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纱学试卷2答案

纺纱学试卷2答案

纺纱学试卷2答案
纺纱学试卷2答案

纺纱学试卷(2)

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

1、奇数法则:在普梳工艺系统中,梳棉与细纱之间的工序道数按奇数配置。这样有利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

2、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

3、后退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后摆过程中给棉的工艺称为后退给棉。

4、“三小”工艺:为改善成纱的均匀性在细纱机牵伸区的前区常采取的工艺,即小的罗拉隔距、小的浮游区长度、小的钳口隔距。

5、捻回重分布:当细纱机牵伸区的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靠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

二、填空题(1分×20=20分)

1、精梳准备的工艺有条卷工艺、并卷工艺、条并卷工艺三种。

2、细纱一落纱过程中气圈的变化规律是:小纱时gao胖、中纱时中等、大纱时矮瘦。

3、棉条在条筒中的圈放形式通常有二种,即大圈条和小圈条。

4、两个针面间的作用有分梳作用、剥取作用和提升作用。

5、梳棉机锡林盖板工作区纤维的转移有锡林一转一次工作区分梳、锡林多转一次工作区分梳、锡林多转多次工作区分梳和沉入针隙成为盖板花或抄针花四类。

6、棉纺细纱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双皮圈牵伸,压力棒上销在细纱机上有应用。

7、棉纺粗纱机在实现卷绕时通常筒管的转速比锭翼的转速快,这种卷绕方式称为管导。细纱机实现卷绕是靠锭子的转速比钢丝圈的转速快实现的。

三、判断题(对√错×)(2分×5=10分)

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2、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根据纤维的平均长度进行选择。(×)

3、细纱机的前区采用“二大一小”工艺有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4、细纱捻度用锭子转速除以前罗拉的速度计算会影响最终纱线的捻度。(×)

5、纱线的短片段不匀也称重量不匀。(×)

四、选择题(2分×10=20分)

1、从梳棉机的条筒中来的须条中纤维占多数。.........................................(A )A.前弯钩B.后弯钩C.双弯钩D.其它弯钩

2、直行抓棉机,抓棉打手的锯齿刀片的排列方式是。.........................(D )A.由内到外逐渐变密B.由内到外逐渐变稀

C.随机排列D.均匀排列

3、现在棉纺粗纱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C )A.渐增牵伸B.四罗拉曲线牵伸

C.双皮圈牵伸D.压力棒曲线牵伸

4、豪猪式开棉机对棉层的开松作用属。...............................................(C )A.分梳B.剥取C.握持打击D.自由打击

5、一般细纱机在纺纱过程中,。........................................................(B )A.锭子变速,纱管变速B.锭子恒速,纱管变速

C.锭子变速,纱管恒速D.锭子恒速,纱管恒速

6、FA022型多仓混棉机的混和原理为。.................................................(D )A.程差混棉B.横铺直取

C.夹层混棉D.时差混棉

7、锡林针面和盖板针面间的作用为。.....................................................(C )A.剥取作用B.提升作用

C.分梳作用D.分梳或剥取作用

8、D型牵伸用在机械上。....................................................................( A )A.粗纱机B.并条机

C.并纱机D.细纱机

9、粗纱机的加捻元件是。........................................................................( A )A.锭翼B.筒管

C.龙筋D.前罗拉

10、现在棉纺并条机常用的牵伸形式是。............................................(D )A.渐增牵伸B.双区牵伸

C.双皮圈牵伸D.压力棒曲线牵伸

五、问答题:(共34分)

1

4

分)

盖板正转盖板反转盖板正转:纤维受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减弱。

盖板反转:纤维受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增强。

2、图示说明尘棒的各工作面及其作用(6分)

答:

(1)尘棒的结构(2)尘棒的安装

图(1)为尘棒的结构示意图,(2)为安装示意图。图中所表明的尘棒各工作面和作用分别如下:

abef 为顶面,托持棉块;

acdf 为工作面,承受撞击

bcde 为底面,与相邻尘棒的工作面构成排杂通道

3、什么是V型牵伸,其特点如何?(5分)

