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一个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以及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中国目前正在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劳动力成本加速上升。快速提高的劳动力成本会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面对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又需要采取何种对策?回答这些问题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力供给增速不断放缓,工资加速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人员数量从1982年的45295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6105万人,增长了68.0%,年均增长1.9%。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以及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人口司预测,中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经历建国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将在2018年前后达到顶点,此后将逐渐下降。《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参与率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趋于下降。人口以及劳动参与率这种变化的后果就是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不断放缓<图1),就业人口增速已经从1980年的3.22%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0.37%。

在劳动力供给增长不断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劳动力成本开始加速上升,仅2001-2018年间平均工资水平就上涨近4倍。图2给出

了1979-2018年的实际工资指数和GDP指数。从图2可以看出1998年之前我国的GDP增速在大多数年份超过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但此后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就开始反超GDP的增长速度了。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1990年劳动力供给增速有异常波动,图中做了平滑处理。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

利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我们采用OLS方法将1979-2018年的实际工资环比指数对时间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从

1979年至2018年期间,实际工资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比上年增速提高0.36个百分点。虽然工资的增长速度不会永远提高下去,但这仍表明目前我国的工资水平处于加速上升阶段。

二、前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竞争力影响不大

上节分析显示我国劳动力成本正处于加速上升阶段,那么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会对我国竞争力产生影响呢?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工资与企业利润的关系以及工资上升对出口和吸引FDI的影响来回答该问题。

1、工资上涨目前尚没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统计数据,我们计算了2003年至2018年以来工业企业工资总额与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利税总额的关系,结果见图3[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

从图3可以看出,虽然工业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在这期间快速提高,但由于利润和税收增长更快,工业企业工资总额占利润总额

为了验证这种可能性,我们根据Wind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2018》以及《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了中国制造业2006-2018年间的平均小时工资水平与小时劳动生产率[2]。虽然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006-2018年间有较大上升<从2006年每小时7.27元提高到2018年每小时12.79元,提高76%),但制造业单位小时劳动生产率也几乎保持同步的增速<从2006年每小时88.72元提高到2018年每小时149.24元,提高68%)。这期间工资上升主要是对前几年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补偿,没有对竞争力产生太大影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2008年之后我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工资水平仍继续快速提高<2008至2018年的三年时间里,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提高13.7%,而人均工资则上涨了24%)。这几年工资高增长是对前些年工资低增长的一种补偿,具有一定合理性,而且目前工业企业工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4%,其变化对总成本影响较小,但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在未来将会逐步显现。

4、如不加快产业升级我国工资上升空间将逐步收窄

虽然我们的分析表明2018年之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尚未对我国工业的竞争力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但如果工资水平上涨速度持续明显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那么这种状况就必将发生改变。此时,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中国的工资上升还有多大空间?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中国和中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工资及生产率状

况进行分析。王燕武等<2018)[3]对中国及主要竞争对手如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六个国家的制造业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9年时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比这些国家加权平均水平低50%,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那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又上升了21.5%。如果这期间我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单位劳动成本没有变化,同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维持2008-2018年的水平,那么目前我国单位劳动成本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至40%。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尚没有对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以及出口和吸引外资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但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处于转折期,近年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明显超过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步缩小。为了防止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经营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必须未雨绸缪,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挖掘“人口红利”潜力,稳定劳动力供给

各种预测表明,我国劳动力总量不久即将进入负增长,但通过各种制度改革,我国还有很大的“人口红利”潜力可以挖掘。一是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善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待遇,把季节性农民工变成城镇常住劳动力。二是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遏制就业参与率下滑趋势,提高劳动者就业积极性。三是要改革退休制度,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并根据行业特殊性对部分行业实行男女同龄退休,扩大

劳动力供给规模。四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区域分割,提高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努力减少结构性失业。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

我国2018年之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所以没有对竞争优势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其结果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单位劳动成本并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要想维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必须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而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在这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8年的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5年,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11-12年的水平。通过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与人力资本相关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使教育更加适应当前和未来阶段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可以大幅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从而减轻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竞争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3、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

作为世界工厂,我国目前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低端制造业的市场份额会逐步被越南、印度等具有更低劳动成本的国家所蚕食。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努力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中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为此,一是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要用现代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品牌意识,鼓励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三是要提高创新投入,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4、树立危机意识,培育综合竞争优势

