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斯特菌检验应用

李斯特菌检验应用

李斯特菌检验应用
李斯特菌检验应用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

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1、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

长时间生长繁殖。

3、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

4、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反抗力,秋冬时期在土壤中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冰块内也可存活3~5个月,许多冷冻肉类都是它的“温床”。这种细菌对高温的反抗力也比较强,能在100℃下挺15~30分钟,在70℃下可存活30分钟以上。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

1、形态与染色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鞭毛染色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

2、培养特性

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该菌的生长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在pH中性至弱碱性(pH9.6)、氧分压略低、二氧化碳张力略高的条件下该菌生长良好,在pH3.8�4.4能缓慢生长,在6.5% NaCl 肉汤中生长良好。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0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3、生化反应

电子显微镜下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如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不发酵木糖、甘露醇、肌醇、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矛醇和纤维二糖,不利用枸橼酸盐,40%胆汁不溶解,吲哚、硫化氢、尿素、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赖氨酸、鸟氨酸均阴性,VP、甲基红试验和精氨酸水解阳性。

4、血清型

根据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将单增李氏菌分成13个血清型,分别是1/2a、1/2b、1/2c、3a、3b、3c、4a、4b、4ab、4c、4d、4e 和“7”13 个血清型。致病菌株的血清型一般为1/2b、1/2c、3a、3b、3c、4a、1/2a和4b,后两型尤多。

5、抵抗力

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粪便、青储饲料和干草内能长期存活,对碱和盐抵抗力强,60-70℃经5-20min可杀死,70%酒精5min、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2.5%福尔

澳洲食物中毒引发高度关注

单增李斯特菌进入人体是否得病与菌量和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因为该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宿主对它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因此,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40岁以上的成人,免疫功能缺陷者。

潜伏期

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健康成人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易感者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败血症、脑膜炎、孕妇出现流产。

病性机理

单增李氏菌的抗原结构与毒力无关,它的致病性与毒力机理如下:

1、寄生物介导的细胞内增生,使它附着及进入肠细胞与巨噬细胞;

2、抗活化的巨噬细胞,单增李氏菌有细菌性过氧化物歧化酶,使它能抗活化巨噬细胞内的过氧物(为杀菌的毒性游离基团)分解;

3、溶血素,即李斯特杆菌溶血素O,可以从培养物上清液中获得,为SH活化的细胞溶素,有α和β两种,为毒力因子。

临床表现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控制

单增李斯特氏菌在一般热加工处理中能存活,热处理已杀灭了竞争性细菌群,使单增李斯特氏菌在没有竞争的环境条件下易于存活,所以在食品加工中,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2分钟以上。单增李斯特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所以即使产品已经过热加工处理充分灭活了单增李斯特氏菌,但有可能造成产品的二次污染,因此蒸煮后防止二次污染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单增李斯特氏菌在4℃下仍然能生长繁殖,所以未加热的冰箱食品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危

1、增菌培养

1. 将未开封的测试片贮藏在<= 8 oC (46 oF)的环境下,并在包装上标示的有效期内使用。在高湿度的地方,最好在使用前将测试片回复到室温。

取回的样品应在4℃下处理、存放和运送,如果是冷冻样品,则在检验前要保持冷冻状态。取25mL液体或25g半固体或固体样品放入含有225mL无选择性试剂增菌肉汤(EB)的均质杯中进行均质,然后转入三角瓶中,30℃培养4h,加入选择性试剂吖啶黄素、萘啶酮酸和放线菌酮,继续培养20h和44h.。

2、分离

共培养24h和48h后,取EB培养物分别在OXA和LPM或加七叶苷/Fe3 LPM琼脂平板上划线。PALCAM琼脂可替代LPM琼脂。将OXA和PALCAM平板置于35℃培养24-48h,LPM平板在30℃培养24-48h。然后,把LPM平板放于解剖镜载物台上,以450角入射光从平板下面照射平板,通过目镜垂直向下观察寻找可疑菌落。李斯特氏菌在LPM平板上呈有光泽的兰色或灰色。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划线的平板作对照。

2. 已开封的测试片,将开口反折,用胶带封好。

加入七叶苷和Fe3 的LPM平板不用斜射光系统,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与在OXA上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相同。在OXA平板上李斯特氏菌菌落周围有一个黑色环,其它菌也可形成黑色环,但形成时间要在两天以上。李斯特氏菌在PALCAM和OXA平板上的菌落特征相似。

在PALCAM和OXA或LPM平板上挑取5个或更多的典型菌落,分别划线于TSAYE平板上以得到更纯、更典型的单个菌落。食品检验中在TSAYE平板上纯化是必须的,因为在PALCAM和OXA或LPM平板上分离菌落时可能沾有不可见的受抑微生物。挑取5个典型菌落的原因是一个样品中可能分离到一种以上的李斯特氏菌。30℃TSAYE平板培养24-48h,如果不用于动力观察,也可在35℃培养。

