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贾平凹小说语言的陌生化

浅析贾平凹小说语言的陌生化

浅析贾平凹小说语言的陌生化
浅析贾平凹小说语言的陌生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析贾平凹小说语言的陌生化

作者:姜曼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210037

刊名: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10(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314481365.html,/Periodical_xdyw-llyj201003009.aspx

试论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和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14481365.html, 试论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和实现途径 作者:刘杰马丽丽姚丽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5期 本文为佳木斯大学科研立项成果,项目名称《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陌生化”艺术探究》,项目编号:2014WM31。 摘要:“陌生化”理论对文学创作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文学性”,即用艺术的魅力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而“陌生化”是达到这一创作目的最有效的手法之一。本文主要从艺术价值和实现途径两个发面论述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创作手法,并指出对文学作品“陌生化”手法的探讨极其重要,对今后文学研究的方向与途径会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陌生化;价值;途径 作者简介:刘杰,女,45岁,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马丽丽,女,39岁,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姚丽梅,女,35岁,佳木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01 一、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 “陌生化”理论对文学创作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陌生化”可以创造一种新奇感和距离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注意力,延长感受和欣赏的时间,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达到文学作品的审美目的。 “陌生化”创造一种新奇感。“陌生化”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用的是“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人们往往会对身边的、眼前的东西习以为常故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陌生化”就是要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不寻常,从而增加新奇感,有了新奇感,兴趣也就自然随之提高了。正如“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审美距离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距离产生美”。但是这个“距离”也要有个标准,如果说审美距离太近,观众会觉得平淡乏味,太远,观众又会觉得空洞虚假。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陌生化”手法的效果。 二.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实现途径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理论术语)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代表人物,什克洛 夫斯基。指的是不用习见的“称谓”,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 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描写它,结果消解了“套板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新奇感。具体如陌生化的语言及叙述的跳动。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思考与探究三”提出了“语言的陌生化”现象,第四单元诗歌《河床》后的导读也提出 诗的外在形式的“陌生感”。无论是“语言的陌生化”还是“诗的 外在形式的陌生感”,实际上都意味着一个文学概念一“陌生化”。所调“陌生化”,就是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一种异于常 规的手法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到独特、新奇。笔者以《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陌生化”的典型例子予以浅析。 一结构的陌生化 《你的名字》中的"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我们见过”叠字”现象,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虽然用了七组叠字,但并没带来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而本句-连用 七个“轻”字,就有些出人意料了。但实际上,“轻轻轻轻轻轻轻地”是暨字“轻轻地”延伸与发展,按照“轻轻/轻轻/轻轻轻地”断 句, -连用七个“轻”字就强化表现了恋爱中的人内心的继缮之情和 对爱人的一往深情。 《妈妈》中的“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这句话本应分解为“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两句话,两句并作一句,读起来确实“陌生”。同时“她一生很少穿裤子"也让人费解女 人怎么很少穿裤子呢?但结合全诗,我们发现,原来作者取都市女性的 衣服多为裙装的特点,写出了现代文明中年轻女性的优裕生活,暗示出妈妈生活的窘迫。

