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一元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第二章-一元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第二章-一元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第二章-一元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在科技、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中很多问题常常归结到求解线性方程组。例如电学中的网络问题,样条函数问题,构造求解微分方程的差分格式和工程力学中用有限元方法解连续介质力学问题,以及经济学中求解投入产出模型等都导致求解线性方程组。 n 阶线性方程组的一般形式为 ?? ???? ?=+++=+++=+++n n nn n n n n n n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L K K K K L L 22112 222212********* (1.1) 其矩阵形式为 b Ax = (1.2) 其中 ????? ???????=??? ?????????=? ? ????? ?????= n n nn n n n n b b b b x x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M M L K K K K L L 2121212222111211 ),,2,1,(n j i a ij L =,),,2,1(n i b i L =均为实数,i b 不全为0,且A 为非奇异。 关于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一般分为两类: 1.直接法 就是不考虑计算机过程中的舍入误差时,经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得到方程组准确解的方法。 而实际中由于计算机字长的限制,舍入误差的存在和影响,这种算法也只能求得线性方程组的近似解。本章将阐述这类算法中最基本的消去法及其某些变形。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求解低阶稠密系数矩阵方程组。 2.迭代法 从某个解的近似值出发,通过构造一个无穷序列,用某种极限过程去逐步逼近线性方程组的精确解的方法。本章主要介绍迭代法与迭代法。迭代法是解大型稀疏矩阵(矩阵阶数高而且零元素较多)的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方法。 §1 高斯)(Gauss 消去法 1.1 Gauss 消去法 Gauss 消去法是将线性方程组化成等价的三角形方程组求解。首先举例说明Gauss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 顶点式:y=a(x-h)2+k(a≠0,a、h、k为常数) 交点式:y=a(x-x?)(x-x?) (a≠0) [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即b2-4ac≥0] . 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其解为x=m± 配方法: 1.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此一元二次方程满足有实根) 2.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 4.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形式 6.左右同时开平方 7.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 公式法: 1.化方程为一般式:ax2+bx+c=0 (a≠0) 2.确定判别式,计算Δ(=b2-4ac); 3.若Δ>0,该方程在实数域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若Δ=0,该方程在实数域内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x?= 若Δ<0,该方程在实数域内无实数根 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又分“提公因式法”;而“公式法”(又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另外还有“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法是通过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所得,因式分解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学期学完。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将方程右边化为0; 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积;

3.令这两个一次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极大(小)值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 y=a(x-x?)(x-x?)(a≠0)。 增减性 当a>0且y在对称轴右侧时,y随x增大而增大,y在对称轴左侧则相反,同增同减。 当a<0且y在对称轴右侧时,y随x增大而减小,y在对称轴左侧则相反,大小小大。 常用公式总结: ;

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摘要:数值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去获得数学问题的数值解的理论和算法。 本文主要介绍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以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是直接从方程出发,逐步缩小根的存在区间,或逐步将根的近似值精确化,直到满足问题对精度的要求。我将从二分法、Steffensen 加速收敛法、Newton 迭代法、弦截法来分析非线性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关键字:非线性方程;二分法;Steffensen 加速收敛法;代数Newton 法;弦截法 一、前言 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计算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科学计算的应用之广已遍及各行各业,例如气象资料的分析图像,飞机、汽车及轮船的外形设计,高科技研究等都离不开科学计算。因此经常需要求非线性方程 f(x) = O 的根。方程f(x) = O 的根叫做函数f(x)的零点。由连续函数的特性知:若f(x)在闭区间[a ,b]上连续,且f(a)·f(b)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实验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实验 题目 用Gauss消元法和Seidel迭代法求线性方程组的解。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Gauss消元法和Seidel迭代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算法,学会用Matlab编程进行计算,并能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Gauss 顺序消元法的基本原理算法: (1)输入:,. A b (2)对1,2,,1 k n =???-做 1)if0 kk a=then输出算法失败信息,停机; 2)对1,, i k n =+???做 1/; ik ik ik kk a l a a ←= 2; i i ik k b b l b =- 3对1,, j k n =+???做; ij ij ik kj a a l a =- (3)if0 nn a=then输出算法失败信息,并停机else做 1)/; n n n nn b x b a ←= 2)对1,,2,1 i n =-???做 1 ()/; n i i i ij j ii j i b x b a x a =+ ←=-∑ (4)输出方程组的解.X

