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概况

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

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

国际交流

概况

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

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

国际交流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就为延安护士会题写“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的题词。历任国家主席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均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颁奖,历任国家总理周恩来、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曾在多种场合接见护士,历任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陈慕华和历任卫生部部长,副部长都对护理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从南格尔创立护理专业之日起,护理工作就始终与关爱生命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广大护理工作者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护理工作岗位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过去的20世纪,护理作为一门专业而确立,发展并走向成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由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的护理。护理学的知识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护理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心理护理、病痛护理、专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进一步加强,护理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文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护理工作领域的拓展,工作内涵的丰富,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都将使护理工作在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为新世纪护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相信护理工作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

十九世纪末由西方传入,在沿海教会医院

1887年麦克奇尼在上海妇孺医院培养护士

1888年约翰逊在福州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护士的命名:钟茂芳女士提出“Nurse”由“看护”定名为“护士”,含有保护,养育之意.(钟茂芳.190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盖氏医院护校,学成后回国,服务于天津北洋医院.是第一位担任中华护士会副会长的中国护士,第一位担任国际护士会荣誉副会长的中国人.)

三.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1887年上海护士培训班

1888年福州第一所护校

1920年北京高等护士学校

1934年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

1950年纳入中等教育系统

1952年高等护理教育停办

1983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

我国初期的部分护士学校

1900 上海同仁医院护士学校

1901 九江丹福德医院护士学校

1905 武昌美以美护士学校

1906 北京协和医学堂护士训练学校

1908 南京协和护士学校

1911 长沙雅礼病护学校

1912 福州马高爱医院护士学校

1913 广州博济医院高级护士学校

1914 德州卫氏博济医院护士学校

1920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

1950年,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医学教育实行高、中、初三级制,以发展中级医学教育为主,护理列为中级专业教育.

1951年,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统一了中等卫生学校的名称、学制、课程和教学法;制定了医士、护士、助产士等专业教学进程表.

1952年,我国停止高等护理教育,1984年又恢复高等护理教育.

2000年我国121万护理人员其中92%以上为中专学历.

教育层次

基础教育

中专

大专

本科

研究生教育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教育层次(续)

继续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学分

成人自学考试

中专

护理教育的主体

400 所占72.4%

初中3-4 年

高中2-3 年

考取护士执照

大专

250 所

高中毕业

3 年

未来人才培养的主体毕业考取注册护士执照

本科

178 所

4-5 年

硕士研究生

始于1992年

全国统考

62所

2-3年

培养目标

护理教育者

护理研究者

护理管理者

临床护理专业人才

博士研究生教育

始于2004 年

6所

培养目标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较强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能力学科带头人

成人高等教育

完全脱产或半脱产式教育

大专/ 本科/ 硕士研究生(在职)

成人教育考试

继续教育学分

培训班

学术会议

杂志

医院讲座

成人自学考试

大专

本科学士学位

2007年底

我国护士总数为154.3万人

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26.1%

全国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18

我国平均千人口医生比例为1.54

医护比例为1:0.77

2005年卫生部调查:

医院普通病房床护比为1:0.36 (0.26-0.45)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护理人员不足难以保证护理质量与基础服务

护士数量少:2007年注册护士大约154万人;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千人口注册护士比例平均为1.05,占世界第129位。

城乡差距大:全国80%的人口在农村,注册护士中只有16.93%

医护比例低:2006年北京地区为1:0.97,而1998年全球平均医护比例为1 : 2.019

四.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

1914年我国开始护校和护士注册会考制度,1946年全国有护校394所,注册护士3万余人.

1914 福州协和医院护校,上海仁济医院护校

上海妇孺医院护校,汉口仁济医院护校

1915 长沙湘雅医院护校,汉口普爱医院护校

1924 东北三省一所

1929 云南省一所

1932 南京国立中央高级护校,陕西省一所

1934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上海宏恩医院护校

1909年成立了看护组织联合会,后称为中华护士会,也是中华护理学会的前身.

