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区域地理第8讲 中东——埃及 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高二区域地理第8讲 中东——埃及 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高二区域地理第8讲 中东——埃及 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高二区域地理第8讲 中东——埃及 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8讲中东——埃及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

考点展示素养目标

中东的位置、范围;石油对中东发展的影响。

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特点。

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南北对称的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矿产资源的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知识:识记中东地区的环境特征,会分析其石油经济的发展特点;识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轮廓、主要地形区及河流和湖泊。掌握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技能:能够分析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及尼罗河的水文特征;能够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分布、经济特征、发展方向、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素养:结合经纬度及海陆位置进行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从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中东——埃及

[读图思考]

(1)中东地区位置特征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

(2)中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

(3)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主要的输出路线。

[读图思考]

埃及的地形、 地势特征及景观特征。 1.中东

(1)特殊的地理位置

①“三洲五海之地”????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地处a 地中海,b 黑海,c 里海,d 阿拉 伯海,e 红海之间

②重要的海峡?

????f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海峡”

g 土耳其海峡

(2)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3)高原为主的地形:k 阿拉伯高原,l 伊朗高原,平原面积狭小。 (4)主要河流:h 尼罗河,i 幼发拉底河,j 底格里斯河。 (5)资源????

?丰富的石油资源:以m 波斯湾为中心,形成巨 大的石油带匮乏的水资源

2.埃及

(1)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跨亚(西奈半岛)非两大洲。 (2)河流?????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源自东非高原,注入①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连接②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 洋和印度洋的航程

(3)经济支柱?

????传统:农业(长绒棉)

现代: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读图思考]

非洲大陆轮廓特征对海洋交通的影响。

[读图思考]

(1)非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刚果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读图思考]

(1)非洲气候的分布特征。

(2)非洲气候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范围:大致位于北回归线和30°S 之间、10°W 与50°E 之间,赤道和20°E 经线从中间穿过。

②海陆位置????

?西侧为大西洋,东侧为印度洋海峡:A 直布罗陀海峡,B 莫桑比克海峡海:C 红海,D 地中海

③大陆轮廓:海岸线平直,半岛、海湾少。半岛:E 索马里半岛;岛屿:F 马达加斯加岛;海湾:G 几内亚湾;世界重要的交通要道:H 好望角。

(2)地形与河湖

①地形?????特征: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主要地形区:I 刚果盆地,J 东非高原,K 南非高原,

L 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经红海,延伸至 死海附近,由地壳水平运动断裂形成

②河湖:M 尼罗河,N 刚果河,O 尼日尔河,P 赞比西河,Q 维多利亚湖。 (3)气候

①特征: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带状分布明显,大致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②主要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气候类型

形成原因

R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S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T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U 高原山地气候地势高

V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4)矿产资源

①特点: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②重要地位

??

?

??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南非的黄金,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矿地位

重要

非洲北部和几内亚湾的石油资源丰富

2.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特征: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

非洲的国家

――→

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

――→

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发达

国家

3.撒哈拉以南非洲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

(1)问题及主要原因

①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

②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低。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③环境问题: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乱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2)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民族团结等。

1.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____海,B____________海,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D____________海,E____________海,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湾,G____________河,H____________河,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河,J________海峡,K____________海峡,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M____________高原,N____________高原,O__________半岛,P__________________半岛,Q________________山。

(2)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它主要是由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高大山脉。

(3)I运河的开凿,沟通了一条从__________洋到__________洋的捷径。

答案:(1)黑红里阿拉伯地中波斯幼发拉底底格里斯苏伊士土耳其曼德霍尔木兹伊朗阿拉伯阿拉伯小亚细亚大高加索

(2)Q亚欧印度洋

(3)大西印度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列地理事物的代表字母填在图上正确的位置:

A.阿特拉斯山脉B.德拉肯斯山脉C.乞力马扎罗山

D.尼罗河E.刚果河F.尼日尔河

G.赞比西河H.维多利亚湖I.坦噶尼喀湖

J.莫桑比克海峡K.直布罗陀海峡L.曼德海峡

M.马达加斯加岛N.索马里半岛O.几内亚湾

P.地中海Q.红海R.大西洋

S.印度洋T.好望角U.刚果盆地

V.东非高原W.东非大裂谷X.撒哈拉沙漠

(2)东非大裂谷南起__________河口,向__________延伸,经__________海沿岸,一直延伸到西亚的__________海附近,地质构造属__________。

(3)非洲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山,是一座__________火山。

(4)世界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本区最大与最深的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最大的盆地和沙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非洲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箭头画出非洲大陆西海岸的洋流,并注记名称。

