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一、线路问题:

1.短路故障: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的一个可能原

因是线路上发生了短路故障,导致保护装置误判为差动保护动作条件满足。这可能是由于线路绝缘子串发生漏电、绝缘子串破损、线路与地面接触等

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树枝、鸟类或其他外物接触导线引起的。此时,保护装置需要进行调整,使其在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够正确地识别并进行差

动保护动作。

2.电压异常:线路上电压异常也可能导致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例如,线路过电压或欠电压导致的保护装置错误地触发差动保护。此时,需要对

保护装置进行参数调整,使其更加适应线路电压的变动。

二、保护装置问题:

1.参数设置错误: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错误也可能导致主变差动保护

误动作。例如,设定了错误的差动比率,使得保护装置误判为差动保护动

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保护装置的参数进行调整,确保其正确反映线

路的实际情况。

2.信号传输问题:保护装置的信号传输问题也可能导致误动作。例如,线路上存在信号传输不畅、信号传输延迟等问题,导致保护装置无法及时

获得准确的电流差动量,并误判为差动保护动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

信号传输系统进行检修与优化,确保保护装置能够准确读取差动信号,避

免误动作。

三、设备问题:

1.主变设备问题:主变设备自身存在问题也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例如,主变接地变压器出现了故障,导致电流分布不均,使得差动保护装

置误判为差动动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主变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确

保其中的主变接地变压器正常运行。

2.测量设备问题:差动保护装置中的测量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

感器也可能存在问题,导致误动作。例如,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降低、电

压互感器的分压不正常等,在测量差动量时造成误差,使得保护装置误判

为差动动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检修与校准,确保其准

确反映电网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可以从线

路问题、保护装置问题、设备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了防止误动作

的发生,需要对线路、保护装置和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并对保护装

置进行参数调整与优化。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差动保护装置的监控与故障

诊断,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主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 一、线路问题: 1.短路故障: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的一个可能原 因是线路上发生了短路故障,导致保护装置误判为差动保护动作条件满足。这可能是由于线路绝缘子串发生漏电、绝缘子串破损、线路与地面接触等 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树枝、鸟类或其他外物接触导线引起的。此时,保护装置需要进行调整,使其在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够正确地识别并进行差 动保护动作。 2.电压异常:线路上电压异常也可能导致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例如,线路过电压或欠电压导致的保护装置错误地触发差动保护。此时,需要对 保护装置进行参数调整,使其更加适应线路电压的变动。 二、保护装置问题: 1.参数设置错误: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错误也可能导致主变差动保护 误动作。例如,设定了错误的差动比率,使得保护装置误判为差动保护动 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保护装置的参数进行调整,确保其正确反映线 路的实际情况。 2.信号传输问题:保护装置的信号传输问题也可能导致误动作。例如,线路上存在信号传输不畅、信号传输延迟等问题,导致保护装置无法及时 获得准确的电流差动量,并误判为差动保护动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 信号传输系统进行检修与优化,确保保护装置能够准确读取差动信号,避 免误动作。 三、设备问题:

1.主变设备问题:主变设备自身存在问题也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例如,主变接地变压器出现了故障,导致电流分布不均,使得差动保护装 置误判为差动动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主变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确 保其中的主变接地变压器正常运行。 2.测量设备问题:差动保护装置中的测量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 感器也可能存在问题,导致误动作。例如,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降低、电 压互感器的分压不正常等,在测量差动量时造成误差,使得保护装置误判 为差动动作条件满足。此时,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检修与校准,确保其准 确反映电网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35kV线路跳闸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可以从线 路问题、保护装置问题、设备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了防止误动作 的发生,需要对线路、保护装置和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与维护,并对保护装 置进行参数调整与优化。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差动保护装置的监控与故障 诊断,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主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5kV主变压器投运差动保护动作原因

35kV主变压器投运差动保护动作原因 摘要:在电路系统当中,电气设备具有流入节点的电流总和为零这一特点,而由于电气设备作为系统中的重要节点,能够实现流入节点和流出节点的电流为等值,因此可以通过设置整定值的方式进行故障时的断路跳开预设,使电气设备得到安全保护。这种保护措施被称为差动保护。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所处的电路环境不同,受到环境变化影响,同样会出现差动保护动作。因此为了规避风险,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判断。 关键词:主变压器;差动保护;保护动作;验收管理 一、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1.1差动保护现象 电力企业拥有两台35kV主变压器,主体器材由新疆特变生产,差动保护设施由阿哈尔滨自动化公司生产。开关柜与变压器连接过程中采取空投试验,并未发生异常现象,当整体安装结束之后,维护人员开展投运试验活动,期间反复出现差动保护现象,且检查并未发现其他异常。复位电力系统故障报警器,反复投运,仍出现差动保护现象。 1.2差动保护动作原理 本文研究一种接线方式,具体如图1所示。 A、B、C为变压器高压侧电流,a、b、c为低压侧电流。当设备在正常运转状态下,高压侧IA值与IA与IB之间的差值相同,IC值与IC和IA之间的差值相同。主变压器连接组别为Ydll,低压侧电流相位超前30°,回流平衡性会受到影响。消除不平衡电流需要对整个线路进行补偿,改变接线值,确保回流的流入电流与流出电流值相同,向量之和为0,在设备正常运转期间,不会出现差动保护现象。