由此可见,通过打破语法常规,可以使文章不平庸呆板,从而充满了活动。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浅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运用 谢盼盼发布时间:2010-11-1 19:05:55 陌生化,是1916年俄国诗人、文艺理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文学理论。他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诗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陌生化”诗学理论是西方诗学的成熟标志,它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它的审美标准是是新异或惊奇,即审美心理中的新奇感和惊异感。陌生化的意义在于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一种奇异的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艺术的另类的现实展现给我们。 一般我们认为,陌生化是由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但是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陌生化”理论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不过,他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而更多的是使用“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词语代替。他指出: 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 的确,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陌生化常被运用在诗歌当中,并且诗歌因此而更加有魅力。纵观中国古今诗史,都可以发现陌生化理论在诗歌上的实践屡屡取得了成功,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如唐代李商隐独一无二的缅邈绮丽的诗风或者同时代李贺堪称一绝的瑰奇绝艳的诗风,都可以看到陌生化的影子。再如现代派九叶诗人也善于运用陌生化诗学理论,使得诗歌趣味无穷。 我们认为,艺术语言不同于实用语言,它是对实用语言进行“施加暴力”,使其“扭曲”、“变形”、“反常化”,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本身在诗歌里变得异乎寻常地突出和显豁。所以艺术语是一种注重语词的选择和配置,以表达为自身目的的话语形式,是一种“以曲为贵、难以理解、使诗人变得笨嘴拙舌”的诗歌语言。它是由“奇奇怪怪、不同凡俗的词汇和不同凡响的词的措置”所组成的语言。简单一点来说,反常语言让我们对诗歌有了新鲜的感受,让我们对诗歌不再陌生。而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不同的文学形态,反常化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诗歌文本中,反常化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诗歌语言常常是对常规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例子加以阐述。 近代诗人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他的诗歌《有的人》为我们所熟悉,其中开头两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更是家喻户晓。再如他的诗歌《海》中的“在马粪香里/一席光地/我睡的又稳又甜”。从这两首诗中,表面看来,似乎很难琢磨得透:“死”跟“活”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不可能同时存在吧?而“马粪”于诗人来说,居然是“香”的?而且在那样邋遢的环境中,居然能睡得“又稳又甜”?诗人的这些诗句,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这就是陌生化诗学理论在诗歌语言中的运用。而这种手法,叫做“悖论”。所谓的悖论,原是一个古老的修辞学术语,意指一种表面荒谬而实际上却真实的表述,或者反过来,表面上真实实际上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一、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在《警察与赞美诗》的开头有这样一段对描写:““每当雁群在高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和她的丈夫亲热起来,苏比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在这里,欧?亨利想交代的其实就是“冬天将至”这个时间背景,但他却通过对“雁群”、“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等意象的描写将读者早已熟知的事物进行说明,可以说是一种“陌生化”描写。 二、余华《往事如烟》 《往事如烟》中余华对于声音的圆润是这样形容的:“她们的声音都很光滑,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余华没有直接说“她们”的声音圆润光滑,而是用“让瞎子想到自己捧起碗时的感觉”这种读者并不熟悉的感觉来形容,重构了“声音光滑”的感觉,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 三、余华《第七天》 《第七天》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的思绪借助身体的行走穿越了很多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情景之后,终于来到了这一天。”余华在这里想要说明的其实就是“我”终于回想起了这一天发生的事,但他却花费了许多笔墨描写。思维是借助身体行走的、情景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纷繁复杂,余华在这里借助了这些“陌生化”的描写加大了读者对熟知的事物的认知难度。 四、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这样描写黑孩灵敏的听觉:“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作者在这里使用了同感的手法,对听觉不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描写,而是将听觉视觉化、形态化,这是对“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五、雨果《巴黎圣母院》 如果说上面的四个举例都是集中于描写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上的“陌生化”,那么《巴黎圣母院》中对“陌生化”手法使用最突出的一点应该是文学形象的“陌生化”。具有美好心地的敲钟人加西莫多不在像读者熟悉的那样具有英俊的样貌,而是有着十分丑陋令人恐怖的面容。作者将内在的美丽与面貌的丑陋矛盾而又十分和谐的结合在一起,让笔下的文学形象“陌生化”。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语言似乎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原则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些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的制约和制约,给人一种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称之为这种语言为"陌生语言"。它主要出现在诗歌、小说、散文中,常见于。由于其独特的酯功能,值得我们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读贾平凹小说后感

