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大纲

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大纲

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大纲
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大纲

编号

密级

阶段标记

************ 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大纲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批准

********有限公司

1 概述

2 试验性质

3 试验目的、意义

4 试验对象

5 试验内容和方法

6 试验记录

7 试验数据处理原则、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

8 试验保障措施及要求

8.1 试验条件

8.2 参试单位

8.3 试验组织及分工

8.3.1 试验岗位的职责

8.3.2 试验工作准备

8.4 配套文件资料

8.5 试验前检查

8.5.1 现场安全检查

8.5.2 试验件检查

8.5.3试验设备安装

8.6 试验用仪器设备配套要求

9 试验地点、时间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综述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 汽车是露天行驶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户外使用时,会受到高温、低温、湿度、光照、气压、雨雪、风沙等气候环境的影响和长期作用,不仅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的正常发挥,严重时可使汽车功能失效,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形成隐患。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汽车企业为了拓展国际汽车市场,使汽车能够适应全球各种气候环境条件,进而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全球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大力开展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研究,确保其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是贯穿于汽车研制、定型、生产和使用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汽车环境适应性设计的基础和有效手段。通过环境适应性试验,可以发现汽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防护措施,提高汽车的环境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气候老化试验、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实验室模拟环境试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项目,以及汽车环境试验仿真技术,并对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1 汽车环境适应性概述 1.1 汽车环境适应性 GJB 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将环境适应性定义为:装备(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和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 汽车的环境适应性主要与其选用的材料和总成及零部件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所采取的耐环境措施等有关。一旦汽车完成生产定型,其环境适应性也就基本固定。由于不同环境对汽车影响的机理与作用不同,准确表述汽车的环境适应性比较困难。环境适应性要求一般在汽车研制要求、产品定位中予以明确,通常只能对某一类环境提出定量与定性要求,一般要求汽车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强度下不受损坏或能正常工作,其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1.2 气候环境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从北往南纬度跨度较大,从东往西海拔高度相差也较大。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我国多样的气候特征,而且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汽车在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功能、性能和寿命均会受到影响。长期研究表明,影响汽车环境适应性能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气温、湿度、气压、太阳光(辐射)和风沙尘等。表1为典型气候环境因素对汽车的影响。 表1 气候环境因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影响典型故障 高温加热效应材料性能改变、结构强度减弱、总成与零部件过热、润滑与密封失效 低温结冰、脆化、物理收缩发动机起动困难,材料变脆、硬化、失去弹性,磨损增大、密封失效 湿热吸收湿气、锈蚀金属表面腐蚀,材料变质,电强度和绝缘电阻降低、电气性能下降 低气压低气压效应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热平衡性能、排放性能下降,起动困难,工作不稳,密封失效,电气设备性能下降 太阳辐射加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材料膨胀、破裂、老化、脆化,绝缘失效、密封失效,材料软化发粘沙尘磨损、堵塞磨损增大,机械卡死,过滤器堵塞,电气性能变化,密封性能下降 盐雾化学反应、锈蚀、腐蚀机械强度下降、电化腐蚀、电气性能变化、材料腐蚀 雨水降落、扑击和渗透效应发动机熄火,侵蚀表面,电气设备失灵,加速金属表面腐蚀 2 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类型

生物对环境地适应性

如何提高生物对污染环境的 适应性能力 一、什么叫生物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比如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但生物体的有些适应特征(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等)是通过遗传传给子代的。并非生物体接受某种刺激后才能产生,这与应激性是不同的。下面是几种典型适应性的实例: 1.保护色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保护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躯体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隐身于水域中;昆虫的体色往往与它们所处环境中的枯叶、绿叶、树皮、土壤等物体的色彩非常相似;生活在草地、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活动在山间溪流石块上的棘胸蛙却是深褐色的,而树蛙则随着它所栖息的不同树种而具有不同的体色;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许多鱼类背部颜色深,腹部色