流程图见附页 Seidel 迭代法的基本原理算法: (1)输入:,; A b (2)输入:初始解向量 ;x (3)对1,2,, i n =???做 1) 1 ()/; n i i ij j ii j j i y b a x a = ≠ =-∑ 2); i i i e y x =- 3); i i x y = (4)if 1 {||} max i i n eε ≤≤ 时方程组无解,当RB RA n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当RB RA n =<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②根据公式 (1)()() (1)()() (,1,,) (1,,) k k k ij ij ik kj k k k i i ik k a a l a i j k n b b l b i k n + + =-=+??? =-=+??? 将增广矩阵[,] B A b =化为上三角形矩阵; (2)建立. backsub m文件; (3)调用. backsub m文件,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A b矩阵,再输入[,,,](,) RA RB n X gaus A b =,进行Matlab实现得出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总结 : y=a(x-x?)(x-x?) (a≠0) [有交点A(x?,0)和 B(x?,0)的抛物线,即b- 4ac≥0] 、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n(n≥0)的方程,其解为x=m 配方法:1、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bx+c=0的形式(此一元二次方程满足有实根) 2、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 4、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形式 6、左右同时开平方 7、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公式法:1、化方程为一般式:ax+bx+c=0 (a≠0)2、确定判别式,计算Δ(=b-4ac);3、若Δ>0,该方程在实数域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若Δ=0,该方程在实数域内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x?=若Δ<0,该方程在实数域内无实数根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又分“提公因式法”;而“公式法”(又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另外还有“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法是通过将方程左边

因式分解所得,因式分解的内容在八年级上学期学完。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方程右边化为0;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积;3、令这两个一次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y=ax+bx+c(a≠0)。(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极大(小)值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 y=a(x-h)+k(a≠0)。(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增减性当a>0且y在对称轴右侧时,y随x增大而增大,y在对称轴左侧则相反,同增同减。当a<0且y在对称轴右侧时,y随x增大而减小,y在对称轴左侧则相反,大小小大。常用公式总结:; 一、根据判别式,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例1:已知关于的方程(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关于的方程(2)没有实数根,问取什么整数时,方程(1)有整数解? 分析:在同时满足方程(1),(2)条件的的取值范围中筛选符合条件的的整数值。解:∵方程(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得;∵方程(2)没有实数根∴ ,解得;于是,同时满足方程(1),(2)条件的的取值范围是其中,的整数值有

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

课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课前热身】 1.方程3(1)0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一元二次方程 x 2=3x 的根是 . 3.一元二次方程2230x x --=的根是 . 4.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5250x x p p -+-+=的一个根为1,则实 数 p =( ) 5.关于x 的方程1 (3)(1)30n n x n x n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一次项系数是 . 【课标解读】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重点) 【命题趋向】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选择题和解答题为主。 【考点精要】 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叫做二次项, 叫做一次项, 叫做常数项;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 叫做一次项的系数。(警告: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0≠a .)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 )0(2≥=a a x 或)0()(2≥=-a a b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可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 (警告: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02≠=++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2()x m n +=的形式,⑤如果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 <0,则原方程无解.(警告: 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 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是 21,2(40)2b x b ac a -±=-≥.(警告:方程要先化成一般形式.) (4)因式分解法:1提取公因式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3十字相乘法: 因式分解法的步骤是: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 ;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警告:方程要先化成一般形式.)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断式 若 ()02≠=++a o c bx ax , 则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

