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电脑应用课使用)

问题:请同学想象一下第一台计算机的模样

二.知识点剖析(130分钟)

(一)、计算机的产生:

1、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预先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传递。

2、计算机的发展史:

1)机械式计算机时代

A.帕斯卡:法国人。于17世纪制造出一种机械式加法机,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

B.莱布尼兹:德国人。于1672年,发明了乘法计算机,他是受中国易经八卦的影响最早提出二进制运算法则。他认为中国的八卦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记数法,对200多年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巴贝奇: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研制出差分机和分析机,为现代计算

机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D.阿达(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拓者):1834年11月,阿达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查尔斯·巴贝奇。此时的巴贝奇正在到处游说他的计算机设想。当时的人们很少有人理会他,以为他是在“痴人说梦”。但当遇到阿达时,他也将自己的设想全盘托出,讲给阿达听。此时的阿达只有18岁,但她听完他的设想并看了他的文稿后,彻底地领会了他的设想,并深深地为之陶醉。凭着她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世界将因之而改变。随后阿达设计图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者。

E.阿兰.图林(人工智能之父):1950年,他的一篇论文发表引来的惊雷,是在“第一代电脑”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篇论文甚至可以作为“第五代电脑”和“第六代电脑”的宣言书。从此,人们更愿意把阿兰·图林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卓越贡献,设立了计算机最高奖,“图林奖”。

F.冯.诺依曼(电子计算机之父):指出计算机是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还指出在计算机内部,机器能够识别的是0,1表示的二进制数。

2)电子式计算机时代

A.1926年,美国人发明电子管,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

B.1936年,图灵和诺依曼共同开发出后来被称之为“冯诺依曼存储器。

C.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是投入运行。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亚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的缩写。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

(五)、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今后的计算机会朝着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多方面发展。

1巨型化:高速度、高精度、大存储量和超强功能

2微型化: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

3多媒体化:以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4网络化:可组建网络系统,可实现软、硬件与数据资源的共享和网络通信

5智能化: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感觉、行为和思维方式

“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没有灵魂的机械’来”。——笛卡尔(1637)

第一代机器人机械手(1962年出现)

第二代机器人具有“感觉”的机器人

第三代机器人装有启发式计算机的“智能机器人”

(六)、计算机的特点

1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

高速度是其他工具无比拟的。例如圆周率:

祖冲之(中国)用了15年,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

香克斯(英国)用了毕生精力,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

ENIAC用了40秒,就达到香克斯的记录,并验证香克斯计算到528位已算错

2计算精度高

以军队发射导弹举例

3超强的存储记忆能力

目前市面上最大的内存条为512MB,硬盘为160GB

4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钟执行定点加法的次数或平均每秒钟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衡量。运算速度快是计算机的一个突出特点。 2. 计算精度高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计算工具只能达到几位有效数字(如过去常用的四位数学用表、八位数学用表等),而计算机对数据的结果精度可达到十几位、几十位有效数字,根据需要甚至可达到任意的精度。 3.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大量数据,这使计算机具有了“记忆”功能。目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已高达千吉数量级的容量。计算机具有“记忆”功能,是与传统计算工具的一个重要区别。 4.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计算机的运算器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算术运算外,还具有进行比较、判断等逻辑运算的功能。这种能力是计算机处理逻辑推理问题的前提。 5. 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将程序和数据先存放在机内,工作时按程序规定的操作,一步一步地自动完成,一般无须人工干预,因而自动化程度高。这一特点是一般计算工具所不具备的。计算机通用性的特点表现在几乎能求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一切类型的问题,能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扩展资料: 应用领域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辅助管理者提高决策水平,改善运营策略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具体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已成为当代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据统计,80%以上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信息管理,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导方向。信息管理已广泛应用与办公自动化、企事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与决策、情报检索、图书馆里、电影电视动画设计、会计电算化等各行各业。 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值计算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中,科学计算的任务是大量的和复杂的。利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和连续运算的能力,可以解决人工无法完成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例如,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火箭发射等都需要由计算机承担庞大而复杂的计算量。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利用计算机实时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按最优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或自动控制。采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量及合格率。因此,计算机过程控制已在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电力等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电脑应用课使用)

