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冲量给水调节

三冲量给水调节

三冲量给水调节
三冲量给水调节

在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三个输入信号:主信号汽包水位H,前馈信号蒸汽流量D,和反馈信号给水流量W。其中,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是引起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引起汽包水位变化的扰动一经发生,调节系统立即动作,能即使有效的控制水位的变化。

对锅炉的给水、燃烧等热工过程变量的自动调节。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对安全运行、节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依锅炉的结构、运行方式和所用的燃料不同,控制系统也有差异。一般小型锅炉只有水位调节系统,中型锅炉要有燃烧和炉膛压力调节系统,大型锅炉还要有氧量校正系统,而供应过热蒸汽的锅炉还需要增加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发电厂的高温高压汽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是典型的工业锅炉控制系统,它由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和过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等组成。

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系统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必须对锅炉的水位进行控制,使汽包的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图1是应用较多的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三冲量是指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和过热蒸汽流量。其中水位是主信号,给水量是反馈信号,过热蒸汽量是前馈信号。当过热蒸汽流量改变时调节器立即调节给水量,当给水流量受到扰动时则能使给水流量恢复到原来值。因此,三冲量给水调节是一个前馈、反馈调节系统。

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由燃烧、送风和炉膛负压三个调节回路组成(图2)。图中 PI1为过热蒸汽压力调节器(PI表示比例积分调节器),其主信号是汽机前的过热蒸汽压力,当汽机负荷变化时,汽机前的蒸汽压力也随之变化。调节器通过改变送入锅炉的燃料量,使其与变化后的负荷相适应,并将过热蒸汽压力恢复到额定数值。PI2是送风调节器,它的作用是保持进入锅炉的空气量与燃烧量成比例关系,以保证锅炉的经济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对于燃烧煤粉的锅炉,直接测量进入锅炉的煤粉量是困难的,因此引入热量信号,即用过热蒸汽流量加汽包压力的微分信号来间接地测量当时进入锅炉的燃料量。根据反映燃料量的热量信号调节送风量。为了使排烟的热损失降到最低以提高热量的利用,在送风调节系统中引入烟气含氧量校正信号,调节系统的输出接至送风机的导向装置,以校正锅炉的送风量。PI4是炉膛负压调节器。锅炉在正常运行时,一般应使炉膛内保持微负压。由鼓风机根据燃烧情况向炉膛内提供一定量的助燃风,使锅炉燃烧效率达到最高,同时另有引风机抽走烟气并在炉膛内形成微负压,目的是不让烟气、烟灰、火苗逸出而影响锅炉房的安全。PI4的作用就是根据输入的炉膛负压信号控制引风量,维持炉膛负压为定值。

过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锅炉装上过热器,可使蒸汽再一次加热变成高于饱和蒸汽温度的过热蒸汽,提高蒸汽温度而不增大蒸汽流量。在过热器的出口,由减温器通过喷嘴把水喷到蒸汽管道中与过热蒸汽混合,使过热蒸汽冷却,保持过热蒸汽的温度恒定,保护过热器管道和汽机不超过允许工作温度。图3是串级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它由主调节器PI和副调节器P组成。副调节器P直接控制减温水量。在减温水发生内扰的条件下,温差电偶T2端要比T1端反应快,这时T2通过副调节器可以迅速消除内扰。主调节器的作用是通过对过热蒸汽温度的偏差进行比例积分(PI)调节后改变副调节器的设定值,从而使过热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中,除了应用基于反馈控制原理而设计的各种自调节器系统以外,程序控制系统应用也比较多,例如锅炉自动点火,吹灰和定期排污等的程序控制。

70年代以来出现了应用微型计算机和现代控制技术进行锅炉的全程调节(在锅炉

开始起动时就可投入运行)、燃烧管理的控制和锅炉的自动起动等,以实现对锅炉的最优控制和管理。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的工作原理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 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 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 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其中,汽包水位H是主信号,任何扰动引起的水位变化,都会使调节器输信号发生变化,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信号qm.S是前馈信号,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虚假水位”而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改善蒸汽流量扰动时的调节质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信号配合,可消除系统的静态偏差。当给水流量变化时,测量孔板前后的差压变化很快并及时反应给水流量的变化,所以给水流量信号qm.w作为介质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4、在大、中型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速度比较快,“虚假水位”现象较为严重,为了达到生产过程中对汽包水位调节的质量要求,因而广泛采用了三冲量汽包水位调节系统。