现代竞争是多领域、多维度的竞争,同时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也会在动态环境中不断变化。低廉而充裕的劳动力曾经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的发展不可能继续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只有树立危机意识,积极培育基于多种要素的综合竞争优势,才能保证我国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提高创新能力以外,还必须:努力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完善产业聚集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协同能力;加快推进政府部门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营商环境等。

5、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税负水平

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毫无疑问会提高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水平,加大企业营运难度。我们要看到,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由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不能通过强制压低工资增速来解决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的难题。也应认识到,部分低端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甚至向国外转移也是正常的,不应通过政策进行保护。但为了防止短期内出现行业性的严重困难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大的冲击,需要政府适时适度地降低企业税负水平。一是调整企业税负结构,取消不合理的税费安排;二是加

快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降低企业税负水平;三是适当降低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的税率。此外,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景气等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目前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政府可根据情况采取加大退税力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部分行业出口企业的支持。

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人力成本分析表 附件4: (公司) 人力资源盘点及人力成本分析报表 一、员工数量指标 员工总量年初人数目前人数平均人数增长率 按部门划分 按职务层级划分高管经理主管员工 按岗位类别划分管理职能技术后勤 按职务层级划分标准: 高管:地区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经理:专业经理/部门经理/副经理;员 工: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普通员工。 按岗位类别划分标准: 管理:集团及所属各单位部门副经理以上人员;技术:专业师(建筑师/工 程师/景观师/结构师/室内师/造价师)/助理专业师;后勤:司机/保洁/厨师/ 保安。 二、人力成本指标 各部门分布人力成本额各部门现有岗位编制 (需附组织架构图) 各部门工资总额 (需附工资表) 各项福利分布 三、员工流动指标 流失率流失员工 工龄分布试用期正式员工共计: 人,其中: 2年以下: 人;

5年: 人; 2- 5年以上: 人。 新进员工率损失率留存率 流失原因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流失原因分类: 辞退、个人主观原因辞职、个人客观原因辞职、内部调动四、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出勤率加班强度比率 备注:上述数据统计计算公式: 一、员工流动指标: 1、流失率=离职人员/(离职人员+期末人员)*100% 2、新进员工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100% 3、损失率=新进员工离职总数/招聘入职数*100% 4、留存率=留存员工数/招聘入职数*100% 二、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加班时数/总工作时数*100, 备注: 本公司2010年12月31日人数 备注: 本公司2012年1月1日人数 备注: 根据本公司部门设置,填写各部门人数 备注: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 ( 一) 经济高速增长推动劳动力成 本上升近年来, 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GDP 连续几年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这种高增长率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来实现的。这些年来, 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明显过热, 造成了很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物价水平上涨速度和幅度都加快和增大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无限供给状态, 劳动力供给价格弹性非常小, 劳动力价格增长缓慢, 工人的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 加之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居民的总体福利水平下降。现阶段, 我国的大部分居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工资水平低, 劳动力在提供劳动时更多地要考虑工资待遇水平, 较低的工资待遇使得市场的劳动力供求减少, 或者劳动力转移( 2003 年以来, 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一些农民工转移到工资待遇水平高或者工资待遇水平差别不大但劳动强度小的地区, 甚至有的农民工返乡务农) 。劳动力的市场供求均衡发生了变动, 在更高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下产生了新的市场均衡。( 二) 最低工资水平的调整 2004 年, 中央政府要求各地方政府至少每两年将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上调一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最低工资上调的频度高、幅度大。比如, 北京已 经连续三年上调了最低工资, 上海, 则是从1993 年以来, 已经连续13 次(每年一次)调高最低工资。在今年 4 月17 日深圳的最低工资调整论证会上, 深圳两个初步方案分别为特区内、外调整为800元/ 月、700 元/ 月, 或者850 元/ 月、750 元/ 月, 都比去年提高10%以上, 最高的接近30%(2005 年深圳市特区内最低工资标准为690 元/ 月, 特区外为580元/ 月)。中西部各地区也至少对当地的最低工资进行了一次调高。 ( 三) 我国劳动力素质水平逐渐提高 目前, 我国公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龄已达到8 岁, 已在超过85%人口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人们用在教育上的投入已成为个人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高的教育投入, 带来的是高的预期收入。这两年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毕业生数量空前,而且归国学子数量巨大, 2006 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0%, 使很多大学生只好从事一般岗位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一般岗位的工资标准。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一) 对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在短期内, 企业的生产类型和规模是既定的; 但是在长期里, 企业资本构成是可以发生转移和变化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企业利润空间的缩小, 会引起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其他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降低企业成本, 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比如, 企业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 而雇用较少的劳动力,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相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同行业间的竞争会加剧, 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 扩大企业规模, 依靠规模效益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 ( 二) 对吸引外国投资的影响 我国吸引外国投资的“魅力”在哪些方面?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固然是我国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因素, 但是外国资本看重的不光是这一点, 劳动力成本上升, 并不必然引起外国投资完全失去和转移。首先,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提高, 但不是高的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一个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以及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中国目前正在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劳动力成本加速上升。快速提高的劳动力成本会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面对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又需要采取何种对策?回答这些问题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力供给增速不断放缓,工资加速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人员数量从1982年的45295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6105万人,增长了68.0%,年均增长1.9%。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以及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人口司预测,中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经历建国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将在2018年前后达到顶点,此后将逐渐下降。《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参与率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趋于下降。人口以及劳动参与率这种变化的后果就是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不断放缓<图1),就业人口增速已经从1980年的3.22%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0.37%。 在劳动力供给增长不断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劳动力成本开始加速上升,仅2001-2018年间平均工资水平就上涨近4倍。图2给出