答案:(1)填图略。

(2)赞比西北红死断层

(3)乞力马扎罗死

(4)尼罗河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

(5)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

(6)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7)画图略。

中东地区

1.中东地区成为西方国家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自古以来,中东就是东西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就是由我国经西亚去欧洲的贸易通道。现在这里有铁路、公路、国际航空线连接三大洲,还具有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2)中东的石油资源特别丰富,是世界的石油宝库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且中东石油还具有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也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

2.中东地区气候干热的原因

(1)本区处于12°N~42°N,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N以南的低纬地区,这是本区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2)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红海虽处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其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小;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

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3)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高考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1)~(2)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B.冰雪融水

C.地下水D.湖泊水

[解题指导](1)图示半岛为波斯湾南岸地区,夏季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西南风的影响,气候干热。(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地区缺少地表水,因此耕地灌溉水源不是来自河流水和湖泊水;根据等高线判断出图示山地由于海拔较低,又处于热带地区,降水稀少,因此缺少冰雪融水;霍尔木兹海峡南岸属于干旱地区,灌溉水源主要是地下水。

[自主尝试](1)D(2)C

(2019·盐城模拟)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1~2题。

1.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 mm,主要原因是()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解析:第1题,卡塔尔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第2题,一个地区人口短时期内大幅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答案:1.D 2.B

(高考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3~4题。

3.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4.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索科特拉岛东部海域为北印度洋,该处七月份的季风洋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故油污带可随洋流漂向印度西海岸。第4题,瓶状茎、多刺、硬叶等性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阳光灼伤,说明该地高温干燥。

答案:3.A 4.D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6.从①运输石油到意大利,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A.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红海

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

D.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中东地区。图示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第6题,①从波斯湾进入印度洋需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从印度洋进入红海需经过曼德海峡,从红海进入地中海需经过苏伊士运河。

答案:5.A 6.C

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

1.非洲的气候特征

(1)非洲的气候特征是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带呈明显对称分布,有“热带大陆”之称。

(2)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多在200 mm以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

(3)非洲的气候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对称。

如图所示:

(4)非洲呈南北对称的自然特征,除了与其特殊的纬度位置有关外,还深受地貌特征的影响。非洲的地貌以高原为主,相对高度小,比较平坦,使气候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少。

2.非洲的旱灾与荒漠化

(1)旱灾

①气候条件: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在干季,降水很少而蒸发旺盛,极易引发旱灾;有的年份,干旱季节时间延长,或是连续几年干旱,就会加剧旱灾的发生。

②人口增长:非洲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加剧了旱灾的发生。

(2)土地荒漠化

非洲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带。荒漠化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①自然因素: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植被稀疏,风沙作用强,在干旱缺雨的年份会使地表植被受损,促使荒漠化的形成。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饥荒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

3.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征

非洲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其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如下:

(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1)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题指导](1)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根据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即可。(2)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原料、用地等方面分析;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应结合当地的地形、经济发展状况从交通、市场、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3)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若同意关闭,应从技术、生产成本、运费、资金、市场等角度分析。若不同意关闭,应从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社会经济效益角度分析。

[自主尝试](1)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盆)地,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2)有利条件:接近原料地;可用地广(地价低)。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基础设施不足(投入高)。

(3)同意关闭: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运费高,竞争力弱、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国内资金不足;市场狭小(主要销往南非)。

不同意关闭:保护民族工业,保障就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9·湛江模拟)下面图1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甲城市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B.夏季降水稀少,受副高和西风控制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D.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2.与甲城市所在地区相比,乙城市所在地区()

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该地,1月降水较少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7月气温较高

D.受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3.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有河流发育,流向为自西向东

B.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C.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D.造成乙城市气候类型分布最高纬度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解析:第1题,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非洲南部,由甲城市气候资料图可知,甲城市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由于所处的纬度较低,加上沿岸有莫桑比克暖流经过,气温年较差小。第2题,由图可知,乙城市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1月,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移到该地,降水较少;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7月是南半球冬季,气温较低;港口附近风浪较大是因为受到西风的影响。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城市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其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区域东高西低,如有河流发育,流向多为自东向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南非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

答案:1.A 2.B 3.D

(2017·高考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回答4~6题。

4.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5.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6.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解析:第4题,“刀耕火种”是一种热带地区的原始农业,是将一个区域的原有植被燃烧,使土地裸露,然后在裸露的土地上种植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方式。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古埃及人只能在没有植被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第5题,据题中信息可知,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为河流上游地区,泛滥沉积物具有季节性,故降水具有季节性;尼罗河为世界最长河流之一,河流泛滥说明水量大,故年降水量大。第6题,据材料可知,6-10月尼罗河洪水泛滥,此时期不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11月到次年5月为枯水期,淤泥裸露,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