5、关于测量信号接入调节器的极性说明:当信号值增大时要求开大调节阀,该信号标以“”号;反之,当信号值减小时要求关小调节阀,该信号标以“-”号。在给水调节系统中,当蒸汽流量信号增大时,要求开大调节阀,该信号标以“”号;给水流量信号增大时,要求关小调节阀,该信号标以“-”号;当汽包水位升高时,差压减小,水位测量信号减小,要求关小调节阀,则该信号标以“”号。 直流炉没有三冲量啊,没有汽包,在直流状态下给多少水就产生多少汽的,是通过中间点温度来调整锅炉燃水比的! 单冲量三冲量切换条件:一般用给水流量来划分,小于200t/h(30%,我们300MW机组就是这样)时为单冲量,大于则为三冲量 为啥要到30%负荷时,电泵由单冲量切到三冲量啊?要防止汽包的虚假水位。在低负荷的时候,单冲量主要是给系统上水,在高负荷时,给水的任务就是维持汽包水位。

三冲量汽包水位控制原理及应用教程

锅炉汽包水位是锅炉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同时也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条件之一。汽包水位过高,使蒸汽产生带液现象,不仅降低蒸汽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会使过热器结垢,或使汽轮机叶片损坏;当汽包水位过低时,轻则影响水汽平衡,重则烧干锅炉,严重时会导致锅炉爆炸事故的发生。所以锅炉水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被控变量。在具体工艺生产过程中,常常由于蒸汽负荷的波动和给水流量的变化打破汽包内的平衡状态,对汽包水位造成干扰,最终导致假液位。所谓“冲量”实际就是变量,多冲量控制中的冲量,是指引入系统的测量信号。在锅炉控制中,主要冲量是水位。辅助冲量是蒸汽负荷和给水流量,它们是为了提高控制品质而引入的。 1、三冲量控制的引入 目前锅炉汽包水位调节常采用单冲量、双冲量及三冲量等三种调节方案,现分别对它们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加以讨论。 ①单冲量水位调节系统 单冲量水位调节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这种类型的水位调节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单回路调节系统,被调参数是汽包水位,调节参数是锅炉的给水量。它适用于停留时间较长(亦即蒸发量与汽包的单位面积相比很小),负荷变化小的小型锅炉(一般为10t/h以下)。但对于停留时间较短,负荷变化大的系统就不适应了。

图1 单冲量水位调节原理图2 单冲量水位调节系统控制策略 从图2可以看出:单冲量水位调节系统控制策略由汽包水位测量差压变送器、PID调节器和调节阀(或变频器)构成。 当蒸汽负荷突然大幅度增加时,由于汽包内蒸汽压力瞬间下降,水的沸腾加剧,汽泡量迅速增加,汽泡不仅出现于水的表面,而且出现于水面以下,由于汽泡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许多倍,结果形成汽包内液位升高的现象。因为这种升高的液位不代表汽包内储液量的真实情况,所以称为“假液位”。此时PID调节器会错误地认为测量值升高,从而关小给水调节阀,减小给水量。等到这种暂时汽化现象一旦平稳下来,由于蒸汽量的增加,给水量反而减少,会使水位严重下降,甚至降到液位危险区,造成事故。 为了克服由于蒸汽负荷量波动造成“假液位”的现象,我们把蒸汽流量的信号引

前馈、反馈、三冲量控制介绍

一.前馈控制原理 前面讨论的所有控制系统,都属于反馈控制系统,无论其系统结构如何,它们的调节回路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下面要介绍的前馈控制系统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控制思想。前馈控制思想及应用由来已久,但主要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随着计算机和现代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前馈控制正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都是把被控变量测量出来,并与给定值相比较;而在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被控变量,而是测量干扰变量,也不与被控变量的给定值进行比较。这是前馈与反馈的主要区别。为了系统地说明前馈控制思想,同时也为了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反馈控制思想的理解,画出图8-31进行比较分析。 (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 图8-31 两种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图8-31中的(a)是反馈控制,(b)是前馈控制。在前馈控制中,测量需要被加热的原油的流量,流量偏大就增加燃料量,原油流量偏小就减少燃料量,以达到稳定原油出口温度的目的。从动态过程分析,当原油流量增大时,一段时间后,出口温度会下降。但前馈测量出原油流量的增加量,迅速增加燃料量。如果燃料增加的量和时机都很好,有可能在炉膛中将干扰克服,几乎不影响原油出口温度。 如果该加热炉只存在原油流量这一个干扰,那么理论上讲,前馈控制可以把原油出口温度控制得很精确,甚至被控变量一点也不波动。这就是前馈控制思想,也是前馈控制的生命力所在。 二.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比较 通常认为,前馈控制有如下几个特点: (l)是“开环”控制系统; (2)对所测干扰反应快,控制及时; (3)采用专用调节器; (4)只能克服系统中所能测量的干扰。 下面从几个方面比较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画出图8-31两个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8-32所示。