了1979-2018年的实际工资指数和GDP指数。从图2可以看出1998年之前我国的GDP增速在大多数年份超过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但此后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就开始反超GDP的增长速度了。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1990年劳动力供给增速有异常波动,图中做了平滑处理。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 利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我们采用OLS方法将1979-2018年的实际工资环比指数对时间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从

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中小制造业一线员工的流失问题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该文以L企业为例,分析了该企业一线员工流失的原因,并从管理理念、员工薪酬、培训与职业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线员工流失以人为本员工薪酬员工培训职业发展 中国制造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原材料涨价、融资难、转型难以及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其中,企业用工难和员工流失问题,是当前许多制造业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中小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过去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和数量竞争的发展模式又难以为继,一线员工流失问题更为突出。 L公司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L公司成立于2007年,从事专业设计、制造和销售汽车部件产品,目标市场以日系品牌汽车为主。现有员工847人,其中大、中专学历718人,高级技术人员23人。在L公司除段、组长以外,2年以上工龄的一线老员工寥寥无几。2011年,L公司一线员工主动流失率超过50%,离职员工大多集中在入职不满1年的一线员工,也有基层管理者。 大批优秀员工离开公司,留下众多的岗位空缺,造成了公司生产现场人员结构的失衡。由于人员紧张,员工请假和正常上下班很难,再加

上工资水平不高和没有加班费等问题,一线工人的离职现象不断涌现,给公司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弥补员工流失产生的空缺,公司大量招聘新员工甚至暑期临时工,导致员工水平参差不齐。由此,公司员工流失与产品质量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员工特别是熟练工与核心技术员工的流失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良品率持续得不到有效提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和效率低下,公司效益下滑,进一步加剧员工流失。因此,找到一线员工流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企业员工稳定与产品质量的良性循环,成为L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 L公司一线员工流失的原因 薪酬水平低。薪酬水平低是中小制造业企业一线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根据经验认为我国劳动力供给是充裕的,不存在劳动力资源稀缺问题,刻意压低薪酬水平,把人口红利作为企业的利润源。事实上,不断出现的“技工荒”和“普工荒”显示我国开始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据统计,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根据学者王丰的计算,最快到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由正转负。另一方面,许多传统中小制造企业没有实现转型升级,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本身的利润空间有限,也导致中小制造业企业薪酬水平低。L公司一线员工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计件工资收入,计件工资是一线员工工资的主要收入,它与公司良品率、效益挂钩,往往很不稳定。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竞争力的影响分 析 内容摘要:受人口老龄化以及生育率下降的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不断放缓,同时劳动力成本则加速上升。 对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前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利润和税 收、出口以及吸引外商投资等尚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主要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随着近期 我国劳动成本上升速度开始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我 国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日趋收窄。对这种情 况应未雨绸缪,积极布局,提前准备好各项应对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一个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而廉价的劳动力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以及生育率的不断下降,中国目前正在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劳动力成本加速上升。快速提高的劳动力成本会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面对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又需要采取何种对策?回答这些问题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力供给增速不断放缓,工资加速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人员数量从1982年的4529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76105万人,增长了68.0%,年均增长1.9%。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以及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在

