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导论产业和产业经济学

重点:一、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为什么学习产业经济学?要不要学产业经济学?

三、怎么学产业经济学?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

(一)产业的涵义

概念比较:行业、部门、工业和企业

1.行业(Trade or Profession or Industry),一般泛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各行各业。

广义的行业,除了经济领域的各产业外,还包括那些非经济领域的部门,如文教、卫生、体育、艺术和宗教等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行业也用来指职业(Profession)。

狭义的行业,如同英文(Trade)的涵义,主要指经济领域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各个分支。有时,行业又专指工业(Industry)的各部门。

经济学中的行业主要是指,一群具有类似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并提供在技术上可互相替代的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或经营性的企业或机构。划分行业的标准是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

类性。也就是说,如果行业被限定指经济领域的行业,那么其涵义大体与下述产业的概念相同。

2.部门(Sector or Department)(这里专指经济部门),这个概念在理论经济学中使用的也比较少。

有的学者认为,应用经济学中的部门概念是指具有相同再生产特征的个别经济活动的总和。就其实质而言,部门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同一分工领域。

工业(Industry)部门指整个工业活动领域及其内部分工领域的总和。

部门内部由于分工呈层次性结构,较高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为“产业”(Sector),较低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部门”。

3.企业(Firm or Enterprise or Business)。

从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y Organization)的角度看,一组其产品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企业集合构成了市场,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行业或产业。甚至在垄断状态下,企业就成为产业。不过,严格来说企业从行为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又同市场和产业相互区别。

4.产业(Estate or Property or Industry)

对于“产业”这个概念,在实际使用上是很不严格的。

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泛指像房地产之类的不动产或私有财产(Estate or Property)。(产业巨大)

经济学中的产业概念,其含义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产业是在同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相联系中被定义的,其基本含义是指“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物质生产部门”;

产业经济学(The Industry Economics)或产业组织理论(The Theory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正是针对这一缺陷应运而生的。它对产业的界定是:一组提供同一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集合。

广义的产业和狭义的产业。广义的产业大致与广义的行业的含义相同,既包括经济部门也包括非经济部门;狭义的产业就是指工业(Industry)。(根据韦伯新世界大字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的解释,“产业”是与农业相对应的制造性生产企业的总称(定义5a);“产业”还意味着诸如旅游业一类的“任何大规模的经营活动”(定义4b)。)

判断某一部门是否算产业部门(界定)有两个标准:

一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公办学校、军队、法院及政府部门不是产业部门)

二是满足人们正当需要的生产活动(黄赌毒)

图2—1:大圆(A)表示广义产业或行业的内含,中圆(B)表示工业部门,(C)则表示企业的内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

包容并逐一放大。

(二)产业的共同属性

产业的特性是研究产业问题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对产业分类的逻辑前提。

①产业的互异性。这主要是指在产业体系中,任何一个产业从其原材料的投人、技术手段的使用、直至最终的产品等方面同其他产业有一定或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其产品具有较高的替代弹性。反之,它将被视为同一产业。

导致产业互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的分工。产业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分工深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产业在内部排斥另一产业的过程。这个结果就是产业间的互异性日趋显著。产业的互异性是衡量分工乃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的互异性越低,说明分工越不发达,分工不发达,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反之,就是生产力水平较高。产业的互异性是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根本前提,没有互异也就无所谓分类。

②产业生命的周期性。如果将一个产业按照时间的顺序并将其放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来考察,就会发现现代产业有如同产品

所具有的生命周期的特点,这就是产业生命的周期性。任何一个产业,都要经过诞生、发展、进人成熟直到最后的衰落等先后相继的几个阶段。(如图2—2所示)

图2—2 不同产业的生命周期长度是不一样的。

③产业的联系性。主要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在投入与产出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

④产业的递进性。

农业的出现工业的出现

服务业的发展信息产业脱颖而出

工业自身,由以轻工业为中心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中心推进(重工业化);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产业的递进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演进(高加工度化);在工业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工业又表现为“技术集约化”的

趋势。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是从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向资本集约型为主递进,进而向技术集约型为主再递进的不断递进性。

