点检验计划。本工艺标准只列出一般情况下的检验等级,根据施工工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划分为A(AR)、B(BR)、C(CR)三级。 A级:对锅炉安装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工序或检查项目,由监检单位、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三方联合检查确认,此检查点必须停点检查。 B级:对锅炉安装质量有较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和检查项目,由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双方联合检查确认。 C级:对锅炉安装质量影响一般的施工工序和检查项目,由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员检查确认。 当对AR、BR、CR控制等级进行检查时,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提供有关的施工记录或检(试)验报告。 2 检验依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下称《条例》);

锅炉外部检验方案

锅炉外部检验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检验工艺适用于《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监察范围内锅炉的运行状态下外部检验(下称外部检验)。 外部检验是在停炉定期内部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运行状态下的锅炉安全状况进行检验。同时对在岗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能检查。 检验人员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锅炉检验师证”或“锅炉检验员证 2.检验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简称《条例》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蒸规》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水规》 《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简称《管理规则》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简称《规则》。 《工业锅炉水质》 3.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3.1检验员应将检验日期事先通知使用单位,请使用单位作好如下准备工作: 3.1.1受检单位必须准备好锅炉技术资料、锅炉登记簿、锅炉使用登记证、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安全阀检验报告、当班操作人员的操作证等。 3.1.2检验时,使用单位的锅炉管理人员、司炉班长以及锅炉维修人员应到现场配合检验。 3.1.3被检锅炉必须处在运行状态中。 3.2检验员应根据使用单位日常管理、锅炉运行情况,结合锅炉房综合治理的需要进行外部检验。 3.3检验员应准备好检验的工具、护具、记录簿等。 3.4在检验中,司炉人员应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不得出现异常情况,以保证外部检验正常进行。 3.5在检验中,在场有关人员要配合并协助检验,同时要接受检验员的检查、考核;司炉人员要执行检验员的操作指令。 3.6 应急救援按《锅炉检验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4.检验工艺 4 图4-1 4.2检验项目表如表4-1所示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规范

发放号: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规范 XTJ/Z2-G06-2016 (第二版) 编制:张希旺 审核:谈春华 批准:殷先华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发布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规范 1目的 1.1为保证对在用电站锅炉定检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规范。 1.2本规范附录作为本规范的组成部分,与本规范具有同等效用。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以发电或热、电联产为主要目的的锅炉(一般指额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8MPa的锅炉)的定期检验。 本规范所指定期检验包括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 3检验工作主要依据 下列文件是本规范的编制依据,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3.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3.3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 3.4TSG G7002-2015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检规》) 3.5TSG G3001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 3.6TSG G7001-2015锅炉监督检验规则 3.7TSG G5001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3.8TSG G5002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规则 3.9TSG G5003锅炉化学清洗规则 3.10DL/T912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 3.11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汽水质量 3.12DL61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以下简称《电检规》) 3.13DL647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3.14DL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及方法分析