发生深刻的变化。联合国人口司预测,中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经历建国后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顶点,此后将逐渐下降。《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参与率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趋于下降。人口以及劳动参与率这种变化的后果就是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不断放缓(图1),就业人口增速已经从1980年的3.22%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0.37%。 在劳动力供给增长不断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劳动力成本开始加速上升,仅2001-2011年间平均工资水平就上涨近4倍。图2给出了1979-2010年的实际工资指数和GDP指数。从图2可以看出1998年之前我国的GDP增速在大多数年份超过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但此后实际工资增长速度就开始反超GDP的增长速度了。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1990年劳动力供给增速有异常波动,图中做了平滑处理。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基本态势与应对策略_魏浩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基本态势与应对策略 魏浩(副教授)李翀(教授) 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快速上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扣除之后,我国城镇单位实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是2007年13.1%,2008年11.7%和2009年12.8%(国际劳工组织,2010),月工资从2005年的150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350美元左右,工资不断上涨已然引发了低工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至国外,越南、老挝、柬埔寨等许多工资水平较低的中国邻国正逐步成为服装业、鞋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新增长点(林毅夫、王研,2012)。 面对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中国制造”优势不再,制造商们开始了又一轮的迁徙,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业开始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转移,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企业向东南亚、非洲等地迁移。以耐克公司的鞋类产品生产为例,2001年我国生产量所占比例约为40%,排名全球第一,2005年这个比例降至36%,2010年则进一步下滑至34%,与此同时,越南生产量所占比例却一直增加,从2001年的13%增加到2010年的37%,取代了中国第一的位置。 如果制造业大规模向国外迁移,这将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国内就业、利用外资、产业发展、经济 增长等都产生十分严峻的不利冲 击,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将是一个 致命的打击。那么,到底我国制造 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基本态势是什 么?与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相比,处 于什么样的地位?只有真正弄清楚 这些问题,才能准确把握劳动力成 本上升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 的冲击程度,才能做好应对准备。 一、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 上升的基本态势及国际比较 (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表1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小时劳 动报酬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 1.针对中国来说,在2001— 2010年期间,从发展趋势来看, 中国小时劳动报酬表现为日益增加 的态势,从绝对值来看,中国小时 劳动报酬从2001年的0.68美元增 加到2010年的2.42美元,2010 年的数值大约是2001年的 3.56倍。 2.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 在2001—2010年期间,美国、日 本、德国、法国、荷兰等发达国家 的小时劳动报酬都表现为逐渐增加 的态势,其中,法国的增加幅度最 大,从2001年的21.40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40.55美元,增长幅度是 89%,美国的增加幅度最小,从 2001年的26.23美元增加到2010年 的34.74美元,增长幅度是32%, 2010年,德国的小时劳动报酬最 高,为43.76美元,日本的小时劳 动报酬最低,为31.99美元。 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来 看,在2001—2010年期间,中国 制造业就业人员小时劳动报酬的年 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这5个发达 国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 国制造业小时劳动报酬仍保持着极 大的优势,2010年中国制造业 小时劳动报酬仅为发达国家的 5.5% 7.5%,也就是说,这5个 发达国家的小时劳动报酬是中国的 13.2 18.9倍。 (二)中国与发展中大国的比较 表2是中国与发展中大国的小 时劳动报酬情况。从表2可以 看出: 1.针对中国来说,在2001— 2010年期间,从发展趋势来看, 中国小时平均工资表现为日益增加 的态势,从绝对值来看,中国小时 平均工资从2001年的0.54美元增 加到2010年的1.90美元,2010 年的数值大约是2001年的 3.52倍。 2.从其他发展中大国的情况 来看,在2001—2010年期间,基 于小时劳动报酬的视角,巴西、墨 西哥的小时劳动报酬整体处于增长 的发展态势,巴西的小时劳动报酬 从2010年的3.63美元增长到2010 01国际贸易2014年第3期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政府的政策: 1、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增加了劳动用工成本一是,不签劳动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二是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都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三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还要支付赔偿金等等。 2、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不断建立和完善,缴费比例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用人单位的强制性增加了企业必须支出的成本。 3、国家对加班工资的强制执行,加大了监督检查的力度,使企业不得不支付更多的成本。 4、国务院《职工休假条例》的颁布,使得不能安排休假的企业不得不支付300%的带薪休假工资。 5、随着物价指数的不断攀升,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不断跟涨,企业的支出必然增加。 6、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宏观面来看,我国正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一是,劳动力价格,除了由供

