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目录

一.实验标题:2

二.实验目的:2

三.实验内容:2

四.上机软件:3

五.实验步骤:3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3(二)创建数据库 4

(三)创建数据库表 7(四)添加数据17

六.分析与讨论: 19

一.实验标题: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库、数据表、约束等相关概念;

2.掌握创建数据库的T-SQL命令;

3.掌握创建和修改数据表的T-SQL命令;

4.掌握创建数据表中约束的T-SQL命令和方法;

5.掌握向数据表中添加数据的T-SQL命令和方法三.实验内容:

1.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在磁盘空间以自己的姓名或学号建立文件夹;

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存储在步骤1建立的文件夹下,数据库文件名称自由定义;

3.在建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三张表,其结构及约束条件如表所示,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长度;

4.添加具体数据;

四.上机软件:

SQL Server 2016

五.实验步骤: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

1.SQL Server 2016的界面

2.启动和退出SQL Server 2016

1)双击图标,即出现SQL Server2016的初始界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或单击控制按钮中的“×”即可

注意事项:

1.在退出SQL Server 2016之前,应先将已经打开的数据库进行保存,

2.如果没有执行保存命令,系统会自动出现保存提示框,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

(二)创建数据库

方法一:

1.点击“新建查询”,出现如下对话框

2.在空白区域输入创建数据库“学生选课”的代码命令,点击“执行”

3.消息框中出现“命令已成功完成”即表示数据库创建成功,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

据库”,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刷新”命令,在“数据库”向下会出现新创建的数据库“学生选课”

方法二:

1.右击数据库,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学生选课”

3.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刷新”命令,在“数据库”向下会出现新创建的数据库“学生选课”

注意事项:

数据库名称在服务器中必须唯一,并且符合标识符的规则

(三)创建数据库表

1.左键点击“学生选课”数据库,再点击“新建查询”,在出现的空白对话框中输入如图代码后点击“执行”,消息框中出现“命令已成功执行”即成功建立好学生、课程、选课三张表

2.建立成功后的表格如图所示

注意事项:

1.T-SQL中创建数据库表的指令格式为: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1 数据类型{identify | not null | null},

字段名2 数据类型{identify | not null | null},

……

null表示该字段的值可以为控制,空值意味着没有任何存储数据,这是默认参数,当所定义的字段允许空值时,参数null可以忽略

not null表示该字段的值不能为空值

identify称为计数器,表示该字段的值是一组递增的证书数据。其初始值默认为1,增长步长默认为1.用户也可以自己制定初始值和增长步长

2.数据库表中最重要的“三要素”是字段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条件

1)字段名:

表中的每一列也称为字段,所以列名也叫字段名。字段的命名方式基本同数据表的命名。字段名在一个数据表中要求是唯一的,但在整个数据库中可以重名。2)数据类型:

定义数据表中的每一个字段时必须声明其数据类型,这样DBMS才能实现对数据的存储管理

3.完整性约束条件

1)约束的类型

2)建立约束

①使用alter table语句添加约束的基本格式为: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约束定义

其中“约束定义”随约束类型的不同而使用不同格式

使用create table 语句建立约束时可以随字段定义或单独定义,其基本格式为: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1 数据类型{identify |not null| null } [constraint 约束名} 约束定义,

字段名2 数据类型{identify |not null| null } [constraint 约束名} 约束定义,

……

[ constraint 约束名] 约束定义)

约束名是一个可选项,如果用户不自己定义约束名,系统将按照一定规则命名该约束,若不命名约束名,则constraint 关键字也要省略

②primary key

定义主键约束的基本格式为:

[constraint 约束名] primary key (字段名1[字段名2,……])

一个表中只能有一个主键,当主键是由多个字段构成时,则将字段名依次写在括号内

③unique

数据表非主键的字段有时也需要在各行记录中不能出现相同的非空值,这时就要通过约束unique来达到这个效果。一个数据表可以有多个unique约束。主键自动具有unique的特性。

约束unique的定义方法与定义约束primary key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将关键字primary key替换为unique。

④foreign key

当一个表与另一个表中的数据存在某种参照时,就需要定义外键。

定义外键的基本格式为:

[constraint 约束名] foreign key (字段名1[字段名2,……]) references 表名(字段名1[,字段名2,……])

当使用create table命令剪标时,若随着字段的定义一同定义外键,可以省略关键字foreign key及字段名,但使用alter table命令增加外键定义是不能省略关键字foreign key。

⑤check

约束check也可以用于限定表中字段之间数据的参照关系。

定义约束check的命令基本格式为:

[constraint 约束名] check (逻辑表达式)

⑥default

约束default用于指定某个属性的默认值。当数据表中某一字段具有大量相同数据时,为减少数据录入的

工作量,可以指定默认值,这样该属性自动具有了数据。

定义约束default的命令基本格式为:

[constraint 约束名] default 常量表达式for 字段名4)总结:

①建立约束有两种基本方式。

第一种是使用create table命令在建立表时一同定义约束。在这种方式中又可以随着字段的定义一起定义约束,也可以单独定义约束。对于主键或外键由多个属性构成和限制表中不同属性间取值的参照关系时,必须单独定义(用逗号与字段的定义分隔开)

第二种是使用alter table命令针对已经建立的表添加约束

②书写时有几种省略的情况。

第一,不自主定义约束名称时,要省略“constriant 约束名”项。

第二,使用create table命令随着字段的定义一起定义约束时,可以省略字段名选项及管件字foreign key 或for,但随着字段定义约束check时除外,check约束中逻辑表达式中必须有字段名。

第三,使用alter table命令为已经建立的表添加约束时,可以同时添加多个约束,各个约束间用逗号作分隔符,但关键字add只书写一遍。

③命令中出现的分隔符,如逗号、括号、引号等,必须为西文符号。

⑤写好第一条代码再写第二条代码时要注意选中第二条代码选择“执行”,否则重复无法执行命令。

(四)添加数据

1.点击“新建查询”,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代码,点击“执行”,消息框中出现“1行受影响,1行受影响,1行受影响……”即表示添加数据成功

注意事项:

1.在添加一条记录时,如果需要对所有字段赋值,则语句格式为: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 (数据值1,数据值2,……)

2.在给出插入的数据值时,要按照建立数据表时定义的字段的顺序给出数据,即“数据值1,数据值2,……”依次与表中的“字段1,字段2,……”相对应

3.对于字符型及日期型数据需要用单引号括起来六.分析与讨论:

1.SQL Server的优点及简介?

SQL Server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12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是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使用集成的商业智能(BI)工具提供了企业级的数据管理。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存储功能,可以构建和管理用于业务的高可用和高性能的数据应用程序。

2.对两种创建约束的方法进行比较:

直接用create table命令创建约束的方式相对简便,在创建多个约束的时候用alter table命令更简便

3.SQL的几个核心动词?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 引言: 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并提供高效的 数据管理和查询功能。在数据库实验中,我们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 库系统,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本文将对数据库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方面。 一、实验目的 数据库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培 养我们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能力。具体来说,实验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1. 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方法; 3. 学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和查询; 4.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配置。 二、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通过分析需求,我们确定 了数据库的实体和关系,并进行了关系模式的设计。然后,我们使用数据库管 理系统(DBMS)创建了数据库,并根据设计的关系模式创建了表格。接下来,我们学习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包括创建表格、插入数据、更新数据 和查询数据等。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入理解了SQL语言的使用方法,并能够 熟练地编写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操作和查询。 三、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和查询。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实验结果: 1. 成功创建了数据库和表格,并插入了测试数据; 2. 能够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3. 实现了基本的数据库查询功能,包括条件查询、排序查询和连接查询等; 4. 学会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四、实验心得 通过数据库实验,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深入理解了数据库的概念和原理,明确了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其次,我掌握了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方法,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创建。此外,我学会了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和查询,能够编写复杂的SQL语句实现各种功能。最后,我熟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配置,能够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操作。 总结: 通过数据库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获得了实际操作的经验。数据库作为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数据的管理和查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我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升了我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能力。数据库实验让我更加熟悉了数据库的概念和操作,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报告书 专业班级软件 学号16677777 姓名哈哈 指导教师陈业斌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验一:数据定义/数据操纵语言 [ 实验日期 ] 2016 年 9 月 24 日 [ 实验目的 ] 熟悉Oracle上机环境;熟练掌握和使用DDL语言,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熟练掌握和使用DML语言,对数据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 实验内容 ] 1.SQL数据定义语句: 例1-1: (建立如附录一所示的四张数据表) 按要求建立教学数据库表结构及其完整性约束关系,并将数据分别插入到教学数据库的四个数据库表中。 例1-2: (修改表结构) 在Student表中将SSEX字段修改为char(2),观察返回结果,分析原因。显示: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SSEX char(2)) 错误报告 - SQL 错误: ORA-01441: 无法减小列长度, 因为一些值过大 01441. 00000 - "cannot decrease column length because some value is too big" 例1-3: (修改表结构) 在Student表中增加BirthDay(date) 字段。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BirthDay DATE; 例1-4: (修改表结构) 在Student表中删除BirthDay字段。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 BirthDay; 例1-5: (修改表结构) 在Student表中增加一个默认值约束,约束’性别’的默认值为’男’。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SSEX default '男'); 2. SQL数据操纵语句: 例2-1: (插入数据) 执行如下语句向student表中插入一条数据。 insert into student(sno,sname,sdept) values('96001','张三','SC'); (1)根据返回信息解释其原因; 显示: 在行: 5 上开始执行命令时出错 - insert into student(sno,sname,sdept) values('96001','张三','SC') 错误报告 - SQL 错误: ORA-01400: 无法将 NULL 插入 ("STU"."STUDENT"."SCLASS") 01400. 00000 - "cannot insert NULL into (%s)" 原因:在定义表结构时已将SCLASS约束为NOT NULL。并且学号是主键,表里已经有学号为96001的学生,违反了主键的唯一性约束条件。 (2)修改上面插入语句,让其能正确地插入一条记录。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 数据库试验报告篇1 一、实训时间: 20_年5月13日至5月24日 二、实训地点: 三、实训目的与意义: 1,这次实习可以使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学问用于实践增加了我对电脑技巧的一些认知。 2,通过这次实习也可以让我体验到上班族的生活为我将来毕业后找工作打下了基础。 3,并且这次实习可以非常好的关心我完成将来的毕业论文。 四、实训感悟: 还依旧记得来的第一天对这里很茫然,不知道实习要做些什么。然后经过老师的急躁讲解,熟悉了自己实习要做些什么,得到了许多心理熟悉,对许多问题都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同时,我熟识了河北玛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中国丝网出口基地“—河北省安平县。使我们队公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经过这半个月的实习训练,我了解到自己所学的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当然学的更多的是如何在更新网站内容和添加商品,每天不厌其烦的更新添加,观察自己的胜利更多的是兴奋。还有发布了一些关于公司产品的博客,比如新浪,网易。而后又尝试在百度知道上提问与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网站搜寻相关内容来回答各种丝网问题,通过百度知道这个平台,我对公司又了更一步的了解。 经过半个月的实训我学到了许多之前没有学过没有接触到的东西,熟悉到自己的不足,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尽快的学会在社会上生活,敢于面对社会的压力,使自己可以在社会上成长进展。