读贾平凹小说《秦腔》后感 我出生在西北,黄土高原成就了陕北地区这一带人。《秦腔》是北方西区的一种,其唱风浑厚有力,苍凉引起了老百姓,甚至仕途之人的喜爱不已。就痒贾平凹先生盛名,还有茅盾文学奖的效应。《秦腔》不得不读。气温开头很是精彩。 “要我说,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喜欢白雪的男人在清风街很多,都是些狼,眼珠子发绿,我就一直在暗中监视着。谁一旦给白雪送了发卡一个梨子说太多的奉承,或者背了白雪又说她的不是,我就会用刀子格调他家柿子树上的一圈儿皮,让树慢慢枯死。这些白雪都不知道。...”其文一“我”是个“疯子”。他不同于常人,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文中以疯子引生另类的视角描绘了清风街的额“全景图”,有风俗民情,有世事沧桑,更有人生命运之跌宕起伏。书中塑造的男女老少各色人物,无不性格鲜明,几乎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社火里找到原型。小人物的悲欢,他们的生活片段都有显得那么真实。清风街的风云变迁,难道不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秦腔》的结尾和西区一样悲。清风街的“贤人”夏天智在满怀忧患中去世。跟他一样捍卫农村传统文化的夏天义也遭天灾,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离去,带走了乡村的某种珍贵的信仰。我的叹息不仅为清风街,也是为我的家乡。小时候在农村很喜欢那些节日:元宵啊,除夕啊,冬至啊,端午啊,还有一年一度的社戏。每逢节日,都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乡村节日的气氛热闹,隆重又庄严神秘,远非城市可比。而固守着这种文化的,正是那些虔诚的老人们。 可是岁月不饶人,当年的小孩已经长大了,时过境迁,节日的气氛渐渐平淡,唯有家相聚的亲情依旧温馨如昔。坦白的说,《秦腔》是我看过的小说中最能走进内心的小说,因为哪儿就是我的额家乡。它的语言风格,过于粗俗,但粗俗的话连篇不为过。而且他看到一些人一些事也确实龌龊,粗俗的描述而反增真实,这样的语言风格才吻合主人公的性格。除了语言风格外,故事情节也风趣幽默,引生是个疯子,他的思维就是小说的思维,二者完美的结合,体现出了贾平凹先生的神来之笔,文笔神采。 《秦腔》中乡级干部强行收缴农业税费儿印发的群众冲击政府时间,让我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恨不得跳进书中,冲在人群最前边,砸了那些暴吏的腿脚。看来我是有暴力倾向的,这种暴吏倾向源自于对公平正义的维护。农民自古以来是中国社会中最吃苦耐劳,忍气吞声的阶层,逆来顺受,默默煎熬,只有在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时候次啊会一改柔弱性格奋起反抗。而“我”于白雪情真意切始终如一的单恋,为之感怀,源于对真挚情感的同情和祝福。爱情是人类最美的情感之一。小说结尾,白雪一改往日闪躲的表情,“微笑着看我”多少留下些默默的温情。秦腔即农村,即土地。秦腔越来越没人听,剧团倒闭,本雄赳赳气昂昂的秦腔演员摆起了小摊,甚至走街串巷干起了吹鼓手,在丧礼上表现得比孝子还要卖力。农村越来越没人愿意待,土地越来越没人愿意种,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田大面积荒芜。秦腔的式微与农村的困境,都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而起。淳朴变得油滑。踏实变得浮躁。太多余浮躁。太过于沉重。小说以切身的体验,散漫的节奏和细微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家乡在近几十年的人生百态。其中“秦腔”是小说中的一条隐形线索,它始终贯穿于小说的整个系统。“秦腔”一方面是作者所关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在当今的发展的工业文明中被分解甚至消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着“秦腔”的失落和它的忠诚守护者。夏天智的下葬而被抛弃。在现实的生活层面,秦腔已经成了乡下宴席上的文化点缀和出版社文物发掘的对象而已,在夏家老一辈哪里琴乾几乎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唱呀,乐呀,秦腔给予他们太多的精神慰藉,他们既有一种生活方式也因得以维持。而新一辈的却并不喜欢,尤其是经现代文化教育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夏风,不仅不喜欢秦腔’,甚至认为那是一中落后的文化形态而离开它。抛却了原来的生存方式,新的生存方式却没有