(二)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

窄派:与产业组织理论是同义语。故又可称为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以“企业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如何通过某种组织机制,使各种生产活动与社会对各种商品(包括物品和劳务)的需求相协调”(汪祥春、于立)。主要研究内容是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和产业政策。认为产业组织理论是国际公认的产业经济学。(欧美)

宽派:揭示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及其经济运行的规律性。故研究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日)

其研究领域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

结构(Structure)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某种关系的组合,其中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共同整体的联系为基础(如超稳

定耗散结构)

二是指各个组合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即量的比例质的联系。

产业结构研究主要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从而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产

业结构演化规律时,还涉及产业结构规划和调整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属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2、产业关联:研究产业之间的联系和量的关系。

主要理论方法是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经济学。运用投入产出表和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各产业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供求关系)。定能很好地反映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属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部分。

3、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特别是企业间的交易关系(市场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行业关系。

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产业组织状况的分析研究,判断市场竞争效果及市场秩序状况,为政府维持基本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率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属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领域。

4、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某一经济和社会目标,通过对产业的保护、扶持、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市场,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其目的是通过对国民经济整体的科学规划和安排,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是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政策体现,通常包括产业结构政策(结构转换)、产业组织政策(调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产业布局(产业空间分布与组合)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二、产业经济学与宏微观经济学(即产业经济学的地位)

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为核心。单个市场主体(企业、居民)的市场行为规律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国民经济总量)

(一)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企业如何合理配置有限资源,长期利润最大化。居民如何适当分配有限收入,效用最大化。

(二)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及其规律,着眼于如何克服总量失衡而导致经济危机,或通过总量失衡原因的分析,证实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宏微观经济学对产业经济的忽略并不表明产业经济学存在

的可有可无,实际上产业经济学是对宏微观经济学研究空白领域的填补。其研究对象是介于微观经济学的企业和家计与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之间的具有某种相同特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研究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属于中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个体

产业经济学:群体、中间产品

宏观经济学:最终产品

产业经济学是否为应用经济学?同管理学有何关系?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研究经济总是“如何解决”。此为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不涉及对实际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后果的评价。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回答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以价值判断为前提。(如公开竞争、社会福利作为判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标准)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法

静态分析:分析某一时间点上的经济现象,横截面分析,比较分析。

动态分析:分析某一经济活动,随时间推移发展、演变规律,时间序列分析。

(三)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统计分析: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归纳出一般规律。

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本国特点并与相应国家比较,可得出相关结论或可参照的经验,如三次产业结构,企业经济规模,企业行业集中度等比较。

(四)博弈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

博弈分析:在经济学中研究经济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个体之

间的对抗、依赖和制约关系。

如:在产业组织中分析寡头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竞争策略)、企业兼并、反垄断等领域。

结构分析:研究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起源及深化、结构特征与比例关系。

四、主要研究工具:

(一)数学及统计学工具:产业组织分析(市场结构、行为、绩效)

(二)投入产出分析:产业关联,质和量的关系

(三)博弈论

(四)社会调查与案例研究:典型分析,汽车等产业分析,组织分析

(五)系统论方法:结构主义分析方法。

五、研究产业经济的意义

(一)观点一

薛兆丰《经济学的争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0

(1) 市场经济的胜负 1999.12.24

经济自由主义到底主张什么?一句话,就是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力度,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绝大多数的案例中,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

总结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倡导明晰界定和保障财产权利,认为有恒产,始有恒心;反对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永远是潜在的大敌,因为垄断了发钞权的政府,往往难以抑制通过发

钞来征敛财富的冲动;反对财政赤字并主张减税,因为政府比不上私人精明;反对创造就业政策,因为强行设置的工作岗位会造成社会更大的浪费;反对产业扶持政策,因为政府无法确定什么是值得扶持的行业和企业,真正值得扶持的,恰恰是那些无须扶持就能健康发展的产业。

他们还反对价格管制,只有让价格充分自由地浮动,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反对贸易保护,分工和贸易不仅对富国有利,对穷国也一样有利;反对用民主投票方式代替钞票投票的方式,选票不能反映选择的代价,民主选举只是避免交易费用过高的权宜之计,实施过多的民主投票,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社会损失。这对富人和穷人同样成立。

建议政府减少干预,就是主张“自由放任吗?”当然不是。政府是必要的,政府可以治理“自由放任”之乱。在“免费搭车”现象严重的场合,也就是难以实施“用者自付、逐个收费”的场合,例如国防和治安,政府的效率往往比企业高。但现实中,今天各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恐怕都是过多的。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接受《理性)(Reason)杂志采访时,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经济分析对政府干预的立场。

当时《理性》杂志问道:“您能否举例说明什么是好的管制,什么是坏的管制?”

