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完整版)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完整版)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完整版)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

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绪论 (1)

1.1手写体数字识别研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

1.2神经网络在手写体数字识别中的应用 (3)

1.3 论文结构简介 (4)

第二章手写体数字识别 (5)

2.1手写体数字识别的一般方法及难点 (5)

2.2 图像预处理概述 (6)

2.3 图像预处理的处理步骤 (6)

2.3.1 图像的平滑去噪 (6)

2.3.2 二值话处理 (7)

2.3.3 归一化 (8)

2.3.4 细化 (10)

2.4 小结 (10)

第三章特征提取 (12)

3.1 特征提取的概述 (12)

3.2 统计特征 (12)

3.3 结构特征 (13)

3.3.1 结构特征提取 (14)

3.3.2 笔划特征的提取 (14)

3.3.3 数字的特征向量说明 (15)

3.3 知识库的建立 (15)

第四章神经网络在数字识别中的应用 (17)

4.1 神经网络简介及其工作原理 (17)

4.1.1神经网络概述[14] (17)

4.1.2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17)

4.2神经网络的学习与训练[15] (18)

4.3 BP神经网络 (20)

4.3.1 BP算法 (20)

4.3.2 BP网络的一般学习算法 (21)

4.3.3 BP网络的设计 (22)

4.4 BP学习算法的局限性与对策 (26)

4.5 对BP算法的改进 (27)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与结果分析 (29)

5.1 软件开发平台 (29)

5.1.1 MATLAB简介 (29)

5.1.2 MATLAB的特点 (29)

5.1.3 使用MATLAB的优势 (30)

5.2 系统设计思路 (30)

5.3 系统流程图 (31)

5.4 MATLAB程序设计 (31)

5.5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32)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附录 (31)

摘要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模式识别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活跃的研究领域,数字识别也不是一项孤立的技术,它所涉及的问题是模式识别的其他领域都无法回避的;应用上,作为一种信息处理手段,字符识别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对数字识别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的双重意义。

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方法是近年该研究领域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具有一些传统技术所没有的优点:良好的容错能力、分类能力强、并行处理和自学习能力,并且是离线训练和在线识别的。这些优点使它在手写体字符的识别中能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实时处理,并达到良好的识别效果。

由于手写体数字识别难于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所以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一个关键步骤是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对于手写体数字识别,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和统计特征的提取方法,并用程序实现了这一特征提取过程。

通过测试,本识别系统对于较规范的手写体数字的识别达到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手写体数字识别,特征提取,人工神经网络,MATLAB

ABSTRACT

Handwritten character recogni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active research in pattern recognition. Theoretically, it is not an isolated technique. It concerns with the problem that all the other area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must confronted; practically, being a kin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asured, character recognition has a very broad application background and vast need of market. Thus, it is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ecognition method is a new method of the

research field in recent years, and this method has some merit that traditional technique do not have; good tolerance for error, strong sorting ability, strong parallel handling ability and strong self-learning ability as well as its off-line training and on-line recognizing. All these merits contribute its perfect performance in handling vast data set and handling in timely manner.

It’s difficult to make accurate mathematics model for handwritten numeral recognition, so BP neural networks is used here. The key steps of neural networks pattern recognition are preprocessing and feature subset selection. In this paper, algorithm of feature subset selection basing 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adopted in handwritten numeral recognition, and the process of feature subset selection had been realized in program.

Recogni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has achieved a good rate of recognition in random handwritten numeral by test.

Keyword: handwritten numeral recognition, feature extrac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ATLAB

第一章绪论

1.1手写体数字识别研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模式识别[2]是六十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由于它研究的是如何用机器来实现人(及某些动物)对事物的学习、识别和判断能力,因而受到了很多科技领域研究人员的注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模式识别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对系统所要处理的模式归属于哪一类做出判别,从该系统的模式输入到系统做出判别之间,主要包括信息检测、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几大环节。

字符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分支。一方面是由于问题本身的难度使之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字符识别不是一项孤立的应用技术,其中包含的模式识别领域中其他分支都会遇到的一些基本和共性的问题。从50年代开始,许多的研究者就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并为模式识别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字符识别,从采用的输入设备来分,可分为脱机识别(又称为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和联机识别,脱机字符又分为印刷体和手写字符识别,从对书写者要求来分,手写字符又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的手写字符识别。在联机手写字符识别中,计算机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手写输入设备获得输入字符笔划的顺序、笔划的方向以及字符的形状,所以相对OCR来说它更容易识别一些。但联机字符识别有一个重要的不足就是要求输入者必须在指定的设备上书写,然而人们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书写情况是不满足这一要求的,比如人们填写各种表格资料,开具支票等。如果需要计算机去认识这些已经成为文字的东西,就需要OCR技术。比起联机字符识别来,OCR不要求书写者在特定输入设备上