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点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就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瞧,大体经历了文化与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与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就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一、“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对现实生活的实录 以《浮躁》为界,贾平凹早期的作品无论怎么虚构,都基本上沿着现实生活的轨迹,或者说就是本着对现实生活实录的精神去虚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基本上就是反映改革意识的小说,比较写实。中篇《天狗》表现了民间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也展示了商州民间美好的人性人情。小说结构严谨,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腻传神,文笔典雅凝练,曾受到台湾作家三毛的高度评价,堪称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中篇《古堡》主要反映了民间普遍的嫉妒心理,村里人不能瞧到别人碗里的粥比自己的稠,而就是希望别人碗里的粥与自己的一样稀。于就是,一幕因嫉妒引发的悲剧上演。小说中略显突兀的就是,作者借道士之口大段引用了古奥的《道德经》及《史记·商鞅列传》,使通俗的小说蒙上了一层明显的传统文化气息,这大概源于作者强烈的文人趣味。 《浮躁》就是贾平凹80年代具有恢弘气势与总结意味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金狗就是一个新式农民,她正直善良、勇于开拓、头脑灵活,有参军经历,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文学才华。她身上有一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正直勇敢气质。她嫉恶如仇,为了搬倒官僚腐败势力,不顾个人得失与安危,与小水、石华、雷大空等人联合演绎了一场民告官的“当代传奇”。金狗经历的遭遇与生活的环境,几乎就是80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金狗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光芒或许只有80年代的小说中才常见,到九十年代以后,类似的“当代英雄”就大大减少了。而雷大空的形象则为后来很多小说塑造类似形象(如《高老庄》中的蔡老黑、《四十一炮》中的兰老大、《兄弟》中的李光头等)开了先河。《浮躁》集当代社会的风云变化、商州民间的丰富文化及金狗与小水、英英、石华等

胡川语慧之文学陌生化的技巧

语言陌生化的技巧 一、视角陌生化 A.非正常人:痴呆、弱智、神经病、精神病患者…… B.非成年人:儿童、幼儿、婴儿…… C.原始人 D.外星人 E.非人类:动物、植物、非生物体 F.抽象事物、概念:荣誉、健康、权力、爱、理想…… G.行业视角:数学、军事、绘画《春之怀古》 H.多种视角:物的、人的、物我一体 二、词语的陌生化 1、行业术语人生缺钙思想需要补丁 2、网络语言在我人生的主页里,希望永远置顶。 3、独特量词:朵、条那朵流星鼻子那条大汉 4、词语活用:朦胧幸福着你的幸福 三、修辞陌生化 1、反拟(抽象化):雾如一阵惆怅夕阳,最后的一个媚眼花朵人一样美丽桃花开得很爱情何况西风冷、夕阳斜,白鹭行,昏鸦数点,这如梦的乳河一般的海棠溪,溪弯如刀,真比梦还不真实,比失恋还幽怨… 在风里的竹仿佛在叹息,叹息到深浓时,又成了轻泣。 一声叹息都像一个令人心折的故事,听得在黑夜里的枫叶,都隐没了令人心醉的霜红。 到了这里,相思的人便不成眠,寂寞之外还会有些凄淡。 因为这儿除了竹枝在叹息,枫树在叹息之外,连小桥流水,也在叹息,连远在天边那一钩初出道的峨眉月,也像一句未完的叹息。 淡淡的幽香,像一缕诗魂般的袭入鼻端。 2、倒错是一种重组、创新的语言技巧,将词或句子的语序倒装、错位、重新组合,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却完全变了,而运用这种技巧背后的思维方式却多是“泛灵”,也就是说“倒错”在“泛灵”思想的指导下会更呈异彩。如果通俗的点说,倒错在平时也很常用的,像这样的句子“来了你?”都可以作为倒错处理的,倒错中倒得可以是主谓,也可以是动宾,或者是修饰语,是为了突出,强调,或者是更有气势、更形象。 《算命瞎子》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下午,胡琴凄凉悠长的拉着),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黄昏里,他又抱着胡琴诉苦);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孤独的空走了一天,没赚到什么)。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的分明,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踱过(一个女孩伴他度过残年),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他拄着一根拐杖,尝尽世路的坎坷)! 屡战屡败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 屡败屡战永不气馁的不屈不挠 咫尺天涯虽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 天涯咫尺虽远在天涯却像近在咫尺 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 3、新奇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

语言陌生化讲课教案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文章亮丽法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 “陌生化”是由俄国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词语的复活》)这段话告诉我们,“陌生化”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技巧,它可以使熟悉的甚至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新颖有趣,从而改变读者的阅读期待,扩充作品的想象空间,进而增强作品的美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对“陌生化”有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漂泊的语言》)王安忆所说的“陌生化”,其实就是语言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强调一个“新”字,在事物指称和语言结构上除旧布新,这样就可以使习用性、惯常性语言具有新的生命力、新的审美价值,从而使文章亮丽多姿。 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我们在叙写或陈说我们习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

