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浅议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浅议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浅议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浅议如何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

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纪委研究学组

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遏制腐败的关键。当前,在国有企业中有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监察审计监督和职工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此外,还有各级各类组织和制度进行监督和制约,如监事会、职代会、股东代表大会等,可以说是建立了一套较为齐全的监督体系,形成了一定的监督机制。但是,现有的监督机制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却并不能完全制约和遏制腐败。从近年来披露的事实情况可以看出,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着不少的腐败现象,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严峻的现实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国有企业如何在社全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完善的“大监督”机制,有效地防止企业内部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是我们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企业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级监督太远。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步步深化,自从1978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一直到后来的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及现在实行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大的同时,也加强了企业厂长(经理)的手中权力。同时,上级部门的对企业微观管理、监督也越来越少。上级部门侧重企业(公司)的年终业绩,而对企业领导的考核,则基本流于形式。

二是同级监督太险。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厂长(经理)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企业的生产经营,人事调配和日常管理权都掌握在厂长(经理)手中,即使是经营决策,人事调动,任免等重大问题,虽然经过党委或党政联席会研究但一般也是以厂长(经理)的意见为主。

三是下级监督太浅。企业的监察和审计部门是厂长(经理)管辖的一个科室,作为被领导者要去监督领导者,难度可想而知。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但是职代会的监督职能很难落实到位。因为职代会什么时候召开,如何召开,不可能不经过厂长(经理)同意,起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至于职工群众的监督,往往更难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而且,一般职工群众,对厂长(经理)处理的事情也确实不了解,不知情也就更无法监督。

四是法律监督太晚。法律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是在问

题发生以后的一种惩处手段。严肃惩处和着眼防范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两个重要手段。对于社会来说,依法惩处是完全必要的,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被监督者来说,已经造成的企业资产流失。倒闭破产及大批职工失业下岗的社会危害和影响,法律监督已经是"迟到"的监督了。

二、存在上述问题有着深层次原因

(一)产权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监督体系的混乱。我国国有企业目前仍普遍存在产权单一或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在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决策者与经营者之间、监督者与执行者之间容易身份混淆不清,监督制约关系是紊乱的,由谁代表国有产权利益与出资人利益组成股东会及由谁出任董事和监事,很难作出清晰的界定。这是当前国企监督机制失灵的重要原因。

(二)权力配臵不恰当,造成了制衡机制的缺失。我国国有企业权力配臵不太恰当,仍存在执行层进入监事会交叉兼职,违反了法人治理结构权力制衡的要求,使法人制衡机制失去应有的功能。

(三)监督主体不突出,监督责任难于落实。我国国有企业监督主体众多,包括着企业内外负有监督责任的有关各方,有:监事会、纪检部门、工会组织等等,监督主体众多,反而造成没有了主体。同时,企业内的监督机构基本上是由企

业经营者设臵,为企业经营者负责,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主体是很难对企业经营者和领导班子实施有效监督的。

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整合监督资源,形成“大监督”机制。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原因,为了有效地遏制国有企业中腐败现象的发生。应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整合监督资源,在国有企业中形成大监督的机制。达到让行使权力者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不必贪的目的。

(一)改进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变绝对集权为合理分权

按照党中央规划,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和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国有企业的单一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起完整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监督制衡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从这个发展方向看,今后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完善必须把握好以下的环节:一是切实发挥股东大会权能。股东大会的构成应当保质保量,既能体现股东意志,又能确保有效行使监督的权力。二是优化董事会结构。确保既要有内部董事,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外部董事,以强化董事会的效能。外部董事主要由国有资产代表、

法人持股机构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保证董事独立发挥作用。三是选好总经理。总经理是处在执行层的权力最高峰,握有直接经营管理权,在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中起关键作用,其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如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国有企业选聘总经理,要注意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与董事会依法用人结合,坚持德才兼备,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拓宽选人渠道。四是进一步强化监事会职能。

(二)改进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

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不能弱化,要健全和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使企业党组织切实做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实施,防止、减少企业决策失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作用。在企业内部,特别要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度。凡属企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都要集体研究决定,企业员工都要有相应的知情权、审议权,不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同时,还要制定出企业管理层向党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制度和定期召开企业领导人民主生活会的制度,通过以上种种党内监督措施的实施,使企业管理层