问题:请同学想象一下第一台计算机的模样 二.知识点剖析(130分钟) (一)、计算机的产生: 1、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预先编写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传递。 2、计算机的发展史: 1)机械式计算机时代 A.帕斯卡:法国人。于17世纪制造出一种机械式加法机,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 B.莱布尼兹:德国人。于1672年,发明了乘法计算机,他是受中国易经八卦的影响最早提出二进制运算法则。他认为中国的八卦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记数法,对200多年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巴贝奇: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研制出差分机和分析机,为现代计算

机设计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D.阿达(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拓者):1834年11月,阿达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查尔斯·巴贝奇。此时的巴贝奇正在到处游说他的计算机设想。当时的人们很少有人理会他,以为他是在“痴人说梦”。但当遇到阿达时,他也将自己的设想全盘托出,讲给阿达听。此时的阿达只有18岁,但她听完他的设想并看了他的文稿后,彻底地领会了他的设想,并深深地为之陶醉。凭着她深厚的科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世界将因之而改变。随后阿达设计图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者。 E.阿兰.图林(人工智能之父):1950年,他的一篇论文发表引来的惊雷,是在“第一代电脑”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篇论文甚至可以作为“第五代电脑”和“第六代电脑”的宣言书。从此,人们更愿意把阿兰·图林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卓越贡献,设立了计算机最高奖,“图林奖”。 F.冯.诺依曼(电子计算机之父):指出计算机是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还指出在计算机内部,机器能够识别的是0,1表示的二进制数。 2)电子式计算机时代 A.1926年,美国人发明电子管,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基础。 B.1936年,图灵和诺依曼共同开发出后来被称之为“冯诺依曼存储器。 C.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是投入运行。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亚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的缩写。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

计算机具有什么特点

1. 计算机具有什么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内部操作自动化。 2. 简述Cache、ROM、RAM的特点。 Cache:在CPU与主存储器之间设置的一个一级或两级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其信息是随着计算机的断电自然丢失。只读存储器ROM:只能从存储器中读数据,而不能往里写信息,计算机断电后数据仍然存在。随机读写存储器RAM:既可以从存储器中读数据,也可以往存储器中写信息,用于存放运行程序所需的命令、程序和数据等,计算机断电后信息自然丢失。 3.盘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各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软盘的技术指标有:面数、磁道、扇区、存储密度和容量。磁道是以盘片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每个磁道被分成若干区域,称为扇区。容量指软盘所能存储数据的字节数。 4、微机主板主要有哪些部件构成?各部件有什么功能? 微机主板包括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中,芯片组是核心,为计算机中的各部件建立可靠的安装、运行环境,为各种外设提供可靠的连接。CPU插座用于固定连接CPU芯片;内存插槽用于连接内存条;总线扩展槽用来连接各种功能卡;输入输出接口用来使主机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有效的相连 5、利用鼠标操作中文Windows XP有那几种方法? 有五种操作方法,即:1)指向: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某个目标上2)单击:选择指定的目标3)双击:用来激活、启动或打开一个项目4)右击:显示指定项目的快捷菜单5)拖动:把目标项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6、在Windows中,进行哪些操作可以退出应用程序? 1)单击应用程序窗口右上角的关闭窗口按钮。(2)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3)按快捷键Alt+F4。(4)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菜单命令。(5)按Ctrl+Alt+Del键,从关闭程序列表中选择程序,再单击“结束任务”按钮。 7、要将D:\user\stu.doc移动到D:\exam文件夹中,简述其操作。 单击选中D盘下USER目录下的stu.doc,单击右键选择剪切,然后打开D盘下的exam文件夹,单击邮件选择粘贴。 8、简述Windows XP中启动应用程序的三种方法。 在开始菜单的程序下启动。2.直接找到应用程序所在的可执行文件双击执行。3.开始菜单运行项。 9、简述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 多媒体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并与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的结合,形成一个可组织、存储、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包括: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 10、简述在Word中,移动文字与图形的过程。 首先选定要移动的对象,并指向它。按住鼠标左键,把指针移到新的位置,再松开鼠标按钮,对象就被移动到新的位置。使用编辑菜单下的剪切和粘贴命令、“常用”工具栏上的“剪切”和“粘贴”按钮、键盘的Ctrl+X,Ctrl+V操作,同样可以完成此操作。 11、Word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所见即所得;图文混排技术;绘图和制表功能;排版功能;文件格式转换功能;