色彩。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1(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这句话综合运用了诸如通感、移用以及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段,使语言含蓄、新奇、形象,富有“侵略性”,自然会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印象与感受,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语言陌生化的榜样,这种例子信手拈来。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半死的月光下/载饮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2(李金发《有感》)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正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看到了黄昏的头发。”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收罢秋,山痩,河肥,村子在涨起来,巷道却窄下去。”4(贾平凹《古堡》) 此类例子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随处可见: “我们就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都涨满绿色的帆。”5(苏教版必修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地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6(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祖国山河颂》)

贾平凹作品的艺术特色

贾平凹作品的艺术特色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贯穿性人物,贾平凹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与影响。贾平凹是一个复杂独特的存在,不同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能异彩顿生,以一人“兼具数美”,实为当代文学创作界的奇才。其小说创作成就巨大,散文创作也毫不逊色,以广泛宏富的内容、超凡脱俗的形式在当代散文创作中脱颖而出,卓然独立。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在评谈平凹散文作品时曾说:散文“为人类一切无法归类的情感和心灵碎片提供了含混的表达方式”,“好的散文一定是心灵的奇迹和语言的意外收获”[1],贾平凹的散文,“说书,说话,说人,说事,说生说死,谈奉承,请客,花钱,谈房子,打扮,玩牌,都是从微小的细节入文,趣味生动,精神也自在,没有陈腐之气,整体上还给人开阔的想象。我想,散文之大,应该指的就是这种从小而大的大;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我非常喜欢贾平凹散文里那种实在的、生活化的基础部分。……众多物质性元素(坚实的细节和经验),支撑起了他散文精神流动的河床和气势。好的散文是悟出来的……”,贾平凹的散文,“有小说家的实(物质性),又有思想家的悟(精神性)”,他就成了一个善于悟的“好的散文家”[2]了。 (一)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贾平凹散文选集》无论在意境、结构,还是语言艺术上都充分展示了作者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 1、以真挚的感情拥抱生活 在《贾平凹散文选集》里,作者通过笔锋来展现自己所处年代的生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感悟及讲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他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率真自然的生活意境美和意趣美,透过敏锐的观察力来写平常人生的微妙情绪和意趣,他视艺术感受为一种生活的情趣和人生的态度,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必须老老实实生活,不是存心去生活中获取素材,也不是弄到将自身艺术化,只能有意无意地,生活的浸润感染,使提笔时自然而然地写出要写的东西。”① 2、自然而成的文章结构

陌生化手法在文学中的应用

二、陌生化手法在文学中的应用。 陌生化手法运用于文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陌生化使语言变得困难,有意造成障碍。这一点在诗歌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有些诗人有意用有些困难的声音模式和韵律,苦心孤诣地营造诗歌语言,造成语言的扭曲和反常。如: 杜甫诗《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獭月涓涓。 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中云外湿,胜地石堂烟。 柔橹轻鸥外,含情觉汝贤。 这首诗写诗人乘船顺江而下,到夔州天晚停宿,大雨如注,不能上岸去会朋友,内心怅然。早晨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诗人未用“响亮”一类的描写听觉的词语来描写,而是用描写触觉的“湿”来描写,把钟声形容成“湿”是杜甫利用痛感在文体上的创造,这种创造把那种因下雨无法上岸去会朋友的怅然、不安、遗憾的心情巧妙地描写出来,从而使人品味不已。 按平常的说法,只能说“风起春灯晃”、“江鸣夜雨落”、“钟声云外传”,可杜甫却用“乱”来形容“春灯”在风中的摆动,用“雨悬”来形容大雨之不断,用“湿”来形容钟声之形态,这明显是言语的“陌生化”。看起来,“乱”与“悬”似乎偏离了正常的语言的规范,却暗示出诗人在大雨中不能上岸去会老朋友那惆怅、沮丧的心理。由于诗人处在此种心境中,不能不以别样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所以“春灯乱”、“夜雨悬”既是对风中春灯摆动和大雨如线般悬挂着的独到描写,又流露出诗人此刻不能会见朋友的那种不安、焦急的心情。