求关系导致的低成本外,也存在着体制和政策上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的因素。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逐步落实,调整或改革不可避免,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成为过去。二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后,多种生产要素价格走势都出现了拐点。劳动力价格的提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1、社会人口老龄化至同比劳动力相对短缺。 2、通货膨胀至生活成本提高。 3、由于相关行业及劳动人口年龄的思想意识的不同致使。 影响因素: 1、经济总量 2、产业结构调整 3、城乡结构 4、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5、对外贸易的发展 概念:工资上涨是一方面,除了工资以外,由于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工人的非工资福利,教育培训费用,保险等等都是水涨船高。

原因: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国家政策和通货膨胀共同作用和国家政府的结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农民工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在劳动力价格-工资上面。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摘要]当前,在企业界听到比较多的声音是“新《劳动合同法》带来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要提价”,更有人把企业关闭、外企撤资也归罪于《劳动合同法》。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指出:该法的实施确实使一些企业直接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但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而且,两税合一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增加的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新法;劳动力;成本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消息,一季度全国平均CPI为2.7%,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3.3%。有学者认为。本次通货膨胀表现为典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其突出表现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占到总价格上涨的80%~90%。与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货膨胀不同,本次通货膨胀中并不存在突出的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这说明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是出在产品的供需上。而是发生在生产成本的推动上。于是,很自然地把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归结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实施。甚至把珠三角大批企业关闭、外企撤资也怪罪于新法。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下面的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新法的实行给企业增加了哪些成本 新法针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合同解除与终止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合同内容、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规定了企业不与员工签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劳务派遣工应与其他员工

同工同酬等。新法在打破传统劳动雇佣关系的同时,也打破了市场的平衡。有人称新法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会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笔者通过计算来看看新法实施后。一个劳动者到底会给企业增加多少成本? 以重庆市一个不为员工缴纳五险、辞退员工不给经济补偿、不实行带薪休假的企业为例: 1 社会保险。按照重庆市的规定,企业每月为员工缴纳的最低社保费用计算基数中,养老保险为903.2元。医疗保险为968.25元,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医保五项保险缴纳比率各不相同,合计企业每月为每人缴纳281元,同时个人缴纳100.77元。 2 经济补偿。新法规定,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需要解除劳动关系,企业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也就是说,企业实际上每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是12个月。而是13个月。以重庆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80元计算,企业每年要多支付580元。 3 带薪休假。新法关于强制带薪休假的规定。员工在企业工作满1年以上10年以下必须带薪休假5天,否则要按照3倍工资支付加班费。企业对于这项的支出是: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照此计算,每月实际工作日为20.83天,按照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80元计算,每个工作日工资为27.84元,如果不能安排员工带薪休假,企业每年要向员工支付417.6元加

企业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企业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大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那么,在外部经济形势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取得超越其他企业的优势,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呢?成本控制方法是一条重要可行的途径。本文利用实例,试探讨进行企业成本上升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成本;成本控制;企业;财务管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一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的产生方式。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支出”,及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要取得经营利润,控制成本上升更为合理。 当前,企业成本上升已是普遍现象,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素质,降低成本或控制成本上升,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增加企业的盈利。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现仅从实际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本文以上海沃伯特测试测量仪器有限公司2008年的直接成本发生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 1 企业基本情况 上海沃伯特测试测量仪器有限公司是位于上海闵行区一家企业。该厂自2000年以来研发开发测量仪器的同时也生产硬度计,共分为机加工、装配,检测三个车间,固定资产总值1千万元,2010年主要生产500MRD、600MRD、401显微三种产品。管理人员15人,车间工人100人。