随时臵于党组织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之中。

(三)改进国有企业监督环境,鼓励职代会、职能部门等参与企业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要加强职工民主监督,建立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员的制度,并把民主评议的情况作为对企业领导人员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利,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的作用,使职工真正当家作主,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发挥出主人翁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提高企业人事、财务、经营、审计方面等职能部门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形成监督合力和相互制衡作用。

(四)建立企业内控机制,发挥企业自我调控机制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臵多在企业内部,并直接对企业管理层负责。这一制度安排,往往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丧失,使内部审计范围难以触及管理高层的决策,难以做出客观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改变内部审计机构向企业经营者负责的局面,今后可以通过向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来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只有这样,内部审计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二是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通过经营业绩来约束经营者,可以使企业的监督方式变为经营者比较容易接受的考核形式,认真执行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和约束作用。但目前看来,已建立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决策失误追究制度还有待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因此,必须加快这些方面的建设步伐,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整合监督资源,形成沟通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确保监督到位。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督主体较多,自成体系,因侧重点不同,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相互沟通、资源共享的机制,监督力量分散,形成不了有效地监督。因此,有必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各种监督资源协商、沟通的机制。具体操作办法是,在党委或监事会主持下(或成立企业监督委员会),定期召开各监督主体会议,互通情况,交流动向,对存在的问题形成综合监督报告,由党委或监事会向有关领导或部门反馈,限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向党委或监事会报告,并通报各监督主体,形成监督闭环。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办法

姓名:吕兴伟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01002111067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办法

摘要:行政监督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监督和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监督体制对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以及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提高行政效能以及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经过长期发展已逐渐完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其积极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的对策,使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我国构建高效、权威的行政监督体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Abstrac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is the 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rocess important link, also is the national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ctivity important componen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for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achieve the legal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party's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national laws, regulations implemented correctly, the promotion of government organs and their staff diligent administration, improv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unterpar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of China after long-term development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of China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so that its positive role can not be given full play. Therefore, we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countermeasure, make it play a positive role, for our country to build efficient, the author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关键词:行政监督体制; 问题; 完善对策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毕业论文 ‘ 论文题目: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专业班级:行政管理本科 学生姓名:周宇 指导教师:汪老师 2016 年11 月29 日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2) 一、影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 (3) 1、薪酬水平低 (3) 2、福利缺乏吸引力 (3) 3、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3) 4、企业整体氛围差 (4) 5、企业发展前景 (4) 二、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4) 1、做好人才筛选第一关——严把招聘关 (5)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5) 3、设计员工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福利 (6) 4、引入职业生涯规划 (7)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7)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8) 7、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把握好主动权 (8) 参考文献 (10)

写作提纲 企业告别了“商品短缺”、“资本圈钱”的时期,已走向人才竞争的时代,谁占有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主动权。但综观我国国企人力资源使用现状,普遍面临着人才流失频繁的窘境。人才严重流失,必将成为制约国有企业顺利发展的瓶颈,认真研究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影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 1、薪酬水平低 2、福利缺乏吸引力 3、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4、企业整体氛围差 5、企业发展前景 二、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1、做好人才筛选第一关——严把招聘关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3、设计员工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福利 4、引入职业生涯规划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把握好主动权

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

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 陈志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什么单位,国企也好,外企也罢,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制度和规章来规范员工们的行为。对于企业而言,规章制度有如国家的法律一样承担着神圣的使命,是规范化企业管理的载体,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规章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人所共知,而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规章制度的执行,有人曾把制度喻为降低成本的关键工序、安全生产的保障。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名员工,你对现在公司的各项制度满意吗?你最爱的公司制度是什么?最恨的公司制度是什么?最难以理解的公司制度是什么?现实中许多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全面,墙上挂的、纸上写的,比比皆是,然而有章不循、半途而废、形同虚设、装潢门面,实际操作起来熟视无睹的,却屡见不鲜。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有多么复杂,也不在于建立制度文本化的过程有多么高的技术含量,而是在制度推广以及执行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事实阻力较大,为什么呢? 这就是首先要探讨的问题,究其原因,乃规章制度本身之弊端所致。 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弊端 1、企业制度的系统性不够 规章制度是每个企业实施科学和有效管理的基础。在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许多大型企业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法则。而国有企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很少有一套系统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对一些已经形成的制度也缺乏科学总结和动态完善,唯以保证制度的连续性、操作性和科学性。 企业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不仅可以折射出企业发展的步伐,而且可以让人了解企业的人文、社会等历史面貌。同时,它的生成和发展,必然经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白沙集团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国有企业、湖南省利税首户,其实施“简单管理”就是由繁到简的较高境界,而许多国有企业连“繁”的水平还未达到。 2、企业制度的民主性不足 其主要表现是国有企业中多数规章制度的制定、出台长官意志起着决定性作用,只要通过几个部门甚至是某个部门的风暴会议形成,经领导象征性会签后即可成文,很少是经过员工或职代会的充分讨论、修改后形成的,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多数国有企业中流于形式、口号化,没有形成真正重视员工、关心员工和激励员工的生产工作氛围,在制度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民主性不足,所以国有企业中员工对制度的认同度较差、对执行制度的主观自律意识低,仍属必然。 每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应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工作行为规范,其制定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得