第二,陌生化手法有意挑战传统的已被接受的观念和思想,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使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反常。 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游大观园一幕,就是利用刘姥姥的视点使大观园变得“陌生化”了。第五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把刘姥姥领进堂屋,等候王熙凤,讲到刘姥姥第一次看到挂钟时的感觉,有如下一段描写: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地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正发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一般,倒吓得不住地展眼儿。接着一连又是八九下,欲待问时,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 这是作者故意不说出钟的名字,只是以一个乡下老太婆的感觉对这个荣国府中的人们习焉而不察的事物——钟进行了描述,使读者仿佛第一次看到它、听到它一样,从而摆脱了自动化和习惯化,延长了对钟的感知过程,产生了“陌生化”效果。 三、文学“陌生化”的审美特征。 詹姆逊指出“陌生化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敏锐。”怎样营构这陌生和新奇的艺术魅力?俄国形式主义营构艺术迷宫的主要的陌生化艺术程序是诗语的难化、陌生化的变形、结构的延宕等手法。 诗语难化。 “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

浅析语言陌生化及其对文学价值实现的影响

浅析语言陌生化及其对文学价值 实现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语言陌生化读者文学价值 论文摘要:陌生化是创作主体进行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追求,同时,陌生化又并非仅仅是艺术手法的异化,它与文学价值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陌生化增加了创作主体、读者和作品间的距离,造成表面的暂时的阅读障碍,而文学的创作主体正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重新审视周围的事物,走出“语言的牢笼”进而深层次的挖掘作家的深层用意,促进对审美对象的理解。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创作主体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他们总是尽可能的用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和描述他们所感知的一切事物和感情,并将其转化为文学文本,以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陌生化的语言更易于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形成新的聚集点。文学文本的产生是文学价值存在的基础,文学价值的实现是文学创作主体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综合互动的过程。 一、语言的陌生化 语言自它的产生之日起就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它是在一个历

史的积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样才可以保证语言的可交流性。例如:人们习惯于用“钟表”这个词来表示用铜或是铁制成的挂在墙上或是放在桌子上的计时的器具。所以,只要一提到“钟表”人们便可心领神会。正因为语言的历史积淀特征使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必须遵守语言的规范,语言成为一种社会的强制规范,因此人们难以甚至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再比如说提到“钟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言传意会的就是计时的工具。难以想象出来你所说的钟表和别人所说的有什么不同,个人的独特的见闻和感受难以用这个约定俗成的词来表达。文学的创作主体正是基于这样的困惑而有意识的进行语言的陌生化,比如说用奇特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创作主体自己所见到的钟表的形状、大小、颜色、与众不同的特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以期突破“语言的牢笼”,展示自己的独特体验。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是陌生化特征。所谓陌生化就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的感觉而不是作为识别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使事物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难度,延长感觉的时间”。陌生化是追求感觉的更新,从新的角度感觉对象。文学语言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形成,自然要遵守自然语言的语法规范,同时,文学语言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自然语言的语法规范,改变约定俗成的语义和规则。文学语言通过文学的修辞手法改变文学语言的语义。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夸张、拟人、排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以诗歌语言研究为基本材料而提出的一种艺术主张。它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艺术理论:“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1]陌生化一词的俄语字面意思是makingchange,含有“使之陌生,使之新鲜奇特”之含义。为了打破感知的自动性,形式主义者主张采用陌生化手法创造出新的形式,使人们摆脱自动感知。陌生化的提出有其科学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熟悉而单调的刺激易使人产生疲惫和厌烦,甚至有排斥心理,但陌生而新奇的事物却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自陌生化理论提出之后,西方学术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翻译领域,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使用这个术语,认为陌生化对文学翻译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现阶段真正将陌生化和翻译相结合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将陌生化移用于翻译时概念模糊不清,常与异化相混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厘清陌生化与异化概念的基础上,对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再现原作品中的陌生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陌生化对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陌生化概念 (一)文学领域中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文学性是文学有别于非文学的基本特征,而表现文学性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陌生化。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指作者通过重复、颠倒、错位、浓缩等方式将日常语言符号重新排列成巧妙奇特的表达,从而有意识地“增加读者感知的难度和感知所造成的困难形式”,使感知过程变得艰涩,延长整个审美体验过程,从而增强客体的可感知性。[2]作家或诗人会无意识地将这种艺术手法用于文学创作,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刺激读者的感知,故意颠倒黑白或指鹿为马,避免人云亦云,以使其所表现的客体具有新奇、美妙、不同寻常之感。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坚硬的稀粥”“绿色的太阳”等这些看似情理不通、不合逻辑判断的表达却被视为佳句。正是因为它们打破惯常思维,修改了人们有关事物的文化记忆,让人们跳出审美疲劳的漩涡,从而在凸显的陌生意义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翻译领域中的陌生化 再现原作中的陌生化不仅是由文学翻译的任务和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翻译伦理的需求。这样可以保留原作异常的写作手法,益于保存文化的差异性和异域性,使读者尽可能体味到接近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其实,陌生化一词早在1988年就已出现在翻译领域。爱尔兰诗人希尼最早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抛弃译语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2]他认为翻译中的陌生化即异化,其表现形式就是追求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

