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SZD0414)三收稿日期:2004?09?09

作者简介:陈 果(1979-),男,四川蓬溪人,西南石油学院在读硕士三

文章编号:1000?3754(2005)03?0001?04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陈 果,彭 军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新都 610500)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分析与研究,对非构造油气藏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三近年来,随着全球非构造油气

藏的探明储量节节攀升,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更是成为了热门课题三对非构造油气藏的概念二分类二分布特征二非构造油气藏的识别与预测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对提高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三但是,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三

词: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坡折带;低位体系域;水动力油气藏

中图分类号:TE122.3+

2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除新疆二西藏和海上少数盆地外,多数盆地都已进入勘探高成熟阶段三据统计,渤海湾盆地非构造油气藏的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54.7%[1];南襄盆地岩性油气藏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高达84.6%[2];济阳坳陷2000年以来探明储量的60%~70%属于非构造油气藏[3];在美国其已占探明储量的30%左右[2,4]三由此可见,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容易勘探的中二浅层大型构造油气藏逐渐减少,

转向非构造油气藏勘探势在必行三

1 相关概念

非构造油气藏也有人把它叫做隐蔽油气藏三隐蔽

油气藏的概念最早是由卡尔(1880)提出的三威尔逊(1934)提出了非构造圈闭是 由于岩层孔隙度变化而封闭的储集层”的观点三莱复生(A.I.Levorsen)1936年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在1964年的论文中用隐蔽圈闭来称呼构造二地层二流体(水动力)多要素结合的复合圈闭,并在其1966年的遗著中以隐蔽和难以捉摸的圈闭来形容隐蔽圈闭三哈尔鲍蒂(H.T.Halbouty,1972)著文将地层圈闭二不整合圈闭二古地形圈闭等统称为隐蔽圈闭,并在1982年进一步把隐蔽在不整合面下或复杂构造带下不易认识和勘探难度较大的各类潜伏圈闭都称之为隐蔽圈闭三萨维特(C.H.Savit,1982)也撰文指出 所谓隐蔽圈闭,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于圈定其位置的圈闭”[5,6]三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不同的石油地质学家

对隐蔽油气藏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至今关于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也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又确切的定义,国内学者比较多的是根据圈闭的隐蔽性和勘探的难易程度给隐蔽油气藏下定义三就目前的研究程度而言,国内主要存在两种理解[7]:其一,认为隐蔽油气藏是指采用目前通用的勘探技术和方法不易找到的油气藏,将各种岩性油藏二地层超覆油藏二地层不整合油藏二古地貌油藏,还有深层构造油藏二逆掩断层下盘油藏等统统包括在内;其二,认为隐蔽油气藏指的是非构造类型的二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二地层不整合或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古地貌油气藏等三

可以看出,第一种理解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地质含义不够确切或不严格,仅代表勘探技术水平或勘探已达到的程度,实际上包括了构造油气藏三而第二种理解将隐蔽油气藏限定在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内,强调非构造成因三笔者赞同第二种理解,认为隐蔽油气藏是非构造类型的,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二地层油气藏二水动力油气藏及复合型油气藏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作者认为不宜再采用隐蔽油气藏的概念,而应采用非构造油气藏的提法三

2 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

以圈闭的成因类型为主要划分依据的分类是目前

国内非构造油气藏的主流划分方案三虽然不同学者的具体分类稍有差异,但大都差不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将非构造油气藏分为四个大类和若干个亚类(表1)三笔者也赞同这种分类方案三

1

第24卷 第3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G.O.D.D. 2005年6月

表1 非构造油气藏分类

大 类亚 类

岩性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岩性透镜体油气藏古河道砂岩油气藏生物礁油气藏

物性封闭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

水动力圈闭油气藏水动力圈闭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构造-地层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

另外,有些学者以油层岩石类型为划分依据将非构造油气藏分为碎屑岩油气藏二碳酸盐岩油气藏二火成岩油气藏二变质岩油气藏及泥岩类油气藏[8]三但这种分类方案目前没有被广泛采用三

3 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非构造油气藏的储集体发育和分布非常复杂,精确描述其空间展布是油气勘探开发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三弄清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对其勘探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

3.1 盆地内部不同次级构造单元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我国中东部陆相含油气盆地主要为箕状断坳陷盆地,其内部结构一般主要由陡坡带二洼槽带和斜坡带三部分组成三在不同的次级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的非构造油气藏,且主要受储集层单元二断层二局部构造三个因素及组合关系控制[9]三

(1)陡坡带

在坡度10°~30°以上的断陷陡坡带,主要发育冲(洪)积扇-近岸水下扇-浊积扇与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以岩性油气藏群为主体的非构造油气藏聚集带[2,4]三更进一步,在陡坡带下倾部位主要是地层超覆与砂砾岩扇体油气藏,在陡坡带的上倾部位主要为同生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或地层不整合油气藏[4]三

(2)洼槽带

在生油洼陷及其附近,由重力流水道二湖底扇和前扇三角洲与前三角洲的滑塌浊积岩复合,可形成岩性油气藏群[4],也可有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三(3)缓坡带

由于经过了多次超覆二退覆和多个不整合,因此在缓坡带更容易发育地层超覆油气藏二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二岩性油气藏和地层-岩性复合油气藏三

(4)大断层负地形区

在盆地发育的后期,河流相发育,在断层下降盘形成负地形,河流下切充填形成条带状河道砂体[2]三因此在大断层负地形区易发育古河道砂岩油气藏三(5)古隆起区

在古隆起区主要发育古潜山油气藏三

3.2 层序地层格架内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据G.R.Baum(1995)统计,世界上大部分油气田86%的储量赋存于低水位体系域中,只有12%与水进体系域有关,2%与高水位体系域有关[10,11]三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有48.2%的油气储存于低水位体系域,26.8%的油气储存于水进体系域中,25.0%的油气储存于高水位体系域中[12?14]三由此可见,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与层序地层格架有一定关系三(1)低水位体系域中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

大多数油气藏都赋存于低水位体系域中[11,15?17],而与低水位体系域有关的油气藏多数是地层二岩性油气藏三其中包括盆底扇二水下扇形成的岩性透镜体油气藏和前积楔附近形成的与三角洲或河口湾有关的地层尖灭油气藏及逆着湖(海)口向上追溯的古河道砂油气藏三