浅谈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浅谈人才的重要性及企业如何留住关键性人才 摘要:人才是第一资源。21世纪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人才,当今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毫无疑问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成为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之根本。 关键词:人才企业培养发展 21世纪最贵是什么?是人才。但如何留住关键岗位人才,始终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企业丢失了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尤其是对企业的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人才,就将无法避免“复苏”后将要面临的人才危机。因此,保留和激励企业关键人才将是使企业远离危机的不二法宝。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竞争,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国有企业更应以“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口号。 作为企业,获取人才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的引进、入职后的培养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吸取人才的源泉之一,主要致力于获得人才,而如何用好人才就要看企业的安排了。还有一种则是对关键岗位员工能力开发的投入中逐渐培养成才,但企业常常会陷入两难:不投入,关键岗位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无法提升或提升缓慢;高投入,关键岗位员工能力建立起来之后跳槽,企业为别人培养了人才。怎么办?在我看来投入是必须的,关键要在投入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约束条件。从企业的角度讲,对人的态度,标志着企业的文化定位,如果把人当作成本,就应着眼于节约和减员增效;如果把人当作资源,就应着眼于开发和利用;如果把

论行政监督体制的完善

论行政监督体系的完善 摘要:我国当代行政监督体系和西方行政监督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就两种监督体系下各自监督主体的地位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做了较详细的比较。根据比较分析的内容,总结出了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行政监督比较完善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行政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行政监督在国家政治生活和行政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作风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偏差和失误,防止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不正之风,保证行政管理活动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国家总任务和总目标的实现。一个社会中,享有监督权力的所有主体之和构成该社会政府过程的监督体系。健全的监督体系的存在是政府正确决策、正确执行和保持廉洁的保障。 一、当代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一)我国现有行政监督体系的基本架构 在我国,行政监督一般是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公民等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监察、检查、督促和指导。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弹纠不法、增进效率、优化政府形象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有力地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廉洁化、法治化和高效化。

目前,我国行政监督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为指向中心的全面的约束体系,主要包括主体体系和对象体系两个方面。 第一,从主体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看,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由行政组织外部的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的同体监督两部分组成。外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与非权力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其中外部权力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行政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实施的行政监督;中国共产党组织作为执政党实施的行政监督。外部非权力监督包括: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的行政监督;社会群众及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各人民团体(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以及新闻媒介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 内部监督可以划分为专门监督和非专门监督两类。内部专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专设的监督机构实施的行政监督以及各类专业性行政监督,包括: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物价监督和质量监督等专业性行政监督。内部非专门监督,包括:上下层级监督,即各级行政机关及其主管按行政隶属关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直线监督;平行部门监督,即政府职能部门就其所辖事务,在自身权限与责任范围内对其它相关部门实施监督。 第二,行政监督的对象是与行政主体及其活动相应的一个综合体系,

