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钱彦敏金融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钱彦敏金融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钱彦敏金融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钱彦敏金融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Keypoint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By Sven Chapter 1

1, Utility Function

2, MRS

3, Fisher Separation theorem of lenders and borrowers within capital market

4, transaction cost

Chapter 2

1, Forms of value, e.g. production economy, production economy with labor choice, production economy with uncertain variable, asset pricing model

2, state variable, choice/control variable, transaction function

3, Bellman equation with no policy function, Bellman equation with policy function

4, First Order Condition

5, Benveniste-Scheinkman Condition

6, Euler Equation

7, Bellman equation and Euler equation of value under uncertainty

Chapter 3

1, value form and market clear

2, Bellman equation and Euler equation of asset value

3, asset pricing model, pricing kernel

4, price of real discount bond, nominal discount bond, market index, option price, managed portfolio

Chapter 4

1, power utility function

2, RRA, ARA, risk preference

3, risk correction, price decomposition

Chapter 5

1, Risk premium

2, procyclical asset and its price

3, countercyclical asset and its price

4, aggregate risk, idiosyncratic risk, non-priced idiosyncratic risk

5, Risk premium of return

6, mean-variance bounds and its quantitative specification

7, VaR

Chapter 6

1, portfolio, market portfolio, efficient portfolio

2, lagrangian solution to portfolio optimization

3, risk tolerance, x min, z*

4,(μx, σx)diagram(Markowitz frontier with no risk-free asset)

5, relations between x*, x min, τ,z*; relations between x*,τ,τm,x*m

6, (μx, σx)diagram with risk-free asset( Markowitz frontier with risk-free asset)

7, CML

8, rationalization of CAPM, market clear, SML

Chapter 7

1, systematic risk, non-systematic risk

2, CAPM for a portfolio

Chapter 8

1, Arbitrage, arbitrage-free, arbitrage matrix

2, weakness of CAPM

3, APT model, π matrix

Chapter 9

1, Allocational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operational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2, Capital Market Efficiency, Fama’s Theory

3, Value of information

4, three types of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互联网金融学习资料

一、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ITFIN)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 当前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APP软件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模式)的手机理财APP(理财宝类),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二、发展模式 1、众筹 众筹大意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的本意是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创业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及项目,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需要资金的个人或团队将项目策划交给众筹平台,经过相关审核后,便可以在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介绍项目情况。 2、P2P网贷 P2P(Peer-to-Peer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P2P网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两种运营模式,第一是纯线上模式,其特点是资金借贷活动都通过线上进行,不结合线下的审核。通常这些企业采取的审核借款人资质的措施有通过视频认证、查看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认证等。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后,平台通过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情况。 3、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根据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给出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定义,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已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 4、数字货币 除去蓬勃发展的第三方支付、P2P贷款模式、小贷模式、众筹融资、余额宝模式等形式,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也开始露出自己的獠牙[8] 。