3、鉴定步骤

3. 为防止暴露于潮湿的环境中,请不要冷藏已开封的测试片。将胶带封好的测试片贮藏在低温干燥的地方,保持时间不超过1个月。请勿将测试片放在温度> 25 oC (77 oF)和(或)相对湿度> 50%的环境中。

(1)观察TSAYE平板通过斜射光观察,寻找呈兰灰至兰色菌落。在TSAYE上用已知菌作对照。

(2)、从30℃或更低温度下培养的TSAYE平板上挑取典型菌落做成湿玻片在油镜下观察。湿玻片用0.85%生理盐水菌悬液制成。如果菌量太少,菌体黏附于载玻片上而呈现非运动性。李斯特氏菌是细短杆菌,可见轻微的旋转及翻滚。与已知的李斯特氏菌的对照相比,球形、大的杆状且快速泳动的都不是李斯特氏菌。

(3)挑取典型菌落进行过氧化氢酶实验,李斯特氏菌呈过氧化氢酶阳性反应。

(4)取16-24h的培养物进行革兰氏染色,李斯特氏菌呈革兰氏阳性杆菌。但是陈旧培养物革兰氏染色会发生变化,而且菌体可成球形。在染色过重的玻片上菌体有呈栅状排列的趋势,易误认为白喉菌而错判。

4. 用涂抹棒、海棉或其它采样设备收集环境样本。湿润采样设备的液体应<= 10 mL。湿润剂可以是无菌水、缓冲蛋白胨水(Buffered Peptone Water, BPW),或中和缓冲液,如Letheen 肉汤或Dey/Engley (DE)中和肉汤。

(5)挑取典型菌落接种于TSBYE肉汤管中,35℃培养24h用做糖类发酵和其它生化项目实验。TSBYE肉汤管在4℃下可存放几天,也可反复接种。

(6)在TSAYE平板上挑取典型菌落刺种到5%的绵羊血或马血琼脂平板上,刺种时避免触到平板底部和使琼脂破裂,同时设阳性对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绵羊李斯特氏菌)和阴性对照(英诺克李斯特氏菌),35℃培养48h。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呈窄小的β-溶血环。

(7)在明亮的光照下,观察经穿刺的血琼脂平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西尔李斯特氏菌围绕穿刺点产生较清晰的β-溶血环,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不产生溶血现象,而绵羊李斯特氏菌产生界限明显的较大溶血环,在此不要试图进行种间的区分,但要记录下溶血反应的特征,CAMP试验可区分它们间的溶血反应。

(8)硝酸盐还原试验(选做)。用TSBYE肉汤培养物接种于硝酸盐肉汤中,35℃培养5天后,加入0.2mL试剂A,再加入0.2mL试剂B,混合,出现紫红色为阳性反应,表明硝酸盐已被还原,如无颜色出现,在试管内再加入少量锌粉,放置1h,如出现紫红色,表明硝酸盐仍存在,未被细菌还原。只有默氏李斯特氏菌还原硝酸盐,因此,从格氏李斯特氏菌中区分出默氏李斯特氏菌就必须进行这唯一的试验。本试验还有一等效试验,即加入0.2mL试剂A后,再加入0.2mL试剂C,出现橙色表明硝酸盐已被还原。如未出现颜色反应,也加入少量锌粉,若出现橙色表明硝酸盐未被还原。

5. 在无菌环境下在收集的样品中添加5 mL,20-30oC,灭过菌的缓冲蛋白胨水(BPW)溶液。不要将Petrifilm EL测试片与Vermont 培养基(UVM)、Fraser肉汤、李斯特菌增菌培养基(LEB)或缓冲李斯特菌增菌培养基(BLEB)共用。

(9)将TSBYE培养物穿刺到SIM和MTM试管中,室温培养7天,每日观察,李斯特氏菌呈典型伞状生长。在MTM中伞状生长更典型。同时,30℃的TSBYE培养物在油镜下可见细菌作翻转运动。

(10)将TSAYE肉汤培养物分别接种于0.5%(W/V)葡萄糖、麦芽糖、七叶苷、甘露醇、鼠李糖、木糖发酵管内(可选用倒立发酵管),35℃培养7天,呈阳性反应的李斯特氏菌产酸不产气,李斯特氏菌发酵鼠李糖和木糖的情况见下表。所有李斯特氏菌对葡萄糖、七叶苷、麦芽糖均能发酵,除格氏李斯特氏菌均不能发酵甘露醇。如果在OXA、PALCAM或加七叶苷/Fe3 的LPM分离平板上菌落色素很明显,则七叶苷试验可免做。