二、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原因 2.1不平衡电流影响 投运35kV主变压器,理想变压器设备运行期间流入电流与流出电流之间处 于平衡状态。但主变压器经常会出现不平衡电流,造成变压器电流不平衡因素比 较多,其中包括传变误差、励磁电流涌动、档位变动等。档位变化引起的电流不 平衡现象是指有计划对变压器进行有载调压,按照分接头位置变化调整接入电流,变压器CT始终稳定,变比发生改变,流入电流与流出电流之间出现差额,继而 造成电流之间的不平衡。主变压器传变误差所引发的电流不平衡问题是指变压器 运行过程中出现励磁电流,通过励磁回路计算电感、阻抗等数值。变压器设备出 现外部故障时,变压器电流系统误差出现,两个CT之间出现励磁电流误差,相 位差值发生变化,且低于90°。变压器在实际运行期间,CT型号不同,参数误 差则会降低,不平衡电流值也将变小,若CT设备型号以及参数不同,不平衡电 流则会不断增加,如图2所示。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连接部分,主要 反应以下故障: 1、变压器带出线及内部绕组线圈的相间短路。 2、变压器绕组轻微的匝间短路故障。 3、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圈及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4、变压器ct故障。二、差动保 护动作跳闸原因: 1、主变压器及其套管带出线出现短路故障。 2、维护二次线出现故障。 3、电流互感 器短路或开路。4、主变压器内部故障。5、保护装置误动 三、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处理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检查主变压器外部套管及引线存有无故障痕迹和异常现象。 2、如经过第1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曾有直流不稳定接地隐患或带直流接地运行,则考虑是否有直流两点接地故障。如果有,则应及时消除短路点,然后对变压器重新送电。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以及套管引出线 相间短路的保护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同时对变压器内部绕组 的匝间短路也能反应。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内部的绕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地系统侧 的单相接地短路、绕组匝间短路、铁芯或其它部件过热或漏油等各种故障。 差动维护对变压器内部铁芯失灵或因绕组接触不良导致的失灵无法反应,且当绕组匝 间短路时短路匝数很少时,也可能将反应不出来。而瓦斯维护虽然能够反应变压器油箱内 部的各种故障,但对于套管带出线的故障无法反应,因此,通过瓦斯维护与差动维护共同 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维护。四、变压器差动维护动作检查项目: 1、记录保护动作情况、打印故障录波报告。 2、检查变压器套管存有无损伤、有没有闪络振动痕迹变压器本体有没有因内部故障 引发的其它异常现象。 3、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瓷质部分是否完好,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及各 侧刀闸、避雷器、瓷瓶有无接地短路现象,有无异物落在设备上。 4、差动电流互感器本身有没有异常,瓷质部分与否完备,有没有闪络振动痕迹,电 路有没有断线中剧。 5、差动保护范围外有无短路故障(其它设备有无保护动作)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有无 接地、短路等现象,跳闸时是否有人在差动二次回路上工作。五、动作现象及原因分析:

35kV主变差动保护跳闸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519233568.html, 35kV主变差动保护跳闸分析 作者:周亚明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要:35kV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与否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就需要我们加强对35kV主变差动保护系统的重视。本文以金镇变以及陈集变为例,讲述了35kV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简单分析了1DVP9225装置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35kV主变差动保护;跳闸分析 对电力系统的主变差保护需要满足可靠性,灵敏性,快速性以及选择性的要求,然而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往往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保护误动作的现象,这样就给电力系统的稳定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给人们的各项生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研究35kV主变差保护出现事故的原因并且对主变差保护系统进行改进。 1 35kV主变差动保护跳闸分析 1.1 具体的故障情况 金镇变:35kV351金陈I线带陈集变负荷。35kV356金陈II线带双泗变#1所变。陈集变:35kV351金陈I线3511刀闸运行。35kV356金陈II线3561刀闸断开。35kV#2主变运行。具体发生故障当天天气状况较差,为雷暴雨天气,首先金镇变今陈I线过流动作并且重合闸动作成功。在经过短暂的17秒后,金镇变又再次出现I线过流动作,导致电力开关出现跳闸现象, 因此陈集变发生失电,因此各工作人员开始具体的抢修工作。 1.2 故障原因分析及故障调整 发生故障当天天气比较恶劣,陈集变172闸口线线路首先发生故障,因此工作人员迅速将保护动作的开关跳闸断开,然后进行闸动作的重合。然而在线路故障未消除,速断、限时速断、过电流保护再次动作准备跳开关。在跳开关之前351金陈I线已跳开,无故障电流,保护复归。其中,陈集变中故障电流的数值为1989安,从而可以将阻抗计算出,是2.39,而在陈集变中,如果是10kV母线,那么对应的阻抗的最小值不会低于2.088。在具体的计算过程 中,由于知道系数为0.866,并且属于两相短路,因此可以得知0.866,也就是故障点的阻抗 *5499*1=故障点的电流,因此也可以认为0.866*5499*1得出1989,即故障点的电流。而故障点的阻抗的计算方式则为0.866/1989*5499*1,从而得出故障点的阻抗。并且对故障进行确认,可以得知不论是陈集变的保护装置电流还是现场的操作开关,都有介入UPS电源系统[1]。 2 1DVP9225装置的具体应用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