金融经济学整理

金融经济学 名词解释 自然状态:特定的会影响个体行为的所有外部环境因素。 自然状态的信念:个体会对每一种状态的出现赋予一个主观的判断,即某一特定状态s出现的概率P。 期望效用原则:人们在投资决策时不是用“钱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准则,而是用“道德期望”来行动的。而道德期望并不与得利多少成正比,而与初始财富有关。即人们关心的是最终财富的效用,而不是财富的价值量,而且,财富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效用函数的定义: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是其效用最大化的决定不仅对自己行动的选择,也取决于自然状态本身的选择或随机变化。 公平博彩:指不改变个体当前期望收益的赌局,如一个博彩的随机收益为ε,期望收益为E(ε)=0,我们就称其为公平博彩。 效用函数的凸凹性的局部性质:经济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凸凹性实际上是一种局部性质。即一个经济主体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是风险厌恶者,在另一种情况下是风险偏好者。效用函数是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在人们财富较少时,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者对风险有些漠不关心;而在较高财富水平阶段,投资者则显示出风险偏好。 确定性等价值: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于某一博彩行为的支付意愿。即与某一博彩行为的期望效用所对应的数学期望值(财富价值)。 风险溢价:是指风险厌恶者为避免承担风险而愿意放弃的投资收益。或让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参与一项博彩所必需获得的风险补偿。 阿罗-普拉特定理:对于递减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其对风险资产的投资逐渐增加,即他视风险资产为正常品;对于递增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他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减少,即他视风险资产为劣等品;对于常数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他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与其初始财富的变化无关。 相对风险厌恶的性质定理:对于递增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其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小于1(即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于风险资产的财富相对于总财富增加的比例下降);对于递减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大于1;对于常数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需求弹性等于1。 (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对一个特定的投资者而言,任意给定一个证券组合,根据他对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偏好态度,按照期望收益率对风险补偿的要求,可以得到一系列满意程度相同的(无差异)证券组合。所有这些组合在均值方差(或标准差)坐标系中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该投资者的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 有效集,有效前沿(边界):同时满足在各种风险水平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和在各种预期收益下能提供最小风险这两个条件就称为有效边界。 分离定理:在存在无风险资产与多个风险资产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有关多个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的决策(投资决策)与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比例的决策(金融决策)是分离的。 有效组合前沿:期望收益率严格高于最小方差组合期望收益率的前沿边界称为有效组合前沿。 两基金分离定理:在所有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两个分离的点都代表两个分离的有效投资组合,而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其它的点所代表的有效投资组合,都可以由这两个分离的点所代表的有效组合的线性组合生成。

金融经济期末练习题教材《金融经济学》杨云红

《金融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不具有资本市场的个体的消费和投资法则是(A )。 A.MRT=MRS B.MRT>MRS C.MRT

【采用1】金融计量学 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计量学 教学大纲 基本信息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2.学时:48 3.学分:3 4.授课对象:金融学本科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建立在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的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主要为后续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奠定金融学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金融计量学结合数量方法来对金融问题进行认识分析,并辅助于计算机专门软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金融计量学的一般概念及工作步骤、模型估计的基本方法、模型检验与修正方法,典型计量经济模型专题讨论、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基本知识(包括模型的识别、估计、检验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案例。 课程目标 金融计量学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定量分析和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经济学分支,是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现代金融计量学的基础理论、模型和方法,培养学生在经济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计量分析软件建立金融计量学模型的能力,拓宽学生分析、研究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的数量分析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为对我国金融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大纲 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第一部分是金融计量学基础,主要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放宽基本假定后的回归模型、虚拟变量模型、非线性

模型等内容;第二部分是金融时间序列模型,主要包括单位根检验、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协整检验、修正误差模型(ECM)、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等内容;以及金融计量学的应用实例,主要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学者相关的金融计量实证研究。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本单元是课程的纲。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以及本课程涉及的内容;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是一门经济学科,以及它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掌握金融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应用;重点掌握建立与应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工作步骤,以及在每一步骤中应注意的关键。 2.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金融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应用及本课程涉及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立金融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和要点、培养学习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兴趣。 3.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重点】本单元概括介绍计量经济学这一学科,重点使学生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在整个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应用领域和建模步骤,对本课程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本课程的总纲。 【难点】经济变量、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样本、散点图、数据的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单元: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建议学时数:10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要求学生了解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掌握OLS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假定,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理解拟合优度的度量,掌握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理解回归模型的预测。 2.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与方法;会运用上述理论与方法对具有一个变量的简单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使学生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的Eviews软件实现。 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难点】OLS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假定 第三单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议学时数: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古典假定,理解系数的估计误差与

金融经济学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金融经济学思考与练习题(一) 1、在某次实验中,Tversky 和Kahneman 设计了这样两组博彩: 第一组: 博彩A :(2500,0.33; 2400,0.66;0,0.01) 博彩B :(2400,1) 第二组: 博彩C :(2500,0.33; 0,0.67) 博彩D :(2400,0.34; 0,0.66) 实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在第一组中选择了B ,在第二组中选择了C ,Tversky 和Kahneman 由此认为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并不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来决策,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解:由于第一组中选择B 说明 1(2400)φ0.33(2500)+0.66(2400)+0.01(0) 相当于 0.66(2400)+0.34(2400)φ0.66(2400)+ 0.34{3433 (2500)+ 34 1 (0)} 根据独立性公理,有 1(2400))φ 3433 (2500)+ 34 1 (0) (*) 第二组选择C 说明 0.33(2500)+0.67(0)φ0.34(2400)+0.66(0) 相当于 0.34{ 3433 (2500)+ 34 1 (0)}+0.66(0)φ0.34(2400)+0.66(0)