4、血清学鉴定

6. 混合,蠕动或旋转样品与BPW的混合液将近一分钟。将样品置于室温(20-30 oC) 1h,最久不超过1.5 h,以修复损伤的李斯特菌。

将TSBYE肉汤培养物接种到3mLTSBYE肉汤中,35℃培养24h,接种2支TSAYE琼脂斜面,35℃培养24h。用3mL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将斜面菌苔洗下,菌悬液于80℃水浴中加热1h,以2500r/min离心30,弃去2mL上清夜,将剩余液与沉淀混匀制成菌悬液,进行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

李斯特经济思想研究述评

关于李斯特经济思想的述评

摘要: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中,学派众多、群星 璀璨。本文主要是对经济学历史学派的著名经济思想家李斯特的经济思想进行评述,浅析其创立的重要理论:国民经济学,生产力理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并就其经济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乃至当时的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生产力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理论贡献 Summary: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history, its history, the school's many bright stars,. This article mainly on historical School of Economics of the famous economic thinkers Liszt economic thought for review, an analysis of its founding critical theory: a theory of national economy, productivity,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n relation to its economic ideas on economics and even at that time, the realit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szt jahrbucher productivity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theory 弗里德曼李斯特是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派理论已征服欧洲而德国处于自由主义强势盛行的历史背景下。他的著作是18462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在这部理论著作中他提出了国家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了阐明这一经济思想,他运用了大量史料和事实来说明问题。其因独特的经济思想成就而被誉为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其独特的经济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当时德国的经济的发展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重大理论成就 在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中,他反对英法的政治经济学,反对所谓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经济学;反对价值理论,主张生产力理论;反对贸易自由,主张实行贸易保护。实行贸易保护,发展本国的生产力,是李斯特经济学说的中心思想。为阐明这一经济思想,他运用大量史料提出了国家经济学理论,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一)关于国家经济学理论 英法流行的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假设“世界上的一切国家组成的只是一个社会,而且是生存在持久和平局势下的”,它是教导全人类如何才能幸福的科学。这一经济学的缺点在于它完全没有顾及到国家的不同利益,即不研究国家的经济发展,不研究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形态特征: ①革兰氏阳性的类球形杆菌 ②大小约为0.4~0.5μm x 0.5~2.0μm ③两端钝圆 ④在有些培养基中稍弯,单个、成V形或成对平行排列 ⑤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 ⑥兼性厌氧,无芽孢,一般不产生荚膜 ⑦在20~25℃时以4根周毛运动,在37℃时只有较少的鞭毛或1根鞭毛 培养特性: ①需氧和兼性厌氧 ②生长范围为2-42℃ ③最适温度为35-37℃ ④pH中性至弱碱性(pH9.6) ⑤在6.5% NaCl 肉汤中生长良好。 ⑥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 ⑦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