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4700字

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4700字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虽然还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民营、私营、合资、独资等企业正在不断壮大,它们与国有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人才流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影响了国企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影响,同时提出国企要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应从建立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建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等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毕业 人才流失;薪酬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一、国企人才现状 人才流失指的是属于特定群体、组织、地域的专门人才或其他有才能的人离开自己原来所依附或服务的群体,而到了另外的群体、组织或者地域。人才离开原服务的对象而另谋他就,其实是人才流动的经常状态,关键是人才流动之后能否及时获得补充。从长远看,正常情况下,在地位、环境、条件基本接近的竞争主体之间,人才流失和获得一般能处于均衡状态,即人员进退相当,来去相抵。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流失实际上指的是由于竞争主体在地位、环境、条件、实力相差较大,导致一定的时期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的人才单向的向有优势的一方转移,双方的人才流动呈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性和不平等性。 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不正常的人才流失现象,具有数量锐减、结构劣化、且流失趋势愈演愈烈的特点。企业中的人才离职现象过于严重,常表现在企业可用的人才越来越少,用人感到捉襟见肘。国企人才流失,使得企业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科技对企业的贡献率逐渐下降,使得不少企业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严重影响了国企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足部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国有企业领导人也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就业环境日益宽松,越来越多的国企人才跳槽到民企和外企。据有关部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国企的人才流动率正迅速上升,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的流失率还有加速的趋势。国企源源不断地向民企和外企输送着高质量人才。虽然人才在企业间流动是正常现象,但一个企业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无异于釜底抽薪,会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重大威胁。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摆在国企老总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企人才流失的影响及原因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更多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一支有着强大凝聚力的优秀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人才流失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企业每引进一位人才都要花费大量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人才流失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创造价值的降低,而且企业要承担相当高的人员替换成本,优秀人才的替换成本更大。据分析,企业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至少需投入2个月的时间、4个月的薪金才可以找到新的合适的替代人选,还需要3~6个月的时间让其熟悉、适应工作,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此外,企业还要承担因人才流失带来的技术泄密,正在进行的项目因停滞造成重大损失,企业现有员工队伍人心不稳等各种不利影响。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人才能够专心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为什么国企人才越来越不钟情于“铁饭碗”,一有机会就“另择良主”呢?造成国企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

完善监督机制 实行全程监督

完善监督机制实行全程监督 二、当前“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一把手”监督机制虽有较大的推进,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初级阶级”。 (一)“一把手”监督机制尚未理顺,监督权小于被监督权、监督权源于被监督权、监督权依附于被监督权。监督权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机制弊端依然存在。从现行政治体制来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并以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为主。特别是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不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任命。而地方党委又是同级纪委的监督对象,因此便出现了监督客体领导监督主体、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现象。这在客观上使监督者缺乏执纪的自主性、独立性,监督往往在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大大削弱了监督职能的力度。因此,“一把手”监督中“虚监”、“弱监”甚至“无监”现象仍严重存在。 (二)权力监督机制运行方向单一,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监督功能发挥得比较好;而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薄弱,渠道较少、功能萎缩、步履维艰、难以奏效。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应当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平行监督统一的多向运行机制。就目前监督机制运行状况来看,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较为有力,功能发挥得较好。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效率较高,基本可以做到“无所不监”,但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薄弱。从理论上讲,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就意味着责任越大,对其用权行为的监督本应越严格。而现实政治生活中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力,致使一些“一把手”“腐而不败”,甚至“边腐边升”,这使得手握重权的高级领导干部反而成为监督的“盲区”,并对整个权力监督体制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浅谈如何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

浅谈如何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 发表时间:2012-01-19T15:43:43.78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年11月供稿作者:林向星[导读]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林向星(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电编室福建南平 353000)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国有企业里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现代国企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哪些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了人才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着眼于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从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每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才把握激发 前言 “以党治国”是一种党国同构的政治思维,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努力,最终出现了“党治”国家,同样的,一个国有企业也是“党治”的企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他们的成功就是如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留住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才的成功。 一、思想政治工作为留住人才起到哪些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激烈。而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人才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忽视了人才的重要性就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项如何引导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而一个企业的觉醒,则是对人才重视的觉醒!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的人。一个高层管理者的正确决策不仅能带领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还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利于企业利于职工的方针政策;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能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的更新换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一个车间里的普通工人能认真负责地对待他所生产的每一件产品从而杜绝次品的产生,一句话,每一个能胜任他本职工作的人都是企业的人才!随着外资经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日益突出,这个时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舆论导向就能鼓舞士气、对职工起到精神激励、团结稳定的作用。 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历史包袱和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给企业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压力。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就是企业的宝贵资源,是企业的人才资源,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磐石,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职工爱企业的思想实在是迫在眉睫,对企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企业如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在生产工作中的潜力,做到人与生产相匹配,就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最终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中做细做扎实,才能使企业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推动企业顺利运转。 二、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近几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忽视”,甚至越来不去做,究其原因与有些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有关。一个企业,若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首当注重领导者的人格力量,以其模范行为去赢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要想实现工作目标,领导干部要力求做到“四个听取”和“一个做到”:一要听取上级意见,掌握大政方针,明确部门或者是车间在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听取中层领导的意见,综合考虑他们的建议;三要听取基层意见,了解和掌握企业广大员工的基本情况;四要听取劳务工的意见,充分尊重这些劳务工;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能做好以上四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能做到谨言慎行,率先垂范,立党为公,为政清廉。在现今招工难的时代里,只有留住了企业的优秀人才并且培养得当,才能避免在将来企业大发展中出现人才的断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通过网站、闭路电视、企业报等宣传媒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才能做到发挥其最佳的有效性。 三、加强留住人才的实效,把握好新形式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转变服务理念,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放到群众环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发挥职工主人翁的作用,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去,营造关心帮助、互助互爱、和谐的环境氛围。公司可以对那些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奖励,激发员工劳动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职工队伍。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精神旗帜,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出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企业,只有把握好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进入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还应当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激发全体员工投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造就出一批爱企业真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甘心付出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综上所述,用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留住人才是每个企业的当务之急,需要每个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企业人才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每个人才真正在企业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国企党建探索与实践.中共福建省政府国资委委员会. [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 [3]覃敏健.以党建国:国家整合之中国式路径2011(5).

