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试题集

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试题集

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试题集
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试题集

一、基本知识

(一)法律法规

一、填空题 1.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 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 _________________ 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2.《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于 _____________ 年 ___________ 月 _____________ 日公布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 。

4.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5.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 ___________________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的滩 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7.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 励和支持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9.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 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制定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 .人民生活环境

B .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C.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D .生态环境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 公布实施的。

A. 1989年 2月6日

B. 1982年 12月26日

C. 1989年 12月26日

D. 1989年 12月1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一切企事业单位

B .一切单位和个人

C. 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4.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

进行 ________________ 。

A .检举

B .控告

C .投诉

D .检举和控告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由 制定的。 A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 害起时计算。

8. 未经环保行政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______________ 。

A .重新安装

C.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D .整改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所说的“油类”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任何类型的油 B.动物油

D .国家技术监督局

A . 1 年

B . 2 年

C . 3年

D . 5年

B .处以罚款

D .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品C.矿物油

10.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 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限期治理制度

B .排污许可制度

C .浓度控制制度 D.总量控制制度

1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无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小型企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应当由所在地 的 。

A ?市、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

B ?市、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C.市、县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D .市、县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责令关闭

12 .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 。

A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 .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13.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的是

_____________ 。 A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

B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行政主管部门 C.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14. _____________ 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划定本行政区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

域,并进行管理。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D .省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15.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 B .事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 C.事先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环保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

D .排放噪声者向社会公告,无须申请

16.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

工 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噪

声情况。

A. 5日

B. 10 日

C. 15日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间噪声是指 的

噪声。

A .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C.晚二十点至晨八点之间的期间

A .经环保部门同意后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 .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 .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 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 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A .可行性研究

B.初步设计 C .施工 D .试生产 2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 ________________ 。 A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B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C.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D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分析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21.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 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D . 20 日

B .晚二十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D .晚二十二点至晨八点之间的期间 18.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

A . 3个月内 B. 3个月后 C. 6个月内 D. 6个月后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要素属于我国《环境保护法》所定义的环境范畴_______ 。

A .城市和乡村

B .海洋

C .矿藏

D .野生动物

E .人文遗迹

2.在人群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A .防风

B .防燃

C .防尘

D .防雨

3.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_______________ 区域, ______________ 区域,重要的____________ 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A .自然生态系统

B .水土保持区域

C .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

D .水源涵养

4.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 1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适用于在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B .海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5.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A .企业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B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行决定拆除或者停用已有的污染防治设施

C .国家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D .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内可以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但必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下列哪些活动是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的。

A .向保护区的水体排放污水

B .在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等活动

C .在保护区周边新建防护围栏

D .在保护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

7.在下列哪些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________________ 。

A .生活饮用水源地

B .风景名胜区水体

C .重要渔业水体

D .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

8.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油类

B .工业废渣

C .城市垃圾

D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9.以下哪些能源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太阳能

B .石油

C .风能

D .水能

E .煤炭

10.下列哪些类型煤炭是国家禁止开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高硫份

B .高灰份

C .高放射性

D .含砷量超过规定标准

11.国务院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城市总体规划

B .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C .城市的综合实力

D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12.以下哪些城市应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__________________ 。

A .直辖市

B .省会城市

C .沿海开放城市

D .重点旅游城市

13.以下哪些区域可以称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商业区

B .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C.文教科研区 D .医疗区

14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逐步在区域合理设置噪声自

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加强环境噪声监控。

A .在城市市区主要交通要道

B .商业区

C.风景名胜区 D ?人口集中区域

15.根据《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将住宅改变为餐饮、娱乐等商业用房的,只需征求相邻楼层的住户同意即可

B ?住宅楼内地下车库、设备间相邻上层为居民住宅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建造地下车库、设备间时采取隔

声、防振等措施,避免对相邻上层居民造成影响

C ?新建建筑物在建筑设计时应当合理安排空调器室外机组的安装位置

D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进行室内装修、制作家具及室外修缮等,不得在十二时至十四时和十九时至次日七时进