根据独立性公理,有 3433 (2500)+ 34 1 (0) φ1(2400) (**) (*)与(**)矛盾,因此独立性公理不成立,绝大多数参与者不是按照期望效应理论决策。 2、如果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为,1,1)(1≠-=-γγ γ x x u ,问在什么条件下决策者是风险厌恶的,在什么条件下他是风险喜好的?求出决策者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和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解:1)(",)('----==γγγx x u x x u 绝对风险厌恶系数: 1) (') ("-=- =x x u x u R A γ 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γγ==- =-x x x u x x u R R 1) (')(" 当γ>0时,决策者是风险厌恶的。当γ<0时,决策者是风险喜好的。 3、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为指数函数,1)(α αx e x u --= ,问他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 否会随其财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投保者与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均为指数函数,且投保者的α=0.005,保险公司的α=0.003,问投保者与保险公司谁更加风险厌恶? 解:αααα=--=- =--x x A e e x u x u R )(')("

金融经济学习题答案

计算题: 1.假定一个经济中有两种消费品1x 、2x ,其价格分别是4和9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12(,)U x x =72,求: (1)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选择 (2)消费者的最大效用。 2.假定一投资者具有如下形式的效用函数:2()w u w e -=-,其中w 是财富,并且0w >,请解答以下问题: (1)证券:a)该投资者具有非满足性偏好;b)该投资者是严格风险厌恶的。 (2)求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 (3)当投资者的初期财富增加,该投资者在风险资产上的投资会增加?减少?不变? (4)当投资者的初期财富增加1%时,该投资者投资在风险资产上投资增加的百分比是:大于1%?等于1%?小于1%? 3.假定一定经济中有两种消费品1x 、2x ,其价格分别是3和9 ,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12(,)U x x =+,并且他的财富为180,求: (1)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选择 (2)消费者的最大效用。 4.假定一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111()()1B u w A Bw B -= +-,其中w 是财富,并且0B >,m ax[,0]A w B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求绝对风险规避系数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 (2)当该投资者的初始财富增加时,他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3)什么情况下,当投资者的初期财富增加1%时,该投资者投资在风险资产上投资增加的百分比是:大于1%?等于1%?小于1%? 1.解:(1)消费者的最优化问题是 12,12m ax .. 4972 x x s t x x += 先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12(7249)L x x λ=-- F.O.C : 1122121140 (1)2L x x x λ-?=-=?

互联网金融复习资料

一、三次银行卡费率改革的影响 2003《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 银行:对银行推行银行卡消费服务有推动作用,提高银行卡使用渗透率与交易额的增长 商户:降低手续费成本,促进商户的发展 消费者:鼓励消费,促进银行卡的使用积极性 1.餐饮业等行业手续费较高,商户负担过重,使用银行卡刷卡方式积极性降低,间接导致消费者不能享受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 2.政府完全定价,缺乏市场活力,不利于银行与商家之间合作互利共赢 2013《关于优化和调整银行刷卡手续费的通知》 有利于商家降低银行卡手续费支出成本,增加收入,带动商家使用POS机,提供银行卡刷卡业务的热情。有利于改善经营环境,促进小微商家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d中长期看商业银行让利于商户有利于减轻商户负担,也提高了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意愿,为银行卡产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此次调整将有助于提高银行卡发卡量、普及率、活卡率以及银行卡渗透率,给银行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行业间价差较大,一方面以餐饮为代表的高费率行业降价呼声依旧持续。另一方面,各类商户在不同MCC码(行业费率)之间套取价差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2016《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 降低商户成本,改善经营环境有效防止不法商家违规套码,借记卡和信用卡刷卡手续费不同有利于调动商业银行推广信用卡的积极性,拓展信用消费业务放开收单服务费,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由收单机构和商户协商费率,有利于根据商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增值服务,有利于收单机构顺应市场形式的变化,主动降费,拓展市场创造条件。 普通消费者:餐娱行业成本降低,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刷卡消费体验