(2)水进体系域中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

水进体系域中非构造油气藏并不十分发育,主要分布一些水进型扇三角洲,远端可能发育浊积扇沉积,层序充填以向凹陷边缘方向超覆为特征,较易形成超覆型油气藏,但规模一般较小三

(3)高水位体系域中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

高水位体系域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良好的盖层和生油层三以三角洲二扇三角洲的进积型沉积为主,晚期可发育泛滥平原沉积,前端也可发育滑塌浊积扇三因此,高水位体系域中也可有岩性二地层或岩性-地层复合油气藏分布三

另外,发育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浊积扇砂体二近岸水下扇和辫状三角洲前缘砂体在有利的地层或构造位置可以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或地层油气藏[18]三3.3 坡折带背景下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坡折带对非构造圈闭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且其形成的非构造圈闭在储集物性二封堵条件以及油源条件的组合十分理想,因此弄清坡折带下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是指导油田进一步勘探的有效途径[19,20]三综合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坡折带背景下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特征有以下几点: (1)非构造圈闭紧邻坡折带发育,沿坡折带呈串珠状展布三

2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G.O.D.D. 第24卷 第3期

(2)坡折带上最有利于产生地层超覆二削截等不整合现象,因此坡折带下的非构造圈闭中地层圈闭的发育更为突出三

(3)坡折带在纵向上发育有继承性,因此其控制下的非构造圈闭在纵向上的分布也具有继承性三(4)坡折带横向上的变化控制了非构造圈闭沿坡折带的分布类型三通常在盆地边缘由于有较大的构造沉降差异,坡折带高差较大,坡折带上下可容纳空间差异亦较大,在坡折带之上易于形成深切谷圈闭,向盆地方向,随着坡折带规模的逐渐减小,坡度减缓,地层圈闭逐渐减少,地层-岩性圈闭二岩性圈闭逐渐增多三

4 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方法

非构造油气藏的最大特点是圈闭隐蔽,因此,圈闭的识别是非构造油气藏勘探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也是难点所在三关于非构造圈闭的识别,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是对地震资料进行多次处理和解释,结合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坡折带理论对各种非构造油气藏进行综合研究[21,22]三

4.1 地球物理研究方法

(1)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王成祥等从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着手提出了利用窄带子波扫描探测非构造圈闭的方法及可视化处理技术,它在横向上能够识别厚度等于甚至小于λ/100

(λ为地震波波长)的薄层圈闭,在纵向上能够对λ/8厚度的薄层记录进行高分辨率重建[23]三张守昌等利用地震信息,采用道积分二三瞬剖面的特殊处理二瞬时振幅二均方根振幅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进行地震储层横向预测和油气检测[24]三王连山等采用测井约束三维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的平面展布二厚度二物性变化规律等进行过精细描述[25]三(2)成像技术的应用

肖乾华等(1998)在研究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时,提出运用测井等时地层分形成像技术和三维地震沿层信息提取成像技术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地震相分析技术,可在等时格架内对非构造油气藏生储盖层的时空配置进行研究[15]三

(3)非构造圈闭的双界面识别方法

所谓双界面是指封堵层界面和储集层界面三该方法以非构造圈闭形成机理为基础,以地震井约束反演为主要手段,在求得渗透率基础上识别封堵层和输导层之间界面;结合孔隙度划分储集层与非储层之间的界面,两界面组合划分非构造圈闭,其流程见图1[26]三

4.2 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研究非构造油气藏的方法已得到国内学者普遍认同[27?29]三层序地层学研究实践表明,油气在层序格架中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是因为形成油气藏的生二储二盖等各要素在层序格架中是有一定分布规律的[14,30,31]三沈守文等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给出了研究非构造油气藏的具体步骤[11]:①先从测井资料入手,识别准层序二准层序组二密集段;并且配合生物地层学资料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年代地层格架;②接着在地震剖面上寻找反射终止点,识别不整合面和最大洪泛面,结合测井信息和古生物资料进行经典层序地层学研究,划分一级二二级二三级层序及其体系域,作合成地震记录,将地震和测井解释结果联系起来,建立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③通过露头或岩心观察对地震和测井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和完善,并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利用岩心或测井曲线,作Fischer图解,分析可容空间变化和地层基准面旋回,以地层基准面旋回为依据,进行连井地层精细对比;④进行地震相分析,根据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关系将其转化为沉积相,作反射振幅(或波阻抗)平面分布图,在地震相分析基础上,解释地震微相,研究砂体平面展布特征;⑤综合分析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和成藏模式,重点识别非构造圈闭,探讨层序地层与非构造油气藏的关系;⑥通过地震资料特殊处理,对圈闭进行含油气性检测和评价,指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块和目标三

4.3 其他研究方法

李丕龙等提出三元(砂体类型,埋藏深度,砂体物性)成藏条件可预测砂体是否含油气[3]三由于水动力圈闭油气藏实例较少,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程度不高,可采用E.C.Dahlberg(1982)提出的水动力圈闭勘探法(C?V?Z),即通过绘制油势图来评价[32]三

4.4 综合研究方法

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一般都在盆地勘探中后期进行,勘探难度大,应结合地质分析二物探研究等方法手段综合研究非构造油气藏的发育和分布三根据勘探实践的启示,费宝生总结概括为:立足资源选区带,

3

 2005年6月 陈 果等: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依据成藏建模型,老井复查定靶区,技术进步找圈闭,储层预测搞突破,滚动勘探交储量[2]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隐蔽油气藏是非构造类型的,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二地层油气藏二水动力油气藏及复合型油气藏三

(2)以圈闭成因为分类依据,我国非构造油气藏可分为岩性二地层二水动力和复合油气藏四个大类及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等若干个亚类三

(3)非构造油气藏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盆地陡坡带发育岩性油气藏二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洼槽带发育岩性油气藏,缓坡带发育地层油气藏二地层-岩性油气藏;大部分非构造油气藏都分布于低水位体系域中,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中分布较少,且规模一般也较小;非构造油气藏沿坡折带呈串珠状分布,坡折带横向上高差的变化控制了非构造油气藏发育的类型三

(4)国内在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方法上,主要利用地震资料结合测井资料进行一些特殊处理,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三

非构造油气藏研究在国内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对发育不多的水动力圈闭油气藏缺乏系统的研究;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研究不够;对中西部其他类型的盆地研究较少等等三

参考文献:

[1]袁选俊,谯汉生.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2):130?133.