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 变压器差动保护是变压器保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 检测变压器绕组的电流差异,并在发生故障时进行动作,以保护变压器正 常运行。然而,有时候变压器差动保护会误动作跳闸,给电网带来不必要 的干扰和损失。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变压器内部故障:变压器绕组短路或绝缘损坏等内部故障会导致相 间电流的不平衡,进而引起差动保护的动作跳闸。这是差动保护最主要的 工作原理,它通过比较主绕组电流和副绕组电流之差,并测量其值是否超 过设定的差动阻抗阈值,如果超过了设定值,则进行动作跳闸。 2.启动电流:在变压器刚刚启动时,启动电流较大,可能会引起差动 保护的误动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采用差动保护器在变压器启动后延 时一段时间,再进行工作,以避免启动电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3.短时过电流:当电网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变压器绕组有短时过电流时,差动保护可能会误动作跳闸。这种情况下,应通过设置适当的短时过 电流抗跳闸时间来解决。 4.变压器连接线路接触不良:如果变压器连接线路存在接触不良或断 线等情况,会导致变压器绕组的电流不平衡,从而触发差动保护的误动作 跳闸。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和修复变压器的连接线路问题。 5.假动作:差动保护装置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电网的谐波、杂散电流或温度变化等,导致假动作跳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 差动保护的灵敏度,或使用更先进的差动保护装置,提高其抗干扰能力。 综上所述,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主要包括变压器内部 故障、启动电流、短时过电流、变压器连接线路接触不良和假动作等。为

35kV变电站运行中故障跳闸的分析与处理

35kV变电站运行中故障跳闸的分析与处理 摘要: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行是重要的执行部门,如果变电运行出现了 问题,那么就会对这个地区的家庭、企业等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35KV的变电 站经常发生跳闸事故,所以要想如何快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且避免同类事故的 再次发生已经成为电气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职能。 关键词:35kv变电站运行;故障跳闸;处理措施 引言: 为了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保证电力资源的稳定性,我们要找到造成故障的原因,针对导致变电站跳闸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以进一步保证电力资源的稳定供应。 一、分析跳闸故障 1.线路故障跳闸 在一个电力系统的供应中,存在有很多的线路,其中,对35KV变电线路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分析。通常来说,线路的跳闸原因有以下两种情况,即线路自身的 原因和外力的原因。线路自身原因造成跳闸故障的有线路接地、断线、相间短路、避雷器损坏和线路过载等;外力造成线路跳闸的原因的有人为的破坏、建设施工、冰雹、雷电、大风大雨等。 2.主变低压侧的开关跳闸 通常会有开关误动、越级跳闸、母线故障这三种情况,而具体是哪种情况则 要对一次设备、二次侧检查以后才能判断出。如果只有主变压侧过流的保护动作,那么就可以排除开关拒动、开关误动这两种故障,如果想要弄清是越级跳闸还是 母线故障,那么就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在对二次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对 设备保护装置进行重点检查;在对一次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要重点检查过流保 护范围的所有设备。如果开关跳闸缺少保护掉牌信号,就要判断设备故障是因为 保护动作没有发出信号,还是因为隐藏两点接地而造成开关跳闸的。 3.主变三侧的开关跳闸 一般来说,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即内部故障、主 变低压侧母线故障、主变侧动区故障、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故障等, 想要对上述原因进行进一步的确定,就需要对保护动作信号和一次设备进行相应 的检查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如果出现了瓦斯保护动作,就可以根据这点来对变 压器内部故障进行确定,即故障出现的位置是变压器的内部。如果是主变高压侧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动作,则这种情况就会非常复杂,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并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来确定检查的情况。 二、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的处理技术 1.处理线路跳闸故障的方法 在线路跳闸以后,首先要判断是断线、相间故障还是三相短路,进一步检查 好保护动作的情况,重合闸是否动作,首先在变电站检查范围就是线路CT到线 路出口,如果没有发生异常情况,那么就对跳闸开关进行重点检查,同时检查跳 闸线圈、三相拐臂情况,对开关的当前位置及动作开关的电流互感器靠近线路一 侧的一次设备是否短路、是否接地等进行现场检查,看跳闸故障开关油品的颜色 有没有变黑、有没有喷油痕迹;如果是液压操控的开关机构,对各部分液压机构 进行检查,液压压力读数值是否处于标值范围;如果是弹簧操控的开关机构,则 检查压力是否处于标值范围、是否有漏气现象。措施:加强线路的设计和质量把