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

16 .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内禁止建设排放环境噪声的工业设

施。

A .居住区和其他人口密集区

B ?医院、疗养院、学校、图书馆、幼儿园、老年公寓、机关、科研单位所在的区域

C.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D ?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重点保护区域

17.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防治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

A .无害化

B .减量化

C .工业化 D.资源化

18. 下列收集、贮存、转移危险废物的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要求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危险废物可以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B ?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C.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2年

D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污染物的防治适用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A .液态废物

B .危险废物 C.工业固体废物 D .城市生活垃圾

E.置于容器内的气态废物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

2.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

染物排放标准。()

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 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先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再执行地方污染物

排放标准。()

5.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

表水体,不适用于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也适用于海洋污染防治。()

8.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监测数据的争议,由县级以

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技术仲裁。()

9.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只有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才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11.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按照国家

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12.《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在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内新建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配套的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生活、消费、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相邻最近的居民住宅边界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二十米。13.《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以及控制措施时,应当同时考虑本辖区和相邻地区环境质量的要求,凡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目标,造成邻近地区环境污染加剧或者环境功能下降的,应当向邻近地区支付补偿费。()14.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发生变更的,应该由变更后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置和贮存。变更前的当事人不承担污染防治义务。()

五、回答题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定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有何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4.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该单位依法给予什么处罚?5.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企事业单位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该单位应当采取的措施做了哪些规定?

6.什么叫“水污染”? 7.简述酸雨控制区的划定原则? 8.简述“环境噪声”与“环境噪声污染”的定义。

9.什么叫做危险废物?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一般性固体废物的转移作出了哪些规定?

六、案例分析1.某硫酸厂长期将含酸废水通过其排污管道排入离其厂区不远的一条河流,当地环保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其限期治理,并缴纳超标排污费。河流附近的农民从该河中取水灌溉。某日,该村村民张某发现经前日浇灌过的果树发生大面积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 万元。于是张某向环保局投诉。环保部门通过调查认为,果树是因为受酸水腐蚀而死,于是在夜间没有通知该厂的情况下对排污口进行取样监测,pH 值为 3.20,

因此认定果树死亡硫酸厂应负全部责任。张某要求硫酸厂赔偿其经济损失,遭到拒绝。硫酸厂认为,虽然自己排放的废水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但已经向环保部门缴纳超标排污费,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 1)硫酸厂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 2)如果硫酸厂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张某可以采取什么方式要求赔偿? 2.某造纸厂位于城西工业区,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决定建设新厂。新厂址位于城东开发区。新项目的环评报告书于 1998 年 8 月获审批通过。由于配套资金一直没有到位,新项目开工建设一个月后便一直处于停工状态。 2000 年,老厂旁边的纺织厂倒闭,该厂为整合资源,决定买入纺织厂地皮并按设计方案在该地皮建设新厂。新厂于 2001 年建成,并于 2001 年底投入试生产。新项目的生产规模与环评相同,但是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建设,仍使用老厂的设施处理,致使老厂的污水处理设施处于超负荷状态。经环境监测部门对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测,表明废水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问:(1)该造纸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保法规和制度,请说明理由?

2)环保部门对该厂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3.2000年 8月,某村民委员会在原告周某某房前约40 m 处安装一 25 W 广播喇叭,并于每日晨 7 时至 7

时 30 分、中午 11 时 30 分至 11 时 45 分、晚 5 时 30 分至 6 时 30 分,转播新闻广播节目。原告以广播喇叭声严重干扰生活、学习为由,找到被告,要求予以解决,未果。2002 年 7 月,原告委托区环境保护监测

站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结果为:“测点 1”昼间 73.5dB ,“测点 2”昼间 73.6dB ,超出国家规定标准。以此为据,原告起诉至法院,并向法院提供了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监测结果等证据,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法院认为,农村广播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舆论工具。农村广播产生的音量是否为环境噪声相关法律所规范,尚无明确的规定。因此,对原告要求被告拆除广播喇叭的请求,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请就此案的审理,陈述你的意见。

