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素,元素符号

元素,元素符号

元素,元素符号
元素,元素符号

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氧气→氧分子→氧原子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讨论归纳]

(1)元素:

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生讨论思考]

a、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于联系:[投影片展示]

③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达三千多万种。

(2)物质分类:

学生阅读课本P36前三段,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思考讨论: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中那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氧化物?

布置研究课题:元素的故事。分组布置任务,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

(3)元素符号:

①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非金属元素:“氵”“石”“气”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稀有气体元素:“气”

②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Fe、Cu、Mg、Cl、H等

③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粒):(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讨论回答: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e、2N

用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课堂练习记忆元素符号名称及写法、读法。

(4)探究活动汇报:元素的故事。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

4、板书设计:

一.元素: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物质分类

三.元素符号1.写法:一大二小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四.元素的故事

探究活动

“元素的故事”

将全班同学分组,课下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课上选代表向全班汇报。选材可以是“元素的发现史”,“元素名称及符号的由来”,“关于元素的趣事”等等。这样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理解和记忆起了促进作用。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初三化学教案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

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

熟记初中阶段常用的种元素符号和名称

初中阶段常用的27种元素符号和名称(人教版课本P62) 书写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若有两个字母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1、氢,H :“氢”字下面“工”字的倒转即“H” 2、氦,He:在英语中“e”的发音可为“ai”,“hai” 3、碳,C:煤的主要成份是碳,半块煤的形状象C 。可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饮料,可乐的英文为C 4、氮,N:氮的汉语拼音“dan”中的第三个字母 5、氧,O:地球的表面布满了氧气,地球的形状像O 6、氟,F:氟的汉语拼音“fu”中的第一个字母 7、氖,Ne:在英语中e的发音可为ai,nai 8、钠,Na:钠的汉语拼音“na” 9、镁,Mg:美(镁)观的汉语拼音“mei guan美观”中的第一个字母 10、铝,Al:铝在地壳中是排第一多的金属;A是排在字母顺序表中第一位置。第二个字母 是汉语拼音“lǚ”的第一个字母 11、硅,Si:河里的沙子的成份是二氧化硅,河里的流水象“S”,“i”是河里一粒粒的沙子 12、磷,P:人的骨头含有白磷,人的头骨的形状象P 13、硫,S:硫与流同音,流水像“S” 14、氯,Cl:“氯”字中有“录”字上面有“彐”开口象C,第二个字母是氯的汉语拼音 “lü”的第一个字母。 15、氩,Ar:氩与汉语拼音“ra”同音, “ra”两字母对调位置即“Ar” 16、钾,K:钾与甲同音,甲在甲乙丙丁…顺序中排第一,而K在扑克牌中是点数(13)最大 17、钙,Ca:乞丐很饿张开口一口吃掉烧饼;C象张开的口,a象烧饼。 18、锰,Mn:锰的汉语拼音“meng”的第一和第三个字母组合。 19、铁,Fe:F象一把锄头,而锄头是铁做成的;e是铁的汉语拼音“tie”的第三个字母。 20、铜,Cu:“铜”字右边的“同”字里面有“一口”,一口吃掉鱼(ü)的两点,ü去掉两点即u 21、锌,Zn:锌元素可“长(zhang)记性”因此勤补脑(nao);取长得第一个字母Z和脑的第一个字母n 组 成锌的元素符号。。 22、银,Ag:银是贵重金属理所当然排在第一A的位置,g象银项链。 23、钡,Ba:钡的汉语拼音“bei”,“a”发“ei”音。 24、铂,Pt:第一个字母P是铂的汉语拼音与“po”同音,第一个字母即可,第二个字母t,铂与铁属于金属,而铁的汉语拼音“tie”的第一个字母。 25、金,Au:金是贵重金属理所当然排在第一A的位置,u是无眼睛的金鱼(鱼—ü) 26、汞,Hg:汞字上面“工”的倒转即“H”,第二个字母是汞的汉语拼音“gong”的第一字母“g”。 27、碘,I:碘的汉语拼音“dian”中的第二个字母。

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教学备用)