2 成本构成情况 固定资产按年提取折旧费,折旧费是成本中很大一部分,工人工资采用的是月工资制,所以工人工资福利费也成为固定成本的一部分。该厂设备比较老化,发生修理费用比较频繁,则每月耗用的修理费作为固定性制造费用。随生产而发生、与产量存在线性关系的直接材料、包括水、电、等在内的制造费用可视为变动成本。在预算和考核成本时,该厂基本上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核算,将制造费用按三种产品的产量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法计入成本,再与预算标准进行比较控制成本的发生。 2.1 成本发生情况分析 在对2008年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后,结果却不容乐观。 2008年生产出401显微2000台、600MRD200台、500MRD1800台,三种产品的出厂价分别为10000元、6000元、5000元,则有分析: 从卖价的角度上看,三种产品只有401显微一种产品成本低于出厂价,其余两种产品分别超出出厂价. 剔除其他费用因素,单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考虑: 401显微利润=PX1-(b1X1 a1)=(10000-9000.40)×2000=1999200元 600MRD利润=PX2-(b2X2 a2)=(6000-7865.3)×130=-373060.00元 500MRD利润=PX3-(b3X3 a3)=(5000-5965.2)×1800=-1737360元 则本季度利润合计为:1999200-373060.00-1737360=-111220元

劳动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分析

劳动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分析 汪琪 摘要:2005年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导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增长放缓,以及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使得初中和高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农村新增劳动力供给下降。数据分析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减少1%,次年的农民工实际工资就会上涨%。预计,在“十三五”中期前我国普通劳动力工资仍将保持较快上涨速度,年均增速在14%左右。面对这一客观趋势,应更加重视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减轻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农民工工资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较少,所以劳动力成本也较为廉价,这成为很大一段时间内吸引外商投资的关键,同时对我国出口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就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之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从而使我国长期以来所依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劳动力成本开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呈持续上涨态势,大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在2005年以后增长加快。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有效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普通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因而这种上涨是趋势性的,应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及时把握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对于不利影响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确保我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持续较快增长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较快增长,2001-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人均工资)从10834元提高到36539元,年均名义增速为%,实际增速为%。分产业来看,采矿业人均工资增速最高,年均实际增速为%,平均工资从2001年的9541元提高到2010年的44196元;制造业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9891元提高到2010年的30916元,年均实际增速为%,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人均工资一直维持在高位,但年均实际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第三产业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元提高到2010年的40738元,年均实际增速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同时,农业劳动力工资也在快速上涨,小麦、大豆、稻谷、玉米生产雇工工资年均增长9%以上,苹果生产的雇工工资增速达。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一)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一) 摘要]当前,在企业界听到比较多的声音是“新《劳动合同法》带来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要提价”,更有人把企业关闭、外企撤资也归罪于《劳动合同法》。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指出:该法的实施确实使一些企业直接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但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而且,两税合一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增加的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新法;劳动力;成本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消息,一季度全国平均CPI为2.7%,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3.3%。有学者认为。本次通货膨胀表现为典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其突出表现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占到总价格上涨的80%~90%。与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货膨胀不同,本次通货膨胀中并不存在突出的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这说明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是出在产品的供需上。而是发生在生产成本的推动上。于是,很自然地把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归结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实施。甚至把珠三角大批企业关闭、外企撤资也怪罪于新法。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下面的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新法给企业增加的成本是有限的 (一)新法的实行给企业增加了哪些成本 新法针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合同解除与终止等问题进行了详细