区不是“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的周边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区6-10月为湿季,为农业生产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可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4.D 5.A 6.B

(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7~8题。

7.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

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

8.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更加快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

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非洲东部在1992年是以出口为主的地区,到了2010年成为以进口为主的地区,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第8题,中国与非洲相距遥远,交通谈不上便捷,A、B项错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市场不断扩大,这是农产品进口增多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农业技术提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导致其出口量增多,但归根结底要寻找的是需求市场,D项错误。

答案:7.A8.C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9·石家庄模拟)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棉花与小麦,工业落后。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种植棉花的优势有()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②距海近,降水丰富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④距海近,便于棉花的出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沿海地区冬季降水较多

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人口密度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D.工业落后主要是因为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

解析:第1题,叙利亚虽然西临地中海,但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故降水少,②是错误的。第2题,该国降水量小,水量少,水能资源较贫乏;西部地中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农业发达,人口密度较大;从图中可知,该国东部地区石油资源较丰富,且工业落后是多方面因素所致,并非矿产资源贫乏造成的。

答案:1.C 2.A

(2019·临汾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西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4.R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解析:第3题,根据文字材料、图示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为非洲西海岸。该区域降水多时,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从而形成丰沛的降水。第4题,R河段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因此R河段流量的季节变化大;该区域纬度较低,且海拔较低,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因此R河段没有明显的春汛;根据地形状况可知,R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且流经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侵蚀作用强;R河段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型。

答案:3.B 4.A

(2019·新乡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

A.实线表示1月风向,其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

C.虚线表示1月风向,经过红海,补充大量水汽

D.虚线表示7月风向,来自内陆,携带水汽多

6.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是()

A.冬季水温低,冷水鱼聚集

B.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

C.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D.地表径流量大,营养物质丰富

解析:第5题,读图,图示为索马里半岛地区,图中实线表示7月风向,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南季风;虚线表示1月风

向,经过红海,水域狭窄,补充水汽很少。第6题,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是该地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底层营养盐类上泛,饵料丰富,吸引鱼群到来。该地冬季是暖流,水温较高;该地没有寒暖流交汇;该地地表径流量很少。

答案:5.B 6.B

(2019·大同模拟)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7~9题。

7.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B.河流改道

C.褶皱凹陷D.冰川作用

8.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太阳高度角小

9.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湖岸沿线水质好

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地壳断裂下陷作用形成的。第8题,该湖泊有多条河流注入,流域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12月份赤道低

气压带南移而降水多,因降水对地表侵蚀而使河流含沙量较高,故此季节注入湖泊的河流水较混浊,导致湖泊水透明度低。第9题,鱼类生存需要饵料和氧气,光合作用强的水域饵料较丰富;而太阳光穿透水体深度较小,故一般情况下,鱼类多分布在较浅水域。慈鲷鱼生活在湖底,可推测湖岸沿线水域较浅而光照和氧气较充足。

答案:7.A8.A9.B

(高考海南卷)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 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将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回答10~12题。

10.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D.吸引国际投资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D.交通便利

12.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B.制造业

C.建筑业D.服务业

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埃及沙漠广布”可知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差,人口稀少,导致“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 800万”,据此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分散开罗的人口。第11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开罗以北为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城市基础好,设施完善,位于河口,交通便利;开罗以东为沙漠地区,气候干燥,人口稀少,农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但用地较充足。第12题,埃及新首都为政治中心,提供工作的部门最有可能是服务业。发展农业不是城市的职

能,制造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不符合首都的定位。

答案:10.C11.B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降水通常不会渗入地下蓄水层。在过去的30年中,沙特阿拉伯一直在沙漠中开采地下水,用于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水文学家推断这些水只能够开采50年。目前沙特阿拉伯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材料三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迪拜快速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有“中东的香港”之称。下图为迪拜2010年GDP比重图。

(1)分析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的原因。(4分)

(2)从自然资源性质角度分析沙特阿拉伯地下水的类型。(6分)

(3)近几十年来,沙特阿拉伯的________工业迅猛发展,请说出该工业发展对本国城市化的推动作用。(6分)

(4)简述迪拜迅速崛起的区位优势。(4分)

解析:(1)可从大气环流、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多的原因;西南风可借鉴南亚夏季风成因来判断,地形注意红海沿岸等高线。(2)自然资源性质是指可再生还是非可再生,“只能够开采50年”是提示。“气候干旱,降水通常不会渗入地下蓄水层”,说明储量少、补给少;“一