金融经济学期末复习

第七章资产评估 1、资产估值的原理 资产的基本价值的定义:消息灵通的投资者在自由且存在竞争的市场里必须为该资产支付的价格。 2、价值最大化和金融决策 完全可以不考虑风险偏好和未来预期,以价值最大化为基础了理性作出金融决策。 金融资产提市场提供了评价不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3、一价定律与套利 一价定律说明,在竞争市场上,如果两项资产是等同的,那么他们将倾向于拥有相同的市场价格。 一价定律由一项被称为套利的过程强行驱动。 套利是为了从等同资产的价格差异中赚取真实利润而购买并立即售卖这些资产的行为。 4、套利与金融资产价格 出现似乎违反一价定律的现象原因:某些东西正在干扰竞争性市场的正常运作;两项资产之间存在某些经济角度的差别。 5、利率和一价定律 金融市场的竞争性不仅保证了同一资产的价格是相同的,而且同一资产的利率也是相同的。利率套利:一脚低利率借入资金,同时以较高利率贷出资金。 6、汇率与三角套利 把货币A换成贬值的货币B购买第三样东西C,将C以货币A卖出,赚取差价 借入货币A换成对于A贬值的货币B,B换成C,C换成A赚取差价(A和C,B和C之间的比率不变)对于在竞争市场上自由兑换的人任意三种货币而言,为了知晓第三种汇率,了解任意两者之间的汇率就足够了。

7、运用参照物进行价值评估 甚至在不能依赖套利力量强制执行一价定律时,我们仍然可以以来套利的逻辑对资产进行评估。 8、价值评估模型 对房地产进行价值评估 对股票进行价值评估 一家企业的市盈率=其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 公司股票的估计价值=公司的每股收益x行业平均市盈率 账面价值时出现在会计报表中的价值测评标准 9、价值的会计标准 当资产的价值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时被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 如果资产价值没有被特别重新估值,从而反映资产的当前市场价值,那么不要将在财务报表中出现的资产价值解释为市场价值 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不等于账面价格的理由:账面价值不包括一家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一家企业公告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包括的资产和负债是以原始购入成本减去折旧进行计价,而不是按照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计价。 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对资产和负债重新估值并且进行公告被称为逐日盯市法。 10、信息怎样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 11、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一项资产的当前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公开可得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影响该资产价值的未来经济性基本因素相关。 假设价格是所需求股票多于供给股票情况下的价格,于是价格可望上升,否则价格下降。股票市场价格将反映所有分析师观点的加权平均值。 第八章已知现金流的价值评估:证券 1、使用现值因子对已知现金流进行价值评估

金融经济学复习

1、请阐述金融学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关注的焦点。(5分) 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在微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经济参加者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的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出价值的地方。 2、金融经济学关心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5分) (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金融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3、解释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4分)并举例。(2分)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必将把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 举例:二手车市场 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 举例:保险公司(家庭财产险) 4、解释偏好及其应满足的条件,偏好的基本假设有哪些(6分)经济学家采用效用函数分析偏好有哪些好处(2分)P13 偏好就是参与者对所有可能消费计划的一个排序。 偏好是C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表示为≥,它满足:①完备性:a ,b ∈C ,a ≥b 或b ≥a ,或两者都成立;②传递性:a ≥b 且b ≥c ,则a ≥c 。 基本假设:①不满足性:如果a>b,那么a ﹥b ;②连续性:c ∈C ,集合{a ∈C :a ≥c }和{b ∈C :b ≥c }是闭的;③凸性:a ,b ∈C 以及a ∈(0,1),如果a ﹥b ,那么aa+(1-a )b ﹥b 。 效应函数作为偏好的描述处理起来更为方便,更加易于分析。 5、在课程第二章中,我们是如何对一个经济体进行描述和定义的。(5分)假定在这样一个经济体中,有现在和未来两个时期,第k 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1(,)k k k U c c ,现在和未来拥有的禀赋为01(,)k k e e ,证券市场结构为X ,价格为S ,假设消费者对证券持有量的选择为 ,请描述消费者的消费计划集,(2分)并给出