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原因及处理过程案例分析

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原因及处理过程案例分析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是指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 因导致主变差动保护装置误动或故障跳闸,对电网稳定性和运行安全造成 影响的事件。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详细介绍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跳 闸事故的原因及处理过程。 案例背景: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 处理过程: 1.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立即停电,并确保现场的安全。同时通知相关 人员到现场进行紧急处理。 2.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对主变差动保护装置进行全面排查,包 括设备检查、通信检查等。确定装置是否存在故障,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 3.进行现场调试和测试,以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可以通过在线检测工 具对装置的差动保护功能进行评估,并对之前的误动记录进行分析,找到 误动的规律和原因。 4.如果事故的原因是设备老化导致的,应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果是通信故障导致的,应检查通信线路和设备,修复故障并确保通信正常。如果是操作失误导致的,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对保护 装置操作的规范。 5.对保护配置进行检查和校对,确保配置正确。可以通过模拟故障的 方法对保护装置进行测试,验证配置是否合理、正确。 6.完成上述处理后,重新启动主变差动保护装置。并在重新投入使用 前进行全面的试验和测试,确保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7.针对此次事故,应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找出教训,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通过修改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等方式,进一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总结: 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设备老化、通信故障、操作失误、保护配置错误等。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 的处理措施,包括设备维修、通信故障修复、操作人员培训、保护配置校 对等。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还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找出并改 进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才能确保变电站主变差动保 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 的原因及处理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及处理 一、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变压器各侧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一次连接部分,主要反应以下故障: 1、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绕组线圈的相间短路。 2、变压器绕组严重的匝间短路故障。 3、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圈及引出线的接地故障。 4、变压器CT故障。 二、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原因: 1、主变压器及其套管引出线发生短路故障。 2、保护二次线发生故障。 3、电流互感器短路或开路。 4、主变压器内部故障。 5、保护装置误动 三、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处理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检查主变压器外部套管及引线有无故障痕迹和异常现象。 2、如经过第1项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曾有直流不稳定接地隐患或带直流接地运行,则考虑是否有直流两点接地故障。如果有,则应及时消除短路点,然后对变压器重新送电。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以及套管引出线相间短路的保护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保护,同时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短路也能反应。瓦斯保

护能反应变压器内部的绕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地系统侧的单相接地短路、绕组匝间短路、铁芯或其它部件过热或漏油等各种故障。 差动保护对变压器内部铁芯过热或因绕组接触不良造成的过热无法反应,且当绕组匝间短路时短路匝数很少时,也可能反应不出。而瓦斯保护虽然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各种故障,但对于套管引出线的故障无法反应,因此,通过瓦斯保护与差动保护共同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 四、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检查项目: 1、记录保护动作情况、打印故障录波报告。 2、检查变压器套管有无损伤、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本体有无因内部故障引起的其它异常现象。 3、差动保护范围内所有一次设备瓷质部分是否完好,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变压器及各侧刀闸、避雷器、瓷瓶有无接地短路现象,有无异物落在设备上。 4、差动电流互感器本身有无异常,瓷质部分是否完整,有无闪络放电痕迹,回路有无断线接地。 5、差动保护范围外有无短路故障(其它设备有无保护动作)差动保护二次回路有无接地、短路等现象,跳闸时是否有人在差动二次回路上工作。 五、动作现象及原因分析: 1、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的同时,如果同时有瓦斯保护动作,即使只报轻瓦斯信号,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可能性极大。 2、差动保护动作跳闸前如变压器套管、引线、CT有异常声响及其它故障现象,则说明一次故障可能性极大。

35kV某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35kV某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 析与处理措施 摘要: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电磁式保护已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还有部分35kV变电站未进行综自改造,仍使用电磁式保护。在历年运行 中该类型差动保护多次出现误动情况,降低了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影响了区域用 户的连续供电,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35kV变电站、差动保护、差动继电器、误动 一、概述 35kV某变电站于1998年12月建成投运,单台主变运行,容量为5000kVA, 35kV采用单母接线,单电源进线;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出线共8条,主供负 荷为煤矿用电。主变高压侧为DW17-35型多油断路器,保护TA型号为LRD-35,变 比为150/5,低压侧采用ZN28A-10 型真空断路器,保护TA型号为LZZJ9-10Q, 变比600/5。35kV主变差动保护采用DCD-2G型差动继电器,高压侧过流保护采 用DL-31型电流继电器;10kV线路保护采用珠海万利达公司生产的LPR-30C集成 式保护装置,由于该变电站处于煤矿采空区,已出现明显地质沉降,电网规划将 进行负荷转移后退出运行。 二、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一)第一阶段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及处理情况 变电站投运初期,35kV1号主变在高峰负荷时差动保护动作,通过对35kV1 号主变进行外观检查、高压试验,高压试验合格,主变无异常情况。经现场分析,由于采用电磁式保护,未配置故障录波装置,无保护动作记录相关信息,通过高 压试验结果,判断为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运行不久,35kV1号主变差动保护再 次动作,同时伴随有10kV线路故障,对35kV1号主变进行外观检查、高压试验,

主变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与误动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主变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与误动原因及解 决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主变差动保护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主变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对主变差动误动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主变差动保护,误动,措施 一、主变差动保护概述 主变差动保护是保护变压器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主变差动保护对主变系统的供电和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主变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也直接影响着差动保护的速度和可靠性。一般来说,主变差动保护主要针对变压器组和引出线产生的多相短路及大接地电流、绕组匝间的短路情况进行保护。因此,我们可以说,差动保护就是对变压器的主保护。如果变压器差动保护产生误动甚至拒动,都会对供电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失,分析主变差动保护产生误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水平,此意义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主变差动保护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 二、主变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主变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理产生的,如果变压器在正常工作或者区外故障时,就把其当做理想的变压器,使其被流入的变压器电流和流出电流相等,差动的继电器不发生运动。同时,如果变压器的内部出现故障,就对两侧的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让二次电流的正比于故障点的电流,差动的继电器基础发生运动。