知识点测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知识点测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选题 鲁伍马河发源于坦桑尼亚东南部的马塔戈罗山脉,主要支流有鲁建达、卢切林构、利空得、穆胡威西和卢美苏勒等河。鲁伍马河流经数处大瀑布,自鲁武马海西侧入海,河口处未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示意鲁伍马河地理位置和鲁武马海盆海水等深线。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②大陆架南北狭长③动物具有季节性迁徙特征④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鲁伍马河河口未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形陡,泥沙难以沉积B.支流较少,径流量小 C.流域植被茂密,泥沙含量少D.河流落差小,流速慢 3.图示城市最有利于发展深水港口的是 A.林迪B.帕尔马C.莫辛布瓦D.彭巴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4~6题。 4.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 5.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

6.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萨赫勒地区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本区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同时南部农田向北入侵,农牧之争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下图是萨赫勒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形成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 A.高温多雨B.气候干旱C.冬冷夏热D.温和湿润8.商业性定居牧业扩大了生产规模,由此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砍伐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9.导致萨赫勒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人口过度增长B.森林的过度砍伐 C.全球气候变暖D.开发建设不注意环保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体上,被称为“红泥人”。读图,完成10~11题。

【人教版 精品习题】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3中东与埃及(西亚、北非)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十三)中东与埃及(西亚、北非) 一、单项选择题 1.(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下题。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环流知识。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 答案:D 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读图,回答2~3题。 2.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西亚地区的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C 3.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 A.茶叶B.锡矿 C.石油D.咖啡

解析:石油为西亚地区主要的出口产品。 答案:C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纬线横穿该国的北部和南部,经线纵贯该国的中部地区,且北部和东部临海,判断此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B.印度 C.埃及D.巴西 解析:据经纬度可初步确定该国位于北半球,而30°W所经过的该纬度区域位于大西洋上,再结合题干,从而确认出该国是30°E所经过的埃及。 答案:C 5.该国大部分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埃及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C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据图文资料,完成6~7题。 6.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和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和“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表”,完成1-3题。 1.按照贸易总额来分,非洲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 A .南非和东非以及西非 B .南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C .南非和北非以及东非 D .东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2.从贸易物资构成来看,中国从n 国进口的主要物产是 ( ) A .铝土矿 B .棉花 C .金刚石 D .石油 3.从运输路线上看,中国从n 国进口的物资最主要的路线是 ( ) A .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B .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C .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 D .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读下面两区城图,回答4-6题。 4.图中M 、N 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 ) A .M 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 .M 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 .N 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D .N 河水量丰富 5.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 .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 .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 .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D .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6.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 .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C .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 .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7.影响图中A 、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⑤洋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8.形成C 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 )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③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④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9. 有关右图示海峡及附近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椰枣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 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 海峡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10. 下列关于图中A 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有结冰现象 B. 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C. 有冬汛 D. 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2013·安徽联考)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12.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09宁夏、辽宁)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 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题。 13.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势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区域地理 中东——埃及教学文案

课标点击 1.中东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2.尼罗河与埃及的经济支柱。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轮廓与主要地形区。4.非洲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河流、湖泊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居民、经济特征及环境问题。 考点解读 1.根据中东的气候特点,分析中东的自然地理特征。2.以以色列灌溉农业为例,分析中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3.结合地图,掌握中东地区石油主要输出线路。4.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5.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特征及发展方向。6.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一、中东 1.特殊的地理位置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地处a 地中海、b 黑海、c 里海、 d 阿拉伯海、 e 红海之间 (2)重要的海峡? ???? f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海峡” g 土耳其海峡 2.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3.地形、河流与资源

(1)高原为主的地形:D 阿拉伯高原,E 伊朗高原,平原面积狭小。 (2)主要河流:A 尼罗河,B 幼发拉底河,C 底格里斯河。 (3)资源???? ? 丰富的石油资源:以F 波斯湾为中心,形成巨 大的石油带 匮乏的水资源 4.“阿拉伯世界” 主要为白色人种,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二、埃及 1.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跨亚(西奈半岛)、非两大洲。 2.河流????? 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源自 东非高原,注入A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连接B 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洋 和印度洋的航程 3.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是主要的经济支柱。 4.典型的灌溉农业 主要分布于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是世界三大长绒棉产区之一。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与轮廓特征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非洲专题训练题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4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1.关于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B. 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C. 植被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 D. 甲乙两河流主要依靠上游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泥石流和滑坡 C. 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 D. 洪涝灾害 3.区内最重要的特产是( ) A. 甘蔗、黄麻 B. 棉花、石油 C. 水稻、石油 D. 茶叶、棉花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图示两三角洲 A. 农产品都以长绒棉为主 B. 河流均可以进行梯级开发 C. 均为所在国人口密集区 D. 都易受强风暴潮影响 5.关于图示河口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都超过一亿 B. 都是地跨两洲的国家 C. 都以沙漠景观为主 D. 宗教信仰都以伊斯兰教为主 读“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6.非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7.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B.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 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严峻 D. 矿产资源贫乏 加那利群岛位于大西洋,是著名的火山群岛,面积7273平 方千米,人口209万。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加那利群岛 A. 位于非洲西北部 B. 基岩中多化石 C. 全年高温多雨 D. 河流流域面积广阔 9.加那利群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A. 暖寒流交汇 B. 上升流带来深层营养物质 C. 位于河流入海口 D. 港阔水深 10.加那利群岛炼油工业发达,其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地处国际石油运输航线 B. 石油资源丰富 C. 炼油技术发达 D. 本地市场广阔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