三冲量双回路汽包给水调节系统的整定

实验四 三冲量双回路汽包给水调节系统的整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复杂系统的分析整定; 2. 熟悉汽包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整定的步骤; 3. 了解PI 调节器参数及分流系数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汽包给水三冲量自动调节系统方框图,如下所示。 PI K z G o1(S) G o2(S)K u γw γH I H0+ +--I D D W αw I H I w γD αD H 图中,H 、D 、W 分别为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G o1(s)、G o2(s)分别为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对汽包水位的传递函数: ) 130(037.0) 1()(01++= s s s s s G = τε, s s s Ts K s G 037.01 156.3= 1 )(02- +- += ε; γD 、γW 、γH 分别为蒸汽流量D 、给水流量W 和汽包水位H 测量变送器的传递系数,γD =γW =0.083,γH =0.033;αD 、αW 分别为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的分流系数,αD =αW =0.21;K Z 、K u 分别为执行机构和阀门的特性系数,K Z =10,K u =2。 要求分别对三冲量汽包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的内外回路进行整定,并进行计算机仿真。 系统中存在内、外两个闭合回路。内回路是由给水流量信号W 局部反馈构成,外回路是由汽包水位信号H 反馈到系统调节器输入端构成的。蒸汽流量信号D 只是引入的前馈信号,在系统中该信号并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前馈调节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整定调节系统时,只需要对两个闭合回路进行稳定性的分析。 整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回路的整定 内回路方框图如下所示。 PI K z K u γw -W αw I w - ΔI

锅炉水位三冲量控制及调节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 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 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火电厂锅炉核心控制之一。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的给水调节阀动作频繁,锅炉水位对给水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动作比较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危险情况,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关系到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若汽包水位过高,会造成蒸汽带水;若汽包水位过低,会造成锅炉“干锅”,可能严重烧坏锅炉设备。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汽包水位的相关保护要完善可靠、汽包水位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要平稳。 目前,汽包水位三冲量自动调节控制策略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实际锅炉运行中会各种原因导致水位自动调节系统投入困难,甚至自动不能投入。这种现象让人对串级三冲量调节系统的调节能力和控制策略产生疑问。为此云润与大家交流运用心得,对级三冲量调节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一些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进行探讨。 1、水位三冲量调节控制策略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使用的三个冲量分别是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 汽包水位作为主调(PID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去抑制水位本身的偏差。副调(外给定调节器)使用了一个反馈信号(给水流量)和一个前馈信号(蒸汽流量),以消除扰动和虚假水位。各种介绍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的书籍中,都有对传递函数的计算,这些计算对系统设计很重要。如果用经验调节法对于系统维护,则完全可以抛开理论计算。在此只对其物理意义进行定性思考和作一番揣测。 1.1?反馈信号 反馈信号指给水流量信号,也叫内扰。 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中被调量发生变化的时候,PID 经过运算,去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合理的动作,执行机构改变给水调节阀的开度,阀门控制介质变化,达到控制给水流量的目的。可是给水调节阀执行机构特性、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的运行状况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有: (1)执行机构线性:执行机构改变开度后,流量随之改变的大小。 (2)执行机构死区:PID 输出每变化多少,执行机构才能动作一次。 (3)执行机构空行程:执行机构在改变动作方向的时候,改变多少开度,给水流量才发生变化(减去死区的值)。 (4)执行机构回差:执行机构进行开、关两个方向的动作的时候,流量变化不相等,这个流量变化绝对值的差叫回差。 (5)执行机构及阀门的特性曲线改变:阀门线性改变,阀门每变化1%,流量变化量与以往不同。 (6)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软故障:偶尔发生的系统故障使得给水流量变化不均匀,或者时有停顿。 (7)系统介质参数发生变化:指因给水压力、蒸汽压力变化导致给水流量变化。

三冲量控制系统原理之令狐文艳创作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令狐文艳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 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保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平衡。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

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 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 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 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 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 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 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 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 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其中,汽包水位H是主信号,任何扰动引起的水位变化,都会使调节器输信号发生变化,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信号qm.S是前馈信号,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虚假水位”而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改善蒸汽流量扰动时的调节质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信号配