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及方法分析 锅炉是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设备,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锅炉检验变得越来越重要,锅炉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定期检验锅炉,把握其性能是否完好、受损程度大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有效的排除掉锅炉安全隐患,保证运行正常。文章主要通过对锅炉日常检验工作的深入探讨,全面分析并阐述了锅炉检验的现实意义,同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和方法,以此,进一步完善锅炉检验方法,为同行业带来一些启发。 标签:锅炉检验;受损问题;重要意义 锅炉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常接触的设备,是工业机械化中常用的一种承压容器,更是工业生产的动力之源,没有锅炉的运行,就没有现代化的大生产。在当代社会,锅炉不间断的运行,满足着工业生产实际需求,那么,锅炉在长期的高压、高温运行环境下,很容易出现问题,除锅炉自身质量问题外,运行中的问题尤其重要,如果锅炉运行中出现了问题,则会影响工业生产,严重的则会给人们带来财产和生命危害,也就是说,锅炉在运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与排除,就会酿成大祸,引发锅炉大爆炸。只有不断强化锅炉的检测,进行定期锅炉检查,才能有效避免由锅炉问题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保证工业生产秩序。 1 锅炉检验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各类生产中,均能使用到锅炉,但是,当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锅炉,绝大多数运行环境不好,工作的环境较恶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锅炉的问题主要就是受环境影响造成的,在锅炉运行中,运行环境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锅炉出现元件受压、变形、化学物质腐蚀、水质结垢、裂纹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锅炉经常出现的共性问题,需要不断强化检测,才能在运行中发现问题,有效排除危险因素,使锅炉正常工作与运行。工业生产中的锅炉所处环境主要体现在温度较高、压力较大、空气湿度大等方面,锅炉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在巨大的压力、极高的温度和浓重的水汽共同作用下,就会出现运行问题,同时,锅炉也面临外部火焰和烟气对炉体本身的内在强烈作用,在以上种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在短期内导致锅炉在不同部位出现腐蚀、泄露、结垢、堵灰等运行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或者得到良好解决,问题就会逐渐扩大,达到一定的极限,就非常容易引发锅炉自身的大爆炸。除去运行问题外,还有锅炉质量问题,特别是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等环节,如果不到位,也会在运行中埋下安全隐患,只有不断加强对锅炉出厂的检查和运行过程的安全控制,才能有效保证锅炉安全工作,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保证经济效益提高。 锅炉在运行时,很难发现问题,有些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预测到的,还有一些问题不在检测范围内,所以,一定要强化检查检测,才能在日常生产中发现锅炉运行问题,要从根本上重视锅炉检验工作,只有足够的重视,才能依规依据掌控

锅炉水处理基础知识与检验方法

锅炉水处理学习报告 一、学习内容系统图 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⒈ 化学基本概念 ⑴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⑵ 分子:是保持原物质的一切性质的最小微粒。 ⑶ 原子: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⑷ 化学变化:物质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一种或几种新的物质的变化。 ⑸ 物理变化:物质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⑹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也就是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的总量。 符号常用M 表示,单位是克/摩尔﹝g/mol ﹞。 ⑺ 原子量:把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定为12作标准,而把其他 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出的数值就是该原子的原子量。 ⑻ 电解质:把溶解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⒉ 物质的组成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109种。 ⒊ 物质的分类 单质:以单质存在的分子。(例:Au 、S 、C 等等) ⑴ 有机物:(无) 纯净物 酸: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就叫酸。 ⑵ 无机物: 化合物 碱: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就叫碱。 盐: 电离生成的有酸根与金属离子的,就叫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存在的物质。 软水 离子交换器 盐皿 水质分析 水质标准 锅炉 化学基础知识 1. 方法 2. 仪器 3. 药品 1. 物质世界 2. 物质组成 3. 物质分类 锅炉的排污 1. 结垢 2. 腐蚀 3. 蒸气 品质 GB1576-2001