(二) 标准规范

一、填空题

1.对于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地表水水域,应分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水质评价。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中,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__________________ 项,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________________ 项的标准限值。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 —2002)规定:室内空气采样时,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米。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 —2002)规定: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择其附表4~表 6 规定的

方法,也可采用 ISO 方法体系等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必须进行适用性检验。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限值不准超过标准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 —2001)规定: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半径200 m 距离内有建筑

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

二、单项选择题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 2002)将地表水水域功能划分为_____ 。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六类

2. 排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 2002)中IV、V类水域的污水应当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___________________ 。

A .一级标准

B .二级标准

C .三级标准

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________ (GB16297 —1996)规定了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A. 23 B . 33 C. 35

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中按照年限规定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表4所适用的年

限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

A . 1997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

B . 1997年12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

C 1998年 1 月 1 日后建设的单位

D 2000年 1 月 1 日后建设的单位

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 1996)规定:对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采样,每日至少有

________________ 的采样时间,日平均值方为有效。

A 12 h

B 16 h

C 18 h

D 20 h

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 2002)中________________ 空气质量参数要求大于等于标准值。

A 新风量

B 相对湿度

C 空气流速

D 二氧化硫浓度

7. 空气的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 325 Pa时的状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各项

标准值,均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基准。

A 标准状态下的干空气

B 标准状态下的空气

C 监测状态下的干空气

D 监测状态下的空气

8 污染源排气筒高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 。

A 从海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

B ?从排气筒底部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

C.排气筒高于附近建筑物的高度

D ?排气筒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 9.单台出力小于 65 t/h 的发电燃煤锅炉废气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适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 ?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0.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 — 2001 )规定燃煤锅炉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的过量空气系

数 a 为 ___________ 。

A. 1.2

B. 1.5

C. 1.7

D. 1.8

11. 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

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 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不予扣除

B.应予扣除 C .酌情扣除 12.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适用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 ______________ 标准。

A. 0类

B. 1 类

C. 2类

D. 3类 1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B12348—1990) IV 类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值为 。

A .昼间 65 d

B (A),夜间 55 dB (A) B .昼间 70 dB (A),夜间 60dB (A)

C.昼间 70 dB (A),夜间 55 dB (A)

D .昼间 65 dB (A),夜间 50 dB (A) 14.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5085.1 —1996),鉴别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的

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__ 。

A . > 12.5 或W 2.0

B . > 12 或W 4.0

C . > 12.5

D . < 4.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A 规定的项目

B 未规定的项目

C 特殊污染项目

D 重污染项目

16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

三、多项选择题

1 .应该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的污水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生活污水

B 造纸废水

C 石油炼制行业废水

D 印染废水

2 下列火电厂适用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使用单台出力 65 t/h 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发电锅炉的火电厂

B 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的火电厂

C 单台出力 65 t/h 以上燃油发电锅炉的火电厂

D 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

E 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

3 以下 _____________ 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

A . GB3838中I 类水域

B . GB3838中H 类水域

C . GB3838中川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

D . GB3097中一类海域 4.

根据《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B8978 —1996),在车间排口采样监测的项目有

pH A 每年四次(每季度一次)

C 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B 每年三次(丰、枯、平水期)

D 每年一次

A 总汞

B 总铬

C 总铅

D 硫化物

5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 —1993)对地下水质量分类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 。

A 我国地下水质现状

B 人体健康基准值

C 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

D 国外相关标准

6.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下列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中,划分为二类区的有

B. 特定工业区

D.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

GB/T18883 — 2002)规定:用筛选法采集室内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关闭门窗 h ,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n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以下正确的说

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为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

4个 B .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 10m 范围内

C. 若现场条件不允许,可将监控点移于周界内侧

D .若经估算测量,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 10m 范围之外,仍应将监控点设置在 10m 范围之 内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低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

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 — 1995 )规定的重金属项目二级标准值与土壤 pH 值无关。

()

3.位于城郊和乡村的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执行的噪声昼间标准为

50 dB(A) ,夜间标准为 40 dB(A) 。

( ) 4.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在机组运行负荷的 75%以上进行。 ( )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GB5084 — 2005)适用于全国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及以农产 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作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 ( )