科斯回答:“从1964到1982年,我在《法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当了18年的编辑,当时我们发表了一系列对管制及其效果的研究。几乎所有的研究——可能是所有的研究——都表明管制的结果很糟糕:价格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而本来不至于此。但是,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即认为一切的管制必然带来更坏的结果。那么,怎样理解我们得到的结论呢?我认为最好的解释应该是:现在政府的规模实在太大了,它已经达到了经济学者所说的‘边际回报递减’的阶段。一旦到达这个阶段,任何进一步的管制就会带来更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减少政府的规模,情况就会好转。”《理性》:“您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坏的管制吗?”

科斯回答:“我不记得有哪项管制是好的。运输管制,农业管制,从A数到Z,全是坏的。有关的研究报告不计其数,结论如出一辙:效果很糟。”

(2)答《IT经理世界》问 1999年 6月 20日关于政府扶持高新技术政策

硅谷不是政府关心、扶持的结果,相反,它毋宁是政府不关心、不扶持的结果。减少一条干预企业运作的条例,比多批一幅地要好得多。

你去扶持高科技,那高科技领域就会出现腐败、欺诈和卸责的行为。计划经济的做法,从来不能恰如其分地调动资源,要么是给科技人员的工资太低了,让人才都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要么就是过高了,促成很多无效的论文和发明创造。只有市场机制,才能长远地保证各行各业的“边际效益”均等。我反对扶持任何东西。真正值得扶持的,正是那些不需要扶持就能通过市场机制健康成长的行业和企业。

这十多年来,IT业突飞猛进,为自由经济理论提供了最好的例证。你可以设想一下,美国政府在过去任何一个时机介入,搞点什么国家标准,限制某公司的市场份额,禁止某产品的降价,再请几个专家代替广大用户,论证一下某个操作系统的前景,那他们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到今天的水平吗?

计划经济搞了将近一个世纪,业绩乏善可陈。既然大搞钢铁失败了,大搞软件也会失败。因为成败不是以建立了多少炉子来算,也不是以设立了多少工业园来算,而是以成本效益来核算的。

(二)观点二

1. 产业经济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近现代各国面临的头等大事,也自然地成为经济学家的“第一等优先的议题”。经济增长方式是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课题。我们探索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就是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要优化和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和提高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应有主义。这需要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配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收入分配

政策等,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结构的转换和水平的提高。产业政策是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收入与分配政策主要关注总量)总需求。

2.产业经济与经济进步。

经济进步往往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主导产业部门的转换。在结构转换中需要对结构选择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这就要求从产业理论上提供依据。从宏观调控上指明方向。

3.产业经济与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中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以产业政策为依据,此所谓弥补“市场缺陷”,产业政策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研究产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高产业发展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极大地推动该国的产业发展,日本是这方面成功的典型。

日本案例

美国的创新战略

美国是一个以“自由经济”自居的国家,一直以市场竞争选择胜者的做法为创新配置资源。美国政府以直接资助、法令、法规等创新手段,而不是以官方的产业政策或直接参与推动技术创

新。在围绕政府在创新方面应起什么作用的问题上,美国历届政府观点不一,其做法也不尽相同。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一直是高科技的主要策源地,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许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高科技迅速发展,西欧也在奋起直追,大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竞争异常激烈。美国政府已经看到若要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在技术创新领域中仍保持领先的优势,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1993件,克林顿上台后,以总统名义就科技政策发表的第一个题为《技术为美国经济增长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指导方针》的正式声明,宣布联邦政府在国防军工方面的科技投入费用与在民用研究方面的投入费用将由过去的6:4改为5:5。1994年8月3日,克林顿和戈尔签署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的文件,旨在1)保证美国科技前沿的领先地位;2)强化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3)加强工业界、大学与政府的合作;4)为21世纪培养最好的科学和工程师;5)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技素质。