[2]费宝生.隐蔽油气藏的勘探[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 (6):29?32.

[3]李丕龙,金之钧,张善文,等.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及主要研

究进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20(3):1?4. [4]谯汉生,王明明.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J].地学前缘(中

国地质大学,北京),2000,7(4):497?506.

[5]林 雄,田景春.非构造油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岩相古地理,1998,18(4):63?70.

[6]潘元林,孔凡仙,杨申镳,等.中国隐蔽油气藏[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8.

[7]田在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A].中国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集

[C].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8]肖焕钦,陈广军,李常宝.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分类及勘探[J].特种油气藏,2002,9(5):10?12.

[9]孙龙德.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沉积体系及隐蔽油气藏[J].新疆

石油地质,2000,21(2):123?127.

[10]沈守文,彭大钧,颜其彬,等.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

思路[J].石油学报,2000,21(1):16?22.[11]沈守文,彭大钧,颜其彬,等.层序地层学预测隐蔽油气藏的

原理和方法[J].地球学报,2000,21(3):300?305. [12]李 群.松辽盆地南部隐蔽圈闭及有利地区预测[J].石油与

天然气地质,2002,23(2):159?161.

[13]李 群.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J].地球科

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27(6):770?774. [14]李 群,王英民,宋国奇.层序地层学在陆相斜坡带隐蔽油气

藏勘探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3): 12?13.

[15]肖乾华,李宏伟,李云松.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在隐蔽油气

藏勘探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1998,5(2):6?8. [16]薛良清.湖相盆地中的层序二体系域与隐蔽油气藏[J].石油

与天然气地质,2002,23(2):115?120.

[17]宗国洪,冯有良,刘承华,等.同沉积断裂带砂砾岩隐蔽油藏

研究 以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 2003,25(3):274?279.

[18]石世革,张 宁.博兴洼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分析与

岩性圈闭预测[J].矿物岩石,2003,23(3):87?91. [19]刘 豪,王英民,王 媛.坳陷湖盆坡折带特征及其对非构造

圈闭的控制[J].石油学报,2004,25(2):30?35. [20]张善文,王英民,李 群.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3):5?7.

[21]张永华,田小敏,罗家群.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分布特征与勘

探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3):28?30. [22]林松辉,王 华,王兴谋,等.东营凹陷第三系隐蔽油气藏的

地震预测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3,22(2):57?62. [23]王成祥,贺振华,黄德济.隐蔽圈闭的识别及可视化技术[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6,18(2):97?107.

[24]张守昌,李 晨,张泽慧,等.地震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

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1,8(3):13?15. [25]王连山,董建海,彭毅斌,等.测井约束三维地震反演在琥珀

营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 25(2):157?163.

[26]雷茂盛,王文革,李春柏.松辽盆地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及识别

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18(3):7?9. [27]柏 涛,徐志伟.层序地层学在隐蔽圈闭预测中的应用 以

松辽盆地南部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 34(1):73?77.

[28]程学峰,于群达,吴跃通,等.层序地层学研究及隐蔽油气藏

预测 以南阳凹陷古近系为例[J].新疆地质,2003,21

(2):206?209.

[29]鹿洪友,操应长,吴明荣,等.层序地层学应用于陆相湖盆中

隐蔽油气藏的成因解释[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

(2):209?213.

[30]袁选俊,薛良清,池英柳,等.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隐

蔽油气藏勘探 以松辽盆地为例[J].石油学报,2003,24

(3):11?15.

[31]冯有良,邱以钢.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在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隐蔽

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3,24(1):49?52.

[32]王建荣.油气藏的水动力勘探法[J].石油实验地质,1996,

18(2):190?194.

编辑:徐衍彬

4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G.O.D.D. 第24卷 第3期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及勘探方法 目录 1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 2 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2) 3.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 (5) 3.1 层序地层理论 (5) 3.2 坡折带理论 (6) 3.3 复式输导体系理论 (7) 3.4 相势控藏理论 (7) 4 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方法和技术 (8) 4.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准确选区选带是隐蔽油藏勘探的基础 (9) 4.2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采集、高保真处理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保障 (11) 4.3 多井多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变速成图是隐蔽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 (12) 4.4 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地震正反演等预测技术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手段 (14) 4.5已钻井重新认识、“滚动勘探”模式是隐蔽油藏勘探的重要途径 (16) 4.6 应用油气化探技术勘探隐蔽油气藏 (16) 4.7按照隐蔽油气藏的类型选择勘探方法 (17) 5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8) 5.1 存在问题 (18) 5.2 发展趋势 (18) 参考文献 (19)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隐蔽油气藏已成为未来最具储量接替前景的勘探目标。所谓隐蔽油气藏通常是指以地层、岩性为主要控制因素、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油气藏⑴。隐蔽油气藏成条件复杂、圈闭形态不规则、埋藏和分布具有隐蔽性、勘探难度较大,人们对隐蔽油气藏研究还不系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结合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研究现状,总结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思路与技术,分析了隐蔽油气藏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隐蔽油气藏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指导日后隐蔽油气藏勘探。 1隐蔽油气藏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关于隐蔽圈闭,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著名石油学家Levorsen进行了完整的论证,随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古地貌圈闭的油气勘探。目前普遍认为,隐蔽圈闭是指用常规技术方法和手段难以识别的圈闭,它们主要是 由于沉积、古构造运动、水动力变化及成岩作用所引起的,包括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上倾尖灭、透镜体、古河道、潜山、礁体及裂缝圈闭等。隐蔽油气藏是指油气在隐蔽圈闭中的聚集。隐蔽油气藏的概念最早由卡尔(1880) [2]提出。威尔逊(1934)提出了非构造圈(Nonstructural trap)是“由于岩层孔隙度变化而封闭的储层”的观点[3]。莱复生(1936)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4],并发表了题为“地层型油田”的论文;Lveorsen在1966年发表的遗作《隐蔽圈闭》 (obseurea ndSubtletrpas) 提出现代意义的隐蔽油气藏的概念,认为是隐蔽和难以琢磨的圈闭。后来哈尔布特H(T.Halbouyt1982)等对这个概念作了的进一步阐述,其含义主要是泛指在油气勘探上难以识别和难以发现的油气藏,并不是专指 非背斜或地层岩性类型的油气藏⑸。萨维特认为隐蔽圈闭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以圈定其位置的圈闭;朱夏指出,隐蔽圈闭也包括某些构造圈闭,圈闭是否隐蔽,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形式和成因类型;庞雄奇等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从物探和测井等资料上不能直接发现或识别出来的油气藏概称为隐蔽油气藏。 对于隐蔽油气藏的概念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的差异在于构造成因油藏是否属于隐蔽油气藏,如邱中健曾将极其复杂的小断块油气藏列入隐蔽油气藏的范畴,薛良清则认为隐蔽油气藏主要指非构造的地层、岩性圈闭被油气充注后形成的油气藏。潘元林等认为隐蔽油气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技 术经济条件下,其含义也有所不同,而与具体的油气藏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并认为就勘探的难易程度而言,构造油气藏具有特定的空间形态和分布规律,不论 是传统的勘探方法,还是现代的勘探技术方法,它们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虽然