书写,它可以与平常一样书写,所以OCR的应用更为广泛。OCR所使用的输入设备可以是任何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如扫描仪、数字相机等。通过使用这类采集设备,OCR系统将书写者已经写好的文字作为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由计算机去识别。由于OCR的输入只是简单的一副图像,它就不能像联机输入那样比较容易的从物理上获得字符笔划的顺序信息,因此OCR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脱机字符识别(OCR)分为印刷体OCR和手写OCR。印刷体字符比手写体字符少了随机性,它的识别相对容易些,难点已经不在识别环节,而在于字符的分割上。印刷体识别的错误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分割引起的[3]。对于手写体OCR,无论是联机还是脱机识别,手写体的识别都要经历由限制性手写体识别到非限制性手写体识别两个阶段。本文将以手写体数字为代表,讨论非限制性手写体字符的识别。脱机字符识别的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为了应付汉英翻译的需要。八十年代后的研究重心转移到脱机手写字符的识别上。对于小类别数的字符集如数字、字母的识别,已经可以做到对书写不加任何的限制。非限制性手写OCR的研究始终以阿拉伯数字为主导。这事因为,第一,十个阿拉伯数字是全世界的一套通用字符。第二,在数字的许多应用场合,如报表、账单、支票等,手写体还难以被印刷体所替代,而且对识别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三,由于类别数少,所以模式识别中的许多方法研究均可以以数字识别作为实验背景。对脱机手写体字符的研究,人们由简单集成笔画密度、笔画方向和背景特征方法过渡到特征匹配方法,进而过渡到结合神经网络方法,随着对识别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九十年代以后,多分类器集成方法成为了一个研究重点。

1.2神经网络在手写体数字识别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模式识别技术已经从理论探讨为主发展到大量的实际应用,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开始转向那些用于语音、图像、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的模式识别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进行复杂而庞大的实时数据处理,而现有计算机的存贮容量及计算复杂性的局限,使得真正实时化的应用受阻。这种面向实时应用的模式识别问题促使人们开始将并行处理的神经网络[4]应用到模式识别,而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又将模式识别实时应用推进了一大步,手写体数字识别就是这种应用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

手写体数字识别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随着神经网络[1]和模糊逻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又采用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手段,也使得这一古老的课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5]。目前国际上有相当多的学者在研究这一课题,它包括了模式识别领域中所有典型的问题:数据的采集、处理及选择、输入样本表达的选择、模式识别分类器的选择以及用样本集对识别器的有指导的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为手写体数字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正是神经网络所具有的这种自组织自学习能力、推广能力、非线性和运算高度并行的能力使得模式识别成为目前神经网络最为成功的应用领域。

二十多年来,人们在数字识别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所提出的各种方法在印刷体和手写印刷体数字识别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识别率稳定在96%左右。但是自由手写体数字的识别工作目前并不成熟,仍旧是文字识别中最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字符识别长期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识别方法,对印刷体字符的识别率一般只是稳定在96%左右,不能进一步提高;而对手写体字符的识别,其

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识别率还相当低,因此,为了提高识别率,就必须寻求新的方法和途径。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它具有模拟人类部分形象思维的能力,是一种模仿人脑学习、记忆、推理等认知功能的新方法。特别是它的信息并行分布式处理能力和自学习功能等显著优点,更是激起了人们对它的极大的兴趣。人工神经网络是由一些类似人脑神经元的简单处理单元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已涌现出许多不同类型的ANN及相应的学习算法,其中BP(或EBP-Error Back Propagation)网络及学习算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并在数字识别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应用成果。

1.3 论文结构简介

本毕业设计主要解决以图像形式存在的手写体数字识别的问题。整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像预处理,第二部分是对手写体数字的结构特征的提取,第三部分是设计神经网络并对前面得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

本文通过图像预处理和数字特征提取以后基于神经网络的判别方法,然后结合使用了MATLAB工具箱中提供的人工神经网络函数设计了一种手写数字识别的新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识别率。

第二章手写体数字识别

2.1手写体数字识别的一般方法及难点

字符识别问题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时至今日,字符识别的研究成果远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这其中有理论研究和技术实现等多方面因素. 在理论方面,我们对人类的视觉认知机理的研究还只是初步的,远未达到深入和透彻的水平。在技术方面,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的运算水平和存储能力,比起人脑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有很大差距. 因此,目前的文字识别只能建立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使用现有的技术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手写体数字识别是字符识别的一个分支,问题虽然简单,但却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数字的类别虽然只有十种,笔划又简单,其识别问题表面上是一个较简单的分类问题。但实际上,虽然各种新的识别算法不断的推出。其识别率和误识率仍距实用有相当距离。手写阿拉伯数字具有变形多差异大的特点,字形与书写人的职业、文化程度、书写习惯以及所使用笔墨纸张所处环境等都有关,所以手写体数字变形多、规律复杂。具体地说有两个:一是0~ 9 十个数字中,其中的一些数字字形相差不大,使得准确区分某些数字相当困难;二是数字虽然只有十种,但同一数字写法千差万别。不同的人写出的同一个数字都有差别,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写法。笔划的书写顺序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极大地增加了匹配的难度。一般人写字时都不会一笔一划的书写,为了节省时间,连笔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结构识别而言,连笔一方面使笔划种类大大增加,甚至达到难以归纳的程度;另一方面,连笔又使得笔段抽取难度大增,因为连笔会增加一些冗余笔段,连笔造成的畸变又会使笔段方向严重离散。总之,连

笔不论对于基于哪种基元的结构识别都是严峻的挑战。这是造成手写数字识别过程复杂、达到较高识别率困难的根本原因。

如图2.1各种各样的手写体数字。

图2.1 各种各样的手写体数字

2.2 图像预处理概述

预处理[6]是字符识别重要的一环, 它把原始的图像转换成识别器所能接受的二进制形式。

要识别手写体数字首先要对其字符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字符图像中的噪声、压缩冗余信息, 得到规范化的点阵, 为识别做好准备。这就要求预处理在消除图像中与识别无关的因素时尽量保持原图像的字符特征。