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问世之初,主要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得名。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智能模拟等各个领域,能处理包括数字、文字、表格、图形、图象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与其她工具与人类自身相比,计算机具有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与精确性等特点。 (1) 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部件采用的就是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远非其她计算工具所能比拟, 且运算速度还以每隔几个月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在快速发展。目前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几百亿次运算,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极其复杂的运算问题;即使就是微型计算机,其速度也已经大大超过了早期的大型计算机,一些原来需要在专用计算机上完成的动画制作、图片加工等,现在在普通微机上就可以完成了。 (2)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性就是计算机区别于其她计算工具的重要特征。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运算指令等存储起来,以备随时调用。存储器不但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存入或取出这些信息。 (3) 通用性强:通用性就是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基础。任何复杂的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大量的基本的算术运算与逻辑操作,计算机程序员可以把这些基本的运算与操作按照一定规则(算法)写成一系列操作指令,加上运算所需的数据, 形成适当的程序就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4)工作自动化: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运算就是根据人们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控制执行的。只要把包含一连串指令的处理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会依次取出指令,逐条执行,完成各种规定的操作,直到得出结果为止。 (5) 精确性高、可靠性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很高,差错率极低,一般来讲只在那些人工介入的地方才有可能发生错误,由于计算机内部独特的数值表示方法,使得其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当长,可达百位以上甚至更高,满足了人们对精确计算的需要。 2、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处理的对象、用途与规模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面介绍常用的分类方法。 (1) 按处理的对象划分 计算机按处理的对象划分可分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与混合计算机。 ◆ 模拟计算机:指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其特点就是参与运算的数值由不间断的连续量表示,其运算过程就是连续的,由于受元器件质量影响,其计算精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模拟计算机目前已很少生产。

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

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 计算机具有以下特点: 快速的运算能力 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基于电子脉冲电路原理,由电子线路构成其各个功能部件,其中电场的传播扮演主要角色。我们知道电磁场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现在高性能计算机每秒能进行几百亿次以上的加法运算。如果一个人在一秒钟内能作一次运算,那么一般的电子计算机一小时的工作量,一个人得做100多年。很多场合下,运算速度起决定作用。例如,计算机控制导航,要求“运算速度比飞机飞的还快”;气象预报要分析大量资料,如用手工计算需要十天半月,失去了预报的意义。而用计算机,几分钟就能算出一个地区内数天的气象预报。 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电子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在理论上不受限制,一般的计算机均能达到15位有效数字,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任何精度要求。历史上有个著名数学家挈依列,曾经为计算圆周率π,整整花了15年时间,才算到第707位。现在将这件事交给计算机做,几个小时内就可计算到10万位。 超强的记忆能力 计算机中有许多存储单元,用以记忆信息。内部记忆能力,是电子计算机和其他计算工具的一个重要区别。由于具有内部记忆信息的能力,在运算过程中就可以不必每次都从外部去取数据,而只需事先将数据输入到内部的存储单元中,运算时即可直接从存储单元中获得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计算机存储器的容量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它记忆力特别强。 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也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分析能力。借助于逻辑运算,可以让计算机做出逻辑判断,分析命题是否成立,并可根据命题成立与否做出相应的对策。例如,数学中有个“四色问题”,说是不论多么复杂的地图,使相邻区域颜色不同,最多只需四种颜色就够了。100多年来不少数学家一直想去证明它或者推翻它,却一直没有结果,成了数学中著名的难题。1976年两位美国数学家终于使用计算机进行了非常复杂的逻辑推理验证了这个著名的猜想。

题 计算机历史与分类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研制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 A )。 A、ENIAC B、EDVAC C、EDSAC D、MARK-II 2、提出了存储程序和采用二进制系统的设想,被人们尊称为“计算机之父”的科学家是( B ) A、香农 B、冯.诺依曼 C、摩尔 D、维纳 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 A )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名是ENIAC。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苏联 4、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主要是用于( B )。 A、数据处理 B、军事用途 C、工业生产 D、网络通信 5、关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 B、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用途 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使用了存储器 D、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是电子管 6、公认的第一台使用了存储器的电子计算机是( A )。 A、ENIAC B、EDVAC C、COLOSSUS