区域地理 中东——埃及

课标点击 1.中东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2.尼罗河与埃及的经济支柱。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轮廓与主要地形区。4.非洲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河流、湖泊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居民、经济特征及环境问题。 考点解读 1.根据中东的气候特点,分析中东的自然地理特征。2.以以色列灌溉农业为例,分析中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3.结合地图,掌握中东地区石油主要输出线路。4.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5.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特征及发展方向。6.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一、中东 1.特殊的地理位置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地处a 地中海、b 黑海、c 里海、 d 阿拉伯海、 e 红海之间 (2)重要的海峡? ???? f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海峡” g 土耳其海峡 2.炎热干燥的气候 /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3.地形、河流与资源 (1)高原为主的地形:D阿拉伯高原,E伊朗高原,平原面积狭小。 (2)主要河流:A尼罗河,B幼发拉底河,C底格里斯河。 (3)资源 ?? ? ?? 丰富的石油资源:以F波斯湾为中心,形成巨 大的石油带 匮乏的水资源 4.“阿拉伯世界” 主要为白色人种,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二、埃及 % 1.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跨亚(西奈半岛)、非两大洲。 2.河流 ?? ? ??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源自 东非高原,注入A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连接B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洋 和印度洋的航程 3.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是主要的经济支柱。 4.典型的灌溉农业 主要分布于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是世界三大长绒棉产区之一。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题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鸵鸟在散步,河马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叶,还有凶猛的狮子在追逐斑马。”下列可以看到上述景象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2.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 A.“黑人的故乡”、北半球的“寒极” B.“热带大陆”、“玉米的故乡” C.“高原大陆”“世界人种大熔炉”、 D.“富饶大陆”、“赤道雪峰” 3.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不包括() A.农牧业生产落后 B.农产品产量低 C.人口增长过快 D.自然资源贫乏 4.非洲热带草原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寒潮 D.台风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上,生活着很多野生动物,有些国家还建有野生动物园,专门保护这些野生动物.这些动物主要有() ①羚羊②斑马③袋鼠④金丝猴⑤大象⑥狮子⑦东北虎.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⑥⑦ 6.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描述,错误 ..的是() A.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B.人口增长缓慢,人口与粮食、环境的矛盾不突出 C.热带草原广布,有众多的野生动物 D.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8.黑种人的人故乡是指() A.撒哈拉以北非洲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撒哈拉沙漠 D.撒哈拉以中部非洲 9.读图,回答6~7题 据图估算,非洲大陆南北大约跨纬度为() A.60° B.47° C.55° D.72° 10.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高二区域地理第8讲 中东——埃及 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8讲中东——埃及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 考点展示素养目标 中东的位置、范围;石油对中东发展的影响。 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特点。 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南北对称的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矿产资源的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知识:识记中东地区的环境特征,会分析其石油经济的发展特点;识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轮廓、主要地形区及河流和湖泊。掌握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技能:能够分析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及尼罗河的水文特征;能够运用各类统计图表,分析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分布、经济特征、发展方向、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素养:结合经纬度及海陆位置进行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从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中东——埃及 [读图思考] (1)中东地区位置特征与气候类型之间的关系。 (2)中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方向。 (3)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主要的输出路线。

[读图思考] 埃及的地形、 地势特征及景观特征。 1.中东 (1)特殊的地理位置 ①“三洲五海之地”????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地处a 地中海,b 黑海,c 里海,d 阿拉 伯海,e 红海之间 ②重要的海峡? ????f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海峡” g 土耳其海峡 (2)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3)高原为主的地形:k 阿拉伯高原,l 伊朗高原,平原面积狭小。 (4)主要河流:h 尼罗河,i 幼发拉底河,j 底格里斯河。 (5)资源???? ?丰富的石油资源:以m 波斯湾为中心,形成巨 大的石油带匮乏的水资源 2.埃及 (1)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跨亚(西奈半岛)非两大洲。 (2)河流?????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源自东非高原,注入①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连接②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 洋和印度洋的航程 (3)经济支柱? ????传统:农业(长绒棉) 现代: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