手写体数字图像预处理的过程,就一般情况而言,主要经过如图 2.2所示的几个步骤。不同的识别方法对预处理的项目和要求有所不同。如结构识别方法[7],对字符规范化可以从简,甚至不需要。有的识别方法对细化要求很高,有的则不需要细化。本章中将分别对平滑去噪、二值化、归一化和细化分小节讨论。

图2.2 图像预处理的基本流程

2.3 图像预处理的处理步骤

2.3.1 图像的平滑去噪

手写体数字由于其随机性大,断笔,连笔、飞白状况时常发生,为了减少灰度图像的一些不该出现的黑白噪声,可以采用图像的平滑去噪技术。

进行图像平滑处理的是一种空域滤波器[8],空域滤波器一般可分为线

性滤波和非线性滤波两类。线性滤波器的设计常基于对傅立叶变换的分析,如均值滤波器;非线性滤波器则一般直接对邻域进行操作,如中值滤波器。

以下为采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的部分代码[9]:

for i=2:175;

for j=2:259

Xtemp=0;

for m=1:3

for n=1:3

Xtemp=Xtemp+X2(i+m.2,j+n.2);

end

end

Xtemp=Xtemp/9;

X3(i,j)=Xtemp;

end

end

2.3.2 二值化处理

图像的二值化就是把图像中的像素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两种颜色。在这个系统中就是根据像素的灰度值处理成黑白两种颜色。对数字字符图像二值化后要能真实的再现原数字, 其基本要求为:笔画中不出现空白点, 二值化的笔画基本保持原来文字的结构特征。图像二值化的关键在于阈值的选择。图像的二值化有很多成熟的算法, 有整体阈值二值化法、局部阈值二值化法、动态阈值二值化法等。

二值化的关键在于阈值的选取,阈值选取主要分为整体阈值法、局部阈值法和动态阈值法。三类阈值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可以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有的需人工干预。基于字符识别扫描得到的图像目标

与背景的灰度级有明显的差别,字符图像的二值化可采用整体阈值法中的双峰法,该方法简单易行,针对目标与背景的灰度级有明显差别的图像,其灰度直方图的分布呈双峰状,两个波峰分别与图像中的目标和背景相对应,波谷与图像边缘相对,应当在分割阈值位于谷底时,图像分割可取得最好的效果。

下面给出我在设计过程中二值化以后的效果图如图2.3。

图2.3 二值化处理

2.3.3 归一化

本文使用的数字图像都是在 Windows XP 画图板中手写输入的。由于10 ×14像素图像(10 是图像宽度,14 是图像高度)较小,书写时难度较大。我们希望书写时尽量不限制图像的大小,然后通过计算统一尺寸,使之具有同一高度,同一宽度,称之为归一化[10]。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缩放图像的算法,例如 MATLAB 使用imresize函数来改变图像的大小。它的调用格式为I2=imresize(I,rate),I 存储的是原始图像的数组,rate 是变化率,I2 存储的是改变后图像的数组。例如 rate=0.5 时,高度和宽度都将缩小一半,原始图像也就缩小了一半。这一算法的缺点是只能将原始图像的高度和宽度同时变化相同的比例,如果我们希望将原始图像变成10 ×1 4像素的图像,该算法就无法解决了。显然这种算法不适合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归一化算法,可以将不同尺寸的二值图像统一为10×14 像素的图像。具体算法是:先得到原始图像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与系统要求得到的高度和宽度作比较,得出要变换的系数,然后根据得到的系数计算每一个原始像素点归一化后在新图像中的位置,最后计算新图

像中每个像素点的值,方法是:求出原始像素点及其周围三个点的像素值的平均值,最后用函数 floor.m 取整,调用格式为 B=floor(A),B 取小于或者等于 A 的整数。

归一化算法程序代码如下:

ans=imread('0.bmp'); %读入图片0.bmp,28 × 28像素图像

imshow(ans)

[r,c]=size(ans); % r 是原图像的高度,c 是宽度

for i=2:(r-1)

for j=2:(c-1)

n=i/(r/14);

n=ceil(n);

m=j/(c/10);

m=ceil(m);

M(n,m)=(ans(i,j)+ans(i,j+1)+ans(i,j-1)+ans(i-1,j))/4;

N(n,m)=floor(M(n,m));

end

end

imshow(N)

例如,数字图像“0.bmp”经该归一化算法计算得到矩阵M,MATLAB 运行结果如图2.4所示。

图2.4 归一化处理

2.3.4 细化

许多字符识别方法在预处理中都很重视对二值化字符的细化处理。直观来说,细化就是将二值化字符点阵逐层剥去轮廓上的点,变成笔画宽度只有一个像素宽度的字符骨架图形。之所以需要细化处理,是因为二值化点阵图形中,对识别有价值的文字特征信息主要集中在字符骨架上,细化后的字符骨架既保留了原字符的绝大部分的特征,又利于特征提取。细化后骨架的存储量比原来的二值化字符点阵要少得多,降低了处理工作量。

手写体数字细化的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保持原有字符笔画的连续性,不能由于细化造成笔画断裂。

第二、要细化为单线,即笔画宽度为一个像素。

第三、细化后的骨架应尽量是原来笔画的中心线。

2.4 小结

预处理是手写数字识别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图像预处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识别的结果, 关系到识别算法的好坏。文中首先对待识别数字的预处理进行了介绍,包括平滑去噪、二值化、归一化、细化等图像处理方法,经过这些预处理步骤, 对图像中部分变形信息进行了修正, 消除图像中与识别无关的因素, 而且尽量保持原图像的字符特征, 在实验中提高了数字识别网络的性能。