浅,从上向下看,与水底颜色一致,从下向上看,却又像天空。分割色是保护色的又一种形式,如虎、豹、斑马、长颈鹿身上都有鲜艳的花纹,在光暗斑驳的环境配合下,能使其轮廓模糊不清。某些种类的比目鱼和蜥蜴能随背景变化而改变体色,以保护与环境的协调,这又是保护色的一种形式。还有些动物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保护色。例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有些蝗虫在夏天草木繁盛时体色是绿色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色。 2.警戒色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做警戒色。例如,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就是一种警戒色。据有人研究,鸟类被黄蜂螫一次,会记忆几个月,当它们再见到黄蜂时就会很快地避开。有些蛾类幼虫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身上长着毒毛,如果被鸟类吞食,这些毒毛就会刺伤鸟的口腔黏膜,吃过这种苦头的鸟再见到这些幼虫就不敢吃了。又如欧洲有一种塔蛛,腹部呈现红色,其皮肤腺能分泌毒液,当它受到攻击时,其腹部向上,显示红色肚皮以示对天敌的“警告”。其他如瓢虫的斑点,毒蛇鲜艳的花纹等。警戒色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3.拟态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做拟态。例如,竹节虫的形状像竹枝,尺

环境适应性大纲

编号:xxxx 环境适应性大纲与分析 xxxxxxxx 页脚内容4

签署页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标审: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x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150A-2009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3、编制依据 《xxxxx技术协议》;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性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性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4.3 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 按产品研制计划要求,产品研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确定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样品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环境适应性工作计划见表4。 5、详细要求 5.1 项目确定阶段 由项目组长,依据产品合同和技术协议书提出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同类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设计技术方案,进行本产品的任务论证和环境适应性论证,也可以合并到方案论证中同时进行,并形成任务论证报告或环境适应性论证报告。 5.2 方案设计阶段 5.2.1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案 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方案设计报告,一般可以与产品方案设计报告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单独进行。 5.2.2 编制大纲 由项目组长编制环境适应性大纲,经技术部经理审核,总工或副总工批准后实施。 5.2.3 大纲评审 由技术部组织产品环境适应性大纲的评审,以确保环境适应性大纲的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一般可以与产品可靠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大纲同时评审,需要时,也可以单独评审。 5.3 样品研制阶段

环境监测实验大纲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属性:必修 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3、学时学分:总学时7 4、总学分4、实验学时20 4、实验应开学期:春季 5、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环境监测实验》课是与《环境监测》专业课相配合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巩固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治理以及工业生态的的典型污染物和毒物控制的基本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测试和评价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工程实际,了解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环境生物监测、工业生态的典型污染物和毒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行为和效应。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环境化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过程和设计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各种污染治理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生,可加深学生对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环境化监测领域的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污染物的起源、分布、形态、迁移、转化、影响和趋势有一个感性认识;而且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作风;特别是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测试仪器,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从事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考核方法:考查,以进程性考试为主。 评分办法:预习报告2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40%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环境化学》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适用专业学时 1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 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4 解氧 2 水中硫化物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 3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 4 总磷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 5 水中硫酸盐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 6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 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4 测定 五、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环境监测》(第三版) 奚旦立高教社2004年 2、《环境监测实验》孙成科学出版社2003年 六、实验内容 实验一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范;完整版

电子电气设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通用试验规 范;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被测设备(DUT) Device Under Test(DUT).................... 3.2 负荷代码.................................................... 3.3 试验代码.................................................... 3.4 允许的试验参数公差.......................................... 3.5 温度和电压术语定义.......................................... 3.6 运行状态 Operating Type ..................................... 3.7 功能状态等级(FSC) Functional Status Class(FSC).......... 4 一般要求.......................................................... 4.1 电子电气零部件设计寿命...................................... 4.2 可靠性目标.................................................. 4.3 试验样品数.................................................. 4.4 试验代码....................................................