1909 中国看护组织联合会

1914 中国护士会

1923 中华护士会

1936 中华护士学会

1942 中国护士学会

1964 中华护理学会

创立了<<护士季刊>>向全国发行

学会的主要任务

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组织重点课题的研究和科学考察活动,并加强同国内外护理团体和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友好联系;

编辑出版、发行护理杂志,科技书籍及其他护理学术资料;

大力推广护理科技知识、先进技术与科研成果;

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或进修班,努力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并积极发现人才,向有关部门推荐;

代表会员对国家重要的护理政策和有关问题发挥咨询作用,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接受有关部门委托进行科技项目论证、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文献的编审;推荐、奖励优秀学术论文、著作和科普作品;

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

1956年,中华护理学会以《护士工作的性质和发展前途》为报告主

题,对护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1978年,中华护理学会对《医学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件(试行)》中“护理师”序列提出了具体意见。并设立了“护理行政专业委员会”

1979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护理是一门专业.

1981年5月6日,卫生部、科协和护理协会三方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方毅同志题词“重视护理工作”, 著名科学家、科协主席周培源对护理学是一门科学作了精辟的分析。

1981年9月5日,卫生部国际科技干部局发出关于在《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中增设“主管护师”职称。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护理处。

1982年由梅祖懿和林菊英两位教授主编的《医院护理管理》正式出版。

1982年4月7日,卫生部发布了《医院工作人员职责》。

1985年9月,卫生部护理中心成立,为制定护士法和实施护士注册做准备。

1986年5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通过了《关

于护理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1986-1990)和《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

1986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功能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确定了护理工作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建议有条件医院应设护理副院长等.

1989年11月29日,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护士执业和注册的部长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年1月开始颁布实施.

1995年6月25日,首次护士执业考试在全国举行。

2005年5月,卫生部与中华妇女联合会共同表彰全国卫生护理专业224个“巾帼文明岗”,149名“巾帼建功标兵”先进个人.

2005年8月,在大连召开全国第二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护理工作的成绩,分析了护理工作的形势与任务,探讨了护理工作发展思路.

2005年,卫生部颁布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

一五”时期护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

总目标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规

范护士职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拓展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教育,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和医学技术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到2007年,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

到2007年,全国85%的三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到2010年,全国100%的三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85%的二级医院应达到评价标准.到2010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

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中专占50%、大

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的结构目标.

2005年至2010年内,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等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训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纲要

100张病床以下的医疗机构:全院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38%,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1。

100张至499张病床的医疗机构:全院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50%,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2,普通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不得低于1:0.4。

5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全院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普通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大于1:0.4。

到2008年底,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护士编制达到配备标准,其他医疗机构在2010年前达到配备标准。

到2010年,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全省护士总数≥40%。其中,三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总数≥70%,二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总数≥50%,一级医疗机构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总数≥10%。

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实现以大专以上护理教育为主,逐步取消中专护理教育的目标。

到2008年,全省70%三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准要求,50%二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准要求.到2010年,全省10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准要求,50%一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部门的护理管理达到标

准要求.

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已纳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将从法规层面解决以下问题:

一.建立护士的准入制度,保证护士队伍基本素质.二.保障护士的权益,维护护士的权利.

三.保证护士人力配备,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四.明晰护士的义务,规范职业的规则.

护士条例

第一章第三条:护士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护士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一章第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护士的工作条件,保障护士待遇,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章第七条: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据此,护士参加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同于以前:一是,对申请参加考试者取消满实习期一年的规定,即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考试;

二是,由卫生部负责组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三是,参加考试者成绩合格后,取得考试合格证明,如需执业,要申请执业注册。

第三章第十二条:护士执业,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扣护士工资,减低或者取消护士福利等待遇。

第三章第十五条:护士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的权利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的权利,可以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第十七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第三章第十八条: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第三章第十九条:护士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第四章第二十条: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护士的数量不得低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

第四章第二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在本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第三十一条: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直至有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

㈠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的;

㈡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提出或者报告的;

㈢泄露患者隐私的;

㈣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不服从安排参加医疗救护的。

五.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护理学会与国外(境外)护理学会或团体进行交流1980 启动与美国护士学会学术交流活动