6.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执行《造纸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 — 1992),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 7. 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A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 .农村地区 7.《室内空

气质量标准》 A . 8 B . 12 C . 20

D . 24

E . 30

F . 45

G . 60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规定, 下列 ________

低于 25m 。 污染物的排气筒排放高度不得 10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 — 1995)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的H 类土壤主要适用于

_____________ 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D .茶园 A .一般农田

B .自然保护区 E .果园

F .林地 11. 噪声按来源可分为 _____________

A .交通噪声

B .工业噪声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C .蔬菜地 G .牧场 C .施工噪声 (GB3838 — 2002)适用于全国 A .江河 B .湖泊 C .运河

E .水库

F .地表排污沟 1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

A .牧场

B .林地

C .自然保护区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

关于噪声监测正确的说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点的布设应为厂界噪声敏感处厂界外 方

测量 厂界噪声只需测量 1min 等效声级 铁路两侧区域环境

噪声测量不应避开列车通过时间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测量分

昼间和夜间两部分分别进行 当厂界待测噪声与环境背景噪声

差值小于

10 dB 时, D .社会噪声 ___________

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D .渠道 D .河湖底质 __等地的土壤。 E .水库底质 A . B . C . D . E . 1m , 1.2m 以上高度,有围墙必须在围墙上

需要进行背景值修正 A .氯气

B .光气

C .沥青烟

D .氰化氢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教材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④判断:若T ≦T0。05正常离群值;T0。05T0.01离群值,应舍去; ⑤在第一异常数据剔除后,可重新检验新的离群数据。 t 检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 ”值,置信区间表示以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的可靠程度。t 值是

环境检测相关基本知识

绪论 1. 环境监测的目的:1)评价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2)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 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3)确定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影响,它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迁移转化情况。4)研究污染扩散模式和规律,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控制环境 污染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5)收集环境本底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保护人类健康和 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出建议,为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数据。 2. 环境监测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3. 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分布不是均匀的。2)空间分布性: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 的性质有关,因此不同位置上的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两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值之间存在一界限4)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是一个由生物 和非生物组成的复杂体系,因此存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4. 单独作用: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污染物中某一组分对其发生危害,没有因为污染物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5. 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相当于各种污染物毒害的总和,称为污染物的相加作用。 6. 相乘作用: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称为相乘作用。 7. 拮抗作用:混合污染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大部分或一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 8. 环境监测--为某种特定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间断或连续地,对环境质量的代表值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9. 环境要素:环境整体中,各自独立的,性质不同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10. 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的适宜程度 11.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类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12. 按污染物的性质分类: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 13.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14. 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经过 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15. 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只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2)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境工作优劣的准绳3)是执法的依据: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等的依据都 是环境标准4)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准备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可以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管理和治理,更 新设备等。总之,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6.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水和废水监测 1.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环保尾气检测员培训知识

环保尾气检测员培训知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环保检测员培训知识 一、了解3个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检测标准: 1、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2、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3、DB37/657-2011《山东省点燃式发动机在用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仅是检测结果评判标准。 二、了解车辆参数及分类。 1、基准质量(RM) 指整车整备质量加100kg质量。 2、轻型、重型汽车 轻型指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M2类和N1类车辆。 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车辆。 类车指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包括轿车)。 注:M 1 M 类车指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2 类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N 1 3、第一类轻型、第二类轻型、乘用车 第一类轻型指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2500kg的M1类车。 第二类轻型指除第一类轻型以外的其他所有轻型。 乘用车指主要用于载用乘客及其自身行李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 4、在用汽车 是指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汽车。

5、点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 点燃式发动机,又叫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是依靠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发动机(如:汽油机)。 压燃式发动机指采用压燃原理工作的发动机(如:柴油机)。 6、发动机最大转速(MaxRPM)、怠速与高怠速工况 发动机最大转速:油门踏板处于全开位置时测量得到的发动机最大转速。 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挡位);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 标准中轻型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100r/min,重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100r/min 7、过量空气系数(λ) 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 8、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 x)。 三、了解仪器设备自检要求: 1、排放检测设备网络通讯自检要求:界面数据能正常显示。 2、五气分析仪和取样系统预热和自检要求: A、在30min内完成预热。 B、封闭取样探头时取样系统无泄漏。 C、氧传感器在环境空气检测时的数值位于(20.8±0.5)%vol范围之内。 3、流量计自检要求:

环境监测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和废水的监测 1环境分析:对于通常处于痕量级、基体复杂、流动性变异性大的环境污染物,进行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和快速度的分析,得出一系列环境监测数据的过程(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不是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简单结合)。 2综和效应的毒理学观点: 3生活污水:含洗涤剂和粪便。前者降解后形成磷酸盐和有机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后者含多种病菌,引起疾病蔓延。 4水质监测方法选择原则: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能力好。 5采样容器的洗涤:水质监测,尤其是痕量组分的测定,仪器的污染常会造成误差。为减少器壁溶出物对水样的污染和器壁的吸附现象,须注意容器的洗涤方法。测铬时,容器不能用铬酸洗液; 测汞时,仪器洗净后尚需用1+3硝酸浸泡数小时。 6流量的测量方法:容量法、浮标法、测速仪法(水深大于0.3米,流速不小于0.05米/秒的河流)、三角堰法(不规则的水渠和污染源排放口) 7工业废水采样常用的三种采样方法:瞬时个别水样、平均水样、综合水样(比例组合水样) 8采样时间和频率原则:采集的水样必须有代表性,要能反映出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9水样的预处理包括:水样的消化、富集和分离(目的:消除干扰,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10水样的消化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形态(价态)氧化成单一高价态,以便测定。 消化液的表现物性:清澈、透明、无沉淀 消化的方法:硝酸—硫酸;硝酸—磷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硫酸—高锰酸钾等 11富集和分离常用方法:挥发、蒸发、蒸馏(利用共存组分的挥发性不同(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活性炭富集;共沉淀;共结晶;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脱吸);冷冻浓缩 12共沉淀法:利用溶液中的一种沉淀(载体,称共沉淀剂)析出时,将共存于溶液中的某些痕量组分一起沉淀出来。原理:由于沉淀的表面吸附作用,形成混晶,生成化合物,吸留和包藏等原因而引起的。 常用的两种:利用共沉淀剂表面吸附现象进行共沉淀;利用混晶进行共沉淀 13常用萃取剂:APDC—MIBK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甲基异丁基甲酮;二硫代氨基甲酸盐:HDDC NaDDC 14阳离子交换顺序:不同价态:价态越高,交换能力越强。 相同价态:原子序数越高(或水合离子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强。 15物理性质的测定:温度、颜色、臭(p66)、电导率、残渣、浊度 监测水的颜色常用以下四种方法:铂钴比色法、颜色描述法、稀释倍数法、分光光度法Array残渣的分类:总残渣(总蒸发残渣):没经过滤水样蒸干后的残留物。 过滤性残渣(溶解性蒸发残渣):滤液蒸干残留物。非过滤性残渣(悬浮物):过滤物。 电导率:把电极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两极间距离为1厘米的电导池插入水样中,所测电阻取倒数即为电导率。浊度测定方法:比浊法、分光光度计法、浊度计法 16重金属毒性机理:重金属(如汞、铬、镉、铅、铜、锌、镍、钡、钒等)侵入人体,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的巯基(—SH)有着特别强的亲和力,金属极易取代巯基上的氢离子,使酶失去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影响重金属毒性的因素:金属离子浓度、金属化学形态、金属价态、致癌作用 常用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发射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容量法 17酸度:水中含有能与强碱(NaOH,KOH)作用的所有物质含量,即用标准碱滴定水样至一定pH值时所消耗的碱量。甲基橙酸度: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所测酸度(终点pH = 4.5) 酚酞(总)酸度:以酚酞为指示剂所测酸度(终点pH = 8.3) 碱度:中能与强酸作用的所有物质的总含量,即用标准酸滴定水样至一定pH值时所消耗的酸的量。(水碱度:水中吸收质子的能力,即质子碱含量。) 酚酞碱度:以酚酞为指示剂所测碱度(终点pH=8.3) 甲基橙碱度〈又称总碱度〉: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所测碱度(终点pH=4.5)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复习题 环境监测中心 二○○六年七月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1-4页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4-7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8-21页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21-26页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26-31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31-36页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3分) 1.环境监测微生物测试主要包括的项目有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人员微生物。 其中沉降菌测试的时间一般为4h。 2.对于洁净区表面微生物取样,对于规则表面通常使用RODAC双碟进行测试,对于不规 则表面一般使用擦拭取样法。 3.静态状态下进行的环境监测,除监测操作人员(不得超过2人),无其他操作人员 活动。 4.酵母菌和霉菌的监测为1年4次,一般在1、4、7、10月采用沙堡氏培养基加测。 5.所用的每一批号的培养基,应选取3只进行阴性对照,以检验此批号培养基无菌是 否良好。 6.应在A级关键操作的同时,对A级背景区域进行微生物项目的监测。 7.807车间的N1070/06房间及809车间的T128、T149、T207、T239房间,如某一品 种在该区域生产时需要进行A级操作,则该房间按相连B级频率测试;如该房间没有A级操作过程,则按不相连B级频率测试。 8.无菌双碟在洁净区使用时,应在双碟表面标明测试区域、测试位点、测试日期、产 品批号(限有产品的A级区域),避免混淆。用于写标识的笔应为不易擦除的无尘记号笔。 9.沉降菌测试时,在准备好的双碟底部写好编号后放置在各取样点,将培养皿大盖全 部打开,并扣在不产尘的灭菌纸或PE膜上。 10.沉降菌测试过程中,如双碟被不慎触碰,A级双碟继续监测;其他级别的双碟结束 测试并重新放置双碟继续监测,结束后结果按累加计数。 11.浮游菌测试测试位置一般距地面左右,A级区域仪器放在工作台面上。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 1.简述培养基双碟递入递出流程。 1.培养基由车间物流通道进入。 2.在D级递物柜间黄线外去掉纸箱或转运筐。 3.打开物流递物柜房间递物柜紫外灯,空照30分钟后,递入培养基双碟。 4.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方可递入C级区。5操作人员在C级区对双碟进行表面清洁,去掉最外层塑料袋包装,递入B级区递物柜内,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递入B级区存放。