高北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第13卷第5期2006年10月 特种油气藏 Special0ilalldGasRbsen,oirs V01.13No.5 0吣t.2006 文章编号:1006—6535(20()6)05一0036—04 前言 高北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曹敬涛1’2 (1.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2.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在对高北地区油藏地质特征精细研究的基础上,从油气运移、生储盖组合、油藏类型和油气控制因素等方面入手对该区的成藏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高北地区的油气分布受控于含油砂体,含油砂体的油气分布又受控于烃源岩分布,高部位局部圈闭与有利沉积相带的有机配置才能使油气富集成藏,最终形成具有工业油流的含油区块。 关键词:油气成藏;油气运移;莲花油层;沉积相;高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rIEl22.3文献标识码:A 高北地区位于高升油田北部,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牛心坨洼陷以南地区,面积约为140km2,为一西高东低的斜坡,北东向断裂将斜坡切割成多个台阶。第三系早期(房身泡时期)喷发了面积广、厚度大的房身泡组玄武岩,成为第三系沉积前底板。后期在玄武岩底板上沉积了沙四、沙三段湖相暗色泥岩,为高北地区提供了油源基础。 该区1986年开始勘探以来,先后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杜家台油层和莲花油层发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获得了工业油流,个别井还获得高产工业油流。该区杜家台油层的储、盖层条件较好,油源条件较优越,有利于油气成藏,具有形成中、小型油藏的储量规模。因此综合研究本区的油气成藏规律对指导该区进一步扩大勘探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质特征 1.1构造特征 高北地区同整个西部凹陷同步,经历了拱张、裂陷、拗陷3个发展阶段,在多期构造运动下产生断层较多,断裂比较发育,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断裂体系。工区内断层走向基本可分为3组,即NE向、近EW向(或NEE向)、近SN向。其中NE向断裂一般起控制沉积的作用,具有规模较大,发育时间延伸长,切割深,多期活动等特点,近SN和近EW向断层一般都是第三纪中晚期断层,各层断层系统格架基本相同,基本为正断层,西侧断层倾向基本为东倾,东侧断层以西倾为主。 本区断层以三、四级断层为主,三、四级断层对沉积无明显控制作用,仅使其构造复杂化;东侧台安大断裂,是东界控盆一级大断裂,是一呈NE向展布的西倾正断层,从房身泡期开始多次持续活动至东营组末期,落差大,活动时间长、规模大、活动强度剧烈,对本区构造演化、沉积环境、油气分布聚集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中部和西侧为二级断层,对沉积、油气富集等起一定控制作用。 1.2储层特征 1.2.1岩石特征 区内储层主要为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次为沙三下段莲花油层,均为近源沉积和快速堆积的碎屑岩,岩石颗粒和砾石分选磨圆度均较差,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亦较低。岩性主要为砂砾岩、含砾砂岩及长石砂砾岩。分选中等一差,磨圆呈次圆一次棱角状,结构成熟度较低,颗粒接触以点接触为主,偶见悬浮接触,胶结类型为孔隙式一接触式一连晶式。 岩石薄片资料统计表明,莲花油层的石英含量较低,一般为15%一25%,平均为21%,杜家台储层石英含量较高,为31.8%。其长石含量莲花油层为42%,杜家台油层为33.3%。岩屑含量平均可达19%,次为喷发岩岩屑…。其中杜家台储层以火山岩岩屑为主,莲花油层储层则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区内岩屑的溶蚀作用较强,孔隙以次生孔隙 收稿日期:2006一()2—22:改回日期:2006—08一04 作者简介:曹敬涛(1973一),男,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大庆石油学院工程硕士在读研究生,现从事石油地质研究一作。   万方数据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北海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深层油气藏

1. 深层油气藏 随着全球油气工业的发展,油气勘探地域由陆地向深水、目的层由中浅层向深层和超深层、资源类型由常规向非常规快速延伸,水深大于3000m的海洋超深水等新区、埋深超过6000m的陆地超深层等新层系、储集层孔喉直径小于1000nm的超致密油气等新类型,将成为石油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三新”领域。深层将是石油工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引领未来油气勘探与开发最重要的战略现实领域。 关于深层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认识差异较大。目前国际上相对认可的深层标准是其埋深大于等于4500m;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将埋深为3500~4500m的地层定义为深层,埋深大于4500m的地层定义为超深层;钻井工程中将埋深为4500~6000m的地层作为深层,埋深大于6000m的地层作为超深层。 尽管对深层深度界限的认识还不一致,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在深度超过4000m的地层中进行了油气钻探,80多个盆地和油区在4000m以深的层系中发现了2300多个油气藏,共发现30多个深层大油气田(大油田:可采储量大于6850×104t;大气田:可采储量大于850×108m3),其中,在21个盆地中发现了75个埋深大于6000m的工业油气藏。美国墨西哥湾Kaskida油气田是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上砂岩油气田,目的层埋深7356m,如从海平面算起,则深达9146m,可采储量(油当量)近1×108t。 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进入21世纪,深层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塔里木发现轮南-塔河、塔中等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区及大北、克深等陆相碎屑岩大气田;在四川发现普光、龙岗、高石梯等碳酸盐岩大气田;在鄂尔多斯、渤海湾与松辽盆地的碳酸盐岩、火山岩和碎屑岩领域也获得重大发现东部地区在4500m以深、西部地区在6000m以深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油气勘探深度整体下延1500~2000m,深层已成为中国陆上油气勘探重大接替领域[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探井平均井深由2000年的2119m增长到2011年的2946m,其中,塔里木油田勘探井深已连续4年超过6000m(见图1.1),且突破了8000m 深度关口(克深7井井深8023m);东部盆地勘探井深突破6000m(牛东1井井深6027m)中国近10年来完钻井深大于7000m的井有22口,其中,2006年以来完钻19口,占86%目前钻探最深的井是塔深1井,完钻井深8408m,在8000m左右见到了可动油,产微量气,钻井取心证实有溶蚀孔洞,储集层物性较好,地层温度为175~180℃最深的工业气流井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博孜1井,7014~7084m井段在5mm油嘴、64MPa油压条件下日产气251×104m3,日产油30t,属典型的碎屑岩凝析气藏;最深的工业油流井是塔里木盆地的托普39井,6950~7110m井段日产油95t、气1.2×104m3。 图1.1 中国石油探井平均井深变化图