⑧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 ⑨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生化特性:(甘露醇、木糖为阴性,其他为阳) 1.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2.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 不发酵木糖、甘露醇、肌醇、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矛醇和纤维二糖。 3.不利用枸橼酸盐,40%胆汁不溶解。 4.吲哚、硫化氢、尿素、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赖氨酸、鸟氨酸均阴性。 5.MR-VP试验和精氨酸水解阳性。 生化试验: ①动力试验+ 原理:有动力的细菌扩散生长,培养基浑浊,无动力的细菌培养基澄清。(结果:有动力,呈伞状生长,底为弯月牙形)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验方法的应用分析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验方法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30T11:36:20.5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3期作者:杨瑞娟 [导读] 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和MPN计数法相结合,避免样品细菌培养法检测出阳性结果,定量检测时重新取样而导致的结果差异,减短检验周期和工作量,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云南省丽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74100 摘要:目的:单增李斯特菌定性检测结合实时荧光PCR和MPN计数法,在食品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快速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将单增李斯特菌的菌悬液样品依据不同浓度用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比较;分别对当日、冷冻2小时和6小时的增菌液进行MPN计数法定量检测,对三种情况下MPN计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两者结果一致;MPN计数法定量检测,(1)和(2)结果吻合,与(3)结果有差异。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和MPN计数法相结合,避免样品细菌培养法检测出阳性结果,定量检测时重新取样而导致的结果差异,减短检验周期和工作量,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检验方法 连年来,因食品污染单增李斯特菌导致食品中毒的事件逐渐增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1],多存在于土壤、水产品和动物中,食物中涉及较多的是急冻食品、生菜食物和熟食店食物等。易感人群为新生儿、孕妇和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化脓性结膜炎和败血症等,死亡率高达30%以上。本文将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MPN计数法相结合,对单增李斯特菌定量检测进行研究,有关情况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试剂 标准菌株采用我市提供的50000株单增李斯特菌,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和离心机,选取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培养基选自李氏增菌肉汤等,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培养基和试剂。用脑心浸液培养基将80℃标准菌株过夜培养温度控制在30℃,科玛嘉单李斯特显色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温度设置为36℃至37℃。菌落的挑选规格为天蓝色、大小适中和周围有白色晕环,将菌落接种于脑心浸液琼脂平板分纯24小时30℃,菌液的浓度利用生理盐水控制在0.5至0.6麦氏单位,将调整好的菌液作为原液,1ml菌液和9ml无菌生理盐水放在试管中,把试管的液体进行均匀搅拌,制作成10-1菌液,重复上面的步骤,菌液制作成10位系列菌液。每进行稀释一次菌液,都要换用1次1ml的无菌吸管[2],依次稀释到10-9,将2ml菌悬液分别加入2个无菌平皿,将单增李斯特显色培养基放满平皿,培养24小时,温度控制在36℃,计数平皿中天蓝色、大小适中,周围有白色晕环的菌落数,作好空白对照。 1.2制备样品和检验样品 制备样品:从市场采集10份熟食制品,检验阴性结果使用细菌培养法,得出检验结果为阴性结果后,按照每份50g分为5份,分别加入每个标准菌液混合拍打,再取出样品25g,加入225ml混合搅匀。将剩余的25ml保存在冰箱中。检验样品:将LB1增菌液取出40ml保存在冰箱,剩余的LB1按照单增李斯特的检验方法用MPN计数法进行定量检测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将LB1和LB2分别进行荧光定量RCR检测。按照2d至6d后,将样品进行MPN计数法定量检测。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在研究中,样品增菌LB1经过24小时培养和LB2经过18小时培养后,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10-7细菌培养法和PCR法LB1增菌培养比较时,10-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法和PCR法LB2增菌培养后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2.2不同时间MPN计数法检验结果比较 经检测,加标识的样品定量检测同时进行MPN计数法定量检测,2d后用冷藏的LB1增菌液定量检测结果和MPN定量检测结果一致,6d 后冷冻加标样品和冷冻6d后重新取样定量检测的结果有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x±s) 3.讨论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单增李斯特具有准确性和快捷性。国标中单增李斯特菌常用的三种检验方法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MPN计数法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平板计数法[3],主要通过制备培养基、处理样品增菌和生化试验等,用时较长,分离培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是利用荧光信号的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通过标准的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使结果更加直观明确。 在本次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优于细菌分离培养法。样品增菌LB124小时和LB218小时培养后,分别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浅谈李斯特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李斯特对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的批判及其启示 院、系:经济系 学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 04月

摘要 在经济思想史上,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做了深刻的批判,为德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初级阶段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重温李斯特对李嘉图的批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阐述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其次分析了李斯特批判“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原因和内容,再次分析了李斯特对李嘉图理论批判的功与过,最后阐述李斯特对“比较成本理论”批判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成本理论;幼稚工业保护论;贸易自由;贸易保护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history,the Germany economist Liszt do a deep criticism for the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of the UK classical economist David Ricardo in market economy, which provides a theory basis for Germany to market economy formul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policy in the primary stage.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protect its childish industry, h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renew Liszt's economic theory, for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important guidance and reference.This article except preface and conclusion outsid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l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 and its essence of Ricardo’s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Liszt’s critical theory, and reanalyzes the fault and contribution of Liszt’s criticism to Ricardo. Finally, the paper show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iszt’s critic to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Key words:comparative cost theory; Native industrial protection theory ; Trade freedom; Trade protection