1、平衡系数 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是指变压器高低侧在其额定的状态下,根据二次额定值向该侧转换的系数进行差流计算,目前,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主要有PST-1200和RCS-978两种。 SPT-1200差动保护的平衡系数。其计算方法如下:变压器高中低三侧TA变比为HTA、MTA、LTA三种;变压器高中低三侧额定电压主要有HDY、MDY和LDY三种。如果TA额定的电流为5A,高压侧TA变比为1200/5,此时,HTA为240;如果TA额定电流为1A,高压侧TA变比为1200/1,HTA则为1200。 RCS-978差动保护平衡系数。RCS-978平衡系数的计算首先要根据变动最大容量和各侧的实际运行电压来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各侧T,此时,平衡系数公式为:KPH=(I2n-min/I2n)*Kb。 2、SPT-1200和RCS-978差动保护转换 SPT-1200和RCS-978差动保护的相角转换,其目的都是为了消除由于电流接线引起变压器侧电流相位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动。通过对二者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各侧的电流相位达到相对一致,进而消除误动。SPT-1200和RCS-978的转换是通过电流矢量的相减来消除相角的误差,并通过减超前相或者滞后的相电流的不同,进而实现了相角的滞后或者前移。 三、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 一般而言,主变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CT的变化。由于主变差动保护的变压器变比是不一样的,因此其高低压侧的一次电流也就不同。例如,如果某变压器的容量为20MKVA,侧CT的变

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几种原因分析

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几种原因分析误跳闸是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保护装置错误地将电力系统的一部分 或全部切除电源。主变纵联差动保护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方式,用于保护电 力系统的主变压器。误跳闸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主 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的原因分析: 1.外部干扰:当电力系统中存在外部干扰时,可能会导致差动保护误 跳闸。例如,周围环境中的闪电放电、强电磁场干扰等都可能引起保护装 置的误动作。这种情况下,应采取防雷措施或在保护装置周围设置屏蔽装置,以减小外部干扰对保护的影响。 2.信号误差:主变差动保护装置通过测量主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 电流,进行差动计算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然而,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度限制、传输线路的质量等原因,测量的电流值 可能存在误差。当这些误差超过设定值时,差动保护可能会误动作。因此,应定期校准测量设备,检查传输线路的质量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以降低 信号误差。 3.被保护设备故障:差动保护的作用是保护主变压器免受内部故障的 损害。然而,在主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例如主绕组短路、绝缘击穿等,电流分布会发生改变,导致差动保护误判为故障。因此,在主变压器内部 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潜在的故障,可以减少误动作的概率。 4.设备参数变化: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时,需要设定一些参数,例如差动电流阈值等。然而,由于主变压器的负载变化、温度变化等 原因,电气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设定值与实际值不匹配,保护装置

可能会误判为故障并跳闸。因此,应定期检查和校准保护装置的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人为操作错误:人为操作错误也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跳闸。例如,误操作了与差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备,或者误操作了与主变压器相关的设备。此外,对主变压器进行维护或检修时,可能会因为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而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因此,在操作保护装置前,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减少人为操作错误。 综上所述,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防止误跳闸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对外部干扰的防护、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定期检查和维护被保护设备、正确设置设备参数以及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规范操作等。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提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5kV变电所#1主变差动保护及重瓦斯动作事故分析

35kV变电所#1主变差动保护及重瓦斯动 作事故分析 摘要:35kV变电所运行中通常采用无功补偿和主变调匝来满足对供电利率和供电电压 的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某油田电力部门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同时,针对油区光伏并 网发电日益发展的当下,对其运行中功率因数的调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结合运行实践 提出了解决方案,为现场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差动保护;瓦斯保护;变压器油色谱分析 引言:2015年8月26日,白豹35kV变电所#1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同时伴随着重瓦斯 保护动作,在现场情况下,如何尽快判断清楚故障性质、发现故障点并尽快解决考验着我们 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处置能力,现将当天保护动作分析及现场处理情况进行阐述。 1.运行现状及保护动作概况 电网运行方式白豹35kV变电所电网运行方式为35kV314白王线为进线电源(属于备用 电源),经321母联接带白豹#1主变,#2主变热备用,其中#1主变厂家为丹东欣泰,生产 日期为2012.09,容量为8000kVA;#2主变厂家为丹东欣泰,生产日期为2011.07,容量为10000kVA。白豹变当前最高负荷约4804kW,平均负荷4089kW。 1.1 保护动作信息及录波源文件 (1)保护动作信息及现场操作情况 8月26日14:36分:#1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动作,全所失压,A相差流7.09A,A相制动 值1.52,后台机通讯中断。 14:46分:#2主变332开关遥控合闸失败,就地进行操作成功。 14:58分:#2主变由热备用转运行操作结束。(当#2主变投入运行时,通讯恢复正常,后台机报警信息上传) 14:58分:后台机报,10kVI、II段PT断线,10kVI、II段电容161、162开关低电压 保护动作。(补报信息)