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H氢,He氦,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 Na钠,Mg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K钾,Ca钙 Mn 锰,Fe铁,Cu铜,Zn锌, Ag银,I碘, Ba钡, Hg 汞 常见物质的分子式 一、单质 1.非金属单质: (1)气体单质:O2氧气 H2氢气 N2氮气 Cl2氯气 O3臭氧(2)固体单质:C碳 S硫 P磷(红磷、白磷) Si硅 2.稀有气体单质:He氦气 Ne氖气 Ar氩气 3.金属单质:Fe 铁 Cu 铜 Al 铝 Zn 锌 Ag 银 Mg 镁 Hg汞 K钾 Ca钙 Na钠 二、化合物 1.氧化物: (1)非金属氧化物 (液体): H2O 水 H2O2双氧水 (气体):CO一氧化碳 SO2二氧化硫 NO2二氧化氮 CO2二氧化碳SO3三氧化硫 (固体):P2O5五氧化二磷 (2)金属氧化物(固体):Na2O氧化钠 MgO氧化镁 CaO氧化钙Al2O3氧化铝 MnO2二氧化锰 CuO氧化铜 Fe2O3氧化铁 ZnO氧化锌2.酸:(液体)HCl盐酸 H2SO4硫酸HNO3硝酸 H2CO3碳酸

3.碱:(固体) 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 Ca(OH)2氢氧化钙 Ba(OH)2氢氧化钡Mg(OH)2氢氧化镁Al(OH)3氢氧化铝Fe(OH)3氢氧化铁Cu(OH)2氢氧化铜 NH3 . H2O氨水 4.盐(固体): NaCl氯化钠 KCl氯化钾 CaCl2氯化钙 ZnCl2氯化锌 BaCl2氯化钡FeCl2氯化亚铁 FeCl3氯化铁 AgCl氯化银 -----盐酸盐 K2SO4硫酸钾 Na2SO4硫酸钠 CuSO4硫酸铜 ZnSO4硫酸锌 CaSO4 硫酸钙MgSO4硫酸镁FeSO4硫酸亚铁Fe2(SO4)3 硫酸铁Al2(SO4)3 硫酸铝 BaSO4硫酸钡 -----硫酸盐 Na2CO3碳酸钠 CaCO3碳酸钙 NaHCO3碳酸氢钠 K2CO3碳酸钾 ------碳酸盐 KNO3硝酸钾 Cu(NO3)2硝酸铜 AgNO3硝酸银 Ba(NO3)2硝酸钡 -------硝酸盐

常见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等

常见的元素符号: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H He Li Be B C N O F He Na Mg Al Si P 硫氯氩钾钙, 锰铁铜锌银,钡铂金汞碘S Cl Ar K Ca 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钾钠银氢+1价, 氟氯溴碘-1价, 钙镁钡锌汞+2价, 正一亚铜,正二铜,正二亚铁,正三铁,+3铝来+4硅, 单质零价永不变,氧硫负二要记住。 碳酸根、硫酸根负二价,硝酸根、氢氧根负一价,只有铵根正一价。 单质的化学式: 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物:一氧化碳CO , 二氧化碳CO2, 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锰MnO2 , 三氧化二铁Fe2O3 , 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3O4 , 氧化镁MgO , 氧化钙CaO , 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汞HgO , 氧化铜CuO 酸: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 磷酸H3PO4 碱:氢氧化钠NaOH ,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 , 氢氧化铁(红褐色)Fe(OH)3 氢氧化铜(蓝色)Cu(OH)2, 氢氧化镁(白色)Mg(OH)2盐:盐酸盐:氯化钠NaCl , 氯化镁MgCl2, 氯化铝AlCl3氯化钾KCl , 氯化铁FeCl3, 氯化亚铁FeCl2, 氯化锌ZnCl2 氯化钡BaCl2, 氯化铜CuCl2, 氯化银AgCl

碳酸盐:碳酸钙CaCO3,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钾K2CO3碳酸钡BaCO3 硫酸盐: 硫酸亚铁FeSO4, 硫酸铁Fe2(SO4)3, 硫酸钠Na2SO4 硫酸镁MgSO4, 硫酸铝Al2(SO4)3, 硫酸铜CuSO4 硫酸锌ZnSO4, 硫酸钡BaSO4 硝酸盐:硝酸银AgNO3硝酸汞Hg(NO3)2硝酸锌Zn(NO3)2 硝酸钡Ba(NO3)2硝酸铝Al(NO3)3硝酸铁Fe(NO3)3 硝酸铜Cu(NO3)2硝酸钙Ca(NO3)2 常见的离子: 钾离子K+,钠离子Na+,银离子Ag+,氢离子H+ , 氟离子F-,氯离子Cl-,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钡离子Ba2+ , 锌离子Zn2+,汞离子Hg2+,铜离子Cu2+,亚铁离子Fe2+ , 铁离子Fe3+,铝离子Al3+,氧离子O2-, 硫离子S2-, 碳酸跟离子CO32-, 硫酸根离子SO42- , 硝酸根离子NO3- 氢氧根离子OH- , 铵根离子NH4+, 磷酸根离子PO43- 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点燃2Al2O3 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加热2CuO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点燃CO2 二、分解反应 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2、加热高锰酸钾:2KMnO加热K2MnO4 + MnO2+O2↑