1984 启动与英国护理学术交流活动

1986 在北京举行首届中美学术会议

1986 启动与加拿大中加护理学术交流

1989 启动与日本护理学术交流

1995 启动与韩国护理学术交流

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健康基金会.美国凯洛基金会合作并进行了多种

培训项目

护理专业杂志

2008年开始被卫生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认定为核心期刊有: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解放军护理杂志>> <<护理研究>>

<<护理学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进修杂志>> <<南方护理学报>>

<<现代护理>>

<<中华护理教育>>

<<上海护理>>

<<天津护理>>

<<西北护理>> ---陕西

<<当代护士>> ---湖南

<<家庭护士>> ---山西

<<护理与康复>> ---淅江

<<吉林医学—护理版>>

结语

一个世纪的艰苦磨砺,中国护理事业像参天大树,饱经风霜,百折不挠,茁壮成长;

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国护理队伍像滚滚洪流,气势磅礴,奔流不息,勇往直前;

任何言语无法表达你的崇高;

任何篇章不可承载你的伟业;

护德谌钦,上善为仁,厚德载物,大爱天边;

愿中国护理事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是我院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建设“一城四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精神,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据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实三级甲等医院各项指标。坚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护士岗位管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在建院80周年时建成三级甲等强院,建院100周年时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知名品牌医院而奋斗。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培养或引进护理研究生3-5名,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达到5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达到90%以上,院内护理专业小组达到15个,护理离职率≤5%。完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骨干人才。 到2020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

管理模式,建立体现“能级应对”的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对护士的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普升、岗位培训等实施科学管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到2020年,形成管理科学规范、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品质优良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按照医院十三五规划,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强力推动“五所八院十中心”建设。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目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在2017年我院床护比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合理配置护士,争取2017年床护比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临床科室床护比达到1:0.4、手术室1:3、产科1:0.6、产房1:3、新生儿科1:0.6、ICU1:2.5-3。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总护士数95%以上,护理离职率≤5%。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等于0.6:1以上。 2、根据科室工作强度、风险系数、收治患者护理难度,配备各层级护理人员,每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8个,做到科学合理、人尽其用。 3、各科室护理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分布基本合理。科学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一、护理职业生涯规划书 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各家医院而言,如何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每个人医护工作者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二、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护理学生,家里最大的希望是成为有用之才,平时喜欢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不爱运动,有时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三、内外环境分析 当今社会,医院都是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以疗效为根本、以服务求生存医院聚集一批精萃的医学人才,医院中有护理组织发展战略、护理人力资源需求、组织护理队伍的群体结构、组织护理人员的升迁政策等等 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护理事业发展。围绕这方面,本人特对未来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1、2008-2009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2、2009-2012年 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主要完成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考好(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 3、2012-2017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五、调整与评估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二十一世纪初叶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护理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运用专业知识 要。 作用。 .8%。 锐意进取,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护理工作者勇于冲在最前线,不顾个人安危,不畏艰险,忠诚地履行救死扶伤、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彰显了广大护理工作者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风貌。 (二)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着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不 自 步解决。 (一)护士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方面,医疗机构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少,由于临床护士数量不足,护理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突出。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所医院的调查,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95%以上医院住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依靠家属或者护工承担。有的

医院为降低护士人力成本,以临时工的方式和待遇聘用护士,严重影响了护士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护士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能力与临床医疗技术发展和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差距,护士的专业化发展与临床医学相比相对滞后。 (二)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 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临床护士中选拔到管理岗位,管理素质和工作能力需要有新的提高。 (四) 护理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规范。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建设高水平护士队伍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护理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社会经济、医学科学和护理专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仍