第七章热工调节试卷整理

第七章习题 7-1 汽包锅炉给水调节系统中,被调对象为什么会出现“虚假水位”的现象?在设计调节系统时采用了什么对策? 答:“虚假水位”现象主要是来自于蒸汽量的变化。蒸汽量D扰动时,汽包水位H的变化过程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如果仅仅从物质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当蒸汽量D产生一个阶跃扰动(增加),而给水量不变时,汽包水位是下降的。如果仅仅从热平衡的角度来分析,由于随着蒸汽量的增加汽包内部的压力将下降,汽水混合物中的汽泡容积迅速增加,使汽包水位上升,当汽泡容积的增加与负荷相适应达到新的热平衡状态后,水位不再上升而保证不变。综合上述两种角度分析的结果,对汽包而言,在其输出流量(蒸汽量)增加,输入流量(给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汽包水位一开始不但不下降,反而上升,这种现象称为“虚假水位”,当“虚假水位”达到极值后,水位将反方向的突然快速变化,这一点在设计自动调节系统时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显然蒸汽量是一个不可调节的量(对调节系统而言),但它是一个可测量,所以在系统中引入这些扰动信息来改善调节品质是非常必要的。调节系统引入蒸汽流量信号D作为前馈信号,当蒸汽流量D改变时,调节作用使给水流量W同方向改变(D增加时W增加;D减少时W减少),所以这个前馈信号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虚假水位”现象产生误动作带来的影响。 7-2 三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中三个“冲量”的引入,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答:调节器依据汽包水位H、给水流量W和蒸汽流量D三个信号进行调节,称为三冲量调节系统。其中,汽包水位信号H是调节系统的主信号,它和单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的作用原理一样,汽包水位信号H上升时,调节作用使给水流量W减小,H下降时调节作用使W增加。蒸汽流量信号D是调节系统引入的前馈信号,当蒸汽流量D改变时,调节作用使给水流量W同方向改变(D增加时W 增加;D减少时W减少),所以这个前馈信号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虚假水位”现象产生误动作带来的影响。给水流量信号W作为调节系统的反馈信号,当给水流量W发生自发性扰动时调节器立即动作,使给水流量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原有数值,汽包水位可基本不受其影响。由于在单冲量调节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前馈信号D和反馈信号W,使系统更有效地控制汽包水位的变化,提高了系统的调节品质。 7-3 叙述单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的整定步骤以及每一步的整定目的。 答:见教材p135-138。 7-4 单级给水调节系统和串级给水调节系统在调节效果上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答:单级三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分流系数αW的数值同时影响到内、外回路的稳定性,在整定参数时内、外回路相互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对整定工作带来不便。(2)前馈信号的引入能改善调节过程的调节品质,克服“虚假水位”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为了实现无差调节,必须使αD等于αW,因此前馈信号的强弱程度受到了限制,不能更好地改善调节过程的调节品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串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串级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具有内、外两个闭合回路。内回路的作用也是迅速消除自发性的内部扰动,在外回路中作为一个快速随动的环节。串级系统实现自动调节比单级系统更加灵活,克服静态偏差完全由主调节器实现,分流系数αD取值不必考虑静态偏差的问题,αD值可取得大一些,以利于更好地改善调节过程的调节品质。分流系数αW 取值影响内回路的稳定性,在外回路中,可通过主调节器的δ和T i来整定,αW的影响并不大,从而使内、外回路互不影响。 7-5 全程给水控制系统对于常规的给水调节系统而言,有哪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通常是如何解决的? 答:从常规的调节过渡到全程调节会遇到许多新的技术问题,主要有: (1)测量信号的准确性。测量信号准确与否是自动调节的前提,当锅炉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或者从正常

三冲量给水调节

在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三个输入信号:主信号汽包水位H,前馈信号蒸汽流量D,和反馈信号给水流量W。其中,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是引起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引起汽包水位变化的扰动一经发生,调节系统立即动作,能即使有效的控制水位的变化。 对锅炉的给水、燃烧等热工过程变量的自动调节。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对安全运行、节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依锅炉的结构、运行方式和所用的燃料不同,控制系统也有差异。一般小型锅炉只有水位调节系统,中型锅炉要有燃烧和炉膛压力调节系统,大型锅炉还要有氧量校正系统,而供应过热蒸汽的锅炉还需要增加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发电厂的高温高压汽包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是典型的工业锅炉控制系统,它由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和过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等组成。 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系统为了确保锅炉安全运行,必须对锅炉的水位进行控制,使汽包的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图1是应用较多的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三冲量是指汽包水位、给水流量和过热蒸汽流量。其中水位是主信号,给水量是反馈信号,过热蒸汽量是前馈信号。当过热蒸汽流量改变时调节器立即调节给水量,当给水流量受到扰动时则能使给水流量恢复到原来值。因此,三冲量给水调节是一个前馈、反馈调节系统。 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由燃烧、送风和炉膛负压三个调节回路组成(图2)。图中 PI1为过热蒸汽压力调节器(PI表示比例积分调节器),其主信号是汽机前的过热蒸汽压力,当汽机负荷变化时,汽机前的蒸汽压力也随之变化。调节器通过改变送入锅炉的燃料量,使其与变化后的负荷相适应,并将过热蒸汽压力恢复到额定数值。PI2是送风调节器,它的作用是保持进入锅炉的空气量与燃烧量成比例关系,以保证锅炉的经济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对于燃烧煤粉的锅炉,直接测量进入锅炉的煤粉量是困难的,因此引入热量信号,即用过热蒸汽流量加汽包压力的微分信号来间接地测量当时进入锅炉的燃料量。根据反映燃料量的热量信号调节送风量。为了使排烟的热损失降到最低以提高热量的利用,在送风调节系统中引入烟气含氧量校正信号,调节系统的输出接至送风机的导向装置,以校正锅炉的送风量。PI4是炉膛负压调节器。锅炉在正常运行时,一般应使炉膛内保持微负压。由鼓风机根据燃烧情况向炉膛内提供一定量的助燃风,使锅炉燃烧效率达到最高,同时另有引风机抽走烟气并在炉膛内形成微负压,目的是不让烟气、烟灰、火苗逸出而影响锅炉房的安全。PI4的作用就是根据输入的炉膛负压信号控制引风量,维持炉膛负压为定值。 过热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锅炉装上过热器,可使蒸汽再一次加热变成高于饱和蒸汽温度的过热蒸汽,提高蒸汽温度而不增大蒸汽流量。在过热器的出口,由减温器通过喷嘴把水喷到蒸汽管道中与过热蒸汽混合,使过热蒸汽冷却,保持过热蒸汽的温度恒定,保护过热器管道和汽机不超过允许工作温度。图3是串级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它由主调节器PI和副调节器P组成。副调节器P直接控制减温水量。在减温水发生内扰的条件下,温差电偶T2端要比T1端反应快,这时T2通过副调节器可以迅速消除内扰。主调节器的作用是通过对过热蒸汽温度的偏差进行比例积分(PI)调节后改变副调节器的设定值,从而使过热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在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中,除了应用基于反馈控制原理而设计的各种自调节器系统以外,程序控制系统应用也比较多,例如锅炉自动点火,吹灰和定期排污等的程序控制。 70年代以来出现了应用微型计算机和现代控制技术进行锅炉的全程调节(在锅炉