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 n个变量n个方程(n >1)的方程组表示为 (1) 式中?i(x1,x2,…,x n)是定义在n维欧氏空间R n的开域D上的实函数。若?i中至少有一个非 线性函数,则称(1)为非线性方程组。在R n中记?= 则(1)简写为?(尣)=0。若存在尣*∈D,使?(尣*)=0,则称尣*为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方程组(1)可能有一个解或多个解,也可能有无穷多解或无解。对非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的研究远不如线性方程组那样成熟,现有的解法也不象线性方程组那样有效。除极特殊的方程外,一般不能用直接方法求得精确解,目前主要采用迭代法求近似解。根据不同思想构造收敛于解尣*的迭代序列{尣k}(k=0,1,…),即可得到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各种迭代法,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法。 牛顿法及其变形牛顿法基本思想是将非线性问题逐步线性化而形成如下迭代程序: (2) 式中

是?(尣k)的雅可比矩阵,尣0是方程(1)的解尣*的初始近似。 这个程序至少具有2阶收敛速度。由尣k算到尣k+的步骤为:①由尣k算出?(尣k)及 ;②用直接法求线性方程组的解Δ尣k;③求 。 由此看到迭代一次需计算n个分量函数值和n2个分量偏导数值,并求解一次n阶线性方程组。 为了评价非线性方程组不同迭代法的优劣,通常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其中P 为迭代法的收敛阶,W为每迭代步计算函数值?i及偏导数值的总个数(每迭代步中求一次逆的工作量相同,均不算在W内)。效率e越大表示此迭代法花费代价越小,根据效率定 义,牛顿法(2)的效率为。 牛顿法有很多变形,如当奇异或严重病态时,可引进阻尼因子λk,得到阻尼牛顿法,即

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总结

好久没来论坛,刚刚发现以前的帖子现在那么火很欣慰,谢谢大家支持! 今天趁着不想做其他事情,把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总结下,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神指教!数学建模中也会用到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你会发现上10个的方程手动解得话把你累个半死,而且不一定有结果,直接用matlab的函数,可以,关键是你不理解用着你安心吗?你怎么知道解得对不对? 我打算开个长久帖子,直到讲完为止!这是第一讲,如有纰漏请多多直接,大家一起交流!线性方程组解法有两大类:直接法和迭代法 直接法是解精确解,这里主要讲一下Gauss消去法,目前求解中小型线性方程组(阶数不超过1000),它是常用的方法,一般用于系数矩阵稠密,而有没有特殊结构的线性方程组。 首先,有三角形方程组的解法引入Gauss消去法,下三角方程组用前代法求解, 这个很简单,就是通过第一个解第二个,然后一直这样直到解出最后一个未知数,代码如下:前代法: function [b]= qiandai_method(L,b) n=size(L,1); %n 矩阵L的行数 for j=1:n-1 %前代法求解结果存放在b中 b(j)=b(j)/L(j,j); b(j+1:n)=b(j+1:n)-b(j)*L(j+1:n,j); end b(n)=b(n)/L(n,n); 上三角方程组用回代法,和前面一样就是从下面开始解x,代码: 后代法: function [y]=houdai_method(U,y) n=size(U,1); %n 矩阵L的行数 for j=n:-1:2 %后代法求解结果存放在y中 y(j)=y(j)/U(j,j); y(1:j-1)=y(1:j-1)-y(j)*U(1:j-1,j); end y(1)=y(1)/U(1,1); Gauss消去的前提就是这两个算法: 具体思想是把任何一个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分解为一个上三角和一个下三角的乘积,即A=LU,其中L为下三角,U为上三角。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有高斯变换,什么是高斯变换?由于时间有限我不可能去输入公式,所以我用最平白的话把它描述出来。 你先想一下怎么把一个矩阵的某一列的从第j个分量后全部变0? 高斯变换就是通过每次一个矩阵Li把A的第i列对角线元素以下的都变为0,最后把这么多Li一次左乘起来就是一个矩阵L’=L(n-1)L(n-2)…L2L1,而L’A=U, 那么L=L’的转置,这样就得到了A得分解。 我们要求Ax=b A=LU