D、UNIVAC-I 7、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 D )。 A、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 8、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全名是( B )。 A、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 B、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C、电子变量积分计算机 D、电子存储自动计算机 9、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C )。 A、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大规模集成电路

10、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D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1、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 A )。 A、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性能价格比低 B、运算速度快、性能价格比低、程序控制 C、运算速度快、自动控制、可靠性高 D、性能价格比低、功能全、体积小 12、以下不属于电子数字计算机特点的是( B )。 A、通用性强 B、体积庞大 C、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教案资料

1.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问世之初,主要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得名。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智能模拟等各个领域,能处理包括数字、文字、表格、图形、图象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与其他工具和人类自身相比,计算机具有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等特点。 (1) 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部件采用的是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远非其他计算工具所能比拟, 且运算速度还以每隔几个月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在快 速发展。目前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几百亿次运算,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极其复杂的运算问题;即使是微型计算机,其速度也已经大大超过了早期的大型计算机,一些原来需要在专用计算机上完成的动画制作、图片加工等,现在在普通微机上就可以完成了。 (2) 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性是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计算工具的重要特征。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运算指令等存储起来,以备随时调用。存储器不但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存入或取出这些信息。 (3) 通用性强:通用性是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基础。任何复杂的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大量的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计算机程序员可以把这些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按照一定规则(算法)写成一系列操作指令,加上运算所需的数据, 形成适当的程序就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4)工作自动化: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运算是根据人们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控制执行的。只要把包含一连串指令的处理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会依次取出指令,逐条执行,完成各种规定的操作,直到得出结果为止。 (5) 精确性高、可靠性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很高,差错率极低,一般来讲只在那些人工介入的地方才有可能发生错误,由于计算机内部独特的数值表示方法,使得其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当长,可达百位以上甚至更高,满足了人们对精确计算的需要。 2.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较多,根据处理的对象、用途和规模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面介绍常用的分类方法。 (1) 按处理的对象划分 计算机按处理的对象划分可分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 模拟计算机:指专用于处理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的计算机。其特点是参与运算的数值由不间断的连续量表示,其运算过程是连续的,由于受 元器件质量影响,其计算精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模拟计算机目前已很少生产。

计算机类型和特点

电子商务员考试要点辅导:计算机类型和特点 计算机按用途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两种。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专用计算机是最有效、最经济、最快速的计算机,但是它的功能单一,适应性很差;通用计算机功能齐全,适应性很强,但是牺牲了效率、速度和经济性。现在一般意义上讲的计算机都是指通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又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运算速度、输入/输出能力、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 (1)巨型机 巨型计算机是指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的高性能计算机,其运算速度通常可达1亿次/秒以上。如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Cray-X-MP机,它的向量运算速度高达4亿次/秒,是针对天气预报、飞行器设计和核物理研究中大量的向量运算而设计的。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在并行算法上取得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新一类巨型机,称为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ors)。它是用大量的微处理器互联而成的,在速度上有非凡的优势,其最高速度已达到320亿次浮点运算/秒。 巨型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尖端的科学计算和军事领域中,它是反映一个国家计算机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大型机 大型机是针对那些要求计算量大、信息流通量大、通信能力高的用户设计的。一般大型机的运算速度为100万次/秒至数千万次/秒,它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丰富的外部设备和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如IBM 3090、IBM ES59000系列机。 (3)中型机 中型机的规模介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 (4)小型机 小型机规模小、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操作简便、容易维护,因而得以迅速推广,在20世纪60~70年代曾掀起了一个计算机普及应用的浪潮。当时的PDP-11系列机和VAX-11、DG公司的NOVA系列机都是典型的机种。小型机既可以用于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又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 (5)微型计算机 由微处理器、半导体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的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又一次掀起了计算机大普及的浪潮。微型机比小型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廉,并且通用性强、灵活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方便。20世纪70年代后期,个人计算机(一种独立的微型机系统)问世。它以设计先进、功能齐全、软件丰富、价格便宜等特点很快占领了微型机的市场,为计算机渗透到各行各业,进入办公室和千家万户打开了方便之门。“微机”这一概念并不仅指微小的机器,而是指计算机的微型化。 微型计算机(主要指PC)技术发展很快,CPU、主板、RAM、ROM、显示卡、显示器、接口和硬盘等常规部件不断更新换代。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外设加入到微机系统中,如Modem(调制解调器)、扫描仪等。 微型机的主要电路都在主机板上,主要包括CPU核心电路、存储器电路、DMA部分电路、中断部分电路、CMOS电路和总线等。目前微型机上使用的显示卡有PCI卡和AGP卡。PCI卡用于二维图形处理及一般的数据处理,AGP卡用于三维图形处理。目前常用的显示器是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表示显示器性能的数据有尺寸、点间距、垂直扫描频率(刷新率)、水平扫描频率和带宽。表示硬盘性能的指标有容量、数据传输率、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数据传输率与接口类型有关。为了提高硬盘和主机间的数据交换速度,目前常用的硬盘接口是Ultra DMA。目前微型机常用Ultra DMA接口的光驱。