环境适应性大纲通用模板

XXXX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适应性大纲 项目名称: 项目型号: 项目代号: 项目负责人: 编制:时间: 审核:时间: 标准化:时间: 批准:时间: XXXX环境适应性大纲 1、范围 1.1 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电源变换器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GJB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 1032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3、编制依据 研制合同书和技术协议书。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 环境适应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制造中器材和原材料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1)散热:用热交换的原理,将设备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进行散热。元器件布局时要让发热元件合理分布,将模块内的热源分散放置,避免出现过热点。发热量大的元件必须要用陶瓷过度片或导热胶贴在外壳或散热面上。 2)隔热:在设计时应考虑对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发热元件与非发热元件相对隔离,特别是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加以保护,以减轻发热元器件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非师范类专业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 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 一、课程说明 总学时:78 学时分配:讲课6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 适用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专业主干课程,是环境监测与 治理技术专业的专业模块课程。要求学生能系统地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 与方法。本课程系统地讲授水质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固体废物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等内容。为 后续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学习打下 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 4学时 概述,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环境标准。 2、水和废水监测 20学时 水质污染与监测,水质监测方案制定,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样的预处理,物理指标检测,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底质监测 3、空气和废气监测 13学时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 采样仪器,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降水监测,标准气 体的配制 4、固体废物监测4学时 固体废物概述,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生活垃圾和卫生保健机构废弃物的监测 5、土壤质量监测 3学时 土壤基本知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污染物的测定 6、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4学时 水环境生物监测,空气污染生物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 7、噪声监测 5学时 声音和噪声,声音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噪声测量仪器,噪声标准,噪声监测 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 3学时 基础知识;环境中的放射性,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放射性测量实验室 和检测仪器,放射性监测 9、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2学时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审查认可概述,监测实 验室基础 10、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 2学时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遥感监测技术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规范--最终版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ZX 03.05.022-2014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规 2014-09-20发布2014-09-20实施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研究院试制试验所归口。 本标准编制部门:试制试验所 本标准编制: 本标准审定: 本标准批准:

整车环境适应性试验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在特殊环境下所要做的环境适应性试验的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兴公司开发完成的OTS阶段搭载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M1、N1类车型。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QJZX 03.05.019-2011 汽车整车磨合试验规程 QJZX 03.05.001-2011 道路试验样车接收技术条件 QJZX 03.05.013-2013 汽车故障模式分类 GB/T 12678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 3.试验要求 3.1试验样车 3.1.1样车必须为OTS阶段及OTS阶段以后的样车,数量不低于2台。 3.1.2试验样车技术状态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3.1.3载荷变化方式为变载,试验整个过程须涵盖满载、半载、空载、定载荷工况,最大可能接近用户的实 际使用情况。 3.1.4试验过程及去往试验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用燃油尽量选用当地的正规加油站油品,车辆保养用品必须 在车辆所到地区的中兴汽车服务站购买更换。 3.2气象状况 试验进行应依据当地气候,在不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涵盖当时季节的所有气象条件。 3.3试验设备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 一个产品要成为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商品,一个产品要成为一种招之既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武器,除了它的功能和性能外,就是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使用的可靠性。 任何产品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运输和贮存。因此都逃脱不了这些环境的影响。特别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产品更是如此。产品环境适应性水平高低的源头是环境适应性设计,因此要研制出一个环境适应性好的产品,首先抓的是环境适应性设计,设计奠定了产品的固有环境适应性。 1、环境适应性的设计步骤 ⑴、明确产品的平台环境条件 当前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基本上以标准中的考核条件为设计依据的,其目的是交付,结果是使用中仍然故障不断,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产品实际所经受到的环境条件并不是标准中给出的环境条件(即标准中的试验条件或试验严酷等级)。所以当前国外的最新标准,对整机已不规定具体的试验条件(即试验严酷等级),只给出自然或诱发环境条件的参考量值。可见,作为环境适应性的设计的第一步首先要弄清产品的平台环境条件,特别是大型系统工程,各分系统、子系统、设备、分机所经受到的环境条件又不同于整个系统所经受到的环境条件。 ⑵、确定产品寿命期的环境剖面 一个产品从出厂到报废,除使用过程中的平台环境条件外,还要经受到运输和贮存环境条件;另外还涉及到经受各种环境因素的概率,所谓环境剖面就是产品全寿命期所遇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出现概率。可见作为环境适应性设计的第二步,应知道产品全寿命期的环境剖面,并以此作为设计依据。 ⑶、制订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 一个产品通常有许多分机组成,特别是大型系统工程,会更有许多分系统、子系统、设备单元组成,因此要搞好环境适应性设计,必须制定能保证产品环境适应性的统一设计准则,让每一设计师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时有统一的依据。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应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材料、工艺、结构等,并且有好的费效比。 ⑷、环境适应性设计评审 环境适应性设计评审是对环境适应性设计输入进行的全面、系统审查,从中发现环境适应性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设计降低设计风险。 ⑸、环境适应性设计输入验证 一个产品完成了环境适应性设计输入后,如果这种设计没有以前试验结果报告证实是可行的,则应进行设计验证试验来证明可行的。 2、环境适应性的设计原则 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时,可按下列原则进行: ⑴、减缓影响产品的环境应力、增强产品自身耐环境应力的能力 环境适应性设计首先应综合考虑所设计产品可能经受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应力,采用减缓环境应力的措施、增强自身耐环境应力的能力,即用有效的防护设计、材料、工艺等来达到所设计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⑵、逐级明确防护对象和防护等级。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即从系统、整机、单元、零部件、模块、元器件到材料逐级明确防护对象和防护等级。 ⑶、建立有效、合理的防护体系。 环境适应性设计应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正确选择材料,严格进行计算并确定使用应力,选用稳定的加工、装联工艺,建立有效、合理的防护体系。 ⑷、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种环境因素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一种不良影响往往是多种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设计时应予以综合考虑。 3、耐高低温设计 为提高电子产品的耐高低温性能,其耐高低温设计应列入电子产品总体方案设计范畴。 电子产品的耐高低温设计应从下列三方面进行: 3.1、采用合理的结构