食品微生物检验——单增李斯特菌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检测技术 李斯特氏菌属包括七个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绵羊李斯特氏菌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威尔斯李斯特氏菌 西尔李斯特氏菌 格氏李斯特氏菌 默氏李斯特氏菌 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人类致病性强,绵羊李斯特氏菌对人类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余李斯特氏菌无致病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 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 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 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 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 该菌的生长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在pH中性至弱碱性(pH9.6)、氧分压略低、二氧化碳张力略高的条件下该菌生长良好,在pH3.8-4.4能缓慢生长,在6.5% NaCl 肉汤中生长良好。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 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 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度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如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 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规格:48份/盒 用途: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CR体外检测。 检测原理: 试剂盒中含有单增李斯特氏菌特异的引物,当样品中含有单增李斯特氏菌时,前增菌后提取的单增李斯特氏菌DNA通过PCR成指数扩增,在反应过程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特异的荧光探针跟靶核酸杂交,同时被Taq酶水解,把探针上的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分开,从而通过荧光增量来实时判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存在。 产品盒组成: 试剂盒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本试剂盒于-20℃保存。 2.有效期为6个月。 适用仪器: ABI7500,9600系列,MJopticon2,Bio-Rad等荧光定量PCR仪均可。 实验方法: 1.取增菌液1ml加到1.5ml无菌离心管中,10,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采纳经典酚氯仿提取法,将提取到的模板进行检测或保存于-20℃以待检测。 2.将PCR反应液置室温平衡,融化后取Taq酶,按2U/管加入Taq酶,即每个测试反应体系配制为:PCR反应液22.5ul+0.4ulTaq 酶。 3.加入模板:将保存在-20℃的核酸提取物置室温解冻,以13,000rpm离心5min。阴、阳性对比使用前置室温解冻。在每个PCR反应管中分别加入步骤1中处理过的模板或阴、阳性对比各2ul,盖好管盖,置于PCR仪上,记录相应样品号。 4.上机扩增、检测区:反应条件为95℃:3min,1个循环;95℃:5sec,60℃:40sec〔信号采集〕,40个循环。反应体系设为25ul。 关于多通道荧光PCR仪,信号采集时设定为Fam荧光素。 结果分析: 关于MJOpticon2系列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进行结果分析时,扣除本底后再输入1-15之间的荧光值,进行Ct值的设置或拖动基线到合适的位置以确定ct值。 关于ABI7500,9600系列荧光PCR检测仪进行结果分析时基线的确定:取3-10或3-15个循环的荧光值,阈值设定原那么为阈值线刚好超过正常阴性对比品扩增曲线的最高点,而不显示Ct值为宜。 质控标准: 本试剂盒灵敏度为100拷贝/ml。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拷贝/ml。 阴性对比无Ct值显示或Ct值为40,阳性对比的Ct值≤30.0,否那么为实验失败。 结果判断: 1.检测样本Ct值≤35.0时,报告阳性。 2.检测样本Ct值>35.0且Ct值<40时,需重复检测一次,假如Ct值仍<40,但曲线有明显的对数增长特性,报告本阳性,否那么报告阴性。 3.样本不显示Ct值时,报告阴性。 试剂盒使用本卷须知 1.本试剂盒仅用于体外检测和研究用途,开始使用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全文。 2.实验必须严格分区操作:PCR前预备区——预备实验试剂;样本处理区——待测样本、模板处理;检测区——PCR扩增、检测。

李斯特菌检验应用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 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1、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

长时间生长繁殖。 3、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 4、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反抗力,秋冬时期在土壤中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冰块内也可存活3~5个月,许多冷冻肉类都是它的“温床”。这种细菌对高温的反抗力也比较强,能在100℃下挺15~30分钟,在70℃下可存活30分钟以上。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 1、形态与染色

单增李斯特氏菌2

单增李斯特氏菌 一、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什么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s,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氏菌)是李斯特氏菌属的8个菌种中对人类致病的力最强的菌种,绵羊李斯特氏菌对人类也有一定致病性,其余李斯特氏菌均无致病性。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有13种血清型,其中1/2a,1/2b,4b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型别。其引起的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相对少见但十分严重,是致死率非常高的食源性致病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在0℃~45℃都能生存,生命力非常顽强,在冰箱的冷藏温度4~6℃下仍可以大量生长繁殖,这意味着食物在冰箱内冷藏也无法将单增李斯特氏菌置于死地,也是该菌不同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特征。 二、危害、典型症状、易感人群 单增李斯特氏菌感染分两种: (1)肠道型感染。肠道型的潜伏期很短,通常从食入污染食物的8~48小时,病人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疼、恶心、呕吐等症状,几天即可痊愈。 (2)侵袭型感染。侵袭型的潜伏期非常长,2~12周。单增李斯特氏菌入侵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引起严重的脑膜炎和败血症,发病率虽低,病死率却高达30%~70%。单增李斯特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人体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对其进行清除,因此,易感人群为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或有缺陷的新生儿、孕妇、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其中,孕妇感染李斯特氏菌本人只会表现出轻微感冒症状,但却能引起胎儿感染,造成胎停、流产等严重后果,据统计约1/3的感染孕妇会发生流产。 三、最常见的污染食品 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水、粪便、植物、饲料、原料乳中都能被离出。WHO的调查表明,4%~8%的水产品、5%~15%的乳及乳制品、30%的肉及肉制品均被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同时,该菌还能寄居在人类肠道中,一般人群粪便带菌率为2~10%。我国近几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单增李斯特菌在生肉和即食食品中污染率最高。 单增李斯特氏菌通过食物污染传播,经消化道感染。引起中毒的原因往往是食用未经彻底加热的污染食品。例如冰箱内冷藏的牛奶、冰淇淋,若受到生肉表面李斯特氏菌的交叉污染,取出直接食用就会导致食物中毒。 四、流行状况 1 / 2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是其赶超思想的核心 ——兼与斯密的价值理论作比较 东北财经大学安岗 内容提要李斯特立足于德国当时经济落后的实际提出自己的经济理论,其目的是实现对英、法等先发国经济的赶超,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我们在重读李斯特著作时认识到,把李斯特经济思想简单归于贸易保护主义是不适当的,生产力理论才是李斯特经济思想的核心;生产力概念的内涵需要重新审视;生产力比交换价值和分工重要得多;国家经济学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在大国经济赶超中要坚持生产力的均衡发展。这些重要的结论对我国的经济赶超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价值理论赶超思想国家经济学 作者简介:安岗,1970年生,陕西富平县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生。 一、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值得重新审视 由于斯密过于重视“分工”的概念,使他不能深入探讨“生产力”的思想内容,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交换价值背后的决定力量。与斯密的价值理论相对应,李斯特主张建立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虽然李斯特对“生产力”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著述中找出他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李斯特认为,斯密把劳动本身看成是国家财富的“泉源”,但是没有回答劳动的起因是什么?李斯特的回答是,劳动的起因是“对个人有鼓励、激发作用的那种精神力量,是使个人在这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成果的社会状况,是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所有这些方面,主要还是有赖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谈到社会状况,这就是说,科学与艺术是否发达;公共制度与法律对于宗教品质、道德和才智、人身和财产安全、自由和公道这些方面是否能有所促进;国内的物质发展、农工商业这些因素是否受到一视同仁的、相称的培养;国家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保障它的国民在财富和教育方面世世代代发展下去,可以使他们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天然资源,而且通过国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战友,还能够把国外的天然资源供他们自己来利用。”①“国家生产力的来源是个人的身心力量,是个人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和制度,使国家所掌握的自然资源,或者是国家所拥有的作为个人以前身心努力的物质产品的工具(即农业的、工业的与商业的物质资本)。”②可以看出,李斯特的生产力概念中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制度与法律以及国家力量、自然资源等方面,是一种个人所处的社会状况,这种社会状况决定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他的生产力概念实质上是指国家生产力,而不是个人生产力,这是与斯密理论的不同之处。“国家生产力的综合并不等于在分别考虑下一切个人生产力的综合;这些力量的综合量主要决定与社会和个人情况,特别有赖于国家在国内分工和国内生产力协作这些方面进行时的有效程度。”③在生产力这一基本概念上,李斯特与斯密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发展出了不同的国家经济学和个人主义经济学。因为李斯特是从国家这一角度研究生产力状况,所以他被认为是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0-121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2-193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著,陈万煦译,蔡受百校:《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