第三章特征提取

3.1 特征提取的概述

模式识别使用特征来区分不同的种类。因此,特征提取是模式识别系统的关键部分。特征提取的目标是找到某种变换,将N维或N*N维的模式类别空间转换到维数小得多的M维特征空间,并同时保留模式识别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通过特征提取,模式分类可以在维数低得多的空间上进行,从而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而且,对给定的训练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分类函数的描述,以构造更可靠的分类规则。

同样对于手写体数字的识别,特征提取可以降低字符信息量、去除无用的冗余信息,提高识别系统效率,一直是字符识别领域中的关键点。

特征提取的目的是从原始数据中抽取出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本质特征。无论是识别过程还是学习过程,都要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本质的重要特征或属性进行量测并将结果数值化,形成特征矢量。

手写体数字的识别中,常用的特征有结构特征和统计特征。结构特征和统计特征各有其优点:结构特征能描述字符的结构,对于不同人书写的字符,形体不同,但结构都是一致的,所以结构特征能克服手写字体因人而引起的畸变;统计特征最大的优点是对环境噪音不敏感,如若字符的背景噪音通常都是呈高斯分布,用统计特征进行识别可对此影响忽略不计。本章将用两小节分别对结构特征和统计特征进行论述。

3.2 统计特征

对复杂图像信号作小波变换[11],进行多分辨率分析,已经成为图像信

号分析和处理的常用方法。由于小波变换的结果体现为大量的小波分解系数,这些系数包含了系统或信号本身大量和多样的特征信息。如果图像信号的主要信息能以一个或一组特征量来表征,我们就可以更加直观、有效和方便地对各种随机信号进行信息提取、信号检测、特征识别。

统计特征分为宏观特征信息和局部特征信息。宏观特征信息是需要在整幅图像上获取的特征信息。传统的全局特征主要包括:全局变换特征(对字符图像进行各种变换,利用变换系数作为特征向量,常用的变换有Fourier变换、K-L变换、小波变换等)、不变矩特征、全局笔划方向特征等;常用的局部统计特征有:局部笔划方向特征、Gabor特征等。统计特征对微小的畸变不敏感,但区分相似的能力较差。

以下为程序设计中对小波分析提取低频部分的统计特征的实例:

f=imread('sample.bmp');输入图像

[c,s]=wavedec2(h,3,'db2');对人脸图像进行3阶小波分解,并提取小波系数

wave2gray(c,s,8);显示小波分解后各子图

y=wavecopy('a',c,s)

figure,imshow(mat2gray(y));提取主要特征

3.3 结构特征

采用结构特征[12]对字符进行结构分析从而达到识别目的,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字符由各个子部件构成,逐级分析字符图像的结构,根据各元素的属性、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便可判定待识字符。与统计方法相比,结构分析不注重特征的绝对位置,只考虑特征的相对关系,因而对书写风格的变化不敏感,其缺点在于特征提取和模板的建立都十分困难,匹配算法也比较复杂,神经网络的应用弥补了这个缺点,只要提取出适当的结构

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会得到令人满意的识别输出结果。以下详细介绍。

3.3.1 结构特征提取

首先对经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割,如图3.1所示。

图3.1 图像分割

对图像分割后,结构特征提取的算法如下:

(1)对细化后的数字图像取竖直的三条直线,分别取在5/12,1/2,7/12处,记下这三条竖直直线与数字笔段的交点数。

(2)再取水平三条直线,分别取在1/3,1/2,2/3处, 分别记下这三条水平直线与数字笔段的交点数。

(3)再取对角两条直线, 分别记下这两条对角直线与数字笔段的交点数。

3.3.2 笔划特征的提取

经细化后的数字图像其特征较为稳定,且笔划简单,因此对其抽取的基本结构组件能反映数字的本质特征,从而可快速有效地识别数字,并达到较好的分类效果。数字端点如图3.2所示。

图3.2数字端点

对图像分割后,结构特征提取的算法如下:

(1)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扫描预处理后图像并选择黑像素点P;

(2)计算像素P的8-邻域之和N;

(3)若N=1,则像素P为端点,端点计数器加一;

(4)重复步骤(1)-(3),直到遍历整个图像。

3.3.3 数字的特征向量说明

依据上述特征提取方法,本系统中的特征矢量由9个分量组成,其排列如下所示:

DATA=[ 竖直中线交点数,

竖直5/12处,

竖直7/12处,

水平中线交点数,

水平1/3处交点数,

水平2/3处交点数,

左对角线交点数,

右对角线交点数,

端点数 ];

3.3 知识库的建立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基于模式知识库的识别方法,所以对字符的结构特征的分析以及字符模型的构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图3.3就是对识别数字的标准形态进行具体分析而构造的模板。

图3.3 规范手写体数字形态

以下为规范手写体数字形态的特征向量:

由于本系统是对自由手写体进行识别, 因而要考虑数字书写体的多变性。通过对图3.4所示的数字变体的分析来对知识库进行补充。

图3.4手写体数字变体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算法的实现毕业论文

一、原始依据(包括设计或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 的等。) 工作基础:了解C++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熟练使用Visual C++6.0软件。 研究条件: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图像处理的基本常识。 应用环境: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片图像文件中的字符识别。 工作目的:掌握基于Visual C++6.0应用程序的开发。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并掌握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Visual C++6.0中的图片处理的基本过程。 二、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王万森,电子工业,2007. [2]VC++深入详解,鑫,电子工业,2006. [3]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马锐,机械工业,2010. [4]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案例详解,晶,机械工业,2012. [5]Applic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s Manuel F. M. Costa,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2004. 三、设计(研究)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掌握C++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掌握二维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了解BP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3、完成Visual C++中对于图像的灰度、二值化等预处理。 4、完成基于样本的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及图像中数字的识别,并对其性能进 行统计和总结,分析其中的不足。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审题小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三毕业年三月毕业二十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与思路 高温CMOS模拟运算放大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 线性电路的全温区电路模拟软件TSPICE 运用于宽带系统中的可重构模拟基带电路的研究和设计 基于生物医学信号采集的多通道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后逻辑支持电路改进与模拟延迟线性能分析 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 FTFN在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模拟电子电路实验的主要方法 可编辑的模拟电路仿真器材库的设计与实现 模拟电路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模拟数字电路故障诊断新方法 神经网络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方法研究 基于故障字典法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 闪光鞋控制电路 QX_4型起动器控制电路的改进 HV-720摄像机自动灵敏度控制电路的剖析与改进 JEM-100CXⅡ透射电镜真空系统指标及其控制电路调整

对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的改进 介绍一种路灯控制电路 一种通用DMA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微功耗热释电红外控制电路HT—7605 集成电路测试仪控制电路与分选系统接口技术研究 射频接收机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传感器应用中的“控制电路”与“工作电路” 三端稳压器TL31在家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GEMFU2型多幅照相机控制电路的检修 “吊篮上升”防超高控制电路 牙科综合治疗机控制电路故障检修 微型机电系统端点特性建模技术研究 微电子驱蚊器新奇产品大市场 多功能微电子式汽车,摩托车电器线路保护器问世 原子层淀积技术及其在微电子薄膜中的应用 利用场发射电子探针鉴定微电子构装覆晶焊点与金属化层之界面反应 评华润安盛与星科金朋的合作 微电子自动闭塞电源盒的研制与开发 七星微电子库存管理问题研究 微电子标准样片制备研究 芯邦微电子一招鲜之后的尴尬?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电子厂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微电子装配中的应用 技能登高工程在人才强企战略中的应用——以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国内要闻 微电子用高纯度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

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毕业论文

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 GPS简介及基本理论 (1) 1.1 关于GPS的概述 (1) 1.2 GPS的组成 (3) 1.3 GPS信号结构 (6) 第2章方案论证 (8) 2.1 单片机的选择 (8) 2.1.1 AT89C51 (8) 2.1.2 AT8051 (8) 2.2 显示器的选择 (9) 2.2.1 LED动态显示扫描方式 (9) 2.2.2 LED静态显示扫描方式 (10) 2.3 GPS接收板的选择 (10)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11)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12) 3.1.1 所用单片机引脚介绍 (12) 3.1.2 复位电路 (14) 3.1.3 时钟电路 (15) 3.2 显示电路 (16) 3.2.1 LED显示器结构 (16) 3.2.2 LED显示器工作原理 (17) 2.2.3 LED显示器驱动电路 (17) 3.3 GPS模块与处理器接口电路 (18) 3.4 存储器电路 (19) 3.5 GPS模块串口电路 (20) 3.6 电源电路 (22)

第4章软件部分设计 (23) 4.1 GPS25-LVS的信息输出格式 (23) 4.2 主程序设计 (24) 4.3 单片机的信息接收处理 (26) 总结 (28)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9) 附录1:总图 (31) 附录2:部分源程序 (32)

第1章 GPS简介及基本理论 1.1 关于GPS的概述 GPS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NAVSTAR/GPS)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现在国际上已经公认:将这一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自古以来,人类就致力于定位和导航的研究工作。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利用卫星惊醒定位和导航的研究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1958年底,美国海军武器试验室委托霍布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究美国军用舰艇导航服务的卫星系统,即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NSS)。这个系统中,卫星的轨道通过地极,所以又称为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Transit)。1964年1月用于北极星核潜艇的导航定位研究成功,并逐步用于各种军舰的导航定位。1967年7月,经美国政府批准,对其广播星历解密,并提供民用,为远洋船舶导航和海上定位服务。由此显示出了卫星定位的巨大潜力。尽管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是,这系统再实际应用方面却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改系统是由5-6个卫星组成的导航网。卫星运行高度较低(平均约1000km),运行周期为107分钟。对同一个卫星每天通过次数最多为13次。由于采用多普勒定位原理,一台接收机一般需要观测15次合格的卫星通过,才能达到±10M的单点定位精度,再全球围,它给出的定位信息只能是全天候的连续二维坐标——经度和纬度,不能给出高程。这种系统,一方面由于所需的观测时间较长,不能给用户,尤其是高动态用户(如:飞机、车辆等)提供实时和导航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卫星导航较低,受大气影响严重,定位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因而限制了高动态用户和高精度用户的使用。对舰船而言,利用这个系统只能对惯性导航系统和其他无限电导航系统进行连续的精确修正,它的作用远不能满足全球实时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通用3篇)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通用3篇)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致谢(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语1 光阴似箭,白驹过隙。转眼间四年大学本科生活即将结束,陪伴我走入象牙塔的笔记本依然伴着我,忠实地书写全部情绪。从仙桃到武汉,从武汉到北京,从北京到杭州,在我最开心的时候,它记录了绚烂的幸福与快乐;在我孤独彷徨的时候,它是唯一的伙伴,用沉默安抚绝望的灵魂。现在,行将毕业,成了校园老人的我依然坐在这个老伙计面前敲敲打打,将浮躁击碎,将烦恼碾成一枚枚灵动的小字。 回首这几年,似乎伤感并不明显。身边来来去去的不再是亲密的室友,换了同事和领导。在这里没有人诉说要离开校园的伤感,四面八方充斥流程化公事化的执行。伤感潜流在心底,静静蛰伏。毕业,一个人置身小屋中,顿时如复活般全部苏醒了痛楚与艰辛。离开学校再没有人中午来敲门问我去不去吃饭,再没有人与我反坐在板凳上大声闲聊放肆大笑,再没有人幽幽地问句“吃什么好呢?”,再没有人背着重重的书包和我一起上课实习变态逗趣,再没有人陪我随时去吃火锅到撑然后照个神经的大头贴,再没有人总是兴高采烈叫我霞子跟我去买水果,再没人嗲嗲地叫我霞姐姐……她们的声音在时空里混杂渐渐远去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年来,真的非常感谢爸爸妈妈的默默支持关心。虽然他们总是不在身边,也很少管我,但是每当遇到挫折或小有成绩,总是有他们在。 身在杭州时总是思念北京的大街小巷和武汉的美味小吃。非常感谢xx学长和xx学长对我的照顾和指点,虽然错失了新浪,还是非常感谢在新浪的经历对我的熏陶。论文的开题是在新浪的工作中得到的灵感,虽然没有亲手去做新浪微博客的工作,也算是把这个课题按照原来的思路完成了,小有欣慰。 四年中历次备考,都过得还算顺畅。唯一一次熬夜复习贡献给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要感谢xx给我的习题和答案,感谢出题的老师超纲导致一些题目大家都不会,于是我也浑水摸鱼地混了了七十几。在计算机双学位毕设焦头烂额的时候,符辉和王楠给了我巨大的帮助,真如雪中送碳。感谢符辉同学爽快又耐心地帮我修改代码,感谢王楠的帮助。当我被“陶天下,赢校园”校园活动的工作淹没的时候,同学在作业代码完成部分给了我最大的帮助,还要感谢他们在我成长中的一些点滴陪伴,那些都将成为校园美好的回忆。