区域地理非洲和埃及高中考点复习资料

非洲和埃及 【教与学目标】 1.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2.非洲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的气候。3.非洲丰富的资源。4.非洲的人种、居民、国家。5.埃及的位置和领土组成。6.苏伊士运河的重要地位。7.埃及的经济支柱。8.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9.能够根据地形、气候分析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10.能够以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为例分析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能够根据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州。“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介于17oW一51oE之间),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介于37oN一35oS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对称分布,绝大部分在热带,属低纬度地区,20E对称分布,纵贯非洲大陆) (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图)。 (3)相对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南端

2、范围 (1)组成: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组成,总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大洲。 (2)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属于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3)主要国家【国家数量大,面积较小,国界线依据经纬线划分(曾沦为殖民地)】:非洲是国家最多的大洲,共有54个国家(亚洲48个、欧洲44个、美洲35个、大洋洲14个)。重点掌握以下国家: ①北非:5个国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②几内亚湾沿岸国家: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超过1亿人口)、加纳(可可著名)等。 ③赤道穿过的国家:6个国家-加逢、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维多利亚湖)、肯尼亚、索马里。 ④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5个国家-纳米比亚(非洲最后独立的国家)、博茨瓦纳(内陆国)、南非(属发达国家,最后从白人统治解放出来的国家,盛产黄金)、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 ⑤岛国:6个国家-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科摩罗、塞舌尔、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同步测试试题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同步测试题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基础训练】 1.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主要出口物资是( ) A.工业制成品B.农矿产品C.工业零部件D.高新技术产品 2.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面积广大B.物产资源贫乏C.人口增长缓慢D.经济相对落后 3.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非洲生产一种“复活草”,种子可以流浪数十年,只要一丝水汽就可以生根,一点微雨就可以快速生长、开花、结出种子。“复活草”最可能生长在哪个区域 A.东非高原B.刚果盆地C.撒哈拉沙漠D.尼罗河三角洲 4.贫穷、饥饿和疾病正威胁着非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非洲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大洲B.长期受殖民者占领和疯狂掠夺 C.非洲开发历史比较晚D.非洲人不思进取 5.与欧洲相比,非洲() A.海岸线曲折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人口增长快D.工业发达 6.非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①湿热②干热③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④热带雨林覆盖整个赤道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进出口均为工业制成品B.进出口都是初级产品 C.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D.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 8.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是() A.加纳B.安哥拉C.尼日利亚D.肯尼亚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的结果是() ①粮食不足②过度开垦,环境恶化③经济发展④环境改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部族冲突不断B.快速发展的经济

C.气候炎热,旱灾频发D.人口增长过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能力提升】 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如图是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读下图,完成下题. 1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两地都属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12.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反映非洲的特点是()

2019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1中东埃及

第二部分第十一讲中东——埃及(西亚、北非)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贾纷至沓来……据图文资料,完成1~2题。 1.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 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 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C 2.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 解析: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因此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答案:A 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3~4题。 3.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 )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解析:卡塔尔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D 4.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解析:一个地区人口短时期内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迁移的结果。 答案:B 读利比亚简图,回答5~6题。 5.利比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 ) ①地中海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热带草原气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利比亚主要处在地中海沿岸和撒哈拉沙漠,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A 6.利比亚境内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 (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森林破坏D.湿地减少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试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在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以南地区 A、7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B、1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C、7月份,下沉气流为主,天气干热 D、1月份,上升气流旺盛,多锋面雨 2、非洲大陆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好望角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B、“地球的伤痕”是指东非裂谷带 C、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最深的湖泊 D、马达加斯加岛濒临大西洋 6、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A、几内亚 B、赞比亚 C、民主刚果 D、南非 8、非洲是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9、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 10、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的航线通过: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好望角 11、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是: A、尼日尔河 B、刚果河 C、尼罗河 D、赞比西河 1 页共7 页

12、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13、原产于非洲的农产有: A、咖啡、可可 B、枣椰、油棕 C、香蕉、剑麻 D、丁香、棉花 二、综合题 1、把下图中标注字母的山脉、河流、海湾、岛屿等名称填在下面空格内: A 山脉 B 山脉 C 河; D 河; E 河; F 河; G 湾; H 岛; I 海。 15、读“部分国家对外贸易示意图”和“非洲矿产分布图”,回答: 2 页共7 页