推荐-构造油气藏 精品

构造油气藏 由于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这是一类在勘探史上一直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历史早期,因为这类油气藏易发现,所以认识较早。随后在1885年由美国地质学家提出了“背斜学说”,在油气勘探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背斜油气藏在油气储量和产量中仍占居重要位置,并且是油气勘探早期阶段的主要对象。后来,随油气勘探的深入,易于发现的背斜油气藏越来越少,并发现了一些非背斜油气藏。到二十世纪初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莱复生,系统地提出了非背斜油气藏的学说并进行了系统分类。 背斜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油气聚集机理简单,也易于用地震方法发现,是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背斜油气藏从成因上看,也可分为五个亚类。 (一)挤压背斜油气藏 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的油气聚集。特点:两翼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度高,闭合面积小;常伴有断裂,主要分布在挤压型盆地的变形带,我国西部盆地以此类为主。 m 气水 界面 气水 界面 图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剖面图

(二)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由于基底断块热隆升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圈闭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常呈穹窿状。 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常呈组或带出现,形成长垣或大隆起带。如大庆长垣,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加瓦尔。 (三)披覆背斜油气藏 这类背斜是由地形突起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形成机理:在沉积基底上常存在有各种地形突起,由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组成。当其上有新的沉积物堆积后,这些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积物一般较薄,而其周围的沉积物较厚,因而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厚度和自身重量的不同,所受到的压实程度不同,结果便在地形突起(潜山)的部位,上覆地层呈披覆隆起形态,形成圈闭。这种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 特点:形态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闭合度和幅度下大上小,两翼倾角下大上小。如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的孤岛及孤东油田。主要分布在台区。 (四)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成因:由地下塑性物质活动的结果。在特殊的沉积环境中,坳陷内可堆积巨厚的盐岩、膏岩和泥,它们在地下高温、高压下一般呈较强的塑性。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或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蠕动,可在上覆地层薄弱地带发生底辟上拱,使上覆地层发生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 特点是背斜轴部往往发育地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甚至有的在宏观上呈背斜形态,但具体到油气聚集单元往往已没有完整的背斜圈闭,而是被断层分割成众多的半背斜或断块圈闭。例如我国渤海湾盆地的东辛油田、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 (五)滚动背斜油气藏 形成机理:沉积过程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块断活动及重力滑动,边沉积边断裂,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与正牵引比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