浅析我国行政监督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析我国行政监督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析我国行政监督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摘要: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各方面构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体系,发挥着较为全面有效的监督功能。但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如“漏监”、“虚监”、“难监”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监督的基本特征及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重大意义,指出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阐述了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关键词:行政监督;监督主体;监督方式;行政监督立法 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是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的重要保证,是防止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保证法制统一、保障公民个人自由的需要。经过行政改革,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已逐步趋于完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现阶段我国行政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独立性,监督体系缺乏合力,监督效能低,监督法规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事后追惩性等,这既为行政监督的强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其提出了清晰的线索和方向,即理顺监督体制、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形成相对独立的行政监督主体,健全行政监督的法律机制。 一、行政监督的内涵 监督就是监察、督促,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监督主体、监督客体和监督内容。在狭义上,行政监督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政府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约束、检查和督促。在广义上,行政监督指行政监督的主体除了国家行政机关以外,还包括其它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行政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对于保证

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

职 业教育研究 !""#?$近年来,国有企业自改制重组后,人才的“跳槽”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才的跳槽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前国企的一个重要话题。仅以 石油企业为例,一方面是平均每年有!"左右的高级管理人 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跳槽流失;另一方面在大专院校毕业生“双选”会的应聘台前却门可罗雀。这种状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国企人才跳槽的 原因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国有企业人才跳槽的主要原因,除人才自身的因素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等方面 的原因。 (一)从人才自身因素看,价值观、个人追求和个性特点、能力与专长等都是影响人才跳槽的因素。就目前情况而言,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是导致人才跳槽的主要诱因。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总是要进行理性的合理权衡和取舍,有条件的时候就一定会选择“最优解”。人才通过劳动实现其自身价值,人才价值在得到承认的同时,必须得到相应的待遇,并渴望得到较高的报酬;当个人的劳动付出与回报不相符或者自认为自身价值未被体现时,人才便会产生失落感,出现跳槽的冲动。 国有企业在工资待遇分配上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不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人才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相当程度上偏离了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与按劳分配的政策明显不符,与经营的资产规模和效益也不挂钩,人才跳槽就在情理之中了。一位曾在某国有企业担任市场开发部部长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业务能力很强,敬业精神也不错,为企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一位难得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他的年薪不足#万,月奖和年终奖也是象征性的。如此的回报使他觉得没有实现其自身价值,便寻求跳槽的机会,果然这位开发部部长只干了两年时间,就另攀高枝,到一家愿出$%万年薪的企业。从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看,国企中技能人才跳槽的相对较少,队伍较稳定,因为技能人才的薪酬和其他企业的工资收入相接近,有的还高于其他企业。因此,工资待遇低是国企人才跳槽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国企地理 位置偏僻,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困难,这在大部分石油企业和部分军工国防企业中尤为突出。这是造成国企人才跳槽的又一动因。 (二)从企业因素看,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内部分配形式、管理方式等都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人才的管理、使用和培养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特别是在人才使用上,还不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对员工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往往把人才长期放置在一个岗位上从事几乎一成不变的工作,对人才的评估、培训计划、轮岗计划、考核计划、职业目标等均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才看不到发展希望;部分领导素质不高,人才观念淡薄,把引进的人才当作简单的劳动者,生活上不关心,工作上不支持,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人才便千方百计地寻找另谋高就的 机会。这其中虽然有其自身利益驱动的原因,但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不无关系。