元素,元素符号

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氧气→氧分子→氧原子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完整word版)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1 氢H 1.007 94(7) 2 氦He 4.002 602(2) 3 锂Li 6.941(2) 4 铍Be 9.012 182(3) 5 硼 B 10.811(7) 6 碳 C 12.017(8) 7 氮N 14.006 7(2) 8 氧O 15.999 4(3) 9 氟 F 18.998 403 2(5) 10 氖Ne 20.179 7(6) 11 钠Na 22.989 769 28(2) 12 镁Mg 24.305 0(6) 13 铝Al 26.981 538 6(8) 14 硅Si 28.085 5(3) 15 磷P 30.973 762(2) 16 硫S 32.065(5) 17 氯Cl 35.453(2) 18 氩Ar 39.948(1) 19 钾K 39.098 3(1) 20 钙Ca 40.078(4) 21 钪Sc 44.955 912(6) 22 钛Ti 47.867(1) 23 钒V 50.941 5(1) 24 铬Cr 51.996 1(6) 25 锰Mn 54.938 045(5) 26 铁Fe 55.845(2) 27 钴Co 58.933 195(5) 28 镍Ni 58.693 4(2) 29 铜Cu 63.546(3) 30 锌Zn 65.409(4) 31 镓Ga 69.723(1) 32 锗Ge 72.64(1) 33 砷As 74.921 60(2) 34 硒Se 78.96(3) 35 溴Br 79.904(1) 36 氪Kr 83.798(2) 37 铷Rb 85.467 8(3) 38 锶Sr 87.62(1) 39 钇Y 88.905 85(2) 40 锆Zr 91.224(2) 41 铌Nb 92.906 38(2)

元素和元素符号

第二节元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100多种元素分别组成了所有的物质 2)能说出组成人体和地壳的主要元素,了解常用化肥的有效元素。 3)认识常见的元素符号H、O、C、N、S、Si、Na、K、Fe、Cu、Cl、Ca、Ag、Al、I、P 教学重点:元素符号的表示以及书写 教学难点:元素定义 教学分析和建议: 由于学生是第—次接触元素这个概念,而元素这个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本节教材只是从氧分子、水分子和和蔗糖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引出氧元素,而对元素的定义不作要求,只是要求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结论。 对于元素符号学生不难理解,但是也不容易记住。 要让学生知道元素(1)符号通常以它们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个字母表示;(2)有些元素的第—个字母与其他元素相同,则用2个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要求学生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O、C、N、S、Si、Na、K、Fe、Cu、Cl、Ca、Ag、Al、I、P)。并能说出组成人体与地壳的主要元素。了解常用化肥所含的有效元素。 教学过程: 复习: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3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2、水是有水分子构成的。 3、一个水分子(H2O)是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引出课题:元素(构成物质微粒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物质由元素组成 从氧气、水、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中得出都有氧原子,我们将所有物质中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都由元素组成。 例如:(1)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碳酸钙(CaCO3)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元素的分类:(根据已经学过的元素分类) 自然界有几千万种物体,基本元素只有100余种。 目前已知化学元素已达112种,其中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4种,其余1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初中化学 元素、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十五讲 原子家族 【知识要点】 一、元素 1.元素的定义 据A 、B 、C 三个原子示意图回答: A 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B 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C 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 人们为了研究需要,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上图的三个原子都具有8个质子,我们把他们归为一类——氧元素。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的定义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思考:氧的3种同位素原子其核外电子应各有几个? 答案: 3.同位素的应用 辐射诊断,辐射检测等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国际统一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Oxygenium 氧、表示为O ;Hydrenium 氢、表示为H 。当两个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写出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小写)以示区别。 注意: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C 、K 、S 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Cu 、Ca 、Cl 。 目前发现110多种元素,每种元素都用一种元素符号来表示,你能查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吗?请填写在空格内。 8个质子 8个中子 A 8个质子 9个中子 B 8个质子 10个中子 C