(完整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大全,推荐文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大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0(a≠0), 把方程ax2+c 例: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1.9x2-25=0; ; 2.(3x+2)2-4=0 4.(2x+3)2=3(4x+3). 解:1.9x2-25=0 25 9x2= 2.(3x+2)2-4=0 (3x+2)2=4 3x+2=±2 2±2 3x=-

∴x1=x2=3. 4.(2x+3)2=3(4x+3) 4x2+12x+9=12x+9 4x2=0 ∴x1=x=0.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如ax2+bx+c=0(a≠0);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如ax2+bx=-c;方程的两边都除 + 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如x2 1.x2-4x-3=0; 2.6x2+x=35; 3.4x2+4x+1=7; 4.2x2-3x-3=0. 解:1.x2-4x-3=0 x2-4x=3 x2-4x+4=3+4 7 (x-2)2=

3.4x2+4x+1= 7 4.2x2-3x-3=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a 广泛的代换意义,只要是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均可将a,b,c 的值代入两根公式中直接解出,所以把这种方法 =0(a≠0)的求根公式。 例: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2x2+7x-4=0; . 4.x2-a(3x-2a+b)-b2=0(a-2b≥0,求x) 2.2x2+7x-4=0 ∵a=2,b=7,c=-4. 81 b2-4ac=72-4×2×(-4)=49+32=

4.x2-a(3x-2a+b)-b2=0(a-2b≥0) x2-3ax+2a2-ab-b2=0 ∵a=1,b=-3a,c=2a2-ab-b2 b2-4ac=(-3a)2-4×1×(2a2+ab-b2) =9a2-8a2-4ab+4b2 =a2-4ab+4b2 =(a-2b)2 2b≥0)时,得 当(a- 【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在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中,一次项与常数至少缺一项。即b与c至少一个等于零,这类项方程从形式与解法上比一般一元二次方程要简单,因此要研究这类方程最简捷的解法,从规律上看有两种方法:一是因式分解,二是直接开平方法: 例:解下列一元二次方法: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规律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规律总结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用此法可解出形如a x 2=(a ≥0), b )a x (2=-(b ≥0)类的一元二次方程.a x 2=,则a x ±=;b )a x (2=-,b a x ±=-,b a x +=.对有些一元二次方程,本身不是上述两种形式,但可以化为a x 2=或b )a x (2 =-的形式,也可以用此法解. (2)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零,而另一边易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时,就可用此法来解.要清楚使乘积ab =0的条件是a =0或b =0,使方程x(x -3)=0的条件是x =0或x -3=0.x 的两个值都可以使方程成立,所以方程x(x -3)=0有两个根,而不是一个根. (3)配方法:任何一个形如bx x 2 +的二次式,都可以通过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方法配成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把方程归结为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的方程.如解07x 6x 2=++时,可把方程化为7x 6x 2-=+,2 2226726x 6x ??? ??+-=??? ??++,即2)3x (2=+,从而得解. 注意:(1)“方程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1. (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用此法,掌握这种配方法是重点.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a ≠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 、b 、 c 确定的.在0ac 4b 2≥-的前提下,a 2ac 4b b x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 程的一般步骤: ①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0c bx ax 2 =++(a ≠0)的形式; ②正确地确定方程各项的系数a 、b 、c 的值(要注意它们的符号); ③计算0ac 4b 2<-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就不必解了(因负数开平方无意义); ④将a 、b 、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个根. 说明:象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只是适宜于特殊形式的方程,而公式法则是最普遍,最适用的方法.解题时要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选用方法. 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况: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 实数根;③没有实数根.而根的情况,由ac 4b 2-的值来确定.因此ac 4b 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 =++的根的判别式.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地数值解法 范数 (1> 常用范数 ① 向量 1- 范数: ② 向量 2- 范数: ③ 向量∞- 范数: ④ 向量 p- 范数: 向量1- 范数,向量2- 范数,向量∞- 范数实际上为任意 p- 范数地特例. (2> 矩阵范数 设,则 (1>,A地行范数 (2>,A地列范数 (3>,A地 2- 范数,也称谱范数 (4>, F- 范数 其中指矩阵地最大特征值 (3>谱半径(用于判断迭代法地收敛值> 设为矩阵A地特征值,则