金融经济学(王江)习题解答

金融经济学习题解答 王江 (初稿,待修改。未经作者许可请勿传阅、拷贝、转载和篡改。) 2006 年 8 月

第2章 基本框架 2.1 U(c) 和V (c) 是两个效用函数,c2 R n+,且V (x) = f(U(x)),其中f(¢) 是一正单调 函数。证明这两个效用函数表示了相同的偏好。 解.假设U(c)表示的偏好关系为o,那么8c1; c22R N+有 U(c1) ? U(c2) , c1 o c2 而f(¢)是正单调函数,因而 V (c1) = f(U(c1)) ? f(U(c2)) = V (c2) , U(c1) ? U(c2) 因此V(c1)?V(c2),c1oc2,即V(c)表示的偏好也是o。 2.2* 在 1 期,经济有两个可能状态a和b,它们的发生概率相等: a b 考虑定义在消费计划c= [c0;c1a;c1b]上的效用函数: U(c) = log c0 + 1 (log c1a + log c1b) 2 3′ U(c) = 1 c01?°+21 1 c11a?°+ 1 c11b?°1?°1?°1?° U(c) = ?e?ac0?21? e?ac0+e?ac0 ¢ 证明它们满足:不满足性、连续性和凸性。 解.在这里只证明第一个效用函数,可以类似地证明第二、第三个效用函数的性质。 (a) 先证明不满足性。假设c?c0,那么 有c0 ? c00; c1a ? c01a; c1b ? c01b 而log(¢)是单调增函数,因此有 log(c0) ? log(c00); log(c1a) ? log(c01a); log(c1b) ? log(c01b) 因而U(c)?U(c0),即coc0。

浅析互联网金融经济学

浅析互联网金融经济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促进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经济学 1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的较晚,在2005年以前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段时期的互联网和金融开始合作,一些简单的金融业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运作。在2005年到2013年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段时期,我国建立起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并逐渐发展,出现了网络借贷的业务。在2013年至今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三阶段,此时的互联网与金融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而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许多传统的金融机构也逐渐利用互联网办理日常业务。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业务形式,它比传统的金融更适合显示市场发展的需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现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进行一一阐述。2.1利用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基于现代大数据的运用,这比传统金融更具创新、竞争力和活力。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大数据的运用尤为重要,从数据中可以分析出金融中隐藏的信贷风险以及资金交易的数量和频率等等,它是金融的核心资产。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以往在金融中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使金融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开,让交易双方搭建了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中获得了更多准确可靠的信息,以此大大避免了一些金融风险。另外,也有一些企业也从大数据中看到了商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2经营模式各具特色,比较多样化。在互联网金融系统中可以分为金融互联网子系统和互联网企业金融子系统,各系统结构有不同的功能以及多种经营模式。以金融互联网子系统为例,这种系统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金融业务,还可以为其他的金融机构建立其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双方交易的效率。2.3全方位地服务社会大众,服务水平较高。互联网金融可以为全体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比较具有普惠化。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资

金融经济学整理

金融经济学整理 Tips: 1、只是个人根据刁老的“复习”整理,仅供参考 2、每一章基本上有两个考点,基本一章出一个的意思 3、红色的题目是去年考过的,可以重点关注 4、截图只说明大概范围,不是完整的篇幅 5、建议大家复习一定要手写熟悉一下啊! 第一章 1、question: 偏好关系, answer:说明三个公理的满足(自反性、可比性、传递性)

2、Q:字典序 A:公理的满足 ………

第二章 1、套利的概念,考察是否有套利机会(example1:说明套利类型) …… 2、跨期消费问题:价格可加性(value additivity)、占优性(dominance) 回报率(proof)

第三章 1、股利无关性(dividend irrelevance)proof! 2、债权股权无关性(theorem 3.2)proof!