飞机对环境的适应性

飞机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GJB4293《装备环境通用要求》中,环境适应性的定义为:“装备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功能、性能和( 或) 不被破坏的能力,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从可靠性的概念可知,环境是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第一要素,军用飞机在贮存、运输和执行任务的各个环节中,经受着相当严酷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机械、电磁等)的考验。大量事实表明,环境是导致包括军用飞机在内的各种武器装备失效和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温差大,西部风沙干燥,南方沿海温热盐雾,尤其是还有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造成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其气候环境、化学环境、高原环境都对装备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对飞机而言,其不仅要在陆海空等范围内使用,军用飞机还将在敌方武器威胁环境、电子战环境,甚至生化、核环境等作战环境中使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必须对军用飞机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使之更好适应我国复杂多样的各种环境。 1、飞机环境适应性研究的必要性 近几年, 我国的军用飞机建设的发展步伐十分迅速。飞机的研制由过去的重点考虑性能,转移到性能、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以及价格的综合考虑,尤其是装备的环境适应性在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正逐步向系统化的方向迈进。因此提高飞机的环境适应性是一项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环境技术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军用飞机面对的环境可分为两大部分:自然环境和作战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影响飞机环境适应性因素分类图

自然环境是指某地域作为战场之前已有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海情、植被、辐射,以及存在于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的其他环境因素。作战环境指某一地域中以前并不存在,只是作为战场以后由于敌我双方的交互作用才产生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目标特性、电子战环境、火力、核辐射、化学武器、友邻部队情况等。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时,会对飞机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军用飞机不适应预定环境而造成的损失比比皆是,美军沿海空军基地以此故障调查表明,引起故障的原因中,气候环境占73%,机械环境占27%。美国近年环境腐蚀( 化学损伤之一)损失达3000亿美元/年,约占其GDP的3%。军工产品的环境腐蚀更为严重。为此将增加修理、更换和后勤保障的难度,减少训练时间,降低装备的完好率,缩短使用寿命,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表1 部分环境对飞机的影响及典型故障 由于篇幅的限制以及某些资料来源不足的原因,同时鉴于对飞机环境适应性评价的多因素和多层次性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的随机不确定性, 因此,在诸多环境因素中,我们只能针对几个影响性较大因素来进行分析。 2、温度对飞机的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的报道,机载设备在使用中发生的故障有52%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中温度的