答:

V型牵伸如图所示,这种牵伸型式使后罗拉钳口和中罗拉钳口间的纱条为狭长V 的字形,因此称为V型牵伸。V型牵伸由于后罗拉包围弧的存在及粗纱捻回的配合,不仅不会使纱条紧密度扩散,反而增大了纱条的紧密度和摩擦力界强度,同时也不易产生纱条的翻动,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4、紧密纺纱的特点是什么?(5分)

答:紧密纺技术在成纱过程中,因纤维在凝聚区的横向凝聚而使须条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或大大降低缩小了三角区),因此紧密纺纱线有下列特点:(1)毛羽少,光洁度高。(2)强度高。(3)捻度少,且捻度分布均匀。要得到与传统纺纱强力相同的纱线,紧密纺纱线所需的捻回可减少。(4)条干好。由于纤维排列整齐,捻度分布均匀,改善了纱的条干。(5)纺纱断头率低。加捻三角区大大缩小了,消除了强力最弱区,因此断头率比传统纺纱降低。

5、精梳机梳理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哪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中,各运动机件是如何工作的?(14分)

答:可分锡林梳理、分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和梳理前的准备四个阶段。(2分)(1)锡林梳理阶段:此阶段钳板钳口闭合,牢牢地钳持住喂入的须丛,须丛被

上钳唇压下而受锡林针齿梳理,钳板先后退再前进,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同时,分离罗拉静止,顶梳先后摆再前摆,但不与须丛接触。 (3分)

(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锡林空转,钳板继续前摆,钳板钳口逐渐张开,以便于须丛抬头,须丛头端接近分离钳口,分离罗拉倒转,将前一周期的棉网尾端倒入机内,准备与被锡林梳过的须丛头端接合,然后正转。如要求钳板前摆给棉,则给棉罗拉给棉。顶梳仍向前摆,但未参与梳理。 (3分)

(3)分离接合阶段:此阶段上、下钳板继续向前,开口逐渐增大,将须丛前端的长纤维逐渐送入分离钳口;锡林继续空转;给棉罗拉继续转动,给棉,输出棉层;分离罗拉继续须顺转,将钳板送来的须丛前端的长纤维牵引出来,叠合在原有棉网的尾端上,实现分离接合。 (3分)

(4)锡林梳理前的准备阶段:此阶段上、下钳板向后摆动,逐渐闭合;锡林继续空转,锡林前排梳针逐渐转向钳板握持的须丛下方,准备开始梳理;给棉罗拉停止回转,不给棉;分离罗拉继续顺转输出棉网,逐渐趋向基本静止;后分离皮辊向后滚动;顶梳向后摆动,逐渐脱离须丛,但在未脱离须丛前对尚在分离抽出的纤维还有梳理作用。 (3分)

六、计算题:(6分)

1、 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70/30,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解:设X 1、X 2分别为涤和粘的湿混比,则有

%46.67%100%)

131(30%)4.01(70%)4.01(701=?+++?+?=X %54.37%100%)131(30%)4.01(70%)

131(702=?+++?+?=X

答:涤粘的湿重混纺比(或投料比)为67.46/37.54。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纺纱的四个基本原理的是()。 答案:建筑 2、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和细小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 3、将须条拉细,伸直纤维、去除弯钩的过程是()。 答案:请 4、将大团纤维开松成小块、小束纤维,并同时清除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请 5、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答案:哑剧 第2章单元测试 1、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答案: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康孚咨询开发的战略五要素分析法简称ECSRE 3、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答案:分类排队 4、细绒棉分七级,其中标志细绒棉品质最好的级数是()。 答案:地理、人口、心理、行为 5、原棉质量标识为329A代表纤维手扯长度是()。 答案:第一空:婚姻自由第二空:一夫一妻第三空:男女平等第四空: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五空:计划生育 6、锯齿棉的特点是()。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梳理前准备的目的与任务的是()。