妇幼保健院十三五护理_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自评报告书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贯彻落实“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 规划中期自评报告 为贯彻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关于开展《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依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护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情况。 1、依法严格护士准入制度,遵照《护士条例》规定,独立从事护理活动的护士均取得护理执业资格证达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 2、保障护士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为外聘护士建立档案管理、技术职称评审考核、工资福利待遇调整等问题。 3、制定护士在职培训计划,保证护士接受培训教育,院科二级每月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 (二)、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1、根据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求,合理设置护理岗位,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科学配置护士,保障临床护理质量,截至2017年,我院注册护士达到 30 人,比2016年增加了 3 人,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护士总数和实际开放床位比为0.4:1。 2、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稳定临床护士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截至2017年底,我院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1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17人,占总数的 57 %。 3、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三)、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水平。 1、为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我院以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护理服务内涵建设,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2、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建立了护士岗位责任制及工作流程。确保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运用电子病历、医嘱处理、护理评估、护理记录等信息系统,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完善护理服务标准、规范,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体系, (四)深化公立医院护理管理改革。 1、医院建立并完善医院护理管理体制,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建立并完善了的护理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岗位培训制度、职称晋升制度等。 2、根据不同护理岗位,将绩效考核的重点,放在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程度等要素上,使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充分调动临床护士积极

医院护理_事业发展规划

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是一级学科,(医院可将护理学科做为重点学科建设)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促进康复、减轻痛苦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我院护理发展规划,对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快我院护理事业建设步伐,根据《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 时期我院护理事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院护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的基础上,基本完成《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 年)》主要的目标和任务,具体体现在:一是护理相关制度规标准流程相继制定。制定出台了《医院护理管理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急诊护理等19个专科领域患者安全质量目标(2014年版)》《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4 年版)》《市人民人民医院持续改善护理服务重点工作》《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护理工作指引》《护士行为规》《静脉治疗手册》等书籍,从执业、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改革、不断完善、规了全院各项护理管

理及临床护理工作。搭建了全院护理管理的框架,使我院的护理工作得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二是护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16 年底,我院注册护士总数达1045 人,较2011年增长了10%,注册护士数从2012年的800 人提高到1045人,全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15 ;临床护理力量进一步加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数达1045 人;大专及以上层次护士比例进一步增加,全院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所占比例为69.5%,全院护士执业证书由原来护理部统一管理已全部转移临床科室保管核发到个人,并规了全院护士执业证的管理使护士执业证的管理及护士注册规有序,为电子化注册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力探索专科护士培训,共培养了重症监护专科护士等19 个专科共20 多名专科护士,并为四县一区各医院培养了400 多护理专业护士。三是护理管理机制不断创新。落实扁平化管理模式,不断缩短管理半径,提高管理效率;推动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激励护士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工作机制。四是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建立覆盖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护理技术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成立了市护理质控中心,协助落实全省护理质量控制及国家护理质控中心有关工作,推进了我院护理质控的快速发展同时与省、国家的质控接规、加强了护理管理能力的建设,充份发挥了我院护理在当地的引领作用,带动了我院及地区护士整体能力的提升。五、是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6 年底,全院所有病房实现优质护理服务100%病房全覆盖,

护理_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6_2020年)自评报告材料

xxx医院护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 自评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发展规划》主要指标统计,分年度填报相关指标数据,从2016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 二、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一)根据临床护士实际工作需求,合理设置护理岗位,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科学配置护士,保障临床护理质量,截至2018年6月,我院注册护士达到353人。二级医院护士总数和实际开放床位数比为0.58:1以上。(二)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稳定临床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6月,我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7.2%,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7.3%。与2015年相比,大专以上学历护士的比例提高了20.5%。 (三)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 三、实施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的工作情况 (一)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护理服务涵建设,实行护士站前移,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和专科特色健康教育,优质护理病房开展达到100%。