(三)从社会原因分析,一是国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性政策力度不够,规范性的个人收入制度也不健全,导致个人收入差异过大,形成不均衡或不公平。二是对人才的流动或跳槽,国家没有一套成熟、配套的政策,特别是缺乏对流出单位利益保障的合理政策和制度,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导致人才竞争的不公平。国企由于体制原因,很难与外企公平竞争。三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以及培养模式与企业不相适应,企业急需的人才学校不能提供,造成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适时补充,形成一些专业人才相对过剩,一些专业人才紧缺,这种人才供给畸形和企业需求畸形也助长了紧缺专业人才的跳槽。 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措施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不仅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加大了同其他企业的差距,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制订并采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更新观念,明确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劳动力素质不高,高素质的人才相对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谈企业竞争力或参与国际竞争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把人才战略提到强国强企的战略高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 资源配置机制,以政策激励为主导的人才资本吸引机制,以惟才是举、惟才是用为政策取向 的人才开发机制,以大教育、大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爱才、惜才、护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一支由专家、学术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由高级技师、技师为主体的技能人 才队伍。(二)重视人才价值的体现 人才在经济社会和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重视体现人才价值将成为一种必然。人才的薪酬虽不能完全体现出人才的价值,但能体现企业对人才所付出劳动的认可和回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中国的人才市场也同样存在与世界人才市场接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人才市场化的观念,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按市场价格确定本企业的人才价格。国有企业多年来形成的旨在维持企业内部相对平衡的分配制度,靠工龄长工资的无激 励效果的分配政策, 已严重不适应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所以, 我们应该在兼顾效益的原则下尽可能地给人才以较好的回报,承认人才的劳动和贡献,按市场标准确定人才薪酬,这是防止人才流失的重要 措施。 (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要实施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和突出业绩的人才。一是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二是加大月度、年度奖金的分配力度,打破大锅饭,拉开奖金档次,使奖金向有贡献的人才倾斜。三是设置专家特殊津贴,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设置特殊津贴以提高其工资待遇。通过以上措施,使人才感到有奔头,安心企业工作。 (四)搭建人才宽松的成长平台 在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还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广阔的道路。物质待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因此,要强化和规范人才管理,给人才一个成长、成才的良好工作环境,规范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人才使用上,要让人才感到有奔头,有盼头,要给人才提供内部流动的空间,满足人才的创新感、挑战感,切实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安心工作。 (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在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少,但结构不尽合理,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需要的战略型、经营型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高级 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 余大权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重庆!"""#$) 摘要!国有企业 人才的跳槽问题,是当前困扰企业的一个重要话题。造成国企人才跳槽的原因,除人才自身因素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的原因。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要重视人才价值。 理论与应用研究 !

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1.doc

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1 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 陈志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什么单位,国企也好,外企也罢,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制度和规章来规范员工们的行为。对于企业而言,规章制度有如国家的法律一样承担着神圣的使命,是规范化企业管理的载体,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规章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人所共知,而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规章制度的执行,有人曾把制度喻为降低成本的关键工序、安全生产的保障。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名员工,你对现在公司的各项制度满意吗?你最爱的公司制度是什么?最恨的公司制度是什么?最难以理解的公司制度是什么?现实中许多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可谓不全面,墙上挂的、纸上写的,比比皆是,然而有章不循、半途而废、形同虚设、装潢门面,实际操作起来熟视无睹的,却屡见不鲜。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有多么复杂,也不在于建立制度文本化的过程有多么高的技术含量,而是在制度推广以及执行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事实阻力较大,为什么呢? 这就是首先要探讨的问题,究其原因,乃规章制度本身之弊端所致。 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弊端