2、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中包括哪些()。 答案:是 3、清梳联工艺处理化纤时,因其杂质少,且纤维细、长,为避免损伤纤维。因此,不用()。 答案:并条 4、豪猪式开棉机属于哪种开松方式()。 答案:嚎哭 5、开松效果评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个()。 答案:和过法国和符合规范化孤鸿寡鹄 第4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组部件间不是分梳作用()。 答案:甘油 2、梳棉机下列两针面间属于转移作用的是()。 答案:握持梳理 3、以下不是评价生条质量指标的是()。

卫生统计学试卷(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 考试时间:_______ ___ (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 1. 算术均数适用于:( ) A. 偏态分布资料 B. 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 C.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D. 以上都不是 E. 正态分布资料 2. 某医生在进行科室病例资料统计时,拟用算术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应当选用什么样的资料:( ) A. 性质不同的变量值 B. 差异相同的变量值 C. 性质相同的变量值 D. 个体差异较大的变量值 E. 个体差异较小的变量值 3.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 A. 正态分布 B. 正偏态分布 C. 不对称分布 D. 偏态分布 E. 负偏态分布 4. 样本含量的估计是( )。 A. 不必估计,调查整个总体最好 B. 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的最少例数 C.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D.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E. 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 5. 标化后的总死亡率:( ) A. 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B. 以上都不对 C. 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D. 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E. 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6.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B. 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C. 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D. 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E. 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7. 计算某血清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宜用:( ) A. 四分位数 B. 几何均数 C. 相对数 D. 中位数 E. 均数 8. 变异系数是表示资料的:( ) A. 对称分布 B. 平均水平 C. 相对变异 D. 集中趋势 E. 变异数 9. 统计上所说的样本是指:( ) A.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B.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部分 C. 按照研究者要求抽取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D. 有意识的抽取总体中有典型部分 E. 随意抽取总体中任意部分 10. 一群7岁男孩身高标准差为5cm,体重标准差为3kg,则二者变异程度比较:( ) A. 身高变异小于体重 B. 身高变异不等于体重 C. 身高变异等于体重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最新版).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实际牵伸过程中纱条的不匀是( )而引起的。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束缚层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梳棉机由哪些主要机件组成?并说明其作用。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纺纱原料选配的目的。 本题答案: 5、填空题 在一落纱中,气圈形态是随着( )和( )的变化而变化的。 本题答案: 6、填空题 纱条非周期不匀是由( )造成的。 本题答案: 7、填空题 针面负荷是由两种纤维量组成。即:握持在针刺顶部的自由纤维量和( )。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8、问答题 什么是道夫转移率?它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 本题答案: 9、问答题 新型纺纱优点。 本题答案: 10、问答题 简述配棉器作用和工艺过程。 本题答案: 11、填空题 集合器是防止纤维扩散,也提供(),集合器口径的大小后区与喂入定量适应,前区与输出定量适应。 本题答案: 12、问答题 画图题:画图说明豪猪式开棉机尘棒的安装角及尘棒间的隔距。 本题答案: 13、名词解释 试述细纱不匀的种类。 本题答案: 14、填空题 粗纱机喂入时采用弹簧棉条筒能()。 本题答案: 15、问答题 简述乳化洗毛的原理。简述洗毛工艺过程。 本题答案: 16、单项选择题 粗纱成形角大小配置正确的是()。A、纺棉纤维的大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小于纺中长纤维的; B、纺棉纤维的小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大于纺中长纤维的; C、纺棉纤维的大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大于纺中长纤维的; D、纺棉纤维的小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小于纺中长纤维的;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