3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两课时)

授课课题: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对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了解计算机的各种分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对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了解计算机的各种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时安排: 2课时 参考资料:无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的特点 尽管计算机在规模、性能、用途、结构等方面有差异,但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计算机里面有运算器,运算器主要功能就是运算,而且运算速度特别快,而计算机是使用二进制进行运算,位数很多,所以精度高。 2、程序控制下实现操作自动化。 计算机里面有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程序的要求自动跳转到相应的位置进行操作,所以可以脱离人的干预自行操作。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带有存储器,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在运行的时候还可以根据程序的要求读出所存储的数据。 计算机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以判断一个条件的真假,并根据结果自动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4、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计算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都是被一层保护膜覆盖着的,可以避免大多数的外界损坏,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而且计算机由于同时具有计算和逻辑判断的功能,使得计算机不但可用于数值计算,还可对非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使得计算机可以在各行各业都发挥出它的效率。 二、计算机的类型 1、按信息表示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分类

(1)模拟计算机 运行模拟信号的计算机,常用于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2)数字计算机 就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结合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长处设计出来的一种特殊计算机。 2、按使用范围分类 (1)专用计算机 专用领域使用的计算机,如影视编辑计算机和军事训练计算机。 (2)通用计算机 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可以在大多数领域使用,应用范围大,但是不专业,所以达不到专业领域的高要求。 3、按照规模和性能分类 (1)巨型机 超级计算机,主要进行复杂的计算。

计算机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

计算机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 一、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的特点是:电脑开机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所有正在运行的数据和程序都会放置其中,并且随时可以对存放在里面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存取。它的工作需要由持续的电力提供,一旦系统断电,存放在里面的所有数据和程序都会自动清空掉,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根据组成元件的不同,RAM内存又分为以下十八种: 01.DRAM(Dynamic 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这是最普通的RAM,一个电子管与一个电容器组成一个位存储单元,DRAM将每个内存位作为一个电荷保存在位存储单元中,用电容的充放电来做储存动作,但因电容本身有漏电问题,因此必须每几微秒就要刷新一次,否则数据会丢失。存取时间和放电时间一致,约为 2~4ms。因为成本比较便宜,通常都用作计算机内的主存储器。 02.SRAM(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静态,指的是内存里面的数据可以长驻其中而不需要随时进行存取。每6颗电子管组成一个位存储单元,因为没有电容器,因此无须不断充电即可正常运作,因此它可以比一般的动态随机处理内存处理速度更快更稳定,往往用来做高速缓存。 03.VRAM(Video RAM,视频内存)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显卡的视频数据输出到数模转换器中,有效降低绘图显示芯片的工作负担。它采用双数据口设计,其中一个数据口是并行式的数据输出入口,另一个是串行式的数据输出口。多用于高级显卡中的高档内存。 04.FPM DRAM(Fast Page Mode DRAM,快速页切换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改良版的DRAM,大多数为72Pin或30Pin的模块。传统的DRAM在存取一个BIT的数据时,必须送出行地址和列地址各一次才能读写数据。而FRM DRAM在触发了行地址后,如果CPU 需要的地址在同一行内,则可以连续输出列地址而不必再输出行地址了。由于一般的程序和数据在内存中排列的地址是连续的,这种情况下输出行地址后连续输出列地址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数据。FPM将记忆体内部隔成许多页数Pages,从512B到数KB不等,在读取一连续区域内的数据时,就可以通过快速页切换模式来直接读取各page内的资料,从而大大提高读取速度。在96年以前,在486时代和PENTIUM时代的初期,FPM DRAM被大量使用。 05.EDO DRAM(Extended Data Out DRAM,延伸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分类1.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轨迹,它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质量约30吨。1958年,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了,它属于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有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能将它容下,运算速度 也大大提升了,1965年,第二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了。1971年,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属于计算机的第 四代,一直以来,计算机不断向着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 的方向跟新换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可以进行 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 大型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以及安装台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 综合国力,它解决军事、科研、气象、航天、银行、电信等高强度计算或存储 问题的强有力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计算机常用于大型事务的处理 系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服务器一般采用大型计算机,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也 需要大型机作为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高性能、提供I/O处理能力。2009年,我 国第一台国产每秒千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计算机问世,它使中国成为继承美国之 后世界第二个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2.计算机的特点 ●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地运转程序。 ●运转速度快。 ●运算精度高。 ●具有运算和逻辑判断能力。 ●储存容量大,记忆能力强。 ●可靠性高。 3.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分类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 针对某一个特征。 ●按照处理数据形态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3类。 ●按照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业计算机。 ●按照其性能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工作站和服务器。