1996年7月,美国科技委员会发表《科学与国家利益》的报告,再次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科学与教育的重要地位,报告指出: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商品,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世纪美国国际市市场中的地位。

美国基本上是一个信奉市场万能的国家,但现在情况有所变化,近些年来的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强化政府在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领导作用。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对策是:

(1)突出科学技术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美国继决定由副总统全面负责联邦科技事务,新聘科技顾问同时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经济顾问委员会后,1993年11月,又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克林顿亲自任主席。科学技术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政府通过不断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引导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以提高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1995年8月,美国政府发表的科技政策声明表示,要将民用科技的总开支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新政策的重点在于加强科学的作用,以服务于美国的“核心利益”,促进政府、工业界和科技界的合作。

(2)对科技发展采取倾斜政策,加速科技产业化的步伐。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提出科技发展新政策,其内容包括加快技术推广服务,增加小企业技术革新经费,并把小企业对先进技术长期投资的资本收益税减少一半;加强民用科研究机构的发展研究,国家实验室进一步对民用部门开放;强化官民之间的科技信息交流,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尖端技术并继续对中小企业发展高科技产品给予资助。

为了进一步加快科技产业的步伐,1994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在90年代剩余的时间里,重点扶持五个特定技术领域的发

展。这是美国政府首次扶持重点由具体项目扩大到了整个技术领域。另外,在今后几年内,政府还将耗资90亿美元,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培育“创新产品”市场,并对进行技术开发的企业实行65亿美元的税收减免政策。

(3)加强政府对技术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美国将指导和参与技术开发,作为恢复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保证措施。决定继续扩大创办由政府牵头、企业参加的科技联合体,通过实施“超级汽车”计划等方式,直接干预关键产业。

(4)在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调整R&D(研究与开发)投入结构。

降低国防研究投入,提高民用研究投入,压缩基础研究经费,增加技术研究经费,将投入重点转移到民用工业技术的开发上来。

六、学习指导

(一)参考书目(教材系列)

1.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2.郑林.产业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龙茂发、马明宗.产业经济学概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5.毛林根.产业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7.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8. 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1999

9.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修订版).上海: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2

10.史忠良.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11.李悦.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14.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二)学习目的(要求)及学习方法

掌握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力图在某一行业成为“准专家”

热点行业及领域:电信、电力、电子、汽车、彩电、军工、石油、煤炭、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资(风险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经济、政府与产业等

自学与讨论、分组合作学习

思考题:1、产业

2、产业政策

3、研究产业经济的意义(产业政策的必要性)

第一章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广义)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组合关系,兼及产业的地区布局,及产业内部的企业结构,包含产业关联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技术结构、产业布局结构,甚至产品结构等范畴。

(狭义)主要指三次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

第一节产业分类

一、产业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便于研究和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可对产业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依据是产品)

它是西方产业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人类方法之一。是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统计常用的方法。

最早由费希尔(英Fisher)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提出。经过统计学家(英)克拉克应用并实证(1940《经济进步的条件》),在世界流行,被称之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我国在80年中期引入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次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第二次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水、电、气制造供给业

第三次产业:其他产业

曾分两大类四个层次

A流通部门: a流通业包括:交运、邮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等

B服务部门: b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

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

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业、信息服务

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c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行业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

体育、社会福利等

d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包括:国

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等。

d层次我国不计入GNP、GDP

2003年我国取消了第三次产业的内部分类。

缺陷:标准不一。采掘业是否为第一次产业,水、电、气是否归第三次产业等。

(二)生产结构分类法:分类依据是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分类法

马克思把物质生产领域划分为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Ⅱ消费资料生产部门

这一分类法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

基础。但这一分类法在应用中存在明显不足

(1)涵盖面不广

(2)划分困难

(3)不够细化,难以实用

2、农轻重分类法:

这是我国对马克思两大部类理论的应用。

将物质生产分成

“农”:大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

“轻”:轻工业——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纺织、食品、印刷等“重”:重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部门,钢铁、石油、化学等优点:比较直观,简便易行。在研究安排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有实用价值。