统计学去年试题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卫生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2004~2005学年第(1)学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期末考试试卷 (卫生统计学课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 年月日午 —(北京时间)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型题 1. 某7人体重(Kg )资料分别为66 ,48,53,49,55,52,48,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 B. 49.0 C. D . 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 极 差 B. 四分位数间距 C. 方差 D. 标准差 E. 变异系数 3. 根据观测结果,已建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 2.0 3.0y x =+,该回归方程表示x 每增加1个单位,y 平均增加几个单位 A. 1 B. 2 C. 3 D. 4 4. 设从 5.11=μ的总体中作五次随机抽样(n =5),问哪一个样本的数据既精确又准确 A. 8,9,10,11,12 B. 6,8,10,12,14 C. 6,10,12,14,18 D. 8,10,12,14,16 E. 10,11,12,13,14 5. 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 A.散点图 B. 直条图 C. 百分条图 D. 普通线图 E. 直方图 6. 临床上用针灸治疗某型头痛,有效的概率为60%现用该法治疗5例,问其中至少2例有效的概率约为 A. B. 0.087 C. E. 以上都不对 7.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 A. 1,1,2 B. 2,1,2 C. 1,2,2 D. 2,2,2 E. 1,2,1 8. 假定某细菌的菌落数服从Poisson 分布,经观察得平均菌落数为9,问菌落数的标准差为: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统计学原理试卷 1 (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 关系称为()。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13.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在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低度相关 B、显著相关 C、完全相关 D、高度相关 14.在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以前一时期为基期的是()。

纺纱学(2)思考题答案2011

棉纺部分 第八章细纱 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 后隔距 工艺参数: (1)总牵伸倍数 (2)前牵伸区工艺:①浮游区长度②皮圈钳口隔距 (3)后区牵伸工艺 (4)罗拉加压 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小 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 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 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 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 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 作用压成扁平带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 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

布,捻度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5、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用捻度稳定定理计算各段捻度。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 BC段:气圈段:n t-T BC V Rλ2=0 T BC=n t/V Rλ2 AB段:纺纱段:T AB=n tη2/V Rλ2 CD段:卷绕段:T BC V Rλ2-T CD V R=0 T CD=n t/V R 6、细纱断头的原因? 在纺纱过程中,当纱线某断面处瞬时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原因是强力与张力的矛盾。 ★7、细纱国标质量检验项目有哪些及定义? 国标有六项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2)、重量不匀率3)、重量偏差4)、条干均匀度5)、一克纱内棉结杂质数6)、10万米纱疵8、何谓乌斯特公报? 乌斯特公报是全世界纱样的质量指标的统计值。 目前大多用乌斯特统计值:有条干CV%,粗节,细节,棉结,强力及CV%,伸长率,各项指标有相应水平指标。另外,毛羽指标也是重要考核指标。 9、提高纱线强力的措施? ①合理配棉 ②开松梳理工序:提高纤维平行顺直度,防止纤维损伤。 ③并条、粗纱工序:应提高纤维平行,提高半制品条干均匀度。 ④细纱工序:提高条干均匀度; 合理选择细纱捻系数,降低捻度不匀; 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10、细纱工序如何提高纱线条干? 条干不匀重要指短片段不匀,因此细纱上加强控制就更显重要、直接、有效。设计合理牵伸工艺参数减少牵伸波,保证设备良好减少机械波。 1)采用先进的牵伸型式:四种现代牵伸装置 2)喂入纱条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α 1 =α0E+X(E-1),牵伸倍数↑附加不匀越大。如纺出细纱特数不变,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3)细纱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小概率事件是指________。 A.p=0的事件 B.p=1的事件 C.p≤0.05或p≤0.01的事件 D.0﹤p﹤1的事件 2.下列属于计数资料的是_________。 A.血压值 B.血红蛋白值 C.治愈例数 D.体重 3.σx代表__________。 A.各个观察值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 B.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 C.各个观察值之间的差异 D.抽样误差的大小 4.卡方检验常应用于__________。 A.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正态总体均数间的有无差异 B.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间的差异有无显著性 C.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间的差异有无显著性 D.比较各配伍组间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 5.10岁男孩200名,体重x=28 kg,s=2.4 kg 。其95%男孩体重的理论值范围为________。 A .22.107~31.923 B.23.296~32.704 C. 27.667~28.333 D.无法计算 6.P50适用于描述_______的集中趋势。 A.变量值的频数分布呈正态分布的资料 B. 变量值间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C.变量值的频数分布呈偏态分布的资料 D.凡不适用于计算算术均数的资料 7.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H0为___________。 A. μ1=μ2= … B. σ1 =σ2= … C. π1=π2= … D. β1=β2 = … 8.中位数是指__________。 A.变量值从大到小排列后位次居中的变量值 B.变量值从小到大排列后位次居中的变量值 C.任意排列居中的位次 D.任意排列居中的变量值 9.随机抽取某市12名男孩,测得其体重均值为3.2公斤,标准差为0.5公斤,则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 A.3.2±t0.05.11×0.5 B.3.2 ±t0.05.12×0.5/12 C.3.2 ±t0.05.11×0.5/12 D.3.2±1.96×0.5/12 10.__________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