2016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2016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一、第1代: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6-1958年) 1.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 2.软件方面,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输入输出设备落后,没有系统软件。 特点: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成本高、寿命短,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第2代: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8-1964年) 1.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盘。 2.软件方面,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开始有了系统软件,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特点:与第一代计算机比体积变小、能耗降低、重量变轻、制作成本下降、可靠性和运算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4-1970年) 1.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增强了系统处理能力。 2.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使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特点:速度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变的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寿命更长、耗电更省等。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四、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1.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半导体存储器因集成度不断提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和光盘。 特点: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集图像、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于一体,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第一章绪论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组成、分类和发展趋势。 (1)计算机控制的一般概念及其发展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组成和分类 (3)计算机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课程重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组成和分类 课程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特点 解决办法: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入手,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个模拟-离散混和系统,引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信号转换过程,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数字控制理论基础 计算机控系统的数学基础、离散系统数字控制理论和性能指标分析。 (1)信号变换理论 (2)离散系统数字描述 (3)脉冲传递函数 (4)线性离散系统稳定性、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分析 课程重点: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分析 课程难点:线性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解决办法:熟练掌握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借助MATLAB仿真工具,充分利用图解分析方法,直观方便。 第三章开环数字程序控制 直线和圆弧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的实现方法。 (1)运动轨迹插补的基本原理 (2)直线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3)圆弧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4)步进电机控制原理 (5)计算机与步进电机接口实现方法 课程重点: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直线与圆弧)、步进电机控制 课程难点:四个象限圆弧逐点比较法插补运算 解决办法:以第一象限为主,掌握圆弧插补运算。在此基础上考虑四个象限的符号变化以及顺弧和逆弧进给的走步区别。 第四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常规控制技术 数字PID控制原理、控制器的设计、控制参数的整定及其PID控制新技术。 (1)数字PID控制标准型算法 (2)数字PID控制改进型算法 (3)控制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4)PID控制算法的发展 最少拍控制原理、控制器的设计及其系统的改进。 (1) 最少拍控制的基本原理 的结构设计 (2)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 (3) 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的设计 (4) 最少拍无纹波控制器的设计 (5) 最少拍系统的改进措施