酒泉盆地构造_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

2006年9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第41卷 增刊  *河北省涿州市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072751 本文于2006年3月5日收到。 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 孙庭斌*  潘良云 张宏伟 赵建儒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 马国福 刘永昌 (玉门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摘 要 孙庭斌,潘良云,张宏伟,赵建儒,马国福,刘永昌.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6,41(增刊):37~41 酒泉盆地中生代为拉张断陷盆地发展阶段,形成了一系列N N E 向东断西超的早白垩世次级凹陷,表现为中国东部断陷湖盆的特征,具备形成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质背景。以往的油气勘探主要针对构造油气藏,虽获得一些重大发现,但近年勘探效果并不理想。文中针对该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品质差的特点,充分利用钻井资料,采用地震属性分析、水平切片、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层序地层学等技术对青西、营尔两个凹陷的构造—地层油气藏进行了勘探、研究。通过精细的断块构造解释和沉积相、储层预测,发现了一批构造—地层圈闭,分别在青西凹陷、营尔凹陷优选出YX1、C3两口区域探井,经钻探均获商业油流,使酒泉盆地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 关键词 构造—地层圈闭 勘探领域 勘探效果 富油凹陷 断陷盆地 酒泉盆地 1 研究区概况 酒泉盆地位于祁连山褶皱带北缘西部,属走廊盆地群,面积约为20800km 2 。中生代盆地经历拉张断陷发展阶段,在近EW 向区域拉张构造应力背 景下,发育一系列NN E 向早白垩世东断西超箕状 次级凹陷[1] (图1),在次级凹陷内沉积了一套下白垩统陆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由下往上可划分为赤金堡组(K 1c )、下沟组(K 1g )和中沟组(K 1z ),这套地层是酒泉盆地的生油岩和主要储集层,是盆地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 图1 酒泉盆地酒西拗陷东西向(中生代)盆地结构剖面 利用地震、钻井资料结合盆地周缘地面露头资料及南缘山前带平衡地质剖面,对酒泉盆地早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表明,早白垩世以嘉峪关隆起为界, 酒泉盆地发育两大断陷区,即酒西断陷区与酒东断陷区。在两大断陷区内受NNE 向控凹边界断层控制,形成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发育11个次级凹陷 DOI 牶牨牥牣牨牫牳牨牥牤j 牣cn ki 牣issn 牣牨牥牥牥牠牱牪牨牥牣牪牥牥牰牣s 牨牣牥牥牴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 一、国外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现状 1、国外油气勘探理论进展: “合油气系统”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M G Dow在1972年在AAPG年会上首次提出后,后来经Perrodon(1984),Demason(1984),Meissner(1984),Ulmishek(1986)及Magoon(1987、1988、1989)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认为:“含油气系统强调特殊烃源岩与形成石油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盆地研究强调构造凹陷及所包含的沉积岩,而不考虑与油藏的关系,对含油气区带和远景圈闭的研究强调应用现有的可行的技术或方法探测出现今存在的圈闭”。含油气系统一词代表了所有形态的烃类(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而系统则代表了所有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和上覆岩层)以及所有成藏作用(圈闭的形成、石油的生成一运移一聚集)。 “层序地层学”概念早在1948年Sloss,Krumbein及Dapples等就提出了。后经Vail(1977,1988),Payton(1977),Posarnentier(1988),Galloway(1989),Sagree(1988),Wagoner(1988)等人进一步完善,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入到系统化与综合化阶段,形成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Vail and Posamentier,1988)和成因层序地层学新学派(Galloway,1989)。以最大水进面(海泛面或湖泛面)泥岩作为层序边界,强调在海平面或湖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所完成的进积—退积—加积作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成因地层单元,层序内部具有向上变粗再变细的演化序列;1994年,Cross等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根据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空间变化原理,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研究相对应的沉积相演化序列,预测有利储集砂体的产出位置和发育情况。2002年AAPG年会对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为:①提出运动学层序和体系域、地球半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深海盆地千米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深海页岩层序识别和陆架边缘崩塌基准面及崩塌层序等新理论,提出气候变化是高频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验证了米兰柯维奇旋回中40×104a离心率周期造成海平面变化的理论;②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成岩作用与层序地层学关系研究方面以及层序地层学在含油气系统、团闭预测、储集层和油气藏精细描述、烃源岩预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SZD0414)三收稿日期:2004?09?09 作者简介:陈 果(1979-),男,四川蓬溪人,西南石油学院在读硕士三 文章编号:1000?3754(2005)03?0001?04 中国非构造油气藏研究现状 陈 果,彭 军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新都 610500)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分析与研究,对非构造油气藏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三近年来,随着全球非构造油气 藏的探明储量节节攀升,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更是成为了热门课题三对非构造油气藏的概念二分类二分布特征二非构造油气藏的识别与预测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综述,这些研究对提高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三但是,对非构造油气藏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三 关 键 词: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坡折带;低位体系域;水动力油气藏 中图分类号:TE122.3+ 2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除新疆二西藏和海上少数盆地外,多数盆地都已进入勘探高成熟阶段三据统计,渤海湾盆地非构造油气藏的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54.7%[1];南襄盆地岩性油气藏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高达84.6%[2];济阳坳陷2000年以来探明储量的60%~70%属于非构造油气藏[3];在美国其已占探明储量的30%左右[2,4]三由此可见,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容易勘探的中二浅层大型构造油气藏逐渐减少, 转向非构造油气藏勘探势在必行三 1 相关概念 非构造油气藏也有人把它叫做隐蔽油气藏三隐蔽 油气藏的概念最早是由卡尔(1880)提出的三威尔逊(1934)提出了非构造圈闭是 由于岩层孔隙度变化而封闭的储集层”的观点三莱复生(A.I.Levorsen)1936年提出了地层圈闭的概念,在1964年的论文中用隐蔽圈闭来称呼构造二地层二流体(水动力)多要素结合的复合圈闭,并在其1966年的遗著中以隐蔽和难以捉摸的圈闭来形容隐蔽圈闭三哈尔鲍蒂(H.T.Halbouty,1972)著文将地层圈闭二不整合圈闭二古地形圈闭等统称为隐蔽圈闭,并在1982年进一步把隐蔽在不整合面下或复杂构造带下不易认识和勘探难度较大的各类潜伏圈闭都称之为隐蔽圈闭三萨维特(C.H.Savit,1982)也撰文指出 所谓隐蔽圈闭,是用目前普遍采用的勘探方法难于圈定其位置的圈闭”[5,6]三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不同的石油地质学家 对隐蔽油气藏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至今关于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也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又确切的定义,国内学者比较多的是根据圈闭的隐蔽性和勘探的难易程度给隐蔽油气藏下定义三就目前的研究程度而言,国内主要存在两种理解[7]:其一,认为隐蔽油气藏是指采用目前通用的勘探技术和方法不易找到的油气藏,将各种岩性油藏二地层超覆油藏二地层不整合油藏二古地貌油藏,还有深层构造油藏二逆掩断层下盘油藏等统统包括在内;其二,认为隐蔽油气藏指的是非构造类型的二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二地层不整合或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古地貌油气藏等三 可以看出,第一种理解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地质含义不够确切或不严格,仅代表勘探技术水平或勘探已达到的程度,实际上包括了构造油气藏三而第二种理解将隐蔽油气藏限定在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内,强调非构造成因三笔者赞同第二种理解,认为隐蔽油气藏是非构造类型的,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二地层油气藏二水动力油气藏及复合型油气藏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作者认为不宜再采用隐蔽油气藏的概念,而应采用非构造油气藏的提法三 2 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 以圈闭的成因类型为主要划分依据的分类是目前 国内非构造油气藏的主流划分方案三虽然不同学者的具体分类稍有差异,但大都差不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将非构造油气藏分为四个大类和若干个亚类(表1)三笔者也赞同这种分类方案三 1 第24卷 第3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G.O.D.D. 2005年6月

致密油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密油气国外研究现状 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 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Utica 页岩。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 中国致密油分布围广,类型多。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进行的预测和初步评价认为,中国主要盆地致密油地质资源总量为( 106.7 ~111.5) ×108t,可采资源量为( 13 ~14)×108t。据统计,2003年中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隐蔽油气藏分类与勘探方法认识 摘要:随着隐蔽油气藏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其认识与深入理解日趋重要。近年来对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复杂多样,勘探方法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总结出了部分可行的分类方法以及其部分勘探方法,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字:隐蔽油气藏,分类,勘探方法,层序地层学,三维地震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逐渐提高,油田可采储量与采出资源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寻找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就成为大多数油区的主要勘探方向。(季敏等,2009)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和理论认识,尤其是对渤海湾盆地的研究和勘探最为深入和系统。但在隐蔽油气藏(隐蔽圈闭)的涵义和分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目前我国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分类归属。笔者依据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和我国隐蔽油气藏勘探与研究历程的回顾,现对其进行部分总结并阐述自己的认识。(牛嘉玉等,2005) 1我国对隐蔽油气藏的研究 几乎与国际同步,我国地质界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在进行不断探索。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理解和定义形成了2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蔽油气藏”在涵义上等同于“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即直接沿袭和引用了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另一种观点是以朱夏先生为代表,认为隐蔽油气藏除非构造油气藏外,还应包含某些类型的构造油气藏,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在现有勘探方法与技术水平条件下较难识别和描述的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圈闭识别、描述和评价的