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教学大纲

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 英文名称: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适用专业: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学时:32 学分:2.0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生态环境评价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多种理论与方法相综合的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它融合了系统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对生态环境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评价以以上学科理论作为支持。 本课程主要讲述生态监测基本概念、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生态监测计划的设计、生态评价基础、生态风险评价、农村环境的生态监测等容,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的科学原理、监测技术的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培养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概念、意义、及理论基础;使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熟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要,掌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容与指标、主要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模式,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最后应熟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

《环境监测》大纲

硕士生《环境监测》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河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监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环节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了环境要素的监测理论介绍,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有: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环境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等。本考试大纲是根据奚旦立、何增耀主编《环境监测》的综合版本,其主要章节共设章内容(详见如下)。 要求考生①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并能在环境工程中应用; ②具备制订监测方案的能力,包括污染源调查、布点和采样、监测方法选择及方案实施;③懂得监测过程质量保证的内容和方法;④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环境监测》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成绩150分。 二、考试题型 主要为名词解释、简答、计算题、论述题。 三、考试章节及其实验内容 (一)理论部分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第三节环境标准 第二章水体污染监测 第一节水体污染与监测 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水样的预处理 第四节物理指标的测定 第五节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六节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七节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第三章大气污染监测 第一节空气污染基本知识 第二节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三节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第四节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第五节颗粒物的测定 第六节污染源监测 第七节标准气体的配制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 第一节固体废物概述 第二节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第三节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 第四节生活垃圾的监测 第五节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 第一节土壤污染概述 第二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第三节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四节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第六章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第一节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二节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三节生物污染监测 第七章噪声监测 第一节声音和噪声 第二节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第三节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 第四节噪声测量仪器 第五节噪声监测 第八章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第一节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监测实验室基础 第三节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达 第四节监测质量控制 (二)实验部分内容 1、水样的采集、水样色度、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 2、水样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环境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保证产品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能够实现功能正常,使其满足客户的品质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DVD、IPTV、OTT产品在设计、生产、物料试产过程中评估其环境适应性符合客户品质要求。 3 用语定义 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环境下通电播放查看是否能正常工作 4 责任和权限 4.1 有责任和权限对所有新品订单(D类订单)的机器进行环境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4.2 有责任和权限对所有试产物料订单的产品进行环境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4.3有责任和权限对所有正常生产的产品抽样进行环境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4.4 有责任和权限对所有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异常的产品进行环境试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5 试验前准备事项 5.1 设备、工具、测量仪器 5.1.1 试验前检查试验设备(恒温箱、振动台、信号、监控电视)是否正常; 5.2 检验条件 5.2.1 试验前检查试验区域的信号、网络及电源是否正常; 5.3 环境/安全考虑事项 5.3.1 恒温箱周围30MM类无障碍物、无易燃易爆物、且空气流通、光线良好; 5.3.2 振动台周围30MM类无障碍物、无易燃易爆物、且空气流通、光线良好; 6 试验及试验方法 6.1 抽样规定 6.1.1 抽取QA检验合格的产品,高、低温、湿热试验无特殊要求按每订单5台试验,高温老化每天按每条线20台样品进行试验; 6.1.2 机器先进行各项实验,实验完毕后机器由当线QA或实验员进行全功能测试,测试合格后此项实验为合格;

6.2 试验顺序 6.2.1 高温老老试验顺序: a、高温负荷老化, b、高温宽电压开关机试验; 6.2.2 恒温恒湿试验顺序: a、低温贮存试验 b、低温负荷试验 c、恒定湿热试验 d、高温负荷试验 e、常温端口输出负荷试验。 6.2.3机械试验顺序: a、扫频振动试验 b、跌落试验。 6.3 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环境适应性大纲通用模板

XXXX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适应性大纲项目名称:项目型号:项目代号:项目负责人: 编 审 标准 批