35kV变电站差动保护跳闸分析

35kV变电站差动保护跳闸分析 摘要:变电站主要功能是电力的传输和向各个站点之间的传输,其中一个不 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主变压器。整个电网的安全非常重要,主变压器的安 全运行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始终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展示出非常重要 的部分。为解决变电站在送电过程中出现跳闸现象,对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动作 跳闸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跳闸保护;解决措施 1原因分析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一般有几个方面:由于变压器本体及两侧间 隔故障引起保护动作;外部故障引起的保护误动;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错误引起 的保护误动;实际接线变比与保护定值不一致保护误动;保护装置故障保护误动。 2变压器两侧绕组接线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由于该站保护装置不具备自动平衡变压器两侧绕组接线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 电流功能,所以将变压器星形侧的电流互感器接成三角形,接线系数为3,而将 变压器三角形侧的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形,接线系数为1。因此,当变压器在正常 运行状态,且两侧电流互感器电流接线正确情况下,通入差动保护高低压侧电流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入差动保护继电器电流为0,保护不动作。当变压器在 正常运行状态,保护装置处高压侧U,V相电流交叉,从相量图可以看出,在变 压器正常运行情况下,始终存在电流IK通入差动保护继电器,当变压器达到一 定负荷P,将使IK≧Icd,差动保护启动跳闸。P值与运维人员反馈的跳闸时间段 负荷4500kVA基本吻合,所以可以确定导致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就是差动保护装 置处高压侧U,V相电流交叉接入所致。 3差动保护装置动作分析

35kV变电所1#主变跳闸原因分析

35kV变电所1#主变跳闸原因分析 1 事件过程: 2013年7月2日午后,新密市突降暴雨,雷电频繁,造成新密多处线路跳闸、电器设备损坏。 和成变电所1#主变差动保护、轻瓦斯保护动作并跳闸,检修公司技术人员到现场作检查,由于当时下雨,无法做常规耐压等试验,外观检查无异常,初步认为是由于雷击导致跳闸,瓦斯继电器气体排放后信号复归,应用户建议,试送主变,再次差动跳闸,并报轻瓦斯。 天晴后对故障主变做试验,A相、C相对地绝缘偏低,A相泄漏电流偏大,A相直流电阻不通,判定主变A相绕组已烧断,需吊芯维修,未再做其他试验项目。 2 当时运行方式: 2 变电站保护信息(以观音堂变侧时间为准): 和成变电所监控后台事件记录:(后台时间比观音堂变侧慢约3分钟) 13:06:52,1#主变比率差动保护跳闸,B相电流7.51安,有轻瓦斯。 13:35:04,II音和II母接地,零序电压34.53伏。 13:36:25,II音和II母接地,零序电压41.47伏。 15:20:46,1#主变比率差动保护跳闸,B相电流7.25安,有轻瓦斯。 主变35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200/5。 观音堂变电站侧监控后台记录: 13:20:17,II音和1过流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A相电流48.551安,B相电流0.003安,C相电流39.892安。 13:32:15,I音和1过流I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 13:35:21,II音和1过流I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A相电流26.042安,B相电流0.002安,C相电流26.118安。 13:38:05,I音和1過流II段保护跳闸,重合成功。

II音和1电流互感器变比400/5。 3 原因分析: 根据观音堂变电站保护动作记录,13点至14点期间,受雷电影响,超过半数35kV、10kV出线跳闸、重合,个别线路动作次数达到2次,II音和1跳闸原因应为线路受雷击导致。 观音堂变电站II音和1过流I段保护跳闸时A相、C相电流分别为48.551安、39.892安,折合一次电流分别为3884安、3191安,过流I段不保护线路全长,线路两端靠近变电站有1.5~2公里的架空地线,此故障点应位于线路中部。和成变电所1#主变差动跳闸时,B相电流7.51安,折合一次电流300安,结合试验结果,应为变压器遭受过电压后绕组损坏,A相绕组烧断、绝缘损坏,B相可能有匝间或层间短路。 由于和成变电所监控后台时间比观音堂变侧慢约3分钟,和成变电所13:06:52的1#主变比率差动保护跳闸比观音堂变电站13:20:17的II音和1过流I段保护跳闸早约10分钟,可以判断,线路两侧保护动作不是同一事件导致,那么主变所遭受的过电压从何而来? 设备遭受雷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线路引入雷,二是直击雷。线路靠近变电站有1.5~2公里有架空地线,线路受雷时间与站内故障时间相差10分钟,引入雷可以排除。站内设有避雷针,1#主变在保护范围内,雷电绕击设备虽不能排除,但概率很低。 站内只有一座30米避雷针,布置在1#主变北侧,二者外轮廓相距不足5米,按规范避雷针应有独立接地网,且离主接地网直线距离不小于5米。根据这座避雷针的位置,其接地网与1#变压器附近主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估计不足2米,1#主变是距离避雷针最近的设备,如果雷电落在避雷针上,雷电流将有可能通过接地网进入1#主变,根据7月2日13点之后雷电密度,避雷针接引雷电次数可能较多,雷电虽然经过大地后衰减,仍然会对距离最近的设备产生较高的反击电压,极有可能在数次引入雷电流之后,造成1#主变绝缘损坏。 4整改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对和成变电所提出如下整改建议: (一)在条件允许时,对35kV电源线路中段加装架空地线,提高线路防雷水平,提升供电可靠性。 (二)按规范要求重新布置站内避雷针,必要时可设两座避雷针,不仅保护范围要满足要求,而且与主接地网要保持足够距离。