称为A地谱半径 谱半径小于任何半径,若,则 (4>设A为非奇异矩阵,称 为A地条件数 矩阵地条件数与范数选取有关,通常有 显然当A对称时 直接法 Gauss消去法 ①Gauss顺序消去法 对线性方程组Ax=b,设,按顺序消元法,写出增广矩阵(A┆b>第一步,写出,将2~n行中地变为0 第k步,写出,将k+1~n行中地变为0 具体步骤可参照下面地例题 例5:用Gauss消去法解方程组

解: Guass列主元消去法 消去过程与Guass消元法基本相同,不同地是每一步消元时,都要将所选到地绝对值最大元素作为主元. 具体分析参见习题详解1 ②矩阵三角(LU>分解法 基本思想:将Ax=b化为LUx=b,令Ux=y 可得Ly=b,Ux=y,相当于先求出y,再求出x 其中,L,U分别为下三角矩阵和上三角矩阵 若L为单位下三角矩阵,则称为Doolittle分解。若U为单位上三角矩阵,则称为Crout分解. ③矩阵Doolittle分解法

计算公式 具体解题见习题详解2 注意计算顺序,先行再列,用简图表示为 虚线上地元素为对角元,划为行元. ④ 分解法 计算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练习题(四种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练习题 姓名 一、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0142=-x 2、2)3(2=-x 3、()162812 =-x 二、 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0662=--y y 2、x x 4232=- 3、9642=-x x 4、0542=--x x 5、01322=-+x x 6、07232=-+x x 三、 用公式解法解下列方程。 1、0822=--x x 2、223 14y y -= 3、y y 32132=+ 4、01522=+-x x 5、1842-=--x x 6、02322=--x x

四、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 x 22= 2、0)32()1(22=--+x x 3、0862=+-x x 4、22)2(25)3(4-=+x x 5、0)21()21(2=--+x x 6、0)23()32(2=-+-x x 五、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选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 1、()()513+=-x x x x 2、x x 5322 =- 3、2260x y -+= 4、01072=+-x x 5、()()623=+-x x 6、()()03342 =-+-x x x 7、()02152 =--x 8、0432=-y y 9、03072=--x x

10、()()412=-+y y 11、()()1314-=-x x x 12、()025122 =-+x 13、22244a b ax x -=- 14、3631352= +x x 15、()()213=-+y y 16、) 0(0)(2≠=++-a b x b a ax 17、03)19(32=--+a x a x 18、012=--x x 19 、02932=+-x x 20、02222=+-+a b ax x 21、 x 2+4x -12=0 22、030222=--x x 23、01752=+-x x

计算方法实验报告-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方法 开课实验室DS1421 学院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