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 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提出了“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策略,使电 子信息工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建设投资大的特点,必须经历由单个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二十 一世纪作为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使用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 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已成为企业等现代化管理的一种先进的方式。最近 几年关于工程造价方面的软件和网络技术研究的成果,Internet 技术的出现更是大大地 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及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IT 在工 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电子信息在工程档案工作中的作用 工程档案资料是指在具体的建设工程中形成的具有定意义与保存价值的图纸、图表、 文字等材料,妥善保管工程档案资料,刘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工程项目 进行有效的使用、管理、检查与维护的凭据.并起到监督与审枝工程质量的作用。固此对 于档案资料的信息实行自动化、电子化管理非常重要,电子信息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经营、擞策、管理的服奇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传统的资判管理方式通常以纸质材料为载体,这种管理方式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流程与管理原则方法。例如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文件进行立 卷归档。这种方法是将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相结合,形成相关文件以后,循过文书部门进 行立卷收集工作,再选往资料档案部门进行筑管理。 而电子信息则是在日常工程建设中随时形成的,以光盘、磁盘等为材料载体表现为电 子图纸、电子报表、电子信件与电子文书等,这种形式通常由工作人员将信邑记录在磁盘上,并直接在磁盘上进行更改,当修改完成后,提交到统一的办公信息数据之中,由技术 工作人员与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共同使用从而消除档案资料与文件之间的界限。由于电子信 息需要随时产生与修改,并贮存于统的办公信包数据之中,固此电子信息对计算机有着较 强的依赖性,并且电子信息的归档也不仅是产生与保存资判文件,还必{剪有配套的读取 软件这就要求在电子信息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构建有效的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提供邮件、检索、导航等常用的网络服务功能。 与传统的纸质挡案资料相比,电子信息主要有以下几十方面特点: ①电子信包必须依靠相关的计算机办公设备才能进行使用。 ②电子信息受距离与时问的影响较小可眦最大程度的宴现资源共享。 ③电子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办公设备迅速的进行信邑处理与传递。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毕业论文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学生:腾 学号:142023 专业:应用电子 指导老师:卫宏 完成时间:2016.04.17

目录 引言 (1) 1 单片机概述 (2) 2 芯片简介 (2) 2.1 MSC-51芯片简介 (2) 2.2 8255芯片简介 (5) 2.3 74LS373简介 (6) 3 系统硬件设计 (6) 3.1交通管理的方案论证 (6) 3.2系统硬件设计 (7) 结论 (13) 辞 (14) 参考文献 (15)

引言 在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14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

摘要 本文设计及实现了一个基于WiFi 射频信号强度指纹匹配的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权重值选择的定位算法。该算法为每个扫描到的AP 的RSSI 设定了选择区间,指纹库中落在此区间的所有位置点设平均权值,最后选取权重值最大者为待定位点的位置估计,如有相同权重值,则比较信号强度距离,取最小者,这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SSI 信号随机抖动对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经实验测试,此系统在 4 米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可部署在展馆、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为客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定位算法运行于服务端,客户端为配备WiFi 模块的Android手机。借助该定位系统,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可方便地查询自身位置,并获取各种基于位置服务。 关键词: 接收信号强度;无线室内定位;射频指纹;Android 操作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n indoor location system based on WiFi for mobile user with Android handset. A locating arithmetic based on Weight-Select is introduced to filter the random noise of RSSI. For each location in Radio Map, a weight is set if the RSSI of the AP scanned is in the interval preset. Then max-weighted location or the min-RSSI-distance among them will be selected as the estimated position.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4-metre locating precision is available. It can be used for locating and navigating in such scene as exhibition center, campus, park, and so on. Users equipped with Android handset could get its location and some intelligent services. It is also an open and extensible system. Some locating arithmetic also could be tested on this system. Key word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Wireless Indoor Locating, Radio Map,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第一章绪论 (6) 1.1关于位置信息确定的意义及方法 (6) 1.1.1位置信息确定的意义及方法 (6)