(二)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修订了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实行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时段、薄弱时段的护士人数,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及患者的安全。 加强护患沟通,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住院期间以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知识技能、风险防、工作流程等的综合评价,并对住院患者开展入院24h、72h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并形成台账,尽早整改。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三)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按照护理质控标准每月抽查,护理质控组每季度检查及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每月自查相结合,对各护理单元的病房管理、分级护理、医院感染、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急救药械、给药技术、身份识别、优质护理及专科管理等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分析、整改和评估,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公布,以求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四)定期召开优质护理工作总结会。护理部召集护士长定期组织召开“优质护理服务专题会议”,从开展护理服务延伸、展现优质护理亮点、夯实基础护理、改革排班模式、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不断深入推进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并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工程”为契机。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团队、先进个人表彰会。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和正能量的传递,使护理们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护理工作。 (五)开展多科协作的应急演练活动。自2016年起我院急诊科与ICU开展对危重病例联合救治的实战演练;外科一区开展给药错误应急演练;影像科与急诊科医务人员联合开展造影剂严重过敏反应抢救演练;心科与急诊科联合演练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预警反应及检验院前急救人员对联络机制的熟练程度;ICU开展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然断电的应急演练;120急诊科与古田县公安局、消防队、实验幼儿园开展联合反恐应急演练;儿科、妇产科联合开展新生儿窒息应急演练;神经科开展癫痫持续状态救治应急演练等。通过集中演练,使大家在实战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进一步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程中,护士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取得显著成效。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24.1万,与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52人提高到2.36人。全国医护比从1:0.85提高到1:1.07。医院医护比从1:1.16提高到1:1.42。长期以来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改善,大专及以上护士占比从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14.6%。各省(区、市)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不同程度护士岗位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护理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更加贴近社会和群众需求。通过实施护理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护理学科建设,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面貌持续改善。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22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7.0%;有4858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的82.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护士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各省(区、市)按照深化医改和护理改革发展的工作要求,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改革

医院护理工作发展规划.doc

医院护理工作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为了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卫生部“十二五”时期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2011-2015年我院护理发展规划。 一、总目标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依法执业;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拓展护理服务;更新理念,改变模式,继续推行优质护理,努力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专业、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领导满意、大夫满意、护士满意,最终实现“五满意”之目标。 二、具体工作任务 1、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完善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增强护士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2、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根据《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2011-2020年)》和卫生部颁布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专业人才,落实护士配备相关标准,加强临床一线护士人力配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服务能力。 (1).提高护士队伍总量和护士配备。根据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到2015年,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要求达到0.8:1,病区护

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0.6:1,ICU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2.5-3:1,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比达到3:1,母婴同室、新生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0.6:1,NICU、PICU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1.5-1.8:1;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的比例≥95% ;建立护士机动库,机动库人数占全院护士总人数16% ;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加大专及以上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根据三级医院评审要求到2015年,全院大专以上学历护士≥80% 。 (3).稳定临床护士队伍。完善用人和收入分配机制,完成护士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努力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 3、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水平。继续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各科室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加强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完善护理服务标准、规范,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体系,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逐步落实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护理服务。 4、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努力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模板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模板

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 - )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 ) 为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以及《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20年)》,结合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的5年,也是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经过5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 )》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公布了《护士条例》,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不断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十一五”末,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较增长了52%,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每千人口护士数从的1.06提高到的1.52。医院的医护比由的1:0.97提高到的1:1.16。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

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3,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中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护士队伍从以中专为主体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卫生部要求,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各级各类医院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抓手,推行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护理服务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新修订的《护理院基本标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护理型医院的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专业的长期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 “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护理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生命和健康日益关注,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广大护理工作者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在充分认识护理事业发展面临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是我院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建设“一城四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精神,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据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实三级甲等医院各项指标。坚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护士岗位管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在建院80周年时建成三级甲等强院,建院100周年时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知名品牌医院而奋斗。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培养或引进护理研究生3-5名,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达到5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达到90%以上,院内护理专业小组达到15个,护理离职率≤5%。完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

床专科护理领域骨干人才。. 到2020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管理模式,建立体现“能级应对”的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对护士的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普升、岗位培训等实施科学管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到2020年,形成管理科学规范、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品质优良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按照医院十三五规划,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强力推动“五所八院十中心”建设。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目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在2017年我院床护比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合理配置护士,争取2017年床护比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临床科室床护比达到1:0.4、手术室1:3、产科1:0.6、产房1:3、新生儿科1:0.6、ICU1:2.5-3。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总护士数95%以上,护理离职率≤5%。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等于0.6:1以上。 2、根据科室工作强度、风险系数、收治患者护理难度,配备各层级护理人员,每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8个,做到科学合理、人尽其用。.