XXX)环境适应性大纲 1、范围 1.1主体内容 本大纲规定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的一般要求和详细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等。 1.2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XXXX电源变换器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寿命周期内的研制、生产阶段,环境适应性大纲的编制、实施和检查。 2、引用文件 GJBGJB4239-200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 1032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3、编制依据 研制合同书和技术协议书。 4、一般要求 4.1环境适应工作目的 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减少寿命周期费用。应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开展环境适应性工作,确定合理的环境适应 性要求,并以合理的费用确保装备满足规定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4.2环境适应工作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遵循预防为主,早期投入的方针,并将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4.2.2环境适应性工作与产品整机和系统的研制工作统一规划、协调进行; 4.2.3采用成熟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控制新技术、新工艺、新器材在产品中所占得比例,并分析类似产品在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缺陷,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a)一是采取改善环境或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b)二是采用耐环境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 4.2.4加强对研制、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严格进行环境适应性评审; 4.2.5产品设计、制造中器材和原材料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 1)散热:用热交换的原理,将设备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形式进 行散热。元器件布局时要让发热元件合理分布,将模块内的热源分散放置,避免出现过热点。发热 量大的元件必须要用陶瓷过度片或导热胶贴在外壳或散热面上。 2)隔热:在设计时应考虑对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发热元件与非发热元件相对隔离,特别是对温

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 授课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学时:48学时;实践环节学时:16学时) 课程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任务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是安全技术管理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课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环境质量问题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在环保事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环保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安全管理技术专业,掌握环境监测技术,了解水体、大气、噪声、土壤和固体废弃物以及放射性各种污染物,以及各种污染的监测目的,监测标准,监测方法。通过对环境监测技术系统的学习,熟悉环境监测技术理论知识,同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参与实践工作打下基础,并且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掌握环境监测技术并基本上能独立从事环境分析与监测工作。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各种污染物的基本性质 ●掌握环境监测分析的基本知识 ●掌握各种污染物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掌握各种污染物境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原理

●掌握各种污染物境监测项目的分析测定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熟悉环境监测重要性 ●独立从事环境检测工作 ●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检测问题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拓展知识面。 ●培养独立从事环境检测工作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 李弘主编.《环境监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材使用评价: 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审定委员会审定教材,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针对我院学生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专业培养方向,该门课程的知识设置难易程度和知识面很适合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环境监测技术和对环境监测技术有一定的认识。 选用的参考资料 1、奚旦立.《环境监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聂麦茜.《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

《整车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 32.020 T40 团体标准 T/CSAEXX-2020 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 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of vehicle in cold area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该标准所涉必要专利信息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