第四章 1、最优化模型(optimality )(具体不知道考什么,求指点!) 4.2 Optimality The first issue we must address is the existence of an optimal element 01(,)C C * * in the constrained choice set A . We assume it directly. 2、时间偏好和时间偏好率(正时间偏好proof !) 4.5. Time Preference By examining the slope of a consumer’s indifference curve, information is revealed about a con sumer’s preferences for consumption at time 0 versus consumption at time 1. This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time preference . Definition: Positive Time Preference If there is positive time preference at 01(,)x x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金融经济学是关于金融市场的经济学,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微观经济学解决了一般商品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而金融经济学则解决了具有不确定性特性的金融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所以,金融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金融学科体系层次中具有经济学教学层次中微观经济学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掌握确定现金流和不确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的利率决定理论,也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 二、教学内容: 包括导言、第1至7章。 导言: 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资产的定价公式 2、金融经济学课程结构 第一章:资本市场、消费和投资 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1.1~1.2)

1)两时期(现在和将来)纯交换经济分析框架:现在的货币与未来的货币的交换(生产投资、证券投融资) 2)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下的消费策略问题 第二章:固定收入证券和利率的期限结构 给未来现金流确定的证券(即国债)定价。 1、国债的价格,到期收益率,名义年化利率 2、现货利率与远期利率 现货利率曲线 3、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无偏期望、易变性偏好、市场分割 第3~7章,给未来现金流不确定的证券定价 第三章:不确定下的选择理论 3.1~3.6 1、不确定条件下的偏好关系与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表达定理及阿莱悖论 2、个体风险厌恶与效用函数的形式 第四章:均值——方差分析 均值—方差分析框架的由来。(4.1~4.4) 1、一些基本定义

金融学试题及答案02097

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2 的。 A C 3 A C 4 A C 5 A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2、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有利于()。 A、抑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B C D E 3 A B C D 4 A C E 5、治理通货膨胀的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 A、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提高再贴现率 C、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E、降低再贴现率 F、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2、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4、金融自由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政府放弃对金融业的干预。() 5、特别提款权可以充当国际储备,用于政府间的结算,以及国际贸易和非贸 1 A C 2、 A C 3 A C 4 A、贷款利率 B、存款利率 C、市场利率 D、再贴现利率 5、下列不属于负债管理理论缺陷的是()。 A、提高融资成本 B、增加经营风险 C、降低资产流动性 D、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 2 A B C D E 3 A C E 4 A B C、有助于提高金融资产储蓄比例 D、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5、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哪些特征。() A、黄金充当世界货币 B、两种货币兑换以铸币平价为基准 C、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D、汇率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发表时间:2019-01-03T10:51:33.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王韫文 [导读] 摘要: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理念和整体发展模式与传统金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细化的研究,首要工作就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基础进行明确,为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 江苏步步高置业有限公司江苏吴江 215000 摘要: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理念和整体发展模式与传统金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细化的研究,首要工作就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基础进行明确,为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本文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明确研究理论基础,为深入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学理论;理论基础 引言:相较于一般性的传统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方式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作为依托,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的革新发生相应的变化。新时期,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性应用,互联网金融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几乎在短时间内遍布全球,对传统金融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探索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以指导,借以助推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 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从20 世纪七十年代电子金融开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广泛传播开始,互联网金融就成为金融领域中的新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如同所有新兴行业一样,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初期发展过程中遭受了很大程度上的质疑,多数研究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所能够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无法持久。但是互联网金融最终在诸多的争议中生存发展,并且以席卷全球的态势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金融行业组成部分,甚至取代传统金融行业,受到广泛关注。 2 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1 产业经济学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的理论指导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经济学基础理论有效指导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对理论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发现集中体现在互联网金融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方面。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是一门已经得到成熟发展的重要学科,经济学理论中提出的研究方法一般都将自然科学的标准作为判断的依据,因此具有明显的科学性。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想必然遵循经济学中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经济学指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指导作用集中体现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个方面。 其一,供给方形成的规模经济和需求方形成的规模经济是构成规模经济的两个重要元素,而在规模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重要的规律,在将产业经济中的供给方规模经济融入到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时,由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知识和技术的要素实现了对劳动力和资本的替换,因此技术和知识要素进一步增加,其成本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但是所创造的收益却表现出递增的趋势。可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供给方规模经济能够实现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突破,进一步增强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效应和效益示范能力,使互联网金融价值的爆炸式发展成为可能。 其二,互联网金融中的长尾经济。长尾经济主要是借助自身成本优势不断丰富产品的品种,进而实现对利基市场的开拓,这一情况与产业经济中的范围经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主要用于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无法明确解释的现象加以阐释。互联网金融在整个金融领域中处于“长尾”的位置,因此会出现一些“普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吸引大量的顾客。 2.2 金融中介理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 金融中介理论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起到了理论指导的作用。对具体理论指导方作用加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对信息的筛选和处理。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信息的筛选和处理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相对较为显著。但是互联网信息明显呈现出庞杂无序的特征,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无法提供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而在金融中介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帮助互联网金融主体完成对互联网金融信息的筛选和判断,借助有价值、可靠的信息为顾客提供相应的参照,进而确保顾客借助客观、可靠的信息能做出最佳的选择,提高顾客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和应用度。其二,实现对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成本受)到信息资源免费复制和应用的影响呈现出递减的发展规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将有价值的信息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来需要花费相应的成本。 2.3 信息经济学理论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的出现和应用会从多角度影响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而促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如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影响、搜寻理论的影响以及声誉机制的影响,能够形成积极的影响效应,带动经济的进步。以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影响为例,面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信息等新兴要素取代资金和劳动力要素成为最重要影响因素这一情况,在金融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情况可能会加剧金融机构的风险,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借助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支持,可以有效改善互联网金融微贷方面信息不对称情况,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促进互联网金融领域贷款公司逆向选择风险的规避,进一步增强公司发展的稳定性,切实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 3 信息经济学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指导 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成为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在贷款时,若发现贷款前后顾客信息的不对称,这将给互联网贷款行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需要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帮助互联网微贷解决贷款前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2 搜寻理论 搜寻理论主要是针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才需要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帮助互联网金融搜寻可