医院微生物室李斯特菌属检验操作规程

XXXX医院 微生物室李斯特菌属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2 标本类型 3 鉴定检验 3.1 形态染色 3.2 培养特征 3.3 生化反应 3.4 鉴别要点 3.5 操作步骤 4 药敏试验 5 质量控制 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7 临床意义 8 鉴定流程 9 相关文件 1 目的 规范李斯特菌属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李斯特菌属包括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斯氏李斯特菌等菌种,其中只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和动物致病。 2 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 鉴定检验 3.1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小杆菌。 3.2 培养特征: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较小、圆形、光滑而有狭窄β-溶血环的菌落。

3.3 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蔗糖、木糖、甘露醇,甲基红、VP和CAMP试验阳性,吲哚、脲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革兰阳性短杆菌,菌落较小,有狭窄的β-溶血环,25℃时有动力,37℃时无动力,触酶、CAMP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 3.4.2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与粪肠球菌的鉴别:两者均具有耐盐、耐碱耐胆汁等特点,但可通过触酶试验加以鉴别。 3.4.3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与无乳链球菌的鉴别:两者CAMP试验均为阳性,但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触酶试验阳性,无乳链球链触酶试验阴性。 3.5 操作步骤 3.5.1 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3.5.2 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操作规程》。 3.5.3 鉴定:从血琼脂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细菌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 药敏试验 参见《药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19最新版本文件。 5 质量控制 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简述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简述 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源在于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的强大压力以及美国汉密尔顿最先提出的保护贸易理论和早期重商主义理论。李期特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以“生产力论”和“国家经济学说”为基础,充分论证了保护贸易的必要性、阶段性和具体措施,具有极大的历史和现实的进步意义,深刻影响了德国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 ist,1789-1846)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早期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其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一直影响到俾斯麦时代”, 一浅略分析,相信对当今的发展中国家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李斯特生活的时代,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正达到发展的顶峰,成为最流行的经济学派,在欧洲大陆拥有众多的追随者。李斯特敢于独辟蹊径,提出与流行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完全不同的贸易保护主义,其中既有现实的影响,又有理论上的渊源。 首先,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从自己祖国的实际需要,特别是1815年后德意志工场手工业的艰难处境出发” 维也纳会议后,德国没有迎来人们期盼已久的国家统一,它仍然只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上的国家存在着。新建的德意志联邦,“实际上是中欧地区中世纪封建传统的最后表现形式”,③它由38个主权邦组成,保持各邦的独立性和不可侵犯性,联邦议会“对成员国几乎没有任何行政权威”。另一方面,在经过了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拿破仑战争的洗礼,特别是“大陆封锁政策”的保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萨克森和西里西亚地区出现了发达的棉、麻纺织业,莱茵地区的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1800到182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从6000万英镑增至8500万镑。⑤但是“大陆封锁政策”结束,特别是 1815年和平时期以后,英国商品大规模地涌入欧洲大陆。法、俄等国严格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把关税当作“民族的围墙和砥柱”。只有德国缺乏统一的国家对工业的保护,缺乏统一御外的关税,在国际商战中处境恶劣, “大多数工厂或濒于萎缩,或苟延残喘,集市与市场都被外国产品所淹没,大部分商人已无所事事。”在这种形势下,摆脱外国自由竞争的威胁,促进德国大工业的发展成为德国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李斯特是德国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一面积极投身于促进德国工商业发展的实践活动,一面致力于创立一套符合德国国情和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贸易经济理论。1819年,他组织建立了“德国工商业者协会”,“其目的在于取消德意志各邦在各自为政情况下设立的关税,同时在于争取成立一个德意志全国统一的商业与海关制度。” 在他起草的给法兰克福议会的请愿书中,提出了国内商业自由和对邻国实行建立在报复原则基础上的全德关税制度的要求。这是他第一次从整个德国的角度表述贸易保护主义的观点。 其次,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还深受美国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影响。 1825年,李斯特因抨击财政,被迫流亡美国。在这里,美国经济学家汉密尔顿关于保护贸易的一般观点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汉密尔顿在给美国国会的《制造业报告》(1791)中,“强调国家在制造业方面自给自足的必要性和一个相当大的非农业消费阶层对于一个稳定而繁荣的农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应利用奖金和津贴制度以及保护关税来鼓励国内制造的增长,使之能够扩大经营规模,获得与外国竞争者相当的规模节约。通过这种方式,使“幼稚工业”很快成熟起来,逐渐把生产成本降低到至少和外国制造者同等的水平。李斯特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汉密尔顿的这些观点,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对汉密尔顿保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美国经济生活的实际同样给李斯特以强烈的震撼,加强了他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李斯特流