难易程度取决于勘探技术及方法的发展水平、盆地的勘探阶段以及盆地的类型。也就是说,在盆地不同的勘探阶段,随着针对性勘探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各类圈闭目标的识别与描述愈来愈明朗化。所以,其隐蔽油气藏涵盖的圈闭成因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从我国学者对隐蔽油气藏的两种理解和已取得的认识来看,无论是等同于非构造圈闭,还是对A. I. Levorsen的初始定义加以扩展(包含某些难识别的构造圈闭),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隐蔽油气藏作为一种油气勘探圈闭目标特性的分类,在勘探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时刻提醒油气勘探工作者们应积极开发和探索各类隐蔽圈闭目标的识别技术与方法,并明确了科技工程攻关的目标。在理论层面上,对隐蔽油气藏的石油地质理论研究都应归属于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的研究,即针对它所涵盖的各种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来进行石油地质理论的研讨。任何试图脱离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对隐蔽油气藏进行的统一分类均是无意义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隐蔽油气藏所涵盖的类型因盆地类型以及盆地勘探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体由各种非构造油气藏构成。在油气藏分类方面,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争议较大,方案较多,一直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而,对非构造油气藏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圈闭成因分类将更利于指导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牛嘉玉等,2005) 2隐蔽油气藏的分类 关于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这些分类方法主要是以传统的隐蔽油气藏的定义为基础,把地层圈闭油气藏作为隐蔽油气藏的主体,其不同之点在于对地层圈闭的概念和定义有争论。近年来,有将岩性油藏从地层油藏中分出来的趋势。(庞雄奇,2007) 在20 世纪50 年代,前苏联的多位学者对非构造油气藏也开展了大量的探讨与实践。其油藏圈闭成因分类与美国有所不同,更加突出岩性因素(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等),专门划分出岩性圈闭大类;而美国分类中的地层圈闭则包含了砂岩上倾尖灭和透镜体等类型。我国老一代石油地质学家也早已有若干圈闭成因分类方案和论述,他们结合陆相沉积盆地物源近、岩性岩相变化快等特点,均突出了“岩性”控制因素,将岩性圈闭定为与地层和构造同级的一大类。地层

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沉积相研究现状 相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的,并认为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1838 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研究中,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自此以后,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使用。 20 世纪以来,相的概念随着沉积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而广为流行,对相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把相简单地看做“地层的横向变化”;另一观点则把相理解为环境的同义语,认为相即环境;还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 一般地,沉积相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特定的环境或过程的沉积产物。实际上,对沉积相的含义有各种理解,由此造成有关术语的不尽相同的用法。或指沉积产物的外观,或指其成因,或指其沉积环境,或表示具有成因意义的沉积产物的综合特征等等。所有基于这些理解而从不同角度(如沉积构造、成分、化石、介质乃至颜色等等)定义的各种术语,都被普遍地使用。 作为科学研究,相的定义应当是客观的,然而被定义为某种“相”的沉积产物在反过来推断其过程时,又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换句话说,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或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相当完美的某种过程或环境产生的特定产物,但是在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产物就很少能与理论上的模式吻合得那样完美。除了观察、测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外,沉积产物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乃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沉积物。比起古代的和过程缓慢的沉积物来,人们对现代的和快速形成的产物,能够具有更精确的认识。 沉积相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的概念:Walther 相律阐明了相在横向和纵向序列上的联系;旋回沉积作用的概念肯定了沉积层序的一般规律性;相的接触型式及其组合关系,则指示了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其在时间上的变迁。 沉积相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对观察现象作出解释。对于像沉积过程这样复杂的自然现象,建立一些经过简化的理想模式是必需的。迄今为止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相模式,每个模式都代表形成一种特定产物的特定环境。大部分模式是根据现代过程归纳出来的“实际模式”。模式不仅有助于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并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进展 摘要 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 关键词:三个阶段;来源;运移;进展 1、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第一阶段 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1861年怀特提出的早期背斜学说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石油勘探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油气藏形成的背斜学说。在“背斜圈闭理论”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非背斜圈闭理论”,进行了早期的石油圈闭分类,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具体地质条件。 (2)通过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浮力、水动力和毛细管力为成藏过程中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流体势的概念,并根据流体势分布断地下油、气和水的运动方向,解决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问题,将油气成藏过程作为动力学过程,从而使油气成藏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随着国内外石油勘探的广泛开展,证实了陆相成油理论,促使地质学家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石油的生成和聚集,研究油气成藏机理。 1.2 第二阶段 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的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主要表现在: (1)有机地球化学在烃类生成、成熟和初次运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定了有机质类型、丰度、演化,对成烃和排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 (2)研究了成藏过程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在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

油气藏形成条件

第二节油气藏形成的条件 油气藏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油气和圈闭。而油气在由分散到集中形成油气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要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而且保存下来,主要取决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和保存六个条件。归纳起来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气源条件 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的丰富程度从根本上控制着油气资源的规模,决定着油气藏的数量和大小;油气源的性质决定着烃类资源的种类、油藏与气藏的比例;油气源形成的中心区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因此,油气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 1、烃源岩的数量 成烃坳陷: 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成烃坳陷在不同类型的盆地中有不同的分布形式,这与盆地的演化模式有关。平面上, 可以位于盆地中央地带(松辽盆地),也可以偏于盆地一侧(酒西盆地),或者有多个成烃坳陷(渤海湾盆地)。纵向上,由于盆地演化的不同,烃源岩的分布在单一旋回盆地中只能有一套,在多旋回盆地中常发育多套烃源岩,但主力烃源岩常常只有一个。成烃坳陷的位置也可以是继承性的,也可以是非继承性的,在不同的阶段位置产生迁移或完全改变。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史,进行旋回分析和沉积相分析,才能把握成烃坳陷的发育和迁移规律,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烃源岩的数量:取决于烃源岩的面积(分布范围)和厚度。

成 妊 坳 陥 『 抽 气 分 布 关 系 图 r I j k I 1 h 1 k 九松辽中決成晟塌陥b沆气分布,B>MLng尔吗纳斯湖成好坳陷仃竟区:(?酒西誌地序西诚绘閱陥Q去/门山汕代聚集帯:优黄轉坳陥白1“]陷与天港汕气带:1-住油叩心:乙生?Ik凹階;①itk气睾象带::" 5+ illiHb 二猛地边怡 &油气运移力向T乩附陆磐线 2、烃源岩的质量 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有成烃拗陷,当盆地内拗陷区一直处于补偿或过补偿状态时,难以形成有利的成烃环境,或油气潜量极低,属于非成烃拗陷。因此,一个拗陷是否具备成烃条件,还要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来进行评价。通过定量计算成烃潜量、产烃率来确定盆地的总资源量,从而评价油气源的充足程度。只有具丰富油气资源的盆地,才能形成大型油气藏。 二、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 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 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而储集层是容纳油气的介质,只有孔渗性良好,厚度较大的储集层,才能容纳大量的油气,形成巨大的油气藏,这是显然的。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也是形成大型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是指烃源层、储集层、盖层三者的组合型式。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 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1、生储盖组合类型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