(完整word版)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测试卷.doc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1、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B、南非高原与东非高原上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C、非洲大陆周围有狭窄的沿海平原,整个大洲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西部和北部分布许多狭长的湖泊,如维多利亚湖 2、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 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热带沙漠地区 B、热带草原地区 C 、温带荒漠地区D、温带草原地区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A、进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B、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4、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形成单一商品经济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B、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C 、单一商品经济可以发挥本国的资源优势 D 、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上能赚很多钱 5、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6.( 2012?山东庆云期中)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 7.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8.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 物是() A.狮子B.大象C.长颈鹿D.牦牛 (2007?山东蒙阴期末)小朋友汤姆介绍:我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是黑种人。家 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种植。人们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勉强度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9~ 10 题。 [ 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3213016554.html,] 9.汤姆的家乡可能位于() A.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B .撒哈拉以南非洲C .东南亚地区D .拉丁美洲 10.汤姆家乡要摆脱贫困,正确的做法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做全球“原材料仓库”B.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C.开荒种地,提高粮食产量D.保护生态环境,振兴民族工业 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读图回答11~ 12 题。 11.非洲的经济类型是() A.加工贸易经济B.出口导向型经济C.制造工业经济D.单一商品经济12.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_8.3_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_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60分,) 1. 小朋友汤姆介绍:他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特别提到他的家乡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靠出口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据此完成(1)~(2)题. (2)汤姆所在的大洲的景观有() ①湿润茂密的森林②广阔无垠的草原③星罗棋布的海岛④一望无际的沙漠⑤陡峭幽深的峡湾⑥悬崖壁立的裂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2. 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D.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3.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地区是()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极地地区 D.撒哈拉以南非洲 4. 对埃及人口、城市和农业分布其制约作用的是() A.水资源 B.地形 C.热量 D.科技 5. 读南非轮廓图及相关气候统计图,回答(1)~(3)题. (2)与南非的纬度位置相符的描述是() A.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 B.主要位于南温带地区 C.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D.境内一年中无阳光直射现象

6. 非洲被称为“黑非洲”、“高原大陆”、“热带大陆”、“富饶大陆”、“贫穷大陆”等,你怎 样理解呢?完成(1)~(7)题. (7)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繁 B.局势动荡,民族内部不团结 C.长期殖民统治 D.自然条件恶劣 7. 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相关.据此推断,图中四条河流流量最大的是()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8. 号称“非洲屋脊”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南非高原 9. 关于非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洲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B.被称为“非洲屋脊”的是乞力马扎罗山 C.刚果盆地是地跨南北两个半球的地形区 D.东非裂谷带若干年后会隆起形成高大的山脉 10. 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小朋友拉比.据此,完成(1)~(6)题. (1)拉比告诉小华许多地形名称.小华很仔细地在地图上查找,属于非洲的是() ①刚果盆地②东非裂谷③德干高原④乞力马扎罗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2)拉比的祖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受殖民统治 B.气候条件差 C.耕地面积少 D.文化落后 (3)拉比的故乡农村居民主要粮食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枣椰 (4)拉比说: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非洲面积最大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渔业 (5)在拉比的故乡有种类众多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以下不是拉比故乡的资源是()A.金刚石、黄金 B.桃花心木、檀木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练习及答案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 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非洲粮食不足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区气候条件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因此粮食产量低 B.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生产技术落后、产量很低 C. 因沙漠面积广阔,粮食种植面积小,粮食不足 D. 非洲人擅长种植咖啡、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不会种植粮食 2. 下列图片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是() A. B. C. D. 3. 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一直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下面关于本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本区地处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结合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B. 本区民族、宗教混杂,文化差异巨大 C. 本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 D. 本区种族主要以黑种人为主 4. 下列有关乞力马扎罗山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最高山峰 B. 位于撒哈拉沙漠之 中 C. 一座活火山 D. 一座死火山 5. 下列关于世界各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东地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宗教冲突严重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被称为“热带大陆” C. 欧洲西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高,所有国家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D. 中东产油国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属发达国家 6. 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 B. 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 C.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经济发达 D. 咖啡、油棕、可可、香蕉的原产地 7.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A. 白种人 B. 黄种 人 C. 黑种 人 D. 混血种人