纺纱工程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纺纱工程》教材第5章至第6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前进给棉 2、弓形板定位 3、纤维变速点分布 4、牵伸力与握持力 5、偶数准则 6、落棉隔距 7、浮游纤维 8、接合长度G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分离罗拉顺转不能太迟,否则会因纤维头端撞在罗拉上易形成弯钩或因分离牵伸太小使新须丛头端太厚而形成“鱼鳞斑”。() 2、为了保证小卷质量,精梳准备工序的总牵伸倍数和总并合数越大越好。() 3、精梳机钳板传动系统的特点是闭合早开口迟。() 4、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5、纱线的短片段不匀也称重量不匀。() 6、精梳中,给棉长度大,重复梳理次数多,梳理效果好。() 7、牵伸倍数越大,延长了伸直过程的延续时间,对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越好。() 8、一般前进给棉给棉长度长,后退给棉给棉长度短。() 9、精梳机梳理阶段,钳板先后摆再前摆,顶梳也先后摆再前摆,但未参与梳理。() 10、牵伸区中浮游纤维所受的控制力>引导力时,浮游纤维变速成快速纤维()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分离罗拉倒转定时提早时,为防止锡林末排梳针抓走倒入机内的棉网尾部纤维,应 结合弓形板定位,同时,还应钳板闭合定时。 2、精梳准备工序的设备有并条机、条卷机、并卷机和条并卷联合机,可以构成、、三种精梳准备工艺路线。

3、并条机一般采用曲线牵伸,牵伸区附加摩擦力界可以通过、等实现。 4、精梳机一个工作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 、。 分度盘被划分为等分,每等分称为。 5、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有、、 6、牵伸区中慢速纤维是指 7、牵伸效率是指 8、顺牵伸工艺是指头道牵伸倍数,二道牵伸倍数的工艺配置。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1、论述并合原理,分析确定并合数的依据。 2、分析弓形板定位过早和过晚会出现什么问题? 3、棉精梳前准备工序任务是什么,分析对比目前常用的三种精梳准备工艺的特点?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纺纱学试卷

纺纱学试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纺纱学试卷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纺纱,,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纺纱学试卷(2) 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 1、奇数法则:在普梳工艺系统中,梳棉与细纱之间的工序道数按奇数配置。这样有利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 2、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

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 3、后退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后摆过程中给棉的工艺称为后退给棉。 4、“三小”工艺:为改善成纱的均匀性在细纱机牵伸区的前区常采取的工艺,即小的罗拉隔距、小的浮游区长度、小的钳口隔距。 5、捻回重分布:当细纱机牵伸区的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靠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 1、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能在较大重量范围内混合,达到混合均匀。 2、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称作假捻效应。 3、前进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前摆过程中给棉 4、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5、cVc纱:棉的含量比涤的含量多的涤棉混纺纱或倒比例涤棉混纺纱 二、填空题(1分×20=20分) 三、判断题(对√错×)(2分×5=10分)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2、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根据纤维的平均长度进行选择。(×) 3、细纱机的前区采用“二大一小”工艺有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与答案2