1.实验目的 (1)高斯列主元消去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过程 (2)熟悉用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过程 (3)设计出相应的算法,编制相应的函数子程序 2.实验内容 分别用高斯列主元消去法 ,Jacobi 迭代法,Gauss--Saidel 迭代法,超松弛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 ???????-=????????????????????????------725101391444321131243301024321x x x x 3.实验过程 解:(1)高斯列主元消去法 编制高斯列主元消去法的M 文件程序如下: %高斯列主元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Ax=b %A 为输入矩阵系数,b 为方程组右端系数 %方程组的解保存在x 变量中 format long;%设置为长格式显示,显示15位小数 A=[2,10,0,-3;-3,-4,-12,13;1,2,3,-4;4,14,9,-13] b=[10,5,-2,7]' [m,n]=size(A); %先检查系数正确性 if m~=n error('矩阵A 的行数和列数必须相同'); return; end if m~=size(b) error('b 的大小必须和A 的行数或A 的列数相同'); return; end %再检查方程是否存在唯一解 if rank(A)~=rank([A,b]) error('A 矩阵的秩和增广矩阵的秩不相同,方程不存在唯一解'); return; end c=n+1; A(:,c)=b; %(增广) for k=1:n-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规律总结归纳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规律 总结归纳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规律总结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用此法可解出形如a x 2=(a ≥0),b )a x (2=-(b ≥0) 类的一元二次方程.a x 2=,则a x ±=;b )a x (2=-,b a x ±=-,b a x +=.对有些一元二次 方程,本身不是上述两种形式,但可以化为a x 2=或b )a x (2 =-的形式,也可以用此法解. (2)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零,而另一边易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时,就可用此法来解.要清楚使乘积ab =0的条件是a =0或b =0,使方程x(x -3)=0的条件是x =0或x -3=0.x 的两个值都可以使方程成立,所以方程x(x -3)=0有两个根,而不是一个根. (3)配方法:任何一个形如bx x 2+的二次式,都可以通过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方法配 成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把方程归结为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的方程.如解07x 6x 2=++时, 可把方程化为7x 6x 2-=+,2 2226726x 6x ??? ??+-=??? ??++,即2)3x (2=+,从而得解. 注意:(1)“方程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1. (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用此法,掌握这种配方法是重点. (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a ≠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 、b 、c 确定的.在 0ac 4b 2≥-的前提下,a 2ac 4b b x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0c bx ax 2=++(a ≠0)的形式; ②正确地确定方程各项的系数a 、b 、c 的值(要注意它们的符号); ③计算0ac 4b 2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就不必解了(因负数开平方无意义); ④将a 、b 、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个根. 说明:象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只是适宜于特殊形式的方程,而公式法则是最普遍,最适用的方法.解题时要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选用方法. 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况: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 实数根.而根的情况,由ac 4b 2-的值来确定.因此ac 4b 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 c bx ax 2=++的根的判别式.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 判别式的应用 (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 (2)根据参数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 (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 3.韦达定理及其应用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计算方法》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第1 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2 章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 2.1 二分法 2.2 迭代法 2.3 迭代法的局部收敛性及收敛的阶 2.4 牛顿迭代法 2.5 牛顿法的改进 2.6 插值 摘要 数值计算方法,是一种研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值近似解方法,它的计算对象是那些。 在理论上有解而又无法用手工计算的数学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都要用到各种计算方法。例如 在地质勘探、汽车制造、桥梁设计、天气预报和汉字设计中都有计算方法的踪影。本文讨论了非线