高中区域地理非洲知识点整理

(西亚和)非洲 注释:第一节.非洲简记 一.经纬度位置:38°N~33°S 51°24'E~17°W 1.面积:2400万km2差五个时区 2.最南侧:好望角 最东侧:哈丰角 2.处于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3.亚非两洲界限: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界限:直布罗 陀海峡、地中海 4.轮廓:北梯形南三角,海岸线平直(少天然良港、对降水干扰少) 5.0°经线: 北回归线: 20°S: 20°W: 40°E: 二.半岛、岛屿、边缘海、海峡: 1.半岛、岛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瓦尔巴群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 半岛、巴尔干半岛、日德兰半岛、新地岛、冰岛、大不列颠岛、科西嘉岛、 撒丁岛、西西里岛、克里特岛 边缘海:巴伦支海【不冻港】、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比斯平湾、地中海、 爱琴海、黑海、里海、亚里亚德海、波的尼亚湾、亚速海 海峡:丹麦海峡、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斯卡格拉克海 峡、卡特加特海峡 三.地形 1.地形特征:东南高西北低,起伏平缓,高原为主,断层地貌广布,平均海 拔750m 2.山脉:德拉肯斯山脉、阿拉特斯山脉 3.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穿过赤道)、南非高原盆地:刚 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 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4.东非大裂谷:地球的疤痕,南起赞比西河河口以南,经东非高原、埃塞俄 比亚高原、红海、直抵约旦地沟(死海),长达7000km,宽几十km~300km,

属断层 5.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四.气候 1.特征:暖热干燥、呈南北对称(90%>20°C,热带大陆干燥三分之一沙漠,三分之二降水量<500mm) 导致这些特点的原因:①纬度位置,主体在南北纬35°,处热带;②沙漠面积广,占1/3;③赤道穿过中部热量带,大气环流对称,类型对称;④海岸线平直,少内海,轮廓完整 2.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注意]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五.河流: 1.名称: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尼罗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刚果河 2.尼罗河在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坝下的流量变化:建坝前流量季节变化大,建坝后流量平稳原因:建坝前无水库调节,河流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夏季青尼罗河降水多形成汛期,冬季则为枯水期;建坝后丰水期水库蓄水,枯水期放水有利方面:使坝下减少洪涝灾害,发电供电能,灌溉养殖,观光旅游,航运不利方面: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库区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水中鱼类减少 3.尼罗河入海口盐度:夏低冬高地中海入海口盐度:夏高冬低原因: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蒸发量大) 4.尼日尔河从上游到中游流量减小,从中游到下游流量增大原因:上游到中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逐渐减小,用水量增多;中游到下游,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增大 5.刚果河水系特点:向心状;水文特征:水位高、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喊杀两肖、无结冰期、富水能;该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上游流经刚果盆地边缘、落差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流量大;下游深切西部山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练习及答案

1、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B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D南、北回归线之间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大势是() A由北向南倾斜 B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C由南向北倾斜 D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3、整个非洲的地形以()为主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4、下列哪组动物是非洲热带草原上典型的动物() A鸵鸟、金丝猴 B长颈鹿、斑马 C考拉、鸸鹋 D羚羊、大熊猫 5、非洲最南端的国家是()是 A纳米比亚 B苏丹 C南非 D埃塞俄比亚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卡拉库姆沙漠 C维多利亚沙漠 D撒哈拉沙漠 7、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 D四川盆地 8、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亚马孙河 C长江 D密西西比河 9、非洲最大的海湾() A几内亚湾 B比斯开湾 C亚丁湾 D孟加拉湾 10、非洲的最高峰是() A勃朗峰 B乞力马扎罗山 C珠穆朗玛峰 D萨迦玛塔峰 1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擅长() A养蚕 B酿酒 C骑马 D雕刻 12、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 A曼德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13、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4、非洲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苏门答腊岛 15、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地球最大的伤疤”的是() A皖西大裂谷 B枣庄大裂谷 C东非大裂谷 D富山大裂谷 二、填空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6亿多人,90%以上是种人,因此这里又被称为。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西临洋,赤道横穿本区的部。 3、非洲大陆南端突出的海岸上的尖角叫。 答案: 一、选择题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练习题

《第四节撒哈拉以南非洲》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工业制成品的是() A.活牲口 B.牛肉罐头 C.皮鞋 D.巧克力糖 2.在非洲赤道横穿的大高原是() A.埃塞俄比亚高原 B.西非高原 C.东非高原 D.南非高原 3.非洲大陆西南端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叫() A.合恩角 B.好望角 C.佛得角 D.非洲之角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牧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生产方式落后 C.自然环境恶劣 D.长期殖民统治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A.进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B.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6.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在非洲的() A.中部 B.东部 C.南部 D.北部 7.非洲的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过大吹走了表土 B.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种植庄稼 C.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 D.大量开采矿山,破坏了山地

二、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 (海湾) B (大裂谷) C (岛屿) D 角 E (盆地)F(高原) G (高原) H (山峰) I (河流) J (海)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为主。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热带沙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B 6.AC 7.BC 二、综合题 (1)几内亚湾东非大裂谷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刚果盆地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尼罗河红海 (2)高原(3)热带草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