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审美特征

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审美特征 一、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及其他的“陌生化”的诗学概念。 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把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作了一番比较,认为日常语言是一种“自动化”言语,而诗歌语言是一种“阻拒性”或者“陌生化”言语。 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在他发表于1917年的论文《艺术作为手法》中,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陌生化”或“奇特化”。 什克洛夫斯基从分析诗学的根本问题入手——是什么使诗歌具有“诗性”的?要找出文学作品的“诗性”,我们就必须把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作一番比较。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根据最大限度的节约原则来运用语言的。我们运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识别事物,我们用语言命名事物,以便从思想上把握它,也以此达到交流的目的。但长此以往,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自动化或习惯化的状态,我们再也感觉不到事物,对象就在我们面前,但我们既看不到,也听不到,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我们许多人的生命就这样无意识地延续,这种生命等于从未存在过。 “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艺术之中并不重要。”((苏)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还是一种感受方式呢?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艺术是一种感受方式”,艺术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幻想和假定,它诉诸于人的感知、情感、想像,拨动人的灵性、诗性和情趣。唯其如此,只有通过审美感觉亦或审美体验去体验生活。艺术的全部精义、灵魂、魅力在于感受。“感受之外无艺术,感受过程本身就是艺术的目的。”(张冰:《陌生化诗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那么,艺术如何实现人“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到事物的存在,为使石头成其为石头”呢? 从作家主体来看,变自动化体验为陌生化体验。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作家对生活的体验与传统的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方式迥然有别。传统的体验方式,强调作家与生活的同一,重在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情感交流,确保创作素材的个性化、情感化。而作家在长期的体验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和事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渐渐地感觉迟钝、眼光麻木。生活在他的眼里,早以失去了那五彩缤纷的光环,变得如此黯淡,如此索然无味。他像个机器人一样,毫无意识的自动履行按部就班的生活模式,体验陷入自动化。为了打破体验的自动化,作家首先要“触动事物”,“从寓于事物中的一系列习惯联想中抽取事物,应当拨动事物,正象拨动火中之薪一样。” 从接受者角度看,现代心理学表明,人的感觉规律都有一个由陌生化到自动化的过程。当人们第一次感受某个事物时,都有一种陌生感、新鲜感,乃至奇异感。这种陌生化的感受强烈地冲击人的直观、增强人体验事物的强度、激发人的情感的升腾,乃至激活了人的无意

论古代诗歌的陌生化语言

论古代诗歌的陌生化语言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提出了“陌生化”的理论,即采用改变、违反日常语法的特殊构造方式,即打破词语用法常规,或运用反常句式,使日常语言向文学语言转化。这样使读者感到“陌生”,产生“新”的感受,而且这样的文学的语言更有情趣,因此,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中,注重语言的“陌生化”,不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学生的思考,是有助于感受到作者孕育其中的思想情感的。 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开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者在阅读中就已经感觉到凄冷、不愉悦的情感。这上感觉恰恰是词人通过这独一无二的叠字形式传达给读者的。为此,读者会想,在这样清冷肃杀的季节里,词人寻寻觅觅什么?或许是瑟瑟秋风中的一缕温情,或许是一份来自远方的安慰,或许什么也没有寻觅到……这时,远离丈夫的李清照,现在找不到生存的依靠与希望。因此,诗歌最后写到:“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孤独、寂寞、痛苦、伤感萦绕在词人的心头,确实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到此,词人的情感得到集中的表现。 如,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这种说法,而且不符合语法规则。而诗人这样写,就使诗歌语言“陌生化”了,虽不可理喻,但富有审美趣味,产生了“无理而妙”的效果。 又如,杜甫《秋兴》诗中的关键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如果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诗句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虽然“规范”了,不“陌生”了,意义明确了,但诗句的意韵也减少了。就是这样的诗句,我们同样感受到诗人所表现的香稻、碧梧为主的物质丰美的景象,比“规范”后更有情趣,更引人想象,引人思考。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诗歌的语言特点,让学生进入诗歌,感受诗歌的美,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高审美趣味、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