《卫生统计学》 一、名词解释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 3.等级资料 4.总体 5.样本 6.抽样误差 7.频数表 8.算术均数 9.中位数 10.极差 11.方差 12.标准差 13.变异系数 14.正态分布 15.标准正态分布 16.统计推断 17.抽样误差 18.标准误 19.可信区间 20.参数估计 21.假设检验中P的含义 22.I型和II型错误 23.检验效能 24.检验水准 25.方差分析 26.随机区组设计 27.相对数

28.标准化法 29.二项分布 30.Yates校正 31.非参数统计 32.直线回归 33.直线相关 34.相关系数 35.回归系数 36.人口总数 37.老年人口系数 38.围产儿死亡率 39.新生儿死亡率 40.婴儿死亡率 41.孕产妇死亡率 42.死因顺位 43.人口金字塔 44.灵敏度 45.特异度 46.误诊率 47.漏诊率 48.阳性似然比 49.阴性似然比 50.Youden指数 51.ROC曲线 52.统计图 二、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 A.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2.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D.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 C.极差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 C.中位数D.标准差 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 C.几何均数D.平均数 10.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 A.方差分析B.t检验 C.两者均可D.方差齐性检验 11.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ν配伍等于()。 A.ν总-ν误差B.ν总-ν处理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2)

统计学考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 分) 1.统计学名称来源于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2 3 4 C.特5 生D.以上都不正确 6.某公司员工的工资分为:(1)800元以下;(2)800~1500元;(3)1500~2000元;(4)2000元以上,则第四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2000元B.1750元C.2250元D.2500元 7.分配数列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 .按指标分组的数列 D .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8. 统计表的形式构成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A .数据资料B .主词C .宾此D .以上都不正确 9. 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一般水平的指标是 1011 12D .某1314A .113.3%B .13%C .106.8%D .10% 15. 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A .∑ ∑=0 00 q p q p K K p p B .∑∑= 11111 q p K q p K p p C .∑ ∑=0 01q p q p K p D .∑ ∑=1 011q p q p K p 16. 已知某企业产值近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2%,3%,4%,则定

基增长速度为 A .1%×2%×3%×4% B .1%×2%×3%×4%-1 C .101%×102%×103%×104% D .101%×102%×103%×104%-1 17. 季节比率 A .说明时间序列所描述的现象的发展趋势 B .说明各年度水平相对于全时 18 A C 19 y ? 20A 个正确1. 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职工人数 B .商品库存数 C .固定资产折旧额 D .企业利润 E .银行存款余额 2. 设21,X X 取自正态总体)1,(μN 的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下列估计量中哪些是μ的无偏估计。

纺纱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考试科目:《纺纱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共12题,总分值26分 ) 1. 混合棉中纤维长度均匀度好,则成纱条干不匀率_________ (2 分) 2. 梳理过程中,针面对纤维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作用。(2 分) 3. 豪猪式开棉机中,尘棒与尘棒间的隔距自进口到出口_________ (2 分) 4. 工作面的作用为_________ (2 分) 5. 刺辊附面层速度分布由内向外逐渐_________ (2 分) 6. 梳棉机形成的生条中以_________弯钩形态的纤维较多(2 分) 7. 落物含杂率_________ (2 分) 8. 梳理工序的任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分) 9. 混纺比一般指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_________定量计算的比例,而投料比则是指以混纺纤维 _________定量计算的比例。(2 分) 10. 梳棉机除尘刀安装角度增大大,刀背对气流阻力_________,纤维回收作用_________ (2 分) 11. 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间的隔距自入口至出口应逐渐_________;给棉板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小 应稍_________给棉罗拉半径。(2 分)