护理工作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22)

护理工作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7-2022) 护理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加强护理工作是护理专业和护理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客观要求。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要工作,根据我院工作的发展方向,护理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特制定未来五年护理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契机,以“基层卫生院护理工作指南”为准绳,转变服务观念,深化医疗改革,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推进基层护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使我院护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根据我院工作的发展方向,护理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制定未来五年护理工作规划如下: 二、发展目标 目前我院面临规模小,人才匮乏,医疗用房严重不足,环境破旧不堪,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生存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为振兴我院护理事业,结合我院实际及“一级甲等”医院标准特制定我院护理中长期发展五年规划。强化护理工作的领导,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强化护理管理职能,实行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臵,提升护士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氛围。力争五年内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患者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护理服务。 三、目标任务 (一)、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现状: 1、护士持证上岗率100%; 2、学历:大专达90%以上。培训率≥90%; 3、基础护理合格率≥95%,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基础护理合格率达 1

总结2021年护理目标

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护理事业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快我省护理事业建设步伐,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全省护理事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省护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础上,基本完成《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具体体现在:一是护理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制定。制定出台了《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护士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护士(助产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广东省医院急诊护理等19个专科领域患者安全质量目标(2014年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4年版)》《广东省持续改善护理服务重点工作》等文件,从执业、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完善护理工作。二是护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15年底,我省注册护士总数达25.4万人,较2010年增长了5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010年的1.61人提高到2.35人,全省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11;基层护理力量进一步加强,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

的护士数达5.6万人;大专及以上层次护士比例进一步增加,全省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所占比例为53.4%,其中三级医院72.3%,二级医院45.2%;与英国开展联合培养护理硕士项目,粤港护理管理交流项目有效推进;先行先试护士执业证书核发职能交由行业自律管理,全省护士执业证书已全部转移到县(市、区)行业组织核发。省护理学会大力探索专科护士培训,共培养了重症监护专科护士等14个专科共1639名专科护士,并为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培养了44名专科护士。三是护理管理机制不断创新。落实扁平化管理模式,不断缩短管理半径,提高管理效率;推动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激励护士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工作机制。四是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建立覆盖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护理技术规范、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成立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协助落实全省护理质量控制有关工作。五是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全省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100%病房全覆盖,97%的二级公立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责任制整体护理为切入点,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1.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设健康广东、打造卫生强省的关键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护理工作,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广东建设和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院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医院护理工作 发展规划(2016-2018)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运用专业护理知识和技术为患者健康提供服务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医学技术进步的形势,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在未来五年内,以医院总体发展目标为方向,建设和发展护理事业,争先创优,夯实基础护理;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实行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提升护士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患和谐。 二、目标 加强护理管理,健全和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逐步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丰富服务内涵,打造优质护理品牌,促进我院护理事业与医疗技术的协调一致及有序发展,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具体任务和措施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认真执行《护士条例》规定,完善护士准入制度,持证上岗率逐步达到100%;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维护护士合法权益,配合医院逐渐建立建全护士聘用、使用制度,提高护士的培养发展和待遇,关心护士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提高对高风险、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的科室护士待遇,努力保持护士队伍稳定。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培训教育,督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自评报告

×××中医院 关于开展《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 ) 实施情况中期自评报告 根据河南省卫计委关于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依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 )》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护理事业发展规划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 (一)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1.维护护士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依法严格护士准入制度,严格依法执业,从事护理活动的护士均取得护士执业证。医院为外聘护士建立人事代理关系,解决聘用护士的技术职称评审考核、工资福利待遇调整等问题。实行“同工同酬、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并为每位护士购买“五险一金”。提高护理人员待遇,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的安全。 2、持续增加护士总量。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护士,重点充实病区护士数量,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科学配置护士,保障临床护理质量,截至2018 年6 月,我院注册护士达到137 人,比2016 年增加了21 人,基本满足临床护理需要。 3、健全护士培训制度。制定在职护士培训计划,新入护士培训计划,保证每位护士接受培训与学习,通过院科二级每月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和操作培训,护士轮流外出学习及进修等途径完成在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护士加强培训,新入院护士进院3 年内必须得到系统规范的培训。 4、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贯彻落实专科护士培训制度,根据医院发展需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 划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是我院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建设“一城四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精神,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据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实三级甲等医院各项指标。坚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护士岗位管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在建院80周年时建成三级甲等强院,建院100周年时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知名品牌医院而奋斗。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1,培养或引进护理研究生3-5名,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达到5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达到90%以上,院内护理专业小组达到15个,护