2.元素表示的意义: a.表示一种元素 H:氢元素O:氧元素N:氮元素 b.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几个原子时在元素符号前写上系数) H:一个氢原子O:一个氧原子 N:一个氮原子2N:2个氮原子 c.有时还表示一种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He:氦气Fe:铁C:碳)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表

元素符号

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 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元素涵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练习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复习讨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共同原子是哪种?填表,思考寻找共同原子。 回答:相同的原子是氧原子。用图示法激发兴趣。 概念的引出。 【提问】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它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 (理解记忆复习原子的构成。 引出元素的概念。) 【讲述】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8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 【板书】一、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回答: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8。 【讨论】质子数11,电子数为11的微粒与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 【说明】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做练习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引入】指出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氧气、氮气、碳、硫、铁、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酸钾)【讲述并板书】 2.单质和化合物 ①单质: ②化合物: 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解和记忆。

【讨论】根据上述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得出氧化物的概念。 【讲述并板书】 ③氧化物: 理解记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做练习二巩固概念 【阅读】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地壳中的元素及生物体细胞中的元素。 【板书】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写法:“一大二小”看书并回答 阅读课本,识记27个元素符号,规范书写常见元素符号。初步识记常见元素符号和名称。 【讨论】氢元素符号的意义 【板书】 2.元素符号的意义 【讨论】微粒符号“H”和“2H”的含义讨论: 强化记忆 讨论初步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进一步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 【投影】课堂练习三(附3)做练习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小结】 1.元素 2.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 3.元素符号及意义回忆,整理本节课新知识,归纳前面的知识。总结,归纳以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突出重难点。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6)做随堂检测巩固加深理解 附1:课堂练习一 1.元素是具有()的一类的总称。 2.氧化镁和氧气中都存在着()元素。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量(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 附2:课堂练习二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

112+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名称符号的来历。01氢HHydrogenium(Hydrogen) 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金属在酸中可以产生一种能燃烧的气体,但没有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最先把氢气收集起来并进行认真研究的是英国的卡文迪许,他在1781年发现锌和铁投到盐酸和稀硫酸中能够产生一种新气体,所产生的气体量是固定不变的,与所用酸的种类和酸的浓度都没有关系。可惜他受了虚假的“燃素说”的欺骗,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错过了新元素的发现。后来拉瓦锡又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并在1787年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因为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为“形成水的元素”。并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最终戳穿了“燃素说”的谎言。现在日文里氢气的名称仍然是“水素”。 中文意译:由于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得名,从“轻”字音。 02氦HeHelium 1868年,让桑和洛基尔在观察日全食的时候,分别同时从日冕光谱内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确定了太阳中含有一种新的元素,即氦,并认为它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后来有人用无机酸处理沥青铀矿时得到一种不活泼气体,1895年英国科学家拉姆齐用光谱证明其就是氦。以后又陆续从其他矿石、空气和天然气中发现了氦。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Helios,原意是“太阳”。 03锂LiLithium 锂是继钾和钠后发现的又一碱金元素,但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钾和钠少的多,而且化合物不多见,因此发现较晚。发现它的是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的学生阿尔费特森。1817年,阿尔费特森在分析透锂长石时,最终发现一种新金属,贝齐里乌斯将这一新金属命名为Lithium,该词来自希腊文Lithos (石头)。 04铍BeBeryllium 含铍的矿石有许多透明的、色彩美丽的变种,自古以来就是最名贵的宝石。1798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了铍,后来维勒把它命名为Beryllium,它来源于铍的主要矿石──绿柱石的英文名称Beryl。而单质铍在三十年后的1828年,才由德国化学家维勒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而得到。 05硼BBoracium(Boron) 1702年法国医生霍姆贝格首先从硼砂制得硼酸。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和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泰纳,用钾还原硼酸各自获得单质硼。硼的拉丁名称为Boracium,元素符号为B。这一词来自Borax(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ax,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ax的意思是“焊接”。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2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 A. 族 B. 系列 C. 周期 D. 种类 2. (衢州中考)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A.291 B.174 C.117 D.57 3.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核内质子数B.核内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4. 下列各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接近的是() A. F与Cl B. Na和Mg C. C与O D. Al和S 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