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描述 1、页岩气地质理论 页岩气藏因其自身的有效基质孔隙度很低,主要由大范围发育的区域性裂缝或热裂解生气阶段异常高压在沿应力集中面、岩性接触过渡面、脆性薄弱面产生的裂缝提供成藏所需的储集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最高仅为4%-5%,渗透率小于1x10-3μm2。 页岩在地层组成上多为暗色泥岩与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在页岩中,天然气的赋存状态多种多样,除极少量的溶解状态天然气以外,大部分以吸附状态赋存于岩石颗粒和有机质表面,或以游离状态赋存于孔隙、裂缝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赋存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其中吸附状态天然气的含量为20%-85%,其成藏体现出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表现为成藏过程中的无运移或极短距离的有限运移,因此页岩气藏具有典型煤层气、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的多重机理。 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是“自生自储”式气藏,运移距离极短,现今保存状态基本上可以反映烃类运移时的状态,即天然气主要以游离相、吸附相和溶解相存在。在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天然气首先吸附在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饱和后则富余的天然气以游离相或溶解相进行运移,当达到热裂解生气阶段,由于压力升高,若页岩内部产生裂缝,则天然气以游离相为主向其中运移聚集,受周围致密页岩烃源岩层遮挡、圈闭,易形成工业性页岩气藏。由于扩散作用对气态烃的运移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天然气继续大量生成,将因生烃膨胀作用使富余的天然气向外扩散运移,此时无论是页岩地层本身还是薄互层分布的砂岩储层,均表现为普遍的饱含气性。 在陆相盆地中,湖沼相和三角洲相沉积产物一般是页岩气成藏的最好条件,但通常位于或接近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导致页岩气的有利分布区集中于盆地中心处。从天然气的生成角度分析,生物气的产生需要厌氧环境,而热成因气的产生也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因此靠近盆地中心方向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区域。 2、页岩气的主要特征 2.1页岩气的成因特征 页岩气的成因类型有生物成因型、热解成因型和热裂解成因3类型及其混合类型。对生物成因气而言,其源岩的热演化程度低,R o一般不到0.7%,所生成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的分类 摘要: 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的种类众多,形成方式也各有不同,地质学家很早就认识到将这些油气藏分类的必要性。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们提出的油气藏的分类很多。其中大部分支持的是根据圈闭的形态和成因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在油气勘探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常规油气藏的数量慢慢减少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在油气藏勘探中的地位的上升,使我们逐渐重视起这些非圈闭类的油气藏,而以往的分类方法在这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对油气藏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不应该完全推翻根据圈闭分类的方法,而是应该继承圈闭分类的优点并对它的不足加以补充。本文就是在圈闭分类的基础上对油气藏在宏观上分成聚集类油气藏和非聚集类油气藏,并对两种分类分别进行了简单地划分,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关键词:油气藏分类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圈闭非圈闭 一、传统油气藏分类简要概述 传统对油气藏的分类一般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1、分类的科学性,即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类的实用性,即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发工作,并且比较简单实用。 根据上述两条分类原则将油气藏按照圈闭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符合油气藏,并根据具体特点细分为若干类型(表1)。 二、传统油气藏分类缺陷 可以说,传统油气藏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油气藏的勘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在寻找圈闭类油气藏勘探中更是如鱼得水,曾经在石油勘探中形成这样的思维“找石油就找背斜”。可见,以圈闭对油气藏分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但近些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发展,如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油气藏在储量和开采量的提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所谓的非常规油气藏,而这些油气藏之所以被称为非常规油气藏,如果从发现和利用的时间角度讲,先被利用的就是常规的,后被发现的就是非常规的,但如果当初先被发

油气输导体系和油气运移研究综述

“高等石油地质学”文献综述 油气输导体系和油气运移研究综述 班级:地学研11-6班 姓名:张鹏 学号:S1******* 2012年3月22日

摘要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是指连接源岩与圈闭的运移通道所组成的输导网络,是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键控制因素。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只有经过有效的输导体系才能进入圈闭,形成油气藏[11]。本文分别对油气输导体系和油气运移进行了研究综述,着重叙述了输导体系的内涵、分类、要素特征及研究内容和方法,还对油气运移的初次二次运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论述了油气运移的一般研究方法。 一、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输导体系是指油气系统中各种输导层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油气的运移作用是连接油源与圈闭的纽带,而输导体系则是油气运移作用的载体,是含油气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众多学者已对输导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付广等[3]研究了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模式的控制作用;张照录等[5]根据油气运移主干道的不同把输导体系划分为断层型、输导层型、裂隙型及不整合型等4种类型;姜建群等[7]论述了包括烃源岩分析、输导网络、流体势、异常压力以及流体示踪技术的流体输导体系的研究流程;赵忠新等[9]对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进行研究,指出输导体系的输导性能在油气运移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刘震等[10]提出了5种输导体系识别方法;另有部分学者对具体的含油气盆地或凹陷的油气输导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6,10]。 输导体系的提出使人们对油气运移途径的认识从具体、单一提高到更加综合、系统的层面,深入研究输导体系的类型、特征、分布、影响因素、时空关系,有助于认识油气运移的动态过程,揭示油气成藏规律。 1.1输导体系的内涵及分类 输导体系是指油气从烃源岩到圈闭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路径网,包括连通砂体、断层、不整合及其组合[3,6]。该定义一方面明确了输导体系的要素组成,另一方面暗示了输导体系与烃源岩及圈闭的关系,即输导体系必须以某种方式连接烃源岩与圈闭。从输导体系的内涵出发,可将其分为两个亚输导体系,即沟通烃源岩与储集层的“通源”亚输导体系与储层内部的通“圈闭” 亚输导体系。其中前者控制了油气的宏观规律,后者决定了油气在储层中的微观分布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通源”亚输导体系的类型,可将输导体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如表1所示,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系可以叠置形成复合输导体系[7,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