12. 梳棉机自由纤维量是指_________ (2 分) 二判断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3. 纯棉纱线一般采用多种唛头原棉纺制。(1 分)() 14. 锡林转速高,分梳负荷小,分梳质量好。(1 分)() 15. 梳棉机锡林与道夫间的作用属于剥取作用。(1 分)() 16. 开清棉流程中,为保证开松、除杂效果,一般先采用握持打击,后采用自由打击。(1 分) () 17. 抓棉机上包工作,为了操作方便,相同唛头的棉包常常放置在一起,并削高嵌缝、低包松 高、平面看齐、一唛到底。(1 分)() 18. 一般梳棉机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约等于纤维品质长度。(1 分)() 19. 开清棉流程的开车顺序为: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1 分)() 20. 前上罩板位置高,纤维易被锡林针刺抓取,盖板花减少(1 分)() 21. 化纤的纯纺或化纤与化纤混纺一般采用棉包混合。(1 分)() 22. 与细绒棉相比,长绒棉长度长、细度细,适合纺制低线密度纱。(1 分)() 三简答题 (共8题,总分值40分 ) 23. 除杂效率(5 分) 24. 道夫转移率(5 分) 25. 剥取作用配置(5 分) 26. 锯齿棉与皮辊棉(5 分) 27. 原料分类的原则和方法(5 分) 28. 自调匀整(5 分) 29. 再用棉(5 分)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 概率P=0,则表示B A 某事件必然发生 B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 以上均不对 7. 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8. 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B 10. 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 12. 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 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14.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 问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治愈 8 D 单纯随机抽样 E 二级抽样 5. 治疗结果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计数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A 有价值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显效 23 B C 等级资料 41 人, 好转 6 D 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如下: 恶化 3 E 有序分类资料 计量资料 C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E 典型部分 C 无序分类资料 死亡 1 D 有序分类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 E 以上都不对 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卷.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资料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l 精梳工序中,锡林弓形板定位早,则( )A 、锡林梳理效果差,须丛抬头效果好 B 、锡林梳理效果差,须丛抬头效果差 C 、锡林梳理效果好,须丛抬头效果差 D 、锡林梳理效果好,须丛抬头效果好 本题答案: 8、名词解释 束缚层 本题答案: 9、问答题 蒸纱工序的作用?写出其工艺参数项目。 本题答案: 10、填空题 导纱杆的作用是( )。 本题答案: 11、问答题 毛纺条染产品与匹染产品的特点? 本题答案: 12、问答题 刺辊的除杂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13、问答题 什么叫锡林定位?定位早或晚会出现什么问题? 本题答案: 14、问答题 何谓变速点?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其分布对纱系的不匀有何影响? 本题答案: 15、问答题 苎麻脱胶概念和原理。 本题答案: 16、问答题 绢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 本题答案: 17、单项选择题 细纱工序中纱线张力的大小分布为:()A、卷绕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 B、卷绕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 C、卷绕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 D、卷绕张力大于气圈底部张力大于纺纱段张力大于气圈顶部张力; 本题答案: 18、名词解释 混棉机 本题答案: 19、问答题 试分析豪猪开棉机主要工艺参数对开松、除杂的影响。 本题答案: 20、填空题 棉的预处理包括()。含糖棉预处理方法包括:()、()、()、()和()。 本题答案: 21、问答题 双皮圈牵伸特点

2015-2016-2《统计学》试卷A卷(附答案)

院、系领导 A卷 审批并签名 大学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卷课程统计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学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_ 题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人分数30 10 10 10 40 100 评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答案写在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某市统计局为调查了解本地区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A.本地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 B.本地区所有居民家庭 C.某一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 D.本地某一居民家庭 2.某质量检测员对其厂生产的电子产品的寿命进行调查时,最合适的调查方式为()。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 3.下列图示可用于描述分类数据的是()。 A.茎叶图 B.散点图 C.饼图 D.直方图 4.某企业将某产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这样表示的数据是()。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5.若某总体频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以上都不对 6.当置信度(1-α)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B.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C.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无关 D.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7.当正态总体的方差已知时,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t 分布 C.2 χ分布 D.F 分布 8. 在假设检验中,所谓α错误指的是( )。 A.原假设为假,接受原假设 B.原假设为假,接受备择假设 C.原假设为真,拒绝备择假设 D.原假设为真,拒绝原假设 9. 方差分析是检验( )。 A.多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B.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C.多个样本方差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D.多个样本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10. 假设检验按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形式可分为( )。 A.左侧检验和右侧检验 B.正向检验和反向检验 C.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 D.正态检验和非正态检验 11. 若x 与y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200.63y x =- B.?64 1.39y x =-+ C.?890.65y x =- D.?15015y x =- 12. 某企业生产了一批电子产品,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 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样本量为30 B.总体合格率的点估计值是85% C.总体合格率是一个未知参数 D.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 13. 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 )。 A.是计量单位相同的变量 B.仅起同度量作用的变量 C.是指数所要测定其变动的变量 D.起着同度量作用和权数作用的变量 14. 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汽车台数 B.工人人数 C.工厂数 D.工业总产值 15. 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二、判断(错的打“×”, 对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茎叶图主要用于顺序型数据的显示。( )