T/CSAE XX -2020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路面附着系数(μ) (1) 3.2雪地压实度 (1) 4 试验条件 (1) 4.1车辆条件 (1) 4.2场地条件 (2) 5 试验项目及方法 (5) 5.1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 (5) 5.2 采暖性能试验 (5) 5.3 除霜性能试验 (5) 5.4 积雪地面通过性试验 (6) 5.5 电动汽车低温续驶里程及低温充电试验 (7) 5.6雪侵入试验(扬雪试验) (9) 5.7 适应性行驶试验 (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试验工况路线 (11)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试验记录表 (14) III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提出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测试技术分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定远汽车试验场、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中心呼伦贝尔冬季汽车试验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策、刘兵、崔晓川、张晓辉、端方勇、陈亮、孙建忠、陈涌填、赵峰、唐天柱、王庆喜、刘卫昌、傅耀宇、吴波勇、吴旭、刘学松、何俊南、陈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智能视频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智能视频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日期:2010年5月13日 11:57 近年来,视频监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安防领域,随着监控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使得监控人员需要花掉大量的时间对数据进行人工过滤,从中选择有用的视频信息,而繁重、重复的工作常常使他们力不从心。监控人员迫切需要有一种工作起来更轻松,更易于操作和管理的产品来替代原有系统。于是,智能视频技术应运而生,进入人们的生活。 智能视频技术(IVT Intelligent Video Technology)属于计算机视觉(CV Computer Vision)与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研究的一个分支,融合了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及图形分析等多项技术,其发展目标在于监视场景与事件描述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传统的视频分析技术大都是移动侦测,移动侦测技术仅判断某个区域是否发生了变化,变化超过一定的阈值就报警,因此它所表达的结果并非是理想化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有着许多难以突破的地方。而智能视频技术则是一种上升到“识别及分类”层级的技术,回答的是“检测到的是什么?”的问题,具有检测精度高、虚警少的特点,可过滤各种干扰因素,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下面就智能视频技术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图像噪声 图像噪声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视频监控应用环境中,摄像机成像噪声、线路噪声、电磁干扰环境和视频压缩的量化效应都会在图像上产生各种不同噪声表现,影响智能视频处理技术对目标检测的灵敏度。任何实际产生的监控图像都有不同程度的噪声,噪声水平较高时,会对智能视频处理技术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用户会看到较多的虚报或漏报现象。通过降低噪声水平,可有效降低智能图像处理设备产生的虚警和漏警。 从噪声的表现形式上看,由摄像机高增益引入的点噪声,可通过较为合适的图像预处理过程屏蔽掉;但如场不同步和强电磁干扰导致的画面滚动噪声,以及视频压缩的量化作用产生的噪声,则需要智能视频处理技术做到自适应调节灵敏度,并且使用时域空域等多种方法屏蔽掉大部分噪声干扰。 画面抖动 在实际监控环境中,常因刮大风、大型车辆通过等因素,导致摄像机抖动,造成监控图像不稳定,由此带来虚警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来解决。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通过对连续的图像进行不间断地预处理,并与事先设定的稳定区域模板做比较,通过识别前后帧画面中的多个固定物体,把后帧画面摆放到正确的坐标,并针对稳定后的连续图像进行运动目标的检测。 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解决画面抖动的问题 对目标变化的适应性 低对比度目标检测 对比度是指在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表示对比度越大,差异范围越小表示对比度越小。低对比度是指被检测的目标与背景的颜色、灰度很接近,很难将目标和背景分离出来,这种现象往往会引起监控系统产生漏报、误报,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丢失。而视频分析技术是这样处理的,只要灰度值有差异,电脑肯定可以计算出这个灰度差值,并将背景和目标在有灰度梯度的边缘分离出来,将目标框定。另外,只要能检测出一个目标的几个部分,那么通过腐蚀膨胀的图形学处理,大致可以将目标还原,这样也可以将背景和目标分离。 不过,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有时会出现噪声区域与背景的灰度差值大于目标与背景的灰度差值的情况,这对智能视频技术来说,是很棘手的问题。即使有对比度自适应能力,也很难在高噪声环境下解决低对比度识别问题。 因此,我们应尽量通过降低图像噪声,并提高算法检测灵敏度等手段来检测低对比度目标。 远距离、慢速度、小目标检测 在实际环境中会有距离远、体积小、速度慢的目标沿着摄像机轴线方向移动,由远及近的目标不但尺寸小,

关于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a10282115.html, 关于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分析 作者:王曦唯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34期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2017级1班 610036) 摘要: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均属于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此,发展进程 越来越快的国民经济对环境适应性及环境工程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的概念出发,简要分析了环境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工程在装备研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 环境适应能力是为人类生存状态提供一定保护作用的重要属性,一旦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程度的破坏,且环境系统自身难以进行修补,人类生存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就需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以为我们重新构建出一个良性健康的环境系统。 一、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的概念分析 1.环境适应性的定义 我国于2001年初颁布实施的GJB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对“环境适应性”的定义有着明确解释,即“环境适应性是装备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1]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适应性是装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而其中的“环境”是指寿命期中遇到的冒有一定风险的极端环境,即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装备必然也能够适应比较温和的环境。“功能”则是指装备实现或产生规定的动作或行为的能力。但装备有功能并不代表其可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只有功能与性能均满足要求的装备才能在预定环境中正常工作;此外,装备在预定环境中还需具有不被破坏的能力。以上两种要求即为环境适应性的两个标志。 2.环境工程的定义 “环境工程”这一概念早就出现了,但人们常将其误解为环境保护工程,即通过测量和控制环境污染达到保护地球上人类、各种植物、生物等有机物目的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概念。GJB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对“环境工程”的定义如下:“将各种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用于减缓各种环境对装备效能影响或提高装备耐环境能力的一门工程学科即为环境工程,主要包括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分析、环境适应性设计和环境试验与评价等内容。”[2]我们所此定义中所提出的环境工程的对象并非前文中人们普遍观念中的各类有机物体,而是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制造出的各种诸如飞机、汽车、旗舰、导弹等各种载体及这些载体上运输或载体本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