环境监测知识点概括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品分析;编制质量控制图。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分析标准样品以进行实验室之间的评价和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等。 由以上可知,误差和偏差具有不同的含义:

误差以真值为标准,而偏差以多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但在实际分析中,真值所以,并不强调误差和偏差的严格区别,而往往将两者一般地称为“误差。 一个工业区布置9个空气采样点,某天测得各点上TSP 日平均浓度为:1.85,1.86, 1.93, 2.01,2.03,2.05,2.07,2.12,2.15mg/m3。当α=0.01时,求该区那天TSP 浓度变化的置信区间(设已知该地TSP 浓度呈正态分布)。 解:

自由度 f = n-1 = 8 显著性水平 α = 0.01 = 1% 查表得 t0.01,(8)= 3.36 将数据代入公式,得置信区间为 [1.89,2.31] 则 1.89≤μ ≤ 2.31 也即,有99%的把握推断该地区那天的 TSP 浓度变化范围在1.89至2.13之间。 某种方法经过改进,其精密度是否有变化; 相同试样由不同的分析人员或不同分析方法所测得均数是否有差异; 对标准样的实际测定均值与其保证值之间的差异,到底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还是确实存在本质的差别; 以上问题,均可用“t 检验”,即“显著性检验”来加以检验。 [例] 某含铁标准物质,已知铁的保证值为1.05%,对其10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054%,标准偏差为0.009。检验测定结果与保证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解] [ (1) =-2.11 (2)给定 α =0.05, =9, 查得 = 2.26 1-=n f ) 9(05.0t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课程性质:XXX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单位:XXX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给水与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内容。按测定项目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 X、TSP、PM10、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项目监测等。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化,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的内容。 按监测方法学习,主要讲述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生物方法;主要为标准方法和正在推广的新的常规监测技术,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监测技术,及迅速发展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和将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2.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或程序。 3.掌握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 4.了解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 5.掌握大气、水、土壤等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或