的规定,明确了合同内容、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规定了企业不与员工签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劳务派遣工应与其他员工同工同酬等。新法在打破传统劳动雇佣关系的同时,也打破了市场的平衡。有人称新法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会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笔者通过计算来看看新法实施后。一个劳动者到底会给企业增加多少成本? 以广西南宁市一个不为员工缴纳五险、辞退员工不给经济补偿、不实行带薪休假的企业为例: 1社会保险。按照南宁市的规定,企业每月为员工缴纳的最低社保费用计算基数中,养老保险为903.2元。医疗保险为968.25元,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医保五项保险缴纳比率各不相同,合计企业每月为每人缴纳281元,同时个人缴纳100.77元。 2经济补偿。新法规定,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需要解除劳动关系,企业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也就是说,企业实际上每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是12个月。而是13个月。以南宁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80元计算,企业每年要多支付580元。 3带薪休假。新法关于强制带薪休假的规定。员工在企业工作满1年以上10年以下必须带薪休假5天,否则要按照3倍工资支付加班费。企业对于这项的支出是: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照此计算,每月实际工作日为20.83天,按照职工最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 副本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分析 南京的基本工资标准从去年的1350到今年的1480,保险额度也上调到720,个人承担252,余下的企业承担,现在的就业者也要求颇高,在择业方面要求有五险一金,有餐补话补交通补贴和带薪年假等,工人们闹罢工嚷着加工资,一系列的社会现象都预示着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的上升,那么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它未来的走势如何?应对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对策和建议有哪些。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一)劳动力相对紧缺,特别是农民工供给数量的减少。 由于国家出台很多土地政策,不少的劳动力选择在家务农,城市的外来打工者减少了很多,人工成本自然就上升了。 (二) 人口的老龄化。 计划生育实行多年,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造成劳动力大量减少,年轻的劳动力很少,人口老龄化,一个年轻人要养4个老人,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也高,自然对薪酬方面要求也增高。 (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上升,CPI的上涨,引起工资上涨。 通货膨胀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因之一,现在100块钱只能买到75块钱的东西,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造成人民生活费用方面的增加,国家开始不断地调整各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工人工资不断上涨。 (四)轻工业制造需求的增加。 在南京就有不少开发区,例如新港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六合开发区等,每个开发区里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厂,它们每天都在大量的招工,竞争激烈。就业者呢对那些待遇不好的厂不屑一顾,对那些待遇好的厂挤破头的想进去,很多厂家被迫提高工人工资。(五)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国家强制企业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后面会接着强制缴纳住房公积金,国家为了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和权力,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二·我国劳动力成本未来的走势 从未来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趋势角度来看,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会一直增加,到203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因为厂家可供选择的机会和资源多了,而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大了。因此,我们说劳动力成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缓慢地上升。 三·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策略和建议 1·慢慢放开生二胎,减少人口老龄化。 2·鼓励大家自主创业,提供小额低息贷款。 3.控制通货膨胀。 4.现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已变贵了,但中西部地区来此打工者的劳动力价格还是很便宜的,中国的企业和外商企业可以考虑将企业内迁,在中国的西部和南部寻找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析 [摘要]当前,在企业界听到比较多的声音是“新《劳动合同法》带来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要提价”,更有人把企业关闭、外企撤资也归罪于《劳动合同法》。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指出:该法的实施确实使一些企业直接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但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而且,两税合一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增加的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新法;劳动力;成本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消息,一季度全国平均CPI为2.7%,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3.3%。有学者认为。本次通货膨胀表现为典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其突出表现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占到总价格上涨的80%~90%。与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货膨胀不同,本次通货膨胀中并不存在突出的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这说明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是出在产品的供需上。而是发生在生产成本的推动上。于是,很自然地把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归结为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实施。甚至把珠三角大批企业关闭、外企撤资也怪罪于新法。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下面的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新法的实行给企业增加了哪些成本 新法针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合同解除与终止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合同内容、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规定了企业不与员工签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劳务派遣工应与其他员工

同工同酬等。新法在打破传统劳动雇佣关系的同时,也打破了市场的平衡。有人称新法是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会带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笔者通过计算来看看新法实施后。一个劳动者到底会给企业增加多少成本? 以重庆市一个不为员工缴纳五险、辞退员工不给经济补偿、不实行带薪休假的企业为例: 1 社会保险。按照重庆市的规定,企业每月为员工缴纳的最低社保费用计算基数中,养老保险为903.2元。医疗保险为968.25元,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医保五项保险缴纳比率各不相同,合计企业每月为每人缴纳281元,同时个人缴纳100.77元。 2 经济补偿。新法规定,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需要解除劳动关系,企业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也就是说,企业实际上每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是12个月。而是13个月。以重庆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80元计算,企业每年要多支付580元。 3 带薪休假。新法关于强制带薪休假的规定。员工在企业工作满1年以上10年以下必须带薪休假5天,否则要按照3倍工资支付加班费。企业对于这项的支出是: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照此计算,每月实际工作日为20.83天,按照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80元计算,每个工作日工资为27.84元,如果不能安排员工带薪休假,企业每年要向员工支付417.6元加班