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1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问世之初,主要用于数值计算,“计算机”也因此得名。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智能模拟等各个领域,能处理包括数字、文字、表格、图形、图象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与其他工具和人类自身相比,计算机具有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和精确性等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部件采用的是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远非其他 计算工具所能比拟,且运算速度还以每隔几个月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在快速发展。目前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几百亿次运算,能够在很短的时 间内解决极其复杂的运算问题;即使是微型计算机,其速度也已经大大超过了早期的大型计算机,一些原来需要在专用计算机上完成的动画制作、图片加工等,现在在普通微机上就可以完成了。 (2)存储容量大:计算机的存储性是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计算工具的重要特征。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运算指令等存储起来,以备随时调用。存储器不但能够存储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快速准确地存入或取出这些信息。 (3)通用性强:通用性是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基础。任何复杂的任务都可以分解为大量的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计算机程序员可以把这些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按照一定规则(算法)写成一系列操作指令,加上运算所需的数据,形成适当的程序就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4)工作自动化:计算机内部的操作运算是根据人们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控制 执行的。只要把包含一连串指令的处理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会依次取出指令,逐条执行,完成各种规定的操作,直到得出结果为止。 (5)精确性高、可靠性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很高,差错率极低,一般来讲只在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进行分类。 按计算机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数字计算机(digital computer)、模拟计算机(analogue computer)和混合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所处理数据都是以0和1表示的二进制数字,是不连续的离散数字,具有运算速度快、准确、存储量大等优点,因此适宜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具有最广泛的用途。模拟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是连续的,称为模拟量。模拟量以电信号的幅值来模拟数值或某物理量的大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都是模拟量。模拟计算机解题速度快,适于解高阶微分方程,在模拟计算和控制系统中应用较多。混合计算机则是集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优点于一身。 按计算机的用途不同分为通用计算机(general purpose computer)和专用计算机(special purpose computer)。通用计算机广泛适用于一般科学运算、学术研究、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等,具有功能多、配置全、用途广、通用性强的特点,市场上销售的计算机多属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是为适应某种特殊需要而设计的计算机,通常增强了某些特定功能,忽略一些次要要求,所以专用计算机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解决特定问题,具有功能单纯、使用面窄甚至专机专用的特点。模拟

计算机通常都是专用计算机,在军事控制系统中被广泛地使用,如飞机的自动驾驶仪和坦克上的兵器控制计算机。本书内容主要介绍通用数字计算机,平常所用的绝大多数计算机都是该类计算机。 计算机按其运算速度快慢、存储数据量的大小、功能的强弱,以及软硬件的配套规模等不同又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与服务器等。 1.巨型机(giant computer) 巨型机又称超级计算机(super computer),是指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它是目前功能最强、速度最快、软硬件配套齐备、价格最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解决诸如气象、太空、能源、医药等尖端科学研究和战略武器研制中的复杂计算。它们安装在国家高级研究机关中,可供几百个用户同时使用。 运算速度快是巨型机最突出的特点。如美国Cray公司研制的Cray系列机中,Cray-Y-MP运算速度为每秒20~40亿次,我国自主生产研制的银河Ⅲ巨型机为每秒100亿次,IBM公司的GF-11可达每秒115亿次,日本富士通研制了每秒可进行3000亿次科技运算的计算机。最近我国研制的曙光4000A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万亿次。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这种机器,它的研制开发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体现。

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 计算机可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两大类。 模拟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参与运算的数值由不间断的连续量表示,其运算过程是连续的,模拟计算机由于受元器件质量影响,其计算精度较低,应用范围较窄,目前已很少生产。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参与运算的数值用断续的数字量表示,其运算过程按数字位进行计算,数字计算机由于具有逻辑判断等功能,是以近似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进行工作,所以又被称为“电脑”。数字计算机按用途又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专用与通用计算机在其效率、速度、配置、结构复杂程度、造价和适应性等方面是有区别的。https://www.doczj.com/doc/3a5984567.html,/html/2013/10/5087.html 专用计算机功能单一,针对某类问题能显示出最有效、最快速和最经济的特性,但它的适应性较差,不适于其它方面的应用。我们在导弹和火箭上使用的计算机很大部分就是专用计算机。这些东西就是再先进,你也不能用它来玩游戏。 通用计算机功能多样,适应性很强,应用面很广,但其运行效率、速度和经济性依据不同的应用对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通用计算机按其规模、速度和功能等又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及单片机。这些类型之间的基本区别通常在于其体积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功率消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和设备、软件配置等的不同。 一般来说,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很高,可达每秒执行几亿条指令,数据存储容量很大,规模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大型科学计算。它也是衡量一国科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单片计算机则只由一片集成电路制成,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十分简单,性能介于巨型机和单片机之间的就是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它们的性能指标和结构规模则相应的依次递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