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g C.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碳元素部分信息缺失,下列有关该元素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D.该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7.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C.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

2.5表示元素的符号

2.5 表示元素的符号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符号(H、0、C、S、Si、Na、Fe、Cu、Cl、Ca、Ag、Al、I、K、P),会查阅元素符号。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3.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应用的地形、典型历史事实,体会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简单运用 一、我预学 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 2.常见的元素符号: ①金属元素: 钾、钙、钠、镁、铝、锌、铁_ 、锡、铅、铜、汞、银、铂、金 ②非金属元素: 碳、硅、硫、磷、氢、氧、氮、氟、氯、溴、碘。 ③稀有气体: 氦、氖、氩。 3.元素符号的含义:既有宏观的含义,又有微观的意义。 ①表示__ ______; ②表示__ ______。 原子阴离子 金属单质:Mg等 5.元素周期表是按从小到大有序排列起来的,它的每一周期从左到右按元

素→元素→元素顺序排列,每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_ ___,每一周期中相同。 二、我探究 思考与讨论:P53钙元素的拉丁文为“Calcium”,而钙元素的元素符号却不是”C“,这是为什么? 活动:P53目前发现的110多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一种元素符号来表示。你能从附录4 我巩固 1.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用来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2Zn B. 7C C. H D. 5S 2.下列符号表示氧原子的是() A 2O B 2O2 C CO2 D O2 3.氢的元素符号是H,则H作为元素符号时可表示() A 1个氢分子 B 一个氢离子 C 1个氢原子 D 1个氢元素 4.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书写有错误,请改正 (1)猛MN:;(2)钙CA:;(3)绿CL (4)镁Ma ;(5)钠Ne ;(6)汞HG: 5.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氧元素 1个氧原子 3个钠原子 6.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C: a宏观意义 b微观意义 Zn:a宏观意义 b微观意义 2H: 利用元素周期表,完成7~10题 7.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代表个周期; 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元素、元素和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相同。 8.元素周期表可以横着(按读),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 也可以竖着(按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9.“北大富硒康”中含有微量元素硒(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已知硒为第四周期第ⅥA族 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的性质可能类似于 ( ) A、铝元素 B、氖元素 C、氧元素 D、碳元素 10.下列各组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A、Li、Ne和K B、 C、P和Ge C、O、S和P D、F、Cl和Br