缺陷:仍是针对主要物质生产领域的。且分类界线模糊:如造纸、机械;只适用于工业化发展程度较低的阶段(科技发展、部门界线模糊)

3、(德)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为研究工业化进程及某阶段需要,霍夫曼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三类。

(1)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家具制造业。

(2)资本资料工业:包括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一般机械工业、运输工业、运输机械工业、化学工业。

(3)其它工业:橡胶、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工业等

产业经济学

C 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 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 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 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 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 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 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 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 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不仅

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

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它关注的是经济体中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产业的演变过程,旨在解释和预测产业的行为和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中不同产业在总产出中的相对比重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体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了解和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产业经济学还关注产业的演化过程。产业的演化是指产业从诞生到发展和消亡的整个过程。产业的演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产业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些规律展开。 产业经济学还关注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业经济学通过分析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揭示经济体中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产业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经济学家们通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运用统计学

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揭示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定性方法则着重于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产业的行为和发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传统的制造业产业,还包括包括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例如,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产业经济学开始关注数字产业的发展和特点,研究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和转型。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关注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过程。通过研究产业经济学,可以深入了解产业的行为和发展趋势,为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学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创新。

产业经济学

导论产业和产业经济学 重点:一、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为什么学习产业经济学?要不要学产业经济学? 三、怎么学产业经济学?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 (一)产业的涵义 概念比较:行业、部门、工业和企业 1.行业(Trade or Profession or Industry),一般泛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各行各业。 广义的行业,除了经济领域的各产业外,还包括那些非经济领域的部门,如文教、卫生、体育、艺术和宗教等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行业也用来指职业(Profession)。 狭义的行业,如同英文(Trade)的涵义,主要指经济领域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各个分支。有时,行业又专指工业(Industry)的各部门。 经济学中的行业主要是指,一群具有类似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并提供在技术上可互相替代的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或经营性的企业或机构。划分行业的标准是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

类性。也就是说,如果行业被限定指经济领域的行业,那么其涵义大体与下述产业的概念相同。 2.部门(Sector or Department)(这里专指经济部门),这个概念在理论经济学中使用的也比较少。 有的学者认为,应用经济学中的部门概念是指具有相同再生产特征的个别经济活动的总和。就其实质而言,部门也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同一分工领域。 工业(Industry)部门指整个工业活动领域及其内部分工领域的总和。 部门内部由于分工呈层次性结构,较高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为“产业”(Sector),较低层次的分工领域也称“部门”。 3.企业(Firm or Enterprise or Business)。 从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y Organization)的角度看,一组其产品具有紧密替代弹性的企业集合构成了市场,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行业或产业。甚至在垄断状态下,企业就成为产业。不过,严格来说企业从行为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又同市场和产业相互区别。 4.产业(Estate or Property or Industry) 对于“产业”这个概念,在实际使用上是很不严格的。 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泛指像房地产之类的不动产或私有财产(Estate or Property)。(产业巨大)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导言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产业的组织和运行。在现代经济中,各个产业相互关联,通过竞争和合作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学通过对产业的分析和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产业的运作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产业的定义和特征 产业指的是各个企业和机构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经济实体的集合。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市场结构、竞争关系以及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是产业的特征和规律,包括: 1.产业结构:不同的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的 变化会影响到经济的整体稳定性和发展方向。 2.市场结构:研究不同产业中企业之间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 断、寡头竞争等。 3.产业间的关联性: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产业间的关 联性会影响到产业的竞争和合作。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模型 产业经济学使用一些理论模型来分析产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常用的模型包括: 1.垄断模型:研究市场上存在垄断力量的情况下,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的 均衡。 2.竞争模型:研究市场上存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的 均衡。 3.寡头模型:研究市场上存在寡头垄断的情况下,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的 均衡。 这些理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规律,并对产业的运作进行预测和优化。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包括:

1.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 2.企业战略:通过对产业的分析,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提高竞争 力和市场份额。 3.市场监管:了解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关系,指导市场监管的政策制 定和实施。 4.技术创新: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引 导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领域。 结论 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产业的组织和运行。通过对产业的分析和研究,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业的运作规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产业政策、企业战略、市场监管和技术创新等领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产业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对产业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规律。产业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产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的竞争状况、产业创新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产业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的组织结构。在现实经济中,不同产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差异,例如某些产业可能具有垄断性,而另一些产业则具有竞争性。产业经济学通过研究产业的组织结构,可以揭示出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而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的竞争状况。在市场经济中,产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产业经济学通过研究产业的竞争状况,可以揭示出产业竞争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指导。同时,产业竞争状况的研究也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经济学还研究产业创新的问题。在现代经济中,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经济学通过研究产业创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策略和路径。同时,产业创新的研究也可以为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参考,促进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

提升。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经济学通过研究产业政策的效果和影响,可以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产业政策的研究也可以为企业制定战略和决策提供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是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分支。它研究的内容涉及产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的竞争状况、产业创新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通过深入研究产业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要点

产业经济学的核心要点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 对于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 介绍产业经济学的核心要点,帮助读者对这一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产业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内部结构、产业间关系及其演化规律的经济 学分支,它旨在揭示产业的发展规律、竞争机制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它通过对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和竞争机制的分析,为政府和企业提供 决策依据,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配置资源。 二、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1.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研究产业内企业的行 为和组织形式。该理论主要包括交易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制度 经济学等。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对产业 发展的影响,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了市场竞争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制度 经济学则关注产业规则和制度对产业组织和效率的影响。 2. 创新与技术进步理论 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产业经 济学研究了创新的来源、创新对产业结构和竞争的影响,以及创新政

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技术进步理论则关注技术演进路径、技术扩散 和技术积累对产业变革和竞争力的影响。 3. 产业集聚与地区发展理论 产业集聚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发展的现象,其背 后有着一系列的经济和空间驱动因素。产业经济学关注产业集聚的机 制和效应,研究了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对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产业经济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实证 经济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等。实证经济学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经济数据来验证理论假设,计量经济学方法则 借助统计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经济关系的验证,案例研究方法则通过 对个别产业或企业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来理解产业发展和竞争的具体 情况。 四、产业政策与实践 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理论研究,也与实践和政策密切相关。产业政 策旨在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和优化,培育 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政府在 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借助产业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相关政策。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产业: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和劳务的企业所组合的集合。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第二章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和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规模不经济:因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的现象。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和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最大最佳规模: 最小最佳规模: 最小经济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 适者生存法: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所以,这是一种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通过纵向对比,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 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 多元化:多元化是特性不同的对象组合,业务的多元化指非相关、跨行业、多品类的业务组合。 第三章市场集中 1、一般集中: 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若干企业所占的比重。 2、市场集中:

描述特定市场的规模结构,衡量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以反映特定市场受到大型经济组织控制的状况。 3、产业集中: 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40(百度) 4、市场范围: 是产品销售划定覆盖区域,相关市场的界定原则是在界定相关市场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有利竞争原则、效率兼顾原则和保护消费者原则三个。(百度) 5、绝对集中指标: (绝对集中度差分:米勒等提出边际卖房集中度或者边际集中度概念,代表第五到第八大企业的累积份额。隐藏的假设是,MCR8越大,共谋发生的机会少,共谋的效果越差。) 6、H指数: 也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或赫芬达尔指数。赫希曼使用该指数平方根形式,赫芬达尔在此基础上使用了本形式,后来者就用他们的名字共同指称该指标。其计算公式为p41 7、市场势力: 它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市场势力可以使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导致市场无效率,因为它会使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百度) 8、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在哈弗学派看来,在具有寡占和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市场竞争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第四章:进入与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一章 产业: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和劳务的企业所组合的集合。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第二章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和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规模不经济:因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的现象。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和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最大最佳规模: 最小最佳规模: 最小经济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 适者生存法: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所以,这是一种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通过纵向对比,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 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