性方程的数值解法:非线性方程的二分法、迭代法原理、牛顿迭代法,迭代法的收敛性条件及适合非线性方程的插值法等等。 第1 章绪论 可以证明插值多项式L (x) n 存在并唯一。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算法 step1.输入 插值节点控制数n 插值点序列 i i x , y i=0,1,…,n 要计算的函数点x。step2. FOR i =0,1,…,n i 制拉格朗日基函数序列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和意义非线性方程的问题在工程实践中有很多用途 研究其数值解法是当前一个研究方向。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算法在广泛使用于工程实践中。非线性方程组和无约束最优化的数值解法 一直是数值优化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进和提出新的算法 该算法不仅有重要的论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在天体力学中,有如下Kepler 开普勒方程 x-t- sin x=0,0< <1,其中t 表示时间 x 表示弧度,行星运动的轨道x 是t 的函数。也就是说,对每个时刻i t 上述方程有唯一解i x ,运动轨道位置。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求解形如F(x)=0 的非线性方程组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提出来了 其中F 是的连续可微函数。例如非线性有限元问题、非线性断裂问题、弹塑性问题、电路问题、电子系统计算以及经济与非线性规划问题等都可转化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只要包含有未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非线性项的微分方程,无论是用差分方法或有限元方法,离散化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一、问题描述 现实中的问题大多数是连续的,例如工程中求解结构受力后的变形,空气动力学中计算机翼周围的流场,气象预报中计算大气的流动。这些现象大多是用若干个微分方程描述。用数值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组),不论是差分方法还是有限元方法,通常都是通过对微分方程(连续的问题,未知数的维数是无限的)进行离散,得到线性方程组(离散问题,因为未知数的维数是有限的)。因此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经典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法和迭代法。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用MATLAB软件求线性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的方法; 2)通过实例学习用线性方程组模型解决简化的实际问题; 3)了解用高斯赛德尔列主元消去法和雅可比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三、测试数据 1) 直接法:A=[0.002 52.88;4.573 -7.290]; b=[52.90;38.44]; 2) 迭代法:A=[10 -1 -2;-1 10 -2;-1 -1 5]; b=[7.2;8.3;4.2]; 四、算法程序及结果 1) function[RA,RB,n,x]=liezy1(A,b) B=[A b];n=length(b);RA=rank(A); RB=rank(B);zhica=RB-RA; if zhica>0, disp('因为RA~=RB,所以此方程组无解.') return

if RA==RB if RA==n disp('因为RA=RB=n,所以此方程组有唯一解.') x=zeros(n,1);C=zeros(1,n+1); for p=1:n-1 [Y,j]=max(abs(B(p:n,p)));C=B(p,:); B(p,:)=B(j+p-1,:);B(j+p-1,:)=C; for k=p+1:n m=B(k,p)/B(p,p); B(k,p:n+1)=B(k,p:n+1)-m*B(p,p:n+1); end end b=B(1:n,n+1);A=B(1:n,1:n);x(n)=b(n)/A(n,n); for q=n-1:-1:1 x(q)=(b(q)- sum(A(q,q+1:n)*x(q+1:n)))/A(q,q); end else disp('因为RA=RB> b=[52.90;38.44]; >> [RA,RB,n,x]=liezy1(A,b) 因为RA=RB=n,所以此方程组有唯一解. RA = 2 RB =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汇总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一般地,对于形如x=a(a≧0)的方程,根据平平方根的定义,可解的x =,x=-。 知识点二: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因式分解法的意义: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 方法,如对于方程x-4=0,左边分解因式可得(x+2)(x-2)=0, 则必有x+2=0或x-2=0,所以x=-2,x=2,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 法,即利用因式分解法的方法解方程称为因式分解法。 2.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 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③令每一个因式分别为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知识点三:配方法 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非负常数,然后利用开平方数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知识点四:公式法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如果b-4ab≥0, 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x=-b±/2a。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求根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过程。 解:a≠0,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x+bx/a+c/a=0 移项,得x+bx/a=- c/a, 配方,得x+2*x*b/2a+(b/2a)=(b/2a)- c/a 即(x+ b/2a)=b-4ac/4a ∵a≠0,∴4a>0,当b-4ac≥0时,直接开平方,得 x+ b/2a=±/2a ∴x=- b/2a±/2a, 即x=-b±/2a