Neural-Network-Introduction神经网络介绍大学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及原文

毕业设计(论文)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资料中文题目:神经网络介绍 文献、资料英文题目:Neural Network Introduction 文献、资料来源: 文献、资料发表(出版)日期: 院(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翻译日期:2017.02.14

外文文献翻译 注:节选自Neural Network Introduction神经网络介绍,绪论。 History The history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s filled with colorful, creative individuals from many different fields, many of whom struggled for decades to develop concepts that we now take for granted. This history has been documented by various authors. One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book is Neurocomputing: Foundations of Research by John Anderson and Edward Rosenfeld. They have collected and edited a set of some 43 papers of special historical interest. Each paper is preceded by an introduction that puts the paper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istories of some of the main neural network contributors are included at the beginning of various chapters throughout this text and will not be repeated here. However, it seems appropriate to give a brief overview, a sample of the major developments. At least two ingredients are necessar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 technology: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First, one must have a concept,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a topic, some view of it that gives clarity not there before. This may involve a simple idea, or it may be more specific and include a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consider the history of the heart. It was thought to be, at various times, the center of the soul or a source of heat. In the 17th century medical practitioners finally began to view the heart as a pump, and they designed experiments to study its pumping action. These experiments revolutionized our view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Without the pump concep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rt was out of grasp. Concepts and their accompanying mathematics are not sufficient for a technology to mature unless there is some way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For instance, the mathematics necessary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images from computer-aided topography (CAT) scans was known many years before the availability of high-speed computers and efficient algorithms finally made it practical to implement a useful CAT system. The history of neural networks has progressed through both conceptual innov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developments. These advancements, however, seem to have occurred in fits and starts rather than by steady evolution.

成人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电动机技术发展、工作原理及维护 :新庆 时间:2010年5月5日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速,更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由于这种电动机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关键词:技术现状工作原理运行维护

第一章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电机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从19世纪末期起,电动机就逐渐代替蒸汽机作为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机,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电机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电机的类型增加了许多,在运行性能,经济指标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而且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般旋转电机的理论基础上又发展出许多种类的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具有高可靠性﹑好精确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已成为电机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电动机的功能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它可以作为拖动各种生产机械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最多的动力机械,也是最主要的用电设备,各种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70%。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电机的结构或转速分类,可分为变压器和旋转电机.根据电源电流的不同旋转电机又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交流电机又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各种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拖动各种生产机械运转,可以采用气动,液压传动和电力拖动。由于电力拖动具有控制简单﹑调节性能好﹑耗损小﹑经济,能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大多数生产机械都采用电力拖动。 按照电动机的种类不同,电力拖动系统分为直流电力拖动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市经济贸易学校毕业论文 关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学生:腾 学号:142023 专业:应用电子 指导老师:卫宏 完成时间:2016.04.17

目录 引言 (1) 1 单片机概述 (2) 2 芯片简介 (2) 2.1 MSC-51芯片简介 (2) 2.2 8255芯片简介 (5) 2.3 74LS373简介 (6) 3 系统硬件设计 (6) 3.1交通管理的方案论证 (6) 3.2系统硬件设计 (7) 结论 (13) 辞 (14) 参考文献 (15)

引言 在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14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1 单片机概述

室内定位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 XX 学生姓名 X 学号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X 班级 XX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

摘要 本文设计及实现了一个基于WiFi 射频信号强度指纹匹配的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权重值选择的定位算法。该算法为每个扫描到的AP 的RSSI 设定了选择区间,指纹库中落在此区间的所有位置点设平均权值,最后选取权重值最大者为待定位点的位置估计,如有相同权重值,则比较信号强度距离,取最小者,这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SSI 信号随机抖动对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经实验测试,此系统在 4 米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可部署在展馆、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为客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定位算法运行于服务端,客户端为配备WiFi 模块的Android手机。借助该定位系统,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可方便地查询自身位置,并获取各种基于位置服务。 关键词: 接收信号强度;无线室内定位;射频指纹;Android 操作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n indoor location system based on WiFi for mobile user with Android handset. A locating arithmetic based on Weight-Select is introduced to filter the random noise of RSSI. For each location in Radio Map, a weight is set if the RSSI of the AP scanned is in the interval preset. Then max-weighted location or the min-RSSI-distance among them will be selected as the estimated position.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4-metre locating precision is available. It can be used for locating and navigating in such scene as exhibition center, campus, park, and so on. Users equipped with Android handset could get its location and some intelligent services. It is also an open and extensible system. Some locating arithmetic also could be tested on this system. Key word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Wireless Indoor Locating, Radio Map,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第一章绪论 (6) 1.1关于位置信息确定的意义及方法 (6)