号 元素名称 符号

号元素名称符号 89 锕Ac 1,050 °C (1,320 K) 47 银Ag 961 °C (1,234 K) 13 铝Al 660.25 °C (933.40 K) 95 镅Am 994 °C (1,267 K) 18 氩Ar ?189.19 °C (84.0 K) 33 砷As 817 °C (1,090 K) 85 砹At 302 °C (575 K) 79 金Au 1,064.58 °C (1,337.73 K) 5 硼 B 2,300 °C (2,570 K) 56 钡Ba 729 °C (1,002 K) 4 铍Be 1,278 °C (1,551 K) 83 铋Bi 271.52 °C (544.67 K) 97 锫Bk 986 °C (1,259 K) 35 溴Br ?7.1 °C (266 K) 6 碳(钻石) C 3,550 °C (3,820 K) 6 碳(石墨) C 3,675 °C (3,948 K) 6 碳(无定形) C 3,675 °C (3,948 K) 20 钙Ca 839 °C (1,112 K) 48 镉Cd 321.18 °C (594.33 K) 58 铈Ce 798 °C (1,071 K) 98 锎Cf 1,652 °C (1,925 K) 17 氯Cl ?100.84 °C (172 K) 96 锔Cm 1,067 °C (1,340 K) 27 钴Co 1,495 °C (1,768 K) 24 铬Cr 1,857 °C (2,130 K) 55 铯Cs 28.55 °C (301.70 K) 29 铜Cu 1,084.6 °C (1,357.8 K) 66 镝Dy 1,407 °C (1,680 K) 68 铒Er 1,522 °C (1,795 K) 99 锿Es 860 °C (1,130 K) 63 铕Eu 822 °C (1,095 K) 9 氟 F ?219.52 °C (53.6 K) 26 铁Fe 1,535 °C (1,808 K) 100 镄Fm 2,781 °C (3,054 K) 87 钫Fr 27 °C (300 K) 31 镓Ga 29.76 °C (302.91 K) 64 钆Gd 1,312 °C (1,585 K) 32 锗Ge 938.3 °C (1,211.4 K) 1 氢H ?258.975 °C (14. 2 K) 2 氦He 常压下不凝固,极端情 况下其凝固点为0.0213K 72 铪Hf 2,227 °C (2,500 K) 80 汞Hg ?38.72 °C (234 K) 67 钬Ho 1,470 °C (1,740 K) 53 碘I 113.5 °C (386.7 K) 49 铟In 156.76 °C (429.91 K) 77 铱Ir 2,443 °C (2,716 K) 19 钾K 63.35 °C (336.50 K) 36 氪Kr ?157.22 °C (116 K) 57 镧La 920 °C (1,190 K) 3 锂Li 180.7 °C (453.9 K) 103 铹Lr 2,961 °C (3,234 K) 71 镥Lu 1,663 °C (1,936 K) 101 钔Md 1,521 °C (1,794 K) 12 镁Mg 650 °C (923 K) 25 锰Mn 1,246 °C (1,519 K) 42 钼Mo 2,617 °C (2,890 K) 7 氮N ?209.86 °C (63.3 K) 11 钠Na 98 °C (371 K) 41 铌Nb 2,468 °C (2,741 K) 60 钕Nd 1,016 °C (1,289 K) 10 氖Ne ?248.447 °C (24.7 K) 28 镍Ni 1,453 °C (1,726 K) 102 锘No 1,521 °C (1,794 K) 93 镎Np 640 °C (913 K) 8 氧O ?222.65 °C (50.5 K) 76 锇Os 3,027 °C (3,300 K) 15 白磷P 44.1 °C (317.3 K) 91 镤Pa 1,600 °C (1,870 K) 82 铅Pb 327.6 °C (600.8 K) 46 钯Pd 1,552 °C (1,825 K) 61 钷Pm 931 °C (1,204 K) 84 钋Po 254 °C (527 K) 59 镨Pr 931 °C (1,204 K) 78 铂Pt 1,772 °C (2,045 K) 94 钚Pu 640 °C (913 K) 88 镭Ra 700 °C (973 K) 37 铷Rb 39.64 °C (312.79 K) 75 铼Re 3,180 °C (3,450 K) 45 铑Rh 1,966 °C (2,239 K) 86 氡Rn ?71 °C (202.1 K) 44 钌Ru 2,250 °C (2,520 K) 16 硫S 115.36 °C (388.51 K) 51 锑Sb 630.9 °C (904.1 K) 21 钪Sc 1,539 °C (1,812 K) 34 硒Se 221 °C (494 K) 14 硅Si 1,410 °C (1,680 K) 62 钐Sm 1,072 °C (1,345 K) 50 锡Sn 232.06 °C (505.21 K) 38 锶Sr 769 °C (1,042 K) 73 钽Ta 2,996 °C (3,269 K) 65 铽Tb 1,357 °C (1,630 K) 43 锝Tc 2,200 °C (2,470 K) 52 碲Te 449.65 °C (722.80 K) 90 钍Th 1,755 °C (2,028 K) 22 钛Ti 1,660 °C (1,930 K) 81 铊Tl 304 °C (577 K) 69 铥Tm 1,545 °C (1,818 K) 92 铀U 1,132 °C (1,405 K) 23 钒V 1,902 °C (2,175 K) 74 钨W 3,407 °C (3,680 K) 54 氙Xe ?111.7 °C (161 K) 39 钇Y 1,526 °C (1,799 K) 70 镱Yb 824 °C (1,097 K) 30 锌Zn 419.73 °C (692.88 K) 40 锆Zr 1,852 °C (2,125 K)