一元二次方程及解法

课题: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韶关市武江区龙归中学 冯世振 《孙子·谋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课前热身】 1.方程3(1)0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一元二次方程 x 2=3x 的根是 . 3.一元二次方程2230x x --=的根是 . 4.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5250x x p p -+-+=的一个根为1,则实数p =( ) A .4 B .0或2 C .1 D .1-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3)(1)30n n x n x n +++-+=中,则一次项系数是 . 【课标内容解读】 本课时复习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从定义上判断方程的 各种类型; 2、 会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根据 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重点) 【命题趋向】 一元二次方程始终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选择题和解答题为主。 【考点精要解读】 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方程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请问哪些情 况方程要强调一般形式① ② ③ ④ ) 其中 叫做二次项, 叫做一次项, 叫做常数项; 叫做二次 项的系数, 叫做一次项的系数。 (警告: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 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0≠a .)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0(2≥=a a x 或)0()(2 ≥=-a a b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可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 (警告: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 ≠=++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 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化 原方程为2 ()x m n +=的形式,⑤如果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 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 <0,则原方程无解.

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测试题(绝对经典)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 )22)1(2-=-x x (B )01232=+-x x (C )042 =-x x (D )023 52 =- x x 2. 方程1)14(2 =-x 的根为( ) (A )4121= =x x (B )2121==x x (C ),01=x 212=x (D ),2 11-=x 02=x 3. 解方程 7(8x + 3)=6(8x + 3)2 的最佳方法应选择( ) (A )因式分解法 (B )直接开平方法 (C )配方法 (D )公式法 4. 下列方程中,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x 2 –3x + 4=0 (B )x 2–x –3=0 (C )x 2–12x + 36=0 (D )x 2–2x + 3=0 5、已知m是方程012 =--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m2 -m的值等于 ( ) A 、1 B 、-1 C 、0 D 、2 6、若方程0152 =--x x 的两根为的值为则 、2 1211 1,x x x x +( ) A 、5 B 、51 C 、5- D 、 5 1- 7. 以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9, 第三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 2 –14x + 48=0的解, 则这个三角形 的周长是( )(A )11 (B )17 (C )17或19 (D )19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2 80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方程252x x =-没有实数根;(C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有两个实数根,那么0?=; (D )如果a c 、异号,那么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9. 若一元二次方程(1–2k)x 2 + 12x –10=0有实数根, 则K 的最大整数值为( ) (A )1 (B )2 (C )–1 (D )0 10.把方程2x 2 -3x+1=0化为(x+a)2 =b 的形式,正确的是( ) A. 23162x ??-= ???; B.2312416x ??-= ???; C. 2 31416x ? ?-= ?? ?; D.以上都不对 11、 若方程02=++q px x 的两个实根中只有一个根为0,那么 ( ) (A )0==q p ; (B )0,0≠=q p ; (C )0,0=≠q p ; (D )0,0≠≠q p . 12、下面是李刚同学在一次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答对的是 ( ) A . 若x 2=4,则x =2 B .方程x (2x -1)=2x -1的解为x =1 C .若x 2 +2x +k =0有一根为2,则8=-k D .若分式1 2 32-+-x x x 值为零,则x =1,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方程()()-267-x 5x =+,化为一般形式为 ,其中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的和为 。 2. 当x =________时,分式1 4 32+--x x x 的值为零。 3. 若关于x 的方程02)1(2=+--m mx x m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4.若方程042 2=++m x x ,则m= . 5.已知0822=--x x , 那么=--7632 x x _______________. 6.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a ≠0)的两根分别为1,—2,则b a -的值为______. 7. 若222 (3)25a b +-=,则2 2 a b +=____ 8.若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中,024=+-c b a ,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________. 9、若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0,则他们的和是________。 10.某企业前年的销售额为500万元,今年上升到720万元,如果这两年平均每年增长率相同,则去年销售额为 11. 如果x x 12、是方程x x 2 720-+=的两个根,那么x x 12+=____________。 13.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x 2350--=的两根分别为x x 12、,那么x x 1222 +的值是____。 14. 若方程x x k 2 20-+=的两根的倒数和是 8 3 ,则k =____________。 15.已知关于x 的方程(2k+1)x 2-kx+3=0,当k_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当k_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其根为______. 16.关于x 方程(m+3)x 27 m -+(m -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