经济。 多元化:多元化是特性不同的对象组合,业务的多元化指非相关、跨行业、多品类的业务组合。 第三章市场集中 1、一般集中: 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若干企业所占的比重。 2、市场集中: 描述特定市场的规模结构,衡量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以反映特定市场受到大型经济组织控制的状况。 3、产业集中: 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40(百度) 4、市场范围: 是产品销售划定覆盖区域,相关市场的界定原则是在界定相关市场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性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有利竞争原则、效率兼顾原则和保护消费者原则三个。(百度) 5、绝对集中指标: (绝对集中度差分:米勒等提出边际卖房集中度或者边际集中度概念,代表第五到第八大企业的累积份额。隐藏的假设是,MCR8越大,共谋发生的机会少,共谋的效果越差。) 6、H指数: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产业发展与经济活 动之间的关系。它通过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来揭示产业发展的规律,并为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 论依据。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一、产业结构的研究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的组合和比重。 产业结构的不同特点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 争力。产业经济学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可以分析不同产业部门之 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制定 产业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产业组织的研究 产业组织是指一个产业中各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产业组 织的不同形式会直接影响一个产业的竞争程度、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产业经济学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研究,可以揭示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 争与合作关系,以及企业的市场行为和策略选择。这对于制定竞争政 策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产业政策的研究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和调整。产业经济学通过对产业政策的研究, 可以评估不同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提供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建议。这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产业创新的研究 产业创新是指一个产业内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产业经济学通过对产业创新的研究,可以分析不同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探寻促进产业创新的途径和条件,提供促进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这对于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且涉及多个层面,它既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也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产业组织和产业创新。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产业发展的规律和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和成果,有助于指导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学术研究,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业经济学概论

产业经济学概论 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领域,通过分析和研究产业的运作 机制、市场结构和竞争策略,来理解和解释产业中的经济活动。本文 将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方法。 一、产业经济学概述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即由同类或相关产品的企业组成的 经济单位集合。产业经济学关注产业内在市场力量的作用机制,包括 竞争、垄断和寡头等市场形态。同时,它还研究了市场结构、企业行 为和政府政策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市场结构:研究市场内企业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等特征,以及市 场的竞争程度。 2. 企业行为:研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决策和策略选择,包括价格、生产规模、产品创新和广告宣传等。 3. 市场力量:研究市场供给和需求力量对价格、产量和利润等经济 指标的影响。 4. 政府政策:研究政府对产业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包括垄断管制、 反垄断法和产业政策等。 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模型

产业经济学使用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和预测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果。以下介绍几个常用的模型: 1. 市场供需模型:通过分析市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确定市场 均衡价格和数量。这个模型揭示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及其对价格和产量 决定的影响。 2. 商业周期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周期性波 动的原因和后果。这个模型对产业经济的长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制定 具有重要意义。 3. 垄断模型:研究市场垄断者的行为和市场寡头竞争的特征。通过 分析垄断的产生原因和后果,提出反垄断政策和管制措施,维护市场 的竞争机制。 4. 产业集中度模型:研究市场的集中度对市场竞争和企业行为的影响。通过计算市场集中度指标,评估市场的竞争程度,为政府制定产 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三、产业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产业经济学采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验证理 论模型和分析实际问题。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实证研究方法: 1.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产业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产业 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力量等经济现象,验证理论假设和推断。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格雷厄姆(William G. Gregory)发起的“经济规模研究”(Economy of scale)、由利奥波德·佛伊斯克(Leo von Foester)提出的“法律经济学”(Lawconomics)以及耶鲁大学经济学教 授劳伦斯·罗兹(Laurence Royce)提出的“行业经济学”(Industry economy)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学分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厂商活动的总体性经济分析,以及分析影响厂商活动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说明的是,产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企业活动的总体性经济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研究企业如何形成,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二是分析企业间的关系,揭示一个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互动机制;三是研究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四是研究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的活动和发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企业经济学和行业经济学。企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单个企业的经济行为,行业经济学则研究多个企业在该行业内的竞争、合作及技术进步等关系,以及行业内企业的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还有许多,如研究规模、竞争、机构、技术改进、行业结构变化以及企业管理策略等。同时,产业经济学还将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等作为重要工具,以帮助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策略与实践。