元素与元素符号

元素与元素符号 主备人:高长亮备课日期:10.10 上课日期:序号: 课题:元素与元素符号课型:新授 课标诠释: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了解元素的含义,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定义,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 2、记住元素名称与符号,并理解元素符号的两个意义,区别元素符号与元素符号的不同 3、知道元素简单的分类 4、记住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并会写元素符号 考点: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定义,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 2、记住元素名称与符号,并理解元素符号的两个意义,区别元素符号与元素符号的不同 3、知道元素简单的分类 4、记住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并会写元素符号 重点、难点: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定义,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 2、记住元素名称与符号,并理解元素符号的两个意义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揭示目标: 自学指导1: 快速阅读课本49页“一、元素与元素符号”的第一段,总结元素的定义和决定元素的因素是什么? 点拨: 1、元素的定义: 2、决定元素的因素: 练习: 1、Na原子和Na+离子不同的是(),相同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2、那么,钠原子和钠离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A、是 B、不是 3、氧元素与铝元素的本质区别()A、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 D、核内中子数 4、市场上出售的含钙盐、含碘盐、含铁盐等,这里的“钙”“碘”“铁”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自学指导2 快速阅读课本49页最后一段及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图示,记住地壳中含量由高到低的五种元素分别是什么元素? 点拨: 1、根据元素的性质不同,可把元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例如:钠原子属于金属原子,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氖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原子,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最原始的元素是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_____。 3、地壳中含量排前五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3 查看课本50页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记住前20号元素并且会写其元素符号,要求正确、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H E (氦) B、nA(钠) C、Al(铝) D、CO(钴) 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钠碳氮氧镁铝硅氯 自学指导4 快速阅读课本50页的一段文字找出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并且记住

化学元素符号全解

初高中衔接------- (一) -----常见的元素符号 【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学习目标】1、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重、难点】认识并正确书写常见的元素符号 【预习案】 【教材自学】元素符号 (1)通过阅读教材,请同学们写出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2)意义:①表示一种;②表示这种元素的。 ③对于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表示。 例:N表示的意义有:和。 例:Fe表示的意义有:和、。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氧原子,而2H只能表示;3Fe表示;若要表示5个 镁原子可记为:,7个氯原子可记为: 【微课助学】 观看微视频《元素符号书写规则》,填写下表。 【在线测学】预习结束后,通过平板电脑完成本课的“预习自测”。 【自学反思】 我的 收获 我的 疑问

( ) 【探究案】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元素符号:钒、铬、锰、钡、镍、溴、碘、钨、锡、砷 2、试写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元素符号及汉字: 【归纳小结】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归纳知识结构。 【训练案】 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某种物质的是() A、H B、Al C、Fe3+ D、N2 2.下列符号中,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 B.2H C.2N2 D.Fe 3.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H2O D.2H2 4. 指出下列各符号的意义: N 2N H2 5.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氯气分子:,氮气:, 2个铝原子:_________; 4个硫酸分子:,氧元素:,3个氧分子:________;

1-20号元素名称及符号

. . 1-20号元素名称及符号: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常用元素名称及符号: 锰Mn 铁Fe 铜Cu 锌Zn 银Ag 钡Ba 金Au 汞Hg 铅Pb 溴Br 碘I 钨W 铂Pt 常见物质及化学式: 氟气F2氧气O2氢气H2氮气N2氯气Cl2溴Br2碘I2臭氧O3 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硅Si 磷P 硫S 碳C 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 锡Sn 铅Pb 铜Cu 汞Hg 银Ag 铂Pt 金Au 锰Mn 钡Ba 钨W 二氧化碳CO2水H2O 一氧化碳CO 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五氧化二磷P2O5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 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氧化镁MgO 氧化铜CuO 氧化锌ZnO 氧化汞HgO 硫化氢H2S 氯化氢HCl 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钾KOH 氯化钠NaCl 氯化镁MgCl2 氯化银AgCl 氯化钙CaCl2氯化钾KCl 氯化钡BaCl2氯化铁FeCl3 氯化亚铁FeCl2硫化锌ZnS 硫化亚铁FeS 硫酸钡BaSO4硝酸钾KNO3 硝酸银AgNO3硝酸钠NaNO3硝酸钡Ba(NO3)2碳酸钠Na2CO3 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 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氯酸钾KClO3甲烷CH4乙炔C2H2 酒精 C2H5OH 葡萄糖C6H12O6

元素和元素符号

第二节物质的组成 第一课时元素元素符号教案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以及元素的简单分类; 2、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3、掌握元素名称与符号的读、写、认,逐步记住26种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探究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元素的概念;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探究元素符号的快速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元素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1、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和元素的符号书写及意义; 2、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建立与元素符号的正确读、写、认、记。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元素名称和符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讨论】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与质子数有什么关系?核电荷数与中子数是否相等? 2、氧气、二氧化碳、水分子里都会有什么原子?这三种不同分子中的同种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否相等?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否相等? 二、探究分析 1、元素符号 合作探究:(1)元素的概念 ( 2 )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呢? ( 3 )元素的特点有哪些? 【练习1】下列说话有没有错,错误的请改正。 (1)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练习2】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的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讲述】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世界上已发现的物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