理离职率≤5%。完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骨干人才。 到2020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管理模式,建立体现“能级应对”的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对护士的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普升、岗位培训等实施科学管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到2020年,形成管理科学规范、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品质优良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按照医院十三五规划,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强力推动“五所八院十中心”建设。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目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在2017年我院床护比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合理配置护士,争取2017年床护比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临床科室床护比达到1:、手术室 1:3、产科1:、产房1:3、新生儿科1:、ICU1:。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总护士数95%以上,护理离职率≤5%。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等于:1以上。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概况 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 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 国际交流 概况 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 中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 国际交流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就为延安护士会题写“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的题词。历任国家主席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均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颁奖,历任国家总理周恩来、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曾在多种场合接见护士,历任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邓颖超、陈慕华和历任卫生部部长,副部长都对护理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从南格尔创立护理专业之日起,护理工作就始终与关爱生命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广大护理工作者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护理工作岗位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过去的20世纪,护理作为一门专业而确立,发展并走向成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由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的护理。护理学的知识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护理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巩固,心理护理、病痛护理、专科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进一步加强,护理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文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护理工作领域的拓展,工作内涵的丰富,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都将使护理工作在促进和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为新世纪护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相信护理工作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中国护理职业的出现 十九世纪末由西方传入,在沿海教会医院 1887年麦克奇尼在上海妇孺医院培养护士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9—2020年):重大工程项目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9—2020年):重大工 程项目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重大工程项目 详情查看: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一)护士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十三五”期间,重点展开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人员、社区护士、助产士等人员培训,切实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专栏1 护士服务水平提升工程 新入职护士培训:到2020年,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争取所有三级综合医院的新入职护士均参加培训,其他医疗机构理应有一定比例的新入职护士参加培训,切实提升新入职护士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专科护士发展计划:优先选择一批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增大培训力度,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护理管理人才工程:有计划地展开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培训达到90%以上。 社区护士拓展计划: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展开社区护士培训,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培训全覆盖,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

中医护士水平提升计划:有计划地展开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和中医护理 骨干人才培养,增强中医医疗机构新入职护士培训,注重中医护理技 术推广和应用,提升中医护理服务水平和水平。 (二)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 “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事业,全面提升老年护 理服务水平。增强老年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水平建设,持续完善相关服务指南和规范,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增大人才 培养力度,切实提升老年护理服务水平。 专栏2 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程 老年护理机构建设:到2020年,争取支持每个地市设立一所护理院, 完善老年护理相关设备设施配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举办老年护理服 务机构。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安宁疗护中心,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培养:加快展开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规范培训工作, 初步形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提升老年护 理服务水平。 老年护理服务规范建设:加快制定老年护理服务相关指南和规范,鼓 励老年护理服务机构、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机构等,依据指南和规范 制定符合服务对象健康需求的护理措施。 加快推动医养结合计划:按照《关于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 指导意见》相关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增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等 合作,展开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各家医院而言,如何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每个人医护工作者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二、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当代本科护理学生,家里最大的希望是成为有用之才,平时喜欢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不爱运动,有时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 三、内外环境分析 四、未来人生职业规划目标与行动计划 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未来应该会向护理事业发展。围绕这方面,本人特对未来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1、2008-2009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2、2009-2012年 熟悉适应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主要完成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专业技能熟练。英语四、六级争取考好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健身运动, 3、2012-2017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五、调整与评估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 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本人的基本简历 略 (二)本人的家庭经济状况 本人的家庭为中下等经济水平。母亲在小学当教师,父亲在林业部门工作,月收入均在一千元左右。 (三)本人的职业倾向 本人职业倾向于临床工作,希望可以做一名合格的护士。虽然大家都说临床工作是很辛苦的,但是我觉得临床工作是最直接的服务于社会的方式,用我们的知识和爱心解除别人的痛苦是我们每个护士的心愿。 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四)本人的职业规划图及职业目标 时钟老人好象要跟我们赛跑似的,如果对自己一点规划都没有的话,我觉得快要落伍了,一切知识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没有目标并付之行动的话,人的一生就这样无聊的过完了。 规划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