产业经济学不仅可以应用在许多企业活动中,还可以用于政府制定政策或立法决策,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分析市场机会和压力,从而更好地管理企业。 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使企业变得敏捷,更加快速地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的绩效。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还能够帮助政府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1.产业是具有*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些一样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开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开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4.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本钱时而导致的经济。 5.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存在围经济的条件 6.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 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的难度,增加企业部交易本钱。因此,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是有限度的。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为"不经济〞。 7.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围,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8.垂直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 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其实质就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当的供、产、销职能不断集中于单个企业的过程,也就是把供、产、销活动由原来的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部管理协调的过程 9.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e integration) 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假设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本钱,以实现围经济。混合一体化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产业组织 11.市场构造是指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与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与特征 12.市场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13.四种根本类型的市场构造 〔1〕完全竞争的市场构造:产业的集中程度很低;所有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任何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信息是完全的 〔2〕完全垄断的市场构造: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没有可替代的产品;进入壁垒很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构造:少数大企业控制了整个产业,产业集中度高;产品根本同质或差异很大;进入和退出壁垒很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构造:产业企业数目很多,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有差异;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14.决定市场构造的主要因素(案例〕 (1)集中度〔2〕产品差异化〔3〕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15.市场集中度,表示在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什么样的相对规模构造的指标。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一市场〔或行业〕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状况〔市场构造〕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力量〕。 16.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1〕绝对集中度〔上分位数n R C 〕:前几位生产、资产、员工人数占全部行业的比例,分为 ①生产集中度〔销售额、附加值、生产量〕②雇佣集中度③资产集中度 其中:n R C 为*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 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i 为*产业第i 位企业的销售总额〔或产量、资产总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1.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4.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5.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 6.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 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的难度,增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此,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是有限度的。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为"不经济"。 7.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8.垂直一体化 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其实质就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的供、产、销职能不断集中于单个企业的过程,也就是把供、产、销活动由原来的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过程 9.混合一体化 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混合一体化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 产业组织 11.市场结构是指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与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与特征 12.市场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13.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产业的集中程度很低;所有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任何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信息是完全的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没有可替代的产品;进入壁垒很高 〔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少数大企业控制了整个产业,产业集中度高;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很大;进入和退出壁垒很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产业内企业数目很多,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有差别;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14.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案例 (1)集中度〔2产品差别化〔3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15.市场集中度,表示在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什么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或行业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分布状况〔市场结构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力量。 16.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1绝对集中度〔上分位数n R C :前几位生产、资产、员工人数占全部行业的比例,分为 ①生产集中度〔销售额、附加值、生产量②雇佣集中度③资产集中度 其中: n R C 为X 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 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Xi 为X 产业第i 位企业的销售总额〔或产量、资产

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及就业前景

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及就业前景 一、专业概况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板块,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二、就业前景

现在产业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以及各垄断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后想去大型企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三、报考热度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 四、研究方向 产业结构、组织与政策研究、产业投融资研究、现代工业经济与公司制度研究。 五、主要课程 产业组织学、公司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规制经济学等。 六、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跨考教育编辑悉心为您整理了产业经济学专业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考研专业有所帮助。 产业经济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学,它以产业作为研究焦点,是研究国

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的学科,对形成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进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02运输经济理论与运输政策 03网络型基础产业改革与发展 04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 05国际产业与贸易政策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水平以及系统的产业经济学专门知识、熟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和市场经济运行机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经济学研究的现代方法,即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工商、金融、财政、贸易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20经济学 复试笔试科目:产业经济学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数理统计基础、计量经济学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 产业经济学定义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四)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五)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六)产业政策研究 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 产业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最先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筱原三代平、马场飞雄、宫泽健一、佐贯利雄。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前言 一、课程定位和性质 个量分析——微观:研究单个经济主体(企业、家庭)在市场上的行为规律。 总量分析——宏观: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研究国民收支平衡规律及问题解决。产业分析的经济对象: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子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演化与发展。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领域中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与发展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研究产业经济学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政策有效化、产业管理科学化均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导论 掌握产业的内涵及分类方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重点:产业的概念、克拉克大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难点:产业分类。 一、产业的内涵 1.产业属于中观经济的范畴。 2.产业是具有某类共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 3.产业伴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4.产业具有多层次性——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 二、产业的分类方法 产业分类是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将企业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分成不同的集合。 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结构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等。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 定义——克拉克大分类法 是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产业分类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成三类: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 分类: 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资生产部门,广义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第二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资生产部门,广义上的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从第一和第二产业三场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资生产部门。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补充: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房地产业是第三产业。) 生产类型——三类,形成三级生产、三个产业 习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