1、企业制度的系统性不够 规章制度是每个企业实施科学和有效管理的基础。在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许多大型企业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法则。而国有企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很少有一套系统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对一些已经形成的制度也缺乏科学总结和动态完善,唯以保证制度的连续性、操作性和科学性。 企业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不仅可以折射出企业发展的步伐,而且可以让人了解企业的人文、社会等历史面貌。同时,它的生成和发展,必然经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白沙集团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国有企业、湖南省利税首户,其实施“简单管理”就是由繁到简的较高境界,而许多国有企业连“繁”的水平还未达到。 2、企业制度的民主性不足 其主要表现是国有企业中多数规章制度的制定、出台长官意志起着决定性作用,只要通过几个部门甚至是某个部门的风暴会议形成,经领导象征性会签后即可成文,很少是经过员工或职代会的充分讨论、修改后形成的,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多数国有企业中流于形式、口号化,没有形成真正重视员工、关心员工和激励员工的生产工作氛围,在制度的形成过程中表现为民主性不足,所以国有企业中员工对制度的认同度较差、对执行制度的主观自律意识低,仍属必然。 每个企业的规章制度应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工作行为规范,其制定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得

国有平台公司管理制度

精品整理 印鉴管理制度 一、办公室负责管理的公章,包括单位公章以及其它专用章,均纳入 机要管理,严加保管。 二、公章确定专人管理。专职人员另有他事,必须指定责任心强、办 事秉公的同志代管或兼管。 三、使用公章的范围:正式文件(包括各类通知、报告、请示、计划、纪要,函件、报表等)、介绍信、调查证明材料以及规定要盖章的其他证 件。 四、盖章必须按批准手续办理。经公司主要领导审阅签署、以公司名义发文,经与签发底稿核对相符后,方可盖用公章;调查证明材料、对外联系工作的介绍信和其它需盖公章的,须经公司主要领导同意方可盖用公章。干部职工个人私事的证明,原则上不得盖用公章。个别特殊情况者,经公司主要领导同意,可盖用公章。财务专用章由财务人员根据工作需要 掌握使用。 六、保持公章清洁、干净;印泥的颜色保持鲜艳、有光泽;盖章一般在齐年盖月的部位,保持端正、庄重;印章的字迹要清晰,模糊、重影应 剔除。 七、启用新公章要发文周知。新公章正式启用后,旧印章即予作废。 由局办公室封存或统一销毁。 八、妥善保管印章。应将印章锁入保险柜内,严禁携带公章外出,确 保印章保管和使用的安全。 车辆管理制度 一、公司车辆使用应合理安排,统一由办公室管理。

二、驾驶员要严格执行车辆管理规定,认真学习《交通安全法》及相 关法规,严禁酒后驾车,工作期间严禁喝酒。 三、驾驶员每天要擦洗车辆,保持车辆内外整洁卫生。 四、严禁公车私用,私人用车单位不予报销过路费、差旅费及交通事 故等费用。 五、驾驶员应经常检查车辆的性能,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发现车辆有问题后应立即报告办公室及领导,应先查明问题,核实原因,确定费用,由办公室统一指定维修单位并经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维修。 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一、财务审批 1、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履行节约,反 对浪费。 2、按有关要求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3、财务审批实行由财务审批人一支笔审批制度。 5、差旅费报销按现行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如遇特殊情况经领导同 意后方可报销。 二、现金管理 1、严格遵守现金出纳纪律。 2、不准白条顶库,严禁挪用现金,对库存现金要日结日清,发现 长短款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 3、现金收付后,必须在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 戳记,并及时编制记帐凭证,逐日登记现金日记帐。 三、财务安全

完善监督机制 加大监督力度

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加强对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实施的监督 目前,普遍存在对各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监督难,难监督情况,如何落实中央关于对单位“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有效监督?是摆在各级面前大的问题,也是有效防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大事,同时纪工委能否有效履行监督职能?直接关系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成效和职能的发挥。努力破解对监管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范围界定难、监督执行难、责任追究难等问题是目前重要课题和工作,经过调研,吸取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现提出以下对监管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实施有效监督,破解监督难题的粗浅认识。 一、明确监督范围,破解“三重一大”范围界定难题 “三重一大”范围界定是监管工作的基础工程,于整个监管过程至关重要。县纪委统一或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要制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让“三重一大”事项的范围标准和监督机制细化、量化。 一是明确内容。针对所辖管单位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的内容予以明确,使监督者与被监督者能够准确把握某项工作是否属于“三重一大”范畴。 二是明确标准。根据各单位性质,划分为几个档次和类别。比如,按有无专项资金分类可分为有项目资金分配职能的单位和