35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分析

35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分析 摘要电力是我国现今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电力变压器是电力供应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设备,其负责对于电能的分配与传输,同时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得以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在本文中,将就一起35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35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 1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变压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设备,并具有着电压变换以及电能传输的作用,可以说,要想使整个电力系统得到更为可靠、稳定、安全的运行,就需要保障电力变压器的正常运转。但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电力工作者近年来已经不断的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但是误动作情况还是经常出现,使得变压器出现了非正常停运的情况,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能够造成变压器误动作的因素有很多,差动回路接线不正确、整定值不合理、调整不当及保护继电器性能不良等均会使其出现误动作情况。而为了能够保障电力系统得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我们能够从事故入手,来不断的提升电网稳定运行水平。 2 某35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事故分析 2.1 本次事故发生的35kV变电站是单线、单变运行的方式,其只有一条电源线T接到了35kV线路之中,站内单台35kV主变运行带4条10kV出线运行,事故前全站负荷900kW。 2.2 事故发生经过 事发时间为2013.11月,该站地区当天为雷雨天气,在下午三时许该地区该35kV电源线因为受到雷电击打而跳闸的情况,而重合闸操作则成功。而当重合闸操作成功、线路重新运行的同时,35kV主变比率差动保护动作跳主变两侧开关,使得10kV母线以及35kV主变的电流值以及电压值都显示为0。而当此种情况出现之后,系统在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并由工作人员在获得报警信息之后对于差动保护范围之内的10kV母线、以此连接设备以及10kV线路等等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在检察未发现异常情况之后将结果汇报给了调度员。之后,则由调度员命令将主变由热备用转检修,并对该站主变及35kV侧SF6开关、CT、10kV侧真空开关、CT试验,并经试验完毕之后得出主变及高、低两侧开关,CT各项高压试验合格的试验结论。之后,则由调度员命令将主变由检修转为热备用,合上主变高压侧3501开关,主变空载运行正常,并合上主变低压侧开关和各10kV线路运行,并使得线路终于恢复到正常运行的状态。

35kV变电站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及处理

35kV变电站差动保护动作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本文对35kV拖不卡变电站差动保护动作故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本 次故障的根本原因是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绝缘击穿。为防止同类故障的发生,提出 此类35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并通过此次跳闸事 故的分析和处理,为以后的变电站安全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绝缘击穿;差动保护;母线过电压;运行方式 (一)情况说明 1、35kV拖布卡变事件前运行方式: 35kV母线经35kV海拖线3621隔离开关供电,35kVⅠ段母线电压互感器运行。35kV1号主变35kV侧301断路器运行。35kV2号主变35kV侧302断路器运行。 2、35kV拖布卡变事件后运行方式: 35kV母线经35kV海拖线3621隔离开关供电,35kVⅠ段母线电压互感器运行。35kV1号主变35kV侧301断路器正常运行。35kV2号主变35kV侧302断路器热 备用。 3、35kV拖布卡变保护动作情况: 2018年05月14日00时13分18秒,35kV 拖布卡变35kV2号主变比率差动 保护动作。跳开35kV2号主变35kV侧302断路器、35kV2号主变10kV侧002断 路器。 (二)二次设备分析 继电保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对35kV2号主变保护装置、二次电流回路、对侧 110kV海子头35kV设备进行检查,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1、35kV拖不卡变2号主变保护装置有两次差动保护动作,第一次差动保护 动作未出口跳闸,第二次差动保护动作出口跳闸; 2、35kV拖不卡变2号主变高压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绝缘低于1MΩ; 3、35kV拖不卡变上级电源,110kV海子头变35kV两段母线三相电压,存在 过压情况。 1、保护装置检查 第一次差动保护动作:装置在2018年5月14日00时13分18秒324ms时,C相差动保护动作,装置C相差动电流Idc=1.94A,是实际电流B、C两相二次电 流的线电流,与装置录波上C相3.38A吻合(3.38A/1.732≈1.95A)。保护动作未 出口,经过10ms后(即18秒334ms)保护动作返回。 本次差动保护动作情况如图1、2所示: 第二次差动保护动作:当第一次在动作出口后,装置在2018年5月14日00时13分18 秒353ms时,C相差动保护动作,装置C相差动电流Idc=1.80A,与装置录波上C相3.14A吻 合(3.314A/1.732≈1.81A)。保护动作出口跳闸,经过19ms后(即18秒372ms)保护动作 返回。本次差动保护动作情况如图3、4所示: 图6 电流互感器第二个绕组内部绝缘 3、110kV海子头35kV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110kV海子头故障录波装置,发现00时13分18秒出现35kV母线电压有突变。在 18秒3247ms时,35kVⅠ、Ⅱ段母线开始突变,而35kVⅠ段母线C相电压瞬时达到44.376kV,超过故障前的平均电压21kV,升高了2倍;而零序电压Un也瞬时达到了333V。而A、B相 电压也不同的升高,可以排除C相接地。而在00时13分18秒4097ms时,电压恢复到正常