数据库试验报告篇2 由于平常接触的都是一些私人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一些类库,其他人的沟通相对可以忽视不计,因此也就不考虑规范化的文档。实际上从学习的经受来看,我们接触的学问体系都是属于比较老或比较传统的,与现在进展快速的IT行业相比许多状况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当开源模式渐渐走近开发者后更是如此。 虽然这次是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数据库以外的设计。对于OOA/OOD的开发模式有时不免要提出一些疑问,UML是设计阶段的工具,而它基本涵盖了软件设计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软件工程的正常流程,在动手写第一句代码之前,开发人员已经特别熟识软件产品了,这对于相当有阅历的架构师一类人说可能会很简单,但是我们作为同学,连足够的编码阅历都没有,却首先被教授并要求先OOA再OOP,这样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文档与编码对不上号,在修改代码的时候基本不会再去审查文档和从前的分析。甚至根本就是现有代码再有文档,即便是这种状况,代码与文档还是不对应。不行否认,在传统软件工程的具体设计之前的项目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利于项目开发的部分的。所以我就始终在查找适合我——针对探究型项目——的开发模式,这次的项目也算是一次尝试,当然这个过程并不会太短。 回到数据库设计上了,这次的数据库设计我是严格根据数据库建模的步骤来进行的,狡猾说我并没有感觉这样的流程对开发带来多大的关心,反倒是觉得将思维转化为图表很铺张时间。总体上来说这次的项目也不是很大,而且在数据库的设计上比较保守,也就是说实际上数据库设计还可以再完善完善的。随着我对计算机领域的拓宽和加深,我也会静下心来思索在接触计算机之前的行为,许多次我能深切感觉到,其实我的大脑(未于别人比较)本身就是在使用一种更接近关系数据库的方式来记忆,所以我很可恨自然的设计出符合三范式的表结构来,即便我不知道这些范式的准确含义。可能就像“范式不太简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一样,在“让工具用图标表述我的思维”时费了一番力气。

(完整版)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姓名学号

目录 一.实验标题:2 二.实验目的:2 三.实验内容:2 四.上机软件:3 五.实验步骤:3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3(二)创建数据库 4 (三)创建数据库表 7(四)添加数据17 六.分析与讨论: 19

一.实验标题: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二.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库、数据表、约束等相关概念; 2.掌握创建数据库的T-SQL命令; 3.掌握创建和修改数据表的T-SQL命令; 4.掌握创建数据表中约束的T-SQL命令和方法; 5.掌握向数据表中添加数据的T-SQL命令和方法三.实验内容: 1.打开“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在磁盘空间以自己的姓名或学号建立文件夹; 2.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使用create database命令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存储在步骤1建立的文件夹下,数据库文件名称自由定义; 3.在建立的“学生-选课”数据库中建立学生、课程和选课三张表,其结构及约束条件如表所示,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长度; 4.添加具体数据;

四.上机软件: SQL Server 2016 五.实验步骤: (一)SQL Server 2016简介 1.SQL Server 2016的界面 2.启动和退出SQL Server 2016 1)双击图标,即出现SQL Server2016的初始界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或单击控制按钮中的“×”即可 注意事项: 1.在退出SQL Server 2016之前,应先将已经打开的数据库进行保存, 2.如果没有执行保存命令,系统会自动出现保存提示框,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操作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实验报告 班级:120506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的组成; 2.熟练创建、管理数据库和事务日志。 3.熟练掌握创建、修改和删除表的方法; 4.掌握向表中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及删除记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在D盘或E盘建立以学生名命名的文件夹,如图1所示。 在E盘建立文件夹 2.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CREATE DATABASE命令两种方法创建数据库和事务日志。要求如下: 数据库名字为S ale;数据文件初始大小为3MB,最大为10MB,文件增量为1MB;事务日志初始大小为2MB,最大为15MB,文件增量为1MB。 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文件 创建事务日志

CREATE DA TABASE创建数据库和事务日志 3.向Sale中添加数据文件、日志文件(要求与上同);CREATE DATABASE Sale 添加数据文件添加日志文件 4.向Sale中添加新文件组,向新文件组中添加一个数据文件(要求与上同);

向Sale中添加新文件组向文件组中添加数据文件5.删除后添加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及文件组; 删除添加的数据文件删除添加的日志文件

删除文件组 6.分别使用企业管理器及CREATE TABLE 在S ale数据库中创建如下表: 客户表(Customer) 产品表(P roduct) 入库表(ProIn)销售表(ProOut) 7.在企业管理器中给Customer、P roduct、ProOut表中输入记录,并练习记录的修改及删除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引言: 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用于存储和管理 数据的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 商业、科学和政府等。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系统,并进行相关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的理解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数据模型、表、字段等;二是学习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等,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三是加深对数据库的应用理解,例如在实际场景中,如何使用数据库 来管理学生信息、员工薪资等。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因其在业界应用 广泛且开源免费,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实验环境为Windows 10操作系统,MySQL 8.0版本。 三、实验步骤