试述参考资料和单级三冲量给水系统相比

试述和单级三冲量给水系统相比,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有何特点?1、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两个调节器任务不同,参数整定相对独立。副调节器的作用是当给水扰动时,迅速动作使给水量保持不变,当蒸汽流量扰动时,副调节器迅速改变给水量,保持给水和蒸汽平衡。主调节器的任务是校正水位,这比单级三冲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更为合理。故串级系统比单级系统要好一些。2、在负荷变化时,水位静态值是靠主调节器PI1来维持的,并不要求进入副调节器的蒸汽流量信号的作用强度按所谓“静态配比”来进行整定。恰巧相反,在这里可以根据对象在外扰下虚假水位的严重程度来适当加强蒸汽流量信号的作用强度,以便在负荷变化时,使蒸汽流量信号能更好地补偿虚假水位的影响,从而改变蒸汽负荷扰动下的水位控制质量。对于虚假水位现象较严重的被控制对象,这一点更有意义。3、串级系统还可以接入其他冲量信号(如燃烧信号等)形成多参数串级系统。串级系统的缺点是在汽轮机甩负荷时,它的过渡过程和响应速度不如单级系统快。 三冲量控制系统在锅炉中应用内容摘要:本文着重从工艺简介、系统控制方框图、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图和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常见故障和处理措施、注意事项和改进方法五个方面对三冲量在锅炉中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冲量、前馈、反馈、干扰、调节 一、工艺控制要求简介。 (1)锅炉汽包液位是表征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同时,也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主要条件之一。液位过高,使蒸汽产生带液现象,不仅降低蒸汽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会使过热气结垢,或使汽轮机的叶片损坏;当液位过低时,轻则影响水蒸气平衡,重则烧干锅炉,严重时导致锅炉爆炸,直接危及员工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设备等事故。 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的好坏是制约工艺安、稳、长、满、优生产的一大“瓶颈”问题。 (2)冲量的概念及具体含义:所谓“冲量”实际就是“变量” ,多冲量控制中的“冲量” ,是指引入系统的测量信号。在锅炉控制系统这中,三冲量是指汽包液位LIA2104、蒸汽流量FAQ2102、和给水流量FA2101三个测量信号,其中,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要冲量。 (3)引入三冲量的主要原因:汽包液位LIA2104、蒸汽流量FAQ2102、和给水流量FA2101三个测量信号,经过一定运算后,共同控制一个给水阀;汽包信号是被控变量,是反映锅炉工作状态的主要指标,也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必要指标;引入蒸汽流量信号,是为了及时蒸汽流量波动对汽包液位的影响,并有效地“假液位”现象引起控制系统的误动作;引入给水流量信号的目的是将给水流量信号作为“副变量”,利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克服干扰快速性来及时地克服给水压力变化对汽包液位的影响。 二、系统控制方框图、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图和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 在确定调节阀为气关的前提下,按单回路控制系统,可以确定FC为正作用。汽包液位LIA2104和给水流量FA2101增加都需要关小调节阀,即对阀位的动作方向要求是一致的,故LC是反作用。 三、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锅炉给水调节系统