《环境监测技术》复习参考题

《环境监测技术》复习参考题 说明:最后一题给出了参考答案示例,其余题目请自行查找空气污染指数(API) 1.环境标准,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2.优先控制污染物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4.环境监测的目的、特点、一般过程 5.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有何区别 6.危险废物及常规监测方法 7.空白试验、对照试验 8.放射性样品预处理方法 9.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的区别 10.静态配气法 11.细菌总数 12.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13.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和原则 14.比较COD(Cr)、COD(Mn)、BOD(5)、TOC之间的异同点 15.空气污染指数 16.氟化物测定过程中加入TISAB的作用 17.浸出毒性与急性毒性 18.生物污染的途经 19.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区别与联系 20.环境监测实验室内部分析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21.碱片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的过程 22.水质pH与酸碱度的关系 23.冷原子吸收测定汞的原理 24.生物污染的途经 25.标准的生物毒性实验包括哪几类,并简要阐述之。 26.指示生物及其分类 27.光度分析法中规定测定上、下限的原因 28.在大气污染源监测时,采样位臵的设臵原则 29.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总悬浮颗粒物TSP 30.空气中总烃的测定 31.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32.水样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33.现有一工业废水,内含微量汞、铜、铅和痕量酚,设计一个预处理方案,实 现四种化合物的分别测定 34.浊度和色度 35.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GC和HPLC的异同。 36.元素分析常用的仪器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37.怎样求得城市交通噪声的等效连续声级? 38.为什么要进行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简述总量分析与形态分析之间的关 系,以及一些常见的分析方法。 39.方案设计 环保局要对某河流水受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请你制定水污染监测方案。(假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重庆市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竞赛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操纵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是推行可持续进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操纵。(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刻,以环境阻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同意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刻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刻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照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操纵的地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不,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企业标准。(对)

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 1.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2.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 3.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五毒有害元素: , , , , . 4.现场监测五参数:①水温②值③电导率④浊度⑤溶解氧 5.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国家标准分为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 执行原则:地方环境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国家综合标准。 6.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在车间排放口和具体安装设施排放口。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工厂的总排放口采样。 7.臭阈值: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臭阈值()=(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 8.色度:取一定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刚好看不到颜色,以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7.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8.水样中加入硝酸可以防止金属离子沉淀。 9.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分为:水样的消解,分离和富集。

①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消除对测定的干扰,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②分离与富集的目的:对样品进行浓缩,使其浓度增大。 10.水样中金属离子,无机非金属离子,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消解、蒸馏、萃取。(或消解、萃取、蒸馏)。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 地表水水域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等。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等渔业水域与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与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分为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 特定工业区。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性质与控制方式分为两类: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 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或者小于或等于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018年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 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

12.2水和废水监测与分析 12.2.1物理性质检验 2.颜色的测定:真色(去除悬浮物后)和表色。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测定方法 1)目视法——铂钴标准比色法:离心或0.45μm滤膜(非滤纸)过滤,(1mgPt+0.5mgCo)/L水具有的颜色为1度。仍不透明时,测定表色。 适用范围: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计算:色度=A*50/B (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B:水样体积ml) 2)目视法——稀释倍数法:用蒸馏水稀释到刚好看不到颜色时的稀释倍数表示色度,辅以文字描述。 适用范围: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3)分光光度法(铬钴比色法):铬钴标准液在350nm波长附近有最大吸收峰,且在10~100°色度(铂钴标准溶液)范围内吸光度与色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插图和表,得知水样的色调,以主波长表示;亮度,以明度表示;饱和度,以纯度表示。 适用性:近年来,我国某些行业已试用这种方法检验排水水质。 3.臭 1)定性描述法:依靠嗅觉描述,按下表划分等级。 2)臭阈值法(稀释倍数法) 4.残渣——总残渣、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SS) 1)测定方法:总残渣先在蒸气浴或水浴蒸发干,再烘箱烘干测定方法均是在103~105℃烘干,称重。5.浊度(P117) 1)定义: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2)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以浊度标准溶液。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测定。 目视比浊法:1mL蒸馏水中含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所产生的浊度为1个浊度单位,简称度。 浊度计法:一般用于水体浊度的连续自动测定,依据浊液对光进行散射或透射原理制成的专用仪器。 12.2.2金属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容量法 1.汞 1)冷原子吸收法:适用于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汞原子蒸汽对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检出限:0.1-0.5μg/L,适用于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 2)冷原子荧光法: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汽,吸收253.7nm的紫外光后,被激发而产生特征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检出限:0.05μg/L。干扰因素少,适用于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消解(氧化),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