经济学题目整理..

经济学题目整理 一、选择题 第一章 1.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 ) A、与稀缺性相关的问题 B、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C、为什么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2.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B A、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必须作出选择 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D、价格必定上升 3.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c A、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利益 B、选择导致稀缺 C、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 D、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b A、自由市场上的价格 B、面对稀缺性而作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C、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D、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5.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b A、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买 B、必须作出选择 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运用 D、政府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 6.时间:d A、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7.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A、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 B、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 C、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 D、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 8.下列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a A、失业救济太低 B、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 C、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D、妇女与男子应该同工同酬 9.下列哪一项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a 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C、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 D、去年计算机的价格是2500美元 E、通货膨胀率上升了 E、如何用公式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10、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为()。b A.相对科技进步不断地制造出来B.相对的稀缺性C.相对的稳定性D.相对的可塑性第二章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金融经济学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金融经济学思考与练习 题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金融经济学思考与练习题(一) 1、在某次实验中,Tversky 和Kahneman 设计了这样两组博彩: 第一组: 博彩A :(2500,; 2400,;0,) 博彩B :(2400,1) 第二组: 博彩C :(2500,; 0,) 博彩D :(2400,; 0,) 实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在第一组中选择了B ,在第二组中选择了C ,Tversky 和Kahneman 由此认为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并不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来决策,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解:由于第一组中选择B 说明 1(2400) (2500)+(2400)+(0) 相当于 (2400)+(2400) (2400)+ { 3433 (2500)+ 341 (0)} 根据独立性公理,有 1(2400)) 3433 (2500)+ 341 (0) (*) 第二组选择C 说明 (2500)+(0) (2400)+(0) 相当于

{3433 (2500)+ 34 1 (0)}+(0) (2400)+(0) 根据独立性公理,有 3433 (2500)+ 34 1 (0) 1(2400) (**) (*)与(**)矛盾,因此独立性公理不成立,绝大多数参与者不是按照期望效应理论决策。 2、如果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为,1,1)(1≠-=-γγ γx x u ,问在什么条件下决策者是风险厌恶的,在什么条件下他是风险喜好的?求出决策者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和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解:1)(",)('----==γγγx x u x x u 绝对风险厌恶系数: 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当γ>0时,决策者是风险厌恶的。当γ<0时,决策者是风险喜好的。 3、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为指数函数,1)(ααx e x u --= ,问他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否会随 其财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投保者与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均为指数函数,且投保者的α=,保险公司的α=,问投保者与保险公司谁更加风险厌恶? 解:αααα=--=-=--x x A e e x u x u R )(')(" 由于投保者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为,而保险公司为,因此投保者更加厌恶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