国际贸易理论重点知识梳理

1.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商品、技术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特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一国(地区)与别的国家(地区)的商品、技术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额:以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包括进口贸易额与出口贸易额;一般用本币表示;国际上通行以美元表示)“计算方法” 因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统计出口贸易额时以离岸价格FOB计算,统计进口额时以到岸价格CIF价格计算,CIF价格比FOB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实际反映真实交易额的是出口额) 国际贸易额:专指世界各国与地区出口贸易额的总和。(以F.O.B.价计算)“计算方法” 国际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规模的指标。(剔除价格因素)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值/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3.进口:一国外购运入国境(关境)的商品或劳务 出口:一国外销运出国境(关境)的商品或劳务 4.国际贸易差额: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的相差数。 * >0: 贸易顺差(赢余,出超) * =0: 贸易平衡 * <0: 贸易逆差(赤字,入超) 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世界)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般而言,一国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越大,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越明显。(反映本国) 6.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世界贸易额的洲别地区分布、国别构成与商品流向(成员国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出口商品流向与进口商品来源(一个国家贸易伙伴关系)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一般而言,一国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越大,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地位越明显。一国出口商品构成越是多样化,就越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该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就相对有利。 7.对外依存度: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 DDFT过高,国内经济发展易于受国外经济影响或冲击;DDFT太低,就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利益。8.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商品流向;统计标准;商品形态;贸易国数目;清偿工具;有无第三国中介 出口贸易: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对外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将外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外国拥有的劳务) 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贸易生产国语消费国之间,精油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活动所进行的贸易。 过境贸易:指其他国家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本质区别:在于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 确立是在出口国与进口国贸易商之间进行;而转口贸易中,转口贸易国的贸易商分别与出口国、进口国的贸易商订立买卖合同,达成实际交易。 9.服务贸易: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也称无形贸易 跨境提供:自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如:电讯、邮电、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接受外国游客、外国留学生 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即设立商业机构。如:设立金融机构、会计、律师事务所、商店 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如:一国的医生、教授、艺