汽包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系统 第一节给水调节任务与给水调节对象动态特性 一、给水调节的任务 汽包锅炉给水调节的任务是使锅炉的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维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 汽包水位反映了汽包锅炉蒸汽负荷与给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锅炉运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保持汽包水位正常是保证锅炉和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汽包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内汽水分离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出口蒸汽湿度过大(蒸汽带水)而使过热器管壁结垢,容易导致过热器烧坏。同时,汽包出口蒸汽湿度过大(蒸汽带水)也会使过热汽温产生急剧变化,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汽包水位过低,则可能破坏锅炉水循环,造成水冷壁管烧坏而破裂。 二、给水调节对象动态特性 汽包水位是由汽包中的储水量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所决定的,因此凡是引起汽包中储水量变化和水面下的气泡容积变化的各种因素都是给水调节的扰动。 (1)给水流量扰动。这个扰动来自给水调节门的开度变化、省煤器可动喷嘴开关动作、给水压力变化、给水泵转速波动等引起锅炉给水量改变的一切因素。 (2)蒸汽负荷扰动。这个扰动是指汽轮机负荷变化而引起的蒸汽流量的改变,它使水位发生变化。 (3)锅炉炉膛热负荷扰动。这个扰动主要是由锅炉燃烧率的变化改变了蒸发强度而引起的,它影响锅炉的输出蒸汽流量和汽水容积中的气泡体积。 给水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是指由上述引起水位变化的扰动与汽包水位间的动态关系。当给水流量扰动时,水位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表现为有惯性的无自平衡能力特征,也就是说,当给水流量改变后水位并不会立即变化。给水流量增加,一方面使进入锅炉汽包的给水量增加;另一方面使温度较低的给水进入省煤器、汽包及水循环系统,吸收了原有饱和水中的一部分热量,致使水面下气泡体积减小。 当蒸汽流量扰动时,汽包水位将出现“虚假水位”现象。原因是在蒸汽负荷突然增加时,

三冲量控制系统原理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保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平衡。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 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 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 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 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 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 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 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其中,汽包水位H是主信号,任何扰动引起的水位变化,都会使调节器输信号发生变化,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信号qm.S是前馈信号,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虚假水位”而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改善蒸汽流量扰动时的调节质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信号配合,可消除系统的静态偏差。当给水流量变化时,测量孔板前后的差压变化很快并及时反应给水流量的变化,所以给水流量信号qm.w作为介质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4、在大、中型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速度比较快,“虚假水位”现象较为严重,为了达到生产过程中对汽包水位调节的质量要求,因而广泛采用了三冲量汽包水位调节系统。 5、关于测量信号接入调节器的极性说明:当信号值增大时要求开大调节阀,该信号标以“+”号;反之,当信号值减小时要求关小调节阀,该信号标以“-”号。在给水调节系统中,当蒸汽流

冲量控制系统原理

冲量控制系统原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 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保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平衡。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 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 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 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三冲量汽包液位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实例 1、三冲量汽包液位控制系统应用 1.1 三冲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在三冲量控制系统中,汽包液位、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等3个被控变量会安装相应的调节器,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这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会适时调整,做相应的改变。 在三冲量控制系统中,汽包液位、蒸汽流量、给水流量都是串联关系,其中汽包液位是三者中的主冲量,能够反映整个汽包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状况;而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分别担任辅助冲量,蒸汽流量就是一个前馈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能够消除“假液位”现象,保证整个系统的准确性;给水流量是一个反馈系统,它能够副回路减少水压改变对汽包液位的影响。主冲量和辅助冲量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保证前馈-串级反馈的三冲量控制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1.2 三冲量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冲量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三个信号中的汽包液位当做主信号,当锅炉中的水位改变时,与之相对应的调节器输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的给水流量也会发生改变,这样就能够使锅炉的水位达到给定值。在这个过程中,蒸汽流量充当着前馈作用,其作用是防止“假液位”干扰调节器的工作。而给水流量充当着反馈的作用,当前馈的蒸汽流量发出干扰信号时,给水流量会在锅炉水位未改变之前,消除这种干扰,使调节器正常工作,使给水流量更加稳定。1.3 三冲量控制系统在锅炉汽包液位中的应用 在锅炉生产中,三冲量控制系统作为前馈-串级反馈系统,其运行遵循着主控制器的正作用和副控制器的反作用原则。在三冲量控制系统中,流量控制器FC作为主控制器,起着正作用功能;水位控制器LC作为副控制器,起着反作用的功能;而调节器则起着调节阀的作用。 通常当锅炉的水位升高时,LC就会产生反作用,其输出就会相应减少,通过加法器,FC的给定值减少,而调节器的输出却增加,故而要减小调节器的阀门开度,缩小FA2101(给水流量),使水位下降至给定值。 在FAQ2102(蒸汽流量)增加的情况下,FC的给定值会相应的减少,而调节器的输出增加,故而要扩大调节器的阀门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平衡蒸汽流量,使水位保持在给定值上。 当FA2102(给水流量)增加时,FC调节器的输出也会相应增加,这时要减小调节阀开度,减少给水流量,平衡蒸汽流量,保持水位不变。另外,在选择给水流量的调节阀时,要保证锅炉的安全。比如当生产的热源是蒸汽时,就应该选择气关阀来保护锅炉;而当蒸汽的供给超过蒸汽压缩机时,就应该选择气开阀来保护锅炉设备。 通过三冲量控制系统,能够利用调节器的开关阀对锅炉生产中的汽包液位、