1. 数据库的创建 首先,在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可以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来创建数据库,例如:```sql CREATE DATABASE mydb; ``` 创建完成后,可以使用SHOW DATABASES语句来查看已有的数据库。 2. 表的创建 在已创建的数据库中,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创建表。表是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它由多个字段组成。例如,如果要创建一个学生表,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等字段,可以使用以下语句: ```sql USE mydb;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age INT ); ``` 这样就创建了一个名为student的表。 3. 数据的插入 在已创建的表中,可以使用INSERT语句来插入数据。例如,要向student表中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可以使用以下语句:```sql INSERT INTO student (id, name, age) VALUES (1, 'Alice', 20); ``` 这样就插入了一个学号为1,姓名为Alice,年龄为20的学生信息。 4. 数据的查询 通过使用SELECT语句,可以从表中查询数据。例如,要查询student表中的所有学生信息,可以使用以下语句:

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一:创建和修改数据库 创建一个数据库,要求如下: 1.数据库名“testDB”。 2.数据库中包含一个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_data,磁盘文件名为 testDB_data.mdf,文件初始容量为5MB,文件容量递增为1MB。 3.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_log,磁盘文件名为TestDB_log.ldf, 文件初始容量为5MB,最大容量为10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在[ 对象资源管理器 ]窗口中,右击[ 数据库 ],在打开的右键菜单中单击 [ 新建数据库]命令,打开[ 新建数据库窗口] ●在[ 新建数据库 ]窗口的[ 数据库名称 ]文本框中输入“testDB”,然后在 数据库文件表格中定制文件

SQL语句: create database testDB--创建数据库testDB on (name=testDB_data,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_50.mssqlserver\mssql\data\testDB_data. mdf',size= 5MB,maxsize= 15MB,filegrowth= 1MB) --添加数据文件testDB_data log on (name=testDB_log,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0_50.mssqlserver\mssql\data\testDB_log.l df',size= 5MB,maxsize= 10MB,filegrowth= 1MB) --添加日志文件testDB_log 对该数据库做如下修改: 1.添加一个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2_data,实际文件为 TestDB2_data.ndf,文件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6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2.(2) 将日志文件的最大容量增加为15MB,递增值改为2MB。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在[ 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testDB,在右键菜单中选中[ 属性]命令,打开数据库属性窗口,单击右侧[ 选择页 ]中的[ 文件 ],单击[ 数据库文件 ]表格下的[ 添加 ],对添加文件进行定制。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据库实验报告 班级:07111103 学号:********** 姓名:***

实验一: [实验内容1 创建和修改数据库] 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Transact-SQL语句,按下列要求创建和修改用户数据库。 1.创建一个数据库,要求如下: (1)数据库名"testDB"。 (2)数据库中包含一个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_data,磁盘文件名为 testDB_data.mdf,文件初始容量为5MB,最大容量为15MB,文件容量递增值 为1MB。 (3)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_log, 磁盘文件名为TestDB_log.ldf,文件 初始容量为5MB, 最大容量为10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2.对该数据库做如下修改: (1)添加一个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B2_data,实际文件为TestDB2_data.ndf, 文件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6MB,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MB。 (2)将日志文件的最大容量增加为15MB,递增值改为2MB。 方法一: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和修改数据库TestDB 方法二: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TestDB 方法一过于简单,暂不做讨论。 下面学习方法二。 首先,在sql sever 2008中单击新建查询。 然后键入下面的代码。 建立新的数据库。 1. 创建一个数据库,要求如下:

2.对该数据库做如下修改:

对刚刚的操作进行验证 数据均已更新完毕。 [实验内容2 数据表的创建、修改和查询] 1.熟悉有关数据表的创建和修改等工作,并了解主键、外键以及约束的创建和应用, 熟练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CREATE TABLE、ALTER TABLE 等Transact-SQL语句对数据表的操作方法 字段名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注释 项目编码char 10 主键 名称varchar 负责人编码char 10 客户int 开始日期datetime 结束日期datetime 员工数据表(Employee) 字段名数据类型字段长度注释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一、实验一表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根据一个应用目标把现实问题抽象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数据基础。2.掌握表的建立与维护的一般方法。 3.理解表的记录指针与当前记录的意义。 4.掌握表的打开、关闭、浏览、显示等操作方法。 5.掌握表结构的修改。 6.掌握记录的增加与删除等操作。 7.掌握数据复制方法。 8.二、实验准备 1、复习关系数据库的有关概念,深刻理解Virsual FoxPro中所采用的关系模型的实质及Virsual FoxPro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2、复习表的建立、现实与维护等操作。三、实验内容下表是某校学生花名册,根据该表完成以下操作,写出操作步骤。学习成绩性学号姓名别学 009901 张小强男 98 85 否 20XX年获全数外语出生年月否少数民族受奖情况 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 009902 009903 009904 009905 陈斌李哲男男 88 56 75 88 75 82 72 81 否是否是20XX年获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00米第三名009906 009907 009908 009909 张青松男封小莉女周晓

钱倩女女 65 82 65 83 81 73 78 85 否否20XX年获广东省三好学生称号 009910 009911 孙力军男肖彬彬女 64 55 68 95 是否赵大明男冯珊女否否1.设计一个表的结构,使其能描述上表的信息,同时又符合关系模型的基本要求。 2.建立表,输入表中的数据,并将保存在自己盘中。 3.给全部女生的数学成绩加5分。4.将记录指针定位到第5号记录。 5.将记录指针指向孙力军同学。 6.显示所有姓“张”学生的情况。 7.把表的姓名字段宽度修改为8。 8.浏览记录数据,且表头用汉字。 9.把少数民族学生的记录复制到中。10. 11. 12.复制一个仅有学号、姓名、出生年月、数学、外语5个字段的表。将复制为一个Excel文件。将原样复制为,并物理删除中记录号为偶数的记录。 13. 14.在顶部增加一个新记录。将中张青松同学的记录进行逻辑删除、删除恢复和物理删除。四、实验步骤评语评阅成绩及评语操作正确,操作步骤书写清楚、工整操作较正确,操作步骤书写较清楚操作基本正确,操作步骤书写基本清楚操作部分正确正确,操作步骤书写部分清楚操作错误多,操作步骤书写不清楚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一、实验二表的排序、索引与统计实验

(完整版)数据库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_《数据库系统概论》__ 题目名称__学生火车票订票系统__ 学生学院___经济管理学院_______ 专业班级____电子商务4班______ 学号___3106005680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林奕鹏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吴菊华老师_______ 200 8年9 月1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学生火车票订票系统 学生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4班 姓名林奕鹏 学号3106005680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设计题目内容 学生火车票定票系统 (1)背景:一年两次的火车票订票管理 (2)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尤其是所在地 2)学生购票的基本信息,尤其是价钱和车票目的地 3)购票以后的分发管理 4)退票的管理 5)信息的统计和查询 6)操作员管理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有必要进行对企业的报刊订阅业务进行分析、调查 (2)、加分功能:购票后的分发管理的设计与实现(自由发挥); (3)、保质保量完成课程设计要求的所有内容。 (4)、打印实验报告和实验任务书并上交。 (5)、杜绝抄袭。如若发现有明显抄袭现象,抄袭者和被抄袭者的课程设计成绩全部取消。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需求分析(阐明应用系统背景,组织结构情况以及需求分析的过程,并绘制出数据流程图) (2)、概念结构设计:根据概念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确定概念模型,并阐明分析步骤和理论依据。 (3)、逻辑结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和概念模型,将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按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为关系模型,写出转换步骤及相应的理论依据,并确定主码、外码。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实验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计算机学院

实验一:基本SQL语言 1.实验目标 1.1.熟练掌握基本的SQL语言。能够利用SQL定义语言(DDL) 创建、删除和修改数据库的基本对象(表、视图、约束和索 引等),利用SQL查询语言(Select)对数据中数据进行检索,利用SQL修改语言(Insert、Update、Delete)对数据中数据 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能够利用SQL控制语言(DCL)将数据库的基本对象(表和视图等)的各种权限授予其它用 户。 1.2.熟悉SQL Server 2000的交互式SQL语言的操作环境。能够 利用查询分析器进行SQL语言的编辑和提交。 2.实验要求 2.1.写出以下各个实验的SQL语句。 2.2.在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环境中执行SQL语句,写 出每次执行的结果。 2.3.对于错误的执行结果,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写出纠正错 误的方案。