党政部门无项目资金分配职能的单位,或按有无收入等性质划分单位类别,并按类别制定相应档次标准。 三是明确规则。各单位要将“三重一大”事项的讨论决策权纳入本单位党政领导班子会议的议事范围,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议事规则,对讨论、决策、审批等程序严格进行规范。针对各单位重大决策的内容和大额资金使用的标准各不相同的情况,规定各单位可结合实际适时予以调整,调整后必须书面报纪工委监察分局备案,以便议事规则与“三重一大”配套。规定所管辖和联系单位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外,重大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都要公开,纪工委定期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二、明确监督程序,破解“三重一大”监督执行难题 纪工委、监察分局为使监督检查不走过场,要制定《关于“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办法》,注重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强化对所属部门“三重一大”事项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 一是抓好决策环节的监督。实行部门党组(党委)会议提前报告制度,所辖部门在召开党政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涉及“三重一大”事项时,须提前报告纪工委监察分局并提交会议相关资料供审核。纪工委监察分局在列席会议时,重点针对重大决策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干部任免是否经有关职能部门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是否按主管部门审查要求依法进行、大额度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等内容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4921222.html,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张静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9期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资源的 较量,人才队伍的素质,体现着国有企业的实力,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本文试从国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和增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激活人才要素支撑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在未来实现可持续的高效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培育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结构逐步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日趋科学,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但也应看到,与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 1.1 人才选用方式单一。企业选用人才通常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途径,通过内部培养出来的人才通常比较熟悉工作,了解企业文化,忠诚度较高,但是容易产生工作思路僵化,创新能力下降等问题;企业从外部引进人才,可以快速缓解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也可以取得“鲶鱼效应”,给企业带来新的思维和活力,有利于促进员工队伍的竞争和创新。而目前国企选人用人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靠内部培养选拔,而在外部招募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化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方面做得很不够。 1.2 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断的督促和对员工行为、工作业绩的正面引导,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实际结果来看,绩效考核不能实现企业战略目的现象十分常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把生产经营目标与部门和个人的考核挂钩,从而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下,员工存在做多做少都一样,做好做坏都一样的心理,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难以贯彻。 1.3 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人才观念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采用高薪等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却不愿意投入资金和时间培养人才。短期来看,高薪聘请是解决高层次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配套政

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集团的制度体系建设 执笔人:夏凌云 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企业的制度体系是指为了让企业正常运营发展而制定的各种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的一个有机整合体。 在当前市场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加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国有企业集团而言,制度体系建设无论是对于母子公司管控,还是母、子公司单体持续发展,都有极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企业制度体系的建设中融入管理者的理念、智慧,如何通过制度体系建设,有效配臵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集团公司目标实现;如何使子公司在集团统一指挥下,抓而不死、放而不乱,百花齐放,是多数国有企业集团公司面临的难题。 一、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制度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为了更清晰直观的描述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本文先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将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制度体系建设的。 第一阶段建立初期——“应急期”。这个阶段主要呈现的管理现状是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也可以称之为经验管理,即“人治”。这个阶段下的企业不是完全没有制度,但主要是靠经验和习惯发挥着管理作用。 第二阶段成长期——“规范期”。这个阶段的企业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上主要是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但是这个阶段员工对制度执行的自觉性不足,管理层对制度贯彻的监控

不力,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体系还未能在企业运营中进行固化。 第三阶段稳定期——“固化期”。这个阶段的企业进入一个发展较为平稳的时期,企业为了将已成熟的管理制度体系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进行固化并提高管理效率,主要采用现代IT技术建立信息系统,用以解决制度执行、贯彻中的不足,同时将企业的制度固化成员工的习惯。 第四阶段成熟期——“文化期”。这个阶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的心中。“文化期”的企业,仍然存在制度管理,只是不再反复强调制度的强制作用,制度管理正逐步升华,遵守制度也成为一种基本的企业文化。 图1: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发展阶段 二、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制度体系的建设 在我国国有企业由“规范期”向“固化期”发展的过程中,探讨如何构建一套既具有国际竞争力,又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具备可操作性的企业制度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国有企业集团制度体系建设需要考虑的五个关键要素 国有企业集团的制度体系产生于企业具有个性化的环境和自身特点,带有强烈的企业个性特征。而个性则提炼于企业运营的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