锅炉三冲量控制方法原理

三冲量控制原理 根据三个冲量在调节系统中引入位置不同,三冲量调节系统有多种方案,下面讨论一种常见的三冲量调节系统: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前馈与汽包液位反馈所组成的三冲量系统。图1 中所示的三冲量系统,汽包液位是被控变量,是主冲量信号,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是辅助冲量信号。系统将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前馈到汽包液位调节系统中去,一旦蒸汽流量或给水流量发生波动,不是等到影响到液位才进行调节,而是在这两个流量改变之时就能通过加法器立即去改变调节阀开度进行校正,故大大提高了液位这个被调参数的调节精度。 图1 在稳定状态下,液位测量信号等于给定值,液位调节器的输出,蒸汽流量及给水流量等三个信号,通过加法器得到的输出电流:I0 = K1 I1 - K2 I2 + K3 I3式中, I1 为液位调节器的输出电流; I2 为蒸汽流量变送器的电流; I3 为给水流量变送器的电流; K1 、K2 、K3 分别为加法器各通道的衰减系数。设计K2I2 = K3I3此时I0 正是调节阀处于正常开度时所需要的电流信号。假定在某一时刻,蒸汽负荷突然增加,蒸汽流量变送器的输出电流I2 相应增加,加法器的输出电流I0 就减少,从而开大给水调节阀。但是与此同时出现了假液位现象,液位调节器输出电流I1将增大。由于进入加法器的两个信号相反,蒸汽流量变送器的输出电流I2 会抵消一部分假液位输出电流I1, 所以, 假液位所带来的影响将局部或全部被克服。

待假液位过去,水位开始下降,液位调节器输出电流I1 开始减小,此时,它与蒸汽流量信号变化的方向相反,因此加法器的输出电流I0 减小,意味着要求增加给水量,以适应新的负荷需要并补充液位的不足。调节过程进行到液面重新稳定在给定值,给水量和蒸发量达到新的平衡为止。当蒸汽负荷不变,给水量本身因压力波动而变化时,加法器的输出相应变化,去调节阀门开度,直至给水量恢复到所需的数值为止。由于引进了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辅助冲量,起到了“超前信号”的作用,使给水阀一开始就向正确的方向移动, 因而大大减小了液位的波动幅度,抵消了虚假液位的影响,并缩短了过渡过程时间。 图2 为三冲量液位调节方案图, 图3 为三冲量液位调节方框图。 图2 反作用就是偏差越大输出越小,正作用就是偏差越大输出越大 此时如果控制器选反作用,则控制器输出就变小,阀的开度变小,进水量变小 图3

电厂锅炉水位单级三冲量控制系统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电厂锅炉水位单级三冲量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时间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 电厂锅炉水位单级三冲量控制系统设计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所学自动化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加深理解,掌握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的能力。 要求在毕业设计中: 1.分析研究大中型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控制要求,特点及控制系 统设计方法,设计蒸汽锅炉汽包水位单级三冲量控制系统,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开展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建立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水位控制系统分 析; 3.设计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控制规律,进行参数整定; 4.进行数学仿真,验证设计; 三、主要技术指标 1. 锅炉汽包内径1.8 m,筒身长20m; 2,正常水位在汽包几何中心线下100mm50 ±mm 处; 给水流量W=0~450t/h,蒸汽流量D=0~500t/h; 3.在给水流量变化和蒸汽流量扰动下,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能稳定运行, ? 衰减系数;9.0 = .0 ~ 75 4.过程动态性能指标为: 1)水位波动最大偏差不超过80 ±mm; 2)水位恢复到15 2; ±mm范围内的时间不大于min 5.锅炉稳定运行时,汽包水位应在给定值的15 ±mm范围内变化。

1. 1-3周:收集查阅资料; 2. 4-6周: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和建模; 3. 7-8周:完成系统分析和控制规律设计; 4. 9-11周:完成仿真验证及修改; 5. 12-13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 金以慧等《过程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张栾英,孙万云,《火电厂过程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3 于希宁,刘红军,《火电场自动控制理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学生指导教师系主任