本科论文致谢词

本科论文致谢词 本科论文致谢词一:本设计从选题到完成得到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x老师还为我提供了单独的房间和电脑设备,使我们拥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来进行毕业设计;x老师在课下空余时间里一直和我们在一起,随时为我们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将大量的书籍提供给我们阅读学习。毕业设计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与x老师为我们做的一切是分不开的。在制作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深刻感受到了x老师正直开朗的性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使我增长了专业能力,也让我在个人品质修养上终身受益。特在此设计完成之际,向我的指导教师xx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对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表示感谢。本科论文致谢词二: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郭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设计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本科论文致谢词三:本论文是在导师**教授和**研究员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

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教授、李**老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资料室的……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学习期间,得到……等师兄和师弟妹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本科论文致谢词四:在即将告别母校的时候,我想衷心的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的培养,大学里,我感受到了人格魅力的伟大,受到了很多渊博思想的熏陶。特别感谢xxx老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做实验及论文纂写时给与了全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xxx教授在关键时刻予以点拨指导。感谢大学里的各位老师在四年的时间里的培养,使我对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先进知识的动向,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感谢我的父母二十余年的抚养,没有他们的辛苦劳累,就没有今天的我,由衷地谢谢我的爸爸妈妈。

(完整版)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 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绪论 (1) 1.1手写体数字识别研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 1.2神经网络在手写体数字识别中的应用 (3) 1.3 论文结构简介 (4) 第二章手写体数字识别 (5) 2.1手写体数字识别的一般方法及难点 (5) 2.2 图像预处理概述 (6) 2.3 图像预处理的处理步骤 (6) 2.3.1 图像的平滑去噪 (6) 2.3.2 二值话处理 (7) 2.3.3 归一化 (8) 2.3.4 细化 (10) 2.4 小结 (10) 第三章特征提取 (12) 3.1 特征提取的概述 (12) 3.2 统计特征 (12) 3.3 结构特征 (13) 3.3.1 结构特征提取 (14) 3.3.2 笔划特征的提取 (14) 3.3.3 数字的特征向量说明 (15) 3.3 知识库的建立 (15)

第四章神经网络在数字识别中的应用 (17) 4.1 神经网络简介及其工作原理 (17) 4.1.1神经网络概述[14] (17) 4.1.2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17) 4.2神经网络的学习与训练[15] (18) 4.3 BP神经网络 (20) 4.3.1 BP算法 (20) 4.3.2 BP网络的一般学习算法 (21) 4.3.3 BP网络的设计 (22) 4.4 BP学习算法的局限性与对策 (26) 4.5 对BP算法的改进 (27)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与结果分析 (29) 5.1 软件开发平台 (29) 5.1.1 MATLAB简介 (29) 5.1.2 MATLAB的特点 (29) 5.1.3 使用MATLAB的优势 (30) 5.2 系统设计思路 (30) 5.3 系统流程图 (31) 5.4 MATLAB程序设计 (31) 5.5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32)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附录 (3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应用电子专科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学院 电子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数字时钟设计 作者姓名:赵玉江 学号: 2095040319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指导教师:黄方方 2011年12月

摘要 本设计以数字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单片机技术为核心。软件设计模块化结构、C 语言编程。系统通过带字库的LCD12864显示数据,通过4*4矩阵键盘控制显示文字、公历日期(年、月、日、星期)、时间(时、分、秒)文字反白、自定义字符、图片显示,可以通过键盘调整时间、日期,温度,同时按下键盘时,七段数码管显示相应键位的键位标识。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描述系统硬件工作原理,着重介绍了各硬件接口技术和各个接口模块的功能;其次,详细阐述了程序的各个模块和实现过程。 关键词: 单片机;数字温度日历表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the system,The software design uses module structure,C programming language. System by taking the fonts LCD12864 display data, through 4 * 4 matrix keyboard control displays text, calendar dates (year, month, day, week), time (hour, minutes and seconds), word against white, customize characters, photos. Can via keyboard adjust time, date, and press the keyboard, 7 segment digital pipe display corresponding cryogenically keys logo. First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tent of the system hardware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hardware interface technology and the function of each interface module, Second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gram modules and realization process. Key word: MCU; Keyboard display the simulation system;LCD12864;The clock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题目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题目 一、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 1、实现0―999范围计数,能在超出最大值后溢出报警; 2、要求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光电管检测; 3、能在设定值报警,能在报警后延时3秒钟自动关闭报警并自动重新计数;可以手动清除报警; 4、要求光电发射管与接收管有1米以上的间距; 5、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包含电源部分)和PCB板图。 二、水温控制器的设计 1、水温能控制在25℃-60℃之间; 2、可以以2℃为步进调节,控制误差±2℃; 2、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包含电源部分)和PCB板图。 三、数字式可调稳压电源 1、用89C51系列单片机控制实现; 2、输出电压在0-24V之间可以任意调节,分辨率,输出电流最大1.5A; 3、整机效率>60% ; 4、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包含电源部分)和PCB板图,写出完整 的程序。

四、采用protel实现XX电路板的设计 1、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PCB板图; 2、“XX”指电路可以自拟,但要求元件数须大于50个(至少包 含一个多于40引脚的集成电路); 3、电路原理图、PCB板图必须同时有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 4、最好能通过工厂制作PCB实物; 5、详细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必要的设计原则说明。 五、12v/220v车载逆变电源 1、实现DC12V到AC220V的转换,输出电流最大1A; 2、电压稳定率220V±5% 3、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包含电源部分)和PCB板图。 六、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1、温度测量范围0℃~100℃,分辨率0.1℃; 2、测量值用LED数码管显示; 3、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包含电源部分)和PCB板图。 七、声光控制楼道灯开关 1、白天灯灭,晚上有声响时灯亮,延迟25秒后熄灭; 2、灯泡最大功率60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