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几种原因分析

主变纵联差动保护误跳闸几种原因分析 1、概述 为防止带铁壳的变压器sbk-750va在发生各种故障和异常运行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连续运行,变压器一般应配备继电保护装置。在下列情况下,变压器应 配备纵向差动保护(以下简称纵向差动保护):63mva及以上的辅助工作变压器和并联运 行的变压器,辅助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1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为 2MVA及以上的变压器不符合要求。纵差保护作为变压器的重要保护手段,主要防止变压器绕组、出线及套管多相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网侧绕组及出线接地短路、绕组匝间短路。纵向差动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① 应能避免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引起的不平衡电流;② 变压器过励时不得误动;③ 差动保护的范围应包括变压器套管及其引出线。 2、主变纵差保护误跳闸几种原因分析 我在县级调度机构从事运行方式和继电保护工作多年。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几次差 动保护误动跳闸分析如下:(1)二次回路接线错误: 新安装的差动保护,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带负荷测相位和差电压(或差电流),以检 查电流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过程如下:①在变压器充电时,将差动保护投入;②带负荷前 将差动保护停用,带负荷测量各侧各相电流的有效值和相位;③测各相差电压(或差电流)。用这种方法可检测出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2)ta变比不正确: 纵差保护TA必须在安装前进行校验,以确保TA变比和特性的正确性。但在工期紧张 的情况下,认为厂家出厂前已进行了验证,忽略了过程,导致TA变比安装错误或TA变比 选择时TA抽头错误。因此,Ta必须在进入电网之前进行验证。(3)差动区的两个或多 个接地点: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接地时,除了安全要求外,在有电连通的几台ta或tv的二次回路上,必须只能通过一点接于接地网。因为一个变电所的接地网并非实际的等电位面,因而 在不同点间会出现电位差。当大的接地电流注入地网时,各点间可能有较大的电位差值。 如果一个电连通的回路在变电所的不同点同时接地,地网上电位差将窜入这个连通的回路,有时还造成不应有的分流。在有的情况下,可能将这个在一次系统并不存在的电压引入继 电保护的检测回路中,或因分流而引起保护装置在故障过程中的拒动或误动。故继电保护 二次回路接地要求是:几台ta的二次电流回路并联后接到保护装置的差动电流回路中, 此时,所有的二次电流回路必须只能在并联处的公共点一点接地。也就是说,差动区内必 须一点接地。(4)ta型号错误: 变压器纵差保护应采用D级TA,因为用于变压器纵差保护的TA具有不同的型号和变比。因此,在正常运行期间,通过差动继电器工业继电器(AC和DC控制电压sh-5h/g) 的总是不平衡电流。铁芯饱和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非常明显,并且随着一次电流的增加而

一起35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的分析

一起35kV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网发展速度非常快,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一起35KV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原因查找和分析,发现了定值不合理的 问题,通过重新整定计算,保证了电网稳定运行。 关键词:主变;差动保护;定值;整定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应用十分重要,其若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供电的 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工作。时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也是十分贵重的元件,因此必 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考虑安装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根据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和中国电力科学院的《全国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运行情况统计分析》,在1995~2001年期间,变压器纵差保护共动作1464次, 其中误动作或拒动作449次,动作正确率只有69.3%,其保护正确动作率远低于 发电机保护和220~500kV线路保护。误动作和拒动作的原因除了运行(整定、 调试)、安装、制造质量等方面外,还有若干理论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一起因 定值整定不合理造成的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的事故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定值整定 计算的重要性。 1事故经过 1.1站内变压器及保护配置情况 本文以晋煤(集团)王台35kV变电站为例,其使用两台由中电电气集团江苏中电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FZ11-16000/35的变压器,保护装置采 用南京南自机电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PDS-72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差动元件的比率制动特性曲线采用两段折线式。 1.2天气情况 保护动作时刮风下雨。 1.3后台报文 14:09:44I#电容器C608相对时间0ms低电压启动 14:09:18I#电容器C608相对时间501ms低电压动作u=0.023438 14:10:18I#主变比率差动相对时间1ms差流突变量启动;比率差动B相动作,差动电流Icd=1.968,制动电流Izd=2.939,二次谐波制动电流I*0.343750,1# 主变差动动作,两侧开关跳闸。 2原因分析 2.1故障录波分析 1#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录波图如图1所示。录波图分析为:A、B、C三相 均出现差动电流,B相幅值较大。相对时间9ms时,高、低侧继电器启动;相对 时间25ms时,高、低侧开关执行跳闸,相对时间62ms时,高、低侧开关完成跳闸。相对时间103ms时,跳闸结束继电器返回。 2.2故障检修 1#主变跳闸后,现场人员积极查找跳闸原因。运行人员将1#变压器由热备用 状态转为了检修状态,试验人员对1#变压器本体及有载调压部分的变压器油进行 取样试验,对差动保护装置进行保护性能测试,并组织人员对定值进行重新核对 性计算。 2.2.1保护装置性能测试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