三、锅炉用水及水质分析 ⒈锅炉用水的水源 ⑴地表水:由雨水、雪水汇聚而成并存在于地壳表面的水。 特点:受自然界影响较大水当中的悬浮物可溶解盐类随着季节的不同变化幅度较大。 ⑵地下水:也是有雨水雪水和地表水经过地层的渗流而形成。 特点:由于在地层的渗透过程当中通过土壤和砂粒过滤作用去除了大部分的悬浮物和菌类,又由于与大气层和水界隔绝,水体不容易受到污染,但是,因水流经各类矿层,所以地下水中的盐量通常比地表水高。 ⑶自来水:由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经过管子输送到用户的水。 特点:由于净化的过程当中,投加混凝剂、杀菌剂等药物,所以自来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碱度都明显降低,但为了防止自来水中微生物的繁殖,通常向水中投加漂白粉或注入氧气,当这种成分过量时,对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⒉锅炉用水的杂质 ⑴悬浮物: 颗粒≥10–4mm 悬浮物的危害:①进入离子交换器后污染离子交换树脂,降低交换剂的容量。 ②影响出水水质和进水量。 ③进入锅炉后受热很快下沉影响锅炉的传热和锅水循环,严重时可堵塞 炉管造成停炉。 ⑵胶体: 颗粒 10–6mm~10–2mm 特点: 有较小的直径,较大的表面积,胶体通常带有相同的电荷.虽经较长时间静止也较难自然下沉。 危害: 进入锅炉后很快下沉形成沉积物,并在受热面上形成水垢泥和水渣,有机胶体引起锅水起沫,当浓缩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汽水共腾。 ⑶溶解物质: 颗粒<10–6mm 主要是溶解在水中阴—阳离子及气体杂质。 阳离子:Ca2+、Mg2+等反应生成水垢。 ①离子杂质: 危害: 阴离子:碳酸根、硫酸根等反应生成酸。 氧气:溶解氧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②气体杂质: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对金属直接产生腐蚀,而且破坏金属的保护 膜,从而加剧氧腐蚀。 ⒊锅炉用水的名称 ⑴原水—俗称生水,没有经过任何净化处理的水。 ①清水:锅内加药使用的水。 ⑵给水—②软水:去除了硬度的水。(锅外化学处理) ③除盐水:去除了水中全部阴阳离子的水。(高压锅炉) ⑶锅水—受热沸腾的水(在锅内) ①上排污:也称连续排污,排放掉含盐量、油污、泡沫等。 ⑷排污水— ②下排污:也称定期排污,排放掉水垢、水渣、泥垢等 排放掉一部分含盐量高和水污水垢的锅水。

压力容器篇-----劳动部关于颁发《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颁发《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通知 【颁布单位】:劳动部 【颁布日期】:1988-08-01 【正文】: 【题目】劳动部关于颁发《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通知 【颁布单位】劳动部 【颁布日期】1988.08.01 【生效日期】1989.01.01 【失效日期】 【时效性】有效 通知 为了统一全国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的程序和内容,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保证锅炉结构上的可靠性,巩固锅炉定期检验制度,我们参照一些地方定期检验工作的做法,制订了《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于一九八九年开始执行。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望及时告诉我部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附: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附: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质量,保证锅炉结构上的可靠性,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有关规程的规定,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下列在用的固定式工业锅炉和生活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 1.以水为介质的承压蒸汽锅炉; 2.以水为介质、额定供热量大于或等于0.06Mw(5×100000kcal/h)的热水锅炉。 本规则不适用于发电锅炉、电加热蒸气发生器和核能蒸气发生器。 第三条在用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应由省级以上(含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考核批准的检验员担任。检验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地做好检验工作。 第二章检验前的准备 第四条在用锅炉定期检验有效期前2个月,检验单位应向锅炉使用单位发出《锅炉定期检验通知书》(附件一)。锅炉使用单位在锅炉定期检验有效期终止前40天内向检验单位提交《锅炉定期检验申请书》(附件二)。检验单位综合各使用单位希望的检验日期做出检验计划,并通 知受检单位。 第五条使用单位应准备好受检锅炉有关技术资料:锅炉登记表、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上年度检验报告。 检验前,检验员应认真查阅上述有关资料,以便了解锅炉使用情况和管理中的问题。

锅炉检验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

锅炉检验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
(一) 锅炉检验工作流程
部门名称
机动基建部
层次
2
部门
主管厂长
节点
A
流程名称 概要 机动基建部 B
锅炉检验流程图
锅炉的检验
锅炉使用单位
市安监局
C
D
1
开始
2
审核
审核
提出检验申请
3 审核
4 5
审核
组织实施 验收 总结
检验 检验报告
报账
结束 6