2.4.SQL语句的书写规*,要求每个查询子句独占一行,如: Select SNO, SNAME From S Where Sage>=20 ; 注意:每次实验之后请作好数据库备份。下次实验之前进行数据库恢复。 3.实验课时 本次实验共计10课时。 4.实验数据 本次实验中用到6个关系表(当前用户):COURSE(课程)、DEPT(系)、S(学生)、PROF(教师)、PC(授课)、SC(选修)。 4.1.关系模式。 4.2.6个关系表的定义。 ⑴COURSE(课程) ⑵DEPT(系)

⑶S (学生) ⑷ PROF (教师) ⑸SC (选修) ⑹PC (授课)

数据库完整性实验报告

数据库完整性实验报告 引言 数据库完整性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系列完整性约束,来验证数据库完整性的实际应用。 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以下几种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约束 2.参照完整性约束 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实验环境 本实验使用了以下工具和环境: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编程语言:Python •集成开发环境:Jupyter Notebook 实验步骤 步骤一:数据库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符合实验需求的数据库。我们选择一个简单的学生管理系统作为示例,包含以下两个实体: 1.学生(Student):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2.课程(Course):包含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学分。 步骤二:实体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约束用于保证每个实体在数据库中都有唯一的标识。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为学生实体添加一个主键约束,保证每个学生的学号是唯一的。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age INT );

步骤三:参照完整性约束 参照完整性约束用于保证关系数据库中的引用一致性。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为课程实体添加一个外键约束,引用学生实体的主键。 CREATE TABLE Course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credits INT, student_id INT, FOREIGN KEY (student_id) REFERENCES Student(id) ); 步骤四: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是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自定义的约束条件。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为课程实体添加一个自定义约束,保证学分必须大于等于0。 ALTER TABLE Course ADD CONSTRAINT chk_credits CHECK (credits >=0); 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已经成功设计并实现了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在实际使用数据库时,这些完整性约束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结论 本实验通过设计和实现完整性约束,验证了数据库完整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合理的约束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质量和可靠性,减少错误和异常情况的发生。在数据库设计和开发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和应用完整性约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参考资料 无

数据库完整性实验报告

1实验八:数据库完整性 1.1实验背景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值均是正确的状态。如果数据库中存储有不正确的数据值,则该数据库称为已丧失数据完整性。” 这是SQL Server2000中给出数据库完整性的解释,但是我们要问两个问题: ●什么是数据正确的状态? ●如何确保数据是正确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因为:“世界上所有事物本无正确与错误”,但是一些不符合逻辑的、前后矛盾的、没有满足人们需求的,可以说是“不正确的”。如:一个人的年龄是“-20岁”,这就是不符合逻辑的;在一个地方,这个人叫“张三”,但是换了个地方却记成“张山”,这就是矛盾;如果一笔订单金额没有达到1万元,却给记成打了8折,实际只能打9折,这就是不满足需求。 造成上述各种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呢?无外乎是人们输入错误、业务不熟悉、或者是捣乱分子故意为之。那么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在数据库中预防这种不正确的情况呢?这就是要问的第二个问题。 这需要靠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一套完整性约束机制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人们常说一句话“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同样,要完全靠DBMS帮我们防住所有的不正确,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这不符合辩证哲学的观点。这说明DBMS只能是尽可能的预防。那么人们要深入研究有哪些完整性约束,DBMS应该提供哪些保障机制。 首先,完整性约束主要有以下几种: ●实体完整性约束 ●参照完整性约束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其次,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保证上述完整性约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表 1 数据库提供的约束 我们可以看出主码、外码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数据库提供的约束方法,也是最重要的约束。但是,外码约束并没有我们想象那样简单,即只要把外码关系建立起来就行了,还要考虑到约束强度的问题: 表2参照完整性约束的类型与强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