三冲量控制

如何判断虚假水位 如何判断可以从他的产生原因上来找到。 虚假水位是指水位计指示水位与真实值不符的现象:它是主要是由于负荷的变化而引起的,一般当汽压升高时,过热蒸汽温度也要升高。这是由于汽压升高时,饱和温度随之升高,则从水变为蒸汽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在燃料不变的情况下,锅炉的蒸发量瞬间减少,既过热器所通过的蒸汽量减少,相对蒸汽的吸热量增大,导致过热蒸汽温度升高。 汽压变化对水位的影响:当汽压降低时,由于饱和温度的降低使部分炉水蒸发,引起炉水体积膨胀,故水位上升。反之,当汽压升高时,使炉水的部分蒸汽要凝结,引起炉水体积的收缩,故水位下降。如果汽压变化是由于负荷引起的,则上述的变化是暂时的现象,接着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变化。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出现汽水共沸时也会显示虚假水位 锅炉水水质问题也可以导致虚假水位,发泡或其它妨碍因素所致,导致显示液位大于实际液位。 再者锅炉水位计上部连通的是气相,下部连通的是液相;上下部连通管、管件的任何一个部位发生渗漏,均可导致出现假水位仪表是否准确也是一个可能导致的原因。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 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 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 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其中,汽包水位H是主信号,任何扰动引起的水位变化,都会使调节器输信号发生变化,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信号qm.S是前馈信号,其作用是防止由于“虚假水位”而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改善蒸汽流量扰动时的调节质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信号配合,可消除 系统的静态偏差。当给水流量变化时,测量孔板前后的差压变化很快并及时反应给水流量的变化,所以给水流量信号qm.w作为介质反馈

锅炉汽包液位的三冲量调节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锅炉汽包液位的三冲量调节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2010年12月10日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0年12 月4 日

1 问题重述 锅炉汽包液位是锅炉运行中一个重要的监控参数,反映了锅炉负荷与给水的平衡关系,要求汽包液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锅炉汽水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锅炉汽水系统 1—给水泵;2—给水母管;3—调节阀;4—省煤器 5—锅炉汽包;6—下降管;7—上升管;8—蒸汽母管汽包液位过高会造成蒸汽带水,影响汽水分离效果;水位过低容易使水全部被汽化烧坏锅炉。影响汽包液位的因素,除了加热汽化外,还有蒸汽负荷和给水流量的波动,当负荷突然增大、汽包压力突然降低时,水就会被急剧汽化,出现大量气泡,形成“虚假液位”。 单冲量控制系统的负荷一旦急剧变化就会出现虚假液位,因液位升高,调节器就会关小供水阀门而造成事故。双冲量控制系统,是在单冲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蒸汽冲量,以克服虚假液位。三冲量调节系统,它是在双冲量控制系统上再加上一个给水流量的冲量。由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前馈与汽包液位反馈所组成的三冲量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三冲量控制系统框图 D W H a a a 、、分别为蒸汽流量变送器、给水流量变送器、差压变送器的转换系数。已知某供汽量为120t/h 的锅炉,给水流量与水位的传递函数1()G S ,蒸汽流量与水位的传递函数2()G S 分别为: 1()0.0529()()(8.51)H S G S ==W S S S + (1) 22() 2.6130.0747()()(6.71)H S G S D S S S ==-+ (2) D W H a a a 、、分别为:0.0667,0.0667及0.0333。调节阀采用线性阀,增益为15。 试用PID 、模糊PID 控制等方法实现对锅炉液位的控制。 要求: 1、超调小、调节时间短,对扰动的抑制效果好; 2、给出控制策略和选定参数,并详细说明参数整定过程; 3、给出MATLAB 下的仿真曲线。 4、给出硬件实现方案,包括控制器和检测回路芯片的具体型号。

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

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 三冲量控制系统,以汽包水位为主控制信号,蒸汽流量为前馈控制信号,给水流量为反馈控制信号组成的控制系统。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如图 3-5。 (a)原理图 (b)框图 图3-5 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 现代工业锅炉都向着大容量高参数的方向发展,一般锅炉容量越大,汽包的容水量就相对越小,允许波动的蓄水量就更少。如果给水中断,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危险水位;如果仅是给水量和蒸汽量不相适应,也可能在几分钟呢出现缺水和满水事故,这样对汽包水位要求就更高了。三冲量控制系统,采用蒸汽流量信号对给水流量进行前馈控制,当蒸汽负荷忽然变化时,蒸汽流量信号使给水调节阀一开始就向正确方向移动,即蒸汽流量增加,给

水调节阀开大,抵消了“虚假水位”引起的反向动作,因而减小了水位和给水流量的波动幅度。当由于水压干扰使给水流量改变时,调节器能迅速消除干扰。如给水流量减少,调节器立即根据给水流量减小的信号,开大给水阀门,使给水流量保持不变。 I/O 分配表和PLC 外部接线图 根据系统的 I/O 点数,并考虑富裕量及今后系统的扩展升级和工艺控制等问题,本系统设计采用三菱公司的 FX2N-48MR 型作为主机,FX2N-48MR 型是三菱公司的典型产品,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容量大等优点,属于高性能小型机,系统 I/O 总点数为 16点,输入、输出均为 8 点,配置扩展单元后可增加 I/O 点数。 根据上述关于 PLC 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输入和输出信号统计,制定 I/O 分配表,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 4-2 所示。模拟量模块输入地址分配表如表 4-3 所示。 表4-2 PLC I/O 分配表 表4-3 模拟量模块输入地址分配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