(二) 锅炉检验工作标准
任务 名称 提出 使用 维修 检验 申请
执行 审批 手续
按程 序进 行检

验收 总结
结算 费用
节点
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
时限
程序 ☆ 锅炉使用单位根据锅炉使用实际以及安监部门的要求提出锅 1 小时 炉使用维修检验的书面申请报告
C2 重点 ☆ 锅炉运转是否正常,对锅炉的故障,质量标准熟悉了解,安全指标
标准
☆ 执行国家统一标准
程序
☆ 单位主管根据申请,实际检查分析,确认维修检验
2 个小时
☆ 同时报主管厂长审批
B2 重点
A2 ☆ 检查分析正确,检验维修的确定
标准
☆ 确定需要检验维修的程序及时实施
程序
☆ 由锅炉使用单位组织协调市安监部门按规定程序进行各项检 视进度而定
C3 验并提出具体检验报告
D3 重点
D4 ☆ 使锅炉各部位经检验符合安全标准
标准
☆执行锅炉检查维修技术标准
程序
☆ 组织锅炉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对其进行验收,检查
2 个小时
☆ 是否达到各项指标并出具验收单
☆ 单位主管领导审批
2 个小时
重点 C4
☆ 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检验维修是否彻底
☆ 锅炉检验维修验收单内容真实,记录完善
标准
☆ 检验维修及时彻底达标,记录准确
☆ 定期保证质量,按计划完成
程序
☆ 经主管厂长审批后结算各项费用
重点 D5
☆ 各项费用按规定或标准支付
标准
☆ 确保检验合格,收费合理
相关资料
《锅炉正常维修 保养检验制 度》
《安监部门指 令》
《内部管理制 度》
《国家统一锅炉 使用检验程序》
《国家统一锅炉 安全技术指标》 《国家统一锅炉 使用检验维修标
准》 内部管理程序

废热锅炉检验和试验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四、安全技术措施 五、手段措施用料 六、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选择配备表

一、工程概况 本废热锅炉为湖北省大悟县阳平乡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30万吨/年磷氨扩能技改工程主要设备之一。该炉由江苏省张家港海陆锅炉公司制造,其蒸发量为17吨/小时过热蒸气,工作压力为3.82Mpa,出口过热蒸气温度为450℃;该炉利用硫铁矿制酸生产过程中沸腾炉排放出的900℃高温烟气,作为锅炉的热源将水加热成450℃的过热蒸汽,送到发电机。该炉属于C级锅炉。 二、编制依据 1、劳动部颁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4、锅炉制造厂提供的安装图及设计技术文件。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锅炉设备及材料的验收 1.1锅炉设备及材料在到场后,必须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的规定对设备进行复查。如发现缺陷,应立即联系制造厂研究处理。 1.2凡属于锅炉监察范围内的锅炉部件,必须取得制造厂的设备技术文件,证明所用材料和加工工艺符合劳动部颁发[1996]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方准施工。 1.3安装设备和安装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在查核中对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必要的检验鉴定。

1.4锅炉钢结构在安装前应根据装箱单和图纸清点数量,其主要部件应作下列检查。 1.4.1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允许误差详见《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中的有关规定,其中: 1.4.1.1长度偏差见表3.1.4.1。 表3.1.4.1 长度偏差表 1.4.1.2柱的弯曲度和扭曲值均不得大于柱长的1/1000,柱脚底板与柱中心的垂直度偏差在±2mm。 1.4.1.3梁的弯曲度和扭转值不大于全长的1/1000,腹板局部平面度任一平方米内不大于5mm,翼板局部弯曲值不大于5mm。 1.4.2外观检查有无锈蚀、重皮和裂纹等缺陷。 1.4.3外观检查焊接和螺栓连接的质量。 1.5受热面设备在安装前应根据装箱单和图纸进行全面清点,注意检查表面有无裂纹、撞伤、鬼裂、压扁、砂眼和分层等缺陷。如外表缺陷深度超过规定厚度的10%以上时,必须联系联系制造厂研究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