文学陌生化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 刘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内容提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奉献给文艺学界的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陌生化理论的成立有其内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氛围的营构主要体现在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的形象、陌生化的意蕴三个层面。从审美现代性来看,陌生化就是通过文学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恢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追求文学的本真存在状态。 关键词:陌生化陌生化氛围熟悉的陌生化本真状态 “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 ……被人们称为艺术的东西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重新去体验生活,感觉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的。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一种幻象的事物的感觉,而不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及增加了感觉的难度与范围的高难形式的程序,这就是艺术的程序,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具有自我目的的,而且必须被强化;艺术是一种体验人造物的方式,而在艺术里所完成的东西是不重要的。① 这里提到的“反常化”也就是所说的“陌生化”,只是翻译略有不同。什克洛夫斯基创造性地提出这一理论,并将其上升为艺术的总原则,随后“陌生化”理论日渐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正如荷兰学者佛克马所说“欧洲文论家几乎每一个新派别都从这‘形式主义’传统得到启发。”②陌生化概念应用于文学理论预示着现代主义思想的艺术潮流正从俄国形式主义这里孕育,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文艺理论在西方由作者本体论到作品本体论的历史发展恰恰肇始于此。因此,陌生化理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结合中国文论发展现状予以深入地探讨。 “陌生化”一词是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这个词是由副词“ctpahho”变成的动名词,含有“使之陌生、惊奇、不寻常”等涵义。③什克洛夫斯基将其界定为“使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难度和时间的方法。”④在形式主义者看来,文学史是不断的突破传统模式的,在旧有文学表达方式失却陌生化效果时,以新的陌生化效果取而代之的过程。通常认为,“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陌生化理论是有其内在的心理学基础的,“巴甫洛夫学说”证明人的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不是长期保持在皮层的某一个部位上,而是不断地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先前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区域,过了一些时候可以转为抑制状态。而先前处于抑制状态的部位可以转为兴奋状态出现新的优势兴奋中心。人的注意的这一生理特点无疑为陌生化提供了生理学的佐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中说,“一般来说,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文章亮丽法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 “陌生化”是由俄国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 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词语的复活》)这段话告诉我们,“陌生化”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技巧,它可以使熟悉的甚至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新颖有趣,从而改变读者的阅读期待,扩充作品的想象空间,进而增强作品的美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对“陌生化”有更为具体地阐述:“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 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 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漂泊的语言》)王安忆所说的“陌生化”,其实就是语言陌生化。语言的陌生化强调一个“新” 字,在事物指称和语言结构上除旧布新,这样就可以使习用性、惯常性语言具有新的生命力、 新的审美价值,从而使文章亮丽多姿。 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我们在叙写或陈说 我们习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 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色彩。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1(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 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这句话综合运用了诸如通感、移用以及新奇的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段,使语言含蓄、新奇、形象,富有“侵略性”,自然会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印象与感受,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语言陌生化的榜样,这种例子信手拈来。 “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半死的月光下/载饮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2(李金发《有感》)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正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看到了黄昏的头发。”3(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收罢秋,山痩,河肥,村子在涨起来,巷道却窄下去。”4(贾平凹《古堡》) 此类例子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随处可见: “我们就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都涨满绿色的帆。”5(苏教版必修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地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6(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祖国山河颂》) “我是你河边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织着疲惫的歌。”7(苏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这些现当代著名的作家们都十分注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陌生化,虽然增加了读者感知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感知时间,但却使人在反复品味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充分显示了陌生化语言的独特魅力。 古人或许并不知晓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但在“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