南通大学纺纱学。。。答案

内容提要: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分类就是将库存原棉按其性质和各种纱线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特纱的原棉划为一类。将同一类中的原棉按不同情况排成几个队,在配棉时,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各队选取原棉搭配使用。 2. 在开清棉流程中原料在自由状态下受到角钉或打手的打击开松。作用比较温和,损伤纤维少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分类就是将库存原棉按其性质和各种纱线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特纱的原棉划为一类。将同一类中的原棉按不同情况排成几个队,在配棉时,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各队选取原棉搭配使用。 2. 在开清棉流程中原料在自由状态下受到角钉或打手的打击开松。作用比较温和,损伤纤维少。 3. 锡林走出盖板工作区带至道夫的锡林表面单位面积的纤维量。 4. 精梳机上,在锡林梳理过程中,上前板前唇下缘与锡林梳针间的距离称为梳理隔距。 5. 纱条与纱条间的不匀率称为外不匀。 6. 当喂入须条粗细不变时,牵伸倍数在Ec以下的区域,主要是纤维的弹性伸长,当牵伸倍数接近于Ec时,快慢速纤维间产生微量相对位移。在Ec处牵伸力最大,该牵伸倍数称为临界牵伸倍数Ec 7. 细纱机上当后牵伸倍数超过1.5倍或喂入粗纱捻回过多时,捻回由粗的片段向细的片段转移,这种大量捻回向前钳口附近细的纱条上集中的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 8. 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1.2),较大的粗纱捻系数(较机织纱大),较大的后区隔距。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细节的产生。 9. 新钢领上车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后,由于跑道表面摩擦系数降低,使气圈膨大,纱发毛,断头显著增多,不能继续高速运转的现象。 10. 加捻器位于两握持点同侧,加捻器每旋转一转,给纱线加上两个捻回。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1.414;1.2~1.4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 (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 1. 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 ) A. 19 B. 40 C. 38 D. 20 E. 39 2. 临床研究的总体一般:( ) A. 无限的 B. 有限的 C. 已知的 D. 有数量的 3. 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 A. 标准误逐渐增大 B.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C. 标准误逐渐减少 D. 标准差逐渐增大 E. 标准差逐渐减少 4. 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 ) A. X2检验 B. 配对设计t检验 C. 成组设计t检验 D. 配对设计u检验 E. 成组设计u检验 5.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 )。 A. 有相关关系 B. 无直线相关关系 C. 无因果关系 D. 无任何关系 E. 有伴随关系

6. 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 ) A. 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 B.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C. 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D. 以上都不对 E. 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7.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 A.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 为了便于比较 C. 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D. 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 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8.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 A. 正态分布资料 B. 负偏态分布资料 C. 不对称分布的资料 D. 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 E. 正偏态分布资料 9. 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 A. 等级资料 B. 分类资料 C. 计数资料 D. 有序分类资料 E. 计量资料 10. 对调查表考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 A. 效度,反应度,可接受性 B. 信度,效度,可接受性 C. 信度,灵敏度,特异度 D. 信度,效度,反应度 E. 效度,灵敏度,特异度 11.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分母不宜过小 B. 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 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 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E. 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