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DBS22 DBS22/019-2012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2013年发布 2013年实施 吉林省卫生厅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分为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第二法:MPN计数法。 其中第一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食品,第二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负责起草人:刘桂华、龚云伟、李月婷、赵薇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1 范围 本操作程序规定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定量检验方法。本操作程序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无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5℃和-18℃。 2.2 恒温培养箱:30℃±1℃、36℃±1℃。 2.3 均质器。 2.4 显微镜:10×~100×。 2.5 电子天平:感量0.1 g。 2.6 锥形瓶:100 mL、50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刻度)、10 mL(具0.1 mL刻度)。 2.8 无菌平皿:直径90 mm。 2.9 无菌试管:16 mm×160 mm.。 2.10 离心管:30 mm×100 mm。 2.11 无菌注射器:1 mL。 2.1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2.13 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 2.14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SB-YE):见附录A中A.1。 3.2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TSA-YE):见附录A中A.2。 3.3 李氏增菌肉汤LB(LB1,LB2):见附录A中A.3。 3.4 1%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 HCl)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5 1%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 acid)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6 PALCAM琼脂:见附录A中A.4。 3.7 革兰氏染液:见附录A中A.5。 3.8 SIM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6。 3.9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甲基红(MR)和V-P试验用]:见附录A中A.7。3.10 5%-8%羊血琼脂:见附录A中A.8。 3.11 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9。 3.12 过氧化氢酶试验:见附录A中A.10。 3.13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3.14 API listeria 10300生化鉴定试剂盒。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成果简介 2011年04月21日14:43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郭杰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批准号为04BKS001),最终成果为专著《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课题组成员有龚建文、任映红、程金生、甘建平等。 一、生产力概念的制定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在一定的意义上,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获得是一致的。就此而言,探讨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与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概念,是在批判李斯特等人的生产力学说的过程中制定的。马克思1845年3月写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思想转变的主要线索。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表述了自己关于生产力的理解,并且开始阐述了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原理。 第一,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看成“精神本质”,属于唯心主义的时候,马克思指出了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马克思说:“资产者想发财,想赚钱,但是他同时必须同德国大众一直信守的唯心主义相一致,并且同自己的信仰相一致。因此他表明,他猎取的不是非精神的物质财富,不是恶的有限的交换价值,而是精神本质,无限的生产力。”[1]

第二,在批判李斯特把生产力庸俗化的同时,马克思把生产力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这种生产力,认为不能把人贬低为同“自然力”一样的生产力。他指出,水力、蒸汽力、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人同马、蒸汽、水全部都充当“力量”的角色,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他还说,资产者把无产者不是看作人,而是看作创造财富的力量。资产者还可以把这种力量同其他的生产力——牲畜、机器进行比较。他说:“在现代制度下,如果弯腰驼背,四肢畸形,某些肌肉的片面发展和加强等使你更有生产能力(更有劳动能力),那么你的弯腰驼背,你的四肢畸形,你的片面的肌肉运动,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你精神空虚比你充沛的精神活动更富有生产能力,那么你的精神空虚就是一种生产力,等等,等等。如果一种职业的单调操作使你更有能力从事这项职业,那么单调就是一种生产力。”[2]马克思把人这种生产力称为社会力。无论是自然力还是社会力,都是客观的物质力量。 第三,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抵毁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的作用,第一次阐发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制度,得出了与李斯特截然相反的结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业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工业制度(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是“工业违背自己意志而无意识地创造的生产力”[3]。 在这里,马克思已初步表述了生产力的三种意义:一是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二是生产力是一种能力,三是把握生产力应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关系入手。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评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既是从经济学上阐述了生产力的作用,又从哲学上概括了生产力的性质。在标志唯物史观诞生的《德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来认识生产力,明确了生产力的概念和内涵,并把生产力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加以广泛运用。生产力概念的制定,不仅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给出了生产力概念的定义,而且还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力的社会作用,以及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的关系,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之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对科学理解唯物史观的最初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单增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使用说明书

单增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使用说明书CRM013 单增李斯特显色培养基 单增李斯特ATCC19115 (Chromogenic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gar ) 【包装规格】 环凯货号CRM013(干粉);SR0590(配套试剂) ;(平板) 包装形式47.3g/瓶;10支/盒;20套(φ9cm) /盒【产品用途】 用于分离和初步鉴别单增李斯特菌。 【检验原理】 蛋白胨、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色素与单增李斯特氏菌具有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在平板上,单增李斯特氏菌呈现绿~蓝绿色的光滑规则的小菌落;抑制剂和配套试剂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培养基配方成分】 配方(每升)含量 蛋白胨15.0g 酵母膏粉 5.0g 琼脂15.0g 氯化钠 5.0g 色素 2.3g 抑制剂 5.0g 去离子水(平板)1000ml 最终pH 7.1±0.2(25℃) 【使用方法】

1.称取显色培养基干粉47.3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充分溶解,121℃高压灭菌15min,冷至50℃左右。 2.取10支配套试剂分别加入1mL无菌水,使之完全溶解。 3.将配套试剂加入到已冷至48℃左右基础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后倾注无菌平皿。 4.按国家标准、SN标准、FDA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进行增菌培养后,用接种环取1环增菌液,划线接种于显色平板上,置于36±1℃培养24-48小时。 5.观察结果。致病性李斯特24h后开始出现蓝绿色,至36~48h蓝绿色明显。挑取显色平板上呈蓝绿色光滑规则,直径约1~2mm的可疑单菌落进行进一步的试验。 6.对疑似单增李斯特氏菌菌落可使用HK-MID Listeria或API20E或生化管进行下一步的鉴定。 注:如产品类型为干粉,按上述1-6进行操作;若为即用型平板,按4-6进行操作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