重庆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三

重庆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三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1、填空题 1、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现场采集的水样分 为和,混合水样又分为和。 答: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等比例混合水样等时混合水样。 2、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 、、、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答: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 3、采样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为、、和等。 答: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4、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应避开、和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答: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 5、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答:空白样。 6、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或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答:车间车间处理设施。 7、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的外排口。 答:排污单位。 8、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COD、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要逐步实现采样和监测。 答:等比例在线自动。 9、测、和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 10、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与 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贴好标签。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答:采样器水样容器固定剂。 11、测定油类、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答: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 12、测量pH时应,,以使读数稳定。 答:停止搅动、静置片刻。 13、玻璃电极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出现,即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 答:碱性误差(钠差)偏低。 14、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和方

环保尾气检测员培训知识

环保检测员培训知识 一、了解3个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检测标准: 1、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2、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3、DB37/657-2011《山东省点燃式发动机在用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仅是检测结果评判标准。 二、了解车辆参数及分类。 1、基准质量(RM) 指整车整备质量加100kg质量。 2、轻型汽车、重型汽车 轻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 500kg的M1类、M2类和N1类车辆。 重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车辆。 类车指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包括轿车)。 注: M 1 类车指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 2 类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N 1 3、第一类轻型汽车、第二类轻型汽车、乘用车 第一类轻型汽车指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2500kg的M1类车。 第二类轻型汽车指除第一类轻型汽车以外的其他所有轻型汽车。 乘用车指主要用于载用乘客及其自身行李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 4、在用汽车

是指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号牌的汽车。 5、点燃式发动机、压燃式发动机 点燃式发动机,又叫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是依靠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发动机(如:汽油机)。 压燃式发动机指采用压燃原理工作的发动机(如:柴油机)。6、发动机最大转速(MaxRPM)、怠速与高怠速工况 发动机最大转速:油门踏板处于全开位置时测量得到的发动机最大转速。 怠速工况指发动机无负载运转状态,即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车应处于“停车”或“P”挡位);油门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高怠速工况指满足上述(除最后一项)条件,用油门踏板将发动机转速稳定控制在50%额定转速或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时的工况。 标准中轻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2500±100r/min,重型汽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1800±100r/min 7、过量空气系数(λ) 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上所需空气量之质量比。 8、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 通常指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 x)。 三、了解仪器设备自检要求: 1、排放检测设备网络通讯自检要求:界面数据能正常显示。

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基础试题集

一、基本知识 (一)法律法规 一、填空题 1.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 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 _________________ 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2.《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于 _____________ 年 ___________ 月 _____________ 日公布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 。 4.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5.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 ___________________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 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的滩 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7.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设备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 励和支持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9.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 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制定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 .人民生活环境 B .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C.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D .生态环境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 公布实施的。 A. 1989年 2月6日 B. 1982年 12月26日 C. 1989年 12月26日 D. 1989年 12月1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一切企事业单位 B .一切单位和个人 C. 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4.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 进行 ________________ 。 A .检举 B .控告 C .投诉 D .检举和控告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由 制定的。 A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 害起时计算。 8. 未经环保行政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______________ 。 A .重新安装 C.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D .整改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所说的“油类”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任何类型的油 B.动物油 D .国家技术监督局 A . 1 年 B . 2 年 C . 3年 D . 5年 B .处以罚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