人力成本分析

人力成本分析 首先需要根据公司的财务人工成本统计口径进行分类,例如:可以从人工成本总额、工资总额、三费、社会保险、公积金、劳动保护、其他津贴等方面;其次,根据分类进行统计,最好是最近三年-五年的数据;然后,根据历年人员变化情况,历年人工成本分项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如果从报告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 1、人工成本特点; 2、人工成本概括;(总量分析);(内部对比和行业对比) 3、人工成本具体指标分析;(内部对比和行业对比) 4、人工成本管理的建议 如果给老总看,最好有图标结合的东西。更生动。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是根据各项人工成本指标的情况分析,发现人工成本变化的原因和变化后带来的问题,以便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借鉴! 人工成本分析一般是年为单位,最少也是以季度为单位。以月为单位,感觉没有太大必要。 人工分析的主体在指标分析,主要用于同行业、同时期的对标工作,目的在于分析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找出自身不足以待改进。其中的指标主要有: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比重、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等。其中后三项最为重要,用于同行业间对标。 另外还有自身单位时间之间的一些指标的对比,比如说,人工成本总额、工资总额、福利费用总额,还些其他的如劳务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餐费、包烧费等等。 通过些分析自身不足,提出措施。力图在保证自身人力相对同行业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分析的方法无外乎2种 1、宏观接近法: 可以找公司的财务部门,人力成本是作为损益表中管理费用的一项来列出来的,如果公司经营平稳,那么可以看到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销售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根据行业的不同,大小不同)。损益表中的各项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保持一定的稳定,就能保证期望利润率的出现,这是控制公司成本的方法。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就在于控制这一项比率,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需要削减人力成本,如从4%削减到3.5%。那么就要考虑如何才能做到? 人力成本=雇用人数*(平均工资+平均福利) 那么也就是取决于是裁员、降工资、还是降福利? 裁员是削减哪一个细分人群?业务部门还是支持性部门?保持业务、支持人员的比率,用宏观接近法的确定大目标,用微观接近法去做微调。 降低工资、福利形式中的哪一个? 2、微观接近法 把每个月发工资、福利的表格汇总,就整理成一定期间内的所有人工成本费用。去做微调。 搜集行业的薪酬信息,进行对比。 还有就是关注劳动生产率,可以将劳动生产率分为3个方面,既是人、财、物的生产率。关注的指标可以根据公司的情况设定,如销售收入/人数、销售收入/人力成本、净利润/人数、净利润/人力成本等等。用以衡量单位人数、单位人力成本对销售收入、净利润的贡献,指标的升降代表着人力效率的高低。 每月HR数据分析:

人力成本分析报告

2012年人力成本分析报告(非专业)一、人力成本构成: 5

5

7、其他费用(公司福利、培训费、劳保费、招聘费广告费等)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费用 表七 备注:公司福利、培训费、劳保费、招聘费、广告费等由于发生月份不定,金额较小,因此简单分摊到各月。 8、各项人力成本所占比例9、各比例总额所占总成本的比例 总额所占比例 工资总额比例81.37% 社会保险比例11. 56% 住房公积金比例 4.61% 介绍费路费比例0.41% 质量损失比例0.04% 其他费用比例 2.0% 二、计算百分比,、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1、人力成本率 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总额÷销售额×100%。根据以上表格数据可得出表八:人力成本率 5

由表六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力成本率较高,其原因为销售额过低,相对人力成本偏低,自2月起,公司人力成本率大幅降低,接近制造业人力成本率的正常范围内(10%±3%),公司正常运营。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平均人力成本率为12.42%。建议公司13年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尽量保证人力成本率在正常范围内浮动。 2、人均人力成本 人均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总额÷报告期内平均人数。根据表一、表三、表四、表五可得出表七:人均人力成本 由表七可知:2012年1月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很低,其原因为总人力成本较低,公司在职员工总数较多;自2月起,公司人均人力成本大幅上升,达到制造业目前人均人力成本的正常范围(2800——3500),在3000元/月/人上下浮动。计算可知,2012年,公司人均人力成本为3060.02,在行业薪资福利水平中偏低。建议公司2013年在降低人力成本率的同时,提高人均人力成本。 3、近三年劳动生产率 (1)、2010年、2011年、201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人数,即:人力资源效率。 一线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内企业销售额)÷报告期内平均在职一线员工人数,即一线生产效率。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